市场化——整个 2003 年

市场化——整个 2003 年

一、市场化——贯穿二○○三(论文文献综述)

徐蔚,汪友若,费天元,孙越[1](2022)在《注册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生机勃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在“建制度”改革动作频频、“零容忍”加强监管的大背景下平稳运行、生机勃发。这一年,北京证券交易所破壳而出,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逾七成公司以注册制方式发行,新股发行数量及募资额均刷新了历史纪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安树伟,张双悦[2](2021)在《黄河“几”字弯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几"字弯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黄河"几"字弯区域面临诸如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核心城市带动能力较差、主导产业同质性强、政策协同程度较低、市场化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资源相对稀缺等困境。为此,黄河"几"字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是培育太原都市圈和呼(和浩特)包(头)都市圈,加快资源型经济区域转型,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网格化"交通运输空间格局。同时,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经济市场化程度,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模式,逐步提升对外开放能力。

曹晋彰[3](2019)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已经完成了概念启蒙和边界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对基本问题的追索和基础理论的构建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产业研究在学术合法性上仍然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除了实践与操作层面的“怎么做”,文化产业研究还应更加关注历史与逻辑层面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价值与合法性层面的“为什么”问题。文化生产理论构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首先,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生产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一种特殊形态,因此对于文化生产的探究更具普遍性和基础性;其次,二十世纪西方对于文化生产问题的诸多理论探索,为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学术资源。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一个契入点,将有助于强化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合法性、推动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所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是指,那些主要产生或流行于西欧和北美的有关文化生产问题的各种理论资源和话语形式。其外延在时间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在空间上则涉及德法英美等多个理论传统,因此很难确定一条清晰的边界。即便如此仍然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事件把握其轮廓,第一是二三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诞生,第二是五六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化主义”的兴盛,第三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后现代”的到来。在内涵方面,“文化生产”既可以指“文化的生产”,也可以指“文化性的生产”。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多将“文化”当作一个“实体”,因而所谓文化生产就指“文化的生产”;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文化理论则将“文化”当成一个观念,因而文化生产主要指“文化性的生产”,包含所有产生“意义”的行为和过程。严格来说,“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性的生产”的一个特例。另外,文化生产还代表了一种与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相对立的文化观察方式,即“从生产视角来看文化”。“文化生产”或“以生产视角看文化”,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传统论题和重要标志。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多具有“碎片”性质,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理论”,但是他们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却开启了对于文化之“生产性”问题的严肃经济学讨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成熟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贯彻到文化问题上,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却是二十世纪西方诸多文化生产理论的共同方法源头,如何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文化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生产理论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任务便是对文化之自主性的反驳。有必要通过对文化的观念史反思,去揭示文化自主性神话的历史性,从而为文化祛魅,为构建文化生产理论扫清障碍。然而,文化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自律性”观念,艺术是现代文化概念的核心对象和重要原型,“艺术”的历史实际上构成了文化的“史前史”。主流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仍将艺术当成一个自然之物,对艺术概念不加反思、不加批判地使用,已经成为理解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先对艺术展开一番观念史反思,从而把握艺术自律性的历史形成原理及其影响。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取得了独立,其次在启蒙运动背景下诞生了古典美学,最后随着浪漫主义运动和唯美主义运动艺术逐渐走向神话,从而奠定了我们当前的艺术观念。当然,艺术的神话在二十世纪也不断遭到攻击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艺术实践上的先锋派和艺术理论上的分析美学。文化的观念史远比艺术更为复杂。现代文化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自反性。现代文化概念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现代文化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一空间框架之中形成的,尤其与现代性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文化还是为了应对宗教衰落而发起的各种现代神话制造运动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现代神话,体现了人类深处对于神话的需求和依赖。以卡西尔为代表的对于人类神话的哲学反思,为理解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视角;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以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等,则将这种神话思维转化为了一种文化观察方法,为破解文化神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文化概念本身即是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之理论反思的结果。文化观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的历史。总体来看,二十世纪的文化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萌芽期(1900-1950)、发展期(1950-1980)和拓展期(1980-2000)。1950年前后开始的有意识的文化理论系统构建,包含三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分别是来源于德国哲学和美学传统的批判理论、脱胎于英国文化主义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化研究以及混合了中欧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符号学和法国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联系三股潮流的重要纽带,也是贯穿文化理论发展始终一种主线。三股潮流在1980年代之后趋于融合,共同消解于“后现代主义”的新情境之中。文化理论开始被运用于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文化”开始逐渐占据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中心位置。在此过程中,“生产”也逐渐从文化理论的一种边缘视角,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颠覆性的理论方法取向。文化生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伴随着整个文化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当前对于文化生产的研究或者说以生产视角进行的文化研究,包含了四个学科传统或四条主要路径,即社会学路径、历史学路径、传播学路径以及经济学路径。像哲学—美学、文学批评—艺术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至二十世纪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学术传统;虽然它们都对文化问题有所讨论、也为文化理论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是文化却几乎总是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文化要么被纯化为代表古老神圣价值的抽象标签,要么被泛化为囊括所有“人造物”的巨大口袋,要么被简化为经济基础或政治基础之上无足轻重的附属物。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理论的拓展为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涌现出了诸多以文化为中心的新研究。不同于各种人文主义或经济主义式的传统文化研究,新的文化研究以“生产视角”和“历史视角”来严肃地看待文化。1900年前后的大约一百年是人类文化生产急剧产业化的阶段,文化生产在技术形态、传播媒介、市场受众、产业组织以及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性变革。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这个剧烈变革转型的回应。在二十世纪的诸多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家之中,尤以瓦尔特·本雅明、雷蒙德·威廉斯、埃德加·莫兰和皮埃尔·布尔迪厄四位最为重要,他们分别代表了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即技术视角、大众视角、组织视角和权力视角。其中,本雅明的切入点是生产技术,可实现高效生产的机械复制技术成为主导,这是文化生产转向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条件,构成了现代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威廉斯的切入点是逐渐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这是由文化生产方式变革所引起的重要文化变革,是现代文化生产的主要呈现形式;莫兰的切入点则是产业组织,伴随着市场框架内日益加强的专业化、资本化和组织化,生产与创造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生产创造的辩证法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核心矛盾;布尔迪厄关注的是人类文化—象征实践背后的权力关系,通过文化生产场模型的构建以及对象征炼金术的揭露,布尔迪厄致力于构建一种关于文化生产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方法源头、观念前提、理论语境以及文化生产研究的四种路径和四重视角的系统梳理,可以得出: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生产理论的重要方法基础,也应是人们观察文化的基本视角;第二,文化生产理论的核心原理,在于文化生产与文化神话的矛盾关系;第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视角,可以对文化之历史进行重述,并为西方文化生产的历史演进制定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第四,现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也是一种高效的神话制造机制;最后,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可为当前的文化产业研究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李攀[4](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熊忭[5](2019)在《新闻业神话的“跨国旅行”:中国新闻界对水门事件的“集体记忆”(1978-2018)》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闻界对水门事件的集体记忆为研究对象,探讨新闻业神话的跨国旅行,并使用Isabel Jijon提出的全球记忆类型学框架,把握新闻界全球记忆的形构机制与逻辑。本文发现,中国新闻界在1978-2018年间建构了三种关于水门事件的叙事版本——“财团或政党争斗”、“新闻界揭丑不力”与“新闻界’孤胆英雄’”。在1978-1991年间,新闻界或策略性地挪用“财团或政党争斗”叙事,批判资产阶级新闻业的虚伪性,树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权威;或建构起“新闻界揭丑不力”叙事,谨慎地将西方新闻业与新闻理念介绍到国内。在1992-2012年间,新闻界建构起“孤胆英雄”的神话叙事,在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渐趋形成的2001年前后,开始加入全球阐释社群,将水门事件奉为新闻专业主义范例,规范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实践。在2013-2018年间,新闻界把对水门事件本身的记忆减至零光片羽,却将其与2013年《华盛顿邮报》收购案进行因果连缀,在全球传统媒体盈利危机下挖掘水门事件所象征的媒体品牌的商业价值,生产出大量关于中国新闻界转型的讨论。在理论层面上,全球记忆类型学框架提出,地方共鸣与全球显着性是影响全球记忆呈现的两大变量,地方共鸣的力量更为强大。在新闻界的全球记忆中,本文验证了这一既有发现,并将中国新闻界的地方共鸣划分为三大层次——国家意识形态、新闻业的专业能动性、新闻业的商业盈利。西方新闻业故事越符合地方共鸣,越能得到中国新闻界的策略性挪用。国家意识形态的力量始终最为庞大,它可以压制新闻业的专业能动性需求。新闻业的商业盈利需求在传统媒体面临盈利危机后变得尤为显着,体现了中国新闻业文化的变迁。基于新闻业的专业能动性需求,新闻界常常通过记忆本国或他国的新闻业故事,树立新闻业的专业边界,维护新闻业的文化权威。不论本国的还是他国的新闻业神话,都因其突显主体的能动性力量而拥有独特的情感动员能力。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国新闻业神话具有更强的地方共鸣,它们使西方新闻业神话逐渐脱离新闻界的视野,阻碍新闻界的全球身份认同。但是,当本土缺乏合适的记忆资源时,西方新闻业神话则会被重新激活。将西方新闻业故事与当下进行因果关系连缀,可以生产出崭新的文化遗产。但这一遗产往往缺乏稳定性,它既会被质疑因果关系的有效性,也可能因为跨国新闻环境的差异,在中国无法获得地方共鸣。

任丽萍[6](2019)在《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走势放缓,国有农场如何在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面前,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变化,确保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力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国有农场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农业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梳理美国和加拿大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靠政府支持和高度机械化作业;日本、韩国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德国农业经济发展依靠产业布局;法国和英国农业经营依靠分工明确和建立支撑体系。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较,农业发展转型的不同。我国不断推进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业态,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等方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样本访谈法、实证研究法,首先界定国有农场的内涵、特征、地位、功能,绿色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概念,在发展经济学、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梳理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历程、自然现状和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确定农场经济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未来发展方向和遵循原则,设立总体和具体的发展目标。基于农场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农机制造业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结构不优,产品结构特色不突出的特点,面对国家农业政策和农垦改革的契机,提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扬优势、补短板,突出绿色、突出特色的策略。树立“培育状大主导产业,完善绿色服务体系,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走农林牧渔综合经营,农工商服一体化运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致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坚持破除瓶颈,提升产业支撑。构筑绿色产业链、培育绿色食品基地、扶壮龙头,筑牢农业绿色发展根基,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监管体系,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实北大荒集团,对农场进行公司制改造。对于垦区其他农场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现有富余劳动力,提高农场职工群众的收入,促进产业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

孟繁瑜,李呈[7](2015)在《中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统一发展研究——国家土地政策的负外部性路径依赖分析与破解》文中研究说明历时三十多年的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历程,一直伴随着"城镇化"与"农村建设"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问题,而在改革面临深化之时,诸多矛盾再次聚集于此,出路焦点无一例外地落在衔接城乡的土地制度上。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土地政策长期具有的城镇倾向,是导致我国城乡间土地关系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带有城镇倾向的土地政策存在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能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形成抵消作用,因此对其的调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梳理我国土地政策城镇倾向的发展过程中,本文揭示了这种带来负外部性的倾向已形成政策路径依赖性,并通过对路径依赖内在机理的分析,找出其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和体制性约束因素,进而对破解路径依赖、扭转土地政策的城镇倾向提出了具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李子伦[8](2015)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文中指出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卢璐[9](2014)在《政府治理转型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 ——以治理互赖模型为分析工具》文中研究指明我们正迎来一个追求权利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时代,公平正义不仅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新时期政府治理变革的核心主题及目标诉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享有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而且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改革及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本质要求。尽管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价值与意义达成共识,但具体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方式、农村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方式与运作机制以及在此背景下政府治理体系调适等问题,迄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和认识。本项研究立足于社会结构性转型及时代主题转向的时空场域,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研究旨趣,选取社区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治理这一当下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作为叙事主线,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相继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历史发展及制度变迁、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的现实动因及制度设计、公共服务社区化中的政府治理转型及社会协同机制创新、国外公共服务的历史流变及改革趋向进行了系统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基本做法、典型模式、成效经验及存在的棘手问题,并尝试性提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治理互赖的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本研究以多中心治理和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治理互赖模型为分析工具,遵照“文献梳理——历史回眸——实证调查——国外借鉴——理论建构与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展开。不仅有利于从实践上回应“理论关切”和现实课题,探讨新时期农村公共服务的改革方向及构建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路径和方式,而且有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及地方治理等相关领域研究,透过公共服务“视窗”求索实现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及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良方。全文共涵盖一绪论、六章、一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扫描、相关概念厘定与阐释、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等;结语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交代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除开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从历史的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进行回顾。在人民公社、村民自治以及后税费改革三个时期,农村公共服务的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呈现从“集体办”、“农民办”向“国家办”的总体发展趋势。第二章从现实的维度考察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的缘起动因与制度运作。通过科学规划和全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平台,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依托社区提供服务,不仅有效地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进乡村,而且改变了农村软弱化和碎片化的治理体系,重塑了以农村社区为枢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组织载体,为实现乡村资源内部重组、城乡资源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奠定了前提和基础。第三章主要从渗透能力、汲取能力、协调能力三个层面阐释公共服务社区化背景下政府治理转型的机制机理。首先,在渗透能力方面,从行政管治到服务嵌入,以服务增进社区认同及重塑政府合法性基础;其次,在汲取能力方面,从“汲取”到“普惠”,乡村逐步由集体服务、自我服务迈向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再次,在协调能力方面,从“整合”到“互构”,改变过去单向度自上而下行政整合的思维惯性,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治理“国家在场”与“社会协力”的联动。第四章借助社会资本理论进一步分析和考察公共服务社区化中的社会协同机制创新。本章对社区建设背景下社会资本的生长状况进行实证考察,对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基本形式、政府治理方式创新以及政社协同治理的绩效与转型困境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五章将视野进一步投向国外,纵览国外公共服务的历史流变和改革趋向,阐发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的启示价值。第六章尝试性提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治理互赖的目标模型及路径选择。基于治理互赖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目标旨在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和多元化,需要从政府、社区、居民三个层面进行努力和具体推进。开展本项研究,试图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选题立意的创新。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角度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主题及新时期政府治理改革的目标任务相契合。二是分析工具的创新。尝试借鉴和运用治理互赖的模型工具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及政府治理变革问题,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立足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对样本个案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解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个案分析、问卷调查、量化统计、理论归纳和演绎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理论阐释与田野调查的相得益彰。四是学术观点的创新。针对社区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国家化”的趋势,本研究提出公共服务社区化是政府、市场、社会多中心治理互赖的合作生产过程,需要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及培育社区“微自治”能力两个层面同时“着力”。该理论主张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并展现了一定的理论远见。五是政策建议的创新。文中提出的改革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和架构,构建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治理能力以及草根社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政策建议和观点主张,对于改变农村公共服务碎片化治理的状况、形成政社合作共治的善治格局以及推进政府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昊[10](2014)在《家族涉入、政治联系与制度环境 ——基于制度替代的家族企业治理分析》文中提出家族企业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也都是由家族所有、采用家族式管理和由家族控制的企业。本文以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制度环境的替代性机制视角出发,探讨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组织如何通过选择相应的替代性机制来匹配制度环境,从而降低自身长期动态的交易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组织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家族企业的治理也有别于非家族企业的治理,在替代性机制的选择上,家族企业最常用的两种是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制度环境会如何影响家族企业内部的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以及当制度环境发生变迁时,基于替代性机制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会如何变化,这是本文关心的问题。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制度环境对家族企业选择替代性机制的主要影响,即制度环境会影响企业的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制度环境不完善时,企业对内需要面对代理问题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充足的问题,这些可以依靠家族涉入进行弥补;企业对外则需面对财产权利受到威胁、缺乏公正的仲裁和法律保护、以及契约的实施与履行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可以依靠政治联系进行弥补。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三阶段的博弈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制度环境对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影响,然后通过一个三案例比较的定性研究对不同制度环境下家族企业选择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的行为进行讨论,最后通过一个大样本的计量经济学研究对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根据三阶段博弈模型的理论推导,我们发现制度环境越好,企业创立者根据家族后代和直接经理人能力的比较决定是否将管理权留在家庭内部,此时利他主义倾向只对持股比例有影响;制度环境较差时,企业创立者倾向于将管理权留在家族内部,较高的利他主义此时会增加保留管理权的动力。家族后代的外部选择越高,企业创立者所承担的机会成本也越高,存在着特殊情况下,即使制度环境比较好,但家族后代外部选择很低,企业创立者仍选择将管理权交给家族后代;或者即使制度环境比较差,但家族后代外部选择很高,企业创立者仍选择将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让家族后代从事自己选择的事业。根据案例定性分析,本文发现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家族企业的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模式差异,其中利用荣氏家族的案例,本文发现,在制度环境较差时,荣氏家族有不断提高持股比例,并且保持企业控制权的倾向,同时还可以利用联姻等手段加强家族涉入;在冯氏家族的利丰集团案例中我们发现,当家族成员对待制度环境的预期存在差异时,在企业外部具有其他收益的家族成员会选择放弃家族企业股份以及掌握的控制权,而对制度环境预期较好的家族成员会继续增持企业的股份以及掌握控制权,从而加强家族内特定群体的家族涉入;通过杜邦家族的案例我们发现,制度环境较好时,比较容易实现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两权分离,并且更适合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同时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家族企业可能建立不同类型的五种政治联系,本文也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通过大样本的计量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当制度环境在较低的水平时,制度环境与企业是否有家族成员涉入管理正相关;而当制度环境在较高的水平时,制度环境与企业是否有家族成员涉入负相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发展对于制度环境和家族涉入存在着内生影响,使得在转型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当中,制度环境的改进和家族涉入倾向增加会同时发生,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制度环境与家族涉入的替代效应才会显示出来。所以我们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了制度环境的内生性,验证了制度环境与家族涉入之间的替代效应。而制度环境与政治联系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制度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家族涉入与政治联系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制度环境较好的情况下,两者的关系并不明确。这说明家族企业的行为存在着基于制度环境异质性。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为:创新一:建立一个制度替代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理论模型,提供了一个制度环境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论解释;创新二,通过计量研究和典型案例比较分析发现并归纳外部制度环境与家族企业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的关系,并且讨论了家族企业家族涉入与政治联系之间的互动,其微观的传导机制也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之一。创新三,在研究制度环境对替代性机制的影响时,考虑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影响,使得结论更加稳健,并且对于转型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家族企业选择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的行为也更具有解释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对于我国家族企业的未来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也有借鉴意义。

二、市场化——贯穿二○○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化——贯穿二○○三(论文提纲范文)

(1)注册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生机勃发(论文提纲范文)

关键词:注册制
逾七成公司以注册制方式发行
关键词:投资者数量
新增投资者逾1800万
关键词: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净买入4321.7亿元
关键词:日成交额
单日万亿成交额成为常态
关键词:零容忍
打击违法活动力度空前
关键词:新股
有涨有跌更为市场化
关键词:市场风格
中小市值公司实现“逆袭”
关键词:热点
股市“新词”频出
关键词:牛股
2021年十大牛股出炉
关键词:年度预测
分析师们的“两难”选择

(2)黄河“几”字弯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河“几”字弯区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水资源匮乏、大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二)核心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差、辐射范围小
    (三)主导产业同质性强、竞争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政策协同度低,无法保障产业、交通、生态的联动、联通与共治
    (五)市场化水平低于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无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六)公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距离“以人为本”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二、黄河“几”字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培育太原都市圈和呼(和浩特)包(头)都市圈,构建“双圈联动”新格局
    (二)加快资源型经济区域转型,建设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
    (三)逐步完善各类城市功能,尽快形成核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利益合作与共享机制
    (四)构建“网格化”的交通运输空间布局,促进省(自治区)之间协同联动发展
三、黄河“几”字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尽快将黄河流域生态红利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红利
    (二)破除各种障碍、转变调控手段,加快提高黄河“几”字弯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
    (三)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模式,统筹推进黄河“几”字弯区域同各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发展
    (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逐步提升黄河“几”字弯区域对外开放能力

(3)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方法源头: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
    第一节 否定性的“文化生产”
    第二节 神话化的“文化生产”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文化生产”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观念前提: 艺术的观念史反思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艺术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艺术家的独立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美学的诞生
    第四节 浪漫—唯美—先锋: 艺术的神话
    小结
第三章 观念前提: 文化的观念史反思
    第一节 现代文化概念的形成
    第二节 时空框架中的文化
    第三节 现代神话与神话观念
    第四节 文化的神话透视
    小结
第四章 理论语境: 文化理论与文化转向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起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脉络
    第三节 后现代与文化转向
    小结
第五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条路径
    第一节 社会学路径
    第二节 历史学路径
    第三节 传播学路径
    第四节 经济学路径
    小结
第六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
    第一节 技术视角: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第二节 大众视角: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第三节 组织视角: 莫兰的生产—创造辩证法
    第四节 权力视角: 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
    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已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一)整顿老社
        (二)发展新社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一)加强组织建设
        (二)强化民主管理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一)供应生产资料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四)开展生产救灾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闻业神话的“跨国旅行”:中国新闻界对水门事件的“集体记忆”(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全球记忆与新闻阐释社群
    2.1、集体记忆与全球记忆
    2.2、阐释社群与新闻界的记忆工作
    2.3、新闻业神话与中国新闻业转型
3、研究方法
4、水门事件的记忆场景
    4.1、新闻学界的记忆场景
    4.2、新闻业界的记忆场景
5、水门:一个事件,多个故事
    5.1、财团或政党斗争
    5.2、新闻界揭丑不力
    5.3、新闻界“孤胆英雄”
6、“洋为中用”的水门遗产
    6.1、1978-1991:树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权威
        6.1.1、水门遗产:资产阶级新闻“虚伪性”的例证
        6.1.2、拥护“自由”与“客观”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6.1.3、发挥“无产阶级舆论工具”的监督作用
    6.2、1992-2012:规范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实践
        6.2.1、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期
        6.2.2、水门遗产:新闻人的专业主义范例
        6.2.3、置换遗产:争取新闻监督空间的象征资源
    6.3、2013-2018:寻找传统媒体的转型“药方”
        6.3.1、传统媒体的危机时刻
        6.3.2、水门遗产:树立纸媒“品牌”的启示
        6.3.3、否认遗产:地方因素与新闻业生态变迁
7、结论
参考文献

(6)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背景
        1.1.2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目的
        1.1.3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国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国有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2.1.1 三农特性突出
        2.1.2 企业社会双重性
        2.1.3 内在独立外在统一性
    2.2 国有农场的地位与功能
        2.2.1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2.2.2 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桥头堡
    2.3 产业发展
    2.4 绿色发展
    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5.2 区域发展理论
        2.5.3 产业发展理论
        2.5.4 产业结构理论
3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 经济发展历程
        3.1.1 经济发展孵化期
        3.1.2 经济发展成长期
        3.1.3 经济发展成熟期
        3.1.4 经济发展转型期
    3.2 自然状况
    3.3 人口状况及组织结构
    3.4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5 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3.5.1 农业生态环境优良
        3.5.2 农业资源相对丰富
        3.5.3 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3.5.4 农机制造领先垦区
4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4.1 产业发展结构不优
        4.1.1 农业资源总量小
        4.1.2 种植特色不突出
        4.1.3 养殖业发展短腿
        4.1.4 农产品加工滞后
        4.1.5 龙头发育严重不足
    4.2 经济发展根基不牢
        4.2.1 基础设施薄弱
        4.2.2 环境污染威胁
    4.3 发展体系配套不足
        4.3.1 农业科研体系水平不高
        4.3.2 服务监管体系供应不足
        4.3.3 营销体系建设进程缓慢
    4.4 历史遗留负担较重
        4.4.1 企业办社会负担超负荷
        4.4.2 企业履行行政职能超载
5 问题成因分析
    5.1 产业发展进程与市场变化不同步的矛盾
        5.1.1 从工转向农再向三产融合转变的不适应
        5.1.2 农场产业发展市场培育期长的典型特点
        5.1.3 农机制造业产品面临严重替代品的威胁
    5.2 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研判规划
        5.2.1 经济发展缺乏研判生产效率低
        5.2.2 农业生产环节缺乏统筹规划
    5.3 经济转型升级与低质量的矛盾
        5.3.1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5.3.2 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重挑战
        5.3.3 消费者对高质量消费品需求量大
    5.4 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阻碍
6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6.1 总体思路及发展方向
        6.1.1 建设优质产业集群
        6.1.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6.1.3 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6.1.4 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机制改革
    6.2 遵循原则
        6.2.1 坚持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原则
        6.2.2 坚持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2.3 坚持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6.2.4 坚持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原则
    6.3 发展目标
        6.3.1 总体目标
        6.3.2 经济发展目标
7 推动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特色产业链
        7.1.1 向结构调整要总量
        7.1.2 发展绿色专用玉米产业
        7.1.3 培育壮大优质水稻产业
        7.1.4 做优做大绿色大豆产业
        7.1.5 培育壮大绿杂粮豆产业
        7.1.6 培育绿色林特果蔬产业
        7.1.7 发展绿特畜禽养殖产业
        7.1.8 培育特色水产养殖产业
        7.1.9 做强做大农机制造产业
    7.2 筑牢农业绿色发展根基
        7.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2.2 加强农业资源节约与利用
        7.2.3 加强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
    7.3 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监管体系
        7.3.1 提升科研体系建设水平
        7.3.2 完善绿色发展服务体系
        7.3.3 健全绿色发展监管体系
    7.4 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7.4.1 推进农场企业化公司化改造
        7.4.2 完善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制度
        7.4.3 制定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统一发展研究——国家土地政策的负外部性路径依赖分析与破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乡协调发展与土地政策城镇倾向的效益损失
    1. 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
    2. 土地政策偏好的效用损失后果
二、土地政策城镇倾向的形成与发展
    1. 政策路径的形成与发展
    2. 调整政策倾向消除负外部性影响
三、基于政策路径依赖理论的制度创新契机
    1. 政策路径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土地财政
    2. 政策路径的体制约束———城乡二元体制
四、针对破解土地政策路径依赖的改革建议
    1. 化解政策路径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
    2. 转变政策路径的体制性约束
五、结论

(8)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
        1.4.1 政府与国家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可能创新
        1.5.2 论文不足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1 经济增长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扞卫之手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
        3.3.6 小结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政府治理转型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 ——以治理互赖模型为分析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的缘起及相关问题阐释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的相关成果
        (二) 国内研究的基本状况
    三、相关概念的厘定与阐述
        (一) 农村社区
        (二) 公共服务社区化
        (三) 治理转型及政府治理转型
        (四) 治理能力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二) 分析工具
        (三)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框架结构与创新意图
        (一) 框架结构
        (二) 创新意图
第一章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变迁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供给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形成及其特征
        (二) 社队制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三)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
    二、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的个体化供给
        (一) 撤社建乡与全能型管理的终结
        (二) 路径依赖与乡村公共服务制度外供给
        (三) 村组制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绩效
    三、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一) 改革动因与制度设计
        (二) 税改背景下的乡村公共服务改革
        (三) 从“农民办”到“国家办”:农税改革的影响及后果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动因与机制创新
    一、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改革动因与进展
        (一) 社区化治理的改革动因
        (二) 社区化治理的发展阶段
    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制度设计与运行
        (一)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制度设计
        (二)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支撑条件
    三、使服务运转起来: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成效与启示
        (一)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取得的成效
        (二)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经验启示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中的政府治理转型
    一、从管治到服务:现代国家建构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 传统“家产制”国家与邻里互助
        (二) 近代以降的“政权下乡”及“机构渗透”
        (三) “服务渗透”:城乡一体化整合与治理转型
    二、从“汲取”到“普惠”:农业财政的终结与公共财政建设
        (一) “分灶吃饭”与汲取型财政的形成
        (二) 税费改革背景下乡村治理体系的调适
        (三) 后农业税时代乡村公共财政转型与重建
    三、从“整合”到“互构”:公共服务社区化中的政社协同
        (一) 单向度行政整合的意外后果
        (二) 国家嵌入社会的技术与策略
        (三) 公共服务社区化中的政府商议机制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中的社会协同机制创新
    一、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合作式供给
        (一) 治理的兴起与政府治理的社会基础
        (二) 社会资本视野下农村公共服务变迁
    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与社会资本培育
        (一)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组织形式与基本类型
        (二)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与社会资本生长
    三、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背景下社会协同机制创新
        (一) 农村公共服务合作式供给的制度安排
        (二) 农村公共服务政社协同治理的绩效评估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公共服务的历史流变、改革趋向及若干启示
    一、国外公共服务的生成与演变
        (一) 公民权利视野下的公共服务
        (二) 国外公共服务的发展演变
    二、国外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趋向
        (一)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二) 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三) 公共服务的分权化
    三、借鉴与参考:国外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
        (一) 寻求效率与公平的二重变奏
        (二) 政府、市场、社会多中心治理
        (三) 社区:政社共治的组织平台与战略支点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治理互赖模型的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与政府治理变革的策略思考
    一、社区公共服务的国家性建构:成效与限度
        (一) 社区公共服务国家性建构的成效
        (二) 社区公共服务国家性建构的限度
    二、公共服务治理互赖的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
        (一) 公共服务治理互赖的目标模式
        (二) 公共服务政社合作共治的路径选择
    三、本章小结
结语 本项研究的总结、局限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家族涉入、政治联系与制度环境 ——基于制度替代的家族企业治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问题提出
    1.3 概念定义与研究层次
        1.3.1 制度环境的定义
        1.3.2 家族企业的定义
        1.3.3 政治联系的定义
        1.3.4 家族企业治理的含义
    1.4 选题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拟解决的问题
        1.5.2 研究的基本框架
        1.5.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制度与制度环境
    2.2 制度环境与治理
    2.3 家族企业的定义
    2.4 家族企业理论研究述评
        2.4.1 个人视角的家族企业理论:代理理论、管家理论、社会情感财富理论
        2.4.2 组织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理论:基于资源观理论
    2.5 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
        2.5.1 家族治理结构
        2.5.2 家族涉入与公司治理
        2.5.3 政治联系与公司治理
    2.6 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主要经验研究证据
    2.7 本章小结
3 制度环境与家族企业的替代性机制:一个博弈模型
    3.1 制度环境与替代性机制的理论渊源
    3.2 制度环境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型
    3.3 制度环境对家族涉入的影响:基于三阶段博弈模型
        3.3.1 雇佣家族成员
        3.3.2 雇佣职业经理人
        3.3.3 比较静态分析
    3.4 模型的评价与可能的拓展
    3.5 本章小结
4 家族涉入、政治联系与制度环境的案例研究
    4.1 引言
    4.2 案例历史简介
        4.2.1 荣氏家族企业
        4.2.2 利丰集团
        4.2.3 杜邦家族企业
    4.3 研究设计
    4.4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变迁:三案例比较分析
        4.4.1 荣氏家族治理结构的变迁
        4.4.2 利丰集团治理结构的变迁
        4.4.3 杜邦家族治理结构的变迁
    4.5 制度环境对家族涉入和政治影响的三案例比较分析
        4.5.1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家族涉入:荣氏企业
        4.5.2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家族涉入:利丰公司
        4.5.3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家族涉入:杜邦家族
    4.6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政治联系
    4.7 本章小结
5 家族涉入、政治联系与制度环境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5.1 理论背景与研究框架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
        5.2.1 制度环境与替代性机制
        5.2.2 制度环境与家族涉入
        5.2.3 制度环境与政治联系
        5.2.4 政治联系与家族涉入
    5.3 研究设计
        5.3.1 数据样本
        5.3.2 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
        5.3.3 制度环境指数与工具变量
        5.3.4 其他控制变量
    5.4 计量模型
    5.5 实证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第三章数学证明
附录2:2009版市场化指数和工具变量值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四、市场化——贯穿二○○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注册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生机勃发[N]. 徐蔚,汪友若,费天元,孙越. 上海证券报, 2022
  • [2]黄河“几”字弯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J]. 安树伟,张双悦.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D]. 曹晋彰. 山东大学, 2019(02)
  • [4]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新闻业神话的“跨国旅行”:中国新闻界对水门事件的“集体记忆”(1978-2018)[D]. 熊忭. 浙江大学, 2019(01)
  • [6]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任丽萍.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2)
  • [7]中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统一发展研究——国家土地政策的负外部性路径依赖分析与破解[J]. 孟繁瑜,李呈. 中国软科学, 2015(05)
  • [8]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 李子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0)
  • [9]政府治理转型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 ——以治理互赖模型为分析工具[D]. 卢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10]家族涉入、政治联系与制度环境 ——基于制度替代的家族企业治理分析[D]. 王昊. 浙江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市场化——整个 2003 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