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维护和提高中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

论维护和提高中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论维护和增进中年女性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龙海霞[1](2021)在《活动理论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9年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陆续完成,搬迁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后续扶持上来。“搬得出”是关键,“稳得住”才是硬道理,引导搬迁群众顺利融入新社区、新环境,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成为扶贫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2018年贵州率先在全国系统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重点关注搬迁后搬迁群众社会融入问题。2020年以来,铜仁市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引进一批社会工作人才下沉搬迁社区协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全面完成由农民向市民转变。本研究基于笔者在铜仁市X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搬迁老年群体所进行的社区融入实务经验,X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铜仁市“十三五”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安置点之一,原为经济适用房,后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相较于买房入住居民少,这一比例在老年人口中尤其突出。社区内搬迁老年群体多数属于被动搬迁群体,当中还存在不同比例的退休、丧偶及空巢老人。搬迁后,他们从同质性强的农村社区转到异质性强的城市社区,从农村社区生活转为城市社区生活,被动切断与土地的关系,切断与老友的联系。研究表明,相较于年轻人,搬迁后老年人更难适应新的社区生活,尤其是丧偶、退休搬迁老年群体。在生活上,搬迁老年群体的空闲时间突然增多,但消遣方式匮乏,精神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不仅出现主动缩小社会交往范围、中断中年时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等现象,在心理上对新社区难以形成对归属感、认同感,这不仅影响搬迁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也为搬迁后续工作中群众社区融入工作带来挑战。基于此,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实地研究法深入了解分析X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老年群体社区融合现状,资料梳理发现社区内搬迁老年群体在社区融合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变迁迅速,融入新生活难;二是原社会支持网络断裂,新关系网络联结难;三是精神生活单一,社区参与度低。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探寻引发该现状的影响因素,发现存在内因及外因两种主要原因,内因主要体现在个人层面上,主要表现在个体生理机能衰退、心理上产生老年无力感等。外因主要是家庭层面与社区层面,家庭层面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倾向于物质上的满足忽视精神上的陪伴与支持及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过度保护”;社区层面主要表现为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老年人针对性的活动场所;社区活动宣传不足,老年人缺乏接收活动信息的渠道;作为跨区县安置点,社区还包括买房入户居民,社区缺乏针对性的社区融入活动。通过材料梳理及问题、原因探析,本研究采用活动理论为主要指导理论,以社会支持理论作为补充,选择小组工作方法作为介入手段进行完整的介入服务,介入取得一定的成效,研究对象不仅提高活动水平,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社区生活,还重新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增进社区归属感。但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足影响服务过程及其成效、活动理论自身局限性难以全面实现社区融合目标、社区内针对性关爱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亟待完善。针对研究反思提出三点建议:一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应重视实务能力训练;二是借助其他理论促进活动理论与社区融合的整合;三是健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高云嵩[2](2021)在《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模式,改变了传统熟人社会的交往行为模式;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居民的社会交往呈现虚拟化趋势;新生群体在快节奏生活方式影响下,参与社会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日渐减弱。人际交往淡漠的社会现象影响下,社区公园作为社区生活圈核心的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的邻里相处、社会交往、生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公共资源高效、公平共享,构建和谐、安全社区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潼关县城为实例,在交往行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与归纳解析,获悉居民对于城市社区公园的需求向往和使用评价,探究城市社区公园在建设、使用中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制定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城市社区公园优化思路及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首先,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关于交往行为、空间与行为、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和使用评价的文献资料、政策文件、实践案例等相关资料,界定交往空间与社区公园的概念内涵。综述交往行为理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生活圈理论等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指导本次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其次,通过调查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中使用者的活动行为,分析不同群体的交往行为特征,辨析居民交往行为的演化历程及驱动机制,探索交往行为与城市社区公园的互动关系。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交往需求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解析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特征以及使用人群与社区公园的时空分异特点,并归纳总结现存问题,探索现有“空间供给”和“空间需求”的内在矛盾关系。最后,基于调查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促进人际交往行为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优化思路、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和优化策略,建立城市社区公园优化体系。同时,从路径、形态、功能、尺度、景观和设施六个方面提出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具体优化策略与建议。

张森[3](2021)在《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配置现状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目的主要达成途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习惯的养成的主阵地。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有许多,而学校体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在其中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南北经济差异巨大,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上,也表现出了这种差异性。为了了解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鹿邑县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通过对调查结果整理后发现:鹿邑县的八所中小学在体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上都出现一定的问题。在体育教师的师资方面,河南省鹿邑县城区有90%的体育教师都是男性,年龄分布主要是36-50岁的中年教师,多以专职教师为主。教师学历主要是本科及专科。职称方面多以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较少。在体育场地以及器材设施方面,鹿邑县城区中小学学校多以篮球场以及乒乓球台为主。但是其数量不能满足学生日常运动需求。像标准的田径场、羽毛球场以及排球基本很有学校拥有,其场地配置很不合理。在体育课程资源方面,每周学生的体育课时有2-3节,教学内容多以篮球为主,课间活动多以广播体操为主。在信息资源方面,多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设备为主。所调查的体育教师中,对自己学校信息资源配置很满意的有5人,占了9%。能够完全利用信息资源的体育教师有10人,占了19%。而且学校也很少组织体育教学信息技术培训。研究结论:第一,教师学历以及职称结构对于中小学来说基本满足且符合国家要求,但在性别分布以及年龄结构上配置不合理,学校开展职后培训力度较小,还有待加强。第二,在体育场地以及器材设施方面,学校多以篮球场以及乒乓球台为主,并且在出现问题时没有进行及时维修更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及经费的限制影响了其体育场地器材的更新和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第三,在体育课程资源方面,鹿邑县城区中小学开展体育课的情况离国家要求每周4节体育课的标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多并且也很少进行体育的课外活动。第四,鹿邑县城区中小学学校体育信息资源多以计算机、网络以及体育模型为主且各个学校体育信息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差距。学校也很少组织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

周慧[4](2020)在《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文中指出时间利用可以作为政策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时间利用调查,揭示人们日常活动的时空结构并探讨相关公共政策问题。目前基于老年人时间利用的政策研究极为薄弱,多数研究侧重老年人日常活动时间数量的描述,政策讨论不足且极少涉及活动背后的动力——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伴随着时间而进行,多数活动又是在一定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人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反映出特定需要的满足状况。需要是社会福利的核心概念,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福利供给主体应依据福利供给对象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福利。基于老年人的时间利用研究其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可以为决策者分析老年福利政策的实施效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经验支撑。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老年人的客观时间利用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主观时间利用展开质性研究。老年人客观时间利用研究依据ERG理论的需要类型界定,参照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的分类标准,采用时间日志法调查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活动时间、地点与陪同者,分析老年人的需要满足以及相关政策供给现状,审视政策设计在阻碍老年人合理分配时间、满足各类需要方面的不足。老年人主观时间利用研究以时间压力、生活节奏与时间利用满意度为指标,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开展探索性研究,考察老年人的日常时间结构与需要满足类型,剖析满足老年人需要的重要主体及其效能,查找造成老年人时间冲突和无法充分满足需要的政策漏洞。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呈现不均衡特征。在时间数量方面,老年人每天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的时间最多、成长需要次之、关系需要最少,并且满足各类需要的活动时间分布不均。睡觉休息是老年人耗时最多的活动,占全天总时间的一半;照料未成年子女是老年人满足关系需要的主要途径,看电视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老年人用于就业和社会交往的时间有限,参与教育和志愿服务的时间严重不足。在日常活动地点和陪同者方面,老年人的绝大多数活动局限在家中,对公共服务场所的利用度低;多数活动是与家人共同参与,配偶是最重要的陪伴者。与2008年全国调查数据相比,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结构基本一致,满足生存需要的时间稍有减少,满足关系需要的时间略微增加且向孙辈倾斜,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小幅缩减。第二,不同老年群体在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女性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少于男性,高龄老年人花费较多时间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独居老年人满足关系需要的时间少于非独居老年人。与非就业老年人相比,就业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较少;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少于较高收入的老年人,并且有较多时间用于满足生存需要。除了时间分配数量上的不同,老年人对时间利用状况的主观评价存在分化:时间结构合理的老年人能够平衡各方角色要求,时间压力较小、时间利用满意度较高;时间结构不合理、时间分配存在冲突的老年人无法满足某些需要,时间利用满意度低。第三,老年福利政策供给存在短板。针对老年人娱乐休闲、教育、就业以及性别平等、老年宜居等方面的政策设计不足,面向女性、高龄、独居、中低收入与就业老年人的政策保障不健全。家庭和社区是满足老年人需要的重要主体,家庭支持政策发展滞后、社区公共服务匮乏抑制了福利功能的有效发挥。家庭与社区福利供给在政策设计上缺乏协同联动、社会福利社会化不成熟、社会与市场主体缺位弱化了老年福利的可获得性。第四,老年人的多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子女陪伴时间极为有限,群体性社交活动缺失不利于老年人关系需要的满足;隔代抚育、有偿工作挤占了老年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资源,娱乐休闲场地欠缺、老年教育服务覆盖面窄、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不畅等均不利于老年人成长需要的有效满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要的政策供给不足、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使得老年人难以合理利用时间,多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基于需要的老年福利政策应在优先满足老年人生存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其他需要的满足,既要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共性需要提供普遍性福利,又要精准面向不同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要提供差别化福利,不断增强老年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快建设年龄友好型与性别友好型社会。围绕满足老年人需要这一政策目标,应重点发展家庭与社区福利,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持续释放社会与市场潜力,在增加福利供给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消除老年人需要满足的时间限制,促进供需平衡。为了保障福利产品的高效传递,跨部门之间应建立健全沟通协商机制,提高协同治理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需要满足为研究视角,通过考察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状况,评判老年福利政策的实施成效,实现了研究角度的创新。将时间利用作为政策分析工具,通过探查阻碍老年人合理利用时间和有效满足各类需要的政策短板,为政策改进提供依据,实现研究内容的创新;经由主客观两条路径全面把握老年人的时间利用,在对老年人时间分配状况进行调查的同时探索其主观感知与评价,实现研究内容的又一创新。引入质性研究方法,在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时间分配状况的同时,深入探索时间数字中蕴藏的生命体验并挖掘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信息,在创新老年人时间利用研究方法上做出尝试。本文一定程度上拓展并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优化了老年福利政策的分析框架,为决策者动态掌握老年人的时间利用与需要满足状况,提高老年福利供给精准度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因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未来研究可整合多种方法,扩大取样范围、丰富研究内容,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准、详实的依据。

单文顶[5](2020)在《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研究(1933-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伴随着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持续关注,加强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治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基本共识。由是,世界诸多国家纷纷通过立法推进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发展,有效维护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教育权益。虽然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均要求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但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起步较早,历经近九十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本研究将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教育公平为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追溯与诠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剖析其演进的影响因素、历史经验与现存不足,以期为正在发展中的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与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是一个逐步发展与深化的过程。根据教育公平取向的变化,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1933年至1963年,突出权利公平的肇始滥觞期。大萧条的冲击、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儿童科学的发展共同促成了权利公平取向的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产生,同时实现了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在权利公平的价值导向下,联邦政府围绕紧急保育学校项目出台了系列政策,有效保障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教育权利。联邦政府的初次干预既确认了其发展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责任,也促进了社会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认可。(2)1964年至1987年,聚焦机会公平的确立发展期。受反贫困战争、民权运动、智力变化论与贫困文化理论影响,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得以确立和发展,并把重心定位于教育机会公平,即让处境不利学前儿童享有公平入学机会的同时对他们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和补偿,使他们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学前儿童处于平等的起点。为此,联邦政府通过《经济机会法》、《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提前开始计划法》等法案创建了提前开始计划、第一条款等针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补偿教育项目。一系列法案的颁布,既实现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有法可依,也推进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公平的进程。然而,因过度追求平等和资源投入,教育质量在该阶段受到了忽视。(3)1988年至2001年,探寻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的调整延伸期。面对陷入质量危机的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联邦政府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作出调整与修正,转向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之路。就兼顾机会而言,为覆盖所有符合资格的处境不利学前儿童,联邦政府一是加大了对提前开始计划、第一条款等原有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推出了儿童保育与发展专款项目等新的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就质量公平而言,为让每个处境不利学前儿童享有有质量的教育,联邦政府通过设置质量改进资金、明确教师最低要求、修订绩效执行标准等强化了质量管理。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取得了较大成效,保证了学位的有效供给和质量的稳步提升。(4)2002年至2019年,追求结果公平的深化转型期。进入世纪之交,困囿于悬殊的学业成就差距以及居高不下的学前儿童贫困率,联邦政府再次提高了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要求,并把目光转向结果公平,以达到入学准备要求。为此,联邦政府构建了“蜘蛛网式”的政策干预体系,涉及课程、教学、质量监测、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如制定学习结果标准、实施专项家访计划、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质量评级与提升系统、创新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在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过程中,政治经济气候的变化、学前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推进、问题源流的持续建构、域外国家的示范效应压力是影响政策演进的主要因素,以立法完善为机制保障、以专项项目为主要载体、以综合干预为内容构成、以家庭发展为重要辅点、以效果评估为促进手段则是政策演进的主要历史经验。虽然联邦政府在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上倾注诸多努力,且成就可观,但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与问题,如政出多门的政策法规体系、薪酬无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后继乏力的财政投入机制、阻滞效力的府际利益博弈。基于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经验,结合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秉持公平取向,建立倾斜补偿机制;加快立法推进,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借助专项行动,精准靶向弱势儿童;引入家庭视角,筑牢儿童发展根基;强化绩效评估,动态优化精准施策。

李晓宁[6](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薛闻清[7](2020)在《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 ——以云南省昆明市小学教师为例》文中指出小学教师这个在公众眼中具有极高幸福感的职业,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却显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并不高,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情况,而且大部分教师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个亟需社会关注的问题。让教师在工作中能体会到尊严,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幸福,成为一种时代共识,唯有如此,才能极大的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工作质量,才能培养得出有正确人生观、价值和世界观的优秀下一代,也将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更快捷有效地促进我们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文章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分析了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从教师总体情况和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包括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师年龄、教龄、性别、职称、学科、是否担任班主任、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与婚姻的对比。第三部分是对昆明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期中包括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原因以及教师职业幸福感低下的原因。第四部分分析了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从教师、学校和社会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的不足。

丁潇颖[8](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姝[9](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匡野[10](2020)在《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群体差异及引导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自我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国女性,尤其是城市职业女性更是如此。城市职业女性身兼数职,不仅要承担传统的如生育、哺乳、教育后代、家务劳动等主要家庭责任,还需在职场中承担与男性相类的社会责任,多重责任的负担导致其产生焦虑、失眠、抑郁等一系列亚健康问题。论文以城市职业女性的不同群体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本理论、社会性别理论、知信行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资料描述城市职业女性的亚健康状态,进而分析这种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机理。第二,通过问卷数据,从群体差异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女性群体间面对的健康问题差异及其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差异,具体分为年龄、职业、婚育状况、收入和教育水平五个层面。第三,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因素,从而确定在上述五个层面中哪些因素与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关联较大。第四,从差异性和系统性两个角度分析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实现瓶颈。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影响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因素的权重排序为:个人因子>收入因子>教育因子>社会支持因子>健康因子>融入因子。第二,所有年龄段的职业女性都有较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但年龄越大的职业女性对自我健康管理的实践程度越高。第三,初中以下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女性群体自我健康管理水平最低。第四,收入越高的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越高。第五,年龄和婚育状况与自我健康管理水平相关性极强。第六,家庭地位的提升对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起到正向作用。由此提出,提高城市职业女性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有效支持;需要政府提供差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及政策保障;最重要的是需要职业女性自身树立正确的自我健康管理观念。

二、论维护和增进中年女性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维护和增进中年女性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活动理论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文献评述
    (四)理论基础
        1.活动理论
        2.社会支持理论
    (五)概念界定
        1.社区融合
        2.易地扶贫搬迁
        3.易地扶贫搬迁老人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地研究法
二、X社区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基本情况
    (一)X社区基本情况
        1.人口方面
        2 就业方面
        3.教育方面
    (二)X社区搬迁老年群体基本情况
        1.社交生活情况
        2.生理及心理情况
        3.文化程度及信息交流情况
    (三)X社区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现状
        1.搬迁老人在社区融合方面存在的困难
        2.影响搬迁老人社区融合困难的原因分析
三、小组工作促进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实务过程
    (一)活动理论视角下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的可行性
        1.活动理论在小组工作实务上的指导优势
        2.理论及工作方法在实习机构的实践基础
    (二)小组工作介入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实务过程
        1.小组前期筹备:方案设计
        2.小组初期:拾旧迎新
        3.小组的转换期:老有所学
        4.小组中期:活力夕阳
        5.小组结束期:共融共建
    (三)小组工作方法促进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成效评估
        1.过程评估
        2.效果评估
四、反思与建议
    (一)反思
        1.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足影响服务过程及其成效
        2.活动理论自身局限性难以全面实现社区融合目标
        3.社区内针对性关爱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亟待完善
    (二)建议
        1.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应重视实务能力训练
        2.借助其他理论促进活动理论与社区融合的整合
        3.健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交往行为
        2.1.2 社区公园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交往行为理论
        2.2.2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2.2.3 “生活圈”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3.3 综述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认知及使用评价
    3.1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基础认知
        3.1.1 现状基础概况
        3.1.2 现状人口特征
        3.1.3 现状社区公园
    3.2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构建
        3.2.1 评价模型的构建基础
        3.2.2 指标体系的评价对象
        3.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准则
        3.2.4 指标体系的层级框架
        3.2.5 指标体系的要素构成
    3.3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分析
        3.3.1 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评价
        3.3.2 社区公园空间使用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交往行为特征解析
    4.1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调查方法
        4.1.2 时间分布
        4.1.3 空间分布
    4.2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行为偏好特征
        4.2.1 基本使用
        4.2.2 活动偏好
        4.2.3 行为模式
    4.3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人口属性特征
        4.3.1 交往行为的调查结果
        4.3.2 交往行为的内在动机
        4.3.3 交往行为的心理特点
        4.3.4 交往行为的群体差异
        4.3.5 交往行为的特征总结
    4.4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影响演化趋势
        4.4.1 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
        4.4.2 交往行为的演化趋势
    4.5 本章小结
5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5.1 社区公园的问题研判
        5.1.1 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失衡,交往空间的服务效益低下
        5.1.2 社区公园的空间品质较差,交往活动的体验满意度低
        5.1.3 社区公园的空间功能单一,多元人群的交往活动受阻
        5.1.4 社区公园的空间特色不足,交往场所的文化魅力不足
    5.2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思路
        5.2.1 优化思路
        5.2.2 优化重点
    5.3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原则
        5.3.1 均等通用原则
        5.3.2 便捷访问原则
        5.3.3 互动包容原则
        5.3.4 在地适宜原则
    5.4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目标
        5.4.1 成长性的社区生态
        5.4.2 无界化的交往空间
        5.4.3 情景式的场所体验
        5.4.4 高品质的服务供给
        5.4.5 在地性的景观风貌
    5.5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5.5.1 路径优化——促进交往发生
        5.5.2 形态优化——增加交往频率
        5.5.3 功能优化——满足交往需求
        5.5.4 尺度优化——提升交往体验
        5.5.5 环境优化——增添交往乐趣
        5.5.6 设施优化——完善交往服务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潼关县城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空间环境使用满意度专家打分表
致谢

(3)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配置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3.1.1 鹿邑县体育教师人员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2 体育教师学历层次现状调查与分析
        3.1.3 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4 体育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调查分析
        3.1.5 影响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人力资源的因素分析
    3.2 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物力资源情况分析
        3.2.1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场地拥有情况
        3.2.2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情况
        3.2.3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维护情况调查与分析
        3.2.4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满足教学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3.2.5 影响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置的因素分析
    3.3 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分析
        3.3.1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课开课情况调查分析
        3.3.2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课内容选择情况调查分析
        3.3.3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课程素材资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3.3.4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课间、课外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3.3.5 影响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因素分析
    3.4 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信息资源配置情况调查分析
        3.4.1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信息资源配置设备调查分析
        3.4.2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信息资源配置满意度调查分析
        3.4.3 鹿邑县城区中小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情况
        3.4.4 体育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情况
        3.4.5 鹿邑县体育教学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3.4.6 影响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信息资源利用的原因调查分析
        3.4.7 影响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因素调查分析
    3.5 制约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资源配置的因素分析
        3.5.1 制约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3.5.2 制约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物力资源配置的因素分析
        3.5.3 制约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配置的因素分析
        3.5.4 制约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调查问卷
附录B 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配置现状访谈提纲

(4)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回顾
        1.3.2 已有研究的贡献
        1.3.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视角
        1.4.2 分析框架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内容
        1.4.5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5.1 角度创新
        1.5.2 内容创新
        1.5.3 方法创新
2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
        2.1.2 时间利用
        2.1.3 需要与需要满足
    2.2 相关理论
        2.2.1 人的需要理论
        2.2.2 ERG理论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 老年人客观时间利用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3.1.2 研究工具
        3.1.3 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分配
        3.2.2 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场所分布与陪同者
        3.2.3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年份变化
        3.2.4 不同老年群体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差异比较
        3.2.5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影响因素检验
    3.3 讨论
        3.3.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结构
        3.3.2 老年人满足不同需要的时间分配
        3.3.3 老年人公共服务的享有状况及其政策影响
        3.3.4 不同老年群体的需要满足特点与政策供给
    3.4 小结
4 老年人主观时间利用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4.1.2 访谈提纲设计
        4.1.3 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老年人时间利用的主观评价
        4.2.2 老年人时间体验的性别差异
        4.2.3 老年人的日常时间结构与需要满足类型
        4.2.4 老年人时间利用的环境建构
    4.3 讨论
        4.3.1 主观时间利用视角下老年人的需要满足与政策供给
        4.3.2 满足老年人需要的福利供给主体及其效能
        4.3.3 老龄社会的代际权力分配与政策短板
        4.3.4 性别平等视角下的政策设计偏差
    4.4 小结
5 基于需要的老年福利政策思考
    5.1 实现福利供给精准化
        5.1.1 满足老年人的共性需要
        5.1.2 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需要
        5.1.3 增强老年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5.2 加强家庭功能和社区福利建设
        5.2.1 强化家庭的基础性地位
        5.2.2 加快社区福利建设
    5.3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5.3.1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5.3.2 推动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参与
        5.3.3 发挥市场的补充性作用
    5.4 提高福利治理水平
        5.4.1 消除福利供给碎片化
        5.4.2 推进跨学科协同治理
        5.4.3 发展“互联网+”与智慧养老服务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分布不均衡
        6.1.2 不同老年群体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具有差异
        6.1.3 老年福利政策供给存在短板
        6.1.4 老年人的多重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6.3.1 整合多种方法
        6.3.2 扩充研究内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研究(193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
        (二)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三)美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具有借鉴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研究
        (二)关于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学前儿童
        (二)处境不利学前儿童
        (三)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突出权利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肇始与滥觞(1933-1963年)
    一、美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嚆矢
        (一)个人慈善与公共支持:昙花一现的幼儿学校
        (二)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作母亲:短暂辉煌的日托所
        (三)社会改良与公民培养:异军突起的免费幼儿园
    二、权利公平取向的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肇始
        (一)经济危机促使国家干预理念兴起
        (二)新政立法实现联邦政府权力扩张
        (三)儿童科学蓬勃发展激发干预动力
    三、权利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明确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权利
        (二)厘定具体事项管理以及教师培训
        (三)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四、权利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兴建紧急保育学校,精准保障不利儿童
        (二)构建师资培训体系,有效破解供给困境
        (三)建立专人监督制度,强化政策执行体系
    五、权利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确认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政府责任
        (二)促进了社会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认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聚焦机会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发展(1964-1987年)
    一、社会危机与“伟大社会”改革
        (一)贫困战争奠基教育平等改革运动
        (二)民权运动下社会公众认知的转变
        (三)智力变化论和贫困文化论的指引
    二、机会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明确教育机会公平的核心旨趣
        (二)制定项目运行与实施具体事项
        (三)关照师资队伍培育与建设
    三、机会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建立提前开始中心,打破贫困代际传递
        (二)借助增量资金支持,激励增加学位供给
        (三)应对教师数量挑战,保障基本师资水平
        (四)出台绩效执行标准,推进保教规范运行
    四、机会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促使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有法可依
        (二)推进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公平进程
        (三)忽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质量提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寻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延伸(1988-2001年)
    一、危机呼唤教育改革
        (一)质量危机催生教育优异改革运动
        (二)学前教育质量研究新进展推进干预理念转型
        (三)女性独立意识崛起促进学前教育需求再增长
    二、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确立提升质量的核心目标与纲领
        (二)明晰扩大教育机会的发展方向
        (三)扩大处境不利学前儿童年龄范围
    三、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落实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保教需求供给
        (二)低龄延伸扶助对象,科学破解贫困危局
        (三)设立专项改进资金,探寻质量突围路径
        (四)明确教师最低资格,多举提升师资质量
        (五)修订绩效执行框架,监管保教过程质量
    四、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实现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追求结果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深化与转型(2002-2019年)
    一、弥合差距与新世纪蓝图设计
        (一)理想现实鸿沟推动改革再出发
        (二)社会投资理论引领治理新战略
    二、结果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强化学前教育的地位属性
        (二)明确学习结果的政策指向
        (三)推进政策间的协调与整合
    三、结果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强化学习内容要求,制定学习结果框架
        (二)推进专项家访计划,构建良好家庭生态
        (三)应对入学准备挑战,引导师资水平提升
        (四)建立质量评级系统,助力缩小学业差距
        (五)创新联邦地方关系,强化区域治理能力
    四、结果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推动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走向实质公平
        (二)实现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体系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审思与启示
    一、探根究底: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经济气候变化的形塑
        (二)域外国家的示范效应压力
        (三)价值理论研究推进的牵引
        (四)问题源流建构的本源诉求
    二、规律寻绎: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以立法完善为机制保障
        (二)以专项项目为主要载体
        (三)以综合干预为内容构成
        (四)以家庭发展为重要辅点
        (五)以效果评估为促进手段
    三、透视现实: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现存问题
        (一)政出多门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薪酬无力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后继乏力的财政投入机制
        (四)阻滞效力的府际利益博弈
    四、经验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对我国的启示
        (一)秉持公平导向,建立倾斜补偿机制
        (二)加快立法推进,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三)借助专项行动,精准靶向弱势儿童
        (四)引入家庭视角,筑牢儿童发展根基
        (五)强化绩效评估,动态优化精准施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 ——以云南省昆明市小学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研究缘起
        2.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幸福感
        2.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四)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外部因素研究
        4.多变量交互因素研究
    (五)研究方法、内容、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3.研究思路
        4.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一、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内在因素分析
        1.择业动机
        2.自身性格结构
        3.从工作中获取的成就感
        4.教师专业水平
    (三)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外在因素分析
        1.物质条件和经济收入
        2.社会环境因素
        3.学校环境因素
二、昆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
    1.教师幸福感的年龄差异比较分析
    2.教师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比较分析
    3.教师幸福感的职称比较分析
    4.教师职业幸福感和任教科目的比较分析
    5.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是否担任班主任的比较分析
    6.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的比较分析
    7.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婚姻对比分析
三、昆明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原因
        1.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工作的发展
        3.教师工作的性质,待遇的稳定
        4.工作环境单纯、人际关系融洽
        5.领导与家长的支持和肯定
        6.合理的期望和良好的心态
    (二)教师职业幸福感低下的原因
        1.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巨大
        2.身心状况不佳
        3.学生表现不佳,难以管理
        4.非教学工作任务重
        5.家长不配合
        6.职称晋升难
        7.教师收入与付出不匹配
        8.社会对教师太过苛责
四、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一)教师方面
        1.提升自我专业素质,拓宽职业发展可能
        2.调整心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3.制定正确的职业规划
    (二)学校方面
        1.创建学习型校园,为教师奋斗保驾护航
        2.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3.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社会方面
        1.切实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
        2.社会要寄予教师合理的期望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一、宫廷女性
        二、仕宦女性
        三、平民女性
        四、青楼女性
        五、其它女性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一、娱乐需求
        二、交际需求
        三、服装展示
        四、追星动机
        五、其它需求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一、看楼
        二、看台、女台、子台
        三、看棚
        四、花场
        五、女厂
        六、女亭
        七、其它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二、照顾与限制
        三、牟取经济利益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第一节 定戏习俗
    第二节 点戏习俗
        一、点戏人的选择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三、点戏物件类型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第三节 看戏习俗
        一、男女分观习俗
        二、男女落座方位
    第四节 赏赐习俗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三、从赏赐品类看
    第五节 禁忌习俗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一、婚恋爱情剧
        二、全本情节戏
        三、家庭伦理戏
        四、喜庆戏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小结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一、反对的方式
        二、反对的人群
        三、禁限效果评估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群体差异及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价值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价值
    1.2 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1.2.1 自我健康管理的相关研究
        1.2.2 女性就业困境的相关研究
        1.2.3 职业女性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4 职业女性群体差异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1.2.5 研究述评:对现有研究的反思和再出发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职业女性
        2.1.2 亚健康
        2.1.3 健康管理
        2.1.4 自我健康管理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社会性别理论
        2.2.3 知信行理论
第三章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特征及困境
    3.1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特征分析
        3.1.1 健康状态普遍不佳
        3.1.2 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普遍偏弱
        3.1.3 自我健康管理认知存在偏差
    3.2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困境分析
        3.2.1 多重角色压力
        3.2.2 外在环境因素
        3.2.3 女性自身因素
第四章 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群体差异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4.1.1 样本选择
        4.1.2 问卷设计
    4.2 不同职业女性群体的健康状态差异分析
        4.2.1 年龄不同导致的健康差异
        4.2.2 工作强度不同导致的健康差异
        4.2.3 婚育状况不同导致的健康差异
        4.2.4 收入水平不同导致的健康差异
        4.2.5 教育程度不同导致的健康差异
    4.3 不同职业女性群体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差异分析
        4.3.1 青年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水平最低
        4.3.2 职业性质越不稳定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越低
        4.3.3 子女数量越高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越低
        4.3.4 收入越低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越低
        4.3.5 教育程度与女性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呈倒U型变化
第五章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5.1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5.1.1 因子分析法介绍及应用
        5.1.2 因子分析法结果分析
    5.2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2.1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介绍及应用
        5.2.2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群体差异的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实现瓶颈
    6.1 群体差异视角下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实现瓶颈
        6.1.1 健康状态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不匹配
        6.1.2 自我健康管理资源受限
        6.1.3 自我健康管理认知欠缺
        6.1.4 自我健康管理精力不足
    6.2 系统性视角下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实现瓶颈
        6.2.1 经济层面:性别视角下的“不平等”
        6.2.2 文化层面: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6.2.3 政策层面:忽视了男女的性别差异
        6.2.4 社会层面:职场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多重压力
第七章 基于群体差异的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引导机制
    7.1 政府应在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体系中起到核心作用
        7.1.1 构建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健康政策
        7.1.2 营造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氛围
        7.1.3 为女性的职业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7.2 社会应为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提供生存土壤
        7.2.1 营造男女公平的社会环境
        7.2.2 在社区加强对女性健康的干预
        7.2.3 培育良好践行知信行理论的社会环境
    7.3 职业女性自身应转变健康管理理念
        7.3.1 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7.3.2 重视休闲健身对健康的影响
        7.3.3 养成科学规律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论维护和增进中年女性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动理论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老年群体社区融合研究[D]. 龙海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D]. 高云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河南省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配置现状研究[D]. 张森.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D]. 周慧. 山东大学, 2020(04)
  • [5]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研究(1933-2019)[D]. 单文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7]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 ——以云南省昆明市小学教师为例[D]. 薛闻清. 西南大学, 2020(05)
  • [8]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9]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城市职业女性自我健康管理的群体差异及引导机制研究[D]. 匡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标签:;  ;  ;  

论维护和提高中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