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

质疑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

一、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郭天骥[1](2021)在《溯源·反思·借鉴——论翻译研究的学科界限:以叙事学的“后经典转向”为参照》文中研究说明在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翻译研究虽然破除了结构化的等值研究模式并实现了学科独立,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往往陷入界限模糊和范畴不明的尴尬境地。叙事学与翻译研究都经历了从封闭式的内部系统研究再到综合考察相关历史语境的演变历程。但相比之下,叙事学从经典阶段的结构主义研究范式向后经典阶段的转型却颇为成功。基于叙事学与翻译研究在研究范式演变层面的相似性,本文聚焦翻译研究在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的发展问题。具体将探讨以下问题:(1)追溯翻译研究和叙事学的学科演进轨迹;(2)深入剖析造成翻译研究学科界限模糊的原因;(3)以叙事学"后经典转向"为参考,讨论翻译研究如何在跨学科转向盛行的背景下实现多元学科视角融合与学科研究界限清晰之间的稳定平衡。

江帆[2](2021)在《译介学研究:令人服膺的中国声音——从学科史视角重读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学科史视角重读谢天振教授《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以揭示译介学研究在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一、中国翻译学科得以真正建立的关键,在于方法论意识的确立和有效范式的引入,就这一过程而言,译介学研究在国内译学界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谢天振和廖七一、王东风等先行者一起,最早引导国内翻译学者认识到描述性研究和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为翻译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学理基础。二、译介学研究展现了从比较文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全新路径,引导国内翻译学者发现和探讨了许多与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却长期被忽视的翻译和文学现象。这极大地增强了翻译研究对重要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力,促成了翻译学科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三、谢天振教授和佐哈尔、图里、勒菲弗尔等国外同行一起,走在"系统/描述"范式的行列中,各自独立发展出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翻译研究体系,发出了令各国学者服膺的声音。译介学研究融汇了"翻译研究派"的方法论,却能强有力地解释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翻译文化现象。这对于一味推崇"中国特色翻译学"而拒斥西方翻译理论的认识误区,做出了有力的回应。

刘怡[3](2021)在《翻译与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历史性关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两门不同又息息相关的课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未来走向一直为学者所探讨。翻译研究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素材,比较文学研究则将翻译研究置于更宏观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深入解读,"文化转向"的出现又让二者的发展产生了变化,在多元化时代对跨学科、跨民族的呼应下,学者们开始重新定义"文化转向"下的翻译与比较文学。

刘云虹[4](2021)在《翻译研究的创新与求真——《关于翻译的新思考》评析》文中认为学术创新是翻译研究深化与拓展的驱动力。真正的翻译理论创新在于不断探寻、揭示翻译的真理。许钧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翻译理论建设,其新着《关于翻译的新思考》以问题为导向,在传承与坚守中求创新;以求真为根本目标,探究翻译的本质之真、精神之真与价值之真。该书兼具理论层面的探索性与思想层面的引领性,展现出着者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坚定不懈的追求。

刘宏[5](2020)在《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奥·赫曼斯是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理论研究成果对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声名显赫,但中外学界对其翻译理论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耙梳细读其理论着述,以述评结合方式深入解读阐释了赫曼斯的主要翻译理论创见,建构了其理论体系,展现了其以反思批判为特征的学术精神。此外,本文还首次对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提炼总结。本研究由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赫曼斯的基本情况和学术成就,并经文献综述考察了对其的研究现状,同时阐明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赫曼斯翻译理论产生的背景。该章概述了与其翻译理论创建关系密切的三个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流派,即“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语言学派的翻译等值理论为赫曼斯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反思对象,而“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主要观点则为其理论建构提供了养分。第二章主要探析了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本章先扼要考察了西方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观点,并以图里对等值概念的革新为导引展开对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的研究。本章主要要通过分析赫曼斯的翻译“操纵观”、“等值幻觉论”,探讨其“建模论”的翻译本体观以及翻译自我指涉和译者在场理论来呈现其对等值理论进行的系统批判。第三章研究对象为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本章以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对照,探析了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的诸多创见。首先分析了他从“惯例”概念入手对翻译规范内涵进行的理论拓展,接着解读了其翻译规范的价值观和权力关系理论和规约力模型。本章还研究了赫曼斯以“期待”和“选择”概念为核心建构的翻译规范研究方法,探析了其基于翻译规范的元理论思考和丰厚翻译策略。第四章展现了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本章以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勒菲弗尔翻译系统观为背景,以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和卢曼社会系统论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情况为参照,全面解读了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以其提出的翻译的社会建制性观点为引导,分析了其将翻译建构为一个自我创生的社会系统的理论框架,并着重解析了“自我指涉”、“形式”和“二阶观察”等关键理论概念。第五章从对赫曼斯具体理论的研究延展到对其翻译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提炼和阐发。该章基于对后现代哲学主要思潮的简析,探析了赫曼斯具有建构主义特征的认识论,提炼了其以分析和揭示差异为独特方法的翻译研究方法论。第三大部分为研究的结语部分,将提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本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陈春元[6](2020)在《《跨文化侵越 翻译研究模式Ⅱ》(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自伦敦大学赫曼斯教授编着,由英国圣杰罗姆出版公司于2002年3月年出版的同系列第二部学术专论集,录有12篇学术论文。《跨文化侵越翻译研究模式Ⅱ:历史和意识形态问题》(后简称《跨文化侵越》)是部探讨翻译研究模式的重要论文集,从不同的侧面、跨学科横向探索了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因素与翻译活动的密切关系,指出跨文化翻译是一种带有强烈使命感的侵越行为。本次翻译实践是由四位同学小组合作共同翻译的,译者负责翻译两篇论文,一篇是张佩瑶教授探讨权力意识形态和翻译的关系,另外一篇是米凯拉·沃尔夫关于民族志翻译模式的论述,并撰写了该翻译实践报告。此书的引进不仅仅给中国读者介绍翻译学研究理论模式,同时对译者而言,翻译此书也能加强译者自身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理解。基于纽马克信息文本的特点,该实践报告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语篇、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陈述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技巧和方法。交际翻译强调翻译是信息交流活动,主张译文简洁、流畅、准确,至此,此翻译报告使用词性转换、断句、文化注释等翻译方法使译文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对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翻译策略、方法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和陈述。最后,根据翻译实践,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了反思、总结和展望。

闫怡恂[7](2019)在《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文中指出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知的持续参与,因此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在一个动态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方因素互动中实现的。这一概念提法肯定了译者从“仆人”到“主人”,从“隐身”到“现身”的主体性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核心特征与重要表现。本研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建构文化认知这一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该视角,分析、论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指的是什么?有何特征?2.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译者主体创造性为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来研究?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通过综述、梳理、评析译者主体性、翻译创造性、创造性叛逆等相关文献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提法,并在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文化认知视角。本研究以葛浩文代表性作品为例,即两版《呼兰河传》(1979版,2002版)、《马伯乐》(完整版)、《丰乳肥臀》、《青衣》(与林丽君合译)等5个代表译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通过访谈数据整理、文本对比分析等描述性翻译研究,追溯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本研究是以译作分析为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本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层面,侧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研究,强调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研究、过程研究。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文本呈现形式是译者文化认知持续参与加工的结果。译者主体创造性不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内容的延伸与延展,它更加强调译者主体性中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层面是相对静态的,是哲学层面的释义与阐释,是对译者地位的肯定,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基础。译者主体创造性则是动态研究,强调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即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对译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寻与追问。2.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提出是有理论依据的。翻译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梳理构建文化认知视阈。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认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译者文化认知参与加工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观(王寅,2007),并在文化认知视阈的关照下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即翻译的文化体验性、翻译的创造性认知、翻译的多重互动性以及翻译的文化语篇性,以此重点分析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与运作机制。3.本研究以葛浩文5个译本及多个译本的副文本(译者序言、前言等)为研究语料,根据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应提出译者主体体验过程、译者创造性认知过程、翻译多重互动过程、翻译语篇循环过程等四个过程,逐一验证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动态实现过程。研究表明,首先,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文化体验的结果,是译者对原文阅读以及读者世界兼顾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必然发生。这个译者主体体验过程,既是语言认知体验,也是文化认知体验;其次,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创造性这一行为,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创造性认知行为。译者主体创造性并不等于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主动行为,特别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内部力量;创造性叛逆是文学文本或翻译文本的必然发生,是一种客观的外部表现。第三,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依赖于译者与作者,译者本体,读者世界,编辑及出版社等多重互动关系,这种多重互动关系是多维的空间互动形式,他们之间互动方式与结果促成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在语篇循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语篇内循环过程,也包含语篇外循环过程。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开拓性地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概念,把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延展,从而把主体性研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与空间。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构建了文化认知视阈,阐述了文化认知视阈作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形成的根源所在,译者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与实现过程,译者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操作基础,也是操作工具。因此研究意义的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创新。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研究,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更为动态、立体、全面。文化认知视阈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译者主体创造性提出的理据,以及这一视角的系统性论述,从而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二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葛浩文译作研究较好呈现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对译文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虽然为该领域尝试提供了新鲜理论血液或内容补充,但仍待完善及充分论证,理论创建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是葛浩文代表性译作,本研究无法穷尽所有其译本作为语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提法,以译作导向进行翻译研究,追溯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文化认知视阈下,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并以此一一对应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四个动态实现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及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孙宇[8](2017)在《文化转向视域下的莫言小说英译研究 ——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红高粱家族》和《檀香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正如欧洲三大汉学家之首的荷兰着名汉学家施舟人所说,“中国文化意义重大,不能被中国人独享”,中国文学也是这样,应该让世界读者共同分享。纵观20世纪至21世纪初,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不逊色于其他国家的同时代作品。虽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上并未占据强有力的位置。究其原因,这种现状的形成不在于文学本身,而是异质文化和语言障碍造成的。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其作品英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在国内翻译界引起巨大波澜。从汉语到域外语言,莫言小说通过翻译的渠道跨越了文化的边界,翻译的过程也就变成了异质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虽然葛浩文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其翻译观也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争议。鉴于国内传统翻译界和比较文学视域下新兴的译介学在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葛浩文的翻译,翻译界和比较文学界各抒己见,众说纷纭,难以形成定论,也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国内部分学者对葛氏翻译甚为极端的负面评价。但正是由于葛浩文长期以来对莫言小说不断翻译和推介才使其作品受到西方国家文学界的持续关注,使中国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走了出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文化翻译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翻译的评价标准,更新中国翻译界的翻译理念也就具有了时代意义。1972年詹姆斯·霍姆斯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宣读了一篇题为“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的名与实》)的论文。“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此得来。这篇文章也为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本的学科框架,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自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以来,在全球化语境下,随着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兴起与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的多元系统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1990年,文化学派翻译研究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culture:asourcebook)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此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逐渐进入中心地位。相比之下,中国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尽管比较滞后,近些年,在西方翻译研究的影响下,也已经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中国译介学的建立与传统翻译理论虽然产生了观念上的冲突,但在21世纪初,通过西方的文化翻译与中国译介学的结合,中国翻译研究也已经基本实现了文化转向。译介学最初是在比较文学视域下从媒介学中分支出来,目前则主要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翻译进行研究。国际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菲弗尔、劳伦斯·韦努蒂以及中国译介学的创始人谢天振的学术着作极大地推动了国际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通过分析这些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由西向东发展的脉络得到充分显现,这对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空间,并占据重要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文学外译取得成功的典范,莫言小说在域外传播的过程中,从国外批评家从政治层面的批判到对文本特色的赞扬的转变,表明中国文学已经在世界文学中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1987)和《檀香刑》(2008),各具特色,分别代表了莫言早期和近年创作的最高水准,两本书出版的时间跨度长达21年,但其英译本在西方读者中均引起了很大反响。因而,通过文化翻译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作品在英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迫切性。莫言小说英语翻译家葛浩文是中国现当代小说英译的奠基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翻译实践与研究,成绩斐然,为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做了巨大的贡献。他从对中国现代作家萧红作品的译介为开端,开启了中国文学英译之路,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翻译观。葛浩文在翻译莫言作品时不但保持了一致的翻译风格,而且还撰写了很多评论性文章,通过整理这些文章将他的主要翻译观点予以总结,可以归结为:忠实原则、读者意识和创造性叛逆。对葛浩文翻译观的梳理可以为中国文学外译带来新的启迪。在当前中外文学交流不平衡的状态下,对葛浩文的文学翻译实践进行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意义重大。以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翻译为个案,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出发,探讨其文学翻译的特点、翻译策略与技巧和在文学系统外部的影响下其译作封面的文化因素能够充分论证小说文类在翻译中的再创造空间,进而解决中国文学到底应该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显然,只有译作具有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阅读喜好的母语表达,才能够真正被译入语读者有接受。在全球化时代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世界文学的概念已经从歌德所做的定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文学只有进入到美国学者大卫·达姆罗什为世界文学重新定义的“自由阅读与流通”的概念中才能够真正“走出去”,才能在“世界文学空间”中真正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受到了“华语语系文学”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通过分析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现状,来厘清中国文学翻译的未来发展问题,可以帮助中国学者摆脱以语言转换为主导的传统翻译观的思想局限。建立对于中国文学外国译者的鼓励机制,通过增加翻译奖项的颁发、增进国外译者与中国作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完善针对外国译者开展的项目资金和培训等方式,可以使更多热爱中国文学的外国译者积极地投入到中国文学的译介中,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发扬光大,完成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伟大复兴。

刘云虹,许钧[9](2016)在《异的考验——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文中研究指明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而翻译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与融合。从这个意义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就本质而言,是伦理层面的,即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本文提出,无论从翻译的沟通与交流的根本属性来看,还是就翻译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而言,尊重他者、尊重差异正是实现翻译伦理目标的基础与核心。同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承载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战略意义,在目前"忠实"概念不断遭到质疑和解构的现状下,对忠实原则的坚守、对异质性的保留与传达,既是翻译伦理的要求,也是思想与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黄海霞[10](2016)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文中提出2005年,曹顺庆明确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力证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国内外的比较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虽然变异学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学界还是缺乏对该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力图理清对变异学理论的总体认知,建构变异学理论体系。论文以变异学理论的历史纵向发展为主线。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和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一章,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困境和中外学者对文学中变异现象的研究开始,探究变异学理论提出的学科背景,阐明变异学理论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间的关系。第二章,首先是阐释变异学理论的基本特征:跨越性、异质性和文学性。其次是从跨语言变异研究、跨文化变异研究和跨文明变异研究三大层面阐释变异学理论。再者是大胆尝试总结变异学理论的方法论。第三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跨文明理论、形象学、译介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与变异学理论的平行研究,在探究变异学理论的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的同时,着重研究这些文论中对变异学理论具有启发意义的原理和方法论。第四章,是对变异学理论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的研究。论文还有一条隐含的副线,即对变异学理论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横向共时性研究,主要在论文的第二、三章中。此外,论文也指出变异学理论存在的不足,以及笔者现阶段的研究见解,以进一步促进变异学理论健康茁壮地发展。

二、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溯源·反思·借鉴——论翻译研究的学科界限:以叙事学的“后经典转向”为参照(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学科溯源:相似的演变历程
2. 问题反思: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翻译研究的学科界限危机
    2.1 问题的表现:研究的碎片化与泛文化研究倾向
    2.2 问题的形成:学科内在特质与外部语境的综合作用
    2.3 问题的应对:明确翻译研究的本质
3. 范式借鉴:学科转向中的语言本位与文本意识
    3.1 语言本体与文化视角的关系
    3.2 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的平行共存
    3.3“后翻译研究”时代的文本意识
4. 结语

(2)译介学研究:令人服膺的中国声音——从学科史视角重读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背后的学科全景
    (一)比较文学:熵量的积累与学科“危机”
    (二)翻译研究:学科的兴起与有效范式的欠缺
一、反熵行动:通过翻译研究为比较文学注入新活力
    (一)从坦承“危机”开始: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二)国际比较文学大讨论:反思、对话与互观
    (三)翻译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新疆域
二、有效范式的引入与确立:翻译研究的全新路径
    (一)久旱甘霖:比较文学视角对翻译研究的启发
    (二)新范式的建立:译介学研究的发展和完善
    (三)进一步阐明现代化译学观念:纠正误区、回应质疑
结语:译介学研究的学科史意义
    (一)译介学研究:令人服膺的中国声音
    (二)促成学科新生/诞生:清除熵量、激发生机
    (三)译介学研究对翻译学科发展的启示

(3)翻译与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历史性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二、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
三、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历史性关联
四、结语

(4)翻译研究的创新与求真——《关于翻译的新思考》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以问题为导向,在传承与坚守中求创新
    1. 从翻译本体出发,探究语言问题
    2. 立足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关注中国文学外译的核心问题
三、 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求真
    1. 求翻译的本质之真
    2. 求翻译的精神之真
    3. 求翻译的价值之真
四、 结语

(5)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赫曼斯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二、关于翻译规范理论
        三、关于翻译社会系统理论
        四、关于丰厚翻译策略
        五、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第一章 赫曼斯翻译理论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
    第二节 “翻译研究学派”的翻译理论
    第三节 “后殖民”翻译研究
第二章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第一节 西方翻译等值理论概观
        一、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
        二、翻译等值概念的泛化
    第二节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一、翻译建模理论
        二、翻译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三、翻译自我指涉理论
        四、译者在场理论
    第三节 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评价
第三章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第一节 社会学的“规范”概念
    第二节 翻译规范理论的发展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
        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一、早期思考与研究成果
        二、翻译规范内涵的拓展
        三、翻译规范与翻译本体论
        四、翻译规范与价值观和权力关系
        五、翻译规范研究方法的拓展
        六、翻译规范的元理论与丰厚翻译策略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体系评价
第四章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第一节 翻译文学研究的系统论思想
        一、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
        二、勒菲弗尔的文学系统观
    第二节 社会学系统观在翻译研究里的应用
        一、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的启发
        二、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启迪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一、翻译社会建制性与期待结构
        二、翻译社会系统理论的框架
        三、翻译社会系统的自我指涉
        四、翻译社会系统的形式
        五、翻译社会系统的二阶观察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的评价
第五章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翻译研究
    第二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后现代性
        一、赫曼斯认识论的后现代性
        二、赫曼斯研究方法论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评价
结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成果、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主要着述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跨文化侵越 翻译研究模式Ⅱ》(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 Background
    1.2 About the Authors
    1.3 About the Source Text
    1.4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2 While-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ext Typology Theory
    3.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Strategy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level
        4.1.1 Conversion
        4.1.2 Extension of Semantic Meaning
        4.1.3 Use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4.1.4 Choice of Word Meaning
    4.2 Syntactic Level
        4.2.1 Passive Voice to Active Voice
        4.2.2 Division Method
        4.2.3 Recombination
        4.2.4 Sequential Translation
        4.2.5 Deletion of Conjunction
        4.2.6 Adjustment to Syntactic Order
    4.3 Discourse Level
        4.3.1 Difference of Reference
        4.3.2 Cohesive Devices
        4.3.3 Intrinsic Cohesion
    4.4 Cultural Leve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5.2 The Reflection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7)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语料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构架与概要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译者主体性研究
        2.1.1 译者主体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1.2 译者主体性研究述评
    2.2 翻译创造性研究
        2.2.1 翻译创造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2.2 翻译创造性研究述评
    2.3 创造性叛逆研究
        2.3.1 创造性叛逆可视化分析
        2.3.2 创造性叛逆研究述评
        2.3.3 创造性叛逆研究误区与批判
    2.4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3.1.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阐释
        3.1.2 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的辩证关系
        3.1.3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3.1.4 王寅对认知语言学的具体阐释
    3.2 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
        3.2.1 文化的阐释性特征
        3.2.2 文化人类学:文化阐释的深描说
    3.3 文化翻译研究
        3.3.1 文化翻译概念追溯
        3.3.2 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术语
    3.4 认知翻译研究
        3.4.1 传统语义学以及解释派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3.4.2 体验哲学对认知翻译研究的启示
        3.4.3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3.5 文化认知视阈构建的可行性
第四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
    4.1 译者主体创造性中几对概念对比分析
        4.1.1 译者主体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2 翻译创造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3 创造性叛逆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与内涵
        4.2.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
        4.2.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内涵特征
        4.2.3 译者主体创造性与“忠实”标准的关系
    4.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4.3.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绝对性
        4.3.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相对性
    4.4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
        4.4.1 译者主体创造性受限的原因
        4.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的阐释与创造性叛逆的“度”的误读
第五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据—文化认知视阈
    5.1 文化认知的提出
    5.2 文化与认知的辩证关系
        5.2.1 认知的文化属性
        5.2.2 文化的认知属性
    5.3 文化认知的层级形式
    5.4 文化认知研究的学科属性
    5.5 文化认知研究的视角分析
        5.5.1 微观视角:文化人类学
        5.5.2 宏观视角: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
    5.6 文化认知视阈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启示
        5.6.1 文化认知的工作定义
        5.6.2 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
        5.6.3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
第六章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
    6.1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体验过程
        6.1.1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阅读体验过程中的实现
        6.1.2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创作体验过程的实现
        6.1.3 基于译者与作者共同构建的译者主体创造性
        6.1.4 文化体验性: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前提
    6.2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6.2.1 译者选择: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层凸显
        6.2.2 译者翻译观: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必然
        6.2.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与译文的和谐性
    6.3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多重互动过程
        6.3.1 译者-作者互动
        6.3.2 译者-编辑-出版互动
        6.3.3 译者-读者互动:从“译者创造”到“读者接受”
        6.3.4 译者本体互动:从“译者隐身”到“译者复活”
    6.4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语篇循环过程
        6.4.1 语篇内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显性实现
        6.4.2 语篇外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隐性实现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主要观点
    7.2 译者主体创造性—最后的思考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文化转向视域下的莫言小说英译研究 ——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红高粱家族》和《檀香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文化翻译与文学翻译
        二、文化翻译与翻译文学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文化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莫言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葛浩文译作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价值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三、选题的独创性
第一章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第一节 文化转向的历史背景
        一、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
        二、中国译介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西方文化翻译与中国译介学的结合
        一、译介学:中国翻译史上的文化转向
        二、译介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冲突
        三、文化转向与全球化
    第三节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代表人物
        一、苏珊·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已死论
        二、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控论
        三、劳伦斯﹒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论
        四、谢天振的创造性叛逆论
第二章 莫言小说在域外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莫言小说在域外的译介
        一、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二、莫言小说在其他世界主要语言中的译介
        三、莫言小说在非通用语言中的译介
    第二节 异质文化语境下莫言译作在域外的接受
        一、争议中的肯定声音
        二、赞誉中的深度思考
        三、莫言译作与诺奖的关系
第三章 葛浩文的中国文学情结及其文化翻译观
    第一节 葛浩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
        一、葛浩文的萧红情结
        二、葛浩文对其他中国现代作家的译介
    第二节 葛浩文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
        一、葛浩文对中国大陆文学作品的译介
        二、葛浩文对台湾文学作品的译介
    第三节 葛浩文的文化翻译观
        一、忠实原则
        二、读者意识
        三、创造性叛逆
第四章 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的文化翻译策略
    第一节 译者的显身
        一、译者显身的必要性
        二、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第二节 译着对原着的改写策略
        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的悖论
        二、异质文化之间的误释与误译
        三、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第三节 葛浩文英文译作封面的文化翻译
        一、莫言三部长篇小说葛浩文译本封面对比
        二、莫言其他小说葛浩文译本封面分析
第五章 中国文学翻译未来发展的自由空间
    第一节 翻译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关系
        一、世界文学的重新定义
        二、华语语系文学带来的挑战
        三、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第二节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
        一、文化软实力说
        二、翻译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三、文学话语权在翻译中的重新塑造
    第三节 中国文学外译的发展远景及其途径
        一、外国译者与中国学者交流平台的建立
        二、翻译奖项的颁发与翻译专项基金的配备
        三、针对境外译者相关培训的开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异的考验——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因“异”而起,为“异”而生
二、差异与尊重: 翻译伦理的本质诉求
三、尊重差异: 文学译介活动的伦理守望

(10)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变异学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困境与“变异”话语
    第二节 变异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变异学理论的提出
        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的发展变迁
    第三节 变异学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关系
    第四节 “跨文化”与“跨文明”话语辨析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一、“跨文化”与“跨文明”话语辨析
        二、跨文明视野下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变异学
第二章 比较文学变异学原理体系
    第一节 变异学原理的理论基础:跨越性、异质性、文学性
        一、变异学的理论核心:跨越性和异质性可比性
        二、变异学研究的另一支点:文学性
    第二节 跨语际变异研究
        一、东西方语言的异质性与平等性
        二、语言的不可译性和变异的必然性
        三、翻译上的变异学:译介学
    第三节 跨文化变异研究
        一、文学接受、文化过滤、文学误读
        二、文学文本研究:主题变异、文类变异等
        三、变异学研究下的形象学
    第四节 跨文明变异研究与文学的他国化
        一、跨文明研究
        二、文学的他国化
    第五节 变异学方法论探究
第三章 变异学理论渊源与方法论再探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滋养
    第二节 跨文明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国外的文明冲突论
        二、国内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第三节 法国学派形象研究、跨文化形象学与变异学形象研究
        一、比较文学形象研究的诞生与发展
        二、共性特征:跨越性、异质性、多元共存
        三、变异学形象研究的困境与发展
    第四节 同质不同路的译介学与变异学文学翻译变异研究
    第五节 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等与变异学理论的类比研究
        一、现象学、阐释学等理论突出的文学主客体关系
        二、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与变异学文学误读理论
    第六节 变异学理论的不足与方法论再论
第四章 变异学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及国内外学者对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第一节 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国内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国外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与曹顺庆教授面对面
附录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目录中译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溯源·反思·借鉴——论翻译研究的学科界限:以叙事学的“后经典转向”为参照[J]. 郭天骥. 外语研究, 2021(06)
  • [2]译介学研究:令人服膺的中国声音——从学科史视角重读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J]. 江帆. 中国比较文学, 2021(04)
  • [3]翻译与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历史性关联[J]. 刘怡. 名家名作, 2021(08)
  • [4]翻译研究的创新与求真——《关于翻译的新思考》评析[J]. 刘云虹. 外语界, 2021(03)
  • [5]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D]. 刘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跨文化侵越 翻译研究模式Ⅱ》(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陈春元. 新疆大学, 2020(07)
  • [7]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D]. 闫怡恂.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文化转向视域下的莫言小说英译研究 ——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红高粱家族》和《檀香刑》为例[D]. 孙宇. 吉林大学, 2017(09)
  • [9]异的考验——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J]. 刘云虹,许钧.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2)
  • [10]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D]. 黄海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质疑翻译研究中的“泛文化”观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