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空间扩散研究现状与展望

科技创新空间扩散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昭[1](2021)在《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快速增长累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相继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持续集约技术以其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收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性受到了学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和采用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本文从空间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问题,致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首先,借鉴经济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和采用系统,并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三,从空间视角研究了异质环境下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机理;最后,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为机理的揭示,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构建。基于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扩散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扩散源,以可持续集约技术为代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以特定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支撑,以技术“势差”为动力,以信息和物资的流通为条件的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技术扩散和采用的分析框架,在对扩散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空间扩散规律;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看成是“技术信息获取—采用意愿形成—做出采用决策”的行为过程,并对这一行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2)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与验证。构建以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扩散源,以苹果矮砧技术为可持续集约技术典型代表,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技术扩散区域,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的扩散与采用系统。通过识别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来源、偏好及其与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信息联系,分析技术信息联系对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影响,验证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的现实存在。(3)揭示了异质环境下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基于扩散环境评价,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的技术扩散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由气候、地形、外部交通联系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园区苹果矮砧技术在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表现出以扩展扩散为主、带状扩散和等级扩散为辅的空间扩散规律;在扩散环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扩散概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扩散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效应;扩散概率的衰减程度随着扩散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改善扩散环境可以削弱距离的衰减效应。(4)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Tobit模型和CLAD模型检验了推广服务、社会网络、技术来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和与技术信息联系强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弱社会联系有显着促作用,社会网络密度和强社会联系有显着抑制作用;公共推广来源和大众媒体来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和私人推广来源的影响不显着;教育和信贷获取有显着促进作用,负责人年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并不显着。(5)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技术采用意愿和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所有因素中,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差异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对优势、感知障碍和农技推广服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有显着影响,但在采用意愿阶段的作用小于采用决策阶段;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对采用意愿都没有影响,而对采用决策则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规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没有影响;采用意愿对采用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6)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技术采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从技术扩散路径优化和技术采用行为干预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技术扩散路径优化方面: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等方式改善技术扩散环境;要注重等级效应发生的区域,通过在此类区域建设实验示范站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均衡发展。技术采用行为干预方面:要实施以经营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策略;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要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在所推广区域的适宜性;要针对潜在采用者制定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方案。

罗慧[2](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方荟雯[3](2021)在《创新要素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变换以及疫情冲击,寻求创新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创新驱动”及“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方针,研究创新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推动转换发展动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文章阐述了创新要素流动通过实现生产要素重组、强化跨区域要素整合配置,解决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问题,进而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调整的理论机制;进一步结合2004-2018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15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利用地区工资和企业利润率差异改进了吸引力约束模型衡量了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出量,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发现,创新人员的跨区域双向流动能够产生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溢出效应,但创新资本的流出可能对本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一定负向影响,但其双向流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明显的正效应。这说明目前创新资本的多向流动较为无目的,存在部分城市虹吸效应过大造成的资本集聚拥挤现象,未能实现良好的资本辐射效应,因此本文认为要建设完善的创新人员的自由流动机制,同时政府需要做好战略层面规划,控制创新资本流出,吸引资本有目的性流入。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1)积极打破传统户籍限制,解除传统户籍繁琐手续及相关限制,促进创新人员形成跨区域自由流动机制;(2)升级政府职能,从国家层面注重对城市群整体产业结构的布局,加强创新资本合理流向和配置,降低创新投资风险;(3)构建区域产业与创新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4)建立健全相关创新资源储备机制,破除区域体制机制的桎梏。

徐北春[4](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周亚梦[5](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区域分布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科技创新不充分发展表现尤为突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在于缩小地区间的技术差距。高技术产业拥有较强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和带动效应,对于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十分关键,因此理性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区域分布非均衡现状,对于缩小地区间技术差距、推动我国落后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鉴于此,本文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区域分布的非均衡现状入手,试图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极化分析、空间扩散分析和效率分析深入剖析区域分布非均衡现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路径。具体做法是,首先梳理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依据高技术产业创新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厘清极化-扩散效应影响创新区域分布非均衡的作用机理;其次,给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区域分布的现状描述;第三,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和极化TW指数测算我国区域创新极化趋势;第四,构建区域创新空间扩散模型,对创新产出的空间扩散展开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区域创新效率提高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研究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空间分布呈现先集聚后扩散的变化特征,空间集聚模式特征由高-低集聚模式开始向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模式转变。第二,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与产出集聚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大多存在两极化倾向,全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极化程度从2009年起在逐步下降。第三,目前在环渤海、长三角、中部、西南和东北五个区域形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溢出圈,东南和西北地区区内创新溢出联系微弱,其主要原因是创新梯度大、产业联系不紧密。第四,创新资源高投入组地区的创新效率最高,创新效率高稳定组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辽宁、陕西、四川、湖北的创新效率稳定性差。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区域分布非均衡,从创新增长极的视角,提出了一种分析高技术产业创新极化-扩散效应的理论框架,为破解我国区域经济失衡困境提供有益思路;二是综合运用多种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七大区域内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极化扩散的系统动态性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就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黄嘉翎[6](2020)在《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挖掘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名是一种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地名文化是地名符号本身和它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所沉淀的人类文化。当前,我国正出台政策加强文化保护,树立文化自信,地名文化作为文化的一大分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亟待挖掘。纵观地理学视角下的地名文化的相关研究,多见于各种实证分析,方法层面也主要是使用基本的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制图方法,大多数研究还局限在省级行政区单元,不能打破行政区的影响,缺乏方法论方面的创新和研究尺度的突破。我国的地名出现同质化甚至逐渐减少消失的情况,而我国地名文化的定量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目前利用数理统计分类的方法无法量化地名文化时空演变的规模与地名文化扩散的路径。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全国尺度上挖掘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并进行定量表达,解决多数地名数据时间信息缺失的研究痛点。得益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文化扩散相关理论已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夯实的基础。GIS传统的基于对象模型和场模型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本文将两者与地名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将文化扩散理论移植到地名文化领域,针对地名文化的时空变化,构建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的概念框架;将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的挖掘思路分为面向结构特征和面向过程两个方面,提出对于不同数据的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的挖掘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的概念框架首先,从内容范畴、承载形式、信息内涵三个方面对本文所研究的地名文化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释了基于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地名文化扩散模式类型与特征,最后指出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研究方法。以上三者共同组成了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的概念框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基于GIS对象模型和场模型的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挖掘基于GIS对象模型对含有时间信息的地名进行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挖掘,即将点对象与其所在行政区连接,通过这种“点”转“面”的方式确定地名空间扩散的文化区,判断面之间的拓扑类型,实现对地名文化扩散类型的判定;基于GIS场模型对无时间信息的地名进行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挖掘,即根据地名的离散程度生成地名分布密度表面,通过对密度表面的计算,提取地名文化空间扩散的文化源地、文化区、扩散类型和文化区内部分级结构,并使用结构树计算地名文化空间扩散的变化率、复杂性、空间形态,定量地描述地名文化的空间扩散。(3)以中国村落数据为例的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挖掘方法实证分析以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中村落数据为实验数据,利用上述方法分别识别含有时间信息的村落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和无时间信息的村落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使用GIS可视化方法呈现文化源地、文化区、扩散方式、扩散路径等信息,形成地名文化扩散专题地图,结合地名历史相关文献,分析其形成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挖掘方法能够有效的挖掘地名文化空间扩散的结构特征信息和扩散过程信息;针对有时间信息和无时间信息的地名数据采用不同的挖掘方法,解决了无时间信息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定量化描述的难题;基于中国村落数据进行模式挖掘,打破了以往研究中行政区的限制;但基于两种时间信息的复合地名数据地名文化扩散模式挖掘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杨泽雨[7](2020)在《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交通设施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接壤,边缘缓冲带的道路既具备旅游交通的景观功能,也承担城市居民日常出行需求。在旅游高峰期,有限的道路资源超出承载能力,居民出行与旅游交通的冲突增加了出行延误,降低了道路安全。需要提倡绿色可持续的出行方式,慢行交通作为重要的自行车与轨道交通“B+R”接驳工具,便捷舒适的慢行接驳环境可以引导部分机动车出行的居民和游客转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城市道路压力。科学合理划设慢行设施有利于引导游客选择出行路径,在旅游高峰期结合交通管制措施可以有效分流,提升旅游体验感。国家提出全域旅游发展计划催生了一系列旅游规划,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旅游交通带来发展契机,也为城市旅游交通的建设和管理带来新目标,对慢行交通设施优化提出新要求。政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应增设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设施,积极将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标志标牌等统一划设,充分体现区域人文特征及旅游特色。通过对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慢行衔接、慢行通道及慢行配套设施进行优化设计,系统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交通设施优化,保障景区慢行交通安全和顺畅,提升慢行交通品质,全面提升游客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结合统计数据,从边缘缓冲带和景区内梳理游客出行特征,前者从游客自身属性和行为特性入手,后者了剖析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交通出行时耗。通过图论法探讨旅游交通的空间扩散路径,剖析影响旅游交通空间扩散的相关因素,构建扩建扩散模型以分析旅游交通空间扩散集聚度;旅游交通时间分布特征是以旅游交通季节分布强度指数和日分布强度来表征。选取资源禀赋能力和慢行设施供给能力为指标构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价值指标,构建旅游慢行重要度模型,并用GIS空间分析法对核心分区内的景点进行分级与可视化。从客流饱和度和旅游交通容量两方面定性分析景区的慢行交通承载能力。归纳总结旅游出行需求层次和诉求,并根据出行诉求提出慢行设施改善目标,包括路权保障、安全顺畅、品质提升和特色营造。对边缘缓冲带上的慢行衔接设施优化,剖析自行车停车换乘机理,通过分析边缘缓冲带上自行车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优化停车生产率模型,提出非机动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讨论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模和选址;结合科学的慢行交通停车组织以保障慢行衔接的出行安全和通畅。提出的游客平均驻足时间的概念,在上位规划和行业规范基础上提出基于不同资源类型慢行分区通行能力的游步道、骑行道的断面宽度模型。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SP+RP调查数据及微博签到数据,并运用研究成果研究钟山风景区的慢行交通设施优化。

朱莉萍[8](2020)在《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效率评价及空间扩散效应分析》文中提出全球能源危机迫使各国积极探索新能源,我国为解决常规能源短缺的问题,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及其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可以优化能源结构,高效的技术创新能力将会有效提升新能源的利用率并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新能源上市公司作为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而建立的具体单位,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科技创新是确保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揭示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本文以中国沪深股中的68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空间扩散理论,综合利用四阶段DEA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和分析新能源上市公司在2014年到2018年期间技术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性和新能源类别差异性;探究影响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利用空间面板模型测度公司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效应,分析技术创新扩散对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作用,寻求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的管理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如下:(1)在分析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性时发现,大部分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低于历年技术创新效率的平均值,资源利用率不高,部分资源的投入过剩。新能源上市公司历年技术创新效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并未显着地朝好的方向改善。(2)技术创新效率因新能源类型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性,生物质能新能源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均值最高。在控制外生环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其他新能源类型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和制度效率都有数值上升的现象,其中其他新能源类型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的上升差值最大。(3)在分析内外部因素对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时发现,两个公司属性因素(管理费用、企业注册到报告期)和两个外部环境因素(行业中企业数量和产业集中度)对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着的影响。管理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者限制了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的资本投入,而企业注册到报告期、行业中企业数量和产业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的生产资本投入和研发资本投入。(4)在分析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效应时发现,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效应是正向的,这种扩散效应有利于各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各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对研发经费资本有较高的依赖度,公司研发经费投入得越多,其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得越快。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和促进公司的技术创新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考虑不同类型新能源在能源存在量、能源开发效率和能源转化效率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不同程度地考虑外生环境因素对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在公司群体层面需要鼓励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建立和成长,加强公司之间技术创新的沟通和合作共享,增大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效应,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群体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公司个体层面,需要加大投入研发经费,合理投入管理费用和研发人力资本,优化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比。

张海平[9](2020)在《地名文化信息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以中国村落地名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村落地名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很多村落地名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国聚落的产生而产生,语言和文字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与新生,变更与消亡,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名文化肌理,是见证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也是超越时空、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学视角下村落地名文化的研究,重点关注村落地名中蕴含的各类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时空演变过程等内容,这对于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前人对村落地名文化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一方面,受限于定量分析方法的不足,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量化分析常见于基本的描述性统计,极大地限制了村落地名文化知识的挖掘;另一方面,受限于数据源的获取和处理,局部地区、特定文化语义的村落地名文化研究较多,但全国范围内不同尺度、多文化语义特征的相关研究较少。可以说,目前还没有一套用于地理学视角下综合分析村落地名文化的方法体系,尚未对全国数百万村落地名的文化语义分析提供可借鉴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村落地名的消亡速度非常之快,迫切需要对这些即将消失的地名进行深入的文化语义分析。面对以上问题和研究需求,亟待提出面向大尺度、多视角的村落地名文化分析方法,本文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可望在村落地名文化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理论的突破和方法的创新。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村落地名的特征及其文化语义特征,阐释了村落地名在整个地名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地理学视角下村落地名文化研究的核心任务;然后结合村落地名文化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现实需要,以及GIS在其定量分析中的优势,提出了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概念框架;在此概念框架的指导下,系统介绍了强调地名文化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布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图谱、重视地名文化现象与其它空间要素相关性的空间耦合关系图谱,以及关注地名文化现象时空演变过程的时空演变特征图谱,并提出了这些信息图谱的应用模式。最后以中国村落地名为例,展开实证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提出了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概念框架系统阐释了面向中国村落地名文化研究的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概念框架,包括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概念、地名文化的分类、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分类。2.构建了地名文化空间结构特征图谱的生成方法村落地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结构特征属于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本研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七种信息图谱分析方法,分别是用于分析文化区结构特征的空间分布结构图谱、层级关系结构图谱;用于探索不同地名文化现象之间空间关系的全局和局部同区位模式图谱;以及分析不同区域之间地名文化结构相似性的兴趣区域模式图谱、兴趣流模式图谱和兴趣流簇模式图谱。3.构建了地名文化时空耦合关系图谱的生成方法分析村落地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是进一步探索其形成机制的前提。本文面向此问题,分别构建了单因素空间耦合关系图谱和多因素空间耦合关系图谱。4.构建了地名文化时空演变特征图谱的生成方法村落地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研究需求和对文化现象的时空问题关注点,提出了空间扩散模式图谱、空间扩散路径图谱,用于定量化分析地名文化现象的空间扩散问题;提出了时空演变模式图谱和时间序列剖面图谱,用于应对地名文化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5.提出了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模式地名文化信息图谱在地名文化现象的量化分析和地理可视化呈现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提出了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地名文化地理问题研究、文化空间治理和地名文化传承三个方面的应用。本文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文化区、文化扩散和文化景观生态学等研究范式,借助GIS地学信息图谱的部分理论与方法,提出了面向中国村落地名文化定量化研究的分析方法框架,为村落地名文化研究乃至地名文化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方法支撑。

蔡玉蓉[10](2020)在《创新要素集聚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粗放增长、动力不强、结构不合理的特征突出。在全球制造业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在深度激发创新活力的背景下,研究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全面思考如何通过创新要素空间分布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优化制造业结构的新课题,同时也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创新要素为切入点,在创新要素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基于地理空间集聚的视角,深层次、系统地从理论角度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进行实证检验,这对于中国从全局角度规划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化,实现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攀升并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拓展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为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产业质量和效率提高,凸显制造业向高端方向发展的特征。考虑到高技术产业发展是区域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且高技术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能耗的绿色产业特性,用高技术产业发展反映制造业产业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体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2)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探究创新和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以及产业结构理论的演变,回顾了创新要素集聚和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进展。在前述基础上,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从理论层面详细分析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内在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3)基于数据可获取性,使用测度指标从资本和人力两个方面度量了创新要素集聚的现状,并分析了区域视角下和产业视角下创新要素集聚的特征事实。使用泰尔系数作为制造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代理变量,使用高技术产业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作为制造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代理变量,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特征事实,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4)以动态面板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为研究方法,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动态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传导路径。(5)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创新要素合理集聚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面进行展望。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要素集聚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优化要素空间配置,加速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的扩散,提升创新绩效,推动生产组织结构变更,改变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地位,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同时,能够通过共享效应影响生产部门之间的技术联系,提高产业关联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2)创新要素集聚指数的区域差异显着,资本创新要素和人力创新要素在区域间呈―东高西低‖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从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格局来看,资本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态势更为明显,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集聚中心;人力创新要素分布相对较为分散,2011年以后集聚中心开始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逐步转移。从地区分布来看,各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北京、上海和天津的资本创新要素集聚指数和人力创新要素集聚指数分别位于全国前三位;内蒙古、新疆和海南的资本创新要素集聚指数位于全国后三位,贵州、新疆和海南的人力创新要素集聚指数位于全国后三位。从行业分布来看,创新要素主要集聚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四大行业。(3)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优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明显。从制造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变动趋势来看,2005-2017年中国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总体为上升趋势,高度化水平大体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其中,2005-2011年为下降阶段;从2012年开始转为上升。地区间的制造业结构优化水平差异显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和高度化水平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从空间格局来看,各地区的制造业结构优化水平具有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体现了明显的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的空间依赖特征。(4)动态面板模型分析表明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创新要素集聚均对制造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比而言,高等院校的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更大。从区域差异来看,不同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显着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有助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而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产生负向作用。中部地区的创新要素过度集聚,对制造业结构优化产生了不利影响;西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不利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但对结构高度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5)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生总的正向促进作用;各地区自身的创新要素集聚对本地区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显着,相邻地区创新要素集聚也会产生正向空间外部效应,有助于本地区制造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优化均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2013年之后,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对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6)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升消费需求和改善就业这三条中介渠道实现的,创新要素集聚产生的技术进步效应、社会需求效应和就业效应是正向影响得以发挥的重要作用机制。创新要素集聚通过影响知识空间溢出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生产过程的技术形态效率并优化研发创新,突破了产业原有的生产技术边界,在挤出效应下加速了制造业的动态变化,促进产业链的自我完善;同时,创新要素集聚引致社会需求发生改变,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质升级,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改变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形态,在需求收入弹性作用下直接影响制造业的结构优化;此外,创新要素集聚还通过提高产业劳动效率促使劳动力在产业间发生转移和流动,改善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就业匹配度,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劳动力结构调整效应促使制造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二、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可持续集约技术
        2.1.2 苹果矮砧技术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业技术采用
        2.1.5 农业科技园区
        2.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扩散理论
        2.2.2 行为地理学理论
        2.2.3 社会网络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文献回顾与研究评述
        2.3.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2.3.2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2.3.3 文献评述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2.4.1 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
        2.4.2 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分析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选择
        3.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
        3.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主推技术
        3.1.3 苹果矮砧技术—典型可持续集约技术
        3.1.4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
        3.1.5 苹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3.2 实地调研及数据获取
        3.2.1 调研安排
        3.2.2 调研内容
        3.2.3 空间及统计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
        3.3.1 样本特征分析
        3.3.2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来源及偏好
        3.3.3 技术来源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3.3.4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3.3.5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3.3.6 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空间扩散
    4.1 技术扩散环境评价及HSDM参数确定
        4.1.1 扩散环境质量评价
        4.1.2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思路
        4.1.3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参数的确定
    4.2 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技术扩散规律
        4.2.1 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
        4.2.3 扩散概率和扩散环境的相互关系
    4.3 扩散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
    5.1 技术信息获取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5.1.1 推广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5.1.2 社会网络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5.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5.2.1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计量模型
        5.2.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变量界定
    5.3 公共推广服务、社会网络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5.3.1 公共推广服务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5.3.2 社会网络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5.4 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5.4.1 影响因子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5.4.2 模型结果对比
        5.4.3 公共推广服务的影响分析
        5.4.4 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
        5.4.5 技术来源的影响分析
        5.4.6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
    6.1 技术采用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1 技术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2 组织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3 环境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4 采用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2 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6.2.1 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6.2.2 影响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
    6.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分析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性检验
    6.4 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技术属性的影响分析
        6.4.2 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
        6.4.3 自然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6.4.4 采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7.1 技术扩散路径优化
        7.1.1 改善技术扩散环境
        7.1.2 加强技术扩散网络节点建设
        7.1.3 提高技术扩散滞后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7.2 技术采用行为干预
        7.2.1 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策略
        7.2.2 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园区技术扩散模式
        7.2.3 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的区域适宜性
        7.2.4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扩散方案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3)创新要素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要素的内涵
        2.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2.2 产业结构变动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理论
    2.3 研究现状
        2.3.1 创新要素流动的研究现状
        2.3.2 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现状
        2.3.3 创新要素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研究现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创新要素流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机制
    3.1 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机制
    3.2 创新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3.3 创新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要素流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4.1 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4.1.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分析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1 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选取
        4.2.2 创新要素流动指标的选取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4.2.4 描述性统计结果
    4.3 基本模型建立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创新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4.4.2 创新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4.4.3 溢出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管理启示
    5.3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区域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性工作
第2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区域分布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理论
    2.2 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
    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4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5 小结
第3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区域分布现状描述
    3.1 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工具的选择
        3.1.1 分析指标体系
        3.1.2 分析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3.1.3 分析工具
    3.2 创新区域总体分布特征
        3.2.1 区域分布的非匀质性
        3.2.2 区域差距及其贡献
    3.3 创新区域空间集聚状态
        3.3.1 全局空间集聚特征变化分析
        3.3.2 省际空间集聚模式分析
    3.4 创新区域分布时空演变
        3.4.1 创新投入的时空演变特征
        3.4.2 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变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极化分析
    4.1 创新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与区域创新极化式发展
    4.2 分析工具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4.2.1 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
        4.2.2 极化TW指数
        4.2.3 数据来源和区域划分
    4.3 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极化分析
        4.3.1 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性检验
        4.3.2 极化程度的测算和区域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空间扩散分析
    5.1 创新产出空间扩散存在性的经验事实
    5.2 区域创新空间扩散分析
        5.2.1 区域创新空间扩散模型的构建和数据说明
        5.2.2 创新产出空间扩散分析
        5.2.3 分析结果的有效性验证
    5.3 区域创新比较优势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1.1 Malmquist指数法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创新效率的区域对比分析
        6.2.1 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
        6.2.2 创新效率的水平比较
        6.2.3 创新效率的变动分析
    6.3 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调整策略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挖掘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名相关研究进展
        1.2.2 文化空间扩散研究进展
        1.2.3 地名文化及其空间扩散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问题分析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数据概况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特征
    2.3 数据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概念框架
    3.1 地名文化概念界定
        3.1.1 地名文化的内容范畴
        3.1.2 地名文化的承载形式
        3.1.3 地名文化的信息内涵
    3.2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的概念界定
        3.2.1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类型
        3.2.2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特征
    3.3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研究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提取方法
    4.1 面向结构特征的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提取
        4.1.1 单核文化源地及文化区提取
        4.1.2 多核文化源地提取
        4.1.3 文化区内部分级结构提取
    4.2 面向过程的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提取
        4.2.1 基于GIS对象模型的地名文化扩散模式提取
        4.2.2 基于GIS场模型的地名文化扩散模式提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以中国村落地名为例
    5.1 地名文化基因的选取
    5.2 有时间信息的村落地名文化扩散模式分析
    5.3 无时间信息的村落地名文化扩散模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交通设施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旅游交通特性分析
    2.1 游客出行特征分析
        2.1.1 边缘缓冲带游客出行特征分析
        2.1.2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内游客出行特征分析
    2.2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旅游交通空间特征
        2.2.1 旅游交通空间扩散路径
        2.2.2 旅游交通的空间扩散均衡性
    2.3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旅游交通时间分布特征
        2.3.1 旅游交通季节分布特征
        2.3.2 旅游交通日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交通诉求分析
    3.1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价值分析
    3.2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交通承载能力分析
        3.2.1 客流饱和度
        3.2.2 旅游交通容量
        3.2.3 慢行交通承载能力
    3.3 慢行交通设施改善目标
        3.3.1 慢行游客出行需求层次及诉求
        3.3.2 慢行交通设施改善目标及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缘缓冲带慢行衔接设施优化方法
    4.1 边缘缓冲带自行车停车换乘特性分析
        4.1.1 自行车停车换乘设施分类
        4.1.2 自行车停车换乘机理剖析
    4.2 边缘缓冲带慢行衔接设施优化
        4.2.1 自行车停车需求影响因素
        4.2.2 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4.3 边缘缓冲带慢行衔接设施规模与选址
        4.3.1 自行车停车设施规模
        4.3.2 自行车停车换乘设施选址
    4.4 边缘缓冲带自行车停车组织与设施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通道与配套设施优化设计
    5.1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通道内涵
    5.2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断面设施优化设计
        5.2.1 慢行道路网形式分析
        5.2.2 基于慢行分区的断面宽度优化设计
        5.2.3 慢行通道断面形式
    5.3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配套设施优化设计
        5.3.1 慢行交通标识设置
        5.3.2 智慧慢行交通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应用
    6.1 钟山风景区现状
        6.1.1 研究基础分析
        6.1.2 旅游交通发展现状
        6.1.3 慢行交通设施现状
    6.2 旅游交通特性分析
        6.2.1 游客出行特性分析
        6.2.2 旅游交通时空特性分析
    6.3 钟山风景区慢行交通设施优化设计
        6.3.1 慢行衔接设施优化设计
        6.3.2 慢行通道及配套设施优化设计
        6.3.3 慢行交通管理及组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8)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效率评价及空间扩散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技术创新理论
        2.1.2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新能源的相关研究
        2.2.2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相关研究
        2.2.3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相关研究
        2.2.4 新能源公司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
    3.1 指标选择与数据采集
        3.1.1 指标的选择
        3.1.2 数据的采集
        3.1.3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3.2 测度模型构建
    3.3 测度结果
        3.3.1 经典DEA-BCC模型结果分析
        3.3.2 Tobit面板回归分析
        3.3.3 调整变量后的DEA效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结果的评价
    4.1 时空差异性分析
        4.1.1 总体技术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4.1.2 个体技术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4.2 新能源类别的分析
        4.2.1 太阳能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4.2.2 风能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4.2.3 生物质能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4.2.4 其他能源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效应分析
    5.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2 空间面板模型的构建
    5.3 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地名文化信息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以中国村落地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地名文化的相关研究
        1.2.2 村落地名文化研究进展
        1.2.3 GIS在地名文化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2.4 空间信息图谱研究进展
        1.2.5 问题分析与讨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与数据资料
    2.1 中国村落地名的特征
    2.2 村落地名与地名文化
        2.2.1 村落地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2 村落地名文化的内涵
        2.2.3 村落地名文化在中国地名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2.3 地理学视角下的村落地名文化研究
        2.3.1 村落地名文化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
        2.3.2 文化地理学中的村落地名文化研究
    2.4 地学信息图谱在村落地名文化研究中的优势
    2.5 村落地名文化的分类
        2.5.1 村落地名的语词结构与地名群
        2.5.2 村落地名文化的分类
    2.6 研究区域与数据
        2.6.1 中国村落及其区位概况
        2.6.2 中国村落地名数据特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概念框架
    3.1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概念
        3.1.1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定义
        3.1.2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内涵
        3.1.3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外延
    3.2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功能
    3.3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分类
        3.3.1 村落地名文化的主要研究需求
        3.3.2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分类依据
        3.3.3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分类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名文化空间结构特征图谱构建
    4.1 空间结构特征图谱的构建内容
        4.1.1 热点区格局
        4.1.2 同区位模式
        4.1.3 结构相似性
    4.2 地名文化热点区格局
        4.2.1 热点文化区空间分布结构图谱
        4.2.2 热点文化区空间层级结构图谱
    4.3 地名文化同区位模式
        4.3.1 全局同区位模式图谱
        4.3.2 局部同区位模式图谱
    4.4 地名文化结构相似性
        4.4.1 兴趣区域模式图谱
        4.4.2 兴趣流模式图谱
        4.4.3 兴趣流簇模式图谱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名文化空间耦合关系图谱构建
    5.1 空间耦合关系图谱的构建内容
        5.1.1 单因素空间耦合关系
        5.1.2 多因素空间耦合关系
    5.2 地名文化的单因素空间耦合关系
        5.2.1 单因素空间耦合关系的分析模型
        5.2.2 单因素空间耦合关系图谱
    5.3 地名文化的多因素空间耦合关系
        5.3.1 多因素空间耦合关系的分析模型
        5.3.2 多因素空间耦合关系图谱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名文化时空演变特征图谱构建
    6.1 时空演变规律图谱的构建内容
        6.1.1 空间扩散过程
        6.1.2 历史演变规律
    6.2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过程分析
        6.2.1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图谱
        6.2.2 地名文化空间扩散轨迹图谱
    6.3 地名文化时空演变规律挖掘
        6.3.1 地名文化时空演变模式图谱
        6.3.2 地名文化时间序列剖面图谱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应用
    7.1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目标与应用模式
        7.1.1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范畴
        7.1.2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目标
        7.1.3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模式
    7.2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案例
        7.2.1 面向自然村落地名文化的兴趣区域模式图谱构建
        7.2.2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在人文地理区划中的应用
    7.3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的应用总结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A 地名文化信息图谱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创新要素集聚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创新要素
        1.2.2 创新要素集聚
        1.2.3 制造业结构优化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1.2 产业集聚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1.4 产业结构变动理论
        2.1.5 经济增长理论
        2.1.6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创新要素集聚的研究
        2.2.2 关于制造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2.2.3 关于创新要素集聚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2.2.4 文献简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3.1 创新要素集聚的内涵和机理
    3.2 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3.2.1 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机理
        3.2.2 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机理
    3.3 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传导路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要素集聚和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1 中国创新要素集聚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1.1 创新要素的测度概述
        4.1.2 创新要素集聚的测度及指标选取
        4.1.3 创新要素集聚的特征事实
    4.2 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2.1 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测度概述
        4.2.2 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2.3 制造业结构高度化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动态面板分析
    5.1 动态面板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全国层面的制造业结构优化效应
        5.3.2 不同创新主体的制造业结构优化效应
        5.3.3 不同地区的制造业结构优化效应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6.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6.1.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6.1.3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6.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3.2 全国层面的回归估计结果分析
        6.3.3 分创新主体的回归估计结果分析
        6.3.4 分时间的回归估计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
    7.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7.1.1 中介效应模型及检验
        7.1.2 基于中介效应的计量模型构建
    7.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7.3 中介效应模型计量结果与分析
        7.3.1 基础回归结果
        7.3.2 模型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D]. 王昭. 西北大学, 2021(10)
  •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创新要素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方荟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5]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区域分布研究[D]. 周亚梦.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地名文化空间扩散模式挖掘方法研究[D]. 黄嘉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慢行交通设施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区为例[D]. 杨泽雨. 东南大学, 2020(01)
  • [8]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效率评价及空间扩散效应分析[D]. 朱莉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9]地名文化信息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以中国村落地名为例[D]. 张海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10]创新要素集聚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蔡玉蓉.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科技创新空间扩散研究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