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实践指导课(片段)

匠心实践指导课(片段)

一、别开生面的习作指导课(片段)(论文文献综述)

宋国萍[1](2021)在《依托《交流平台》 整体推进习作单元教学》文中认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单元,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贯穿在其中的核心是"写作知识"。《交流平台》是习作单元承上启下的板块,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精读课文中蕴含的习作要素。教学时以此为基点串联单元教学,单元伊始精准定位学习目标,读写融合中渐次领悟知识、构建体系,最后再据此评改习作,助力学生表达素养的全面提升。

曾珍[2](2020)在《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研究》文中指出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习作讲评作为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优劣直接影响写作教学的效果。对此广大一线教师做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讲评理念落后,大部分教师“重指导、轻讲评”,无分段教学意识;学生习作评价方式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教师采取的讲评方式单一且固定,对其他的讲评方式认识不足;偏重知识的讲解,忽视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强化;忽视修改,缺乏修改策略的教授;学生积极性不高,讲评效果不佳等等。因此,本文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试图重新界定习作讲评的相关概念及梳理相应的理论基础,调查、剖析当前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吸取和借鉴优秀习作讲评教学实例探讨优化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有效策略,希望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启发。论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缘起及研究方法,分析国内相关研究状况。主体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探寻研究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理论依据,并分析研究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人文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三种形式深入了解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教学现状,并梳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三部分,提出优化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策略。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线名师的教学实践,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优化策略:一是更新讲评理念,贯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二是转变评价方式,构建多元、灵动的评价新方式;三是灵活变换讲评方式,使讲评真正贴合学生需求;四是在讲评过程中,加强延伸训练,及时强化讲评内容;五是重视习作修改,使修改贯穿讲评始终;最后,建立积分奖惩制度,激发学生兴趣。第四部分,基于教学实际,设计了一堂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课的教学案例,进一步论证优化策略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内容,并分析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张美芹[3](2020)在《把握好作文教学的“度”》文中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和探究中,我们应探究适合儿童的作文教学,把握好作文教学的"度":秉持真诚的态度、摄取独特的角度、遵循渐进的梯度、传递适宜的温度。一、秉持真诚的态度小学作文就是简单记录生活,真诚传情达意。教师总希望能陪伴学生成长,与他们一起经历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慢慢积淀语文素养。"语文即生活""作文即记录",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丰富。习作素材就藏在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情趣,洞察自然的奇妙,感

艾芝萍[4](2020)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过程指导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写作教学,说到底,就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而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正是写作素养习得的开始,所以小学中段习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中段的写作统称为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际上,在目前的一线习作教学中,绝大多数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缺乏基于学情的有效指导,关注写作成品。这种教学就是写作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文章写作”阶段。鉴于中外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致经历着三阶段:文章写作、过程写作、交际语境写作。可见,我国的写作教学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迫切诉求写作教学的更进。笔者以宜春市某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为研究对象,遵循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实践—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为期两年的实证研究。本论文除引言、结论和附录外共四章。第一章从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角度,分析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应然要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兴趣、习惯和习作素养而教;对宜春市某小学习作教学过程指导的现状进行调查,聚焦三方面:学的兴趣不足、教的过程不实以及目标不长远。第二章基于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从理论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即加强习作过程指导。第三章将过程写作法应用到宜春市某小学习作教学中探寻实施路径:宏观上构建统编本教材习作教学体系,着眼长远目标的达成;中观上操作一次长程习作任务群过程指导,激发习作兴趣;微观上在一堂具体作文课中落实过程指导的具体环节,夯实过程指导;最后笔者通过自身实践,梳理习作过程指导方法:下水习作法、反作文法和习作清单法。第四章对基于过程指导的习作教学的效果进行辩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与前瞻,提出过程指导应学情化。笔者读全日制研究生之前是一名公办小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本文以期通过实证研究,打开新的教学理论视角,科学审视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实践习作教学指导路径,以求为基础教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沈晓敏[5](2020)在《家乡的风俗》文中提出【情境任务】近期班级将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风俗介绍会,请大家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我们将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六种风俗,看谁介绍的风俗能荣登班级的"风俗榜"。【教学目标】1.借助例文,介绍一种风俗时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表达中融入体验。

邢开娇[6](2019)在《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在部编初中教材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语文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集中呈现在《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系列着作之中,在温教授主持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得以贯彻,当然也生动地体现在由他总编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新教材中。温儒敏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通过担任部编初中、高中语文教材的总主编,他提倡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的中学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并给出了初中、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温儒敏认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疏通语文课与“语文生活”的通道,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提倡快乐阅读、海量阅读、多读经典;写作教学中提倡读写结合、勤思多练,引导学生努力写出真情实感、文通字顺的好作文。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创新采用了双线并立的单元结构,阅读部分采用了温儒敏“三位一体”的组合方式,写作专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激发兴趣逐步提高”的结构创新。范文系统的经典性与适用性、知识系统的程序性与融合性、实践活动系统的流程化和技巧性,以及助读系统的主体性与拓展性,构成了新教材的四大系统。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温儒敏对新教材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新建议。新教材更加注重引导阅读兴趣,实现“三读”跨越,强化能力迁移,沟通语文课与语文生活。在写作教学改革中,新教材强调读写结合、融入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潜能,革新写作训练的内容,引导初中生写作的辩证思维能力,全面促进新课程新教材指引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王佳[7](2018)在《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行动研究 ——基于心理转换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社会对成人书面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面言语表达的最初受教者——小学生群体的写作问题。虽然新课标于2001年便明确规定了写作教学的三阶段要求,即写话、习作、写作,但是在目前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受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习作教学观念落后,指导方式单一,尤其以农村小学更为严重。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的落后,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欠缺,学校支持力度不足,久而久之使得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为了根深蒂固的难题。根据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学生访谈可知,当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习作教学未融入日常生活、习作指导流于形式、教学理念传统落后、教学态度消极负面,从而导致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积累意识不足、语句表达不当、情感融入不实、框架构建不清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在吸收了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心理转换理论的视角在写作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展开了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行动研究。本研究选取的合作对象为Q县M小学四年级一班,研究过程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行动研究。每一轮都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通过文献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与合作教师共同参与,通过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这三轮的行动研究,从学生习作思路的指导,习作材料的积累选择、习作内容的修改完善几方面为落脚点,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调整方案、改进实践、反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习作教学方式,保障行动研究的顺利开展,最终从学生、教师和研究者的视角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习作教学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构联系、习作指导要遵循学生习作心理转换的规律、习作训练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校要对教师的习作指导给予专业支持。

翁哲超[8](2017)在《探究小学生作文训练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文中提出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文本资源,整理适合学生写作的课堂片段,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一条不错的捷径。不同的文本资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片段练习,不同的片段练习又可以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本文主要分析了本人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讲究训练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刘翠琴[9](2017)在《一堂别开生面的习作课》文中指出清晨,推开窗户,只见地上、树上、车上、房子上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整个世界银装素裹,煞是好看。我心中一阵窃喜,今天可以上《习作七》了。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按惯例来到教室和学生们一起晨读。上课铃声刚响,我就宣布了这节课打雪仗的相关规则,接着带领学生来到了操场,一场

洪丽红[10](2017)在《贴近儿童 回归童心 ——何捷儿童写作教学观述评》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道难题,不少专家学者、一线语文教师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何捷老师的儿童写作教学探索就是其主要成果之一。他真正落实了写作教学中儿童的主体地位,贴近于儿童,他蹲下身子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了解儿童,回归童心,为儿童而教。他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着重培养儿童的言语表现欲望,即写作的内驱力;认为写作从本质上说是用语言文字将记忆素材与思维结果展现出来,写作教学主要是教思维,也就是教会儿童怎样去构思。对何捷老师儿童写作教学观的述评是本文的基本内容,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写作教学理念观的探索,涉及贴近儿童、回归童心和提升能力,这一部分是写作教学观的核心,以下的四部分都围绕这一理念观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是写作课程观的剖析,包括百字作文、游戏作文和写作教学“进行时”;第三部分为写作教学内容观的研究,包含童话、故事、生活以及论述写作;第四部分是写作教学过程观的研读,涵盖体验到思维、思维到表达、表达到评价、评价到修改四个小节;第五部分是写作教学方法观的窥探,囊括模仿、激趣、讨论、发表、支架法;第六部分是结语。

二、别开生面的习作指导课(片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开生面的习作指导课(片段)(论文提纲范文)

(1)依托《交流平台》 整体推进习作单元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聚焦“平台”,精准定位
    (一)勾连“篇章页”,整体把握
    (二)对标《初试身手》,确诊学情
二、依托“平台”,交融读写
    (一)阅读,印证写作知识
        1. 精读课文:以练导学
        2. 习作例文:补白思辨
    (二)练笔,实践写作知识
        1. 积累素材
        2. 积累语料
        3. 积累经验
    (三)习作,活用写作知识
        1.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2. 借助支架,有序表达
三、回顾“平台”,优化评改

(2)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课标的要求
        2.习作讲评的重要性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情况
        2.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课堂观察法
一、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内涵
    (一)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概念界定
        1.小学高学段
        2.习作
        3.习作讲评
    (二)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理论基础
        1.写作的心理过程
        2.小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
        3.小学生作文的能力特征
    (三)讲评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价值
        1.人文价值
        2.教学实践指导意义
二、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现状调查
    (一)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现状
        1.习作讲评的频率
        2.习作讲评的过程
        3.习作讲评的内容
        4.习作评价的方式
        5.习作讲评的方式
    (三)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存在的问题
        1.讲评理念落后
        2.习作评价方式单一
        3.讲评方式单一且固定
        4.忽视延伸训练
        5.忽视习作修改
        6.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三、优化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策略
    (一)更新讲评理念,贯彻“先学后教”
    (二)转变评价方式,组建“学习空间”
        1.组建“学习空间”
        2.“学习空间”的准备
        3.“学习空间”的开展
    (三)变换讲评方式,贴合学生需求
        1.全程式
        2.板块式
        3.对比式
        4.归纳式
        5.案例式
        6.专题式
    (四)加强延伸训练,强化讲评内容
    (五)重视习作修改,贯穿讲评始终
        1.引导学生初次修改
        2.教师指导修改
        3.学生再修改
        4.学年末再修改
    (六)建立积分制度,激发学生兴趣
        1.建立基本制度
        2.进行加分或减分
        3.实施奖惩
四、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把握好作文教学的“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秉持真诚的态度
二、摄取独特的角度
三、遵循渐进的梯度
四、传递适宜的温度
    1. 形式多样,唤醒表达。
    2. 作前指导,方向引领。
    3.作后评讲,激发信心。

(4)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过程指导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对统编本教材习作部分的研究
        2.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的研究
        3.对基于习作过程指导的习作教学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应然要求与实然现状分析
    (一)解读课标:为培养良好的习作兴趣、习惯和素养而教
        1.课标中段习作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2.课标中段习作教学实施建议分析
    (二)现状聚焦:兴趣不足、指导不实及目标不长远
        1.学生问卷调查
        2.教师问卷调查
        3.现状归纳及分析
二、过程写作法介绍及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过程写作法介绍
        1.过程写作法产生的背景
        2.过程写作法概念及特点
        3.写作过程的主要阶段
    (二)过程写作法例述及评析
    (三)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借鉴意义
        1.过程写作法以学生为主体,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2.过程写作法关注习作过程,可以更好地解决习作中的困惑
        3.过程写作法把写作看作学生成长的过程,更有利素养的形成
三、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过程指导教学实施
    (一)宏观构建统编本教材习作教学体系,着眼长远目标
        1.构建依据
        2.构建内容
    (二)中观操作一次长程习作任务群的过程指导,激发兴趣
        1.任务一
        2.任务二
        3.任务三
        4.任务四
    (三)微观落实一堂作文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夯实过程指导
        1.指导审题
        2.指导选择材料
        3.指导构思与起草
        4.指导修改草稿
    (四)笔者自身实践,梳理习作教学的过程指导方法
        1.下水习作法
        2.反作文法
        3.习作清单法
四、结论与前瞻
    (一)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局限性
        1.研究结论
        2.研究的局限性
    (二)习作过程指导的利弊与辩证实施
        1.习作过程指导的优缺点分析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对教学的前瞻
        1.基于学情围绕写作问题,追寻过程指导学情化
        2.汲取过程指导精华,发展内涵扩充其外延
        3.以“交际语境”和“任务驱动”为双翼,注重过程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家乡的风俗(论文提纲范文)

【情境任务】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头脑风暴确定风俗
        环节二:解构范本提炼要素
        环节三:回顾例文写清特点
    第二课时
        环节四:撰写初稿诉风俗
        环节五:众说纷纭评风俗
        环节六:多维平台展风俗

(6)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在部编初中教材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二、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第一节 温儒敏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一、中学语文教育不是“文人教育”
        二、中学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学建议
    第二节 温儒敏的阅读教学观
        一、疏通语文课与语文生活的通道
        二、引导兴趣方法,悦读海量经典
    第三节 温儒敏的写作教学观
        一、真情实感,文通字顺
        二、读写结合,勤思多练
第二章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创新
    第一节 新教材的四大系统
        一、范文系统:经典性与适用性
        二、知识系统:程序性与融合性
        三、实践活动系统:流程与技巧
        四、助读系统:主体性与拓展性
    第二节 新教材的结构创新
        一、双线并立的单元结构
        二、阅读教学体系的创新
        三、写作专题的结构创新
第三章 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在新教材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学概况及温儒敏建议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现状与典型例析
        二、温儒敏对新教材教学改革的新建议
    第二节 新教材在阅读教学改革中的新突破
        一、引导阅读兴趣,实现三步跨越
        二、强化能力迁移,沟通语文生活
    第三节 新教材在写作教学改革中的新策略
        一、读写结合,融入生活
        二、激发学生的表达潜能
        三、革新写作训练的内容
        四、引导初中生辩证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行动研究 ——基于心理转换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的确定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习作
        1.习作与写话
        2.习作与写作
        3.习作与作文
    (二)习作能力
    (三)习作教学
三、文献综述
    (一)写作教学历史演进的阶段研究
    (二)写作教学理念的相关研究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梯度研究
    (四)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研究
    (五)说话与写作的异同研究
    (六)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研究对象的选择
        2.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六、行动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的问题分析
        1.习作教学未融入日常生活
        2.习作教学指导流于形式
        3.习作教学理念传统落后
        4.习作教学态度消极负面
    (二)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问题分析
        1.积累意识不足
        2.语句表达不当
        3.情感融入不实
        4.框架构建不清
七、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初步酝酿:确定合作对象
        1.走进研究场域
        2.融入合作学校
        3.选择合作对象
        4.聚焦研究问题
        5.预设行动方案
    (二)行动研究的尝试:思维能力的训练
        1.计划:思路的生成建构
        2.行动:类型、要求、提纲
        3.观察:学生的习作思路
        4.反思:内部语言材料不足
    (三)行动研究的推进:选择能力的训练
        1.计划:材料的积累选择
        2.行动:习惯、意识、仿写
        3.观察:学生的积累意识
        4.反思:习作规范性不足
    (四)行动研究的完善:表达能力的训练
        1.计划:内容的修改完善
        2.行动:口头、书面、修改
        3.观察:学生的表达习惯
        4.反思:口语书语优势互借不足
    (五)行动研究的延续:合作学校的改进
        1.习作方法的持续保持
        2.习作素材的多样积累
        3.习作形式的新奇百变
八、行动研究的成效分析
    (一)学生视角的成效
        1.习作兴趣普遍提高
        2.习作成绩进步显着
        3.学习态度明显端正
    (二)教师视角的转变
        1.习作教学态度的转变
        2.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3.日常教学评价的转变
    (三)研究者视角的反思
        1.对研究对象的反思
        2.对行动研究过程的反思
九、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教师习作指导的内容
        2.学生的习作能力与教师的习作教学理论紧密相关
        3.教师习作教学的观念影响教师习作指导的方式
        4.学校的重视支持影响教师习作指导水平的发展
    (二)建议
        1.习作教学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构联系
        2.习作指导要遵循学生习作心理转换的规律
        3.习作训练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4.学校要对教师的习作指导给予专业支持
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8)探究小学生作文训练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巧问——立意新
二、巧仿——写法活
三、巧想——感情真
四、巧设——思路宽
    1. 抓住“偶发事件”设题
    2. 抓住“共同经历”设题
五、巧改——收获大

(10)贴近儿童 回归童心 ——何捷儿童写作教学观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写作教学理念观
    第一节 贴近儿童回归童心
    第二节 提升写作素养与能力
第二章 写作教学课程观
    第一节 百字作文课程观
    第二节 游戏作文课程观
    第三节 写作教学“进行时”课程观
第三章 写作教学内容观
    第一节 童话写作
    第二节 故事写作
    第三节 生活写作
    第四节 论述写作
第四章 写作教学过程观
    第一节 体验到思维的转变
    第二节 思维到表达的体现
    第三节 表达到评价的思索
    第四节 评价到修改的实践
第五章 写作教学方法观
    第一节 激趣的创新
    第二节 模仿的运用
    第三节 讨论的融入
    第四节 发表的激励
    第五节 支架的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别开生面的习作指导课(片段)(论文参考文献)

  • [1]依托《交流平台》 整体推进习作单元教学[J]. 宋国萍. 小学语文, 2021(Z2)
  • [2]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研究[D]. 曾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3]把握好作文教学的“度”[J]. 张美芹.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20(Z3)
  • [4]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过程指导实证研究[D]. 艾芝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家乡的风俗[J]. 沈晓敏. 语文教学通讯, 2020(06)
  • [6]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在部编初中教材中的实践研究[D]. 邢开娇. 闽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行动研究 ——基于心理转换理论的视角[D]. 王佳.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探究小学生作文训练方法培养创新意识[J]. 翁哲超. 报刊荟萃, 2017(10)
  • [9]一堂别开生面的习作课[J]. 刘翠琴. 小学语文教学, 2017(20)
  • [10]贴近儿童 回归童心 ——何捷儿童写作教学观述评[D]. 洪丽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匠心实践指导课(片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