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羟基喹啉铜纳米粉的制备与表征

8-羟基喹啉铜纳米粉的制备与表征

一、8-羟基喹啉铜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段锦霞[1](2019)在《超细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镁铝尖晶石粉体是一种稳定性优异且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特别是用作特种陶瓷原料及工业催化剂载体。粉体的初始状态对这两方面的应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以高比表面能和高内部畸变能为表征的活性尖晶石粉体的影响尤为显着,这方面的现有研究还不多见。此外,现有文献很少有将尖晶石粉体的制备与其烧结性能和催化性能应用结合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本研究针对可控合成超细尖晶石粉体这一关键问题,以双金属醇盐的控制水解为基本合成方法,系统研究了镁铝比例等合成参数对镁铝尖晶石粉体活性结构和活性指标的影响;进而研究了活性尖晶石粉体对对透明陶瓷的烧结密度和烧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详细考察了活性尖晶石组成和晶格参数对PtNi合金活性催化组分的分散及稳定情况,并以苯氧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超细镁铝尖晶石的合成:从金属镁、铝出发,先将其与一元醇反应形成双金属醇盐,然后控制双金属醇盐的水解过程,系统研究了合成参数(如:有机醇的种类、氨水浓度、分散剂种类和添加量、水解时间和温度、醇盐浓度、干燥工艺、焙烧温度、助溶剂等)对尖晶石粉体细度和烧结性能的影响,发现1200℃中温焙烧即可制备出具有单相尖晶石结构的非计量比的镁铝尖晶石超细粉体MgO·nAl2O3(1.0<n<2.0),粉体尺寸为12±5μm,成相温度比传统非计量比尖晶石1500℃的高温成相温度降低了 300℃之多。这一结果与粉体的高活性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2)高致密度镁铝尖晶石陶瓷的烧结:采用干压成型和真空烧结相结合工艺,以非计量比尖晶石MgO·nAl2O3为原料,研究了粉体粒度、烧结气氛、助溶剂、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等对镁铝尖晶石陶瓷烧结致密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MgO·1.5Al2O3粉体所得的陶瓷培体在常压下致密度高于MgAl2O4;特别是在18MPa单向干压状态下,粒度为4.81μm的粉体在真空度1×10-3Pa,1600℃保温3小时条件下对应陶瓷体可达到98.12%,接近冷等静压工艺处理的样品密度,该结果表明干压条件下Mg0.1.5Al2O3粉体仍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为干压烧结尖晶石多晶透明陶瓷体提供了新的途径。(3)镁铝尖晶石负载铂镍高活性催化剂研究:以不同镁铝比尖晶石为载体,制备了 PtxNiy/MgO·nAl2O3系列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中铝过量后对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催化剂PtNi1.5/MgO·1.5A12O3的性能最为优异,与催化剂PtNi1.5/MgO·Al2O3相比,可降低苯氧化反应T50%约40℃。以Pt2Ni4/MgAl2nO3n+1(110)为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发现,Pt2Ni4活性中心几何结构依赖于MgA12n03n+1尖晶石晶格参数,在MgAl3O5.5(110)表面上的Pt2Ni4几何结构对苯分子的吸附强度适中,相比其它模型结构,苯分子的吸附和产物的脱附过程均有较高的活性,整体反应活性达到最高,其催化温度由传统尖晶石载体的204℃降低到了 162℃,降幅达40℃左右。这些结果为设计和制备其它高活性双金属合金催化剂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超[2](2016)在《金属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微粉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防治病原微生物病害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化学杀菌剂,杀菌效果较好,但是残留物不但对农作物本身造成污染,而且会对水源,土壤,大气等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光催化剂由于活性高,无毒,廉价,无污染等特点而成为最有前途的杀菌剂之一,将有效的克服这一弊端。目前二氧化钛的制备、光催化降解、光催化抗菌等各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潮。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掺杂金属离子铜、铁、锌改性,考察不同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抑菌性能以及长效性、稳定性。(1)分别用冷冻干燥和高温煅烧两种干燥工艺,制备纯TiO2,铜、铁、锌、掺杂改性纳米TiO2微粉,微粉金属离子摩尔含量分别为0.1%、0.2%、0.4%、0.8%、1.6%。(2)对部分纳米二氧化钛微粉进行XRD和TEM表征,XRD数据表明,冷冻干燥处理和高温干燥处理并未完全改变纳米TiO2的晶体结构。金属掺杂纳米TiO2微粉为锐钛矿型,金属离子多附着在TiO2颗粒表面。(3)光催化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微粉在光照下光催化活性大于在紫外光照。金属掺杂纳米TiO2微粉的光催化活性随着金属离子加入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紫外光下和自然光照下金属离子掺杂量为0.4%的样品具有最大光催化活性,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光催化活性强弱为:掺锌>掺铜>掺铁。其中掺锌0.4%冷冻处理试样在光照20 min对亚甲蓝的降解率可达97.15%。(4)抑菌性能研究表明,暗光下试样起到抑菌作用的主要是金属离子毒性,总体表现为随金属离子掺杂量增大,抑菌性能提高。不同金属离子掺杂抑菌性能表现为:掺铜>掺锌>掺铁。在紫外光下和自然光下,各金属离子掺杂纳米TiO2微粉的抑菌性能显着升高,结果表明光催化反应是起到抑菌作用的主要原因。光催化抑菌效果较好的试样分别为:掺铜0.2%、掺锌0.4%、掺铁0.8%冷冻干燥处理的纳米TiO2微粉。(5)定量抑菌试验表明,掺锌0.4%冷冻处理纳米TiO2>掺铁0.8%冷冻处理纳米TiO2>掺铜0.2%纳米TiO2。二氧化钛微粉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掺锌0.4%冷冻处理纳米TiO2微粉在紫外光照下,反应浓度为8 mg,光照60 min,对表皮葡萄球菌抑菌率达到96.37%,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92.84%,光照时间为80 min,对表皮葡萄球菌抑菌率可达100%。(6)长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浸24 h后金属掺杂纳米TiO2微粉抑菌性能有所降低,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经曝晒三种试样对表葡、金葡的抑菌率均有所降低,但幅度不大,说明三种金属掺杂纳米TiO2微粉试样长效性和稳定性均不是很好。

任卉蕾[3](2014)在《烷氧基CoPc/SnO2/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文中认为复合半导体的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复合半导体虽然拓宽了半导体光响应范围,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仍很低,只有紫外线部分被利用。因此对其进行光敏化,使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被拓宽到可见光范围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金属酞菁化合物因其在可见光区有强吸收被用作光敏剂已经很久了,如果利用金属酞菁化合物来敏化复合半导体可能得到性能更优异的光催化材料。本文选用了溶解性好,制备相对简单的四取代金属酞菁,首先选用4-硝基邻苯二腈,采用原位合成法通过邻苯二腈的四聚反应以二价钴为模板将不同取代基的酞菁钴在SnO2/TiO2凝胶基质合成的同时在其表面合成,制成TNPcCo/SnO2/TiO2,制备不同摩尔配比的该复合材料。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萘酚、苯酚、8-羟基喹啉和五氯苯酚分别与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制备前驱体,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四种ArO-CoPc/SnO2/TiO2,再分别制备不同摩尔配比的复合材料。利用IR、UV-Vis、TG和XRD对其进行表征,并且通过可见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来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复合后的金属酞菁在Q带均有一定红移并且随着摩尔配比增加而减弱;不同摩尔配比的复合材料在红外光谱中均出现Co-O键的振动吸收峰; XRD谱图中发现氧化物的晶型未因金属酞菁的复合而受到改变,但晶粒的成长由于酞菁的存在而受到阻碍,导致SnO2/TiO2晶粒变小。TG分析中,复合材料TNPcCo/SnO2/TiO2热解温度相对TNPcCo有所提升,这表明了负载提高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可见光条件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中,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均高于SnO2/TiO2,且四种取代基的复合材料的降解效率均高于TNPcCo/SnO2/TiO2,这说明取代基的引入对催化降解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oPc(-OC6Cl5)4/SnO2/TiO2的光催化效果最好,而CoPc(β-OC12H6N)4/SnO2/TiO2的催化降解效率相对来说较低,这表明不同的取代基对复合光催化剂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光催化稳定性实验表明: mol%TNPcCo/SnO2/TiO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变化很小,未出现中毒或失活等现象,这表明TNPcCo与SnO2/TiO2形成的化学键比较稳定。

李双德[4](2013)在《发光金属配合物/LDHS超分子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光功能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提出以发光金属配合物阴离子和中性分子为客体,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为主体,采用插层复合和层层组装方法,构筑了多种小分子金属配合物/LDHs复合光功能粉体和薄膜材料,该材料体现了不同的荧光特性,如荧光转变、荧光调控、双色发光、偏振发光、pH响应发光转变性能等,其中客体分别选取三(8-羟基喹啉-5-磺酸)合铝(AQS),二(8-羟基喹啉-5-磺酸)合锌(ZQS),二(8-羟基喹啉)合锌(Znq2),双2-(2-苯并噻唑基)苯酚锌(Zn(BTZ)2)。提出了通过聚合物阴离子为媒介,将小分子阴离子与LDHs成功组装成薄膜的方法。发展了中性分子/LDHs薄膜组装的新方法,即通过将中性客体分子引入到嵌段共聚物胶束核内,再与LDHs层层组装成薄膜。为发展金属配合物/LDHs光功能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拓展和延伸了基于LDHs的组装化学。研究了复合插层材料的超分子结构、主客体及客客体相互作用,金属配合物聚集程度和堆积方式,以及材料荧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索了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外界环境对发光客体光功能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AQS阴离子插层LDHs粉体材料构筑:通过水热共沉淀法制备DDS–AQS(x%)/LDHs材料,调变DDS(十二烷基磺酸根)和AQS的比例,发现DDS–AQS(66.67%)/LDHs具有最优的荧光强度。相比AQS溶液位于495nm处的绿光发射,复合材料在450nm处发射蓝光。借助核磁、红外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AQS插层LDHs前后的荧光转变机理。发现经式(mer-)AQS异构体插入LDHs层间后转变成面式(fac-)AQS异构体,二维LDH层板的限域作用可以稳定面式AQS构型。同时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对发光转变的影响。将AQS引入到无机LDHs层板的方法解决了AQS材料面式不稳定,不能大量制备的问题。2. ZQS阴离子插层LDHs粉体材料构筑:以调控客体投料比和主体LDHs层板组成为两条主线,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比的荧光客体ZQS和DDS共插层四种LDHs:DDS–ZQS(x%)/MnAlLDHs(Mg2Al, Mg3Al, Zn2Al, Zn3Al)。研究表明LDHs的晶格定位效应和DDS的引入对荧光分子起到了隔离、分散和定向排布作用。调变客体含量和LDHs层板化学组成及金属比例,改变了主客体及客客体作用,进而影响到客体配合物聚集程度,从而获得荧光可调的复合光功能材料:发射波长从464nm到497nm连续可调,量子效率2.3%到24.4%连续可调,寿命从10.5ns到22.8ns可调。3.小分子阴离子–单聚物/LDHs薄膜组装:由于小分子阴离子电荷少,静电组装驱动力小带来的组装困难的问题,通过利用阴离子与高聚物阴离子间п–п作用及相互缠绕作用构造预组装单元,再与剥层后带正电的LDHs纳米片层层组装,构筑小分子金属配合物(AQS–Polymer/LDH)n发光多层超薄膜。结构表征该薄膜具有均匀致密的表面,和无机–有机超晶格有序结构。薄膜发光具有一定的偏振性,通过改变组装条件可以精确调控其发光性能,其中(AQS–PPV/LDH)n发射出两种光功能客体的双色发光。该方法拓宽了超分子插层组装的研究范围。4.中性配合物@共聚物/LDHs薄膜的组装:嵌段共聚物形成核/壳胶束,可以通过疏水作用包裹中性发光分子,利用此特性,我们获得了大小均匀,粒径约15nm的Znq2@PTBEM胶束。相比Znq2溶液的黄绿色发光(545nm),寿命5.32ns,胶束发射蓝移到494nm,寿命增大为24.71ns。再将胶束和剥层的LDHs纳米片进行层层组装,构筑了(Znq2@PTBEM/LDH)n偏振发光薄膜,进而研究了薄膜的发光性质。5.在研究内容4的基础上,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能的Zn(BTZ)2@PS-b-PAA胶束和(胶束/LDH)n多层薄膜:研究了胶束和薄膜受pH诱导发光性能的转变及其机理的探讨。PS-b-PAA胶束受pH诱导,其胶束核发生可逆的收缩和扩张,会影响核内Zn(BTZ)2分子堆积方式改变,使得胶束和薄膜具有pH诱导可逆蓝绿光转变现象。该胶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其荧光可逆转变重复性高。相比胶束与其它聚合物组装的薄膜,(胶束/LDH)n薄膜具有很好的耐光漂白性。

陈志华[5](2012)在《转光剂的合成及其在纺织抗紫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辐射线(Ultraviolet radiation—UVR),按其波段可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三种,其波段分别为320-400nm、280-320nm、100-280nm。正常情况下,UVC能被大气层中臭氧层吸收,部分UVA及UVB也会被臭氧层吸收,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到达地球表面。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局部地区臭氧层变薄或出现臭氧层空洞。紫外线照射到织物上,一部分被织物自然吸收,另一部则被表面纤维反射,剩余的则透过织物,该部分紫外线能对皮肤产生影响,导致皮肤损伤,产生病变。紫外线的防护方法就是采用紫外线屏蔽剂或其它功能性助剂对纤维、纱线或织物进行改性处理,从而达到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目的。或利用抗紫外助剂进行织物后整理,单独或混合使用无机紫外线散射剂或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等,用浸渍法、印花法或吸尽法附着在合纤维或织物上,制得防紫外线纤维和织物。转光剂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命名也不尽相同。通常认为,转光剂是一类能将日光中紫外光、绿光等转化为红光、蓝光的化学物质,其核心是稀土元素,如铕(Eu)、钐(Sm)等,其特有的f-f轨道电子跃迁,可以发出特征光,具有紫外转红、蓝或绿光的作用。另外,一些荧光惰性的稀土元素,如钇(Y),与荧光活性离子配合后,亦可起到荧光增强作用稀土有机转光剂是一类铕及杂核稀土元素的有机配合物,能吸收紫外光发射出可见光的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发光亮度高、光色单一性好、光热稳定性强、不易老化、易于分散于各种溶剂和有机材料中等优点,因此被用于制造各种有机荧光材料。利用转光剂的光转换机能,将紫外光进行有效转换可达到防紫外的效果,这对于拓展转光剂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开发功能性纺织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尚无发现此类研究。本论文研究了转光剂应用于织物抗紫外的可行性,合成了新型转光剂,对不同配体、合成路线与合成工艺对转光剂转光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合成转光剂的分散性,并根据转光剂的吸收波段及其吸光能力差异,选定了具有宽频吸收紫外光并进行有效转换、能够应用于纺织抗紫外的转光剂。研究了不同转光剂的抗紫外整理工艺及整理后的织物性能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市场上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能吸收300-360nm紫外光,发射591.8,614.1,701.8nm红、黄光,经转光剂整理后,织物抗紫外能力明显提高,证明了其转光剂应用于织物抗紫外整理的可行性。但同时发现,市售转光剂存在着在水中不易溶解、分散性差、易于造成织物色差的现象。在合成新型转光剂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固相化学合成的方法能将碳酸铕与有机配体分别球磨合成Eu (sds)4、 Eu (q)4、 Eu (AcA)4、 Eu (DBM)4、Eu (TTA)3phen、 Eu (sal)3sds和Eu (DBM)3q配合物。首先制备氯化铕的无水乙醇溶液,铕与羟基喹啉和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能通过液相合成法,得到Eu (TTA)3phen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水乙醇溶液。通过液相合成的Eu (TTA)3phen与固相合成法合成的Eu (TTA)3phen红外谱图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液相合成的Eu (TTA)3phen的红外谱图中的特征峰清晰,并且配体的特征峰在配合物中基本消失,表明通过固相方法在合成过程中配体与铕的结合不及液相合成方法充分。从合成的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激发光谱看,在引入有机配体后,不同稀土配合物的吸收波段差异较大。但由于有机配体的π-π*电子转移的作用,配合物普遍能够吸收200-400nm的紫外光,最高的是碳酸铕与二苯甲酰甲烷合成的Eu (DBM)4配合物,其吸收波段可达到200-450nm。对比几种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发现二元配体的配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要强于一元配体的配合物。二元有机配体的配合物Eu (TTA)3phen几乎能将200nm-400nm内的紫外光全部吸收,形成的吸收振动峰丰厚饱满,较一元配合物Eu (sds)4、 Eu (q)4、 Eu (AcA)4、 Eu (DBM)4的吸收能力都要强。对比六偏磷酸钠与聚丙烯酸钠两分散体系在相同条件下的分散情况,发现六偏磷酸钠的分散性明显优于聚丙烯酸钠。三种分散体系中,单一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及六偏磷酸钠在浓度为1.5g/L时分散性最佳,二元分散剂(丙烯酸钠与六偏磷酸钠1:1配合)浓度在2.5g/L时分散性最佳。通过吸光度分析发现单一分散剂最佳分散效果优于二元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对转光剂的分散效果好于聚丙烯酸钠。五种转光剂中,乙醇溶液转光剂A的分散性最佳,转光剂C最差。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钠、二元分散剂的加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转光剂的分散性能,且随着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分散体系的吸光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佳分散工艺为:转光剂浓度1g/L,六偏磷酸钠浓度1.5g/L,高速搅拌下能获得较好的分散效果。单独使用转光剂时,1.0g/L的转光剂浓度抗紫外效果最佳。自然晾干、焙烘、浸轧三种整理工艺中,焙烘时织物的抗紫外防护系数最高,抗紫外效果最佳。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钠可以大大提高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即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钠1.5g/L,二元分散剂2.5g/L,加入六偏磷酸钠及适量转光剂时织物的转光效果最佳。本论文新合成的乙醇溶液转光剂抗紫外效果最优。经转光剂整理后,发现转光剂整理后织物的强伸度、折皱回弹性无显着变化,基本保持不变,整理后织物白度稍有下降,DATACOLOR SF-60测试发现转光剂整理后织物偏红光、绿光。综上所述,发现转光剂能用于织物的抗紫外整理,具有宽频高效吸收紫外光的能力,织物经整理后的抗紫外能力明显提高,且用量较少,这为织物抗紫外功能整理提供了一种新型助剂,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少工艺流程,同时为稀土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张杰[6](2012)在《纳米SnO2、复合TiO2/Sn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文中指出TiO2是当前最具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光催化剂之一,拓展其光吸收范围以及提高其光催化量子效率是当前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的主要课题。提高TiO2光催化量子效率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将TiO2与导带、价带能级相匹配的氧化物复合制备成复合氧化物,例如复合TiO2/SnO2。本文以水热法制备纳米SnO2,溶胶-水热法制备纳米TiO2和复合TiO2/SnO2。通过XRD、SEM和TEM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光催化氧化气相甲苯生成CO2和H2O作为探针反应,以评价不同TNB浓度所制备的TiO2/SnO2光催化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以丙酮为分散剂,并且加入0.2mol,在150℃水热温度下水热反应16h可得到尺寸在1-2μm的金红石型的球形SnO2颗粒。经过400℃焙烧的SnO2颗粒表面更加光滑,尺寸分布更加均匀。2.以丙酮制备SnO2为参考,研究丙酮在反应中的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在水热的高温高压环境及SnO2存在条件下,起分散剂作用的是由丙酮生成主要反应物-金刚烷二醇。其后,以金刚烷二醇为分散剂制备得到了分散均匀、球形规则的尺寸在1μm的金红石型的SnO2粉体。3.以溶胶-水热法制备复合TiO2/SnO2光催化剂,考察了固体颗粒SnO2的加入对TiO2异相成核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颗粒SnO2的加入降低了溶液的成核势能;且随着TNB浓度的增加,溶液中有越来越多的不规则TiO2颗粒沉积包围在球形SnO2的表面;TNB浓度增加到临界成核浓度50倍时制得的TiO2/SnO2光催化性能最好,和商用P25降解甲苯的结果比较,光催化活性提高了42.72%。

孙季如[7](2012)在《取代酞菁/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nO2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特殊氧化还原电位,有利于深度降解待降解物,并且光稳定性好,无毒有望成为新型光催化剂,但它的禁带宽度较宽,在紫外光下才可呈现高催化活性,因此推广应用受到限制。金属酞菁化合物很早就被用作光敏剂,在可见光区有强吸收,如果用酞菁化合物敏化SnO2有望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光催化材料。目前,四取代金属酞菁在作为光敏化剂方面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利用四取代金属酞菁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溶解性好,制备相对简单等)。首先将五氯苯酚、萘酚、苯酚、庚醇和8-羟基喹啉分别与硝基邻苯二腈发生亲核取代制备前驱体,再以二价钴为模板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在SnO2凝胶基质合成的同时,通过邻苯二腈的四聚反应将不同取代基的酞菁钴在SnO2表面原位合成,得到五种不同的复合材料,再以不同配比来制备每种复合材料,并且利用UV-Vis、IR、XRD及TG-DSC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紫外光谱中,合成的所有复合材料均出现酞菁特征吸收Q带的红移;红外光谱中均出现了M-O的振动吸收峰以及在XRD测试中SnO2晶粒变小,表明不同取代基的酞菁钴与二氧化锡之间形成部分化学键;TG-DSC测试中,复合材料的热解温度升高,说明原位合成可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在可见光降解实验中,与纯SnO2相比,原位合成SnO2基复合材料因其拓宽了SnO2的光响范围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8mol%CoPc(β-OC12H7)4/SnO2对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效果最好,2.5h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达89.2%,具有较理想的应用前景。光催化稳定性实验表明:4mol%CoPc(β-OC6Cl5)4/SnO2的光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没有明显的的催化剂中毒或失活等现象,CoPc(β-OC6Cl5)4与SnO2形成的化学键比较稳定。

朱遂一[8](2011)在《P25薄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及其中间产物的微生物抑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光催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中多种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持久性污染问题,其与生物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在污水处理领域展现出明显的优势。然而,受粉体光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回收困难,且光催化氧化耗时长、能耗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众多研究显示,难降解有机物经过光催化处理后,其出水仍具有一定的微生物抑制性。据此,本项目以典型化工原料喹啉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催化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光催化材料制备、喹啉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及其出水对活性污泥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以制备磁分离型粉体催化剂为目标,采用沉积-沉淀法在纳米Fe3O4表面负载Au颗粒,制备了系列FeOx/Au催化剂。经过煅烧后部分Fe3O4被氧化生成α-Fe2O3提高了光催化活性,但仍具有良好的磁分离效果。表面负载Au能够增强FeOx/Au的光催化活性,但其对水中喹啉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Deguessa P25 TiO2。在不加粘结剂的前提下采用浸渍涂布法在多孔镍基片上负载P25 TiO2,制备成一种多孔镍基P25薄膜。保持负载浓度为10 wt.%时制备的P25薄膜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其原因是薄膜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表面存在大量微裂痕,而且热处理并没有明显改变P25 TiO2的晶相,并促使基片上Ni以金属镍和氧化镍共存体(比例为12 at.%)扩散到薄膜表面。相应地,以10 wt.%浓度制备的P25薄膜为光催化组件,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连续流内循环光催化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光强、曝气量等条件下对水中喹啉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光照强度、曝气量和延长反应时间能够明显提高水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率,反应温度和初始浓度不是主要的控制步骤。保持初始溶液pH=4时水中喹啉的去除效率最高。水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符合Langmuir- 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这说明水中喹啉的光催化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P25薄膜的表面,光生电子-空穴派对的直接还原和氧化是水中喹啉初步降解的主要步骤。增大初始浓度有助于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但会降低喹啉的去除速率,这主要是受产物竞争吸附和竞争氧化自由基的影响;水中喹啉的降解活化能为16.9kJ/mol,表观吸附常数为0.024 L/mg。水中喹啉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表达式为: ra=0.35×10-3exp(-16906/RT)Ia0.53×1.29C(o2/(1+1.29Co2)×0.024Cq/(1+0.024Cq0)HPLC和GC/MS分析结果显示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中包括2-和3-吡啶甲醛、2-和3-乙酰吡啶以及2-羟基喹啉。在有氧条件下TiO2表面的喹啉存在一条可能的降解途径:首先是TiO2吸附氧分子的接受光生电子生成O2-,其在水相中具有一定的存活时间从而可以参与喹啉的光催化过程,其吸收的光生电子向TiO2表面活性点位释放时,也会出现向相邻吸附位置的喹啉分子中-2位释放,从而在-2位引入氧基并在氧化物种作用下生成2-羟基喹啉,这样增大了吡啶环上-3位电荷密度促使该点位被氧化,最终导致吡啶环在2,3-位开环,生成一系列苯系物。以活性污泥为受试物,检验了喹啉光催化降解30min和60min时,对可培养细菌和酶活性的影响,结论显示光催化降解30min出水不利于活性污泥中可培养细菌的生长,受总生物量降低的影响,脱氢酶、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喹啉水溶液经过60min光催化降解后,并没有抑制水中细菌的生长,活性污泥中存在土着菌群具有专性降解或共代谢降解喹啉及其中间产物的特性。进一步构建连续流光催化-生物处理组合实验模型,研究了喹啉水溶液的降解过程,当光催化降解时间为60min时,组合系统出水中CODCr值保持在50mg/L左右,具有稳定的去除效率。当降解时间调整为30min时,出水CODCr值上升到90mg/L,且出水呈现粉红色。最后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喹啉水溶液光催化氧化后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催化30min的喹啉水溶液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具有抑制性,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未培养细菌Clostridium sp.适应低营养基质条件使种群数量增大,而Sphingopyxis granuli sp.能够优先利用或共代谢喹啉水溶液光催化出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发育成为新的优势种群,其作为可培养土着细菌可以直接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并获得具有高效降解性的纯菌株。

史春薇,张丹,姚娟娟[9](2010)在《一缩二乙二撑双十二烷基磷酸二钠辅助水热法合成纳米粉体》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自制的一缩二乙二撑双十二烷基磷酸二钠(DGDP-2Na)为形貌控制剂,通过水热技术,成功地制备了A lOOH和SnO22种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对2种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DGDP-2Na浓度和反应时间对2种纳米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GDP-2Na浓度为1×10-3mol/L,反应时间为6 h时,得到的棒状纳米A lOOH形貌规整,粒径在20 nm左右,长度在200 nm左右;当DGDP-2Na浓度为1×10-3mol/L,反应时间为12 h时,得到的纳米SnO2的粒径均在10 nm以下,分散良好。

朱君[10](2010)在《具有多级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具有特殊形貌、尺寸和层次的微/纳米材料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已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由低维纳米材料作为初级结构单元组装的多级结构更是研究的重点。因此,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形貌、尺寸的多级结构微/纳米材料,并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是多级结构材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众多多级结构微/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策略中,以溶液过程为基础的“软化学”路线具有简单的工艺和丰富的调控性等而备受关注。其中,在液相中的聚集过程被认为是制备多级结构纳米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学位论文在反应体系设计的基础上,以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或有机小分子络合剂为辅助介质,通过简单的液相反应合成了多种具有多级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微/纳米材料。如发展了气泡模板和界面体系协同合成法,制备了一维项链状氢氧化镉中空纳米材料和三维氧化铜中空纳米球;将微乳液合成法应用于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合成了8-羟基喹啉锌多级微米片;以络合剂辅助合成策略制备了形貌丰富的氢氧化铟多级纳米材料和硫化镉多级纳米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以正辛醇/水两相乳液体系为反应介质,以微波辐照为加热方式,采用界面辅助的气泡为模板快速制备了一维项链状中空Cd(OH)2纳米结构和CuO多级中空纳米球。研究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可调节气泡和界面的性质,并可有效地控制产物和初级单元形貌。进一步研究发现,所制备的Cd(OH)2可以用于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的吸附与分离,并且一维项链状中空Cd(OH)2纳米结构能提高对染料的吸附效率。另外,可见光催化降解研究表明多级中空CuO纳米球比非多级结构CuO纳米材料对罗丹明B具有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性能。2、以简单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微乳液体系为反应介质,制备了具有自组装结构的二水合8-羟基喹啉锌(ZnQ2·2H2O)的多级结构,如微米片、三明治结构、六边形结构等。这些多级结构主要由于ZnQ2·2H2O分子的分子堆积和ZnQ2·2H2O初级单元的组装而成。通过反应条件的改变,可以实现初级单元形貌和最终产物形貌的控制。表面光电压结果显示ZnQ2·2H2O拥有p型半导体特性,具有良好的电荷—空穴分离能力。光谱研究表明ZnQ2·2H2O的光学性质与其尺寸和形貌密切相关。3、以络合剂辅助合成法控制合成了不同形貌的In(OH)3纳米材料。当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时,适当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得到纳米粒子、单分散的多级纳米球、单分散的多级纳米立方体等结构的In(OH)3材料。通过络合剂种类、络合剂含量等反应条件的调控,可以进一步控制组装单元和最终产物的形貌及组装方式。进一步地以不同形貌的In(OH)3纳米材料为前驱物,通过焙烧等处理,可得到不同形貌的In2O3纳米材料,且所得到的In2O3纳米材料很好地保持了In(OH)3原始形貌。气敏性能研究表明多级结构In2O3的气敏性能优于In2O3纳米粒子的气敏性能,其中多级结构的In2O3纳米立方体对乙醇气体具有最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4、以络合剂辅助合成法控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晶型和形貌的CdS纳米材料。系统考察了络合剂酸碱性、络合能力、分子结构等特性对产物晶型和形貌影响。通过络合剂的种类、浓度的改变不仅能够控制CdS的晶型(如立方闪锌矿和六方纤锌矿),还可以控制CdS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组装形式(一维纳米棒组装的多级微球结构、纳米粒子组装的纳米片、纳米粒子组装的多级中空纳米球结构)。研究表明络合剂与Cd2+络合能力及CdS的生长速度对CdS晶型有重要影响,而络合剂与Cd2+所形成的络合物分子结构决定了产物的最终形貌,并对不同络合物体系中CdS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立方闪锌矿结构CdS的光催化效率优于六方纤锌矿结构;一维纳米棒组装的多级结构CdS的光催化效率优于纳米粒子组装的多级中空纳米球结构。

二、8-羟基喹啉铜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羟基喹啉铜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超细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的结构与性能
    1.2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的应用
        1.2.1 在透明陶瓷方面的应用
        1.2.2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3 MgAl_2O_4粉体材料的合成
        1.3.1 共沉淀法
        1.3.2 水热合成法
        1.3.3 燃烧合成法
        1.3.4 溶胶凝胶法
        1.3.5 金属醇盐法
    1.4 粉体活性的研究现状
        1.4.1 不同合成方法对粉体活性影响
        1.4.2 前驱体干燥、烧结助剂以及粉体焙烧工艺对粉体活性影响
        1.4.3 镁铝尖晶石粉体活性研究
    1.5 目前MgAl_2O_4粉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概述
第二章 镁铝双金属醇盐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原理
    2.2 表征方法
    2.3 醇盐合成及表征
        2.3.1 实验原辅材及设备
        2.3.2 实验过程
        2.3.3 醇盐表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细活性MgAl_2O_4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3.1 制备原理与方法
        3.1.1 醇盐水解
        3.1.2 干燥
        3.1.3 焙烧
    3.2 表征方法
        3.2.1 热重分析
        3.2.2 晶相分析
        3.2.3 形貌分析
        3.2.4 粒度分析
    3.3 粉体制备
        3.3.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3.3.2 制备过程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有机醇对粉体活性影响
        3.4.2 水解条件对粉体活性的影响
        3.4.3 干燥工艺对粉体活性的影响
        3.4.4 焙烧温度对粉体活性影响
        3.4.5 烧结助剂对粉体活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样品制备
        4.2.1 非计量比镁铝双金属醇盐的合成
        4.2.2 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前驱体的制备
        4.2.3 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粉体的制备
    4.3 样品表征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前驱物热重分析
        4.4.2 粉体XRD分析
        4.4.3 形貌分析
        4.4.4 红外结果分析
        4.4.5 工艺条件对醇盐水解及粉体活性的影响
    4.5 不同计量比镁铝尖晶石粉体的活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细活性非计量比尖晶石在陶瓷烧结中致密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分析测试
        5.3.1 粒度分析
        5.3.2 XRD分析及理论密度计算
        5.3.3 密度测量
        5.3.4 扫描电镜(SEM)测试及能谱分析
        5.3.5 光学透射分析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不同镁铝计量比对形成尖晶石相的影响
        5.4.2 不同镁铝计量比对应样品的理论密度
        5.4.3 不同计量比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5.4.4 烧结气氛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5.4.5 烧结助剂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5.4.6 粉体活性对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5.5 致密化的热力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活性非计量比尖晶石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6.2.2 催化剂制备
        6.2.3 催化剂的评价实验
    6.3 样品表征
        6.3.1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6.3.2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6.3.3 透射电镜(TEM)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催化剂合成工艺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6.4.2 催化剂中不同活性成分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6.4.3 非计量比尖晶石活性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6.4.4 载体制备工艺对苯氧化转化率的影响
        6.4.5 不同载体在苯氧化转化率上的差异比较
        6.4.6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6.4.7 透射电镜分析
        6.4.8 H_2-TPR和NH_3-TPD的测试分析
    6.5 非计量比尖晶石粉体催化性能的机理分析
        6.5.1 理论分析方法与模型搭建
        6.5.2 计算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金属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微粉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及抗菌的概念
        1.1.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其危害
        1.1.2 抗菌的基本定义
    1.2 抗菌材料的分类、特点及作用机理
        1.2.1 天然抗菌剂
        1.2.2 有机抗菌材料
        1.2.3 无机抗菌剂
        1.2.4 金属离子负载型抗菌剂
        1.2.5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
    1.3 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1.3.1 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1.3.2 二氧化钛晶型结构
        1.3.3 二氧化钛光催化特点
    1.4 二氧化钛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1.4.1 抗菌陶瓷
        1.4.2 抗菌金属制品
        1.4.3 抗菌玻璃
        1.4.4 抗菌涂料
        1.4.5 抗菌塑料
        1.4.6 抗菌纤维
    1.5 纳米二氧化钛的掺杂改性研究
        1.5.1 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5.2 金属离子掺杂改性
        1.5.3 贵金属沉积掺杂改性
        1.5.4 复合半导体改性
        1.5.5 非金属掺杂改性
        1.5.6 表面光敏化改性
        1.5.7 双元素掺杂改性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属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微粉的制备与表征
    2.1 试验的准备
        2.1.1 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1.3 样品的制备
    2.2 纳米二氧化钛XRD、TEM分析
        2.2.1 XRD分析
        2.2.2 TEM分析
    2.3 结果及分析
        2.3.1 Cu&TiO_2XRD分析
        2.3.2 Cu&TiO_2TEM分析
        2.3.3 Fe&TiO_2 XRD分析
        2.3.4 Fe&TiO_2TEM分析
        2.3.5 Zn&TiO_2XRD分析
        2.3.6 Zn&TiO_2TEM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菌微粉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3.1 试验准备
        3.1.1 试验材材料及试剂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亚甲蓝最大吸收波长及浓度-吸光度值标准曲线
        3.2.2 Cu&TiO_2抗菌微粉光催化活性
        3.2.3 Fe&TiO_2微粉光催化活性
        3.2.4 Zn&TiO_2微粉光催化活性
        3.2.5 不同金属掺杂TiO_2微粉光催化效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菌微粉的抗菌性能研究
    4.1 菌种的培养和保存
    4.2 菌浓度的标准曲线
        4.2.1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4.2.2 细菌菌悬液浓度-吸光度值标准曲线
    4.3 抗菌微粉抑菌试验
        4.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3.2 试验仪器
        4.3.3 试验方法
    4.4 试验结果
        4.4.1 细菌生长曲线
        4.4.2 菌浓度标准曲线
        4.4.3 Cu&TiO_2抗菌微粉抗菌性能
        4.4.4 Fe&TiO_2微粉抗菌性能
        4.4.5 Zn&TiO_2微粉抗菌性能
        4.4.6 不同金属离子掺杂改性抑菌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属掺杂纳米TiO_2微粉光催化定量抑菌试验
    5.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试验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二氧化钛对不同菌的光催化定量抑菌实验
        5.2.2 TiO_2微粉浓度梯度的光催化定量抑菌实验
        5.2.3 不同光照时间的光催化定量抑菌试验
        5.2.4 金属掺杂纳米TiO_2长效性和光稳定性检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TiO_2微粉对不同菌的光催化定量抑菌实验
        5.3.2 TiO_2微粉浓度梯度的光催化定量抑菌实验
        5.3.3 光照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
        5.3.4 金属掺杂纳米TiO_2长效性和光稳定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属掺杂TiO_2微粉的抑菌机理初探
    6.1 材料、试剂和仪器
        6.1.1 试剂与材料
        6.1.2 主要仪器设备
    6.2 试验方法
        6.2.1 供试菌种
        6.2.2 培养基
        6.2.3 样品对菌丝细胞膜功能性的影响
    6.3 结果及分析
        6.3.1 材料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
        6.3.2 材料对细胞膜完整性影响
        6.3.3 纳米材料对细菌磷代谢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烷氧基CoPc/SnO2/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半导体简介
    1.3 TIO_2半导体材料简介
        1.3.1 TiO_2的晶体结构
        1.3.2 晶格缺陷
        1.3.3 TiO_2表面活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1.4 SNO_2半导体材料简介
        1.4.1 SnO_2结构与性质
        1.4.2 SnO_2的光催化性能
        1.4.3 SnO_2粉体的制备方法
        1.4.4 SnO_2光催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5 复合半导体材料催化理论
        1.5.1 复合半导体催化剂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机理
        1.5.2 SnO_2/TiO_2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6 酞菁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1.6.1 酞菁结构和性质
        1.6.2 酞菁/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1.7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2.2 前驱体的合成
        2.2.1 半导体纳米粉体合成
        2.2.2 四种 4-芳氧基邻苯二腈的制备
    2.3 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2.3.1 原位合成法合成 TNCoPc/SnO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
        2.3.2 原位合成法合成的四种 ArO-CoPc/SnO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
        2.3.3 四种取代酞菁的合成
    2.4 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及分析方法
        2.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4.2 红外光谱
        2.4.3 X 射线衍射分析
        2.4.4 热重分析
    2.5 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2.5.1 降解目标的选择
        2.5.2 光催化的反应装置
        2.5.3 光催化活性的表征
        2.5.4 空白实验
        2.5.5 黑暗实验
        2.5.6 稳定性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纳米 SNO_2粉体表征及分析
        3.1.1 纳米 SnO_2粉体红外分析
        3.1.2 SnO_2粉体的 XRD 分析
        3.1.3 SnO_2粉体可见光光催化效率
    3.2 纳米 TIO_2粉体表征及分析
        3.2.1 TiO_2粉体的 XRD 分析
        3.2.2 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分析
    3.3 纳米 SNO_2/TIO_2复合材料表征及分析
        3.3.1 纳米 SnO_2/TiO_2复合材料的 XRD 分析
        3.3.2 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分析
    3.4 不同摩尔配比 TNPCCO/SNO_2/TIO_2表征
        3.4.1 TNPcCo/SnO_2/TiO_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4.2 TNPcCo/SnO_2/TiO_2红外光谱分析
        3.4.3 XRD 分析
        3.4.4 热重分析
        3.4.5 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分析
        3.4.6 光催化稳定性分析
    3.5 四种纳米复合材料 ARO-COPC/SNO_2/TIO_2的表征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效率
        3.5.1 四种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5.2 四种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5.3 四种复合材料的 XRD 分析
        3.5.4 四种复合材料的热分析
        3.5.5 四种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效率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发光金属配合物/LDHS超分子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光功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发光金属配合物概述
        1.1.1 发光金属配合物定义、结构、性质
        1.1.2 发光金属配合物发光机制
        1.1.3 发光金属配合物研究热点
        1.1.4 发光金属配合物应用领域
    1.2 LDHs 层状无机主体材料概述
        1.2.1 LDHs 结构、性质、制备
        1.2.2 LDHs 薄膜构筑方法
        1.2.3 LDHs 材料的应用领域
    1.3 LDHs 固定发光材料研究
        1.3.1 LDHs 固定发光客体粉体材料研究现状
        1.3.2 LDHs 固定发光客体薄膜材料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配合物阴离子插层LDHs粉体材料制备及光功能研究
    2.1 AQS/LDHs 插层材料绿蓝光转变性能研究
        2.1.1 引言
        2.1.2 实验部分
        2.1.2.1 材料与试剂
        2.1.2.2 AQS 和 DDS–AQS(x%)/LDHs 粉体及薄膜制备
        2.1.2.3 表征仪器
        2.1.2.4 计算方法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AQS 表征
        2.1.3.2 DDS–AQS(x%)/LDHs 的结构分析
        2.1.3.3 DDS–AQS(66.67%)/LDHs 形貌分析
        2.1.3.4. DDS–AQS(66.67%)/LDHs 粉体发光性能分析
        2.1.3.5. DDS–AQS(66.67%)/LDHs 薄膜荧光分析
        2.1.3.6 制备条件对 DDS–AQS(66.67%)/LDHs 发光性能转变影响
        2.1.3.7 LDHs 层间 AQS 结构的研究
        2.1.3.8 荧光转变机理研究
        2.1.4 小结
    2.2 ZQS/LDHs 插层材料发光效率调变性能研究
        2.2.1 引言
        2.2.2 实验部分
        2.2.2.1 材料与试剂
        2.2.2.2 ZQS 和 DDS–ZQS(x%)/LDHs 的制备
        2.2.2.3 表征仪器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ZQS 表征
        2.2.3.2 DDS–ZQS(x%)/LDHs 结构研究
        2.2.3.3 DDS–ZQS(x%)/LDHs 形貌分析
        2.2.3.4 DDS–ZQS(x%)/LDHs 紫外吸收
        2.2.3.5 DDS–ZQS(x%)/LDHs 荧光发射
        2.2.3.6 DDS–ZQS(x%)/LDHs 荧光寿命分析
        2.2.3.7 DDS–ZQS(x%)/LDHs 核磁研究
        2.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AQS/LDHs薄膜的制备及光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Mg_2AlLDHs 前体的制备及剥层
        3.2.3 (AQS/LDH)_n膜和(AQS–Polymer/LDH)_n膜的制备
        3.2.4 表征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g2AlLDHs 前体表征
        3.3.2 薄膜的组装
        3.3.2.1 (AQS/LDH)_n组装过程监测
        3.3.2.2 (AQS–Polymer/LDH)_n组装过程监测
        3.3.3 (AQS–Polymer/LDH)_n形貌分析
        3.3.4 (AQS–Polyanion/LDH)_n寿命和偏振分析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性配合物@共聚物/LDHs薄膜的组装及发光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Znq2@PTBEM/LDHs 体系:偏振发光薄膜研究
        4.2.1 前言
        4.2.2 实验部分
        4.2.2.1 实验药品
        4.2.2.2 Znq2@PTBEM 和 Znq2@PT 胶束的制备
        4.2.2.3 (Znq2@PTBEM/LDH)_n和(Znq2@PT/LDH)_n薄膜制备
        4.2.2.4 表征仪器
        4.2.3 结果与讨论
        4.2.3.1 (Znq2@PTBEM/LDH)_n组装薄模的发光性能:
        4.2.3.2 (Znq2@PTBEM/LDH)_n薄膜的寿命
        4.2.3.3 (Znq2@PTBEM/LDH)_n薄膜的偏振
        4.2.3.4 (Znq2@PTBEM/LDH)_n薄膜的结构和形貌
        4.2.3.5 组装方法的拓展
        4.2.4 小结
    4.3 Zn(BTZ)_2@PS-b-PAA/LDHs 体系: pH 光响应发光薄膜性能研究
        4.3.1 前言
        4.3.2 实验部分
        4.3.2.1 实验药品
        4.3.2.2 Zn(BTZ)_2@PS-b-PAA 和 Zn(BTZ)_2@PTBEM 胶束的制备
        4.3.2.3 (Zn(BTZ)_2@PS-b-PAA/LDH)_n薄膜的制备
        4.3.2.4 表征仪器
        4.3.3 结果与讨论
        4.3.3.1 Zn(BTZ)_2@PS-b-PAA 胶束的形貌:
        4.3.3.2 Zn(BTZ)_2@PS-b-PAA 胶束的发光性能转变研究
        4.3.3.3 Zn(BTZ)_2@PS-b-PAA 胶束的稳定性
        4.3.3.4 (Zn(BTZ)_2@PS-b-PAA/LDH)_n薄膜的 pH 诱导发光响应特性
        4.3.3.5 (Zn(BTZ)_2@PS-b-PAA/LDH)_n薄膜的光稳定性
        4.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转光剂的合成及其在纺织抗紫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纺织抗紫外的研究进展
        1.1.1 目前纺织抗紫外的方法
        1.1.2 抗紫外助剂的种类
        1.1.3 纺织抗紫外整理的应用进展
    1.2 转光剂的研究现状
        1.2.1 转光剂的种类
        1.2.2 转光剂的转光原理
        1.2.3 转光剂的制备方法
        1.2.4 发光稀土配合物的类型
        1.2.5 转光剂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抗紫外纺织品开发的需求
        1.3.2 稀土应用领域拓展的需求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转光剂用做纺织抗紫外整理可行性初探
    2.1 转光剂选择及原材料准备
        2.1.1 筛选转光剂的原则
        2.1.2 国内转光剂的主要品种和性能
    2.2 实验方法
        2.2.1 设备与整理织物
        2.2.2 转光剂转光功能测试
        2.2.3 利用转光剂进行浸轧抗紫外整理
        2.2.4 转光剂涂层整理
        2.2.5 抗紫外效果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稀土有机转光剂的电镜照片
        2.3.2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光转换功能
        2.3.3 稀土无机 CaS:Eu 转光剂光转换功能
        2.3.4 经转光剂浸轧整理后的抗紫外效果
        2.3.5 转光剂抗紫外机理研究
    2.4 小结
        2.4.1 结论
        2.4.2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转光剂合成、表征与转光性能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验器材
        3.1.3 测试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铕与有机配体合成稀土有机配合物
        3.2.2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红外光谱表征
        3.2.3 转光剂转光性能分析
    3.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转光剂的分散性研究
    4.1 实验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4 测试方法与原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分散效果的初步观察
        4.2.2 利用吸光度分析不同转光剂的分散性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转光剂抗紫外整理工艺研究
    5.1 抗紫外测试方法简介
    5.2 实验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测试方法与原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转光剂浓度对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5.3.2 分散剂浓度对织物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5.3.3 不同种类分散剂对织物抗紫外效果的差异
        5.3.4 整理工艺对织物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5.3.5 不同种类的转光剂对织物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转光剂整理织物的性能分析
    6.1 实验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1.4 测试原理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强伸度
        6.2.2 折皱弹性
        6.2.3 悬垂性与硬挺度
        6.2.4 白度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转光剂可用于纺织抗紫外整理,主要通过提高吸收率增强抗紫外能力
        7.1.2 合成了具有宽频高效吸收紫外光的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
        7.1.3 研究了转光剂的分散性,得出了最佳的分散工艺
        7.1.4 研究了转光剂的整理工艺,得出了最佳的整理工艺
        7.1.5 对比了织物经转光剂整理前后的性能变化
    7.2 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6)纳米SnO2、复合TiO2/Sn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前言
    1.2 TiO_2光催化反应原理
    1.3 TiO_2光催化剂活性提高的途径
        1.3.1 晶粒尺寸
        1.3.2 贵金属沉积
        1.3.3 二元半导体复合
        1.3.4 金属离子掺杂
        1.3.5 表面H2还原热处理及表面光敏化
        1.3.6 新型光催化反应技术
    1.4 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
        1.4.1 废水处理
        1.4.2 气体净化
        1.4.3 在医学上的应用
        1.4.4 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1.4.5 其它应用
    1.5 光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1.5.1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式
        1.5.2 影响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因素
    1.6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纳米SnO_2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试剂
        2.1.2 仪器
        2.1.3 纳米SnO_2的制备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分散剂对Sn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2.2.2 分散剂不同用量对Sn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2.2.3 不同水热反应时间对Sn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2.2.4 不同水热温度对Sn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2.2.5 焙烧对Sn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丙酮在制备球形纳米颗粒中的作用和机理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1.3 纳米粉体的制备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丙酮作分散剂对制备球形纳米颗粒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3.2.2 丙酮作用机理
        3.2.3 金刚烷二醇对SnO_2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TiO_2的制备及表征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1 试剂
        4.1.2 仪器
        4.1.3 纳米TiO_2的制备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水热晶化对Ti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4.2.2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Ti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4.2.3 Ti(SO_4)_2浓度对Ti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4.2.4 水热反应时间对TiO_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4.2.5 本实验的反思和延伸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TiO_2/Sn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5.1 TiO_2/Sn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5.1.1 TiO_2溶胶的制备
        5.1.2 SnO_2的加入
        5.1.3 水热晶化及洗涤、干燥
    5.2 TiO_2的均相成核
    5.3 SnO_2在反应体系中的变化
    5.4 TiO_2的异相成核
    5.5 TNB浓度对复合TiO_2/SnO_2的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5.6 TNB浓度对复合TiO_2/SnO_2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5.6.1 光催化动态实验装置
        5.6.2 光催化实验操作
        5.6.3 TiO_2/SnO_2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取代酞菁/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SnO_2的概况
        1.2.1 SnO_2晶体的结构
        1.2.2 SnO_2粉体的合成方法
        1.2.3 SnO_2应用简介
    1.3 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
        1.3.1 光催化简介
        1.3.2 半导体的光催化机理
        1.3.3 光催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3.4 SnO_2光催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4 酞菁及酞菁 Sn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简介
        1.4.1 酞菁结构与性质
        1.4.2 酞菁/SnO_2复合光催化剂
        1.4.3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前驱体的合成
        2.2.1 SnO_2纳米粉体的合成
        2.2.2 五种 4-芳氧基(烷氧基)邻苯二腈的制备
    2.3 取代酞菁及负载 Sn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2.3.1 原位合成五种不同取代基的 CoPc/SnO_2纳米复合材料
        2.3.2 无负载酞菁的合成
    2.4 原位合成样品的结构表征及分析方法
        2.4.1 紫外-可见光谱
        2.4.2 红外光谱
        2.4.3 物相与晶粒尺寸的分析
        2.4.4 热分析
    2.5 可见光光催化的实验
        2.5.1 降解目标的选择
        2.5.2 光催化的反应装置
        2.5.3 光催化活性的表征
        2.5.4 稳定性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SnO_2粉体的表征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效率
        3.1.1 SnO_2粉体的红外分析
        3.1.2 SnO_2粉体的 XRD 分析
        3.1.3 SnO_2粉体的可见光光催化效率
    3.2 不同摩尔配比的 CoPc(β-OC_6Cl_5)_4/SnO_2的表征
        3.2.1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2.3 红外光谱分析
        3.2.4 XRD 分析
        3.2.5 TG-DSC 分析
    3.3 CoPc(β-OC_6Cl_5)_4/SnO_2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实验
        3.3.1 不同摩尔配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3.3 罗丹明 B 溶液 pH 的影响
        3.3.4 CoPc(β-OC_6Cl_5)_4/SnO_2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稳定性
    3.4 四种取代基的 CoPc/SnO_2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效率
        3.4.1 四种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4.2 四种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4.3 四种复合材料的 XRD 分析
        3.4.4 四种复合材料的的可见光光催化效率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P25薄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及其中间产物的微生物抑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喹啉的基本性质
    1.2 喹啉的来源和用途
    1.3 微生物降解喹啉的途径
    1.4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喹啉的途径
    1.5 喹啉降解产物的微生物抑制研究进展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磁性纳米FeO_x /Au的制备
        2.2.2 多孔镍基P25薄膜的制备
        2.2.3 表征方法
        2.2.4 光催化活性评价
        2.2.5 水中喹啉的测定
        2.2.5.1 测定方法
        2.2.5.2 喹啉水溶液UV-vis吸收光谱分析
        2.2.5.3 介质选择及试剂用量
        2.2.5.4 标准曲线绘制
        2.2.5.5 干扰试验
        2.2.5.6 水样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磁性FeO_x/Au的表征与活性评价
        2.3.1.1 FeO_x/Au样品表征
        2.3.1.2 光催化活性分析
        2.3.2 多孔镍基P25薄膜样品光催化活性评价
        2.3.2.1 多孔镍负载Ti02薄膜的结构与形貌
        2.3.2.2 薄膜的XRD表征
        2.3.2.3 薄膜的EDS表征
        2.3.2.4 薄膜的XPS表征
        2.3.2.5 薄膜的BET分析
        2.3.2.6 薄膜的DRS表征
        2.3.2.7 P25薄膜的光活性分析
        2.3.2.8 P25薄膜光催化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的动力学解析与产物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的影响因素
        3.3.1.1 光催化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
        3.3.1.2 初始浓度的影响
        3.3.1.3 光源强度的影响
        3.3.1.4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1.5 曝气强度与曝气方式的影响
        3.3.1.6 pH值的影响
        3.3.2 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的动力学解析
        3.3.2.1 降解机理与公式表达
        3.3.2.2 初始浓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3.3.2.2 光源强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3.3.2.3 反应温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3.3.2.4 曝气强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3.3.2.5 喹啉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
        3.3.3 水中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分析
        3.3.3.1 HPLC分析
        3.3.3.2 GC-MS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对好氧污泥活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活性污泥培养试验测定方法
        4.2.4 PCR-DGGE技术的分析步骤和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喹啉光催化降解对活性污泥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4.3.1.1 对可培养细菌的影响
        4.3.1.2 对可培养放线菌的影响
        4.3.1.3 对可培养真菌的影响
        4.3.2 喹啉光催化降解产物对活性污泥酶活性的影响
        4.3.2.1 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4.3.2.2 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4.3.2.3 脲酶活性的影响
        4.3.3 光催化-生物组合反应器降解水中喹啉
        4.3.3.1 光催化-生物处理系统连续运行情况
        4.3.3.2 PCR-DGGE技术解析活性污泥的群落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一缩二乙二撑双十二烷基磷酸二钠辅助水热法合成纳米粉体(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纳米材料的合成
    1.3 纳米材料的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AlOOH的制备
        2.1.1 XRD结果分析
        2.1.2 DGDP-2Na添加的影响
        2.1.3 DGDP-2Na浓度的影响
        2.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2.2 纳米SnO2的制备
        2.2.1 XRD结果分析
        2.2.2 DGDP-2Na的影响
        2.2.3 DGDP-2Na浓度的影响
        2.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 结论

(10)具有多级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概述
    1.2 纳米晶的生长与形貌控制
        1.2.1 纳米晶的生长机制
        1.2.2 纳米晶的形貌控制
    1.3 多级结构纳米材料
        1.3.1 多级结构纳米材料概述
        1.3.2 多级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
        1.3.2.1 气相沉积法
        1.3.2.2 溶剂热合成法
        1.3.2.3 模板合成法
        1.3.2.4 模板牺牲法
        1.3.2.5 自组装技术
    1.4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两相乳液体系中气泡模板法制备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2.1 一维项链状氢氧化镉中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染料吸附性质
        2.1.1 引言
        2.1.2 实验部分
        2.1.2.1 反应原料及设备
        2.1.2.2 实验方法
        2.1.2.3 结构性能表征
        2.1.2.4 染料吸附实验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结构和形貌分析
        2.1.3.2 氨水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1.3.3 反应体系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1.3.4 加热方式及加热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1.3.5 氢氧化镉多级结构的形成机理
        2.1.3.6 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产物形貌的调控
        2.1.3.7 不同形貌氢氧化镉纳米结构对染料的吸附行为
    2.2 氧化铜中空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2.2.1 引言
        2.2.2 实验部分
        2.2.2.1 反应原料及设备
        2.2.2.2 实验方法
        2.2.2.3 结构性能表征
        2.2.2.4 光催化实验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2.2.3.2 反应前驱物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2.3.3 碱源和加热方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2.3.4 气—液界面体系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2.3.5 多级中空氧化铜纳米球的形成机理
        2.2.3.6 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2.3.7 不同形貌氧化铜纳米结构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2.3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乳液体系中有机/无机半导体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反应原料及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构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表征
        3.3.2 形貌分析
        3.3.3 形成过程和机理
        3.3.4 搅拌速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3.5 8-羟基喹啉含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3.6 ω值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3.7 光电性能研究
        3.3.8 发光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级氢氧化铟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及其氧化铟的制备和气敏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反应原料及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2.2.1 氢氧化铟多级纳米结构的制备
        4.2.2.2 氧化铟多级纳米结构的制备
        4.2.3 结构性能表征
        4.2.4 气敏元件的制备和气敏性能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多级氢氧化铟纳米立方体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4.3.2 多级氢氧化铟纳米立方体的生长过程
        4.3.3 柠檬酸三钠对氢氧化铟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4.3.4 尿素对氢氧化铟形貌的影响
        4.3.5 辅助络合剂EDTA 对氢氧化铟形貌的影响
        4.3.6 多级氢氧化铟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
        4.3.7 多级氧化铟纳米结构的形成及其光学性质
        4.3.8 氧化铟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
    4.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络合剂辅助合成具有不同晶型和形貌的硫化镉纳米材料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反应原料及设备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构性能表征
        5.2.4 光催化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乙二胺对硫化镉纳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5.3.2 乙醇胺对硫化镉纳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5.3.3 不同晶型和形貌硫化镉的形成机理
        5.3.4 其他络合剂对硫化镉纳米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5.3.5 不同晶型和形貌硫化镉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5.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未来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致谢

四、8-羟基喹啉铜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细活性非计量比镁铝尖晶石制备及性能研究[D]. 段锦霞.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2]金属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微粉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 马超. 塔里木大学, 2016(07)
  • [3]烷氧基CoPc/SnO2/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D]. 任卉蕾. 齐齐哈尔大学, 2014(03)
  • [4]发光金属配合物/LDHS超分子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光功能调控研究[D]. 李双德. 北京化工大学, 2013(10)
  • [5]转光剂的合成及其在纺织抗紫外中的应用研究[D]. 陈志华. 苏州大学, 2012(09)
  • [6]纳米SnO2、复合TiO2/Sn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D]. 张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7]取代酞菁/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 孙季如. 齐齐哈尔大学, 2012(02)
  • [8]P25薄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及其中间产物的微生物抑制效应研究[D]. 朱遂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一缩二乙二撑双十二烷基磷酸二钠辅助水热法合成纳米粉体[J]. 史春薇,张丹,姚娟娟. 日用化学工业, 2010(05)
  • [10]具有多级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朱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8-羟基喹啉铜纳米粉的制备与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