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解劳动价值论

科学理解劳动价值论

一、科学地认识劳动价值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兵[1](2022)在《马克思:“李嘉图笔记”与李嘉图难题——《伦敦笔记》中经济学思想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李嘉图笔记"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这是揭露资产阶级社会剥削本质的经济学入口。但是,他更关注这一正确的经济学基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地缺席于可见的近期经济学表象中。马克思发现,一旦李嘉图讨论资产阶级社会中发生的具体经济活动时,这个劳动价值论就会被悄悄遮蔽起来,商品、货币和资本与劳动本身的关系畸变为不同生产物质要素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李嘉图不能理解,资本关系不是物,而是一种支配性的生产关系。他无意间遮蔽了这样一个事实:属于资本家的这些物性对象,本质上都是过去工人劳动的产物。并且,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在新的生产过程中的运作,仍然是由活劳动推动的。这一发现必然使马克思走向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林贤明[2](2021)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回应时代诉求》文中提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自诞生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都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要求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新的经济实践中不断拓展和丰富其理论内涵,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是时代产物需回应时代诉求$

周绍东,丁瑞云[3](2021)在《“价值源泉一元论”的学术争论及其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价值源泉一元论",即"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围绕该观点,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段时期尤为激烈。这段时期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其一是"唯一性"问题,即"活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由此形成了"一元论和多元论之争";其二是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内涵的问题,即"什么样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由此形成了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争"。本文主要对此次争论中的"一元论"观点以及"生产劳动"内涵的相关探讨进行总结阐述,并尝试结合理论地位、现实需要和人本意蕴三方面,探索其现实意义。

关柏春[4](2021)在《澄清某些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一个论点的误解:究竟是归谬反驳,还是偷换概念?——兼与林子力、黄正山、朱富强、秦凤白等学者商榷》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为了批驳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范畴而提出了同义反复的责难。应当肯定,马克思的批驳是成功的,这是学界公认的。但是,现今我国某些学者却以为马克思在提出同义反复责难时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那么,马克思是否真的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呢?非也!实际上,马克思提出同义反复责难时采用的是归谬反驳法,是从论敌的理论前提出发的,并没有偷换概念的问题。以为马克思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这是一种误解,是冤枉了马克思。

刘雷[5](2021)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现象、论证经济规律、推断结论或定理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习近平十分重视数学发展,并对马克思的数学研究给予极高评价,多次强调现代数学工具对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到,马克思写下了数量庞大的数学等学科笔记,并引用恩格斯的话讲,马克思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习近平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肯定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并指出:“他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得出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明显不足,而习近平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指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发展的方向。首先,马克思对数学有丰富的研究,数理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理逻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在属性之一,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目的在于撰写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借助数学方法科学抽象了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并借助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这一过程是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量”和“质”统一性和数学的根本属性决定的。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先例,在研究高等数学中推动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实践统一。马克思为高等数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时代贡献,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创造性提出马克思微积分关键理论、辩证方法、通用公式,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突破了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跨越的关键理论。其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转形问题以及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理论等蕴含着丰富的数理思想,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可推理性特点,据此完成了经典数理分析表达,研究其数理分析的发展逻辑具有明显的时代假设前提、问题局限和意识形态差异,可进一步切合实际针对假设条件、计量单位、公式模型进行数理表达重构。第一,马克思对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和计算蕴含了“大数定律”思想,运用平均值规律的数理性质,阐释了价值规律的科学性,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过程中,敏锐发现货币转化为资本体现的“无形增值”,存在特殊商品才能使流通成立的等价逻辑,从数理逻辑发现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根本载体,体现了数理“剪刀差”和传递的数理思想;马克思阐释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转形问题都是建立在不断赋予“质”和“量”的内在数理含义上的,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数理的角度推进了理论逻辑的展开。第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数理分析是以初等数学公式、文字逻辑及举例实现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典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数理表达体现了严谨性、简易性及可推理性特点。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马克思所属时代基本前提假设,尝试建立了经典劳动价值论包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量数理模型”、“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及其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部门生产率与价值量变化之间的数理模型”、“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与价值量变化的数理模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和该企业单位劳动时间形成价值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数理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剩余价值论所包含的“马克思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型”、“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模型”等;尝试建立了“经典简单再生产”、“经典扩大再生产”、“经典价值转形问题”、“平均利润和平均价格”、“商业资本”、“地租”等理论的数理模型。第三,辩证探研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和转形问题的发展逻辑和路径体系看,西方学者虽看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表达解析内容,但也暴露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发展的意识形态偏见问题,西方学者过于强调数学工具的重要性,经常出现“数理逻辑大于理论逻辑”的错误,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西方学者研究述评和经典理论的数理建构上,还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创新。第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必须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规律、新变化、新现象,以此对现代假定条件、计量单位与公式表达体系进一步重构,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念、方法前提,切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进数理模型建构。最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要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能动作用,辩证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演进逻辑,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属性和时代需要的角度出发,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解释力,形成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有效路径、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李妍[6](2021)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劳动形式及资本权力,揭示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聚焦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问题,指出要想最终实现人的解放,需要使数字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使数字技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首先,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初步展现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数字化生存困境。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本文认为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社会仍然适用。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发现: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方面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是一致的,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数字化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表现为数字泰勒主义盛行、生活空间工厂化、生活时间殖民化。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但其实质仍然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呈现出能动与被动、虚拟与现实、平等与剥削之间的三重矛盾。其次,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入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劳动形式及资本权力,阐释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数据商品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商品形态,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表现为“庞大的数据堆积”。数据商品的生产既包括原始数字痕迹的生产,又包括对原始数字痕迹的加工,其中均蕴含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数据商品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仍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数据商品具有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逻辑并存、低消耗性与高消耗性并存、共享性与排他性并存的特征。数据拜物教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拜物教形式,它用看似中立的数字技术手段刻意美化和掩盖了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从而全面支配人的生产和生活。数字劳动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劳动形式。数字劳动过程表现为强迫性与自愿性并存、劳动对象的非物质性、劳动资料的私人化和集中化并存的特征。数字劳动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原始型数字劳动和加工型数字劳动,从本质上可分为非雇佣数字劳动和雇佣数字劳动。从事原始型数字劳动的劳动者,不以此为职业和谋生手段,是非雇佣数字劳工;从事加工型数字劳动的劳动者,以此为职业和谋生手段,是雇佣数字劳工。数字劳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雇佣数字劳动,还是非雇佣数字劳动,都是被数字资本剥削的“活劳动”。因此,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权力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支配力量。数字资本权力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对人的更全面、更隐蔽、更彻底的统治。数字圈地运动使得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使少数国家和少数资本家得以无偿占有多数国家和多数数字劳工的剩余价值,完成数字资本积累。数字资本一边补充非雇佣数字劳工的数量并使其持续“在线”,扩大对“活劳动”的剥削范围;一边强化对雇佣数字劳工的压榨,加深对“活劳动”的剥削程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榨取所有“活劳动”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最后,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聚焦于数字劳工的斗争与解放问题,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雇佣数字劳工和非雇佣数字劳工分别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及途径,进行了劳工运动、技术抵抗、舆论传播、社区活动等斗争。这些斗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组织困难、手段有限、目标模糊、收益不均等困境。尽管如此,我们要看到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局限于其自身,也不能囿于眼前,而是要置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来理解。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解放。因此,数字劳工斗争的根本目标不是放弃数字化生存方式和对数字技术的使用,而是使数字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使数字技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归根结底是要打破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解斯棋[7](2021)在《《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比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着作《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着作《国富论》中的资本理论。通过对二者资本理论中关于资本的界定、资本的作用、资本的报酬、资本报酬的分配、资本的划分、资本的运动、资本的来源与资本积累等方面异同点的比较,本文阐释了《资本论》的资本理论对《国富论》的资本理论的继承、批判与超越。本文认为《国富论》与《资本论》在资本理论上的许多观点具有一致的态度。二者都认为资本具有能够为资本所有者带来报酬的本质作用,因而资本是创造财富必不可少的要素。并且,资本报酬的创造是雇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资本报酬实质上是劳动者创造的增殖价值。二者都认为资本不是单一的形态,都对不同形态的资本进行了划分。二者都认为资本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资本的运动是一种起点即为终点的循环运动。二者对于资本来源的认识都来源于劳动价值论,所以二者认为资本实质上是过去劳动的产物,这种产物的不断积累导致资本规模的扩大。本文认为《国富论》与《资本论》在资本理论上既存在共识又存在分歧。《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不相一致的观点,正是《资本论》创立自身资本理论的基础。《国富论》认为资本是资本所有者可支配财富中用于生产的财富即使用价值,资本在实现资本所有者个人利益的同时可以间接实现社会利益。《资本论》则认为资本是资本家阶级用于无偿占有他人生产的增殖价值的价值,所以资本只能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国富论》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流通领域,流通领域各种不同的现实情况会导致资本报酬在资本家之间的不等分配。《资本论》则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增殖价值,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利润具有平均化的特点,所以各个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国富论》认为资本是使用价值,所以它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的不同形态,并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使用价值的运动。《资本论》则认为资本是价值,所以它以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的不同形态,并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价值的运动。《国富论》认为资本的增加或积累源于资本所有者个人的节俭,这种节俭导致的资本积累会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资本论》则认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剩余价值源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结果。并且,资本积累使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他人的劳动果实不断扩大对他人劳动果实的占有,从而导致财富的两极分化。本文通过比较《国富论》与《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共识,深入地分析了《资本论》对《国富论》中资本理论的继承。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的分析工具。在研究资本的本质来源时,《资本论》与《国富论》都采用了劳动价值论这种分析工具。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资本具有自利动机的观点,二者都看到了资本对利润的追求,认为资本会自动去往利润高的领域从而使自身扩大和增殖。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对资本推进生产力发展的肯定态度。《资本论》指出资本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超过了以往所有的生产方式,所以《资本论》认为资本具有文明作用。本文认为《资本论》继承了《国富论》中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观点。二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包括供劳动者生产使用的生产资料与供劳动者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两方面,而资本也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两方面。所以,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本文通过比较《国富论》与《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分歧,阐明了《资本论》对《国富论》中资本理论的批判。本文认为《国富论》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只看到资本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和促进作用,而忽略了资本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基础上。并且,《国富论》将资本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看作是绝对的,而没有意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以及客观规律必然会导致资本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消极阻碍作用。本文认为《资本论》批判了《国富论》将资本对生产条件的所有及占有看作是正当的、合理的。《国富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在于它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没有看到资本在劳动目的、劳动过程、劳动结果等方面对劳动者的剥削。除此之外,《资本论》在第二卷明确提出了对《国富论》资本划分理论的批判,以及对《国富论》资本报酬是决定价值的要素观点的批判。通过对《国富论》与《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共识与分歧的分析,通过对《资本论》对《国富论》中资本理论的继承与批判的研究,本文最终将《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不仅是理论本身的超越,还涵盖了研究方法、分析工具、研究立场和研究目的等方面的超越。在资本理论的研究上,《资本论》以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代替了《国富论》的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在分析资本理论时,《资本论》不但继承了《国富论》的分析工具,还创造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同时使用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两种分析工具致使《资本论》更加全面和科学。在研究资本理论的立场和目的上,《资本论》摒弃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一贯的资产阶级立场以及实现财富增长的目的。《资本论》站在了人类的立场上,为实现人类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而研究资本理论。最终,本文提炼出了《资本论》中资本理论的思想精华和研究结论。《资本论》认为资本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具有增殖价值作用的价值;资本不是单纯的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资本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生产关系;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是不足的,而是相对于资本不能实现其增殖价值职能的绝对过剩;资本不是绝对现象而是一种历史暂时现象。资本在生产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生产出自身走向灭亡的历史条件。由此可见,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必然性。资本不是永恒的,它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资本的历史使命。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比较《资本论》与《国富论》的资本理论,旨在论证《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以及《资本论》所构建的新的资本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陈珂[8](2021)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文中认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既是形成对事物一般认识的过程,又是在思维中回溯概念生成的过程。在此视角下,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体现为“两重过程”的统一,即形成对市民社会的一般认识和超越市民社会概念意识形态遮蔽的统一。所谓“上升”则意味着,马克思摆脱经济范畴抽象性的束缚,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市民社会概念生成的历史性、解剖其中的根本矛盾,从而把握其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过程。可见,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彻底分析与批判的关键枢纽。市民社会这一用语的产生具有历史性,它只是现代世界的产物。将市民社会观念追溯至古希腊“国家共同体”的看法,只不过是力图将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的市民社会观念永恒化的启蒙言说。随着17、18世纪启蒙理想从高扬到陨落,市民社会观念也经历了从建构到批判的转折,形成了两大理论传统。一是从政治、经济角度勾画理想社会蓝图的建构传统;二是从浪漫主义批判到辩证认识的批判传统。这构成了马克思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语境。在“市民社会问题”的驱使下,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呈现出“整体性”。所谓“市民社会问题”,即是在以平等交换为原则的市民社会中何以必然滋生出社会分化,这正是古典经济学派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症结所在。在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感性批判阶段,马克思从形式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将市民社会视为不包含经济关系的市民团体。在交往关系视角下的抽象阶段,作为“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与舞台”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只是马克思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用词,资本主义批判逻辑是马克思“解剖”市民社会的主导逻辑。在此时,马克思已经区分了作为分析工具的市民社会和“真正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解剖,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衍生。资本的生产关系以交换领域的平等、自由掩盖了生产领域的劳动剥削与剩余价值占有。由此,马克思并非仅将市民社会的概念内涵把握为社会结构层面的经济基础,而是一个将抽象、理想的市民社会概念,转化为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过程。解构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性质,成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生成逻辑的旨归,“劳动一般”的抽象性成为古典经济学构建市民社会理想形式的观念基础。斯密将交换领域中购得的劳动量作为主导逻辑,使其弘扬主体性的劳动价值论沦为商品拜物教的观念补充。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对于古典经济学的根本超越在于区分经济范畴的概念形式与社会形式。通过对经济范畴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不仅解构了“抽象统治”的现实生成,而且回答了“抽象”为何必然取得统治地位。马克思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以及方法论对于回应当代市民社会乌托邦思潮仍然在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方法论既是马克思对自身抽象性认识的超越,也体现于马克思对“抽象成为统治”时代症候的追问及解构。在这一过程之中,马克思一方面超越了黑格尔囿于“抽象理性”的批判,使哲学的视野面向现实;另一方面,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对“抽象存在”的崇拜,把握了资本的生产关系的本质。不同于走向对市民社会的辩护或“直观”的旧哲学,马克思以对市民社会真实本质的揭示,实现了立脚点的根本转化。

李文俊[9](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劳动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科学化水平,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研究,着力回应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该部分在阐释劳动、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意义,即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第二,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进行了深入挖掘。该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包括劳动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作用,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培养理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包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四个尊重”的方针,“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包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勤劳风尚,“宁俭勿奢”的节俭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夙夜在公”的奉献品质。第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劳动观培养需要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第四,运用实证调查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艰苦奋斗和创新的劳动精神缺失、诚信和生态劳动理念欠缺等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劳动观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第五,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为使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认知,热爱劳动的情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诚实、守法、生态的劳动信念,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内容应为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劳模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生态劳动理念教育。第六,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一是坚持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增强就业、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二是重视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创新劳动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三是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四是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总之,本文力求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张俊山[10](2021)在《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基础原理,其中蕴含着对人类劳动规律和商品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理解,在它背后有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支撑。劳动价值论产生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经马克思的革命性改造成为阐释价值范畴的科学原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包括关于价值实体、价值量、商品内部矛盾的内容及其抽象方法;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学说及相关范畴;价值形式及其发展;分析商品生产关系对价值本质的揭示以及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等。这些内容的背后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们是建立在对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目前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了解存在着简单化、定义化的倾向,对劳动价值论产生了许多误解和误用,并误导经济实践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必须对这些误解误用给予纠正乃至批判。劳动价值论对说明当代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价值论自身也在阐述当代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科学地认识劳动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地认识劳动价值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李嘉图笔记”与李嘉图难题——《伦敦笔记》中经济学思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伦敦笔记》中的“李嘉图笔记II—III”
二、“李嘉图笔记Ⅱ”与经济物相化中的货币
三、“李嘉图笔记Ⅲ”:劳动价值论与李嘉图难题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回应时代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理论是时代产物需回应时代诉求
科学认识和继承理论有助于指导现实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数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相关概述
        2.1.1 数理分析基本概述
        2.1.2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数理分析
        2.1.3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数理特性
    2.2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
        2.2.1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根本前提
        2.2.2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直接目的
        2.2.3 马克思研究数学的递阶逻辑
    2.3 马克思数学研究的时代贡献
        2.3.1 马克思独创0/0求导法
        2.3.2 马克思合理化微分过程
        2.3.3 马克思突破数学跨越关键理论
    2.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运用数学内在依据
        2.4.1 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发展必然
        2.4.2 数理分析抽象理论的基本方法
        2.4.3 数理逻辑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3.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思想
        3.1.1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数理思想
        3.1.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数理思想
        3.1.3 货币的起源与价值形式数理思想
        3.1.4 价值规律与商品拜物教数理思想
    3.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经典数理表达
        3.2.1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3.2.2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3.2.3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3.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理解析
        3.3.1 劳动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3.3.2 劳动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3.3.3 劳动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4.1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思想
        4.1.1 货币转化为资本数理思想
        4.1.2 剩余价值生产数理思想
        4.1.3 资本主义工资实质和形式数理思想
    4.2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经典数理表达
        4.2.1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假设前提
        4.2.2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4.2.3 经典剩余价值论的数理模型
    4.3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数理解析
        4.3.1 剩余价值论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4.3.2 剩余价值论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4.3.3 剩余价值论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小结
第5章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及其发展
    5.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思想
        5.1.1 资本循环和周转数理思想
        5.1.2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数理思想
        5.1.3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数理思想
        5.1.4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数理思想
        5.1.5 借贷资本和资本主义地租数理思想
    5.2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经典数理表达
        5.2.1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假设前提
        5.2.2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分析
        5.2.3 经典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的数理模型
    5.3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解析
        5.3.1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模型的解析发展
        5.3.2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方法的问题辩难
        5.3.3 再生产理论与转形问题数理分析的现代重构
    小结
第6章 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6.1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6.1.1 科学看待数学工具对学术研究的能动作用
        6.1.2 全面认识数理分析对理论发展的重要价值
        6.1.3 辩证分析国外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演进逻辑
    6.2 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科学性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政治性
        6.2.2 深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学理性
        6.2.3 夯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基础性
    6.3 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解释力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问题导向
        6.3.2 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应用领域
        6.3.3 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理论体系
    6.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路径
        6.4.1 创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数理分析研究
        6.4.2 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基本原则
        6.4.3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体系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框架
第1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缘起
    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1.1.1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1.2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评价
        1.1.3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蕴
    1.2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出场
        1.2.1 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
        1.2.2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1.2.3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
    1.3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1.3.1 数字泰勒主义盛行
        1.3.2 生活空间工厂化
        1.3.3 生活时间殖民化
    1.4 数字技术与人的数字化生存
        1.4.1 能动与被动之间的矛盾
        1.4.2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4.3 平等与剥削之间的矛盾
第2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
    2.1 数据成为商品
        2.1.1 数据的概念界定
        2.1.2 数据商品化的过程
        2.1.3 数据商品的二因素
        2.1.4 数据交换与一般数据
    2.2 数据商品的特征
        2.2.1 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逻辑并存
        2.2.2 低消耗性与高消耗性并存
        2.2.3 共享性与排他性并存
    2.3 数据拜物教
        2.3.1 拜物教的历史及发展
        2.3.2 拜物教在数据商品中的表现
        2.3.3 数据拜物教与传统拜物教的区别
第3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形式
    3.1 “数字劳动”及相关概念辨析
        3.1.1 数字劳动与产消合一
        3.1.2 数字劳动与受众商品
        3.1.3 数字劳动与免费劳动
        3.1.4 数字劳动与非物质劳动
        3.1.5 数字劳动与玩劳动
    3.2 数字劳动的特征
        3.2.1 劳动过程的强迫性与自愿性并存
        3.2.2 劳动对象的非物质性
        3.2.3 劳动资料的私人化和集中化并存
    3.3 数字劳动与数字劳工
第4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权力
    4.1 作为社会权力的数字资本
        4.1.1 数字资本权力的控制方式
        4.1.2 数字资本权力与生命政治权力的契合
    4.2 数字资本积累中的剥削
        4.2.1 数字圈地运动
        4.2.2 数字资本积累
        4.2.3 数字剩余价值
第5章 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
    5.1 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5.1.1 雇佣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5.1.2 非雇佣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5.2 数字劳工的斗争困境
        5.2.1 斗争组织困难
        5.2.2 斗争手段有限
        5.2.3 斗争目标模糊
        5.2.4 斗争收益不均
    5.3 数字劳工的解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7)《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富论》与《资本论》资本理论的共识
    2.1 关于资本界定与作用方面的共识
        2.1.1 资本是创造财富的要素
        2.1.2 资本具有保值和增殖的作用
    2.2 关于资本的报酬与分配方面的共识
        2.2.1 资本的报酬是雇佣劳动创造的增殖价值
        2.2.2 资本的报酬被资本所有者占有
    2.3 关于资本的划分与运动方面的共识
        2.3.1 资本可划分为多种形态
        2.3.2 资本是运动的且运动轨迹是循环
    2.4 关于资本的来源与积累方面的共识
        2.4.1 资本来源于过去的劳动
        2.4.2 资本积累是资本规模扩大的基础
第3章 《国富论》与《资本论》资本理论的分歧
    3.1 关于资本界定与作用方面的分歧
        3.1.1 《国富论》认为资本是使用价值
        3.1.2 《资本论》认为资本是价值
        3.1.3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作用是增进社会利益
        3.1.4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作用是增进资本家利益
    3.2 关于资本的报酬与分配方面的分歧
        3.2.1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流通领域
        3.2.2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报酬来源于生产领域
        3.2.3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报酬在资本家之间不等分配
        3.2.4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报酬在资本家之间平均分配
    3.3 关于资本的划分与运动方面的分歧
        3.3.1 《国富论》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
        3.3.2 《资本论》以价值为核心划分资本
        3.3.3 《国富论》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使用价值的运动
        3.3.4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运动是价值的运动
    3.4 关于资本的来源与积累方面的分歧
        3.4.1 《国富论》认为资本来源于资财所有者的节俭
        3.4.2 《资本论》认为资本来源于资本所有者对劳动的剥削
        3.4.3 《国富论》认为资本积累增加社会财富
        3.4.4 《资本论》认为资本积累导致财富两极分化
第4章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继承和批判
    4.1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继承
        4.1.1 继承了《国富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本分析工具
        4.1.2 继承了《国富论》资本具有自利动机的观点
        4.1.3 继承了《国富论》资本对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的观点
        4.1.4 继承了《国富论》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观点
    4.2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批判
        4.2.1 批判了《国富论》忽略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4.2.2 批判了《国富论》忽略资本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4.2.3 批判了《国富论》对资本的划分
        4.2.4 批判了《国富论》资本报酬是决定价值的要素
        4.2.5 批判了《国富论》资本对生产条件的所有及占有
第5章 《资本论》对《国富论》资本理论的超越
    5.1 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超越
        5.1.1 由实证研究方法跨越到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5.1.2 由规范研究方法跨越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5.1.3 由以劳动价值论为分析工具跨越到以剩余价值论为分析工具
    5.2 研究立场和目的的超越
        5.2.1 由资产阶级立场跨越到人类的立场
        5.2.2 由财富增长的目的跨越到人类解放的目的
    5.3 研究结论的超越
        5.3.1 资本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价值
        5.3.2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
        5.3.3 资本不是不足而是过剩
        5.3.4 资本不是绝对现象而是历史暂时现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评析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重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难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2 思想史溯源:市民社会概念产生的现代语境
    2.1 从古代国家共同体到现代市民社会的概念断裂
        2.1.1 古希腊时期的国家共同体
        2.1.2 现代市民社会内涵的转变
    2.2 从建构到批判的市民社会理论传统
        2.2.1 Civil Society所勾画的理想社会维度
        2.2.2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schaft所标示的现实批判维度
    2.3 两种话语系统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效应
        2.3.1 市民社会异化批判的两种不同逻辑
        2.3.2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从单向度批判到辩证认识的转变
3 逻辑演进:从抽象到具体的市民社会概念
    3.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进展的逻辑方法
    3.2 政治哲学批判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感性特殊性
        3.2.1 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直观“沿用”
        3.2.2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下的市民社会批判
    3.3 交往关系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形象
        3.3.1 唯物史观基本框架下市民社会概念的辨正
        3.3.2 阶级关系视角下“真正的市民社会”的历史生成
    3.4 生产关系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具体形象
        3.4.1 从阶级关系到生产关系的逻辑必然
        3.4.2 “市民社会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回响”
4 历史还原: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性质的生成与破解
    4.1 作为市民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基础的“劳动一般”
        4.1.1 现代劳动范畴的经济规定
        4.1.2 现代劳动概念的哲学言说
    4.2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矛盾与方法论根源
    4.3 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历史还原
        4.3.1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历史批判
        4.3.2 “劳动力”概念通向剩余价值生产
    4.4 理论效应:当代市民社会乌托邦批判
        4.4.1 祛魅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再生产机制
        4.4.2 打破作为公共领域的市民社会的政治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9)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 理论联系实际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调查研究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劳动的内涵
        2.1.1 劳动的基本含义
        2.1.2 劳动的特征
        2.1.3 劳动的作用
    2.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界定
        2.2.1 劳动观的基本含义
        2.2.2 新时代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2.2.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含义
    2.3 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价值
        2.3.1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2 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3.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
        3.1.1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3.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3.1.3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1.4 倡导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态度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
        3.2.1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
        3.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2.3 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3.2.4 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
        3.2.5 倡导“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
        3.3.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3.3.2 “宁俭勿奢”
        3.3.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3.4 “夙夜在公”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
        4.1.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4.1.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
        4.2.1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4.2.2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4.2.3 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
        4.2.4 劳动观培养需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分析
    5.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积极向上
        5.1.1 具有正确的劳动认知
        5.1.2 热爱劳动
        5.1.3 具有积极的劳动精神
        5.1.4 劳动信念坚定
    5.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
        5.2.1 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
        5.2.2 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
        5.2.3 艰苦奋斗及创新劳动精神缺失
        5.2.4 诚信与生态劳动理念欠缺
    5.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培养
        5.3.2 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
        5.3.3 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6.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
        6.1.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6.1.2 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6.1.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6.1.4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6.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内容
        6.2.1 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
        6.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
        6.2.3 劳模精神教育
        6.2.4 创新创业教育
        6.2.5 劳动法律法规教育
        6.2.6 生态劳动理念教育
第7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
    7.1 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7.1.1 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7.1.2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
        7.1.3 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
        7.1.4 增强就业及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
    7.2 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7.2.1 创新劳动实践教学
        7.2.2 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
        7.2.3 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
        7.2.4 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
    7.3 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
        7.3.1 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
        7.3.2 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
        7.3.3 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
        7.3.4 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
    7.4 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
        7.4.1 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
        7.4.2 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
        7.4.3 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一)从混沌的商品到作为价值的商品——价值的抽象
    (二)商品作为价值的存在物与其使用价值的矛盾
    (三)价值量的规定来自于价值的属性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五)商品的价值形式
    (六)价值的本质——商品生产关系的物化形式
    (七)关于商品拜物教
    (八)价值规律——人类劳动的一般要求在商品社会的特殊实现方式
三、对形成价值的劳动的进一步说明
    (一)形成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二)形成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的整体劳动
    (三)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四)区分价值创造的劳动与分配价值的活动
四、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的价值运动
    (一)价值的功能
    (二)价值的虚构
    (三)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
    (四)货币性质的变化打破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稳定联系

四、科学地认识劳动价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李嘉图笔记”与李嘉图难题——《伦敦笔记》中经济学思想实验研究[J]. 张一兵. 求是学刊, 2022(01)
  •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回应时代诉求[N]. 林贤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
  • [3]“价值源泉一元论”的学术争论及其现实意义[J]. 周绍东,丁瑞云. 《资本论》研究, 2021(00)
  • [4]澄清某些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一个论点的误解:究竟是归谬反驳,还是偷换概念?——兼与林子力、黄正山、朱富强、秦凤白等学者商榷[J]. 关柏春. 《资本论》研究, 2021(00)
  •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 刘雷. 吉林大学, 2021(01)
  • [6]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D]. 李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7]《资本论》与《国富论》资本理论的比较研究[D]. 解斯棋. 吉林大学, 2021(01)
  • [8]“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D]. 陈珂. 浙江大学, 2021(01)
  • [9]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D]. 李文俊. 辽宁大学, 2021(02)
  • [10]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J]. 张俊山.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1(02)

标签:;  ;  ;  ;  ;  

科学理解劳动价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