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出口报关必读书籍

企业进出口报关必读书籍

一、企业进出口通关必读书目(论文文献综述)

沈明威[1](2018)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交易额出现近1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下滑趋势延续至今,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增长迅速,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4%。纺织类跨境电商是跨境电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平台凭借信息技术、低交易成本,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从事婚纱礼服的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苏州贝宝公司,2012年成立,仅仅四年时间,到2016年的销售收入已增长到1.5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理论研究,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互联网经济理论、平台营销等,本文综合了相关理论,运用引力模型和案例分析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于纺织服装企业应对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内忧外患,对于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跨境电商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当下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找到本文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学者研究的关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然后对我国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现状、跨境电商出口现状及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现状进行总结概括。接着文章基于第二和第三章文献总结和现状分析,选取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因素,提出相应假设,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与验证。同时以苏州贝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婚纱礼服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的企业,影响其出口总额的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文章最后得出了能够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因素包括:政府出口退税等政策的激励、海关和物流快速的作业效率、成熟的在线支付系统、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品牌化发展以及人才竞争力等。阻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技术性贸易壁垒、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等。根据得出的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鼓励政府能够精准扶持偏远地区的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出口的发展;二是企业开发新的市场还是要深入到各个国家了解当地的习惯偏好,以弥补双方的文化差异。

邹晓斐[2](2012)在《检验检疫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 ——以浙江检验检疫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检验检疫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能够挖掘出更多的先进理念,并且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进行整合与凝聚,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对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的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具有对内的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对外能够提高检验检疫部门的影响力,为检验检疫部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打好基础,也大力宣传了检验检疫精神,为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争取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针对当前我国检验检疫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浙江检验检疫局的组织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实际调查和分析,深入分析了浙江检验检疫文化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浙江检验检疫系统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第二部分是检验检疫组织文化的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了检验检疫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论和检验检疫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构架;第三部分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现状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具体分析了浙江传统文化的建设现状,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浙江建设检验检疫组织文化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提出了浙江检验检疫局系统文化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第五部分是对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我国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的前景预测和展望。

陈飞汀[3](2010)在《海关邮递监管模式初探 ——基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文中认为邮递监管与我国外交、外贸、侨务、统战、民族、宗教等各项方针政策密切相关,是海关工作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体现。同时又直接面对各类进出境人员,时效性高、即决性强,执法难度大,稍有不慎,不但会引发执法争议、行政复议或诉讼,更会影响到海关和国家的对外形象。海关处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对外交往的前沿,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更新自身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理念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新公共服务理论建立在公民权利与责任民主化、社会民主化的基础上,强调公民服务的尊严和价值,对当前中国服务型政府改革有深刻的启示作用。新时期海关提出了构建现代化海关的宏伟目标,打造服务型海关是一个必经路径。在此过程中,有选择、批判性地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新公共服务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海关监管的实际,本文提出应坚持把关与服务并存、以服务为主的原则,形成邮递监管多元治理的模式,分别借鉴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三个理论的精华加以改进。

戴霞[4](2006)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准入”译自英文“Market Access”,产生于二战后关税与贸易的谈判中,其蕴涵的丰富内容日益引起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研究者的关注。从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和实践来看,市场准入制度作为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我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目前国内的市场化改革正处于攻坚时期,继续深化改革面临较多的法律问题,其中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力图在收集国内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西方政府规制经济学中市场准入的经济理论,结合相关的政治理论,沿着国内和国际市场准入两条主线,从法律的视角对市场准入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希望对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尽绵薄之力。本论文由前言、六章和结语构成,共二十余万字。 第一章 市场准入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该章的目在于统一和明确市场准入的概念,确定其范围并概括出不同的市场准入种类,确立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体系。 笔者综合目前国内外市场准入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情况,认为市场准入是政府(或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实现某种公共政策,依据一定的规则,允许市场主体及交易对象进入某个市场领域的直接控制或干预。市场准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市场准入包括一般市场准入、特殊市场准入和国际市场准入;狭义的市场准入或指一般市场准入,或指特殊市场准入,或指国际市场准入。笔者还分析了市场准入与市场进入、企业登记和宏观调控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更准确地界定市场准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市场准入进行不同的划分,市场准入的种类有:国内市场准入与国际市场准入;一般市场准入和特殊市场准入;贸易市场准入、投资市场准入和服务市场准入;经济性市场准入、社会性市场准入和垄断市场准入;形式市场准入与实质市场准入。国内市场准入又可分为一般市场准入和特殊市场准入;特殊市场准入又可分为经济性市场准入、社会性市场准入和垄断性的市场准入;国际市场准入可分为贸易市场准入、投资市场准入和服务市场准入。本论文即按以上种类展开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论述。 笔者指出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准入是法律学意义上的市场准入的基础。市场准入法是指政府(或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实现某种公共政策,依据一

姜宇,钟晓鸣[5](2005)在《红梅傲立俏枝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海关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高度重视、发动深入、学习认真、特色突出、边学边改、初见成效……”这是重庆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对重庆海关的评价。自今年1月下旬,重庆海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该关党组积极

梁江艳[6](2019)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FTA)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是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进入新世纪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缓慢;相较而言,自由贸易区(FTA,以下简称自贸区)因更具开放和灵活性优势而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引擎。2006年11月签署2007年7月1日生效实施的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对外签署的第三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目前,在经济全球化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升温的过程中,巴基斯坦在贸易领域持续性表现不佳,贸易逆差等经济痼疾长期得不到缓解以致巴基斯坦官方搁置了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的谈判,要求重新修订已签协议的相关内容。对此,本文首先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和自贸区等理论为基础,借鉴以上理论对经济效应多维度分析和解释,构建自贸区经济效应理论分析框架。其次,通过梳理中巴自贸区发展阶段和现状和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巴自贸区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中巴自贸区存在的困境,提出自贸区升级策略选择。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得出如下五个结论:第一,构建涵盖经济规模、工业化水平、贸易壁垒和要素禀赋四个理论分析假设的非对称型自贸区经济效应理论分析框架。中巴这类非对称型自贸区能否从自贸区建立中获得收益,不能简单地由标准型自贸区所获收益来衡量。第二,通过比较优势指数RCA和竞争优势指数TC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综合竞争力较强。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巴基斯坦较弱。第三,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巴自贸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对于中巴自贸区要更关注双方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共同边界两个因素的影响。中巴进出口贸易效率值略高于出口贸易效率值,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第四,根据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使用WITS-SMART模型和GTAP模型对中巴自贸区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巴自贸区经济效应是不确定和非均衡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比关税削减(关税壁垒)更重要的因素。第五,中巴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巴双边自由贸易影响需视不同产业而论,尤其是关系到本国国计民生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巴自贸区发展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巴自贸区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第一,要建立合理的自贸协议执行和协商机制,加快协议实施的步伐。第二,巴基斯坦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三,要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推动巴基斯坦工业化发展。第四,要改善两国贸易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同时,提出促进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的对策如下:要在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的部门和对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中市场准入不对称的部门进一步开放,具有贸易潜力但未在关税减免清单中的商品应纳入自贸区减税框架,关注点应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提升路径由易到难主要包括3个,可分别依托中国在南亚自贸区的布局(C+2模式和C+6模式)、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C+A模式)和依托南亚自贸区(C+S模式)提升中巴自贸区的经济效应。

雷小华[7](2018)在《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开展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及时掌握东盟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的一般动态和基本特征,从而为国家推进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积极有效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主要是以海洋权益和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南海周边国家(其中主要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4个国家)为重点分析对象,在具体分析其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以及各国海洋执法力量与体制的基础上,总结出各国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一般规律与执法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海洋权益和相关概念的理论内涵和界定。重点分析海洋权益、海权、海洋战略等概念的界定及联系与区别。指出海洋权益是国家管辖海域内,或者其他国家管辖海域内,但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海权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力量基础,海洋战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谋略。海权建设和海洋战略的目标是维护和实现海洋权益。海洋权益的维护依赖于海洋战略的成功实施。二是具体分析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维护。重点分析南海周边国家(其中主要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4个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具体分析其海洋权益维护的目标、目的、策略、主要行动与举措等等,探索找出南海周边各国海洋权益维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其基本特征与一般规律,从而为我国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针对特定的国家制定特殊性对策,实施“一国一策”等。三是具体分析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执法体制。重点研究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出台、海洋执法力量与执法部门间的关系与协调等内容,同时分析其优缺点并总结其各自特征。四是对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尽管国家国情不同,其海洋权益维护也各具特色,但他们也确实存在某些共同点和规律性,包括各国海洋战略目标各有侧重、目的不谋而合、手段与策略大致相似,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洋执法,最大限度维护海洋权益,但各国法律法规仍需完善,执法协调能力有待提高,执法水平与能力亟须提升。

二、企业进出口通关必读书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进出口通关必读书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跨境电商概念界定
        2.1.2 纺织服装行业概念界定
    2.2 跨境电商及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2.2.1 互联网经济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贸易中介理论
        2.2.4 平台营销模式理论
    2.3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 国内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研究
        2.3.2 国际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研究
        2.3.3 企业异质性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研究
        2.3.4 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文献述评及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总结
第3章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现状
        3.1.1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总体概况
        3.1.2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3.1.3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国别(地区)分析
    3.2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总量分析
    3.3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模式分析
    3.4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政策性机遇
    3.5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问题及风险
        3.5.1 信息不对称问题
        3.5.2 语言和文化差异问题
        3.5.3 知识产权风险
        3.5.4 物流和通关问题
        3.5.5 人力成本高,人才缺乏
第4章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因素选取与假设的提出
    4.2 变量和模型的确定
        4.2.1 因变量的设定与计量
        4.2.2 自变量的设定与计量
        4.2.3 控制变量的设定和计量
        4.2.4 研究模型的确定
    4.3 数据来源及说明
    4.4 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4.4.1 实证检验
        4.4.2 结果分析
第5章 基于苏州贝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5.1 研究方法说明
        5.1.1 选择案例研究方法的理由
        5.1.2 案例选择的依据
    5.2 案例介绍
        5.2.1 公司介绍
        5.2.2 公司产品介绍
    5.3 案例分析
        5.3.1 影响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出口的国内因素
        5.3.2 影响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出口的国际因素
        5.3.3 影响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出口的平台因素
        5.3.4 影响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出口的企业自身因素
    5.4 基于案例分析的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总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建议
    6.1 全文总结
        6.1.1 促进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因素总结
        6.1.2 阻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因素总结
    6.2 启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检验检疫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 ——以浙江检验检疫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检验检疫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2.1 检验检疫组织文化的基础理论
        2.1.1 组织文化理论
        2.1.2 行政组织文化理论
        2.1.3 检验检疫组织文化内涵
    2.2 检验检疫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架构
        2.2.1 检验检疫组织文化构建的内涵和原则
        2.2.2 检验检疫组织文化构建的影响因素
        2.2.3 检验检疫组织文化构建的过程
3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必要性分析
    3.1 浙江检验检疫局概况
    3.2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3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3.4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5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4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的建设
    4.1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的构建原则
    4.2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的构建内容
    4.3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的构建步骤
5 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5.1 积极发挥组织领导者的重要作用
    5.2 全面加强检验检疫人素质的培养
    5.3 着力改善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环境
    5.4 重点加强几个力度的文化建设
    5.5 不断注重检验检疫文化的创新发展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海关邮递监管模式初探 ——基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海关邮递监管的职能分析
    第一节、海关邮递监管的职能与实践
        一、范围与流程
        二、验放原则与尺度
    第二节、邮递监管的特点分析
        一、政策性强,敏感度高
        二、涉及面广,即决性强
        三、见物不见人,摩擦几率高
        四、品种繁多,差异显着
    第三节、邮递监管需要加大服务职能
        一、邮递监管历史沿革的需要
        二、非传统职能增强的需要
        三、邮递监管特殊性的需要
        四、建设服务型海关的需要
第三章、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海关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简要介绍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二、新公共管理阶段
    第二节、新公共服务产生的背景和基本观点
        一、提出的背景
        二、基本观点
    第三节、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与困境
        一、学术价值
        二、发展困境
    第四节、我国海关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一、海关建设需要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在海关推行新公共服务的困难分析
第四章、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看海关邮递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从理性官僚制的视角看
        一、管理人格化
        二、执法非标准化
        三、法制化建构不足
    第二节、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看
        一、效率和公平博弈,可能有失公允
        二、限值严重滞后,忽视公民权益
        三、政策制定忽略了一部分公民权利
        四、关务公开不足,公民参与有限
第五章、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邮递监管治理模式
    第一节、一种多元治理的模式
        一、公共行政理论不能割裂来看
        二、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共生
        三、一种多元治理的模式
    第二节、理性行政——以借鉴理性官僚制为主
        一、规制自由裁量权,约束自由裁量权的"自由"空间
        二、健全行政责任制度,加强行政约束
    第三节、工具理性层面——以借鉴新公共管理为主
        一、为民服务的各类服务举措
        二、快件通关系统与绩效提升
        三、服务外包的邮递监管适用
        四、适当引入360度考核
    第四节、价值理性层面——以借鉴新公共服务为主
        一、重视人,从向内关照开始
        二、重视、尊重公民的参与权
        三、尽快调整邮递监管限值
        四、建立新型"关-企"关系
第六章、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市场准入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1.1 市场准入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1.1.1 市场准入的概念和特征
        1.1.2 市场准入的种类
    1.2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1.2.1 经济学和法学意义上的市场准入制度
        1.2.2 市场准入法及其多部门法属性
        1.2.3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内容体系
第二章 市场准入的经济理论
    2.1 市场准入的经济分析
        2.1.1 市场准入—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
        2.1.2 市场准入的需求和供给
        2.1.3 市场准入的成本与收益
    2.2 市场准入经济理论的反思与发展
        2.2.1 市场准入经济理论的反思
        2.2.2 市场准入经济理论的发展—放松规制和激励性规制
    2.3 市场准入经济理论的评价
    2.4 市场准入经济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章 市场准入的政治理论
    3.1 政府权力与市场准入
    3.2 治理与市场准入
        3.2.1 治理
        3.2.2 治理之借鉴
    3.3 威尔逊的规制政治理论
第四章 国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4.1 市场准入相关部门法的调整
        4.1.1 民商法与市场准入
        4.1.2 行政法与市场准入
        4.1.3 经济法与市场准入
    4.2 特殊市场准入法的经济法属性
    4.3 特殊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4.3.1 特殊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制
        4.3.2 特殊市场准入法的特征
        4.3.3 特殊市场准入规制机构
        4.3.4 特殊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主要内容
        4.3.5 特殊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原则
        4.3.6 特殊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国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5.1 市场准入是WTO的重要目标
        5.1.1 国际市场准入的含义及其特点
        5.1.2 市场准入是WTO的重要目标
    5.2 WTO关于市场准入规定的主要内容
        5.2.1 体现市场准入的几个WTO原则
        5.2.2 WTO关于市场准入规定之评析
        5.2.3 WTO关于市场准入规定的特点和借鉴
    5.3 外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5.3.1 发达国家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
        5.3.2 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
    5.4 比较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6.1 一般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完善
        6.1.1 民商法对一般市场准入的调整
        6.1.2 一般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评析
        6.1.3 一般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2 特殊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完善
        6.2.1 行政法对特殊市场准入的调整
        6.2.2 经济法对特殊市场准入关系的调整
        6.2.3 特殊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6.3 WTO关于中国市场准入的入世承诺
        6.3.1 WTO关于中国贸易市场准入的入世承诺
        6.3.2 WTO关于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入世承诺
        6.3.3 WTO关于中国投资市场准入的入世承诺
        6.3.4 中国国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4 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构建
        6.4.1 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构建必需考虑的因素
        6.4.2 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构建的总目标
        6.4.3 中国市场准入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6.5 当前中国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6.5.1 国有垄断企业是新时期市场准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承诺
        6.5.2 划分我国当前市场准入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的界线
        6.5.3 应加强实质市场准入的研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红梅傲立俏枝头(论文提纲范文)

关党组带头,促进先进性教育活动蓬勃开展
措施得力,教育活动卓有成效
以先进性教育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6)“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FTA)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背景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自由贸易区与经济增长研究
        二、自由贸易区影响因素研究
        三、自贸区下产业发展研究
        四、中巴自贸区经济效应研究
        五、共识、分歧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局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理论解释和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自由贸易区
        二、非对称型自贸区和标准型自贸区
        三、自贸区经济效应及其度量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二、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
        三、自贸区的经济效应
        四、自贸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理论借鉴与分析框架
        一、前述理论借鉴
        二、分析框架
        三、分析框架的系统阐释和作用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巴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现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巴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
        一、两国自贸区整体布局
        二、中巴自贸区的发展阶段
        三、中巴两国降税模式
    第二节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下的中巴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
        一、货物贸易规模
        二、主要贸易方向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
        四、贸易便利化情况
    第三节 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竞争性分析
        一、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整体分析
        二、纺织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中巴自贸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二、变量及数据来源
        三、实证分析
        四、影响因素和贸易效率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中巴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
    第一节 中国和巴基斯坦非对称性特征描述
        一、经济规模
        二、工业化水平
        三、贸易壁垒
        四、要素禀赋
    第二节 局部均衡理论与SMART模型
        一、假设条件
        二、参数校准和模拟情景设置
    第三节 中巴自贸区经济效应的短期效应
        一、基准情景下的模拟结果
        二、其他情景下的模拟
    第四节 中巴自贸区经济效应的长期效应
        一、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二、税收收入
        三、福利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巴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与GTAP模型
        一、一般均衡理论
        二、GTAP模型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情景设置
        一、区域设定和行业设定
        二、技术路线与情景设置
    第三节 中巴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的实证结果
        一、经济增长效应
        二、福利效应
        三、贸易效应
        四、产业产出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巴自贸区发展困境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发展困境
        一、自贸协定实施缓慢
        二、商品贸易结构集中单一
        三、贸易逆差的经济痼疾
        四、贸易环境等壁垒因素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自贸协定缺乏有效执行机制
        二、巴基斯坦商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巴基斯坦工业发展“未强先衰”
        四、基础设施薄弱、便利化水平较低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提升策略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提升策略与路径
        一、提升策略
        二、提升路径
        三、促进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的对策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未来研究方向
        二、经验借鉴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本论文研究的背景、重要意义
    二、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基本思路
        (二) 主要内容
        (三) 重点难点
        (四) 主要观点
        (五) 主要研究方法
        (六)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海洋权益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海洋权益的概念
    二、海洋权益的基本特征
        (一) 法律制度之上的确定性
        (二) 客观存在状态上的稳定性
    三、海洋权益与海权、海洋战略等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 海洋权益与海权、海洋战略等概念的区别
        (二) 海洋权益与海权、海洋战略等概念的联系
    四、海洋执法体制的概念
第三章 越南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一、越南海洋概况
    二、越南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一) 制定海洋战略规划维护海洋权益
        1. 越南海洋战略的目标与内容
        2. 制定海洋战略规划维护海洋权益
        (二) 加强舆论宣传,不断强化海洋权益意识
        1. 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
        2. 开展对南海领土主权的常态化宣传
        (三) 不断扩张海洋国土,不断宣示海洋主权
        1. 不断攫取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海洋国土
        2. 在侵占的南海岛礁上进行各种活动以宣示主权
        3. 通过立法将南海纳入其领海主权
        (四) 加大国际石油开采合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 利用石油利益使南沙群岛争端国际化
        2.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五) 千方百计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
        1. 调整海上防卫体制
        2. 大量采购先进海空武器装备,提升立体作战能力
        3. 加强金兰湾建设,并向国际开放
        (六) 频繁开展外交活动,推进南海争端国际化
        1. 不断深化越美关系,谋求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以应对南海争端
        2. 继续巩固与俄罗斯的关系,争取俄罗斯对越南南海主张的支持
        3. 加强与日本在南海争端中的合作,增强日本的介入深度
        4. 加强与印度的合作,把印度引进南海争端
        5. 越南试图绑架东盟拉入南海冲突
    三、越南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一) 越南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1. 关于领海基线的立法
        2. 关于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立法
        3. 关于大陆架的立法
        4. 开展南海主权归属越南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研究
        5. 关于海洋执法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 加强海洋执法体制和执法力量建设
        1. 越南涉及海洋执法管理的机构
        2. 越南海洋执法的基本体制
        3. 越南海洋执法力量
        (三) 越南海洋执法管理部门的衔接运作机制
        1. 协调内容
        2. 协调机制
        (四) 越南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优缺点及主要问题
        1. 越南海洋管理体制的优点
        2. 越南海洋管理体制的主要缺点和问题
        (五) 对我国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借鉴意义
        1. 尽快制定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2. 完善我国的海洋执法合作机制
        3. 不断改善和增强海洋执法力量
        4. 通过立法来加强海洋管理
        5. 加强海洋执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中越关系发展趋势及我国可考虑的对策措施
        (一) 中越关系总体发展走向分析
        1. 近期走向分析
        2. 海上合作走向分析
        (二) 我国可考虑的对策措施
        1. 越南维护所谓的海洋权益的既定方针、政策不会改变
        2. 我国可考虑的对策措施
    五、结语
第四章 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一、海洋战略目标——成为东亚海洋强国
    二、海洋战略的目的——实现国家海洋利益
    三、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一) 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发展
        (二) 加快岛礁建设,妄图换取“合法”地位
        (三) 为争夺南海不懈进行国际努力
        1. 菲律宾导演“南海仲裁案”闹剧
        2. 利用舆论宣传,唱衰装“可怜”
        3. 妄图绑架东盟国家施压中国
        4. 谋求引入域外势力制衡中国
        (四) 推进武装部队现代化,尤其是海军现代化
        (五) 加强海洋安全多双边合作
        1. 菲美海洋安全合作
        2. 菲印尼海洋安全合作
        3. 菲马海洋安全合作
        4. 菲中海洋安全合作
        5. 菲越日海上合作
        (六) 借助美国抗衡中国及提升武装实力
    四、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一) 菲律宾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1. 《菲律宾宪法》(1987年)
        2. 宏观海洋政策
        3. 关于领海的立法
        4. 关于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立法
        5. 关于大陆架的立法
        6. 《地方政府法》(1991年)
        7. 《菲律宾渔业法》(1998年)
        8. 打击非法捕捞的法律和政策
        9. 其他海洋法律
        10. 其他海洋政策
        (二) 菲律宾海洋执法的基本体制与执法力量
        1. 建立海洋管理协调委员会
        2. 海洋执法管理的部门与职责
        3. 菲律宾海洋执法管理的衔接运作机制
        4. 菲律宾海洋执法力量
        5. 菲律宾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6. 菲律宾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优势与不足
        7. 对我国加强海洋执法体制改革的启示
    五、杜特尔特执政后菲律宾外交政策新走向与海洋权益维护
        (一)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外交政策新走向
        (二)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美南海合作
        (三)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菲南海合作
        (四)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日南海合作
        (五)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东盟南海合作
    六、结语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一、印度尼西亚海洋概况与海洋经济
        (一) 印度尼西亚海洋概况
        (二) 快速发展海洋经济
    二、印尼海洋战略目标
    三、印尼海洋利益与海洋战略目的
    四、印尼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一) “双轮驱动”之政治、外交手段
        1. 积极奉行“大国平衡策略”
        2. 主张用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3. 树立新的安全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二) “双轮驱动”之实力手段
        1. 加强军事现代化,逐步提升其军队作战能力
        2. 打击非法捕捞,维护海洋权益
        3.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
    五、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一)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1. 基本立法
        2. 宏观政策
        3. 具体法案
        4. 地方分权
        5. 法律与政策执行
        6. 印尼划定的群岛海道和海洋划界
        (二)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与执法力量
        1. 相对集中的管理部门——海洋渔业部
        2. 海上执法协调机构——海上安全协调委员会
        3. 执法强力部门——印尼海空军与警察部队
        4. 其他相关中央执法部门
        (三)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特征
        1. 不断提高海军、海警的执法能力
        2. 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构
        3. 依托东盟框架,加强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合作
        4. 加强马六甲海峡的联合巡逻
        5. 多种方式应对海洋环境污染
        6. 地方分权
        (四)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优势与不足
        1.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优势
        2.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的不足
    六、“全球海上支点”战略背景下印尼海洋权益维护的新挑战及应对
        (一) 印尼海洋权益维护面临的新挑战
        1. 海上安全威胁
        2. 海洋环境保护
        3. 自然灾害
        4. 保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意愿与能力的脱节带来的挑战
        5. 强硬保护海洋资源引发地区国家关系紧张带来的挑战
        6. 武装海盗周期性反弹带来的挑战
        (二) 印尼为应对海洋管理新挑战采取的主要措施
        1. 佐科政府执政前印尼应对海洋管理新挑战的措施
        2. 佐科政府执政后应对海洋管理新挑战采取的措施
        (三) 印度尼西亚海洋安全管理的展望及评价
        1. 打击非法捕捞政策会持续,维护海洋权益成效显着
        2. 军事现代化会逐步提升其作战能力,但不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 继续大国平衡战略,提升防卫安全合作
        (四) 中国应对:提升两国智慧,积极妥善解决重叠水域纠纷
    七、结语
第六章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
    一、马来西亚海洋战略目标与目的
        (一)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为国力增长提供“蓝色动力”
        (二) 构筑海洋安全,为国家保卫提供“蓝色屏障”
        (三) 确保重要航道影响力,为国家影响提供“蓝色话语权”
    二、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一) 坚持国防自主,加强海上军事力量建设
        (二) 积极开展海洋安全合作与寻求大国平衡
        1. 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区域性的海洋安全合作
        2. 借助域外势力,寻求大国平衡
        3. 借助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三、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律与体制
        (一)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的法规体系
        1. 关于领海的海洋立法
        2. 关于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立法
        3. 关于大陆架的立法
        4. 马来西亚涉及海洋渔业管理的法律与机构
        (二)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力量与基本体制
        1.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力量
        2.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基本体制
        3. 马来西亚海洋执法部门的衔接运作机制
        (三)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优势与不足
        1.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优势
        2. 马来西亚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不足
        (四) 对我国海洋执法体制改革的启示
        1. 海洋管理体制向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的方向发展
        2. 加强海洋管理部门和海洋执法机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3. 不断完善有关海洋管理的法律法规
        4. 加强海洋渔业和海洋执法的国际合作
第七章 文莱、泰国的海洋战略和对海洋权益的维护
    一、文莱海洋权益维护的目标与目的
    二、文莱海洋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
        (一) 关于文莱的领海立法
        (二) 关于文莱的大陆架的立法
        (三) 关于文莱与其邻国和相向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
    三、泰国海洋战略目标的形成
        (一) 地缘安全因素
        (二) 历史文化因素
        (三) 利益因素
        (四) 泰国海洋战略的目标与内容
    四、泰国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行动与举措
        (一) 推动海军现代化,加强海洋管理
        (二) 深化外部合作,奉行大国平衡策略
第八章 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执法体制的比较分析
    一、雄心勃勃的海洋战略目标
    二、不谋而合—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战略目的
        (一) 发展海洋经济是海洋战略的基本目的
        1. 印尼希望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
        2. 马来西亚希望发展海洋经济以促进国力的增长
        3. 菲律宾希望海洋产业成为为国家发展重点
        4. 越南希望通过发展海洋经济“靠海致富”
        (二) 维护海上安全与海上主权是海洋战略的主要目的
        1. 印尼:确保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周边局势安全
        2. 马来西亚: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战略通道安全
        3. 菲律宾:维护争议地区海上主权和海上安全
        4. 新加坡:重视国际安全合作,保护国家独立
        5. 泰国:努力维护和平的海洋安全环境
        6. 越南:确保海上主权完整与领土扩张
    三、手段相似—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的策略
        (一) 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贯彻实施海洋战略
        (二) 推进武装部队现代化,尤其是海军现代化
        1. 印尼:加强装备建设,提高海军保卫能力
        2. 马来西亚:坚持国防自主原则,加强海上军事力量建设
        3. 菲律宾:不断努力推进武装部队现代化
        4. 泰国:努力推动海军现代化
        5. 越南:千方百计加快海军建设
        (三) 借助域外大国势力,谋取海上利益的最大化
    四、加强海洋执法,最大限度维护海洋权益
        (一) 海洋法规逐步制定,但法规体系仍需完善
        (二) 建立海洋协调机构或者委员会,但执法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三) 加强执法力量建设,但执法能力仍有待提高
        (四) 引进域外大国势力,重视海洋执法国际合作
    五、结语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四、企业进出口通关必读书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D]. 沈明威. 东华大学, 2018(06)
  • [2]检验检疫系统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 ——以浙江检验检疫局为例[D]. 邹晓斐.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3]海关邮递监管模式初探 ——基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D]. 陈飞汀. 复旦大学, 2010(03)
  • [4]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 戴霞.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 [5]红梅傲立俏枝头[N]. 姜宇,钟晓鸣. 中国国门时报, 2005
  • [6]“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FTA)经济效应研究[D]. 梁江艳.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2)
  • [7]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执法体制研究[D]. 雷小华.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企业进出口报关必读书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