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MoIP实现的E_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

TDMoIP实现的E_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

一、用于TDMoIP实现的E_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运[1](2021)在《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植物工厂环境精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健康问题日趋凸显,催生了植物工厂技术的发展。在日本、美国等农业现代化发达国家,该项技术比较成熟,其中无土栽培技术、LED光照技术等已率先应用于空间站,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植物工厂正在迅速发展,但在技术研发上,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高集成度的智能系统;在新技术使用上,少有5G与植物工厂结合的案例;在产品应用与推广上,工厂建设不足,多为小型企业试水,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设计开发了一个多功能、智能化、低成本的植物工厂环境精准控制系统,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条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光谱范围的光照对植物所造成的影响大小,选择合适的灯板类型和调光方式。通过设置100个级别灯光控制,实现精准调节。(2)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空气环境、土壤环境进行分析,确定传感器类型及数据采集方案,将空气环境参数、土壤环境参数上传,为设备控制提供依据。(3)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包括主板主控单元、执行单元,设备控制器等。以STM32F103C8T6和STC8G2K64S4作为核心处理器,实现了组态屏、传感器模块、设备控制器、时钟电路的设计与整合。(4)完成5G通讯模组的选型,利用5G低延时、高速率的特性,将5G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改善物联网网络传输性能,保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高效处理。(5)完成系统软件设计,包括主板主控程序与执行程序、设备控制程序、物联网平台、基于组态屏的人机交互界面软件、移动端微信小程序等。(6)进行系统软硬件联调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植物生长实现精准监测控制,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与适用性。

欧阳润枞[2](2020)在《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安全防控的智能锁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行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锁作为一种安防工具,对于整个家居的安防起着重要的作用。锁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到智能式的历程,短短数十年间,智能锁也经历了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转变,虽然功能结构变得越来越多,但是操作的复杂度却越来越低,使用越来越简便。本文通过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锁方面的应用,并有机的结合用户量十分广泛的微信社交平台,设计了基于微信平台控制的智能锁系统,同时针对智能锁系统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控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环境下智能锁的研究背景与现状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微信的智能锁系统,对系统相关功能进行设计开发,以满足应用需求。通过引入微信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智能锁的使用效率与便利性。其次,由于智能锁系统将智能锁暴露在互联网环境下,锁的安全严重依赖于网络环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AES加密算法对通信数据包进行加密;同时,针对AES算法的拓展密钥生成算法中轮密钥相关性太高的问题,改进算法安全性,应用到系统中以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控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最后,使用相关物联网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对智能锁系统进行初步构建,结合系统整体框架和软硬件的设计,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系统功能的设计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赵建文[3](2020)在《军用通信装备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军用通信装备的种类和型号越来越繁杂,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高速数据电台、微波、散射、卫通、控制器、路由器、交换机、有线传输设备等军用通信装备随着各代产品的交替,技术体制、接口类型各不相同,给装备的维护、保养、检测、维修和保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些年在部队多体制并存,多代装备混编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装备部队的系统配备的检测维修车或者检测维修设备都是随系统研制,仅能保障自身系统的装备,无法满足目前的保障需求。本论文通过对近二十年的军用通信装备及检测技术进行了分类和研究,梳理并制定了军用通信装备检测设备的功能需求、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一套便携式军用通信装备检测仪原理样机。在硬件方面,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了主控单元和多个检测模块(包含通用仪表模块、指控装备检测模块、通信装备检测模块);在软件方面,主要采用自主可控、通用化、模块化、易开发、易集成等思路进行设计和实现,能够完成各型设备的基本检测、接口检测、故障诊断、通用仪表测量结果显示等功能。该原理样机在实验室中进行了设备的检测、故障诊断、设备管理、通用仪表检测、状态评估5大项的内容测试。经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该原理样机能够对军用通信装备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状态评估,满足现役装备检测需求;2.该原理样机能将故障定位于板级,能够应用于装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及作战中装备的故障维修等情形,能够大幅提高目前军用通信装备的保障能力;3.该原理样机检测对象包含指控通信装备类、通用仪表类、指控装备检测类等,能够解决目前军用通信装备检测存在的困难问题。

贾熙[4](2020)在《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的设计》文中指出伴随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列车设备愈加复杂,设备故障排查难度逐渐增大。列车事件记录仪作为列车安全设备之一,记录列车设备实时运行状态,为列车故障分析以及运营维护提供数据支撑,具有法律依据。针对国外列车设备技术垄断,国内城轨列车事件记录仪记录数据不全面,存储器安全防护不够,数据安全系数不高等方面问题,研究一种软硬件可配置化、具有数据加密算法的列车事件记录仪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通过分析TCN列车通信网络特点,从列车实际数据源出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整体设计方案,并完成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在硬件部分采用一块母板和多块子板的方式可根据列车实际情况实现硬件灵活配置,并完成以AM3358为控制核心的主控模块、数字量DI采集模块、模拟量AI采集模块、MVB总线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接口模块、电源模块等硬件电路设计。软件部分通过分析列车事件记录仪软件体系特点,选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系统平台。本文主要完成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与移植,MVB、DI等功能模块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应用主程序及各模块采集子程序设计。针对数据安全、数据完整性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专门运用于列车事件记录仪的ERM-ES加密算法,实现了记录仪数据加密转储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模拟试验平台,对列车事件记录仪的各模块进行功能性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事件记录仪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可完成数据加密转存功能以及数据完整性验证,从而验证方案的切实可行,满足列车事件记录仪记录数据具有法律依据不容篡改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王梦杰[5](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计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计轴设备—种在当下环境下比较常用的轨道检测设备,其主要基于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电磁感应的原理而开发的。其详细的开发原理便是,在感应线圈的帮助下,对轨道上有车、无车状态下的感应电动势的一些指标——相位、幅值等开展测试,基于测试数据来对是否有车进行分析。通过这样,便能够了解到轨道区段的列车是不是处于空闲还是占用状态,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到铁路运输中。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中还未能设计轨道交通计轴仿真系统,因此还无法对列车的现状进行分析。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计轴仿真系统的开发在当地显得特别重要。其能对多数计轴系统的功能进行仿真演示,设备利用率较高,同时系统还具有可以完成对列车是不是被占用以及对数据的功能进行存储等,以及分析对比之后的数据是不是符合要求等,在高校教学与实训过程中尤为重要。论文在充分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计轴仿真系统在高校教学与实训需求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计轴仿真系统的总体方案,并进行了具体的软硬件设计工作。硬件部分详细涵盖了传感器、按键输入电路、单片机、液晶显示器、远程数据控制、掉电保护、温度控制模块和语音播报等,以STC89C51作为主要的用于处理数据的模块,其中传感器模块的工作基本上利用HC-SR04超声波设备来采集数据的,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轨道区段列车的空闲或占用,LCD1602部分和JQ8900语音播报部分分别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和对异常的及时警报,并且基于GPRS通信,实现了监控机对计轴设备中提取的重要数据的监控和展现等。模块化编程是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子程序包括液晶显示器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按键输入电路以及语音播报等多个不同的模块,实现了计轴仿真系统检测列车占用与传递行车信息的功能。测试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计轴仿真系统的功能需求。

乔维君[6](2020)在《破壁机的故障自动诊断与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破壁机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食物料理机,以能够打破食物细胞壁,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破壁机的控制系统也随着产品的发展,以适应更多更复杂的功能需求。破壁机控制对象包括加热驱动和电机驱动,而加热驱动技术主要分热盘加热、厚膜加热和电磁加热等,行业广泛使用的是热盘加热;电机驱动部分,包括交流串激和直流无刷。直流无刷电机具有寿命长、扭矩大的优点,但由于其成本高,技术复杂度高,所以目前主要局限适用于高端产品。本文从破壁机的系统需求出发,设计了整个破壁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总体控制方案采用双核驱动方案,主机的主要功能为应用设计,从机的主要功能为信号采集和负载驱动。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硬件电路设计。硬件电路包括EMC滤波模块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发热盘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热敏电阻检测电路、霍尔传感器检测电路、主芯片控制模块、显示驱动模块、按键驱动模块和蜂鸣器驱动模块等部分。第二部分为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总体框架设计,驱动程序设计,检测程序设计,应用程序设计,智能化程序设计以及故障检测程序设计。驱动程序中包含双核通信协议设计、电机驱动程序、发热盘驱动程序;传感器检测程序中包含电压与电流检测、温度检测、水位检测、沸点检测、转速检测等;应用程序中包含蜂鸣器处理程序、数码管与LED灯处理程序、按键处理程序以及烹饪过程处理程序;智能化程序包括WIFI通信处理以及数据解析、数据上报处理;故障检测程序包含了传感器故障检测、负载异常检测以及误操作检测。程序文件包含了驱动层,检测层,应用层,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第三部分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包括硬件测试和软件测试,按设计标准测试系统的功能正确性和可靠性。第四部分为总结与展望。

左凯[7](2020)在《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现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而传统燃油汽车会加剧大气污染并且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这一问题逐渐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不依赖石油资源且无任何排气污染的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而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中最关键的部件就是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能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在电动汽车安全运行、电池充放电和能量分配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BMS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其性能存在不稳定性因素,进而影响电动汽车的整体运行安全。随着电池管理系统产业化的到来,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做全面的性能测试是保证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因此研制一套能够全面检测电池管理系统各项性能的测试系统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研究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系统,包括检测方案的制定、测试系统硬件设计、测试系统软件设计和试验验证。首先基于某款一体式BMS制定了合理的、全面的检测方案。其次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由一块检测主板和两块模拟电池板共同组成。通过CAN总线实现板间通信和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此次采用恩智浦2017年推出最新的32位汽车通用微控制器S32K148为硬件系统核心。然后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分为嵌入式软件设计和上位机设计。嵌入式软件部分负责根据制定好的检测方案,编写并封装相应的测试指令,执行指令并上传测试数据到上位机,上位机则负责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去调用相关指令,在指令执行完毕后上位机将测试数据与事先制定好的测试标准进行核对和验证,最终决定该检测项是否合格。该测试系统的通用性在于每一项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决策权都上交给上位机,即使以后项目需求发生更改,也只需要更改上位机配置即可,而全面支持的硬件部分和只负责根据上位机的配置调用执行测试指令的软件部分则无需修改。最后通过与BMS联调来验证整套测试系统功能完整性和测试数据精确度,以一套电池管理系统样品为测试对象,使用该测试系统测试了它的综合性能。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能够对动力电池系统的电压、温度、电流、各类唤醒、能量等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上位机界面显示电池系统的状态信息和故障检测结果,能够完成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出厂前全面检测,并对测试数据做了进一步分析,指出了该电池管理系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白卓[8](2020)在《导弹直列式安保系统起爆电路设计与分析》文中提出常规导弹的有效载荷设计中,起爆控制的精确性设计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爆炸装药的安全性和引爆可靠性、即时性。传统的起爆控制技术多采用单片机来实现,由于单片机自身局限性,无法实现并行处理,且需借助外部硬件电路完成复杂的逻辑接口,本文提出了基于FPGA的安保系统起爆电路的设计。FPGA拥有并行处理、可编程逻辑设计、速度快、集成化程度高、可移植性强和易于扩展的优势。依据产品的任务需求,分析了安保系统的起爆工作原理。为进一步提高导弹的安全性与精确性,提出了基于FPGA的安保系统起爆电路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设计方案。在起爆电路的设计中,起爆元器件需要达到很高的起爆电压才能完成引爆功能,这种严苛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因此本文设计了将27V弹上供电升压DC-DC转换,实现2400V的电压转换,并最终完成为储能器件的充电。提出对充电电容实时监控的创新点。在第二道保险解除后,开始给起爆电路中电容充电,并对电容两端电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并联电位器,以1:100比例将储能器件电压值输送回控制系统。当储能电容达到2400V电压时,停止储。在收到起爆信号后,储能器件瞬间释放电压到冲击片雷管两端,完成引爆。研究设计了安保系统起爆电路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对微控制器级其外围电路、通信接口、信号调制和高压脉冲电流开关控制驱动电路进行设计。最后使用AD软件绘制PCB图并完成实物的制作。并对原理样机进行调试与测试,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原理样机的可靠性。

宋铠钰[9](2020)在《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网络化和绿色化已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化车间也逐渐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为智能制造做准备,因此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也备受关注。本文以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为研究对象,对其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为数字化车间向智能化车间转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智能技术特征、智能功能特征和智能网络特征共同支撑起了该架构。其中,智能技术特征用来描述数字化车间内现场设备、生产管理和信息知识三个层面的智能化要素和水平,也是三个层面所具有的功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智能化界定基础。智能功能特征则给出了数字化车间内生产制造及计划管理等各层面所应具有的智能化功能技术的整体架构与描述。智能网络特征主要描述了数字化车间为实现智能制造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模型、网络架构和信息共享机制。(2)针对存在于数字化车间生产制造中数字化控制设备及其与业务管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中的问题,基于分层建模的方法和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的信息互联架构。以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信息为对象,定义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工单定义格式(Worksheet Definition Format,简称WDF)和过程消息格式(Process Message Format,简称PMF)。构建WDF信息组织结构,将数字化车间生产制造及计划管理等各层面数据信息按照合理的逻辑组织关系统一描述在WDF文件中,以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基于WDF资源驱动机制可实现生产节拍平稳控制。同时,通过WDF信息互联模型可解决不同厂商设备异构和平台差异性问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互联共享机制。(3)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法。目前数字化车间为实现柔性化作业管理而采用的智能调度技术,往往都是在依据人工经验确定的固定的工艺路径及工序设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会导致车间内现场设备没有被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有再被提高的可能性。因此,基于有向无环图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工艺的工艺路径规划模型,即PR-AOV网和PP-AOE网。PR-AOV网对复杂工艺进行拓扑排序寻找出所有可能的工艺路径,再通过PP-AOE网计算出这些工艺路径的关键路径。将该模型与人工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结合,实现柔性作业车间内的准静态智能调度和动态智能调度。此方法为实际生产中具有复杂工艺的智能调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4)首次提出了通过主轴电流杂波成分识别复杂工况铣刀磨损状态的研究思想。目前针对刀具磨损监测的研究方法众多,其中主轴电流监测方法由于不影响到机床的正常加工而被广泛采用,但目前方法很难适用于复杂工况下的刀具磨损监测,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业环境中的应用。针对主轴电流受切削工艺参数影响无法适应复杂工况条件下刀具磨损监测的问题,本论文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轴电流杂波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复杂工况下刀具磨损监测方法。通过剔除电流信号中反映切削参数变化的相关信息,保留与刀具磨损状态相关性强的杂波成分,并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一种Le Net-WSRMC网络,自适应地挖掘主轴电流杂波中蕴含的刀具磨损状态特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5)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研究,围绕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架构及其智能功能搭建了仿真验证平台,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完成两种数字化车间网络架构中MES层和SCADA监控层应用程序的开发,构建了数字化制造车间MES层、SCADA层和设备层三层网络架构。并在该信息互联架构软件环境下对本文提出的信息交互机制、WDF模型、PMF模型,WDF信息组织架构及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法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将本文提出的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模型及信息共享机制在北京北一机床有限公司数字化制造车间进行了应用验证通过仿真平台与现场验证,证明了本文的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及有效性。

李杰[10](2019)在《基于国产处理器SC2105E的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是一款能够将开关量信号输出控制的装置。通过总线接收主控装置相关指令,并通过继电器输出开关量信号的相关状态。现有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特别在水利工程综合管控系统中都需要输出开关量信号,这些开关量信号对整个系统至关重要。以往此类装置在快速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国产化水利发展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本课题来源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安全可控通用测量控制处理单元面向水利水电领域应用研究及推广》。为响应国家号召,针对目前应用国外处理器的现地装置的现状及已有核心技术,开展基于安全可控国产处理器的现地装置产品的技术研究。本课题研制基于国产处理器SC2105E的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它同时支持8路开关量信号输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硬件电路设计、装置电磁兼容性问题分析、装置软件设计、装置性能测试。1.在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中,首先对装置的硬件电路的设计思路进行阐述,其次将装置在物理上分为主板和通道版,再分别对主板和通道板的各单元进行详细说明。2.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在现场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由于电磁干扰所带来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本文对装置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包括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干扰度试验、浪涌抗干扰度试验、静电放电抗干扰度试验、工频磁场抗干扰度试验、阻尼振荡磁场抗干扰度试验,辐射电磁场抗干扰度试验、电源电压突降和中断抗干扰度试验、高频抗干扰度试验。根据GB/T 17626系列标准可以说明,装置在以上电磁干扰环境中可以正常工作,具有抗电磁干扰的性能。3.在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的软件设计中,分为六大部分,即初始化工作、运行指示灯工作、RS485现场总线接口、输出控制接口、输出反馈接口和程序安全设计。本设计选用Keil开发工具,通过C语言编程。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为实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课题提出一种通过处理器唯一的识别码进行程序加密的方法。4.为检测本课题的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工作是否正常,利用IAC2000系列一体化测控仿真平台进行测试,通过观察万用表观察输出信号的正确性,通过LED指示灯的状态来判断反馈信号的正确性。经试验分析得出,本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正确,处理器得到的反馈值正确,装置工作正常。

二、用于TDMoIP实现的E_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TDMoIP实现的E_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植物工厂环境精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植物工厂现状
        1.2.2 国内植物工厂现状
        1.2.3 5G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1.3 发展前景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环境精准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环境需求性分析
        2.1.1 植物生长对光照的需求
        2.1.2 植物生长对空气、土壤环境的需求
    2.2 控制策略
        2.2.1 光照控制策略
        2.2.2 设备控制策略
    2.3 系统方案
        2.3.1 总体设计
        2.3.2 相关工作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主板主控单元
        3.1.1 最小系统
        3.1.2 电源部分
        3.1.3 实时时钟
        3.1.4 互联网模块
    3.2 主板执行单元
        3.2.1 核心
        3.2.2 LED驱动
        3.2.3 MAX485
    3.3 设备控制器
    3.4 传感器
        3.4.1 CO_2传感器
        3.4.2 土壤PH变送器
        3.4.3 电导率温度水分三合一变送器
        3.4.4 叶面温湿度传感器
    3.5 执行设备
        3.5.1 执行机构
        3.5.2 灯板
        3.5.3 5G
    3.6 组态屏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主板主控程序
        4.1.1 初始化
        4.1.2 掉电恢复
        4.1.3 串口接收
        4.1.4 定时器
    4.2 主板执行程序
    4.3 设备控制器程序
    4.4 协议设计
        4.4.1 软件配置
        4.4.2 指令传输
        4.4.3 网络传输
    4.5 物联网平台
        4.5.1 平台概述
        4.5.2 使用到的功能
    4.6 微信小程序
    4.7 组态屏界面设计
        4.7.1 功能需求
        4.7.2 VGUS软件简介
        4.7.3 组态屏功能设计与实现
第5章 测试
    5.1 测试概述
    5.2 测试环境与结果
        5.2.1 调光精度测试
        5.2.2 数据互传、设备控制测试
        5.2.3 老化测试
    5.3 应用测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安全防控的智能锁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难点
    1.5 章节安排
2 系统相关技术概述
    2.1 低功耗
    2.2 MQTT物联网协议
    2.3 数据加密算法
    2.4 本章小结
3 智能锁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3.1 系统需求分析与平台选择
        3.1.1 系统功能性需求
        3.1.2 云平台的分析与选择
    3.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3 关键技术研究
        3.3.1 有限域
        3.3.2 AES算法的结构与分析
        3.3.3 密钥拓展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3.3.4 相关实验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智能锁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智能锁硬件设计与实现
        4.1.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4.1.2 MCU及相关外围接口设计
        4.1.3 触摸按键
        4.1.4 OLED显示设计
        4.1.5 串口与无线通信设计
        4.1.6 嵌入式软件低功耗休眠与唤醒设计
    4.2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2.1 软件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4.2.2 微信公众平台与云平台搭建
        4.2.3 智能锁程序设计
        4.2.4 服务端后台程序设计
        4.2.5 数据加密算法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功能测试
    5.1 系统环境配置
        5.1.1 微信公众号配置
        5.1.2 用户配置
        5.1.3 环境配置
    5.2 系统功能测试
        5.2.1 用户权限
        5.2.2 主菜单功能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3)军用通信装备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论文内容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军用通信装备检测仪研究需求
    2.1 功能
    2.2 性能要求
        2.2.1 电台/数据链/集群设备/车通/天馈线检测能力
        2.2.2 天馈线/天线合路器测试能力
        2.2.3 接力/散射设备检测能力
        2.2.4 卫通地面设备检测能力
        2.2.5 交换设备/车通检测能力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便携式通指装备检测仪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硬件总体设计
    3.2 各模块硬件设计
        3.2.1 主控单元
        3.2.2 通用仪表模块
        3.2.3 指控装备检测模块
        3.2.4 通信装备检测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便携式通指装备检测仪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设计总体思路
    4.2 操作系统
    4.3 数据库功能设计
    4.4 软件功能组成
    4.5 信息交互关系
        4.5.1 内部信息交互关系
        4.5.2 外部信息交互关系
    4.6 软件功能界面设计
        4.6.1 用户登录界面
        4.6.2 主界面
        4.6.3 设备检测模块界面
        4.6.4 用户管理模块界面
        4.6.5 故障管理模块功能和界面设计
        4.6.6 通用仪表模块界面
        4.6.7 设备管理模块界面
        4.6.8 状态评估界面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便携式通指装备检测仪测试内容及结果
    5.1 测试内容总述
    5.2 设备测试内容及结果
        5.2.1 测试内容
        5.2.2 测试结果
    5.3 故障诊断测试内容及结果
        5.3.1 测试内容
        5.3.2 测试结果
    5.4 设备管理测试内容及结果
        5.4.1 测试内容
        5.4.2 测试结果
    5.5 通用仪表测试内容及结果
        5.5.1 测试内容
        5.5.2 测试结果
    5.6 状态评估测试内容及结果
        5.6.1 测试内容
        5.6.2 测试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列车事件记录仪发展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列车事件记录仪总体方案设计
    2.1 TCN列车通信网络
    2.2 MVB多功能车辆总线
        2.2.1 MVB通信数据特点
        2.2.2 MVB帧及报文
    2.3 ERM采集数据分类
    2.4 ERM总体方案设计
        2.4.1 ERM系统组成
        2.4.2 ERM各模块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RM硬件设计
    3.1 ERM硬件总体架构
    3.2 ERM主控制板
        3.2.1 AM3358芯片
        3.2.2 主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3.3 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3.4 AI/DI信号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3.4.1 DI信号采集电路
        3.4.2 AI信号采集电路
    3.5 MVB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3.5.1MVB控制器D013
        3.5.2 D013外围电路设计
        3.5.3 MVB外源接口电路
    3.6 防护储存器模块
    3.7 通信接口电路
        3.7.1 以太网接口
        3.7.2 RS-232接口
        3.7.3 USB通信接口
        3.7.4 JTAG接口电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RM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架构
        4.1.1 ERM软件需求分析
        4.1.2 嵌入式系统的选择
        4.1.3 ERM软件总体架构
    4.2 ERM软件开发环境
        4.2.1 交叉编译环境
        4.2.2 TFTP服务器搭建
    4.3 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
        4.3.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架构
        4.3.2 引导加载程序
        4.3.3 嵌入式Linux内核
        4.3.4 Linux根文件系统
    4.4 ERM应用软件设计
        4.4.1 ERM主程序设计
        4.4.2 AI模拟量采集程序设计
        4.4.3 DI数字量采集程序设计
        4.4.4 MVB总线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5 ERM-ES加密转储算法
        4.5.1 ERM-ES加密转储算法结构
        4.5.2 ERM-ES加密转储算法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平台搭建
    5.2 串口测试
        5.2.1 调试串口终端显示测试
        5.2.2 串口数据收发测试
    5.3 以太网测试
        5.3.1 以太网通信调试
        5.3.2 以太网功能测试
    5.4 采集功能测试
        5.4.1 AI、DI采集测试
        5.4.2 MVB数据采集测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城市轨道交通计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课题研究思路
2 系统组成及原理
    2.1 系统组成及功能
    2.2 计轴系统
        2.2.1 计轴设备特点
        2.2.2 计轴设备组成及特点
        2.2.3 计轴设备工作方式
        2.2.4 计轴传感器
        2.2.5 主要计轴设备
    2.3 计轴系统的工作原理
        2.3.1 计轴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2.3.2 车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4 计轴系统的应用
    2.5 计轴仿真系统的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硬件设计
    3.1 系统设计思路
    3.2 系统功能
    3.3 硬件电路模块
        3.3.1 单片机模块
        3.3.2 电源模块
        3.3.3 晶振电路
        3.3.4 复位电路
        3.3.5 传感器模块
        3.3.6 DS18B20温度校正模块
        3.3.7 液晶显示模块
        3.3.8 掉电保护模块
        3.3.9 供电模块
        3.3.10 语音播报模块
        3.3.11 按键输入模块
        3.3.12 远程数据通信模块
    3.4 抗干扰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软件设计
    4.1 车轮数LCD1602显示部分
    4.2 超声波测距LCD1602显示部分
    4.3 语音播报模块部分
    4.4 DS18B20 温度检测LCD1602 显示部分
    4.5 温度校正部分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条件
    5.2 测试方法
    5.3 系统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主函数程序
    附录 B-LCD函数程序
    附录 C-TEMP函数程序
    附录 D-DISTANCE函数程序
    附录 E-BROADCAST函数程序
    附录 F-GPRS函数程序
    附录 G-原理图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破壁机的故障自动诊断与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需求
        1.1.1 研究背景
        1.1.2 需求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设计目标及性能指标
    1.4 本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破壁机故障检测及保护系统硬件设计
    2.1 破壁机简介
        2.1.1 破壁机种类介绍
        2.1.2 破壁机结构组成
        2.1.3 破壁机的控制系统
    2.2 硬件总体功能框图
    2.3 原理图设计与PCB设计
        2.3.1 下位机板原理图与PCB设计
        2.3.2 上位机板原理图与PCB设计
    2.4 故障检测及保护电路设计
        2.4.1 EMC保护模块电路
        2.4.2 开关电源模块电路
        2.4.3 电压检测电路
        2.4.4 电流检测电路
        2.4.5 过零检测电路
        2.4.6 发热盘驱动模块电路
        2.4.7 电机控制模块电路
        2.4.8 霍尔传感器检测电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破壁机故障检测及保护系统软件设计
    3.1 软件开发环境
    3.2 软件框架主体
        3.2.1 主机软件设计
        3.2.2 从机软件设计
    3.3 主机程序设计
        3.3.1 蜂鸣器处理程序设计
        3.3.2 显示处理程序设计
        3.3.3 按键处理程序设计
        3.3.4 烹饪过程程序设计
        3.3.5 智能化程序设计
    3.4 从机程序设计
        3.4.1 通信协议设计
        3.4.2 发热盘驱动程序设计
        3.4.3 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3.4.4 传感器检测程序设计
    3.5 故障检测程序设计
        3.5.1 NTC故障检测及保护
        3.5.2 电机故障检测及保护
        3.5.3 电压异常检测及保护
        3.5.4 加热故障检测及保护
        3.5.5 食材溢出检测及保护
        3.5.6 其它故障检测及保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破壁机故障诊断系统测试
    4.1 功能可靠性测试
        4.1.1 常规功能测试
        4.1.2 可靠性寿命测试
        4.1.3 功能故障测试
    4.2 硬件可靠性测试
        4.2.1 电磁兼容测试
        4.2.2 开关电源测试
        4.2.3 硬件故障测试
    4.3 软件可靠性测试
        4.3.1 操作显示查错
        4.3.2 工作过程查错
        4.3.3 软件模拟故障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BMS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BMS测试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
    2.1 BMS的硬件结构
    2.2 BMS软件设计及功能
        2.2.1 通信功能
        2.2.2 SOC估算功能
        2.2.3 故障诊断功能
        2.2.4 开关量功能
        2.2.5 热管理功能
        2.2.6 状态参数测量功能
        2.2.7 预充电管理功能
    2.3 本章小结
3 测试方案制定
    3.1 测试系统整体架构
    3.2 测试方法和规范
        3.2.1 电源部分
        3.2.2 各类唤醒检测
        3.2.3 CAN通讯检测
        3.2.4 输入输出检测
        3.2.5 充电连接模拟
        3.2.6 高低边继电器检测
        3.2.7 温感模拟
        3.2.8 霍尔、分流器模拟
        3.2.9 电磁锁、水泵模拟
        3.2.10 单体电压检测及校准
        3.2.11 总压检测及校准
        3.2.12 绝缘阻抗检测
    3.3 本章小结
4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4.1 硬件开发平台简介
    4.2 硬件功能指标
        4.2.1 检测主板功能指标
        4.2.2 模拟电池板功能指标
    4.3 测试系统主板设计
        4.3.1 电源
        4.3.2 主控MCU
        4.3.3 各类唤醒测试
        4.3.4 通讯功能
        4.3.5 充电连接模拟
        4.3.6 输入输出检测
        4.3.7 总压和绝缘检测
        4.3.8 继电器检测
        4.3.9 温感模拟
        4.3.10 霍尔、分流器模拟
        4.3.11 电磁锁、水泵模拟
    4.4 测试系统模拟电池板设计
        4.4.1 模拟电池电压输出
        4.4.2 被动均衡电流采集电路
        4.4.3 单体电压采集电路
    4.5 本章小结
5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5.1 嵌入式软件设计
        5.1.1 测试任务管理
        5.1.2 功能测试原理
        5.1.3 测试系统通讯协议制定
        5.1.4 功耗电流测试
        5.1.5 辅助供电测试
        5.1.6 开关采集及各类唤醒测试
        5.1.7 模拟温感测试
        5.1.8 电压输出测试
        5.1.9 开关量输出测试
        5.1.10 CP信号测试
        5.1.11 电磁锁、水泵测试
        5.1.12 高压信号检测
        5.1.13 电池包电压监测及被动均衡测试
    5.2 上位机设计
        5.2.1 上位机开发平台简介
        5.2.2 上位机设计方案
        5.2.3 工程师用户
        5.2.4 产品测试用户
    5.3 本章小结
6 测试系统试验验证
    6.1 测试系统电压输出
    6.2 BMS电压采集精度及校准
    6.3 BMS均衡采集验证
    6.4 设计改进及验证
        6.4.1 电源纹波及开关噪声
        6.4.2 上下电时序优化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测试系统实物图

(8)导弹直列式安保系统起爆电路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动态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技术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导弹直列式安保系统起爆电路总体设计
    2.1 需求概述
        2.1.1 功能描述
        2.1.2 工作时序
    2.2 安保系统与炮射导弹系统之间的标准串口通信协议
    2.3 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
        2.3.1 安保系统起爆电路的主要功能
        2.3.2 方案设计
        2.3.3 系统组成
    2.4 设计原则分析
    2.5 总体设计指标
    2.6 本章小结
3 起爆电路及主要电路模块设计
    3.1 系统硬件整体结构
    3.2 模拟电路可靠性设计
        3.2.1 引信静电环境
        3.2.2 引信电磁环境
    3.3 电源管理部分
        3.3.1 系统工作电量
    3.4 起爆执行模块
        3.4.1 升压整流电路
        3.4.2 储能电容器
        3.4.3 高压脉冲开关控制起爆电路
    3.5 模拟电路可靠性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起爆电路最小控制系统设计
    4.1 主控制器芯片选用
        4.1.1 可编程逻辑器件
        4.1.2 ARM、DSP 与 FPGA 比 比较
        4.1.3 硬件描述语言
        4.1.4 最小系统芯片选型
    4.2 最小系统外围硬件电路
        4.2.1 电源电路
        4.2.2 时钟电路
        4.2.3 复位电路
        4.2.4 配置电路
        4.2.5 SRAM 外围电路
        4.2.6 UART 接口电路
        4.2.7 AD/DA 接口电路的设计
        4.2.8 激光测距机接口电路
    4.3 FPGA顶层模块设计
        4.3.1 FPGA设计流程
        4.3.2 开发环境及仿真环境简介
    4.4 SRAM 存储模块
    4.5 系统时序控制模块
    4.6 本章小结
五 样机制作调试与实验
    5.1 硬件实物设计与制作
    5.2 系统调试
    5.3 本章小结
六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创新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数字化车间是制造业向着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1.1.2 制造过程信息的互联互通是制造车间智能化的关键
        1.1.3 信息模型是互联互通的基础
        1.1.4 制造车间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
        1.2.2 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研究现状
        1.2.3 信息集成研究现状
        1.2.4 数字化车间智能调度研究现状
        1.2.5 数字化车间智能监控研究现状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内容的总体框架
第2章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研究
    2.1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
        2.1.1 智能技术特征
        2.1.2 智能功能特征
        2.1.3 智能网络特征
    2.2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互联网络体系结构
    2.3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交互机制
        2.3.1 工单定义格式
        2.3.2 过程消息格式
        2.3.3 解析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研究
    3.1 面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信息互联架构
    3.2 工单定义格式(WDF)
        3.2.1 功能模型
        3.2.2 资源模型
    3.3 WDF信息组织结构
        3.3.1 纵向嵌套规则
        3.3.2 横向链接规则
    3.4 资源驱动机制
    3.5 WDF的生命周期
    3.6 过程消息格式(PMF)
        3.6.1 消息族
        3.6.2 信息交互模式
        3.6.3 消息传递级别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的数字化车间智能调度研究
    4.1 高级计划与排程(APS)概述
        4.1.1 APS的构成
        4.1.2 APS的定位
    4.2 数字化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4.2.1 传统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4.2.2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4.3 工艺路径规划模型
        4.3.1 PR-AOV网络
        4.3.2 PP-AOE网络
    4.4 基于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方法
    4.5 数字化作业车间的准静态与动态调度
        4.5.1 准静态调度
        4.5.2 动态调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主轴电流杂波的刀具磨损状态智能识别研究
    5.1 主轴电流杂波映射刀具磨损机理
        5.1.1 铣削力与刀具磨损关系
        5.1.2 主轴电流与铣削力关系
    5.2 铣刀磨损状态的智能识别方法
    5.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5.3.1 输入层
        5.3.2 卷积层
        5.3.3 池化层
        5.3.4 全连接层
        5.3.5 输出层
        5.3.6 损失函数
        5.3.7 反向传播算法
    5.4 试验验证
        5.4.1 实验装置
        5.4.2 实验数据集
        5.4.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验证与分析
    6.1 现场验证
        6.1.1 企业概述
        6.1.2 企业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存在的问题分析
        6.1.3 验证现场环境
        6.1.4 验证方案
        6.1.5 验证步骤及过程
    6.2 仿真平台验证
        6.2.1 系统架构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6.2.2 MES应用程序
        6.2.3 SCADA应用程序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常用数据类型的描述和编码
附录B Function类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附录C Resource类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附录D PMF消息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附录E 典型零件的图纸与工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国产处理器SC2105E的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主要器件选择
    2.1 处理器选择
    2.2 现场高速总线选择
    2.3 继电器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硬件电路设计
    3.1 硬件结构介绍
        3.1.1 硬件设计思路
        3.1.2 单板功能描述
    3.2 CPU板各单元
        3.2.1 CPU板功能单元划分
        3.2.2 MCU微控制器描述
        3.2.3 电源模块描述
        3.2.4 通讯模块
        3.2.5 输出控制及反馈电路
        3.2.6 地址开关
    3.3 CHL板各单元
        3.3.1 概述
        3.3.2 继电器驱动电路
        3.3.3 继电器输出
    3.4 本章小结
4 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电磁兼容性问题分析
    4.1 电磁兼容性介绍
    4.2 抗电磁干扰方法
    4.3 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集成设计
    4.4 抗电磁干扰试验分析
        4.4.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4.4.2 浪涌抗扰度试验
        4.4.3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4.4.4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4.4.5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4.4.6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4.4.7 电源电压突降和中断抗扰度试验
        4.4.8 高频抗扰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软件设计
    5.1 软件结构
    5.2 初始化工作程序
    5.3 运行指示灯工作程序
    5.4 现场总线接口程序
    5.5 输出控制接口程序
    5.6 输出反馈信号接口程序
    5.7 通讯规约描述
        5.7.1 通讯接口定义
        5.7.2 概述
        5.7.3 报文响应超时及处理
        5.7.4 报文响应错误及处理
        5.7.5 数据帧基本格式
        5.7.6 功能码
    5.8 主程序流程图
    5.9 程序安全设计
    5.10 本章小结
6 调试分析
    6.1 Keil uVision4 简介
    6.2 Keil4 调试过程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用于TDMoIP实现的E_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植物工厂环境精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运. 阜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安全防控的智能锁系统的设计[D]. 欧阳润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 [3]军用通信装备检测技术研究[D]. 赵建文.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的设计[D]. 贾熙.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城市轨道交通计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梦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6]破壁机的故障自动诊断与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乔维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7]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系统开发[D]. 左凯.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8]导弹直列式安保系统起爆电路设计与分析[D]. 白卓. 中北大学, 2020(10)
  • [9]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D]. 宋铠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
  • [10]基于国产处理器SC2105E的开关量输出现地装置研制[D]. 李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TDMoIP实现的E_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