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女成语英译

中国美女成语英译

一、汉语美貌类成语的英译(论文文献综述)

曹钰茹[1](2021)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汉语成语习得偏误研究 ——以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成语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新加坡学习者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有利于其更好的融入汉语语境,提高其汉语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汉语的教与学。但是,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特点又使成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不易领会其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及其蕴含的感情色彩,也较难理解成语的内在结构并准确运用,使得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成语时存在一定的偏误。本文重点关注新加坡学习者在习得成语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情况,目前新加坡的汉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与欧美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学方法区分开来,新加坡虽然具有较丰富的汉语文化背景,但是对新加坡的汉语成语教学缺少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为例,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汉语成语习得偏误进行研究,分析新加坡学生在成语学习中存在的偏误类型,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研究除引言和结论外,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是陈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对汉语国际教学中关于成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论述了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内容,首先说明了新加坡学生学习汉语的背景情况,再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成语进行检索、分析其在习得成语中存在的偏误,对新加坡汉语学习者的成语偏误进行分类,并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内容,主要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针对新加坡汉语学习者成语习得存在的偏误类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新加坡汉语学习者的成语学习。第四部分内容,是以新加坡学生的一篇偏误类型较多的作文语料为例,分析写作中学生存在成语使用的偏误,并运用前文所提到的教学方法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减少成语习得的偏误现象,促进新加坡学生对成语的学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汉语成语习得偏误研究进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不足与展望。

蒋知洋[2](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薛婧[3](2020)在《《西厢记》英译研究》文中提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毫无疑问,《西厢记》是中国戏曲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它不仅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同样也引起了各国翻译家和汉学研究者的注意;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它被陆续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取得的成绩尤为瞩目。从19世纪末起,它就先后被十几位译者以全译本、改译本、英文剧本等形式翻译出版;在学术界也有许多学者撰写硕博论文、学术论文,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呈现出《西厢记》在海外广泛的接受和强劲的传播态势。本论文主要运用译介学、描述性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对象涵盖《西厢记》英语译介的全过程及其他相关因素,如《西厢记》英译的社会文化语境、英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不同《西厢记》英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等细节上的处理、《西厢记》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经典化历程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西厢记》的英译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具体来说,首先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元代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以及文人的被动选择这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并对《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和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西厢记》的英译本底本选择以《金批西厢》和弘治本《西厢记》两种为主。继而在广泛搜集大量关于《西厢记》译者、译本和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历时性传播进行了梳理,阐明《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以时间和译者活动为线索对其进行阶段划分;提出《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已经完成经典化的结论,并且从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两方面对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西厢记》在译者、研究者、出版社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角色的共同推动下完成了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宏观角度上,论文全面分析了《西厢记》七个主要英译本的文本和副文本。重点结合译者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对译者的主要翻译思想或目的进行探讨;并对各个译本在语言和风格上所体现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某些译本由于副文本内容较多,信息量大,论文也进行了额外的探讨和分析。微观角度上,笔者指出《西厢记》的外译过程其本质乃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而文化负载词是文化交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因此,本论文对《西厢记》译介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做了比较细致的微观研究;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成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五类,每一类各选取大量的例证进行微观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的结论。最后论文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和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西厢记》是英语世界被重译次数最多的中国戏曲作品,研究其英语译介活动对于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研究和探讨《西厢记》英译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译介传播的本质特征和内因,对于中国戏曲典籍今后的外译工作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陈曦[4](2020)在《文化着作《化蝶逍遥游:<庄子>之美》(第10-19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本选自《化蝶逍遥游:<庄子>之美》第十章至第十九章——通过解读道家经典名着《庄子》,给予其全新的解析和诠释,帮助人们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以及庄子其人和其思想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的深远影响。文本翻译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合理使用工具书翻译文化负载词、隐喻翻译两个方面。译者通过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工具书翻译文化负载词完善译本;译者结合西方隐喻认知理论和关联理论,分析文本中汉英隐喻翻译的各种问题,在保持隐喻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借用法、注释法翻译隐喻。解析之后引入具体案例,以期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带来些许启发并提供可行参考。

田语[5](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袁婧[6](2020)在《汉语季节成语研究》文中指出汉语成语是一种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使用广泛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定型短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这历史悠久的成语大家族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与季节息息相关的次类成语,它们既反映了璀璨的汉民族文化,又体现出自身所独具的文化意蕴,在成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但是,从近些年的成语研究成果中我们却发现,几乎没有一篇文章真正对汉语季节成语做出系统而透彻的探讨,关于语音、语义、语用及认知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几近一片空白。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穷尽式地搜集了一定范围内由季节成分“春”“夏”“秋”“冬”中的成员所参构的季节成语,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季节成语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的系统整理与研究,重点分析其语义范畴、语义转换的成因及动态应用,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蕴含,更好地建立联系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桥梁,从而使成语类聚中的季节成语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期对语文教学和辞书编纂能有所帮助,并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偏误现象,构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本文的内容就章节部分而言共分为八大块: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并对成语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全方位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在汉语季节成语这一下位成语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对季节成语进行辨析。通过探讨学界对于成语的界定,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进行语料范围的框定。并针对季节成语中构成成分相同、语序不同的27组季节成语,就变换形式、本体与变体以及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辨析。第三章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对汉语季节成语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就历时的溯源而言,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一方面以源形生成关系为切入点,将其整合为一源一形、一源多形以及多源一形三类;另一方面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方式,归纳出选择、概括、省略、增补、替换五种类型。就共时层面而言,首先着眼于意义的载体——结构,分析并归纳季节成语的结构方式,并侧重研究数量居于首位的并列结构,在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内部特点的同时,对成语结构分布不均衡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次就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进行分类与分布统计。第四章主要对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展开研究。就季节成语语表成分中与季节有关的名词性成分所涉表层语义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人及其身体部位、器具什物、抽象事物、动植物、颜色、自然、时空七大类。而就季节成语的深层语义而言,我们总结出六大语义范畴,即人情事物、德行才能、景色时间、风俗事理、政治统治、处境遭遇。第五章探讨汉语季节成语语义的建构机制。首先对汉语季节成语通过转喻、隐喻机制生成丰富语义的动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隐喻的主客观动因、转喻的主客观动因以及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其中隐喻方面又可以分为主观相似性、客观相似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转喻方面可以细分为主观相关性、客观相关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而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又可以分为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通过对以上十种类型的分析,得出“主观动因作用最大”这一结论;其次,针对上一小节的结论,探讨汉语季节成语所带有的主观量,进一步证明主观动因在季节成语语义生成机制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从动态的历时角度着手,探讨汉语季节成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汉语季节成语被创造出来后,在政权更迭、文化多元的历史中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体的变化、发展就需要利用动态的历时研究来发掘。本章节共分为两小节:(1)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变动。分类有二,一是仅用一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使用频率的变更,二是使用多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变动。(2)季节成语隐性与显性的动态变化,包括语义的动态变异、结构的动态离析。第七章对汉语季节成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剖析。季节对于农耕社会而言,影响最为重大。因此,这些季节成语中大都涉及古代的农耕文化,为了让作物丰收,祭祀占卜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种祭祀方式让古人将神明视为精神寄托,那么这些成语自然而然也含有某些宗教意蕴。同时,有些季节成语与文化娱乐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倾向;还有的季节成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选取的往往是表现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成分。最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可能有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从结构、功能、生成、语义、隐喻认知、动态语用、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对汉语季节成语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弥补了学界整体性系统性探讨不足的缺憾。二是运用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阐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在季节成语的语义、动态范畴、隐喻等分析方面作出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李智[7](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提出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王亚茹[8](2019)在《《离婚》的语言特色及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1)。“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深思,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2)《离婚》作为老舍最满意的代表作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其英译本也在海外得到了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海外读者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学作品与文化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本文将对中文版《离婚》的语言特色进行详细的研究,同时将与英译本The Quest For Love Of Lao Lee、Divorce两种文本进行量化的比较研究,详细分析我们的语言文化被传达、被理解、被接受的过程。文章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来分析《离婚》的文化内涵及英译特色。论文共四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离婚》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两个译本的改译与对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伊文·金译本的改译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郭静秋译本的改译情况,第三部分是对两个译本的评价。第二章是主题词汇的特色及英译,主要选取了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能传达作者写作主题的五个核心词“生命”、“诗意”、“苦闷”、“人情”、“天平”进行详细的分析,分别从直译、意译、有意省略等方面介绍了主题词的英译特色。第三章是中国文化词汇的特色及英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四字成语的英译特色,第二部分介绍了俗语的英译特色,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北京方言的英译特色,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地名和人名的英译特色。第四章主要讲了《离婚》的特色句子及英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假设句及英译特色,主要介绍了小说中四类假设句的意义与内涵,并对每类假设句的翻译情况做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心理活动句及英译特色,主要介绍了小说中四类心理活动句所要传达的意义,并对译本中心理活动句的翻译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孙晓笛[9](2019)在《《古灵山景区讲解词》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受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前淇县文物旅游管理局)委托,译者承担了《古灵山景区讲解词》一文的翻译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该翻译实践报告。该翻译文本是介绍淇县古灵山景区的旅游文本,旨在提升古灵山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宣传中原文明,将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向海外传播。本文选取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作为理论指导,借助了“云译客”辅助翻译软件完成了本次翻译实践。在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步骤理论指导下,译者运用音译法对人名、地名进行翻译,运用音译+直译、直译+意译的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处理;运用直译加注法对朝代名称进行翻译,运用换序法、语态转换法对较长句进行重组翻译。本报告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翻译项目描述,包括委托单位及原文本内容介绍,原文本语言特征分析,翻译目的及意义和委托方要求。第二章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译中描述、译后质量控制及翻译实践难点。第三章介绍阐释学翻译理论,包括阐释学理论的发展和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第四章是该报告中最重要的一章,结合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词汇、句子及语篇三个层面的翻译,分析翻译案例中运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最后,译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中得到的收获及不足,并对以后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范氏秋贤[10](2019)在《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和越南语中都有大量含有颜色语素的成语,有很多颜色进入成语之后已经不单纯表示颜色,而使成语具有了深层含义。含有颜色成语既体现了汉族和越南民族对外世界的看法、文化观念和认知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越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价值。汉语和越南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结构非常丰富,二者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本文以文献法、统计法以及对比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统计、分类、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其异同。帮助汉、越学习者更好理解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性质和特点,避免使用、交际过程中的文化代沟,有助于中越之间互相交流和理解。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和越南语颜色词成语的来源特征差异较大、语言特征大同小异、语用特征以及文化内涵方面又有相同点又有存在着差异;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深远影响是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具有大量相同相似点的主要原因;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差异的产生。对比研究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不仅可以发现汉越两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为学习和使用汉语和越南语的颜色成语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汉语美貌类成语的英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美貌类成语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汉语成语习得偏误研究 ——以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1.汉语国际教学中有关成语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
        2.汉语国际教学中有关成语教学策略建议方面的研究
        3.汉语国际教学中有关成语习得偏误的研究
        4.汉语国际教学中有关成语教材和工具书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新加坡学生汉语习得现状
    (一)数量庞大的学习群体
    (二)英语语言文化环境的冲击
    (三)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阻碍
    (四)学生汉语成语水平较低
二、新加坡汉语学习者成语习得偏误及原因分析
    (一)偏误类型
        1.字形偏误
        2.结构偏误
        3.语义偏误
        4.语用偏误
    (二)产生偏误的原因
        1.成语结构的复杂性
        2.成语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性
        3.第一语言负迁移
三、针对新加坡汉语学习者成语偏误的教学方法
    (一)类比法
    (二)溯源教学法
        1.情节溯源
        2.形象溯源
        3.手法溯源
    (三)说文解字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使用成语的教学设计
致谢

(2)《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心智哲学理论
        3.1.1 意识
        3.1.2 意向性
        3.1.3 心物随附性
        3.1.4 感受质
    3.2 构式语法理论
        3.2.1 构式的界定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2.1 理解阶段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4.3 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2.1 C/H数异指均无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3.1 C/H数异指均无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6.1.2.2 C/H的低专指性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4 小结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2.1 S’的静态本质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7.2.1.1 A’N的超常性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西厢记》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厢记》的创作语境和底本概况
    第一节 杂剧在元代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地理环境及文化土壤
        二、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
        三、文人的被动选择
    第二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创作
        一、元代文化语境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
        二、《西厢记》的故事流传
    第三节 《西厢记》的版本和英译底本问题
        一、戏曲典籍翻译中底本的重要性
        二、金批本和弘治本的概况
        三、《西厢记》主要英译本的底本选择
第二章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之旅
    第一节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概况
    第二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被误解的首次翻译
        二、发轫期——中外译者的不经意巧合
        三、探索期——各具特色的译本
        四、稳定期——学者型翻译
        五、瓶颈期——中国译者后继乏人
    第三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
        一、经典和经典化
        二、《西厢记》的经典化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厢记》英译本的翻译面貌
    第一节 熊式一译本:首个英文全译本
        一、《王宝川》与《西厢记》:截然不同的翻译思想
        二、晓畅通顺和雅化的语言
    第二节 亨利·哈特译本:大众读本
        一、《西厢记》的介绍性译本
        二、亨利·哈特译本的底本问题
        三、尊重原文基础上的适度归化
    第三节 亨利·威尔斯译本:舞台剧本
        一、亨利·威尔斯:从英国诗歌到中国戏曲
        二、西方戏剧在亚洲戏剧中寻找灵感
        三、翻译思想及具体表现:总体戏剧
        四、舞台性强的戏剧语言
    第四节 赖恬昌和《西厢记》改译本
        一、赖恬昌:中国文化的华人传播者
        二、戏曲的故事性改编
    第五节 杜为廉:《西厢记》全译本
        一、杜为廉的中国戏曲研究及翻译
        二、忠实于原文和译本的“文学性”
    第六节 奚如谷和伊维德:《西厢记》全译本
        一、伯牙子期:奚如谷和伊维德
        二、阴和阳:《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解读
        三、口语化和诗性并存
    第七节 许渊冲:《西厢记》韵文本
        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二、独树一帜的韵文版译本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厢记》中的文化负载词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
    第二节 文化负载词在《西厢记》中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文化信息负载词
        二、社会文化信息负载词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
        四、物质文化负载词
        五、生态文化负载词
    本章小结
余论 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的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文化着作《化蝶逍遥游:<庄子>之美》(第10-19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关联理论与隐喻
        二、《庄子》翻译及相关着作研究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参考文献资源
        二、平行文本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论文写作日程安排
        二、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的执行描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与工具书
        一、工具书的界定与选择
        二、翻译方法
    第二节 隐喻翻译
        一、隐喻翻译原则
        二、隐喻翻译方法
第五章 实践总结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反思感悟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5)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6)汉语季节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成语的相关研究
        1.2.1.1 成语的语义研究
        1.2.1.2 成语的语法研究
        1.2.1.3 成语的语用研究
        1.2.1.4 成语的辞书编纂
        1.2.2 汉语季节成语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助于成语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1.3.2 有助于季节成语的研究与应用
        1.3.3 有助于探究汉民族的文化历史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辨识
    2.1 季节成语的界定
    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问题
        2.2.1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变换形式
        2.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本体和变体
        2.2.3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生成、结构及类型
    3.1 季节成语的生成
        3.1.1 源形生成关系
        3.1.1.1 一源一形
        3.1.1.2 一源多形
        3.1.1.3 多源一形
        3.1.2 生成方式
        3.1.2.1 选择
        3.1.2.2 概括
        3.1.2.3 省略
        3.1.2.4 增补
        3.1.2.5 替换
    3.2 季节成语的结构
        3.2.1 结构方式及其分布分析
        3.2.2 并列结构的内部剖析
    3.3 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
        3.3.1 构成类型的分类分析
        3.3.1.1 单用季节成分型
        3.3.1.2 双用季节成分型
        3.3.2 构成类型的分布分析
第四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语义分析
    4.1 季节成语中名词性成分的语表义类型
        4.1.1 人及其身体部位
        4.1.2 器具什物
        4.1.3 抽象事物
        4.1.4 动植物
        4.1.4.1 动物类
        4.1.4.2 植物类
        4.1.5 颜色
        4.1.6 自然
        4.1.6.1 气象类
        4.1.6.2 天文类
        4.1.6.3 地理类
        4.1.7 时空
        4.1.7.1 时间类
        4.1.7.2 处所类
        4.1.7.3 方位类
    4.2 季节成语的语里义分析
        4.2.1 人情事物
        4.2.2 德行才能
        4.2.3 景色时间
        4.2.4 风俗事理
        4.2.5 政治统治
        4.2.6 处境遭遇
第五章 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5.1 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分析
        5.1.1 隐喻的主客观动因
        5.1.1.1 主观相似性
        5.1.1.2 客观相似性
        5.1.1.3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似性共同作用
        5.1.2 转喻的主客观动因
        5.1.2.1 主观相关性
        5.1.2.2 客观相关性
        5.1.2.3 主观相关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 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
        5.1.3.1 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2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3 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1.3.4 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5.2 季节成语的主观量
        5.2.1 异态型主观量
        5.2.2 直评型主观量
第六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动态范畴分析
    6.1 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1 单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1.1 上升式
        6.1.1.2 下降式
        6.1.1.3 波浪式
        6.1.1.4 相等式
        6.1.2 多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6.1.2.1 本义或引申义中心地位稳定不变
        6.1.2.2 本义和引申义交替出现在中心地位
        6.1.2.3 本义与引申义地位不定
    6.2 季节成语的隐性与显性动态分析
        6.2.1 隐性动态分析
        6.2.2 显性动态分析
        6.2.2.1 成分组合无任何变化
        6.2.2.2 成分组合有明显变化
第七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文化意蕴
    7.1 反映农耕文化
        7.1.1 重农祈愿的祭祀习俗
        7.1.2 顺时而为的耕作活动
        7.1.3 顺应季节的生活方式
        7.1.4 时令独具的农耕气候
    7.2 反映宗教文化
    7.3 反映审美文化
    7.4 反映物质文化
        7.4.1 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
        7.4.2 匠心独具的器具文化
结语
附录
    附录1 汉语季节成语一览表(包括重复的季节成语)
    附录2 汉语季节成语典源文学体裁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8)《离婚》的语言特色及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两个译本的改译对比
    1.1 伊文金译本的改译情况
    1.2 郭静秋译本的改译情况
    1.3 对两个译本的评价
第二章 主题词汇的特色及英译
    2.1“生命”的特色
        2.1.1 生命——life
        2.1.2 生命——existence
        2.1.3 有意省略
    2.2“诗意”的特色
        2.2.1 诗意——poetic ideas
        2.2.2 诗意——poetic
        2.2.3 诗意——poem
        2.2.4 有意省略
    2.3“苦闷”的特色
        2.3.1 苦闷——distress;distressed
        2.3.2 苦闷——bored
        2.3.3 苦闷——其他翻译
        2.3.4 苦闷——有意省略
    2.4“人情”的特色
        2.4.1 人情——friend ;friendship
        2.4.2 人情——influence
        2.4.3 人情——其他翻译
    2.5“天平”的特色
        2.5.1 天平——scales
        2.5.2 天平——scale of judgment
        2.5.3 天平——其他翻译
第三章 中国文化词汇的特色及英译
    3.1 四字成语英译特色
        3.1.1 郭译本四字成语表达特色
        3.1.2 两种译本四字成语英译特色对比
    3.2 俗语英译特色
        3.2.1 郭译本俗语英译特色
        3.2.2 两种译本俗语英译特色对比
    3.3 北京方言英译特色
        3.3.1 郭译本北京方言特色
        3.3.2 两种译本北京方言英译特色对比
    3.4 地名和人名英译特色对比
        3.4.1 地名英译特色对比
        3.4.2 人名英译特色对比
第四章 特色句子及英译
    4.1 假设句及英译特色
        4.1.1 表示可能性假设句
        4.1.2 表示反事实性假设句
        4.1.3 表示现实性假设句
        4.1.4 表示虚拟性假设句
    4.2 心理活动句及英译特色
        4.2.1 表推测的心理活动句
        4.2.2 表事实的心理活动句
        4.2.3 表抒情的心理活动句
        4.2.4 表反问的心理活动句
结语
附录一:《老李的信》汉译
附录二:《离婚》中称呼语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古灵山景区讲解词》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委托单位及原文本内容介绍
        1.1.1 委托单位介绍
        1.1.2 原文本内容介绍
    1.2 原文本语言特征分析
        1.2.1 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分析
        1.2.2 文化负载词的使用
        1.2.3 专有名词的使用
    1.3 翻译目的及意义
    1.4 委托方要求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任务分配
        2.1.2 翻译计划
        2.1.3 翻译工具
        2.1.4 平行语料库
        2.1.5 参考文献准备
    2.2 译中描述
    2.3 译后质量控制
        2.3.1 自主校译
        2.3.2 小组校译及导师审校
    2.4 翻译难点
第三章 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
    3.1 阐释学理论的发展
    3.2 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
第四章 翻译难点案例分析
    4.1 翻译难点的理论分析
    4.2 翻译难点案例分析
        4.2.1 词汇翻译难点
        4.2.2 句子翻译难点
        4.2.3 语篇翻译难点
第五章 结论
    5.1 翻译中的收获
    5.2 翻译中的不足
    5.3 对以后翻译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本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翻译辅助工具表
附录4 翻译授权书
附录5 翻译质量鉴定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二、研究意义及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实际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汉语颜色成语研究
        (二)关于越南语颜色成语研究
        (三)关于成语中的颜色词对比研究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及语料
        (一)研究对象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概述
    第一节 成语的概念
        一、汉语成语的概念
        二、越南语成语的概念
    第二节 成语中的颜色词的概括
        一、汉、越语颜色词的概括
        二、汉、越语成语中的颜色词的概括
    第三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统计
        一、汉、越语颜色成语的数量
        二、考察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数量
        三、汉、越语颜色成语中所出现的颜色词语数量
    第四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来源对比
        一、汉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来源
        二、越南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来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法特征对比
    第一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对比
        一、表示颜色词本义的成语
        二、表示颜色词比喻义的成语
    第二节 汉、越语含有基本颜色词成语的语法结构对比
        一、汉、越语含有基本颜色词成语的语法结构对比
        二、汉、越语含有基本颜色词成语的对应形式对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与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对比
        一、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的相同点
        二、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的不同点
    第二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与màu??
        二、白色与màu tr?ng
        三、黑色与màu?en
        四、黄色与màu vàng
        五、绿色、青色、蓝色与màu xanh
        六、灰色与màu xám
        七、紫色与màu tím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异同点原因简析
    第一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的相同点主要原因
        一、汉语成语对越南语的影响
        二、汉、越两个民族心理方面的共性
        三、汉、越两个民族情感体验方面的共性
        四、汉、越两个民族文化方面的共性之处
    第二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不同点主要原因
        一、中越两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二、两国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两国思维方式的不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1 汉语颜色成语
附录 2 越南语颜色成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汉语美貌类成语的英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汉语成语习得偏误研究 ——以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为例[D]. 曹钰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西厢记》英译研究[D]. 薛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文化着作《化蝶逍遥游:<庄子>之美》(第10-19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陈曦.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6]汉语季节成语研究[D]. 袁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8]《离婚》的语言特色及英译研究[D]. 王亚茹. 山西大学, 2019(02)
  • [9]《古灵山景区讲解词》翻译实践报告[D]. 孙晓笛. 西华大学, 2019(03)
  • [10]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D]. 范氏秋贤.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国美女成语英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