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调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

从强调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

一、从重视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纪东妹[1](2021)在《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与呼唤 ——郑渊洁童话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郑渊洁从创作第一篇童话开始书写儿童成长。随着创作进展,作家更加欣赏儿童性格中的美好品质,相信儿童自身成长的能力,对儿童在成人主导的社会中遇到的压力表示同情。在童话“幻想要素”的帮助下,儿童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强大,能充分感觉到童年的自由和快乐。但是,“幻想要素”也会让环境中的生态问题表现得更加显着。面对这样的环境,个体更需要注重保持自身精神的独立和强大,对外界表达尊重和爱。本文在绪论中梳理了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分类总结了关于创作的形成和发展、作品的主题思想、儿童观、人物形象、幻想手法与形象、文化要素等各方面的研究作为参考。通过作品文本细读和归纳整理,形成了全三章正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正文关注郑渊洁童话中儿童本身品格与外部环境的共同发展,按照作家创作进展和作品发展的纵向顺序,把全文按照成长关怀、游戏精神、生态意识三个主题分为三章,每章按照“力量”“生命”“小”三方面分为三节。三个主题共同指向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和呼唤。第一章:儿童成长是童话中最初形成的主题。作家最初描写儿童在外力教育下成长,随着创作的进步,他认识到儿童的内心力量才是真正的成长动力。他出于同情和赏识,塑造了追寻自由、满怀爱心的理想儿童形象,他们是“顽童”也是“好孩子”,充满生命的灵性。但是,儿童在成人主导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却容易遇到多种成长压力,处在弱小的地位。第二章:游戏精神是童话中最有代表性的主题。作家充分运用了宝物、拟人、小人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幻想要素”。宝物响应儿童对力量的追求,放大了儿童心灵的美好。拟人呼应儿童的“泛灵”意识,赋予万物以生命和人的意识,和儿童相互沟通。小人是对儿童的“弱小”的肯定。这些“幻想要素”让儿童变得更强大,得以确证自身的独立和自由,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世界。第三章:生态意识是童话中强调的重要主题。现代人过分追求身外之物的力量,不仅造成生态问题,也导致自身生命力量的萎缩。人面对现代社会和生活压力,更需要自觉地加强对自我生命、外界生命、充满生命的世界的爱与关怀。人类是渺小的自然之子,现代人有必要控制欲望,充实精神,关怀弱者,在更高的层次上呈现出童年的优秀品质,而不应忘却童年纯真的初心。在结语中,对郑渊洁童话中的主题进行总结,简要分析作品中呈现出的价值和局限,以及作家创作带来的启示。

贾珊[2](2020)在《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立足崭新的时代语境,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在题材内容上表现出的对儿童文学传统禁忌话题的突破性书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本文从儿童文学禁忌话题的概念及内涵切入,通过梳理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禁忌话题的书写样貌,系统分析儿童文学在禁忌话题处理上可借鉴的文学艺术手法,试图为儿童文学禁忌话题的合理书写提供参考路径,进而探寻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可能发展方向。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有四章。第一章是对儿童文学禁忌话题的整体性概述。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儿童文学禁忌话题所具有的边界性、相对性和稳定性等典型特征,接下来,对本研究中所指涉的“儿童文学禁忌话题”这一概念作出界定和范畴说明。其次,对儿童文学禁忌话题的双向作用力作出探讨,认为其消极方面的作用力是禁忌话题在历史上广泛存在的重要原因,而积极方面的作用力则体现了禁忌话题之于儿童文学的重要价值。最后,对儿童在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中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意在说明儿童在禁忌话题突破性书写与禁忌话题审美和社会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作用。第二章是对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的文本内容分析。论文涉及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取得明显突破成就的三类禁忌话题,即身体与性、恐怖与血腥暴力以及死亡。通过分析代表性作品的文本内容与艺术成就,明确其在中国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过程中的价值地位,同时结合一些在类似话题书写方面的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探寻未来中国儿童文学在禁忌话题书写中的可能突破方向。第三章是对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的艺术手法探究。认为在语言技巧方面主要表现为:以浅显简化的语言去描写复杂情景,讨论敏感问题;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实现禁忌话题的趣味性转移;以象征和隐喻的语言进行点到为止的表达。在叙事手段方面主要表现为:以视角转换调整叙事节奏,缓解儿童读者的阅读紧张心理;对敏感性情节做淡化处理,削弱话题的禁忌性;通过叙事情感的升华来制造文本的幸福结局,使儿童在阅读中安全着陆。第四章是对未来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前路的思考。为完成儿童文学实现飞跃式发展这一现实任务,我们必须攻克还原复杂性的儿童成长与书写完整性的童年这两大难关,对儿童文学禁忌话题的进一步书写是攻克难关的必由之路。儿童文学作家、童书出版者、儿童监护人以及儿童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各自领域作出相应的努力,实现儿童文学与禁忌话题从对立到对话的过程,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走向繁荣。

蒋涵真[3](2018)在《发现和走进世俗 ——90年代王安忆女性叙事的突围与转型》文中提出90年代伊始,王安忆的写作发生了非常重大的转变。她逐渐摆脱了“雯雯”式的自传体叙事,转而进入到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寻找众多、丰富的“她人”的故事。在这期间,王安忆采访了位于安徽的白茅岭农场中的十几位女劳教,她们丰富的生活经历补充了王安忆自身经验的短板,成为推动她突破写作瓶颈的重要力量。本文即是从白茅岭采访事件出发,来探讨它对王安忆90年代以来的写作转型的重要影响,并挖掘它对王安忆在90年代以来形成的稳定的写作美学的推动和深化作用。本文以白茅岭采风作为90年代初王安忆写作突变的缘由,从材料处理方式的新变、女性观念转变和写作模式的调整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持续性的写作转变,挖掘王安忆90年代以来逐渐产生并内化为审美的恒定的写作哲学。它随着王安忆创作历程的推进而不断沉淀和丰富,是拉通王安忆创作道路和写作逻辑的重要媒介。

宋丹[4](2015)在《《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文中研究表明自1892年森槐南的《红楼梦序词》发表,至2015年锦埜文的《红楼梦故事》的出版,日本的《红楼梦》翻译已经走过了123年的历程。在这123年间,共产生了38种日译本,其中含摘译本12种、编译本12种、全译本10种、节译本3种、转译本1种。这38种日译本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利用赴日交换留学的机会,竭尽所能地完成了日译本和相关文献的搜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为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昭和后期、平成五个时段,对38种译本进行了逐一分析与研究,并对由这些译本共同组成的《红楼梦》日译体系的整体特征作了综合考察。本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含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浅尝辄止——明治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5种摘译本,分别出自森槐南、岛崎藤村、笹川临风、长井金风、宫崎来城之手。本章重点放在揭开百年红楼日译大幕的森槐南和岛崎藤村这两位译者“一汉一和”的两篇摘译上,详细考察了他们各自的翻译背景、考证了他们使用的底本、探讨了他们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们的译文文体与翻译风格,并探讨了这两篇译文的翻译意义。第三章“方兴未艾——大正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6种译本,分别是岸春风楼的节译本,盐谷温、井上红梅、宫原民平各自的摘译本,平冈龙城、幸田露伴合译的前八十回全译本(即国译本)及太宰卫门的编译本。本章的主角是国译本,笔者重点论述了两位译者的分工、只全译前八十回的缘故、训读体和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被中国红学界忽视的幸田露伴对《红楼梦》的创见,以及该译本对后来译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几大问题。第四章“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4种摘译本,分别由野崎骏平、永井荷风、神谷衡平、近藤昌翻译。本章的研究重点是为昭和前期昏暗的《红楼梦》翻译增添一抹亮色的永井荷风的《秋窗风雨夕》译文。笔者重点探讨了荷风的父辈与《红楼梦》的渊源、荷风本人与《红楼梦》的接触、其在小说《濹东绮谭》中引用的《秋窗风雨夕》和翻译该诗时用到的底本、译文采用的和歌七五调文体等问题。第五章“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占据了本文大量的篇幅,因为该章涉及的译本多达17种。其中含出自松枝茂夫(2种)、伊藤漱平(4种)、饭塚朗之手的全译本7种、出自陈德盛、大高岩、石原岩彻、松枝茂夫(2种)、君岛久子、立间祥介、饭塚朗笔下的编译本8种,以及富士正晴、武部利男的节译本和佐藤亮一的转译本各1种。在如此众多的译本中,笔者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饭塚朗三位译者的百二十回全译本。笔者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研究了他们的译本:第一,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历程、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与知识背景;第二,他们各不相同的底本选择模式受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三,他们各自迥异的韵文和散文翻译文体及在这种文体下呈现的各有千秋的翻译风格;第四,他们对先译和自身的沿袭与超越。其次是佐藤亮一据林语堂英文编译原稿用日文转译《红楼梦》一事。笔者在日本找到了备受学界关注的林语堂英译原稿,详细介绍与分析了这份原稿的篇章结构、采用底本、编译特色等,揭示了佐藤亮一日文转译本在篇章结构和翻译处理等方面与林译本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六章“连绵不绝——平成时代的《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对象是6种译本,含伊藤漱平、井波陵一的全译本,堺行夫的节译本和王敏、小林恭二、锦埜文的编译本。本章重点论述了井波陵一的全译本与小林恭二的编译本。探讨了井波陵一对原文的高度重视,诗歌翻译回归训读传统等的翻译策略和其融入到译本注释里的、对《红楼梦》独一无二的解读,以及小林恭二用四行诗的形式翻译原文律诗和绝句的独创性。第七章是总论。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对各个译本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译者的《红楼梦》观、译本结构、底本选择、文体演变、译者身份、出版状况、流传状况、译本影响的角度对整个《红楼梦》日译体系作了综合考察和归纳总结。

刘桂兰[5](2011)在《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 ——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的交合点上》文中提出本课题基于译学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从一元规范到二元对立向多元系统的发展态势和必然,翻译研究从学术话语的边缘逐步趋向中心、从隶属于语言学和文学的“亚学科”走向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发展,旨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本位研究的文本回归出发,以翻译研究的成品即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对反复受到译介的文学经典所构制的文本以及多个译本,进行文本形式与内容各要素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辨别重译文本生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世俗化取向和现实意义。论文既关注传统的译本语言对比,更关注多译本之间的联系,而从译本差异中寻找一本多译间的互文互照、和融共存的世俗化轨迹。本文借用“世俗化”这一概念来说明重译事件的价值取向,指出译文生产过程中的“合时”和“入世”的特点,它是重译活动适应时世的价值取向。论文以文本理论、翻译功能目的论、“深度翻译”等理论和“陌生化”诗学追求为依据,以重译文本研究为中心,从重译文本的外延和内涵、形式与内容、译者主体和译品评判等多向度展开论述和求证重译文本的世俗化取向,即分析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社会效果。通过多译本、重译本的个案分析和定量例举,说明同一原文本的不同译文本分布于同一译语中不同译者的个体风格差异,以及作为重译群体的总体特征;突出前后翻译文本历经文化启蒙、发展、和复兴繁荣的不同时期,通过改写、编译、重述等方式所呈现出的译者主体性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从“改编”到“重写”、从文化实用性翻译到政治诠释性翻译到商业多元化翻译的世俗化发展历程;构织翻译个体和翻译群体合力作用下的全译本运动,从而说明翻译活动是翻译主体的趋世向俗的结果,即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交合点上的世俗化取向。论文一方面说明重译文本通过展示各译家技路的不同,找到各自译本存在的理由和其自身建构的理据。另一方面由此进一步说明多译本受制于功能目的论的指导。论文中所列举的译例都旨在说明译本自变与他变的延移过程。译本语言、译本外形、译者手法、译本服务对象等的世俗化变异反映出合力作用下翻译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中英互译领域,翻译语言是越来越自白通晓,阐释是越来越全面深刻,译本的容量是越来越宽阔,翻译技法是越来越需要奇巧新颖。重译的世俗化取向是文学翻译现代性的属性和要求。一方面,译本的可读性要求和翻译行为对文本制造的“明晰化”效果,使得翻译文本逐渐走向通俗化、平民化、大众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文学的艺术性本质要求文学翻译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审美性,促使翻译文本也有走向陌生化的艺术追求。读者群中的高端阅读强调文学作品的“功用性”,而普通读者群则要求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或“娱乐性”,这种两极走向使得译者不得不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寻找出路、在异化与归化中寻求发展、在直译与意译中寻取平衡、在主体个性张扬和适应读者及接受环境中求得和谐。最后论文归结“重译在语言文化双道上的世俗化取向——文以载道、译有所为”的主题。论文第一章为引论;第三至第六章为本论;第七章为结论。第一章论文要素简述。首先界定论题及其关键词,介绍整个研究的源起,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选题原因、定向,简要概括论文的内容和主要观点,以及论证方法、工具等。其后是翻译研究鸟瞰。对已有的国内外的研究动向作了一个整体性回顾,对本论题涉及的国内外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作了基本归纳,本章还特别把本论文的理论支持抽取出来作为论文展开论述的重要依托。第二章讨论重译内容的世俗化取向。在重译文本的内部研究中,也就是针对多译本的内容的实证研究,论文以二十世纪前期、中期、后期的三个时段划分,分别论述文学意识形态和翻译题材选择上的世俗化取向。实际上,不同时期译本的译者主体一直都“在场”,而且不同时代译者显形显能的方式不同,因此,文化启蒙、发展和复兴以及繁荣时期通过改写、编译、重述等方式所显现出来的译本内容会有重点的偏移。第三章阐释重译规范的世俗化取向,即在翻译规范指导下的重译策略和重译方法研究。讨论重译文本在语言与文化策略选择上的双向世俗化,也就是说明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文本内外两方面探寻译本世俗化的规约:翻译中文内语言策略的世俗化和翻译中文外文化策略的世俗化。不同译本的不同翻译规范制约和不同的策略选择,共同构成原文本到译文本的重译环节,不同译本的规范机制相互之间既有相同的规律性存在,也有相异的合理性分布。第四章论述重译形态的世俗化取向,针对文本范畴的扩大,拟对重译文本从其外部结构上进行研究。论述多译文本客观存在构成上的世俗化取向,首先引入多译本、全译本、主文本、副文本等概念,然后从多译本的历时性演生、多译本的共时性衍生互存、多译本演生的后效三方面阐发求证。不同时期的译文本在形式结构上是有变化的,由此引出本文论述的包括主文本和副文本在内的全译本的说法,并阐发多重译本的生产过程:初译的文本改写、再译的文本还原、重译的文本衍生,这样的历史生成创造了重译本的后起生命,构筑了多译本的互补存在,译本的不同生产都有其世俗化的取向。对于重译文本的形成机制研究寓于重译形态的历时性演生和共时性衍生的研究中,也就是从译者主体性、文化诗学、意识形态和历史时代多个视角探寻重译的成因和必要与必然。由此得出结论:翻译中的重译文本是对不同层面的个体经验、历史变迁、现实多元的重写的载体,是世俗化的结果。第五章阐述重译主体的世俗化取向。本章主题为多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操作,其目的在于探讨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产生的原因。首先对多译本译者主体进行了群体与个体的划分,追溯重译文本中不同语义内涵的异变趋向,并把重译另类主体纳入本研究之中。多译本创作主体群分三类:本土译家与外域汉学译家、作家型翻译与学者型翻译、女性译者与男性译者。通过描述不同类别译家的同译作品现象,以及对译家异译策略和风格的比较分析,说明不同译家对同一原文本的不同理解和翻译。多译本创作主体的另类包括作者自译、同一译家对同一作品的前后完善。可以说,世俗化取向对译者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译者既要有学者型研究型的严谨的治学风范,又需具备灵性的有创作能力的和感知能力的作家素养。第六章论述重译评判的世俗化取向。展开对多译结果的阐述——译品社会评判的世俗化取向,或者说是重译文本世俗化取向的社会效果。通过不同译家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变异、同一译家对同一作品的前后完善,从文学作品多译的语料以及个案分析中探讨重译文本中的不同语言转换机制和语言风格;从散文重译突出闲散性、戏剧重译突出娱乐性、小说重译突出实验性、诗歌重译突出像似性四个方面,进行基于一定语料的分析和佐证;通过重译文本中意象再现之返真、形象塑造之落实、意趣表达之取巧,重构并呈现重译文本的审美效应的世俗化。第七章既对重译文本的合时入世作了归结,又对重译文本研究的延伸、多译文本的文本价值和重译功用进行进一层的演绎,全文题旨最终归结为“语言策略的世俗化取向——文以载道;文化策略的世俗化取向——译有所为”。无论是译本的共时比较还是历时变迁,译本本身都负载着原文的信息码,承受着来自现存先有文本的制约,涂抹上了现代社会的色彩,也试图在找寻它的现代发展形式和社会走向。译本以及译本的创造者对应着社会进步所急需的角色和使命,一方面呈现着现代社会必备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由此而产生的世俗化特征。无论是译本的呈现形式,还是译者主体的策略选择,还是译品的最终存在和后起生命,都仰仗于而且旨归于各自的世俗化取向。最后通过探索性的建模研究,尝试通过多译本的发生发展和共生机制模拟出译本的共通结构和文本形式,以及反映重译文本在内容上对前译本的规避策略和创新途径。本论文创新之处在于从译本的不同之处寻找规律、归纳分析群体共性和主体个性。超越译文的优劣评价,客观地看待不同译本背后的潜存规律,充分肯定各自的取道及其世俗化倾向。具体而言,本研究在观点上提出了重译世俗化取向的说法,为“明晰化”假说即“显化、简化、范化”之说补充了“世俗化”这一具体呈现方式,对重译活动的价值取向做了总体性的整合出新;在论据上,本论文对从事一本多译的不同译家作了群类划分,突出了作家型翻译和学者型翻译的差别,提出两者融合的可能性;在论证方法上,本论文结合翻译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和文学诗学理论阐述论证,尝试在较为广阔的视野上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考察。

黄德先[6](2010)在《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文中研究说明自70年代开始,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重点不断地转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模式。它包括源起于以色列的多元系统论,图里以及低地国家学者所推动的描述翻译研究,源自德国的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各个殖民相关的语境中所形成的后殖民翻译研究,以及集中在加拿大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其中,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正式提出,成为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一个转折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革新了翻译观念,促成了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自9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被大量引入我国翻译学界,一方面促成了我国当前翻译理论研究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翻译学界的无数争议。这些争议中,有人认为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不适应汉外互译,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有人认为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偏离了翻译研究学科的本体,提出回归语言本体;有人认为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给我们的翻译观念带来了混乱,危及翻译的实践。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到底对我国当前翻译观念带来了哪些改变?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有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追踪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尝试回应国内翻译学界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各种争议,反思引进的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对我国当前翻译研究的影响,特别是对翻译观念和翻译学科带来的冲击。本文由六大部分构成。“前言”介绍了研究问题的由来,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在中国的旅行过程,文化途径翻译研究所引发的各种争议,以及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第一章介绍了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产生的背景。对文化的关注是整个人文学科的一大趋势,文化研究随之兴起。翻译活动对象的改变,人们的翻译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鲁汶群体为主的文化途径的翻译学者催生了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借助“事件化”的方法把文化途径翻译研究还原到其生成的语境,考察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把翻译研究学科自产生以来随研究重心转移而形成的不同途径的研究进行语境化的处理,重新考察了佐哈的多元系统论、图里及低地国家的描述翻译研究、德国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后殖民翻译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等,着重强调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研究对翻译观念的革新,以及对翻译研究学科的推动作用。第三章阐述了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观念的革新,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这些争议做出回应。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扩展了传统的翻译概念,深化了翻译概念的内涵。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传统翻译观念、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七个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从而革新了我们的翻译观念,也对我们的翻译学科认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革新后的翻译观念引入我国之后,对我们的翻译忠实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引发了很多争议。唯有区分开如何译与为何译的研究,形成求知与求用的学术分工,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才可能形成一个平衡的学术生态。第四章分析了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的影响,并对国内有关翻译学科的各种争议做出回应。翻译研究学科近40年的发展中,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者不断地重构学科的蓝图,丰富学科的研究目标,重新定位学科的属性。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入我国之后,促成了我国翻译研究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翻译的研究并不等同于或局限于对语言的研究,新一代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与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互为补充,使回归语言本体的担心变得多余,这两种不同途径研究的结合往往会模糊各种研究的差异。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表明在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国别特色的研究。作为以“研究”为名称的翻译研究学科,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观念。“结语”部分,本文提出由于缺乏对文化途径翻译理论的全面了解,导致了国内一些翻译学者对文化途径翻译理论的误解,从而引发了翻译观念之争。国内一些翻译学者有关翻译研究学科的各种争议,缺乏的是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分析,没有厘清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这三者的共生关系。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我们启发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些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把翻译置于不同的框架或语境中来理解。

贺晓星,李黎[7](2006)在《彼得·潘写作:作为教育思想的少儿文学》文中提出少儿文学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着诸多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涉及到教育,但问题不在于作者是如何看待少儿文学发挥怎样的教育作用的,而是以如此这般形式呈现的少儿文学文本,为我们理解教育提供了怎样的视角。在此,教育不是一个“应该这样必须那样”的问题,而是一个“还可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具体通过对梅子涵少儿文学在写作风格上的特色以及写作风格与写作内容间的背离现象的解读,对成长、成熟、社会化、教育等既有观念提出社会学的反思。

杨俊平[8](2003)在《近二十年少年小说叙事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我国近二十年少年小说的研究,集中表现为文学评论或美学式探讨,基本没有人从叙事学角度切入,对之研究。本文从叙事的基本要素叙事视角和人称、叙事技法、叙事模式出发,对近二十年少年小说的叙事作出了探究。 少年小说叙事视角。“文革”结束之后,作家们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短小,作品中的叙事视角以定点视角为主流,以某个固定的视点来叙述故事、看待叙事世界;随着人们对少年心理认识的提高,为了让少年读者参与故事,从不同的侧面看待世界,于是在少年小说又出现了动点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叙事世界。与叙事视角极为密切的叙事人称,也从单一人称走向复合人称。 少年小说叙事技法。最初中国传统技法以其不朽的魅力在少年小说中独领风骚,“草蛇灰线”法、“獭尾”法、“断续”法频频出现。之后随着西方现代技法的传入,少年小说中出现了“象征”和“意识流”等技法,西方现代技法最终本土化,在少年小说中出现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法的融合,并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少年小说叙事模式。起初少年小说以情节模式为主,以情节的曲折波澜吸引读者;唯情节是从,不能提高少年读者的审美力,只能降低读者的审美趣味,为了服务少年读者,提升少年读者的审美力,于是出现了象征模式和情绪模式,这不仅给读者一种空灵之美,也使读者进入了一种意境之美。 中国的少年小说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叙事上不断走向成熟,最终形成一种多元格局的、百花齐放的创作态势,在多元中走向完美。

张晓丽[9](2003)在《构体、寻根、运法:探索性少年小说创作倾向研究》文中指出探索性少年小说,这一文学思潮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本文从创作论角度切入,分析、研究探索性少年小说呈现出的共同特征——创作倾向的一致性,阐述它给当代教育及儿童文学创作留下的启示,借此展示探索性少年小说现在时的价值,以及对它深入研究的必要。 探索性少年小说自得名以来,少有研究者对其全貌进行关注,然而只有见到它的全貌才能有探寻到其共同特征的可能。经过整合、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探索性少年小说走过了酝酿、高潮、转型三个时期,具有一个动态发展的整体状貌。 观其全貌,可知探索性少年小说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发生了集体性的变化,呈现出创作倾向一致的共同特征。所谓创作倾向,指文学作品的写作趋势。它是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审美情趣通过写作实践的全过程,使作品呈现出的文体特征、创作内容、表现方法等。它表现着一位作家,一个流派,一种创作思潮的发展走向。探索性少年小说的创作倾向表现为:构体,即以对文体的深度追求,向少年展现人生的深邃;以对传统少年小说文体特征的淡化,创作了别样的少年小说;以精致优美的文字,给少年塑造了高雅圣洁的意境,创作者用此来实现构建理想少年小说文体,展现少年小说文学魅力的意念。寻根,即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汲取各种文化精髓,塑造出英勇刚健的少年群体;细腻描绘,表现原生性心态,展露出对人之根本的关照,创作者用此来阐释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因,透视少年个体的原生性心理。运法,即注重作品的表现形式,尝试各种写作技法,使中国古典写作技法得到创新性的使用,让现AI写作作技法与中国古典写作技法对接,创作者用此来展现探索性少年小说,既关注内容,又注重形式的全方位探索与创新。探索性少年小说用这一共同特征展示着它的价值与偏失。 探索性少年小说力求回归少年小说的本体文学性,有意避免作品成为教构体、寻根、运法:探索性少年小说创作倾向研究育的宣传品。这正是其价值所在。但它毕竟是少年读物,创作者无意间包藏于探索性少年小说中的教育思想,启示着当代教育应该迈开步伐,锐意创新。在举国上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少年读物的探索性少年小说已充分展示出它内在的教育价值。探索性少年小说创作倾向的得失则启示着儿童文学,尤其是少年小说创作要描述现实人物,塑造鲜活刚健的性格;要革新已有题材,发掘广阔的写作空间;要引入现代技法,焕发传统技法的生机。 探索性少年小说兴起并成为一种文学思潮,是作家创新意识的结晶。当探索创新行为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之时,可以断言,在理论创新推动的文化创新、教育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创新之际,今后的儿童文学发展史中还必将有探索创新思潮的涌现。

彭斯远[10](2002)在《从重视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之一》文中指出 深得孩子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在其作品集《奔腾验钞机》的序文中说过,“一本书不论从哪页看起,5分钟后还不能吸引你,请毫不犹豫地扔掉它。”这说明,要吸引孩子,必须借助于悬念叠起和情节环环相扣的故事!为少年儿童提供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情节,便成为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所共同遵循的一条美学原则。

二、从重视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重视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与呼唤 ——郑渊洁童话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童话起点:关注儿童成长
    第一节 成长动力:儿童自身的潜能
        一、教育指向:从“诚实岛”出发
        二、自我改善:皮皮鲁时代
        三、共同进步:心连心的力量传递
    第二节 成长主体:充满灵性的童年生命
        一、顽皮:儿童对自由发展的渴望
        二、爱心:儿童对外界的充盈情感
        三、叛逆:儿童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第三节 成长困境:儿童的弱小地位
        一、儿童的话语和个性受到压抑
        二、儿童的活动受到多重约束
        三、儿童面临的学业压力问题
第二章 童年幻想:弘扬游戏精神
    第一节 宝物形象:对儿童之“力”的张扬
        一、宝物力量的“放大器”作用
        二、宝物力量引向代际和谐
        三、宝物力量开拓冒险之旅
    第二节 拟人形象:对儿童“泛灵”意识的呼应
        一、拟人形象的物性与人性
        二、万物有灵,生命无处不在
        三、“丑小鸭”的逆天改命精神
    第三节 小人形象:对儿童之“小”的肯定
        一、缩小变形:放大自由
        二、天生小人:以小衬大
        三、“小中见大”的审美张力
第三章 童心所向:传达生态意识
    第一节 生态困境:对“力量”的思辨
        一、幻想力量的“双刃剑”性质
        二、童话视域下的现代生态问题
        三、身外之物对自身力量的压抑
    第二节 生态理念:对“生命”的爱与关怀
        一、珍惜生命,活出独立自我
        二、互相尊重,追求平等和谐
        三、保持热情,爱护生态家园
    第三节 生态思索:对人类之“小”的体认
        一、以小观大:向“诚实岛”回归
        二、克制物欲,充实精神世界
        三、关爱弱小,不忘赤子之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郑渊洁年表
后记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四、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概貌
第一章 儿童文学禁忌话题概述
    第一节 何为儿童文学禁忌话题
    第二节 儿童文学禁忌话题的作用力
    第三节 儿童在禁忌话题中的角色定位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禁区的突破式书写
    第一节 身体与性描写
    第二节 恐怖与暴力叙事
    第三节 死亡书写
第三章 禁忌话题书写中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语言艺术手法
    第二节 叙事艺术手法
第四章 禁忌话题书写与儿童文学发展前路
    第一节 还原复杂性的儿童成长
    第二节 书写完整性的童年
    第三节 从回避到节制,从对立到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其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发现和走进世俗 ——90年代王安忆女性叙事的突围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选题缘由
    第三节 研究背景及思路
第一章 突围:白茅岭的启迪
    第一节“雯雯”困境
    第二节 寻找突破
    第三节 白茅岭采风
第二章 新变:材料处理方式的转变
    第一节 取材的丰富化与世俗化
    第二节 处理手法的复杂化
第三章 纵深:女性观念的深化
    第一节 女性生活经验再发现
    第二节 性别关系的复杂化
    第三节 女性的地域化书写
第四章 沉淀:写作模式的调整
    第一节 时间的现象化
    第二节 成长/发展的复杂化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多样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日本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1.2.2 中国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浅尝辄止——明治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时代背景
        2.1.1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2.1.2 明治文人对“诗料”的需求和对人情小说的关注
        2.1.3 明治文坛的写实主义新风
        2.1.4 中国小说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编撰的兴起
    第二节 森槐南的摘译
        2.2.1 森槐南其人
        2.2.2 森槐南的红学成果及先行研究
        2.2.3 翻译背景
        2.2.4 底本考证
        2.2.5 翻译风格
        2.2.6 翻译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岛崎藤村的摘译
        2.3.1 岛崎藤村其人
        2.3.2 翻译背景
        2.3.3 底本考证
        2.3.4 翻译风格
        2.3.5 译文的影响
    第四节 笹川临风的摘译
        2.4.1 笹川临风其人
        2.4.2 底本考证
        2.4.3 译文分析
        2.4.4 临风的《红楼梦》观
    第五节 长井金风的摘译
        2.5.1 长井金风其人
        2.5.2 底本考证
        2.5.3 译文分析
        2.5.4 金风的《红楼梦》观
    第六节 宫崎来城的摘译
        2.6.1 宫崎来城其人
        2.6.2 底本考证
        2.6.3 译文分析
        2.6.4 来城的《红楼梦》观
第三章 方兴未艾——大正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岸春风楼的节译本
        3.1.1 岸春风楼其人
        3.1.2 译本例言
        3.1.3 底本考证
        3.1.4 翻译特征
    第二节 盐谷温的摘译
        3.2.1 盐谷温其人
        3.2.2 底本考证
        3.2.3 忠实的训读扞卫者
        3.2.4 盐谷温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井上红梅的摘译
        3.3.1 井上红梅其人
        3.3.2 底本考证
        3.3.3 自由发挥的口语体译文
    第四节 平冈龙城、幸田露伴的前八十回全译本
        3.4.1 译者简介与译者分工
        3.4.2 底本问题
        3.4.3 训读体与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
        3.4.4 幸田露伴的《红楼梦》观
        3.4.5 国译本的意义
    第五节 太宰卫门的编译本
        3.5.1 太宰卫门其人
        3.5.2 底本考证
        3.5.3 编译结构与编译特点
        3.5.4 译文分析
        3.5.5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第六节 宫原民平的摘译
        3.6.1 宫原民平其人
        3.6.2 底本考证
        3.6.3 对口语文体的坚决拥护
第四章 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野崎骏平的摘译
        4.1.1 野崎骏平其人
        4.1.2 底本考证
        4.1.3 文体特征
    第二节 永井荷风《秋窗风雨夕》的翻译
        4.2.1 永井荷风其人
        4.2.2 父辈的《红楼梦》渊源
        4.2.3 荷风与《红楼梦》的接触
        4.2.4 底本考证
        4.2.5 译文分析
    第三节 神谷衡平的摘译
        4.3.1 神谷衡平其人
        4.3.2 底本考证
        4.3.3 译文分析
    第四节 近藤昌的摘译
        4.4.1 近藤昌其人
        4.4.2 底本考证
        4.4.3 译文分析
第五章 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松枝茂夫的全译本
        5.1.1 松枝茂夫其人
        5.1.2 翻译历程
        5.1.3 初译底本
        5.1.4 对胡适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
        5.1.5 对国译本的继承与超越
        5.1.6 关于改译
        5.1.7 松枝本的意义
    第二节 陈德胜的编译本
        5.2.1 陈德胜其人
        5.2.2 底本考证
        5.2.3 译文分析
    第三节 大高岩的编译
        5.3.1 大高岩其人
        5.3.2 编译内容
        5.3.3 底本考证
        5.3.4 编译特点
    第四节 石原岩彻的编译本
        5.4.1 石原岩彻其人
        5.4.2 底本考证
        5.4.3 编译特点
        5.4.4 译文分析
    第五节 伊藤漱平的全译本
        5.5.1 伊藤漱平其人
        5.5.2 翻译历程
        5.5.3 底本青睐俞校本
        5.5.4 关于改译
        5.5.5 承前启后
    第六节 松枝茂夫的两次编译与《画本红楼梦》
        5.6.1 两次编译
        5.6.2 《画本红楼梦》
    第七节 富士正晴、武部利男节译本
        5.7.1 译者简介
        5.7.2 译者分工
        5.7.3 底本考证
        5.7.4 译文分析
    第八节 君岛久子的编译本
        5.8.1 君岛久子其人
        5.8.2 底本考证
        5.8.3 编译结构
        5.8.4 编译特点
    第九节 立间祥介的编译本
        5.9.1 立间祥介其人
        5.9.2 使用底本
        5.9.3 编译结构与特点
        5.9.4 译文分析
    第十节 饭塚朗的编译本
        5.10.1 饭塚朗其人
        5.10.2 底本考证
        5.10.3 编译结构
        5.10.4 编译特点
    第十一节 饭塚朗的全译本
        5.11.1 松枝茂夫笔下的饭塚朗
        5.11.2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5.11.3 翻译意义
    第十二节 日本所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
        5.12.1 学界对林语堂英译《红楼梦》的认知情况
        5.12.2 佐藤亮一转译林语堂英译原稿经过
        5.12.3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篇章结构
        5.12.4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解说
        5.12.5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底本
        5.12.6 林语堂的编译特色
    第十三节 佐藤亮一的转译本
        5.13.1 译本结构
        5.13.2 译文分析
        5.13.3 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
第六章 延绵不绝——平成年代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堺行夫的节译本
        6.1.1 堺行夫其人
        6.1.2 底本考证
        6.1.3 译本特色
    第二节 王敏的编译本
        6.2.1 王敏其人
        6.2.2 底本考证
        6.2.3 对伊藤漱平1969大系本的借鉴
        6.2.4 编译结构
        6.2.5 编译特点
    第三节 小林恭二的编译本
        6.3.1 小林恭二其人
        6.3.2 底本考证
        6.3.3 编译结构
        6.3.4 编译特点
    第四节 井波陵一的全译本
        6.4.1 井波陵一其人
        6.4.2 井波陵一的《红楼梦》观
        6.4.3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6.4.4 译本特色
        6.4.5 井波本的意义
    第五节 锦埜文的编译本
        6.5.1 锦埜文其人
        6.5.2 底本考证
        6.5.3 钟爱国译本
        6.5.4 编译特点
第七章 总论——《红楼梦》日译本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译者的《红楼梦》观考察
        7.1.1 对《红楼梦》文学价值的认识
        7.1.2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7.1.3 对续书、续作者问题的认识
        7.1.4 对成书等其他问题的认识
    第二节 译本结构考察
    第三节 底本考察
        7.3.1 五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
        7.3.2 日译本整体的底本选择情况
    第四节 文体考察
        7.4.1 文体的纵向演变
        7.4.2 文体的横向比较
    第五节 译者身份与流传状况考察
        7.5.1 译者身份
        7.5.2 流传状况
    第六节 译本影响考察
        7.6.1 内部影响
        7.6.2 外部影响
    第七节 今后的课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红楼梦》日译本一览表(1892-2015)
附录二 关于《红楼梦》最早传入日本时间的考察
个人简历

(5)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 ——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的交合点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译世俗化取向”题义
    1.2 本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本文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
        1.2.2 研究对象的定位
        1.2.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
        1.2.4 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分析工具
    1.3 本题研究文献回顾
        1.3.1 重译描述的前研究
        1.3.2 重译理论的前研究
        1.3.3 重译应用的前研究
    1.4 本研究的理论支持
        1.4.1 互文性理论与重译文本研究
        1.4.2 译文“明晰化假说”与译文形式世俗化
        1.4.3 文本“改写”与重译世俗取值
    1.5 “重译世俗化取向”论题框架
第二章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取向
    2.1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进程
        2.1.1 翻译意识形态的世俗化指向
        2.1.2 翻译题材的世俗化为用
    2.2 重译内容的世俗主张——厚译
        2.2.1 原文本内容理解层面的“深度”阐释
        2.2.2 重写中表达层面的深度翻译
第三章 重译规范的世俗化取向
    3.1 “翻译规范”与重译规范本质
        3.1.1 翻译规范的概念内涵
        3.1.2 翻译规范的动变
    3.2 重译规范的世俗演变
        3.2.1 翻译原则的世俗化流变
        3.2.2 翻译研究的普遍性探讨
    3.3 重译规范在语言文化上的世俗化
        3.3.1 语言结构表层的呈现
        3.3.2 文化层面的呈现
        3.3.3 “陌生化”追求和“入世”向度
第四章 重译形态的世俗化取向
    4.1 重译形态的客观存在
        4.1.1 深度翻译理论在重译形态取向上的应用
        4.1.2 多译本、全译本、主文本、副文本的概念介入
    4.2 重译的历时演生
        4.2.1 译文本构成的演变历史
        4.2.2 译文本时域的结构方式
    4.3 重译的共时衍生
        4.3.1 重译共生中的语境景观
        4.3.2 重译演生后的效果差异
第五章 重译主体的世俗化取向
    5.1 重译主体世俗之旅
    5.2 重译主体群一:本土译家与外域汉学译家
        5.2.1 两译名着之改写
        5.2.2 《红楼梦》小说两译比对
        5.2.3 《茶馆》话剧两译比对
    5.3 重译主体群二:文学家翻译与学者型翻译
        5.3.1 《快乐王子集》童话两译比对
        5.3.2 《尤利西斯》现代小说两译比对
        5.3.3 剧作家实践戏剧翻译
    5.4 重译主体群三:女性翻译与男性翻译
        5.4.1 两译作品文风笔法的摹拟传达
        5.4.2 两译作品人物形象的重塑再现
    5.5 重译主体另类
        5.5.1 重译另类一:作者自行翻译
        5.5.2 重译另类二:译者自我修订
第六章 重译评判的世俗化取向
    6.1 多译文本语体风格评判
        6.1.1 重译散文突出闲适性
        6.1.2 重译戏剧突出娱乐性
        6.1.3 重译小说突出实验性
        6.1.4 重译诗歌突出象似性
    6.2 重译文本审美世俗取向
        6.2.1 意象和形象的真切再现
        6.2.2 意义与情趣的巧妙取舍
第七章 结语
    7.1 重译本体的合时入世动机
        7.1.1 译本是个体经验的应世重写
        7.1.2 重译是主体意向的世俗选择
    7.2 “重译世俗化取向”论题研究延伸
        7.2.1 文学重译模式探讨
        7.2.2 “重译世俗化取向”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兰亭集序》一文多译
    附录2 《丑奴儿》多种译文
    附录3 论文中涉及的多译文本列举
Summary

(6)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问题的源起
    二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在中国的旅行
        1 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零星介绍(1983-1994)
        2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正式登场(1995-2004)
        3 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批评与反思(2005--)
    三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发的各种争议
        1 特色与共性之争
        2 学科本体之争
        3 文化途径与语言学途径之争
        4 理论与实践之争
    四 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意义
    五 研究的步骤
第一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产生的背景
    一 文化与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
        1 文化概念的扩展
        2 文化研究的兴起
    二 翻译观念的演变
        1 宗教翻译观
        2 文学(包括社科)翻译观
        3 非文学翻译时代的翻译观
        4 多种翻译观念并存
    三 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
        1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翻译的研究
        2 翻译研究的学科宣言
    四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群体的形成
第二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
    一 佐哈的多元系统论
        1 多元系统论产生的背景与理论源头
        2 多元系统论的演变
        3 多元系统论的启示与反思
    二 图里与低地国家翻译学者的描述翻译研究
        1 描述翻译研究的理论源头
        2 描述翻译研究的演变
        3 描述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翻译规范研究
        5 描述翻译研究的影响与反思
    三 德国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
        1 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的背景与源头
        2 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3 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的启示与反思
    四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转折点
        1 霍恩比提出文化导向的研究
        2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正式提出
        3 改写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
        4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与翻译研究学科的同步发展
        5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
    五 后殖民翻译研究
        1 后殖民批评
        2 后殖民学者论翻译
        3 后殖民翻译研究
        4 后殖民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六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1 女性主义与语言
        2 加拿大的特定政治文化语境
        3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4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第三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翻译观念:争议与回应
    一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概念的扩展
        1 传统的翻译概念
        2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概念的扩展
    二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观念的突破
        1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文化问题
        2 从追求对等和忠实转向解释不对等和不忠实
        3 多种框架下的翻译
        4 翻译从中立的语言转换到政治实践
        5 从原文到译文视角的转变
        6 从规定到描写的研究方法
        7 从实证到后实证多重视角的转变
    三 回应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发的翻译观念之争
        1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忠实观的冲击
        2 对翻译观念之争的回应
        3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生态平衡
第四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学科观念:争议与回应
    一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与翻译研究学科的共生关系
        1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发展的促进
        2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理论的贡献
    二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促成了我国翻译研究学科的发展
    三 回应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发的学科争议
        1 研究本体之争的回应
        2 语言学途径与文化途径之争的回应
        3 特色与共性之争的回应
    四 翻译研究学科的再认识
        1 翻译研究的学科制度化反思
        2 从“翻译学”回归“翻译研究”
        3 翻译研究学科边界的突破
结语
    一 翻译观念的转变需要全面了解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
    二 翻译学科观念的转变需要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进行谱系分析
    三 翻译研究需要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7)彼得·潘写作:作为教育思想的少儿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意识
二、作为文本的梅子涵少儿文学
    (一)叙述的语调
    (二)叙述的视角
    (三)叙述的结构
三、彼得·潘写作
四、对“制度”的敬畏与不自由的自由
五、物与词的倒错以及假死的狂欢

(8)近二十年少年小说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少年小说的叙事视角和人称
    (一) 少年小说的叙事视角
        1 定点视角
        2 动点视角
    (二) 少年小说的叙事人称
        1 单一人称(第二人称)
        2 复合人称
二、 少年小说的叙事技法
    (一) 少年小说叙事的传统技法
        1 草蛇灰线法
        2 獭尾法
        3 断续法
    (二) 少年小说叙事的现代技法
        1 象征技法
        2 意识流技法
    (三) 少年小说叙事的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法的融合
三、 少年小说的叙事模式
    (一) 少年小说叙事的情节模式
    (二) 少年小说叙事的象征模式
    (三) 少年小说叙事的情绪模式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构体、寻根、运法:探索性少年小说创作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探索性少年小说的全貌
    (一) 探索性少年小说的酝酿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4年
    (二) 探索性少年小说的高潮期:1985至1989年
    (三) 探索性少年小说的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
二、 探索性少年小说创作倾向分析
    (一) 构建理想少年小说文体,展现少年小说文学魅力
    (二) 阐释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因,透视少年个体的原生心理
    (三) 注重作品的表现形式,尝试古今多种写作技法
三、 探索性少年小说对当代教育及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 探索性少年小说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二) 探索性少年小说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从重视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对童年理想品质的肯定与呼唤 ——郑渊洁童话主题研究[D]. 纪东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研究[D]. 贾珊. 兰州大学, 2020(11)
  • [3]发现和走进世俗 ——90年代王安忆女性叙事的突围与转型[D]. 蒋涵真. 暨南大学, 2018(01)
  • [4]《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D]. 宋丹. 南开大学, 2015(12)
  • [5]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 ——在翻译活动与价值实现的交合点上[D]. 刘桂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6]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 黄德先.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7]彼得·潘写作:作为教育思想的少儿文学[J]. 贺晓星,李黎. 教育学报, 2006(02)
  • [8]近二十年少年小说叙事探究[D]. 杨俊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01)
  • [9]构体、寻根、运法:探索性少年小说创作倾向研究[D]. 张晓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03)
  • [10]从重视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之一[J]. 彭斯远. 写作, 2002(01)

标签:;  ;  ;  ;  ;  

从强调情节到淡化情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