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离西不远

澳门,离西不远

一、澳门,离西部并不遥远(论文文献综述)

徐云松[1](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张迎来[2](2014)在《略论台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地位》文中研究指明台湾是我国的东南门户,地理位置尤其重要。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台湾亦被卷入其中。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是如何认识台湾的?面对英国的侵略,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在这其中,台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所谓"台湾之战"的过程究竟如何?本文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郭琴[3](2011)在《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的网络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世纪以来,全球接二连三发生并购事件,可以断定产业整合将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以强强联合为主要内容的并购重组在新一轮并购活动中将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多式联运型产业“大企业、大物流、大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其必然面临全球范围内来自成本、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振兴规划出台后随着综合物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因此,我国传统多式联运企业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分割、零散、重复、浪费、效率低的状况,建立我国专业化、社会化的综合物流体系,依此作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是企业组合的一个重要运行机制,是通过容纳另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形成经营要素的重新组合,管理流程不断调整,企业内部机构进行新一轮的配置,组织网络规模日趋合理,信息网络日益通畅,业务网络运营日益强大,使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合理结构基础上,满足价值网的增值要求。本文通过实际调研与文献分析,综合运用企业并购理论、现代物流理论和方法以及系统协同学理论,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我国多式联运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和问题基础上,剖析了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的深刻内涵,进而研究其并购后网络协同的深刻含义,提出了以物流组织网络、信息网络和业务网络为并购后网络协同体系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后网络协同与网络协同度关系,建立了衡量网络协同度的一般化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应用实证分析,来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研究成果将为从事多式联运、货代等业务的综合物流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成果也可将为丰富多式联运行业实现综合物流管理理论以及企业并购理论做出积极贡献。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论文在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中,分析了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的内涵、特征和方式,提出了“以物流网络为基础,以物流组织为能力保障,以物流信息为技术支撑”的指导思想,从物流组织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业务网络三方面论述了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的框架与内容以及三者的逻辑关系。既为解决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其他行业研究并购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论文创新性工作在于提出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概念,建立了基于物流组织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业务网络为体系的网络协同概念模型。并以此为切入点,实现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效应的最大化,为我国多式联运物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3.论文在建立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后网络协同效应模型方面。概述了并购网络协同效应,进而证明网络协同效应与网络协同度的正向关系。通过建立并购网络协同度一般化计算模型,来衡量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内部要素、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协同程度。通过专家调查方法,构建协同度指标体系。同时以原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中共有图56幅,表59个,引据参考文献篇。

豆海锋[4](2011)在《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洞庭湖水系区、鄱阳湖水系区商时期遗存的系统梳理,初步建立起了各区域内商代文化的时空框架,并对各区域内诸文化的关系及各区域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为了讨论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文化互动关系,本文将目前能够反映文化互动的考古材料划分为三大层次,即器物、聚落、宗教与技术。通过不同互动层次的分析,获得了各层面不同的互动模式。从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互动关系出发,本文最后还对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辖属关系,商王朝政治秩序的维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可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界定,对以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简单回顾,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及研究思路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对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对江汉地区自然地理及商代之前文化背景的梳理,为廓清商时期区域内诸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往通道提供了研究基础。以目前考古发现为基础,本文将江汉地区商代遗存划分为六类,对各类遗存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分析,最后还对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结构及其演进模式进行了考察。第三部分是对洞庭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的研究。首先对区域内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进行简要概括,揭示区域内史前时期文化分区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其次,将区域内商代及其相关遗存划分为九类,对各类遗存的时空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再次,对区域内出土晚商阶段铜器进行了分区及文化背景方面的探索;最后,重点探讨了区域内诸文化之间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间的关系,并对区域内文化的演进及模式进行了考察。第四部分主要是对鄱阳湖水系区商代文化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区域内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概述;其次,将区域内商代遗存划分为八类,并对各类遗存的年代、文化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再次,对区域内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分析,并对赣江流域铜器出现及发展的文化背景及礼仪意义进行探讨;最后,对区域内诸遗存及周边考古遗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区域内文化的演进进行了考察。第五部分是对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商文化中心区互动关系所进行的讨论。本文依据文化互动方式的差异,将体现文化互动的考古材料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器物层面、聚落层面和宗教与技术层面。通过各层面的讨论,揭示出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互动模式,且不同层面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影响力。第六部分主要从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关系出发,讨论商王朝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所体现的商代国家的政治秩序问题。通过长江中游地区与商王朝中心区互动关系的分析,本文发现不同时期商王朝对长江中游的统辖存在不同方式。这种方式变化不仅仅反映在长江中游地区,从商时期周边地区的文化格局及晚商阶段青铜器在周边地区广泛出现等现象,亦可体现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结合甲骨文材料,本文认为早商时期商王朝对周边地区多实行“直辖”统治,而晚商阶段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则变得更为复杂,其中应存在一种与边远方国“联盟”关系,维系这种“联盟”的主要手段应是青铜礼器在内的意识形态方面地拢络行为。第七部分为结语部分,是对以上内容的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杨梅[5](2011)在《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及其着述》文中提出19世纪下半叶,清王朝日趋衰微,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却非常迅速。英国于18世纪末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后,19世纪又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逐渐吞并了缅甸全境;法国在印度、缅甸营建的殖民据点被英国人侵占以后,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越南,武装占领越南。这样,英、法两国的势力从东南亚延伸到了云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西方人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合法化。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英、法两国图谋打开中国后门进行殖民渗透,开通商路,抢占市场,探查资源,竞相到云南探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还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个领域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方兴未艾,云南在地理学、地质学、矿物学、生物学、民族学等学科上的丰富内容和资源,对西方探险家和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样,大批的西方政府官员、商界人士、传教士、探险家、学者等到云南进行探查,时间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和整理了西方人探查活动的原始资料,联系时代背景,全面梳理西方人在云南探查活动的基本史实,从商业贸易、交通、地理学和地质矿产、生物学、民族学探查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探析探查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叙述探查活动经过,考察探查结果的作用和影响,全面展现西方人在云南研活动的全貌。第一章“历史背景和探查活动概况”,主要讨论探查活动发生的历史背景、起讫时间、基本概况和特点等。历史事件都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发生的,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也一样,在资本主义的扩张阶段,云南被推到了西方扩张势力的前沿,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成为历史必然。笔者认为,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殖民渗透、争夺商业利益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考察是促成探查活动的主要动因。探查活动具有持续时间长、人数多、规模大、涉及领域广泛的特点。第二章“商业贸易探查活动”,梳理了西方人在云南商贸探查活动的基本史实,分析了探查活动对云南商业贸易的判断。殖民渗透、获取商业利益是将英法两国引入云南的最基本动力,商业贸易考察也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探查的最主要内容。英国商界通过探查认为云南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贸易发展潜力,孕育有无限的商机。这样的论断受到了来自英国领事官们的质疑,他们认为在云南分布广泛、人数众多的非汉民族不会消费外国商品,人民也比较贫穷,矿业发展缺乏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加之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云南无法成为外国商品的广阔市场。法国则认为云南通过东南方向与越南的贸易规模比较大,特别是与北圻的贸易还有增长的趋势。第三章“交通探查活动”,探讨了英国议修滇缅铁路、法国议修滇越铁路的方案。英国在交通方面的探查,使他们暂时放弃了贯通滇缅的计划,转而利用法国人修建的铁路为自己的商业谋取渔翁之利。而法国人则认识到红河水路是云南到达出海口的最短路线,划云南为其势力范围进一步与西方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第四章“地理学、地质学和矿产资源探查活动”,阐述了西方人在地理和地质矿产方面的探查经过,考察了探查活动在测量地理数据、绘制地图、勘探河流、撰写游记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并对地质矿产探查的重要人物和探查成果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五章“生物资源探查活动”查考了西方人在云南进行生物资源采集、研究的历程,重点阐述了安德鲁斯率领的亚洲动物探查队、福里斯特、洛克、沃德等机构和个人的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研究工作及其贡献,指出西方人在华的生物学考察和研究,无论在农林经济、园林艺术、自然保护等方面,还是在近代生物学发展方面,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西方人在云南的生物学探查无疑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第六章“民族探查活动”简述了西方人在云南的民族探查活动历程,论述了西方人进行云南民族研究的概况以及对彝族、白族、纳西族和其它单一民族研究上取得的成果,重点讨论了戴维斯、洛克、费茨杰拉尔德等人的研究,分析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第七章“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资料述评”,介绍了探查资料的整体情况,分析了探查资料的史料价值。笔者认为西方人在中国西南边疆的探查资料是一个尚待发掘的“富矿”,在对外关系史、中外交流史、商业贸易史、生态环境史、社会发展史、交通发展史、民族史、宗教史、地方史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廖红标[6](2010)在《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时期,随着统治者对广西边疆地区加强控制力度,广西社会经济的开发进一步扩大,广西区域内驿道网络稳步发展,并延伸至凭祥、龙州、宁明等边疆地区。同时,明清统治者规定安南贡道必须由广西凭祥镇南关入境,尤其是清代开放广西由隘、平而、水口三关与安南贸易,促进了广西陆路对外交通的发展,对外陆路交通通道网络基本定型。由于明清政府实施海禁、闭关等政策,广西海路对外交通发展的势头受到限制,以钦州港、廉州港为出海口的海上对外交通受到限制,海上交流主要是与安南的近海贸易往来为主。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广西的近代化交通公路、铁路开始酝酿和筹建,为以后进一步开拓新式交通起了抛砖引玉之效。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的发展对广西地方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加强了中央与广西地方的联系,保障了广西边疆安全,促进了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繁荣了龙州、宁明、凭祥、北海等边境及沿海城镇,便利了物产交流与传播,增进了广西与越南民族融合及文化交流。

蒋有亮[7](2010)在《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考察近代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文化交流史,运用一些未经披露的英文资料,以加拿大来华传教士为主线,研究新教传教士在内地会、豫北、川西和天主教传教士的情况,重点介绍和分析白求恩、切斯特·朗宁和文幼章三人,简述在加华人及文化交流情况,并通过对义和团、新生活运动、传教士撤离等事件的评述,希望较完整地展现近代中加交流的场景,提出加拿大传教士所具福音人文精神的理念,即以耶稣的博爱奉献为榜样让基督教福音实现于世界,在尽心竭力工作和造福人群社会的同时,使人格得到升华、精神得以超越。

盖建平[8](2010)在《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文中提出以中美学界早期美华文学研究既存成果的梳理与当代命题的提出为导论,本文的四章正文分别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的四部代表作品《金山篇》、《逐客篇》、《苦社会》、“木屋诗”展开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阐析与跨学科研究。本文打破美国华人史及排华史研究与中国侨乡文史研究之间原有的学科界线,在相关各类文史资料充分储备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文学文本对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特定书写形态,同时阐发文学与既存历史叙事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文学的场域中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间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经历予以重新观照。贯穿本文正文四章的基本命题,乃是对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文史互证,以及对早期美国华人形象的正面呈现。本文对美国排华主义言论中关于早期华人移民的几个基本观点[“流民苦力”说(coolie)、“客民”说(sojourner)、“唯利是图”说(gold-digger)、“文盲”说(illiterate)等]予以引入中国学界侨乡文史研究成果的正面解构,由此实现文学研究之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创造性书写,从而阐发以华语写成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近代时期华人赴美跨国生存经验记录的文学价值。第一章从美华文学开篇之作《金山篇》的艺术风格分析入手,从中“发现”早期美华文学不同于既存美华历史叙事的对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感性呈现,进而导向对中国唐宋以降的出洋传统的认知、对近代华人的美国观的重新认识,并最终解构既存历史叙事中“晚清赴美华人多为贫苦流民”的基本定调。这首长诗创作于美国排华初露端倪的时期,作者张维屏作为中国侨乡的先进知识分子,运用五行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黄金的诸多典故来推想华人在美国的未来。《金山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乐观、期待、向往美国的情绪,体现出“站在侨乡看美国”的特定视角,因而具有广泛而特殊的代表性。另一方面,《金山篇》未能指出当时华人在“金山”遭遇的歧视性赋税本质上源于美国的种族主义。然而,此诗折射出的当年出洋者近乎盲目又自圆其说的乐观态度,应当被视为19世纪中期以来华人不断赴美的一种精神动力。第二章研究美国《排华法案》1882年出台之后的及时之作《逐客篇》,结合作者黄遵宪领先的西学修养、干练外交才华,分析《逐客篇》对美国排华运动来龙去脉的特定表述。本文认为,《逐客篇》贯注着近代中国一位优秀外交官所特具的现实经验与务实眼光。在排华成为美国全民性政治社会运动的特定时代语境下,黄遵宪将早期华人在美国“安居乐业”的“当初”与眼前的现状相对照,其中加入了黄遵宪对《排华法案》的种族主义性质的系统认知。在对《逐客篇》所特具的时代性的解读中,本文植入了近代中国思想界接受欧风美雨的文化变迁背景,主张:正是亲身介入美国排华现实的政治经验,促成了黄遵宪对当时中国进步士人热心西学时所怀的“大同”理想的正面反思。另外,在痛陈华人在美的可悲遭遇时,黄遵宪以美国黑奴作为对照,来突出华人强烈的耻辱之感,这又透露出诗人受到西方种族主义观念沾染的痕迹。由是,晚清近代中国文明转型期“新”“旧”观念驳杂的时代风貌亦得以随之呈现。第三章从《苦社会》与国内同时期“谴责小说”的比较入手,呈示这部小说跨国书写的别异之处,进而平行参考国内学界对1905-1906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成果,发掘至20世纪初期为止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丰厚积累,最终得以辨识“美国华人”这一跨国文化身份的最初成形过程。在《苦社会》的文学叙事中,超脱于世俗物欲争斗的伦理诉求与反击排华的现实立场始终隐然并行,这一特定的观念状态与第一、二章所研究的《金山篇》、《逐客篇》对所处时代的观察评说一起,共同构成了早期美国华人跨国生存状态的多个面相。早期美华族群强烈的道德意识与亲情观念,亦在相关的移民观念变迁的框架下得以充分披露。第四章对当代美华学界蔚为显学的“木屋诗”即天使岛诗歌研究予以细化梳理,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内容及形式的文史整合,追溯20世纪前半叶被拘禁于美国旧金山海关候审所“木屋”中的华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世界,从而展现富于感性与个性的早期美国华人形象。本文主张,在衣食不周的囚居困境中,木屋华人除了对自身遭受的不公待遇发出愤怒的抗辨,还依然秉有优美的情感、自尊的气质、开阔的心灵、彼此的关切。如上种种感性力量,皆为早期美华移民群体对抗生存绝境的精神资源。本文将这一特殊创作形态的文学传统追溯到中国唐代的梵志诗,对木屋诗作为古代民间诗歌跨国延伸的文学特质予以比较阐发。最后,参照中国历代《诗经》读法,本文论述了读解《木屋诗》以及对整个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予以深度研究的当代现实社会文化价值。经由正文四章对早期美华文学文本的比较研究,本文将结论落于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主题发展脉络与当代价值的重新描绘。面向美国学界,本文正面讨论了为美国排华话语这一“语言的铁幕”遮蔽的“未名之物”,指出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正面感性形象的要点所在;面向中国学界,则是实践以早期美华文学研究为平台的跨学科文本细读,展现早期美华文学阐释与美华历史重写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而对文学研究、文本读解的既定范式予以突破,并最终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当代中美两国可以共享的文化遗产的丰厚内蕴,以及促进两国文化界反思历史、沟通对话的“桥梁”特质。

司志克[9](2010)在《基于GIS的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些条件优越的地区首先成了旅游外汇收入的核心区,围绕核心区周围是边缘区,条件差的地区成了旅游外汇收入的外部区。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提高旅游效益、增加旅游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外汇收入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系统地评价旅游外汇收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明确旅游外汇收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借助GIS技术中ArcMap的symbology功能、Geostatistical功能、ArcToolbox的建Model功能和Create Graphs功能,选用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游客人数、旅游资源丰度、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为主要指标,2000年至2006年各省份旅游外汇收入,1978年至2006年历年旅游外汇收入构成,2007年入境游客构成,1980年至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发展指数、增长百分比和1995年至2005年区域旅游外汇收入标准差、变异系数、增速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为主要测度方法。运用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对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借助GIS技术是本论文创新点。旅游外汇收入是区域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创汇提供了保证。发展旅游创汇能够增加国民收入,赚取外汇,回笼货币,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有利于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资源流等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旅游外汇收入能够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提高我国国际支付能力,平衡我国国际收支,增进海外游客对我国的了解。旅游外汇收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又推动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长期看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增长。由于旅游创汇产业相关要素的错综复杂性,涉及部门多,数据收集不够全面,GIS统计方法有待学习和进一步改进。

严汉平[10](2004)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以下三个背景:一是中国区域差异不断加大的趋势;二是缩小区域差异是新中国历来不懈奋斗的目标和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三是现有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对制度因素重视不够以及分析不够深入。本研究不仅具有发展经济增长理论和丰富区域经济学理论等理论意义以外,同时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我国区域差异及差异的成因分析;三是东西部之间制度落差分析;四是西部制度的非均衡;五是西部制度创新的路径;六是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包含着笔者的创新之处:一是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制度创新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会加快制度创新;二是中国区域差异的形成尽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核心的因素是制度差异,缩小区域差异可以采取多种路径,但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三是东西部之间的制度落差,不仅表现为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等正式制度落差,还有市场经济观念、就业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的落差,制度创新是消除制度落差的关键。现阶段,对于西部来说,通过非正式制度创新消除非正式制度落差比通过正式制度创新消除正式制度落差更为迫切;四是现阶段西部处于制度的非均衡状态,制度的非均衡表现为“制度短缺”和“制度过剩”并存的格局。对于现阶段的西部地区来说,通过清理过剩的制度以解决“制度过剩”比通过增加制度供给解决“制度短缺”更为重要,而且增加制度供给是制度创新,清理过剩的制度实质上也是制度创新;五是西部制度创新应走一条自发演进、内生的、渐进式的路径,同时制度创新应在一定的框架下进行并要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六是西部经济发展中有三类制度创新主体,分别是宏观主体——中央政府,中观主体——地方政府,微观主体——企业、居民户和社会中介组织,三类主体各有利弊。在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下各种制度创新主体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笔者对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主体的定位是:在启动期,中央政府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开发期,西部地方政府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发展期,微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现阶段,由于西部地方政府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主体具有比较优势,所以,西部地方政府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应承担起制度创新第一主体的角色。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取决于中文摘要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式,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是变化的,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主体应呈现出从宏观主体一中观主体一微观主体转换的轨迹和趋势。

二、澳门,离西部并不遥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离西部并不遥远(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全文逻辑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2.1.1 区位理论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因素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4.1.3 财税体制改革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4.1.5 法律环境差异
    4.2 经济条件因素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4.3 客观环境因素
        4.3.1 区位因素
        4.3.2 资源禀赋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4.4.3 社会资本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3.1 引言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4.1 引言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7.2 建议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2)略论台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国人眼中的台湾
二、清政府眼中的台湾
三、有关 “台湾之战”的一些讨论

(3)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的网络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
        1.2.2 物流企业并购
        1.2.3 并购协同效应
        1.2.4 网络效应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企业并购理论
        2.1.1 企业并购概述
        2.1.2 企业并购类型
        2.1.3 企业并购协同
    2.2 物流网络理论
        2.2.1 物流网络概述
        2.2.2 物流网络系统
        2.2.3 物流网络协同
    2.3 协同学理论
        2.3.1 协同学概述
        2.3.2 协同学基本原理
        2.3.3 协同效应
    2.4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界定
        2.4.1 物流企业
        2.4.2 多式联运
        2.4.3 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2.4.4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概念与内涵
    2.5 小结
3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分析
    3.1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概述
        3.1.1 物流企业并购概述
        3.1.2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概述
        3.1.3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特征
        3.1.4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方式
    3.2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环境分析
        3.2.1 外部环境分析
        3.2.2 内部环境分析
    3.3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3.3.1 非财务动因
        3.3.2 财务动因
    3.4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要素分析
        3.4.1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组织网络
        3.4.2 多式联运物流企业信息网络
        3.4.3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业务网络
    3.5 小结
4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研究
    4.1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概述
        4.1.1 网络协同概述
        4.1.2 网络协同形式
    4.2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原则与目标
        4.2.1 网络协同的原则
        4.2.2 网络协同的目标
    4.3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体系
        4.3.1 并购组织网络协同
        4.3.2 并购信息网络协同
        4.3.3 并购业务网络协同
    4.4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运作机制
        4.4.1 并购组织网络协同机制
        4.4.2 并购信息网络协同机制
        4.4.3 并购业务网络协同机制
    4.5 小结
5 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效应模型研究
    5.1 并购网络协同效应与协同度分析
        5.1.1 并购网络协同效应分析
        5.1.2 并购网络协同度分析
        5.1.3 并购网络协同效应与网络协同度的关系
    5.2 并购网络协同度一般计算模型
        5.2.1 并购网络协同度判断准则
        5.2.2 并购网络中关键变量协同度
        5.2.3 各子网络内部协同度
        5.2.4 子网络间协同度
    5.3 并购网络协同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工作
        5.3.1 并购网络协同度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5.3.2 并购网络协同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5.3.3 并购网络协同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4 并购网络协同度指标体系构建
        5.4.1 并购网络协同度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5.4.2 并购网络协同度指标体系的筛选过程
        5.4.3 并购网络协同度指标体系指标筛选结果
    5.5 小结
6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并购网络协同实证分析
    6.1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简介
    6.2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并购分析
        6.2.1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并购
        6.2.2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并购动因
        6.2.3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并购内容
    6.3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并购网络协同分析
        6.3.1 物流组织网络协同分析
        6.3.2 物流信息网络协同分析
        6.3.3 物流业务网络协同分析
    6.4 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并购网络协同度计算
        6.4.1 物流组织网络协同度
        6.4.2 物流信息网络协同度
        6.4.3 物流业务网络协同度
        6.4.4 物流网络整体协同度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时空范围
        一、空间范围
        二、时间范围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简史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相关理论的说明
        二、相关研究方法说明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研究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
        一、自然地理
        二、文化背景
    第二节 商代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一、盘龙城类型
        二、意生寺类型
        三、大路铺遗存
        四、荆南寺遗存
        五、周梁玉桥文化
        六、辽瓦店子遗址商文化遗存
    第三节 出土青铜器分析
        一、江汉地区早商青铜器
        二、江汉东部地区晚商铜器
        三、鄂东南出土晚商铜器
        四、江汉西部地区商代晚期青铜器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
        一、区域内考古遗存的时空特征
        二、各类遗存间相互关系
        三、各类遗存的文化传承关系
        四、区域划分及区域内文化的演进模式
        五、与周邻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洞庭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研究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
        一、自然地理
        二、文化背景
    第二节 商时期文化遗存编年研究
        一、铜鼓山类型
        二、樟树塘遗存
        三、费家河文化
        四、皂市遗存
        五、斑竹遗存
        六、朱家台遗存
        七、山门脚遗存
        八、斗篷坡遗存
        九、炭河里文化
    第三节 出土商代青铜器分析
        一、研究概述
        二、青铜器区域划分及其文化特征
        三、各区铜器的文化特征比较及与商文化中心区铜器关系探讨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
        一、区域内考古遗存的时空特征
        二、各类遗存的相互关系
        三、诸遗存的文化传承关系简析
        四、区域文化特征分析
        五、各区文化演进及其模式
        六、与周邻地区的关系
第四章 鄱阳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研究
    第一节 区域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
        一、自然环境
        二、文化背景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一、龙王岭类型
        二、吴城文化
        三、石灰山文化
        四、秋形垴遗存
        五、万年文化
        六、茅坦庄遗存
        七、竹园下遗存
        八、禁山下遗存
    第三节 出土青铜器分析
        一、发现与研究
        二、有关大洋洲铜器群的讨论
        三、其他地点出土铜器分析
        四、赣江流域商代铜器的文化背景及礼仪意义探讨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
        一、区域内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时空分布
        二、各类文化遗存的相互关系
        三、各类遗存的文化承继关系
        四、区域划分及区域内文化的演进及模式
        五、与周边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长江中游及其邻近地区与中心区文化互动关系讨论
    第一节 从器物层面看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中心区的文化互动
        一、陶瓷器类
        二、铜礼器
        三、玉石器
    第二节 从聚落形态看长江中游地区与中心区的文化互动
        一、长江中游地区商文化聚落考察
        二、长江中游地区非商文化聚落考察
    第三节 从技术与宗教层面看长江流域与中心区的互动
        一、技术
        二、宗教
    第四节 区域文化互动方式探析
第六章 由中心区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互动看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
    第一节 商王朝与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的政治关系探讨
        一、文化互动体现的商文化南部“边缘”结构
        二、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商王朝中心区的政治关系
        三、有关商王朝“疆域”与考古学文化分布关系的探讨
    第二节 由文化互动看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
        一、有关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关系的已有观点综述
        二、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讨论
        三、从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看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方式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及其着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资料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历史背景和探查活动概况
    一、历史背景
    二、探查活动概况
    三、探查活动特点
第二章 商业贸易探查活动
    一、境外探查活动
    二、1837年至云南回民起义期间的探查活动
        (一) 麦克莱德
        (二) 湄公河勘探队
        (三) 库珀
        (四) 斯莱登使团
        (五) 迪皮伊和罗谢
    三、回民起义后英国政府官员的探查活动
    四、回民起义后商界人士的探查活动
    五、英国人对商业贸易的探查
    六、法国人对商业贸易的探查
第三章 交通探查活动
    一、英国议修滇缅铁路
    二、法国议修滇越铁路
第四章 地理学、地质学和矿产资源探查活动
    一、地理学的探查
        (一) 地理学探查活动述略
        (二) 地理学探查的贡献
    二、地质学和矿产资源探查
        (一) 湄公河勘探队的探查
        (二) 戈氏的探查
        (三) 约翰·科金·布朗和米尔斯的探查
        (四) 法属印度支那地质学家的探查
        (五) 格雷格里的探查
        (六) 克雷德纳的探查
第五章 生物资源探查活动
    一、生物资源探查活动述略
    二、英国人福里斯特的植物采集
    三、奥地利人马泽蒂的植物采集
    四、美国人安德鲁斯的动物探查
    五、美国人洛克的植物采集
    六、英国人沃德的植物采集
第六章 民族探查活动
    一、民族探查活动述略
    二、总论性研究
    三、彝族研究
    四、白族研究
    五、纳西族研究
    六、傣族研究
第七章 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资料述评
    一、各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二、探查专着
        (一) 考察报告
        (二) 年度贸易报告
        (三) 游记类着作
        (四) 专题研究着作
    三、史料价值
        (一) 对外关系、中外交流研究
        (二) 政治研究
        (三) 社会问题研究
        (四) 商业贸易研究
        (五) 商业税收研究
        (六) 交通研究
        (七) 西方宗教传播研究
        (八) 天气及灾害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综合性研究
        (二) 专题性研究
        (三) 史料整理
    三、创新点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 创新点
        (二) 概念界定
第一章 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明清以前的对外交通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对外交通关系
        一、地理区位与对外交通
        二、山川地势与对外交通
        三、气候环境与对外交通
    第二节 明清以前广西的对外交通
        一、广西对外出海通道
        二、广西对外陆上通道
第二章 明清时期广西陆路对外交通的主要形式——驿道
    第一节 明清广西形势与交通的关系
        一、治边与交通
        二、朝贡与交通
    第二节 明代广西至边境要塞的驿道
        一、明代广西驿道建制
        二、明代广西对外驿道
    第三节 清代广西至边境要塞的驿道
        一、清朝广西驿道的建制
        二、清代广西对外驿道
    第四节 明清时期广西陆路边关入越道路
        一、凭祥至安南(越南)的道路
        二、龙州至安南(越南)的道路
        三、思明州(宁明州)至安南(越南)的道路
    第五节 明清时期道路的疏通
        一、道路整治
        二、桥梁修筑
        三、渡口设置
第三章 明清时期广西海路对外交通的主要形式——海陆联合
    第一节 明代广西对外出海通道
        一、梧州经雷州出海大道
        二、梧州经广州出海大道
        三、南宁经廉州出海大道
        四、廉州至安南(越南)的海路
    第二节 清代广西对外出海通道
        一、桂林经梧州至广州出海大道
        二、南宁经钦州出海大道
        三、钦州至安南(越南)的海路
第四章 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的新形式——公路、铁路
    第一节 广西对外公路
    第二节 广西对外铁路
第五章 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一节 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的特点
        一、路线走向基本不变
        二、路线分布不均
        三、交通辐射力小
    第二节 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的影响
        一、保障了边疆安全
        二、促进了边贸发展
        三、繁荣了边境城镇
        四、便利了物产交流
        五、增进了民族融合
        六、加强了文化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内地会在中国
    第一节 传教背景
    第二节 前进!向中国
    第三节 奉献在江西
    第四节 内地会的神学立场
第二章 豫北的心脏之诰
    第一节 长老会的工作
    第二节 圣公会的工作
    第三节 豫北差会的发展
第三章 川西的天府之音和天主教会的圣工
    第一节 卫理公会的工作
    第二节 天主教会的工作
第四章 白求恩大夫的福音人文精神
    第一节 出生与青年时代
    第二节 婚姻与病魔
    第三节 苏联之行
    第四节 西班牙内战
第五章 白求恩大夫的援华年月
    第一节 抗战途中
    第二节 会面与战地医院
    第三节 最后时刻
第六章 切斯特·朗宁大使—从湖北省樊城到艾伯塔省卡姆罗斯
    第一节 葱茏岁月
    第二节 外交生涯
第七章 末世的但以理—文幼章牧师
    第一节 火与瀑
    第二节 向左转
第八章 近代在加华人及文化交流简述
    第一节 筚路蓝缕
    第二节 访加名人及华侨贡献
    第三节 文化交流
第九章 义和团的磨难、新生活的建设及撤退的悲凉
    第一节 义和团的磨难
    第二节 新生活的建设
    第三节 撤退的悲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中美学界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向
    一、中美学界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
        (一) 中美学界早期美华文学研究经典成果:几部文学选集的结集出版
        (二) 国内学界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创作的基本界定与相关探讨
        (三) 美国学界对美国华人早期书写的形态描述与内涵界定
    二、超越单一语种划界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探索
        (一) 尹晓煌的早期美华文学跨语种研究实践
        (二) 参照美国当代文学理论:早期美国华人文学当代研究的基本命题思路
        (三) 早期美华文学当代价值的宏观揭示
    三、文学可以改写历史: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与相关历史研究的特定关系
        (一) 美国主流排华话语传统约制下的美国华人史研究格局
        (二) 以创造新话语改写历史:当代美国华人文学的成功先例
        (三) 文学经典的重选与历史叙事主体框架的重构
第一章 《金山篇》研究:近代华人赴美之乐观基调的文学呈示
    引言 "金山":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的定调之作
    第一节 "新移民"华人形象的正面呈示:从《金山篇》"发现"广府侨乡传统
        一、"流民苦力说":美华移民史对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刻板化解释
        二、乐观的起始:《金山篇》对近代华人赴美情状的正面呈示
        (一) 关于美国招工广告欺骗性宣传之实际效应的探讨
        (二) 《金山篇》对华人作为自由人赴美情状的细节呈现
        三、广府侨乡深厚的出洋传统与移民经验:重勘近代华人积极赴美的历史动因
        (一) "彼氓蚩蚩—有客采采":《金山篇》对中美贸易之移民史意义的两重揭示
        (二) "有而不取空弃捐":华人出色财富创造力的深层文化伦理动因
        (三) 侨乡居民出洋传统的回顾与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重新探讨
    第二节 华人对跨国新生活的自然期待:从黄金物性出发的推论与畅想
        一、土德生金说与黄金生壮说:美国"承运"之当代大势的确认
        二、天人感应说与黄金精变论:《金山篇》对于美国值得华人信赖的文化推理
        (一) 天人感应"规律"与"金山"承运而为的必要性
        (二) 金银精变"属性"与占有者遵循道德行事的必要性
        三、惜物利人:华人创造"金山"财富的深层道德旨归
    第三节 "米利坚人"的天命论:尚待华人认清的美国社会现实
        一、《金山篇》对美国民间排华暴力事件的隐去不提
        二、近代华人对采金重税之种族主义性质的辨认不能
        (一) "供应骚扰":《金山篇》对华人外籍矿工税的单纯理解
        (二) 外籍矿工税的种族主义本质
        (三) 种族主义税收法案的暴力运作方式
        三、基于"天命"的种族歧视:"金山"不容华人的根本理由
第二章 《逐客篇》研究:"新学霸才"外交官对华人"金山"历程的特定分说
    引言 30年后:"新学霸才"黄遵宪与护侨诗名作《逐客篇》
    第一节 "诗史"的近代化:黄遵宪对晚清时事的当下书写与新史识的初步引入
        一、黄遵宪"诗史"创作的近代化新变属性
        (一) "公度之诗,诗史也":黄遵宪之新派"诗史"的性质定论
        (二) 从"时事"到"史识":中国古代文学由唐至宋的"诗史"衍义
        (三) "诗史"之当下性在近代史语境中的重新标举
        二、黄遵宪实现"诗史"创作的两大条件
        (一) "新学霸才"的开阔眼界:纵览近代跨国时势的才力
        (二) "诗界之哥伦布"的开拓诗笔:务切于今的现实精神
        (三) 《逐客篇》对美国排华形势立足特定外交视域的宏观把握
        三、《逐客篇》评说美国华人移民活动的三个基本观点
        (一) 美国排华是中国战国时代"逐客"排外思潮的当代重演
        (二) 是"定居"不是"客作":《逐客篇》对赴美华人移民动机的正面阐述
        (三) 侨民苦难"我"应负责:强调中国官员保护在美华侨的外交责任
    第二节 移民进程的强制中断:《逐客篇》对赴美华人"落地生根"的历程表述
        一、"开疆辟土":《逐客篇》以农业文明叙事定位的移民史叙事
        (一) "金山蟹堁高,伸手左右攫":加州"新乡土"的开发
        (二) "抵掌齐入秦,诸毛纷绕涿":旧金山唐人街的初步成型
        (三) 早期美国华人是否无视了"美国人"的现实存在
        二、"纷纷纵谣诼":《逐客篇》对美国排华舆论的整理归纳
        (一) 《逐客篇》对"金山"排华言论的归纳概述
        (二) 关注美华社群内部"同室操戈"的堂斗问题
        (三) 《逐客篇》对美国民间排华之种族主义动机的淡化
        三、排华运动理当问责美国官方:《逐客篇》对《排华法案》施行后果的论说
        (一) 对美国政府机关排华政策运作的单线强化描述
        (二) 《逐客篇》的视域空白区:排华运动始终具有民间暴力特征
        (三) 不是移民归化,而是平民迁徙:黄遵宪华人移民观的"前现代性"
    第三节 "今非大同世":《逐客篇》由种族主义压力催生的国族意识表达
        一、"天下"理想的扩展及转折:《逐客篇》之世界观念的近代化征象
        (一) 晚清士人文化预判中的"大同"美国形象
        (二) 近代士人"天下"视野的扩展与收缩
        (三) 直面华人在美之"争"的三层真相
        二、"只挟智勇角":黄遵宪对美国种族主义排华运动的实际回应
        (一) 外交官黄遵宪富有实效的护侨行动
        (二) 阐明作为弱国官员尽心奔走的外交软效应
        (三) 立足中国文化光荣记忆的护侨信念
        三、《逐客篇》对西方种族主义思潮的时代沾染
        (一) "不若黑奴蠢":近代中国士人对美国黑奴的隐性歧视
        (二) 近代美国排华主义对在美华人的"黑奴化"
        (三) 对种族主义的"软接受":近代士人参与"种族竞争"的文化自信
第三章 《苦社会》研究:早期美国华人走向"文化自立"的曲折进程
    引言 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问世的《苦社会》
    第一节 "谴责"之外:《苦社会》的跨国社会批判小说性质
        一、一般的"谴责小说"与特殊的《苦社会》
        (一) 《苦社会》与"谴责小说"出版条件的一致性
        (二) 《苦社会》与"谴责小说"艺术特色的相通与差异
        (三) 对近代中国外部环境的呈现:华人海外生存经验的引入与整合
        二、《苦社会》批判时代政局的跨国视野
        (一) 对国内官员媚外的本质批判
        (二) 对日本政府强硬外交作风的直言推崇
        (三) 正面呈现美国官方种种排华行径
        三、重在行动:作为反美禁约时代舆论组成部分的《苦社会》
        (一) 指明抵制美货运动的可行性与合法性
        (二) 唤起发展民族实业的愿景期待
    第二节 惟有自保:《苦社会》对美国华人文化自立历程的多角度书写
        一、"苦社会"图景的跨国呈现:海外华人的"观念离乡"之路
        (一) 《苦社会》对早期美国华人个性形象的别样呈现
        (二) 《苦社会》对出洋华人妇女的群像描写
        (三) 《苦社会》对"海上浮动地狱"猪仔船的细致描摹
        二、呈现美国排华运动的在美华商视角:《苦社会》中的唐人街写作形态
        (一) 美国华人史研究对美国华人社群的"阶层化"呈现
        (二) 由内而外:以唐人街视角呈现排华政策的递变更新
        (三) 华侨与外交官之庇护关系的悖谬转换:《苦社会》对谭锦镛事件的改写
        三、面向国内读者澄清美国华人的真实生存状况
        (一) 正面揭示西方殖民国家的排华传统
        (二) 细致分说华人去"美国好发财"的真相
        (三) 罗列华人在排华运动中遭受的各种损失
        (四) 直接评点排华言论加诸华人的几大"罪名"
    第三节 "决死"的信念:统摄《苦社会》全篇的文化伦理视角
        一、"银钱"之争:《苦社会》楔子的世情隐喻主题及其与小说正文的文本同构
        (一) 楔子故事对中国及海外华人现实处境的世情隐喻
        (二) 楔子故事与小说正文叙事线索的同构
        二、《苦社会》对早期美国华人生活美德与情感风貌的大量呈现
        (一) 用心经营,不图横财
        (二) 保全家庭,放弃财产
        (三) 顾全亲人,忍受别离
        (四) 慷慨帮助所雇华工
        (五) 两次谋划接取受难华工回国
        (六) 承担美华社群一体的命运
        三、"实行我的权力":《苦社会》与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议程对接
        (一) "决死的心肠":抵制美货运动对美国官方的正面抗议及其效果
        (二) 美国华人生存经验"汇入"中国社会变革时代进程的宏大叙事
第四章 "木屋诗"研究:早期华人移民应对生存绝境的文学书写
    引言 木屋诗的刻写与"发现"
    第一节 中美学界木屋诗研究的既存成果及现存难题
        一、中美学界对木屋诗的主题研究与价值阐发
        (一) 对木屋诗内容的宏观梳理
        (二) 美国华裔学者对木屋诗的历史文化价值阐释
        (三) 华语学界阐发木屋诗意义的几个要点
        二、对中美学界木屋诗书写状态分析的重新探讨
        (一) 无落款署名是否意在隐藏身份
        (二) 30年代后是否木屋诗创作锐减
        (三) 华人女性是否参与木屋诗的创作
        (四) 关于木屋诗作者之文学水平的不同评价
        三、中美学界对木屋诗"文学性"的既存阐释及其局限性
        (一) 主张"文学性"的核心在于内容
        (二) 选取合乎格律的作品为代表之作
        四、重审木屋诗"文学性"的两个切入点
        (一) 深化对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历的感性共鸣
        (二) 重新审视木屋诗的中国文学文化传统
    第二节 由对木屋诗的探讨还原木屋华人的生存语境
        一、《木屋拘囚序》:木屋惨史30年之开端
        二、旧体叙事诗:木屋华人出洋小传
        三、木屋诗对华人移民拘囚生活的立体呈现
        (一) 虐待遭遇
        (二) 意气不平
        (三) 吟味生活
    第三节 木屋诗的多重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一、广东地区的读书仕进传统与文学教育的普及
        (一) 客家读书仕进传统的形成
        (二) 近代以来海外华人移民的仕进情结
        (三) 海外移民重视文教的课读意识
        (四) 海外呈诗的仕进余风
        二、民间"真诗"自成一脉的风格传承
        (一) 广东文人诗"崇尚自然"的观念传统
        (二) 近代广东文人诗的民间特征
        (三) 明清以来士大夫文人对民间"真诗"的价值确认
        三、源自底层生活境遇的诗歌传统:从梵志诗读解木屋诗的绝境书写
        (一) 梵志诗作为民间诗的特出成就
        (二) 梵志诗创作强烈的生存意识:于现实绝境中寻求道德力量
        (三) 从梵志诗的民间精神把握木屋诗的立言高度
        四、功名荣耀与屈辱抗争:木屋诗中的边塞诗因素与尚武新风
        (一) 传统边塞诗报国荣身的双重诉求
        (二) 木屋诗对边塞诗元素的借用与吸纳
        (三) 木屋诗"作战"话语的特异性
        五、木屋诗华夏叙事之下的"国族主义"时代特征
        (一) 再次判定美国的"蛮夷"属性
        (二) 已近代化的华人移民社会观念——以侨乡杂志为例
        (三) 木屋华人国族主义情绪的跨国属性
        六、今日重读"木屋诗":《诗经》传统的遥继与再兴
        (一) 作为"资治通鉴"的《诗经》与木屋诗政治价值的发挥
        (二) 《诗经》写照现实的时代特征与木屋诗跨国时代精神的呈现
        (三) 《诗经》的读法追溯与木屋诗的阐释空间
结论 作为当代中美两国文化对话资源与历史镜鉴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
    一、经由早期美华文学,当代中美读者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所处的特定历史语境有了何种了解?这一了解对双方有何价值?
        (一) 以早期美华文学专门研究响应美华学者解构排华文化的学术议程
        (二) 增进当代中国对近代以来"美国观"变迁的辨识与反思
        (三) 促成当代中国对现实面临的"种族议题"的正面关注
    二、早期美国华人的"持久信念"对于当代中美读者有何启发?
        (一) 早期美国华人"生存即胜利"的英雄主义特质
        (二) 当代中美文化的务实交流是两国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文学创作是否,或怎样,"联合、激发"了早期美国华人的生存行动?这对当代读者认识美华文学有何种启示?
        (一) 早期美华文学的双语创作有着应对排华主义的不同路向
        (二) 当代中国学界需要对中美文化的异质性予以更具体的反思
    四、早期作品记录的美国华人"自我实现"的模式与经验为当代读者能够提供怎样的借鉴?
        (一) 表述早期美国华人的移民经验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新话语
        (二) 以叙事框架的重构实现历史视野的更新
    五、早期美华文学各作品之间传承的文学传统(包括观点和形式)对于当代中国认识"文学传统"有何种启发?
        (一) 明确美国华人文学文化的特定传统
        (二) 反思当代中国学界"文学性"概念的既存设定
    六、早期美华文学作品能够怎样增进当代中美读者对当年美国华人的了解?
        (一) 早期美国华人的移民经历具有丰富的跨国意义
        (二) 对早期美华文学价值重新认识的背后是东西文明格局的重新认识
    七、作为当代中美两国文化对话资源与历史镜鉴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
参考书目
后记

(9)基于GIS的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技术线路、结构框架、创新和不足之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线路
        1.2.4 结构框架
        1.2.5 创新之处
    1.3 国内外关于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第2章 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
    2.1 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型
        2.1.1 核心-边缘模型
        2.1.2 外部效应模型
    2.2 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理论
        2.2.1 国外对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关系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2.2.2 国内对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关系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2.3 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理论
        2.3.1 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乘数效应理论
        2.3.2 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应理论
第3章 基于GIS的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方法
    3.1 ArcCatalog在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3.2 ArcMap在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3.3 ArcToolbox在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3.4 ModelBuilder在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第4章 区域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丰度、组合状况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分析
        4.1.1 旅游资源知名度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分析
        4.1.2 基于GIS的旅游资源的丰度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分析
    4.2 基于GIS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分析
    4.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分析
    4.4 入境游客的旅游动机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分析
    4.5 入境游客客源市场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分析
第5章 基于GIS的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5.1 基于GIS 1991-2006年各省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2 基于GIS 1978-2006年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2.1 基于GIS 1978-2006历年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2.2 基于GIS 1978-2006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3 基于GIS 2007年入境游客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4 基于GIS 1980-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发展指数、增速分析
    5.5 基于GIS省际和东中西省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5.1 基于GIS省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5.2 基于GIS东中西省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6 典型省份主要城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5.6.1 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6.2 北京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6.3 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6.4 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7 东西部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7.1 东部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5.7.2 西部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1.3 本文的创新
2 制度、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制度研究的一个文献述评
        2.1.1 制度的定义
        2.1.2 制度的层次
        2.1.3 制度的分类
        2.1.4 制度的功能
    2.2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2.1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2.2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作用认识的演进历程
    2.3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有关制度创新动力的几种假设
        2.3.2 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2.3.3 经济发展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机理
    2.4 小结
3 区域差异及差异的成因分析
    3.1 中国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
        3.1.1 区域间差异
        3.1.2 区域内部差异
    3.2 中国区域差异成因及缩小区域差异的路径
        3.2.1 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2.2 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路径
        3.2.3 对现有观点的评析
    3.3 小结
4 东西部之间的制度落差: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4.1 正式制度落差
        4.1.1 产权制度
        4.1.2 市场制度
        4.1.3 对外开放程度
        4.1.4 政府效率
    4.2 非正式制度落差
    4.3 制度创新是消除落差的关键
    4.4 小结
5 西部制度的非均衡:制度短缺与制度过剩并存
    5.1 西部的制度需求
        5.1.1 制度需求的界定
        5.1.2 制度需求的动力机制
        5.1.3 西部的制度需求的内容
    5.2 西部的制度供给
        5.2.1 制度供给的界定
        5.2.2 制度供给的动力机制
        5.2.3 西部制度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5.3 西部制度的非均衡
        5.3.1 制度的非均衡
        5.3.2 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
        5.3.3 西部制度非均衡的原因
    5.4 小结
6 西部制度创新路径:自发演进、内生的和渐进式路径
    6.1 制度创新的路径一般分析
        6.1.1 制度创新的路径
        6.1.2 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
    6.2 西部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以所有制结构演进路径为例
        6.2.1 路径之一:自发演进
        6.2.2 路径之二:人为选择与设计
        6.2.3 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约束条件
        6.2.4 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路径的选择和归宿
    6.3 小结
7 西部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转换
    7.1 宏观主体:中央政府
        7.1.1 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
        7.1.2 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方式
        7.1.3 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
    7.2 中观主体:地方政府
        7.2.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
        7.2.2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方式
        7.2.3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
    7.3 微观主体:企业、居民及社会中介组织
        7.3.1 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动因
        7.3.2 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方式
        7.3.3 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利弊
    7.4 西部不同发展阶段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转换
    7.5 小结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目录
致谢

四、澳门,离西部并不遥远(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2]略论台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地位[J]. 张迎来. 现代台湾研究, 2014(01)
  • [3]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的网络协同效应研究[D]. 郭琴.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2)
  • [4]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 豆海锋. 吉林大学, 2011(08)
  • [5]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及其着述[D]. 杨梅. 云南大学, 2011(01)
  • [6]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 廖红标. 广西民族大学, 2010(06)
  • [7]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D]. 蒋有亮. 复旦大学, 2010(11)
  • [8]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D]. 盖建平. 复旦大学, 2010(11)
  • [9]基于GIS的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D]. 司志克.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
  • [10]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 严汉平. 西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澳门,离西不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