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加工历史与工艺研究

何首乌加工历史与工艺研究

一、何首乌炮制沿革及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钟凌云,解杨,宋金菊,李家晴,钟菁[1](2022)在《基于“生熟异用”何首乌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是我国传统的补益类中药材,生品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之效,炮制后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功效,主要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磷脂类、鞣质类等成分,其中二苯乙烯苷、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药理作用,糖类和卵磷脂类具有补益、调节免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蒽醌类成分具有抑菌和泻下作用。目前,何首乌的质量评价方法较单一,故基于"生熟异用"理论,对何首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亲缘学与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性、炮制相关、入血成分及药动学、调血脂、配伍等方面进行分析,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何首乌多糖、卵磷脂、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白藜芦醇等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以期为何首乌的质量控制研究、临床用药及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孟江,张英,曹晖,王孝涛[2](2021)在《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分析》文中指出蒸法是一种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笔者以《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一书为线索,并核查本草原着,从蒸制方法、蒸制品种、蒸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蒸制目的 4个方面对蒸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梳理后发现蒸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清蒸法,到后来增加各种辅料蒸法等共56种蒸制方法。蒸制品种宋代记载最多,达104种,宋代新增品种也最多,有90种;南方各省市炮制规范中记载的蒸制品种较多,其中广东省有43种。蒸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唐代有蒸软、蒸熟、蒸极黑、蒸干、蒸制时间、蒸制次数;宋代增加蒸至气香味甘、蒸烂;明代增加毒性药物蒸至不麻舌无毒,到清代增加蒸润等。蒸制目的历代主要记载有增强补益作用、缓和药性、减少副作用、降低毒性、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切制等,现代增加了保存药效、利于贮存等目的。从蒸制发展历史过程来看,春秋战国到汉代是蒸制发展的萌芽期,南北朝、唐、宋是蒸制发展的快速期,明、清是蒸制发展的繁荣期。通过对蒸制历史沿革的整理和总结可为蒸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周杨静,高峰,卫培峰,李敏,李若岚,严淑婷,谢锋[3](2020)在《何首乌九蒸九晒历史沿革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何首乌始载于《开宝本草》,经过炮制后具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之功,该药历来为古今医家、饮食家所推崇,是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佳品。近年来关于何首乌增效减毒的炮制方法研究有很多,例如现代药典蒸法、煮法、炖法,以及传统的九蒸九晒炮制方法等。该文着眼于传统的九蒸九晒法,对何首乌此种炮制方法的历史来源、具体方法、化学成分变化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方法反复蒸晒的科学内涵奠定基础,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严淑婷,樊浩,李若岚,王丽平,罗文佳,高峰,陈琳,卫培峰[4](2020)在《中药“九蒸九晒”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历代本草中采用九蒸九晒炮制方法的药材进行综述,选取临床上常见的6味中药材进行归纳整理,探究其炮制工艺的变化,并对目前九蒸九晒工艺展开分析及探讨,发掘九蒸九晒在药材炮制过程中对药材的影响。经过九蒸九晒后的中药材,不仅有助于干燥,利于储存,还可纠正其偏性,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现代研究表明,通过九蒸九晒后的中药材其疗效有所提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目前尚缺乏对九蒸九晒加工品以及其辅料的深入研究,也未建立相应的标准,这将是今后研究的侧重点。

王燕青[5](2019)在《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的毒性研究与肝毒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梳理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历史沿革与发展,结合有关何首乌炮制品的研究现状,对何首乌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与肝毒性进行实验研究,基于整体、离体二个水平评价不同炮制品何首乌的毒性作用,探讨何首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性特点、损伤程度和停药后的恢复情况,对离体肝脏毒性进行评价,为何首乌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毒性研究与肝毒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依据地方炮制规范在生何首乌即Sample 1的基础上制备何首乌不同炮制品,依次为Sample 2(清蒸6 h)、Sample 3(黑豆汁蒸6 h)、Sample 4(黑豆何首乌共煮3 h)、Sample 5(黑豆汁黄酒蒸18 h)、Sample 6(黑豆汁隔水炖6 h)、Sample 7(黑豆汁何首乌共煮12 h)、Sample 8(黑豆何首乌共煮12 h)。根据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药样品Sample 1、Sample 2、Sample 3、Sample 4、Sample5、Sample 6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进行药样品Sample 1、Sample 2、Sample 3、Sample 4、Sample 5、Sample 6对小鼠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药后血清ALT、AST、TBA、TBIL、AKP肝功能水平,“量-毒”实验加测IL-2、TNF-α指标,计算肝、脾、肺、肾、肾上腺和胸腺的脏器系数,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重复给药毒性评价方法,进行药样品Sample 1、Sample 2、Sample 3对正常大鼠重复给药毒性实验,观察给药后及恢复期大鼠体重、日饮食量、日饮水量变化等一般状况,对血常规、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等指标检测;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观察药样品Sample 1、Sample 2、Sample 3、Sample 4、Sample 5、Sample 6、Sample 7、Sample 8水提物脱离体内环境后直接作用在肝脏上对肝脏的损伤程度,进行ALT、AST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小鼠急性毒性结果显示药样品Sample 1 MTD:107.10 g·kg-1·d-1,Sample 2、Sample 3、Sample 4、Sample 5、Sample 6的MFD实验结果按生药量计算分别为345.60g·kg-1·d-1、328.32 g·kg-1·d-1、309.60 g·kg-1·d-1、354.24 g·kg-1·d-1,336.96 g·kg-1·d-1;“时-毒”结果显示药后2 h血清ALT、AST、TBA、TBIL、AKP水平达高峰,“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何首乌水提物可造成小鼠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血清ALT、AST、TBA、TBIL、AKP、IL-2和TNF-α的活性呈现不同程度显着性差异;连续90天重复给药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与Sample 1比较,Sample 2和Sample 3大鼠血中ALT、BUN、TG水平明显降低,Sample 3的ALB水平显着升高,Sample 2与Sample 3给药期血生化指标数据无明显差异,病理结果显示,Sample 1重复给药可造成大鼠雄性生殖器官的损伤,Sample 1和Sample 2出现肺损伤,而停药45天后Sample3的ALT、GGT水平明显降低,病理结果显示无雄性生殖器官及肺脏的损伤;相比离体肝灌流实验其他药样品各种剂量(Sample 1:0.544.32 g·kg-1,Sample 28:1.088.64 g·kg-1),仅药样品Sample 5高、中剂量和Sample 6高剂量的肝匀浆ALT无显着性意义,毒性明显小于ALT不同程度显着性升高的药样品Sample 1、Sample2、Sample 4、Sample 7和Sample 8。结论:何首乌及其不同炮制品对小鼠急毒强度依次为:药样品Sample 1>Sample4>Sample 3>Sample 6>Sample 2>Sample 5,何首乌对小鼠可造成明显的毒性;单次给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何首乌及其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长毒实验结果表明,连续给药90天药样品Sample 1、Sample 2、Sample 3水提物有一定的毒性反应,毒性表现为ALT、AKP、GGT、ALB、BUN、CREA等血生化指标显着升高,且经过黑豆汁蒸后的炮制方式减毒效果更佳;在离体肝水平,何首乌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水提物可造成肝组织损伤,药Sample 5肝损伤最小。建议炮制工艺采用黑豆汁和黄酒为辅料,与何首乌拌匀闷润4 h,装入蒸罐内,加水适量,密封,蒸18 h,中间倒罐一次,至汁液被吸尽,内外均呈棕褐色至黑褐色时,取出,干燥的炮制方法。

胡秋实[6](2019)在《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医学书目》是一部用于登记满洲医科大学馆藏中医药古籍的登记式目录书。该书记载详实,体例独特,存世量少,对当今中医药文献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目前,有关《中国医学书目》的研究尚少,国内仅闫海军在其博士毕业论文《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书目研究》一文中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医学书目》的成书背景、书目体例等基本信息;并从目录学角度入手,对《中国医学书目》载24本明版书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中国医学书目》共载明版中医药类书籍54种,尚有30本有待研究,其中不乏有初刻本、官刻本,多数医书刻工精良,保存完好,若利用得当,将对我国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贡献力量。在待研究的30部医书中,方书类共有5部,包括《备急千金要方》《摄生众妙方》《医方考》《扶寿精方》和《众妙仙方》。其中《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唐代,虽此版为明代刻本,但究其内容并不能代表明代中医药发展水平,况且《备急千金要方》内容宏富,又是现代中医药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极多,故本次研究不列入其中。《医方考》作为我国第一部方论专着,其体例、内容与《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本书不尽相同,故亦不列入研究范围。明代是我国医药养生理论与方法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补益类方剂,配伍用药更注重实用、切合实际。其理论核心与中医药理论基础更加紧密的结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则较明显的反应了这一时期的养生理念及养生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方书的作者均为明代官宦,书籍成书时间均为明代中期,从内容上看3书均首重养生,均将补益类方剂置于卷首,且3本书补益类方剂中有部分方剂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故将《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本书确定为研究主体。其中部分首见补益类方剂流传较广,功效明确,安全性高,若能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将有益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因此,《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方书值得我们深度挖掘和系统研究。由于《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书籍大都记录书名、卷数、作者、序跋的作者及作序时间、刊校者、行款、板框等详细信息,故研究过程中我们团队专程赴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查询并现场核对包括《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等明代方书的详细信息,并做详细记录,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本文以中医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作指导,以所收集的《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明版方书相关古今文献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考证、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明代方书作者生平及其成就、书目版本及其流传、书籍编撰过程及作者心路历程,进行深入挖掘。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实地访问、电话或微信咨询等方式,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文献学专家请教,得到重要的帮助。同时对《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2本方书中补益类方剂进行研究,筛选出38首首见方剂。通过对首见方剂仔细对比分析,结合后世对诸方剂的继承和流传,从中选择6首流传较广,时至今日仍在广泛使用,或仍有临床价值的方剂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方书的研究,明确以下内容:(1)《摄生众妙方》《摄生众妙方》,作者张时彻。其家族为鄞县大家富户,早年在其父教导下学习诸子百家之说,并接触到中医药知识。稍长,便师从其族侄张邦奇。后走入仕途,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辞官归田后,从事文学创作,主持“甬上诗社”,提携了大量青年才俊。张时彻爱好医学,为官之余多收集验方,并汇辑为《摄生众妙方》11卷,加以刊行,后附《急救良方》2卷。两书作为张时彻主要医学成就,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时至今日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对《摄生众妙方》现有版本相关材料的整理研究,确定目前各大图书馆藏明版《摄生众妙方》存世明代版本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张时彻自刻本,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另外还有原刻的翻刻本,包括嘉靖四十一年(1562)江西布政使司本,现收载于《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万历三十八年(1610)夏邑彭氏刻本,收载于《珍本医籍丛刊》中。其二,为明隆庆三年己巳(1569)衡王府增补刻本,此本目前未见现代刊本及校勘本,但该本刻功精良,字迹清晰,可谓善本,现多用作校本。《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正是衡庄王朱厚燆命马崇儒校对、李用中负责刊刻完成的衡王府增补刻本。故《中国医学书目》记录“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马崇儒刊本”有误,应更正为“隆庆三年衡王府重刊本”。而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摄生众妙方》应为张时彻自刻本。隆庆三年衡王府重刊本《摄生众妙方》曾被满铁大连图书馆委托保存于满洲医科大学,后被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现两版《摄生众妙方》均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通过对《摄生众妙方》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初步确定《摄生众妙方·卷二·补养门》中共有首见补养类方剂19首,并对其中流传较高,且适合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八仙添寿丹”“秘传十子丸”“千金不易比天助阳补精膏”3首方剂进行了探讨,对其主治病症、组方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影响均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该3首方剂对现代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适当的化裁方药或改良剂型,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2)《扶寿精方》《扶寿精方》,作者吴旻,曾于嘉靖年间任陕西华州(今陕西省华县)知州,他十分重视中医养生治病,收集方药,辑成《扶寿精方》。开篇首卷为“诸虚门”,第二篇为“药酒门”,两篇共收载补养类方剂50首。该书后于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经王来贤续补,成书后更名为《新刊续补扶寿精方》,增加了医学理论探讨、养生药膳、药酒等内容。其理论探讨多遵循《内经》之旨,所选用药膳简单实用,共30首,多摘抄于《饮膳正要》。经实地考察确定,国家图书馆网站所载洪武元年金陵李惟德本《扶寿精方》的记载时间“洪武元年(1368)”有误,该版刊行时间应不早于嘉靖十三年(1534)。研究确定现存《扶寿精方》的版本主要分为三大体系:第一,《扶寿精方》不分卷本,即万历元年曹水峪复刻本,现收录于《珍本医书集成》。第二,《扶寿精方》2卷本,为万历五年丁丑(1577)徐栻复刻本,2016年由中华书局影印日文政四年(1821)之抄本,收于《海外中医珍善本丛刊》。第三,《扶寿精方》3卷本,包括198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中国中医科学院馆藏万历十五年王来贤(1587)刻本影印本,和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的《明清验方三种》版,两书现均行于世。另外,《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扶寿精方》书名为误,应为《新刊续补扶寿精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李焘、朱一柏、刘王选同阅”中“刘王选”有误,应为“刘应选”。且该书记载校勘人为“杨九成”疑误,实地考查未见此人校勘记载。该书在南满洲时期曾收藏于满洲医科大学,后在民国时期由当时的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收藏至今。通过对《扶寿精方·诸虚门》《扶寿精方·药酒门》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初步确定首见补益类方剂19首,并对其中流传较广,且适合应用于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有“太极丸”“胡尚书壮阳丹”“一醉不老丹”3首方剂进行探讨,对其主治病症、组方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影响均作深入研究。认为“太极丸”“胡尚书壮阳丹”“一醉不老丹”3首方剂对现代临床尤其是养生保健有实用价值,通过适当的化裁或改良剂型后,应用于亚健康人群,或用以大众调养、美容,将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3)《众妙仙方》《众妙仙方》,作者冯时可。受其父冯恩影响,对中医药理论掌握牢固,辑有《众妙仙方》4卷,着有《上池杂说》1卷(后附《经目屡验良方》1卷),收录在《三三医书》中。另外,《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万历二十三年《众妙仙方》作者为“杨应兆”,误。应改为“冯时可”。所载刊刻时间为“万历二十三年”,误。当改为“万历二十四年”。该书曾收藏于满洲医科大学图书馆,民国时期由当时的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建国后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现该书保存良好。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书虽内容详细,但仍有疏忽之处,还需有关学者进一步考察研究,去伪存真。对《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2书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提示我们对于中医药古方新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想将古书中的宝贵方剂应用于现代临床,深入研究其中主治病症、药物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是非常必要的。

林秀旎,陈佩毅,张庆芬,招伟汉,蔡伊科,莫结丽[7](2018)在《广东省何首乌炮制工艺及GMP执行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何首乌是历代医家广为推崇的补益中药,何首乌炮制历史比较久远,炮制工艺繁杂,辅料多样,生、制何首乌功效不一致,炮制前后何首乌化学成分及药效均发生一定变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炮制规范。本文对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与成分、药理毒理及我国何首乌炮制规范进行归纳,并分析目前制何首乌生产企业GMP执行情况,提出建议。

李鑫[8](2018)在《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理论层面,从涵义、沿革、中医临床应用探析、关系辨析、意义和发展方向六个方面对援药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探讨;临床研究层面,基于援药理论,对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援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索援药理论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的思路及研究方向,发展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推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内科基础治疗,辨证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化痰活血汤治疗,援药组在化痰活血汤治疗基础上加用援药制何首乌、虎杖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月后的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定,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眼底视网膜小血管、血压进行评定,对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凝血四项、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SO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sy)、脂蛋白等脑小血管病可能的机制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援药制何首乌、虎杖后临床疗效,探讨援药理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思路。结果:三组共完成临床观察病例108例,每组36例。临床研究显示,疗效性指标结果: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提示援药组与辨证组在改善脑小血管病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临床效果相当,起效大致同步(P>0.05),在临床疗效与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IADL量表三组得分比较发现,单纯的西医内科基本治疗对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轻微(P>0.05),辨证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援药组在起效时间及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上均优于辨证组(P<0.01);MMSE量表及MoCA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发现,对于脑小血管病造成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援药组对认知能力的改善程度及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辨证组(P<0.01),而辨证组对认知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佳(P<0.05)。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提示援药组和辨证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症状改善有效率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辨证组和援药组在改善中医证候各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血压指标观察结果分析,由于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均采用了控制血压水平的有效化学药物,三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的观察结果,单纯西医内科基本治疗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及静脉直径、动静脉比值均无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辨证组、援药组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动静脉比值较治疗前均增大(P<0.01),辨证组和援药组均可以明显改善视网膜小动脉硬化程度,但援药组对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改善程度优于辨证组(P<0.05)。机制性指标结果:对凝血指标的结果分析得出援药组和辨证组对脑小血管病患者体内凝血、抗凝血体系干预效果相当(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治疗前及治疗后hs-CRP、SOD测定发现,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的指标均有改善(P<0.01),援药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辨证组(P<0.05),而辨证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在改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水平上效果相当(P>0.05);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的结果分析提示:三组对脂蛋白的调控均有效,援药组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效果优于辨证组(P<0.05),辨证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指标结果:对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月后的结果分析提示,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总体变化不大(P>0.05),辨证组和援药组均能降低ALT、AST的指标水平且优于辨证组(P<0.01)。从脱落病例分析来看,对照组因服用瑞舒伐他汀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停止治疗退出脱落3例,辨证组和援药组均无因肝功异常脱落的病例。援药组3例脱落因腹泻便溏,患者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退出。三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针对目前西医西药治疗效果明确的血压、血糖等的控制,内科基础治疗与加用中药、援药后治疗效果相当;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人体凝血、抗凝血功能方面,援药的应用与传统辨证论治采用化痰活血法的治疗效果相当,援药药对制何首乌、虎杖的加入没有明显提高传统中医药治法的疗效;但针对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硬化,血管炎症性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脂蛋白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等援药主要作用的靶向指标,加入援药后均优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在中医证候各症状改善方面,援药组与辨证组治疗效果相当。总之,援药理论的应用提高了脑小血管病的现代中医临床疗效,是对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西医相融合的可结合点之一。

张曼华[9](2018)在《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HPLC法探究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指标性成分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影响何首乌炮制品质量的因素进行考察,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为何首乌的炮制提供新的工艺参数;在优化工艺的基础上对何首乌进行质量方面的考察研究,拟定相应的质量标准草案,以更好地揭示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的内涵。最后采用细胞实验对何首乌各炮制品的肝细胞活性做初步研究,探究何首乌九蒸九晒的合理性,为何首乌炮制减毒和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经典与现代两种炮制方法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合文献,采用HPLC法测定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品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并与药典法何首乌比较,分析其变化规律。2.九蒸九晒炮制工艺的研究确定因素和水平,以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何首乌最佳炮制工艺。3.质量标准研究依照2015版《中国药典》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批次的何首乌炮制品的性状、显微、薄层、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考察,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最后,依据实验结果,拟定何首乌九蒸九晒质量标准草案。4.何首乌各炮制品对肝细胞活性作用的研究采用CCK-8法测定九蒸九晒何首乌及正交实验各炮制品对正常人L02肝细胞的抑制率的影响,探究何首乌九蒸九晒的合理性。结果:1.经典与现代两种炮制方法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九蒸九晒炮制品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随蒸晒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结合蒽醌和总蒽醌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游离蒽醌的含量逐渐增加。药典法何首乌各成分的含量与九蒸九晒品中的四蒸四晒品接近。2.九蒸九晒炮制工艺的优化通过前期实验,确定蒸制时间(A)、晒制时间(B)和蒸晒次数(C)三个因素,并分别设置三水平,以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A3B1C3为何首乌最佳炮制工艺,即蒸制4 h、晒制4 h、蒸晒11次。其中,影响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C>B,即蒸制时间>蒸晒次数>晒制时间。3.何首乌九蒸九晒质量标准草案的拟定对14个批次的何首乌进行外观性状、水分、显微、薄层、总灰分、浸出物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检测,评价何首乌炮制品的质量。其中,水分的平均值是13.51%,范围9.1516.35%;总灰分的平均值是2.75%,范围2.124.98%;浸出物含量的平均值是5.07%,范围0.7710.39%;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平均值是1.43%,范围0.493.12%;游离蒽醌含量的平均值是0.295%,范围0.1470.611%;结合蒽醌含量的平均值是0.009%,范围0.0010.024%。最终,何首乌九蒸九晒质量标准草案确立。4.何首乌各炮制品对肝细胞活性作用的研究炮制程度越深,何首乌对肝细胞的抑制率越弱。结论:1.经典与现代两种炮制方法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炮制对指标性成分含量产生影响,可能与何首乌炮制减毒作用相关。2.优化何首乌九蒸九晒的炮制工艺拟定炮制工艺参数为“蒸制4h、晒制4h、蒸晒11次”,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3.拟定的何首乌质量标准应符合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的要求,二苯乙烯苷含量不得少于0.40%,游离蒽醌含量不得少于0.100%,结合蒽醌的含量不得高于0.020%。4.何首乌各炮制品对肝细胞活性作用的研究细胞抑制率与炮制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何首乌九蒸九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王芬[10](2018)在《何首乌炮制工艺及其饮片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何首乌来源于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为历代常用中药,生制两用。生品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功效;制品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功效。何首乌炮制后性由平转温,功效由清泄变温补,在临床应用上发生较大差异,这与炮制后何首乌内在物质基础的变化密切相关。何首乌常作为补肝肾药,在临床上应用多为制品,而目前市场制首乌质量不一,其原因可能为何首乌原药材质量各异或其炮制工艺未能有统一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虽收载了何首乌的炮制方法,但仅做了一般原则性的规定,未规定其关键炮制工艺参数;其生制两用原理与其内在物质基础的变化关系也有待深入解析。目的:从何首乌的主要功效成分分析,正交优选何首乌炮制工艺,提高制首乌质量,为何首乌传统炮制理论、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并尽可能全面考察何首乌中各类成分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规律,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差异解析其生制异用科学内涵,使其中医临床用药原则有据可依,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生熟混用的危害。方法:1、以八批何首乌鲜药材为原材料,进行生首乌加工、含量测定,比较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何首乌多糖、二苯乙烯苷、蒽醌、卵磷脂、醇浸出物含量差异,评价生首乌质量。2、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选清蒸炮制工艺,探讨清蒸何首乌炮制过程中多糖、二苯乙烯苷、蒽醌、卵磷脂、醇浸出物各指标含量变化规律,综合评分优选最佳清蒸炮制工艺;3、以多糖、醇浸出物为指标,单因素考察蒸制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分别对黑豆汁制首乌质量的影响,并确定正交因素水平,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二苯乙烯苷、蒽醌、卵磷脂、醇浸出物为测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黑豆汁制首乌工艺,确定工艺后对比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的何首乌制后指标含量,进行质量对比及评价。4、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何首乌炮制工艺仅为清蒸、黑豆汁蒸或炖,而历史炮制方法较多,有酒制、醋制、熟地制等。熟地具有补血滋明,益精填髓作用,与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作用可能协同,因此选择熟地为辅料,以多糖及醇浸出物为指标,比较其与黑豆汁制、清蒸制差异。5、对比何首乌生品、黑豆汁制、清蒸制、熟地汁制各指标含量,结合功效主治分析比较何首乌生品、清蒸与不同辅料蒸之间的内在差异,以探寻何首乌炮制前后药性改变的科学本质,深入揭示何首乌的炮制原理,确定药性改变的最佳炮制程度,建立科学、可靠的何首乌饮片质量评价体系。结果:1、按照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区域、生长年限的8批何首乌功效成分(醇浸出物、总多糖、二苯乙烯苷、蒽醌、卵磷脂)含量。从多糖、卵磷脂两种成分来看,贵州湄潭>贵州施秉>广东,三年生优于一年生;从蒽醌、二苯乙烯苷来看,广东>贵州湄潭>贵州施秉,一年生优于三年生。2、以醇浸出物、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卵磷脂、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炮制条件为:炮制时间为8 h×3天,干燥温度为80°C,干燥时间为8 h。其他工艺参数同药典为为黑豆与何首乌以用料比1:10闷润12h,清蒸为纯水:何首乌1:1闷润12h。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炮制条件对炮制效果的影响程度为:炮制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按优化的炮制工艺放大试验,结果表明,清蒸、黑豆汁制首乌均高于药典标准;与正交试验相比,各检测指标均趋于上限,且较稳定。3、采用HPLC法测定生制首乌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含量与总磷脂含量。结果显示,炮制过程中二苯乙烯苷、卵磷脂、多糖含量降低;结合蒽醌含量显着下降,转变为游离蒽醌,使游离蒽醌含量增多。结合蒽醌为何首乌致泄主要成分,其变化与其制后无致泄副作用紧密相关,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结合态蒽醌逐渐向游离态蒽醌转变,可以降低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并发挥其生理活性。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何首乌炮制工艺较优、稳定、可重复。在炮制过程中,何首乌中公认的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卵磷脂、多糖等不可避免会出现损失,应注意使其得到最大保留;要尽量使结合蒽醌向游离蒽醌转变,使结合蒽醌含量降到最低,以达到增效减毒目的。何首乌生、制品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显着,临床应用应根据其具体性味及功效加以区分,合理用药。

二、何首乌炮制沿革及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何首乌炮制沿革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熟异用”何首乌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分布
2 炮制历史沿革
3 化学成分
    3.1 植物化学成分
        3.1.1二苯乙烯苷类
        3.1.2 蒽醌类
        3.1.3 黄酮类
        3.1.4 其他类
    3.2 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3.2.1 对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影响
        3.2.2 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3.2.3 对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3.2.4 对磷脂类成分的影响
        3.2.5 对其他成分的影响
4 药理作用
    4.1 基于生品功效的药理作用
        4.1.1 清热解毒、消痈
        4.1.2 润肠通便
        4.1.3 截疟
    4.2 基于炮制品功效的药理作用
        4.2.1 补肝肾、益精血
        4.2.2 乌须发
        4.2.3 强筋骨
        4.2.4化浊调脂
    4.3 基于拓展功效的药理作用
        4.3.1 抗氧化、抗疲劳
        4.3.2 提高学习记忆
        4.3.3 增强免疫
        4.3.4抗肿瘤
        4.3.5 抗动脉粥样硬化
        4.3.6 抗衰老
        4.3.7 其他
5 毒性研究
6 Q-Marker的预测分析
    6.1 基于植物亲缘学与化学成分特有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6.2 基于传统功效的Q-Marker预测分析
    6.3 基于传统药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6.4 基于炮制相关的Q-Marker预测分析
    6.5 基于入血成分及药动学的Q-Marker预测分析
    6.6 基于调血脂的Q-Marker预测分析
    6.7 基于配伍的Q-Marker预测分析
7 结语

(2)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蒸制方法历史沿革
2 蒸制品种历史沿革
    2.1 古代部分蒸制品种
    2.2 现代部分蒸制品种
3 蒸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沿革
4 蒸制目的历史沿革
    4.1 除去非药用部分
    4.2 便于切制
    4.3 缓和或改变药性
    4.4 增强补益作用
    4.5 降低或消除副作用和毒性
5 讨论

(3)何首乌九蒸九晒历史沿革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九蒸九晒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2 化学成分变化
3 讨论

(4)中药“九蒸九晒”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九蒸九晒的历史发展
    1.1 南北朝时期
    1.2 唐宋时期
    1.3 明清时期
    1.4 其他药材
2 九蒸九晒现代研究
    2.1 关于九蒸九晒次数的认识
    2.2 九蒸九晒对药性的影响
    2.3 九蒸九晒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2.4 九蒸九晒对药理活性的影响
        2.4.1 抗氧化作用
        2.4.2 调节免疫功能
        2.4.3 降血糖
        2.4.4 抗肿瘤
        2.4.5 抗菌抗病毒
        2.4.6 其他药理活性
3 讨论

(5)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的毒性研究与肝毒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何首乌炮制品文献研究
    1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历史沿革与发展
        1.1 何首乌炮制品古籍记载
        1.2 何首乌国家及地方炮制规范
    2 何首乌炮制品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何首乌炮制工艺的研究现状
        2.2 何首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2.3 何首乌炮制品药理学的研究现状
        2.4 何首乌炮制品毒理学的研究现状
    3 小结
第二章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1.2 受试动物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急性毒性实验
        2.1.1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小鼠急性毒性预实验
        2.1.2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小鼠急性毒性MFD和 MTD正式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生品组急性毒性MTD值测定
        3.2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急性毒性MFD值测定
    4 实验小结
第三章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受试动物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剂量设置
        2.2 单次给药对正常小鼠“时-毒”关系研究
        2.3 单次给药对正常小鼠“量-毒”关系研究
        2.4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单次给药对正常小鼠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
        3.1.1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1.2 对脏脑比系数的影响
        3.1.3 对肝、肾、肺组织形态的影响
        3.2 小鼠单次给药肝脏毒性“量-毒”关系研究结果
        3.2.1 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2 对脏脑比系数的影响
        3.2.3 对肝、肾、肺组织形态的影响
    4 实验小结
第四章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与药物
        1.2 受试动物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剂量设置
        2.2 何首乌对大鼠的重复给药毒性实验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对大鼠一般症状的影响
        3.2 对大鼠进食量和进水量的影响
        3.3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4 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5 对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3.6 对脏器指数的影响
        3.7 病理学检查
    4 实验小结
第五章 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对大鼠离体肝灌流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1.2 受试动物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剂量设置
        2.2 药物配置
        2.3 手术方法
        2.4 对大鼠离体肝脏灌流实验的影响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结语
    1 对何首乌炮制品的认识
    2 对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的肝毒性评价研究结果的讨论
    3 本学位论文的意义与创新点
    4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附件

(6)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摄生众妙方》研究
    1.1 《摄生众妙方》作者相关研究
        1.1.1 家庭背景
        1.1.2 生平事迹
        1.1.3 文学成就
    1.2 《摄生众妙方》的编撰
    1.3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研究
        1.3.1 明代版本考
        1.3.2 刊刻人物考
        1.3.2.1 衡王乐善子与《摄生众妙方》
        1.3.2.2 马崇儒与《摄生众妙方》
        1.3.3 近代流传考
    1.4 《摄生众妙方》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1.4.1 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确定
        1.4.2 三首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1.4.2.1 八仙添寿丹
        1.4.2.2 秘传十子丸
        1.4.2.3 千金不易比天助阳补精膏
2 《扶寿精方》研究
    2.1 《扶寿精方》作者相关研究
        2.1.1 吴旻生平事迹
        2.1.2 王来贤相关研究
        2.1.2.1 生平事迹
        2.1.2.2 医学成就
    2.2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扶寿精方》研究
        2.2.1 明代版本考
        2.2.2 近代流传考
        2.2.3 书名及校勘人考
        2.2.3.1 书名考
        2.2.3.2 校勘人考
    2.3 《扶寿精方》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2.3.1 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确定
        2.3.2 三首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2.3.2.1 太极丸
        2.3.2.2 胡尚书壮阳丹
        2.3.2.3 一醉不老丹
3 《众妙仙方》研究
    3.1 《众妙仙方》作者相关研究
        3.1.1 家庭背景
        3.1.2 生平事迹
        3.1.3 医学成就
        3.1.3.1 《众妙仙方》概述
        3.1.3.2 《上池杂说》概述
        3.1.3.3 《经目屡验良方》概述
        3.1.3.4 冯时可中医学术思想
    3.2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众妙仙方》研究
        3.2.1 明代版本考
        3.3.2 近代流传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查新报告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7)广东省何首乌炮制工艺及GMP执行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
2 何首乌炮制规范
3 何首乌炮制现代工艺研究
    3.1 炮制工艺对何首乌化学成分的研究
    3.2 何首乌炮制工艺与药理学作用的研究
    3.3 何首乌炮制工艺与毒性的研究
4 广东省制何首乌生产企业炮制工艺及GMP执行情况分析
    4.1 炮制工艺执行情况
    4.2 药品GMP检查发现问题
5 建议

(8)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援药理论探讨
    1 援药及援药理论的涵义
        1.1 “援”之释义
        1.2 援药的涵义
        1.3 援药理论的涵义
    2 援药理论沿革
        2.1 启发于张仲景“加减药”
        2.2 影响于张锡纯“衷中参西”
        2.3 发轫于王新陆“血浊理论”
        2.4 成长于中西医融合的大环境
    3 援药理论中医临床应用探析
        3.1 吸收传统中药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3.2 以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为主体
        3.2.1 援药选用应立足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
        3.2.2 援药配伍可借鉴组分配伍理论的研究成果
        3.2.3 援药选择宜重视现代药理毒理的研究成果
        3.2.4 援药应用当注重量效、时效关系研究成果
        3.3 以现代检查、检验指标为向导
        3.4 临床应用选用原则
        3.4.1 援药选用宜精而专
        3.4.2 援药选用要安全可靠
        3.4.3 援药现代药理研究靶向宜明确
    4 援药理论的关系辨析
        4.1 援药理论与“病证结合治疗观”的关系辨析
        4.2 援药理论与“微观辨证”的关系辨析
        4.3 援药理论与“微观中药西用”关系辨析
    5 援药理论研究的意义
        5.1 援药理论促进了中医诊断的客观化
        5.2 援药理论使中医现代化用药途径客观化
        5.3 援药理论扩大中药临床应用范围
    6 援药理论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 援药理论在脑小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药物制备
        2.2.3 治疗方法
        2.2.4 观察指标
        2.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临床相关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性结果分析
        3.3 机制性指标结果分析
        3.4 安全性指标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临证思维分析
        4.1.1 脑小血管病援药治疗靶向分析
        4.1.2 援药制何首乌、虎杖治疗作用点分析
        4.1.2.1 抗氧化应激致脑衰老的作用点
        4.1.2.2 减轻小血管动脉硬化的作用点
        4.1.2.3 改善认知功能作用点
        4.1.2.4 保护微血管拮抗脑出血作用点
        4.1.3 整体中药组方分析
        4.1.3.1 脑小血管病传统辨证论治及方药分析
        4.1.3.2 本课题援药理论的临床应用思路探析
        4.1.3.3 援药成分配伍分析
        4.2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4.2.1 基线资料分析
        4.2.2 疗效性结果分析
        4.2.3 机制性指标分析
        4.2.4 安全性指标及脱落病例不良反应分析
        4.2.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附件

(9)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何首乌炮制工艺历史沿革
        1 何首乌古代炮制方法演变
        2 何首乌现代炮制方法及研究进展
    第二节 何首乌化学成分的研究
        1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
        2 炮制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三节 何首乌药理作用研究
        1 保肝降脂作用
        2 抗衰老作用
        3 增强免疫力作用
        4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和心肌保护作用
        5 抗菌及抗炎的作用
        6 抗癌及抗诱变的作用
        7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8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9 其他作用
    第四节 何首乌毒理作用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研究
    第一节 何首乌“九蒸九晒”与“药典”两种方法对主要化学成分影响规律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炮制方法
        3 含量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正交试验
        1 因素与水平的确定
        2 样品的制备
        3 含量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验证实验
        1 九蒸九晒优选炮制工艺
        2 验证试验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何首乌九蒸九晒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何首乌炮制品性状、显微与薄层鉴别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样品制备
        3 何首乌炮制品性状、显微与薄层鉴别
        4 小结
    第二节 何首乌炮制品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1 仪器与试剂
        2 样品制备
        3 结果分析
    第三节 二苯乙烯苷、蒽醌类含量的测定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 含量测定
    第四节 何首乌九蒸九晒质量标准草案
第四章 何首乌各炮制品对肝细胞活性作用的研究
    1 材料
        1.1 药材及样品制备
        1.2 仪器及试剂
        1.3 细胞系及细胞培养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九蒸九晒各炮制品对肝细胞活性的影响
        3.2 正交实验各炮制品对肝细胞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何首乌炮制工艺及其饮片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何首乌炮制文献研究
    1 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
        1.1 何首乌历代炮制记载
        1.2 近代地方标准及药典炮制概况
    2 何首乌现代炮制研究
        2.1 炮制工艺的研究
        2.2 炮制对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影响
        2.3 炮制对何首乌药理、毒副作用的影响
    3 小结
第二章 生首乌质量分析
    第一节 生首乌加工、形态比较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内容
        3 小结
    第二节 生首乌功效成分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清蒸何首乌工艺优化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黑豆汁制首乌工艺优化研究
    第一节 黑豆汁制首乌单因素考察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内容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黑豆汁制何首乌正交工艺优化
        1 仪器与材料
        2 正交试验
        3 工艺放大试验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炮制多糖损失原因探究
        1 实验内容
        2 实验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其他辅料制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何首乌炮制沿革及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熟异用”何首乌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J]. 王卓,钟凌云,解杨,宋金菊,李家晴,钟菁. 中草药, 2022(03)
  • [2]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分析[J]. 孟江,张英,曹晖,王孝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10)
  • [3]何首乌九蒸九晒历史沿革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进展[J]. 周杨静,高峰,卫培峰,李敏,李若岚,严淑婷,谢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0)
  • [4]中药“九蒸九晒”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 严淑婷,樊浩,李若岚,王丽平,罗文佳,高峰,陈琳,卫培峰. 中国药师, 2020(01)
  • [5]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的毒性研究与肝毒性评价[D]. 王燕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D]. 胡秋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广东省何首乌炮制工艺及GMP执行情况分析[J]. 林秀旎,陈佩毅,张庆芬,招伟汉,蔡伊科,莫结丽. 广东化工, 2018(15)
  • [8]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D]. 李鑫.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 张曼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何首乌炮制工艺及其饮片质量评价研究[D]. 王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何首乌加工历史与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