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钢管支架支护系统的施工设计

门式钢管支架支护系统的施工设计

一、门式钢管支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陆伊宁[1](2021)在《混凝土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安全评价及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适应桥梁向大跨、高空方向发展的趋势,由满堂支架、贝雷梁以及钢管柱组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以其承载能力大,适应性强,搭设简便以及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混凝土现浇桥梁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但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构件繁多、结构复杂,并且没有具体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在设计时如何实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双赢,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的安全综合评价以及结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针对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的传力模式和受力特点进行分析,建立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综合安全度的概念作为结构安全储备定量评价结果,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指标间冲突性对权重进行修正,建立了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安全综合评价模型。(2)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方法,对遗传算法基本概念和步骤进行研究,采用罚函数法解决了遗传算法在有约束优化问题中的局限性,研究了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原理,以及训练样本选取、参数选择优化方法,提出了支持向量机构建结构近似模型的方法,以此代替遗传算法在结构优化中大量的有限元计算。(3)基于结构优化设计基本理论提出了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优化方法,以结构总用钢量为目标函数,以各构件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将结构综合安全度达到某一目标值以及各构件应力或位移满足安全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复杂支撑体系优化数学模型,研究了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和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求解优化模型的步骤。(4)某斜拉桥主梁现浇施工采用由满堂支架、贝雷梁和钢管柱组合成的复杂支撑体系,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和结构优化,得到原始设计参数下的综合安全度为2.51,安全储备较充足,存在一定优化空间,以综合安全度达到2.0时总用钢量最少为优化目标,优化后结构的综合安全度为2.09,相对于原始设计,总用钢量降低了20.99%,表明该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优化方法可以使结构在保持一定的安全储备情况下达到最优经济用量。

刘客[2](2021)在《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的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扣件式模板支撑架是整个模板支撑体系中应用最广、库存量最大的模板支撑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安装简单、受力合理等众多优点,成为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模板支撑形式之一。支撑架扣件节点是整个支撑体系中受力最为复杂和集中的部位,一旦发生损伤,将会导致节点连接失效,进而促发整个模板支撑系统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材料的老化,安装模板支架时螺栓旋拧不到位、假拧、空拧,以及模板使用阶段复杂的现场施工荷载、模板循环使用等因素导致的疲劳损伤都不可避免会引起扣件节点连接的松动。然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工程是临时结构,其安全性很容易被忽略,导致由于模板支撑架倒塌而引发的事故频发。本文将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对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进行研究,以确保模板支撑架安全运营,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针对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所面临的实时性、抗噪性、敏感性和鲁棒性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模型试验,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提出了小波包能量法、时间反演技术和压电阻抗法三种不同的支撑架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常用的压电材料及其主要性能参数,简单阐述了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接着分别介绍了小波包分析法,时间反演法以及压电阻抗技术的基本理论。(2)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扣件-钢管的接触力学模型,推导了扣件内表面和钢管的接触面积与节点连接状态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模板支撑架扣件节点进行了建模,对该关系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为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在上述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应用广泛的压电传感技术,提出了三种针对性不同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即基于小波包能量法,时间反演法和压电阻抗技术的节点松动监测方法,并设计加工了一扣件节点模型,分别基于三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三种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的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扣件节点的连接越紧密,扣件内表面和钢管的接触面积也越大,则穿过接触面的信号越多,经小波包分解后的能量值也相应越大,因此,基于小波包能量法,根据松动指数RMSD可以实现对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的松动监测。设计制作了一直角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模型,进行了节点不同连接状态的监测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了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的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该方法可以实现实际工程中对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松紧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具有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2)考虑到施工现场监测条件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噪声鲁棒性的方法,即基于时间反演法的支撑架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扣件节点连接的越紧密,扣件和钢管的接触面积越大,则通过接触面的应力波信号越多,相应的,经时间反演后的聚焦峰值也就越大。利用时间反演技术,根据聚焦峰值的大小可对直角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进行监测,试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更适合于复杂的施工现场监测。(3)考虑到节点连接的微小松动较难被察觉和施工荷载、风荷载、仪器设备精度等因素将对监测结果造成误差,提出了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和BP神经网络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扣件节点的连接越紧密,节点的刚度就越大,基于阻抗法提取的导纳峰值也越大。利用压电阻抗法较高的敏感性和BP神经网络强大的自学习能力,根据损伤指数I对直角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进行监测,试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敏感性和鲁棒性。

郭萌[3](2021)在《初始缺陷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脚手架施工条件的不均匀性和使用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脚手架倒塌的事故频发。其中,由于设计与施工人员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缺陷识别不够,初始缺陷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影响不容忽视。为保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的安全性,本文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初始缺陷进行研究。在施工现场随机选择400个扣件,分别测量每个扣件的重量。随机抽取200根6m和3m的Φ48.3mm×3.6mm规格的管材,测量其壁厚、管径和初始弯曲。统计实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从扣件重量角度看,现场使用的扣件仅有5%左右达到规范要求。从钢管尺寸角度看,现场使用的钢管也仅有小部分符合规范要求。借助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型,对扣件扭紧力矩、实测钢管缺陷、初始弯曲和综合初始缺陷进行分析。随着扣件扭紧力矩的增大,钢管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大,扣件在不确定重复利用N次的情况下,建议扭紧力矩取40 N·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随着钢管外径和壁厚的减小而不断减小。运用一致缺陷模态法对初始几何缺陷(理想无缺陷状态、规范允许最大弯曲3L/1000和实测最大弯曲L/305)钢管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初始弯曲对脚手架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最后,本文尝试把多种缺陷综合为一种缺陷来研究其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整体承载能力。为保证脚手架的安全性,建议将综合初始缺陷控制小于1.5%的极限荷载。

王世杰[4](2021)在《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构式高支架具有长细比较大、结构相对轻柔等特点,对风荷载的作用非常敏感。在台风区修建跨海大桥时,高耸格构式支架体系除受雷暴、大雾及潮汐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大风、台风侵袭的影响,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均面临巨大挑战。在台风区保证格构式高支架的安全和稳定性能是桥梁工程界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以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练岛特大桥新建工程中现浇公路梁桥格构式高支架为研究背景,通过风洞测力试验、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气弹模型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风荷载作用下格构式高支架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以解决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的风工程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ANSYS对四腿和六腿格构式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和时域法对格构式支架模态和顺风向风致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腿单柱支架和六腿单柱支架的前6阶振型基本一致;多腿单柱格构支架前两阶振型的共振贡献比较显着,格构式高支架横桥向的侧向刚度大于纵桥向的侧向刚度;格构式高支架侧边和中线位置存在扭转和平动,而格构式高支架结构在横桥向风向角下的扭转不明显;格构式高支架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支架顶部的位移均方根增长幅值约为12%,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格构式高支架主要受力构件为竖向构件与斜杆,且高支架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斜杆由于扭转效应应力增幅比较明显。考虑上部结构后,四腿与六腿格构式支架的位移都均有大幅减小,表明上部结构的施加有利于结构的位移控制。(2)基于风洞测力试验测得格构高支架在不同流场和不同风向角下的静三分力系数。基于PIV技术,首次对高墩钢管支架模型水平平面流场和竖向平面流场进行流场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单柱和双柱支架的涡心漩涡强度和湍流度,得出风场风向对格构式高支架气动特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格构式高支架在抗风计算时,阻力、升力和扭矩均变化明显,应充分考虑三个方向静风荷载的影响;在45°风偏角时漩涡运动剧烈,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强度最大,导致模型的气动力平均值和脉动值较大;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涡心处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均比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小;格构式高支架各个构件间存在明显的构件干扰,数值模拟时应考虑空间三维特性。(3)根据分段估计法获得格构式高支架的三维设计风荷载,并将等效风荷载施加于四腿和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得到风力等级与格构式高支架各节段位移的相关公式,而后采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DGM(1,1),得出格构式高支架施工拼装阶段在不同风等级作用下的位移,最后拟合出四腿与六腿格构式高支架风荷载等级与施工节段位移的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建筑荷载规范与时域法计算时,各支架结构的位移较实际值偏大,与按等效风荷载计算值接近,采用等效风荷载计算更符合支架位移的变化规律。(4)基于格构高支架1:40全桥气弹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风速和风向角等各参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格构式支架加速度响应和风速、高度均成正相关,在某些风向角下,横风向的位移响应与顺风向位移响应相当,甚至大于后者。获取风振系数并对扭转响应和扭转风荷载进行分析,左右横风向的角加速度响应基本对称且反相位,支架呈整体扭转,各风速下的扭转角加速度均方根基本都在0度风向角下最大,90度风向角时最小,并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5)提出采用最优化准则法对格构式高支架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格构式高支架立柱选择4根为最佳,节段长度宜控制在15m以内,且总高度不宜超过70m,立柱间距控制在7m~8m之间;在格构式高支架设计优化过程中,格构式高支架顶层位移限值起控制作用,需要更新节点风荷载时程和等效静风荷载,且节点风荷载时程影响大于等效静风荷载。

赵小童[5](2021)在《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满堂支架结构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脚手架和钢管柱—贝雷梁支架是混凝土桥梁浇筑施工中常用的底部支撑结构。施工过程中支架承受主桥结构重量等各类施工荷载,因此支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对桥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某工程段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项目,对该混凝土桥下承式模板施工支架结构体系展开研究,给出支架结构布置方案,应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立杆和水平杆铰接、半刚接施工支架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探讨在施工荷载作用下该支架结构的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概括如下:(1)根据某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案,结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对该工程中下承式施工支架提出脚手架和钢管柱—贝雷梁组合模板支架布置方案。(2)混凝土桥主梁横截面沿轴线发生变化,由两端矩形实心截面变化为跨中的单箱双室截面,主梁结构自重荷载对施工支架的作用关系较为复杂。根据桥梁横截面的结构形式分区域计算主桥重量,通过静力平衡方式等效换算为作用在支架顶部工字钢上的线分布荷载。(3)探讨剪刀撑在支架模型中的模拟方式及竖向、水平剪刀撑杆件与支架结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应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支架立杆和纵横水平杆联结铰接、半刚接节点计算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讨论了支架中立杆和水平杆连接的铰接节点和半刚接节点两种方式对支架的影响,分析贝雷梁与脚手架组合支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4)对连接节点为铰接和半刚接的两种支架数值模型分别进行线弹性稳定分析,得出支架结构稳定分析特征值和屈曲模态。通过对比分析,探讨铰接和半刚接节点力学模型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某工程段钢筋混凝土桥下承式施工支架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不仅为该混凝土桥施工提供安全保障,也为同类施工支架的设计和实际施工提供借鉴。

李静[6](2020)在《宁句线盖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激增,交通系统愈加繁重。为了人们更加便利、快捷的出行,我国大型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迅猛。轨道交通工程是大型线性工程,它所处环境复杂多变,为了很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在建造时常采用高架轨道的形式。在高架轨道设计中,桩、承台、墩柱、盖梁以及预制梁组成了最常见的柱式桥墩结构。对于这种结构来说,盖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受力、传力构件盖梁模板和支撑体系,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事故发生频率高、危害大,所以盖梁模板以及支撑的设计是高架轨道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起止里程YK33+840.475~YK38+368.475的高架区间盖梁施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盖梁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模板支撑体系的搭建、支架预压、混凝土浇筑以及模板和支撑体系的拆卸。其次进行盖梁的侧模进行验算,所研究区段中盖梁形态多样,有主要为G型、Π型和M型三种盖梁。不同类型盖梁取不同的最不利高度,对每种形态盖梁的侧模进行验算,确保由面板、背楞等组合成的模板整体满足施工需要。该区段还应用多种支撑体系,分别是抱箍、盘扣支架和钢管桩贝雷梁支撑。在对抱箍体系进行验算时,将其受力特点平面化,然后运用力学求解器得到各个位置的受力情况,分析抱箍体系是否满承载力需求,以及变形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满足施工要求的盘扣支架。在研究钢管桩系统时,使用软件MIDAS-GTS做有限元模拟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钢管桩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图[84]表[25]参[51]

黄晨曦[7](2020)在《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快速增长的通行需求,我国城市的快速路网建设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高架桥梁应运而生,由此行业对桥梁结构的工程质量愈发重视。对于需要跨江跨河的现浇盖梁工程,在水中进行支架搭设已不可避免,怎样保证支架结构的安全与稳定,确保盖梁的施工质量,是近年来建筑行业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对于涉水桥梁结构施工,选择设计合理与安全稳定的支撑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绍兴二环北路镜水路至越兴路区间高架段水中现浇盖梁支架工程为依托,从施工现场条件、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稳定性验算、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对水中现浇盖梁支架体系施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研究支架结构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应用现状,总结归纳出影响模板支架稳定性的因素,通常以材料、设计、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因素为主。本文对工程环境进行分析,同时研究支架设计与施工技术,利用模拟软件验算支架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并通过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措施与监测,以此验证组合支架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合理性。(2)研究盖梁模板支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分析该盖梁工程复杂的施工情况,结合其工程水文地质及现场条件,确定结构体系设计、支架施工工艺、施工具体方法。(3)对水中盖梁临时支架结构各部分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主要研究支架组合结构体系的稳定性,验证支架在施工过程中整体的安全与稳定。(4)分析了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盖梁支架工程的现场准备、资源、进度计划、安全技术措施四个主要部分,并以此组成施工组织管理。为检验支撑体系的强度和刚度,对支架结构进行监测,确保水中盖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类似水中盖梁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以及参考价值,并对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组织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68]表[19]参[52]

郭旸瑛[8](2020)在《高铁道岔梁高大模板支架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20年来,我国高速铁路事业迅猛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交流融合。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稳步开展,道岔铺设在桥上的设计方案被设计人员青睐,因此高架道岔梁也成为了设计施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为满足结构受力要求,道岔梁常选用连续变截面箱梁,其截面宽度多变,跨度大,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也随之变大。支架法是当前道岔梁多采用的施工方法。在支架法施工道岔梁的过程中,支架是承担施工过程中的桥梁梁体荷载和其他附属构筑物及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临时承重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支架设计和搭设质量不合格而产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例子时有发生。因此,对道岔梁的高大模板支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进而降低施工中由于支架问题而产生事故的可能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高大模板支架系统入手,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相关理论。针对实际案例,通过介绍案例背景,分析水文地质条件,阐述模板设计方案,并对地基基础进行受力分析,对现有支架方案进行选型。在做好前期工作之后,对多种支架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模型构建,之后对各主要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各支架方案进行经济性比选,从而综合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得出最优支架方案。最后对施工中的预压监测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分析工程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并对支架基础进行受力计算,认为基础性能良好。(2)对多种支架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模型构建,通过计算可知:(1)梁式构件强度方面,钢管柱-贝雷梁梁式构件强度大于钢管柱-军用梁梁式构件;立杆强度方面,四种方案的立杆强度安全系数分别为2.44、2.25、2.57、2.46,各方案的安全系数差异不大,且均大于1.0,满足规范要求。(2)稳定性方面,四种方案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均大于1.0,最小是钢管柱-军用梁式支架,为2.08,最大是扣件式满堂支架,为2.85。(3)刚度方面,钢管柱-贝雷梁支架和钢管柱-军用梁支架的安全系数分别为2.65和1.46,满足规范要求。(4)4种支架方案均安全可靠。强度安全系数最小为1.64,稳定性安全系数最小为2.08,梁式支架的梁式构件的刚度安全系数最小,为1.46,均大于1.0,满足规范要求。(3)从经济性角度分析,钢管柱贝-雷梁式支架所需材料最少,搭设成本最低,经济性最好,因此此种方案为最优支架设计方案。(4)针对钢管柱-贝雷梁式支架施工中的搭设安装、预压和拆除进行监测分析,并对预压进行现场检测。根据预压结果,并对比分析前期计算出的预拱度值,为预压后实际预拱度的调整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为相关工程支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一种参考,丰富了高铁道岔梁支架系统的研究,为支架系统的研究提供助力。

王飞[9](2021)在《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各个城市中的综合型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建筑物要求大空间,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就需要高大模板。扣件式高大模板由于具有易装拆,通用性强,承载力较大,性价比高等优点,其在我国建筑业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因为高模板是临时结构,根据近些年高大模板事故原因统计,在现场搭设期间,支撑体系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监督跟不上,材料质量不合格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高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为了对高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更全面的了解,本文将从高大模板结构方面着手,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对高大模板工程安全性现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扣件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然后对不同工况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数值分析,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扣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直角扣件分别做了抗滑移、抗扭试验,并对对接扣件进行抗拉伸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扭矩作用下直角扣件抗滑移刚度及抗扭性能、对接扣件抗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直角扣件的抗滑刚度随着扣件拧紧扭矩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对接扣件拧紧扭矩值的增大,对接扣件的抗拉刚度也随之呈现增大趋势,抗拉性能也越好;在直角扣件抗扭性能一次性加载试验过程中,扣件主要发生了以下几种典型的破坏形态:扣件螺杆滑丝、扣件磨损、杆件磨损、扣件变形。但在周转试验时,扣件出现了断裂破坏,在相同的扭矩参数下,扣件的试验曲线比较接近,离散度较小,反映了试验的可行性。(2)扣件有限元分析:根据直角扣件试验结果及扣件相关几何尺寸与材料属性,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建立了直角扣件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施加了与试验相同的荷载工况,对该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与数值分析的荷载-位移曲线误差较小,表明了扣件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合理性。根据直角扣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结果,建立了旋转扣件的三维有限分析模型,分析了旋转扣件的受力性能,为支撑体系的整体力学性能分析奠定基础。(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根据扣件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结果并进行半刚性计算,将每个扣件模拟为六个弹簧单元,建立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作用下,高大模板体系的破坏模式及整体变形与受力情况密切相关。

康赞[10](2020)在《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及智能监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崛起,各种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模板工程的应用范围也随着扩大。因此,提高模板工程施工及安全管理水平,以有效降低模板工程坍塌事故的发生成为当前施工现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比不同的模板工程安全计算软件为施工人员更加合理进行模板工程安全计算提供参考,同时将BIM技术应用于高大模板工程方案编制与施工中,为提高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帮助。此次研究内容及结论总共有以下几点:(1)将品茗、PKPM、广联达三款模板工程安全计算软件的适用范围、功能及设计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品茗在工程适用范围、功能及计算参数设置等方面更有优势,品茗和广联达计算模型的选择更加灵活,PKPM在复杂脚手架建模计算及架体三维模型展示方面更有优势的结论,并对软件的使用提出了建议,为施工人员选择并合理使用模板工程安全计算软件提供参考。(2)利用品茗、PKPM、广联达三款模板工程安全计算软件选取《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对新媒体产业园项目高大模板工程支撑方案进行验算,分析不同软件、不同规范计算结果差异,并利用BIM技术对高大模板工程进行方案设计,包括三维场布、高大模板工程范围筛选、工程量统计、施工进度管理与技术交底、安全培训、检查与验收、危险源辨识与管理,提高了施工方案编制水平。(3)分析了BIM技术在高大模板工程监测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制订了模板支撑体系信息化监测方案,通过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监测数据的处理提供建议。

二、门式钢管支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式钢管支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混凝土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安全评价及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
    1.3 复杂支撑体系安全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1.3.1 综合评价方法
        1.3.2 复杂支撑体系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1.4 复杂支撑体系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4.1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4.2 优化中结构近似模型研究现状
        1.4.3 复杂支撑体系优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混凝土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安全综合评价
    2.1 引言
    2.2 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4 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
    3.1 引言
    3.2 遗传算法理论
        3.2.1 遗传算法基本概念
        3.2.2 遗传算法基本步骤
        3.2.3 罚函数法
    3.3 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
        3.3.1 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3.3.2 样本点的选取
        3.3.3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
        3.3.4 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3.3.5 建立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的基本步骤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步骤
    3.5 算例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凝土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结构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结构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4.2.1 结构优化设计一般数学模型
        4.2.2 结构优化设计的层次
    4.3 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优化数学模型
    4.4 优化模型求解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支撑体系受力分析
        5.2.1 荷载计算
        5.2.2 荷载组合
        5.2.3 有限元模型
        5.2.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3 支撑体系安全评价
        5.3.1 确定指标权重
        5.3.2 安全评价
    5.4 支撑体系结构优化
        5.4.1 支撑体系优化数学模型
        5.4.2 支撑体系支持向量机近似模型
        5.4.3 支撑体系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的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模板支撑架的研究现状
        1.3.2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
        1.3.3 模板支撑架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压电主动传感技术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压电材料
        2.2.1 常见的压电材料
        2.2.2 压电效应
    2.3 小波包能量分析法基本理论
        2.3.1 小波包分析法的发展
        2.3.2 小波包能量分析法的理论推导
    2.4 时间反演技术的基本理论
        2.4.1 时间反演技术的过程
        2.4.2 时间反演技术的空-时聚焦基本原理
    2.5 压电阻抗技术的基本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的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
    3.1 引言
    3.2 扣件节点的构造
        3.2.1 扣件
        3.2.2 钢管
    3.3 扣件-钢管接触力学模型建立
        3.3.1 赫兹接触理论
        3.3.2 扣件-钢管的接触模型
        3.3.3 有限元数值模拟
    3.4 压电主动传感技术中应力波的传递
    3.5 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法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研究
        3.5.1 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法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原理
        3.5.2 损伤识别指标
        3.5.3 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法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流程
    3.6 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研究
        3.6.1 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原理
        3.6.2 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流程
    3.7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研究
        3.7.1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扣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原理
        3.7.2 确定损伤的程度
        3.7.3 基于压电阻抗和BP神经网络的分步损伤识别方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小波包能量法的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装置和模型
    4.3 试验简介
    4.4 试验工况设计
    4.5 试验过程和结果
        4.5.1 试验过程
        4.5.2 试验结果
        4.5.3 重复性试验
        4.5.4 试验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装置
    5.3 试验简介
    5.4 试验过程和结果
        5.4.1 试验过程
        5.4.2 试验结果
        5.4.3 重复性试验
    5.5 时间反演抗干扰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装置
    6.3 试验简介
    6.4 试验过程和结果
        6.4.1 基于导纳信号判断损伤的发生
        6.4.2 确定敏感频段
        6.4.3 基于损伤指数I确定损伤程度
        6.4.4 基于BP神经网络确定损伤程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3)初始缺陷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工程常用脚手架体系
    1.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工作的重点
    1.7 研究方案
    1.8 本章小结
2 初始缺陷分类与研究
    2.1 缺陷的定义
    2.2 缺陷的形成原因
    2.3 缺陷的分类
        2.3.1 按缺陷的性质分类
        2.3.2 按缺陷的大小分类
    2.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构件
    2.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初始缺陷的分类
    2.6 实测缺陷数据统计分析
        2.6.1 实测扣件重量统计情况
        2.6.2 实测钢管截面尺寸统计情况
        2.6.3 实测钢管初始弯曲统计情况
    2.7 本章小结
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极限承载力分析
    3.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理论
    3.2 节点半刚性理论
        3.2.1 半刚性连接的概念
        3.2.2 节点半刚性的分析模型
    3.3 脚手架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
        3.3.1 分析方法总结
        3.3.2 特征值(线性)屈曲分析
        3.3.3 几何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有限元分析
    4.1 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4.1.1 有限元软件单元介绍
        4.1.2 材料和截面
    4.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建模的主要条件
        4.2.2 建模时的假定条件
        4.2.3 材料模型和几何特征
        4.2.4 有限元单元模型
    4.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承载力分析
        4.3.1 节点半刚性的影响
        4.3.2 钢管壁厚的影响
        4.3.3 钢管初始弯曲的影响
        4.3.4 综合初始缺陷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4)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结构风工程与结构支撑体系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结构支架体系研究现状
        1.2.2 有关风洞试验的相关研究
        1.2.3 格构式支架风致效应研究现状
        1.2.4 格构式支架抗风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程背景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高墩格构式支架风致响应和扭转效应的有限元计算
    2.1 引言
    2.2 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2 基于子结构的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2.2.3 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2.2.4 台风区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分析
    2.3 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计算和比较
        2.3.1 时频域的计算方法
        2.3.2 风致响应的计算结果
        2.3.3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对比分析
    2.4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按规范计算的风致响应
        2.4.1 风荷载作用下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性能分析
        2.4.2 风荷载作用下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在的性能分析
    2.5 两种格构式支架的扭转效应计算和分析
        2.5.1 扭转效应的计算工况
        2.5.2 扭转角的计算和分析
        2.5.3 考虑扭转效应与否的杆件内力分析
    2.6 考虑上部结构的作用
        2.6.1 四腿格构式支架
        2.6.2 六腿格构式支架
    2.7 本章小结
3 格构式高支架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测力试验方案
    3.3 PIV试验方案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静三分力系数
        3.4.2 水平平面绕流场特征
        3.4.3 竖向平面绕流场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格构式高支架HFBB风洞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HFBB的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4.2.1 基底力谱的半刚性模型修正
        4.2.2 基底力谱的分段估计方法
        4.2.3 基于HFBB试验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
    4.3 基于HFBB试验结果的等效风荷载计算
        4.3.1 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4.3.2 各种工况等效风荷载计算
        4.3.3 风作用等级与支架各节段位移的公式拟合
    4.4 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4.5 台风过程风特性
        4.5.1 台风概况
        4.5.2 风场特性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格构式高支架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5.2.1 气弹模型的相似准则
        5.2.2 模型的制作
    5.3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
        5.3.1 风洞试验的流场模拟
        5.3.2 传感器测点布置
        5.3.3 气弹模型的动力标定
    5.4 气弹模型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5.4.1 加速度信号处理
        5.4.2 支架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5.4.3 顺风向和横风向响应的组合
        5.4.4 基于加速度测试结果的风振系数计算
        5.4.5 基于加速度计结果的扭转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修正的最优准则法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构优化的有限元模型
        6.2.1 节点移动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6.2.2 截面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6.3 格构式支架设计中的参数影响分析
        6.3.1 格构式支架钢管直径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6.3.2 格构式支架立柱根数的影响分析
        6.3.3 格构柱节段长度与总高度变化影响分析
        6.3.4 格构式支架纵横向间距变化影响分析
        6.3.5 格构式支架斜撑的影响分析
    6.4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与极值条件
        6.4.1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6.4.2 库恩-塔克条件
    6.5 最优准则法
        6.5.1 最优准则法原理
        6.5.2 最优准则的修正
        6.5.3 拉格朗日乘子的求解方法
    6.6 基于静力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
        6.6.1 优化数学模型
        6.6.2 位移与应力约束工况
        6.6.3 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6.6.4 位移、应力与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6.7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满堂支架结构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桥梁施工支架结构简介
        1.1.1 脚手架体系
        1.1.2 贝雷梁支架体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脚手架研究现状
        1.2.2 贝雷梁支架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背景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支架结构方案及力学模型
    2.1 施工支架方案
    2.2 施工支架力学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剪刀撑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
    3.1 剪刀撑在力学模型中模拟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
        3.1.1 基本力学模型的建立
        3.1.2 不同连接方式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
    3.2 剪刀撑搭设方式探讨
        3.2.1 剪刀撑杆件对支架结构的影响
        3.2.2 竖向剪刀撑间距对支架结构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合施工支架体系数值模型
    4.1 材料属性及单元类型介绍
    4.2 有限元模型杆件模拟
    4.3 有限元模型计算荷载
        4.3.1 施工荷载
        4.3.2 主梁结构荷载
    4.4 风荷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板组合施工支架的有限元法分析
    5.1 脚手架体系数值分析
        5.1.1 方案1计算结果分析
        5.1.2 方案2计算结果分析
        5.1.3 方案3计算结果分析
        5.1.4 方案4计算结果分析
        5.1.5 结构应力、位移结果分析
    5.2 钢管柱—贝雷梁组合支架数值分析
        5.2.1 贝雷梁上脚手架数值分析
        5.2.2 40a工字钢横梁数值分析
        5.2.3 贝雷梁有限元法分析
        5.2.4 钢管柱有限元法分析
    5.3 施工支架整体稳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宁句线盖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应用现状
        1.3.1 模板的应用现状
        1.3.2 模板支撑的应用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盖梁的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地质情况
        2.1.3 周边环境
        2.1.4 施工环境
    2.2 盖梁与模板支撑设计概况
        2.2.1 盖梁设计概况
        2.2.2 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
    2.3 盖梁与支撑体系的关键施工工艺
        2.3.1 主要施工流程
        2.3.2 支撑体系的施工
        2.3.3 支架预压
        2.3.4 混凝土施工
        2.3.5 模板及支架拆除
    2.4 本章小结
3 三种盖梁模板计算
    3.1 G型盖梁侧模计算
        3.1.1 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
        3.1.2 模板面板及背楞验算
    3.2 Π型及M型侧模计算
        3.2.1 设计计算主要参数
        3.2.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
        3.2.3 模板各部分复核
    3.3 本章小结
4 盖梁支撑体系计算
    4.1 抱箍体系的设计与计算
        4.1.1 抱箍的计算
        4.1.2 抱箍底模板计算
        4.1.3 抱箍操作平台计算
    4.2 盘扣支架计算
        4.2.1 取盖梁高度为2m验算
        4.2.2 取盖梁高度为2.5m验算
    4.3 钢管桩贝雷梁支撑计算
        4.3.1 G型盖梁钢管桩贝雷梁支撑计算
        4.3.2 M型盖梁钢管桩贝雷梁支撑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分析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现浇盖梁水中支架设计与施工
    2.1 工程概况
        2.1.1 周边环境
        2.1.2 工程水文地质
        2.1.3 主要施工条件
    2.2 盖梁与支架设计
        2.2.1 现浇盖梁设计
        2.2.2 现浇盖梁支架结构形式
    2.3 盖梁与支架体系关键施工技术
        2.3.1 悬臂落地式支架施工
        2.3.2 墩顶支撑架+型钢组合支撑架施工
        2.3.3 模板制作与安装
        2.3.4 支架预压
        2.3.5 支架拆除施工
    2.4 本章小结
3 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模拟计算
    3.1 主线水中现浇盖梁上部支承结构计算
        3.1.1 结构设计
        3.1.2 计算分析
        3.1.3 计算结果
    3.2 主线水中现浇盖梁下部支承结构计算
        3.2.1 结构设计
        3.2.2 计算分析
        3.2.3 计算结果
    3.3 平行匝道水中现浇盖梁支架计算
        3.3.1 设计概况
        3.3.2 荷载分析
        3.3.3 结构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施工组织与监测
    4.1 施工组织计划
        4.1.1 现场施工准备
        4.1.2 资源配置计划
        4.1.3 施工进度计划
    4.2 安全技术措施
        4.2.1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2.2 支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2.3 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措施
        4.2.4 吊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2.5 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措施
    4.3 模板支架施工监测
        4.3.1 监测目的
        4.3.2 监测方法
        4.3.3 监测标准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高铁道岔梁高大模板支架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大模板支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道岔梁高大模板支架系统设计方案选型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基本信息
        2.1.2 水文地质特征
    2.2 模板方案设计
    2.3 支架基础受力分析
    2.4 道岔梁支架施工方法分类及特点
    2.5 本章小结
3 高铁道岔梁高大模板支架方案设计
    3.1 支架方案模型构建及参数设置
        3.1.1 钢管柱-贝雷梁支架
        3.1.2 钢管柱-军用梁支架
        3.1.3 扣件式满堂支架
        3.1.4 碗扣式满堂支架
    3.2 支架设计方案模型技术比选
        3.2.1 钢管柱-贝雷梁支架受力分析
        3.2.2 钢管柱-军用梁支架受力分析
        3.2.3 扣件式满堂支架受力分析
        3.2.4 碗扣式满堂支架受力分析
        3.2.5 各支架方案技术指标比选
    3.3 支架方案经济性分析
    3.4 最优方案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道岔梁高大模板支架系统预压变形监测
    4.1 钢管柱贝雷梁支架安装搭设技术
        4.1.1 体系构造
        4.1.2 支架安装
        4.1.3 管理要点分析
    4.2 支架预压变形监测
        4.2.1 预压方案选取
        4.2.2 预压监测及分析
    4.3 模板支架拆除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研究现状
        1.2.1 扣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1.2.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
第2章 扣件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2.1 直角扣件抗滑移试验研究
        2.1.1 试验方案
        2.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3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2.2 对接扣件抗拉性能试验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2.3 试验结果分析
    2.3 直角扣件抗扭试验研究
        2.3.1 试验方案
        2.3.2 试件设计及仪器
        2.3.3 试验方法与步骤
        2.3.4 试验现象
        2.3.5 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钢管脚手架扣件的承载性能有限元分析
    3.1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3.2 直角扣件有限元分析
        3.2.1 材料性能参数的确定
        3.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3 加载及边界条件
        3.2.4 有限元模拟的非线性
        3.2.5 模型网格划分
    3.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3.1 受力现象分析
        3.3.2 竖向荷载-横杆位移曲线
        3.3.3 弯矩-转角曲线
    3.4 旋转扣件有限元分析
        3.4.1 材料性能参数的确定
        3.4.2 旋转扣件有限元分析模型
        3.4.3 加载及边界条件
        3.4.4 网格划分
        3.4.5 旋转扣件有限元结果分析
    3.5 直角扣件半刚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大模板整体架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4.1 基本假定
    4.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有限元分析
        4.2.1 材料参数及模型参数
        4.2.2 模型构件单元选择
        4.2.3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4.2.4 扣件有限元模拟
        4.2.5 有限元分析模型边界条件与加载
    4.3 不同工况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受力性能分析
        4.3.1 第一种工况作用受力分析
        4.3.2 第二种工况作用受力分析
        4.3.3 第三种工况作用受力分析
        4.3.4 第四种工况作用受力分析
    4.4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改进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及智能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事故分析
        1.1.1 研究背景
        1.1.2 模板坍塌事故分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计算理论方面
        1.3.2 试验方面
        1.3.3 电算设计
        1.3.4 施工方面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模板工程安全计算软件对比分析
    2.1 软件对比的必要性
    2.2 软件适用范围及功能分析
        2.2.1 软件通用性分析
        2.2.2 计算依据分析
        2.2.3 操作界面对比
        2.2.4 功能分析
    2.3 模板体系构造及计算分析
        2.3.1 模板体系构造分析
        2.3.2 计算方法分析
    2.4 材料参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IM的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基本情况
        3.1.2 高大模板工程范围基本情况
    3.2 高大模板设计计算
        3.2.1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3.2.2 400m~2演播大厅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说明及构件基本情况
        3.2.3 施工方案验算
    3.3 BIM技术在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应用
        3.3.1 施工场地布置
        3.3.2 高大模板工程范围筛选
        3.3.3 高大模板工程量统计
        3.3.4 4D施工模拟
        3.3.5 安全培训
        3.3.6 检查与验收
        3.3.7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大模板工程智能监测
    4.1 高大模板工程监测目的
    4.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实时监测数据与BIM模型集成及可视化方法
        4.2.1 结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BIM模型轻量化
        4.2.2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实时监测数据采集
        4.2.3 基于BIM模型的实时监测数据集成
    4.3 监测点位设置
    4.4 监测系统安装
    4.5 监测预警值及报警值设置
    4.6 模型与监测数据展示
    4.7 监测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门式钢管支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凝土桥梁施工复杂支撑体系安全评价及优化方法研究[D]. 陆伊宁.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的扣件式模板支撑架节点连接状态监测方法研究[D]. 刘客.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初始缺陷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性影响分析[D]. 郭萌.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4]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D]. 王世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满堂支架结构力学分析[D]. 赵小童.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宁句线盖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 李静.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7]绍兴二环北路水中现浇盖梁支架施工技术研究[D]. 黄晨曦.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8]高铁道岔梁高大模板支架工程设计[D]. 郭旸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9]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D]. 王飞. 扬州大学, 2021(04)
  • [10]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及智能监测研究[D]. 康赞.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门式钢管支架支护系统的施工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