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草地灌溉施肥试验研究

门源县草地灌溉施肥试验研究

一、门源县草地灌溉与施肥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亚丽[1](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陈亮[2](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林菲,刘春岩,胡晓霞,付永锋,张伟,王睿,姚志生,郑循华[3](2019)在《青藏高原种植饲草农田一氧化氮周年排放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农田土壤一氧化氮(NO)周年排放特征,对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东缘种植饲草(燕麦)农田NO排放通量和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连续定量研究,施肥(F)和不施肥处理(UF)周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80±0.06 kg N·hm-2?a-1和0.18±0.04 kg N·hm-2?a-1,翻耕施肥期和冻融期NO排放显着贡献了全年累积排放量(F和UF分别为85%和65%)。土壤温度、湿度、无机氮和水浸提有机碳含量显着影响N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采用土壤湿度、铵态氮、硝态氮和水浸提有机碳含量作为指前因子的指数方程拟合这些土壤变量对NO通量的影响,决定系数高达92%,能够很好地表征碳氮底物有效性、微生物活性和氧气有效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对NO排放的协同效应,由此得到NO排放通量对表层(5 cm)土壤温度的敏感性指数(Q10)值为2.4(F)和2.5(UF),这意味着全球增温对NO排放的促进效应将远低于施肥量增加对NO排放的促进作用。该燕麦农田NO直接排放因子为0.93%±0.10%,有别于其他区域、全国和全球的平均状况,因此不宜采用缺省排放因子计算高原气候区粗放管理方式下农田NO排放清单。考虑到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存在巨大的年际变幅,未来应加强典型农田NO排放的多年际连续观测研究。

崔姹,王明利,胡向东[4](2018)在《我国草牧业推进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山西、青海草牧业试点典型区域的调研》文中研究说明在对山西和青海草牧业发展典型试点区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草食畜牧业发展、"粮+经+饲"种植结构优化、牧草种植品种区域差异化及"粮改饲"比较效益等方面分析草牧业推进现状;对各试点区草牧业发展在科技推广、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融资平台建设、牧草青贮方式选择、牧草种植与精准扶贫融合、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剖析草牧业发展中仍存在的传统种养观念盛行、牧草作业机械及配套设施保有量不足、发展技术制约明显、牧草生产高风险但没有建立政策性保险、金融扶持发展机制不到位等难点与突出问题。针对难点与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做好宣传及科技推广培训工作、加快研发可以适应不同区域生产的牧草机械设备、全力促进草畜紧密结合、推进多样化牧草产业发展形式、推动牧草产业保险实施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阚雨晨[5](2013)在《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不同干扰对土壤CO2释放速率影响,对深入了解土壤CO2释放机制及估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CO2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在河北沽源国家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设置火烧、刈割、灌溉、施肥4种干扰处理,监测了土壤CO2释放速率以及地表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分析了土壤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干扰下土壤CO2释放速率的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土壤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与土壤温度的周期性变化类似,土壤CO2释放速率的日最高值在14:00-16:00;而土壤10cm处温度日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6:00;土壤CO2释放速率的日最低值出现在0:00-3:00,比温度最低值出现的时间要提前约3个小时。受温度植物生长的共同影响,夏季的土壤CO2释放速率日变化的振幅远大于春秋季。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没有明显差异。土壤CO2释放速率的日平均值与8:00-10:00之间测定值的对比分析表明,8:00-10:00的土壤CO2释放速率可以代表日平均值。不同干扰下土壤CO2释放速率均呈夏季高春秋低的季节变化特点。土壤CO2释放速率在季节内的变化过程受到作物生长、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共同影响;土壤CO2释放速率与表层土壤温度呈指数关系,且在温度低时拟合程度较好。不同干扰下土壤异养呼吸的差异极显着,施肥、刈割、火烧对土壤异养呼吸占总呼吸的比例都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

李亚娟[6](2013)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是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含量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由于畜牧业需求、草地退化和鼠害猖獗等因素,青藏高原土地利用格局正变得多样。为了解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影响,于青海省门源县门源种马场、共和县塔拉滩、玛多县鄂陵湖管理站、曲麻莱县约改滩和安多县县城大滩,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原生草地、封育草地、退化草地、人工草地和农田等土地利用格局分层(0~10cm,10~20cm,20~40cm…)进行全剖面土壤样品采集,研究高寒草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响应机制。通过调查确定门源种马场高寒草地利用格局有原生矮嵩草草甸、原生灌丛草甸、退化矮嵩草草甸、退化灌丛草甸、人工草地和农田六种;塔拉滩有封育芨芨草草原、退化芨芨草草原、取土坑、农田、和人工草地草地五种;鄂陵湖管理站有双叉细柄茅原生草原、双叉细柄茅退化草原和人工草地三种;约改滩有原生高寒草甸草原、退化高寒草甸草原、退化高寒草原细柄茅和人工草地四种;安多有原生草甸草原和退化草甸草原两种。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导致地上部生物量显着降低,草地生产力下降,但退化使地下生物量普遍有增加的趋势;开垦为农田和人工草地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地上生物量,但地下生物量却很少,这不利于草地的培育和恢复。2.退化使门源和塔拉滩表层土壤的容重明显升高,鄂陵湖管理站和约改滩由于土壤容重整体较大,退化对土壤容重并未产生明显影响。开垦由于翻耕的作用土壤容重有降低的趋势。3.退化导致高寒草地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显着降低,但降低的程度因区域而有差异。门源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平均降低了40.7%、36.0%和17.3%,开垦导致有机碳和全氮均损失了一半左右;塔拉滩退化导致有机碳含量降低了23.2%,而全氮和全磷的降低幅度不大,开垦也导致有机碳损失了一半左右;约改滩有机碳降低了52.9%;安多草地退化导致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升高,分别升高了42.6%、104.5%和31.6%。4.退化导致门源和塔拉滩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显着下降,这也是草地生产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由于施肥的作用,开垦种植使得表层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均较高,但下层变化不大,这对于人工草地的可持续性的不利。退化和开垦均导致玛多鄂陵湖站和曲麻莱约改滩研究区域土壤表层的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有升高的趋势。5.安多草地土层很薄,土壤整体肥力水平极低,有机碳最高仅为5g/kg,全氮最高仅为0.45g/kg,全磷最高仅为4.4g/kg,有效氮最高仅为27mg/kg,有效磷最高仅为5mg/kg。6.研究区域中除门源研究区域外,土壤的全氮含量普遍偏低,大部分土壤的全氮含量都低于0.5g/kg,属于极度缺乏,研究区域自东北向西南土壤全氮含量逐渐降低。除门源县外,原生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的全磷和全磷含量相对比较稳定,受利用格局的影响较小,全磷含量多在2~4g/kg,有效磷多在4~7mg/kg。7.塔拉滩的取土坑利用格局,由于取土过程拿走了上层土壤,现在的表层土壤是原来的下层土壤土壤碳氮磷的含量极低,是一种特殊的利用格局,恢复利用的难度较大,应持续加强营养元素的投入及整个土壤的培肥。8.青藏高原原生草地土壤碳氮磷沿土壤剖面自上而下普遍有明显的变异,而草地退化和开垦使土壤碳氮磷沿土壤剖面的变异消失或者减小。

阚雨晨,黄欣颖,王宇通,蒲小朋,邵新庆[7](2012)在《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草地碳循环不仅与草地植被、气候和土壤状况有关,而且与各类干扰利用活动密切相关,特别近几十年,人类的利用干扰活动对草地碳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综合介绍了放牧利用、管理措施以及气候变化等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同时提出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的研究方向,即不同干扰互交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模型方法在干扰与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驱动机理。

鲁顺元[8](2011)在《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不是铁板一块。”纵观人类文化史,任何获得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都是与别的文化不断地进行交流,而非固步自封。有交流,就会有文化的变迁。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对地处青海的藏族文化而言,由于地域广阔、环境多变,文化发展是在“影响—调适”的交错中进行的,这必然使文化的变迁产生地域性差异。这种差异性是文化变迁的结果,也有社会设置层面的因素。比较不同地域藏文化的当代变迁,可以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差异,进而反思文化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为此,本文分八章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对研究思路、方法及所依借的理论作一介绍和评论。其中,对研究理论的评析主要从历时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理论、共时的与文化地域分类相关的理论两方面来进行。第二章简要介绍青海文化变迁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意在强调变迁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历史背景,其中的自然环境变迁不但是文化变迁的基础还是其重要内容。从第三章开始,依次从人口、生计方式、语言文字、婚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各藏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及其变化分章作出讨论。第八章对藏文化变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作一简要总结,并初步展望藏文化现代化的趋势,以对导论部分介绍的各个理论有所回应。本文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资料,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发现:青海藏文化变迁地域性差异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圈形态。这种形态可以用藏族人口的聚居程度以及不同地域藏人所操持的生计方式、使用的语言文字、传承的婚姻习俗和寺院教派、僧侣规模等标准来加以描述。同时,不同地域文化变迁也带来了文化圈圈层的多元化。这是藏文化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体现了藏文化的适应功能和特殊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主张谨慎地给定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应当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一角度来看待青海藏文化变迁;从而发现,不同圈层藏文化现代化处于一个基准线的两端并呈连接但非更替的关系。透过藏人的文化心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自觉行动等可以初步预见藏文化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何百花[9](2009)在《浅谈门源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门源县农牧业经济发展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农牧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总体看,门源县农牧业经济发展比较快,效益比较好,形成了以发展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冷凉经济、草畜经

谭淑娟[10](2009)在《施肥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鹅绒委陵菜无性生长的影响,以及鹅绒委陵菜对施肥的形态可塑性响应。施肥处理共分五个处理组,分别为施加氮肥(硫酸铵)、磷肥(过磷酸钙)、钾肥(硫酸钾)、氮磷钾复合肥以及对照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5、10、5(g/m2)。实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组的叶密度、新叶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不同施肥条件下鹅绒委陵菜生物量的数值有明显的不同,其中钾肥处理后的生物量最大。说明施肥促进了鹅绒委陵菜的生长。

二、门源县草地灌溉与施肥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源县草地灌溉与施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四、资料的运用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第六章 农村市场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青藏高原种植饲草农田一氧化氮周年排放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NO排放通量观测方法
    1.3 环境因子测量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
    2.2 NO排放与直接排放因子
    2.3 环境因子对NO排放通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青藏高原种植饲草农田NO排放量与排放因子
    3.2 NO排放的关键时期及环境因子影响
4 结论

(4)我国草牧业推进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山西、青海草牧业试点典型区域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草牧业推进概况及实施成效
    1. 消费需求强劲, 拉动草食畜牧业迅猛发展
    2. 以养带种,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逐步优化
    3. 牧草种植品种区域差异巨大, 多样化趋势明显
    4.“粮改饲”推广迅速, 比较效益明显
    5. 草畜紧密结合, 经济、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二、草牧业推进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
    1. 依靠科技推广提升草牧业发展水平
    2. 发展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推动草牧业发展
    3. 启动融资平台缓解草牧业资金缺乏问题
    4. 牧草青贮方式因地制宜呈多样化形态
    5. 牧草种植助推当地精准扶贫顺利开展
    6. 龙头企业带动形成草业产销一体化链条
三、草牧业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
    1. 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
    2. 牧草作业机械及配套设施保有量不足
    3. 草牧业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
    4. 牧草生产风险大, 对牧草的保险还是空白
    5. 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四、进一步推进草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切实做好宣传及科技推广培训工作
    2. 全力加快适合不同区域生产特点的牧草机械设备研制与开发
    3. 全力推进草畜紧密结合
    4. 推进多样化牧草产业发展形式
    5. 推动牧草产业保险的实施,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5)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内容与方法
第四章 土壤小气候和主要控制因素
    4.1 土壤小气候
    4.2 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影响分析
第五章 不同干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5.1 土壤 CO_2释放速率日变化特征
    5.2 干扰下土壤通量季节性变化与方差分析
    5.3 土壤 CO_2释放速率的根呼吸分离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2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附录 研究地区主要植物名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青藏高原草地利用现状
        1.1 农牧共存,以牧为主
        1.2 土地利用的垂直分异明显
    2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研究进展
        2.1 草地退化对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2 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土壤碳的影响
        2.2.1 放牧
        2.2.2 开垦
        2.2.3 封育与禁牧
        2.3 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
    3 草地生态系统氮磷研究进展
        3.1 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氮磷研究
        3.2 人工草地氮磷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青海省门源县
        2.2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
        2.3 青海省玛多县
        2.4 青海省曲麻莱县
        2.5 西藏安多县
    3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格局
        3.1 青海省门源县
        3.2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
        3.3 青海省玛多县
        3.4 青海省曲麻莱县
        3.5 西藏安多县
    4 样品采集与处理
    5 测定方法
    6 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
第三章 门源种马场高寒草甸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
    1 试验地概况
    2 结果
        2.1 不同草地利用格局的植物生物量
        2.2 草地利用格局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3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
        2.4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塔拉滩高寒温性草原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
    1 试验地概况
    2 结果
        2.1 不同草地利用格局的植物生物量
        2.2 草地利用格局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3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
        2.4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全氮含量
        2.5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全磷含量
        2.6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效氮磷含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鄂陵湖管理站高寒草原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
    1 试验地概况
    2 结果
        2.1 不同草地利用格局的植物生物量
        2.2 草地利用格局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3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
        2.4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的全氮含量
        2.5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全磷含量量
        2.6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效氮磷含量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约改滩高寒草甸草原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
    1 试验地概况
    2 结果
        2.1 不同草地利用格局的植物生物量
        2.2 草地利用格局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3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
        2.4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的全氮含量
        2.5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全磷含量量
        2.6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效氮磷含量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西藏安多高寒草甸草原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1 试验地概况
    2 结果
        2.1 不同草地利用格局的植物生物量
        2.2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
        2.3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全氮含量
        2.4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全磷含量
        2.5 不同利用格局草地土壤有效氮磷含量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从地域差异的角度研究藏族文化变迁的必要性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一、关于青海藏族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藏族文化地域分类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
        二、研究理论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二章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及环境
    第一节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
        一、古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二、现当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
        一、生态环境特点
        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三、生态环境的演变
    第三节 代表性个案概况
        一、农业区个案
        二、半农半牧区个案
        三、牧业区个案
        四、城镇社区个案
第三章 人口民族结构与分布及其变化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人口的分布格局
        一、总体人口分布与密度
        二、民族人口分布
    第二节 当代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一、民族自治州人口的民族结构
        二、东部农业区的民族人口
        三、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第四章 生计方式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第一节 民国时期生计方式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一、"生番"与"熟番"
        二、尚不发达的农业
        三、分布广泛的畜牧业
        四、作用显着的商贸流通
    第二节 不同生计之间的现实选择
        一、职业身份的自我认同
        二、经济收入结构
    第三节 畜牧业内部的差异:以畜种为例
        一、牦牛的文化地位及分布
        二、不同种类羊的分布
        三、牛羊的牧饲方式
        四、食用肉储备方法及宰牲选择
第五章 语言文字使用的地域性差异及其变迁
    第一节 藏语的地域分异
    第二节 语言文字使用的流变
        一、藏语使用人数和群体
        二、藏语使用场合与代际变化
        三、藏文的使用
    第三节 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教学模式之争
        一、对语言文字的认知
        二、"双语"教学模式之争
第六章 服饰与婚姻圈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第一节 受他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服饰
        一、便服备受青睐
        二、男女有别的穿戴要求
        三、服饰文化的自我调适
    第二节 婚姻圈的变迁:一个独特的个案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宗教信仰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第一节 寺院分布的地域差异
        一、不同地域寺院的数量
        二、各地寺院所属不同教派
        三、农牧民眼中的藏传佛教教派
    第二节 宗教从业人数的定额与超员
        一、超员与有寺无僧:以果洛州与海东地区为主的比较
        二、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博弈
        三、对藏传佛教信仰地域差异的民间解读
第八章 藏文化变迁的地域差异性与现代化
    第一节 藏文化圈基本形态及多元化
        一、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
        二、汉文化圈的形态
        三、圈层多元化
    第二节 环境作用下的藏文化变迁
        一、自然环境演变对藏文化变迁的影响
        二、文化对社会环境的功能调适
    第三节 藏文化的现代化
        一、民众对文化未来的态度
        二、对文化现代化趋势的初步判断
附录
    一、访谈大纲
    二、青海民族宗教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主持、参与课题
致谢

(9)浅谈门源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门源县农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农牧业生产的现状
    (二) 存在的问题
        1. 海拔高、气温低, 自然灾害多
        2.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3. 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牧业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4. 青稞、油菜、半细毛羊、牦牛等地方品种生产性能低, 育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二、实现农牧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一) 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 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
        1. 围绕提质增效、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2. 突出资源优势, 积极发展特色畜牧业
        3.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积极发展草业生产
        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发展“暖棚经济”
        5. 瞄准市场, 树立品牌, 促进产业化经营
    (二) 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
        1. 抓好生态工程建设
        2. 抓好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
        3. 抓好农村牧区公共设施建设
    (三) 着力构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 突出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 加大推行“科技入户工程”的力度

(10)施肥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态适应性
        1.1.3 肥料的营养作用
    1.2 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立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点概况
    2.2 实验设计
        2.2.1 前期处理
        2.2.2 施肥处理
        2.2.3 测量方法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施肥对鹅绒委陵菜构件密度的影响
    3.1 施肥对鹅绒委陵菜复叶的影响
        3.1.1 鹅绒委陵菜总叶的季节动态
        3.1.2 鹅绒委陵菜新叶季节动态
        3.1.3 鹅绒委陵菜死叶季节动态
        3.1.4 鹅绒委陵菜小叶密度的季节动态
        3.1.5 鹅绒委陵菜叶密度的绝对生长速率与相对生长速率
    3.2 施肥对鹅绒委陵菜复叶叶柄的影响
        3.2.1 鹅绒委陵菜复叶叶柄的长度变化
        3.2.2 鹅绒委陵菜复叶叶柄的直径变化
    3.3 施肥对鹅绒委陵菜叶面积的影响
    3.4 施肥对鹅绒委陵菜叶片与地面夹角的影响
    3.5 施肥对鹅绒委陵菜根的影响
第四章 施肥对鹅绒委陵菜能量、生物量的影响
    4.1 鹅绒委陵菜生物量的测定
    4.2 鹅绒委陵菜热值的测定
    4.3 鹅绒委陵菜的能量积累和分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门源县草地灌溉与施肥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3]青藏高原种植饲草农田一氧化氮周年排放特征[J]. 林菲,刘春岩,胡晓霞,付永锋,张伟,王睿,姚志生,郑循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2)
  • [4]我国草牧业推进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山西、青海草牧业试点典型区域的调研[J]. 崔姹,王明利,胡向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5]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D]. 阚雨晨.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4)
  • [6]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D]. 李亚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4)
  • [7]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与展望[J]. 阚雨晨,黄欣颖,王宇通,蒲小朋,邵新庆. 草业科学, 2012(12)
  • [8]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 鲁顺元. 兰州大学, 2011(09)
  • [9]浅谈门源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何百花.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24)
  • [10]施肥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的影响[D]. 谭淑娟. 吉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门源县草地灌溉施肥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