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三峡”

以人为本的“三峡”

一、以人为本的“三峡”(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1](2021)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与融合研究》文中指出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文章分析高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探讨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以人为本理念渗透与融合的策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原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不断加大对教辅人员的关注力度,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实行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付万坪[2](2021)在《“互联网+展览文化活动”引发的思考——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美团的首次合作案例》文中认为文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博物馆的活力如何体现?"互联网+"大趋势下,博物馆如何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美团在疫情后开展首次合作,举办了"一袭风华待伊人"展览衍生文化活动。由此,对博物馆文化内容生产、分类分众服务、社会合作开展以及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效能更好履行博物馆使命等展开了讨论。

包玉丁[3](2020)在《初中课堂“边缘人”现象、归因与转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公平问题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要求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与享用教育资源的机会。然而,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学生主动或被动边缘化的现象,这类学生的出现违背了素质教育与教学公平的理念,阻碍了高效性课堂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且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危害更为明显。基于此,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系列的研究方法,深刻分析并归纳了初中课堂“边缘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探讨其生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边缘人”转化的可行性策略。本研究试图通过课堂观察法对初中课堂“边缘人”的现象进行细致描述,研究分析出了“边缘人”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与副语言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而把“边缘人”类型划分为主动型“边缘人”与被动型“边缘人”。研究发现,“边缘人”在课堂中具有多种存在形态,据此分析出其隐匿性与显现性共存、共同性与差异性共存、稳定性与发展性共存、特质性与情境性共存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边缘人”降低课堂教学成效、有损班级建设管理、影响师生关系生成与有违课堂教学公平的课堂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课堂的观察法与课后访谈法来探究“边缘人”的生成原因,研究发现,“边缘人”的产生是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本文从个人内部因素和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这三个外部因素统共四个方面对“边缘人”的成因做出了全面分析,研究得出,个人因素中不均的身心发展、片面的自我认知、差劲的学业成绩;教师因素中欠缺的职业素养,教师期望的负效应,消极地贴标签;学校因素中教育资源不均,文化环境差异;家庭因素中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均为“边缘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边缘人”的转化策略上,本文以“边缘人”的形成原因为基点,以先前学者提出的策略为基准,在这两者基础之上从自身的调节、教师的改进、学校的转化和家庭的改善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边缘人”转化方案。研究最后,本文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性的总结并提出展望,也同时针对本次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了说明。通过本次研究,首先希望可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引起对“边缘人”现象的重视,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其次希望可以丰富“边缘人”的研究素材,有效推进初中“边缘人”的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夏庆[4](2019)在《《资本论》“机器”章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研究》文中认为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空前繁荣,以机器为主要代表的生产工具应运而生,社会生产力得到划时代变革,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机器的使用却滋生了科学功利化思想,资本的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观念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科学异化、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现象甚嚣尘上,人的自由、精神、身体遭受极大摧残。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古希腊文化思想融会贯通,吸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所提倡的关爱人类的主流价值观念,写就了《资本论》“机器”章,在这一章中,马克思摒弃了工具理性和科学功利化观念,以批判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为出发点,从机器与人的生存、思想观念、自由和解放的关系,机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机器与商业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开展论述,内在蕴含着深邃的科学文化思想。《资本论》“机器”章中所蕴含的整体性科学文化思想可谓一座理论宝藏,具有巨大的魅力与挖掘价值,这种魅力和价值来源于文本思想的丰富性、深邃性和独特性。从具体内容来看,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整体研究思路,以英国工业革命、社会发展现状为背景、以机器的构造、机器引发的社会风险、机器与工人的关系为具体切入点,而最终以解蔽科学异化、劳动异化、人的异化为主要价值导向,马克思的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的价值导向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即消除资本剥削和阶级压迫,提升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实现人类自由和解放。二是实现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消除工具理性和科学功利化思想,改进社会管理体制,增进向上、向善的社会道德和文化认同。三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应停止运用科学技术对自然大肆掠夺,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深入挖掘《资本论》“机器”章蕴含的科学文化思想对于全面理解“机器”章中所蕴含的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文化性问题,对于历史地分析、揭示马克思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的科学内涵,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全面研究具有开拓性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戴妍[5](2019)在《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以“车本位”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导致职住的不平衡,城市道路空间机动车的拥堵,城市步行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对城市步行功能空间规划的不重视是诱发城市道路空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鼓励步行行为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本次文章注重发掘步行活动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城市步行空间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对步行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更好的提高城市步行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本次研究选取步行行为活动作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行为活动特征表现,归纳总结出通行与通勤步行活动、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关交往步行活动、精神文化追求步行活动三大类。以此发掘每种类型的步行行为活动的需求特征,即对步行路径的便捷度需求、步行空间环境的适宜度需求、步行空间文化情感满意度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步行空间活动研究在路径便捷度、空间适宜度、情感满意度三个层面的研究方向目标。其次,作为承载步行行为活动发生的户外空间,如何判定步行空间是否适宜行为活动的发生。这里引入“绩效”的研究理念探究步行空间的活动效果,为城市步行空间规划研究思路提供依据。根据行为活动特征和需求,归纳总结出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即路径便捷度绩效、空间适宜度绩效、情感满意度绩效。以重庆市沙坪坝和南岸板块为研究范围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前文的三个层面的影响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描述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采用GIS空间分析、皮尔森相关分析以及李克特量表满意度分析方法度量研究区域每个影响因素的指标特点。包括路径便捷度层面的道路网络规划、交通站点布置、功能兴趣点POI因素;空间适宜度层面的植物绿化、界面密度、街区尺度因素;情感满意度层面的宜读感、归属感、愉悦感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步行空间的活动绩效研究评定,通过计算和调研获取的数据,来衡量两个片区步行行为活动绩效的大小。其中路径便捷度绩效以步行最小抗阻的可达性指标来衡量,空间适宜度以人群活动的热力值密度指标结合步行活动的时间和种类特征来衡量,以及感知上的情感体验满意度指标来评定步行空间中步行活动的绩效。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制定步行空间规划策略,完善城市形态的研究途径和城市步行设计的研究方法,并且对上述分析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其不足和待完善之处,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为实际的步行空间规划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平明明[6](2019)在《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枝江市五柳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水景观作为提高城市质量、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改善城市沿岸的生态环境、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提供城市居民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促进投资、推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无限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枝江市五柳湖公园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水景观要素解析,建立评价体系,构建评价指标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五柳湖水景观包含的要素,建立了五柳湖水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对五柳湖水景观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基于此提出五柳湖水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和专项设计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法进行城市水景观要素解析,从城市水景观相关概念及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出发,总结城市水景观研究范围以及相关分类,实现城市水景观系统规划,克服目前城市水景观建设片面化、单一化发展趋势,将生态效应与城市游憩功能良好结合。利用文献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库,并进一步建立评价模型。2)通过实地调查法,对枝江市五柳湖公园进行要素解析,并初步定性评价各要素使用与维护现状。通过对五柳湖公园实地勘察,筛选相应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利用评价模型计算了各指标隶属度与权重,得出公众对五柳湖水景观的偏好,以及各指标对整体景观质量的作用强度。3)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将五柳湖沿岸景观规划设计成“一轴、一心、八片区、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即一条环湖生态景观轴,一处中心景观,八个功能区,多个景观节点。并进一步通过片区及节点的设计,建立五柳湖总体规划设计。4)在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改造五柳湖现有垂直水泥护岸、浆砌石护岸和碎石护岸。以亲水步道—观景平台—亲水栈道—水上运动为主的亲水活动系统,将亲水空间设计按照“亲水、戏水、观水、活水”四种形式进行规划设置了服务建筑,确立统一的建筑风格。通过实地调查枝江市博物馆,收集枝江地域文化材料,总结了枝江市主要特色文化,结合景观墙、雕塑、壁画、休闲座椅进行设计,展现特色文化。同时还进行了服务设施的完善;选取三种灯光类型分别布置重要节点,完善夜间照明系统。

余邡棋[7](2019)在《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字幕翻译需求增长,确保字幕翻译质量、提升翻译速度,成为融媒体时代视频国际传播的应有之义。近年机器翻译在算法上有喜人进步,其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其中就包括字幕翻译。国内商家已经开发了多款字幕翻译工具,如基于网页的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网易见外、人人译视界,以及视频翻译客户端字幕通等。而这些字幕翻译工具的翻译质量受到一些用户的质疑,相关翻译质量研究甚少,故本文旨在探索机器处理的英汉字幕翻译质量。本文的机器字幕翻译实验基于一次客户委托的实际翻译项目,项目包括两个演讲视频,内容分别为设计思维和水资源,主讲语言为英语,字幕翻译为英译汉,视频总时长为51分钟46秒,语音转录文字总数约为1万词。本文筛选最终确定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和网易见外作为实验平台,通过对比人工字幕文本与平台机器翻译输出,对机器翻译字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出机器翻译字幕处理和质检时,需要注意“屏幕符号信息”和“实词语义”两个方面的问题,并选取典型案例加以说明。除此之外,实验还发现,字幕翻译平台把语音转录和翻译这两个步骤切分得较为独立,用户在两者之间的切换、评论互动的操作功能流畅体验尚有提升空间。本实验报告显示,字幕翻译平台商家炒作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暂时无法独立输出高质量的字幕译文;而字幕机器翻译与人工校对的人机交互字幕翻译模式,能在保证字幕质量的情况下,极大提高字幕翻译速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宜过度夸大机器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反过来,从产出角度出发,市场倒逼人工译员接纳并在翻译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机器或科技,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内容和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钟高,韩芳祯[8](2018)在《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人性化管理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种创新管理理念,是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针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避免使用规章制度等强制性手段,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年候、全天候、全方位、全开放的服务理念。本文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就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和同行们做一些探讨。

周琎[9](2018)在《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基础设施是结构性社会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城镇化进程中缓解社会问题、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城市空间载体。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三峡库区进入后三峡时代,主要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而,论文在三峡库区19个区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时空背景下,以现实社会问题及人本需求为导向,将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作为社会问题的治理途径,即通过城乡规划领域与系统协同论、社会学及经济学等融贯的交叉研究,以“现状问题析因—理论探索—数理模型—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案逻辑、田野调查、相关计量和协调测度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三峡库区区域、城市及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观及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探索构建城乡规划领域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第2、3章)。研究表明,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及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分别是库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具体诱因、物质因由及本质矛盾。构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三个系统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既是理论出路的主要实践策略,亦是库区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途径。(2)建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的技术路线和协调测度模型(第4章)。通过静态协调度模型对三峡库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测度,结果显示,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协调时期(2000-2010年)到后三峡时代失调时期(2010-2014年),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协同状态从失调到基本协调再到失调、且呈现出失调趋势逐渐增大的时空变化表征。故此,提出了基于诊断结果的3种基本发展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探讨具体协同规划策略。(3)提出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宏观调控框架和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区具体设施协同规划策略(第5、6章)。在区域层面,以高等教育设施为例探讨了区域协同规划;在城市层面,以万州区为例,采用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规划时序识别,针对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及停车设施进行地域化的规划标准及设计方法研究;在社区层面,以长寿区三道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基于需求的社会问题治理途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提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3点探索性策略:在现状建设实施方面,提出协同状态诊断模型来动态监控可能或已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区域及城市层面通过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配置,满足库区非正式经济模式的人本空间需求;在城市及社区层面试图对现行城市规划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措施进行地域化,并提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保障及社会问题的治理效应。综上,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不匹配所引起的社会学问题既有一定的时空特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普遍意义。论文尝试在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到后三峡时代新型城镇化这一特殊时段中,通过交叉学科复合构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解析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宏观调控框架—协同规划策略”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设施分项规划的用地布局技术、实施管理与长效维护策略。

罗用能[10](2016)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制度实践中诞生的诸多新的政策、机制工具之一。所谓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是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淹没)耕地,以水利水电工程征地前被征用(淹没)土地年亩产值或主要农产品(如水稻或小麦等主粮)的产量为基础,换算成当地等值的主粮实物或现金形式以长期逐年兑付方式补偿给失地移民,补偿期限与工程项目运行的寿命同期。发端于工程建设耕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其实践旨在化解移民安置难题,解决移民长远生计。该机制也是对移民后期扶持的一个长期机制。该机制近年来不断获得项目所在地移民、政府、项目法人等各方认可,广泛推行,是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安置区社会实现长期安稳和谐、生态恢复的一块新基石。近年来,与该机制直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倍受关注,也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选择关注其某一个方面要素或某一个问题的某些要素,缺乏全要素或主要要素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本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实践实例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调查剖析,试图对现行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框架外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进行再认识和诠释。全文以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系统、结构、功能、矛盾、信息、监管和运行保障机制等主体要素为分析框架,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着重概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及移民安置制度系统的演进历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实践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辩证思考,在阐释移民安置补偿目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辩证考察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实践的现状与困境,对移民安置补偿功能作用进行再分析。第三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理性分析,辩证考察水利水电工程内在结构性关系,描述工程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简述创新的移民安置补偿方式——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实践对工程结构各个要素的作用和影响。第四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蕴涵的科学发展理念,深入论述水利水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所蕴涵、所实践、所体现的科学发展理念,即以人为本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目标、统筹兼顾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基本追求等。第五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完善与优化,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优化的基本原则、完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必要维度和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方案的重要路径等。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旨在归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未来作用、目标效应作出基本的预测性结论,提出相关展望和热情期盼。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视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与方法,从义利、扶贫、生态等维度出发,系统研究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范围涵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涉及的主要方面和相关深层次因素,如法律法规政策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以及具体补偿标准调整机制、保障机制、决策协调机制、规范执行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等,从而突破了其他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进而以理论成果为依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为指向,深入探讨如何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木桶中不协调、不健全的主要短板补齐补全,提出了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现实方案完善与优化的原则与对策。

二、以人为本的“三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人为本的“三峡”(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1. 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2. 以人为本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的必然要求
    3. 以人为本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
    2. 过度强调规范性和统一性
    3. 缺乏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尊重
    4. 教育方式缺少创造性
三、高校以人为本理念渗透与融合的策略
    1. 高校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2. 对原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3. 不断加大对高校教辅人员的关注力度
    4. 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5. 实行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四、结语

(2)“互联网+展览文化活动”引发的思考——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美团的首次合作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袭风华待伊人”文化活动开展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二、此次活动的特点
    (一)博物馆将展览衍生活动做成文化产品投放市场,体现了文化活动的市场化
    (二)三峡博物馆与美团首次合作,以“生活”“服务”为立足点
        1. 为走进市民生活,博物馆选择美团
        2. 为提升服务水平,美团需加大与博物馆业务合作
    (三)最少经济投入,最大资源整合,创造新的价值
三、此次活动带来的启示
    (一)责任初心促成合作
    (二)获取数据,分析信息,规划未来
        1. 博物馆文化活动有市场
        2. 数据信息显示受众呈动态变化
    (三)博物馆人的反思
        1. 利用好“互联网+”
        2. 秉承“以人为本”理念
        3. 坚守博物馆使命与宗旨

(3)初中课堂“边缘人”现象、归因与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空间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边缘人”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以人为本理论
    第二节 标签理论
    第三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章 初中课堂“边缘人”现象描述
    第一节 初中课堂“边缘人”的行为表现
    第二节 初中课堂“边缘人”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初中课堂“边缘人”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初中课堂“边缘人”的课堂影响
第三章 初中课堂“边缘人”归因分析
    第一节 个人因素
    第二节 教师因素
    第三节 学校因素
    第四节 家庭因素
第四章 初中课堂“边缘人”转化策略
    第一节 自身的调节
    第二节 教师的改进
    第三节 学校的转化
    第四节 家庭的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授课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资本论》“机器”章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术前史及理论动态
        (二)国内学术前史及理论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资本论》“机器”章创作前史
    第一节 作为创作背景的英国工业革命与十九世纪机器大发展
        一、机器与产业革命
        二、机器与产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后果
        三、机器的限度
    第二节 机器问题在马克思着述中的早期呈现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机器”
        二、《哲学的贫困》中的“机器”
        三、《共产党宣言》中的“机器”
第二章 《资本论》“机器”章中的整体性科学文化观
    第一节 什么是机器?
        一、机器的构造
        二、机器协作与机器体系
        三、机器与分工
        四、机器的自身生产
    第二节 机器进步与社会风险
        一、机器的运用产生了巨大生产力
        二、机器的使用使得妇女走进工厂
        三、机器的使用改变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第三节 机器与异化劳动
        一、机器的使用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机器加剧了资本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占有
        三、机器的使用延长了工作日
    第四节 机器与工人损害
        一、机器对工人肉体健康的损害
        二、机器对工人的精神摧残
    第五节 批判中的构建:“机器”中的整体性科学文化观
        一、《资本论》“机器”章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的方法论
        二、从机器批判到科学批判
        三、马克思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资本论》“机器”章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资本论》“机器”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的理论意义
        一、从马克思的机器批判理论到当代科学技术哲学:一种思想史脉络
        二、整体性科学文化观与新时代中国科学文化理论
    第二节 《资本论》“机器”章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一、整体性科学文化观与中国科学发展道路
        二、整体性科学文化观与当代科学技术
        三、整体性科学文化观与人工智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5)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目标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发展的新机遇
        1.1.2 地区“问题导向”层面——城市步行空间存在的严峻问题
        1.1.3 专业“需求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步行空间的概念内涵
        1.2.2 步行行为活动解析
        1.2.3 步行活动的绩效解释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相关理论研究
        1.3.2 相关实践研究
        1.3.3 研究启示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步行行为活动视角研究
    2.1 步行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2.1.1 步行活动的出行目的
        2.1.2 步行活动的出行距离
        2.1.3 步行活动的出行时间
        2.1.4 步行活动的出行频率
    2.2 步行行为活动需求分析
        2.2.1 对出行路径的便捷性需求
        2.2.2 对出行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2.2.3 对出行场所的情感性需求
    2.3 步行行为活动发展目标
        2.3.1 路径便捷性层面:适宜公交导向与慢行
        2.3.2 空间适宜性层面:容纳多种活动与功能
        2.3.3 情感满意度层面:营造各自情感与个性
    2.4 小结
3 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影响因素
    3.1 绩效理论的来源
    3.2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因素
        3.2.1 路径便捷度绩效
        3.2.2 空间适宜度绩效
        3.2.3 情感满意度绩效
    3.3 研究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总思路
    3.4 本章小结
4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要素度量
    4.1 研究现状概况
        4.1.1 重庆市主城区风貌特色
        4.1.2 研究区域概况
        4.1.3 研究区域步行空间特征
    4.2 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
        4.2.1 研究依据
        4.2.2 数据分析方法
        4.2.3 数据来源和处理技术
    4.3 通行与通勤路径便捷度绩效
        4.3.1 空间便捷性
        4.3.2 目的地可达性
        4.3.3 研究结论
    4.4 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共活动空间适宜度绩效
        4.4.1 可步行性
        4.4.2 功用性
        4.4.3 研究结论
    4.5 精神文化追求的场所情感满意度绩效
        4.5.1 宜读感
        4.5.2 归属感
        4.5.3 愉悦感
        4.5.4 研究结论
    4.6 城市步行空间对步行活动的影响要素总结
5 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评价
    5.1 基于步行效率的路径便捷度绩效
        5.1.1 路径便捷度的评价
        5.1.2 步行网络指标与步行空间可达绩效相关性
        5.1.3 步行环境影响的空间可达分析总结
    5.2 基于步行活动的空间适宜度绩效
        5.2.1 空间适宜度的评价
        5.2.2 街道品质因素与步行场所体验绩效相关性
        5.2.3 步行环境影响的场所体验分析总结
    5.3 基于步行情感感知的情感满意度绩效
        5.3.1 情感满意度的评价
        5.3.2 情感需求指标与步行情感感知绩效相关性
        5.3.3 步行环境影响的情感感知分析总结
    5.4 小结
6 城市步行环境优化提升策略
    6.1 便捷可达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6.1.1 提倡以人本主义为引导的路网密度
        6.1.2 强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功能混合
        6.1.3 规划以日常服务为主导的功能设施
    6.2 空间适宜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6.2.1 提供丰富多样景观绿地,塑造高品质空间环境
        6.2.2 打造连续开放街道界面,提升街区活力
        6.2.3 设计合理街道空间尺度,创造宜人街区
    6.3 情感满足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6.3.1 增强步行空间“文化”感
        6.3.2 提升步行空间“归属”感
        6.3.3 营造步行空间“意象”感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C 问卷1——步行行为活动的总体特征研究
    D 问卷2——步行空间要素的重要性评价
    E 问卷3——重庆市步行空间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致谢

(6)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枝江市五柳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城市水景观要素解析及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2.1 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解析
    2.2 城市水景观类型及构成要素
    2.3 城市水景观设计通用方法
    2.4 城市水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五柳湖水景观设计要素解析及现状效果评价
    3.1 五柳湖水景观设计要素解析
    3.2 指标体系构建
    3.3 隶属度的确定与数据获取
    3.4 权重的计算及精度检验
    3.5 评价结果与指导意义
    3.6 本章小结
4 五柳湖水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4.1 公园定位
    4.2 人群定性
    4.3 规划设计依据
    4.4 规划设计理念及内容
    4.5 功能分区
    4.6 景观节点设计
    4.7 道路系统分析
    4.8 植物配置
    4.9 本章小结
5 专项规划设计
    5.1 护岸规划设计
    5.2 输水管规划设计
    5.3 亲水设施规划设计
    5.4 临水建筑
    5.5 特色文化营造
    5.6 服务设施规划
    5.7 照明设计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致谢

(7)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Definition of Subtitling
    1.2 Research Question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y on Subtitle Quality
        2.1.1 Translating Requirements of Subtitling
        2.1.2 Quality Assessment of Subtitles
    2.2 Machine-Translated Subtitles
CHAPTER THREE EXPERIMENT DESIGN
    3.1 Experiment Methods
    3.2 Subtitle Corpus
    3.3 MT Subtitling Systems
        3.3.1 VideoLocalize
        3.3.2 NeteaseSight
    3.4 Performance of MT Systems
    3.5 Human Editing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Experiment Results
    4.2 Experiment Analysis
        4.2.1 Semiotic Analysis on Screen Texts
        4.2.2 Linguistic Dilemma
    4.3 MT Subtitling Application
        4.3.1 Strengths
        4.3.2 Weaknesses
CHAPTER FIVE SUMMARY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CES
    Appendix1 Human Subtitling-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2 Human Subtitling-Maria E.Montoya
    Appendix3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4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Maria E.Montoya
    Appendix5 MT output2_NeteaseSight-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6 MT output2_NeteaseSight-Maria E.Montoya
    Appendix7 MT output3_Google-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8 MT output3_Google-Maria E.Montoya
PAPER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IES

(8)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内容和核心
    (一) 人性化管理的内容
    (二)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
二、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
    (一)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工作方式
    (二) 建立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
    (三) 图书馆的环境氛围、设施设备和规章制度
    (四) 图书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对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 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化管理
    (二) 建立选书委员会制度
四、结束语

(9)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选题的确定
        1.1.1 选题的切入点
        1.1.2 选题背景与时空范围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1 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界定及梳理
        1.2.2 源于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问题研究
        1.2.3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调控对象维度
        1.2.4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协作空间层次
        1.2.5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核心关系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社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1.3.2 城乡规划视野的协同规划研究
        1.3.3 社会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研究
        1.3.4 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1.4 选题的研究逻辑及技术框架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2 困境与成因: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梳理
    2.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识
        2.1.1 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辨识
        2.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细分
        2.1.3 城镇化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4 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层次
    2.2 三峡库区城镇化转型特征及问题
        2.2.1 人口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2.2.2 经济城镇化:经济逐步转型,但工业化低于城镇化
        2.2.3 社会城镇化:社会事业逐步复苏、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2.2.4 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2.2.5 土地空间城镇化: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2.2.6 小结:库区城镇化转型对社会基础设施所需与日俱增
    2.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2.3.1 文化设施设施现状: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2.3.2 教育设施建设现状:布局均等性欠佳,单体可拓性较差
        2.3.3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空间布局不均,就医条件落后
        2.3.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设施种类单一,数量质量偏低
        2.3.5 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现状:补充建设得当,但仍相对欠缺
        2.3.6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城镇化进程矛盾渐生
    2.4 三峡库区城市居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
        2.4.1 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需求提升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影响
        2.4.2 基于人本需求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概况
        2.4.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反馈及问题小结
        2.4.4 三峡库区受访者对各类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度
        2.4.5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已逐渐难以满足人本需求
    2.5 源于社会基础实施供需矛盾的社会问题产生本因
        2.5.1 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是具体诱因
        2.5.2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是物质因由
        2.5.3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是本质矛盾
    2.6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不协同是库区社会问题的产生缘由
3 内涵与构架: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
    3.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念释出
        3.1.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念构建的要义
        3.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原理
        3.1.3 基于系统论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本质探索
    3.2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建立
        3.2.1 核心价值趋同—国家政策的指引
        3.2.2 目标诉求同质—社会福利的需求
        3.2.3 空间载体同构—需求的物质供给
    3.3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研究
        3.3.1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拉力机制
        3.3.2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机制
        3.3.3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
    3.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框架探索
        3.4.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基础
        3.4.2 新型城镇化进程协同:协调发展及社会经济学理论
        3.4.3 规划编制协同: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相关理论
        3.4.4 人本需求协同:生理与心理需求理论
        3.4.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的三维协同理论框架
    3.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是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治理途径
4 表征与分类: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
    4.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方式
        4.1.1 传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方式:实时监控性较弱
        4.1.2 基于协调测度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框架
    4.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构建及效验
        4.2.1 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研究
        4.2.2 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4.2.3 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4.2.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
        4.2.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效验
    4.3 基于协调测度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
        4.3.1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评估框架
        4.3.2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计量评估
        4.3.3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时空表征
    4.4 基于协同状态诊断结果的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4.4.1 良性协调发展型
        4.4.2 初步互动萌芽型
        4.4.3 低度协调改进型
    4.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是规划基础
5 宏观调控策略: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
    5.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必然性
        5.1.1 基于宏观调控调控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5.1.2 基于社会福利提升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5.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阶段及城镇体系布局预判
        5.2.1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及工业化阶段预判
        5.2.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历程梳理
        5.2.3 基于系统论的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探索
        5.2.4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5.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适应性抉择模型建构
        5.3.1 三峡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模型构建
        5.3.2 基于阶段性相关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识别
        5.3.3 基于阶段性识别的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抉择
    5.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以区域性教育设施为例
        5.4.1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
        5.4.2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机制
        5.4.3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路径
    5.5 小结:宏观层面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调控为主要途径
6 中观协作治理: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城区协同规划
    6.1 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规划识别
        6.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的要义
        6.1.2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识别
        6.1.3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抉择
        6.1.4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结果
    6.2 低度协调改进型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万州区为例
        6.2.1 万州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概纳
        6.2.2 基于治理入学难问题的基础教育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2.3 基于治理就医难问题的医疗卫生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2.4 基于治理停车难问题的停车设施协同规划策略
    6.3 基于需求分析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3.1 基于人本需求的协同规划必要性探讨
        6.3.2 基于人本需求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框架
        6.3.3 基于文化复建的社区文化设施协同规划:以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与难点
        7.2.1 创新点
        7.2.2 难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1 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方针政策的演变
    附录3.1 库区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学校一览表
    附录4.1 库区可用立体式停车设施及特点一览表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及其特点
        1.1.2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演变
        1.1.3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初步实践与探索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1.2.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水利水电工程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辩证思考
    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演进的思考
        2.1.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实践的初步考察
        2.1.2 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认识
    2.2 如何看待传统移民安置补偿
        2.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实践成效辨析
        2.2.2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探讨
        2.2.3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成因分析
    2.3 破解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的思考
        2.3.1 有土安置补偿的内在矛盾
        2.3.2 可能的方案:长期补偿机制加多样化移民安置
第3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理性分析
    3.1 水利水电工程矛盾和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再认识
        3.1.1 如何看待和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移民之间的关系
        3.1.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梗概
        3.1.3 怎样看待移民长期补偿机制
        3.1.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宏观政策环境因素
        3.1.5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地理环境因素
    3.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计列模式
        3.2.1 长期补偿实物补偿标准参照模式
        3.2.2 长期补偿耕地指标分解计列模式
    3.3 移民长期补偿三维保障机制
        3.3.1 风险保障金机制
        3.3.2 劳动力就业培训机制
        3.3.3 常态化管理机制
    3.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取得的效应
        3.4.1 破解生产安置土地等束缚
        3.4.2 保障移民长远生计,促进就业多样化
        3.4.3 减少工程初期投资成本
        3.4.4 淡化工程征地补偿同地不同价矛盾
        3.4.5 维护库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
    3.5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面临的风险因素
        3.5.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内生风险
        3.5.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外部风险
第4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蕴涵的科学发展理念
    4.1 长期补偿机制:科学发展观在移民安置中的体现
        4.1.1 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4.1.2 科学发展观在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中的基本要求:生态正义
    4.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
        4.2.1 移民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
        4.2.2 移民安置的价值回归
        4.2.3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目标
    4.3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4.3.1 统筹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
        4.3.2 统筹多种安置补偿方式
        4.3.3 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4.3.4 兼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
    4.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4.1 追求移民可持续发展
        4.4.2 追求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4.4.3 追求库区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5章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与优化
    5.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与优化的基本原则
        5.1.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中的矛盾与“短板”
        5.1.2 完善与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必须坚持的原则
    5.2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四个维度
        5.2.1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法律法规机制
        5.2.2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保障机制
        5.2.3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协调机制
        5.2.4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方案编制机制
    5.3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方案的六大路径
        5.3.1 优化方案编制的内容结构
        5.3.2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
        5.3.3 建立并优化互联网+移民长期补偿机制
        5.3.4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方案的实践运作机制
        5.3.5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资金链常态化管理机制
        5.3.6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的监管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以人为本的“三峡”(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与融合研究[J]. 张宏. 成才之路, 2021(30)
  • [2]“互联网+展览文化活动”引发的思考——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美团的首次合作案例[J]. 付万坪. 博物院, 2021(04)
  • [3]初中课堂“边缘人”现象、归因与转化研究[D]. 包玉丁. 三峡大学, 2020(06)
  • [4]《资本论》“机器”章整体性科学文化观研究[D]. 夏庆. 三峡大学, 2019(06)
  • [5]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戴妍.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枝江市五柳湖为例[D]. 平明明. 三峡大学, 2019(06)
  • [7]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D]. 余邡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以三峡大学图书馆为例[J]. 钟高,韩芳祯.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8(11)
  • [9]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D]. 周琎. 重庆大学, 2018(04)
  • [10]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D]. 罗用能.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以人为本的“三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