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一、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肿瘤病人介入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论文文献综述)

陈韦佐[1](2021)在《中医健脾法对胃癌化疗不良反应及对相关实验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胃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等内容;在胃癌患者化疗中结合导师经验方运用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本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以确立中医药在结合胃癌化疗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本病的参考价值意义。本次研究以中医健脾法治疗胃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健脾法的治则以补益正气、健脾和胃,祛邪扶正,培元固本。在肿瘤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认为素体的正气不足、脾胃虚弱,加上恶性肿瘤为一类消耗性疾病,而造成脾胃虚损,素体亏虚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故以中医益气健脾治法为首要,从而以减轻胃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降低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内在抗病及恢复能力,对于肿瘤疾病有其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化疗患者共120例,分别为治疗组60例,采用益气健脾中药方结合DC化疗联合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DC化疗药物、及止呕吐药物等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免疫指标、血清学指标、肿瘤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等,对组间疗效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基线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60例。分析基础指标数据,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分析临床分期分布数据,采用x2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中医单项症状体征较接近(P>0.05)。组间差异不大,满足试验要求。2.中医症状改善:治疗组所有的症状显着改善,统计分析(P<0.01)。说明化疗介入中药后,患者症状减轻,中药的介入能改善症状。而对照组患者仅仅在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和恶心呕吐这三组症状较治疗前变化显着(P<0.05),说明对照组化疗后虽然给予护肝、护胃、止吐等对症治疗,仅仅改善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和恶心呕吐这三组症状,其他诸如体倦乏力、大便异常、神疲懒言、腹痛绵绵和面色萎黄这五组症状改善不显。组间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可见,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和恶心呕吐这三组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情况变化显着(P<0.01);提示,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对照组仅能改善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和恶心呕吐这三组症状,而治疗组介入中药后和对照组对比,不但能改善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和恶心呕吐这三组症状,而且还能改善体倦乏力、大便异常、神疲懒言、腹痛绵绵和面色萎黄这五组症状,优于对照组。3.证候总积分:统计分析患者证候积分,结果显示在治疗后,两组均有着显着改善的积分的统计结果,与治疗前差异显着(P<0.01)。进行两组之间的对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非常的显着(P<0.01)。4.毒副反应比较:本研究示化疗后Ⅲ、Ⅳ度的毒性反应在临床中不常见。治疗组在恶心呕吐等症状反应不显,和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还具有改善腹泻症状的作用,其余几项指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胃癌化疗后中药介入能有效缓解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反应,并且有改善腹泻症状的趋势。5.免疫水平比较:治疗前,组间对比,免疫指标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着改善了免疫指标(P<0.01),而对照组差异并不显着(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CD3+、CD4+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CD8+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6.血清指标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IFN-γ显着升高(P<0.01),对照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的TNF-α显着减低,对照组则升高,数据统计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TNF-α具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比较,益气健脾方降低TNF-α的同时升高IFN-γ(P<0.01)。7.肿瘤指标比较: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治疗前,两组数据较为接近(P>0.05);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所有肿瘤指标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只在CEA、CA125、CA199水平治疗前后对比有意义(P<0.05),可见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CEA和CA724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8.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9.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3%有效率(P<0.05)。研究结论:在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胃癌化疗结合应用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在改善免疫指标、血清学指标、肿瘤指标的同时,能缓解中医证候,改善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放疗、化疗完成率;促进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等多方于未然,充分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吴晓芳[2](2021)在《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龄化,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癌症发病率明显升高,恶性肿瘤手术率随之也增加,而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由于病情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范围大,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的比率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恶性肿瘤术后AIO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再次发生肠梗阻的概率升高,故临床多首选保守治疗。西医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必要时抗感染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文献研究中发现中医中药治疗AIO效果较好。中医保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由于肠梗阻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应用中药内服汤剂会加重患者胃肠负担,且具有肝肾效应,因此中药外治法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术后AIO更为适合。中医外治方法多样,包括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等,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易于接受、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可反复给药等优势。前期在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incomplet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患者,“急则治其标”,采用“温阳散寒,行气通腑”的治疗原则,应用“温阳行气通腑方”进行神阙穴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并进行了单组临床研究,有效率达88.9%。但未设立对照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观察,更加科学的评价本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服务。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科学评价“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提供科学依据,以便进一步临床推广,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案,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术后IAIO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记录治疗前1天及治疗1,3,7,10,14天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对治疗后14天的立位腹平片进行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在治疗结束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1.总体疗效评价:经结果统计分析,治疗组共35例,脱落4例,共完成31例,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共35例,脱落3例,共完成32例,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值=0.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寒凝气滞证肠梗阻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比较P=0.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疗效更好。3.卡氏评分比较: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进行统计,组内比较P值=0.00,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值=0.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联合西医保守治疗或单纯西医保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帮助,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4.肠道功能恢复比较:两组间对比,在恢复排便、肠鸣音、胃液引流量及呕吐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气方面,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安全性评价:整个研究过程中出现两例贴敷后用药处皮肤微红,无特殊处理,观察4小时后,红色消退,无瘙痒及水疱。研究顺利,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离子水平、心电图的异常,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6.随访: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随访的63例病人中治疗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6例病人中1例病人因饮食不节梗阻复发,复发率为3.8%;无效的5例病人因年龄大,患者拒绝手术,继续“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1月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仍有不同程度的梗阻,考虑与入组前梗阻病程较长及梗阻程度较重有关。随访对照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2例病人中有2例病人梗阻复发,复发率为9.1%,均因饮食不节所致,无效的10例病人均转外科治疗,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对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远期疗效较好。研究结论“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肠梗阻症状、体征、立位腹平片情况,尤其在腹痛、腹胀、腹寒、呃逆嗳气症状改善上更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有效,复发率较低,因此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熙[3](2021)在《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系症状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评价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脘部症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变化的情况。探究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方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系症状的优势,并进行安全性分析,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脘部症状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通过病案检索系统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204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100例,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组共计10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方,日一次,30分钟/次,14次为一周期。评价患者经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纳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RBC、HGB、凝血功能、D2、PLT、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t-test,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研究结果:1.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婚况、职业、癌种分布、TNM分期、既往抗肿瘤治疗情况、治疗前KPS评分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3.0%(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总评分无显着差异,治疗后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均较治疗前评分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症状总积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单项症状比较中,对照组可显着改善恶心、呕吐、纳食情况,治疗组可显着改善胃痛、恶心、呕吐、纳食情况。3.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组间比较中,治疗组KP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中,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提高(P<0.05)。4.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9+、CD3-CD16+56+无明显差异,提示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中,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9+、CD3-CD16+56+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CD3+CD8+存在显着差异(P<0.05)。5.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D2、PLT、PT、APTT、FIB在两组间均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两组在PLT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其余各项中,均无显着差异。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治疗组PLT存在差异(P<0.05)。6.安全性分析:两组在WBC、RBC、HGB、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脘部症状。2.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3.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辅助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4.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辅助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5.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吕树垚[4](2019)在《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在干预含顺铂化疗方案时,在改善骨髓抑制及临床症状等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经组织学和病理学诊断证实的,并且使用含顺铂化疗方案的恶性实体瘤且化疗前无骨髓抑制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自化疗开始第1天到第21天,试验组采用每日口服中药汤剂益气活血方,对照组每日口服地榆升白片治疗(3片,tid)。结果:1.对骨髓抑制疗效评估:通过对白细胞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第21天时两组数据具有显着差异(P<0.05);通过对血红蛋白数值的评估可得,化疗后第7、14、21天,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对血小板数值的评估可以看出,化疗后第7、14、21天,两组试验数据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2.对中医证型评分数值的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两周后,两组数据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3.对卡式评分数值的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4.对体重变化数值的评估:经过统计学处理可知,两组数据在治疗前后均没有显着差异。5.对毒副反应及安全性的评估:本次试验中,试验组有11例出现I度骨髓抑制,6例出现I度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损伤,0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伤;对照组有15例II度骨髓抑制,8例出现III度骨髓抑制,4例出现I度消化道反应,8例出现II~III度消化道反应,3例出现轻度肝损伤,2例出现肾功能损伤。两组药物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在升高白细胞方面,远期疗效要优于地榆升白片,在升高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方面,无论是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地榆升白片。在中医评分改善、卡式评分改善及安全性方面与地榆升白片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在提升患者体重方面,益气活血方未表现出显着差异。综上,益气活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中医证候评分,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缓解化疗所致的相关毒副反应及胃肠道反应。

陈绮华[5](2019)在《胃宁颗粒防治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胃宁颗粒对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气虚证的有效性,为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防治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让患者受益。方法:选取60例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需要化疗的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胃宁颗粒(药物组成:黄芪、茯苓、枸杞、莪术)口服,从化疗前1天开始,每日1包,患者每日早饭后温服,21天为1个周期。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第7、14、21天抽血查血常规,记录rhG-CSF使用情况,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评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主要观察指标:(1)白细胞变化情况:化疗第7、14、21天,治疗组总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方面:对照组发生ⅡⅢ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性粒细胞变化情况:化疗第7、14、21天,治疗组总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方面:对照组发生ⅠⅡ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hG-CSF情况:治疗组使用1支rhG-CSF有1例,对照组使用1支的有2例,使用2支的有3例,治疗组使用rhG-CSF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化疗第7、14、21天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骨髓抑制情况方面,对照组中血红蛋白发生ⅡⅢ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小板变化情况:化疗第7、14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1天,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明显,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骨髓抑制情况方面,对照组发生ⅠⅡ度骨髓抑制例数较治疗组多,治疗组骨髓抑制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化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疗效比较上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Karnofsky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观察指标:两组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宁颗粒对胃癌化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防治效果显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不良反应;降低化疗所致血小板、血红蛋白抑制的发生。胃宁颗粒可有效缓解化疗致骨髓抑制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佳,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任静,王淑美[6](2019)在《穴位注射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综述穴位注射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相关文献,为穴位注射疗法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PubMed中查阅关于穴位注射抗肿瘤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述。结果:穴位注射可减轻癌性疼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穴位注射在减轻癌性疾病症状及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有明确的疗效,值得推广。

巩文花[7](2019)在《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杵针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干预,评价其改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焦虑抑郁情绪、化疗患者症状群的效果及对血常规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为解决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选择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杵针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化疗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杵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杵针疗法,从化疗第1日开始,每日1次,连续干预5日后休息两日,共干预2周。采用化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血常规计数、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在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分别对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负性情绪、化疗患者症状群、血常规计数、肝功能、肾功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73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其中杵针组37例(剔除1例,脱落2例),对照组36例(剔除1例,脱落3例)。1.消化道不良反应评分: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消化道不良反应中的3个维度评分(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的评分(食欲减退)两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各个维度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评分(SAS):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焦虑评分(SAS)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焦虑评分(SAS)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评分(SDS):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2周时,抑郁评分(SDS)与同期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4.MDASI症状评分: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核心症状中5个维度的评分(疲乏、恶心、嗜睡、口干、呕吐)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的评分两组均无差异(P>0.05)。杵针组核心症状对生活的影响各维度评分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核心症状中各个维度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核心症状对生活的影响评分中,身体活动、情绪、人际交流、走路、生活乐趣4个维度的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症状对工作的影响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5.生化指标: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血红蛋白计数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两组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疗法可有效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改善其消化道不适,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血红蛋白计数、改善化疗患者症状群。此外,杵针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叶强[8](2019)在《艾灸“足三里”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围绕艾灸改善荷瘤鼠化疗后骨髓抑制、提升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这一主题,探究艾灸治疗后Notch信号传导通路变化的规律,阐明艾灸的升白作用是否通过调节这一信号通路系统达到治疗的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机制,为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临床应用灸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18±2g,周龄6-8周,在实验室自由饲养天。A549肺癌种鼠无菌条件下剥离瘤块,制成匀浆,调整至细胞数量1×107/ml,各取0.2ml接种于50只小鼠腋下。接种第7天选择30只肿瘤大小相似的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另设模拟接种的正常组,分组后使用苦味酸对实验小鼠进行染色并编号,之后检查基础白细胞计数,将两极小鼠删除,每组保留8只用于实验的小鼠。依据《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的造模方法,用环磷酰胺(CTX)建立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按照100mg/kg/d用药量腹腔注射,连续3天。依据环磷酰胺药代动力学过程,4小时后药物活性消失(中山医学院等编着.基础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42),模型即成。空白组实验小鼠按体重0.02ml/g的用药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之后按照造模的顺序进行治疗,艾灸组将实验小鼠固定于自制小鼠固定板,在“足三里”穴四周涂抹凡士林,之后将自制的小艾粒点燃贴置于“足三里”穴上艾灸,剂量为5壮,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空白组、模型组,每日做捆绑与抓取刺激,疗程同艾灸组。治疗后观察艾灸对白细胞的影响规律,HE染色观察骨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通过观察艾灸对化疗小鼠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从骨髓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方面探讨艾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提升白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1.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空白组及模型组在治疗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数目未发生显着性变化,其中正常组、空白组小鼠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模型组小鼠保持在低水平范围内;艾灸组小鼠在治疗前白细胞数目很少,随治疗时间的增加,白细胞数目逐渐显着升高,至第五天时达到正常水平(P<0.05)。2.HE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和空白组骨髓组织结构保持完整,骨髓细胞均一分布;模型组小鼠骨髓组织的结构遭到破坏,骨髓细胞分布紊乱,细胞密度减少;治疗组小鼠骨髓组织结构恢复正常,骨髓细胞密度上升,结构完整。3.各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正常组和空白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变化无差异。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艾灸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结论:1.艾灸能有效提升小鼠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2.对小鼠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上的CSL、Jagged1、Notch1,来激活Notch信号通路,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以此调节骨髓造血干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汤春泉[9](2018)在《活血化瘀中药和激素交替骶管注射治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治疗多配合骶管注射治疗,既缩短了疗程,有提高了疗效。骶管注射疗法就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操作简易,安全性高,疗效突出,因此临床应用较多。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该方法使用过程中,其中的问题也逐渐为临床医师发现,注射液的合理配伍方面尚未有定论,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临床医师选择多种多样,仅激素类药物就有4种。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还加入B族维生素、碱性药物甚至活血化瘀中药。另外,不同药物混合,例如中药+西药配伍,存在相互拮抗作用,从而降低疗效。既往大量文献表明,骶管注射治疗中,单纯用中药+针灸治疗LDH的疗效与单纯使用激素基本相同。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和激素交替骶管注射治疗LDH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方案进行对比,探讨合理的药物配伍方案,以更好的指导LDH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阳春市中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8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物理理疗、静脉用药等方法。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注射液)+激素交替骶管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Lasegue征角度、ROM、VAS评分、M-JoA评分、IgM、IgG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活血化瘀中药+激素交替骶管注射组优良率77.3%、总有效率93.2%,对比对照组组优良率54.5%、总有效率77.3%,在LDH的疗效中显着优于对照组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Lasegue征、髋关节RO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IgG、IgM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着(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IgG、IgM水平的降低程度更加显着(P<0.05);活血化瘀中药+激素交替骶管观察组、对照组在1周后、4周后的VAS的M-J0A评分结果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说明两种治疗方面均有效;组间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M-JOA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活血化瘀中药+激素交替骶管注射治疗在缓解LDH病人腰腿痛、改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方案。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激素交替骶管注射治疗LDH疗效较对照组方案更突出。交替使用激素与中药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对单一治疗方法的耐受,还能在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的同时减少并发症。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崔陶陶[10](2016)在《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副反应的干预作用,探讨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病例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四病房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用分层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包括常规应用护胃止呕药、抗过敏药,必要时给予升白药;穴位注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足三里(双侧)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每日一次。分别观察两组化疗前1天,化疗第4、7天骨髓抑制情况,并观察两组其他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并做安全性分析。研究结果:1、化疗前两组比较:年龄、骨髓抑制、一般体力情况、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有可比性。2、在血液学方面:(1)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穴位注射组与空白组在化疗第4天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注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血红蛋白、血小板: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化疗第4、7天后分别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分析: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和组间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和尿酸值的变化,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4、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穴位注射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5、患者一般体力情况,卡氏评分(KPS)变化,治疗前后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穴位注射可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拮抗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减少。2、穴位注射可以降低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3、穴位注射可以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体力。4、在观察期间,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肿瘤病人介入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肿瘤病人介入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健脾法对胃癌化疗不良反应及对相关实验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1.4 导师临床经验
    2 西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2.1 流行情况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化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试验病例的终止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7 病例的剔除
    2 病例来源与分组
        2.1 病例来源
        2.2 抽样与分组
    3 治疗方法
        3.1 基线资料收集
        3.2 对照组
        3.3 治疗组
        3.4 不良反应处理
    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4.1 一般指标
        4.2 证候积分
        4.3 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
        4.4 免疫指标
        4.5 血清学指标
        4.6 肿瘤指标
        4.7 生活质量评判标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4.8 疗效评价标准
        4.8.1 化疗不良反应疗效标准
        4.8.2 中医证候疗效判断标准
        4.9 安全性观察
    5 统计方法
    6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6.1 一般情况
        6.2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6.2.1 患者年龄、病程基础指标比较
        6.2.2 两组患者手术例数比较
        6.2.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分期分布
        6.2.4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比较
        6.3疗效指标比较
        6.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6.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比较
        6.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毒副反应比较
        6.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水平比较
        6.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6.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指标比较
        6.3.7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6.3.8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6.3.9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3.1. 立论依据
        3.1.1 脾胃虚弱
        3.1.2 病因病机
        3.1.3 临床表现
        3.1.4 辩证施治
        3.1.5 中药调节胃癌免疫机制
        3.1.6 健脾治法方药
    3.2 章永红教授导师经验方研究
        3.2.1 健脾益气方依据来源
        3.2.2 中药组方分析
        3.2.3 中药功效及药理分析
        3.2.4 胃癌中医证型分型
    3.3 研究结果分析
    3.4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3.4.1 中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3.4.2 中药抑制胃癌扩散与转移
        3.4.3 中药调节免疫功能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现代研究
        1.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研究
        2.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4.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西医治疗进展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术后AIO的认识
        2. 术后AIO的病因病机
        3. 恶性肿术后AIO的中医治疗进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2.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结果
        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分析
        2. 疗效统计分析
    小结
    讨论
        1. 本研究入组患者基线情况探讨
        2. 本研究结果探讨
        3.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西医研究现状分析
        4. “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理论依据
    结语
        结论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系症状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疗效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可比性
    2 主要疗效指标
    3 次要观察指标
    4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临床疗效分析
    2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
    3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对免疫功能影响情况分析
    4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安全性分析
    5 存在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2 KPS评分
综述 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症状中西医治疗进展
    1 癌性厌食
        1.1 西医治疗
        1.2 中医治疗
    2 恶心呕吐
        2.1 西医治疗
        2.2 中医治疗
    3 癌性腹胀
        3.1 中医内治法
        3.2 中医外治法
    4 呃逆
        4.1 西医治疗
        4.2 中医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7 纳入资料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随机分组
        2.3 药物来源及控制
        2.4 试验用药
    3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外周血象变化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型评分改善情况
    3 治疗前后卡式评分改善情况
    4 治疗前后两组的体重变化情况
    5 毒副反应及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中医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认识
    3 方药分析
    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5)胃宁颗粒防治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胃癌的现代研究
        1.1.1 胃癌的病因
        1.1.2 胃癌的西医治疗
    1.2 西医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
        1.2.1 骨髓抑制的概念
        1.2.2 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相关表现及治疗
    1.3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1.3.1 中医病因病机
        1.3.2 中医治疗
    1.4 中医对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研究
        1.4.1 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病因病机
        1.4.2 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
2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诊疗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脱落标准
        2.2.5 伦理要求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方法
        2.3.2 治疗方法
        2.3.3 治疗中的其他处理
    2.4 观察指标
        2.4.1 主要观察指标
        2.4.2 次要观察指标
        2.4.3 安全性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2.6 结果
        2.6.1 一般情况比较
        2.6.2 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胃宁颗粒的立方背景及依据
    3.2 胃宁颗粒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3 疗效分析
        3.3.1 主要观察指标疗效分析
        3.3.2 次要观察指标疗效分析
        3.3.3 安全性观察指标疗效分析
    3.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穴位注射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缓解癌性疼痛, 提高生存质量
2 减轻放化疗后毒副反应
    2.1 减轻骨髓抑制, 升高白细胞
    2.2 减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毒副反应
    2.3 治疗肿瘤引起的顽固性呃逆
3 结语

(7)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操作性定义
        (一)原发性肺癌
        (二)肺癌分期
        (三)杵针疗法
        (四)杵针操作基本手法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西医对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一)化疗药物
        (二)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现状
    二、中医对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二)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现状
        (四)肿瘤与负性情绪
        (五)杵针治疗化疗不良反应的理论依据
    三、文献总结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肺癌诊断标准
        (三)肺癌分期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病例的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样本量估算
        (三)病例分组
        (四)盲法
        (五)干预方案
        (六)观察指标
        (七)资料收集
        (八)质量控制
        (九)不良事件处理
        (十)科研伦理
        (十一)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十二)技术路线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病例脱失情况
    二、基线资料比较
        (一)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二)干预前疗效性指标基线比较
        (三)干预1周结果比较
        (四)干预2周结果比较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一)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分析
        (二)穴位作用原理
        (三)杵针疗法干预效果分析
        (四)安全性评价
        (五)研究创新及特色
    二、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8)艾灸“足三里”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环磷酰胺溶液配制
        2.3 骨髓抑制小鼠模型的建立
        2.4 小鼠局部刮毛和固定方法
        2.5 取穴标准与方法
        2.6 干预方法
        2.7 动物取材与方法
        2.8 指标检测与方法
        2.9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小鼠行为学观察
        3.2 造模前后白细胞对比
        3.3 各组小鼠骨髓病理变化
        3.4 各组小鼠骨髓组织中CSL、Jagged1、Notch1 蛋白的变化
    4 讨论与分析
        4.1 骨髓抑制模型的建立
        4.2 选穴依据
        4.3 结果分析
        4.4 创新点
        4.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文献综述 1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2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活血化瘀中药和激素交替骶管注射治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研究
        1.1 概述
        1.2 发病机理
        1.3 疾病分型
        1.4 临床症状
        1.5 体征
        1.6 影像学检查
        1.7 评分系统和标准
        1.8 治疗
        1.9 早期预防
    2 传统医学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分型
        2.2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中止试验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对照组
        3.2 观察组
    4 观察项目
        4.1 一般项目
        4.2 疗效评判标准
        4.2.1 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评定
        4.2.2 VAS评分
        4.2.3 M-J0A评分
        4.2.4 血液中IgG、IgM含量变化
    5 统计学处理
    6 技术路线图
    7 结果
        7.1 一般资料分析
        7.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7.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拉塞格征,ROM评分比较
        7.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G,IgM水平比较
        7.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评分比较
        7.6 两组治疗前后M-JOA评分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1.1 祖国病医学对乳腺癌名称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因病机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的认识
    3. 对乳腺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认识
        3.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认识
    4. 针灸疗法防治化疗致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
        4.1 穴位注射
        4.2 针刺
        4.3 温针灸
        4.4 电针
        4.5 艾灸
        4.6 耳穴
        4.7 穴位埋线
        4.8 穴位电脉冲
        4.9 预处理激光照射
        4.10 联合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2. 病例的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终止标准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和时间点
    5. 统计方法
    6. 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本研究的疗效分析
    2. 研究选择穴位注射疗法的依据
    3. 选择足三里穴的依据
    4. 穴位注射维生素B_(12)的依据
结论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肿瘤病人介入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健脾法对胃癌化疗不良反应及对相关实验指标的影响[D]. 陈韦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D]. 吴晓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系症状临床疗效观察[D]. 王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D]. 吕树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5]胃宁颗粒防治胃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D]. 陈绮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穴位注射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作用[J]. 任静,王淑美.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02)
  • [7]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D]. 巩文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艾灸“足三里”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叶强.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活血化瘀中药和激素交替骶管注射治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汤春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影响[D]. 崔陶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