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我的旅程

科博,我的旅程

一、考博,我的心路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中良,冷川[1](2021)在《张中良:我的学术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大学的"七七级"我就从在吉林大学读书的时候说起吧。本科我们是"七七级"。用蒋寅的话说"你们吉林大学的七七级不得了",有诗人王小妮,诗人、诗评家徐敬亚,日本思想史专家孙歌,西方文学批评史专家杨冬,古代文论与辽金文学专家张晶,艺术学专家李心峰……我们这个班真是出了一批专业人才。"七七级"其实是攒了十年,我们班年龄最大的有32岁,最小的16岁,我当时在班里年龄居中,23岁上的大学。

魏润芝[2](2021)在《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周兰江[3](2021)在《镜像与认同:辰溪掐龙舟的族群关系》文中研究说明

赖征世[4](2021)在《“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建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为宗旨的“澜湄合作”,具备“友谊”、“朋友”、“共同利益”、“共同身份”等建构主义理论内核。从建构主义视角探寻“澜湄合作”社会人文合作建构现状及建构路径,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澜湄流域六国集体认同与共同利益,打造新型区域治理格局。“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在高层会议稳步布局,多主体参与社会人文互动。与GMS相比,“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在教育卫生领域以及青年等人文群体互动更为丰富;涉及领域及参与主体更为宏观;与培育“澜湄合作”集体认同紧密相关。“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在“行为体间互动”方面取得的主要建构成效是达成了系列宣言共识、注重青年领域互动;在“共有知识”方面取得的建构成效是重视重点领域合作、重视社会人文领域支柱作用、重视社会人文合作的区域治理作用。“朋友”角色结构主导“澜湄合作”、社会人文合作具有“康德文化”的利他属性。“集体身份”体现在“社会人文交流伙伴关系”、“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等集体身份的建构。“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表现为“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互动机制化较弱、“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行为体身份困惑、社会人文合作的结构文化培育与深化困难等方面。传统“重政治经济”观念影响了社会人文合作统筹机制构建,项目内涵挖掘性不够影响互动项目机制化水平,非国家行为体作用主体不够明确,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考量,“社会人文交流伙伴关系”内在意涵不够明确,“澜湄文化”的话语内化有限,“澜湄文化”的培育实践较为稀缺等是“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建构困境的主要动因。为推动“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发展,可从提升协调架构的机制化水平、加强社会人文各领域互动、强化社会人文合作伙伴关系身份、丰富“澜湄文化”意涵、健全社会人文共有知识测量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建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杨瑞[5](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指出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徐婷婷[6](2021)在《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意愿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皓然[7](2021)在《“弱者”的力量:咏春拳技术特征的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区域之分,作为南拳代表的咏春拳,因其山多水多的地理特征有着“水”的意象,蕴含着阴柔气息,携带了不同于北拳阳刚的文化特质。为此,本文对咏春拳进行文化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其技术动作,风格特色,对敌策略,文化理念等探源咏春拳的文化特性。本研究以技术特征为切入点,认为咏春拳技术特征体现了“以弱胜强”的技术编码,并蕴含着斯科特“弱者抵抗”的文化特征,在咏春拳的文化生产过程中蕴藏着一种对于“弱”的认知。首先,从拳种之始观之,咏春拳素有“女子创拳”之说;从动作风格观之,其具有“短手短脚”之感;从技击目标观之,其具有“专击薄弱”之目的;从对敌策略观之,其具有“强而示弱”之诡;从训练方式观之,其又具有“自我弱化”之道。因其种种特性被弱化为“散发女性气息的拳种”。由此“弱”不仅成为外界赋予其的符号表象,也成为其内在拳种系统设定的象征本质;其充满着对传统“壮欺弱、男胜女”现实的不满,为满足“弱者”的“立身于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以弱胜强”技术体系。其次,在咏春拳的文化实践中,体现着一种“弱者”的自我设定。尽管自己不一定是“弱者”,但无时无刻不将自己预设“弱势”的情境,在“弱”的角度上思考、实践与应用,“弱”成为咏春拳拳种逻辑内在的自我设定。其对敌策略中也无不充满“弱”的话语,插眼、封喉诸此之类强手对峙不愿行之事,成为了咏春拳的中线理论“击必中、中必摧”的首要进攻目标;为实现后发先至,弥补双方力量速度不足,专攻“薄弱关节”也成为其“打手就是消手”的心法口诀;待敌之时的形体“示弱”,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克敌之时,施加了心理战术。咏春拳因其“弱”的逻辑起点,从而导致了其训练方式上区别于北方武术的大开大阖、刚猛无俦。从进攻的角度、距离、效度等要素出发为“弱者”量身打造,成为咏春拳训练体系的培养方案,通过其不断进行角度的变化寻找最佳的进攻角度(敌上我下,敌左我右)躲闪般的打,如田忌赛马般“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实现斯科特“弱者抵抗”的文化实践。最后,在武术文化看来,世界不仅仅是强者赢得发展,展示强者发展的空间,还应该功夫势能高位者责任担当,伦理自觉的责任,是强者自觉帮扶弱者,实现强弱共赢的理想蓝图。该拳种在今天有助于我们在中国的话语中理解强弱的关系,强不一定强,弱也不一定是弱,弱可以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中胜强。咏春拳技术体系以弱胜强的逻辑也贡献出了一种中国智慧与东方思维。

蔡宇莎[8](2021)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弗吉尼亚·伍尔夫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英国作家和评论家,着有《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三枚基尼》等作品。以往学界大多从心理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进行研究,但很少从语象学的角度对弗吉尼亚作品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语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弗吉尼亚小说中的语象,以拓宽相关研究视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对弗吉尼亚及其小说做基本介绍。第一章:梳理语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界定语象在本文中的含义。第二章:依据弗吉尼亚小说情节结构所显现的造型结构,将弗吉尼亚小说的语象结构分为柱体、锥体和球体。第三章:探究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结构的深层意义——弗吉尼亚受视觉机制的影响及战争环境的刺激,浮现不断觉醒的生命意识;弗吉尼亚受特殊历史时期英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体现以性别对立为前提、以两性在公私领域互动为核心、以性别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体意识;弗吉尼亚受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志的宇宙时间观和集过去现在未来为一体且注重当下的非线性时间观的影响,展现以英国正统历史为参照、以英国人日常生活为本源的历史意识。第四章:探寻弗吉尼亚进行语象实践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在接受瓦奈萨、克莱夫、罗杰美术观的过程中,弗吉尼亚将融合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西方艺术精神作为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寻求自我定位的内部驱动力。通过以上四章的分析得出结论,弗吉尼亚通过语象实践,实现文学和美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沟通,为艺术返归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补足动力。

程耀忠[9](2021)在《身份转换期的教师学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樊航利[10](2021)在《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文中指出摄影是不是艺术?这一命题在西方摄影术发明不久就已经提出,但若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寻找回应,需要定位到20世纪初叶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中,关于摄影艺术的理论发问,只是时代强音中的微弱回响。“光社”是研究中国摄影艺术早期发展的研究范本。它成立于1923年,以与北大相关的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团体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并展开实践,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本文从对光社的本源研究为切入点,把以刘半农、陈万里为代表的光社人物摄影观考察与其身份相结合,挖掘二者在文化、思想上的一致性或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二人摄影作品的分析,总结他们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贡献。此外,从不同个体、不同团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维视域对光社人物摄影观进行考察,进而提炼出光社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影响。刘半农、陈万里的摄影实践分别从艺术、科学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基本方向,这也正好是摄影作为媒介的的两个发展方向。在传承与创新、进步与局限并存中,光社完成了它从孕育到淡出的发展历程,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蒙与本体建构。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相比,历史注定是减法,但历史研究中主体地位的漂移则需要引起警惕。在21世纪的摄影实践中,这样的漂移来自我们以西方标准为参照的自我否定,也来自对中国自身摄影发展的间或搁浅。对光社人物摄影观的考察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启蒙阶段的关注与研究,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脉络的溯源与梳理,是对中国摄影文化品性的深度认知与考察,是在摄影这一独立艺术门类中寻找文化自信,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摄影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与必要一环。

二、考博,我的心路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博,我的心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张中良:我的学术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吉林大学的“七七级”
珞珈山常青
西北大学的三年半
社科院读博时期
日本之行
文学所的十六年
学术研究的宽与窄

(4)“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内容与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一、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澜湄合作”
        2.社会人文合作
    (二)基本理论
        1.建构主义
        2.分析框架
二、“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建构成效
    (一)“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发展简述
        1.从“大湄公河合作”到“澜湄合作”
        2.“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进程
        3.“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特点
    (二)“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成效
        1.“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行为体间互动”的建构成效
        2.“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共有知识”的建构成效
        3.“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结构文化”的建构成效
        4.“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集体身份”的建构成效
三、“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困境
    (一)“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互动机制化较弱
        1.社会人文统筹机制的缺失
        2.社会人文互动的项目机制化较弱
    (二)“澜湄文化”培育与深化困境
        1.“澜湄文化”话语的认同困难
        2.“澜湄文化”与“澜湄意识”的认知混淆
    (三)“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行为体身份困惑
        1.“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国家行为体多重身份困惑
        2.“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非国家行为体角色定位不强
四、“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建构困境的成因
    (一)社会人文机制化水平不高
        1.传统“重政治经济”观念影响社会人文合作统筹机制构建
        2.项目内涵挖掘性不够影响互动项目机制化水平
    (二)“澜湄文化”培育与深化困境
        1.“澜湄文化”话语的内化有限
        2.“澜湄文化”的培育实践较为稀缺
    (三)行为体身份困惑
        1.非国家行为体作用主体不够明确
        2.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考量
        3.“社会人文交流伙伴关系”内在意涵不够明确
五、“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路径
    (一)推进“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思路
        1.提升协调架构的机制化水平
        2.加强社会人文各领域互动
        3.健全社会人文共有知识测量体系
        4.丰富“澜湄文化”意涵
        5.强化社会人文合作伙伴关系身份
    (二)中国推动“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的对策建议
        1.集体认同视角下中国宜积极作为
        2.规范内化视角下中国宜重塑次区域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附录:“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的主要互动项目整理
致谢

(5)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凡例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一、关中名士
        二、治陕名宦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一、江南遗民士人
        二、其他江南名士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附录二 友朋赠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7)“弱者”的力量:咏春拳技术特征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述评
        1.5.1 概念厘定
        1.5.2 咏春拳的历史研究
        1.5.3 咏春拳的文化研究
2 咏春拳的“弱者”技术表征
    2.1 技术动作的“弱者”表征
        2.1.1 “守中”
        2.1.2 “归肘”
        2.1.3 “二字钳羊马”
    2.2 风格特色的“弱者”表征
        2.2.1 “短手短脚”
        2.2.2 “女性化”
        2.2.3 “强力弱用,刚劲柔发”
    2.3 对敌策略的“弱者”表征
        2.3.1 “示弱”
        2.3.2 “待敌而动”
        2.3.3 “快打、紧随”
3 咏春拳的“弱者”文化理念
    3.1 女性创拳说:拳种起源的“弱者”附会思维
    3.2 习练者的“弱者”前提设定理念
    3.3 施武、用武场域的“不利”前提设定理念
4 咏春拳“弱者”特性生成的文化反思
    4.1 生计文化的阐释:词源学的文化追求
    4.2 制度文化的阐释:“病夫”催生的尚武话语实践
    4.3 意识形态文化的阐释:“全能主义”的思维导向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8)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弗吉尼亚的创作
    二 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以语象为切入点
第一章 语象的学理生成
    第一节 古代:修辞术语
    第二节 近代:艺术体裁
    第三节 现代:阐释工具
    小结
第二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结构类型
    第一节 柱体:《墙上的斑点》
    第二节 锥体:《远航》
    第三节 球体:《海浪》
    小结
第三章 弗吉尼亚小说语象的意义建构
    第一节 生命意识:物、植物、动物、人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恋爱、婚姻、家庭、性别
    第三节 历史意识:个人、家族、英国
    小结
第四章 弗吉尼亚语象实践的探源
    第一节 瓦奈萨:“我爱你胜过这世上任何人”
    第二节 克莱夫:“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罗杰:“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明细

(10)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材料选择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光社探源: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
    第一节 混茫中的摄影艺术启蒙
        一、时代孕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的启蒙
        二、技术支撑:摄影成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第二节 光社的运行模式
        一、研究风尚:从时代的科学号召到北大风气改革
        二、团体属性:非职业的摄影艺术团体
        三、主要人物:知识分子的全面介入
        四、运行方式:中国沙龙摄影的滥觞
    第三节 光社的成果梳理
        一、摄影创作
        二、理论着述
        三、技术创新
        四、摄影展览会
    小结
第二章 殊途同归:刘半农、陈万里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探索
    第一节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战士”的摄影理论书写与主张
        一、求美求真:摄影的生活化与革命性
        二、本体探析:摄影分类及本源辨析
        三、视觉思维:摄影创作中二元对立概念的厘清及科学原理的深度解析
        四、意境显现:摄影独立艺术媒介个性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结合
    第二节 陈万里:以科学立场发挥摄影媒介特性的马前卒
        一、一卵共生:摄影艺术性与纪实性的调和
        二、知行互鉴:切磋共勉与门类互通的协同
        三、觉醒时代:人之个性与国之本色的并进
    小结
第三章 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的多维视域考察
    第一节 不同个体视域:陈万里与刘半农
        一、出发点:“消遣”和“兴趣”的微妙差别
        二、着力点: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同步探索
        三、兴趣点:面向自然的自在与实在之分
    第二节 不同团体视域:光社与华社
        一、摄影实践的承继与互补
        二、摄影主张的内在一致
    第三节 不同地域视域:同时期的中美摄影
        一、光社与摄影分离派
        二、光社的“初竟之路”
    第四节 不同文化视域:美术摄影与画意摄影
        一、趋同:向着艺术的摄影
        二、存异:立足本土之方位
        三、匡谬:美术摄影的独立性
    小结
第四章 光社的历史维度考察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为艺术”与“为人生”
        一、光社与黑白影社
        二、光社与四月影会
    第二节 光社摄影观与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美学联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考博,我的心路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张中良:我的学术之路[J]. 张中良,冷川. 传记文学, 2021(08)
  • [2]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叙事研究[D]. 魏润芝.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镜像与认同:辰溪掐龙舟的族群关系[D]. 周兰江. 吉首大学, 2021
  • [4]“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研究[D]. 赖征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6]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意愿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 徐婷婷. 南昌大学, 2021
  • [7]“弱者”的力量:咏春拳技术特征的文化研究[D]. 孙皓然.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8]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语象研究[D]. 蔡宇莎.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9]身份转换期的教师学习研究[D]. 程耀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10]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D]. 樊航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标签:;  ;  ;  ;  

科博,我的旅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