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金奖产品

第二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金奖产品

一、第二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金奖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李叶[1](2021)在《收官2021 中国设计成绩单》文中认为时至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设计奖项中的几部重头戏连番上演。10月12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的2021第六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颁奖盛典在绍兴市柯桥区东方米兰时尚发布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上海易托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可移动式火眼实验室系列产品"和中国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集中式油烟排放系统"两件作品荣获最高奖—金奖。今年DIA自1月21日启动全球征集,在世界疫情尚处于复杂的情况下,仍旧吸引到全世界的注意力,

龙信威[2](2020)在《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受到人们的关注度逐渐升高,电商产业迅速发展。小家电产业作为电商零售业中的主要类目,经历了前十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市场销售业绩。传统的小家电产品技术相对简单,同质化严重。在技术更新和消费升级背景下出现的新潮品类小家电,目前趋向高端化、多功能、智能化。相关数据表明,2018年高端吸尘器、搅拌机的市场占比已经上升至23.7%左右。当前主要网上品牌电商小家电类有:美的、海尔、小米、小狗电器、SKG、小熊电器、德尔玛等,该行业具有进入门槛低,没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基本上以控制成本通过规模优势获取利润,价格竞争激烈,研发力量薄弱,研发投入低,营销投入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多数属于销售驱动型企业。与此同时小家电电商的成交规模一直在扩大,市场的机会很多。企业要进一步发展面临战略思路的问题很迫切,即如何在红海竞争中找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路。本文在以电商模式为主要业务模式的背景下对小家电企业战略规划进行研究,并以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发展较快,行业知名的小家电企业,其后续的战略路线会受到同行业各竞争对手的关注,对A公司的战略研究对于国内其他电商业务为主的小家电企业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先找出A公司目前战略现状,战略问题点。接着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运用PEST方法,对公司的宏观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公司的行业竞争环境,同时还对市场环境,企业竞争合作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完外部环境之后运用价值链理论对企业的内部资源作分析。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确认企业产品的定位。以及历史分析,企业能力分析,企业核心专长分析。在内外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A公司自身内部特点,利用外部机会,规避不利因素。运用通用竞争理论制定出适合A公司的聚焦竞争战略(不同品类产品对应差异化战略和整合战略)和多元化公司层战略。并从价值链体系、市场营销、研发技术创新、工厂制造管理、经营管理四方面提出实施和保障措施。从而能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保持优势,抓住电商流量增长的红利,维持较好的经济利润,为社会,员工,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

庞观[3](2019)在《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际设计奖项从最初的创建至今大概已有60年的时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设计奖项伴随着社会结构与人类文明的变化,设计的目标、服务的对象、倡导的价值观等也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方向不仅能在一定意义上对当今如火如荼的设计评奖提供冷静思考的空间,亦对我们设计评价体系的梳理乃至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针对当今我国各类设计奖项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现象,提出需要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努力在自身发展上规避弯路。文章梳理分析了相关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设计奖项,透过设计奖项的历史脉络、成长经历、成败因素等来找出现代化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设计奖项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新内涵。看到设计奖项在社会文明发展和创新中起到的方向引领和文化价值提升作用,可以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论文首先讨论了设计奖项的理论框架,分析了20世纪中期的重要设计因素和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对设计奖项产生的影响。还着重讨论了历史上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针对设计奖项颁布的国家政策相关发展措施。并将具有代表性的三大设计奖项作了比较分析。德国IF奖诞生最早,代表西方设计奖项,具有典型性;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以设计为振兴国家的发展战略,日本的G-mark奖项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使命感;中国的红星奖作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奖项崛起的代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通过三大奖项在结构、机制流程、评委与参赛者、发展变化与奖项外延(展览、交流、培训)等方面的比较,讨论设计奖项在各自的发展中呈现出的不同文化价值与社会责任。文章又讨论了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经济价值和对于社会的文化价值。在企业的成长中看到设计奖项带来的市场效益的繁荣,看到企业与设计奖项共同生长的脉络;以及在每个国家的国家发展、普世教育、社会进步方面也有设计奖项的重要作用。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在创新型社会中设计奖项的意义。通过对社会现代化理论中设计奖项处于知识经济中位置的确定,重新认识设计奖项在当今的以知识为主导的创新型社会中承担的创造力价值。同时,重要的问题还有设计奖项于今天所具备的批评价值、与产业与科技的桥梁作用、以及改变社会的推动力。在相对完整地梳理了设计奖项的相关内容后,发现其中存在的启发人们思考的问题是全篇创新之处,也是最终的文章落脚点。最后的结论部分提出了大致七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奖项的公信力与价值导向问题;对于设计奖项的发展力度与落实程度问题;设计奖项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奖项的根本目的仍应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通过设计奖项正确引导科技利用问题;设计奖项对于专业人才的储备与普及大众教育问题;及设计奖项如何创造新型生活方式与社会这几个最终问题。

阴雅婷[4](2017)在《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文中研究说明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知名品牌早已成为国家文化的代名词,如苹果、可口可乐、麦当劳、迪士尼等,不仅在美国本地,而且在全球各地源源不断地以各种品牌传播形式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这些世界级品牌通过青春流行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铸造表现自我,并通过对外传播品牌精神文化,尝试着在这个多元化而又和谐的世界中构建一种国际性的、友好的资本主义乌托邦视野,其完整、成熟的品牌象征性符码已经等同于文化本身。反观中国本土企业,绝大多数一直以来都缺乏品牌文化意识,未能重视品牌文化传播对消费者的影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从1978年至2015年,中国本土品牌文化的传播过程并非是直线式的、跳跃式的,新的发展阶段也不是完全取代之前的发展阶段,而是在某个过渡时期,前后两个阶段互相交错、重叠,并继续在共存并进中此消彼长,最终表现为今天的品牌资产文化呈现、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虽然中国品牌的核心理念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不尽相同的文化价值主导,但在同一个时期,上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并不会消失,而是与这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交融化合、共存并进,共同丰富并影响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虽然中国当代企业的品牌文化在广告的表现和传播中,于不同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但是,即使是同一阶段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传播也受到多种广告事件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该时期政治、经济、媒体、文化等多重因素与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凸显出该阶段的品牌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显着特征。本论文从广告的内容表现与传播、广告的消费文化表现、广告的艺术审美表现三个角度,观察1978年~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轨迹与规律,考察品牌文化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产生的影响,促使中国企业反思自身的品牌营销策略与品牌国际化道路。经过梳理发现,20世纪80年代,外商品牌的涌入唤醒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中国本土品牌文化整体上处于品牌符号文化的传播阶段;20世纪90年代,虽然过度的商业化、功利化追求,使相当多的本土企业一度忽视了品牌理念文化的建设,但是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用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逐渐进入到品牌附加价值文化的传播阶段,21世纪初至今,在企业并购重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品牌资产问题,逐步意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重要地位,于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进一步迈向品牌资产文化呈现,以及数字化媒体环境下的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从整体上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和美学化的特征和趋势,企业和消费者的品牌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发展成熟。

张娣[5](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童露[6](2016)在《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也是国有企业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经理人激励再次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经理人激励问题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部分经理人兼具“高管”和“高官”的双重身份,如何对其激励应有新的制度安排。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建立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野,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入手,借鉴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并综合运用理论演绎、定量分析和多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论证了激励理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试图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条件,以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及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和现状分析发现,现阶段竞争性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激励以行政激励和半市场化的激励为主,依然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经理人双重身份未得到有效解决、薪酬与企业业绩难有效挂钩、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与约束作用有限、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调动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须在解决以上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对此,本文在分析经理人角色、职能、需求、人性假设和行为的基础上,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其主要原因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加大经济性激励力度,减少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同时,通过选取四家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性国有企业为多案例分析对象,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进一步论证了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有效性。基于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结果,力图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建立经理人身份转化和市场化选聘制度、建立契约化的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搭建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丰富精神激励内容、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惩戒机制等方面构建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本文还从建立健全劳动人事制度、经理人市场和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保障条件,以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活力。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对经理人实施激励,这三方面的激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一个完整的激励体系。其中,规范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制度是关键,是有效实施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前提条件。竞争性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并按照市场机制参与竞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建立一种有别于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应以市场为导向,减少主管部门对经理人薪酬和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中的主导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切断经理人政治晋升的发展路径,这势必要通过搭建更加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来满足经理人的社会性需求,为经理人提供多样的职业选择和晋升路径,并建立经理人分享制度。在提高经理人激励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退出机制,使经理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以充分保障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人才活力。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而且为完善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提供了数据和实证支持,有助于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经理人激励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穆安容[7](2016)在《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保障,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从而影响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来实现其战略目标。本文在Z公司处于M-ICT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优化的问题,以期在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与激励方式方面为B产品线2018年实现250亿收入的经营规划目标奠定基础。本文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B产品线在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三个重点问题。针对产品经营中存在“利益分配平均主义”所导致的经营效率低下问题,本文提出把“结算制”下沉到子产品线维度的方案,用“预算责任制”管控子产品线的资源投入,用“奖金结算制”拉动各子产品线的积极性,促使各子产品线、各部门变被动提效为主动提效;针对产品经营在“小轮推大车”模式下存在的研发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产品开发团队)团队对经营压力感知弱的问题,本文提出强化项目线经营,采用“矩阵转置”的组织结构,合并行政线部长与项目经理两个角色,让经营压力逐步渗透到PDT团队中,从而为庞大的研发PDT团队这辆“大车”装上发动机,让“大车”沿着产品经营团队这辆“小车”规划的方向前进;针对产品经营核心角色(特别是市场总监)矩阵进入产品经营团队的“双重汇报”问题,本文提出在Z公司大的管理模式下,选对Marketing团队带头人,抓住市场总监、物流总监的绩效考核权,利用公司JPS(Joint Practice Session)分层会议解决经营压力在经营团队中的传递问题。最后,本文对矩阵式管理优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做了简要分析。本文是人力资源的组织规划模块相关理论在实际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对同行业在组织架构的设置及矩阵管理优化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译蔚[8](2014)在《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设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工业设计评价和奖励制度,是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有力举措。世界众多工业强国如德国、美国、日本等,都有其世界级的工业设计奖项,来评价与衡量工业产品的设计能力与科技哲学。近年来,我国涌现了多个工业设计奖项,而且我国企业和设计机构在国际知名工业设计奖项中的获奖消息不断。因此对于工业设计奖项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探讨:1)工业设计评奖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2)国内外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现状如何,这些评奖机制是否存在问题。本研究经由理论探讨,阐述了工业设计的定义及其内涵的发展,何为奖项和评奖机制,以及工业设计评奖机制构成的基本要素。其次,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知名工业设计奖项:美国IDEA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日本G-mark奖、韩国好设计奖和澳大利亚国际设计奖,对以上六大工业设计奖项,从评奖机构及奖项运作模式、评奖范围、评奖类别、奖项设置、评奖标准、评委结构与评审方法、奖励措施以及奖项比较等方面进行纵向梳理和现状分析。然后,以问卷调研和企业访谈的方式,以具有参评并有获得国际国内知名工业设计奖项经历的企业和设计机构,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运用定量研究了解中国企业参与工业设计奖项的整体现状,再透过定性研究挖掘中国企业的参评心理、获奖心理、获奖收益以及现有国际国内工业设计评奖机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结合梳理出的我国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个人思考和对策建议。希望研究的成果,可作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和对未来举办工业设计奖项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张馥玫[9](2014)在《20世纪中国产业环境下的设计体制研究 ——以上海日化等行业的设计发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上海日化等产业中的设计发展为例,考察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现代设计体制的变迁。在考察维度上,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来考察影响设计的诸多社会因素与设计活动本身的内部因素,纵向维度主要考察国家政策层面对设计的管理、国家职能部门与设计机构之间的关系、设计机构内部的层级结构等,横向维度主要考察影响设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为产业环境与设计的关系,形成外部观察与内部观察相结合的设计体制研究角度。本研究以三个时代的三个典型人物作为中国现代设计体制研究的切入点,考察设计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之中的发展变迁,观察设计师的角色与身份的转化,以此来描述现代设计“嵌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程。20世纪初期以商业美术家杭穉英为代表人物,通过穉英画室的规模、设计流程等与当时上海多元的设计组织形态,描述20世纪初在上海由个体的设计机构自下而上地形成“吸附式”的设计体制,具有基于市场、追求商业利益、服务于产业系统、自发性的特征。20世纪中叶以在上海轻工业系统中的上海日化公司美工组的负责人顾世朋为代表人物,美工组这一介于独立设计机构与驻厂设计机构的设计组织形式也体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间层次的设计体系与设计技术,设计在这一时期成为国家计划生产的组成部分,以国家行为的方式嵌入整体生产系统之中,自上而下地形成了“给予式”的设计体制,具有强烈的计划性、指令性、目标性、聚合性等特征。1980年代以来的论述则以上海家化公司的原董事长葛文耀为代表人物,论述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设计师”对企业管理的探索与品牌的方向性引导。企业内设计机构一度成为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唯有的设计支持力量。在中国的产业环境从高度计划性转向深度市场化的过程之中,反应灵敏的独立设计机构也逐渐出现,重新形成企业内设计机构与独立设计机构并存发展的局面,新时期呈现为多向拓展的“填补式”设计体制,以竞争性、专业性为特征与探索方向。综上,今天的产业环境既有与20世纪初期相似的竞争性与市场特征,20世纪中叶的计划性既带来了必须克服的积弊与差距,也使今天的中国设计受益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经验与人才积淀。今天的产业现实与社会环境对现代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敦促其形成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程度与越来越广泛的学科链接,具备创新特质的中国现代设计体制仍在探索与改革的路途之中。

邓俊[10](2012)在《产品创新中的设计风险研究》文中提出设计艺术不论是在丰富人们的视觉享受、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还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设计艺术在产品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凸现,因此,从提升产品设计质量、保障产品创新成功率、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出发,研究设计在产品创新中的风险问题将极具价值。本文正是基于设计艺术理论框架与视野探讨这一风险问题的,并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探究,寻求出一条控制设计风险的解决之道。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设计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将设计看作是企业展开差异化竞争、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另一方面,企业对设计的投入巨大,仍不免出现产品设计研发失败的案例,且一直以来,新产品研发设计的成功率普遍较低,因此,也出现了不少中小企业对产品自主创新望而却步。研究设计风险,其目的是认清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作用过程和影响大小,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有效减少设计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设计风险的损害程度,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成功率、保障产品创新成果。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设计的风险问题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发现问题。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并围绕设计风险、风险传导、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论述了设计与产品创新的历史沿革、介绍了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设计与产品创新的理论批评。展示了设计对于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突出了设计风险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述了设计的风险观:分别提出了设计战略风险、设计目标风险、设计流程风险、设计系统风险、设计质量风险和设计的知识产权风险,并通过经典案例再现了设计风险的产生原因、作用过程及最终结果。论述了设计艺术视角下的风险管理:从我国传统风险观念、古代设计思想以及现代国内外设计思想中充分发掘风险启示;从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概念、目标、程序和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阐述了新兴的风险传导理论的借鉴意义,为构建设计风险传导理论体系及风险控制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详细阐述了规避设计风险的实践模式,是本文的核心。提出了设计风险传导的基本理论、阐明了设计风险传导的构成要素、揭示了设计风险传导的动态过程及其特性。重点阐述了设计风险传导的识别与测度:包括设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设计风险传导的风险识别与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全文对设计风险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风险传导控制策略。基于以上三个部分的论述,本文为企业决策者、设计管理者和设计执行者,更加充分的认识设计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设计风险的来源及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有效识别、测度设计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有效预防、控制设计风险提供了方式方法。本文以设计艺术的视角,综合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应对企业产品创新活动中的设计风险问题、提升产品创新设计成功率,做出了努力和探索。

二、第二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金奖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金奖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收官2021 中国设计成绩单(论文提纲范文)

集中式油烟排放系统
可移动式火眼实验室系列产品
本产品获得2021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金奖。
本产品获得2021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银奖。
本产品获得2021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银奖。
有声有色中秋礼盒·有声版
X-CRAFT增强现实眼镜
杭州城市大脑
模组化植物工厂系统
XE35U-E电动挖掘机
碳纤维小提琴
全自动商用炒菜机器人
新型无接触网供电城轨列车
石头
新石器无人车X3
NS100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寻影ME
深圳智能城市家具
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重载型)
绘王迷你无线单手键盘KD100
悠行外骨骼机器人
智能电动车HMI人机界面设计
基于未来城市-智能化货运高铁
基于功能创新的升降式摆渡车
4K无线教学实物展台
A-03家电——TEA SURE便携智能饮茶机
西厨机
良业AURA台灯
巨嘴鸟
仁舟蜂蜡保鲜布创新研制款
货车声光盲区报警器
防疫手套包
易开插扣

(2)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述分析
    1.4 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价值链理论
        2.1.1 价值链的定义
        2.1.2 价值链成本分析
        2.1.3 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2.2 战略管理理论
        2.2.1 企业战略的定义
        2.2.2 企业战略的性质
        2.2.3 企业战略的类型
        2.2.4 战略管理的过程
        2.2.5 战略管理的层次
    2.3 通用竞争理论
        2.3.1 低成本战略
        2.3.2 高差异战略
        2.3.3 整合战略
        2.3.4 聚焦战略
    2.4 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
        2.4.1 电商的定义和模式
        2.4.2 长尾理论
第三章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市场环境分析
        3.2.1 顾客需求分析
        3.2.2 消费方式
        3.2.3 目标市场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3.2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权利
        3.3.3 顾客讨价还价的权利
        3.3.4 替代产品的威胁
        3.3.5 行业内部竞争特点
    3.4 企业竞合环境分析
        3.4.1 战略生态网络分析
        3.4.2 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4.1.1 公司简介
        4.1.2 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4.2 A公司战略现状及问题
        4.2.1 A公司战略管理现状
        4.2.2 公司战略制定中的问题点分析
    4.3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资源分析
        4.3.1 A公司基础设施
        4.3.2 A公司人力资源
        4.3.3 A公司技术开发资源
        4.3.4 A公司采购资源
        4.3.5 A公司内部物流
        4.3.6 A公司生产作业
        4.3.7 A公司外部物流
        4.3.8 A公司市场销售
        4.3.9 A公司售后服务
    4.4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能力分析
        4.4.1 A公司财务能力
        4.4.2 A公司营销能力
        4.4.3 A公司研发能力
    4.5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选择
    5.1 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的产品战略选择
        5.1.1 波士顿矩阵
        5.1.2 建立波士顿矩阵
    5.2 基于定量战略矩阵分析的竞争战略选择
        5.2.1 低成本战略可行性分析
        5.2.2 高差异战略可行性分析
        5.2.3 整合战略可行性分析
        5.2.4 定量战略选择
    5.3 公司层面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
    6.1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的管理对策
        6.1.1 价值链成本管理对策
        6.1.2 营销管理对策
        6.1.3 研发管理对策
        6.1.4 制造管理对策
        6.1.5 经营管理对策
    6.2 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2.1 公司治理保障
        6.2.2 组织架构保障
        6.2.3 激励机制保障
        6.2.4 企业文化保障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必要性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强国——制定国家设计产业发展战略
        二、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现代化
        三、责任——普世设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设计奖项研究现状
        二、国内设计奖项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问题与方法
        二、特色与创新
        (一)学术理论的创新性贡献
        (二)实际价值的创新性贡献
        (三)社会普及教育的创新性贡献
    第五节 基本结构
第一章 国际设计奖项概述
    第一节 奖项的意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中期设计价值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二、现代主义与机械美学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三、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工业设计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四、“优良设计”观念复兴的设计因素对奖项建立的影响
第二章 设计奖项的产生背景及构成要素
    第一节 国际设计发展趋势
        一、国家层面发展措施对设计奖项的影响因素
        (一)制定国家级设计振兴政策
        (二)设计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立
        (三)设计公共设施的建设
        (四)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
        (五)设计产业的学术研究
        二、行业发展趋势对设计奖项的影响因素
        三、从业机构发展趋势对设计奖项的影响
    第二节 设计奖项评奖机制与基本构成要素
        一、设计奖项的评奖机制
        二、设计奖项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章 国际奖项对比分析研究
    第一节 国际设计奖项综述
    第二节 三大代表性设计奖项的重要性与作用比较分析
        一、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产生背景比较
        二、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奖项结构比较
        三、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奖项机制与流程比较
        四、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评委与获奖者比较
        五、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完善与发展
        六、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外延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设计奖项设立与企业的关联
    第一节 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一、设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二、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第二节 设计奖项与国际企业发展的关联
        一、德国瓷器制造商罗森塔尔(Rosenthal)与IF
        二、产品与服务供应商WMF与 IF
        三、电器生产商博朗(Braun)与IF
        四、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Bosch)与IF
        五、电器制造与系统服务西门子(Siemens)与IF
第五章 设计奖项设立与社会的关联
    第一节 奖项建立社会价值
    第二节 三大代表性奖项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联
        一、专业人才储备上的价值
        二、国家经济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层面上的价值
        三、普世的教育意义及人才储备作用
        四、各奖项特点
第六章 设计奖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实践推动作用
    第一节 社会的现代化理论对设计奖项的影响
    第二节 知识时代的科技、产业与设计奖项的必然联系
        一、工业文明社会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二、创新型社会中知识特性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三、设计奖项对科技发展的驱动
        (一)设计是技术和文化的桥梁
        (二)技术是需要被思想驱动的工具
        四、知识经济下产业结构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第三节 设计力创新
    第四节 设计奖项的新发力与新内涵
        一、设计奖项的批评价值
        二、设计奖项加强设计的体验感
        三、设计奖项可改变社会
    第五节 设计奖项的价值测度
结论
    第一节 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中的思考与启示
        一、从红点2018 中国失信事件看设计奖项的公信力与价值导向
        二、西方国家对设计奖项的重视与发展力度更加切实
        三、设计奖项的设立数量大于质量
        四、设计奖项仍应以推动本土设计与经济的发展为目标
        五、设计奖项应正确的引导设计与社会科技之间的连接
        六、设计奖项在设计人才储备与普及性教育的重要性
        七、设计要创造新型的、却并不遥远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意义研究的重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相关研究
        一、相关理论
        二、相关研究
    第三节 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品牌文化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品牌的文化本质
    第一节 品牌与文化
        一、品牌的文化内涵
        二、品牌是商品的文化符号
        三、品牌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资本
        四、品牌文化资本对经济资本的还原
    第二节 品牌文化的"无意识"自然发展
        一、品牌符号的文化雏形
        二、品牌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商业广告的恢复
        三、本土品牌文化的"无意识"生长
第二章 商品经济下的品牌符号文化孕育
    第一节 品牌符号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调整与社会变化
        二、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思潮
    第二节 品牌符号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一、企业初具品牌符号文化意识
        二、品牌符号文化保护意识不足
        三、品牌符号文化的传播
        四、CI——系统化的品牌形象文化战略
        五、品牌文化传播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品牌审美消费文化的萌发
        一、品牌符号文化的传统艺术性
        二、广告视觉文化符号揭起品牌之路
        三、品牌文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第四节 感性诉求:品牌文化的情感构建
        一、品牌文化物质层面的情感构筑
        二、品牌理念文化的感性诉求
第三章 名牌战略下的品牌理念文化匮乏
    第一节 新时期的名牌战略
        一、名牌战略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政府推动下的"名牌工程"
    第二节 名牌战略下品牌文化的空心化传播
        一、品牌文化的核心——理念文化的缺失
        二、企业的品牌理念意识淡薄
        三、品牌文化的规范化传播
    第三节 本土品牌广告中初现的理念文化
        一、传承民族文化——食品饮料类广告
        二、传播现代品牌理念——美容与个人护理用品类广告
        三、以情感文化定位——家用电器类广告
        四、突出品牌物质文化——交通品类广告
        五、以理性文化诉求实现差异化——药品及保健品类广告
        六、传导新型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形象类广告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品牌附加价值文化凸显
    第一节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品牌文化传播
        一、消费者品牌文化意识增强
        二、品牌附加价值文化的"攻心战"
    第二节 品牌附加值文化中的消费主义色彩
        一、消费主义文化的品牌传播
        二、品牌中的消费主义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节 品牌文化定位实现品牌差异化
        一、从"心"出发的品牌文化定位
        二、品牌文化定位的价值诉求
    第四节 品牌文化传播的窄化与扭曲
        一、广告文化表现的"双重扭曲"
        二、品牌文化传播的民族精神与平民意识
        三、广告生产的身体文化符号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品牌资产文化呈现
    第一节 品牌资产文化的建构
        一、顾客资产驱动品牌资产
        二、由浅入深的品牌资产文化建构
    第二节 品牌资产文化的传播
        一、品牌资产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二、品牌资产文化的复合式呈现
    第三节 广告文化价值观体现品牌资产文化
        一、广告价值诉求体现品牌理念
        二、西方现代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三、外商与本土品牌广告中所呈现的文化价值观比较
        四、中国本土品牌资产文化日趋多元化
第六章 数字化时代下的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文化多元化传播
        一、品牌事件导入品牌认知
        二、品牌体验构建品牌文化
        三、病毒式营销传播品牌文化
        四、整合品牌传播提升品牌价值
        五、品牌忠诚:品牌资产文化的核心与体现
    第二节 品牌审美文化的数字化协同共建
        一、广告审美提升品牌传播效果
        二、企业与消费者协同共建审美理想
        三、消费者积极的品牌态度驱动品牌忠诚
    第三节 品牌文化传播场域中的多元权力关系
        一、经济力量对"品牌文化传播"的构筑
        二、大众媒体对"品牌文化"的广泛传播
        三、政策法规对"品牌文化传播"的规范
        四、西方消费文化对"品牌文化传播"的推动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轨迹与规律
        二、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影响因素与特征
        三、品牌文化传播的价值实现
        四、品牌文化传播的战略启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界定
        一、竞争性国有企业
        二、经理人
        三、激励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研究
        二、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关系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的基础
        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三、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放权让利与精神激励
        一、放权让利改革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两权分离与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励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年薪制激励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国资监管与管理层持股激励
        一、国资监管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第一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经理人分类激励
        二、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
    第二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一、经理人具有双重身份
        二、政治晋升激励
        三、薪酬福利激励
        四、在职消费激励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
    第三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
        二、经理人双重身份未有效解决
        三、薪酬与企业业绩未有效挂钩
        四、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的作用有限
        六、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
        一、经理人角色和职能分析
        二、经理人的需求分析
        三、经理人的人性假设与行为分析
    第二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
        一、经理人激励的逻辑
        二、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
    第三节 基于大样本的定量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分析
        四、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案例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取
        二、案例选取与背景分析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治理与选聘制度
        二、薪酬与中长期激励
        三、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四、约束与退出机制
    第三节 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构建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经理人选聘制度
        一、公司治理制度
        二、经理人身份转化与选聘制度
    第二节 契约化的薪酬激励
        一、经理人薪酬契约
        二、经理人薪酬结构
        三、经理人绩效评价
    第三节 基于人力资本的经理人股权激励
        一、股权激励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二、股权激励的实施原则
        三、股权激励模式及其选择
        四、股权激励授予额度
        五、股权激励行权时效与业绩考核
    第四节 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一、事业平台激励
        二、声望和荣誉激励
        三、肯定与赞赏激励
        四、控制权激励
    第五节 经理人约束与惩戒机制
        一、市场声誉及法规制度约束
        二、自我道德与企业文化约束
        三、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保障条件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的经理人用工制度
        一、优化岗位体系并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
        二、规范劳动关系并妥善安置富余经理人员
    第二节 建立以业绩评价为主的人事制度
        一、创新组织结构并搭建事业平台
        二、建立科学公正的奖惩机制
    第三节 建立有效激励的利润分配制度
        一、建立经理人岗位责任薪酬制度
        二、加大对经理人的货币激励力度
    第四节 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一、转变重官轻商的传统观念
        二、建立完备的经理人信息库
        三、加快对经理人的评估和认证工作
    第五节 完善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一、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二、建立健康稳定的股票市场
        三、建立健全相关立法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第一节 组织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作用及分类
    第三节 矩阵式组织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四节 结构优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第三章 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公司组织结构基本情况
    第二节 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模式现状
    第三节 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模式优化建议
    第一节 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模式优化原则
    第二节 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优化方案具体建议
    第三节 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优化方案实施注意事项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过程
2 工业设计评奖及奖励机制理论探讨
    2.1 工业设计的定义及其内涵的发展
    2.2 何为奖项
    2.3 何为评奖机制
    2.4 工业设计评奖机制构成的基本要素
3 国际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现状分析
    3.1 评奖机构及奖项运作模式
    3.2 评奖范围
    3.3 评奖类别
    3.4 奖项设置
    3.5 评奖标准
    3.6 评委组成与评审方法
    3.7 奖励举措
    3.8 国际工业设计奖项比较
4 国内获奖企业调研分析
    4.1 国内企业问卷分析
    4.2 国内企业访谈分析
    4.3 调研结果分析
5 我国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的对策建议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企业访谈纪要
致谢

(9)20世纪中国产业环境下的设计体制研究 ——以上海日化等行业的设计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上海:中国现代设计的发源地
        二、中国产业环境中的设计发生
        三、上海日化产业的代表性
    第二节 设计体制的研究界定
        一、设计体制一—关系的研究
        二、设计体制研究的问题意识
        三、上海日化产业与中国的设计体制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线索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路径
第二章 商业美术家:“吸附式”的设计成长
    第一节 杭穉英与上海早期的设计培育
        一、商务印书馆:文化传播中的设计需求
        二、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宗教传播中的现代设计“原点”
    第二节 穉英画室与广生行:中国产业环境中的设计嵌入
        一、穉英画室:上海工商业界的宠儿
        二、广生行与20世纪初的产业设计需求
        三、广生行的设计策略
    第三节 上海独立设计机构概览
        一、竞争的产业与竞争的设计
        二、草寇英雄:本土独立设计机构的兴起
        三、留学潮:艺术理想与设计经验的移植
    第四节 20世纪初企业内设计机构概览
        一、产业内的设计:资本、人才与技术的优势
        二、产业、商业与设计: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
        三、日化等产业中的设计机构
    第五节 设计机构的竞争、管理与协作
        一、市政管理与相关法规
        二、协会、展览与行业协作
    第六节 小结:“吸附式”设计体制的形成
        一、自下而上的设计集结
        二、设计的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
第三章 老法师:集体实践的“给予式”设计体制
    第一节 顾世朋与20世纪中叶的设计集结
        一、从广告画家到美术工作者
        二、公私合营的产业重组与人才分流
        三、被转化的设计需求:宣传与计划
        四、身份再造:社会主义螺丝钉与高级知识分子
    第二节 美工组与美加净的系列设计
        一、转变为国家行为的设计
        二、外贸活动与设计空间
        三、美加净——统合的产品形象设计与聚合的工作团队
        四、经验积累与技术革新
    第三节 20世纪中叶的上海轻工设计教育
        一、建国初期轻工业系统的设计与教育现状
        二、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的造型美术专业
        三、美工组中的师徒设计传授与指导
        四、文革期间的轻工设计与教育
    第四节 小结纳入国家行为的“给予式”设计体制
        一、国家行政计划之中的设计实践
        二、设计文脉的潜流、转换与接续
第四章 设计师:产业拓展中的“填补式”设计体制
    第一节 从计划到市场的产业经济与设计调整
        一、式微的美工组与成长的驻厂设计机构
        二、上海轻工业局的设计统筹
        三、上海轻专的改革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
        四、露美:兼有计划与竞争的大会战
        五、计划科与科研处:设计程序的延展
        六、下海与留洋:市场竞争与商业利益
    第二节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设计体制
        一、新时期的设计支持与设计投入
        二、企业内的设计机构:逐步完善的科研部
        三、行业内部的竞争:设计与宣传策略
    第三节 市场环境中的日化产业设计体制改革
        一、合资与改制对企业内设计机构的影响
        二、破产与兼并对企业内设计机构的影响
    第四节 作为企业总设计师的管理者
        一、企业、品牌与产品的导向与决策
        二、隐身于产品设计背后的设计团队
        三、企业内部设计团队与独立设计机构的合作
    第五节 小结开放竞争的产业环境中的设计体制
        一、市场导向的设计体制
        二、独立设计机构与企业内设计机构的利弊分析
第五章 结语中国的现代设计体制初探
    第一节 “嵌入”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现代设计
        一、艰难的“嵌入”
        二、设计的“正名”
        三、绵延之力——中国现代设计的代际传承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中国现代设计体制
        一、中国现代设计体制的沿革与思索
        二、在路上——中国现代设计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产品创新中的设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设计风险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风险传导的研究
        1.2.4 国内外关于产品创新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设计与产品创新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
    2.1 设计与产品创新的历史沿革
        2.1.1 以大生产为背景的初级阶段
        2.1.2 以形式供应为核心的中级阶段
        2.1.3 以服务为宗旨的高级阶段
    2.2 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的概念辨析及其发展
        2.2.1 艺术设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2.2.2 工业设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2.3 设计批评
        2.3.1 设计的批评对象与批评者
        2.3.2 设计批评的标准
        2.3.3 设计批评的方式
        2.3.4 设计批评的理论
    2.4 产品创新的理论批评
        2.4.1 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2.4.2 产品创新的理论与趋势
        2.4.3 产品创新应注重的实际问题
第3章 产品创新设计的风险观
    3.1 产品创新设计的战略风险
        3.1.1 产品创新设计战略及其特征
        3.1.2 产品创新设计的战略风险
    3.2 产品创新设计的目标风险
        3.2.1 产品创新设计目标及其特征
        3.2.2 产品创新设计的目标风险
    3.3 产品创新设计的流程风险
        3.3.1 产品创新设计流程及其特征
        3.3.2 产品创新设计的流程风险
    3.4 产品创新设计的系统风险
        3.4.1 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及其特征
        3.4.2 产品创新设计的系统风险
    3.5 产品创新设计的质量风险
        3.5.1 产品创新设计质量及其特征
        3.5.2 产品创新设计的质量风险
    3.6 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产权风险
        3.6.1 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产权及其特征
        3.6.2 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产权风险
    3.7 案例说明
        3.7.1 产品创新设计的战略和目标风险
        3.7.2 设计的流程风险
        3.7.3 设计的系统风险
        3.7.4 设计的质量风险
        3.7.5 设计的知识产权风险
第4章 设计艺术视角下的风险管理
    4.1 中国传统风险观念
        4.1.1 传统观念中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4.1.2 跨越历史横亘的传统风险观念
        4.1.3 古朴辩证思维下的化危为机
    4.2 设计艺术理论与风险管理
        4.2.1 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风险启示
        4.2.2 现代设计思想的风险启示
    4.3 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
        4.3.1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4.3.2 风险管理的概念
        4.3.3 风险管理的目标
        4.3.4 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方式
    4.4 基于风险传导理论的解决之道
        4.4.1 风险传导的理论基础
        4.4.2 风险传导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
        4.4.3 风险传导理论的借鉴意义
第5章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构成要素及动态特征
    5.1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的基本理论
        5.1.1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的内涵
        5.1.2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的构成要素
        5.1.3 设计风险传导的形成机理
        5.1.4 设计风险传导机理图
    5.2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构成要素剖析
        5.2.1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因素与传导路径
        5.2.2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载体
        5.2.3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传导促动机制与风险阈值
        5.2.4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接受体
    5.3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的动态过程及其特性
        5.3.1 设计风险传导要素的逻辑关系及动态过程
        5.3.2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传导特性
        5.3.3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耦合性
第6章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的管理方法
    6.1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的识别与测度
        6.1.1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1.2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识别
        6.1.3 设计风险传导中的风险测度
    6.2 产品创新设计风险传导的控制策略
        6.2.1 设计风险传导控制的基本原则
        6.2.2 基于一般风险管理措施的设计风险传导控制策略
        6.2.3 基于设计风险传导动态耦合性的设计风险传导控制策略
        6.2.4 基于设计风险传导关键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风险控制策略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及获奖成果

四、第二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金奖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收官2021 中国设计成绩单[J]. 李叶. 设计, 2021
  • [2]A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D]. 龙信威.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D]. 庞观.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4]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D]. 阴雅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6]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D]. 童露. 云南大学, 2016(12)
  • [7]Z公司B产品线矩阵式管理模式研究[D]. 穆安容. 南京大学, 2016(05)
  • [8]工业设计评奖机制研究[D]. 刘译蔚.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9]20世纪中国产业环境下的设计体制研究 ——以上海日化等行业的设计发展为例[D]. 张馥玫.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9)
  • [10]产品创新中的设计风险研究[D]. 邓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第二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金奖产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