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生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良好开展指明了方向,助力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此,本文立足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数学教学实践趋势,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路径,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袁莉[2](2021)在《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所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Q区3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李艳娜[3](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列单元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需要各个学科之间协同发展、同向同行。中等职业教育担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课程思政与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势在必行。采用文献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五育并举”和“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为理论依据;结合中职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数学学科切入点划分为“辩证唯物观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个人良好品质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五个维度,调查研究了解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提炼职业数学学科践行课程思政的原则和方法。研究表明数学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绩不形成显着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对此态度积极,但在课堂实践层面存在较大差异,效果有待提高。在职业学校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得出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适用性原则,思政元素的选取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2)积极实践原则,思政元素要与学科内容、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3)具体化原则,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选取具体化的策略。中职数学教学可以通过选择知识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辅助、过程性评价等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将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学生的思想,根据职业特色渗透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

焦继超[4](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文中认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对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措施。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把立德树人落实于教学中,不仅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价值引领下使其有机融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隐性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了解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运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通过教学设计及实践,探索高中数学学科践行课程思政的原则与方法。研究表明高中数学教师对课程思政认同度高,但实践操作层面存在差异,做好相关培训和管理评价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态度积极,数学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班,但未形成显着性差异。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学设计要遵循导向性、自然性、过程性以及情感性等原则。导向性是指教师需明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按照国家要求的育人方向培养新时代的高中生;自然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过程性是指教师需随着学生的发展,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教学设计及实践;情感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情感要素。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包括: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做好教学设计各环节,渗透学科课程思政,营造特色课堂文化。

孙贺[5](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以高中“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的教学内容为例,探索专题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目标,划分维度为数学品格、文化素养和价值理念三个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设置四个二级指标;编制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提纲,对课程思政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完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析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并提出教学建议。研究表明:(1)编制的调查问卷折半信度、内容效度以及结构效度较好,可作为测量高中数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水平的调查工具;(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即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目标不会对学生成绩产生消极影响;(3)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数学品格、文化素养、价值理念三个一级维度的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数学品格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文化素养、价值引领的显着性效果依次减弱,育人效果得以彰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数学教学应做好以下工作:(1)丰富课程思政交流形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2)以数学为基点联系社会热点,拓宽教师思政储备;(3)分阶段制定思政育人目标,学科间共享思政成果;(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于互动中达到育人实效;(5)弘扬优秀文化与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思政环境;(6)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细化思政考核方式。

潘成玉[6](2020)在《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中职教学中,采用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前在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中,以理论阐述为主,多是阐述融合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数学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帮助,或是为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提教学供方法和评价方式,形成一定的模式,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定性描述居多,而具体进行教学实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实践结论的研究较少,根据这样的问题,对融合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为完善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数学课与专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现状,并通过调查法对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阶段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得出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综合分析研究融合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对融合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以中职数学职业基础模块为依托,结合适当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教学模式研究,采用调查、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融合教学的模式,结合案例得出融合教学对学生的数学与专业课程学习和综合能力提升起到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于,通过融合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课程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案例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总结融合教学的优势、不足和需要注意的教学事项,为以后采用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和对此类教学模式继续进行研究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皮佩云[7](2020)在《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C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高度融合,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同时信息技术逐步深入小学课堂教学,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众多学者对信息技术发展颇有研究,但利用课堂观察对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却鲜有人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为论题,以期为后续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以观察法为主,以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为辅。通过文献法,为观察量表选取观察维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搜集分析各所小学学校的原始数据,为选取个案做好铺垫。通过个案研究法,选取上海市C小学为样本,该校信息技术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都较为齐全,支持课堂教学发展较成熟,更具有代表性。最后利用观察量表观看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的26节视频课,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访谈10位执教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本研究通过观看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26节视频课发现:第一,信息技术支持各教学环节和多种类型教学内容,但存在“为用而用”现象;第二,信息技术功能应用广泛,适用于各学科教学,但教学评价反馈功能应用单一;第三,信息技术支持呈现方式硬件和软件设施相结合,丰富了教学方式,但其他呈现方式应用较少;第四,信息技术贯穿了整节课堂教学,但教学环节时间控制存在局限性;第五,信息技术支持各类知识类型,但三种知识类型涉及不均衡。并通过访谈10位老师,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原因,由此提出一些建议。第一,从学校方面,提供完备的硬件与软件支持,深化信息化教学的校本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服务,以评促教鼓励教师注重科学评价。第二,从教师方面,提高自身课堂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丰富信息技术呈现方式,合作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高效整合,注重科学的教学评价。

谢邦婷[8](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低效、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尚缺乏有效的研究。针对这种问题,翻转课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该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流程、师生角色和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的高效性。针对翻转课堂理论的研究虽不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该如何操作,教学效果怎么样?这仍是需要不断实践研究的,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翻转课堂的本土化--重构流程、课堂实录验证、总结反思。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到本校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第三部分中笔者立足于教学现状提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翻转课堂操作流程,主要是“三翻、三段、十环节”;第四部分是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采用对比的方式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学生和老师参与翻转课堂的真实感受;第五部分是总结反思,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本校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课堂低效、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法能较好的规避这些不足。通过在本校实践翻转课堂后表明:(1)翻转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流程的重构能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3)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教师要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式,将翻转课堂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笔者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提出本土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出师生对翻转课堂的真实感受,并整理出在翻转课堂中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资源、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以及教学中的相应策略,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张蕊[9](2019)在《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也是一个体育强国。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和强大,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是中国每一所体育学校的目标。高水平的运动员,不仅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具备高水平,而且还指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也具备高水平。因此,在提高体育学校的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体育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每一所体育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数学,是体育学校学生主修的学科之一。学习数学可以使体育学校的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数学知识可以运用于体育科研,帮助和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体育学校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不高,而且学习的时间精力有限,所以体育学校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也较低。提高体育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体育学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个体育学校数学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对体育学校的数学情境教学进行实践研究,文章首先从研究内容和意义出发,梳理了有关情境教学、数学情境教学、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数学与体育的理论依据和发展动态。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体育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的现状。然后,通过在体育学校的数学情境教学实践,整理教学实践的案例,得到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主要策略有: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情境的创设;结合体育学校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设竞争情境,让体育学校学生积极投入数学课堂;创设自主实践的情境,整合教材内容。最后,通过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作业质量提高了这三个方面证明了数学情境教学在体育学校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体育学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起到了帮助作用。

郑春红[10](2019)在《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小学五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倡导的互相尊重、彼此信赖、主动倾听的内涵,正是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义。在对话教学的氛围下,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与教师互动、有效与伙伴合作、不断与自我对话,从而实现有效的知识学习。但聚焦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对话教学还不能有效地被广大师生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中,这不仅影响了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运行,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产生了消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在了解国内外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佐藤学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观察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并根据观察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对策。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笔者分别对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对话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以及佐藤学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分析部分,笔者从“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中的内涵、特征和基本类型出发,结合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与佐藤学的“IRE”对话结构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笔者从课堂氛围、教师启动的对话、学生启动的对话三个维度分别对三个数学教师的《尝试与猜测》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从而对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第三章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存在问题分析部分,笔者通过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此,笔者分别从课堂气氛、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缘由。第四章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归因分析部分,笔者分别对课堂气氛、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第五章对策部分,笔者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佐藤学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分别从对课堂对话氛围、教师以及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在课堂氛围方面,师生要相互尊重与信赖、创设有趣的对话情境以及学会相互倾听;其次,对教师而言,要更新对话教学理念、改善对话问题设计与优化课堂对话理答。最后,对学生而言,要深入与文本对话、深化与他人对话和深度与自己对话。总之,本研究对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对话对话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基于佐藤学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提出了优化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对策,以期为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数学教学实践趋势
    1.1 网络教学模式
    1.2 人机交互教学模式
    1.3 碎片化学习模式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
    2.1 课前线上教学设计
    2.2 课中人机交互的教学设计
    2.3 课后线上线下教学设计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对策
    3.1 树立混合式教学观念
    3.2 加强云班课平台的建设
    3.3 创新数学教学实施模式
4 结束语

(3)“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列单元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研究、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研究
    2.2 概念界定
    2.3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过程
    3.5 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调查实施过程分析
    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4.2 调查实施过程
    4.3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数列单元的教学设计
    5.1 构建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列教学设计
    5.2 中职教育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5.3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章 教学实践环节
    6.1 备课环节
    6.2 上课环节
    6.3 反思环节
第七章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7.1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
    7.2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核心概念界定
    2.3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过程
第四章 调查研究
    4.1 教师问卷调查
    4.2 教师访谈调查
第五章 教学设计
    5.1 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学设计理念
    5.2 预备知识主题教学内容设计
    5.3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章 实践研究
    6.1 实践对象选取
    6.2 实践过程分析
    6.3 实践效果分析
    6.4 实践总结
第七章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7.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
    7.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5)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课程思政
        1.2.2 函数模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框架
    2.1 文献综述
        2.1.1“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2.1.2“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2.1.3 函数模型的教学价值
        2.1.4 函数模型的教学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认知负荷理论
    2.3 理论框架
        2.3.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理论框架
        2.3.2 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维度划分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教师访谈提纲
        3.3.2 学生调查问卷
        3.3.3 学生前测试卷
        3.3.4 学生后测试卷
        3.3.5 学生后测问卷
    3.4 数据处理
第四章 “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目标
    4.2 教学设计构思
    4.3 教学设计原则
    4.4 教学时间安排与进度
    4.5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章 “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问卷与访谈分析
    5.1 课程思政的融入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分析
    5.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况的总体特征
    5.3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题教学的前后差异比较分析
        5.3.1 前后测总体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5.3.2 数学品格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5.3.3 文化素养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5.3.4 价值理念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5.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6.1 讨论
        6.1.1 关于课程思政的融入对学生成绩影响的讨论
        6.1.2 关于专题教学整体实践效果的讨论
        6.1.3 关于课程思政各个子维度的实践效果比较研究
    6.2 结论
    6.3 建议
        6.3.1 丰富课程思政交流形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
        6.3.2 以数学为基点联系社会热点,拓宽教师思政储备
        6.3.3 分阶段制定思政育人目标,学科间共享思政成果
        6.3.4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于互动中达到育人实效
        6.3.5 弘扬优秀文化与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思政环境
        6.3.6 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细化思政考核方式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教学设计前)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教学实践后)
    附录三 学生预测试调查问卷(第一版)
    附录四 学生预测试调查问卷(第二版)
    附录五 学生正式前测调查问卷
    附录六 学生正式后测调查问卷
    附录七 专家意见表
    附录八 专家评价表
    附录九 学生后测试题
致谢

(6)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
        (二)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
        (三)作好中职与高职或更高层次教育的衔接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融合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综述
        (二)国外融合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职数学课教学
        (二)中职机械专业课教学
        (三)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
        (四)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一)数学课程教与学的相关理论
        (二)数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
        (三)其他相关教学理论
第三章 中职机械专业数学学情调查与研究
    一、问卷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三)问卷设计
        (四)问卷实施与分析
    二、访谈调查研究
        (一)访谈调查的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内容设计
        (四)访谈实施与分析
    三、根据调查法结论选择教学模式
        (一)从学生学情角度分析
        (二)从教师教学角度分析
        (三)职业发展的要求
第四章 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数学课与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介绍
        (一)模式流程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技术
    二、直线与圆的方程—圆教学案例介绍
        (一)案例选用的教材内容介绍
        (二)案例采用的课堂观察手段及教学分析评价方法
        (三)案例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案例的实施与分析
        (一)圆的标准方程教学案例
        (二)圆的一般方程教学案例
        (三)圆的参数方程教学案例
    四、教学案例实施后的阶段性测验分析
        (一)分析对象
        (二)分析过程与结论
第五章 结论
    一、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的总述
    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的优势
        (一)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三、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
    四、教学愿景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职数学学情调查问卷(一)
附录二:中职数学学情调查问卷(二)
附录三:中职数学教师访谈表
附录四: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访谈表
附录五:教学评价表
附录六:阶段性测验题(一)
附录七:阶段性测验题(二)
附录八:阶段性测验题(三)
个人简介

(7)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信息技术应用已进入深化阶段
        1.1.2 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动力
        1.1.3 信息技术是支持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1.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2 概念界定
        1.2.1 信息技术
        1.2.2 小学课堂教学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评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2.2.2 观察量表的设计
        2.2.3 访谈内容的设计
    2.3 研究实施
        2.3.1 观察实施
        2.3.2 访谈实施
第3章 讨论与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具体分析
        3.1.2 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整体特征
    3.2 问题分析
        3.2.1 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存在“为用而用”
        3.2.2 教学评价反馈功能应用单一
        3.2.3 音、视频等其他呈现方式应用较少
        3.2.4 个别教学环节中时间控制存在局限性
        3.2.5 知识类型涉及不均衡
    3.3 原因分析
        3.3.1 学校管理有待提升
        3.3.2 教师自身方面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思考与建议
    4.1 学校方面
        4.1.1 提供完备的硬件与软件支持
        4.1.2 深化信息化教学的校本培训
        4.1.3 提升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支持的水平
        4.1.4 以评促教鼓励教师重视科学的教学评价
    4.2 教师方面
        4.2.1 自我导向提高课堂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
        4.2.2 以学生为中心丰富信息技术呈现方式
        4.2.3 合作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高效整合
        4.2.4 注重科学的教学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
附录2 访谈记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 翻转课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对象
2.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2.2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3.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调查
    3.1 学生问卷调查
    3.2 教师访谈
    3.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4 重构流程--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1 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
    4.2 教学资源设计
    4.3 教学策略设计
    4.4 教学平台设计
    4.5 重构流程--教学过程设计
    4.6 教学评价设计
5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5.1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5.2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5.3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6.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体育学校数学课程改革
        1.1.2 体育学校数学教学现状
        1.1.3 体育学校数学教师专业成长需要
    1.2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法
        1.3.3 教学实践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情境教学
        2.1.1 情境教学理论依据
        2.1.2 创设情境的基本策略
        2.1.3 国内情境教学的发展
    2.2 数学情境教学
        2.2.1 数学情境教学研究现状
        2.2.2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
    2.3 数学与体育
        2.3.1 数学方法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2.3.2 运动员的智力特征
第3章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3.1 调查对象
    3.2 问卷设计
    3.3 调查过程
    3.4 问卷调查及结果
        3.4.1 学生基本情况
        3.4.2 体育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3.4.3 体育学校学生对数学情境教学的认知现状
    3.5 学生访谈
        3.5.1 访谈对象
        3.5.2 访谈设计
        3.5.3 访谈方式
        3.5.4 访谈结果
    3.6 教师访谈
        3.6.1 访谈对象
        3.6.2 访谈设计
        3.6.3 访谈方式
        3.6.4 访谈结果
    3.7 调查结论
        3.7.1 体育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3.7.2 体育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成因
        3.7.3 体育学校学生数学情境教学的现状
第4章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
    4.1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实施原则及策略
        4.1.1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实施原则
        4.1.2 体育学校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4.2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实践内容
        4.2.1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实践教材分析
        4.2.2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实践案例选取
    4.3 《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学案列
        4.3.1 案例分析
        4.3.2 案例设计
        4.3.3 案例过程
        4.3.4 案例反思
    4.4 《等差数列计算》教学案列
        4.4.1 案例分析
        4.4.2 案例设计
        4.4.3 案例过程
        4.4.4 案例反思
    4.5 《空间几何体》教学案列
        4.5.1 案例分析
        4.5.2 案例设计
        4.5.3 案例过程
        4.5.4 案例反思
第5章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实践效果
    5.1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的实验
        5.1.1教学实验
        5.1.2 实验结果
    5.2 体育学校学生数学成绩变化
    5.3 体育学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变化
    5.4 体育学校学生数学作业质量变化
第6章 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研究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前测试卷
附录三 后测试卷
附录四 实验班前测、后测成绩
附录五 平行班前测、后测成绩
致谢

(10)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小学五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对话教学文献阅读的启示
        1.1.3 小学数学教育实习的体会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意义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对话教学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与启示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问题
        1.4.2 对话教学
        1.4.3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
    1.5 理论基础:“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1.5.1 “学习的三位一体论”的内涵
        1.5.2 “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对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意义
2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现状分析
    2.1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研究工具设计
        2.1.1 研究对象及时间
        2.1.2 研究工具设计及应用
    2.2 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教学案例分析(T1 教师)
        2.2.1 课堂气氛分析
        2.2.2 教师启动的对话分析
        2.2.3 学生启动的对话分析
    2.3 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教学案例分析(T2 教师)
        2.3.1 课堂气氛分析
        2.3.2 教师启动的对话分析
        2.3.3 学生启动的对话分析
    2.4 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教学案例分析(T3 教师)
        2.4.1 课堂气氛分析
        2.4.2 教师启动的对话分析
        2.4.3 学生启动的对话分析
    2.5 小结
3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问题分析
    3.1 课堂氛围方面
        3.1.1 课堂对话氛围不浓
    3.2 教师方面
        3.2.1 教师的课堂对话意识水平低,导致课堂对话效果不佳
        3.2.2 教师启动的对话问题层次低,导致课堂对话缺乏深度
        3.2.3 教师的对话理答缺乏串联性,导致课堂对话缺乏意义
    3.3 学生方面
        3.3.1 学生与文本对话欠缺,导致对话问题意识缺乏
        3.3.2 学生与他人对话浅表,导致课堂对话缺乏深度
        3.3.3 学生与自己对话缺失,导致课堂对话缺乏反思
4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问题归因
    4.1 课堂氛围方面因素
        4.1.1 师生缺乏信任与心理相容度较低
    4.2 教师方面因素
        4.2.1 对“对话教学”的内在本质认识有不足
        4.2.2 同“对话教学”的有效问题设置有距离
        4.2.3 与“对话教学”的有效课堂理答有差距
    4.3 学生方面因素
        4.3.1 与文本对话程度不够
        4.3.2 与他人对话能力较弱
        4.3.3 与自己对话意识不强
5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对策
    5.1 课堂氛围方面——师生共造良好对话氛围
        5.1.1 相互尊重和信赖
        5.1.2 创设有趣的对话情境
        5.1.3 学会相互倾听
    5.2 教师方面——有效对话教学
        5.2.1 更新对话教学理念
        5.2.2 改善对话问题设计
        5.2.2.1 问题的设置要“恰当”
        5.2.2.2 问题的设置要“精妙”
        5.2.2.3 问题的设置要“鲜活”
        5.2.3 优化课堂对话理答
        5.2.3.1 理答要串联学生的发言与教材的联系
        5.2.3.2 理答要串联不同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
        5.2.3.3 理答要串联学生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
    5.3 学生方面——深度对话学习
        5.3.1 深入与文本对话
        5.3.1.1 课前与文本对话——明晰学习内容
        5.3.1.2 课中与文本对话——建立新旧联结
        5.3.1.3 课后与文本对话——反思文本价值
        5.3.2 深化与他人对话
        5.3.2.1 课前与他人对话——建立友好关系
        5.3.2.2 课中与他人对话——有效课堂运行
        5.3.2.3 课后与他人对话——拓展学习内容
        5.3.3 深度与自己对话
        5.3.3.1 课前与自己对话——明确学习目标
        5.3.3.2 课中与自己对话——达到取长补短
        5.3.3.3 课后与自己对话——加深知识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课堂观察统计表
    附录2 课堂观察实录表(T1)
    附录3 课堂观察实录表(T2)
    附录4 课堂观察实录表(T3)
致谢

四、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王婷.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10)
  • [2]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所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Q区3所小学为例[D]. 袁莉.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列单元教学为例[D]. 李艳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4]“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预备知识主题为例[D]. 焦继超.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5]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D]. 孙贺.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D]. 潘成玉.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C小学为例[D]. 皮佩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D]. 谢邦婷. 西南大学, 2020(01)
  • [9]体育学校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D]. 张蕊.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小学五年级为例[D]. 郑春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