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鹦鹉的故事

中国和印度鹦鹉的故事

一、中印鹦鹉故事因缘(论文文献综述)

尹璐瑶[1](2021)在《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文中提出敦煌石窟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其中动物图像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且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敦煌石窟动物图像可划分为胎生动物图像、卵生动物图像和神异动物图像,每类动物图像都有若干个典型代表。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有着不同的功能特点,或是象征,或是反映现实,或是代表祥瑞等,即使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故事画或石窟中,表达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其产生不同含义的原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时代的变化,不同时代的动物图像特点,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佛教思想的演变。从纵向时间轴看,动物图像在故事画中占比越来越少,在装饰画中占比越来越多,这说明时间越靠后,动物图像的装饰性越强。从横向空间轴看,丝绸之路沿线四个较有代表性地区的动物图像丰富多样,古印度、新疆、敦煌以及中原地区的动物图像各有特点,在风格、技法及内容等方面差别较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地域、时代、题材和思想的不同。这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地中原传统文化交流融合。

潘逸炜[2](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阮鸿璜[4](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认为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陈明[5](2019)在《“伊利沙”和“卢至长者”——佛经中的吝啬鬼典型及其故事的跨文化流变》文中提出本文以佛经中的"伊利沙"与"卢至长者"一组故事为例,探析该吝啬鬼形象的书写方式及其故事的文本和图像的跨文化流变,为世界文学中的吝啬鬼典型形象的比较,提供另一种文化语境中的例证。

汤仕普[6](2019)在《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缘成语是佛教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产物,是指以佛教思想文化为外在条件或机缘,利用汉语词汇材料和组合规则创造的成语,以及被“佛化”了的汉语固有成语。佛缘成语是汉语成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充了汉语成语的数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对《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禅宗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全面考察,收集佛缘成语1633条,为每条佛缘成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语料库。论文注重佛缘成语历史过程的考察,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从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讨论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揭示其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深化佛缘成语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缘成语的生成。传统研究注重考察佛缘成语的来源和流变情况,根据佛教文化特征对佛缘成语进行静态分类,本文主要从造词法的角度,考察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後佛缘成语是如何运用汉语词汇材料组构新形式,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如何在文化互动融合的背景下最终演化为汉语常用成语的。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将佛缘成语的生成分为“在线生成、双音并合、结构改造、化用佛典、比喻凝固、佛化固有”六大类共十四个小类。佛教文化传播是佛缘成语生成的外在动力,在汉语习惯思维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生作用。考察佛缘成语的生成,能够从造词法角度讨论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二是对佛缘成语形式变化的考察。成语的形式变化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对成语的临时改造或新创,它是社会文化与语言互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也是人们从不同视角观测事物的结果。根据变化结果的不同,论文分两类进行讨论:一类是“形变义不变”。这类变化主要是个别构成要素的替换(通常是同义、近义或语义相关的语素),有时是组合顺序的调整,或者省略造成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词形。论文将形变义不变一类称为“变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实例,系统总结了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形成原因,同时考察了成语变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时代特征。另一类是“形变义变”,即形式变化语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类变化的结果是新的词形记录新的概念,本质上是产生了不同的词。新词形及其意义与原形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因此论文将这类形式变化称为“分化”,分化的结果是衍生了新成语。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和相关研究成果,对成语分化的类型、原因和生成方式进行了系统概括。三是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符合汉语成语演变的一般规律,但由於佛教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论文分析了大量实例,认为社会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语境变迁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俗解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催化剂。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总体特征是佛教文化色彩的淡化、脱落,逐步世俗化,呈现出向字面组合义发展的趋势。由於佛教文化带有鲜明的神秘色彩,不少表义虚灵的佛缘成语,语义发展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特征。

张哲[7](2018)在《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净土变壁画是所有佛教绘画中场面最欢乐的一种,它展示了众生得到救度后所享受的极乐生活。相比之下,佛教的本生故事画表现的是佛陀在历历前世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诉说着因缘关系下业报轮回的真义;佛传故事以佛陀一生的艰苦历程表现出释迦牟尼佛为救度众生,堪忍娑婆世界一切苦难,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士精神,兼怀无限的悲悯之心,为娑婆世界众生创造了脱苦得度的机会;其他的经变画,如莫高窟为数较多的维摩诘经变,佛经内容强调的是在家居士亦能深入世间,解救众生,同样可以超凡入圣,达到涅盘解脱的境界,说明佛国与世间无二无别,如来种存在于烦恼之中。维摩诘经变以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相向而坐为经典画面构图,表现了二人针锋相对的论辩场景,并无什么欢乐可言。还有观音经变、法华经变、报恩经变等,也都在展示着人生凄苦,福祸无常。总之,多数佛教绘画都是以“苦”“集”谛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内容,而净土变是以“灭”“道”谛出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对象,为众生指明了灭苦之道,刻画出了灭苦后的极乐生活状态。这样欢乐的净土变,尤其是极乐净土的代表——西方净土变,在盛世唐朝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西方极乐净土正与大唐盛世王朝相暗合,绘制西方变一方面是为供养者往生净土积攒功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侧面反映。西方净土变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审美特质,从它的基础构图就可以看出明显区别。本文将早期西方变构图分为“偶像式西方变”和“胜境式西方变”两种构图模式,认为它们分属于古代印度“圣物崇拜”和古代中国“建筑礼制”两类图像体系,并针对这两类图像体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分析,分别提出了“对称式围绕”和“礼仪规制”,以及“平行直交”透视空间法的发展应用,对两种构图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以此试图说明盛唐时期西方净土变的图像形成之根源。两种构图模式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最终在盛唐完美合璧。这既是中印文化融合的表现,也是佛教美术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种典型图像样式,对之后佛教绘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净土变除了构图上的中印融合以外,在画面元素上也饱含着佛、儒、道文化的象征性特征,本文对西方变中的行树、罗网、栏循、七宝、华盖、斗拱、阙楼等图像元素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做了逐个分析说明,并尽可能展示出它们在不同的西方净土变中的表现效果。这些画面元素的象征寓意是中印文化各自审美观念的体现,亦可将西方净土变的审美欣赏提高到一个更为专业的程度。净土变将中印两个民族的艺术审美与净土信仰相结合,创造出了经典的、影响深远的佛教绘画样式,也为我们呈现出唐代劳动人民积极、乐观、向善的审美态度。其中所蕴含的更多的审美意象,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元文广[8](2019)在《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譬喻故事作为佛经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本是佛说法的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工具,它根本的价值是帮助人们理解佛理。但是譬喻故事在实现它辅助佛法宣扬根本价值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其它方面的价值,因此,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汉译佛典譬喻故事进行研究。第一,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与结构。首先,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从叙事学角度来看,佛经文本是一个叙事性文本,在这个叙事文本中,阿难或优婆离所讲述佛说法故事是框架叙事。在这个框架叙事中譬喻故事是嵌入佛说法故事之中的一个嵌套叙事。在这个叙事文本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叙事是通过主题的类比联系到一起的。其次,譬喻故事的二元结构。譬喻故事作为佛经叙事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将其视为是构成佛经的一个“状态”,这个“状态”由故事和佛理构成。然而构成譬喻故事的这两个部分,从表面上看存在表达方式的对立关系,即故事的具体生动与佛理的复杂抽象对立,像这样的两个表达方式对立的部分,在深层却以主题的类比关系建立联系。第二,譬喻故事与佛教业报思想。譬喻故事中塑造了许多丑陋、粗俗的人物形象。譬喻故事刻意丑化人物,不是审美的考虑,而是佛教教义宣扬的需要,佛教把个人的美与丑与前世之“业”建立联系,认为前世恶业越多,此生就越丑陋,因此,譬喻故事人物形象丑化是佛教用来宣扬善恶轮回果报等佛教思想的。第三,譬喻故事与古印度财富继承制度。佛经中用来比附佛理的譬喻故事,有一些涉及到财产的继承问题,因此,这些譬喻故事对于认识古印度社会的财产继承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摩奴法典》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对譬喻故事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四点认识:一、女性因地位低下,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二、只有男子是唯一的财产继承者,并且男子在财富继承上呈现出一种平等、公平的继承原则;三、对于没有男子继承的家庭,财富将收入官府,即归国王所有;四、在无子,财富尽归国王所有的法律制度下,人们对男子的渴望主要是出于对自己生前财富继承的考虑。第四,譬喻故事对佛经文献研究的意义。佛典文献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佛典文献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如佛典文献的疑伪经、抄经问题,校勘问题,散佚文献的辑佚问题等等。在对佛典文献进行文献学研究时,譬喻故事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角度。因为譬喻故事作为佛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在佛经中反复出现,而且还被大量结集成书,因此,这些不同佛经中的同一故事对佛典文献的疑伪、抄录、校勘以及辑佚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五,譬喻故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首先,譬喻故事对中国故事的影响。在中印文学中存在着一些非常相似的故事,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相似型故事极为困惑,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有些相似型故事,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的时间比在翻译佛经中出现的时间要早,这一现象使得人们将相似的原因归结为不同文化平行发展的结果。然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平行发展只能存在于简单的故事中,而在情节复杂的故事中很难实现。另外,从中印相似型故事出现的时间来看,大都出现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此可以得出,中国许多此类故事很有可能是受佛教故事的影响。其次,譬喻故事对中国人兽对话型叙事的影响。先秦动物叙事分客观写实型叙事和人格化叙事两种,其中人格化叙事较有特色。但在先秦动物叙事中,动物作人言,与人对话型叙事极为罕见。但从魏晋开始,动物作人言,与人对话型叙事大量出现于各种文学典籍。文章认为魏晋以后,中国典籍中出现的动物与人对话型叙事,不是中国动物叙事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受佛教譬喻故事中人兽对话型叙事影响而产生的。

保泽[9](2018)在《《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采用古人写作诗论、词论的理念,审美主体既是欣赏者也是研究者。在对宋前轮回观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意蕴和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在审美意蕴方面,其一,轮回类小说因轮回观中所带的“原苦意识”而形成悲剧意蕴,但是这种原苦意识又不是一悲到底,从小说发展和佛教理论来看,这种悲剧性被佛教超脱轮回所需的慈悲意识化解,这两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悲剧走向“大团圆”结局。其二,轮回类小说中存在怪诞审美,理论上来自轮回观在传播和接受上与中原文化融合产生的怪诞感,而且在怪诞的审美效应上它不同于西方怪诞理论,其主要是通过怪诞来追求“德教”。其三,轮回类小说在韵味方面表现出以情为韵的旨趣,其来源与轮回观中的“万物有情”和我国文学上的情味审美有关,情实际上是一种韵所表现出的超越,同时借用刘勰、司空图关于情味的理论对小说中以情为韵的审美意蕴进行一定解读。在艺术特征方面,主要讨论轮回观对写作手法的影响,其一,轮回类小说在结构上得益于转世论中的逻辑模式,这种逻辑适用于组合不同类型的情节,扩大小说的容量,而且轮回观中圆融的思维也使得小说在情节推进上畅通无阻,最终形成连环兜锁、回环若圆的结构特征。其二,轮回类小说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历史事件和虚构情节相结合的手法,从佛家色空、境两个范畴来看,这种观念使得小说在写作上以实中藏虚,虚中藏实的手法创造虚实并生的境。其三,轮回观中的形神关系对小说意象产生层级方面的影响,因为神不灭,可以附着在不同形体,表现出不同形体所具备的特征,才使得小说意逾象外,形神兼得。

李星星[10](2017)在《宠物与唐代社会生活》文中研究指明宠物是从家畜发展而来的,我国饲养宠物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狩猎时期。唐代,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动物品种日渐丰富。随着宠物饲养之风的兴盛,宠物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宠物的种类较多,从生物学的角度,可分为鸟、兽、虫、鱼四类。受尚武习尚和游乐风气的影响,唐代的宠物以体形较大的猛兽、猛禽类宠物为主,以小型的禽鸟、虫鱼类宠物为辅。从饲养主体看,宠物可以分为宫廷宠物和民间宠物两种。唐代宫廷宠物主要来自地方土贡、私人贡献、域外朝贡;民间宠物主要通过购买、赠送和抓捕等途径获得。唐代统治者建立了宠物饲养、管理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就饲养方式而言,以鹰犬、驯象、驯犀及狮子等为代表的大型宠物多饲养于宫廷禁苑之中。唐代帝王设五坊、鸡坊、马坊和闲厩等专门机构管理宠物,设立驯兽师、兽医以及杂役等专职人员负责宠物的驯养与保健工作。而鹦鹉、狗、猫、鹤等小型宠物的饲养较为简单易行,多由个人或家庭饲养。宠物饲养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如宠物伤人、破坏农田和农作物。所以,唐代统治者们颁布了相关法令和诏书,对宠物致害行为和饲养者的赔偿限度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与此相适,唐人的动物保护观念也不断发展起来。受儒家仁政思想、道教崇尚自然观念和佛教"护生"理念的影响,唐朝统治者曾颁布过一些禁杀禁贡、慈悲放生的诏书。白居易、薛涛、王维、王建、李绅、许浑、高僧齐己等人纷纷创作诗词,鼓励将笼养的宠物放归自然。唐代之前,宠物主要是社会上层贵族们的玩物。在唐代,宠物饲养的风气从王公贵族阶层扩展到文人士大夫之流,甚至庶民之家。宠物在唐人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具有重要价值。在世俗生活中,宠物具有陪伴消遣、观赏娱乐、情感慰藉和人生价值寄托等多方面的价值。与宠物嬉戏是唐人重要的休闲活动。宠物还成为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或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或被文士用以自况,表明心志。唐代以斗鸡为代表的斗动物戏和以马舞为代表的舞兽表演十分繁荣,还出现了模仿动物姿态的拟禽戏和拟兽戏。在佛教中,大象、狮子、鹦鹉、鹤、孔雀等禽兽是佛祖的化身。白象代表降生,狮子隐喻法力。鹦鹉、鹤具有忠孝仁义的美德,佛慧极高。青龙、白虎、龟蛇、朱雀则是道教崇信的"四灵"神兽。龙、凤具有多种动物特征,龟蛇具有长寿和预知祸福的神性。白虎乃战伐之神,是权势和尊贵的象征。在佛、道二教思想的影响下,大象、狮子、鹤、鹦鹉、虫、鱼、龟、鳖等动物都被唐人赋予祥和、富贵之意,具有祥瑞意义。宗教教义中动物的正面形象,直接引导人们对动物的认识。宠物性动物的宗教形象与世俗形象融合在一起。宠物具有欣赏价值和陪伴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受"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观念的影响,文人雅士描绘吟咏的诱导以及宗教因素的刺激,唐人对宠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其价值不断攀升,唐代的宠物经济逐步发展起来。随着唐代宠物饲养活动的兴盛,出现了一大批善驯禽兽的专家。人们对宠物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动物研究专着随之出现,这无疑促进了动物文化研究的发展。中唐以后,国势急转直下,初盛唐时期勇武善战的时代精神不再。文士们多有怀才不遇者,他们往往以宠物自况,表明情志。因此,饲养宠物的目的逐渐由功能层面的娱乐消遣,上升为心理层面的精神抚慰。宠物的大量饲养一方面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唐人的娱乐休闲生活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大量无实用价值的宠物的存在,消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助长了奢靡享乐的不良之风。由于善驯养宠物的人容易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脱离农业生产,以驯养宠物为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良性发展。

二、中印鹦鹉故事因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印鹦鹉故事因缘(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研究重难点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分类与整理
    第一节 胎生动物
    第二节 卵生动物
    第三节 神异动物
第二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意涵
    第一节 写实动物图像
    第二节 祥瑞动物图像
    第三节 象征动物图像
    第四节 装饰动物图像
第三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意涵的演变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时期
    第二节 隋唐时期
    第三节 归义军时期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
第四章 敦煌与其他地区动物图像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古印度佛教艺术动物图像比较
    第二节 与新疆石窟动物图像比较
    第三节 与中原地区石窟动物图像比较
    第四节 动物图像不同的原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1.3.1 普陀山
        1.3.2 空间叙事
        1.3.3 景观实践
    1.4 研究现状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5.2.2 翻山:妙庄严路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5.2.4 登高:香云路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7.3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东亚文化圈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理论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小结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一、章节问题
        二、词序倒置问题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小结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四、心挂在树梢上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七、狼和鹤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一、雁衔龟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小结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小结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一、朝鲜半岛
        二、日本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一、理家本生故事
        二、活猴肝故事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越语文献
后记

(5)“伊利沙”和“卢至长者”——佛经中的吝啬鬼典型及其故事的跨文化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利文《本生经》中的《伊黎萨本生》
二、汉译佛经中的《卢至长者因缘经》与吝啬鬼形象
    1.《旧杂譬喻经》中的伊利沙
    2.《卢至长者因缘经》
    3.汉译佛经中的其他吝啬鬼形象
三、印度民间故事集中的同类故事
四、卢至长者故事在中国的流传
    1.佛教类书中的摘录
    2.《卢至长者因缘经》的石刻本
    3.明杂剧《一文钱》
五、印度伊利沙/卢至故事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流变
六、缅甸的伊利沙本生故事泥塑
结 语

(6)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麽是佛缘成语
    第二节 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成语发展的影响
        一、扩大词法模式范围
        二、丰富成语构造素材
        三、化用陈言形成新语
        四、固有成语产生新义
        五、佛语俗化变为成语
    第三节 佛缘成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佛缘成语来源与形成的研究
        二、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三、佛缘成语与佛教文化的研究
        四、综合性研究与辞书编纂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佛缘成语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词汇学价值
        一、形式变化的多样性
        二、语义变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 辞书学价值
        一、厘清成语发展脉络
        二、纠正辞书释义偏误
        三、提供较早用例
    第三节 文化学价值
        一、探索佛缘成语生成的文化根据
        二、揭示佛缘成语蕴寓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佛缘成语的生成
    第一节 在线生成
        一、翻译生成
        二、撰述新创
        三、中土新创
    第二节 双音并合
        一、并合中土双音词
        二、并合梵汉双音词
        三、并合佛教双音词
    第三节 结构改造
        一、増加语素
        二、缩减整合
        三、结构调整
        四、改字换形
    第四节 化用佛教典故
    第五节 比喻凝固
        一、由一个比喻凝固生成
        二、由两个比喻凝固生成
    第六节 佛化固有成语
        一、沿用固有用法
        二、沾染佛教文化色彩
第四章 形式演变(上):变体
    第一节 概述
        一、什麽是成语变体
        二、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
        三、变体与同义成语的区别
        四、汉语成语变体的成因
    第二节 变体的时代特徵
        一、“经年累月”的来源及其变体的整理
        二、优势变体的成因
        三、变体的不平衡性与时代特徵
    第三节 变体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一、“韬光晦迹”的来源与变体
        二、统计与成因分析
第五章 形式演变(下):分化
    第一节 概说
        一、什麽是分化成语
        二、分化成语与变体的区别
    第二节 成语分化的成因及类型
        一、分化成语的形成原因
        二、成语分化的类型
    第三节 分化成语的形成方式
        一、结构调整
        二、语素替换
        三、增加语素
        四、省略语素
        五、新造词形
第六章 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
    第一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
        二、语境变迁: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
        三、俗解异构:语义演变的催化剂
    第二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特徵
        一、语义泛化:语用范围扩大
        二、语义俗化:佛教文化色彩脱落
        三、逆向引申:从抽象到具体
        四、改变方向:从隐含义向字面义转化
        五、隐喻类推: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第七章 佛缘成语演变专题研究
    一、佛经比喻:“心猿意马”的生成
    二、认知差异:“水乳”喻与“风浪”喻的分化
    三、文化互动:“改邪归正”变体的衍生
    四、语境变迁:“刀山剑树”的语义演变
    五、社会动因:“点铁成金”的生成与演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引用古籍书目
附录:佛缘成语参考条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净土变造像的图式特征
    二、净土变造像的艺术审美
    三、材料来源与材料处理
    四、研究方法及历史回顾
第一章 净土思想与早期净土变图式
    第一节 净土思想的崛起与净土世界
        一、净土思想的崛起
        二、弥勒菩萨与药师佛的净土世界
        三、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世界
    第二节 早期的西方净土信仰与造像类型
        一、阿弥陀三尊像类型
        二、偶像式西方变造像
        三、胜境式西方变造像
第二章 偶像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第一节 古印度无像时期—“对称式围绕”的产生
        一、古印度造像的象征性和完整性思维
        二、佛经中的“围绕”描述与完整性思维下“围绕”表现
        三、从完整式围绕到对称式围绕
    第二节 犍陀罗风格时期——“对称式围绕”的发展
        一、无像时期与犍陀罗时期造像风格对比
        二、完整性思维产生原因分析
        三、对称式围绕在犍陀罗造像中的发展
    第三节 从印度对称式围绕到中国偶像式净土变
        一、三尊像图式的由来
        二、“一佛二胁侍”造像形式产生
        三、从三尊像到偶像式净土变
第三章 胜境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第一节 建筑礼制对胜境式西方变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建筑礼制与佛教建筑
        二、北魏佛寺与西方胜境
        三、建筑礼制在早期西方变中的表现
    第二节 胜境式西方变纵深空间的形成
        一、中轴线与平行直交透视法
        二、平行直交透视空间的对称排布
第四章 西方变图式融合及其审美特征
    第一节 西方变图式新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偶像式与胜境式的发展融合
        一、偶像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二、胜境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三、偶像式与胜境式的融合
    第三节 西方净土变的象征性审美
        一、佛教文化象征物——行树、罗网、栏循
        二、印度尚七传统与“七宝”“四宝”
        三、中国文化象征物——华盖、斗拱、阙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汉译佛典文学与譬喻故事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譬喻与譬喻经
    第一节 譬喻
    第二节 譬喻经
    第三节 譬喻故事对佛经阅读与接受的意义
第二章 譬喻故事与佛经文本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佛法的产生与佛经文本的形成
    第二节 佛经文本的叙事特征与叙事结构
    第三节 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
    第四节 譬喻故事叙事与佛说法事件叙事的关系
第三章 譬喻故事的二元结构研究
    第一节 从二元对立原则到批评理论
    第二节 譬喻故事的二元结构
    第三节 譬喻故事与佛理的类比联系
第四章 譬喻故事与佛教业报思想研究
    第一节 譬喻故事的民间性
    第二节 譬喻故事中的丑陋人物形象
    第三节 佛教业报思想
    第四节 譬喻故事阅读中的化丑为美
第五章 譬喻故事与古印度财富继承制度研究
    第一节 从譬喻故事角度入手研究古印度财产继承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佛教与商人阶级
    第三节 譬喻故事与印度财富继承文化
第六章 譬喻故事对佛经文献研究的意义——以具体佛经文献研究为例
    第一节 譬喻故事对佛经的性质、成书年代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譬喻故事对佛经文献的校勘价值
    第三节 譬喻故事对散佚佛经的辑佚价值
第七章 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相似现象研究
    第一节 佛经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的相似现象
    第二节 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相似性问题的认识
    第三节 佛教传入前后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相似情况比较
    第四节 佛经譬喻故事对中国故事影响的事实
第八章 譬喻故事对中国动物叙事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先秦动物叙事
    第二节 魏晋以后人兽对话型叙事
    第三节 中国人兽对话型叙事出现的原因
    第四节 早期人兽对话型譬喻故事的翻译与影响
结语
附录1:论藏中阿婆陀那与经律(藏)对照表
附录2:佛经重出譬喻故事汇总表
附录3:中国文献收录佛经譬喻故事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所用版本与研究范围
    二、《太平广记》及轮回类小说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宋前轮回观发展及其哲学元素
    第一节 宋前轮回观念的发展概况
        一、印度佛教轮回观概况
        二、轮回观在中国流传概况
    第二节 宋前轮回观的哲学元素
        一、十二因缘
        二、三世论
        三、六道
        四、业
        五、形神
        六、涅盘
第二章 《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意蕴
    第一节 生死皆苦慈悲为怀
        一、原苦意识的悲剧意蕴
        二、慈悲意识对悲剧的推动
    第二节 诡谲六道意生怪诞
        一、轮回观传播中产生的怪诞
        二、怪诞的构成及其审美效应
    第三节 情味悠悠余韵绵长
        一、轮回观与情味审美
        二、情味与余味
第三章 《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艺术特征
    第一节 连环兜锁回环若圆
        一、连环兜锁的逻辑结构
        二、回环若圆的形式结构
    第二节 史幻相合虚实并生
        一、史幻结合的表现
        二、虚实并生的特征
    第三节 意逾于象兼得形神
        一、形神论争与意象关系
        二、小说中意象的特色构造
结语
余论
附录 《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分类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宠物与唐代社会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宠物"的界定与分类
    (二) 研究现状
一、唐代宠物的来源
    (一) 宫廷宠物
    (二) 民间宠物
二、唐代宠物的管理和保护
    (一) 管理
    (二) 保护
三、宠物与唐代世俗生活
    (一) 嬉戏陪伴
    (二) 斗动物戏
    (三) 舞兽表演
四、宠物与唐代宗教生活
    (一) 佛教文化中的动物
    (二) 道教信仰中的动物
    (三) 动物与符瑞
五、唐代宠物饲养的原因及影响
    (一) 原因
    (二) 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中印鹦鹉故事因缘(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D]. 尹璐瑶. 兰州大学, 2021(12)
  • [2]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伊利沙”和“卢至长者”——佛经中的吝啬鬼典型及其故事的跨文化流变[J]. 陈明. 国外文学, 2019(04)
  • [6]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 汤仕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12)
  • [7]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D]. 张哲. 西北大学, 2018(12)
  • [8]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研究[D]. 元文广. 西北大学, 2019(11)
  • [9]《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研究[D]. 保泽.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宠物与唐代社会生活[D]. 李星星. 安徽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中国和印度鹦鹉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