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不应过早地扩大规模

会计师事务所不应过早地扩大规模

一、会计师事务所不宜过早规模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力嘉[1](2021)在《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决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国内经济发展不断增速,规模也在逐渐增大。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各家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地找寻“求生存,谋发展”的前进之路。其中,企业并购这一经济手段得到了众多公司的青睐。一时间,并购规模不断激增,许许多多的“庞然大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国内市场,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态势。但是近几年中,特别是在2018年,商誉减值“暴雷”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报道之中。种种迹象表明,企业管理层存在不合理规避商誉减值的动机。企业管理层的不合理规避行为掩盖了企业并购项目业绩下滑的真相,时间一长,积累的隐患问题因某一“导火索”而集中爆发,导致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情况的发生,损害了股东与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与了解这一情况的后续影响,有关商誉与商誉减值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许多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能够对企业管理层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证券分析师关注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往往能敏锐的发现企业财报中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管理层的不合理行为。作为一种外部治理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证券分析师的监督作用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本文以商誉减值决策作为证据,通过研究证券分析师对商誉减值决策的影响,证实证券分析师的外部治理是否有效。首先,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参考、归纳并总结了已有文献,根据现有理论基础提出了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决策影响的假设。其次,本文合理选取与定义了有关证券分析师、商誉减值等变量。紧接着,依托实证研究法,本文根据2015-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描述性统计、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证券分析师的关注度增加会促使存在商誉减值迹象的公司计提商誉减值,证券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效果更加明显。最后,文章通过对证券分析师的监督效果其他证据的研究,以及对证券分析师工作经验对商誉减值决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分析师的工作经验高于平均值时,分析师的工作经验越丰富,越能促使商誉减值决策的发生,外部监督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企业的商誉减值决策与证券分析特征相联系,揭示了证券分析师对企业行为外部监督作用,发展了有关证券分析师对商誉减值决策的影响研究,丰富了证券分析师外部治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也进一步为商誉价值的形成机理与动因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本文也为完善公司治理、规范管理层行为、发展证券分析行业以及商誉减值方法都提出了一定的借鉴性建议,提供了改进的思路。

彭丽霞[2](2020)在《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门槛效应研究 ——兼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证券审计市场上的审计师正处于越来越繁忙的状态,主要源于以下原因: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的增加速度远不如所需审计的公司数的增长速度。一是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根据Wind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加不过1700家,2016年则已突破3000大关,2020年初达到3759家。自2018年11月起,我国新设科创板同时试点注册制的各项工作也开始有序推进,这会增加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二是我国挂牌公司数量众多。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初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8953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的数量有限,我国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增长缓慢,截至2019年底仍为40家。而该年最忙碌的审计师需要签署的审计报告为7份。另一方面,自2017年起,审计师被要求新增“关键审计事项”部分到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中,这直接导致了工作量的增加。审计师需要根据职业判断,就这些事项的数量和内容等具体情况,与客户的治理层和管理层进行充分地沟通,这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系统性工程。由此可见,年报审计期间每一位负有签字责任的审计师都承担着不小的工作量。那么,为了在次年4月底前披露年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审计工作,审计师能否从容应对?审计师过于忙碌是否会对备受关注的审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知觉负载理论,这可能取决于工作量是否在审计师可承载的范围内,但二者关系究竟如何,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针对现状,本文首先对审计师忙碌度、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质量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整理审计师忙碌度、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质量的内涵定义和衡量方式。汇总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目前已有研究较为丰富。近几年一些学者跳出已有的事务所层面和被审计单位层面,从审计师个人层面出发,探讨审计师个体异质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他们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为背景,深入研讨审计师相关审计问题,为本文的后续探讨奠定了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针对审计师个人忙碌程度的研讨并不多见,且已有研究多从线性关系角度考虑,因此我们可以深入拓展这一主题。其次,选取审计师忙碌度这一细分主题进行研究,对审计师忙碌度、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质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知觉负载理论、声誉理论和有限注意力理论,分析并提出审计师忙碌度影响审计质量的研究假设。同时引入审计师行业专长,探讨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行业专长差异,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产品差异化理论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参考现有文献和成果,计量审计师忙碌度、审计质量等变量,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通过STATA14.0统计软件,对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8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总体呈现倒U型关系:门槛值32.8431之前,审计工作量增加可显着提升审计质量;跨越门槛值之后,二者关系发生变化,由正转负。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行业专长差异,有行业专长审计师的门槛值高于全样本门槛值,无行业专长审计师的门槛值则低于全样本门槛值。由此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审计师前期增加忙碌程度可以提升审计质量,然而当忙碌度超过一定界线后则会降低审计质量,支持了知觉负载理论。二是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审计师行业专长而异,有行业专长审计师能更好地应对忙碌工作,加大早期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积极影响,缓解后期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本文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事务所和审计师角度出发,提出落实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强化行业协会引领作用、增强事务所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审计师素质与能力等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审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白海波[3](2018)在《BF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社会中所的角色和承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师事务所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国际“四大”会计师进军中国后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造成的冲击更大,他们以优质的服务在国内站稳脚跟,而我们国内的事务所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中小事务所尤为突出,在这种内忧外患、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选择一种即适合自身发展状况,又要满足外部环境需要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小型事务所的的代表,BF会计师事务所近两年发展遇到瓶颈、困难,专业人才流失、业务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存在战略定位不清、战略意识模糊的问题。本文围绕BF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展开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融合、微观与宏观融合、文献法和观察法结合。在研究中对事务所实际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运用发展战略理论、PEST分析法、波特竞争五力分析模型、SWOT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事务所进行定位并制定战略,经过对事务所面对的环境、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进行分析后得出集中化战略是当前适合BF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最后根据制定的战略提出BF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实施的相应保障措施。

尤晓斌[4](2018)在《Z律师事务所创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针的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我国的法律服务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律师事务所在面对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可以随时了解到法律以及法律的更新,随着裁判文书网的出现,各地案件的判例也供人随时查阅,传统依靠知识、关系和信息构筑的行业壁垒已不复存在。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大多表现出经营理念落后,没有系统的服务营销体系,难以符合当今法律服务市场的要求。本文以当前比较热门的创业营销理论为基础,辅以效果逻辑理论,创造性破坏理论及战略管理理论,通过查阅文献综述,总结其他学者的观点,总结现有学说的可行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工作的Z律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系统的分析了Z律师事务所的服务营销的现状,总结其在管理模式、团队建设、营销渠道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PEST和SWOT分析法对Z律师事务所内部环境优势、劣势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找出当下律所优势不能发挥,机遇难以把握的原因。通过总结律师事务所改革措施的问题,运用效果逻辑理论和创造性破坏理论对律师事务所情况进行剖析,提出Z律师事务所可以通过锁定服务对象,进而创造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而创造新市场的战略。最后在创业营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营销理论,提出Z律师事务所二次创业的营销策略。本文的研究主要观点如下:通过揭示中小律师事务所实际困难,运用创业营销理论以及效果逻辑理论和创造性破坏理论进行创新尝试,提出了先锁定目标客户,再创造新市场的创业营销策略。本文创造性提出将律师事务所与其他服务单位合作形成商业联盟,通过研究目标客户—小微公司以及创业公司的法律服务需求,为中小律师事务所脱离充满价格竞争、利润较低的民事诉讼服务提供新的营销思路,解决中小律师事务所案源不足和利润不足的问题。

李飞,陆鲲鹏[5](2017)在《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传统的会计教育是以账房师傅手把手教徒弟,一代传一代的方式进行的,且每个人记账的方式都大有不同,直至晚清之前,中国的会计教育是不成系统的。随着西方会计科学的传入和我国第一批留学归来的会计学者的推广,晚清时期,学堂的商科会计教育已经具备现代会计教育的雏形。在改良中式账簿与完全引进西方会计科学的激烈讨论中,"中华民国"时期的会计教育正式走向正轨,也可以说,中国系统的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教育是从中华民国开始的,而民国早期与后期又有不同。本文将根据中国会计教育发展的时间轴线,对中国古代会计教育与晚清商科会计教育作一梳理,并着重研究"中华民国"时期的会计教育,并从官办会计教育与民间会计教育两个方面来考量。

赵天雅[6](2015)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战略,2007年5月又发布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受上述文件的引导以及事务所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国内很快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事务所合并高潮。同时,作为一种服务性质的商品,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保证它得以稳定发展的根本要素。若不能保证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审计质量的提升是每个事务所都会面临的迫切问题。而事务所合并的初衷,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大规模、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改善审计服务的质量。目前,距中注协提出“做大做强”战略已经有7年时间,会计师事务所的整合期也应该过去,是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效果的最佳时期。到底事务所合并效果如何,“做大”和“做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是否事务所合并之后就一定会带来审计质量的提高呢?合并的意义是否已经真正实现?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验证。本文主要运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试图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和审计质量之间的联系。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假设合并会带来审计质量的提高。然后选取了2009年发生的8起典型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对经它们审计的124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其次,我们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选取了修正Jones模型计算出的企业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最后回归结论得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够较为显着地提高实际审计质量。最后,论文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导致审计质量无法显着提高的原因,为相关部门客观评价事务所实施“做大做强战略”的效果提供一些经验证据,并从国家和事务所两个层面提出优化合并重组、提升审计质量的对策,为我国审计市场的转型及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借鉴及启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结论更具说服力,一方面,拉长了时间期限,选用了合并前后各3年的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尽可能减少由于合并整合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本文控制了审计意见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只选取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

赵文明[7](2013)在《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处在信息化的业务环境之中。加快信息化建设,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信息技术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水平、以信息技术保障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以信息技术再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流程、以信息技术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服务价值,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促进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事实证明,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没有明确的信息化战略,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盲目进行信息化建设,必然是高风险、低收益,形成不能高度共享的信息孤岛,非但不能起到支撑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反而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掣肘。因此,本文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首先采用SWOT分析方法针对会计事务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以及内部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问题进行的详细的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的依据和条件;其次,利用战略目标转移法(SST)和关键成功因素法(CFS)的理论,分析出M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战略需求,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对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规划、步骤、总体架构、核心功能规划进行了研究,从企业战略的角度,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进行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架构,提出了核心功能的组成,并为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流程;最后,针对M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进度策略、核心功能的实施策略、供应商选择策略、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策略。论文所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各项实施策略对会计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赵丽霞[8](2012)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内部治理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的内部治理问题。文章首先介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制的背景及进程;在现有经济学关于复杂人假设、委托代理、企业性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界定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属性及内部治理的特殊性;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出现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四大”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的具体措施。第一部分,介绍文章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作为文献综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本文研究提供文献基础。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涉及到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复杂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第四部分,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属性、特点及其内部治理的特殊性。第五部分,分析我国会计事务所在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剖析其内在原因。主要从股权结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六部分,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借鉴国际“四大”的经验,为完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提出具体建议。

张旺峰[9](2011)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计服务作为注册会计师向其客户提供的一种有偿劳动,其定价方式除了跟一般的商品和劳务一样,要考虑其供求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反应审计服务的生产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够既保证事务所的健康发展,又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所以审计服务的定价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从理论上讲,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审计成本;二是审计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节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投入,而且还能够降低其所承担的审计风险。然而,自从Simunic(1980)开创了审计定价经验研究的先河后,大多数的中外学者在研究审计定价时并没有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约入经验模型中进行考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衡量的复杂性以及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等问题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作为突破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问题的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在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内部控制的目标确定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本文将这一总体目标分解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及资产安全性目标等五个子目标,基于可以获取的公开数据,将这些子目标转化为一套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指标权重的计算以及评价标准和得分方法的确定,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了确保该评价体系的可靠性,本文以2008年我国深沪两市1033家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真实水平的替代变量,从辨别能力和预测能力两个角度对本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践价值。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产品定价的真实规律,本文根据上述评价体系计算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得分,并以此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将其纳入审计定价模型,对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1395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审计费用水平与其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存在着不显着的负相关性;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公司治理变量,本文还发现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从而显着地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其次,本文还对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审计费用的变化情况(与2008年相比较)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发生了改变后,事务所也随之调整了审计收费水平。本文通过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而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其次,本文还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丰富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审计定价研究的文献,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审计市场产品服务的定价规律,为政府相关部门抑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及决策有用信息。

梁广全[10](2010)在《会计师事务所治理研究文献综述》文中指出会计师事务所治理问题一直是独立审计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对2000年至2008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治理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主要考察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治理问题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相关文献对会计师事务所治理问题的不同观点,指出公司治理研究对会计师事务所治理的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会计师事务所不宜过早规模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师事务所不宜过早规模化(论文提纲范文)

(1)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决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有关商誉的文献综述
        2.1.1 有关商誉本质的文献综述
        2.1.2 有关商誉确认与计量的文献综述
    2.2 有关商誉减值的文献综述
        2.2.1 有关商誉减值决定因素的文献综述
        2.2.2 有关商誉减值后续影响的文献综述
    2.3 有关证券分析师的文献综述
        2.3.1 有关证券分析师预测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3.2 有关证券分析师外部监督的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合并商誉
        3.1.2 商誉减值
        3.1.3 商誉减值迹象
        3.1.4 证券分析师
    3.2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号传递理论
        3.2.3 声誉理论
    3.3 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证券分析师关注度与商誉减值决策
        4.1.2 企业内部特征对外部治理的影响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定义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4 模型设计
        4.4.1 证券分析师对商誉减值决策的影响
        4.4.2 公司内部特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结果
        5.3.1 证券分析师与商誉减值决策
        5.3.2 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
        5.3.3 股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
        5.3.4 内部控制质量对上述关系的影响
    5.4 内生性检验
        5.4.1 控制个体固定效应
        5.4.2 证券分析师关注度的滞后期处理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替换关键变量
        5.5.2 利用Probit模型进行拟合回归
    5.6 进一步研究
        5.6.1 分析师的外部监督其他证明
        5.6.2 分析师的个人特征差异
    5.7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证券机构与证券分析师层面
        6.2.2 企业与企业管理层方面
        6.2.3 政府部门方面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门槛效应研究 ——兼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审计师忙碌度、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质量的定义与衡量
        2.1.1 审计师忙碌度
        2.1.2 审计师行业专长
        2.1.3 审计质量
    2.2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2.2.1 审计主体特征
        2.2.2 审计客体特征
        2.2.3 审计环境特征
    2.3 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机制
        2.3.1 审计师忙碌度直接影响审计质量
        2.3.2 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受调节因素的干扰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3.1 理论基础
        3.1.1 知觉负载理论
        3.1.2 声誉理论
        3.1.3 有限注意力理论
        3.1.4 委托代理理论
        3.1.5 产品差异化理论
    3.2 假设提出
        3.2.1 审计师忙碌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3.2.2 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影响的行业专长差异
第4章 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和门槛变量
        4.2.3 分组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第5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审计师忙碌度与审计质量的门槛效应存在性分析
    5.3 审计师忙碌度与审计质量的门槛回归结果分析
    5.4 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影响的行业专长差异
    5.5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2.1 落实监管部门监管职责
        6.2.2 强化行业协会引领作用
        6.2.3 增强事务所核心竞争力
        6.2.4 提高审计师素质与能力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BF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方式方法
        1.2.3 研究路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础理论
        2.1.1 战略管理理论
        2.1.2 基本竞争战略
        2.1.3 PEST分析法
        2.1.4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2.1.5 SWOT 分析方法
        2.1.6 STP战略
    2.2 研究现状
第三章 会计师事务所环境分析
    3.1 BF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3.1.1 基本概况
        3.1.2 事务所人员构成、业务情况、客户情况
        3.1.3 事务所存在的问题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2.2 经济因素分析
        3.2.3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3.2.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新进入者威胁
        3.3.2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3.3.3 客户讨价还价能力
        3.3.4 替代服务的威胁
        3.3.5 同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3.4 BF会计师事务所SWOT势态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发展机遇
        3.4.4 面临的威胁
        3.4.5 SWOT矩阵分析评价
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选择
    4.1 战略目标及定位概述
        4.1.1 战略定位
        4.1.2 战略目标
    4.2 发展战略制定
        4.2.1 战略目标
        4.2.2 竞争战略
        4.2.3 职能战略
    4.3 战略匹配选择
        4.3.1 战略选择
        4.3.2 战略重心
第五章 战略保障措施
    5.1 对事务所的整合工作
        5.1.1 事务所内部整合
        5.1.2 在价值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外部合并
        5.1.3 设立在业务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
    5.2 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实现团队的高质量
        5.2.1 促进招聘形式的多元化
        5.2.2 成立完整的培训体系
        5.2.3 规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5.2.4 努力建设科学的薪资激励机制
        5.2.5 拓宽职位的晋升渠道
    5.3 运用营销策略,实施品牌战略
        5.3.1 使用适当的策略来进行营销工作
        5.3.2 努力创新业务层次
        5.3.3 重视品牌战略,紧跟时代步伐
    5.4 努力发展新业务
        5.4.1 参加政府公布的招投标项目
        5.4.2 加强非审计业务的发展和学习
        5.4.3 努力拓展新业务
    5.5 高效质量监管控制体系的建立
        5.5.1 充分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
        5.5.2 设立对风险和质量进行监控的部门
        5.5.3 实行严格的三级复核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Z律师事务所创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创业战略
        2.1.2 创业营销
    2.2 创业理论
        2.2.1 效果逻辑理论
        2.2.2 创造性破坏理论
        2.2.3 创业战略理论
        2.2.4 创业营销理论
    2.3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综述
        2.3.1 研究现状
        2.3.2 文献综述
第3章 Z律师事务所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律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
    3.2 律师事务所经营
        3.2.1 律师事务所经营现状
        3.2.2 律师事务所经营问题
    3.3 律师事务所改革
        3.3.1 律师事务所改革现状
        3.3.2 律师事务所改革问题
    3.4 对Z律师事务所总结
第4章 Z律师事务所二次创业环境及SWOT分析
    4.1 二次创业环境分析
        4.1.1 外部环境分析
        4.1.2 内部环境分析
    4.2 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会分析
        4.2.4 威胁分析
第5章 Z律师事务所创业营销策略选择
    5.1 实施创业营销策略的准备
        5.1.1 规划创业目标市场
        5.1.2 设立营销部门
    5.2 创业营销的创业策略
        5.2.1 创造新市场分类
        5.2.2 创造客户需求
        5.2.3 创造客户关系
        5.2.4 创造商业联盟
    5.3 创业营销的营销策略
        5.3.1 产品策略
        5.3.2 价格策略
        5.3.3 渠道策略
        5.3.4 促销策略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民国会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前的中国会计教育
    (一) 晚清前的中国传统会计传承
    (二) 清末商科会计教育
二、民国时期公办会计教育
    (一) 会计制度建设
    (二) 会计人员选拔考试
    (三) 民国时期的公办学校会计教育
        1. 民初短期培训学校。
        2. 民初专门学校会计教育。
        3. 高等学校会计教育。
三、民国时期的民间会计教育
    (一) 民间会计教育专家
    (二) 私立学校会计教育

(6)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思路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2.1.2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2.2 文献述评
3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相关分析
    3.1 审计质量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3.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3.3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3.4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难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3.5 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的选取
        3.5.1 现有研究对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选取
        3.5.2 盈余管理作为衡量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4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理论基础
        4.1.1 规模经济理论
        4.1.2 声誉理论
        4.1.3 “深口袋”理论
    4.2 研究假设
    4.3 变量选取
    4.4 模型构建
    4.5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6 实证结果及分析
        4.6.1 修正的Jones模型回归
        4.6.2 描述性统计
        4.6.3 相关性检验
        4.6.4 多元回归分析
        4.6.5 稳健性检验
5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0 合并未显着提高审计质量的原因分析
        5.2.1 国家政策层面相关建议
        5.2.2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相关建议
    5.3 论文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
        1.2.2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
        1.2.3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2.4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战略
    1.3 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战略、企业战略、战略管理
        2.1.1 战略
        2.1.2 企业战略的概念
        2.1.3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面
    2.2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2.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
        2.2.2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2.3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2.3.1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内涵
        2.3.2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含义
        2.3.3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容
        2.3.4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
第3章 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战略规划
    3.1 M会计师事务所综述
        3.1.1 M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3.1.2 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情况
    3.2 M会计事务所信息化战略需求分析
        3.2.1 战略信息化需求
        3.2.2 管理信息化需求
        3.2.3 行业信息化需求
    3.3 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战略规划概述
        3.3.1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
        3.3.2 信息化战略使命和发展愿景
        3.3.3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一般原则
        3.3.4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
    3.4 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总体架构
    3.5 核心功能规划
第4章 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研究
    4.1 M会计事务所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
        4.1.1 核心功能实施策略
        4.1.2 进度管理策略
    4.2 供应商选择策略
    4.3 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策略
    4.4 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实施评价
        4.4.1 实施效果评价
        4.4.2 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内部治理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归纳演绎法
        1.2.2 系统分析法
        1.2.3 比较分析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本文的创新点
        1.3.2 本文的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学者关于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的研究
        2.1.2 国外学者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措施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学者关于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内部治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复杂人假设
    3.2 委托-代理理论
    3.3 企业的性质理论
    3.4 人力资本理论
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以及内部治理的特殊性
    4.1 会计师事务所的产生及其市场交易中的地位
    4.2 会计师事务所的特殊性
    4.3 会计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特殊普通合伙制及其治理
        4.3.1 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特征
        4.3.2 改制后会计师事务所治理的特殊性
第五章 改制后我国会计事务所在内部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5.1 股权结构不合理
    5.2 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5.3 激励与约束机制弱化
    5.4 风险控制与管理不力
第六章 完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对策
    6.1 “四大所”的内部治理经验
        6.1.1 决策机制
        6.1.2 绩效考核
        6.1.3 职位晋升机制
        6.1.4 收入分配机制
        6.1.5 质量控制机制
        6.1.6 企业文化建设
    6.2 强化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若干建议
        6.2.1 完善股权结构
        6.2.2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6.2.3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6.2.4 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综述
    2.2 审计定价的研究综述
    2.3 内部控制影响审计定价的研究综述
    2.4 研究评价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概念框架
    3.1 内部控制
    3.2 审计风险
    3.3 审计定价
    3.4 本章小节
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理论分析
    4.1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问题
    4.2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问题
    4.3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问题
    4.4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问题
    4.5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问题
    4.6 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检验
    5.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5.2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实证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与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制度的对策研究
    7.1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7.2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现状混乱的原因分析
    7.3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定价制度的对策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会计师事务所治理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
    (一) 会计师事务所硬治理
    (二) 会计师事务所软治理
二、会计师事务所外部治理
    (一) 市场治理
    (二) 政府治理
三、结语

四、会计师事务所不宜过早规模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决策影响研究[D]. 刘力嘉.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审计师忙碌度对审计质量的门槛效应研究 ——兼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差异[D]. 彭丽霞.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3]BF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研究[D]. 白海波. 西北大学, 2018(02)
  • [4]Z律师事务所创业营销策略研究[D]. 尤晓斌. 吉林大学, 2018(01)
  • [5]民国会计教育研究[J]. 李飞,陆鲲鹏. 江苏商论, 2017(11)
  • [6]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D]. 赵天雅.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7]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 赵文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5)
  • [8]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内部治理问题的研究[D]. 赵丽霞. 天津商业大学, 2012(10)
  • [9]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D]. 张旺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10]会计师事务所治理研究文献综述[J]. 梁广全. 财会通讯, 2010(27)

标签:;  ;  ;  ;  ;  

会计师事务所不应过早地扩大规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