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

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

一、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富康[1](2021)在《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水体水环境质量下降。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污染物总量控制,而实施总量控制的核心工作是进行总量分配。要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就需要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将总量控制目标具体分配至各污染源。因此,研究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模型,对改善水环境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汾河中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环境经济之间发展关系,合理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平性、可行性原则为基础,构建污染物总量分配体系,对污染物总量目标进行分配。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控制单元划分及水环境问题诊断按照《山西省水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对汾河中游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明确污染源、入河排污口与河流水域之间的关系,基于汾河中游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行政区划及流域汇水特征,对汾河中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文峪河、潇河采用Arcgis水文分析功能,进行水陆控制单元的划分。结果表明:1)汾河中游流域共划分为7个水陆控制单元,其中干流5个,支流2个。2)汾河中游流域2015-2019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逐年下降,但仍属于劣V类水体,水质以氮磷污染为主,其中NH3-N为首要污染物。3)汾河中游流域2017年COD、NH3-N的入河总量分别为20850.25 t、4466.46t,主要来源于汾河太原B段控制单元。(2)汾河中游流域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选择COD、NH3-N作为计算因,利用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汾河中游水质进行模拟,并采用公式法对汾河中游流域不同水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汾河中游流域COD的水环境容量为65900.83 t/a,其中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0172.11t、24498.22t、11230.5 t;NH3-N的水环境容量为3302.98 t/a,其中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环水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506.25 t、1223.92 t、572.81 t。(3)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以首要污染因子NH3-N为总量控制因子,在水环境容量和流域环境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2017年为基准年,选择容量总量的控制方式,通过“流域—控制单元—行政区—污染源”的三级分配体系,以公平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行行政区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采用信息熵对主观赋权的各分配指标权重进行修正,考虑不同组合权重方案下总量目标的二级分配,并利用基尼系数法对二级分配结果进行评估,表明以人口和GDP为主要影响因素时的分配方案基尼系数最小,分配方案最公平合理。在二级分配基础上,考虑排污单位的排污现状、处理能力、污染物排放标准,构建线性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结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污染物总量目标的最优化分配,将总量目标分配至各污染源。

秦雪芬[2](2021)在《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显着,具体表现为水土保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坡面土壤侵蚀控制、减少入黄泥沙等。但是,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的任务仍然艰巨,怎样巩固已有的水保效果、防止或减缓新的水土流失,是值得探讨并且急需得到答案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黄河山西段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为基础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状况进行分析。从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一级指标,及11个二级指标构建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动态分析: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整体呈增长趋势,治理效果显着。然而,在个别年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有减少现象,如2011-2012年,沿黄4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却减少了24.46万公顷;沿黄19县中除偏关县、吉县、平陆县外,其余16县均减少,共计减少12.81万公顷。(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2008-2018年,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变化与一级指标中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均密切相关。2011-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减少现象可能受社会经济、综合治理措施的影响,包括资金投入、种草措施有待加强。(3)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金投入、种草措施、监管工作等方面。建议: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李曙[3](2021)在《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然而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环境压力。山西省作为我国资源型大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体的重型工业体系,然而依靠能源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提高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山西省建设环境友好型工业的重大课题。工业环境效率强调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产出,它是评价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重要指标,提升工业环境效率是山西省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关键。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测度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分析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探究影响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十一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从静态角度测度了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分析了各市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并利用σ值检验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收敛性;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简称ML指数)从动态角度考察了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变化特征,并将ML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效率改进指数,研究工业环境效率变化的驱动因素;运用面板数据的灰色矩阵相似关联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环境管理力度和能耗排放六个方面探究其对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2008-2017年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介于0.692-0.854之间且其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大,各市工业环境效率地区呈不同的变化特征,朔州和临汾工业环境效率始终处于有效前沿面上,太原和吕梁仅在2017年存在效率缺失,大同、晋城和忻州市的环境效率值呈增长趋势,长治、晋中和阳泉市工业环境效率值波动变化,其中长治和晋中工业环境效率在2016年之后均达到最优水平,运城市呈倒“U”型的变化特征,各地级市工业环境效率的差异不断缩小,工业环境效率呈现出σ收敛特征;(2)山西省工业与资源环境高度协调发展的城市为太原市、朔州市、临汾市和吕梁市,大同和忻州为较不协调发展的城市,其余均为较协调发展的城市;(3)2008-2017年间山西省ML指数均值为1.0282,表明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年平均增长率为2.82%,技术进步是推动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ML指数上升的主导力量,多个地区技术进步指数(MLTC)和效率改进指数(MLTEC)大于或等于1,部分城市未达到最优生产规模,影响工业环境效率的改善;(4)产业结构和环境管理力度对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度较大,为高关联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能耗排放均为较高关联度因素,对外开放水平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最低。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2)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技术研发;(3)加大环境监管,注重保护环境;(4)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商投资;(5)加强地区交流,缩小区域差异。

郑琦[4](2021)在《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作为社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山西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依赖化石能源,目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仍旧突出,资源短缺、能源供给不匹配、人口过度增长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城市环境的治理工作要优化、治理效率同时也要提升。基于此,从山西省实际状况出发,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城市环境治理研究的进展做出整理,同时结合了山西省目前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系统性地探讨了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的现状。选取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适用于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SBM超效率模型、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山西省环境治理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影响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2009-2018年,山西省11个地市之间差异较大,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虽然起伏略有波动,但整体表现为上升态势。2009-2018年阳泉市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最高,临汾市、晋中市、吕梁市排在末尾,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急需要提升。(2)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模式:高效率模式、中效率模式、低效率模式。其中阳泉市、朔州市处于高效率模式,除此之外的9个城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3)通过研究发现,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起积极作用的包括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治理投资、城市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城市科技发展水平、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起消极作用的是城市产业结构。最后,结合山西省具体情况,从制度、经济、产业结构、多方协同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助力山西省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

白亚妮[5](2021)在《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实践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开发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区域的进步,但同时不合理的资源开采方式也对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空气、水系、土壤、植被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资源储量下降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自山西省被列为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的试点以来,陆续出台了多项煤炭产业政策,将区域转型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真正开始重视矿山生态补偿,将矿山生态补偿理论付诸实践。本文运用生态补偿相关理论,研究了自2007年以来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政策实践活动,并对补偿绩效进行评价分析。首先,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其次对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资源补偿、环境补偿以及区域补偿三个角度出发梳理山西省现有的生态补偿政策,并对目前的补偿机制和补偿模式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对山西省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工程和孝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工程来进一步说明山西省的矿山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情况,同时对山西省在矿山生态补偿中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矿山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分析构建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资源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选取评价指标,从而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指标权重和绩效指数进行分析,最后就山西省在执行矿山生态补偿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成效显着,区域补偿对于产业结构改善最为明显;对矿山生态补偿效果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为资源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后的生态补偿绩效明显大于实施前,理清税费关系对矿山生态补偿至关重要。同时针对山西省在矿山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对矿山生态补偿政策研究,建立补偿绩效评价制度,推进市场化补偿,从而提高生态补偿绩效。

童超[6](2020)在《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GDP作为核心经济指标,未体现资源环境因素的不足日益凸显。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陆续启动绿色GDP研究和实践,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绿色GDP探索一度进入低谷。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政策日趋严格,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效,社会各界对绿色GDP的数据需求越来越迫切。2015年,环保部宣布重启绿色GDP研究,称为绿色GDP2.0。一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多数研究侧重于技术评估层面,缺乏经济理论和核算理论支持,也缺乏统一的核算方法,导致核算结果不可加、不可比,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针对当前绿色GDP研究存在的问题,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里,按照绿色GDP研究范式,保持绿色GDP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学本色,体现资源耗减、环境污染和环境改善等因素,构建指数并进行估价,最后以山西省为例计算出全省和各市绿色GDP。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重构绿色GDP核算理论框架。本文针对当前绿色GDP1.0和2.0研究存在的不足,根据核算理论,结合当前生态环境政策日趋严格的背景,提出理论框架的前提假设:污染物产生的同时即由企业自行无害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比较明确投入产出关系的绿色GDP核算理论框架,主要做法是:1.拓展核算范围,虚拟一个资源环境部门;2.重构投入产出关系,将资源耗减和公共环保支出视为该部门的投入,将环境污染视为负产出;3.考虑环境改善产出,将其作为一项因子体现在环境污染指数中;4.将资源和污染物价格作为内生变量,克服价格外生给定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二是重构绿色GDP物量核算方法。构建统一的物量核算单元——资源耗减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主要做法:1.采用最新研究成果拓展生态足迹方法的范围,解决现有方法难以度量矿产资源耗减的不足,将核算范围拓展到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以生态足迹为同度量因素,结合山西省涉及的主要资源类型,构建资源耗减指数。2.按照主要污染物的环境监测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和产排污系数计算污染物排放量,采用经验判断与熵值法等方法为25种环境污染物赋权,同时,充分考虑环境改善因素,以造林面积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构建环境改善因子,构建体现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指数。三是重构绿色GDP的价值量核算方法。主要做法是:1.根据能源距离函数和拉格朗日原理,推导资源耗减指数影子价格公式,将资源耗减指数作为一项新的投入,与资本、劳动和产出等指标共同纳入超越对数能源距离函数,利用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资源耗减指数的影子价格。2.根据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与利润函数的对偶性,推导环境污染指数影子价格公式,将资源耗减指数、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将环境污染指数和工业总产值作为负产出和正产出,纳入二次型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利用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环境污染指数的影子价格。3.直接求解出的影子价格是在最优化条件下的价格,本文根据非效率因素对其进行调整,并进一步根据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增加值率进行调整,得出可以直接用于调整GDP的实际价格。四是基于山西省数据,运用重构的核算框架和方法进行山西省绿色GDP的实证探索。从相关部门搜集整理山西省自然资源、环境污染、造林、工业生产和效益等数据,计算山西省资源、环境物量指数及其实际价格,并进一步计算2004-2017年山西省及各市资源耗减投入和环境污染负产出,结合整理搜集的公共环保投入,核算山西省及各市2004-2017年绿色GDP数据。经与相关研究对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文计算的物量指数、实际价格以及绿色GDP,能够体现生态环境政策变化,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山西省绿色发展成果。本文创新点:一是重构绿色GDP核算的理论框架,与之前研究相比,本文核算框架改进之处是:引入负产出概念、重构投入和产出指标、符合投入产出一致性等核算原则,从流量角度进行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核算,可以得出一个有减有加,体现环境治理效果的绿色GDP指标。二是将指数方法引入绿色GDP的物量核算,与现有框架中碎片化的分项进行物量核算相比,将指数用于物量核算是统一的核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核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核算范围全面且易于拓展,新的资源和污染物类型可以很方便的纳入指数。三是将距离函数引入绿色GDP核算并进行统一估价,采用能源距离函数求解资源耗减指数影子价格,采用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求解污染物影子价格。影子价格优点是能够体现资源和环境服务稀缺性,方向性距离函数适用于解决负产出问题,因此,本文核算方法和核算理论框架具有一致性。四是数据创新,1.本文整理长达14个年度的省级与市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506种产品),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资源耗减投入和环境污染负产出,包括10种资源和25种污染物,核算范围明显比当前相关研究更加全面;2.本文采用更加细分的企业数据,经梳理国内公开发表的绿色核算和资源影子价格等相关研究,其数据均由包含非采矿业产值的企业层面产值数据汇总得出,暂未发现采用更加细分的企业数据进行资源耗减和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在企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采用企业的采矿业产值,而非采矿企业总产值,可以更准确度量采矿业产出和核算资源价值;3.本文各指标均由相同的企业数据汇总得出,提升估价和核算的准确性。

唐家凯[7](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周璞[8](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杨娜[9](2020)在《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以能源和工业发展闻名,在转变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中被国家列为重点试验城市,但由于能源开采和城市化发展的推进,近年来山西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受破坏,土地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安全健康状况受到重创,整体生态环境堪忧。近年来国家和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从认识层面到要求和部署层面的高度提升,并且在2017年9月11日国家就山西发展提出的专项整改意见中强调山西应突出生态优先原则,要求山西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启发我们对土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论文研究和分析了山西省及其11个城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土地生态足迹、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最后应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将这两项指标综合纳入编程系统,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其中生态足迹的研究是从建立生物资源账户和化石能源账户开始,再通过热量值来计算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接着配合各类产品分类计算生态足迹,比如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畜牧产品和化石能源产品,分别计算出了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足迹,最后分析计算了生态赤字和盈余、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等。耦合协调度的研究则是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算出权重,接着得出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分析计算了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程度,来分析和研究每个城市该属性的空间聚集性和异质性。最后为了解决这两项评价结果的冲突,减少决策风险,论文通过编程来将这两项指标纳入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中,最终运行得出每个城市关于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得分。论文主要目的是通过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综合分析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现状和耦合协调现状,并精准聚焦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短板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山西省今后实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体现转变本省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性,从而更好地协调区域资源,让本省及各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人文等均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郭玥[10](2020)在《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强乃至全球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财富也在不断增加。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引发了资源耗竭、生态破坏与区域发展衰退等问题,能源开采强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大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承受着更为沉重的压力,严重阻碍及制约了我国特别是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作为典型资源型省份,较为迅速的工业化为我国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撑。与此同时,因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要素配置水平初级化且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山西省面临陷入“资源诅咒”困境,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并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构筑绿色治理体系、提升区域绿色化水平、走绿色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科学评价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足矛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依据,分析资源型地区特点并以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能源生产消费现状,选取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DEA模型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山西省及其11个地市2008—2017年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最后,以各地市绿色发展效率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单位GDP能耗、环保投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六个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建立Tobit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做出分析解释,以此作为理论依据,为山西省及其他资源型地区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提供针对性决策参考。研究发现:(1)2008—2017年山西省整体绿色发展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转型成效初步显现。(2)山西省绿色发展水平分布不均衡且区域差异较大,整体上晋北和晋中地区优于晋南地区,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2008—2017年太原绿色发展效率均值最高,吕梁、运城、临汾的均值排在末尾,绿色发展效率亟待提高。(3)在经济发展层面,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在能源与环境规制层面,能源消耗程度与绿色发展呈负相关,而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对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城市化水平层面,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步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尽管山西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处于向好趋势,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应结合省情及各地市绿色发展水平现状,因地制宜进行调整与改进。山西以及同类型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可调和性,因此,应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筑绿色治理体系,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建设绿色环保城市,倡导绿色消费观念。

二、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容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分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水环境容量
        2.1.2 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分配
    2.2 技术方法
        2.2.1 水环境容量计算
        2.2.2 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
3 研究区概况及水环境系统分析
    3.1 流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水文气象特征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水功能区划与控制单元划分
        3.2.1 水功能区划
        3.2.2 控制单元划分
    3.3 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3.3.1 水质评价指标与方法
        3.3.2 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
        3.3.3 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3.4 汾河中游流域污染负荷核定
        3.4.1 污染物排放状况调查
        3.4.2 汾河中游流域污染物排放汇总
    3.5 小结
4 汾河中游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4.1 汾河中游水质模型构建
        4.1.1 水动力模型的构建
        4.1.2 水质模型的构建
        4.1.3 模型参数率定
        4.1.4 模型验证
    4.2 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
        4.2.1 控制因子及水质目标
        4.2.2 设计水文条件
        4.2.3 水质综合降解系数
    4.3 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4.4 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4.4.1 基础资料合理性分析
        4.4.2 计算条件合理性分析
        4.4.3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4.5 动态水环境容量分析
        4.5.1 不同水文期水环境容量动态变化分析
        4.5.2 不同控制单元河段水环境容量动态变化分析
    4.6 小结
5 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
    5.1 总量控制指标与控制目标的确定
        5.1.1 基于EKC曲线的汾河中游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5.1.2 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5.1.3 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
    5.2 基于TMDL的NH_3-N总量一级分配
    5.3 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NH_3-N总量二级分配
        5.3.1 分配模型
        5.3.2 分配系数的确定
        5.3.3 基于信息熵的权重确定
        5.3.4 污染物总量初始分配结果
        5.3.5 方案公平性评估
        5.3.6 污染物总量二级分配结果
    5.4 基于线性规划的NH_3-N总量三级分配
        5.4.1 分配模型
        5.4.2 分配方案
    5.5 方案合理性对比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进展
        1.2.2 相关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
        2.1.1 水土流失的内涵
        2.1.2 水土流失的类型
        2.1.3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2.3 山西省水土流失现状
第三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分析
    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基本原理
        3.1.2 数据来源
        3.1.3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趋势检验
    3.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1 沿黄4 市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2 沿黄19 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驱动因素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指标含义及获取
        4.1.4 数据来源
    4.2 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
        4.2.1 熵权法基本理论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4.3 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驱动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4.3.1 整体关联度分析
        4.3.2 加权关联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成效显着
        5.1.1 水土流失治理的阶段性问题
        5.1.2 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分析
    5.2 结论
第六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6.1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6.1.1 资金投入有待加大
        6.1.2 种草措施有待完善
        6.1.3 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6.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防治措施
        6.2.1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6.2.2 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
        6.2.3 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6.2.4 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均值化略表
    附录二 、绝对差略表
    附录三 、关联系数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3)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环境效率与工业环境效率内涵研究
        1.2.2 工业环境效率的研究角度
        1.2.3 工业环境效率的研究方法
        1.2.4 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模型构建
    2.1 山西省概况
    2.2 山西省工业发展基本状况
        2.2.1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2.2.2 工业能源消耗
        2.2.3 工业污染排放
    2.3 工业环境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2.3.1 环境效率测度方法比较
        2.3.2 工业环境效率静态模型构建
        2.3.3 工业环境效率动态模型构建
        2.3.4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2.3.5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评价
    3.1 静态评价实证分析
        3.1.1 工业环境效率总体变化分析
        3.1.2 工业环境效率地区差异分析
        3.1.3 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3.1.4 收敛性分析
    3.2 动态评价实证分析
        3.2.1 山西省工业环境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3.2.2 山西省各地市工业环境生产率地区差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面板数据的灰色矩阵相似关联度模型
    4.2 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
    4.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的对策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治理效率
        2.1.2 环境治理
        2.1.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城市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发展状况分析
    3.1 自然地理状况
    3.2 社会经济状况
        3.2.1 城镇化水平
        3.2.2 经济发展水平
        3.2.3 产业结构
    3.3 环境状况
        3.3.1 大气环境状况
        3.3.2 水环境状况
        3.3.3 固体废弃物处理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测度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依据
    4.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静态测度
        4.2.1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整体性分析
        4.2.2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比较分析
        4.2.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模式分析
    4.3 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动态测度
        4.3.1 城市环境治理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4.3.2 城市环境治理的规模效率分析
        4.3.3 城市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理论模型构建
    5.3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升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对策
    6.1 完善法制政策建设
        6.1.1 强化法律手段
        6.1.2 优化政策制定
    6.2 协调经济运行机制
        6.2.1 充分发挥环境税费的作用
        6.2.2 有效改善排污权交易机制
    6.3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6.3.1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6.3.2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6.4 推进社会协同治理
        6.4.1 发挥党组织主体责任
        6.4.2 引导公民参与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5)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实践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补偿内涵
        1.2.2 补偿实践
        1.2.3 补偿标准
        1.2.4 补偿绩效评价
        1.2.5 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基本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矿山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矿山生态补偿概念
    2.2 矿山生态补偿经济学理论
        2.2.1 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
        2.2.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公共物品理论
    2.3 矿山生态补偿原则
        2.3.1 环境责任原则
        2.3.2 时序性原则
        2.3.3 新旧分治原则
    2.4 生态补偿类型
        2.4.1 资源补偿
        2.4.2 环境补偿
        2.4.3 区域补偿
    2.5 生态补偿模式
        2.5.1 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
        2.5.2 市场主导的生态补偿
        2.5.3 准市场化的生态补偿
    2.6 补偿绩效评价模型
    2.7 小结
第3章 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实践
    3.1 配套政策
        3.1.1 资源政策
        3.1.2 环保政策
        3.1.3 区域发展政策
    3.2 补偿机制
        3.2.1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3.2.2 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
        3.2.3 完善政府监督惩罚机制
    3.3 重点工程
        3.3.1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
        3.3.2 孝义经济开发区建设工程
    3.4 生态补偿评价体系
    3.5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及结果分析
    4.1 矿山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熵权TOPSIS法
    4.3 矿山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4.3.1 指标权重分析
        4.3.2 绩效评价
    4.4 小结
第5章 推进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的相关对策建议
    5.1 强化矿山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5.2 建立矿山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制度
    5.3 推进生态补偿模式市场化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6)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绿色GDP定义和核算思路
        2.1.1 定义
        2.1.2 货币化核算思路
        2.1.3 非货币化核算思路
        2.1.4 各国核算研究与实践
    2.2 资源耗减核算研究
        2.2.1 资源耗减实物量和指数核算
        2.2.2 资源耗减估价
    2.3 环境降级核算研究
        2.3.1 环境污染实物量和指数核算
        2.3.2 环境降级估价
        2.3.3 环境改善核算
    2.4 环境保护支出核算研究
    2.5 文献评述
        2.5.1 核算理论评述
        2.5.2 核算方法评述
        2.5.3 核算数据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3.2 SEEA核算体系
    3.3 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3.4 福利经济学理论
    3.5 外部性理论
    3.6 边际成本理论
    3.7 小结
第4章 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重构
    4.1 绿色GDP定义和相关界定
        4.1.1 绿色GDP定义和公式
        4.1.2 绿色GDP核算原则和时空界定
    4.2 绿色GDP核算框架重构
        4.2.1 SNA和 SEEA局限性
        4.2.2 拓展生产范围
        4.2.3 虚拟资源环境部门
        4.2.4 纳入环境改善因素
        4.2.5 引入负价值概念
        4.2.6 重构投入和产出关系
        4.2.7 改进的绿色GDP核算框架
    4.3 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构建
        4.3.1 资源耗减投入
        4.3.2 公共环保投入
        4.3.3 包含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负产出
        4.3.4 GDP和各科目的逻辑自洽性
        4.3.5 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
    4.4 绿色GDP物量核算方法重构
        4.4.1 指数在绿色GDP核算中的适用性
        4.4.2 资源耗减指数构建
        4.4.3 环境改善因子构建
        4.4.4 体现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指数构建
    4.5 绿色GDP价值量核算方法重构
        4.5.1 构建估价机制
        4.5.2 引入距离函数
        4.5.3 采用线性规划方法
        4.5.4 求解影子价格
    4.6 小结
第5章 山西省资源和环境物量指数构建
    5.1 研究地区概况与数据
        5.1.1 山西省资源和环境概况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代表性、匹配性和全面性
    5.2 资源耗减指数构建
        5.2.1 资源耗减核算对象和范围
        5.2.2 资源耗减指数计算公式
        5.2.3 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耗减指数
    5.3 环境污染指数构建
        5.3.1 环境污染核算对象和范围
        5.3.2 环境污染指数计算公式
        5.3.3 环境改善因子构建
        5.3.4 环境污染指数权重计算
        5.3.5 包含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指数
    5.4 小结
第6章 山西省资源和环境物量指数估价
    6.1 资源耗减指数影子价格测度
        6.1.1 生产可能性集和能源距离函数
        6.1.2 指标选择、创新和描述性分析
        6.1.3 模型设定和影子价格公式推导
        6.1.4 影子价格求解
    6.2 环境污染指数影子价格测度
        6.2.1 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
        6.2.2 指标、方向向量选择和描述性分析
        6.2.3 模型设定和影子价格公式推导
        6.2.4 影子价格求解
    6.3 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指数影子价格调整
        6.3.1 基于非效率因素调整的原理和方法概述
        6.3.2 基于价格指数和增加值率调整的方法概述
        6.3.3 经调整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指数实际价格
    6.4 小结
第7章 山西省绿色GDP核算与分析
    7.1 绿色GDP各调整项目核算与分析
        7.1.1 资源耗减投入核算与分析
        7.1.2 公共环保投入核算与分析
        7.1.3 环境污染负产出核算与分析
        7.1.4 调整项目合计与分析
    7.2 绿色GDP总量核算与分析
        7.2.1 山西省绿色GDP总量核算与分析
        7.2.2 山西省各市绿色GDP总量核算与分析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1 研究结论
        8.1.2 政策建议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04 -2017年山西省各市造林面积
    附录2 2004 -2017年山西省各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7)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9)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生态足迹理论
        1.3.2 城市化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4 耦合理论
        1.3.5 土地生态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1.4.3 数据来源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基础条件
    2.2 山西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历程
    2.3 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
    2.4 山西省土地生态现状
        2.4.1 基于土地利用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2.4.2 基于重心模型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生态足迹研究
    3.1 生态足迹概念界定
    3.2 “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建立
        3.2.1 建立生态足迹模型账户
        3.2.2 山西省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计算
    3.3 山西省2005年-2018年生态足迹计算
        3.3.1 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3.2 畜牧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3.3 化石能源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4 山西省各地级市土地生态足迹计算
    3.5 山西省生态足迹多角度分析
        3.5.1 山西省土地生态赤字/盈余
        3.5.2 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计算
        3.5.3 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耦合协调度研究
    4.1 土地生态安全和城市化发展评价体系建立
        4.1.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PSR模型原理
        4.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3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山西省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分析
        4.3.1 耦合计算与分类
        4.3.2 两项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4.3.3 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5.1 基于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的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应重视的两个关系
        5.2.1 处理好各类土地系统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关系
        5.2.2 处理好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绿色发展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绿色发展相关概念概述
        2.1.1 效率与生产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生态效率
        2.1.2 绿色发展效率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文明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效率理论
    2.3 绿色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2.3.1 国外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2.3.2 国内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山西省绿色发展概况分析
    3.1 山西省经济发展概况
        3.1.1 经济发展概况
        3.1.2 经济总量分析
        3.1.3 产业结构概况
        3.1.4 城市经济概况
    3.2 山西省绿色发展的投入产出状况分析
        3.2.1 山西能源生产消费现状分析
        3.2.2 绿色发展投入产出指标分析
    3.3 山西省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1 山西绿色发展的机遇分析
        3.3.2 山西绿色发展的挑战分析
第四章 基于DEA模型的山西省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4.1 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方法的选取
        4.1.1 DEA方法简介
        4.1.2 基于DEA方法的效率评价原理
    4.2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4.3 变量选取与说明
        4.3.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指标描述性统计
    4.4 基于DEA模型的山西绿色发展效率评估
        4.4.1 山西省绿色发展效率测算结果
        4.4.2 山西各地市绿色发展效率测算结果
第五章 山西省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
        5.1.1 经济发展程度与绿色发展效率
        5.1.2 能源、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
        5.1.3 城市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
    5.2 模型介绍及指标选取
        5.2.1 模型设定及公式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2.3 指标描述性统计
    5.3 基于Tobit模型的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3.1 实证结果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以山西省为例的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2.2 构筑绿色治理体系,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6.2.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6.2.4 建设绿色环保城市,倡导绿色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D]. 张富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D]. 秦雪芬.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山西省工业环境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曙.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山西省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琦.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山西省矿山生态补偿实践及评价研究[D]. 白亚妮.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重构[D]. 童超.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杨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郭玥. 山西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