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缕梅12属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

中国金缕梅12属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

一、中国金缕梅科12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张希金[1](2020)在《大别山常绿阔叶乔木小叶青冈海拔分布格局及其生理成因》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有其特定的地理分布界限,低温常是分布前缘(海拔分布上限或水平分布北界)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高山树线等严酷环境下植被分布前缘(树线、林线等)生理成因已有大量研究,但未达到树线的树种分布前缘生理成因尚缺乏研究。且已有的树线和非树线的树木分布前缘生理成因研究主要集中于落叶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常绿阔叶树种研究匮乏。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树种分布前缘低温的生理限制机制对深入理解植物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以及预测物种分布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常绿阔叶林的主体,低温限制是其分布前缘的主要环境成因。本研究以处于我国东部亚热带北缘的安徽大别山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常绿阔叶乔木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为研究对象,通过(1)海拔梯度上种群调查与生境监测,结合树木年轮学,解析小叶青冈种群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进一步分析成年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在温度梯度上的变化,以及幼苗分布上限个体的NSC含量和生长速率对截芽、脱叶实验处理的响应,揭示小叶青冈海拔上限形成的生理限制途径是碳源限制还是碳汇限制;(3)同时分析光合生产器官(叶片)和光合产物存储器官(木质部薄壁组织)结构性状随温度梯度的变化,阐明海拔上限小叶青冈的低温适应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小叶青冈种群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均表明海拔分布上限种群更新受限,且随海拔升高幼苗密度从低海拔1175 ind/ha逐渐降低到海拔分布上限0 ind/ha。种群密度、幼苗密度和1.5 m以上个体密度均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幼苗密度与各温度指标的相关性高于1.5 m以上个体密度与各温度指标的相关性。随海拔增加小叶青冈种群的消退与温度降低紧密相关,表明高海拔的低温环境是决定小叶青冈分布前缘的主导因素。2)海拔分布上限小叶青冈年轮宽度与当年1月份(最冷月)均温、上一年6月份降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上一年8月份降水呈显着负相关。低海拔小叶青冈年轮宽度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显着,而仅与10月份降水呈边缘显着。表明随海拔升高,温度对小叶青冈生长的影响增强,且主要表现为冬季低温的限制,同时8月份大量降水事件也会限制海拔分布上限小叶青冈生长。3)各季节海拔分布上限小叶青冈成年植株NSC含量均不低于低海拔植株,其中生长季初期(春季)和生长季旺盛期(夏季)老枝NSC含量随海拔增加呈显着增加趋势,表明各季节海拔分布上限小叶青冈碳供应充足,不支持碳源限制假说,倾向于支持碳汇限制假说。4)幼苗生长指标(当年生枝长、株高增量、基径增量)在脱叶、截芽和对照组间无显着差异;幼苗老枝中NSC含量在不同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小枝中脱叶组NSC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和截芽组。表明碳供应的盈亏对幼苗生长无影响。此格局不支持碳源限制假说,而倾向于支持碳汇限制假说。5)研究区域各海拔基于单位干重的叶氮(N)、磷(P)含量平均值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1.23%~2.31%、0.08%~0.24%,最高值均出现在春季;碳(C)含量的季节变化范围为48.27%~51.73%,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NSC含量的季节变化范围为10.41%~19.71%,各海拔最高值总体上出现在冬季;叶N/P、C/N和C/P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8.98~19.08、21.23~41.37和208.22~645.18,最低值均出现在春季。成熟叶片N含量、P含量、C/N、C/P和比叶重(LMA)均响应温度的变化,其中叶N、P含量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C/N、C/P和LMA随温度降低而增加,而叶NSC含量、N/P与环境因子没有显着关系。表明高海拔小叶青冈具有高LMA和氮磷利用效率。此外,增加冬季叶NSC含量,也是适应海拔分布上限低温环境的策略之一。6)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总含量(RAP)在20.64%~42.99%之间,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其中轴向薄壁组织(AP)含量(4.67%~11.67%)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射线薄壁组织(RP)(13.02%~37.84%)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且次生木质部RAP含量与NSC含量无显着关系。表明海拔分布上限小叶青冈碳存储空间(即RAP含量)充足,且碳供应状态与总存储空间无关。综上所述,低温对海拔分布上限小叶青冈的生理限制主要表现为碳汇限制,即低温直接限制了生长(细胞增殖)而非由于碳供应不足导致的。处在分布上限的小叶青冈,其光合生产器官和光合产物存储器官的结构性状均发生了显着变化,以适应低温环境。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未达到树线的树种分布前缘的成因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对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保育和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孙媛媛[2](2019)在《东南亚两个特有类群(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隶属于核心十字花目GRFT分支,在传统分类中一直位于山柑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将其从传统的山柑科排除,花粉形态、叶表皮微形态及胚胎学等证据也支持其新的系统学位置;但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的分类地位仍存争议,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技术、组织离析法以及扫描电镜4种方法对节蒴木和斑果藤属3种植物(斑果藤、锥序斑果藤和闭脉斑果藤)的茎叶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茎叶解剖结构在确定两个类群分类地位中的价值,分析了斑果藤属植物茎异常生长的生态学意义,并讨论了叶片适应干旱生境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支持节蒴木属和斑果藤属从山柑科分离通过对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茎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发现两者有许多不同于山柑科的茎解剖结构特征,如髓射线均为多列、未见单列,导管壁上纹孔具附物,斑果藤属具续发形成层的异常结构等均与山柑科不同。上述区别为节蒴木属和斑果藤属这两个类群从传统山柑科排除提供了更多的解剖学证据,支持二者从中分离。(2)恢复被子植物新科—节蒴木科节蒴木的茎解剖结构明显不同于木犀草科,如节蒴木为散孔材,导管壁上纹孔具附物,轴向薄壁组织多为环管束状,射线仅见多列等;而木犀草科为环孔材,导管壁上纹孔不具附物,轴向薄壁组织多为环管状,射线单列至多列。鉴于此,我们认为APG IV将节蒴木属并入木犀草科是不合适的,应该恢复节蒴木属科的分类等级—节蒴木科。(3)支持斑果藤族独立成科斑果藤属与同族的Forchhammeria具有许多不同于木犀草科的茎叶解剖结构特征,如续发形成层和多环异常维管束,散孔材,导管壁上有附物纹孔,环管状和星散状轴向薄壁,仅具多列射线等;而木犀草科无续发形成层和多环异常维管束,环孔材,导管壁上无附物纹孔,未发现星散轴向薄壁组织,具单列、双列和多列射线。叶主脉维管束排成一轮并向内凹陷,维管组织呈弓形、中央具髓,叶肉组织中有成片石细胞。从而我们认为将斑果藤族并入木犀草科是不合理的,应独立成科—斑果藤科。(4)斑果藤属具有许多与缠绕和攀援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斑果藤属茎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斑果藤在适应藤本植物缠绕攀援习性方面做出了许多结构的改变,如形成多环异常维管束以增加茎的柔韧性;加大导管直径、形成单穿孔板以提高水分输导效率;多列髓射线和环管状轴向薄壁组织用来保护输导组织和修复损伤;环管管胞、导管的附物纹孔和髓射线内丰富的淀粉粒等结构来应对导管栓塞。这些结构均可以在减少支持的同时而不降低其输导能力,以适应其攀援缠绕的生活习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5)斑果藤属具有一些旱生结构特征通过对斑果藤属植物叶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发现它们具有一些旱生结构的特征,如发达的厚角组织、髓、复表皮和丰富的表皮毛等,而这些特征均与斑果藤属的疏林生境相适应。

白露[3](2019)在《唐松草属两种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 L.)和欧洲唐松草(T.aquilegifolium L.)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唐松草属(Thalictrum)植物,二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存在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地。瓣蕊、欧洲唐松草均为多年生野生草本花卉,园林、药用、食用等价值高、效用大,当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理、化学成分等方面。本试验选取瓣蕊唐松草、欧洲唐松草的根、茎、叶三部分,运用石蜡切片法、徒手切片法等将其进行植物解剖,对二者作比较研究。同时观察其物候期,并结合植物解剖比较结果,在生境、演化地位、引种驯化等方面作详细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均为异面叶,表皮细胞呈深波状不规则多边形,上表皮无气孔,二者栅栏薄壁组织1-2层,海绵薄壁组织发达,有明显胞间隙。前者下表皮气孔密度231个/mm2,栅海比95.64%,叶片结构疏密度50.96%。后者下表皮气孔密度为202个/mm2,栅海比79.47%,叶片结构疏密度55.15%。瓣蕊、欧洲唐松草叶脉均在远轴端隆起,且欧洲唐松草隆起更加明显,二者叶脉中央有1束维管束,由1层维管束鞘包围。瓣蕊唐松草维管束中木质部导管列数为14-16,管径为10.66±2.50μm,欧洲唐松草维管束的木质部导管列数为10-12,管径8.95±1.57μm。气孔密度、栅海比、叶片结构疏密度、导管列数及管径等表明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结构相似,二者亲缘相近的同时又有种间差异,且后者更加耐阴。2、两种植物的茎均中空,由表皮、皮层、维管束构成。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茎表皮细胞为1层,皮层向内有厚角组织,维管束呈内外两环排列,内环较大,外环较小。瓣蕊唐松草内外两环维管束数目基本相同为18-23束,呈相间排列。欧洲唐松草内环维管束为13-14束,外环维管束较多,为21-23束,两束大的内环维管束中间排列1-2束小的外环维管束。二者作为双子叶植物却出现单子叶植物特征,说明其有所进化。3、瓣蕊、欧洲唐松草初生根木质部二原型,发育方式为外始式。前者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导管类型均为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后者初生、次生木质部导管类型均为网纹及环纹导管。瓣蕊唐松草次生根中导管管径19.87±5.13μm,欧洲唐松草次生根导管管径较小为15.79±5.26μm。二者次生根中厚壁组织束数基本相同,但欧洲唐松草单束厚壁组织所占面积较大,可获得更好机械支持。因此,欧洲唐松草比瓣蕊唐松草耐阴性更强,且可获得较高株型。4、两种唐松草属植物为中生植物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耐阴性,且生命力顽强。瓣蕊、欧洲唐松草茎中的维管束均呈内外两环相间排列的解剖学特征,证明了二者相近的亲缘关系及进化的依据。本试验也为植物分类学提供依据,为二者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为园林绿化广泛应用。

周玉洁[4](2018)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Benth.)Oliv.)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特有的残遗植物,对研究相关群落的系统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四药门花株形优美,花期极长,可作为优良的园林乡土植物。然而,目前该种仅有的4个自然居群,退化严重,迫切需要开展拯救保护研究。本研究开展四药门花的种苗培育和种群复壮研究,对四药门花分别进行组培快繁、高效施肥培育管理、接种AM菌根以提高抗旱性、不同居群迁地适应性、四药门花回归引种与迁地保护监测等研究,为四药门花的种群保护实践奠定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为:1、组织培养中,使用0.1%HgCl2对四药门花茎段灭菌,最优灭菌时长为10min。四药门花茎段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1/4 MS+6-BA 2.0 mg·L-1+KT 2.0mg·L-1+IBA0.2mg·L-1+AC 0.3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1.0 mg·L-1,最佳移栽基质为腐殖土。通过组织培养能在短期内培养大量的四药门花苗木,为四药门花迁地和种群复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施肥实验表明,四药门花对肥料配比的要求较高,最佳施肥配比的范围较小,过高或过低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效果均不显着,甚至会影响植株的生长,较佳的施肥处理,能够显着的提高四药门花的苗高、冠幅、地径、叶面积、根系生长、生物量等指标。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其最佳的施肥方式为:对2.5kg/盆土壤的四药门花施肥,首次将3.33g/盆磷肥(过磷酸钙)全部施入,每月按氮肥(尿素)0.13g/盆、钾肥(氯化钾)0.03g/盆,或者氮肥0.13g/盆、钾肥0.07g/盆,每盆的氮肥和钾肥溶于50mL的水后淋施。3、施肥和施菌能够提高四药门花的根系总长、平均根直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RT)、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植株营养等,进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正常水分下,仅施肥对植物的生长促进效果更好,受到干旱胁迫后,施菌对提高抗旱能力的效果更好。模糊隶属函数结果表明,既施肥又施菌更能提高四药门花的抗旱能力。4、四药门花根茎叶解剖结构表明了四个不同居群的四药门花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差异,广西和中山的四药门花居群叶上表皮垂周壁弯曲,下表皮气孔大,可能是对阴生环境的适应;贵州的四药门花居群上表皮垂周壁多边形或弧形,下表皮气孔小,密度小,可能是对阳生环境的适应;而香港的居群喜半阴。广西和贵州的四药门花居群上表皮角质层厚,叶片较厚,具有耐旱的结构,而中山和香港的四药门花居群相对不耐干旱。四药门花各解剖结构的可塑性较低,因此其生态适应能力较低,这可能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四个居群四药门花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中山的光合速率最高,而贵州的最低,且贵州、广西、香港三个居群的四药门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均低于正常水平,表现出光合不适应性。5、迁地保护地(中山树木园)和回归引种地(五桂山)四药门花检测结果均显示,近水和遮阴的四药门花的苗高、地径、冠幅、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远水和全阳环境,四药门花在迁地保护地的适应性情况弱于回归引种地,在叶片结构方面,栅栏组织、海绵组织、角质层厚度等指标比较结果均显示回归地的四药门花水分和光照适应力更强。本研究总结出了完整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高效施肥管理技术以及提高四药门花抗旱能力的配方,以及不同居群的解剖结构适应性特点,回归引种和迁地保护的适应性特点,为四药门花种群复壮奠定了良好基础。

杜婉[5](2016)在《花楸属部分植物次生构造和亲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楸属(Sorbus L.)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Rosaceae,Maloideae),约100种,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食用等价值。本试验运用醋酸-过氧化氢离析法、火棉胶切片法和SSR-PCR,对花楸属植物进行次生构造解剖研究和SSR分析,探讨其种间结构差异和种间亲缘关系,以期为该属种的界定提供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主要结论如下:1花楸属植物次生构造特征对花楸属7个分类群,即水榆花楸、裂叶水榆花楸、棕脉花楸、江南花楸、黄山花楸、少叶花楸、百华花楸次生构造特征研究显示:花楸属木材为散孔材,较原始;导管横切面为卵圆形,具多角形轮廓;薄壁细胞星散分布,偶见轮界状;木射线宽13列,均为异形射线;导管为管状分子,具螺纹加厚,两端为单穿孔板,在晚材小导管上偶见12个横隔的梯状穿孔板或网状穿孔板,长度范围498.6±122.0μm762.5±163.7μm;木纤维两端尖削,纤维壁较薄,长度范围830.1±107.2μm1184.8±186.3μm;单叶类花楸导管长度和木纤维长度均大于复叶类花楸,说明单叶类花楸较复叶类花楸原始。花楸属植物次生韧皮部横切面均由筛管、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组成,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交替重复出现,每隔一段距离就被呈弦向带状的纤维带隔开,偶尔有石细胞星散分布。单叶类花楸次生韧皮部纤维带呈带状,复叶类花楸韧皮纤维带则有成团趋势;单叶类花楸次生韧皮部纤维带宽度小于复叶类花楸。韧皮纤维两端尖削,纤维壁较厚,长度范围583.98±144.7μm846.6±163.4μm,单叶类花楸均大于复叶类花楸。基于次生构造的SPS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单叶类花楸和复叶类花楸差异显着,可被明显分开。2基于SSR标记的花楸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以单叶类水榆花楸、裂叶水榆花楸、棱果花楸、日本花楸、棕脉花楸、石灰花楸、江南花楸、褐毛花楸、大果花楸和复叶类黄山花楸、少叶花楸、百华花楸为试验材料,利用13对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01条条带,多态性条带101条,多态位点百分率达100%。每对引物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变化范围为410,平均值为7.7692;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变化范围为2.67826.5976,平均值为4.9762;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为1.09772.0400,平均值为1.7255;Nei遗传多样性(H)变化范围为0.62660.8517,平均值为0.7867;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分别为0.12730.4909和0.63240.8595,平均值分别为0.3385和0.7939。基于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两个类群:I类群和II类群,I类群均为复叶类花楸,II类群均为单叶类花楸。根据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结果分析,本研究支持将裂叶水榆花楸作为水榆花楸的变种处理,但不支持将棱果花楸作为水榆花楸的变种处理,也不支持将棱果花楸作为日本花楸的异名植物处理。

唐菁[6](2016)在《蓝果树科树种次生构造的解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植物解剖、红外光谱法及GC-MS法对蓝果树科(恩格勒系统)的喜树、蓝果树和珙桐3个树种次生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结构、细胞形态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目前蓝果树科已根据APGIII分类系统被并入山茱萸科,但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同时分析了山茱萸科山茱萸、梾木和灯台树3个树种的次生构造及化学成分,与蓝果树科3个树种进行比较,从次生构造和化学成分角度探究恩格勒分类系统中蓝果树科与山茱萸科亲缘及系统演化关系,分析APGIII系统对喜树属、蓝果树属和珙桐属树种分类的合理性。结果如下:(1)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木质部结构除木射线宽度、类型外,较为相似:均为散孔材,单管孔为主;导管两端具有梯状穿孔板,倾斜或甚倾斜横隔多数20至数十条,管间纹孔式对列,某些部分为梯状,螺纹加厚缺如;轴向薄壁细胞星散状;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及多列射线,部分射线细胞含树胶;射线-导管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蓝果树科3个树种多列射线为异II型及I型,喜树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04)个细胞,蓝果树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14)个细胞,珙桐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21)个细胞;山茱萸科3个树种多列射线为异III型及II型,山茱萸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46)个细胞,梾木木射线宽2-4(多数4个细胞,平均3.77)个细胞,灯台树木射线宽2-3(多数2个细胞,平均2.43)个细胞。(2)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木质部细胞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导管长度和穿孔板横隔数以及木纤维长度差异较大,各类细胞的宽度差异不明显。依据IAWA对导管长度的划分,6个树种导管平均长度属于>800μm的类型,导管平均长度珙桐>蓝果树>灯台树>喜树>梾木>山茱萸;喜树的平均穿孔板横隔数属于≤20条的范围,山茱萸科3个树种导管的平均穿孔板横隔数都属于20-40条范围,蓝果树和珙桐的平均穿孔板横隔数属于≥40条的范围,但珙桐平均穿孔板横隔数远多于其他5个树种,穿孔板横隔数珙桐>蓝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喜树;蓝果树科的3个树种木纤维长度均在≥1600μm的范围,山茱萸科的3个树种的木纤维长度均在900-1600μm范围,木纤维长度珙桐>喜树>蓝果树>灯台树>梾木>山茱萸。(3)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韧皮部结构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组成,差异显着,共有的细胞为筛管、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珙桐无韧皮纤维,喜树、蓝果树和灯台树韧皮纤维沿弦向带状排列,山茱萸和梾木韧皮纤维呈随机岛屿状排列。(4)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韧皮部细胞形态存在一定差异:筛管分子、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长度差异较大,宽度差异不明显。筛管分子从长至短为:珙桐>蓝果树>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韧皮薄壁细胞从长至短为:珙桐>蓝果树>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韧皮纤维从长至短为:喜树>蓝果树>灯台树>山茱萸>梾木。(5)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6个树种次生构造的红外光谱图表征的特征峰大体一致,但珙桐次生韧皮部在表征木质素的某些特征峰的存在和强度上与其他树种有所区别,而蓝果树和喜树则与山茱萸科3个树种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6)GC-MS分析表明,蓝果树科树种和山茱萸科的树种次生韧皮部化学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较为稳定的物质中,烷烃类和油酸为蓝果树科树种特有,而己醛糖为山茱萸科树种特有。蓝果树科和山茱萸科的6个树种的次生木质部特征表明珙桐与山茱萸科3个树种存在差异较大,而喜树和蓝果树与山茱萸科的树种的次生木质部则存在一定相似性。无论从导管长度还是穿孔板横隔数角度分析,珙桐都是最原始的。次生韧皮部韧皮纤维的排列形式差异较大,仅珙桐次生韧皮部无韧皮纤维,是最特殊的一类,此外珙桐的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长度最长,反应了珙桐最原始,与次生木质导管长度及穿孔板横隔数角度分析的结果一致,总的来说,珙桐具有更多的原始特征。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解剖特征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珙桐与其他树种的差异最大,认为将珙桐并入山茱萸科的观点有待商榷,喜树和蓝果树的各类特征与山茱萸科的3个树种接近,可并入山茱萸科。而GC-MS分析表明两个科存在较明显的不同,结果并不支持将蓝果树科并入山茱萸科。蓝果树科树种的分类位置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祁夏莉[7](2016)在《基于茎的解剖学证据对十字花目两个疑难类群(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的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蒴木科(Borthwickiaceae)和斑果藤属(Stixis)为核心十字花目GRFT分支的成员,传统上被置于山柑科(Capparaceae),它们的系统学位置及分类地位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茎解剖学结构及木质部特征往往为植物系统分类提供重要的参考,为了明确两个疑难类群的系统位置及分类地位,本研究使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离析法对单型科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3种植物茎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支持节蒴木属与斑果藤属从山柑科排除。这两个疑难类群与山柑科存在极大的差别,如斑果藤属茎中存在着连续形成层,而山柑科大多数属没有;两个疑难类群髓射线主要由薄壁组织组成,细胞中无明显淀粉粒,而山柑科髓射线中有管胞,薄壁细胞含大量淀粉粒;两个疑难类群未见单列射线,而山柑科具有单列射线。2.支持节蒴木属与斑果藤属为核心十字花目GRFT分支成员。由于节蒴木属、斑果藤属、Forchhammeria以及环蕊科和木犀草科的皮层薄壁细胞均具丰富的淀粉粒、木质部都具宽且多列的射线等特征,因此节蒴木属和斑果藤属作为GRFT分支的成员也得到支持。3.支持节蒴木科的成立。本研究发现节蒴木科与其近缘类群茎的解剖结构存在极大差异:节蒴木科皮层中具角隅厚角组织,而斑果藤属则为片状厚角组织;节蒴木科的木质部为复管孔,而木犀草科和斑果藤属除了复管孔外还具单管孔;节蒴木科不具连续形成层,髓部及髓射线尾端均无石细胞群,而斑果藤属及Forchhammeria均具连续形成层,髓部及髓射线尾端均有石细胞群。4.支持斑果藤科的成立。由于木犀草科茎中无连续形成层,髓射线尾部与髓部无石细胞群。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斑果藤属有明显区别于木犀草科的茎解剖特征,其茎中有连续形成层、髓部和射线尾端具石细胞群等,而这些特征在斑果藤族的其它类群如Forchhammeria茎中也存在。鉴于斑果藤族成员形态上共性很多,因此本研究支持斑果藤科的成立。5.茎解剖学特征可作为斑果藤属种间鉴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斑果藤属三个种的茎解剖结构观察,我们发现三者之间存在一些明显区别,如斑果藤表皮木质化程度高、无表皮毛、导管为复管孔且内部具丰富的内含物,而锥序斑果藤和闭脉斑果藤具表皮毛、导管多为单管孔,导管分子内部无内含物,这些不同点可作为物种鉴定的重要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补充了核心十字花目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植物茎解剖学的空白,而且为两个类群的系统位置及分类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证据。

张永福,韩丽,黄鹤平,陈泽斌,任禛,刘佳妮,彭声静[8](2014)在《荔枝、龙眼及龙荔的茎解剖结构比较》文中指出为了观察荔枝、龙眼和龙荔茎解剖结构的异同,采用徒手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对荔枝、龙眼和龙荔20份材料的茎横切面结构和导管分子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各试材的茎横切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周皮、皮层、维管组织、髓和射线,但其结构特征总体上差异较大;龙眼种质的平均髓率(26.19%)显着高于龙荔(22.43%)和荔枝(6.96%),各试材间,褐毛荔枝的髓率最小(3.37%),‘三月红’居中(14.14%),野生龙眼最大(30.27%);荔枝的树皮率(41.93%)显着大于龙眼(33.21%)和龙荔(29.83%)。(2)各试材的导管密度未见明显规律,以‘三月红’的导管密度最小(93.17个/mm2),龙荔次之,为101.78个/mm2;荔枝的导管总面积/木质部面积的比值显着大于龙眼和龙荔;‘三月红’的射线宽度(22.13μm)显着大于其它试材。(3)20份试材的导管分子绝大多数属于孔纹式或网纹式,极少数为环纹式或螺纹式或梯纹式;‘三月红’的导管分子内径(35.97μm)显着大于其它试材,龙荔次之(33.90μm);褐毛荔枝的导管分子(238.52μm)显着长于其它试材。(4)导管分子短、孔径大、端壁倾斜度小(或水平)、无尾、孔纹、单穿孔板均是导管分子进化的特征;在荔枝试材中,‘三月红’的导管分子较为进化,而褐毛荔枝则较为原始。(5)对茎结构特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份试材首先聚为2大类,荔枝12份试材(除‘三月红’外)聚为第1大类;龙眼6份试材、龙荔及荔枝‘三月红’聚为第2大类;在这2大类的基础上又分为8个组,各组均有独自的显着特征。对荔枝、龙眼和龙荔3类植物茎结构特征的比较可知,总体上荔枝比龙眼原始,而龙荔居荔枝和龙眼之间。

杜春梅[9](2009)在《昆栏树属(Trochodendron)和水青树属(Tetracentron)一些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为东亚特有,包含2个属,昆栏树属(Trochodendron)仅有昆栏树(T.aralioides Sieb.&Zucc.)1种,分布于我国台湾、日本、朝鲜、韩国,生于海拔300—2700m的阔叶林或混交林中。水青树属(Tetracentron)只含水青树(T.sinensis Oliv.)1种,分布于我国湖南、河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尼泊尔东部和越南北部也有。首先,本文采用离析、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半薄切片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从形态学、解剖学以及花形态特征等方面对昆栏树进行了研究。其次,本文对水青树的纤维进行了观察,同时就水青树的花是否像昆栏树一样具有雄先熟和雌先熟两种类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对昆栏树与水青树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从而为研究昆栏树科的系统位置提供更充足的资料。结果如下:1昆栏树属的解剖结构昆栏树茎的初生结构中多个维管束排列成环状。叶柄维管束从基部到顶部始终保持三束维管束排列成半环状,表皮下的薄壁组织细胞中散生大的、近圆形的异细胞;叶下表皮气孔器为不规则型。花柄中多个维管束排列成环状。花序梗横切面为椭圆形,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组成,维管束相互联接形成环状。2昆栏树属茎中导管的发现及穿孔板的变异昆栏树次生木质部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管状分子,一种是具缘纹孔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壁上,没有端壁和侧壁的分化,这种管状分子为纤维管胞;另一种是在纵向排列的两个分子交接处出现了纹孔密集的梯状排列,纹孔中的膜不同程度地消失,而侧壁上的大部分区域无纹孔,纹孔已经不是典型的具缘纹孔、聚集在与射线细胞相接触的区域,我们认为此类管状分子已经产生了端壁和侧壁的分化,是导管分子,因此昆栏树的次生木质部中是有导管的。另外,我们认为确定某种植物是否真正具有导管,光用显微镜观察是不够的,要结合扫描电镜来观察。3昆栏树属花的形态特征花小,两性,有雄先熟或雌先熟,雄先熟花成熟时柱头聚集,而雌先熟花成熟时柱头不聚集。花有三枚退化的花被片;雄蕊多数,成3或4轮排列,开裂时为X瓣裂;心皮6到10个成一轮,展开,受粉后在侧面连合,基部和花托合生,柱头没有乳突状细胞;子房一室有多数倒生胚珠。4水青树属纤维的研究经过光学显微镜及SEM对水青树的纤维进行了观察,其纤维细而长,且其上纹孔稀少,分布零散。5水青树属花类型的研究经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水青树不仅具有雄先熟植株,还具有雌先熟植株。6昆栏树属与水青树属形态学比较研究经过对二者的比较,结果发现昆栏树属与水青树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有一定的相同点也有一定的不同点。相同点:1)管状分子均发生了分化。昆栏树中管胞分化出纤维管胞和导管两种;水青树中管胞已经分化出纤维和导管;2)都具有雄先熟和雌先熟两种类型的花,且雄先熟和雌先熟是分别开在雄先熟和雌先熟的两种类型的植株上。不同点:1)昆栏树中的管状分子类型为纤维管胞和导管;水青树则为导管和纤维。2)昆栏树只在成熟的花中看到三枚退化的花被片;而水青树中具有四枚非常显着的花被片。7昆栏树属和水青树属间的关系基于形态学特征,我们认为,昆栏树属和水青树属近缘,应将二者共同放入昆栏树科。

熊向阳[10](2008)在《基于广义形态学特征对白山树属(Sinowilsonia)系统位置的研究》文中提出山白树属Sinowilsonia Hemsl.隶属于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仅山白树SinowilsoniahenryiHemsi.一种,分布于我国中部温带地区,为中国特有属。本文以山白树为研究材料,对山白树属从花序及花的形态发生与发育、导管分子穿孔板的类型、导管分子间以及导管分子与木质部薄壁组织细胞和其它分子的接触方式、形态解剖学特征及花粉的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上述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山白树属在金缕梅科内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观察结果如下:1花序的形态发生发育山白树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集成总状花序,雌花集成穗状花序。雄花序原基于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发生,位于茎的顶端,其周围有3枚叶性器官相伴发生,随后雄花序原基发育成柱状,其上开始有花原基螺旋式向顶发生,至10月份前后,花序停止生长并越冬。至次年3月底到4月初,雄花序复苏并继续发育直至成熟,成熟的雄花序长约2cm。最初位于花序周围的3枚叶性器官随着花序的发育成熟,逐渐发育为成熟的营养叶或脱落。雌花序原基于每年的7月初与雄花序原基同时发生,但花序发育早期雌雄花序在形态上无法区别。次年3月底至4月上旬发育成熟,其发育过程与雄花序的发育相似。成熟的雌花序长约8cm。2雄花的形态发生及发育山白树的雄花外有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花由5枚花萼片、5枚花瓣和5枚雄蕊组成。雄花原基在雄花序发育的早期即在其上发生,椭圆状。在雄花原基上首先发生的是苞片原基,位于花原基的远轴端,半球形状。接着发生的是2枚小苞片原基,位于花原基横向位置的两侧。苞片原基稍后生长为三角状,此时2枚小苞片原基亦发育为三角状,随后苞片原基和小苞片原基迅速生长并向内弯折。在苞片和小苞片发生完以后,花原基近轴端的1枚萼片原基和远轴端的2枚萼片原基同时发生,近轴端的另2枚萼片原基随后发生,位于先发生的1枚近轴萼片的两侧,其后5枚萼片原基呈一轮排列并开始向内弯折,此时,5枚花瓣原基在与萼片原基相间的位置上同时发生,呈一轮排列。发育较快的萼片将发生后不久的花瓣原基覆盖,直至将花完全包被。在花瓣原基发生后不久,5枚雄蕊原基在与萼片原基对生的位置上同时发生,呈一轮排列,此时花顶端明显凹陷,随后雄蕊原基被迅速发育的萼片所覆盖,接着雄蕊发育呈卵圆形,此时在与雄蕊相间的位置可见发育缓慢的花瓣原基,雄蕊逐渐向花顶端靠拢,此时花瓣原基发育为细小的突起,雄蕊继续发育直至成熟,成熟雄蕊花药较小,花丝基着(极短),花药有背腹之分,药隔突出很短,花药成熟后瓣裂。成熟雄花不具或具有心皮的残余。3雌花的形态发生及发育雌花外有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花由5枚花萼片、5枚花瓣、5枚退化雄蕊和2或3枚心皮组成。2枚或3枚心皮在雄蕊原基发生后不久发生。当心皮为2枚时,心皮在花顶端相对发生,呈新月形,随后,心皮发育为半球形隆起,心皮腹面的中间位置出现凹陷,心皮开始对折,随着对折加深,心皮分化出花柱和柱头,花柱迅速伸长呈指状,对折心皮的边缘在花柱基部互相挤压、进一步融合形成短的子房。在雌花发育接近成熟时,萼片部分愈合,形成萼筒,萼片上部未合生的部分则发育成萼齿,此时在雌蕊的周围可见一轮退化雄蕊。发育成熟的雌花心皮合生,具有长且分离的花柱,萼筒发育为壶状,密被星状毛,上部具5个分离的萼齿,此时围绕雌蕊的退化雄蕊已出现花药和花丝的分化,药隔延伸长。成熟雌花的柱头表面光滑。当心皮为3枚时,突起状的心皮原基在花顶端同时无规则发生,其后的发育过程与特征与2心皮的发育过程相同。4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分子山白树导管分子长,直径小,横切面管孔显示为近圆形或多角形。山白树导管的端壁穿孔板主要为梯状穿孔板,此外还有部分横隔发生分叉、融合和断裂的过渡类型的端壁穿孔板(梯-网混合型穿孔板);侧壁的主要为互列式较为密集排列的纹孔和无规则稀疏排列的纹孔,此外,侧壁还存在典型的梯状穿孔板。导管侧壁纹孔式的普遍存在以及穿孔板的出现,是导管和木质部其它分子接触的通道,是与导管和其它分子水分和物质横向交流相适应的。导管分子与木质部其它分子的接触可分为两种情况:导管分子间相接触:导管与其它分子(射线细胞和木薄壁组织细胞)相接触。导管分子与木质部其它分子的接触通过三种类型:端壁与端壁相接触;端壁与侧壁相接触:侧壁与侧壁相接触。其中导管和导管的接触通过端壁穿孔板和侧壁互列式纹孔;导管和射线细胞或木薄壁组织细胞的接触通过侧壁的纹孔和侧壁梯状穿孔板。5解剖结构和花粉的特征茎的初生结构中的维管束排列成环状,7束,彼此分离,其间有7隙,次生结构中射线为单列或多列异型射线,其它结构类似于一般的双子叶植物。枝的节部为3迹单隙。叶柄的维管束由近轴到远轴经历了分离-联合-分离的变化,在基部维管束多束散生,在中上部维管束联合呈马蹄形。叶表皮细胞不规则。气孔器为平列型,气孔器环状脊突的周围有放射状突起。叶边缘具腺齿,叶齿为费特吉型fothergilloid叶齿。叶脉羽状,叶脉在基部第二对侧脉有第二次分支侧脉。叶表皮及植物体其它器官表面均被有簇生的星状毛,星状毛由器官表皮的单细胞突起经过纵向、横向连续两次分裂后发育而来。(雌雄)花序梗的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相同。山白树的花粉为有极花粉,球形,顶面观和极面观显示为三角球形,其它特征与前人观察一致。6山白树属的系统位置根据山白树属植物和金缕梅科其它属花器官形态发生及发育特征的比较分析、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特征的比较分析、种子结构特征的比较分析、地理分布的比较分析以及形态解剖学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在金缕梅科内,山白树属和牛鼻栓属及秀柱花属关系最为接近,并且山白树属较牛鼻栓属和秀柱花属更为原始,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山白树属的某些特征在金缕梅科内还表现出原始性和孤立性。

二、中国金缕梅科12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金缕梅科12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别山常绿阔叶乔木小叶青冈海拔分布格局及其生理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常绿阔叶树木分布与温度的关系
        1.2.2 分布前缘个体生长和种群更新的特征
        1.2.3 树木分布前缘生理限制途径及其验证方法
        1.2.4 碳生产与碳存储器官对低温的结构适应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概况
    2.1 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小叶青冈概况
第三章 小叶青冈种群分布格局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方设置与调查
        3.2.2 树芯采集与年表建立
        3.2.3 环境因子测定与获取
        3.2.4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海拔梯度上种群特征的变化
        3.3.2 径向生长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
    3.4 讨论
        3.4.1 高海拔小叶青冈种群消退的主要环境成因
        3.4.2 分布上限小叶青冈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要素
第四章 海拔分布上限小叶青冈的生理限制途径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基于NSC含量海拔变化格局的假设检验
        4.2.2 基于脱叶、截芽实验的假设检验
    4.3 研究结果
        4.3.1 成年植株NSC含量在温度梯度上的变化
        4.3.2 幼苗生长和NSC含量对脱叶、截芽处理的响应
    4.4 讨论
第五章 叶和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结构性状的低温适应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2 环境因子测定
        5.2.3 数据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叶化学性状的季节变化
        5.3.2 海拔梯度上叶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3 薄壁组织含量与环境因子和NSC含量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光合生产器官结构性状的低温适应策略
        5.4.2 次生木质部碳存储器官的低温适应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与特色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东南亚两个特有类群(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节蒴木科研究现状
        1.1.1 传统分类学研究
        1.1.2 分子系统学研究
        1.1.3 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1.1.4 胚胎学研究
        1.1.5 存在的问题
    1.2 斑果藤属研究现状
        1.2.1 传统分类学研究
        1.2.2 分子系统学研究
        1.2.3 花粉形态研究
        1.2.4 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1.2.5 胚胎学研究
        1.2.6 木材解剖学研究
        1.2.7 存在的问题
    1.3 植物解剖学及其对植物系统分类的重要意义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石蜡切片法
        2.2.2 半薄切片法
        2.2.3 扫描电镜
        2.2.4 离析法
3 结果
    3.1 节蒴木科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果
        3.1.1 茎解剖结构
        3.1.2 导管分子类型
        3.1.3 叶解剖结构
    3.2 斑果藤属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果
        3.2.1 斑果藤茎解剖结构
        3.2.2 锥序斑果藤茎解剖结构
        3.2.3 闭脉斑果藤茎解剖结构
        3.2.4 导管分子类型
        3.2.5 叶解剖结构
    3.3 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茎解剖结构特征小结
4 讨论
    4.1 节蒴木科分类地位的探讨
        4.1.1 支持节蒴木属从山柑科分离
        4.1.2 恢复被子植物新科——节蒴木科
    4.2 斑果藤属分类地位探讨
        4.2.1 支持斑果藤属从山柑科分离
        4.2.2 支持斑果藤族独立成科
    4.3 斑果藤属茎结构及其异常次生生长的生态学意义
    4.4 斑果藤属具有一些旱生结构特征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唐松草属两种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唐松草属植物的概述
    1.2 植物比较解剖学的概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物候期的调查
    3.2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生境的调查
    3.3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解剖结构的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物候期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4.2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叶的解剖结构比较及其生境关系
    4.3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茎的解剖结构比较及其生境关系
    4.4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根的解剖结构比较及其生境关系
    4.5 瓣蕊唐松草和欧洲唐松草的解剖结构比较及其演化地位
    4.6 引种驯化的依据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四药门花研究现状
        1.1.1 四药门花的系统分类学
        1.1.2 四药门花的群落生态学
        1.1.3 四药门花的生态学特性
        1.1.4 四药门花生殖生态学研究
        1.1.5 四药门花保护遗传学研究
        1.1.6 四花门花的无性繁殖研究
        1.1.7 AM菌根对四药门花的生长影响研究
        1.1.8 四药门花景观应用研究
    1.2 濒危植物种群保护与复壮的研究现状
        1.2.1 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1.2.2 濒危植物施肥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1.2.3 AM菌根改善濒危植物的环境胁迫研究现状
        1.2.4 濒危植物适应性与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四药门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2 培养条件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四药门花的正交施肥与种群复壮
        2.2.1 试验地与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的影响
        2.3.1 试验地与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3.3 数据处理
    2.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2.4.1 试验地与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4.3 数据处理
    2.5 五桂山四药门花迁地保育与回归引种监测及适应性分析
        2.5.1 试验地与材料
        2.5.2 试验方法
        2.5.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与移栽
        3.1.1 茎段灭菌时间的筛选结果
        3.1.2 诱导不同激素组合的筛选结果
        3.1.3 增殖基本培养基筛选结果
        3.1.4 增殖不同激素组合筛选结果
        3.1.5 增殖活性炭浓度筛选
        3.1.6 生根IBA浓度筛选
        3.1.7 生根基本培养基与激素组合筛选
        3.1.8 栽培基质筛选
    3.2 N、P、K肥施肥组合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作用
        3.2.1 施肥对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
        3.2.2 施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
        3.2.3 施肥对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
        3.2.4 施肥对叶绿素的影响结果
        3.2.5 施肥对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
        3.2.6 施肥对叶片营养积累的结果
        3.2.7 施肥理各指标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3.2.8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法提高四药门花生长的施肥配比评价
    3.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的影响
        3.3.1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土壤相对湿度
        3.3.2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根系生长情况
        3.3.3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菌根侵染率
        3.3.4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
        3.3.5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荧光光响应曲线
        3.3.6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生理指标
        3.3.7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营养积累情况
        3.3.8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相关指标主成分分析
        3.3.9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3.3.10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法的提高四药门花抗旱方法评价
    3.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3.4.1 四个居群的解剖结构比较
        3.4.2 四个居群的光合特性
        3.4.3 四个居群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3.5 四药门花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与适应性分析
        3.5.1 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监测
        3.5.2 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地叶绿素比较
        3.5.3 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地叶片解剖结构量化参数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与移栽技术
        4.1.2 N、P、K肥施肥组合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作用
        4.1.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影响
        4.1.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4.1.5 四药门花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与适应性
    4.2 结论
        4.2.1 四药门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与移栽技术
        4.2.2 N、P、K肥施肥组合对四药门花的生长促进作用
        4.2.3 施肥与施菌对四药门花抗旱能力影响
        4.2.4 四个不同居群四药门花在广东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4.2.5 四药门花迁地保护与回归引种生长动态与适应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花楸属部分植物次生构造和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花楸属植物研究概况
        1.2.1 花楸属系统分类研究
        1.2.2 花楸属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方面研究
        1.2.3 花楸属植物资源引种栽培及应用研究
    1.3 植物次生构造研究
        1.3.1 植物次生构造的分类学应用
        1.3.2 植物次生构造研究在系统演化方面的运用
    1.4 SSR分子标记技术
        1.4.1 SSR分子标记原理
        1.4.2 SSR分子标记在植物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花楸属植物次生构造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2.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取样
        2.3.2 木质部、韧皮部材料离析
        2.3.3 次生构造横切面制片观察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次生木质部构造
        2.4.2 次生韧皮部构造
        2.4.3 次生构造离析结构数量特征聚类分析
第三章 花楸属种间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3.2.1 主要药品及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研究方法
        3.3.1 花楸属植物基因组DNA模板提取
        3.3.2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3.3.3 SSR-PCR扩增
        3.3.4 SSR-PCR引物的筛选
        3.3.5 筛选检测
        3.3.6 产物检测
        3.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花楸属DNA提取及检测
        3.4.2 花楸属种间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第四章 小结和展望
    4.1 小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6)蓝果树科树种次生构造的解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次生构造的研究现状
        1.2.2 植物化学分类学
        1.2.3 喜树、蓝果树和珙桐的研究现状
        1.2.4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研究现状
        1.2.5 GC-MS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样采集
        2.2.2 切片样品的处理
        2.2.3 火棉胶包埋切片
        2.2.4 细胞形态的测定
        2.2.5 红外光谱分析
        2.2.6 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
第三章 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与比较
    3.1 次生木质部结构
        3.1.1 喜树次生木质部结构
        3.1.2 蓝果树次生木质部结构
        3.1.3 珙桐次生木质部结构
    3.2 次生木质部细胞形态特征
        3.2.1 导管分子
        3.2.2 木纤维
    3.3 本章讨论
        3.3.1 次生木质部的分类
        3.3.2 次生木质部的系统演化
第四章 次生韧皮部解剖特征与比较
    4.1 次生韧皮部结构
        4.1.1 喜树次生韧皮部结构
        4.1.2 蓝果树次生韧皮部结构
        4.1.3 珙桐次生韧皮部结构
    4.2 次生韧皮部细胞形态特征
        4.2.1 筛管分子
        4.2.2 韧皮薄壁细胞束
        4.2.3 韧皮纤维
    4.3 本章讨论
        4.3.1 次生韧皮部的分类
        4.3.2 次生韧皮部的系统演化
第五章 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5.1 红外光谱分析
    5.2 GC-MS定性分析
    5.3 讨论
        5.3.1 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5.3.2 GC-MS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7)基于茎的解剖学证据对十字花目两个疑难类群(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的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十字花目及两个疑难类群简介
        1.1.1 十字花目简介
        1.1.2 节蒴木科简介
        1.1.3 斑果藤属简介
    1.2 两个疑难类群研究现状
        1.2.1 节蒴木科研究现状
        1.2.2 斑果藤属研究现状
    1.3 植物比较解剖学研究进展及意义
        1.3.1 植物比较解剖学研究内容
        1.3.2 植物比较解剖学研究概况
        1.3.3 植物维管组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进展及意义
    1.4 研究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采集及固定
    2.2 实验方法
        2.2.1 石蜡切片法
        2.2.2 离析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节蒴木茎解剖结构
    3.2 斑果藤属茎解剖结构
        3.2.1 表皮及周皮
        3.2.2 皮层
        3.2.3 维管柱
        3.2.4 髓
        3.2.5 髓射线
    3.3 导管分子特征
4 讨论
    4.1 支持两个疑难类群从山柑科移除
    4.2 支持两个疑难类群嵌入核心十字花目GRFT分支
    4.3 节蒴木科提供新的形态学证据
    4.4 斑果藤族分类地位探讨
    4.5 茎解剖学特征可作为斑果藤属物种鉴定的依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荔枝、龙眼及龙荔的茎解剖结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横切面结构特征及其比较
        2.1.1 相同特征
        2.1.2 不同特征
    2.2 导管分子的类型
    2.3 聚类分析
3 讨论

(9)昆栏树属(Trochodendron)和水青树属(Tetracentron)一些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昆栏树科植物介绍
    1.2 研究概况
        1.2.1 昆栏树科的研究概况
        1.2.2 昆栏树属的研究概况
        1.2.3 水青树属的研究概况
        1.2.4 昆栏树属与水青树属之间的关系
    1.3 被子植物管状分子的研究
        1.3.1 管状分子的概念
        1.3.2 管状分子的类型
        1.3.3 穿孔,穿孔板
        1.3.4 纹孔,纹孔膜
        1.3.5 管胞向导管分子演化过程
        1.3.6 穿孔板的类型与进化
    1.4 存在的问题
        1.4.1 昆栏树属植物是否为无导管类型
        1.4.2 昆栏树属是否真正具有花被片
        1.4.3 形态解剖学研究资料缺乏
        1.4.4 水青树属的花有几种类型
        1.4.5 水青树属中是否有纤维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管状分子研究
    2.2 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研究
    2.3 解剖学研究
第3章 观察结果
    3.1 昆栏树解剖学研究
        3.1.1 茎的结构
        3.1.1.1 茎的初生结构
        3.1.1.2 茎的次生结构
        3.1.2 叶的结构
        3.1.2.1 叶柄的结构
        3.1.2.2 叶片的结构
        3.1.3 花的结构
        3.1.3.1 花柄的结构
        3.1.3.2 花序梗的结构
        3.1.3.3 花部器官的结构
    3.2 昆栏树管状分子的研究
        3.2.1 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
        3.2.1.1 纤维管胞
        3.2.1.2 导管分子
        3.2.2 多穿孔板与侧壁纹孔
        3.2.3 穿孔板的穿孔中纹孔膜残余的情况
        3.2.4 导管分子之间的接触方式
        3.2.5 导管分子与木质部薄壁组织细胞之间的接触方式
    3.3 昆栏树花的形态特征
    3.4 水青树纤维的观察
    3.5 水青树雌先熟花的观察
    3.6 昆栏树与水青树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第4章 讨论
    4.1 昆栏树属的解剖学结构
        4.1.1 木射线类型
        4.1.2 分泌型异细胞
    4.2 昆栏树属的管状分子研究
    4.3 关于确定次生木质部是否存在导管的方法学问题
    4.4 昆栏树属花被片的探讨
    4.5 水青树属次生木质部具有纤维
    4.6 水青树属具有雌先熟花的论证
    4.7 昆栏树属与水青树属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广义形态学特征对白山树属(Sinowilsonia)系统位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山白树属植物的简介
    1.2 研究现状
        1.2.1 命名及传统分类学的研究
        1.2.2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1.2.3 形态解剖学的研究
        1.2.4 孢粉学的研究
        1.2.5 胚胎学的研究
        1.2.6 细胞学的研究
        1.2.7 地理分布的研究
        1.2.8 化学成分的研究
        1.2.9 古生物学的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3.1 关于山白树属在金缕梅科的系统位置还存在很大争议
        1.3.2 关于花的形态发生与发育中存在的问题
        1.3.3 关于次生木质部的管状分子
        1.3.4 关于形态解剖学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花器官形态发生及发育的观察
        2.2.2 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的观察
        2.2.3 花粉形态的观察
        2.2.4 其它特征的观察
第3章 山白树形态解剖学特征的观察
    3.1 山白树营养器官形态解剖学特征的观察
    3.2 山白树花器官形态解剖学特征的观察
第4章 山白树花器官形态发生及发育观察结果
    4.1 花序的形态发生及发育
    4.2 雄花的形态发生及发育
    4.3 雌花的形态发生及发育
第5章 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的观察结果
    5.1 山白树次生木质部中管状分子的观察
        5.1.1 导管分子的基本特征
        5.1.2 典型形态的导管分子
        5.1.3 导管分子和薄壁组织细胞的接触
        5.1.4 导管分子和其它分子的接触
    5.2 牛鼻栓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的观察
        5.2.1 管胞及非典型形态的导管
        5.2.2 典型形态的导管
第6章 解剖学特征和花粉形态的观察
    6.1 茎的结构
        6.1.1 茎的初生结构
        6.1.2 茎的次生结构
    6.2 节部的结构
    6.3 叶柄及花序梗的维管束
        6.3.1 叶柄的结构及维管束
        6.3.2 (雌、雄)花序梗的结构及维管束
    6.4 叶的解剖学特征
        6.4.1 叶片的结构
        6.4.2 叶脉及叶齿
        6.4.3 气孔器
    6.5 星状毛发生发育的观察
    6.6 花粉形态的观察
第7章 讨论
    7.1 关于山白树属植物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与发育特征
        7.1.1 花序的发生及发育
        7.1.2 苞片的发生及发育
        7.1.3 萼片的发生及发育及成熟萼片的形态
        7.1.4 关于山白树的花瓣
        7.1.5 雄蕊的发生及发育及其数目和形态的变异
        7.1.6 关于“退化雄蕊”的争议
        7.1.7 雌蕊的发生及发育
    7.2 关于山白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管状分子
        7.2.1 管状分子的类型及演化关系
        7.2.2 山白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端壁穿孔板
        7.2.3 山白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侧壁的纹孔
        7.2.4 山白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侧壁的穿孔及穿孔板
        7.2.5 导管分子与薄壁组织细胞和其它分子的接触
        7.2.6 关于纹孔膜的残余
    7.3 关于山白树属植物解剖学特征
        7.3.1 星状毛的发生发育
        7.3.2 叶的解剖学特征
        7.3.3 节部的结构
        7.3.4 山白树花粉的观察
    7.4 关于山白树属的系统位置的综合探讨
        7.4.1 山白树属和金缕梅科其它属花发育特征的比较及分析
        7.4.2 山白树属和金缕梅科其它属导管分子特征的比较及分析
        7.4.3 山白树属和金缕梅科其它属种子结构的比较及分析
        7.4.4 山白树属和金缕梅科其它属地理分布的比较及分析
        7.4.5 山白树属和金缕梅科其它属形态解剖学方面的比较及分析
        7.4.6 山白树属在金缕梅科内系统位置及和相关类群的演化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中国金缕梅科12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别山常绿阔叶乔木小叶青冈海拔分布格局及其生理成因[D]. 张希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东南亚两个特有类群(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D]. 孙媛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唐松草属两种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D]. 白露.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四药门花保护策略研究[D]. 周玉洁.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花楸属部分植物次生构造和亲缘关系研究[D]. 杜婉.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6]蓝果树科树种次生构造的解剖特征[D]. 唐菁.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7]基于茎的解剖学证据对十字花目两个疑难类群(节蒴木科和斑果藤属)的系统学研究[D]. 祁夏莉.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8]荔枝、龙眼及龙荔的茎解剖结构比较[J]. 张永福,韩丽,黄鹤平,陈泽斌,任禛,刘佳妮,彭声静. 植物科学学报, 2014(06)
  • [9]昆栏树属(Trochodendron)和水青树属(Tetracentron)一些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研究[D]. 杜春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09(S1)
  • [10]基于广义形态学特征对白山树属(Sinowilsonia)系统位置的研究[D]. 熊向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标签:;  ;  ;  

中国金缕梅12属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