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

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

一、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周言艳[1](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马晓东[2](2021)在《在场的身体 ——关于“舞蹈剧场”的滥觞与流变之思》文中认为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文婷[5](2020)在《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国进入了增量社会向存量社会过渡的新时代。以往通过大拆大建的手术般建设慢慢向精细化和品质化更新发展,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和使用效率,激发公众的广泛社会参与意识是未来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当代艺术发展越来越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艺术创作和呈现方式也往往以城市作为背景,艺术的公共性、教育性和传播性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艺术事件往往经过缜密策划,其创作思路和空间呈现方式也与城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从艺术作品到艺术事件,大型艺术事件两个方面梳理城市公共空间中艺术事件的出现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事件进行分类与特征总结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反思当下中国艺术事件的问题与现状,提出由事件先行的推动公共空间更新的空间发展的模式,其前提是事件先行产生触发作用。首先,在梳理与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四个不同类型的艺术事件分别为卡塞尔文献展、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北京798艺术区与重庆黄桷坪涂鸦街进行具体的实例研究,研究具体事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过程与事件影响下的空间的转变。在卡塞尔文献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卡塞尔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认知、情感认同与空间使用方式发生变化,从而触发卡塞尔成为互动对话的艺术平台。在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的影响下,人们对汉诺威街头活动的参与性加强,从而诱发了自发艺术活动与空间的持久活力。在自发聚集的艺术活动的影响下,798艺术区改变了原有的空间规划,触发了空间转型与艺术区的成型。黄桷坪涂鸦街在涂鸦行动的影响下改变空间的形象特征,触发后续的涂鸦行动与自发更新空间的产生。再次,在具体实例研究的基础上,讨论艺术事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同艺术事件在空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影响下,所承担的角色与作用不同,具有两种角色,规划先行与事件先行,规划先行的艺术事件忽略了空间复杂性与普遍问题的思考,事件先行强调以事件为主导对空间产生触发作用,具有触发空间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模式。根据前文案例的分析归纳为四种发展可能途径,分别为由艺术展带动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国际艺术展台;由活动发起带动自发街头艺术的产生;由自发聚集活动发展为艺术区;行动与环境整改结合推动街道成为城市名片。并总结其经验与更新的共性。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艺术事件触发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具有可行性与多种可能性,是一种不同于规划先行的多主体的参与式的空间更新模式,更新过程具有渐进式、临时性、自主性、试验性的特征,空间触发的实质是通过改变人对空间的形象认知、空间的情感认同、空间的使用方式对空间产生持续影响,最终实现活动的持续与构建公共空间的持久活力,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社会环境品质的提升。

朱帅[6](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文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应推动文化先行,发挥文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广泛性作用。跨文化交流表达的是一种多元包容的价值观,中国要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维系情感纽带、建立深厚情谊,就必须以跨文化交流为抓手,以文化交融的魅力吸引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设计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但是目前,“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说:“目前看,我们在经济合作上用力多,文化这条腿总体上还不够有力。”[1]学术界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性研究还是实践性研究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学者应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议题开展研究、建言献策。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交叉法和定性研究法,从基本概念、理论依据、现状考察、路径展望为主要研究脉络,全面、系统地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跨文化交流进行了研究,体现了“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的深度融合,阐明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实践成果、运行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路径展望,从而为新形势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提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就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框架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首先,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二者的关系。其次,指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为根本理论依据,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为直接理论依据,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丝路文化为重要理论资源。第三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现实考察。首先,总结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取得的实践成果,包括文化交流平台基本建成、文化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文化交流领域全面拓展和文化贸易平稳快速发展。其次,指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具有中国首发、各方参与,官方主导、民间主体,由点带面、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运行特点。最后,分析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存在着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交流态度保守、部分主体与沿线国家合作紧密程度低、文化与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完善、文化“走出去”发展与管理机制不健全四个突出问题。第四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路径展望。首先,应把握文化具有能动性、多样性、共通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客观发展规律。其次,应提高政府、企业、学界、智库、社会组织、民众等主体的参与度。再次,应加强不同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最后,应健全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包括高层磋商机制、文化共享机制、文化传播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冲突协调机制。本文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学术观点上有一定创新。首先,本文提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虽然当前学术界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成果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提炼出特点与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运行特点的总结是本文的亮点。再次,虽然当前学术界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但是多数结论不够深入。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更为深入。最后,本文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路径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戴天晨[7](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提出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窦金启[8](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曹烨[9](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范舟[10](2019)在《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文中指出中国曾遗忘了世界,世界却不曾遗忘中国。当现代性延展到中国的土地,近代各门类艺术悄然氤氲,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中挣扎出血色的光辉。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深入中国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以超越民族的视界寻得民族复兴的方向。我辈该当以如何?当以四海之胸怀,一览文化之苍穹;当以民族之自信,宣告东方之既白。作为时代潮流与社会系统中的一员,中国近代舞蹈艺术的拓荒者吴晓邦曾于1929年至1936年之间,三赴日本,先后跟随日本近代舞蹈家高田世子(TAKADA Seiko)、江口隆哉(EGUTI Takaya)与宫操子(MIYA Misako)等人学习芭蕾与现代舞的技术与理念,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空语境中开启了中国“新舞蹈运动”的进程,又在战争的烈火中交汇起近代舞蹈艺术的复兴浪潮。通常,当下的我们总是将目光集中在已经成为完成时态的“吴晓邦”及其“新舞蹈”的艺术成就之上,即,我们通常关注他成功之后的功绩。因为革命总是伴随着先行于生存状态的思维与感知,革命更容易被理解与接纳的时候,总是在革命成功之后。但是,革命的成功表象不应该掩盖其内部涌动的力量,因此本论文希望逆流而上,在更加多元与复杂的视域中观照吴晓邦及其“新舞蹈运动”缘何发生,如何推动,其间的阻力与动力如何,其间隐藏着何种运行机制等暗流问题,还原其发生的原初语境。基于此,本论文侧重于对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早期活动的资料收集与整合,以实证历史、比较史学、社会史学、文化史学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时间和地域这两条线索交织全文,分别析出吴晓邦“新舞蹈运动”在:1)20世纪初期世界范围的“新艺术”语境、2)20世纪初期东亚范围的“新舞蹈”语境、3)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新文化”语境、4)30-40年代中国的战争语境、5)50年代以后中国的和平语境,这五重时空语境中的五种演进机制,即“悖论的余地”、“接受的焦虑”、“营养的网络”、“身体的冲动”、“理性的建构”,并认为,是机制的叠加推动着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不断演进。第一章以德国“表现主义舞蹈”为例,剖析了世纪之初的现代舞蹈中暗含的几组悖论:1)“理性”与“解放的冲动”之悖论;2)“普世”与“文化的排他”之悖论;3)“表达”与“表达的体制”之悖论。正是这种“悖论的余地”给了西方世界发源的现代舞技术与观念在东方各国得以传播与发展的机会。第二章在“文化的现代性”视域下,勾勒了日本“新舞蹈运动”的发生经过,并探讨其对西方现代性的两种接受回应:1)顺从的回应;2)反叛的回应。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与焦虑体验,孕育了日本、中国等地“新舞蹈运动”的独特气质。第三章通过《申报》等民国报刊中保存的一手资料,对吴晓邦早期的舞蹈实践活动作了具象分析,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1)民族主义;2)大众文化;3)先行艺术,这三者形成了这一时期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主要营养网络。第四章论述了战争时期吴晓邦“新舞蹈运动”作为身体叙事与作为民族想象这两个方面所产生的舞蹈推进效用。不同于日本、韩国的“新舞蹈运动”选择了“现代舞蹈+本国传统”的接受模式,吴晓邦的“新舞蹈运动”选择了“现代舞蹈+抗战宣传”这样一种中国特殊时期的语境化处理。第五章认为进入和平年代,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完整学科的理性建构。作为文化探索,吴晓邦“新舞蹈运动”在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回归中国的文化身份。作为体系建构,其也为中国舞蹈作为一门独立艺术而正名,并且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切的“新”都无法永恒,当时光流淌,“新”不再新,吴晓邦“新舞蹈运动”中存留的精神与态度却始终值得我们深思与牢记。

二、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方法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方法
        1.1.4 研究主要内容
        1.1.5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问题探讨的研究
        1.3.2 从建筑学角度研究事件与空间
        1.3.3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与事件
        1.3.4 相关研究的不足与方向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事件
    2.1 城市公共空间中艺术事件的出现与发展历程
        2.1.1 从艺术作品到艺术事件
        2.1.2 大型艺术事件的发展与现状
    2.2 艺术事件触发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类型
        2.2.1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事件类型
        2.2.2 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2.3 研究案例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艺术事件触发的国内外案例研究
    3.1 互动对话的艺术平台:德国卡塞尔文献展
        3.1.1 卡塞尔文献展的发展背景
        3.1.2 卡塞尔文献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过程分析
        3.1.3 卡塞尔文献展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分析
        3.1.4 卡塞尔文献展触发空间更新的实践分析
    3.2 公众参与的活动机制:德国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
        3.2.1 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的发展背景
        3.2.2 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对城市街道的构建体现
        3.2.3 汉诺威街头艺术活动诱发自发街头活动的实践分析
    3.3 自发聚集的事件效应:北京798艺术区
        3.3.1 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背景
        3.3.2 不同发展阶段的事件影响与空间转型
        3.3.3 事件效应触发艺术区更新的空间实践分析
    3.4 居民参与的涂鸦行动:重庆市黄桷坪涂鸦街改造
        3.4.1 重庆市黄桷坪涂鸦街的发展背景
        3.4.2 重庆市黄桷坪涂鸦行动对城市街道的更新过程
        3.4.3 涂鸦行动触发涂鸦街构建的空间实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艺术事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触发机制
    4.1 不同艺术事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
    4.2 艺术事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角色与作用
        4.2.1 基于艺术事件是否先于规划发生讨论其承担的角色
        4.2.2 基于艺术事件发生的后续影响讨论其发挥的作用
    4.3 艺术事件触发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途径
        4.3.1 由艺术展带动城市空间成为国际艺术的展台
        4.3.2 由活动发起诱发自发街头艺术的产生
        4.3.3 自发聚集活动发展成艺术区
        4.3.4 行动与环境整改结合推动街道成为城市名片
    4.4 艺术事件触发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内在逻辑
        4.4.1 不同艺术事件触发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共性
        4.4.2 艺术事件触发空间更新的内在逻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艺术事件触发的空间更新策略
    5.1 艺术事件触发空间更新的主体
        5.1.1 市民的角色
        5.1.2 政府的角色
        5.1.3 艺术创作者的角色
    5.2 艺术事件触发空间更新的特征
        5.2.1 更新过程
        5.2.2 更新特征
    5.3 艺术事件触发空间更新的方式
        5.3.1 构建具有试验性质艺术平台
        5.3.2 构建灵活多变的临时艺术空间或活动
        5.3.3 建立公众参与的艺术活动机制
        5.3.4 建立持续与活动更新机制
    5.4 艺术事件触发空间更新的后续策略
        5.4.1 自发参与者的引入
        5.4.2 持续活动的引入
        5.4.3 预留空间发展的可能性
        5.4.4 事件后续的正确引导与定性规划的更新
第6章 总结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6)“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
        2.1.1 “一带一路”
        2.1.2 跨文化交流
        2.1.3 “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
    2.2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丝路文化
第3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现实考察
    3.1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成果
        3.1.1 文化交流平台基本建成
        3.1.2 文化品牌建设全力打造
        3.1.3 文化交流领域全面拓展
        3.1.4 文化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3.2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运行特点
        3.2.1 中国首发、各方参与
        3.2.2 官方主导、民间主体
        3.2.3 由点带面、点面结合
        3.2.4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3.3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3.3.1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交流态度保守
        3.3.2 部分主体与沿线国家合作紧密程度低
        3.3.3 文化与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完善
        3.3.4 文化“走出去”发展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第4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路径展望
    4.1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4.1.1 文化的能动性:提高跨文化交流话语权
        4.1.2 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异质文化民族特征
        4.1.3 文化的共通性:提升共性文化文化认同
        4.1.4 文化的开放性:构建文化交流共享局面
        4.1.5 文化的动态性:促进文化理论实践创新
    4.2 提高跨文化交流主体参与度
        4.2.1 促进政府的跨文化交流
        4.2.2 促进企业的跨文化交流
        4.2.3 促进学界智库的跨文化交流
        4.2.4 促进社会组织的跨文化交流
        4.2.5 促进民众的跨文化交流
    4.3 加强不同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
        4.3.1 推动教育领域跨文化交流
        4.3.2 推动科技领域跨文化交流
        4.3.3 推动旅游领域跨文化交流
        4.3.4 推动体育领域跨文化交流
        4.3.5 推动卫生领域跨文化交流
    4.4 健全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4.4.1 健全高层磋商机制
        4.4.2 健全文化共享机制
        4.4.3 健全文化传播机制
        4.4.4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4.4.5 健全冲突协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致谢

(7)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0.1.1 问题背景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0.4.3 实证调研
    0.5 研究框架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1.3 本章小结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2.1.1 日常性事件
        2.1.2 周期性事件
        2.1.3 偶发性事件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2.5 本章小结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3.4 本章小结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4.1 案例调研对象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4.2.3 对节庆的热爱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4.2.5 展示的传统
        4.2.6 分隔与融合
        4.2.7 商人的城市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4.3.1 日常性事件
        4.3.2 周期性事件
        4.3.3 偶发性事件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4.5 本章小结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5.1 案例调研对象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5.3.1 日常性事件
        5.3.2 周期性事件
        5.3.3 偶发性事件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5.5 本章小结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6.1 案例调研对象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6.3.1 日常性事件
        6.3.2 周期性事件
        6.3.3 偶发性事件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6.5 本章小结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7.2.1 异质拼贴
        7.2.2 系统层叠
        7.2.3 图符再现
        7.2.4 意象隐喻
        7.2.5 虚拟呈现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3 )事件再现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7.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学术成果
致谢

(8)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0.3.1 相关概念解释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3.3 境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1.3.2 适宜的使用性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1.3.4 经济生态型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2.3.1 临时性建筑
        2.3.2 临时性设施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2.4.1 艺术活动
        2.4.2 休闲娱乐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关于研究缘起
        二、关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一、关于研究对象
        二、关于研究视角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吴晓邦“舞蹈学研究”整体框架的阐述和分析
        (二)宏观研究,即对吴晓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三)微观研究,即对吴晓邦应用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四)追慕与缅怀吴晓邦
        (五)人物年谱及作品年表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关于研究方法
        (一)以“野史”补“正史”——实证历史
        (二)以“比较”祛“偏见”——比较史学
        (三)汇“历时”与“共时”——社会史学
        (四)越“表象”达“精神”——文化史学
        二、关于论文结构
第一章 西方“新艺术”的悖论基因
    第一节 现代的世界
        一、“现代性”的概念:两种阐释倾向
        二、现代性的内在悖论:文化与非文化之间
        三、作为文化的现代性: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节 现代的舞蹈——以德国为例
        一、鲁道夫·拉班
        二、玛丽·魏格曼
        三、库特·尤斯
    第三节 现代舞蹈的悖论基因
        一、“理性”与“解放的冲动”之间
        二、“普世”与“文化的排他”之间
        三、“表达”与“表达的体制”之间
    本章小结:悖论的余地
第二章 东亚“新舞蹈”的接受焦虑
    第一节 “东亚现代性”概念的出现
        一、“现代性”是否等于西方
        二、“文化排他性”作为突破口
    第二节 东亚“新舞蹈”——以日本为例
        一、日本“邦舞”界率先发声
        (一)坪内逍遥
        (二)藤荫静枝
        二、日本“洋舞”后来居上
        (一)东方拂晓——石井漠
        (二)一生缱绻——高田雅夫与高田世子
        (三)新的典范——江口隆哉与宫操子
    第三节 东亚“新舞蹈”的接受焦虑
        一、顺从的回应
        二、反叛的回应
    本章小结:接受的焦虑
第三章 中国“新文化”的营养网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多元内涵
        二、作为“启蒙运动”
        三、作为“文艺复兴”
        四、“西学东渐”与文化纠结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的吴晓邦
        一、现代转型期的启蒙教育
        二、东京与上海之间的吴晓邦
        (一)东京的舞蹈活动
        (二)上海的舞蹈活动
    第三节 “新文化”中“新舞蹈”的营养网络
        一、民族主义提供生长土壤
        二、大众文化提供传播渠道
        三、先行艺术提供发展助力
    本章小结:营养的网络
第四章 烽烟中的身体叙事与民族想象
    第一节 烽烟中的“新舞蹈”
        一、先锋演剧队
        二、中法剧艺学校与《罂粟花》
        三、新安旅行团
        四、重庆的“新舞踊表演会”
    第二节 “新舞蹈”的身体叙事
        一、文本内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话语
        (一)结构逻辑的组织
        (二)典型素材的提取
        (三)共同体的形成
        二、文本外身体——作为抗战意志的宣传
        (一)男性演员的物理身体
        (二)中国舞者的文化身体
    第三节 “新舞蹈”建构的民族想象
        一、民族认同作为心理根基
        二、共同体带来的安全感
        三、从“去中国化”到“中国化”的回归
    本章小结:身体的冲动
第五章 和平后的文化探索与体系建构
    第一节 和平后的“新舞蹈”
        一、从延安“鲁艺”到部队《进军舞》
        二、中央戏剧学院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
        三、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
        四、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
        (一)受众转向
        (二)审美转向
        五、“舞蹈学研究”的提出
    第二节 作为文化探索
        一、流动的文化符号
        (一)现实符号与当下的连接
        (二)传统符号对历史的追忆
        二、从文化断裂到文化认同
        (一)在文化断裂带中
        (二)对文化认同的复归
    第三节 作为体系建构
        一、从“舞踊”到“舞蹈”
        二、走向舞蹈学体系建构
    本章小结:理性的建构
结论:叠加的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石井漠生平年表
    附录二 高田雅夫·世子生平年表
    附录三 江口隆哉·宫操子生平年表

四、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在场的身体 ——关于“舞蹈剧场”的滥觞与流变之思[D]. 马晓东.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艺术事件触发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吴文婷.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6]“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D]. 朱帅. 吉林大学, 2020(08)
  • [7]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8]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10]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D]. 范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标签:;  ;  ;  ;  ;  

创办国际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