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功利主义倾向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功利主义倾向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功利化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田义[1](2021)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定以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作为题目,主要考察电子媒介对文学生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绝非任何程度的“外部冲击”可以形容,而是深入到文学生态的内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文学生态的变革。展开来说,主要关注从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文学生态出现的新局面、新现象和新动态,继而深入挖掘隐匿于这些影响背后的深层机理,思考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应对不利于文学发展的局面。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拘囿于以电子媒介作为母体直接催生出来的新文学形态,或者与电子媒介有着间接关联的新文学现象,而是以宏观视野考察整个文学生态的变化。对此,本文依托文艺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的知识,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绪论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及“文学生态”概念进行界定,阐明选题的缘由除了现实依据外,J·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也是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探究选题的背景,即媒介何以可能影响文学生态,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媒介的三个主要性质出发——媒介是一种文化偏执、媒介即生产力、媒介带有启蒙性和专制性来探究的;第三部分概括选题研究现状,并且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总结得失之处;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理路,阐释论文架构,以及论述创新点。第一章——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在本章起始阶段,论述文学生态的关键词由“文学生产”取代“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以及交代考察文学生产而非文学创作的原因。继而,选取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建构、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以及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它们不仅是文学生产活动的结构性成分,而且较为典型地彰显电子媒介之于文学生产的复杂影响。在对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建构的研究中,主要考察媒介对文学生产方式建构作用的理论依凭,从理论溯源的层面,结合当下的创作实情,分析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在对文学生产主体后现代性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对比印刷媒介确立的自律主体,综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而确立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主体的非自律文化身份;另一方面,从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层面,探寻审美转型的发生及其缘由。在对文学生产客体变迁的讨论中,探析文学生产客体从自然、世界到新闻事件的媒介化转变,厘清变迁的原因。第二章——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本章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电子媒介对文学文本的影响上来,在本章伊始,对“文本”、“电子文本”概念做出了界定。然后,选择了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和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超文本、网络文学和超链接,它们不仅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网络与现代文艺交融的产物,而且还直观地反映出文学的电子化和技术的审美化是如何参与到电子诗性的营构中。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具体表现为叙事载体由原子转向“比特”,叙事体制从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叙事立场由精英化转向民间化。电子文本的叙事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现出非理性、非主体性和反抗性的特征。在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中,深入探究由电子媒介驱动的图像文化和复制技术对诗性语言造成危机的深层机理。第三章—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在本章伊始,论述把文学传播开辟为独立专题的必要性,阐明文学传播在电子媒介时代的双重性质。而后,重点考察两个问题: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与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在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论证媒介技术会对文学传播发生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电子媒介在时空结构、实时能动方面带给文学传播的变化。在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探析注意力的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影响:首先,探寻注意力商品化的深层机理,涉及到注意力自身的文化性质,对信息生产的决定性地位,以及注意力商品化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注意力商品化对传统文学传播等级制度的颠覆,以及对新的等级秩序的重构;最后,探讨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价值取向转型的影响。第四章——电子媒介视阈下的文学接受。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主要划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文学欣赏论与网络文学批评论。在第一节中,对“文学接受”概念进行界定,概括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以及罗列文学接受活动的特征。在第二节中,论述在主导传媒的变革下,读“屏”、听书与文学IP产业链驱动下的多样化接受构成了当代文学全新的接受方式,全新的接受方式刷新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体验形式与认知模式。在第三节中,考察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一的网络文学欣赏论,从实时欣赏与自由欣赏两方面谈及两者带来的全新的欣赏心理和阅读情境。在第四节中,探析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二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谈起,指出当前阶段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继而通过对比大众批评、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的优势与劣势,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制定。第五章——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对文学消费活动的考察,其缘由不仅在于文学消费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消费凸显了当下的时代语境,它的背后凝结了消费社会、媒介变革、解构思潮和后现代文化等多种力量。本章主要包括三节: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第一节是从文学消费的发生谈起的,阐明文学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与时尚化特征,继而探究文学消费发生的深层原因。第二节主要考察媒介变革对文学消费主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救赎与沉沦,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之死”。第三节探究电子媒介对文学消费客体的建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空间增殖、矛盾的调节与加剧。在结语中,从学理层面证明本文以媒介视域审视文学生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概括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态革命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涌现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景观,文学生态的变革负载了技术理性价值,强调与过去的断裂、对传统的颠覆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也总结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电子媒介时代,创作主体应该坚守对自由的追求和高雅的文学观念,避免耽溺于电子媒介散发的声色犬马,尽力摆脱消费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经典。

钟凯丽[2](2020)在《论周立波小说中的抒情》文中认为抒情特质是周立波小说在“十七年”时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周立波将抒情融于小说人物、自然风景和民间文化中。在周立波笔下,人物是抒情的主体,而小说中的自然风景和民间文化则承载着作家的情感体验,表现出着鲜明的抒情色彩。抒情的背后,是周立波丰富的文化资源、宽容的文化态度和坚定的美学追求。周立波小说中的抒情既受到古典抒情传统、“五四”抒情传统的影响,也有欧美抒情传统和湖湘文化传统的促成。古典抒情传统对周立波小说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感物缘情、引譬连类和情感节制。“五四”抒情传统对其创作的影响则表现为小说中明朗的情调、抒情诗氛围和抒情功利化倾向。在对欧美文学的阅读中,周立波又接触到了欧美抒情传统中浪漫主义、人道主义和崇高精神。他以敏锐的文学感知和出色的艺术审美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吸收和整合。除了学习和阅读,湖湘文化传统中真挚果敢的文化性格、诗意浪漫的艺术想象和经世致用的美学思想也影响到了周立波小说的抒情。最后,周立波小说中的抒情体现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协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融、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并存,并深刻影响到了后来的湖南作家群体。

魏敏敏[3](2020)在《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通识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完整的人。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生为主的高师院校而言,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实施通识教育是提升师范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高师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师院校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通识教育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聚焦于现实,我们发现高师院校对通识教育模式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通识教育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亟需加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研究,以促进通识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相关概况。首先,对“高师院校”“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模式”等概念予以界定;其次,梳理通识教育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系统论;最后,介绍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以及通识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高师院校主要从目标、课程、师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探讨通识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注重知识的建构性,依据问题的解决路径拓宽知识领域,借鉴系统论的统领思想性和内外联系性等思想构建通识教育模式。第二章主要是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虽然各大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但他们都是由基本的模式演化而来。学校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不同。本研究在分析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调查问卷,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四所高师院校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同时,为获取更加详实的研究资料,亦对部分师生进行深入访谈,进而明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我国高师院校现已初步形成通识教育体系,开设了比较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但是高质量的通识课程的数量不多,通识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第三章主要探讨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通识教育管理的不完善以及师生对通识教育认识的不清晰,导致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遭受多重桎梏,主要表现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不明确、通识课程特色不明显、通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与评价体制不完善。高师院校现阶段的通识教育与其他高校的通识教育大同小异,均借助通识课程开展通识教育,未能充分反映学校的特色和利用通识教育的既有资源。第四章主要论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近年来,高师院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施效果不理想。通识教育实施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学校尚未充分理解通识教育内涵,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激励制度,难以有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唯有明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促进我国高师院校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最后,基于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状提出改善策略,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精准定位通识教育目标,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国际视野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第二,构建富有师范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凸显师范性,跨学科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增设以师范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课程。第三,强化通识教育师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第四,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优化通识教育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方式,逐渐完善学校通识教育模式,更好地促进高师院校通识教育发展。

伍丹[4](2019)在《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文中指出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相当大影响力的湖南作家,王跃文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对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以及不懈的美学追求,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持续的艺术反思,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文学的见识和观念,建立起了自己初具形态的小说诗学体系。论文试图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解读和审视王跃文小说。王跃文小说诗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建构在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等四个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性元素上。论文的四章分别剖析了这四个结构性元素。王跃文小说创作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与精神空间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生成的外部研究。第一章将分析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和湖湘文化的浸润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幼时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多年的官场生涯使王跃文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他在时代变革的律动中,一方面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客观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受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影响,能超越消费文化的物质化制约,以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坚守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第二章到第四章属于王跃文小说诗学本体论的范畴或内部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学本体的实际“存在方式”。论文将透过这些内容论述王跃文小说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文类(小说)特征与诗学思想的应合,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跃文小说诗学形态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第二章将探究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王跃文是鲁迅、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他在怀疑与否定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在揭露与批判中坚守信仰,呼喊良知。他的小说始终饱含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情感基质,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种“温柔敦厚”正是“中和之美”的显现,具体到叙事策略,即平衡之道。王跃文小说回归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他追求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在对现实的真切关怀中,王跃文始终具有一种清醒的理性和隐含的忧患意识。他既传承、光大了现实主义,又向现代主义开放,既有经典现实主义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揭示了人在沉沦与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迷惘。这股始终弥散的苍凉让王跃文小说具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内涵。第三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既是王跃文小说始终暗藏的线索,也是王跃文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观照的深层诗性品格。或者说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终极追求,即为精神迷失的当代中国人找寻回归之路。这是一个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人性维度。具体来说,王跃文在其小说中展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人情世态。他置身于权力场外,站在平民的立场实现了与官场的对话。他执着于洞察生命的本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他在政治和爱情中探索人的存在,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展示人生困顿。他揭露了绝对意志攀援中人性的沉沦以及庸众无声下个体的孤独。王跃文写尽了人生的无常,却依然心存理想。他希望通过良心建立道德自律,通过敬畏获得精神救赎,通过悲悯抵御生命的悲凉。他始终充满着希望,试图以道德唤醒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重建凡俗的人性世界。第四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王跃文用对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化官场生态的展示实现了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他自始至终都坚持故事讲述。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以中心人物的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以闲笔从容书写的叙事节奏构成了王跃文小说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女性话语的缺席和女性身份的“他者”构成的隐在叙事话语对男权中心话语自觉的坚守,构成了王跃文小说男性化的叙事视角。在此基础上,王跃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注重反讽等特点。总之,本文意在超越以往王跃文小说的研究范式,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审视王跃文的小说,并通过探寻王跃文小说的文化地域特质和艺术审美风韵,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获得新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朱丽萍[5](2019)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状况已有所好转,但就目前来说,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调查问题,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的研究。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进行了语文课外阅读相关概念的界定,并详细阐述了语文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习惯养成、语文素养提升以及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第二章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目前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章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研究,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家庭阅读环境创设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拓宽课外阅读空间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中,笔者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与英语、科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是对读物选择、阅读方法、阅读时间以及阅读习惯等进行指导,引导小学生正确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第三部分主要从课外阅读评价的标准、功能、方式、内容和主体的多元化等方面入手,开展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体系有效,以便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本研究意在改善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使课外阅读在小学生中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

黄金艳[6](2017)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与行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与以往大学生颇为不同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多元,自我且功利,亟须引导;他们的信仰状况复杂,世俗且非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审美观整体、感性,倾向于娱乐化、消遣化;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多样,空间扩大,间接交往增多,却不能回避由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强烈的人际反差造成的种种问题;在学习上,他们思路开阔、注重结论却缺乏论证,部分同学还出现口语化倾向、浅阅读的习惯以及错字、别字、火星文等不规范的写作能力下降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前卫,自主多样,注重外观,也出现因人情、炫耀、攀比而导致的不良消费……大学生的这些变化是客观的,其变化原因尤其值得深究。在探究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化社会生成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媒介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更深远的层次和意义上,媒介还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交往模式和一种文化模式。生活在不同媒介时代的人会受到所处时代媒介的影响,形成具有一定标志性符号的生活模式、交往模式和文化模式,并产生和维系一定标志性符号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如我们经历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媒介决定社会特征的过程,在媒介融合态势下,社会呈现媒介化、小众化的形态,文化出现多元化和同质化的特点,并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介建构的媒介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让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个性、自我功利;媒介塑造的思维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思维,不论是审美、消费选择还是学习形式都出现图像化、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媒介提供的技术优势颠覆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由于过度依赖媒介而出现异化现象。那么,面对媒介技术的影响力人类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马克思的工具理论告诉我们,尽管媒介工具的双刃剑作用一直在发挥,但是人类总是能够运用理性将媒介的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向善的一面而遏制其为害的一面。是人类理性决定媒介传播的思想内容,不论是统治阶级的控制,还是新闻报刊人员的自觉,都含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是人类理性能够认知媒介塑造的思维偏向,不论是文字媒介的理性思维塑造,还是电子媒介的视觉思维偏向,合理利用媒介建立在对媒介的充分认知之上;是人类理性在抗拒媒介的异化功能,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未来。今天,当我们面对大学生由于媒介融合而引发的种种变化,我们仍然要动用理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应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目的;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挑战,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遵循以下逻辑进行:第一章概念诠释,对本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诸如媒介、媒介融合、思想、行为等分别进行说明,并结合阐述媒介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规律,强调说明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在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媒介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由人类创造的媒介反过来又对人产生影响,面对媒介影响,人类运用理性对其规约,使其为人类服务。第二章理论考察,对与本论文有关的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在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下对媒介力量进行深度探源,在此基础上构建媒介融合的理论,这是本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实证调研,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第四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做了一个描述,思想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价值观、信仰和审美三个方面,行为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及消费行为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分析和归纳。第五章,在现象描绘的基础上,运用媒介融合的理论,从媒介化社会、社会性变迁及个体性差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深度解析,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六章对策研究,针对上述分析,运用人类理性,提出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系统调适,首先要确立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最后应充分应用媒介从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马新亚[7](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王宇翔[8](2017)在《中美高校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以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六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伴随着文艺理论和文学学科的不断变化发展,中美两国高校文学专业教育也相应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文学理论、文学教育理念的载体,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准确体现出中美不同的文学教育风格和特色。本文选择以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两国六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和分析了包含培养方案、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授课方式等资料在内的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归纳了两国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特点。在比较课程设置异同的基础上,尝试于文艺学学科的视角下总结出两国高校文学教育的风格和特点。本文围绕“经典研究与学科跨界”、“文学文本的脱离与回归”、“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三个角度展开研究,思考了课程设置同文学观念、教育理念和学科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试图为中国高校完善自身课程设置体系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对象加以界定和说明。此外,针对先期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美中六所高校文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情况进行了总结性陈述,以此作为全文的论据支持。第一章围绕经典研究与学科跨界展开论述。借由比较“文学史”课程和“莎士比亚”课程的相关情况,分析了两国高校课程设置中文学经典研究的不同形态;通过对比学科跨界课程内容和结构层次的异同,思考了跨学科研究同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学界关于文学学科属性和文学研究边界所抱持的保守与开放的不同态度对课程设置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中国高校重视文学经典的教育和研究,美国高校则倾向于学科跨界研究的特点。第二章从课程设置中文学文本脱离的现象入手,阐明了其产生的原因,并研究了各自所采取的以使文本“回归”文学教育的不同措施。认为两国出现的课程设置脱离文学文本的问题,分别同“文学史”课程的“膨胀”和文化研究的泛滥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从认识和实施两个层面上,分析了强化原典阅读和推崇批评实践的两种不同对策。最后,进一步探究了课程设置结构在文学文本脱离与回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国高校以文学史为核心的课程设置结构和美国高校相对多元分散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影响文学文本脱离和回归趋势的重要因素。第三章主要在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范围内,比较了两国高校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在种类和形式上的特点。通过分析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两种课程的开设特点,认为中美高校在知识体系建构和专业技能培养上存有两种不同的倾向。通过考察研讨会和工作坊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提炼出两国在人文教育上的各自特色。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文学教育观念对于高校课程设置发挥的深刻作用,思考了“文学应该教育些什么”和“文学如何教育”的问题,并尝试针对如何在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之间保持合理平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建立以尊重文学和文学教育规律,并保持有动态稳定性的课程设置是可行的方法。

果金凤[9](2017)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中国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依存,统一于中国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实践之中。在这一历史实践中,无论是批评家的主体身份,还是文学理论批评的建构,都参与到这一特殊的实践过程当中。同时,在这种文学批评与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相互交融的特殊实践中,批评家的人生道路、个人体验、文学立场、思想观点与批评实践,都配合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现实语境的需求而不断调适批评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方向,充分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批评实践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性方面的特质。所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本质属性必然是实践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论视阈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社会价值性,即以文学创作、文学思想、文学现象等是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现实效用为批评价值尺度,以问题性聚焦为突出表现,以社会批评与体验批评为具体的批评形态。置身于中国社会历史的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那特定的民族危机、政治斗争、社会革命的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必然要携带着社会性、目的性、功利性、实用性、工具性、现实性等一系列实践属性特征。或者说,社会话语与现代文学批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实践性的互构,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语境既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需求,也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性本质属性的现代性发生。由此而来,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对理论资源的汲取同样是一种实践性的接受,例如,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中的经典性理论“文以载道”的继承便是一种实践属性立场上的自觉性传续,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西方文艺思潮的借鉴则坚持实用性原则上的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的方法和手段。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中,首先发生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体身份的实践性转型。相比较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于“知”的关注,相比较于西方世界知识分子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批评者更多地是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社会历史转型的革命实践之中,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当然也包括现代文学批评主体身份的从“知”向“行”的历史性转型。问题性聚焦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发生的突出表现,中国社会历史现代性发展进程中迎面而来的诸多问题使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为此而去聚焦、去求解、去应答。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文学思想论争与不同主张的文学思潮流派所进行的批评大都是问题式批评,所不同的是,文学论争更突出地表现为不同思想观点、不同文学倾向相互之间的矛盾对立、博弈竞争,而文学思潮流派似乎更注重文学发展过程中内部规律的探讨,也更注重批评主体的发现以及批评过程的问题性求解。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属性决定其批评形态必然表现为一种社会批评的性质。它必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启蒙、救亡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使命,它必须要与客观现实保持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面对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和封建伦理道德的精神负累,面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责任,它必然要鲜明地呈现出思想性、现实性、政治性等方面的鲜明特质。同时,体验批评从社会批评所忽略的生命体验的视域进入批评实践,它强调文学批评应该是通过批评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体验来反映社会生活、评析文学现象,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聚焦社会问题。这种体验批评既是一种与问题批评相对立的矛盾存在,又以其感性形态的特殊存在及其艺术魅力去弥补问题批评的某些不足,从而以两者之间的相互张力共同构成中国文学现代性启蒙发展进程中的动态结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凸显出中国文学批评的鲜明特色,具有丰富的意义内涵与充沛的生命力,再一次彰显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功能性与价值性,又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模式乃至成为指导性方向,为处在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导向与模式范本。

宋飞[10](2016)在《“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的文学批评论述》文中研究指明“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一场极具轰动意义的学术热点,当时的一些学者和作家,出于对社会和文学的责任感,又不甘心自己启蒙角色的失落,希望通过唤起“人文精神”来重塑理想,重建严肃高尚的文学,拯救当下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灵危机;“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生发语境十分复杂,远非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就能概括,其背后还有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动因;在“人文精神大讨论”中,文学批评家对文本的审美研究已经不再是唯一使命,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进行文本分析,使文学批评散发出社会各个领域的气息,这种转向社会文化的批评形态在90年代成为文学批评真正的主力军;人文精神本身是一个具有形而上意义的,同时又结合了90年代文学文化特殊语境,并吸取了古今中外诸多思想资源的概念;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的文学批评包含着对于当代文学发展的期待和建构,许多学者们都对90年代后期乃至即将步入21世纪的文学应走向何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人文精神寻思者是坚守文学启蒙的榜样,其执着的社会批判态度和使命感令人敬佩,但其学术主张和言说策略也暴露出了非理性的一面,这使得人文精神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正能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人文精神讨论最后走向停滞的结局。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功利化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功利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背景
    三、选题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四、选题的研究理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
    第一节 “口袋妖怪”:电子媒介与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第二节 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 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
第二章 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
    第一节 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
    第二节 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
    第三节 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
第三章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
    第二节 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第四章 电子媒介视域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及特征
    第二节 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第三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欣赏的方式
    第四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形态与标准
第五章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
    第三节 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论周立波小说中的抒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抒情的概念界定
    (二)周立波创作概况
    (三)周立波研究综述
一、周立波小说中抒情的呈现
    (一)人物的抒情功能
    (二)自然风景的抒情功能
        1.地域风景与怀乡之情
        2.田园风景与浪漫情怀
        3.社会主义风景与国家想象
    (三)民间文化的抒情功能
二、周立波小说中抒情的来源
    (一)古典抒情传统
        1.感物缘情
        2.引譬连类
        3.情感节制
    (二)“五四”抒情传统
        1.明朗的情调
        2.抒情诗氛围
        3.抒情功利化
    (三)欧美抒情传统
        1.浪漫主义
        2.人道主义
        3.崇高精神
    (四)湖湘文化传统
        1.真挚果敢的文化性格
        2.诗意浪漫的艺术想象
        3.经世致用的美学思想
三、周立波小说中抒情的文学史意义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协调
    (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融
    (三)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并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师院校
        (二)通识教育
        (三)通识教育模式
    二、通识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系统论
    三、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
        (一)国外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国内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四、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
        (一)学分制管理的全校通选课模式
        (二)以课程构建为特色的核心课程模式
        (三)面向部分学生的实验班模式
第二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状调查分析
    一、问卷的实施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二、访谈的实施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一)通识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化
        (二)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同质化
    二、通识教育课程特色不明显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范性不足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本性欠缺
    三、通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一)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
        (二)通识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四、通识教育管理与评价体制不完善
        (一)缺乏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二)缺少健全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第四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通识教育观念淡薄
        (一)对通识教育内涵认识不清
        (二)对通识教育的态度不积极
    二、功利性价值取向的阻碍
        (一)人才培养的急功近利
        (二)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
    三、通识教育激励机制的缺失
        (一)通识教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
        (二)通识教育激励制度缺乏科学性
第五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改善策略
    一、精准定位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目标
        (一)科学规划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辩证看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
    二、构建富有师范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凸显师范性
        (二)构建跨学科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的模式
        (三)增设以师范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通识课程
    三、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适当扩充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
        (二)全面提升通识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建立健全通识教育保障机制
        (一)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二)建立有效的通识教育激励机制
        (三)全方位优化通识教育评价方式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
    第一节 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
        一、消费文化下文学的边缘化
        二、消费文化下人文价值的淡化
    第二节 湖湘文化语境的浸润
        一、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
        二、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第二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一、现实主义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意义
        二、在怀疑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
        三、在揭露中坚守信念、呼唤良知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创化
        一、中和之美
        二、回归“真实”
        三、理性忧思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意识的尝试
        一、焦虑与沉沦
        二、苍凉与迷惘
第三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人情世态
        一、平民立场的权力批判
        二、直击痛感的生命之悟
    第二节 情与性的伦理困境
        一、政治与爱情的纠缠
        二、爱情与情爱的冲突
    第三节 权力话语对人性的抑制
        一、常人生存下的绝对意志
        二、权势攀援中的人性沉沦
        三、庸众无声下的个体孤独
    第四节 理想化的道德追求
        一、敬畏之心与精神救赎
        二、温情悲悯与人性关怀
        三、精神国度与凡俗世界
第四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
    第一节 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
        一、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
        二、政治生态的日常展现
    第二节 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
        一、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
        二、以中心人物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
        三、以闲笔自在书写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欲潜实显的男性化叙事
        一、权力话语中的男权叙事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第四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语言
        一、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
        二、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
        三、注重反讽的修辞策略
余论(兼结语)创作的“智慧”和批判的有限
    一、喻世劝讽与终极价值
    二、文人情怀与官员身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概述
    第一节 语文阅读相关概念界定
        一、阅读
        二、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目标
        三、课外阅读
    第二节 语文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借助课外阅读促进习惯养成
        二、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三、促进个性发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设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査
        (二)语文课外阅读读物类别的调査
        (三)语文课外阅读认知的调査
        (四)语文课外阅读方式的调査
        (五)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调査
        (六) 语文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
        (七)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调査
        (八)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第二节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可供课外阅读的读物不多
        三、不良课外阅读充斥市场
        四、课外阅读不得其法
        五、课外阅读时间难以保障
        六、课外阅读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第三节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四、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研究
    第一节 创设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完善学校课外阅读规划,营造“书香校园”
        二、软、硬件双管齐下,打造“书香家庭”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创设课外阅读空间
    第二节 强化指导,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
        一、指导读物选择,使学生读得“精致”
        二、指导阅读速度,使学生读得“通透”
        三、指导阅读时间,使学生读得“长久”
        四、指导阅读习惯,使学生读得“高效”
    第三节 健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标准和功能
        二、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原则
        三、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主体
        四、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内容
        五、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方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一、媒介融合
        (一)媒介
        (二)媒介融合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二、思想行为
        (一)思想
        (二)行为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三、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力量探源及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论”
    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四、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三)媒介技术与人类理性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一、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 问卷分布情况
        (二)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研使用方法
    二、调研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三、调研结论及说明.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三、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一)思想行为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会更加复杂多元
        (二)大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未来会更加个性化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未来会有强化趋势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一、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
    二、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一) 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发生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三、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区别.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一、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三、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调研问卷
文中图表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二、“工具的重造”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一、情与理的交融
        二、情感的深度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第一节 概述部分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一、关注性别差异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中美高校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以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六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思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先期研究情况
第一章 经典研究与学科跨界
    第一节 “文学史”与“莎士比亚”—课程设置中的文学经典研究
    第二节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的转向—课程设置中的学科跨界研究
    第三节 保守,还是开放?—课程设置差异的思考
第二章 文学文本的脱离与回归
    第一节 “膨胀”的文学史与“变味”的文化研究—课程设置中文学文本脱离的趋势
    第二节 强化原典阅读与推崇批评实践—课程设置中文学文本回归的方式
    第三节 集中,还是分散?—课程设置体系结构的影响
第三章 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第一节 知识体系建构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设置中的学科教育
    第二节 研讨、表达与批判性思维—课程设置中的人文教育
    第三节 专业知识,还是人文素养?—课程设置中的文学教育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9)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生成与依据
    2.1 实践论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本质属性
        2.1.1 实践论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本质属性
        2.1.2 现代文学批评主体身份的实践属性
        2.1.3 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社会价值性
    2.2 社会语境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需求
        2.2.1 历史转型与实践性需求的现代性发生
        2.2.2 社会话语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互构
    2.3 理论资源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接受
        2.3.1 “文以载道”的立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自觉性传续
        2.3.2 “拿来主义”的手段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实用性借鉴
第3章 批评主体身份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自觉建立
    3.1 批评主体身份的获得:从“知”向“行”的历史性转型
    3.2 批评主体身份的类型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自觉
        3.2.1 时代精神的启蒙者与文学批评的思想性追求
        3.2.2 政治革命的践行者与文学批评的平民性立场
        3.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追随者与文学批评的体验性言说
        3.2.4 自由主义立场的知识分子与文学批评的唯美智性探索
    3.3 批评主体身份的实践性导向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性互构
第4章 问题性聚焦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发生
    4.1 文学论争与现代文学批评的问题性求解
    4.2 思潮流派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思想性建设
第5章 社会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实用功能
    5.1 启蒙批评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思想性功能
        5.1.1 人的文学与思想启蒙的批评指向
        5.1.2 “正视人生”与改造国民性的文学批评宗旨
    5.2 现实批评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客观性特质
        5.2.1 革命文学与阶级意识的批评表述
        5.2.2 “真实地表现人生”与关照现实的批评原则
    5.3 政治批评与现代文学批评的价值性导向
        5.3.1 抗战文艺与政治视阈的批评选择
        5.3.2 “为工农兵”与政治话语的批评导向
第6章 体验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多元价值
    6.1 个体自我意识与现代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高扬
    6.2 自由主义立场与现代文学批评的体验式告白
    6.3 生命直觉感受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感觉化言说
第7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持续建构
    7.1 现代文学批评实践性属性的中国特色
        7.1.1 “天人合一”:客体与主体融汇的实践性批评
        7.1.2 主体体验: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互动的实践性批评
    7.2 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生命张力
        7.2.1 革旧布新的历史敞开性
        7.2.2 直面现实的实用理性
        7.2.3 鲜明敏锐的现实批判性
        7.2.4 主体经验的审美理想性
    7.3 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的当代传延
        7.3.1 实践性本质与批评模式的历史延续
        7.3.2 主体实践与批评立场的时代嬗变
        7.3.3 实践性与现代文学批评的永久魅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的文学批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文学批评的语境研究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文学的侵蚀以及文学批评的畸变
        一、文学倒向市场及其媚俗倾向
        二、文学批评陷入危机:表面上的繁荣与背后的低谷
    第二节 政治意识形态同文学的暧昧关系
        一、政治权利的位移和文人的角色危机
        二、“断裂时代”中文学的肯定性写作
    第三节 文化交流和价值变动下的中国文学生态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学的“狂欢”
        二、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和人文精神的中西方溯源
第二章 “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文学批评的特征和趋向研究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泛文化性
        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二、“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文化批评的泛文化性
        (一) 独立性和学理性的淡化
        (二) 批评家的道德焦虑和精神救赎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焦点与核心:难以辨认的人文精神
    第三节 “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文学批评的对话体特征
        一、90 年代文学对话体批评的兴起
        二、人文精神讨论中文学批评对对话体的运用
第三章 “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文学批评的主要论题解读
    第一节 对文学商业化的表述
        一、商品和物质因素在文本中的渗透
        二、对文学商品属性的价值辨析
    第二节 文学界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一、关于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
        二、文人作家的启蒙角色辨析
    第三节 “人文精神”蕴含下的文学批评新境界
        一、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
        二、对于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建构
        (一) “新文学精神”的建立
        (二) 传统与西方:文学理论建构的两个维度
第四章 “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文学批评的价值意义分析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人文精神状况浅析
        一、人文精神在挣扎中生存
        (一) 80 后文学的崛起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 底层苦难的书写和人文精神的变化
        二、新世纪文学批评对90年代传统的扬弃
        (一) 90 年代文学批评特征的延续
        (二) 女性文学批评的调整和超越
        (三) 网络世界的泛文学批评
    第二节 20年后的回眸——人文精神的得与失
        一、人文精神——精英知识分子最后的启蒙?
        二、人文精神寻思者的失误辨析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悖论
        (二) 现代性的模糊——文学批评的“重外轻内”
结语: 文学的心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功利化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D]. 田义. 扬州大学, 2021(02)
  • [2]论周立波小说中的抒情[D]. 钟凯丽.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D]. 魏敏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D]. 伍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D]. 朱丽萍. 苏州大学, 2019(04)
  • [6]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D]. 黄金艳. 兰州大学, 2017(03)
  • [7]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中美高校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以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六所高校为例[D]. 王宇翔. 南京大学, 2017(12)
  • [9]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D]. 果金凤. 辽宁大学, 2017(12)
  • [10]“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的文学批评论述[D]. 宋飞. 闽南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功利主义倾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