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制备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乳液制备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一、乳化液配制的自控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存英[1](2019)在《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元复合驱三次采油技术采收率比普通水驱采油技术采收率提高20%以上,保障了我国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的稳产高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也随之增加,其处理回注是油田矿场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含油乳化程度高、微细粒级油滴含量高、水相粘度高,油水分离难度大,常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其处理要求,限制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论文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难处理的问题,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测试与机理分析,揭示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特性及分离机理;合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提出了基于化学破乳的“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和“双泡沫–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形成了包括设备、药剂和工艺在内的技术体系,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气浮分离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集成,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样机。双旋流气浮通过气浮分离和旋流分离过程耦合,形成集重力场与离心力场于一体的复合分离力场。利用ANSYS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浮装置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特征。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呈轴对称分布。从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切向速度先逐渐增大到0.908 m/s,后进一步沿径向向轴心减小为0;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轴向速度方向在靠近边壁处先是旋流向上,后沿径向向轴心处转为向下运动;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径向速度小,从装置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先增大至0.032 m/s,后减小到零。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2.0 m/s,装置内流场由湍流转为稳流状态的高度提高,气浮分离区空间减小,不利于气浮分离。回流水入口速度<1.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约在11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2.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为12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1.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分速度增加幅度较小。回流水入口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增加较快,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呈梯级增加;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特征截面上湍流强度高,y=1200mm高度处流场进入较稳定的层流状态;不同回流水入口速度下特征截面的湍流耗散率和湍流动能沿径向呈轴对称分布。y=300 mm和y=6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湍流耗散率大,湍动能低;y=400 mm和y=8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在00.78 m2/s3之间,湍动能最大为0.031 m2/s2。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低的区域湍动能高,湍流强度弱,能量转化率低,能量损失小。因此,回流水入口流速为1.0 m/s较合适。构建了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于一体的双旋流气浮分离过程物理模型,分析了旋流分离和气浮分离耦合基本过程。双旋流强化气浮分离降低了可分离油滴粒径下限,加快了油水分离速度;分析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脱油率、气浮段脱油率和总脱油率,在气体流量1.0 L/min、回流水进口流速1.0 m/s及气浮时间15min工况条件下,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分离效率为80.4%,气浮段分离效率为94.0%,总脱油率达98.5%;采用双旋流气浮、单旋流气浮以及溶气气浮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分别为45.2 mg/L、53.5 mg/L和70.4 mg/L,双旋流气浮法油水分离效果优于单旋流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除油动力学研究表明,回流水进口流速增加,促进了油滴粒径分布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油滴粒径分布平衡时小粒径油滴所占比例多。通过将环氧醚和甲基醚分别加到含氢硅油的基本骨架上,合成环氧醚甲基醚共改性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和正二丁胺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聚-2-羟基丙基二丁基氯化铵,与有机交联剂多乙烯多胺交联得到聚季铵盐。再使聚季铵盐与共改性硅油产生环氧开环反应,得到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利用FTIR和1HNMR分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结构,考察了破乳条件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破乳条件(破乳剂用量100 mg/L、破乳时间4 h、破乳温度为60 oC)下,使用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除油率为94.9%,破乳后污水含油量为25.8 mg/L,破乳性能优于聚季铵盐破乳剂。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性质复杂、体系稳定,含有大量微细油滴的特性,为了提高其油水分离效率,提出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首先提出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后,采用双旋流气浮装置进行分离。考察了不同种类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能,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含油污水进水流量、气体流量及含油泡沫层厚对双旋流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到93.6%,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6.6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PPA 50 mg/L、辐射功率800 W、辐射时间120 s、回流水进口速度1.0 m/s、气体流量0.75 L/min、含油污水流量0.3L/min、含油泡沫层厚10 cm试验条件下,除油率达到99.4%;进一步提出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技术,即采用荷正电胶质气体泡沫CGA吸附带负电微细粒级油滴,再在双旋流气浮装置中与常规空气泡耦合进行气浮分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的CGA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气体流量、含油污水进水流量以及荷电气泡CGA流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脱油率达到96.5%,气浮后出水中剩余油滴粒径中值D50为3.97μm。论文共包括95幅图,5个表格,175篇参考文献。

吕志清[2](2020)在《变频节能技术在乳化液泵站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通过对乳化液泵站进行变频技术改造和现场应用,克服了起动电流大,噪音大,机械磨损严重,能耗大等缺点,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周于皓[3](2019)在《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不仅给供水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大规模的产生和排放也使得我国的水质污染变得更加严峻,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絮凝法对于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因此,作为絮凝处理法的核心,新型高效絮凝剂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对于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因为能够同时发挥架桥作用以及电中和作用,因此在絮凝处理工艺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CPAM分子链上各单体单元分布随机,阳离子单元排列分散导致正电荷利用率低,进而削弱电中和作用使絮凝性能受限。此外,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污水水质也对CPAM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CPAM存在的上述缺陷,论文采用模板聚合的方法人为控制阳离子单元在聚合物分子链上以嵌段结构的形式集中分布,有效提高聚合物电中和性能;并且通过引入少量疏水单元得到两亲性大分子长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疏水缔合行为,以期增强絮凝剂分子链同憎水性污染物的亲和力以及絮体的相转变能力,提高絮凝效率。论文选用丙烯酰胺单体(AM)、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疏水单体丙烯酸十二酯(LA)构建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通过新型超声波引发技术,在投加聚丙烯酸钠(NaPAA)作为阴离子型模板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兼有阳离子嵌段和疏水缔合作用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TP(AM-DAC-LA)并将其用于水处理相关应用。目前关于模板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见,而将阳离子嵌段结构与疏水缔合相结合的絮凝剂有关研究更是未见报道。论文包括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在TP(AM-DAC-LA)最优化合成条件探究过程中研究了包括超声波功率、超声引发时间、聚合单体总质量分数、阳离子单体配比、反应体系pH、引发剂浓度以及模板投加量在内的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子量以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超声波引发方式仅需20 min即可完成对聚合体系的完全引发,最终得到模板共聚合产物TP(AM-DAC-LA)的最高分子量和转化率分别为3.45×106 Da和98.2%。通过建立响应曲面模型能够实现对聚合反应产物分子量的预测,为聚合反应提供指导。(2)使用仪器表征手段对TP(AM-DAC-LA)和与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P(AM-DAC-LA)的系列理化性质进行了对照分析。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二者均为AM、DAC和LA单体的共聚物,添加的模板分子未参与反应,不改变TP(AM-DAC-LA)的化学组成。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除了证明二者的化学组成以外,TP(AM-DAC-LA)氢谱图上来自侧链基团的干扰峰明显减弱表明DAC单体处于更类似于其自身均聚物的化学环境,证明了DAC单体嵌段的形成。差热-热重分析除证明二者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外,TP(AM-DAC-LA)在其主链热分解阶段对应的三个吸热峰说明大分子链上的三种单体单元均以嵌段形式排列。扫描电镜图像表明两亲性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缠绕缔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3)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聚合反应速率对总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依赖指数分别为1.7733和0.6322,基本符合以双基终止为主的经典自由基聚合理论;聚合体系pH值通过影响阳离子单体和模板剂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而对聚合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模板剂用量对动力学的影响表明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剂分子间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作用,符合Ⅰ型ZIP机制。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缔合常数达KM=17.63,表明在反应开始前约有78.9%的阳离子单体预先吸附在模板分子链上,再次验证了论文所构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遵循模板聚合Ⅰ型ZIP机制。(4)根据聚合产物分子结构表征和动力学研究结果,以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规律和模板聚合Ⅰ型ZIP反应机制为基础探讨了制备TP(AM-DAC-LA)的聚合反应机理。模板共聚合反应主要包括聚合引发前的模板吸附和胶束增溶、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过程,并伴随有链转移的发生。其中,链终止过程主要以双基歧化终止为主。聚合反应引发前,模板分子对DAC单体的静电吸引以及胶束聚集体内部疏水微区对LA单体的增溶分别是DAC嵌段和LA嵌段形成的主要原因。(5)采用表观粘度法探究了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疏水缔合作用,结果表明引入的疏水单元使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缔合行为。聚合物分子链通过缔合作用彼此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使其流体力学体积显着增大,宏观表现为溶液表观粘度非线性快速升高。该缔合作用有利于增强絮凝剂的架桥和卷扫网捕能力,提高絮凝效率。(6)将TP(AM-DAC-LA)及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和单一亲水性二元共聚物用于市政污泥脱水实验,结果显示阳离子嵌段结构和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污泥絮凝效率。TP(AM-DAC-LA)在投加量3.5 mg·g-1条件下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达到最低值67.2%和3.84×10122 m·kg-1,优于其他絮凝剂。阳离子嵌段结构增强了絮凝剂的电中和以及电荷补丁作用,使絮体内部结构密实,机械强度更高,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切能力,在机械脱水过程中发挥骨架支撑作用,有利于降低泥饼可压缩性,保持泥饼多孔透水结构,有利于机械脱水过程。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增大絮体粒径尺寸,有利于固-液分离过程,并且疏水缔合作为一种物理可逆的缔合作用能够提高破碎絮体的再生能力。(7)将聚合产物用于模拟含油废水絮凝实验,TP(AM-DAC-LA)在40 mg·L-1投加量时最高除油率和除浊率分别达到91.2%和92.9%,可以作为含油废水处理的有效前置预处理措施。疏水单体的引入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效率提升明显,且在聚合物过量投加引起溶液电性反转的条件下未出现絮凝效率明显下降,说明架桥作用和疏水缔合作用是含油废水絮凝的主要机理。阳离子嵌段结构使含油絮体结构密实,而疏水缔合作用提高了含油絮体的尺寸,该结果与市政污泥絮凝调理得到的结果一致。此外,两亲性大分子链能够通过竞争乳化作用降低油滴乳化界面膜的机械强度,促进破乳聚并,提高絮凝效率。引入疏水单体所带来的竞争乳化和疏水缔合作用是两亲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具有更好絮凝效果的主要原因。

孟浩[4](2019)在《采出液预分水用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部分油田进入三次强化采油阶段,采出液的含水率不断增高且性质日趋复杂,三相分离器分离能力下降、电脱水器垮电场等问题日益突出。研制开发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提高对采出液的预分水能力,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论文首先针对胜利油田采出液样品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得到基础物性参数;使用Anton paar MCR302型电流变仪,对样品的粘温特性、流变特性和动力学稳定特性进行分析,并拟合相应的回归方程组;设计了绝缘电极静态实验装置,针对原油乳化液的电场破乳特性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29kV/cm、2kHz最优电场强度及脉冲频率下,分离效率为73%。其次,采用煤油代替原油配制模拟乳化液,再次使用绝缘电极静态实验装置进行电场破乳实验,得出最优电场参数组合为5kV/3kHz、含水率应小于50%的结论。在此之后,借鉴电絮凝的相关原理,设计金属电极静态实验装置,进行电场破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电场参数组合为65V/2kHz、含水率应大于50%。在此之后,基于雷诺数相等、电场强度相似准则,设计小型卧式分离器以及两种电极组件,搭建室内动态实验系统,首先安装小型绝缘电极组件,采用含水率20%的W/O型模拟乳化液进行实验;然后替换成小型金属电极组件,采用含水率90%的O/W型模拟乳化液进行实验,两者均在特定的电场参数组合下表现出了优异的分离效率。再次,设计加工了处理量为240m3/d的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中试装置,并在胜利油田桩106接转站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电场参数为7kV、2kHz,此时分离器油出口乳化油含水率从平均20%下降至平均4%,且存在能降低成本、提高处理量等多方面优势。最后,进行工程放大应用方面的探讨,针对F4000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罐体工艺尺寸进行计算,设计两种不同结构和电场参数的电极组件,借鉴ANSYS MAXWELL软件对部分结构进行优化,分析探究了两种电极组件在三相分离器内部的最佳安装位置。论文从不同层面系统研究了两种类型乳化液的电场破乳特性,验证了电场协同作用在提高三相分离器处理效率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为实现高含水油井采出液的高效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潘威丞[5](2019)在《紧凑型静电聚结分离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上原油处理过程中,由于含水率上升、水质变复杂等因素,传统“两级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的生产水处理流程难以满足现如今的标准,同时其升级改造方案受平台空间和建造成本的限制,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开始研发紧凑高效的原油处理设备。其中,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通过将“电场+重力场(离心场)”多场协同耦合,原有罐体装置“管道化”,有效减少了现有工艺流程的占地面积。本文首先对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进行概念性设计,并通过结构分析和理论计算初步确立管式静电分离器的关键结构尺寸;然后借助数值模拟软件ANSYS fluent对其流场进行仿真模拟,基于响应曲面法以分离效率为目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尺寸。对最优结构尺寸的分离器在不同工况参数下的分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70%含水率的油水乳化液而言,只有保证聚结后水滴粒径在lOμm以上时分离器水出口含油浓度可小于2000ppm;而对于30%含水率的油水乳化液而言,必须使聚结后油滴粒径在150μm以上时分离器水出口含油浓度才可小于2000ppm。后续基于数值模拟软件Ansoft Maxwell对分离器内部的电场强度分布和影响电场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搭建了一套同心圆环实验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对所选电极材料进行电场击穿测试;并进行了电场破乳、电场脱水实验,得出不同含水率乳化液破乳脱水的最优电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W/O型油水乳化液而言,乳化液的破乳效果由电压和电场频率共同决定,只有同时提高电压值和电场频率才能有效提高乳化液破乳性能。当乳化液含水率为30%时,在最优电场下加电8秒后乳化液底部有大量明水析出,其液滴粒径远大于150μm。最后设计并搭建了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室内实验测试装置并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中测量了不同工况参数下分离器水出口和入口的含油浓度,结果表明,当分离器入口为W/O型乳化液且水质较好时(乳化液静置30秒分层),在额定工况条件下该分离器水出口含油浓度小于2000ppm;当水质较差时(乳化液静置10分钟分层),该分离器可通过减小流量、减小分流比、增大电场聚结能力等方式使水出口含油浓度小于2000ppm。但是实验装置在处理O/W型乳化液时,水出口含油浓度始终大于2000ppm。总体而言,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旋流分离+电场破乳”的管式静电分离设备,通过实验证明了设计的可靠性。为今后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为后续海上原油开发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思路。

王庆耀[6](2018)在《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煤矿水资源匮乏现象日益严峻,研究一种高效节能的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当前,常规的矿井水净化处理系统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出水不稳定,用药量大、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依托平煤十一矿,研制了超高效螺旋进水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原理,阐述了超高效螺旋进水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优势。然后搭建了无机陶瓷膜水处理系统中试设备,并对该系统的出水效率,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的脱除效率进行了详细研究。在中试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平煤十一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的工程设计。最后就超高效螺旋进水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水进水流量的大小对设备的出水效率影响可忽略不计,当系统运行时间小于12天,净水出水效率稳定在80%左右,随着运行天数的继续增加,出水效率将逐渐降低;通过分析可知,该系统对矿井水中的悬浮物脱除效率达到了95.08%,COD的脱除效率达到了94.33%,装置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用水标准。应用结果显示,运行后测得系统出水效率稳定在80%左右,对总悬浮物的脱除效率达到了94.5%,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3.8%,与中试试验数据较为接近;相比改造前,每年可实现的经济效益为428.4万元。通过中试试验及应用结果对比表明,无机陶瓷膜水净化技术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出水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能耗低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王贝贝[7](2018)在《破乳-混凝-吸附工艺处理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荧光渗透液用于精密零件无损探伤检测后零件清洗过程会产生一种高COD(100015000 mg/L)、高矿物油(3003000 mg/L)、高色度(6002000倍)的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该废水生物毒性强,量少但对环境污染强度大。然而,对该废水的处理是污水处理界公认的一大难题。本论文针对衡阳某机械公司产生的乳化油废水的水质特征,采用破乳-混凝-吸附组合工艺对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非离子型AR型破乳剂与Ca Cl2、MgCl2电解质破乳剂的破乳效果、聚合氯化铝(PAC)与聚硫氯化铝(PACS)的混凝性能,考察了破乳剂与混凝剂的种类、用量、pH值、沉降时间、静置时间、吸附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主要结论有:(1)对比AR型破乳剂、CaCl2、MgCl2三种破乳剂的破乳效果,AR型破乳剂处理效果更好,其最佳pH为79,投加量为4 mL/L,搅拌速度为100 r/min,搅拌时间为3 min,沉降时间为1.5 h。(2)PAC与PACS的对比实验表明,PACS有着更优于PAC处理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的混凝性能,其最佳pH为79,最佳投加量为3 mL/L,PAM投加量为4 mL/L,静置时间为15 min。(3)采用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蛭石吸附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COD进行模拟表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更符合蛭石的吸附过程。(4)蛭石作吸附剂处理该废水,其最佳投加量为5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其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平衡吸附量为11.455 mg/g,实验平衡吸附量为10.899 mg/g。(5)经破乳-混凝-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后的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COD去除率达97.87%,含矿物油量去除率达99.62%,色度去除率达99.22%,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因此,破乳-混凝-吸附组合工艺能为工业处理该类废水提供一个高效可行处理工艺。

张德志[8](2017)在《煤矿井下乳化液用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煤矿井下的乳化液用水需求,设置一系列关于处理乳化液用水的系统设计,以此来对该系统的流程和组成部分进行一定的调研。而通过对煤矿井下使用的乳化液装置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针对乳化液的清洗问题。提出如何提高乳化液用水处理过程中系统的设计。

荣伟国[9](2017)在《矿井水井下处理用互冲洗过滤装置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以济宁三号煤矿矿井水井下直接处理利用示范工程,开发出适合煤矿矿井水井下工作环境的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示范工程应用表明,该滤池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少、操作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等特点,可在井下矿井水直接处理中推广应用。

朱秀娟[10](2016)在《吉林新大油田乳液型清防蜡体系的室内研究》文中认为自人类发现并挖掘石油以来,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原油所产生的蜡打交道。油井结蜡问题已经很多产油属于高含蜡原油的油井的生产中造成了严重问题影响。结蜡问题制约了油井的采油速度并且降低了油井的采收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油井的安全、高效生产造成了正面的威胁。因此,必须针对油井井筒结蜡,围绕结蜡机理、规律和清防蜡措施优选等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以实现油井高效、安全生产。吉林新大油田的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原油就开始凝固且原油中不断有石蜡析出,因此可以看出该地区结蜡问题十分突出。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原油所结的蜡使油杆上下行阻力增大,从而导致抽油杆断脱几率增大,同时使得油管的回压增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油管及深井泵的漏失几率增大。本文主要针对吉林新大油田的产油情况,对该油田实际的出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比各种清防蜡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使用化学清防蜡的方法解决该油田的油井结蜡问题。首先通过静态清蜡并计算溶蜡速率的方式优化出一种清蜡体系。在研制该体系的过程中主要对溶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以及互溶剂进行了筛选并对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到了一种高效的清蜡体系。其次,本文通过“倒杯法”测试防蜡率优化出了一种防蜡体系。在研制防蜡体系的过程中主要对常见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得到了几种表面活性剂的复合体系能够起到较好的防蜡作用,最终确定了防蜡体系的成分及配比。最终,本文研制出了一种乳液型清防蜡体系,在该体系中既有清蜡体系的成分又有防蜡体系的成分,同时能起到清蜡和防蜡的目的。在研制该清防蜡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对目前常见的乳化剂进行筛选,其次测试了不同的乳化方式下乳状液的稳定时间,最终测试了不同稳定剂加量情况下所得的乳状液的稳定时间。在本文的最后,对研制出的乳液型清防蜡体系的清蜡效果、防蜡效果及清蜡量进行了测试。确定了研制的清防蜡体系能够有效去除油井中所结的蜡并且能起到较好的防蜡效果。

二、乳化液配制的自控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化液配制的自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3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1 双旋流气浮装置基本结构
    3.2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3 双旋流气浮装置速度分布特征
    3.4 双旋流气浮装置能量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机理研究
    4.1 双旋流强化气浮机制与分离性能
    4.2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与破乳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
    5.3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试验
    6.1 引言
    6.2 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3 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4 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现场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变频节能技术在乳化液泵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综采工作面概述
2 技术改造方案
    2.1 系统改造
    2.2 控制策略
    2.3 改造后的优点
    2.4 变频器的特点
3 试验效果数据对比
    3.1 用电量统计
    3.2 工频、变频工作电流比较
4 节能效果分析
    4.1 节电效果分析
    4.2 机械冲击分析
    4.3 经济效果分析
5 结语

(3)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絮凝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有机絮凝剂
        1.2.2 无机混(絮)凝剂
        1.2.3 复合型混(絮)凝剂
        1.2.4 微生物絮凝剂
        1.2.5 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1.3 絮凝机理
    1.4 聚丙烯酰胺(PAM)类絮凝剂概述
        1.4.1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1.4.2 模板聚合法制备CPAM研究进展
        1.4.3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1.4.4 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方式
    1.5 研究的目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论文的主要思路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1.5.5 基金支持
2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优化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药剂
        2.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2.2.3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2.3 聚合物的基础参数测定
        2.3.1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2.3.2 聚合产物的转化率测定
        2.3.3 聚合产物的特性粘度测定
        2.3.4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计算
    2.4 单因素合成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超声波功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2 超声引发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3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4 阳离子单体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5 反应体系p 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6 引发剂Vazo-044 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7 模板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5 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响应面建模与方程分析
        2.5.2 响应曲面结果讨论
        2.5.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的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表征用聚合物样品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3.3 聚合物表征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FTIR)结果分析
        3.3.2 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3.3.3 聚合物的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3.3.4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剂
        4.2.2 实验器材
        4.2.3 实验方法
    4.3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4.3.1 反应体系总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3.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3.3 反应体系p H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3.4 模板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4 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的缔合系数
    4.5 TP(AM-DAC-LA)的聚合机理探讨
        4.5.1 反应体系引发前的单体聚集阶段
        4.5.2 链引发阶段
        4.5.3 链增长阶段
        4.5.4 链终止和链转移阶段
    4.6 本章小结
5 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聚合物的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疏水基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2 阳离子单元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3 阳离子单元序列结构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4 聚合物分子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5 盐浓度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TP(AM-DAC-LA)调理市政污泥脱水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污泥脱水实验所用絮凝剂
        6.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6.2.3 市政污泥样品
        6.2.4 污泥脱水实验方法
    6.3 絮凝剂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
    6.4 絮体结构分析
        6.4.1 污泥絮体的沉降性能
        6.4.2 污泥絮体的粒径分布
        6.4.3 污泥絮体的抗剪切和再生能力
    6.5 泥饼结构研究
        6.5.1 泥饼可压缩性
        6.5.2 泥饼的孔道结构
        6.5.3 泥饼的表面形貌结构
    6.6 本章小结
7 TP(AM-DAC-LA)处理含油废水絮凝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所用试剂
        7.2.2 实验仪器
        7.2.3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方法
    7.3 含油废水絮凝的絮凝实验
        7.3.1 絮凝剂投加量对含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
        7.3.2 溶液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
    7.4 含油废水絮凝机理探究
        7.4.1 絮体结构探究
        7.4.2 絮凝前后乳化油滴的分布及形态研究
        7.4.3 油滴乳化膜的界面张力
        7.4.4 含油絮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7.4.5 絮凝除油机理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英文缩略对照表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D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E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目录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采出液预分水用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常规三相分离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及其内构件
        1.2.1 重力分离机理
        1.2.2 三相分离器主要内部构件
    1.3“重力场+电场”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1.3.1 低含水原油乳化液电场强化分离技术
        1.3.2 中低含水原油乳化液电场强化分离技术
        1.3.3 高含水原油乳化液电场强化分离技术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采出液理化特性与电场破乳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采出液样品
        2.1.2 初步实验方案
    2.2 实验方法与仪器介绍
        2.2.1 安东帕MCR 302 流变仪
        2.2.2 Turbiscan LABExpert稳定性分析仪
        2.2.3 高频脉冲交流电源
        2.2.4 高速剪切分散机和电子天平
        2.2.5 全自动焦油水份测定仪
    2.3 采出液理化特性分析研究
        2.3.1 组份分析
        2.3.2 粘温特性分析
        2.3.3 流变特性分析
        2.3.4 动力学稳定特性分析
    2.4 采出液静电破乳实验研究
        2.4.1 电场破乳实验装置
        2.4.2 实验步骤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3.1 室内静态破乳实验
        3.1.1 模拟乳化液的配制
        3.1.2 绝缘电极静态实验装置及破乳实验
        3.1.3 金属电极静态实验装置及破乳实验
    3.2 室内动态实验方案设计
        3.2.1 两种小型电极组件的设计研究
        3.2.2 实验工艺流程分析
        3.2.3 动态实验装置配件选型
        3.2.4 相关仪器
    3.3 W/O 型模拟乳化液动态破乳实验研究
        3.3.1 正交实验
        3.3.2 输入电压单因素实验
        3.3.3 电场频率单因素实验
        3.3.4 流量单因素实验
    3.4 O/W 型模拟乳化液动态破乳实验研究
        3.4.1 正交实验
        3.4.2 输入电压单因素实验
        3.4.3 电场频率单因素实验
        3.4.4 流量单因素实验
        3.4.5 98%含水率破乳实验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中试装置现场实验研究
    4.1 中试装置的安装及测试
        4.1.1 结构简介
        4.1.2 性能测试
    4.2 实验工艺流程及现场布置
        4.2.1 现场实验工艺流程
        4.2.2 中试现场布置
    4.3 现场实验方案及实施
        4.3.1 实验方案
        4.3.2 样品测定
    4.4 现场中试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非加电实验阶段
        4.4.2 加电实验阶段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F4000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的设计研究
    5.1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研究
        5.1.1 初步方案构思
        5.1.2 相关设计理论
        5.1.3 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5.1.4 内部构件选型
    5.2 绝缘电极组件的电场模拟
        5.2.1 不同结构形式的模拟分析对比
        5.2.2 不同结构参数的模拟分析对比
        5.2.3 不同电场参数的模拟分析对比
    5.3 绝缘电极组件设计
        5.3.1 绝缘电极单元设计
        5.3.2 绝缘电极模块设计
        5.3.3 安装及集线方式设计
    5.4 金属电极组件设计
        5.4.1 预设条件
        5.4.2 结构部件设计
        5.4.3 安装集线方式设计
    5.5 三相分离器内部构件的整体布局设计
        5.5.1 绝缘电极组件安装位置计算
        5.5.2 金属电极组件安放位置
        5.5.3 分离器总成设计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5)紧凑型静电聚结分离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场破乳机理的相关研究
        1.2.2 管式静电聚结设备的相关研究
        1.2.3 管式静电聚结(重力)分离器的相关研究
        1.2.4 管式静电聚结与离心分离一体化设备的相关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的初步结构设计
    2.1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工艺流程
    2.2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概念性设计及方案筛选
    2.3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样机工艺尺寸设计
        2.3.1 总高与外管内径的组合取值计算
        2.3.2 内筒相关取值计算
        2.3.3 叶片相关设计计算
        2.3.4 基于电场强度分布的结构尺寸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的内部流场分析
    3.1 网格划分及棋型前处理
        3.1.1 网格划分
        3.1.2 前处理条件设置
        3.1.3 模拟所用方程
        3.1.4 网格无关性验证
    3.2 单级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初步模拟
        3.2.1 分离器入口结构
        3.2.2 一次起旋叶片
        3.2.3 水出口位置
        3.2.4 二次起旋叶片
    3.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模型结构优化
        3.3.1 单级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内部响应参数表
        3.3.2 响应曲面法回归分析
        3.3.3 优化后与优化前的分离性能对比
    3.4 优化模型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3.4.1 高含水率工况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3.4.2 低含水率工况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3.4.3 双级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的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心圆环电场分布分析及W/O型乳化液破乳实验
    4.1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内部电场分布特性分析
        4.1.1 乳化液电场参数特性实验
        4.1.2 基于Maxwell的同心圆环电场强度分布仿真模拟
    4.2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的电极选型与测试
        4.2.1 实验电源及实验装置
        4.2.2 电极绝缘层击穿实验
    4.3 环形空间内W/O型乳化液电场破乳实验
        4.3.1 实验所用仪器
        4.3.2 乳化液的配制及实验过程
        4.3.3 正交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4.4 环形空间内W/O型乳化液电场脱水实验
        4.4.1 实验方法
        4.4.2 电场保真度分析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5 同心圆环动态脱水性能评价实验
        4.5.1 实验仪器及动态实验装置
        4.5.2 乳化液的配置及实验工作流程
        4.5.3 动态实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样机的设计及室内实验
    5.1 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实验样机设计
    5.2 单级管式静电聚结分离器室内实验
        5.2.1 实验装置工艺流程设计
        5.2.2 配套仪器及设备选型
        5.2.3 实验结果分析
    5.3 管式静电分离器中试样机设计
        5.3.1 中试验机结构设计
        5.3.2 中试样机性能分析
        5.3.3 中试验机工艺流程图及三维造型展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6)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矿井水概述
        1.1.1 矿井水的分类
        1.1.2 矿井水的特点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2 陶瓷膜技术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井水井下水处理技术原理
    2.1 常用的井下水处理技术
        2.1.1 絮凝—沉淀净化技术
        2.1.2 超磁分离净化技术
        2.1.3 无机陶瓷膜净化技术
    2.2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选择
        2.2.1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的优势
        2.2.2 无机陶瓷膜对矿井水净化的适用性
    2.3 无机陶瓷膜进水机理
        2.3.1 常规陶瓷膜进水机理
        2.3.2 超高效螺旋进水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系统中试设备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监测分析
        3.1.3 中试设备介绍
        3.1.4 出水效率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原水进水流量对净水出水效率的影响分析
        3.2.2 系统运行时间对净水出水效率的影响分析
        3.2.3 系统净化效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一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设计
    4.1 矿井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4.2 设计参数
        4.2.1 设计出水水质
        4.2.2 处理水量的确定
    4.3 主要构筑物设备
        4.3.1 提升水泵的设计
        4.3.2 清水仓设计
        4.3.3 膜处理系统的设计
        4.3.4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
        4.3.5 污泥处理机制与运输
        4.3.6 硐室设计几何尺寸
    4.4 电气设计及自控设计
        4.4.1 电气设计
        4.4.2 自控设计
    4.5 供水管道过主巷道的方案
    4.6 与现有供水系统的对接
    4.7 水处理设备的井下运输方案
    4.8 模块化设计设备最大外形尺寸与入井设备尺寸
    4.9 矿井水处理运行应急机制的建立
    4.10 值班制度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机陶瓷膜水净化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5.1 工程的目的
        5.1.1 节能减排
        5.1.2 环保需求
    5.2 十一矿井下污水控制现状
        5.2.1 十一矿井下涌水量现状
        5.2.2 十一矿地面水处理系统及矿井用水量现状
    5.3 设备井下安装布置现场
    5.4 应用效果分析
        5.4.1 工程实际处理效果分析
        5.4.2 经济效益分析
        5.4.3 社会及和环境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破乳-混凝-吸附工艺处理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概述
        1.1.1 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的性质及组成
        1.1.2 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的来源
    1.2 乳化液的性质和危害
        1.2.1 乳化液的类型及特点
        1.2.2 影响乳化液稳定的因素
        1.2.3 荧光渗透乳化液油废水的危害
    1.3 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处理的难点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乳化油废水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乳化油废水不同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2.1.1 物理法
        2.1.2 化学法
        2.1.3 物理化学法
        2.1.4 生物法
    2.2 国内外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废水水质
    3.2 机理
        3.2.1 破乳机理
        3.2.2 混凝机理
        3.2.3 吸附机理
    3.3 实验方法
        3.3.1 破乳实验方案
        3.3.2 混凝实验方案
        3.3.3 吸附实验方案
        3.3.4 分析方法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破乳实验
        4.1.1 pH值
        4.1.2 破乳剂的选择
        4.1.3 搅拌速度
        4.1.4 搅拌时间
        4.1.5 沉降效果
    4.2 混凝实验
        4.2.1 pH值
        4.2.2 混凝剂的选择
        4.2.3 助凝剂(PAM)投加量
        4.2.4 静置时间
    4.3 蛭石吸附
        4.3.1 蛭石投加量
        4.3.2 蛭石吸附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COD的动力学
    4.4 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处理工艺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煤矿井下乳化液用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况情况分析
2 乳化液泵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结语

(9)矿井水井下处理用互冲洗过滤装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
    1.1滤池结构
    1.2滤池工作过程
    1.3滤池特点
2 矿井水井下处理过滤示范工程
    2.1 水量、水质和处理要求
        2.1.1 矿井水水量
        2.1.2 矿井水水质
        2.1.3 处理要求
    2.2 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2.2.1 工艺原理
        2.2.2 工艺流程
    2.3 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
        2.3.1 主要处理构筑物
        2.3.2 主要处理设备
    2.4 滤池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
        2.4.1 滤池工艺参数
        2.4.2 处理效果
3 结论

(10)吉林新大油田乳液型清防蜡体系的室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油井结蜡原因及机理分析
        1.2.1 油井结蜡情况简介
        1.2.2 油井结蜡原因
        1.2.3 油井结蜡规律
    1.3 油井清防蜡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机械法清蜡技术
        1.3.2 物理法防蜡技术
        1.3.3 热力清防蜡技术
        1.3.4 表面处理防蜡技术
        1.3.5 微生物清蜡技术
        1.3.6 化学清防蜡技术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吉林新大油田清蜡体系的研究
    2.1 现场原油物性分析
    2.2 油基清蜡剂主剂的研究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油基清蜡剂主剂的筛选
        2.2.3 油基清蜡剂主剂的优化
        2.2.4 油基清蜡剂主剂配比的优化
    2.3 油基清蜡剂分散剂的研究
        2.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3.2 分散剂的筛选
        2.3.3 油基清蜡剂中分散剂的筛选
    2.4 油基清蜡剂渗透剂的研究
        2.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4.2 油基清蜡剂渗透剂的筛选
        2.4.3 油基清蜡体系分散剂与渗透剂的复合优选
        2.4.4 油基清蜡剂体系的优化
    2.5 油基清蜡剂互溶剂的筛选
        2.5.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5.2 油基清蜡剂互溶剂的筛选
        2.5.3 油基清蜡体系互溶剂加量的优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新大油田防蜡体系的研究
    3.1 水基防蜡体系的研究
        3.1.1 水基防蜡剂的筛选
        3.1.2 表活剂之间两两复配及全部复配防蜡率的测试
        3.1.3 表面活性剂使用比例的调整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状液的研制
    4.1 乳化机理
        4.1.1 界面张力理论
        4.1.2 界面膜理论
    4.2 乳化剂的选择
        4.2.1 选择乳化剂的原则
        4.2.2 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4.2.3 乳化剂的优选
    4.3 配制乳状液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4.3.1 油水比
        4.3.2 配制条件
        4.3.3 乳化方式
    4.4 稳定剂的加量
    4.5 乳状液破乳方式的优选
        4.5.1 油包水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4.5.2 破乳剂的破乳机理
        4.5.3 反相点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乳状液清防蜡效果的室内模拟实验
    5.1 乳状液清防蜡效果的室内模拟实验
        5.1.1 实验方法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乳状液溶蜡量的室内模拟实验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乳化液配制的自控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D]. 王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2]变频节能技术在乳化液泵站中的应用[J]. 吕志清. 江西煤炭科技, 2020(01)
  • [3]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D]. 周于皓. 重庆大学, 2019(01)
  • [4]采出液预分水用电场强化型三相分离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孟浩.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9(09)
  • [5]紧凑型静电聚结分离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 潘威丞.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煤矿井下水净化处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 王庆耀.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7]破乳-混凝-吸附工艺处理荧光渗透乳化油废水的研究[D]. 王贝贝. 南华大学, 2018(01)
  • [8]煤矿井下乳化液用水处理系统的设计[J]. 张德志.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17)
  • [9]矿井水井下处理用互冲洗过滤装置开发[J]. 荣伟国. 能源环境保护, 2017(04)
  • [10]吉林新大油田乳液型清防蜡体系的室内研究[D]. 朱秀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乳液制备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