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精神系列》出版

《寻找中国精神系列》出版

一、《追寻中国精神丛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孙珊[1](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认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鲁梦宇[2](2021)在《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人诗歌别集之富,堪称历代之最,其中清人注本的数量虽非洋洋大观,但亦不乏精要者。举凡清诗史上革故鼎新、开宗立派以及引领一时风气的诗苑名宿,如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等人诗作,均有注本传世,在清代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与前人相比,今人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研究亟待深入。从表象来看,明末、清初时段几位重要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其诗集注本多产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看似是时间链条上的自然反应,其实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乾嘉时期蜂起而出的吴、朱、王三家注本,影响较大者至少有十种,部分注本虽已经得到很好的整理,但系统的研究尚未展开,作为清诗清注的典型代表,它们对诗歌注释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乾嘉时期清诗学文本的勾连,以及对当今注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文本文献的考察是清诗清注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存清诗别集注本近六十种,在初步了解其存世面貌后,还应作重点探究。在学界已经取得部分整理成果前提下,吴伟业和朱彝尊两家诗注是文献考察的薄弱环节。在吴伟业诗歌的清注本内部,钱陆灿、靳荣藩、吴翌凤三家注均有较清晰的版本源流,唯独程穆衡原笺处于尚待发掘的状态。程笺虽未付剞劂,但一直以写本面貌暗自流传,存世的《梅村诗笺》稿本和《吴梅村诗笺》钞本共同构成了程笺早期的文本状态;学界通行已久的“程笺杨补”本,是经过杨学沆增删补注后的版本,距离程笺原貌已经相去甚远,杨学沆虽有补注之功,亦兼修改之失。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为朱彝尊诗歌第一家选注本,有初刻本和覆刻本两种;俟后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出,因是全注本,故在读书人中争相传阅,其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可以确定在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七年(1772)之间,民国时又有木石居石印本出。江、杨注本外,嘉庆间孙银槎作《曝书亭诗集笺注》,因锓版时剜改“屈五”(屈大均)有关之文字,颇为学人所指摘。经过考察,孙注所用《曝书亭诗集》底本可能来自四库本,因此承袭了四库本的剜改处理方式。时代特点与学术渊源是推进清诗清注研究的第二个层次。首先是乾嘉时代学风的沾溉。中国十八世纪前后的学术以注释为要宗,重经重史的风尚是官方统治者以及上层文化精英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注释学普遍繁荣,读书人将注释看成一种对“着述立言”有极大功用的方式。从唐诗清注、宋诗清注到清诗清注概不例外,其中很多注家更是身兼经史与文学的佼佼者。在清诗清注内部,诞生了以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为中心的多家注本,如程穆衡、靳荣藩、吴翌凤、江浩然、杨谦、孙银槎注等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其次是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在清代普遍严密的文网下,书籍的收藏、刊刻、传抄与注释之间出现了值得深思的互动现象。其中,注本对原诗的抄录,是催动禁毁诗集传播的动力之一。而在清诗清注本的刊刻过程中,刊刻者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他们与注家的关系,对注释文本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刻印成本的考虑,都深刻影响了清诗清注的阅读和传播。价值考量是清诗清注考论的最终落脚点。清诗清注作为文献载体,不仅具有文本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诗清注的价值可以在与评点、选本等清诗学着作的关联和互通中得到彰显。在清诗清注本中,程穆衡原笺从考订诗歌本事出发,又不局限于考证本身,广征史料,遍访故老耆旧,以寥寥数评道出吴伟业的诗意与诗心;靳荣藩在“繁冗”特色之下,具有“评注结合”以及“分体分评”的意识;杨谦注搜集朱彝尊诗不遗余力,并将同题唱和之作列于注中,客观上具有选本的效果;江浩然注仿王士禛《精华录》体式,遴选朱彝尊诗歌中之菁华而为之注,与杨谦殊途同归。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清诗清注本,是注、评之间融通的典范,也正是其价值所在。此外,清代诗论家多为当时的一流学者,他们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和推动,很能代表清诗学阵营的某种态度。比如王鸣盛为靳荣藩注作序阐扬诗论主张和注释理念,翁方纲为江浩然注作序论及诗注诗法,赵翼作为清诗学阵营中的主将,也对靳荣藩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对清诗清注重要注本进行点校整理,是学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诗歌文本细读的题中之义。相较今人的注释,清人注在语言结构和习惯,本事感知,以及诗歌共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通过清诗清注的考察和论述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注释学应该立足本体,借鉴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将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转向文本和注家并重,发掘注家在文本阅读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注释学理论体系的重构提供新的思考。

高祎博[3](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彭丹[4](2021)在《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虽然阳明学和道统论分别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却较为薄弱。固然从整体来看阳明学的确少谈“道统”一词,但阳明学者的道统意识却又十分强烈,具有道统意蕴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本文紧紧围绕本质性与历史性两个道统论的关键维度,通过对不同类型道统思想的细致分析,以期勾勒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整体面貌。第一章总体讨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由来、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朱子学以凸显精神文化意蕴的道学来理解道统,阳明学继承了这一立场。不过在具体表述上,从阳明而下,阳明学者较多使用宗、脉这两个概念来表达自我的道统关切。其中,宗偏向本质型维度而脉偏向历史性维度。由所宗不同,阳明学可以分为以良知、仁、身、性概念为中心的四个道统思想类型,其中以致良知为宗和以求仁为宗是两种前后相继的主要类型。在以道学理解道统之外,基于对实际治理秩序的强调,随后晚明阳明学又出现了治、学二分,以治统摄学统的道统思想新局。第二章主要论阳明学对“十六字心传”的理解。“十六字心传”是朱子学道统思想的中心论点。阳明在朱子理学道统论的背景下,早期以源于“十六字心传”的心学为主旨论述道统,阳明后学不论具体立场为何,都不否认圣学为心学的基本观点。就道心人心的关系而言,阳明和大部分后学都持心即理的观点,对道心人心坚持一种天理人欲的对立理解;少数后学则将道心人心视为一种非一非二的体用关系。不过虽然立论各异,阳明学者都能将道心把握为主体性价值的内在根源,这就和朱子学的理解区隔开来。阳明学者也多有将中视为圣学之宗的提法。总体来说,“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处于一个既重要又缺少独立性的位置,可以在总体上确定阳明学的道统思想是一种心学道统论,但不能以此判定各学者道统思想的具体意涵。第三章专论阳明学中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起初以心学衡定圣学,在自身良知学成熟以后,便大肆宣讲良知学,以良知为中心定位圣学。阳明道统谱系的突出特点是推重颜子和周、程二子。阳明的大多数一传弟子接踵继武。浙中王门一传侧重揭示在中之体,江右王门一传关注工夫,归寂派王门一传偏重寂、静等观念,他们以良知学为核心各有侧重地建立各自的道统论述。良知学的道统地位在阳明从祀时达到了高峰。但是阳明二传弟子以后,除了一些浙中王畿后学以外,鲜少有以良知为中心而建立道统论述者。随着良知学权威的下降,良知道统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第四章考察阳明学中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在致良知之外,也特别重视一体之仁并在晚年大力提倡,但始终没有完全将其提至道统论述的层面。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在阳明弟子中独树一帜。在他们的影响下,以仁为宗的道统思想在二传以后弟子中得到了张扬。江右王门二传仁、心并重,浙中王门二传大力渲染仁体的宇宙意义,黔中王门注意发挥仁体合内外寂感的本质,天台一系的学者建立万物一体之仁的道统历史铺陈,泰州后学颜钧、何心隐则在道统中直接孔仁。这些学者的道统论述与致良知为宗者的不同就在于以求合内外的仁为旨归并以此来定义心体,在谱系上以仁学为中心而回归孔孟。此外,以修身为宗旨的道统思想将身体性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本,宗性的道统思想以性为首出的观念,此二种道统思想可以视为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第五章讨论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阳明后学中主张三教合一论者有一种平视三教的正统主张,不特别标榜道传的儒家系谱,这以李贽、焦竑二人为代表。而更多的三传以后弟子以治、学两条线索组织道统论,治之统系虽以学为根本,却将学之统系兼摄。江右王门胡直后学邹元标、郭子章并列治、学两条谱系;浙中王门陶望龄的道统论也有着道事合一和道不即事的两条线索;泰州罗汝芳更是推尊明太祖,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最早代表。在这几者之外,泰州后学杨复所与管东溟的道统理论,在鲜明地以治摄学的同时又融摄三教,将“道统”包含广大社会政治伦理秩序建立的意蕴表露的更为显豁。这样,代表治统的明太祖获得了超然的道统地位,道统中实际秩序治理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但这也造就了道统被治统融合的风险。本文第六章观察阳明学的传道观与传道实践,这是从较为现实和对阳明学者自身较近的时间点中发见道统思想的特点。阳明学者通常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任道意识,有的学者对道的承担意识还特别强烈。阳明学者的传道观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既受到禅宗传灯观念和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又蕴含着道的普遍存在和独断承担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阳明后学对于孰为阳明后之正传意见分歧不一,主要有以江右、浙中、泰州三种看法,这表现了阳明学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走向分化。和一般认为不同,总体上阳明学的传道实践并不非常普遍,只在浙中和泰州王门的若干人物中有所表现。最后余论论述本文的分析对理解阳明学历史发展逻辑和建设当代道统理论两个方面的启示。对道统思想史的阐释可以观察出阳明学与晚明学术发展的某些趋势与特点;而传统儒学本身要求道治合一的内在结构特质也值得当代道统建构论者深思。

孙伟鑫[5](2021)在《湛甘泉山水诗研究》文中指出湛甘泉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在中国哲学史及思想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同朱熹、王阳明一样,学名过显,掩其文名。翻检整理湛甘泉的文集可知,其诗文作品丰富,尤其是以山水为题材的诗作最具有代表性,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山水诗篇。通过梳理湛甘泉的山水诗,可以揭示湛甘泉理学家人生的不同面貌,探讨诗作背后的情怀、艺术特征以及人生经历,展现湛甘泉作为文人的另一种面貌。绪论部分是对选题的缘起进行阐释以及梳理目前学界对于湛甘泉的研究现状,通过整理可知,目前学界对于湛甘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哲学领域,在文学领域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开拓空间。第一章首先是对于山水诗的概念及定义进行界定,以图明晰研究范围,方便对湛甘泉所创作的山水诗进行分类整理。同时由于湛甘泉着作甚多,版本复杂,故而通过对湛甘泉着作的钩沉,可以正本清源,为论文的主体材料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支撑。第二章梳理了湛甘泉山水诗的创作历程,对其人生中的四个阶段:求学江门时期、北上京师时期、重入翰林时期、致仕归田时期的山水诗进行系年,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湛甘泉山水诗所蕴含的情怀,阐释了湛甘泉山水诗中以隐逸山水的方式寻求对现实的超脱、山水诗中的交友与宴饮以及籍山水以说理的理趣境界,意图发掘其山水诗多层次的内涵。第四章通过驰骋想象、修辞妙用、诗画同构、以境映心的四个维度分析湛甘泉山水诗的艺术审美特征,意图对湛甘泉山水诗作中的创作倾向及艺术手法进行研究,对湛甘泉文学领域的开拓具有一定裨益。

苏叶[6](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指出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宋子昕[7](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指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李敏[8](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提出“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郭佳音[9](2021)在《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文中认为李锐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思想性较强的作家,以独特的写作姿态,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样貌。然而,在重视李锐价值的同时,学界对他的研究是较为不足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没有新作问世,李锐的评论研究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态势。过往对李锐作品的探讨,多数集中在叙事、语用、主题等方面,对单一作品的类型化研究较为充分,而相对地缺乏整体性的归纳。事实上,李锐是一位很典型的“观念先行”的作家;以作品的语言和题材等表征对其进行观照,未免将李锐研究或片面化、或复杂化了。当然,这并非是说李锐的艺术表达受制于创作观念,而是他在创作早期即树立了完整的思想框架,并以此确立了自己的小说的价值立场。他对于当代文学中的种种“流行病”持批判和警惕的态度,时刻关注和反思当代中国的文学、文化现象与思潮,并将这种反思纳入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他的创作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以“方块字”作为深刻表达的载体,通过现实、历史、神话多维度的深入探索,跳出具象的“伤痕”写作,抵达更为广泛的人类的普遍精神困境。本文以“先锋性”作为概括和认知李锐创作观的关键词,通过对他创作观的梳理,旨在理清李锐小说创作的内部逻辑与发展过程,以达到整体性的把握。李锐的小说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在现实观、历史观、神话观的书写方面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学样本,并且在对观念的实践当中,形成了一条明晰的艺术路径。本文的第一章在回顾先锋思潮的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李锐的小说文本、创作谈、思辨式随笔的阅读和分析,发现李锐的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的先锋性,而文学表达也吸纳了先锋文学在形式上的成功探索;他的小说创作整体晚于先锋文学主潮,呈现出对先锋文学的反思。故而,以“晚到”的先锋对其被遮蔽的先锋性进行概括。对李锐的先锋性的探讨,不但是挖掘李锐创作观的深层精神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流向的一重展现,在此基础上,对“永远的先锋”的可能性提出追问。第二章则聚焦李锐的“吕梁山”书写,探讨他的小说创作的现实维度。李锐最为学界所熟知的作品当属《厚土》,而《厚土》也的确奠定了李锐其后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的基调。他在《厚土》中,利用吕梁山封闭、逼仄的乡土“空间”与恒久、循环的自然“时间”,搭建起了一个富有“异托邦”意味的“精神乡土”空间。这不但成为他文学想象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成为他艺术情感的稳定载体;虽然作为知青在吕梁山度过的时间只有六年,但是在整个文学创作历程中,他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这片“精神乡土”。不过,他并没有将这片“厚土”视作自己的文学终点,而是将“异托邦”的空间、时间维度逐一打开,眼睁睁地看着它在现代语境中破碎和消亡。在《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里,李锐以城市对乡土的无情收割与吞没,呈现了乡村伦理、乃至人本价值在当下的失语。第三章进入李锐小说创作中的历史维度,探讨其对历史的独到思索。在《厚土》经验基础上的“吕梁山”书写,被《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这两部作品推至顶峰,在民间声音的铺陈当中实现对宏大叙事和精英话语的消解,体现其对人本价值的思索和追寻。《旧址》与《银城故事》这对呼应性很强的长篇小说,往往被视作新历史小说或家族小说,其背后亦透出他对历史话题的把控和野心。李锐通过对家族史的叩问与想象,重拾了被启蒙话语所踏破的民间视野,以历史的“边角料”构筑起对宏大话题的重温与解读。第四章探讨李锐小说中的神话书写。在梳理自鲁迅“故事新编”始的文脉基础上重新认识当代文学中的神话重述,探究在李锐的创作转向神话之后的变化。他过去所触及的现实、历史维度在神话书写中交叉收束,形成了现实、历史、神话的三者同构,共同书写人最真实的生存困境,和最温暖的生命底色,以及在现代性不可阻挡的车轮面前,人的情感与信仰如何走入一片荒芜与悲凉之中。第五章对李锐整个创作中显现出的艺术观念和路径进行回顾与归纳。在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自觉的同时,相较于先锋文学主潮突出的形式实验而言,李锐小说的艺术手法显得较为传统和隐蔽。然而其“众声喧哗”的叙事结构和“一跃而下”的口语狂欢,以及其背后流露出的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样构成了李锐小说的艺术价值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对李锐小说进行更丰满的呈现的基础上,肯定其在中国作家主体性重建方面,所做出的独特而坚定的回答。

付玉琪[10](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二、《追寻中国精神丛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寻中国精神丛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
        (二)早期传播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基本分析框架
        (二)具体篇章结构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第三节 国际人士
        一、传教士群体
        二、共产国际组织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清诗清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选题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诗清注的整体文献形态与面貌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刻印、传钞与整理简述
    第二节 清诗清注的分期与分类
    小结
第二章 清诗清注的专题文献考察
    第一节 吴梅村诗注的分期和界定
        一、吴梅村诗早期注本
        二、吴梅村诗中期注本
        三、吴梅村诗后期注本
    第二节 文本的生成与演变——以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梅村诗笺》为中心
        一、“同声相应”的创作动力与未编年本的诞生
        二、“挥汗书写”的辛酸经历与南图本的生成
        三、从《梅村诗笺》到《吴梅村诗笺》的文本演变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钞本五种评介——兼及“程笺杨补”系统之失
        一、集注本
        二、北皮亭写本
        三、独醒盦本
        四、草堂本
        五、旧山楼本
    第四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程笺杨补”钞本考述
        一、杨学沆与《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程笺杨补”钞本研究述略
        三、士礼居钞本由戴光曾钞本“直接传写”而来
        四、再谈保蕴楼钞本的避讳问题
        五、退轩钞本及其庋藏线索
    第五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排印本与整理本述评
        一、俞庆恩与排印本《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整理本《吴梅村诗集笺注》的成就与创新
        三、吴梅村诗注整理与研究的展望
    第六节 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及其版本着录献疑
        一、江浩然父子的笺注事业
        二、着录情况辨析
    第七节 杨谦《曝书亭集诗注》木山阁刻本的成书及流传
        一、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
        二、与杨氏木山阁刻本有关的其他刻印本
        三、杨谦及其注本接受情况简述
    第八节 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及剜改“屈五”事小考
        一、孙银槎及《曝书亭集笺注》版本情况
        二、孙银槎注本的评价及剜改“屈五”成因
    小结
第三章 清诗清注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于着述有功事——清人对注释的普遍认知与实践
        一、重经重史的风尚与经、史注释的地位
        二、乾嘉时期诗歌注释的实证主义与学问化倾向
    第二节 藏书、抄书、刻书与注书的互动——以清诗别集注家为中心
        一、藏书家与注释者
        二、注家与秘密传钞者
        三、畅销注本及其早期推手
    第三节 别集诗注的文本遗留和经验传承——从宋诗宋注到清诗清注
        一、导源:别集诗注的繁盛及宋诗宋注的文本流传
        二、鉴别:清人眼中的明人诗歌注本
        三、远采:施注苏诗
        四、近择:仇注杜诗在眼前
    小结
第四章 清诗清注的体例与注释特色
    第一节 笺诗矜奥博——惠栋注的体例及其垂范意义
        一、经传单行的追求与注释文本功能的认知
        二、“附事见义”与诗史观念
        三、训纂与辑佚
        四、诗歌系年与年谱编纂
        五、重视考订风土名物
        六、对待前人注释的态度
    第二节 笺注吴诗“四难”何指?——程穆衡注本体例初探
        一、“论世知人,唯贵核今”的注释理念与“注吴诗四难”的提出
        二、十九条凡例的分类与特色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征引史料笔记考论
        一、“稗史野乘”在程笺中的量化分布
        二、未标明出处的史料来源
        三、程笺引史着特点举证
        小结
    第四节 “仕不怠学”与“繁冗之弊”——靳荣藩及其注释特色成因探析
        一、靳荣藩生卒年及“仕不怠学”的语义出处
        二、《吴诗集览》及其注释特色
        三、《吴诗集览》的成书背景
        四、《吴诗集览》的学术渊源
    小结
第五章 清诗清注与清诗批评的互动
    第一节 引论:“破体”与“立式”——注、评融通的历史基础与文本可能
    第二节 清人论诗语境中的清诗清注
        一、从诗论到注论——王鸣盛《吴诗集览序》及其与清诗清注家的互动
        二、清诗学主将之一的认可——赵翼对《吴诗集览》的评价
        三、经典注释的“内部回响”——道咸以降注本对乾嘉注本的接受与评价
    第三节 注诗者兼注人——明亡清兴中的诗意与诗心
        一、国变中的人事解读
        二、怨刺传统的追溯
        三、浮沉于世的共鸣
        四、借古抒怀的体察
    第四节 《曝书亭集》诗注的“集句”精神与“选本”思维
        一、杨谦“集句而注”的意义与效果
        二、注家之心,选家之眼——江浩然注的选本思维
    第五节 “会心妙笔”话渔洋——伊应鼎与清诗评注本实践
        一、《会心偶笔》的成书缘由辨析
        二、评注结合,各居其位——《会心偶笔》的核心体例
        三、《会心偶笔》的行间注与总评特色
    小结
第六章 清诗清注与当代注释学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清诗别集注本的整理
        一、清诗研究应该重视旧注本的点校和整理
        二、清诗清注本与清诗今注本的比较优势
    第二节 注释学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一、注释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要
        二、从“由文及人”到“人文并重”
        三、从清诗清注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清诗清注总目初编
附录二 清诗别集注本叙录
附录三 清诗别集注本序跋辑校
附录四:清人语境中的清诗清注及注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3)“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一、落寞的英雄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一、越界的母女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阳明学的范围和人物
        三、道统的意涵与特质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阳明学的研究
        二、道统论的研究
        三、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一、本文研究方法
        二、本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阳明学道统意识的由来、表现与发展
    第一节 道统与道学
    第二节 宗与脉
        一、宗与宗旨
        二、血脉与学脉
    第三节 阳明学道统思想的中心宗旨
        一、阳明学道统思想的四种宗旨类型
        二、致良知与求仁之别
    第四节 学与治: 道统的两条谱系
        一、以体为本的外化型文化观
        二、以治统衡定道统
第二章 阳明学道统视域中的“十六字心传”
    第一节 圣学为心学
        一、“十六字心传”与心学的来历
        二、“圣人之学,心学也”
    第二节 阳明学的道心人心论
        一、“初非有二心也”——王阳明的道心人心论
        二、阳明后学的道心人心诠释
    第三节 “中为万世圣学之宗”
    第四节 “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之地位
第三章 致知乃千古之秘: 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千古圣学之秘”——王阳明的道统思想
        一、以心学为中心的道统论述
        二、良知道统论的提出
        三、“颜子没而圣学亡”
        四、推重周程而两可象山
    第二节 阳明一传弟子对良知道统思想的承继
        一、江右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三、归寂派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三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中良知道统思想的延续
        一、宋仪望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
        二、浙中王畿后学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四节 “何必——谈良知”——良知道统思想的衰落
        一、作为圣学阶段的良知学
        二、良知宗旨权威的下降
第四章 圣学以求仁为宗: 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早期阳明学的仁学道统思想趋向
        一、王阳明“万物同体之指”:仁学道统思想的先声
        二、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二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对仁学道统思想的发扬
        一、江右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三、黔中王门的仁学道统思想
        四、泰州耿定向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五、泰州颜钧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
        一、“修身为本”的道统思想
        二、以性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五章 三教合一与治学二分: 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
    第一节 三教合一式的道统认知
        一、李贽: “儒、道、释之学一也”
        二、焦竑: “尧舜周孔即为佛”
    第二节 治、学二系的分列: “道统”的重新出场
        一、江右胡直后学对“道统”的提揭
        二、浙中陶望龄: 道事合一的道统思想
        三、泰州罗汝芳: 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以治摄学、会和三教的道统论
        一、杨起元的道统思想
        二、管志道的道统思想
        三、道治之合
第六章阳明学者的传道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阳明学者的任道意识
    第二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观
        一、衣钵相传观
        二、宗族衍续观
        三、道一与遍在
        四、自悟与讲学
        五、闻知与见知
    第三节 阳明之正传
        一、以江右为正传
        二、以浙中为正传
        三、以泰州为正传
    第四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实践
余论
    第一节 阳明学的历史演进
        一、从宗旨的角度看阳明学的发展
        二、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认识
        三、甘泉学对中晚明学术影响的估价
    第二节 道统论的当代建构
        一、当代道统论建构的两个阶段
        二、儒家道统论的当代困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湛甘泉山水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生平史料研究
        (二)哲学思想研究
        (三)教育思想与行为研究
        (四)文学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山水诗的界定及湛若水着作情况
    第一节 山水诗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湛若水着作文献情况
第二章 湛若水山水诗的创作历程
    第一节 求学江门,隐居西樵
    第二节 北上京师,再隐西樵
    第三节 重入翰林,游仕两京
    第四节 致仕归田,畅玩山水
第三章 山水审美中湛若水的情怀表达
    第一节 隐逸山水——对现实的超脱
    第二节 山水有情——诗中的交游与宴饮
    第三节 观览自然——“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趣意蕴
第四章 湛若水山水诗艺术特征
    第一节 驰骋想象
    第二节 修辞妙用
    第三节 诗画同体
    第四节 以境映心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6)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晚到”的先锋
    0.1 先锋的概念及选题的意义
    0.2 李锐研究概况综述
    0.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 溯源“先锋”:思潮的兴起与嬗变
    1.1 重返现场:当代文学的先锋性实践
    1.2 学科语境的更新与范式革命
    1.3 文学现代性的“源”与“流”
2 立足“吕梁”:透视现实的先锋性
    2.1 现实观:“双向煎熬”下“常”的复归
    2.2 《厚土》与《太平风物》:四季的回环与失落
    2.3 “吕梁”空间与异托邦
3 超越“启蒙”:建构历史的先锋性
    3.1 历史观:基于“边缘”的一种观照与把握
    3.2 《无风之树》与《万里无云》:反激进与反代言
    3.3 《旧址》与《银城故事》:偶然性与多极化
4 邂逅“元典”:重述神话的先锋性
    4.1 神话观:赓续“新编”的一种创造与拓展
    4.2 《人间》:神话移位下的再民间化
    4.3 《张马丁的第八天》:神性与人欲的纠缠
5 坚守“后卫”:艺术表达的先锋性
    5.1 艺术观:走出“圈套”的“方块字”书写
    5.2 喧嚣与隐喻下的形象生成
    5.3 口语的方言策略与多声部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作者已刊文章目录

(10)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追寻中国精神丛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D]. 鲁梦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3]“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4]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D]. 彭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5]湛甘泉山水诗研究[D]. 孙伟鑫.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6]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7]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9]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D]. 郭佳音. 浙江大学, 2021(02)
  • [10]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寻找中国精神系列》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