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河蚌资源现状及演变

太湖河蚌资源现状及演变

一、太湖河蚬资源现状及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邹亮华,邹伟,张庆吉,李颖,龚志军,张艳杰,鲁顺保,蔡永久[1](2021)在《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文中指出于2019年7月对鄱阳湖133个样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记录底栖动物48种,隶属7纲16目22科38属,全湖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8.38ind/m2和173.76g/m2,现阶段优势种主要为河蚬、铜锈环棱螺和大沼螺.将全湖分为5个湖区:北部湖区、西北部湖区、中部湖区、东部湖区和南部湖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湖区水体理化指标差异显着(ANOVA,p<0.05),沉积物环境指标差异不显着.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湖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性显着,北部湖区生物多样性显着高于其它湖区.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深、溶解氧、浊度、总磷、叶绿素a、烧失量和底质类型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着相关.与历史研究相比,鄱阳湖底栖动物多样性下降明显,优势种由大型软体动物逐渐演变成小型软体动物和昆虫类.鄱阳湖采砂、水文情势变化和水生植被衰退是影响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环境因素.

李燕,汪露,张敏,朱亮[2](2021)在《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季节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阐明洪泽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变化状况,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CCA分析等方法,对洪泽湖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布局及其水质状况进行了季度调查,探究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底栖动物种类以甲壳纲、多毛纲、双壳纲为主;(2) CPI分析表明,TN、TP是洪泽湖主要的超地表水Ⅲ类水环境标准的项目,入湖过水区域水质污染高于其他区域,且春冬TN超标为主,夏秋TP超标为主;(3)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氨氮、透明度、叶绿素a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优势种主导格局显着,生物多样性不高,群落组成和水质状况受过水水体影响极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加强对周边水域生态系统的关注,尤其是淮河水系。

王维开[3](2020)在《鄱阳湖河蚬资源评价及基于不同地理尺度的河蚬种群遗传学》文中研究说明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及咸淡水水体,在底栖动物群落中往往占优势,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近几十年来,由于生境破坏严重,河蚬资源衰退明显。以往关于河蚬的研究多与种质资源或底栖动物生态学相关,而其资源衰退状况、过程及影响因素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鄱阳湖为主要研究地区,分析湖区不同生境河蚬的资源状况,并进一步评估主要湖泊几十年来河蚬资源变化;研究了捕捞管理下的河蚬种群的遗传特征,并运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我国主要流域的河蚬1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河蚬的资源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对鄱阳湖作4次定量调查,表明鄱阳湖河蚬平均密度为14.98±1.75 ind./m2,生物量为29.80±10.27 g/m2。密度和生物量无明显季节差异,其中密度为2019年10月较高,2019年4月次之,2020年1月最低;生物量为2019年10月较高,2019年7月次之,2019年4月最低。从生境看,鄱阳湖通江水道和主湖区的密度-生物量无明显差异。RDA结果显示,鄱阳湖河蚬现存量主要与水深、总磷、叶绿素a及溶解氧呈正相关,溶解氧对鄱阳湖河蚬现存量的影响最大。2.从种群结构看,鄱阳湖河蚬周年壳长范围为1.82~36.00 mm,种群结构稳定。壳长-体重符合幂函数关系,幂指数b值为2.479。基于周年壳长频数数据,采用ELEFAN I技术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渐近壳长L∞为37.28 mm,生长系数K为0.46/year。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为-0.56 year,寿命tmax为6.5 years,生长表现指标Φ’为2.81。进一步分析表明,总死亡系数Z为1.15/year,自然死亡系数M为0.85/year,捕捞死亡系数F为0.30/year,利用率E为0.26。3.调查了鄱阳湖流域2种捕捞压力下8个区域的河蚬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河蚬平均壳长为19.05±4.95 mm,生境类型对河蚬大小无显着影响。湖泊生境的河蚬密度和生物量高于周围生境,但密度相似时,周围生境的生物量大于湖泊生境,湖泊河蚬个体小于周围生境。4.基于线粒体COI分子标记研究了鄱阳湖流域河蚬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湖泊生境河蚬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周围生境,其两种生境的遗传结构相似,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谱系。从遗传分化结果看,周围生境河蚬群体间遗传分化显着,湖泊生境的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着。失配分布和中性检验分析显示河蚬种群没有经历种群扩张,说明河蚬种群状态稳定。5.基于线粒体COI研究了中国主要流域的13个河蚬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单倍型数目范围为4~12,其中鄱阳湖和甬江的单倍型数目最多。单倍型多样性范围为0.424~0.878,其中微山湖种群最高。核苷酸多样性范围为0.00230~0.04694,其中微山湖种群最高。系统发育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显示中国主要流域的13个河蚬的地理种群未形成明显的地理谱系。遗传分化结果显示13个河蚬的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显着。中性检验和失配分布分析显示13个河蚬的地理种群未经历种群扩张。

孙威威[4](2020)在《鄱阳湖不同渔业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底栖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扮演重要角色,其群落结构变化会影响浮游植物、鱼类以及其它一些水生生物,对整个食物网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及周边子湖受到人为干扰影响导致生态功能整体退化,退化的驱动因素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还不明确,在2019~2020年对鄱阳湖七个生境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了鄱阳湖7个生境,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97种,隶属4门9纲42科。春、夏、秋、冬四次采样优势种分别有13种、11种、9种和14种。其中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ogobranchia)、梨形环棱螺(Belamyapurific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粗腹摇蚊属(Pelopia sp.)、羽摇蚊属(Chironornmus sp.)在各采样时期均占据优势地位。鄱阳湖通江水道和主湖区以适应沙质底质的河蚬和寡鳃齿吻沙蚕为优势种,子湖区多以摇蚊幼虫为优势种。2.鄱阳湖各渔业生境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217.5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85.33 g/m2,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和空间有较大的差异(P<0.05)。其中冬季底栖动物密度最高(288.32 ind./m2),夏季最低(144.67 ind./m2)。生物量秋季最高(122.85 g/m2),夏季最低(44.63 g/m2)。从不同生境看,青岚湖密度最大(467.73 ind./m2),长江干流最小(16.89 ind./m2)。南矶山保护区生物量最高(238.33 g/m2),最小为长江干流(0.02 g/m2)。3.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类群物种、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间变化不明显,在空间上差异较为显着。其中刮食者种类最多为26种,撕食者最少为4种。密度上直接收集者占比最大35.2%,其次为滤食者,占23.42%,撕食者最小占6%。刮食者和滤食者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98%以上。通江水道、主湖区和南矶山保护区滤食者和刮食者的密度和生物量较高,收集者和捕食者较低。长江干流、军山湖、青岚湖和沙湖区域捕食者密度较高,刮食者较低,而生物量与此相反。4.聚类分析显示,鄱阳湖通江水道、主湖区和长江干流聚为一类,军山湖、青岚湖和沙湖聚为一类,南矶山保护区单为一类。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有明显差异,NMDS分析显示,冬季长江干流、军山湖、青岚湖和沙湖聚为一类,通江水道、主湖区和南矶山保护区为一类;春季军山湖和青岚湖一类,通江水道、主湖区、南矶山保护区和沙湖保护区为一类,长江单为一类。夏季军山湖和青岚湖聚为一类,其它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结构相似。秋季各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5.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RDA分析显示水深、浊度、溶解氧和叶绿素是影响研究区域物种的主要环境因子。环节动物主要与浊度和叶绿素相关,软体动物主要与总氮、总磷、盐度、水深、pH相关,在秋冬季节表现明显,节肢动物主要与温度、叶绿素、浊度相关,在冬春季节表现较为显着。

雷呈[5](2020)在《鄱阳湖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完整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在季风气候和连通水系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水文环境,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地和繁育场。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鄱阳湖与长江的水文节律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湖区周边污染排放、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局部无序采砂等对湖区水生生物生存繁衍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利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湖区健康状况,可为鄱阳湖健康状况提供诊断工具,为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基于2016年鄱阳湖丰水期62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及相关环境参数的采样与鉴定结果,结合遥感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通江水道区(Ⅰ区)、主湖区(Ⅱ区)和东部湖汊区(Ⅲ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规律;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构建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评价鄱阳湖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64(属)种,隶属3门7纲15目24科,其中节肢动物门共采集到28种,软体动物有26种,环节动物10种。主要优势种为:河蚬、铜锈环棱螺、大沼螺。共采集到6种功能摄食群,以过滤收集者和刮食者功能群为主。2.由于各湖区在栖境和人类活动特征上的差异性,不同湖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不同。总物种数上:Ⅱ区(56种)>Ⅲ区(37种)>Ⅰ区(28种)。优势种方面:Ⅰ区以铜锈环棱螺、河蚬、淡水壳菜、尖口圆扁螺和日本沙蚕为优势种,Ⅱ区以河蚬、铜锈环棱螺和大沼螺为优势种,Ⅲ区以河蚬、铜锈环棱螺、大沼螺、长角涵螺和椭圆背角无齿蚌为优势种。摄食功能群方面:Ⅰ区功能摄食群以刮食者为优势类群,Ⅱ区和Ⅲ区功能摄食群以滤食者为优势类群。3.初步分析了各湖区人类和自然干扰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水质影响底栖动物耐受性,采砂是导致通江水道和主湖区北部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受损的主要因素,淹水频率主要影响范围在湿地核心区,东部湖汊区主要受土地利用影响。据此,以TP≤0.1和TN≤1.5、无明显采砂活动、淹水频率>50%、周边1km无建设用地和农田为条件,共筛选出12个参照点。4.通过对50个候选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分析,最终确定鄱阳湖B-IBI核心指标由总分类单元数(M1)、Margalef丰富度指数(M26)、敏感类群物种数(M28)、FBI指数(M34)和刮食者相对丰度(M43)共5个参数构成。采用比值法得到鄱阳湖各湖区B-IBI指数值。最终评价结果显示,鄱阳湖流域14.52%的采样点处于极少干扰状态,27.42%的采样点处于轻度干扰状态,43.55%的采样点处于中度干扰状态,14.52%的采样点处于重度干扰状态。综合健康状况:主湖区>东部湖汊区>通江水道区。

王天慈[6](2020)在《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指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的湿地生态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1992年德国柏林举行的水与环境国际会议上,生态水文学就被作为一门学科被独立出来。开展湿地生态水文的研究,是解决目前湿地面临问题以及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础。青海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湿地,是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流域内陆域坡面的研究集中关注植物群落,从最开始植物群落基本分布确定逐渐发展到随环境梯度的植被演替变化,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基于生源要素分析土壤和植被分布的机理。水域范围内的调查主要关注青海湖大湖及子湖的水位变化、生物组成以及裸鲤洄游产卵及鱼道建设分析,以及对布哈河、沙柳河等径流量较大河流的水文演变过程研究,近些年来,基于水文模型的生态水文研究开始出现,青海湖湿地生态水文逐渐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旅游业发展,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湖滨平原的生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湿地生境,青海湖鸟岛、沙岛景区陆续关停。本文针对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明确青海湖湿地分布现状,结合植物调研和底栖动物采样手段,对湖滨平原不同类型湿地进行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明确了青海湖区水文、土壤、植被特点以及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基本分布。青海湖湖滨平原地表水分布不均,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地下水补径排区域环湖呈环状分布。土壤类型以栗钙土类占绝对优势,多数样点土壤颗粒粉砂、黏粒为主,结合遥感解译和土壤分布反演出天然植物分布图,确定共10种天然植物群系。划分青海湖湖滨湿地为7个类型,包括近岸河流湿地(永久性、间歇性)、永久性内陆三角洲、湖滨泛滥地、泡沼、淡水泉、地热湿地和沼泽草甸。(2)分析得到了不同优势植物种群分布特征,建立了优势植物种群的生境相似性及其和水分驱动因子的定量关系,同时,初步揭示出植物群系分布的决定性环境条件,并基于实测数据和反演的天然植被分布建立了典型植物群系的地下水响应关系,通过其分布机理的深入挖掘分区矫正了湖滨平原植物群系分布。(3)阐明了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水域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现状,然后从摄食结构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类型底栖动物分布的潜在机理,建立了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和近岸河流湿地碎屑食物链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食物来源的定量关系。同时,通过排序方法分析确定了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驱动因子,解释了群落分布时空差异的潜在原因,并与永久性湿地的生物类群对比得到了生物组成和群落结构上的差异。

苏磊[7](2020)在《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微塑料由于广泛存在、持久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属新型污染物研究热点。微塑料在多介质中的分布特点,丰度水平和积累规律对于理解微塑料的环境行为、迁移方向以及评估其生态风险具有价值,也是指导微塑料污染管控的理论依据。相比于大洋环境,内陆至河口系统与微塑料污染来源密切关联,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由此研究选取有相似流域结构的长江中下游及飞利浦湾流域内有区域代表性的湖泊、河流、河口、湿地以及街道。基于显微镜检查和光谱学仪器确证方法,研究道路积灰、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形态特征以及化学组成。通过系统性归纳和多元分析:一、描述微塑料在不同流域中各类环境介质内的分布与污染特征;二、建立外部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对微塑料污染的影响与贡献;三、归纳微塑料在多环境介质(侧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四、提出微塑料的特征污染模式以及实用的微塑料生物监测方案。首先于体现大气沉降和非点源污染的街道积灰开始。其距人类活动最近且易于受气候改变如降雨、径流等影响,但作为潜在污染来源,常被忽视。选取飞利普湾及其上游流域的典型街道,于降水总量不同的两个季节采集积灰。两季节微塑料在积灰中的平均丰度为20.6至529.3 items/kg。其中纤维(70.8%),小于1 mm的个体(41.9%),聚酯和聚丙烯(合计26.3%)占微塑料主体。不同采样点间随采样季节变化,微塑料的丰度、形态和组成差异不显着。结合飞利浦湾及其上游的实际人类活动与气象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城镇化程度与降水显着影响街道积灰中微塑料的积累。即人为来源的微塑料在干燥季节积累,随降水过程冲刷和径流携带迁移。但尚不明确引发显着微塑料迁移的降水量阈值。积灰监测是对微塑料经大气或者城市非点源扩散污染水平初筛的经济高效手段,研究证明积灰本身是微塑料经由非点源进入环境的重要场所。为探索微塑料自污染源进入水体后的污染特征,选取多个长江中下游典型河湖,其中太湖做为局部重点,开展野外调查。漂浮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5-25.8 items/L,峰值出现在营养盐指数较高的太湖东北部湖区,且处于目前湖泊报道的最高位。在大流域尺度上,丰度呈向下游积累趋势,局部为近岸高,湖心低的空间特征。漂浮微塑料以纤维(69.4%),小于1 mm的个体(86.0%)为主,化学组成以聚酯和半聚合物类(合计60.3%)为主。为探索漂浮微塑料沉降,于同区域开展了沉积物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丰度范围为5.0-234.6 items/kg,为世界背景下中等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与水体类似,低值位于上游地区的鄱阳湖,峰值于太湖东北部湖区,空间特点与沉积物粒径分布无关。沉积物微塑料化学组成以聚酯类、半聚合物类、聚丙烯为主(合计54.3%)。形态以纤维(75.2%)和小于1 mm尺寸的个体(79.9%)为主,纤维比例以及微塑料的平均尺寸均低于漂浮微塑料。区域背景信息表明污染物输入与湖面流场是促进漂浮微塑料迁移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积累的主因。为定量外部因素对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迁移的过程积累的贡献水平,于飞利浦湾流域土地利用水平和地形特点各异的多重水环境系统中开展水体-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的平行研究。微塑料丰度结果低于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范围分别为0.06-2.5 items/L和0.9-298.1 items/kg,且关联显着。纤维(80.4%)和小于1 mm的个体(44.5%)为常见微塑料形态,主要聚合物组成为聚酯类、聚乙烯和聚丙烯(合计47.8%)。微塑料平均尺寸(1.3 mm)较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0.8 mm)更高。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破碎化程度和多样性(形态,化学组成)均高于水体,表明沉积物为水体中微塑料的汇。微塑料丰度与采样点海拔高程显着负相关,提示微塑料向下游明确积累。参考土地利用类型,微塑料丰度,形态等多因子进行残差分析表明:商业,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显着关联微塑料丰度,聚合物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因此微塑料在滨海热点区域的积累来源于由水力输运和特定人为源排放的叠加贡献。综上,提出微塑料在滨海城市的特征污染模式:上游污染物的积累与自身作为污染源排放的叠加污染模式。相比于上述非生物介质,生物介质作为微塑料迁移中的临时载体,对于解释微塑料环境行为及风险评估具有意义。于同研究区域开展了双壳类(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鱼类(食蚊鱼Gambusia holbrooki、近岸经济鱼类)体内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中鱼类研究还进行了分器官分析。河蚬体内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0.2-5.3 items/ind.(0.2-12.5 items/g),食蚊鱼鱼体及鱼头部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为0.18-1.13 items/ind.(0.52-4.4 items/g)以及未检出-0.28 items/ind.(未检出-12.5 items/g),检出率分别为3.3%-38.3%和未检出-13.3%。近岸经济鱼类样品中22%-100%的鱼体肠胃可以检出微塑料,22%-89%的鱼体鳃部中可以检出微塑料,丰度分别为0.3-5.3 items/ind.(0.1-8.8 items/g)和0.3-2.6 items/ind.(0.1-5.2items/g),海鲈鱼的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未发现微塑料。生物体样品中的微塑料以纤维(74.5%-96.4%)及小于1 mm的个体(40.1%-87.1%)为主,最常见的聚合物为聚酯类(25.8%-37.1%)。生物体内微塑料残余与区域污染关系密切,其中太湖东北部湖区,长江下游及墨尔本北部湿地生物体样本中微塑料含量高于同区域平均值。生物对微塑料的摄入依赖于微塑料形态特征,摄入途径以及生物生理参数,即尺寸、栖息习惯和性别。通过建立生物体内微塑料与环境中微塑料的定量关系,指出使用鱼类胃肠道监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入概率,或者河蚬软组织监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对比微塑料污染特征在不同流域与环境介质中的协同与差异,提出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横向和纵向迁移的概念,并评估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制约因素。微塑料的横向迁移以向下游以及人类活动密集区域集中为特点。该过程中,地形、气象因素和持续的污染源排放影响迁移路径,是促进污染积累的主导因素。微塑料的纵向迁移主要表现为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差,尺寸差和成分差。在纵向迁移中,微塑料的形态尺寸和化学组成影响其沉降和迁移程度以及生物可利用性,进而改变微塑料自临时载体向汇运动的过程。定性和定量剥离影响微塑料横向与纵向迁移的因素应是今后科学管理微塑料自陆源入海的重点。

李伟[8](2020)在《环境胁迫对太湖河蚬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室内模拟实验、室外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温度与食物质量对太湖河蚬摄食和排泄影响,底质与溶解氧对太湖河蚬生长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机械增氧时底质与吊养深度对太湖河蚬生长影响研究,以期为河蚬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撑。所得的结果如下:通过室内实验模拟温度和食物质量两个因素对河蚬摄食和排泄的影响,温度设置在2032℃之间,食物质量为藻华湖水、50%藻华湖水+50%绿藻、绿藻、50%绿藻+50%蓝藻、蓝藻5种,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河蚬的摄食率与排泄率,以研究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生存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蚬的摄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4℃达到最大后逐渐降低。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摄食和排泄活动具有交互影响,而食物质量对河蚬摄食的影响力会在高温胁迫下减弱。夏季高温时河蚬的高能耗,以及太湖蓝藻水华暴发造成食物的低质量,导致河蚬可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锐减,这可能是其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的形式,将太湖底泥与石英砂混匀作为混合底质(简称混合),太湖底泥混匀作为湖泥底质(简称湖泥)。以吊养水深与溶氧负相关的关系,水深1 m为高氧处理,水深2 m为低氧处理。溶解氧和底质类型分别组合,形成低氧混合、高氧混合、低氧湖泥、高氧湖泥四个处理组,通过测定河蚬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存活率和生长,来揭示环境因素对河蚬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溶氧含量与底质类型对河蚬的存活率具有显着影响,在低氧环境中混合底质能将河蚬的存活率提高50%以上,可见良好的底质可以显着提高河蚬的存活率。在混合底质中河蚬的生长率和肥满度都高于湖泥底质,在使用河蚬进行水生态修复时,良好的底质可以改善河蚬的生境质量,并提高其生态效益。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的形式,测定河蚬在机械增氧的环境中不同底质和吊养水深的存活和生长情况,以反映生态修复中机械增氧对河蚬的影响。实验根据底质类型和吊养水深分为混合2 m、混合1 m、湖泥2 m、湖泥1 m四个处理组,以存活率、生长率、肥满度等作为河蚬生长存活的指标。结果表明:通过机械增氧虽然能够增加河蚬在修复水体中的存活率,但增氧曝气产生的水流会影响河蚬摄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水体修复的效率。在机械增氧的环境下,良好的底质能够增加河蚬的相对生长率,不同水深对河蚬的存活和生长并无显着的影响。可见吊样方式并不能在机械增氧的环境中减少曝气对河蚬生长的影响,为河蚬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刘振元,孟星亮,李正飞,张君倩,徐靖,银森录,谢志才[9](2020)在《南洞庭湖区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评估及保护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洞庭湖孕育和维持了较高和独特的软体动物多样性。尽管有关该湖软体动物的调查较多,但多分散于各文献中。本文结合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2013–2018年),系统评估了南洞庭湖区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解析驱动群落格局演变的关键因子,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共记录2纲5目14科33属87种(腹足纲41种,双壳纲46种),其中本调查记录54种,隶属于2纲5目12科31属,包括腹足纲22种,双壳纲32种。评估结果显示处于近危和受威胁等级物种21种,包括腹足纲4种和双壳纲17种。调查区域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3.1 ind./m2和279.3 g/m2。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大沼螺(Parafossarulus eximius)、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卵河螺(Rivularia ovum)。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 dbRDA)结果显示,局域环境因子(底质类型、水深、pH、总溶解固体和总磷)制约软体动物的群落变异。另外,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如商业采砂、建坝和沿岸土地利用、过度捕捞和非法电捕等)亦深刻影响软体动物的生存。这些人类干扰已导致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显着下降,可能造成一些特有物种的局域性灭绝。为了恢复和保护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应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管控合法的挖沙业和取缔非法挖沙业、禁止过度捕捞和非法电捕、维持水文的自然节律、恢复沿岸自然湖滨带和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排入等。我们呼吁尽快在南洞庭湖区建立软体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该湖区(可能是整个洞庭湖)残存的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

符蓉[10](2019)在《鄱阳湖及长三角部分水域常见淡水软体动物物种条形码及图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淡水软体动物也称淡水贝类,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包括生活在淡水的腹足类(Gastropoda)和双壳类(Bivalvia),淡水贝类种类丰富,个体数量大,繁殖及适应能力极强,是淡水底栖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然而在人类和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淡水贝类的多样性和生存状况正面临重创。为持续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贝类资源和保护濒危物种,对淡水贝类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尤为重要。DNA条形码技术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形态分类方法在软体动物物种鉴定过程中近缘种难以有效识别的不足,而且可为软体动物多样性的环境DNA监测和保护提供重要科学数据。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完整而丰富的淡水生态系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上述区域内的常见淡水贝类的DNA条形码库和物种实物图片库。我们利用D形网、彼德生(Peterson)采集器、三角拖网对不同生境的淡水贝类进行了综合系统的收集。参考国内外的最新分类资料,对采集到的200个淡水贝类样品进行了种类鉴定及物种形态描述,编写较为完善的地区生物图谱。随后采用通用引物扩增常见淡水贝类物种COI基因,通过BLAST工具比对获得序列,并与GenB ank和BOLD数据库中可用的条形码序列进行比对,基于最大匹配率(98%以上)对序列进行确认,以确保物种鉴定的准确性。另外,构建系统进化树(NJ树),并计算了不同种间以及种内的遗传距离。我们成功扩增得到126条有效序列,获得了 16种腹足纲及16种双壳纲物种的DNA条形码,在GenBank和BOLD数据库中成功比对,并获得了此前未被上传的5个物种的条形码,分别为高顶鳞皮蚌Lepidodesmalanguilati(Heude,1874)、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Benson,1833)、大沼螺 Parafosarulus eximius(Frauenfeld,1864)、纹沼螺Parafossarulusstriatulus(Benson,1842)、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H.Adams,1866)。分别对16种腹足纲和16种双壳纲物种建立分子发育树,NJ树中不同种被分在了不同支,证明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物种。同时,本研究对23种腹足纲,27种双壳纲物种进行了形态学上的物种描述和特征图拍摄,编辑成地区物种图谱。研究结果验证了COI基因作为条形码标记的有效性,以及条形码技术在淡水软体动物分类研究中的可行性,同时对地区DNA条形码库和实物图片库建设,长江中下游流域淡水软体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二、太湖河蚬资源现状及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湖河蚬资源现状及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括
    1.2 环境因子测定和样本采集
    1.3 数据分析
        1.3.1 优势种
        1.3.2多样性指数
        1.3.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特征
    2.2 种类组成与优势种
    2.2 密度和生物量
    2.3 群落结构差异和多样性
    2.4 关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3 讨论
    3.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
    3.2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历史演变
4 结论

(2)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季节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洪泽湖基本概况
    1.2 采样点布设
    1.3 样品采集与水质监测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2.1.1 种类组成与分布
        2.1.2 生物密度与生物量时间分布
        2.1.2. 1 生物密度
        2.1.2. 2 生物量
        2.1.3 优势种时间分布
    2.2 水质分析
        2.2.1 水质时间变化规律
        2.2.2 水质生物学评价
    2.3 底栖动物群落与水质指标的典范对应分析
3 讨论
    3.1 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
    3.2 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分布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4 结论

(3)鄱阳湖河蚬资源评价及基于不同地理尺度的河蚬种群遗传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河蚬的分类问题及价值
    1.2 河蚬种群遗传学
    1.3 河蚬入侵概况
    1.4 河蚬年龄结构和生长参数估算
    1.5 捕捞管理下野生河蚬的种群及遗传变化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鄱阳湖河蚬现存量、年龄结构及生长参数估算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鄱阳湖不同生境理化环境因子
        2.2.2 现存量时空格局
        2.2.3 鄱阳湖湖区河蚬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2.4 壳长频率分布
        2.2.5 壳长-体重的关系
        2.2.6 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参数估算
        2.2.7 死亡系数和利用率
    2.3 讨论
        2.3.1 鄱阳湖河蚬资源现状及历史变化
        2.3.2 鄱阳湖河蚬的年龄结构和生长参数
        2.3.3 长江中下游主要湖泊河蚬资源历史动态及保护对策
第3章 捕捞管理下野生河蚬的种群及遗传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提出假设
        3.1.2 商业捕捞与生物量-密度的关系
        3.1.3 遗传分析
    3.2 结果
        3.2.1 商业捕捞与生物量-密度的关系
        3.2.2 种群遗传学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河蚬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3 基因组DNA提取
        4.1.4 线粒体COI基因扩增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单倍型网络分析
        4.2.3 遗传分化
        4.2.4 系统发育分析
        4.2.5 种群历史动态
    4.3 讨论
        4.3.1 河蚬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4.3.2 不同单倍型的河蚬形态差异
        4.3.3 河蚬种群历史动态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鄱阳湖不同渔业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底栖动物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1.2 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划分及对水位变化的响应
    1.3 环境因素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1.3.1 生境的影响
        1.3.2 底质的影响
        1.3.3 水质条件的影响
        1.3.4 水流条件影响
    1.4 水质评价参数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采样点设置
    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2.4 理化因子测定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不同渔业生境环境因子时空特征
    3.2 物种组成和分布
    3.3 物种数时空格局
    3.4 优势种时空变化
    3.5 现存量时空变化
    3.6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度
    3.7 摄食功能群物种、密度和生物量时空变化
    3.8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格局
    3.9 区系相似性分析
    3.10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4.1 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历史演变
    4.2 长江中下游大型底栖动物历史变化
    4.3 人为干扰对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4.4 鄱阳湖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4.5 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4.6 富营养化对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4.7 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保护策略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5)鄱阳湖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完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1.2.1 大型底栖动物定义
        1.2.2 大型底栖动物分类
        1.2.3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功能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大型底栖动物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1.3.2 大型底栖动物在湖泊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3.3 长江中下游四大淡水湖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2 自然与人为干扰现状
    2.2 数据收集
        2.2.1 采样点及时间设置
        2.2.2 数据获取
    2.3 数据分析
        2.3.1 相关参数计算
        2.3.2 相关分析方法
3 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
    3.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分布
        3.1.1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3.1.2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点位分布
    3.2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及分布
        3.2.1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
        3.2.2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分布
    3.3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结构及分布
        3.3.1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结构
        3.3.2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结构分布
    3.4 结果分析
        3.4.1 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3.4.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历史变化
        3.4.3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
    4.1 筛选参照点
    4.2 评价指标筛选
        4.2.1 候选指标
        4.2.2 指标筛选
    4.3 参数分值计算及评价分级
        4.3.1 参数分值计算
        4.3.2 评价分级标准
    4.4 评价结果与讨论
        4.4.1 评价结果
        4.4.2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湿地生态水文研究进展
        1.2.3 青海湖湿地研究进展
    1.3 研究范围确定
        1.3.1 内外边界确定
        1.3.2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分布
    2.1 湖滨平原水文特点
        2.1.1 地表径流分布
        2.1.2 含水层特点
        2.1.3 地下水流场与动态
        2.1.4 地下水溢出形成的间歇性泉水溪流与水泡
        2.1.5 青海湖水位季节性动态
        2.1.6 青海湖岸冰形成、分布与消融过程
    2.2 湖滨平原土壤与植被特点
        2.2.1 土壤类型与质地
        2.2.2 植被类型、特点及其分布
    2.3 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分布确定
        2.3.1 湿地类型
        2.3.2 湿地分区统计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地植被生态水文机理研究
    3.1 典型样地植被生态水文关系
        3.1.1 典型样地调查
        3.1.2 数据分析方法
        3.1.3 环境因子分析
        3.1.4 优势植物种群分析
        3.1.5 优势植物种间生境相似性
        3.1.6 优势植物种群水分驱动
        3.1.7 样地间生境相似性
    3.2 区域植被生态水文关系
        3.2.1 地下水与植物群系的响应关系
        3.2.2 典型植物群系的环境条件与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滨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研究
    4.1 采样调查与测量
        4.2.1 水生生物采样
        4.2.2 环境要素测量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4.2.1 湖滨水域湿地生态系统框架
        4.2.2 数据分析思路与方法
    4.3 湖滨典型水域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4.3.1 种类组成
        4.3.2 群落结构
        4.3.3 生物多样性分析
    4.4 间歇性淡水泉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
        4.4.1 间歇性淡水泉摄食功能群以刮食者和收集者主导
        4.4.2 间歇性淡水泉底栖动物摄食类群食物来源分析
        4.4.3 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底栖动物空间差异
        4.4.4 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底栖动物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4.5 近岸河流底栖动物摄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
        4.5.1 近岸河流摄食类群由捕食者、收集者和撕食者主导
        4.5.2 近岸河流底栖动物摄食类群食物来源分析
        4.5.3 近岸河流湿地底栖动物空间差异
        4.5.4 近岸河流湿地底栖动物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等情况
致谢

(7)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塑料污染研究背景
        1.1.1 海洋垃圾—微塑料的研究前身
        1.1.2 微塑料的基本定义
        1.1.3 微塑料的潜在风险
    1.2 环境微塑料研究方法学
        1.2.1 微塑料样品的分离与确证
        1.2.2 方法学的发展与自动化
    1.3 多环境介质中的微塑料污染
        1.3.1 水生生态系统
        1.3.2 土壤及大气系统
        1.3.3 微塑料在不同介质间的关联与差异
        1.3.4 生物介质在微塑料监测中的意义
        1.3.5 微塑料的沉积与汇
    1.4 人类活动与微塑料的污染迁移
        1.4.1 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1.4.2 微塑料的点源与非点源污染
        1.4.3 微塑料污染管控简介
        1.4.4 沉积微塑料与人类世标记物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微塑料经非点源污染进入环境——以道路积灰为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2.2.3 质量控制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空间分布与季节差异
        2.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2.3.3 气象与人类活动
    2.4 讨论
        2.4.1 微塑料的暂存媒介
        2.4.2 城镇化与气象活动的贡献
        2.4.3 积灰微塑料与非点源污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水体中的污染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3.2.2 水化学参数
        3.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3.2.4 质量控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太湖湖区
        3.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3.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3.4 讨论
        3.4.1 长江中下游漂浮微塑料的污染水平
        3.4.2 微塑料的聚集与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4.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4.2.2 沉积物粒径分析
        4.2.3 微塑料的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4.2.4 质量控制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太湖湖区
        4.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4.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4.4 讨论
        4.4.1 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水平
        4.4.2 微塑料的积累与沉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的污染叠加效应——以飞利浦湾流域为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5.2.2 流域及土地利用背景
        5.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5.2.4 质量控制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空间分布
        5.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5.3.3 土地利用与微塑料污染的关联
    5.4 讨论
        5.4.1 飞利普湾流域微塑料污染水平
        5.4.2 自然因素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3 人类活动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4 海滨城市对微塑料污染的叠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生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域及目标生物
        6.2.2 生物体解剖及微塑料分离
        6.2.3 微塑料的观察和仪器确证
        6.2.4 质量控制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河蚬
        6.3.2 食蚊鱼
        6.3.3 近岸经济鱼类
    6.4 讨论
        6.4.1 质量控制与生物体检测
        6.4.2 源排放与生物体污染负荷
        6.4.3 影响微塑料进入生物体的因素
        6.4.4 微塑料的生物监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迁移
    7.1 引言
    7.2 微塑料污染的横向迁移
        7.2.1 空间分布及积累趋势
        7.2.2 热点区域与源解析
    7.3 微塑料污染的纵向迁移
        7.3.1 临时载体及汇
        7.3.2 促进与贡献因素
    7.4 方法学干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展望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环境胁迫对太湖河蚬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区域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河蚬的生态价值
        1.3.2 太湖河蚬种群特征
        1.3.3 河蚬生态胁迫因子
        1.3.4 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摄食及排泄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实验设计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温度对河蚬摄食率的影响
        2.3.2 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摄食率的影响
        2.3.3 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排泄物的影响
    2.4 讨论
        2.4.1 温度对摄食率的影响
        2.4.2 食物质量对摄食率的影响
        2.4.3 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摄食的影响
        2.4.4 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排泄活动的影响
    2.5 小结
3 底质与溶氧对河蚬生长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实验设计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处理组的溶氧及叶绿素
        3.3.2 不同处理组河蚬的存活率
        3.3.3 不同处理组河蚬的相对生长率
        3.3.4 不同处理组河蚬的生长率和肥满度
        3.3.5 不同处理组的水体及底质理化指标
    3.4 讨论
        3.4.1 底质与溶氧对河蚬存活率的影响
        3.4.2 底质与溶氧对河蚬生长的影响
        3.4.3 河蚬对水体营养盐及底泥的影响
    3.5 小结
4 机械增氧时底质与水深对河蚬生长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间的溶解氧及叶绿素
        4.3.2 不同处理组河蚬的存活率
        4.3.3 不同处理组河蚬的相对生长率
        4.3.4 不同处理组河蚬的生长率及肥满度
        4.3.5 不同处理组的水体及底质理化指标
    4.4 讨论
        4.4.1 机械增氧时底质与水深对河蚬存活率的影响
        4.4.2 机械增氧时底质与水深对河蚬生长的影响
        4.4.3 机械增氧时河蚬对水体营养盐及底泥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南洞庭湖区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评估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区域和站位布设
    1.2样品采集与处理
    1.3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1.4历史数据收集
    1.5数据分析
2结果
    2.1环境状况
    2.2物种组成
    2.3优势种
    2.4密度和生物量
    2.5濒危状况评估
    2.6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讨论
    3.1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及评估
    3.2致危因素
    3.3保护对策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10)鄱阳湖及长三角部分水域常见淡水软体动物物种条形码及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长江中下游流域淡水软体动物研究概况
        1.1.1 鄱阳湖流域淡水软体动物概况
        1.1.2 长三角流域淡水软体动物研究概况
        1.1.3 淡水软体动物的威胁因素
    1.2 淡水软体动物的DNA条形码研究
        1.2.1 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1.2.2 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概况
        1.2.3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研究水生生物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常见淡水软体动物的DNA条形码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的采集和保存
        2.2.2 DNA条形码的获取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结果
        2.3.2 讨论
第三章 常见淡水软体动物图谱
    3.1 前言
    3.2 长江中下游流域常见淡水软体动物图谱的建立
        3.2.1 淡水软体动物形态学描述
        3.2.2 生物图谱的建立
    3.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太湖河蚬资源现状及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鄱阳湖大型底栖动物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J]. 邹亮华,邹伟,张庆吉,李颖,龚志军,张艳杰,鲁顺保,蔡永久. 中国环境科学, 2021(06)
  • [2]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季节变化分析[J]. 李燕,汪露,张敏,朱亮. 四川环境, 2021(02)
  • [3]鄱阳湖河蚬资源评价及基于不同地理尺度的河蚬种群遗传学[D]. 王维开. 南昌大学, 2020(01)
  • [4]鄱阳湖不同渔业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D]. 孙威威. 南昌大学, 2020(01)
  • [5]鄱阳湖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完整性评价[D]. 雷呈.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D]. 王天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7]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D]. 苏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环境胁迫对太湖河蚬生长的影响[D]. 李伟.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9]南洞庭湖区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评估及保护对策[J]. 刘振元,孟星亮,李正飞,张君倩,徐靖,银森录,谢志才. 生物多样性, 2020(02)
  • [10]鄱阳湖及长三角部分水域常见淡水软体动物物种条形码及图谱研究[D]. 符蓉.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太湖河蚌资源现状及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