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封旋流器处理油田废水的开发与研究

水封旋流器处理油田废水的开发与研究

一、水封旋流器处理油田废水的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坤[1](2021)在《切削液废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切削液废水中的添加物会阻碍微生物活性,难以分解,对自然环境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同时其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浓度高且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昂。若将未处理的切削液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中,会导致水污染和水资源破坏等问题,威胁人类健康。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切削液废水处理装置,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对该装置主要部分进行了优化研究。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工业常用蒸发技术,对此次切削液废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即首先使用旋流分离技术预处理废水,再对其进行预热,最后通过MVR(机械蒸汽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降膜蒸发的方式将其浓缩;对装置组成部分及作用进行了分析介绍,包括水力旋流器、电加热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和蒸汽压缩机等,为后续设计计算等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设计条件,确定了装置主要工艺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系统设计。在MVR降膜蒸发部分,计算确定了水分蒸发量,然后对预热器、降膜蒸发器、电加热蒸发器、装置接管及压缩机等部件进行了设计校核或选型;通过耗能计算得到了该装置正常工作时总功率和冷却水耗量。通过分析常见水力旋流器存在的问题,结合旋流器标准与专利文献,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双螺旋进水路水力旋流器,对其主要结构即导流器作用做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建模与模拟分析。该新型水力旋流器结构紧凑、组装方便且使用灵活,可减小局部能量损耗,调节分离效率与精度,这些特点使其在废切削液等混合液预处理方面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依据降膜蒸发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对该装置中降膜蒸发器单管内液体流动变化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通过对比成膜模拟结果,证明在采用盘式布料法的同时,结合使用管内插件可使液体均匀分配到降膜蒸发器各管,并在管内形成连续完整液膜;然后对液膜进行了蒸发模拟,得到了混合物压力、速度、温度及体积分数等各项云图,分析表明所设计进口流量等条件数据合理,预热液体可按所需要求在此降膜蒸发器内正常进行降膜蒸发。

成琳,薛科创,苟耀邦[2](2016)在《油田污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在石油开采中注水量逐渐增大,导致油田污水逐渐增多,油田污水的处理的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论述了油田污水处理常用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为处理工艺提供选择。

王峥[3](2016)在《轻油脱盐工艺脱水型旋流器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炼油常减压生产的轻油中含有盐类,工业中采用在轻油中加水使盐类溶解,通过油水分离达到脱盐目的。脱水型旋流器由于结构简单、能耗低、操作简单被用于实现油水的分离。然而,目前脱水型旋流器的研究尚不完善,分离机理以及效率和压降的预测模型较少。本文设计制作了主直径为20mm的旋流器模型,同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设计和搭建,研究了几何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采用白油和水作为实验物料,在含水量5%、底流分流比5%的条件下,对分离效率和溢流压降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单因素筛选法、正交实验法、响应曲面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脱水型旋流器的优化结构尺寸。具体结论如下:(1)影响分离性能的主要结构因素包括:溢流管直径dof、旋流半径r、底流管直径duf,对分离效率和溢流压降的影响按权重排序均为:dof>r>duf;其中,溢流管直径dof与旋流半径r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较大;(2)采用响应曲面法得到了关于分离效率和溢流压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到了旋流器的优化结构,优化结果为:dof=10mm、r=18mm、duf=6mm、α=20°;(3)对优化结构进行实验验证,在处理量为0.52.5 m3·h-1的范围内,分离效率高达97.5%,最大压降为0.23MPa,流量调节比RQ不小于5。分离效率和溢流压降的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误差仅为0.4%。

柳默潇[4](2014)在《加剂粗粒化后利用聚并等流分离器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部分油田陆续进入石油开采的中后期,开采出的原油含水率普遍高达90%以上,有的油田甚至高达98%。油田开发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有钻井污水和采油污水。并且污水处理量也在逐年增大,使得地面污水处理系统负荷增大,所以应想办法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在前期的研究中,通过使用聚并等流分离器和粗粒化装置可使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通过分离器特殊形状设计和滤料的聚并原理使粒径较大的油珠分离出来,但污水中粒径小于1微米的油滴仍然无法分离出来,这部分的油滴粒径绝大部分小于1微米。本文通过向含油污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得小油滴聚并为大油滴,减小1微米以下油滴数量从而提高分离效率。通过药剂筛选,选出最优药剂和最优加药量。并通过加药地点选择实验确定了最有效的加药地点。最后将药剂与粗粒化装置及聚并等流分离器装置联合使用,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其联合使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加药和粗粒化处理后聚并等流分离器除油率可达80%以上;以实验最大流量5.76m3/d计算,与现场大罐相比,处理效率是其568倍,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丛娟,张剑,郑海军,李小军,张雪梅,刘玉国[5](2014)在《柱形旋流器油水分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了一套柱形旋流器油水分离实验流程。通过改变油水两相泵入速度、溢流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得到了入口流速、分水率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趋势,并比较了二级柱形旋流器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式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一定结构的柱形旋流器存在最优的入口流速和分水率;在2.8 m/s的入口流速下,二级柱形旋流器并联油水分离效果最好。

王建华[6](2011)在《微型液液旋流管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流程性工业过程总会产生大量待净化分离处理的多相混合体系,伴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水资源供求矛盾的加剧,保护环境、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同时减少再次污染的含油污水深度处理话题逐步提上日程。本文正是基于液液精细分离领域油田沉降、多级气浮设备性能限制这一问题,以实验设计探索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思路开发了一种油水细分微型导叶式旋流管,旨在提高更低入口含油浓度、更小流量和较小密度差方面含油污水的处理力度。通过一系列设计得出结构的合理范围,之后针对含油浓度Ci、分流比F、介质物性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其外特性分离性能方面的实验测试,进而得出具体优化结构。单体结构实验表明此基准设备能耗降低,底流出口油含量在69ppm以下且溢流富油液也得到有效浓缩,除油效率可达82.8%,可实现外输和降低后续除油工艺的双收益;对比实验也表明,相同条件时旋流管结构的小型化在含油污水分离深度上得以提升。本文建立了以新阻力系数ξ’为前提的双因素压降模型且能保证较小的相对误差,指出影响旋流管性能中结构因素的主次顺序;并进一步探讨了操作-结构参数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回归推导出一定流量时溢流口无因次直径-入口浓度-分流比数学关系模型;并通过数学检验和实验分析表明所建模型在一定范围内准确性较好,也为今后普适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依据。

张文[7](2010)在《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随着中国油田的不断开发,产出液的平均综合含水率已超过80%,污水处理量不断增加,污水的类型复杂多样,对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中外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油田污水处理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论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化法等油田污水处理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状况,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孙必旺[8](2008)在《基于聚结分离和膜分离技术的油水分离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油水分离技术在现代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油水分离方法很多,但各种分离方法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研制开发出一套基于聚结分离与膜分离的试验装置,试图对聚结分离与膜分离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论文通过研制的试验装置,分别对两种碳氢化合物与水的混合体系进行了聚结分离、膜分离的试验,研究了流量、温度、初始含水量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了上述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另外,论文还通过聚结分离与膜分离的结合运用,不仅实现了水与32#汽轮机油的有效分离,同时还实现了聚结分离沉降水的环保排放。在世界能源和水资源不断紧张、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论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蔡钊荣[9](2006)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石油开采的中期和后期,原油含水率达7080%,有的油田甚至高达90%。油水分离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严重时将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开发适合我国油田实际情况、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已成为油田污水处理站改造和新建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油田含油污水为研究对象,从含油污水处理后外排、回用及回注等三个出路对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以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油田含油污水实验为例,对油田含油污水外排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以气浮—过滤预处理后的污水作为处理对象,采用Fenton试剂及臭氧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效果要优于臭氧,在pH=4、H2O2初始浓度为0.08mol/L、Fe2+/H2O2(摩尔比)=1:10,H2O2/CODCr(质量比)=1:1,反应时间T=60min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最佳CODCr去除效果,去除率达54.33%(CODCr﹤100mg/L),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而从反应时间方面对比分析,臭氧氧化速度要优于Fenton试剂。以胜利油田超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先导试验为例,对油田含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多效蒸发为主体的深度处理工艺对原水适应性较强,出水达到热采锅炉用水标准,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但受试验条件所限,工艺的运行成本偏高,主要原因有三点:多效蒸发装置效数少,造水比小;试验热源价格高;末效蒸汽的热量未能回收利用。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增加效数、寻找廉价热源、回收末效蒸汽热量等方式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吨水运行成本预测可低于“两级大孔弱酸树脂离子交换软化技术”工艺。以辽河油田超稠油污水混凝气浮—过滤处理工程为例,对油田含油污水回注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工艺(加药点位置)及常规处理设备(压力溶气罐、释放器、立式气浮池、压力过滤罐)等进行改进优化,取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出水含油及SS均低于10mg/L,达到了回注设计要求。

本刊编辑部[10](2005)在《Ei收录我刊2003年发表的部分文章(一)》文中研究说明

二、水封旋流器处理油田废水的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封旋流器处理油田废水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切削液废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切削液废水处理方法
    1.3 旋流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减压蒸馏技术发展动态
        1.4.1 研究现状
        1.4.2 应用水平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2 装置工艺与组成
    2.1 装置主要工艺
        2.1.1 工业常用蒸发技术
        2.1.2 装置工艺流程
    2.2 装置组成部分及作用
        2.2.1 水力旋流器
        2.2.2 预热器
        2.2.3 冷凝器
        2.2.4 MVR降膜蒸发器
        2.2.5 电加热蒸发器
        2.2.6 汽液分离器
        2.2.7 蒸汽压缩机
        2.2.8 真空泵
    2.3 本章小结
3 主要设计与计算
    3.1 设计条件
        3.1.1 课题来源
        3.1.2 物料组成
    3.2 水力旋流器计算
        3.2.1 主要参数
        3.2.2 结构计算
    3.3 装置蒸发部分设计
        3.3.1 工艺参数
        3.3.2 水分蒸发量
        3.3.3 预热段
        3.3.4 降膜蒸发器设计
        3.3.5 电加热蒸发器设计
        3.3.6 汽液分离器设计
        3.3.7 装置接管设计
        3.3.8 蒸汽压缩机计算
        3.3.9 耗能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水力旋流器优化与模拟
    4.1 常见旋流器原理和问题
    4.2 旋流器结构优化
    4.3 固液三相流场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5 竖直管内液体降膜蒸发模拟
    5.1 降膜蒸发研究方法
        5.1.1 理论研究
        5.1.2 实验研究
        5.1.3 数值模拟
    5.2 降膜蒸发模拟理论基础
        5.2.1 控制方程
        5.2.2 重力单独作用数学模型
        5.2.3 液膜流速和厚度的关系
    5.3 单管内液体成膜蒸发模拟
        5.3.1 物理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5.3.2 液体成膜模拟
        5.3.3 液膜蒸发模拟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轻油脱盐工艺脱水型旋流器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课题背景及意义
    课题内容概述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旋流器概述
        1.1.1 旋流器分类
        1.1.2 旋流器在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1.1.3 旋流器主要研究内容
    1.2 旋流分离理论与流场特性研究
        1.2.1 分离理论模型
        1.2.2 流场特性研究
    1.3 结构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1.3.1 入口结构
        1.3.2 溢流管结构
        1.3.3 锥段结构
        1.3.4 底流管结构
        1.3.5 结构相关研究
    1.4 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其他影响因素
        1.4.1 操作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1.4.2 物性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1.5 总结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主要依据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旋流器结构与实验装置设计
    2.1 旋流器结构设计
    2.2 实验装置设计
        2.2.1 实验系统设计
        2.2.2 仪器设备选型
    2.3 实验装置搭建
    2.4 实验装置调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3.1 实验内容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装置
        3.1.3 研究内容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工况的选择
        3.2.2 实验物料的选择
        3.2.3 旋流器压降的测量
        3.2.4 旋流器分离效率的测量
    3.3 预期目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参数的筛选
    4.1 操作参数的筛选
    4.2 物性参数的筛选
    4.3 结构参数的筛选
    4.4 参数筛选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交互作用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响应曲面的旋流器分离模型研究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设计
    6.3 模型的建立
        6.3.1 分离效率
        6.3.2 阻力系数
    6.4 模型的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主要符号表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设计图
附录Ⅱ 实验装置压力校核
附录Ⅲ Design Expert简介
致谢

(4)加剂粗粒化后利用聚并等流分离器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油污水的性质及其处理方法
    2.1 含油污水主要来源和存在形式
    2.2 油田污水主要处理工艺
        2.2.1 污水处理方法
        2.2.2 污水处理流程
        2.2.3 污水处理设备
    2.3 含油污水稳定性及破乳研究
        2.3.1 O/W 型乳状液稳定性机理
        2.3.2 O/W 型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2.3.3 反相破乳剂的破乳机理
        2.3.4 反相破乳剂的发展趋势
    2.4 粗粒化技术
        2.4.0 粗粒化技术简介
        2.4.1 粗粒化反应器及粗粒化材料
        2.4.2 粗粒化除油机理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添加药剂提高污水油滴粒径实验研究
    3.1 药剂与药剂浓度优选实验
        3.1.1 实验基本思路
        3.1.2 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评价指标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加药地点选择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药剂、粗粒化和分离器联合处理污水实验
    4.1 实验内容与实验装置
        4.1.1 模拟水样的配制
        4.1.2 实验说明及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不加药剂,粗粒化设备和分离器联合使用处理效果
        4.2.2 药剂和分离器联合使用处理效果
        4.2.3 药剂,粗粒化设备和分离器联合使用处理效果
        4.2.4 三部分实验处理效果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5)柱形旋流器油水分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装置与方法
    1.1 实验流程
    1.2 实验材料
2 结果与讨论
    2.1 入口流速对底流口含水率的影响
    2.2 分水率的影响
    2.3 柱形旋流器的组合应用
3 结论

(6)微型液液旋流管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液液旋流设备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2 旋流设备国内外研究进展概况
        2.2.1 工艺研究进展
        2.2.2 材料及加工制造技术进展
        2.2.3 应用领域进展
    2.3 小结
第3章 微型液液旋流管设计
    3.1 旋流管结构设计
        3.1.1 主直径的设计
        3.1.2 开口尺寸设计
        3.1.3 溢流管插入深度设计
        3.1.4 各段长度设计
        3.1.5 导向叶片的设计
    3.2 旋流管和叶片加工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实验测试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内容
        4.3.1 结构优化实验部分
        4.3.2 分离性能实验部分
    4.4 实验测量参数
    4.5 小结
第5章 实验数据分析
    5.1 旋流管结构参数的优化分析
        5.1.1 主体外结构参数对旋流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5.1.2 内构件参数对旋流管性能的影响分析
    5.2 旋流管分离性能优化分析
        5.2.1 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
        5.2.2 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
    5.3 不同型号旋流设备分离性能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操作-结构参数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6.1 微型旋流管压降预测及数学模型建立
        6.1.1 新阻力系数的确定
        6.1.2 指数系数确定及双因素压降模型的建立
    6.2 微型旋流管生产能力数学模型
    6.3 溢流口无因次直径-含油浓度-分流比数学模型建立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处理工艺
    1.1 现状
    1.2 发展趋势
2 处理方法
    2.1 物理法
    2.2 化学法
    2.3 生化法
    2.4 污水处理方法比较
3 处理设备
4 结束语

(8)基于聚结分离和膜分离技术的油水分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油水分离概述
        1.1.1 油液水污染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1.1.2 油液水污染的危害
        1.1.3 去除油液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1.2 水体油污染
        1.2.1 水体油污染
        1.2.2 水体油污染的危害
        1.2.3 含油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1.3 本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结分离和膜分离的理论基础
    2.1 乳状液的理论基础
        2.1.1 乳状液的定义和性质
        2.1.2 乳状液的类型及决定类型的因素
        2.1.3 乳状液的稳定性
        2.1.4 乳状液的破坏
    2.2 聚结分离技术
        2.2.1 聚结分离技术概述
        2.2.2 液-液聚结分离的机理
        2.2.3 聚结分离的影响因素
        2.2.4 聚结分离的材料选用
    2.3 膜分离技术
        2.3.1 膜分离概述
        2.3.2 膜分离过程的常见形式
        2.3.3 膜材料与结构
        2.3.4 膜分离组件及运行模式
        2.3.5 膜分离的现状和趋势
第三章 试验装置与测试仪器
    3.1 试验装置
        3.1.1 装置流程图
        3.1.2 装置的设计制造
    3.2 聚结分离器的设计
        3.2.1 聚结分离器的总体设计
        3.2.2 聚结滤芯的设计
        3.2.3 分离滤芯的设计
    3.3 膜分离的设计
        3.3.1 膜分离的性能
        3.3.2 膜分离及运行模式
    3.4 测试仪器
        3.4.1 微量水的测量原理及仪器
        3.4.2 微量油的测量原理及仪器
第四章 试验部分
    4.1 32#汽轮机油脱水试验
        4.1.1 试验步骤
        4.1.2 数据分析
        4.1.3 试验现象
    4.2 膜分离处理含油污水
    4.3 环已烷脱水试验
        4.3.1 试验步骤
        4.3.2 数据分析
        4.3.3.试验现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9)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 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现状
    1.1 概况
    1.2 油田含油污水的来源与水质
        1.2.1 污水来源
        1.2.2 污水水质
    1.3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后的出路
    1.4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1.4.1 回注处理工艺技术
        1.4.2 回用处理工艺技术
        1.4.3 外排处理工艺技术
    1.5 小结
2 油田含油污水外排处理技术研究
    2.1 实验仪器及药剂
    2.2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2.3 实验污水水质
    2.4 Fenton 氧化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研究
        2.4.1 实验方法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臭氧氧化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研究
        2.5.1 实验方法
        2.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6 实验小结
3 油田含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研究
    3.1 先导试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3.2 软化处理工艺的确定
    3.3 试验研究内容
    3.4 试验处理工艺流程及设备
        3.4.1 处理工艺流程
        3.4.2 主要设备及特点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1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3.5.2 出水水质结果分析
        3.5.3 净化部分工艺参数优化
        3.5.4 淡化部分工艺参数优化
        3.5.5 多效蒸发装置热能平衡分析
        3.5.6 多效蒸发装置运行成本分析
        3.5.7 工业化装置运行投资分析
    3.6 试验小结
4 油田含油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研究
    4.1 概况
    4.2 污水水质
    4.3 处理要求
    4.4 处理工艺及设备
        4.4.1 处理工艺流程
        4.4.2 工艺改进
        4.4.3 主要处理设备
    4.5 运行结果分析
        4.5.1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4.5.2 运行结果
    4.6 运行费用分析
    4.7 小结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水封旋流器处理油田废水的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切削液废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优化研究[D]. 刘坤.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油田污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J]. 成琳,薛科创,苟耀邦. 当代化工, 2016(10)
  • [3]轻油脱盐工艺脱水型旋流器性能实验研究[D]. 王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4]加剂粗粒化后利用聚并等流分离器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D]. 柳默潇.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5]柱形旋流器油水分离效果研究[J]. 丛娟,张剑,郑海军,李小军,张雪梅,刘玉国. 化工装备技术, 2014(01)
  • [6]微型液液旋流管实验研究[D]. 王建华.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7]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2)
  • [8]基于聚结分离和膜分离技术的油水分离试验研究[D]. 孙必旺.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9]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D]. 蔡钊荣.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 [10]Ei收录我刊2003年发表的部分文章(一)[J]. 本刊编辑部. 中国给水排水, 2005(06)

标签:;  ;  ;  ;  ;  

水封旋流器处理油田废水的开发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