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专科全流程优质服务的实施

脊柱专科全流程优质服务的实施

一、全程优质服务在脊柱专科的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1](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冯艳琴,张东云,戴欣钰[2](2012)在《优质护理示范服务在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术后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3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示范服务护理体会。通过采取责任护士包床到患者的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质量标准,对患者落实基础、专科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重视抗结核药物治疗、饮食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和预防并发症。认为通过落实责任护士包干制,对脊柱结核患者有针对性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护理并发症,还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王建青,林淑娟[3](2004)在《全程优质服务在脊柱专科的实施》文中认为自2001年起在脊柱专科为病人实施全程优质服务。通过实践,病人的满意度均在较高水平,基本维持在98%左右, 同时,护士的素质、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具体实施情况介绍如下。1 热情接待病人,使患者安心住院扭转病人不良的情绪,使患者安心住院,这是全程优质服务活动的开端。首先要求护士热情接待每一个住院病人, 做好详细入院介绍,如"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姓×,您的管床医生是×××,上级医师是×××,我们这个病区是脊柱专科病区,我们在治疗脊柱疾病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我

卫斐,韩红云,郭阳丹[4](2021)在《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对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对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0月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将病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1年人工干预排便操作正确率、饮食方案实施依从性、排便日记持续1周记录正确率、恢复自主排便率、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排便时间及Wexner评分。结果:试验组人工干预排便操作正确率(61.4%)、饮食方案实施依从性(65.9%)、排便日记持续1周记录正确率(68.2%)、恢复自主排便率(61.4%)均高于对照组[人工干预排便操作正确率为30.0%,饮食方案实施依从性为37.5%,排便日记持续1周记录正确率为22.5%,恢复自主排便率为27.5%],腹胀发生率(20.5%)、便秘发生率(25.0%)和药物依赖发生率(13.6%)均低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为42.5%,便秘发生率为52.5%,药物依赖发生率为35.0%],排便时间[(21.64±5.82)min]短于对照组[(24.33±5.62)min],Wexner评分[(14.71±2.93)分]低于对照组[(16.34±2.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可改善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病人治疗依从性,降低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恢复病人肠道功能。

赵冰[5](2020)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较高,生长发育期存在进展风险,严重的脊柱畸形将会带来一系列身体状况影响。骨骼未成熟前,患者脊柱柔韧性高,早期介入康复可减少手术和残疾发生率。若未能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使畸形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患者身心发展。我国该病康复需求巨大,但目前骨科医生对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认知不清晰,专病康复仍局限于少数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整体康复资源和人才匮乏、诊疗不规范且未普及。为推进优质康复医疗资源整合推广、共享及下沉,提高多数三级医院骨科对专病康复的正确意识,提升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及基层医疗机构对该专病的康复诊疗能力,实现范围更广的早期干预,应积极构建完善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以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康复分级诊疗、rehabilitation medical service system等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收集近10年文献,对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及分级诊疗方式进行文献筛选及综述,初步建立康复分级诊疗体系草案。再通过专家访谈法以半结构化形式访谈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事脊柱侧凸诊疗工作10年以上的康复专家,职称为主治医师及以上或有转诊经验的医师等),对草案进行修改优化和完善,最终形成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结果:本研究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经检索相关文献共1684篇,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文献875篇,分级诊疗文献566篇,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文献243篇,根据近十年来不断更新的IS康复理念及国内分级诊疗政策的更新进行筛选,最终保留文献共824篇。目前,IS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支具疗法,运动疗法又包括一般运动疗法和脊柱侧凸特定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侧凸程度和进展风险等制定治疗方案。本研究建议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在全国推广IS筛查,既包括家庭自我筛查的推广,也需要社会尽多支持开展学校筛查和健康教育,以实现关口前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减少侧凸进展。本研究发现国内外暂无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相关研究,并结合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特点提出依据IS进展风险开展康复分级诊疗,内容包括首诊、转诊、分级诊治、连续性随访、人才培养、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和康复管理提出详细建议。本研究结合专家访谈对IS分级诊疗体系进行优化,明确各级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其中,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在IS康复分级诊疗体系中扮演着患者诊断、评估、治疗连续性诊治医疗服务“运筹者”角色,其患者管理分为五方面包括高进展风险和疑难患者的康复治疗,所有患者的明确诊断、康复评定、随访及转诊管理,此外兼顾患者的科普宣教;二级医院负责中度进展风险患者的康复治疗、观察其病情变化,完善转诊工作,并兼顾区域内科普;一级医院掌握筛查方法,负责社区内健康宣教、对明确诊断为IS的患者进行转诊管理,并负责患者的监督管理和健康监测。结论:本研究从骨科专病出发,通过文献综述法和专家访谈法构建了特发性脊柱侧凸分级诊疗体系,全面考虑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的上下联通的各个环节,以专病为核心建立康复分级诊疗体系,将国际水平的专病治疗方案下沉至一级、二级医院,对不同进展风险患者进行分层、分级诊疗,促进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保障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兼顾双向转诊、康复人才培训、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和康复管理,最大化整合康复优质医疗资源。本体系的建立可逐渐在全国普及,也将为其他专病康复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医疗新思路。

高昱[6](2020)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骨科手术间精益管理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构建科学、客观的护理人员行为分类体系,观察骨科手术间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分析骨科手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运用精益管理方法进行优化改进,并对改进后效果进行验证,为精益管理在专科手术间的推行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专题小组讨论和现场观察法构建适用于本研究的骨科手术间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护理活动行为分类体系。(2)采用时间-动作法现场采集2019年3月-2019年4月骨科手术间护理人员的工作资料并获取手术流程。(3)运用精益管理分析骨科手术流程现存的问题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合四方图、价值流图、鱼骨图、5S等精益管理工具构建改进方案。(4)再次采用时间动作法采集2019年9月-2019年10月精益管理改进后的数据,与2019年3月-2019年4月改进前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精益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1)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现场观察与3次专题小组讨论构建了适合本研究的骨科手术间护理人员行为活动列表,共计106项,其中器械护士护理活动42项,巡回护士护理活动83项(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重复护理活动19项),根据研究目的将所有护理活动划分为8个行为类别:直接护理类、间接护理类、感染控制类、护理文书类、行为间的站立和行走、语言交流类、个人差事类、其他。(2)精益管理前的现场观察显示:器械护士花费时间最多的三类是间接护理类、直接护理类、感染控制类,巡回护士花费时间最多的三类是间接护理类、直接护理类、行为间的站立和行走;骨科手术间第一台手术的开台时间都在9:00以后,关节外科平均第一台手术的开台时间最晚,为(9:38±1.58),脊柱外科平均第一台手术的开台时间最早,为(9:15±2.30);第一台手术准备时间均超过了70min,其中创伤骨科首台手术准备时间最长(80.4±7.16)min,运动医学科首台手术准备时间最短(70.2±6.42)min;纯手术时间耗时最短的为髋关节置换术(49.6±5.73)min,耗时最长的为髓内针闭合复位内固定术(125.2±10.64)min;手术间清洁自净时间过长,均超出了符合自身手术级别的层级手术间接台自净时间;各专科手术连台间隔时间过长,创伤骨科最长达到了(83.2±4.09)min。(3)绘制精益管理价值流图发现骨科手术流程中可改善的关键节点为:首台手术开台时间、手术过程中的时间、连台间隔时间。根据精益管理工具鱼骨图分析得出,以上三个关键节点针对的改善主体为:人员、设备、环境、流程。从以上角度出发,构建了适宜本研究的骨科手术精益管理改进方案。(4)精益管理后的现场观察显示:器械护士间接护理类时间平均缩短了5min,其中7种术式在改进前后比较中P≤0.01,差异极显着,1种术式0.01<P≤0.05;行为间的站立和行走平均缩短了3min,其中5种术式在前后比较中P≤0.01,1种术式0.01<P≤0.05,2中术式P>0.05,无统计学意义;纵向比较器械护士精益管理改进前后护理工作时间的变化,均有减少,其中6种术式的时间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巡回护士护理文书类的时间变化在7种术式前后比较中P≤0.01,差异极显着,1种术式0.01<P≤0.05;行为间的站立和行走的变化在2种术式前后比较中P≤0.01,3种术式0.01<P≤0.05,2种术式P>0.05;间接护理类虽然时间减少,但差异不显着;纵向比较巡回护士精益管理改进前后时间的变化,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骨科手术间首台手术平均开台时间均提前,首台准备时间均缩短,P≤0.01,改善效果明显;清洁自净时间均缩短(在层级手术间规定的自净时间范围之内),其中创伤骨科、脊柱外科P≤0.01,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0.01<P≤0.05,改善效果明显;连台间隔时间均缩短,前后比较P≤0.01,缩短了患者周转时间,提高了连台周转效率,改善效果明显。【结论】(1)构建的骨科手术间护理人员行为活动列表,能够涵盖观察研究中护理人员的各项行为,有助于系统获取骨科手术间护理人员工作量与工作流程。(2)精益管理前骨科手术间观察性研究的结论:器械护士花费在间接护理与感染控制的时间更多,巡回护士花费在直接护理、护理文书、行为间的站立和行走上的时间更多,同样的工作时间中,巡回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更大;骨科中心各科室术前准备时间较长,首台手术开台时间较晚;本研究所选的8种骨科手术纯手术时间具有明显差异;手术间清洁自净时间与连台间隔时间较长,骨科手术间效率提升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3)精益管理后骨科手术间观察性研究的结论:通过对人员、环境、设备、流程实施精益管理方案,有效地缩短了骨科手术首台手术的开台时间、手术准备时间、手术间清洁自净时间、连台间隔时间,提高了骨科手术间的手术效率。

汤佳[7](2020)在《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而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刻不容缓。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大型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医疗任务,目前存在着病人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所患疾病比例中,高血压、精神疾病、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慢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互相影响,这让在面临一般急性疾病后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遇到更多的临床心理问题、生活自理能力问题,这使得康复时间变得更加漫长,而且需要投入更多介入措施,这在无形之中给大型公立医院增加了很多负担。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快速康复等手段,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医疗资源,更快的周转了病床。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虽然身体疾患更快速的被治愈,可心理状况还没有能够达到满足立即返回家中的标准。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不利于患者和医生产生良好的信任关系,而医生的短期治疗容易引起患者疾病治愈后复发,医生需要和患者保持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需要对患者进行连续的照护。因为患者难以控制病情或是病后匮乏的照护,而产生的入院治疗和使用药物的费用,对于医保部门的经费是极大的浪费。本研究立足于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进行论述。目的为了健全我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弥补服务体系中的断层。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每一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大部分百姓的医疗救治,却存在目前患者数量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具体的服务形式,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急救、院中急性期照护、中期照护、长期照护、终末期照护,而目前在国内中期照护处于缺失状态,不仅造成了老年患者非计划性重返病房,浪费医疗资源,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方法从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入手,分析中期照护模式存在的必要性,阐述中期照护的理论、模式、软硬件,并以医联体中骨科、卒中、胸痛中期照护病房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中医药在中期照护领域中的作用,对目前医联体中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的存在的技术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探讨中期照护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同时在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其中理论研究先对国内外内的中期照护模式进行梳理,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探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是一种契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服务模式,有助于老年医疗服务的整体化和延续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追溯了老年医疗服务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构成。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老年医疗服务古已有之,从衰老理论、预期寿命延长和疾病谱的转变等方面来论述构建整体化老年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提供的老年医疗的服务内容进行阐述,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救治、急性期照护、长期照护和终末期照护,急性期照护和长期照护之间存在断层,有些急性病出院后患者,因为未得到有效和安全的中期照护,导致非计划性重复入院或者身体功能未能良好恢复,甚至于致残,直接进入长期照护模式。还论述了中期照护相关概念及模式。明确阐述了中期照护模式的定义、照护对象和形式,以及开展中期照护所需的软硬件条件,通过对三家医院的2400名老年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中期照护的需求与日常生活能力正相关;并运用服务链理论、持续照顾理论、协同论对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医疗服务是个整体的产品概念,而由于卫生体制等原因,本应该形成一条“价值链”的医疗服务流程,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关注并落实老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各个方面的需求,是“持续照护”的理论最本质的核心点。“持续照护”让有着个性化需要的老人最大可能在固定熟悉的场所长期居住,以此受到良好的照顾。相关理论支撑了中期照护模式产生的必要性。为了阐述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的可行性,先从理论方面进行论述。医联体是在中国现有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联合而成的组织构架,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形势堪忧,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有效落实进行中期照护服务,它对于连续性健康管理的实行十分重要,同时还有政府支持、资源优势互补、更为便捷、提高收入、降低费用等优势,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三方面都具有理论可行性,因此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势在必行。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老年患者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服务的有效性。取样扬州苏北人民医院肩袖损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52例为观察组,在医联体下汤汪骨科联合病房行中期照护,48例未行中期照护为对照组,对其行术后康复效果比对及UCLA评分统计学比较,显示行中期照护更加有效;取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62例作为观察组至医联体下木渎卫生院进行中期照护,138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通过ADL量表、GDS-15量表、FRA量表、EQ-5D量表进行统计学比较,显示中期照护对急性期后老年脑卒中患者有着显着的临床效果,是一种能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照护模式,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越早实施中期照护,效果越好;取样泰州市人民医院急性心梗行CPI手术患者208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00例作为观察组转入高港区人民医院进行中期照护,108例出院回家普通康复未接受中期照护,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比例进行比较,显示中期照护有益于急性心梗CPI术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实现了安全性与有效性兼得的身心康复效果。本文也对中期照护的中医药优势,在医联体下开展中期照护的政策、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补充说明。在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入手,分析了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可以产生的相关作用,如如在情绪、饮食、用药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运作较好,如中医骨伤专业历史悠久,和西医骨伤结合,在中期照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中期照护服务中要继续加强中医药理论的挖掘,促进中医药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中医药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让中医药这一我国文化瑰宝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绽放绚烂光彩。对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目前存在的政策及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康复技术和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是中期照护服务中较为关键的两样技术,对医联体内实施中期照护(主要为康复治疗)的调查显示,基层康复医疗的能力较弱,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国内刚刚发展,尚未能推广使用。他问题还包括医保支付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无力开展相关服务、软硬件标准尚未形成、绩效分配方案待确定、利润待提高、具体疾病效果评价指标缺乏以及老人多重用药、谵妄管理、跌倒和误吸等相关问题都需要关注。对医联体下中期照护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互联网医院的兴起对中期照护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及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并以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相关服务对中期照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论证“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大有可为;日间手术普及也为中期照护开展打开市场,医联体模式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强协作,医院主要负责为患者进行日间手术,并在手术后将患者送往社区医疗机构继续进行中期护理治疗,以苏北人民医院日间手术患者在家康复和社区中期照护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日间手术后社区中期照护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度,促进患者康复。增加了中期照护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在服务类型上更加多样,服务模式上更加完善,服务衔接上更加连续,具备了完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信息平台难以共享、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老年护理与康复人才短缺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结果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特色,找出最适合中期照护服务的医疗组织环境,即在医联体中社区或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不仅符合国家上下转诊、急慢分治的要求,且有利于老年患者恢复身体机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足是研究主要以理论推断为主,样本量较少,外推行有一定局限。结论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应对巨大的老年医疗需求,需要通过中期照护这一模式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断层,以面对具有复杂需求的老年患者,同时有效衔接并整合医疗资源。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中期照护服务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以有效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断层的较好模式。

吴莉萍[8](2020)在《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对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及焦虑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描述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与焦虑水平的现状与潜在关联;结合患者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需求调研结果,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与“ESIA分析法”构建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平台;并验证其对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1.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接收问卷(QLQ-INFO25)、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APAIS)描述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焦虑的现状以及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后续辅以质性研究多视角探索患者高水平焦虑与信息支持之间的内在关联,以补充量性研究结果。2.采用自制《乳腺日间手术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需求调查表》调研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的需求;通过专家咨询法论证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的模块与功能,构建“乳腺日间手术全流程信息支持”微信公众号。3.采用类实验研究,通过信息接收问卷、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需求调查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验证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对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与心焦虑水平的干预效果。结果:1.对150名乳腺日间手术患者量性研究显示:患者信息接收标准化总分为45.87±18.42(总分100),呈中低水平,文化程度影响其信息接收得分(t=-2.629,P<0.01);术前焦虑分量表总分9.55±3.73,高水平焦虑占比45.3%,信息需求分量表总分6.11±2.31,中高程度信息需求占比72.6%,BI-RADS诊断影响麻醉相关焦虑得分(t=2.166,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手术相关信息需求、麻醉相关信息需求与焦虑总分呈正相关;信息获益度与焦虑总分呈负相关。对15名高水平焦虑患者与10名乳腺外科医护人员的质性研究勾勒4个主题:体验多维焦虑状态,凸显阶段性波动趋势;赋予信息期望多重属性;感知信息实践效能缺如,自我照护能力欠佳;共同期待智能化的信息支持。2.对150名乳腺日间手术患者横断面调查显示:患者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需求的标准化总分为90.24±8.50(满分100),信息支持内容呈现高程度的需求;结合前期研究,运用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与“ESIA分析法”来指导基于移动平台的全流程信息支持模块的研发设计;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的模块与功能,涵盖六个模块(个人信息、预约信息、诊疗路径信息、信息知识支持、延续服务信息、评价信息);构建“乳腺日间手术全流程信息支持”微信公众号。3.对301名乳腺日间手术患者的非同期对照研究显示:干预组信息接收标准化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需求标准化总分、术前焦虑总分、高水平焦虑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信息需求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乳腺日间手术患者存在信息接收不足,焦虑与信息需求呈现较高水平,且高焦虑水平与高信息需求和低信息获益度有关;患者信息期望的多重属性与信息实践效能的缺如,两者的鲜明对比诠释了高水平焦虑的内在缘由;并共同期待智能化的信息支持。2.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信息接收水平、满足高程度信息需求,改善焦虑水平,启示后续要注重不断完善移动全流程信息支持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9](2019)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中指出发布时间:2019-09-10来源:科技教育司国卫办科教函﹝2019﹞7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措施的通知》(国卫办函[2019]134号)精神,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缓解工学矛盾,切实为基层减负,现就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劳志云[10](2018)在《提升综合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以G市某医院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入改革,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竞争越发激烈。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获得患者忠诚和满意,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必须提供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目前,患者满意度的重视度已提升至国家层面,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对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三甲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更有必要注重患者满意度,找出其不足及改进措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本文以LCHPSI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综合三甲医院门诊现状,构建了门诊患者满意度指数(OPSI)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模型和体系设计出满意度调查方案,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G市某医院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借助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了信效度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优先改进分析方法,得出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各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均较高,特别体现在对该医院的到达便捷度、医疗技术质量、医疗过程管理以及医疗费用公开等方面,优先考虑改进的方向为提升医院品牌与医疗服务、优化诊疗流程与就医环境。最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从国家、医院、患者及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二、全程优质服务在脊柱专科的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程优质服务在脊柱专科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3)全程优质服务在脊柱专科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热情接待病人,使患者安心住院
2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3 重视出院指导,为病人提供完整服务
4 体会
    4.1 护士的爱心与责任心决定着服务的质量。
    4.2 护士的业务素质是全程优质服务成败的关键。
    4.3 护理收费偏低,使护理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4)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对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试验组
        1.2.2. 1 成立协同服务团队
        1.2.2. 2 出院前准备
        1.2.2. 3 运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平台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人工干预排便操作正确率、饮食方案实施依从性、排便日记持续1周记录正确率、恢复自主排便率比较(见表2)
    2.2 两组病人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排便时间及Wexner评分比较(见表3)
3 讨论
    3.1 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优势
    3.2 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可改善脊髓损伤病人治疗依从性
    3.3 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可降低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最大限度地恢复肠道功能
4 小结

(5)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研究背景
    2.文献综述
        2.1 康复分级诊疗重要性
        2.2 康复分级诊疗研究现状
        2.3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康复诊疗现状
    3.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1 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1.2 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优化
    2 研究设计
        2.1 文献资料法
        2.2 专家访谈法
    3.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概况
        1.1 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原则与康复方法
        1.2 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概述
        1.3 特发性脊柱侧凸分级诊疗访谈结果分析
        1.4 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总体架构
        1.4.1 康复分级诊疗的要点
        1.4.2 各级医疗机构共同协作
    2.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
        2.1 各级医疗机构首诊
        2.2 各级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
        2.3 不同进展风险分级诊治
        2.4 长期连续性随访
        2.5 康复诊疗人才培养
        2.6 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和康复管理
    3.I S分级诊疗体系的三级康复网络
        3.1 一级康复诊疗(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
        3.2 二级康复诊疗(二级医院)
        3.3 三级康复诊疗(一级医院)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6)基于时间-动作法的骨科手术间精益管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精益管理
        2.2 时间-动作法
    3.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相关概念
        4.1 精益管理
        4.2 时间-动作法
    5.研究内容
        5.1 定义适用于本研究的骨科手术间护理人员行为分类体系
        5.2 探析精益管理实施前骨科手术间现状
        5.3 分析骨科手术运行效率中存的在问题并构建解决方案
        5.4 验证精益管理对手术运营效率的改善效果
    6.技术路线
    7.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护理人员行为分类体系的构建
    1.文献回顾
    2.专题小组讨论
        2.1 第一次讨论
        2.2 第二次讨论
        2.3 第三次讨论
    3.确定行为类别
    4.现场观察
第三章 精益管理实施前的观察性研究
    1.研究背景
        1.1 手术室概况
        1.2 研究参与人员
    2.研究过程
        2.1 观察对象
        2.2 观察样本的选择方法
        2.3 采集工具选取和验证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骨科手术间护士时间占用情况
        3.2 骨科中心各手术间手术开台时间
        3.3 骨科中心各手术间纯手术时间
        3.4 骨科中心各手术间接台时间
    4.讨论
        4.1 精益管理实施前骨科手术间护士时间占用情况讨论
        4.2 骨科中心各手术间手术开台时间讨论
        4.3 骨科中心各手术间接台时间讨论
        4.4 手术间手术利用率
    5.小结
第四章 精益管理在骨科手术间的实践
    1.分析现存问题和影响因素
    2.构建精益管理改进方案
        2.1 首台手术开台时间
        2.2 手术过程中
        2.3 连台时间
    3.实施精益管理改进方案
        3.1 实施阶段
        3.2 持续改进阶段
    4.骨科手术间精益管理优化后的效果评估
        4.1 精益管理实施后骨科手术间护士时间占用情况
        4.2 骨科中心各手术间手术开台时间比较
        4.3 骨科中心各手术间接台时间
    5.讨论
        5.1 精益管理实施前后骨科手术间护士时间占用情况
        5.2 骨科中心各科室首台手术开台时间比较
        5.3 骨科中心各科室连台时间比较
    6.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总结
    2.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3.研究局限性及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和述评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述评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及相关构成
    1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
        1.1 古代老年医疗服务历史记载
        1.2 现代老年医疗服务现状
    2 构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2.1 自然衰老的需求
        2.2 预期寿命的延长
        2.3 疾病谱的转变
    3 当前老年医疗服务主要构成
        3.1 健康科普
        3.2 院前急救
        3.3 院内救治(急性期照护)
        3.4 长期照护
        3.5 终末期照护
        3.6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断层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期照护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
        1.1 中期照护
        1.2 中期照护对象
        1.3 中期照护模式
    2 开展中期照护服务需要的软硬件
        2.1 硬件条件
        2.2 软件配备
    3 老年患者中期照护需求相关性分析
        3.1 出院老年患者的中期照护需求问卷分析
        3.2 结果分析
    4 相关理论基础
        4.1 服务供应链理论
        4.2 持续照顾理论
        4.3 协同理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1 医联体的概念及成效
        1.1 医联体的概念
        1.2 医联体建设成效
    2 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3 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
        3.1 政治可行性
        3.2 经济可行性
        3.3 技术可行性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实践可行性研究
    1 扬州广陵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中期照护
        1.1 肩袖损伤患者康复不足
        1.2 肩袖损伤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1.4 实证分析
    2 苏州木渎卫生院卒中中期照护
        2.1 卒中患者康复不足
        2.2 卒中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2.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2.4 实证分析
    3 泰州高港区人民医院心梗中期照护
        3.1 心梗患者康复不足
        3.2 急性心梗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3.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3.4 实证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医特色的中期照护条件分析及实践
    1 中医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
        1.1 丰富的中医理论优势
        1.2 非药物治疗的临床优势
        1.3 多管齐下的兼并优势
    2 中期照护中的中医应用
        2.1 情绪护理
        2.2 饮食护理
        2.3 中药护理
        2.4 恢复护理
    3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期照护的中医实践
        3.1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
        3.2 中期照护的中医骨伤应用
    4 中医特色中期照护发展的相关建议
        4.1 加强对中医中期照护理论的挖掘
        4.2 促进中医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4.3 强化中医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期照护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 老年康复技术不成熟
        1.1 医务人员中期照护康复技术应用调查
        1.2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现状
    2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未普及
        2.1 老年综合评估内涵
        2.2 老年综合评估流程
        2.3 在中期照护服务中的应用
        2.4 老年综合评估的效用
        2.5 实践应用尚未普及
    3 医保支付方式需转变
        3.1 工作机制要创新
        3.2 付费方式要协同
        3.3 收费标准要统一
    4 其他相关问题
        4.1 三级医院无力开展
        4.2 硬件设施尚无标准
        4.3 软件配备缺乏规范
        4.4 绩效分配有待确定
        4.5 药品耗材利润不高
        4.6 具体疾病指标缺乏
        4.7 老年多重用药需关注
        4.8 谵妄管理有待加强
        4.9 吞咽误吸需要重视
    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期照护发展前景与机遇
    1 “互联网+”医院为中期照护带来新机遇
        1.1 “互联网+”中期照护模式
        1.2 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
        1.3 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中期照护实践
    2 日间手术开展为中期照护带来新市场
        2.1 日间手术概念
        2.2 日间手术适用范围
        2.3 基层医疗机构日间手术中期照护成效
        2.4 日间手术普及为中期照护开展带来市场
        2.5 推广医联体日间手术中期照护信息化平台
    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1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
    2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存在问题
        2.1 管理体系条块分割
        2.2 信息平台难以共享
        2.3 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
        2.4 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
        2.5 老年护理、康复人才短缺
    3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3.1 探索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3.2 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信息档案
        3.3 整合医保方式和服务模式
        3.4 建立区域老年医学中心
        3.5 加强护理、康复人才的培养
    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研究总结
    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2.1 研究意义深远
        2.2 研究内容创新
        2.3 研究方法创新
    3 研究不足
    4 研究展望
        4.1 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入
        4.2 实证研究将更具经验
        4.3 指标模型将更加细化
    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对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及焦虑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相关理论
    3 相关概念
    4 研究设计
第二部分 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与焦虑水平的现状研究
    (一)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与焦虑水平的量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对于质性研究的启示
    (二)多视角下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与焦虑水平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案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混合研究对于构建后续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的启示
第三部分 乳腺日间手术患者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平台的研发
    (一)乳腺日间手术患者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需求的调研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二)乳腺日间手术患者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模块与功能的论证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三)乳腺日间手术患者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平台的实现
        1 “乳腺日间手术全流程信息支持”微信公众号的简介
        2 “乳腺日间手术全流程信息支持”微信公众号模块的实现与描述
        3 研发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平台对于后续研究的启示
第四部分 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对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与焦虑水平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部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对于临床工作的意义
    3 研究的创新点
    4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伦理委员会审批件
附录二: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四:信息接收问卷
附录五: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
附录六:乳腺日间手术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需求调查表
附录七: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模块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八: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模块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致谢
研究生期间成果
    1 论文发表
    2 参与课题
    3 学术交流
    4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

(9)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作用
二、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继承创新,改革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
四、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0)提升综合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以G市某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基础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基础概念
    2.2 理论依据
    2.3 本章小结
3 门诊患者满意度评价体系与满意度调查方案
    3.1 门诊患者满意度评价体系
    3.2 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案
    3.3 本章小结
4 G市某综合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4.1 G市某综合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
    4.2 G市某综合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分析
    4.3 讨论与建议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总结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6 对策
    6.1 国家层面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对策
    6.2 医院层面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对策
    6.3 患者层面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对策
    6.4 社会层面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全程优质服务在脊柱专科的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2]优质护理示范服务在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术后中的应用[J]. 冯艳琴,张东云,戴欣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02)
  • [3]全程优质服务在脊柱专科的实施[J]. 王建青,林淑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S1)
  • [4]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对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 卫斐,韩红云,郭阳丹. 护理研究, 2021(10)
  • [5]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分级诊疗体系研究[D]. 赵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时间-动作法的骨科手术间精益管理对比研究[D]. 高昱.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D]. 汤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全流程移动信息支持对乳腺日间手术患者信息接收及焦虑水平影响的研究[D]. 吴莉萍.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9]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J].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继续医学教育, 2019(12)
  • [10]提升综合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以G市某医院为例[D]. 劳志云. 暨南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脊柱专科全流程优质服务的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