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法理学在苏联对中国法理学的影响”研讨会纪要

“俄罗斯法理学在苏联对中国法理学的影响”研讨会纪要

一、“苏联俄罗斯法学对中国法学的影响”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事再审制度发展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翰雄[3](2020)在《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专利法》体系结构的特点之一,是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专利权客体同时规定在一部法律文本之中,并将三种发明创造均称为"专利"。这一特点正在遭到质疑和诟病,由此产生了主张将《专利法》进行"三法分立"的主张。《专利法》的体系结构调整,应建立在尊重立法历史和法律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法律体系"分"与"合"的内在规律,结合我国民法典编纂和知识产权法体系化的整体趋势,从内生性动因和外生性动因两方面分析《专利法》"三法分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不应简单地将"分"与"合"的关系割裂开来,片面追求"三法分立"。《专利法》"三法分立"作为解决专利制度弊病的可能手段,也并不具备充足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应当以专利法的体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分"与"合"的技术,在"统分结合"的路线指导之下,实现《专利法》体系结构和内容的优化。

王冠[4](2020)在《论社会危害性的去罪功能》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危害性是传统刑法理论的基本概念。本文试图对这一传统概念的细致梳理,给出新的内涵,并由此展开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挖掘和体系构建。简而言之,命题核心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叙述当前我国刑法理论中应如何界定社会危害性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应受刑罚惩罚的社会危害性?第二,提出社会危害性具有去罪功能。刑事违法性是形式判断标准,社会危害性是价值判断依据。刑事违法性是入罪的规范评价,而社会危害性是去罪的价值评价。第三,论证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体系定位,与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犯罪阻却事由是何种关系?第四,阐述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常见的表现类型。除去导论与余论外,本文共有六个章节构成,具体如下:导论部分,概述社会危害性理论及去罪理论的研究现状,并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社会危害性概念的梳理和反思。从词源考据和历史沿革的角度对社会危害性概念在刑法上的起源进行了梳理,厘清了社会危害性在前苏联刑事立法上的演变,简述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前苏联和主要欧洲大陆国家刑法史上的发展,为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作了铺垫。简论我国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引入和承继的政治原因和法律原因。第二章主要是厘定社会危害性概念。我国刑法是以社会本位观为基本价值观的。在社会本位刑法观的指导下,社会危害性是指对维护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公共利益的客观损害。社会危害性以客观损害为核心要素是修正刑法客观主义的逻辑延续。基于修正的客观主义刑法立场,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应该客观化,不应包含人身危险性等主观要素。以社会本位刑法观为价值取向,以修正刑法客观主义为基本立场,从二次违法性原理的角度论证了社会危害性不会导致罪刑擅断、不会影响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进而不应被逐出注释刑法学。第三章提出社会危害性具有去罪功能。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内容与形式、价值评价与规范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的关系。无论刑事立法上的归纳逻辑,还是刑事司法上的演绎逻辑,均导致刑事违法性评价具有不周延性。正是因为刑事违法性评价的不周延性,所以存在具备刑事违法性但欠缺可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在犯罪认定中需要以社会危害性作为价值判断依据,进而发挥其去罪功能。无论是国外刑法理论中的实质违法性与可罚的违法性理论,还是我国刑法中的“但书”规定和构成要件实质化,均说明了社会危害性在犯罪认定原理上具有去罪功能。第四章是论证社会危害性作为去罪的价值判断依据应当如何具体把握。以损害为核心的社会危害性概念本身具足规范性、实体性、刑法专属性,且具有相对明确的判断标准,能够充当犯罪认定体系中的独立价值判断机能,不应当予以抛弃。社会危害性是对社会利益的侵害,本质是一种损害。因此,社会危害性的判断依据仍然是损害。在刑事立法层面,进入刑法评价视野的损害行为依然是需要按照前置法穷尽且无效规则予以判断,即在处罚种类和处罚程度均用尽尚不能达到规制效果时,才能认定其具有刑法上的社会危害性,进而予以审慎考察适用刑罚。在刑事司法层面,犯罪认定依然需要依据追诉标准和客观损害,实质地判断是否存在刑事立法时所预设的可罚社会危害性。如果没有,则应予以去罪化处理。第五章是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体系定位。四要件理论模式下,犯罪构成是犯罪认定的唯一标准和规格,故而社会危害性不应在犯罪构成之外发挥其去罪功能。反之,则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容易导致肆意入罪的风险。社会危害性应作为犯罪构成内部犯罪客体要件的去罪功能评价要素。否认犯罪构成中社会危害性作为去罪要素,则会导致“但书”无用。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刑事违法性先于社会危害性判断,刑事违法性是入罪判断,而社会危害性是去罪判断。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可以对进入犯罪圈行为进行去罪化,一定程度上矫正了过度刑法或者刑法万能主义的弊端。对于前置法与刑法的法律价值冲突,刑法以社会危害性为自身的价值判断依据,有时可以得出前置法不一样的价值判断结论,即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与“但书”属于“表里关系”,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是犯罪构成价值否定判断功能的集中体现,理顺了“但书”与犯罪构成的冲突。犯罪阻却事由正是因为满足了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要素,所以不符合犯罪构成,进而阻却了犯罪的成立。第六章是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具体表现类型。对于预备犯,预备犯处罚范围包括:一是预备行为所针对的是刑法重大利益,如针对国家利益、公共安全、重大人身利益等。二是预备行为本身属于情节恶劣、情节严重的程度。三是预备行为停止属于极为偶然的客观因素,预备行为通常情况下具有极高的概率发展成为着手以后的实行行为。四是预备犯的犯意较为坚定,虽因客观原因被迫停止,但仍会再次寻找机会继续实施未完成的犯罪行为的。对于上述以外的预备犯,不具有可罚的社会危害性,应予以去罪化处理。对于未遂犯,预备行为实行化类犯罪的未遂犯、帮助行为正犯化类犯罪的未遂犯,均应予以去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同时具备其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的,也应予以去罪化处理。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本身不具有致害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性极小,不仅不值得科处刑罚也不值得予以定罪。对于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的从属性表明其具有去罪的空间。被教唆者犯意没有转化为行为之前的教唆未遂、教唆预备、教唆中止均不具有可罚的社会危害性。并非所有的帮助行为均具有可罚的社会危害性,帮助行为可罚社会危害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从是否存在密切而确定的共同犯意联络、利益侵害的当场特征、紧密的促进作用等方面予以把握。对于不具有可罚社会危害性的帮助行为,应该予以去罪化处理。对于抽象危险犯的认定,在刑事违法性层面完全接受行政不法的判断标准,不作针对性的价值判断,而是将某些情况下的价值否定判断交给犯罪客体中的社会危害性要素去评价。当行政不法标准与刑法的价值判断(社会危害性判断)不一致时,应当以不具有刑法上可罚的社会危害性为由而评价为不符合犯罪构成,进而去罪化。

陈亚州[5](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郭云峰[6](2019)在《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文中研究说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受公法和私法的双重调整,是一种兼具公权和私权双重属性的复合性权利(力),以公共所有权和公共利益为目的对其进行制度构造和规制,必然导致其主体、客体、权利内容等与建立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私人所有权存在差异。然而,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却经常被潜意识地转换为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批评和指责,个人所有权则成为评价国家所有权的“完美模型”和“标准答案”。其中,国家所有权主体虚位即是试图否定国家所有权,并对之进一步私有化的论者,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意在彻底否定国家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的“釜底抽薪”式的辩论策略。为此,应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力)属性为逻辑起点,从主体、客体、权能三个方面探讨作为公共所有权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问题。本文共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本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域内外研究进展。在国家和集体共同“垄断”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现行立法框架下,公众主要通过用益物权制度对自然资源进行使用、收益。为避免“国家给多少,社会才能用多少”的结局,必须以“全民”为本位构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防范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演变为政府所有、地方所有和部门所有。与借助公产制度限制政府权力、保障社会公众利用权的域外研究思路相比,国内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一是种旨在廓清国家所有权与政治制度联系的中立研究路径,缺乏主动限制政府权力的意识。第二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本部分旨在论证自然资源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受罗马法按照物权客体分类立法调整技术的影响,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国有财产均实质性地形成了区分国家公产与私产、运用公法和私法分类调整的制度传统。在公权与私权严格分立的传统法学思维的作用下,关于国家所有权权利(力)属性的分析又形成了要么是公权,要么是私权的认知前见。事实上,公共所有权内部权利、义务并存的制度安排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力)属性,当前国内学界的公权说与私权说,只不过是对其社会属性某一方面认知的结果,均具相对的合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存在“附加条件”的“真理性学说”。而当此“附加条件”被去除之后,无论是公权说还是私权说,均有可能成为谬误。第三章“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重构”。本部分旨在从主体、客体、权能三个方面研究自然资源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重构问题。关于主体的理论重构,应采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双重主体说。即,国家和全民均是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所有权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以公共信托为基本内容的内部关系。其中,国家是国有自然资源法律上的所有权人,全民是国有自然资源实质意义上的所有权人。关于客体理论重构,应坚持自然资源为物权客体的基本理论定位,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范围应当以法定方式进行限定,并按照区分国家“公产”与“私产”的模式建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关于权能制度的理论重构,应根据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将其权能界定为一种同时包括公法权能和私法权能的复合权能,但这两种权能受不同的权利行使规则的拘束:公法权能的行使必须具有直接的公法依据,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和规则,法有明文规定必须“为”和法无明文授权即禁止是对公法权能行使的基本要求;私法权能的行使除受法律的一般限制外,可遵循法无禁止即许可的原则。由此,在公法、私法分别构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格局之下,公法权能与私法权能内在的联系规律是:保护公众合理利用等国家义务性质的公法权能具有优先实现性,并受公法程序和规则的约束;在不与公法权能冲突、不侵害社会公众资源利用权的前提下,依照私法规则实现其私法权能。第四章“复合权利定位下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评价”。本部分旨在从主体、客体、权能三个方面检视自然资源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关于主体制度,我国现行立法采取区分归属主体与代表行使主体,并借助“层层代表”和“代表行使”,解决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全民”主体由“虚”向“实”转化的立法技术问题。在此过程中,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全民”地位被不断的消融,引发所有权主体虚位和缺位等问题,最终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所有权主体实体化为各级政府。关于客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存在争议的自然资源,在我国都可能透过法律解释等方式,被认定为国家“私产”,容易引发与民争利的指责;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与普通国有资产“无差别”对待的后果是环境生态代价巨大。关于权能,由于理论和实践习惯于从纯公法或者纯私法的角度解构其权能,公共控制和公共使用目的无法使其公法权能与私法权能发生勾连,也无法对之实施规制,引发公法遁入私法等问题。第五章“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重构”。本部分旨在研究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重构问题。主体制度重构的核心要点是:将国家规定为基本民事主体,以拓展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及其理论的空间;按照双重所有权主体的理论定位,依托全国人大重构代表行使主体体系,加强“全民”主体对代表行使行为的控制;承认存在着国家机关之外的、根据授权行使代表行使的主体。客体制度重构的核心要点是:采取“公产法定”和司法判例相结合的方式区分国家公产和私产;明确自然资源为不动产的物权法地位,通过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等构造国有自然资源“不动产”。权能重构的核心要点是:基于其复合权利属性的理论定位,应直接明确代表行使主体可通过委托授权方式行使国家所有权;行政特许、设定用益物权为其公法权能;作为“全民”成员的社会公众有依法或依照习俗利用特定自然资源物的权利。

吴小国[7](2019)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浪潮涌现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坚定决心,也是持续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交往有序进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国际社会更加公正合理发展的伟大举措。而合作机制的构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成为时下中国国际法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国际软法在当前“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概念、主体、形式和效力等基本问题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提升国际软法效力的建议和中国政府完善国际软法实施机制的对策。“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国际法视角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对其中国际软法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论上来说,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深化对于国际软法问题的研究。实践意义上,可以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作用的发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超越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新丝绸”之路计划等战略。“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以现有的多边、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为基础,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革新传统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国际软法是“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性问题的凸显,让国际软法成为国际治理的重要工具,并引起学者们深入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国际软法是国际法的一部分,并提出了国际软法的概念。“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我们要倡导的是软法和硬法二者并重的混合理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主体不局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政府网络也可以成为创制主体。形式也是十分多样,国际宣言、联合公报。谅解备忘录、国际组织的技术标准和示范法等都可以是国际软法的表现形式。在创制路径上可以借鉴亚太经合组织和20国集团的模式。相较于国际硬法来说,国际软法的主体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内容上也更具包容性,更好的满足了国际合作对于国际制度的需求。国际软法在和国际硬法的互动中具有引领、补充和重构功能,并在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金融法和欧盟的相关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突出问题则体现在国际软法的效力与实施上。权力政治、利益分配、国际法碎片化等外在和内在因素制约了国际软法效力的发挥。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破除狭隘国家利益观,完善国际软法的制定模式,保障实质性民主的实现,才能更好的发挥国际软法的效力。在国际软法的实施上,我们则应克服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缺陷,以“过程管理理论为指导,借鉴“不遵约机制”的成功实践,努力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实施机制。

舒国滢[8](2019)在《新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变化与成长》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苏联版"国家与法的理论"时期(1949-1977年),"法学基础理论"时期(1978-1993年)和不同知识-理论谱系的"法理学"成长时期(1992-2019年)。法理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使命,面对不同的理论难题,其进退兴衰具有制度依赖性。中国法理学的未来发展还面临西学强势如何因应、确立中国话语体系及研究范式、如何建立独创性理论的问题。

郝炜[9](2019)在《行政执法依据及其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行政执法依据选择及其路径演进,并非全部按照立法者为行政权设定的轨道运行,行政执法实践不仅存在着“无法律则无行政”,在本土行政法语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同样存在着“无法律亦须行政”的治理诉求。政策对行政主体履行行政任务具有重要影响。聚焦行政执法依据选择及其路径基本命题,采取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田野调查等论证方式,廓清依法律执行路径与依政策执行路径及其相互之间的行政法关系,构成全文论证主旨。伴随社会法治国时代来临,自由法治国时代所形塑行政执法活动严格遵循“无法律则无行政”的形式法治底线,但却无法达成“无法律亦须行政”的实质法治目标。行政执法依据概念具有执政性(政治立场)与执法性(法律立场)的行政法理。传统行政法奉行依法律执行的唯一路径遮蔽甚至掩盖了公共行政的复杂性,试图以法律规范作为涵摄法律与政策、政府与政党等命题的进路,难以为行政法变迁提供具有阐释力和创新力的行政法理。透过行政执法违法屡禁不止、行政执法依据彼此冲突、行政执法实效不佳的表象,进而揭示行政执法依据研究囿于“法律——政府”分析框架而忽视了行政法在“政党——政府”分析框架下对民主政治的调控功能。因此,有必要重整行政执法依据的研究立场,并重置行政执法依据的理论分析框架。以行政法学基本立场为出发点,将行政执法依据置于不同立场予以考察,有益于精准认识行政执法依据概念。行政执法依据的法教义学立场注重行政法的规范内涵与逻辑涵摄,着力于将社会事实、非法律规范形态一并转化、凝练为一般化的行政法规范,并透过法律解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实践实现个案正义。与之相反,行政执法依据的社科法学立场则注重经验维度的事实描述,具有注重本土化行政法认知偏好与解读行政法实践的阐释力量。在研究行政执法依据时应当避免仅从行政法教义学或社科法学立场一端审视。经过对行政执法依据构成要素逐一辨析,即分别从“行政”“执法”“执行”的宪法属性、行政法属性分析,认为行政执法依据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选择主权意志、宪法、法律、政策等作为处理公共事务、履行行政任务的执法根据。然而,这种法教义学所宣称的行政执法依据,难以回应行政法治实践的短板,这分别体现在政策元素、经验元素、事实元素对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民主政治结构的现实冲击。可见,行政执法依据及其选择研究存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紧张关系。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冲突置于一个同时符合合法性与有效性的行政法分析框架即政府法治论命题内予以解决。其因在于,政府法治论既紧扣法教义立场的严格逻辑,又能够回应行政法学实践的经验理论从而包容社科法学立场的事实描述。立场既定,则路径趋向必然显现。针对行政执法依据的法教义学立场与社科法学立场分析,事实上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趋向,即为行政执法依据命题的规范研究与经验观察预设了不同的分析路径。一个必须交代的学术立场则是,依政策执行研究必须坚定宪法立场、必须符合行政法调控的规范要求。政府法治论为论证居于行政法教义学立场的依法律执行路径设定了合法性边界。首先,确定依法律执行概念。所谓依法律执行就是行政主体在履行既定行政决定、达成行政目标过程中,应当仅以法律为依据。“依”,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权力对公共行政初次判断权的源头所指,是行政法适用的具体体现。其次,申明依法律执行的必要性。政府依法律产生原理与政府由法律控制原理是行政主体依法律执行的行政法理依据。行政执法依据注重依法律执行已成为法治中国的常识,其必要性来自宪法规范、行政法教义学和民主政治因素的驱动。同规范主义层面原因相比,特别是行政法规范中的执政党要素,对于推动形成依法律执行路径具有更为现实的驱动作用。最后,注重依法律执行的路径内省。依法律执行的路径内省旨在从反证立场审视依法律执行路径的唯一性命题。从路径内省的“合法性”质疑审视,依法律执行路径并不是行政执法依据的唯一路径,事实上呈现的则是立法系统漏洞丛生、依法行政实效不彰、行政分层结构冲突、裁判扩张政策空间等现象,从而影响了依法律执行的调控质效。以政府法治论为分析框架探究依政策执行命题,其目的是将依政策执行纳入行政法教义学以求法规范与法裁判的形塑。政策对于国家治理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涉及改革开放的政策往往成为推动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主要动力。然而,行政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是学科体系内部的规范化整理,缺乏与执政党治理系统对话的技术规则。关于依政策执行研究的公法动因分析表明,依政策执行应当同时满足谨守行政法规范、回应行政法变迁、符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治理机制的要求。关于依政策执行要素的分析表明,政策为行政法提供了法政策立场、合法律转化、全覆盖治理的行政法图式,并赋予行政法调控现实政治的规范理据与实践理性,由此行政法的调控疆域实现了从公共行政向现实政治的重大跨越。在对政策行政法理探究基础上,通过评介“合法性”质疑学说,借助依法律善治原理所提供的“法律—政府”分析框架、“执政党—政府”分析框架,进而提出依政策执行的概念,即当法律对行政没有明确规定甚至根本就没有作出规定,但基于公共利益目标、行政任务时限、行政裁量考量又必须执行时,此时行政主体在宪法原则和行政法原则之下以创制型政策与执行型政策为依据来执行公共行政事务。毋庸置疑,依政策执行路径本身充满矛盾性,它内蕴“合法”与“有效”的状态分离、法律与政策的规范分离以及法律与政策治理实效重叠的张力。从行政法实践观察,依政策执行的具体调控方式主要表现为“政策主导”“正当有效”“规范替代”等类型。在依政策执行朝向法治化以法规范规整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党的政策与日常法制、党内规范与合宪合法、理想模型与日常法治等因素。为验证上述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研究的确是一个“真问题”,本文选取日常行政执法实践中常见的“打请示”,以政府法治论为分析框架,由此观察依法律执行与依政策执行两种不同路径的实践理性。研究显示,请示可作为分析论证韦伯式国家权力形式化构建的微创切口;透过请示现象能够证明依法律执行并非政府法治化进程的唯一轨道。针对“打请示”的行政法理探究发现,行政执法依据路径中存在着事实与规范的话语转换、法律与政策的规范替代、法律缺席与政策出场的权力逻辑。可见,依法律执行路径与依政策执行路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离与重叠为特征的交互逻辑。因此,要对行政执法依据选择所面临的挑战保持清醒认识。一方面,要实现依政策执行的理性化、民主化,同时严格控制政策在法律体系内制造例外;另一方面,依政策执行具有政治命题向法律议题转向的治理风格,而行政法律制度则是其转向的制度归宿。在宪制框架下将政治问题导向社会主体习以为常的行政法命题,需要依赖预设的并可验证的法律逻辑和法律规则,并由法律配置相应民主政治资源。“打请示”例证还显示,法律事实和法律证据有时会被有意裁剪或筛选,并且法律事实极易被经验主义所代替。因此,依法律执行路径中极难消除“法治逃逸”隐患,而行政效率价值缺失、法律规则隐藏漏洞、地方自治行为偏向、回避承担行政责任等则是其主要原因。由此,行政执法依据路径呈现依法律执行与依政策执行为主的两种类型。展望未来,法治政府是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法规范取向、法治政党是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法实效保障。具体而言,行政执法依据路径具有一种结构性力量,对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法变迁具有阐释能力。行政执法依据路径命题成立的原因既包括行政执法依据所蕴含的执行主权与执行法律指向,也包括来自“共产党与行政法”互动关系所产生的路径依赖。关注法政策学并非是对超法政策、例外法治的鼓与呼,而是在坚持法治政府取向基础上对法政策功能的最大化运用。在执政党对行政法具有现实影响下,行政执法依据路径仍然会呈现依法律执行与依政策执行的实施现象。这不仅符合中国的“政府”概念一向就有“法律之下的政府”与“政党之下的政府”的界分,而且能够回应与阐释日常行政法的实践法理,同时也为行政法调控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法教义分析工具。

廖丽环[10](2019)在《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索相结合”、“改革于法有据”重大理论判断,一方面,从高位推动的层面肯定了试点作为司法改革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为试点改革开辟了新的时代征程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现实挑战,这些新的发展态势以及新的现实问题因应了试点改革理论研究的现实必要性与重要性。司法领域的试点改革是政策试点方法在司法领域的延伸性运用。它是指地方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或中央默认特定地区、期限以试点项目的形式展开具有特色的法律先行、先行先试的司法改革试验,而后通过暂行条例等规范的出台巩固地方试点经验,再经中央认可吸收到正式制度并向全国铺开的先行先试——由点到面的改革路径。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是由我国司法改革现状与基本特性、渐进政治的总体安排以及降低制度变迁成本所共同决定的。同时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长期选择,是基于对有限理性与知识分立、调适的正确认知上所形成的司法改革方法。从当前试点改革运行的整体样态来看,“司法权为中央事权”是本轮试点改革的基础理论主张,并在此逻辑之上展开了央地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制度建构,通过借助小组机制、示范机制、指标管理机制以及传导机制作为盘活二者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机制。透过这一行动框架,可以得出本轮试点改革具有政策型倾向,以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高度同质性作为其关系目标,以政策的主动反应作为其行动进路,以政策的可控性作为其治理逻辑。但现阶段的政策型试点改革衍生了改革体系的结构失调、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地方建构的难以成长、社会建构的严重匮乏问题,进一步加剧央地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以及试点改革的非制度化与非规范化,试点改革亟需加以修正。试点作为司法改革的现实路径,应当致力于路径的规范化、成熟化与制度化,可以实验治理作为技术进阶,以法理型试点改革作为规范进路,从而建构一个制度化的体系。具体制度设想是确立不同梯度的主体构造、区分直接决策与边际决策、推动改革体系深化、建立学习型推广、诊断性评估、问责性督导、科学性预测、权限分配等保障机制。

二、“苏联俄罗斯法学对中国法学的影响”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俄罗斯法学对中国法学的影响”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一、中外专利法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一)域外专利法变迁史概述
        1.专利法律制度的孕育和初创
        1)威尼斯
        2)英国
        3)美国
        2.专利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1)德国
        2)日本
        3.小结
    (二)中国《专利法》立法模式的历史背景
        1.晚清至民国:初创专利制度
        1)晚清至民国专利制度发展简史
        2)继受论对晚清民国专利制度的深刻影响
        2.新中国:重建专利制度
        1)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的背景
        2)《专利法》立法草案关于专利种类和法律结构的主要变化40
        3)专利法保护几种专利的争论
        4)《专利法》颁布后历次修改的基本脉络
        3.小结
    (三)专利法典型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1.单独立法模式
        1)单独立法模式的主要特征
        2)单独立法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2.部分合并立法模式
        1)部分合并立法模式的主要特征
        2)部分合并立法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3.“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
        1)“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的主要特征
        2)“合并立法,法内分编”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4.“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
        1)“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的主要特征
        2)“合并立法,集中规定”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四)本章小结
二、法律体系统合与分解的内在规律
    (一)从法律体系到民法法典化
        1.法律体系的概念
        2.法律体系化的功用
        3.法律体系化与法律结构
        4.法律体系化与民法法典化
    (二)民法的“法典化”、“解法典化”与“再法典化”的启示
        1.民法“法典化”:从“分”到“合”
        1)民法“法典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脉络
        2)法典的形成条件
        3)民法典结构的内生动因的进一步解析
        2.民法“解法典化”:作为一种“分”的力量
        1)“解法典化”的背景和特征
        2)“解法典化”的实质——民法体系结构的分解与重构
        3.民法“再法典化”:再次从分到合
        1)“再法典化”的定义和方式
        2)“再法典化”的部分共性特征
        3)“再法典化”对专利法体系结构的启示
        4.小结
    (三)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
        1.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背景
        1)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通说的形成
        2)“知识产权”概念的成型
        3)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由“分”到“合”
        4)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由“分”到“合”
        2.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现实条件和不利因素
        1)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现实条件
        2)我国知识产权法“法典化”的不利因素
        3.知识产权法的分合之辨
        1)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是“入典”的必经之路
        2)知识产权法的现状迫使我国知识产权法走向体系化
        3)知识产权法体系化中的“合”与“分”
    (四)本章小结
三、《专利法》“三法分立”合理性的再考察
    (一)《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质量问题的回应能力
        1.专利质量问题的背景
        2.专利质量的多维度定义
        3.专利质量问题的多元诱因和解决路径
        1)科研层面的技术方案创造
        2)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申请
        3)行政层面的专利申请审查
        4)专利权的行使和保护
        4.小结
    (二)《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标识混淆问题的回应能力
        1.专利标识混淆的担忧和质疑
        2.专利标识混淆的实证研究
        1)受访者基本情况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解决专利标识混淆的合理进路
    (三)《专利法》“三法分立”与外观设计制度定位问题
        1.我国外观设计制度保护客体的再厘清
        2.外观设计的主要法律保护模式
        3.外观设计法律保护模式与立法模式的关系
        4.外观设计应保留在《专利法》体系之中
    (四)《专利法》“三法分立”在立法层面的可行性
        1.“三法分立”的立法难题
        2.“三法分立”的高昂成本
    (五)本章小结
四、《专利法》统合之下的“三法分立”路径
    (一)我国专利法律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整体框架
        2.《专利法》的“法典基因”
        3.《专利法》的“解法典化”趋势
        1)《专利法》以外的专利法律渊源在具体案件中的较多适用
        2)《专利法》以外的专利法律渊源确立了大量新的法律规则
    (二)在统合路径之下实现《专利法》“三法分立”
        1.保持统合的《专利法》体系结构
        2.沿循“法典化”技术,逐步吸纳具体规则
        3.提炼共性规则,单独成节整合特殊规则
五、结论
    (一)建立法律体系结构“分”与“合”的综合辩证观
        1.以辩证统一的眼光看待法律的“分”与“合”,尊重法律自我发展的基本逻辑
        2.《专利法》体系结构优化调整的“统分结合”
    (二)充分考量多维度现实因素的影响
        1.应匹配我国民法典编纂和知识产权法体系化的潮流和趋势
        2.应审慎评价《专利法》“三法分立”对专利制度问题的回应能力
        3.应谨慎评估《专利法》“三法分立”的社会效应
    (三)以“体系化”为目标实现专利法体系结构优化
附录关于专利标识在消费中的引导和混淆情况的问卷调查

(4)论社会危害性的去罪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危害性概念之考察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概念在苏俄刑事立法中的演化
        一、《苏俄刑法指导原则》中的社会危害性
        二、《苏维埃刑法典》中的社会危害性
        三、《苏俄刑法典》确立了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
    第二节 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演化
        一、社会危害性理论在欧洲大陆刑法史上的变迁
        二、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前苏联刑法理论中的演化
    第三节 我国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拿来”和“继承”
        一、我国刑事立法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拿来”
        二、我国刑法采用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危害性概念的厘定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概念界定应秉持社会本位刑法观
        一、个人本位刑法观和国家本位刑法观的不足
        二、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本位刑法观的哲学基础
        三、社会本位刑法观的优势及其表现
    第二节 社会危害性概念的厘清
        一、社会危害性是行为属性
        二、“危害”是指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三、“社会危害”是指社会利益的客观损害
    第三节 驳论:社会危害性存在诸多缺陷
        一、社会危害性理论不会导致罪刑擅断
        二、社会危害性理论不会妨碍人权保障
        三、社会危害性不应被逐出注释刑法学
    本章结论
第三章 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提出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
        一、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内容评价与形式评价的关系
        二、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价值评价与规范评价的关系
        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的关系
    第二节 刑事违法性评价的不周延性
        一、刑事违法性形式评价和规范评价的不周延性
        二、例证:陆勇销售假药案
    第三节 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发掘
        一、实质违法性理论说明了社会危害性的去罪功能
        二、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印证了社会危害性的去罪功能
        三、“但书”与构成要件实质化证实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判断依据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具有规范性与实体性
        一、社会危害性规范性来源于可量化的价值判断要素
        二、以损害为核心内涵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实体性
    第二节 社会危害性具有明确的判断标准
        一、俄罗斯刑法理论社会危害性判断方法之否定
        二、社会相当性不应成为社会危害性的判断标准
        三、社会危害性的判断依据——以损害为基准
    第三节 应受刑罚惩罚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刑法专属性
        一、刑事立法上的判断标准:前置法穷尽且无效规则
        二、刑事司法上的判断标准:追诉标准+客观损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体系定位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去罪判断不在犯罪构成之外
        一、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唯一标准
        二、犯罪一般概念不能成为个罪的判断标准
        三、犯罪构成之外的去罪判断违背基本原理
    第二节 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应置于犯罪构成之内
        一、人权保护需要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在犯罪构成之内
        二、社会危害性应作为犯罪构成的价值判断要素
    第三节 社会危害性应作为犯罪客体的去罪要素
        一、犯罪客体要件缺少去罪评价要素
        二、社会危害性是犯罪客体应有的去罪要素
        三、社会危害性作为去罪要素不会导致评价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的主要表现类型
    第一节 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去罪类型
        一、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去罪理论依据
        二、预备犯的去罪类型
        三、未遂犯的去罪类型
        四、中止犯的去罪类型
    第二节 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的去罪类型
        一、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的去罪理论依据
        二、教唆行为的去罪类型
        三、帮助行为的去罪类型
    第三节 抽象危险犯的去罪类型
        一、抽象危险犯的处罚根据
        二、抽象危险犯的处罚范围及其去罪类型
    本章小结
余论
    一、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有利于矫正刑法万能主义
    二、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缓和了跨法的法律价值冲突
    三、社会危害性去罪功能促进了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合理性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感恩有你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共同体
        (二)国际共同体
        (三)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评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选题研究的价值
        1.3.1 理论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选题研究范围界定
        1.4.1 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
        1.4.2 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
        1.4.3 本文研究的自然资源
        1.4.4 本文研究的国家主体的人格定位
    1.5 研究的目的与逻辑框架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逻辑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1.7 本选题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1.7.1 研究难点
        1.7.2 创新之处
第2章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
    2.1 关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性质的学术争议
        2.1.1 公权说
        2.1.2 私权说
        2.1.3 新公权说
    2.2 既有学说的不足及其原因
        2.2.1 既有学说的不足
        2.2.2 既有学说不足的原因分析
    2.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复合权利说的提出
        2.3.1 复合权利说的基本内容
        2.3.2 复合权利说的理论依据
第3章 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重构
    3.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的理论重构
        3.1.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的主要学说
        3.1.2 对不同学说的评价
        3.1.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定位:双重所有权主体
    3.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的理论重构
        3.2.1 自然资源客体与传统物权理论的冲突
        3.2.2 自然资源物权客体的学术争论
        3.2.3 自然资源作为物权客体的依据
        3.2.4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范围应当“法定”和“有限”的理由
    3.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理论重构
        3.3.1 传统所有权权能理论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不适应性分析
        3.3.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学说争论
        3.3.3 对不同理论学说的评价
        3.3.4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复合权能说的证成
第4章 复合权利定位下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评价
    4.1 现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法律特征
        4.1.1 现行主体制度的特征
        4.1.2 主体制度存在的问题
        4.1.3 主体制度问题的制度成因
    4.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现状分析
        4.2.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的法律特征
        4.2.2 客体制度存在的弊端
        4.2.3 现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产生的后果
    4.3 现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立法分析
        4.3.1 现行立法中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特征
        4.3.2 现行权能制度存在的问题
        4.3.3 权能制度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5章 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重构
    5.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重构
        5.1.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5.1.2 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基本设想
        5.1.3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规则设计
    5.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的制度重构
        5.2.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5.2.2 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的基本设想
        5.2.3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的规则设计
    5.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制度重构
        5.3.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改革的价值取向
        5.3.2 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基本设想
        5.3.3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制度的规则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概述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
        三、“一带一路”倡议超越历史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国际法基础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法内容
        二、“一带一路”倡议现有的国际法合作机制
        三、“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国际法保障作用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当代主流国际合作模式的弊端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地位
    第一节 国际软法的基本理论
        一、国际软法的产生
        二、国际软法的性质
        三、国际软法的概念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对国际软法的需求
        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构建中的法律冲突
        二、国际软法生成模式契合“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
        三、国际软法内在理性契合“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与硬法的关系
        一、软法与硬法边界的区分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重要性
        三、国际软法与硬法的混合理论
第三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
    第一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主体
        一、国家
        二、国际组织
        三、非政府组织
        四、跨政府网络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表现形式
        一、国际宣言
        二、联合公报与联合声明
        三、谅解备忘录
        四、国际组织的技术标准
        五、示范法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路径
        一、APEC合作模式的借鉴
        二、G20合作模式的启示
第四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功能
    第一节 全球治理新模式中国际软法的优势
        一、国际法治理论背景下的国际软法
        二、国际软法的优势
    第二节 实践中国际软法功能的发挥
        一、国际人权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世界人权宣言》为例
        二、国际环境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国际气候机制为例
        三、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赤道原则为例
        四、欧盟法中国际软法的实践——以“开放协调机制”(OMC,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为例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功能定位
        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引领功能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补充功能
        三、“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重构功能
第五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效力问题及完善
        一、国际法效力的依据
        二、国际软法效力的特点
        三、国际软法效力的理性分析
        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效力的局限
        五、国际软法效力的完善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一、国际软法的实施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实施的缺陷——以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为例
        三、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实施的对策——不遵约机制的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新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变化与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联版“国家与法的理论”时期(1949年—1977年):维辛斯基法学及其影响
二、“法学基础理论”时期(1978年—1993年):学科重建与思想争鸣
三、不同知识-理论谱系的“法理学”成长时期(1992年-2019年):理论建构的一元与多元(1)
四、中国法理学的未来发展:问题与展望

(9)行政执法依据及其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主题、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行政执法依据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行政执法依据的内涵变迁
        一、从“行政”到“执法”
        二、从“执法”到“执行”
        三、行政执法依据的概念分析
    第二节 行政执法依据的本土实践
        一、行政执法依据与政策
        二、行政执法依据与经验
        三、行政执法依据与事实
    第三节 行政执法依据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法治论”的要义勾勒
        二、“政府法治论”的介入理据
    第四节 行政执法依据的路径选择
        一、路径解析
        二、路径面向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法律逻辑——依法律执行
    第一节 依法律执行的概念界定
        一、依法律执行的概念分析
        二、依法律执行的理念融合
    第二节 依法律执行的设定缘由
        一、宪法规范约束
        二、行政法教义学限定
        三、民主政治驱动
    第三节 依法律执行的路径外观
        一、形塑法治政府的构建逻辑
        二、营造法治政府的法律生态
        三、确立法治政府的救济体系
        四、构建法治政府的顶层设计
    第四节 依法律执行的路径反思
        一、路径反思的“合法性”质疑
        二、路径反思的教义学评价
第三章 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政策逻辑——依政策执行
    第一节 依政策执行研究的公法动因
        一、行政法教义空间狭仄
        二、规制派规范研究欠缺
        三、执政党法治实践诉求
    第二节 依政策执行概念的行政法理
        一、政策的行政法意涵
        二、依政策执行的法概念界定
        三、依政策执行路径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依政策执行路径的现实挑战
        一、依政策执行路径的矛盾性
        二、依政策执行路径的必要性
        三、依政策执行路径的可行性
    第四节 依政策执行内核的规范重整
        一、党的政策与日常法制
        二、党内法规与合宪合法
        三、理想模型与日常法治
第四章 行政执法依据路径选择的互动与冲突: 基于个案的验证
    第一节 背景说明
        一、街道办事处的职权演变
        二、项目开竣工时间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 请示及其类型化的法律之维
        一、作为载体的请示
        二、作为公文的请示
        三、作为惯例的请示
    第三节 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交互逻辑
        一、行政法事实与行政法规范的话语转换
        二、依法律执行与依政策执行的规范替代
        三、法律缺席与政策出场的权力逻辑
    第四节 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法治挑战
        一、行政效率价值缺失
        二、法律规则隐藏漏洞
        三、立法规制选择偏好
        四、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五、回避承担行政责任
第五章 行政执法依据选择路径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法规范取向
        一、路径选择的权利逻辑
        二、行政执法的政治驱动
        三、政策功用的权利指引
        四、权利指向的行政执法
    第二节 行政执法依据路径的法实效保障
        一、选择依据的价值目标
        二、党的领导权的实现方式
        三、党的执政权的行政法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进路
第一章 “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内部观察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问题缘起
        一、政策试点的方法论传统与具体实践
        二、政策试点在司法改革领域的延伸运用
    第二节 试点改革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
        一、探索型法制催生了试点改革路径
        二、政策优位于法律的法制过渡性选择
        三、司法的受制性强化了司法改革的试错色彩
        四、司法改革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期性加剧改革的试验步伐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发展阶段
        一、试点改革的低度活跃期: 1978—2002
        二、试点改革的中度活跃期: 2003-2012
        三、试点改革的高度活跃期: 2013-至今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基本性质
        一、试点改革的总体特征
        二、试点改革的形式特征
        三、试点改革的路径特征
    第五节 试点改革的基本立场
        一、试点改革的基本限度
        二、试点改革的路径意义
第二章 “试点”作为司法改革路径的外部考量与理论支撑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政治考量: 服从渐进政治改革
        一、西方渐进政治的决策模式
        二、我国渐进政治的发展及改革目标
        三、渐进政治改革下的司法试点改革
    第二节 试点改革的制度考量: 降低制度变迁成本
        一、制度变迁的局部性与渐进性
        二、制度变迁的成本计算
        三、通过试点降低司法制度变迁成本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理性支撑: 批判理性与实践不及
        一、批判理性: 否定唯理主义与虚无理性
        二、实践不及: 质疑计划思维
        三、理性论对司法试点改革的启示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知识依据: 知识的分工与调试
        一、知识的存在状态: 无知与分立
        二、知识的获取方式: 默会知识的实践性
        三、知识的进化过程: 试错与调试
        四、知识论对司法改革试点的启示
第三章 试点改革的运行概貌
    第一节 试点改革的行动框架
        一、前期准备阶段
        二、先行先试阶段
        三、扩点总结
    第二节 试点改革的规范类型
        一、两类重要主体的规范梳理
        二、原则性规范
        三、指导性规范
        四、执行性规范
    第三节 试点改革的项目配置
        一、尚未推进项目和难以推进项目
        二、外源性应激项目与内源性需求项目
        三、试点项目立法吸收的整体成效
    第四节 试点改革的空间分布
        一、总体试点的地区分布
        二、单项试点的地区分布
    第五节 试点改革的目标体系
        一、纵向上的政策目标体系:总体目标VS框架目标VS任务目标
        二、横向上的政策目标群:单一型VS复合型
        三.政策目标分级对试点改革实效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司法权为中央事权的政策型试点改革
    第一节 司法权的属性判断: 中央事权的基本主张
        一、中央事权的判断标准与具体内容
        二、司法权为中央事权的规范表达与正当理据
    第二节 中央事权的行动逻辑: 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试点改革
        一、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件
        二、委托一代理关系在试点改革的情境演化
    第三节 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特殊运作机制
        一、解决改革主体内部组织关系的小组机制
        二、解决试点单位与非试点单位关系的示范机制
        三、解决技术管理与信息反馈关系的指标机制
        四、解决内部与外部制度扩点的传导机制
    第四节 司法权为中央事权对试点改革的政策型导向与表征
        一、以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高度同质性作为其组织目标
        二、以政策反应的主动性作为其行动进路
        三、以政策的可控性作为其治理目标
第五章 当代政策型试点改革的问题诊断
    第一节 改革体系的结构失调: 综合配套改革与主体改革
        一、综合配套改革与主体改革的体系关系
        二、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存问题
    第二节 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 过度依赖顶层设计
        一、计划作为顶层政策推动的主要调整手段
        二、固化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
        三、强制型与供给主导型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地方建构的难以成长: 路径依赖与试点异化
        一、地方改革缺乏自我激励的成长
        二、强化地方路径依赖与制度同化的效应
        三、引发技术指标恶性竞争的机会主义与效果导向主义
        四、衍生地方司法机关的应声虫行为
    第四节 社会建构的严重匮乏: 空间的压缩与垄断
        一、社会主体参与试点改革的空间极为有限
        二、社会主体的参与身份和地域具有高度垄断性
第六章 法理型试点改革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二阶修正
    第一节 政策型试点改革的技术进阶: 实验治理
        一、治理技术的革新: 作为新兴治理范式的实验治理
        二、实验治理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精进: 异质关系与决策开放
        三、实验治理在中国司法试点改革样本: 本土化实践与不足
    第二节 政策型试点改革的制度规范: 法理型试点改革
        一、法理型试点改革的理论渊源: 法理型支配的法治特性
        二、法理型支配与司法试点改革的历史关联:解构与重构
        三、法理型支配对司法改革的当代重塑: 法理型试点改革
    第三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鼎故革新: 匡正与耦合
        一、法理型试点改革对政策型试点改革的匡正
        二、法理型试点改革与实验治理的二象耦合
    第四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主体梯度: 国家—地方—社会的三重建构
        一、主体构造的前提: 国家、地方与社会的关系再定位
        二、主体构造的核心: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分类
        三、主体构造的具象: 参与主体的阶梯层次
    第五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决策优化: 直接决策与边际决策的区分
        一、直接决策法律拰制化的现实国情: 改革于法有据
        二、法律推制化的现实途径: 授权改革的法定化
        三、边际决策的自主协商化
    第六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体系深化: 综合配套改革的功能定位
        一、综合配套改革对主体改革的四种功能
        二、综合配套改革的改进方向: 突出核心功能
    第七节 法理型试点改革的机制保障
        一、学习型的制度推广机制
        二、实质诊断的评估机制
        三、问责性的督查机制
        四、科学性的预测机制
        五、合理的权限分配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四、“苏联俄罗斯法学对中国法学的影响”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事再审制度发展研究(1978-2018)[D]. 杨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法分立问题研究[J]. 张翰雄. 私法, 2020(01)
  • [4]论社会危害性的去罪功能[D]. 王冠.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6]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D]. 郭云峰. 辽宁大学, 2019(09)
  • [7]“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D]. 吴小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8]新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变化与成长[J]. 舒国滢. 现代法学, 2019(05)
  • [9]行政执法依据及其路径研究[D]. 郝炜.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司法改革的试点研究[D]. 廖丽环. 厦门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俄罗斯法理学在苏联对中国法理学的影响”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