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异麦芽糖的酶法制备研究

低聚异麦芽糖的酶法制备研究

一、异麦芽低聚糖酶法制备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1](2021)在《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耦合体系的构建及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直链麦芽低聚糖通常是指由3~10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低聚糖,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上直链麦芽低聚糖主要采用酶法制备,但其生产和提纯技术长期被国外所垄断,同时酶法工艺中还存有不足,如生产效率低,反应时间长,生产后需灭酶等造成大量能源损耗,在传统工艺中应用酶膜反应器(EMR)则可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高效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的基础生产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酶膜反应器构建耦合体系,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在反应过程中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本实验室前期已成功构建表达了来源于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TB04的直链麦芽低聚糖生成酶(Bst-MFA),即MFA酶(Maltooligosaccharide-forming amylase),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两种突变体(W139Y,直链麦芽五糖生成酶、G109D,直链麦芽六糖生成酶)。本课题以上述两种突变体为生产用酶,在以玉米淀粉为底物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的传统工艺基础上构建耦合体系,并对生产工艺进行系统优化,从而得到高效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的新型生产体系,再用此体系进行直链麦芽六糖的制备,同时研究了该过程中陶瓷膜的污染机理及清洗方案。首先,在玉米淀粉浓度为20%(w/v)的条件下,对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传统工艺进行了系统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60°C调浆5 min,后加入MFA酶(W139Y),加酶量为30 U/g干基淀粉,95°C液化15 min,该MFA酶可起到液化作用,后续糖化过程不再加酶,糖化反应温度60°C;普鲁兰酶在反应开始后第20 h添加,加酶量为2 U/g干基淀粉,反应4 h至反应结束。在该条件下直链麦芽低聚糖(G1~G7)产率为94.29%,目标产物直链麦芽五糖(G5)产率达到41.17%,G1~G7产物中G5占比稳定在43%~45%。其次,在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循环式酶膜反应器构建耦合体系,膜组件选用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MWCO)50 KDa的多通道管式陶瓷膜(平均孔径20 nm),该膜对MFA酶蛋白的截留率为97.01%;通过对生产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时间15 min,连续反应5 h,反应温度65°C,MFA酶(W139Y)加酶量为35 U/g干基淀粉,过膜压力0.3 MPa,物料循环流速900L/h,普鲁兰酶在反应开始3 h后添加,添加量为6 U/g干基淀粉。在该条件下连续反应5 h,G1~G7产率达到95.81%,主产物G5产率达到42.64%,渗透端产物回收率达到95%以上,相较于传统反应5 h,G1~G7产率和G5产率分别提高了89.99%和153.36%,已达到并超过传统24 h反应进程,并且省去后续对产物灭酶的步骤,生产过程中产物经过陶瓷膜的纯化已达到初步分离提纯的效果,可降低后续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得到高效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的生产工艺,将耦合体系中生产用酶更换为直链麦芽六糖生成酶(G109D),并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最佳生产工艺中,由于产物分子量和生产体系与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的较为相近,两体系相同的是:反应时间、膜组件截留分子量和反应温度分别为5 h、50 KDa和65°C,不同之处在于:糖化酶(G109D)加酶量为30 U/g干基淀粉、过膜压力为0.2 MPa、物料循环流速700L/h,均略低于前者;而普鲁兰酶在反应开始2 h后添加,添加时间相较于W139Y提前1 h,同时添加量更低为4 U/g干基淀粉。在该条件下,G1~G7产率达到96.53%,主产物直链麦芽六糖(G6)产率达到46.95%,G6在所有产物中占比接近50%,渗透端产物回收率达到95%以上。通过优化生产条件,同样达到了短时间内高效生产直链麦芽六糖的效果,大幅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针对在应用陶瓷膜反应器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过程中,膜组件出现的污染现象,通过STATISTICA 12进行污染模型拟合,并对不同污染阻力进行计算,确定其污染机制由完全堵塞模型所主导,其他三种污染模式并存。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纯水、柠檬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α-淀粉酶五种清洗剂在低压高流速条件下对膜进行清洗再生,结果表明,不同清洗方法对应的膜通量恢复率分别为71.53%、86.92%、95.70%、99.61%和92.31%。碱清洗、氧化剂清洗和酶清洗均能将膜通量恢复至90%以上,其中氧化清洗剂可将膜通量恢复至接近100%,说明该方法对于淀粉及多糖造成的膜污染有着良好的再生效果。

纪杭燕[2](2021)在《环糊精水解酶的筛选、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环糊精水解酶(Cyclodextrinase,CDase)是糖苷水解酶家族13(GH13)中第20亚家族(GH13_20,又称为新普鲁兰酶亚家族)中的一员,通常可以作用环糊精(Cyclodextrin,CD)、淀粉和普鲁兰多糖等底物。其中,对CD的水解速率高于其他底物。麦芽低聚糖通常是2~10个葡萄糖单元由α-1,4糖苷键连接的直链低聚糖,具有良好的加工适应性和功能营养特性。CDase由于其能打开CD环骨架生成特定聚合度的麦芽低聚糖而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目前,报道的CD水解专一性强的CDase较少,制备所得麦芽低聚糖纯度不高。此外,对CDase的底物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并且对该酶作用的产物组成及其性质探讨有限,这也进一步限制了该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课题主要筛选了具有高度CD水解专一性的CDase,解析了其作用CD的机制并对该酶在低聚糖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进一步,基于CDase的CD水解特异性,通过将CDase与以淀粉为底物制备CD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CGTase)联合使用,探究了CDase在改性淀粉中的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现有报道的CDase序列为模板,通过基本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从Genbank中筛选了两条蛋白序列,分别来源于嗜热古生菌Palaeococcus ferrophilus和Palaeococcus pacificus,并将其命名为AMPf和PpCD。经多序列比对分析,AMPf和PpCD均具有新普兰酶亚家族的7个保守区域,包括该亚家族的特征序列“375MPRLN403”(以AMPf计)。对AMPf和PpCD进行表达、纯化和基本酶学性质测定,其中AMPf分子量约为70 k Da,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7.0,且在45℃下保温8 h仍保持60%以上的酶活性。PpCD分子量约为80 k Da,最适温度为95℃,最适pH为6.0,在75℃及85℃下保温8h仍保持90%以上的酶活性。此外,AMPf和PpCD酶活力均会受到部分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的影响。2.使用CD、淀粉、普鲁兰多糖以及麦芽低聚糖等底物对AMPf和PpCD的底物特异性和产物特异性进行鉴定。发现AMPf对淀粉具有高度的水解活性,而PpCD则是对CD具有高度的水解特异性。AMPf具有明显的转糖基活力,可利用麦芽糖和麦芽三糖作为底物生成麦芽四糖及更高聚合度的寡糖,而PpCD无明显的转糖基活力。此外,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AMPf水解淀粉的产物主要组成为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和麦芽四糖,而PpCD可以将α-CD、β-CD和γ-CD分别水解成其对应的直链麦芽低聚糖,即麦芽六糖、麦芽七糖和麦芽八糖。3.选择耐热性高且对CD具有高度水解特异性的PpCD进行后续研究。利用HPLC测定PpCD以不同CD为底物反应不同时间的产物,探究其水解模式。结果表明,PpCD对α-CD、β-CD和γ-CD具有相似的水解模式。首先,PpCD将CD迅速水解成其对应的直链麦芽低聚糖。其次,麦芽低聚糖被缓慢降解为聚合度更小的低聚糖。最终,PpCD将所有产物降解为葡萄糖和麦芽糖。利用PpCD以β-CD为底物制备麦芽七糖,当以8%的β-CD为底物,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反应产物中麦芽七糖占麦芽低聚糖的比例可达98.4%;当反应时间为180 min时,反应产物中麦芽七糖占总反应产物的比例可达43.4%。此外,通过分子模拟发现PpCD的特异性CD识别作用可能与活性中心周围的芳香氨基酸有关。4.为了探究PpCD在复合环糊精体系的水解规律,首先分别测定了PpCD以α-CD、β-CD和γ-CD为底物的动力学参数,所得对三种CD的催化效率kcat/Km依次为18.46、6.03和0.93 mg·m L-1·min-1。这表明,PpCD对α-CD、β-CD和γ-CD具有显着不同的催化效率。进一步,配制了含不同比例CD的混合底物,加入PpCD对其进行水解,发现PpCD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降解效果,且对α-CD和γ-CD混合体系的选择性水解效果最为显着。当混合体系中α-CD和β-CD被降解完全时,γ-CD也会有20%~50%的损失。此外,温度优化实验表明,85℃条件下PpCD具有最佳的选择性水解效果。最后,利用γ-CGTase作用淀粉的产物作为底物,经PpCD作用后表明其在该体系中同样可以发挥良好的选择性降解效果。5.将PpCD和以CD为产物的CGTase共同作用淀粉,分别反应1、6、12和24 h。结果表明,PpCD提升了CGTase反应过程中还原末端和葡萄糖的释放,促进了CGTase对淀粉的酶解效率。利用HPLC对反应过程中环状和直链麦芽低聚糖的组成测定发现,PpCD减少了CGTase反应过程中的CD含量而显着提升了麦芽低聚糖的含量。对反应过程中产物分子结构测定发现,经PpCD和CGTase单独酶解1 h的样品的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222.6×105 g/mol和36.7×105 g/mol。然而,经PpCD和CGTase双酶酶解的Mw为15.0×105 g/mol,表明PpCD具有促进降解作用。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降解效果更为显着。因此,PpCD与CGTase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效果。此外,PpCD和CGTase协同作用淀粉显着提升了淀粉的抗回生性质,淀粉在4℃储存7天的回生焓值可由5.65 J/g下降为1.42 J/g。基于PpCD和CGTase的协同作用效果,选择了PpCD和CGTase同时处理和顺序处理的不同作用方式,对具有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蜡质(5%)、普通(25%)和高直链(45%)玉米淀粉进行处理,并对产物的组成和体外消化性质进行测定。当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底物时可获得最高的环状和直链麦芽低聚糖转化率,可达45.7%。对改性淀粉精细结构表征发现,CGTase和双酶处理使得不同玉米淀粉DP 13~24,DP 25~36和DP>37的链长比例显着下降,而DP<13的链长比例显着提升,测定的表观提升比例为50%~60%。CGTase及双酶处理显着提升了不同玉米淀粉的抗消化性质,其中,测定的抗性淀粉(RS)的提升最为显着。当底物分别为蜡质、普通和高直链玉米淀粉时,RS分别最高可达36.9%、40.0%和59.3%。当PpCD将CGTase产物体系中的CD转化为麦芽低聚糖时,产物的消化性无显着变化。

杨成,史润东东,姜欣,瞿东杨,唐晓姝,李兴伟,张连富[3](2020)在《常见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性低聚糖以其多种显着功效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已在保健食品等领域得到诸多应用。然而功能性低聚糖的量化使用及安全性分析还缺乏有效广泛的数据支持。作者通过文献调研、产业调研、国内外法规比较、健康证据与试验结果相结合等方法,综述了3种常见功能性低聚糖在来源、生产工艺、安全性、使用剂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功能性低聚糖行业的现存问题进行了阐述。

钱玲[4](2020)在《麦芽三糖生成酶在毕赤酵母的表面展示及在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淀粉为底物制备的功能性糖等新型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s)是一种益生元,甜度低热量低,保湿性强,能被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利用,有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并且长链IMOs的益生元效果优于短链IMOs。IMOs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药物及饲料中。α-葡萄糖苷酶是IMOs制备中的关键酶,而黑曲霉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对短链底物具有特异性,对作用于麦芽三糖有更高的kcat/Km值。因此本研究选用能特异性产生麦芽三糖的麦芽三糖生成酶,加入到利用淀粉制备IMOs的糖化反应中,为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提供更多的麦芽三糖底物。本课题将来源于Thermobifida fusca NTU22的麦芽三糖生成酶编码基因经过毕赤酵母密码子优化及全基因合成后,成功将麦芽三糖生成酶固定在毕赤酵母GS115细胞壁上,构建成重组菌株。测定其具有特异性生成麦芽三糖的能力,分析其酶学性质及重复批次利用性,并以麦芽糊精为底物制备麦芽三糖。同时,将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全细胞催化剂及表面展示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全细胞催化剂加入制备IMOs的反应体系,探究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的加入对IMOs总产量及各组分产量的影响,并将反应体系扩大至2 L反应釜,比较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和以麦芽糖为底物制备IMOs的差异。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Thermobifida fusca NTU22来源麦芽三糖生成酶在毕赤酵母的表面展示:利用毕赤酵母来源GPI型壁蛋白GCW61作为锚定蛋白,构建展示型重组酵母菌株GS115/p PIC9K-tfa-flag-GCW61。实验结果显示,外源蛋白的展示对重组菌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通过将重组菌株发酵冻干制成全细胞催化剂,酶活力达到260 U/g,最适温度为55℃,最适p H为6.0,55℃条件下保温1 h其残余酶活还剩95%,热稳定性较好,全细胞催化剂重复利用三次后仍有80%的活性。全细胞催化剂作用于30%麦芽糊精,糊精转化率为60.13%,其酶解产物麦芽糖浆中主要成分为麦芽三糖,占比为50.24%,浓度为90.62 g/L。(2)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参与催化合成IMOs: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全细胞催化剂Pp-TFA-GCW61参与从可溶性淀粉制备IMOs的反应过程中,有利于IMOs总产量的提高。且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表面展示α-葡萄糖苷酶全细胞催化剂Pp-ANGL-GCW(21+19)转苷得到的IMOs总产量高于商品转苷酶。另外,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的加入有利于IMOs组分中异麦芽糖(IG2)、异麦芽三糖(IG3)、异麦芽四糖(IG4)产量的提高,其中对于商品转苷酶提高幅度更明显。加入麦芽三糖生成酶,不利于潘糖(P)的积累。(3)在2 L反应釜中制备IMOs:可溶性淀粉液化后,加入β-淀粉酶、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全细胞催化剂Pp-TFA-GCW61及表面展示α-葡萄糖苷酶全细胞催化剂Pp-ANGL-GCW(21+19)糖化转苷,IMOs最高转化率为48%,产量为144 g/L。相比以麦芽糖为底物转苷有更大的IMOs转化率,且组分更加丰富。

李爱科,王薇薇,韩飞,王永伟,綦文涛[5](2014)在《粮油资源高效饲料转化技术在饲用抗生素替代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将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与转化,是建设节约型粮食加工消费体系的重要内容。粮油资源及其加工副产品是一大类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资源,也是廉价的功能活性物质来源。其高效转化生产的功能性产品应用于动物生产过程中,不仅具有提高畜禽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的作用,还可改善畜禽产品品质,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和保障动物健康,可起到与饲用抗生素类似的使用效果,且避免了药物残留和耐药细菌滋生等危害。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粮油资源高效饲料转化技术在饲用抗生素替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生物发酵和酶解饲料原料技术、油料水酶法生产应用技术以及多肽寡肽与活性肽、多糖寡糖与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脂肪酸与植物油脂和植物化学素等其他粮油功能活性物质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产品品质、抗氧化和抗病免疫方面的作用及其发挥上述作用的可能机制。

符琼[6](2011)在《大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简称IMO)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具有诸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众多生理功能及良好的加工性质,在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大米加工企业产生的碎米绝大多数被卖给饲料企业,其价值未得到充分开发,加强碎米的利用研究,提升其附加值是粮食加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故本论文研究利用大米淀粉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低聚异麦芽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比较了碱法、表面活性剂(SDS)法和酶法制备大米淀粉的优劣,发现酶法是一种较好的制备大米淀粉的方法,用酶法制备的三种大米淀粉总淀粉含量在94.5%以上,蛋白质残留在1.07%以下,淀粉颗粒破损率均在2%以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法制备三种大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酶解力、糊化特性和凝胶质构特性。籼米淀粉、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9.7%、13.9%和1.7%;三种大米淀粉的酶解力各不相同,粳米淀粉的酶解力显着(P<0.05)高于糯米淀粉和籼米淀粉;在糊化特性方面,糯米淀粉的峰值粘度及崩解值最大,籼米淀粉的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及糊化温度最大。除糊化温度及消减值以外,糊化特性参数均与大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存在相关性,即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与直链淀粉呈正相关性,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及最高黏度时间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性;在凝胶质构特性方面,籼米淀粉的硬度最大,明显高于粳米和糯米淀粉,而籼米淀粉的粘性和破碎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淀粉。以制备糖液中异麦芽糖(IG2)、潘糖(P)和异麦芽三糖(IG3)三种功能性糖的含量ω(IG2+P+IG3)为指标考查了大米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适宜液化DE值,发现DE在12%左右糖液中的ω(IG2+P+IG3)较高,且后续糖化转苷过程中糖液过滤较容易,故确定适宜的液化DE值为12%。在此基础上以|12-DE|为指标优化了三种大米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最适液化工艺条件:籼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最适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时间12min、底物淀粉浆浓度30%、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20 U/gDS.搅拌速度120转/min、液化温度95℃和液化pH值为自然PH值;粳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最适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时间12min;底物淀粉浆浓度25%、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15 U/gDS、搅拌速度140转/min、液化温度95℃和液化PH值为自然PH值;在实验条件下,糯米淀粉液化比较困难,其液化DE值较难达到适宜的DE值范围。以制备糖液中异麦芽糖(IG2)、潘糖(P)和异麦芽三糖(IG3)三种功能性糖的含量ω(IG2+P+IG3)为指标探讨了大米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最适糖化转苷条件。籼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适宜糖化转苷工艺条件为:糖化酶配比是0.2 U/gDS真菌α-淀粉酶、0.1 U/gDSβ-淀粉酶和0.1 U/gDS普鲁兰酶,采用部分糖化后转苷的糖化转苷方式,转苷酶用量1.0U/gDS,糖化转苷时间36h,糖化转苷pH值5.5,糖化转苷温度55℃;粳米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适宜糖化转苷工艺条件为:糖化酶配比是真菌α-淀粉酶0.2 U/gDS、β-淀粉酶0.1 U/gDS和普鲁兰酶0.2 U/gDS,采用部分糖化后转苷的糖化转苷方式,转苷酶用量1.0U/gDS,糖化转苷时间36h,糖化转苷pH值5.5,糖化转苷温度55℃。

郁蓉,王岁楼[7](2009)在《酶法制备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性低聚糖因为保湿性好,不具腐蚀性,能量低并且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理功能,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几种广泛应用在食品、饲料、医药等行业中的功能性低聚糖的酶法制备的最新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管立忠[8](2007)在《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本实验室保藏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M-1为出发菌株,经诱变选育筛选出产转苷活性较强的α-葡萄糖转苷酶产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并对其α-葡萄糖转苷酶的产酶影响因素、粗酶液部分酶学性质以及利用黑曲霉CU-1菌株直接进行液态深层发酵生产异麦芽低聚糖做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本文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M-1为出发菌株利用诱变选育的方法,筛选出α-葡萄糖苷酶高产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菌株,酶活由162U/mL提高到514.5U/mL,提高了3.2倍。通过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菌株产α-葡萄糖转苷酶的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到液态发酵生产α-葡萄糖转苷酶的最适产酶条件:3%F,2%B,起始pH6.0,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72h。按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菌株液态深层发酵测其酶活力为721.32U/mL,比原始菌株162U/mL提高了4.45倍。对α-葡萄糖转苷酶粗酶液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α-葡萄糖转苷酶粗酶液的最适作用pH为5.0;最适作用温度为45℃;在pH4.0~6.0稳定性较高;20℃~60℃热稳定性较强。以产酶最高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U-1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不经α—葡萄糖苷酶的提取,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直接生产异麦芽低聚糖。采用了B为碳源,进行了摇瓶发酵预实验,经过84h左右的发酵,检测最终产物中异麦芽低聚糖含量在90%左右。通过摇瓶发酵预实验的结果,本文采用了5L全自动发酵罐进行异麦芽低聚糖的发酵放大实验,经过96h左右的发酵,检测最终产物中异麦芽低聚糖含量在80%左右。

徐小艳,彭聪,田兴国[9](2005)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复合体系提纯异麦芽低聚糖的研究》文中指出以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过氧化氢酶(CAT)协同作用提纯商品异麦芽低聚糖,并采用均匀设计法结合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当温度40℃,pH 4.0,底物质量浓度200 g/L,GOD的用量100 U/g,CAT与GOD的酶活力比为15时,其中的葡萄糖被完全除去,异麦芽低聚糖的纯度由62.78%提高到85.28%.

黄秋婷,黄惠华[10](2005)在《酶技术在功能性低聚糖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健康食品配料,它作为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的诸多领域。本文综述了功能性低聚糖及酶技术在功能性低聚糖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了展望,旨在促进相关研究以推动酶技术生产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

二、异麦芽低聚糖酶法制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麦芽低聚糖酶法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耦合体系的构建及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直链麦芽低聚糖概述
        1.1.1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分子结构
        1.1.2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理化特性
        1.1.3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1.1.4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工业应用
    1.2 直链麦芽低聚糖的酶法生产工艺
        1.2.1 生产用酶
        1.2.2 生产工艺
        1.2.3 目前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1.3 循环式酶膜反应器
        1.3.1 酶膜反应分离技术
        1.3.2 酶膜反应器的分类
        1.3.3 酶膜反应器在制备低聚糖领域的研究进展
        1.3.4 膜污染及膜再生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MFA酶活力的测定
        2.2.2 普鲁兰酶活力的测定
        2.2.3 玉米淀粉水分含量的测定
        2.2.4 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产物分析
        2.2.5 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生产条件优化
        2.2.6 耦合体系的构建及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生产条件优化
        2.2.7 耦合体系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生产条件优化
        2.2.8 蛋白浓度测定
        2.2.9 膜通量及膜复性指标
        2.2.10 膜污染阻力分析
        2.2.11 膜清洗方案
        2.2.1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反应条件优化
        3.1.1 调浆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1.2 液化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1.3 糖化酶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1.4 反应温度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1.5 反应p H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1.6 普鲁兰酶添加时间及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 耦合体系的构建及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生产工艺优化
        3.2.1 不同截留分子量膜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2 膜组件对MFA酶截留效果研究
        3.2.3 反应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4 反应温度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5 糖化酶加酶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6 过膜压力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7 物料流速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8 脱支酶添加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9 脱支酶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五糖糖浆的影响
        3.2.10 耦合体系与传统生产体系最佳条件下的生产结果对比
        3.2.11 生产中关键工艺的相关性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
    3.3 耦合体系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生产工艺优化
        3.3.1 不同截留分子量膜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2 反应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4 糖化酶加酶量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5 过膜压力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6 物料流速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7 脱支酶添加时间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8 脱支酶添加量对制备直链麦芽六糖糖浆的影响
        3.3.9 生产中关键工艺的相关性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
    3.4 膜污染及膜复性研究
        3.4.1 污染物来源及组成
        3.4.2 膜污染理论模型及污染机制分析
        3.4.3 膜污染阻力分析和清洗方案
        3.4.4 纯水清洗
        3.4.5 酸清洗
        3.4.6 碱清洗
        3.4.7 氧化清洗
        3.4.8 加酶清洗
        3.4.9 不同清洗方法对比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数据表

(2)环糊精水解酶的筛选、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环糊精衍生麦芽低聚糖的制备
        1.1.1 环糊精概述
        1.1.2 环糊精水解酶类
        1.1.3 麦芽低聚糖
        1.1.4 环糊精衍生麦芽低聚糖的制备
    1.2 环糊精水解酶
        1.2.1 新普鲁兰酶亚家族的概述
        1.2.2 新普鲁兰酶亚家族的主要酶类
        1.2.3 环糊精水解酶
        1.2.4 环糊精水解酶的催化特异性
    1.3 环糊精水解酶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1.3.1 底物结合结构基础
        1.3.2 寡聚状态对酶学性质的影响
        1.3.3 生理功能
        1.3.4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1.4 新普鲁兰酶亚家族酶类的应用
        1.4.1 低聚糖的制备
        1.4.2 淀粉抗回生性质的改善
        1.4.3 慢消化淀粉的制备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环糊精水解酶的筛选及基本酶学性质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菌株与质粒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环糊精水解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目标序列的筛选
        2.3.2 质粒和菌株的构建
        2.3.3 环糊精水解酶的表达
        2.3.4 环糊精水解酶的收集及纯化
        2.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2.3.6 酶蛋白含量的测定
        2.3.7 酶活力的测定
        2.3.8 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测定
        2.3.9 酶的热稳定性测定
        2.3.10 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环糊精水解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目标酶筛选
        2.4.2 环糊精水解酶的分子量和纯度鉴定
        2.4.3 环糊精水解酶的最适温度和pH
        2.4.4 环糊精水解酶的温度稳定性
        2.4.5 金属离子及有机试剂对酶活力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糊精水解酶的底物及产物特异性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环糊精水解酶的表达及纯化
        3.3.2 环糊精水解酶对不同底物的酶活力测定
        3.3.3 环糊精水解酶的转糖苷等活力的鉴定
        3.3.4 环糊精水解酶AMPf的淀粉水解产物测定
        3.3.5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环糊精水解产物鉴定
        3.3.6 薄层色谱分析
        3.3.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3.8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环糊精水解酶的底物特异性
        3.4.2 环糊精水解酶转糖苷等活力的鉴定
        3.4.3 环糊精水解酶AMPf的产物特异性
        3.4.4 底物浓度对环糊精水解酶AMPf产物特异性的影响
        3.4.5 环糊精水解酶AMPf的酶解机制
        3.4.6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产物特异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环糊精水解机制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制备及酶活力的测定
        4.3.2 环糊精水解酶PpCD水解β-环糊精过程测定
        4.3.3 环糊精水解酶PpCD对β-环糊精及麦芽七糖水解活力测定
        4.3.4 环糊精水解酶PpCD水解α-环糊精和γ-环糊精过程测定
        4.3.5 环糊精水解酶PpCD制备麦芽七糖
        4.3.6 薄层色谱分析
        4.3.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3.8 同源建模
        4.3.9 分子对接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环糊精水解酶PpCD作用β-环糊精的水解模式
        4.4.2 环糊精水解酶PpCD对β-环糊精和麦芽七糖的酶活力
        4.4.3 环糊精水解酶PpCD作用α-环糊精和γ-环糊精的水解模式
        4.4.4 环糊精水解酶PpCD水解环糊精模式
        4.4.5 麦芽七糖的制备
        4.4.6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三维模型
        4.4.7 环糊精水解酶PpCD作用环糊精结构基础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糊精水解酶PpCD在复合环糊精体系的水解规律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5.3.2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水解动力学参数测定
        5.3.3 不同环糊精复合体系的配制及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水解
        5.3.4 温度对环糊精水解酶PpCD水解环糊精的影响
        5.3.5 γ-CGTase的制备及环化活力测定
        5.3.6 环糊精水解酶PpCD在γ-CGTase产物中的水解规律
        5.3.7 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的比色法测定
        5.3.8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环糊精水解酶PpCD对不同环糊精的选择性水解能力
        5.4.2 环糊精水解酶PpCD在不同的复配环糊精体系中的水解规律
        5.4.3 温度对环糊精水解酶PpCD水解过程的影响
        5.4.4 环糊精水解酶PpCD对γ-环糊精的纯化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酶协同作用淀粉机制及其在改性淀粉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环糊精水解酶PpCD的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6.3.2 CGTase的酶活力测定
        6.3.3 环糊精水解酶PpCD和CGTase协同酶解淀粉
        6.3.4 环糊精水解酶PpCD和CGTase改性不同精细结构淀粉样品的制备
        6.3.5 还原末端和葡萄糖的测定
        6.3.6 环糊精和麦芽低聚糖的组成分析
        6.3.7 改性淀粉分子结构的测定
        6.3.8 改性淀粉链长分布的测定
        6.3.9 酶解淀粉的回生性质测定
        6.3.10 改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测定
        6.3.11 改性淀粉的消化动力学测定
        6.3.12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双酶协同酶解淀粉过程中还原末端和葡萄糖的释放量分析
        6.4.2 双酶协同酶解淀粉体系的环糊精和麦芽低聚糖组成
        6.4.3 双酶协同酶解淀粉的分子量分布
        6.4.4 环糊精水解酶PpCD与CGTase协同作用淀粉机制
        6.4.5 双酶协同酶解淀粉的回生性质分析
        6.4.6 不同精细结构改性淀粉中麦芽低聚糖分析
        6.4.7 不同精细结构改性淀粉中环糊精分析
        6.4.8 不同精细结构改性淀粉中低聚糖转化率分析
        6.4.9 不同精细结构改性淀粉分子结构表征
        6.4.10 不同精细结构改性淀粉精细结构表征
        6.4.11 不同精细结构改性淀粉体外消化性分析
        6.4.12 不同精细结构改性淀粉体外消化动力学分析
    6.5 本章小结
论文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常见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性低聚糖的来源与生产
    1.1 低聚果糖
    1.2 异麦芽低聚糖
    1.3 低聚半乳糖
2 功能性低聚糖的安全性
    2.1 低聚果糖
    2.2 异麦芽低聚糖
    2.3 低聚半乳糖
3 国内外政策法规
    3.1 低聚果糖
    3.2 异麦芽低聚糖
    3.3 低聚半乳糖
4 功能性低聚糖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5 现存问题
    5.1 不同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存在差异
        5.1.1 原料来源不统一、产品纯度不明确
        5.1.2 推荐剂量参差不齐、适宜人群不明确
    5.2 产品功能性评价方法、作用原理不明确
6 解决办法
    6.1 明确标准、加强机理研究
    6.2 信息共享、及时更新
7 展望

(4)麦芽三糖生成酶在毕赤酵母的表面展示及在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麦芽三糖生成酶
        1.1.1 麦芽三糖生成酶结构及作用方式
        1.1.2 麦芽三糖生成酶来源及表达
        1.1.3 麦芽三糖生成酶的应用
    1.2 α-葡萄糖苷酶
        1.2.1 α-葡萄糖苷酶的结构及催化机制
        1.2.2 α-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1.2.3 α-葡萄糖苷酶的研究现状
    1.3 低聚异麦芽糖
        1.3.1 低聚异麦芽糖的特性及功能
        1.3.2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
    1.4 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
        1.4.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1.4.2 影响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的因素
        1.4.3 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Thermobifida fusca NTU22 麦芽三糖生成酶在毕赤酵母的表面展示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主要实验试剂
        2.2.4 培养基与溶液
    2.3 实验方法
        2.3.1 菌株的培养方法
        2.3.2 菌株的保存方法
        2.3.3 重组质粒p PIC9K-tfa-flag-GCW61 的构建
        2.3.4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构建与筛选
        2.3.5 重组菌株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的甲醇诱导表达
        2.3.6 全细胞催化剂的制备
        2.3.7 全细胞催化剂的酶活测定和酶学性质分析
        2.3.8 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多批次重复利用性分析
        2.3.9 麦芽三糖生成酶全细胞催化剂制备麦芽三糖
        2.3.10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2.3.11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讨论
        2.4.1 表面展示重组质粒p PIC9K-tfa-flag-GCW61 的构建
        2.4.2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构建与筛选
        2.4.3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甲醇诱导表达
        2.4.4 全细胞催化剂的活力测定及酶学性质分析
        2.4.5 全细胞催化剂Pp-TFA-GCW61 的重复利用性
        2.4.6 全细胞催化剂用于制备麦芽三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参与催化合成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
    3.1 引言
    3.2 设备与材料
        3.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2 主要材料
        3.2.3 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全细胞催化剂Pp-TFA-GCW61及Pp-ANGL-GCW(21+19)的制备
        3.3.2 酶活定义
        3.3.3 Pp-TFA-GCW61 参与催化合成低聚异麦芽糖
        3.3.4 2L反应釜内制备低聚异麦芽糖
        3.3.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3.3.6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讨论
        3.4.1 HPLC-ELSD测定标准品
        3.4.2 表面展示麦芽三糖生成酶对低聚异麦芽糖合成的影响
        3.4.3 2L反应釜内制备低聚异麦芽糖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粮油资源高效饲料转化技术在饲用抗生素替代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发酵饲料原料及肽类物质
    1.1发酵棉籽粕及发酵棉籽蛋白开发
    1.2发酵菜籽粕开发
2酶解饲料原料及肽类物质
    2.1水酶法提油技术
    2.2小麦水解蛋白
    2.3大豆肽(大豆水解蛋白)
    2.4棉籽水解蛋白
    2.5其他活性肽
3粮油资源转化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3.1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
    3.2大豆低聚糖(soyoligosaccharides)
    3.3异麦芽低聚糖(isomaltooligosacharide)
    3.4棉籽低聚糖(raffinose)
4功能性植物油脂及功能性脂肪酸
    4. 1CLA
    4. 2SL
    4.3MCT和功能性脂肪酸
    4.4结构脂质
5其他粮油功能活性物质
    5.1黄酮类
    5.2糖萜素和阿魏酸
    5.3其他转化技术的应用
6小结

(6)大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米淀粉研究概况
        1.1.1 大米淀粉的特点和生理功能
        1.1.2 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1.1.3 大米淀粉的物性研究
    1.2 低聚异麦芽糖研究概况
        1.2.1 低聚异麦芽糖的结构
        1.2.2 低聚异麦芽糖的性质
        1.2.3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理功能
        1.2.4 低聚异麦芽糖的制备研究
        1.2.5 低聚异麦芽糖的应用及前景
    1.3 立题背景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大米淀粉的制备及物化性质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天然大米主要成分的测定
        2.3.2 大米淀粉的碱法制备
        2.3.3 大米淀粉的表面活性剂法制备
        2.3.4 大米淀粉的酶法制备
        2.3.5 大米淀粉化学成分分析
        2.3.6 大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2.3.7 大米淀粉颗粒破损率的测定
        2.3.8 大米淀粉酶解力的测定
        2.3.9 快速粘度仪测定大米淀粉的糊化特性
        2.3.10 大米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天然大米中的主要成分和破损率分析
        2.4.2 不同方法制备的大米淀粉主要成分分析
        2.4.3 不同大米淀粉的酶解力分析
        2.4.4 大米淀粉的糊化特性分析
        2.4.5 不同大米淀粉的凝胶质构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大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液化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液化工艺流程
        3.3.2 液化液适宜DE值范围的确定
        3.3.4 液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3.3.5 液化工艺的正交实验
        3.3.6 检测项目及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糖化转苷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糖化转苷工艺流程
        4.3.2 糖化酶配比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
        4.3.3 糖化和转苷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
        4.3.4 转苷酶用量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
        4.3.5 糖化转苷时间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
        4.3.6 糖化转苷pH值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
        4.3.7 糖化转苷温度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
        4.3.8 糖化转苷工艺正交试验
        4.3.9 检测项目及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糖化酶配比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分析
        4.4.2 糖化和转苷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分析
        4.4.3 转苷酶用量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分析
        4.4.4 糖化转苷时间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分析
        4.4.5 糖化转苷pH值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分析
        4.4.6 糖化转苷温度对低聚异麦芽糖浆含量的影响分析
        4.4.7 糖化转苷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
        4.4.8 最适条件下制备糖液的HPLC分析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酶法制备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聚异麦芽糖[1]
    1.1 低聚异麦芽糖的性质
    1.2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工艺
2 低聚果糖
    2.1 低聚果糖的性质[5]
    2.2 低聚果糖的生产工艺
        2.2.1 蔗糖经果糖基转移酶作用合成低聚果糖
        2.2.2 水解菊粉生产低聚果糖
    2.3 高纯度低聚果糖的生产
3 低聚乳果糖
    3.1 低聚乳果糖的性质
    3.2 低聚乳果糖酶法制备的合成方法[17]
4 乳酮糖
    4.1 乳酮糖的性质
    4.2 乳酮糖的合成工艺[24]
5 展望

(8)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α-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1.1 α-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
        1.2 α-葡萄糖苷酶的检测方法
        1.3 α-葡萄糖苷酶在细胞中的分布
        1.4 α-葡萄糖苷酶的化学构成与结构
        1.5 α-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机制
        1.6 α-葡萄糖苷酶的生物学功能
        1.7 α-葡萄糖苷酶的来源
    2 α-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2.1 生产异麦芽低聚糖
        2.2 其它方面的应用
    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与主要内容
        3.1 立题背景与意义
        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黑曲霉 M-1 的诱变选育
    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培养条件
        2.2 菌株的复壮
        2.3 菌株诱变选育
        2.4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原始菌株的复壮结果
        3.2 诱变剂最佳处理剂量的确定及诱变结果
    4 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α-葡萄糖转苷酶产酶条件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培养基
        2.2 菌体培养
        2.3 粗酶液的制备
        2.4 酶活力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α-葡萄糖转苷酶在细胞中的分布
        3.2 培养基的组成对产酶的影响
        3.3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3.4 培养基起始 pH 值对产酶的影响
        3.5 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3.6 搅拌速度对产酶的影响
        3.7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3.8 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酶学性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最适温度
        2.2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最适pH值
        2.3 不同温度对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稳定性的影响
        2.4 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异麦芽低聚糖的制备
    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培养基
        2.2 培养条件
        2.3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异麦芽低聚糖发酵放大的摇瓶预实验
        3.2 异麦芽低聚糖发酵放大研究
        3.3 HPLC 检测图谱
    4 结果与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 主要试剂
附录 II 主要仪器
附录 III 溶液和缓冲液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9)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复合体系提纯异麦芽低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1.2.2 葡萄糖氧化酶活力测定
        1.2.3 pH的测定
        1.2.4 异麦芽低聚糖成分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
    2.2 最优条件的确定
        2.2.1 温度对GOD酶活性的影响
        2.2.2 pH对GOD酶活性的影响
        2.2.3 底物质量浓度对葡萄糖残留率的影响
        2.2.4 酶用量的确定
    2.3 葡萄糖去除前后异麦芽低聚糖的成分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10)酶技术在功能性低聚糖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生理功效
2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产途径
3 功能性低聚糖的酶法生产
    3.1 低聚果糖
    3.2 甲壳低聚糖
    3.3 异麦芽低聚糖
    3.4 低聚木糖
    3.5 甘露低聚糖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四、异麦芽低聚糖酶法制备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酶法制备直链麦芽低聚糖耦合体系的构建及条件优化[D]. 陈旭. 江南大学, 2021(01)
  • [2]环糊精水解酶的筛选、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 纪杭燕. 江南大学, 2021(01)
  • [3]常见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安全性分析[J]. 杨成,史润东东,姜欣,瞿东杨,唐晓姝,李兴伟,张连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0(11)
  • [4]麦芽三糖生成酶在毕赤酵母的表面展示及在淀粉制备低聚异麦芽糖中的应用[D]. 钱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粮油资源高效饲料转化技术在饲用抗生素替代中的应用[J]. 李爱科,王薇薇,韩飞,王永伟,綦文涛. 动物营养学报, 2014(10)
  • [6]大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D]. 符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7]酶法制备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进展[J]. 郁蓉,王岁楼.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12)
  • [8]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研究[D]. 管立忠. 广西大学, 2007(S2)
  • [9]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复合体系提纯异麦芽低聚糖的研究[J]. 徐小艳,彭聪,田兴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4)
  • [10]酶技术在功能性低聚糖生产中的应用[J]. 黄秋婷,黄惠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5(04)

标签:;  ;  ;  ;  ;  

低聚异麦芽糖的酶法制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