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七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

莒县七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

一、莒县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斐[1](2020)在《芜湖市2012-2018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运行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芜湖市2012-2018年传染病网络报告情况,查找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提高今后工作质量。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芜湖市传染病报告卡等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运行情况。结果芜湖市2012-2018年累计上报传染病报告卡204 629张,传染病直报机构数略有上升。80.96%的传染病报告卡由医院上报。周末日均传染病报告数低于工作日,长假当周的传染病报告数低于前后周。诊断到报告时间间隔从2012年的14 h缩短至2014年的7 h内、报告到审核时间间隔从231 min缩短至75 min。结论芜湖市2012-2018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运行有序,诊断到报告、报告到审核的时效性明显提升。医院在传染病报告时间上存在"周末效应"和"长假效应"。

玉日古力·提拉[2](2018)在《库尔勒市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库尔勒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管理现状及报告质量做一个了解,将我市在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找出,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共调查12家机构,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2292例。结果库尔勒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9.70%,报告及时率99.70%,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85.3%、填写准确率93.3%,纸质报告卡填写内容与大疫情录入信息一致率82.7%,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97.9%。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漏报现象,诊断名称不规范,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低,建议Ⅱ级以下医疗卫生单位中也普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HIS系统并进一步完善HIS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功能。

马俊,汪郑,陶敏[3](2018)在《长丰县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是我国现阶段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主要模式,其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重要内容,对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早期识别和控制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2]。长丰县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实现了传染病网络报告,为掌握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长丰疾控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开展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现

阚庭[4](2018)在《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项目的开发与评价》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近年来传染病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其威胁着人类健康,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均造成严重危害。医护人员需具备一定应对能力以成功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然而我国医护人员缺乏相应能力和针对性培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开发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并实施类实验研究,检验培训效果并完善培训项目,为培养应急人才提供资源。研究方法1、构建培训内容框架基于“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理论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行动框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初步拟定三级结构的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体系初稿。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修订形成能力体系终稿。2、转化形成培训项目的评估工具参照“应急信息准备问卷”,将能力体系转化形成以自评熟悉度为评分方式的Likert5级评分问卷。便利抽样法从上海市5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选取336名医护人员实施问卷预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法、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等方法评价问卷信效度。3、开发并论证《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以能力体系为内容框架,以“医学课程构建六步法”为指导,融合“成人教育观”的理念,确定培训项目的培训辅助教材、培训模块划分、各模块培训目的、培训方法、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设施、培训材料,形成《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并通过专家小组会议法论证修订。4、类实验研究验证培训项目的内容针对性和培训效果根据培训项目的实施要求,制定类实验研究的实施方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便利抽样法选取51名参与任职培训的医学专业国防生作为培训对象,因资料缺失和未完成培训项目排除6人,最终纳入45人。测量工具包括理论考核试卷、技能考核表、能力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表。研究结果1、培训内容框架构建结果通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修订形成的能力体系包括传染病突发事件“预防能力”、“准备能力”、“救援能力”3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和38个三级条目。2、培训评估工具的信效度结果调查问卷包括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突发事件的救援经历和培训需求、个人资料3个部分,51个条目。预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9%,最终312名医护人员纳入数据分析。各个分问卷和各条目的项目分析决断值均高于3.00,且p值均小于0.001;问卷总内容效度0.87;各分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7570.957;重测信度值0.4480.772,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培训项目具体内容最终形成的培训项目采用“小组化”的培训形式和模块化设计,包括考核和8个培训模块,依次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概述、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知识、新发传染病信息获取、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能、传染病突发事件监测及上报、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健康教育、特定情形下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形成的培训项目资料库包括培训知识手册、技能手册、技能操作视频、授课幻灯片、情景案例脚本及讨论问题、情景案例推演脚本及道具制作要求、健康教育方案设计指导及评分表、理论考核试卷、技能考核标准、培训项目满意度调查表,培训资料采用百度网盘的形式实施共享。4、培训项目类实验研究结果培训后学员理论考核成绩提高44.2±17.77分(p<0.001),各部分知识答题正确率均提高30%以上;技能考核成绩均合格;培训后各能力自评熟悉度得分均高于3分,且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学员对培项目总体满意或非常满意;73.3%(n=33)认为培训项目的内容容易掌握或非常容易掌握;97.8%(n=44)认为培训项目的重点明确或非常明确;64.4%(n=29)认为培训项目的时间安排正合适;97.8%(n=44)认为培训时的气氛活跃或非常活跃;84.1%(n=37)的学员在培训中经常使用或一直使用培训知识手册;95.5%(n=42)认为培训知识手册好用或非常好用;84.4%(n=38)的学员在培训中经常使用或一直使用培训技能手册;93.3%(n=42)认为培训技能手册好用或非常好用。研究结论本研究开发的《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可有效提高参训学员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理论知识、使学员具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技能、提升学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评熟悉度。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手册编制具有逻辑性,培训模块设置合理、循序渐进、主题明确,培训方法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医护人员的需求。该培训项目为培养应急人才、扩充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了全新的培训资源。此外,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体系”突破了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研究领域的现有界限;转化形成的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可操作性强,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陈秋兰[5](2017)在《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时空分析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布鲁氏菌病仍然是严重危害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的传染源是染病的动物。该病近年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对其流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疾病负担进行评价,从而为调整疾病控制策略和资源提供依据。然而,当前针对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规律的系统性研究尚未见报道。通过时空分析方法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揭示疾病的时间趋势和时空格局,可以更加直观地阐明疾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衡量疾病负担的重要结局指标,但布鲁氏菌病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在我国也仍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致力于揭示近十年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索研究布鲁氏菌病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从而为调整防控策略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提高布鲁氏菌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有用信息,并为系统开展布鲁氏菌病疾病负担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本研究基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所获取的布鲁氏菌病个案数据,通过时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分析及预测发病趋势,通过疾病地图、全局莫兰指数、Getis-Ord’s统计量、时空扫描统计量等时空分析方法基于省级、区县级及乡镇级等不同尺度分析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的时空格局。选择新疆某医院作为现场,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布鲁氏菌病住院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临床特征和相关就医行为,通过欧洲生命质量学会开发的ED-5Q-3L量表(中文大陆版)来评价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并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一)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时空分布特征1.时间变化趋势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4/10万上升到2014年的4.2/10万,年均增长率为12.9%。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3-7月份为发病高峰。利用2001-2013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发病数建立ARIMA模型,经检验ARIMA(0,1,1)(1,1,0)12为最优模型,通过该模型对2014年发病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仍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绝对误差仅为3.9%,该模型预测精确度较高。2.基于省级尺度的时空格局此十年间全国累计99.3%(332734/335205)的病例发生在北方省份,南方省份报告病例占比逐年增加,从2005年占0.3%上升至2014年的1.8%。79.8%(293234/335205)的病例发生在内蒙古及其相邻8省(即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及甘肃)。但是,此9省报告布鲁氏菌病发病人数总数占全国构成比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5年占全国96.4%下降到2014年的69.4%。3.基于区县尺度的时空格局有布鲁氏菌病报告的区县占比从2005年的17.0%上升到2014年的60.0%。有布鲁氏菌病病例报告的区县整体从传统的牧区如内蒙古、新疆和西藏;逐渐向农区如东北三省,山西、河北等中部省份逐渐蔓延,进而向南方不断扩散。全国高发病率的区县数不断增加,发病率超过10.0/10万的区县从2005年的125个(占4.2%)上升到2014年的422个(占14.3%)。而这些区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及相邻8省,此9省发病率超过10/10万的区县占比亦呈上升趋势:从 2005 年的 12.6%(116/919)上升到 2014 年的 36.2%(332/919)。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在区县尺度存在在空间聚集性,发病热点地区由内蒙古的中部和东部,逐渐扩展到内蒙古西部和周边的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及宁夏等少部分地区;2011年新疆开始出现热点地区,从中部逐渐向南北呈条状延伸。此十年间基于区县尺度共探测出97个时空聚集群,其中95个发生1-8月份,位置变化趋势同热点区域。Ⅰ类时空聚集群位置相对稳定,从内蒙古中部及东部,呈向东北蔓延的趋势,2014年始向西回缩,并向南蔓延,涉及区县数不断增加。4.基于乡镇尺度的时空格局高发地区在乡镇水平亦存在时空聚集性。以山西省为例分析。2005年该省有31.5%的乡镇有病例报告(439/1394);到2014年该比例上升至82.5%(1153/1394)。该省发病率高于10.0/10万的乡镇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15.3%(212/1394)上升 2014 年的 59.9%(887/1394)。发病率高于 50.0/10 万的乡镇所占比例则从2005年的5.2%(72/1394)上升为2014年的12.5%(174/1394)。这些高发病率的乡镇从山西北部逐渐向中部及南部蔓延,总体集中于适合农业生产和养殖的盆地和相邻的高原地区。此十年间山西基于乡镇尺度探测出55个时空聚集群,主要集中在1-8月份,从山西北部逐渐向中部和南部蔓延,一些时空聚集群位置相对稳定。(二)住院布鲁氏菌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次共调查了 237名住院患者,男性占62.7%,平均年龄为41.6±15.0岁,少数民族占73.0%,69.2%的患者生活在农村地区,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占47.3%)和初中(占32.1%)为主。60.2%的患者存在人畜混居的情况。29.5%的患者有家庭成员患有布鲁氏菌病。31.2%(74/237)的患者报告有骨关节系统并发症。患者本次住院平均天数为9.3±2.4天。45.6%(108/237)的患者首次就诊时选择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但在首诊时仅13.9%(15/108)获得确诊。病情最严重时有19.0%的患者不能下床活动,14.3%无法自己洗漱或者穿衣,21.9%无法进行日常活动,20.3%的患者有极度的焦虑或者沮丧,49.4%的病例有极度疼痛或不适。另有相当病例报告存在自我照顾困难(21.1%)、中度焦虑或沮丧(53.6%)、中等疼痛或不适(42.6%)、行动不便(44.7%)、日常活动困难(34.2%)。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平均为59分(标准差为21分)。健康效用值均数为0.4900(标准差为0.2900)。平均每例患者的QALD损失为平均45.42天(标准差为63.64天),即QALY损失为0.12年(标准差为0.17年)。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并发症、有严重基础疾患、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长是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负面影响因素。结论及建议1.近十年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呈加重趋势。发病率逐年上升态势,涉及区县数不断增加。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从内蒙古向相邻省份扩散,涉及地理范围不断增大。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不仅在区县级尺度呈现出时空聚集性,高发地区在乡镇尺度亦呈现出时空聚集性,时空聚集群涉及地理范围不断扩大。2.布鲁氏菌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受损严重,质量调整寿命年损失切实存在,有并发症、有严重基础疾患、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长是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负面影响因素。3.以上两点提示,我国布鲁氏菌病疾病负担严重。当前亟需加强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特别为热点地区投入更多资源,加强热点地区的联防联控工作,避免疫情向周区域边蔓延。在高发地区则应考虑把布鲁氏菌病防治中心下移至乡镇级别,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布鲁氏菌病防治能力建设,以提高诊疗服务的可及性,促进患者早诊早治,减轻布鲁氏菌病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损害。应进一步开展我国布鲁氏菌病疾病负担研究,为调整防控资源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王明月[6](2017)在《勐腊县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及数据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云南传染病具有疾病谱广、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控制困难的特点。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经贸往来频繁,存在传染病跨境传播、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为提高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早期预警能力,云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创建了“云南省边境地区症状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开发与应用”项目。[目的]1.描述勐腊县医疗机构“云南边境地区症状监测预警防控体系”的建立过程;2.评价2016年勐腊县医疗机构监测点“云南边境地区症状监测系统平台”搜集的数据质量;3.找出影响数据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升数据质量,为及时准确预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选定监测地点,确定症状监测系统的目标疾病与目标症状,并建立了云南边境地区症状监测数据收集平台。采用整群抽样和目的抽样的方法在勐腊县抽取80家医疗机构作为监测点,连续一年收集患者主诉症状并进行质量控制,报告至云南边境地区症状监测数据收集平台。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及时间序列方面描述数据,从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方面评估数据质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数据收集者开展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选定勐腊县作为监测地点,确定16种目标疾病与14种目标症状作为监测对象。从整体来看,系统平台共收集到监测症状患者记录数227007条,其中及时报告数204228条,达89.96%;零报数2401条,占1.06%;迟报数20378条,占8.98%。从机构级别来看,县级医疗机构数据报告质量优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报告质量显着优于村卫生室。其中县级监测点完整性为98.59%,及时报告天数比率96.91%,及时报告例数比率97.95%,准确率93.33%;乡镇监测点完整性为97.43%,及时报告天数比率95.32%,及时报告例数比率96.98%,准确率89.67%;村级监测点完整性为54.70%,及时报告天数比率64.36%,及时报告例数比率78.02%,准确率87.25%;而在时间序列的分布上,监测点数据报告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提高并逐渐稳定,且每次督导过后数据完整性、及时性均升高。影响报告数据完整性的因素包括单位级别、日均门诊量,影响数据及时性的因素包括日均门诊量,报告员学历、日均报告例数与每个单位参加症状监测的人数。[结论]:从系统1年的运行情况来看,在云南边境地区医疗机构中建立症状监测系统是可行的。县乡医疗机构报告的数据质量在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而村卫生室存在的问题较多。提高数据质量,需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根据需要根据影响因素做出相应调整,并加强督导力度。

史芸萍,韦再华,刘洋,张永强,冯来强,李刚,高燕琳[7](2016)在《2015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共调查16个区县58家机构,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671例。结果北京市传染病报告率100.00%,报告及时率99.70%。总体上,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日益提高,管理现状日渐完善。结论规范诊断名称,稳定人才队伍,完善医疗机构HIS系统,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与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对接。

姚英[8](2015)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上城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中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是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是传染病暴发早期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工作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医院等级考核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一个重要的指标。2004年1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国家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监测系统,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传染病实时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涉及了接诊医生、辅助科室、疫情管理科室等多部门,内容包含病人接诊登记、疾病诊断、报卡填写、网络直报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部门和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质量。目前尚缺乏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较为有效的分析和管理方法。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FA模式,是一种前瞻性的、有效的分析方法,强调的是“事前预防(Before—the event)”,而非“事后纠正(After—the fact)",是从第一道防线就将缺陷消灭在摇篮之中的有效工具。近几年,该项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到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护理和院感防护等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在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中未曾运用。本项目的在于根据医疗机构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尝试在医疗机构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应用FMEA模式,并讨论其可行性及效果,依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特点和要求,建立一套适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疫情管理和报告体系的FMEA模式,按风险研究结果提出改进的对策,提高医疗机构疫情管理和报告质量。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FMEA模型确定上城区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流程和关键环节,并根据各项关键环节的风险数比值大小来确定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评估表权重,制定调查表。开展上城区18家各级各类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18家不同等级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防控风险的评价。研究结果1、FMEA模式运用于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中,由16位来自各级疾控中心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疫情报告工作的人员成立专家团队,建立FMEA分析表,得出17个流程环节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有较大影响,其中RPN数值最高为182.00,最低为27.00,RPN值排序前五位的依次为医疗机构领导小组重视程度、临床医师及疫情报告人员职业素质和报告意识、考核指标、医院报告系统信息化建设和辅助科室异常结果反馈机制。2、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发现18家医疗机构得分情况看:平均得分率较低的前5位为:医院传染病实验室诊断能力建设为38.33%,医疗机构领导小组重视程度为42.29%、医院报告系统信息化建设为49.00%,外送检验项目为55.80%和自查机制为58.80%。3、将18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风险得分按大小顺序排列,以第25百分位数、第50百分位数和第75百分位数为界值,将划分为高、较高、中和低四类:高风险4家,较高风险和中风险各5家,低风险4家,利用非参数检验对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的防控风险进行评价。经检验Kruskal-Wallis H统计量的近似显着概率为0.001,按α=0.05的水准拒绝原假设,可认为不同等级医院风险等级不同。结论本研究首次尝试把FMEA模式运用于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中。通过对18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现状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FMEA模式运用于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风险研究是有效的,值得在医疗风险研究中推广应用。2、根据FMEA分析表,得出17个环节关键点,按照RPN风险数的大小排序,可以作为判定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环节的依据,即高风险判定,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优先控制。3、从各级各类医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风险等级看省市级医院的风险等级均要低于民营医院和区级医院,民营医院风险等级最高,这就提示今后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要更关注民营医院和区级医院。4、目前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是在政府框架下被动监测进行的,一个监测方案可以贯彻几年,但是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风险随着任何一个流程环节的变化而随时变化,而FMEA是个动态的主动风险管理方法,它可以根据各报告环节改变随时调整,弥补了现下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的不足。5、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风险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关、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当一个新的传染病产生或某个重点传染病高发往往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干预,病人自身对于信息的保密和对于FMEA研究经验的不足等因素,都使我们在现实工作中难以直接对改善风险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风险进行量化,这给FMEA的应用带来了局限性,同时FMEA的实施是一个反复评估、改进和更新的过程,我们需要在研究中不断改进和学习。

张之伦,朱向军,丁亚兴,高志刚,李永成,单爱兰,刘勇,夏卫东[9](2014)在《天津市2000-2011年甲型肝炎免疫控制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2000-2011年天津市甲型肝炎(甲肝)免疫控制策略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天津市2000-2011年甲肝疫情,评价疫情报告和诊断的可靠性。统计甲肝免疫目标人群接种率,并以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999、2005和2010年健康人群甲肝抗体水平,评价免疫屏障状况。采用多重曲线模型分析天津市甲肝与其他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结果天津市历经11年在特定人群1岁幼儿、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和高危人群中实施甲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有效控制了甲肝流行。甲肝发病率从2000年的2.89/10万降至2011年的0.12/10万;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比例从2000年的8.02%降到2011年的0.48%。全市甲肝抗体水平呈现随时间推移增高的趋势。结论天津市实施的甲肝疫苗免疫策略控制了甲肝流行。

侯路琦[10](2014)在《广西2004-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04-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今后制定广西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经过最终审核的2004-2012年广西病毒性肝炎病例基本信息和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信息。病例诊断依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修订版,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应用Excel2010和SPSS16.0进行数据的双人录入、计算和统计处理。结果广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81.82/10万升至2012年的127.64/10万,年龄高峰在20-34岁,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24:1,以农民为主(57.35%)。2004-2012年甲肝发病率明显下降(4.56/10万至1.56/10万),但学校时有暴发疫情,年龄高峰受学校暴发疫情影响而呈现双峰(7-19岁和≥50岁)或单峰(>60岁),有季节性,高峰在5月,有地区差异。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最大比重(74.62%~82.38%),发病率上升了43.57%(67.41/10万至96.78/10万),年龄高峰在25-29岁,发病率在<20岁人群逐年下降,在20-24岁相对稳定,在≥25岁人群逐年上升,有地区差异。丙肝发病率上升了4.17倍(4.22/10万至21.81/10万),年龄高峰分别在0岁、25-34岁、≥80岁,在≥15岁人群逐年上升,存在城乡差异。戊肝发病率上升了8.1倍(0.30/10万至2.73/10万),年龄高峰波动于60-84岁,时间高峰在3月,存在城乡差异。结论2004-2012年广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上升的型别是乙肝、丙肝和戊肝,以戊肝上升幅度最大,甲肝发病率则下降。乙肝仍是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乙肝免疫策略成效显着。甲肝防控需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丙肝和戊肝发病率以城区高于农村,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莒县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莒县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芜湖市2012-2018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运行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内容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2 传染病报告卡来源
    2.3 报告卡删除情况
    2.4 节假日传染病报告情况卡
    2.5 传染病诊断到报告时间
    2.6 传染病报告到审核时效
3 讨论

(2)库尔勒市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抽样方法。
    1.3 调查内容和方法。
    1.4 质量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1.4.1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1.4.2 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1.4.3 纸质 (电子)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完整率:
        1.4.4 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
        1.4.5 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
        1.4.6 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2.2.1 经费保障情况。
        2.2.2 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情况。
        2.2.3 建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奖励机制。
    2.3 疾控机构
        2.3.1 传染病网络直报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
        2.3.2 报告质量指导及评估。
        2.3.3 传染病报告管理与网络直报有关技术培训。
        2.3.4 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2.3.5 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情况。
    2.4 医疗机构
        2.4.1 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
        2.4.2 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2.4.3 医疗电子病历系统具备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
        2.4.4 用户信息安全管理。
3 讨论

(3)长丰县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疾控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
        2.1.1 硬件配备与信息安全情况
        2.1.2 常规监测与质量管理情况
    2.2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
        2.2.1 组织与管理
        2.2.2 登记与反馈
        2.2.3 传染病报告质量
        2.2.3. 1 报告情况
        2.2.3. 2 不同病种报告情况
        2.2.4 综合评估
3 讨论

(4)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项目的开发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与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构建培训内容框架——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体系
    一、能力体系初稿的构建
    二、Delphi专家咨询法修订能力体系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三部分 转化形成培训评估工具——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四部分 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的开发
    一、培训项目的初步开发
    二、专家小组会议修订培训方案
    三、培训资料库及培训方案
    四、小结
第五部分 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六部分 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科研工作参与情况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科研工作参与情况
    三、学术交流情况
    四、所获奖励和荣誉
致谢

(5)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时空分析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首字母缩略语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论文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3.1 论文主要内容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论文框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时空分析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时间序列分析
        3.3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热点分析(Getis-Ord's local Gi(d))
        3.5 回顾性的时空聚集性分析
        3.6 数据分析方法
        3.7 相关定义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特征
        4.2 时间趋势分析
        4.3 基于省级尺度的时空格局分析
        4.4 基于区县尺度的时空格局分析
        4.5 基于乡镇尺度的时空格局分析
    5. 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布鲁氏菌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现场选择
        3.2 样本量计算
        3.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3.4 调查方法
        3.5 调查内容及数据采集方法
        3.6 相关定义和数据分析方法
        3.7 质量控制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纳入情况
        4.2 病例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
        4.3 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4.4 患者就医行为和相关经历
        4.5 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受损情况
        4.6 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4.7 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布鲁氏菌病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5.2 布鲁氏菌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1. 本研究创新性及研究意义
    2. 本研究结论与建议
    3. 下一步研究思路
附表
附录
    附录一 传染病病例报告卡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及调查问卷(未成人版)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及调查问卷(成人版)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勐腊县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及数据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正文
    1.1 背景
        1.1.1 症状监测的定义及特点
        1.1.2 云南的地理位置与传染病特点
        1.1.3 开发与建立“云南边境地区症状监测预警防控体系”
        1.1.4 症状监测数据质量监测的意义及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情况
        1.2.2 国内情况
研究意义与目的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5 逻辑框架
    2.6 评价指标
研究方法
    3.1 定性的方法
    3.2 定量的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质量控制
结果
    4.1 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
        4.1.1 16种监测疾病与14种症状的选择
        4.1.2 勐腊县基本情况
        4.1.3 勐腊县卫生资源情况
        4.1.4 医疗机构监测点的选择
        4.1.5 数据采集与报告
        4.1.6 数据收集平台展示
    4.2 统计分析
        4.2.1 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4.2.2 数据质量
    4.3 数据报告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
讨论
    5.1 在云南边境建立症状监测的可行性
    5.2 数据总体情况
    5.3 症状监测数据影响因素
    5.4 研究中存在的偏倚
建议
    6.1 规范门诊日志的书写
    6.2 加强村医队伍建设
    6.3 增加督导频率
    6.4 明确职责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综述
    参考文献
课题期间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7)2015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抽样方法
    1.3 调查内容
    1.4 质量评价指标定义
        1.4.1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1.4.2 报告及时率:
        1.4.3 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卫生行政部门
    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4 医疗机构
        2.4.1 传染病报告质量:
        2.4.2 传染病报告管理:
3 讨论

(8)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上城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次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设计流程
3、研究结果
    3.1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的FMEA分析
    3.2 上城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风险现状
    3.3 上城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防控风险评价
    3.4 不同等级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防控风险的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广西2004-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莒县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芜湖市2012-2018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运行现状分析[J]. 王斐.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05)
  • [2]库尔勒市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 玉日古力·提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96)
  • [3]长丰县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报告[J]. 马俊,汪郑,陶敏.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8(05)
  • [4]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项目的开发与评价[D]. 阚庭.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1)
  • [5]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时空分析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D]. 陈秋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11)
  • [6]勐腊县医疗机构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及数据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 王明月.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7]2015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J]. 史芸萍,韦再华,刘洋,张永强,冯来强,李刚,高燕琳. 首都公共卫生, 2016(04)
  • [8]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上城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中应用[D]. 姚英. 浙江大学, 2015(09)
  • [9]天津市2000-2011年甲型肝炎免疫控制效果评价[J]. 张之伦,朱向军,丁亚兴,高志刚,李永成,单爱兰,刘勇,夏卫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10)
  • [10]广西2004-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D]. 侯路琦.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莒县七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