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更广阔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更广阔

一、入世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更为宽广(论文文献综述)

付正[1](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闫永军[2](2019)在《“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当局上台执政以来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的对外新战略。其推出打破以往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所推行的“南向政策”单一的局限性,并重新定位台湾地区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重心,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南亚及大洋洲等18国,加大与政策实施范围国家的经贸合作,来促进区域发展交流及合作,提升台湾地区经济产业格局及多元化。但实则是为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赖,设想联借助“美日印”对抗大陆,实现“脱中远中”和“台独”的政治意图。2019年3月11日蔡英文在召开所谓的“国家安全会议”上,提出反制“一国两制”,会议为此抛出所谓对抗统一的指导“纲领”,涉及两岸关系、经济、“外交”、安全、“国防”等七大方面。自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始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到如今的对抗统一,反制“一国两制”的做法,在“去中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来挑战两岸关系底线,将引发两岸更对立,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这将对台湾未来发展造成益发难以控制的严重后果,台湾当局极力所推行的“新南向政策”也难逃失败的局面。越南于1986年推行“革新开放”以来,搭乘经济全球化便车,拟定政策积极吸引利用外资推动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工业化建设获得了重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之其处于东南亚的地缘优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等条件,越南逐渐成为世界新的投资热点地区。其中,台湾地区与越南20世纪末建立经贸往来后,台湾与越南之间经贸往来较为频繁。从“南向政策”到“新南向政策”几经演变,基于地缘、政治、历史等多方因素,台越经贸合作紧密,越南一直以来都是台湾经地区投资的重点国家之一,合作领域从单纯的经贸往来拓展到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区域链结等领域。通过合作,双方的贸易额呈现上升趋势、合作层次逐渐深化。介于此,本文选择以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往来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南向政策”和国际经济格局调整背景下,台湾地区与越南的经贸合作何以为继。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及台湾学者对“新南向政策”及在此背景下对台湾地区与新南向国家之间的交往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阐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政策概述。分别从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演进历程对“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进行了概述,辨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为后续部分展开分析明晰台湾地区与越南所处的政策背景。第三部分为经贸合作发展现状研究。经贸往来现状部分主要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从合作基本概况、主要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分析“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所取得的短期性成效;第四部分为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概况,从双方贸易、投资、合作吸引力和国际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等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应性地从贸易结构、投资环境、影响互吸力的因素和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原因剖析。第五部分为关系评析。根据上一部分的现状分析,尝试对“新南向政策”下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行评析,得出台当局企图撇弃“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的“新南向政策”最终是行不通的结论。并指出“新南向政策”本身的缺陷不利于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深化。台当局必须搞好两岸关系,承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才能推进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第六部分为结语。回顾梳理论文通篇基本内容。

谷川[3](2017)在《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经贸交往的紧密性,推动了中国两岸四地法律制度间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以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达成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and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Mainland and Macau Closer Economic and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内地与澳门)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达成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为代表的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合作规则,提高了调整四地经贸交往法律制度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并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各方经贸往来的发展需求。按照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存在”、“效果”以及“发展”这一线索,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共8章。其中第一部分“存在”论,涵括了论文的第2、3章,着重论述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在文本规范与运行实践上的存在及其法学理论意义;第二部分“效果”论,涵括了论文的第4、5、6章,该部分将作为“法律个体”意义上的合作规则,放到了调整与影响四地经贸交往的既有制度(主要是四地的各方法律制度与WTO规则)这一“法律群体”环境中,描述与分析了合作规则的“外在效果”——对于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以及其“内在效果”——合作规则自身在既有法律制度“群体”影响下的功能表现与它所具有的多重法律属性,进而分析指出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与既有法律制度相互接触、交往过程中,在事实与制度层面上的效果表现;第三部分“发展”论,则为论文的第7章,主要分析与预测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在未来可能的走势,并阐释了四地各方通过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实践,在价值与目标层面上的发展追求。除此之外,另有第1章“导论”与第8章“结论”作为论文的首尾部分。第1章是论文的导论,阐述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现实需求、含义界定、研究意义、文献述评以及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并为以下各章节的研究进行了铺垫。第2章研究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模式、文本内容、规则结构以及体系表征等方面在分析法学上的意义,进而指出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机制——合作规则,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四地法律制度的规则体系。第3章主要分析了合作规则的创制、适用以及执行监督等具体机制及其运作实践。对合作规则的创制分析,指出了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生成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来源;对合作规则适用与执行监督的分析,则反映出四地的各方在履行合作规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相互间的影响。合作规则的创制与合作规则的适用及执行监督实践,分别形成了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在“规则确立”与“规则实践”上的两个不同层面,二者间的互动与平衡成为了推动合作规则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第4章关注了合作规则对于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四地法律制度在经贸交往调整上的“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合作规则形成了在两岸四地间以WTO规则为平台的“区域化”经贸法律规则体系。这种影响的效果,不同程度上使调整四地经贸往来的既有法律制度呈现出了目标趋同化、规则公平化以及交往紧密化的特点。第5章分析了合作规则的功能表现:在调整对象上,它既涵括了对四地经贸交往秩序的进一步确认与维护,又对四地法律制度进行了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在法律模式上,合作规则呈现出了对四地经贸交往法律调整的创新、沟通功能;在法律发展上,合作规则实现了调整四地经贸交往的法律制度由先前的单边化、全球化朝着一体化、区域化的模式转变,进一步满足了四地经贸交往的发展需求。第6章讨论了合作规则的多重法律性质:它既是国内法上的经贸行政协议,又涉及到了WTO规则下成员间区域贸易协定的范畴,同时,合作规则还是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且一定程度上在四地间经贸合作中具有了代表经济共同体利益的基础性规范属性。合作规则的多重法律性质,进一步表明了法律全球化对于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及其机制的深刻影响。第7章通过对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运作实践的关注,从影响法律发展的因素这一视角,提出了合作规则未来发展的目标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合作规则有关的制度性安排及组织化建设问题。论文的结论(第8章)认为,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存在”,体现了合作规则由“制度安排”到“规则体系”的完善过程;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效果”,反映了调整四地经贸交往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共存”到“法律合作”的状态转变;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发展”,则是通过进一步促进四地法律制度、WTO规则以及既有合作规则间经贸管理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机制正逐步朝着“利益共同体”的规则导向发展变化。

杨金发[4](2012)在《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虽然也曾经受政治局势冲击,但总体而言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尤其是近年来,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了制度化协商,基本实现了两岸双向直接“三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更为两岸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作为两岸经济合作重要纽带的贸易,显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处理好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不但是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学界对此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对于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波动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如何?受何因素制约?应当如何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挖掘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这些重要的问题,都亟待深入研究,并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文献的整理和逻辑推理和计量分析,揭示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测算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大有可为;而如何构建产业链整合机制、突破贸易障碍是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得以发挥和进一步挖掘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三个核心问题:(1)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波动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如何?受何因素制约?(3)应当如何选择、设计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提升贸易水平的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不同时期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因素有所差异。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因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竞争力效应的贡献;金融危机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进口需求效应,特别是其中的需求规模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和结构交叉效应贡献度均为负值。提高大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是推动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的关键。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动因来看,入世之前,结构交叉效应为推动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入世之后,大陆的农产品进口需求得到释放;结构交叉效应的贡献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20%,表明台湾农产品依然能够适应大陆农产品进口需求的调整;出口竞争力效应的贡献在三个时期中有小幅下降,但均在30%左右。(2)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既取决于台湾的需求,也受制于大陆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大陆的需求和本身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台湾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取决于进口地区的需求因素,包括进口地区农业增加值、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两地空间距离;而台湾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取决于进口来源地区的农产品供给能力、两地空间距离和消费需求结构差异。从地区贸易政策来看,大陆对台农产进口的优惠政策,而台湾对来自大陆的农产品进口可能人为设置障碍;台湾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上存在亲美倾向;台湾与APEC成员的贸易量显着高于非APEC成员。总体而言,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有待开发,特别是大陆对台农产品出口的潜力,2010年相当于实际贸易额的1.75倍。(3)在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尚未成熟并面临种种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条件下,通过中观产业链利益的整合,理顺两岸农产品贸易利益分配机制是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路径选择,而建立两岸业界共同投资、共同受益、共担风险的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是可行的方案。从功能定位来看,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应当同时具备农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物流配套服务中心、农产品科技服务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五大功能;从运行的机制来看,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必然选择;从营运中心构建条件来看,由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具备良好地理区位、基础设施、政策配套和两岸农业及经贸合作经验的优势,是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首选。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尚需要政府在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进行协商、营运中心的规划审批、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上述三个结论中,第一个结论主要解决了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中竞争力效应、结构效应和需求效应的贡献问题,初步回答了影响和制约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第二个结论则进一步深入挖掘了两岸农产品贸易中政策、空间距离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并得出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基本判断。第三个结论是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结论基础上,从产业链价值实现的视角提出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及提高贸易潜力的路径选择,并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提出了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可行方案。总体而言,本文探寻了两岸农产品贸易制约因素、潜力和突破路径。本文在如下方面可能对已有研究产生贡献:首先,本文对影响、制约两岸农产品贸易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严格的计量验证;其次,本文从计量上验证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以及台湾当局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是阻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的事实;最后,本文通过产业链利益实现的视角分析了突破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提升贸易水平的路径选择,并率先提出了两岸(平潭)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构想,为两岸农产品贸易乃至农业合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路径和蓝图。

盛九元[5](2011)在《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构起制度性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完善在区域内的经济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之中,形成现阶段两岸以产业合作为基础的经济互动格局。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市场机制与大陆单方面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合作以“民间、单向、间接”的方式,突破台湾的相关政策限制,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分散、零星状态发展到密切、热络、密不可分的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现实及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以默认既成事实的方式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基于“一个中国”框架下、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的经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岸互蒙其利,功能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态也逐步形成,并向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两岸20多年经贸互动的实践证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在这一进程中仍需要克服诸多的挑战与障碍,才能使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得以更有效的推进。文章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对于两岸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部分提出了从经济一体化角度两岸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引出了论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以WTO为背景,为研究的推展构建起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践研究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两岸产业合作对一体化的影响及签署ECFA后的一体化走向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两岸完全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组织形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具体包括:在对两岸经济合作进行适当定位的基础上,以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并全面审视两岸经济合作在不同时期调整与变化,从而将实现两岸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与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文章所做的一些研究与探讨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以使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林坚[6](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李建民[7](2006)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难以游离于其外,不受到其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风起云涌,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向南美的延伸,到欧盟的东扩,使东亚各国看到,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东亚区域合作显得非常滞后。同时也使各国认识到,没有区域经济合作,各国在全球竞争中会处于劣势,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会永远处于较低地位。因此,加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建区域经济联盟,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是东亚各国现在和未来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从提出、探讨到FTA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签署和具体实施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制度化建设,东亚在迈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虽然离组成欧盟那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路途还很遥远,困难重重,但是,东亚在此道路上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本人相信东亚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构建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或组织,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证明是可行的。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研究既是一个经济学课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学领域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课题。所以本文欲在借鉴西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以经济学的方法为主,如以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大市场理论等,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去探求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本文首先在介绍和探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产生的国际背景及动因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的研究和分析,并运用具体数据和模型具有针对性的来解释和论证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所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以及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具体战略。 全文共六章十五万字。第一章介绍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第二章分析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一“雁形模式”的解体与新思维的出现;第三章归纳和介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探讨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与战略途径;第六章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和前景作了系统分析;第七章阐述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提出了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及一体化中的战略导向及对策建议。

黄鸿都[8](2005)在《WTO与两岸IT产业的合作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WTO的宗旨、原则及其专门协议,在一个宏观层面讨论了大陆和台湾加入WTO后,IT产业所面临的主要有利条件和环境以及所承受的压力、危机和一系列挑战。在IT产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WTO为两岸IT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姜运仓[9](2005)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发展趋势下,区域合作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正不断被加强。作为处理区域问题的有力手段,区域合作能够使得国家集中力量并从积极的外部效应中获取最佳利益,并能使国家减轻外部效应的负面影响。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冷战前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并不充分,冷战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各种区域和次区域合作形式不断出现,但包含区域内所有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却迟迟没有出现,个中原因值得探讨;人们对东亚国家将走向经济合作,并最终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前景比较乐观,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走向合作问题上,各国学者的看法却见仁见智,本论文将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不断发展的东亚地区化浪潮中,中国如何应对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赢得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之一。 本论文由导论和九章组成,其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是论文的选题和相关概念的澄清两部分组成,分别从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方面说明了这一题目的研究价值,并对本论文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论文的第一章回顾了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时间跨度是从东盟的成立到2004年,其主要线索是以时间为顺序,但同时也兼顾了经济合作形式的质变及合作范围的扩大等因素。第二章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中使用了层次法,即从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次展开,全球是东亚经济合作得以发生的大环境,区际日益紧密的联系是经济合作的客观推动力,而各国在对其国家利益的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推动和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的选择,则是经济合作的主观推动力。第三章主要分析东亚经济合作的区内制约因素,这一分析是分领域进行的,即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展示其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制约,并就如何克服这些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四章主要论述东亚经济合作同区外大国和国际组织以及区域内的重要关系,其分析的重点是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同东亚经济合作的关系,

黄绍臻[10](2005)在《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全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分析为主轴,分为八章四个部分。认为,建设海峡经济区,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的现实选择,具有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的基础,又具有战略意义;海峡经济区的性质是同一主权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属于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海峡经济区要从改变现阶段的不对称贸易开始,逐步从“贸易正常化”推进到中层次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最后发展到高层次的“共同市场”模式;海峡经济区将带来巨大的区域合作效应,要在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建立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要通过建立产业合作、投资保护、劳务合作、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长期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海峡经济区的建设;推动方式上要采取民间层次上的推动和政府层次上的推动相结合,以民间层次上的推动为主。

二、入世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更为宽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更为宽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2)“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基本念的界定
        1.“新南向政策”
        2.经贸合作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概述
    (一)“南向政策”概述
        1.“南向政策”提出背景
        2.“南向政策”提出的目的
        3.“南向政策”的内容及演进历程
    (二)“新南向政策”概述
        1.“新南向政策”提出背景
        2.“新南向政策”提出目的
        3.“新南向政策”基本内容
        4.“新南向政策”发展进程
    (三)“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的异同
        1.“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相同之处
        2.“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不同之处
三、“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合作发展现状
    (一)“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合作的基本概况
        1.台湾地区与越南贸易概况
        2.台湾地区与越南投资概况
    (二)“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的主要内容
        1.双方贸易合作
        2.投资领域合作
        3.金融及保险领域合作
        4.台湾地区与越越南旅游业领域合作
    (三)经贸合作的基本途径
        1.政府间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2.利用民间组织及网络服务平台促进经贸合作
        3.发展人文交流促进经贸合作
    (四)经贸合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1.双方贸易趋势增长稳定
        2.投资产业合作领域有所扩展
        3.金融和保险业合作趋势不断加强
四、“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双方贸易失衡,台湾长期处于顺差状态
        2.双方投资比例悬殊较大,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性
        3.双方合作优势下降,相互吸引减弱
        4.双方经贸合作面临区域化组织冲击
    (二)原因分析
        1.台湾过于集中出口制造类产品,导致了双方贸易失衡
        2.越南以外资引入为主,导致双向投资不平衡
        3.越南推行外资结构多元化,因而双方相互吸引减弱
        4.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
五、对“新南向政策”背景下的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的评析
    (一)“新南向政策”的根本缺陷不利于双方经贸合作
        1.“新南向政策”存在忽视推行中的客观制约因素的缺陷
        2.“新南向政策”政策存在忽视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的缺陷
    (二)提升越南工业水平并去除台政策的政治色彩才能促进双方经贸合作
        1.越南需提升自身的制造业水平才能纠正贸易失衡的局面
        2.摒弃“新南向政策”的政治意图,双方经贸合作才有真正的吸引力
    (三)加速融入区域组织,化解双方经贸合作面临区域化组织的冲击
        1.融入区域组织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2.只有在大陆的支持下,台湾才能避免区域化组织的冲击
    (四)搞好两岸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合作
        1.回望历史,正视两岸关系
        2.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建立两岸互信,才能促进台越经贸合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概述
        1.1.1 两岸四地经贸交往的法律调整与协调实践
        1.1.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含义界定
    1.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文献述评
        1.3.1 内地研究文献述评
        1.3.2 港澳台及海外研究文献述评
        1.3.3 研究文献综合评价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的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文章的结构安排
第2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安排
    2.1 两岸四地法律协调的现状及其模式分析
        2.1.1 区际私法的协调模式
        2.1.2 各方自身调整的协调模式
        2.1.3“项目”合作的协调模式
        2.1.4 通过参与国际规则的协调模式
        2.1.5 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协调模式
        2.1.6 不同法律协调模式对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影响
    2.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化表现
        2.2.1 作为法律协调机制的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
        2.2.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基础性规则
        2.2.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派生性规则
    2.3 体系性视角下合作规则的法律表征分析
        2.3.1 实在法的体系性及其理论释评
        2.3.2 合作规则体系性中的规则结构分析
        2.3.3 合作规则体系性中的效力层次分析
        2.3.4 合作规则体系性中的内容调整分析
    2.4 合作规则的分析法学意义:一种新的法律规则体系
第3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机制运作
    3.1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的创制分析
        3.1.1 合作规则的缔结主体分析
        3.1.2 合作规则的创制依据分析
        3.1.3 合作规则的变动机制分析
        3.1.4 合作规则的解释机制分析
        3.1.5 小结
    3.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的适用分析
        3.2.1 合作规则的适用机制:“规则”导向还是“权力”导向?
        3.2.2“权力”导向适用机制的功能表现
        3.2.3 合作规则适用机制与既有法律制度适用机制的关系
    3.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的执行监督分析
        3.3.1 组织视角下合作规则执行监督机制的表现
        3.3.2 执行监督机制对创制机制与适用机制的协调
        3.3.3 四地经贸主管部门在合作规则执行监督机制中的作用
    3.4 合作规则的创制与运行:在“规则确立”与“规则实践”之间
        3.4.1 合作规则的创制:法律协调的“规则确立”
        3.4.2 合作规则的运行:法律协调的“规则实践”
        3.4.3 法律协调“规则确立”与“规则实践”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第4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
    4.1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四地法律制度的影响
        4.1.1 跨越两岸四地的开放性经贸规则体系
        4.1.2 合作规则与四地法律制度间的竞争性分析
        4.1.3 两岸四地法律制度对合作规则的转化
        4.1.4 法律资源供给的一体化调配:由“分散”到“整合”
    4.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WTO规则的影响
        4.2.1 作为客观连结纽带的WTO规则
        4.2.2 WTO规则对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影响及不足
        4.2.3 合作规则在WTO规则下的协调创新表现
        4.2.4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性法律机制:法制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4.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既有法律制度影响的效果分析
        4.3.1 法律目标的趋同化
        4.3.2 法律规则的公平化
        4.3.3 法律交往的紧密化
第5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功能分析
    5.1 经贸秩序的确认维护功能
        5.1.1 对四地经贸交往秩序的确认
        5.1.2 对四地经贸交往秩序的维护
    5.2 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5.2.1 作为制度资源的“法律市场”
        5.2.2 制度资源优化的现实需求
    5.3 法律规则的创新沟通功能
        5.3.1 法律演进与规则创新
        5.3.2 合作规则的创新沟通功能
    5.4 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协同功能
        5.4.1 四地各方对经贸交往法律调整的协同局限
        5.4.2 合作规则对四地经贸交往法律规制的协调
    5.5 区域性环境中的法律发展功能
        5.5.1 合作规则发展的区域性基础
        5.5.2 合作规则发展的区域性主导功能
    5.6 小结
第6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多重属性
    6.1 国内法上四地政府间的经贸行政协议
        6.1.1“一国两制”、“一个中国”的国内法符号
        6.1.2 国内法上行政协议的考察与分析
        6.1.3 作为经贸行政协议的合作规则
    6.2 WTO规则下成员间区域贸易协议
        6.2.1 缔结主体在WTO规则下的法律地位
        6.2.2 合作规则法律效力的国际法约束力
    6.3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规则
        6.3.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制度表现
        6.3.2 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协调的目标
        6.3.3 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协调的落实机制
    6.4 作为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基础性规范
        6.4.1 不同视角下基础性规范的理论表现
        6.4.2 合作规则在四地经济合作中的基础性规范属性
    6.5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多重属性的原因分析
        6.5.1 全球化对合作规则法律性质的影响
        6.5.2 对合作规则国际法性质的进一步反思
第7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未来发展:反思与建设
    7.1 影响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未来发展的因素
        7.1.1 经贸交往需求的因素
        7.1.2 社会保障基础的因素
        7.1.3 政治关系环境的因素
    7.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
    7.3 两岸四地整体性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性安排
        7.3.1 整体性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
        7.3.2 整体性与经济相关方面合作的法律协调
    7.4 两岸四地整体性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组织化建设
        7.4.1 法律协调的组织化建设与效率
        7.4.2 法律协调的组织化建设与正当性
第8章 结论
    8.1 法律协调机制的存在:由“制度安排”到“规则体系”的完善
    8.2 法律协调机制的效果:由“法律共存”到“法律合作”的转变
    8.3 法律协调机制的发展:迈向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共同体规则”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框架
    1.5 数据来源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说明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产业链与价值链理论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4 地缘经济学理论
    2.3 文献评述
        2.3.1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2.3.2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趋势及潜力研究
        2.3.3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2.3.4 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策略研究
        2.3.5 简要评述
3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演变
    3.1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历程
        3.1.1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复苏起步阶段(1979-1987年)
        3.1.2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开放发展阶段(1988-2004年)
        3.1.3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深化互动阶段(2005至今)
    3.2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制约因素
        3.2.1 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
        3.2.2 两岸农业产业水平制约
        3.2.3 全球化竞争的影响
        3.2.4 检验检疫和食品安全问题
        3.2.5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2.6 农产品走私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
    4.1 相关文献及分析方法评述
    4.2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4.2.1 数据来源
        4.2.2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说明
    4.3 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状况
        4.3.1 两岸农产品贸易总体状况
        4.3.2 两岸农产品贸易主要产品结构
    4.4 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进口需求因素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4.4.2 竞争力因素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4.4.3 结构因素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4.5 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1 进口需求因素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4.5.2 竞争力因素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4.5.3 结构因素与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4.6 本章小结
5 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5.1 相关文献及分析方法评述
        5.1.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发展
        5.1.2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评述
    5.2 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说明
        5.2.1 引力模型及变量说明
        5.2.2 数据来源
    5.3 两岸农产品贸易实证分析
        5.3.1 两岸农产品贸易基本情况
        5.3.2 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
        5.3.3 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
        5.3.4 初步结论及问题
    5.4 台湾与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贸易的影响因素
        5.4.1 台湾农产品贸易主要伙伴情况
        5.4.2 台湾农产品出口主要影响因素
        5.4.3 台湾农产品进口主要影响因素
    5.5 大陆对台农产品贸易潜力测算
        5.5.1 台湾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5.5.2 台湾农产品进口潜力测算
        5.5.3 台湾农产品进出口潜力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两岸农产品贸易突破路径选择及实施构想
    6.1 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研究评述
        6.1.1 两岸经贸合作模式研究
        6.1.2 两岸农业及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研究
        6.1.3 简要评述
    6.2 两岸农产品贸易突破路径选择
        6.2.1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农产品贸易机理
        6.2.2 提升两岸农产品贸易路径选择——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基本构想
    6.3 两岸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区位选择
        6.3.1 农产品共同营运中心的区位要求
        6.3.2 平潭综合试验区的综合优势及营运中心区位选择
    6.4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实施构想——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
        6.4.1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总体思路
        6.4.2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功能
        6.4.3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的运行机制
        6.4.4 两岸农产品营运中心配套政策建议
    6.5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相关政策启示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5)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两岸及海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WTO 的规则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一、台湾的单独关税区地位
        二、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及在区域合作中的双层结构
        三、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类型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第三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
    第四节、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相关的其它理论
        一、产业分工与转移理论
        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三、要素流动与结构调整的理论
        四、微笑曲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东亚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的周边环境
    第一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走向
    第二节、东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与合作趋势
        一、总体趋势与分析架构
        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点
    第三节、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二、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三、东亚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与两岸合作契机
    第四节、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格局变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台湾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及面临的困境
        二、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
    第一节、两岸经济合作概述
    第二节、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成机制
        一、两岸经贸往来的进程与阶段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两岸经济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岸经贸互动的特征与内涵
        二、两岸经济互动的量化分析
    第四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效应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静态效应分析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与一体化趋势
    第一节、两岸产业合作概述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
        二、两岸产业的合作模式
        三、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
    第二节、台商投资长三角及其动因分析
        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
        二、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结构的演化
        三、台商在长三角投资集聚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两岸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特征
        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以长三角为例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模式比较
        一、台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形态的调整
        二、台商高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及对长三角投资的影响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合作
    第五节、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及两岸产业互动
        一、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定位
        二、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趋势分析
        三、长三角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 ECFA 到制度性一体化——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与前瞻
    第一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一、两岸一体化的发展及面临的障碍
        二、ECFA:两岸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第二节、ECFA 与两岸经济合作
        一、ECFA 的形成与发展
        二、ECFA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第三节、ECFA 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ECFA 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二、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制约
        三、ECFA 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从功能性一体化到制度性一体化
        一、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延伸的路径选择
        三、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6)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一、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美国
        二、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欧盟
        三、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东亚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
        一、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二、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三、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第三节 WTO多边框架下贸易形势和格局的复杂性
        一、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盛行
        二、WTO规则制定的局限性
        三、WTO谈判的复杂性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贸易自由化进程受挫
    第四节 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提高东亚各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
        二、提高东亚各国的福利水平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解体与新思维的出现
    第一节 东亚“雁行模式”的解体
        一、东亚经济格局的变迁
        二、东亚“雁行模式”的解体
        三、东亚经济格局的重塑
    第二节 东亚“新地区主义”思维的出现
        一、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的理论内涵
        二、“新地区主义”的特点
        三、东亚“新地区主义”兴起的背景
        四、“新地区主义”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第三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理论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对东亚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对东亚各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一、马恩列斯的相互依赖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三、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格局
        四、东亚各国在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中获益
    第三节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一、地缘政治经济理论的内涵
        二、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三、东亚的地缘政治与经济
第四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分析
        一、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 Effect)
        二、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on Effect)
        三、福利效应(Welfare Effect)
    第二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分析
        一、规模经济效应
        二、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
        三、投资效应
    第三节 东亚各国组成FTA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福利效应分析
        二、东盟+中日韩“10+3”福利效应分析
第五章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与战略途径
    第一节 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背景
        一、国际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出现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日本的推动
        四、东亚金融货币合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现状
        一、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意向和监督机制的出现
        二、《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的签订
        三、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的设立
        四、“亚洲货币单位(Asia Currency Unit)”的推出
    第三节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一、政治因素的障碍
        二、社会制度的差异
        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四、美国因素的干扰
    第四节 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战略途径
        一、构建东亚记账单位
        二、构建东亚债券市场
        三、构建东亚汇率联盟
        四、构建东亚货币基金
        五、构建东亚单一货币
    第五节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路径分析
        一、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路径
        二、东亚金融货币合作之中国战略
第六章 积极推进中国—东盟FTA的建设进程
    第一节 东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
        一、东盟的决策机构和宗旨
        二、东盟历届首脑会议取得的成果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背景
        二、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往来和互补性分析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体现了双方睦邻互信合作的强烈意愿
        三、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经济的发展
第七章 中国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建设
        一、重新认识“地区主义”的现实意义
        二、为中国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三、推动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的改变
    第二节 继续开展中日韩FTA构建的可行性研究和探索
        一、中日韩三国建立FTA的战略意义
        二、中日韩三国建立FTA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积极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
        一、东亚“10+3”合作想法的提出
        二、东亚“10+3”历次会议成果和进程
        三、中国在“10+1”合作的领先和日韩的跟进
    第四节 联盟港澳台尽快形成“大中华经济圈
        一、“大中华经济圈”构建的历史意义
        二、大陆与港澳的经济贸易发展状态分析
        三、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贸易发展状态分析
        四、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论文的选题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政治合作向经济合作的过渡——东盟的成立及发展
    第二节 自发性经济合作——雁行模式
    第三节 制度性经济合作的萌动与发展——从“东亚经济集团”(EAEG)到“10+3”
第二章 东亚地区走向经济合作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挑战
    第二节 不断加深的区内经济联系的要求
    第三节 各国实现各自战略目标的需要
第三章 东亚经济合作的区内制约因素
    第一节 政治因素
    第二节 经济因素
    第三节 文化、宗教等意识形态因素
第四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关系
    第一节 美国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APEC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节 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中日关系
    第四节 其它关系(国家和组织)
第五章 东亚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第一节 东盟与中国互信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第六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其他形式
    第一节 经济合作形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第七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
    第一节 东亚经济合作的可能之路
    第二节 东亚经济合作的推进——东亚共同体
第八章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外溢效应
    第一节 地缘层面的外溢
    第二节 合作领域的外溢
第九章 中国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
    第一节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自我定位
    第二节 参与东亚经济合作是稳定周边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再寻突破:建构中韩自由贸易区
    第四节 几点建议
结束语
参考书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10)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理论追寻:建设海峡经济区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的区域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 区域贸易分工理论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第四节 区位理论
第二章 建立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第三节 中国沿海经济带崛起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第三章 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的现实可行性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融入海峡经济区:台湾经济非边缘化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四章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性质
    第一节 经济区形成的一般过程和特征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构想的提出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网络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性质
第五章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阶段性
    第三节 建设海峡经济区的主要障碍和着力点
第六章 海峡两岸竞争优势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综合实力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产业竞争力比较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效应分析
第七章 海峡经济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产业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农业合作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制造业合作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服务业合作
    第五节 海峡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
    第六节 海峡经济区的海洋开发合作
第八章 构建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
    第一节 建立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建设的重点领域
若干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入世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更为宽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研究[D]. 闫永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3]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D]. 谷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4]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D]. 杨金发.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5]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D]. 盛九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6]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7]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D]. 李建民.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4)
  • [8]WTO与两岸IT产业的合作发展[J]. 黄鸿都. 中国科技论坛, 2005(03)
  • [9]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 姜运仓.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10]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D]. 黄绍臻.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更广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