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毒条件筛选

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毒条件筛选

一、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生毒素的条件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邓义佳[1](2021)在《红鱼干中游离氨基酸介导TORC1信号通路对镰孢菌生长及T-2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红鱼干作为一类高蛋白、低水分水产干制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镰孢菌属(Fusarium sp.)污染,产生真菌毒素,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鱼干在长期贮藏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形成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作为营养物质被真菌利用于生长繁殖。雷帕霉素作用靶标(Target of Rapamycin C1,TORC1)信号途径是真菌感受胞外环境中氨基酸营养浓度、调控细胞生长代谢的重要通路。通路关键上游响应基因(Gtr1、Gtr2)及下游调控基因(Sch9、Tap42)可介导镰孢菌对FAA的吸收利用。因此,本文研究鱼干中FAA对鱼干源产毒镰孢菌的生长及代谢的作用机制,深入解析TORC1信号通路介导镰孢菌对特征氨基酸的响应和对生长代谢及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鱼干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关联因素及微生物变化规律鱼干在高盐度加工下可使表面水分含量减少、游离态水转化为结合水,生物胺和TVB-N生成量低;低盐度加工下细菌总数增多,尸胺、腐胺和组胺等生物胺增加,TVB-N含量升高;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降低、灰分增加、脂肪氧化、总FAA增加,组氨酸(L-His)和丙氨酸(L-Ala)含量降低。微生物群落演替中,贮藏前常见海洋菌属占据优势,贮藏后由盐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慢芽孢杆菌属和碱芽孢杆菌属等抗逆性强的细菌属占优势,青霉属为贮藏后的优势真菌属。2、鱼干源产毒镰孢菌的筛选及产T-2毒素能力的鉴定从市售鱼干中分离得到12个种属、25株表型差异的真菌。经分子学鉴定,鱼干中污染频率较高的为镰孢菌属、曲霉属(Aspergillus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鱼干中分离出的7种镰孢菌,分别为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变红镰孢菌(F.incarnatum)、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F.nelsonii、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木贼镰孢菌(F.equiseti)。经二次产毒能力筛选,尖孢镰孢菌Fo17(GDMCC 60824)具有高产T-2毒素能力,可产生小型分生孢子,PDA培养基、28 oC,p H>7条件下生长较好。3、差减法分析镰孢菌对红鱼干中FAA的利用效应红鱼干中FAA分析发现L-His、脯氨酸(L-Pro)和L-Ala含量较高。在以FAA为唯一氮源添加下,镰孢菌Fo17的生长显着受抑制:菌落变小、气生菌丝减少并生成红色色素。高剂量FAA添加使产孢量增加,产T-2毒素能力增强。经利用率分析,对高含量的L-His利用率为94.1%,L-Pro和L-Ala仅为46.6%和26.7%对苏氨酸(L-Thr)、精氨酸(L-Arg)、蛋氨酸(L-Met)、苯丙氨酸(L-Phe)、异亮氨酸(L-Ile)、亮氨酸(L-Leu)和赖氨酸(L-Lys)的利用率为100%,对谷氨酸(L-Glu)、缬氨酸(L-Val)的利用率为99.6%和98.9%。对丝氨酸(L-Ser)和酪氨酸(L-Tyr)的利用率为82.2%和84.7%。4、尖孢镰孢菌TORC1通路Gtr1、Gtr2、Sch9和Tap42基因的敲除和回补利用同源重组双交换法,经感受态细胞转化、质粒DNA提取及原生质体制备、构建基因敲除载体、转化子筛选及PCR验证,获得△FoGtr1、△FoGtr2、△FoSch9、△FoTap42基因敲除株;经构建回补载体、农杆菌转化、农杆菌-真菌共培养、转化体筛选及PCR验证,得到基因回补株。△FoGtr1、△FoSch9、△FoTap42在PDA培养基菌落正常生长,△FoGtr2菌丝生长缓慢,气生菌丝减少。雷帕显着霉素抑制野生株和基因缺失株的生长,但对△FoSch9抑制能力弱;△FoGtr1、△FoSch9菌丝生长较多卷曲,孢子形态变长,△FoTap42菌丝生长较直,产生孢子,△FoGtr2不产生孢子。5、氨基酸对尖孢镰孢菌TORC1基因缺失及回补株生长和代谢的调控作用中/碱性氨基酸如甘氨酸(Gly)、L-His、L-Pro和L-Thr激活镰孢菌生长;酸性氨基酸如天冬氨酸(L-Asp)、L-Glu和含硫氨基酸L-Cys、L-Met抑制镰孢菌生长。氨基酸添加使△FoGtr2生长受抑制,△FoSch9丝体出现缺陷。生长抑制的镰孢菌菌丝顶端生长受阻,分枝增多且产生气生菌丝。与野生株相比,Gtr2、Sch9和Tap42缺失突变株产孢能力降低。L-Asp、L-Cys、L-Glu抑制产孢能力。L-Pro和L-Cys可激活镰孢菌T-2合成,L-Asp和L-Glu则抑制T-2合成。6、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技术筛选特征氨基酸作用下镰孢菌TORC1-Tap42的互作蛋白L-Thr和L-His可显着提高镰孢菌野生株、△FoTap42和△FoTap42-C产毒能力,且呈高剂量激活效应,但Tap42缺失使Tri5基因表达降低;低剂量L-Asp显着激活镰孢菌产毒能力,随剂量升高T-2合成和Tri5基因表达显着被抑制。经构建p ET28a(+)-Tap42表达载体,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联合质谱分析,得到与Tap42相互作用的蛋白有:DNA拓扑异构酶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70k Da热休克蛋白、翻译延长因子EF-1α、肌动蛋白、质膜ATP酶、烯醇酶、ATP合酶亚基、转醛醇酶和肽链延伸因子2等,关联的调控代谢途径主要来自于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转化和环境信息处理。本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对TORC1信号通路介导尖孢镰孢菌生长、产孢能力和毒素合成等重要生命活动具有显着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后续靶向防控镰孢菌在鱼干中的生长和产毒提供理论基础。

蒲小剑[2](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指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成娜娜[3](2021)在《贝莱斯芽孢杆菌J-4对桃树根腐病的生防效果及其促生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桃树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种典型土传病害,严重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桃树种植者常年依赖化学防治,对消费者的健康以及环境危害极大,生物防治则被认为是一种友好可行的替代方法。本研究对江苏泗洪县的桃树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同时以病原菌为靶标菌进行了生防芽孢杆菌的原位筛选,对抑菌效果最好的生防菌J-4进行了系统鉴定,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该菌株的抗病和促生效果,最后对功能菌株J-4进行了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的优化,为研发专用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原位筛选法从土样中筛选出10株真菌,经桃苗和辣椒苗致病性验证,确定了一株桃树根腐病病原菌G-1,通过对该菌株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了江苏泗洪县桃园中桃树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从江苏泗洪桃树根际土样中分离到56株芽孢杆菌,以所分离到的腐皮镰刀菌G-1为靶标菌,初筛得到8株有拮抗效果的芽孢杆菌,复筛确定了一株拮抗效果最佳的芽孢杆菌J-4,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选择同种病原发病、生长周期短的辣椒植株作为替代研究对象,进行了根腐病生防效果的盆栽试验。在盆栽试验中,经生防菌Bacillus velezensis J-4发酵液处理后,植株对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达到了58.06%,且植株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等生物指标都显着增加,因此该菌株具有良好的抗病和促生效果。(4)采用单因素优化试验,对生防菌B.velezensis J-4的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B.velezensis J-4最佳培养基成分为3%玉米粉,1%酵母膏,0.5%Na C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6℃,p H 5.68(自然),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1.5%;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菌体发酵的三个显着性因素为酵母膏、温度、发酵时间;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优化值为酵母膏0.96%、温度35.86℃、发酵时间24.15 h时,预测该菌株的发酵菌体量达到3.64×109CFU/m L,经验证试验得到的最高活菌数为3.52×109CFU/m L。

李伟东[4](2021)在《小麦茎基腐病菌消长规律及其病害综合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已发展为山东省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有加重危害趋势。山东省小麦茎基腐病主要由假禾谷镰刀菌引起。前期研究确定了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但病原菌的消长、检测及耕作方式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等问题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对假禾谷镰刀菌的消长规律和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小麦收获后对病田中的残体进行了假禾谷镰刀菌的分离,确认了在这些小麦残体中该菌的存活,说明该菌可以在小麦残体中越冬和越夏。建立了一套对土壤中假禾谷镰刀菌的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并在6月-9月对小麦玉米轮作、小麦大豆轮作和休耕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假禾谷镰刀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在小麦玉米轮作田中假禾谷镰刀菌的含量是缓慢增加的,含量增加了120%。在小麦大豆轮作地块与休耕地块中,假禾谷镰刀菌都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78%和70%。说明小麦玉米轮作会造成菌源积累,小麦大豆轮作和休耕都可以降低地块菌源量。对深翻、深松两种耕作模式处理后不同土层的假禾谷镰刀菌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深松地块土壤病原菌含量由多到少的土层为5 cm和10 cm>20 cm,深翻地块土壤病原菌含量由多到少的土层为20 cm>5 cm和10 cm,结果表明深翻可以有效降低地表假禾谷镰刀菌的含量,深松则无法降低病原菌含量。室内设置了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不同类型的带菌土壤,发现三种土壤均可发生茎基腐病且差异不显着。在室内设置了五个不同相对含水量梯度的带菌土壤,即20%、40%、60%、80%和100%,发现在小麦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越低,小麦茎基腐病发病越严重。选取了9个山东省常用品种进行了室内苗期盆栽抗病性鉴定,发现全部品种均高感小麦茎基腐病。选取了部分常用品种进行了大田种植,发现全部品种茎基腐病发病严重,挑旗期病株率24.89%-68.11%,灌浆期白穗率0.04%-3.74%。五个小麦种植密度梯度对茎基腐病发病程度的影响,发现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随着小麦播种量的增加而加重。对地块进行深翻和深松处理后,发现深翻处理地块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大幅降低,两个小麦品种均降低47%左右,对控制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有较好的效果。大田中设置了蚯蚓粪和生物菌肥两种肥料,结果显示“一顶三”生物菌肥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好于传统肥料蚯蚓粪,小麦茎基腐病在挑旗期和灌浆期白穗率分别下降59.53%和93.69%。大田用27%苯醚·咯·噻虫包衣剂、32%戊唑·吡虫啉和(6%·240亿孢子/克)井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复配三种不同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后,发现三种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7%苯醚·咯·噻虫包衣剂对小麦挑旗期和灌浆期防效最好,分别达到了81.63%和72.73%。土壤施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发现施加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田在挑旗期病株率下降了52.6%,灌浆期白穗率降低了79.55%。总之,这些研究结果阐明了小麦茎基腐病的消长规律并总结出能有效降低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防治方法,为山东省小麦的丰产增收保质发挥重要作用。

赵绪生[5](2020)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文中认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种植方式。自1990年以来,该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且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均日益提高,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本论文在分离鉴定了冀鲁豫3省秸秆还田(年限≥15 a)麦区纹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优势菌群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情况;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利用16S rRNA和ITS序列深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了微生物群体结构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潜在相关性;利用GC-MS技术检测了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一步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对禾谷丝核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化感作用,并监测了主要化感物质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旨在解析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的化学生态机制,为完善该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冀鲁豫3省47个县(市)105个秸秆还田(年限≥15 a)监测麦区分离、纯化并鉴定了284株纹枯病菌,其中包括双核禾谷丝核菌和多核立枯丝核菌,分别为247株和37株,各占总菌株数量的86.97%和13.03%。所有菌株可划分为AG-D、AG-B(0)、AG-2和AG-4四类融合群,各融合菌群数量分别为219、28、22和15株,分别占样本菌株总数的77.11%、9.86%、7.75%和5.28%。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菌株数量占采集总株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降幅在11%以上;而多核丝核菌数量相对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12.4%。2.通过聚类分析284株纹枯病菌及6株标准菌株接种石新828(高感)、济麦22(中感)和周麦22(中抗)小麦品种后的病情指数,发现290个菌株可划分为VT1、VT2、VT3、VT4和VT5共计5个致病类型;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接菌纹枯病菌后,各致病力类型平均病指由低到高依次为25.67、40.42、45.78、49.45和58.55;5种类型菌株分别为19、41、53、78和93株,各占菌株总数的6.69%、14.44%、18.66%、27.46和32.75%。284株菌株对冀鲁豫3个优势小麦品种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采自豫麦区纹枯病菌致病力最强;冀麦区最弱。3.秸秆还田条件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各生育期植株体内、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分布差异明显,其含量在小麦植株体内分布呈先升后降趋势。三叶期,地上部禾谷丝核菌DNA含量最低;起身期含量最高,达3774.60 ng/g鲜组织;抽穗期,禾谷丝核菌DNA含量降低为2518.93 ng/g鲜组织。禾谷丝核菌菌量在根系中的分布亦呈先升后降趋势。拔节期,禾谷丝核菌含量最高。禾谷丝核菌菌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小麦抽穗期和玉米乳熟期禾谷丝核菌含量分别高达310.90 ng/g鲜组织和1499.43 ng/g鲜组织。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抽雄期最低,为170.63 ng/g鲜组织。4.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指均逐渐升高。秸秆还田4年地块,返青期和拔节期,纹枯病病指分别提高2.3%和8.9%;秸秆还田22年地块,病指分别提高11.5%和20.8%。秸秆还田22年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随秸秆还田年限延长,真菌多样性显着提高,而细菌多样性却显着降低。小纹纹枯病发生程度与细菌丰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真菌丰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6和0.9525。5.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小麦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明显减少,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明显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接合菌门(Zygomycota)逐渐降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酸杆菌GP4等潜在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负相关关系,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正相关关系。长期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该转变有利于纹枯病发生。6.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包括27类有机化合物,有机酸、酯、酰胺、烷烃、醇和醛相对含量较高,冀鲁豫三区各类化合物平均占总化合物含量的44.52%、15.98%、9.20%、2.39%、0.52%和0.12%;其中,3-苯基-2-丙烯酸、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对禾谷丝核菌具有明显化感作用。0.001 μg·mL-1~0.5 μg·mL-1 3-苯基-2-丙烯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菌核鲜重及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促进率在1.4%~45.9%之间;较高浓度3-苯基-2-丙烯酸对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5 μg·mL-1~50 μg·mL-1己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促进作用较强,对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05 μg·mL-1~50 μg·m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禾谷丝核菌后,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分别为5.6 cm,18.6个/皿和20.5 mg,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性分别提高8.6%~25.8%和13.5%~39.7%。邻羟基苯甲酸加速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抑制作用;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抑制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对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无显着影响。7.经3-苯基-2-丙烯酸和己酸预处理后,禾谷丝核菌在良星99茎基部菌丝侵染率均明显提高,纹枯病发生程度亦明显加重。与单独接菌处理15 d相比,3-苯基-2-丙烯酸处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分别提高13.4%、12.5%和1 6.7%,己酸处理分别提高8.1%、10.7%和1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15 d后,仅叶鞘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有明显上升,表皮和中柱薄壁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损坏程度均明显加重。8.由苗期到成熟期,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各生育期己酸、3-苯基-2-丙烯酸、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种物质均在小麦分蘖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5 μg·mL-1、1.45 μg·mL-1、58.76μg·mL-1和0.22 μg·mL-1。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呈下降趋势,出苗期和成熟期分别55.30 μg·mL-1和22.45 μg·mL-1,降幅为146.25%。综上所述,强致病力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秸秆还田导致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提高及细菌多样性降低,及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致病力的提升作用是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王立楠[6](2018)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镰孢菌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及QTL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危害日益严重。在生产中选育和利用抗性品种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抗病害方式。而由于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是一种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病害,目前对其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足,对其病害机理认识还不深入。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南豆12(高抗)×九月黄(中感)的200个自交系为材料,人工接种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诱发病害,评价供试材料的抗病性,比较自交系群体在接种尖孢镰孢菌(FO)和对照(CK)对照条件下幼苗生长相关性状的差异,并对其进行QTL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个重组自交系的病情指数及病级指数存在极显着的差异。群体平均病情指数为49.18,变异系数为34.22%。25个自交系病情指数为029.9,达到高抗,76个自交系介于3049.9,属于中抗类型。其中,10个自交系小于南豆12(19.29),25个自交系的病情指数超过了九月黄(65.48)。200个重组自交系的病级指数平均值为1.98,变异系数为33.93%。86(43%)个自交系病级指数在1-2级间,79(39.5%)个在2-3级间,大多数自交系的病级属于中间类型。2.9个幼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和处理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各性状在接种尖孢镰孢菌(FO)后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CK)。性状接种效应值(EVI)表明,接种尖孢镰孢菌后,根鲜重降低39.80%、茎叶鲜重降低30.05%、根冠比下降10.79%、株高降低21.29%、总根长降低47.39%、总根系表面积下降40.34%、根系直径降低10.21%、总根系体积下降38.04%、根尖数降低41.84%。接种尖孢镰孢菌后,对群体性状负向影响的降低幅度在10%50%之间,其中,总根长、总根系表面积和根尖数降低最明显。3.对20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81对性状间极显着相关,12对性状显着相关。对照(CK)下,病情指数与根鲜重极显着正相关,与根冠比显着正相关。接种尖孢镰孢菌(FO)后,病情指数与根鲜重、茎叶鲜重、根冠比、总根长、总根系表面积、总根系体积均呈极显着负相关,表明根鲜重和根冠比较高的材料,其病情指数也较高。4.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总共在9条染色体上定位了10个QTL,在对照(CK)下检测到5个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4.34%12.85%;在接种尖孢镰孢菌(FO)后,检测到5个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2.71%11.91%。其中,qSFWC-Ch3-2、qRADC-Ch4和qTRLF-Ch20位点对表型的贡献率均大于10%,均为主效QTL。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前2个主效位点区间分别含有88和8个候选基因,其中位点qRADC-Ch4的2个候选基因编码具有LOB结构域的蛋白,可能与器官发育和形成有关。

牛宜方[7](2018)在《霸王花腐烂病致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病原真菌除草剂就是利用致病菌及代谢产物作为活性物质防除杂草,具有易培养、生产条件易人为控制、经济又高效、不会引起“3R”问题、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BWH-1和双间柱顶孢(Neoscytlidium dimidiatum)BWH-3是从霸王花腐烂病为害茎上分离得到的致病菌株,本论文以胶孢炭疽菌BWH-1为主要研究材料,对该病原菌代谢产物的提取、对霸王花和芦荟的致病机制、对18种杂草的致病活性及毒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BWH-1菌株的产毒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以期探明其代谢物作为生物除草剂的可能性。BWH-1菌株和BWH-3菌株培养液经无菌过滤后,将滤液分别针刺注入霸王花茎发现:BWH-1菌株液体培养物具有致霸王花腐烂特性,而BWH-3菌株培养物不能致霸王花腐烂。采取不同有机溶剂对BWH-1菌株发酵滤液进行提取或去蛋白试验,生测表明BWH-1菌株发酵滤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粗毒素)致病活性最高,其发病症状与毒素原液的病症相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BWH-1菌株毒素滤液对霸王花茎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维管束组织有破坏作用,导致细胞破裂严重损伤;芦荟叶部组织试验表明,BWH-1菌株毒素也能导致芦荟叶片组织细胞破裂,与霸王花茎部损伤相似。BWH-1菌株毒素滤液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BWH-1菌株毒素滤液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3080℃温度条件下稳定,90100℃处理60 min其活性丧失;在pH为39.5条件下其活性稳定,强碱条件下,毒素活性大幅度消弱;耐受紫外线照射。采用种子萌发抑制法对青葙(Celosia argentea L.)、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8种杂种子用不同浓度毒素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各浓度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粗毒素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在粗毒素为0.4mg/mL时对8种杂草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60.8%、71.96%、49.94%、80.12%、42.02%、49.28%、75.62%和52.97%。采用根茎生长抑制法对三叶鬼针草、稗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牛筋草、胜红蓟、反枝苋、小藜(Chenopodium serotinum L.)、青葙、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薇甘菊10种杂草用不同浓度毒素处理,结果显示毒素对供试杂草的根茎有抑制生长作用,在粗毒素为0.4 mg/mL时对10种杂草根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1.07%、66.74%、52.01%、58.78%、75.79%、75.12%、53.22%、62.07%、75.02%、54.91%和对茎生长抑制抑制率分别为75.17%、61.46%、47.5%、51.93%、63.69%、71.19%、46.18%、65.5%、72.51%、47.5%。并且毒素浓度较高时,可使杂草根茎变色发黑,病变腐烂。离体叶片针刺法对落葵薯(Anredera cordifolia(Tenore)Steenis)、薇甘菊、竹叶草(Armgrass)、野芋(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eck.)Merr.)、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Lam.)Oken)、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8种杂草进行不同浓度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粗毒素浓度高于0.1 mg/ml时致病力较强,腐烂病斑明显,尤其对凤眼莲、落地生根等杂草致病性明显,致病斑直径大小在5.8 mm以上,粗毒素浓度小于0.05 mg/ml致病力稍弱。用0.1 mg/ml粗毒素针刺上述8种杂草叶片,在不同时间段测定病斑大小,以确定不同处理时间对供试杂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处理7 d时,上述杂草病斑大小分别为6.8 mm、5.5 mm、4.8 mm、6.2 mm、6.3 mm、5.7 mm、7.7 mm、7.4 mm。对BWH-1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产毒条件进行了碳源、氮源、培养基pH等单因素优化试验,优化了培养基组成,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C源为蔗糖、N源为NaNO3、pH为6.5。添加霸王花茎浸汁试验表明,添加5%的霸王花茎浸汁能提高BWH-1菌株发酵液毒素滤液生物活性。以培养时间、接种量、温度和培养基起始pH值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产毒条件,筛选BWH-1菌株最佳产毒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8 d、温度28℃、pH6.5和接种量4块/100 m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BWH-1菌株毒素滤液对三叶鬼针草幼根的抑制率为53.46%,比优化前对三叶鬼针草幼根的抑制作用提高了9.85%。

漆永红[8](2018)在《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及辐射边缘的高寒地区,是这些区域主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广泛用于饲草饲料、食品和酿造等。本研究在明确青稞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发病症状、危害程度、病原种类以及青稞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基础上,重点以优势病原菌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为研究对象,以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为研究材料,开展青稞茎基腐病菌(F.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甘肃省甘南地区和青海省已分离鉴定的91株燕麦镰孢菌为供试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法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及地理分布分析。结果表明,6对SSR引物在91株燕麦镰孢菌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14个,多态性位点数13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2.86%。6个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21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4644,多态性位点数为11.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15%。6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3250.9869,遗传距离为0.01320.8705。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遗传相似度与海拔差距无显着相关性。燕麦镰孢菌种群聚分为3个大类群,GroupⅠ由甘肃省临潭县、合作市和卓尼县种群组成,GroupⅡ由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刚察县种群组成,GroupⅢ由青海省海晏县种群组成。燕麦镰孢菌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3.63%。燕麦镰孢菌毒素化学型分为NIV、DON、3-AcDON三大类,没有15-AcDON毒素化学型。DON在6个不同地理均有分布。该结果为明确燕麦镰孢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及地理分布提供理论依据。(2)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为指示剂,首次建立了青稞茎基腐病快速诊断技术和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燕麦镰孢菌的ITS序列为目的DNA片段,应用LAMP设计软件设计2条外引物和2条内引物,优化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否出现阶梯状条带和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同时用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进行田间发病组织检测和土壤燕麦镰孢菌灵敏度验证。优化的LAMP反应体系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65℃,反应程序为65℃1 h,80℃20 min。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均呈黄绿色(阳性),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出现梯度条带,而对照和其他病原菌均呈橘色(阴性),电泳检测没有条带。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LAMP反应液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达到10 pg/μL,2.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100 ng/μL10 pg/μL的模板DNA均出现梯度条带。对采自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和临潭县的20份疑似病害样本提取的DNA进行检测,13份为阳性,该技术能够检测出青稞发病组织中的燕麦镰孢菌。在土壤中检测的灵敏度为10个燕麦镰孢菌孢子/0.25 g土壤。本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为燕麦镰孢菌的检测及其青稞茎基腐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技术。(3)采用室内接种燕麦镰孢菌的方法,测定了燕麦镰孢菌侵染对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植株叶片细胞结构、光和CO2响应以及青稞植株叶片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和青稞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青稞叶片颜色均一且呈深绿色,而发病的青稞叶片叶脉绿色褪去,呈现黄绿或黄白交替症状,透光率增强。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均遭到严重破坏和断裂,叶肉细胞皱缩变形。发病青稞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均降低。受燕麦镰孢菌侵染,甘青2号和NQK-01-0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升高;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均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CO2饱和点降低,而CO2补偿点和光呼吸速率升高。青稞植株叶片水分含量降低,而粗纤维含量升高。青稞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降低。感病品种甘青2号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抗病品种NQK-01-03。该结果为阐明青稞茎基腐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4)选取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在室内盆栽条件下,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法来测定感抗青稞品种内部及品种之间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MDA含量、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病健植株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根鲜重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叶Pro、MDA和POD高于健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和CAT低于健叶;病根Pro、MDA、POD和SOD高于健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CAT低于健根。而抗病青稞NQK-01-03病叶Pro和CAT高于健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POD和SOD低于健叶;病根Pro、可溶性蛋白、MDA和POD高于健根,可溶性糖、SOD和CAT低于健根。受燕麦镰孢菌侵染,感病青稞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NQK-01-03之间病健叶和病健根生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叶Pro、POD和CAT高于抗病青稞NQK-01-0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和SOD低于抗病青稞NQK-01-03;而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根Pro、MDA、POD和CAT高于抗病青稞NQK-01-0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SOD低于抗病青稞NQK-01-03。燕麦镰孢菌侵染后,感病青稞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NQK-01-03的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根鲜重均减少。本研究得出,Pro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高低与青稞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高低与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病性呈正相关。该结果为明确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5)以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为材料,以接种燕麦镰孢菌后抗感青稞茎基部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对其转录组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得的转录本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结果表明,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抗感青稞的株高和根长度、植株鲜重和根鲜重均减少,且感病品种甘青2号株高和根长度、植株鲜重和根鲜重均低于抗病品种NQK-01-03。经过基因表达量注释,从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中共获得DEGs 29676个,其中上调基因16274个,下调基因13592个。使用BLAST软件与COG、GO、KEGG、KOG、NCBI-NR、Pfam、Swiss-Prot和eggNOG数据库比对,28869条Unigene获得注释信息,其中NCBI-NR数据库中注释到的Unigene最多,达到28799条,占全部注释基因的99.76%。将DEGs与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到DEGs中显着性富集的代谢途径,共有28869个DEGs富集在240条代谢途径中,其中以Q-value≤0.05为阈值的代谢途径有21条。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KEGG参与的生理和信号传导方式有5类,分别参与代谢、合成、光合、加工和互作过程。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散点主要集中在苯丙基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植物-病原互作、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二萜类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主要有苯丙基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酪氨酸代谢、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6条。该结果在转录水平上初步明确了青稞与燕麦镰孢菌的分子互作机制。

黄小兰[9](2017)在《柑橘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致病性研究》文中指出炭疽病是严重影响柑橘采后贮藏的重要病害,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柑橘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能引起贮藏期间的柑橘产生病斑甚至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柑橘炭疽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原菌的生长特性及其拮抗菌筛选等方面,对于胶孢炭疽菌毒素致病性的报道较少。国外有关胶孢炭疽菌毒力大小的研究指出环境p H、病原菌的分泌蛋白和编码与致病力有关的基因是病原菌的毒力因子,改变p H等条件会影响病原菌的致病力。然而,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毒素的产生条件、结构分析和是否具有寄主专化性等。本试验研究了胶孢炭疽菌的最佳产毒培养基以探究最适产毒因子;毒素的粗提取以及粗毒素对柑橘显微结构以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探究毒素的致病性;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的抗性诱导以探究柑橘贮藏的新方式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外培养胶孢炭疽菌,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类型和成分来研究最佳产毒培养基。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中察氏培养基产生的毒素能在柑橘上形成较大病斑;改变察氏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种类可以影响毒素的生成,最佳的碳源为果糖,氮源为硝酸钠,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通过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产毒的最适培养条件,分别为温度30℃,时间19天,转速100 r/min,p H为8。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病斑直径为5.39±0.22 mm。2、在最适产毒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和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浸提法来研究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得出甲醇浸提后得到的上清液能产生最大的病斑。经基本化学本质分析得出粗毒素含有的主要成分为酮糖、蛋白或氨基酸等极性物质。高温和改变p H值均会影响粗毒素的活性。3、将得到的粗毒素配制成不同的浓度以研究粗毒素对柑橘果皮显微结构的影响,得出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以及培养时间的延长,粗毒素对柑橘果实细胞造成的伤害也越大,果皮细胞呈现出皱缩和破裂的形态。其原因可能是粗毒素中含有能够水解细胞壁的相关酶类以及某些致病成分。4、研究粗毒素对柑橘生理代谢的影响可知:胶孢炭疽菌粗毒素能使柑橘果实产生典型的病斑症状,且使丙二醛含量显着增高,细胞壁成分含量降低。当毒素浓度较低时,果实病斑直径与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类黄酮以及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呈负相关。毒素浓度增高时,果实机体及防御酶系统遭到破坏,酶活急剧下降。胶孢炭疽菌粗毒素能影响柑橘果实生理代谢,引起果实发病,最终导致病斑的形成。由此证明毒素在胶孢炭疽菌对柑橘的致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5、对羟基苯甲酸能够诱导采后柑橘果实的抗性,延长柑橘保质期。试验中可知对羟基苯甲酸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浓度越高,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越强。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的柑橘果实中,抗性相关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下降。并且对羟基苯甲酸诱导的抗性相关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维持较高的活性。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提高柑橘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以及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诱导其果实抗性。对柑橘采后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原丽[10](2014)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的影响》文中提出镰刀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菌,可侵染多种植物,使植株萎蔫干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其中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刀菌)不仅可以侵染多种农作物的不同部位引起苗腐、根腐、穗腐等多种病害,造成产量损失,还能在侵染过程中产生真菌毒素,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威胁。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全球气候的变暖,禾谷镰刀菌侵染范围逐步扩大,对农作物的危害越来越大。有研究报道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之一,其分泌的毒素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野生大豆又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因此本文以禾谷镰刀菌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禾谷镰刀菌毒素的活性,筛选出提取毒素效果较好的活性炭吸附提取法;研究了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X11)幼苗的毒害作用;毒素胁迫下野生大豆(X11)幼苗代谢活性变化以及对野生大豆(X11)根尖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利用已克隆植物NBS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野生大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析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F. graminearum在PD和PSC两种培养条件下,其培养滤液、菌丝提取液对大豆品种的胚根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D培养液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和产毒比PSC培养液更有利。F. graminearum PD培养滤液对不同大豆品种胚根生长的抑制率有明显差异,毒素滤液有可能用于大豆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鉴定。通过对6种不同方法所提取的F. graminearum毒素生物活性比较,表明活性炭吸附法所提取毒素对大豆胚根生长的抑制率较高,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其毒素的提取。毒素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F.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根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处理后对野生大豆胚根生长及恢复生长的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根部产生类似病菌侵染引起的症状。毒素处理后可降低大豆根系活力,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收代谢。F. graminearum毒素处理后,前期24h内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经25%和50%毒素处理后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前期变化较平稳,24h后蛋白质含量上升幅度较大,毒素滤液处理的根茎叶都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毒素处理后幼苗体内MDA含量基本上呈上升-下降趋势。PPO和PAL活性在毒素处理后的野生大豆根茎叶中都有所增加,并且呈双峰型变化趋势,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呈曲折的上升趋势。毒素处理后野生大豆根尖细胞死亡率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禾谷镰刀菌毒素有诱导野生大豆根冠细胞凋亡的作用。适当浓度的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可诱导大豆根尖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经禾谷镰刀菌毒素处理12h后,DNA出现降解, DNAladder条带的亮度和宽度也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弱,最终降解为小片段。25%浓度的毒素处理12h是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诱导野生大豆根尖产生凋亡细胞的最佳时期。通过毒素诱导后,从野生大豆DNA和RNA中均能扩增出NBS抗病基因条带,说明野生大豆中含有潜在的抗病基因。

二、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生毒素的条件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生毒素的条件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红鱼干中游离氨基酸介导TORC1信号通路对镰孢菌生长及T-2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鱼干加工及贮藏中真菌多样性及真菌毒素污染概况
        1.1.1 鱼干中真菌污染多样性及污染率
        1.1.2 鱼干中镰孢菌污染的生物学特性及风险评估
        1.1.3 鱼干中的常见真菌毒素污染及危害
    1.2 镰孢菌合成T-2 毒素的调控规律及研究进展
        1.2.1 镰孢菌的生长及产毒条件
        1.2.2 T-2 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危害
        1.2.3 T-2 毒素的生物合成及分子调控
        1.2.4 T-2 毒素的提取及检测
    1.3 氨基酸调控真菌生长、产孢及毒素合成研究进展
        1.3.1 基质条件对真菌生长及产生毒素影响的差异性
        1.3.2 氨基酸对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1.3.3 氨基酸对真菌毒素合成代谢的影响
    1.4 真核生物TORC1 信号通路信号元件功能及研究进展
        1.4.1 真核动物中TOR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1.4.2 TORC1 通路上游元件Gtr1与Gtr2 的结构与功能
        1.4.3 TORC1 通路下游元件Sch9和Tap42 的结构与功能
        1.4.4 氨基酸激活TORC1 信号调控真核细胞生长与代谢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红鱼干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游离氨基酸(FAA)关联因素及微生物变化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红鱼加工过程中的品质特性、生物胺及微生物含量变化
        2.3.2 红鱼干贮藏过程中品质特性、FAA及微生物变化
        2.3.3 鱼干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鱼干加工过程中的化学特性及品质变化规律
        2.4.2 鱼干贮藏过程中化学品质变化规律
        2.4.3 鱼干贮藏过程中17 种FAA的变化规律
        2.4.4 鱼干贮藏过程中细菌和真菌菌落总数变化及群落演替规律
    2.5 讨论
    2.6 小结
3.鱼干源产毒镰孢菌的筛选及产T-2 毒素能力的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鱼干源污染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3.3.2 鱼干中四种常见真菌毒素的检测
        3.3.3 鱼干源分离镰孢菌T-2 毒素产生量分析
        3.3.4 镰孢菌菌落和孢子形态观察
        3.3.5 产T-2 毒素目标镰孢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鱼干中分离污染菌株的分子学鉴定
        3.4.2 鱼干中常见真菌及其真菌毒素污染量分析
        3.4.3 鱼干源镰孢菌产T-2 毒素能力鉴定
        3.4.4 尖孢镰孢菌Fo17 的菌落及孢子形态特征
        3.4.5 培养基种类、温度和pH对尖孢镰孢菌Fo17 生长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4.差法分析镰孢菌对红鱼干FAA的利用效应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HPLC同步检测17 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建立
        4.3.2 鱼干中FAA添加后镰孢菌生长和产毒能力测定
        4.3.3 培养前后FAA含量测定
        4.3.4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17 种氨基酸的HPLC检测方法建立
        4.4.2 氨基酸溶液添加GYM的基质效应及检测前处理方法比较
        4.4.3 红鱼干FAA的种类及含量分析
        4.4.4 红鱼干FAA对尖孢镰孢菌Fo17 的生长、产孢和产毒的影响
        4.4.5 镰孢菌对鱼干FAA的利用率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尖孢镰孢菌TORC1通路Gtr1、Gtr2、Sch9 和Tap42基因的敲除和回补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供试菌株
        5.2.2 实验载体及质粒
        5.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4 溶液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尖孢镰孢菌Gtr1、Gtr2、Sch9和Tap42 基因的敲除
        5.3.2 尖孢镰孢菌Gtr1、Gtr2、Sch9和Tap42 基因敲除株的回补
    5.4 结果与分析
        5.4.1 Gtr1、Gtr2、Sch9、Tap42 敲除转化子的验证
        5.4.2 尖孢镰孢菌Gtr1、Gtr2、Sch9和Tap42 基因敲除株的回补
        5.4.3 尖孢镰孢菌基因敲除及回补菌落表型及孢子形态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氨基酸对尖孢镰孢菌TORC1基因缺失及回补株生长与代谢的调控作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供试菌株
        6.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氨基酸添加后镰孢菌菌落生长菌落观察
        6.3.2 氨基酸添加后镰孢菌菌丝生长及孢子分布形态观察
        6.3.3 氨基酸添加后镰孢菌产孢量测定及孢子形态观察
        6.3.4 氨基酸添加后镰孢菌T-2 毒素产生量测定
        6.3.5 数据分析
    6.4 实验结果
        6.4.1 TORC1 关键基因介导氨基酸对镰孢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6.4.2 TORC1 关键基因介导氨基酸对镰孢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6.4.3 TORC1 关键基因介导氨基酸对镰孢菌孢子产生的影响
        6.4.4 TORC1 关键基因介导氨基酸对镰孢菌产T-2 毒素的影响
        6.4.5 TORC1 基因介导氨基酸调控镰孢菌生长及代谢规律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技术筛选特征氨基酸作用下镰孢菌TORC1-Tap42 的互作蛋白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2.1 实验菌株
        7.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特定氨基酸添加后镰孢菌T-2 毒素产生量测定
        7.3.2 特定氨基酸添加后镰孢菌Tri5 基因表达量测定
        7.3.3 Tap42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7.3.4 表达菌株转化、放大表达与亲和纯化
        7.3.5 免疫共沉淀分析
        7.3.6 SDS-PAGE与银染
        7.3.7 LC-MS/MS分析Tap42 互作蛋白
    7.4 结果与分析
        7.4.1 特定氨基酸对镰孢菌产T-2 毒素及Tri5 表达量的影响
        7.4.2 Tap42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7.4.3 Tap42 表达载体构建
        7.4.4 Tap42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7.4.5 免疫共沉淀产物SDS-PAGE分析
        7.4.6 质谱鉴定筛选Tap42 的互作蛋白
    7.5 讨论
    7.6 小结
8.全文总结、研究创新点及未来工作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创新点
    8.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培养基配方
附录2 Gtr1、Gtr2、Sch9、Tap42 全长基因的测序结果
附录3 Gtr1、Gtr2、Sch9、Tap42 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
附录4 引物列表
附录5 敲除转化子验证结果
附录6 Tap42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附录7 pET28a(+)-TAP42 表达载体测序与理论序列比对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害症状观察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1.5 Unigene的注释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1.2.2 构建表达载体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贝莱斯芽孢杆菌J-4对桃树根腐病的生防效果及其促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桃树根腐病症状
    1.2 桃树根腐病病原菌
    1.3 桃树根腐病致病机理
    1.4 桃树根腐病防治方法
        1.4.1 农业防治
        1.4.2 化学防治
        1.4.3 生物防治
    1.5 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1.5.1 芽孢杆菌概述
        1.5.2 芽孢杆菌作用机制
        1.5.2.1 抗菌物质
        1.5.2.2 营养与空间竞争
        1.5.2.3 诱导系统抗性
        1.5.3 芽孢杆菌生防作用
        1.5.4 芽孢杆菌促生作用
    1.6 芽孢杆菌的发酵优化
        1.6.1 单因素优化
        1.6.2 Plackett-Burman试验
        1.6.3 响应面优化
    1.7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意义
        1.7.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土样及菌种
        2.1.2 盆栽用苗
        2.1.3 培养基
        2.1.4 试验试剂
        2.1.5 试验仪器
        2.1.6 引物序列
    2.2 试验方法
        2.2.1 病原菌的筛选
        2.2.1.1 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2.2.1.2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2.2.1.3 病原菌的致病性验证
        2.2.1.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2.2 拮抗菌的筛选
        2.2.2.1 拮抗菌的分离及纯化
        2.2.2.2 拮抗菌的初筛
        2.2.2.3 拮抗菌的复筛
        2.2.2.4 拮抗菌的抗菌谱测定
        2.2.2.5 拮抗菌的形态学观察
        2.2.2.6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测定
        2.2.2.7 拮抗菌的拮抗性能评价
        2.2.2.8 拮抗菌的促生指标检测
        2.2.2.9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2.2.3 盆栽试验
        2.2.3.1 接种体准备
        2.2.3.2 离体防治效果
        2.2.3.3 盆栽防治效果
        2.2.3.4 盆栽促生效果
        2.2.4 拮抗菌的发酵优化
        2.2.4.1 培养方法
        2.2.4.2 生长曲线测定
        2.2.4.3 检测方法
        2.2.4.4 单因素优化
        2.2.4.5 Plackett-Burman试验
        2.2.4.6 最陡爬坡试验
        2.2.4.7 响应面试验
        2.2.4.8 模型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的筛选
        3.1.1 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3.1.2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3.1.3 病原菌的致病性验证
        3.1.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2 拮抗菌的筛选
        3.2.1 拮抗菌的分离及纯化
        3.2.2 拮抗菌的初筛
        3.2.3 拮抗菌的复筛
        3.2.4 拮抗菌的抗菌谱测定
        3.2.5 拮抗菌的形态学观察
        3.2.6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测定
        3.2.7 拮抗菌的拮抗性能评价
        3.2.8 拮抗菌的促生指标测定
        3.2.8.1 解磷指标的测定
        3.2.8.2 产铁载体指标的测定
        3.2.8.3 IAA指标的测定
        3.2.9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3.3 盆栽试验
        3.3.1 植体防治效果
        3.3.2 盆栽防治效果
        3.3.3 盆栽促生效果
    3.4 拮抗菌的发酵优化
        3.4.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4.2 单因素优化
        3.4.2.1 碳源优化
        3.4.2.2 氮源优化
        3.4.2.3 无机盐优化
        3.4.2.4 正交试验
        3.4.2.5 温度优化
        3.4.2.6 pH优化
        3.4.2.7 发酵时间优化
        3.4.2.8 接种量优化
        3.4.3 Plackett-Burman试验
        3.4.4 最陡爬坡试验
        3.4.5 响应面试验
        3.4.6 模型验证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4)小麦茎基腐病菌消长规律及其病害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麦茎基腐病概述
        1.1.1 山东省小麦的生产现状
        1.1.2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1.1.3 小麦茎基腐病的症状
    1.2 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
    1.3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规律
    1.4 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1 样本采集
        2.1.2 供试试剂的配制
        2.1.3 实验使用仪器
        2.1.4 实验步骤
    2.2 假禾谷镰刀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步骤
        2.2.2.1 真菌DNA提取与标准品制备
        2.2.2.2 引物设计
        2.2.2.3 PCR检测引物特异性
        2.2.2.4 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特异性
        2.2.2.5 PCR检测引物灵敏度
        2.2.2.6 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灵敏度
        2.2.2.7 标准曲线建立
        2.2.2.8 土壤采集与DNA提取
        2.2.2.9 荧光定量PCR检测土壤假禾谷镰刀菌含量
        2.2.2.10 数据分析
    2.3 土壤类型和水分对盆栽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2.3.1 土壤类型对盆栽小麦苗期茎基腐病的影响
        2.3.2 土壤水分对盆栽小麦苗期茎基腐病的影响
    2.4 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
        2.4.1 不同小麦品种茎基腐病的发病情况
        2.4.1.1 室内盆栽试验
        2.4.1.2 大田试验
        2.4.2 小麦种植密度对茎基腐病发病的影响
        2.4.3 深翻、深松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2.4.4 肥料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2.4.5 小麦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2.4.6 生防菌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时间点病残体中病原菌的分离
    3.2 假禾谷镰刀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3.2.1 引物特异性检测
        3.2.2 引物灵敏度检测
        3.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4 不同种植条件下土壤中假禾谷镰刀菌动态变化
        3.2.5 不同耕作模式下不同土层深度假禾谷镰刀菌含量检测
    3.3 土壤类型和水分对盆栽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3.1 土壤类型对盆栽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3.2 土壤含水量对盆栽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4 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
        3.4.1 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
        3.4.1.1 室内小麦品种盆栽试验
        3.4.1.2 大田小麦抗病性鉴定
        3.4.2 种植密度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4.3 深翻、深松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4.4 肥料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4.5 不同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3.4.6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4 讨论
    4.1 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4.2 不同农业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
        1.1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分布
        1.2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
        1.3 小麦纹枯病发生原因
        1.4 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2 植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种类
        2.1 粮棉油料作物土传病原菌
        2.2 园艺作物土传病原菌
        2.3 中草药土传病原菌
        2.4 林木土传病原菌
    3 化感物质对植物土传病害的影响
        3.1 植株组织腐解/浸提物质中化感物质种类
        3.2 化感物质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优势菌群时空分布
    第一节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其致病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种类分布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2.3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玉米植株组织及土壤中禾谷丝核菌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2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
        2.2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3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2.4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
        2.5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beta多样性
        2.6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秸秆还田年限、病情指数相关性
        2.7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
        3.2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丰度
        3.3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体构成的变化
        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4 结论
第四章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第一节 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主要有机物质GC-MS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差异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节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过程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茎基部细胞菌丝侵染率的变化
        2.2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形态解剖学观察
        2.3 化感物质及禾谷丝核菌协同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2.4 化感物质胁迫下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节 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2 3-苯基-2-丙烯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3 邻羟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4 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以禾谷丝核菌为主
        1.2 纹枯病优势菌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差异显着
        1.3 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根际微生物群体构成向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方向转变
        1.4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助长了纹枯病的发生
    2 展望
        2.1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体构成相关性亟待明确
        2.2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迁移过程急需探明
        2.3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毒素的影响有待解析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6)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镰孢菌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及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大豆根腐病的病原物
    1.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研究进展
        1.2.1 致病菌种类
        1.2.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的危害
        1.2.3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生理生化特性
        1.2.4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发病影响因素
        1.2.5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的病原物鉴定
        1.2.6 致病性鉴定方法
        1.2.7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抗源筛选
    1.3 大豆抗根腐病QTL分析
        1.3.1 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
        1.3.2 遗传连锁图谱和遗传群体
        1.3.3 DNA分子标记类型
        1.3.4 QTL定位方法
        1.3.5 大豆根腐病抗性基因定位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接种鉴定
    2.3 病情调查
    2.4 幼苗性状考察
    2.5 数据统计分析
    2.6 性状的QTL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抗病性分析
    3.2 重组自交系群体根鲜重(RFW)分析
    3.3 群体茎叶鲜重(SFW)分析
    3.4 群体根冠比(RSR)分析
    3.5 群体株高(PH)的分析
    3.6 群体总根长(TRL)分析
    3.7 群体总根系表面积(TRS)分析
    3.8 群体根系直径(RAD)分析
    3.9 群体总根系体积(TRV)分析
    3.10 群体根尖数(RTN)的分析
    3.11 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3.12 性状的QTL分析
    3.13 QTL位点的候选基因分析
4 讨论
    4.1 重组自交系的抗性表现
    4.2 尖孢镰孢菌对重组自交系性状的影响
    4.3 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4.4 性状的QTL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7)霸王花腐烂病致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病原真菌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1.1.1 植物病原真菌除草剂概念及优势
        1.1.2 植物病原菌在研发除草剂上的应用现状
    1.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因子
        1.2.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
        1.2.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1.2.4 影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毒素的因素
        1.2.5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1.2.5.1 选育抗病良种
        1.2.5.2 在防治杂草上的应用
        1.2.5.3 在真菌分类上的应用
    1.3 霸王花腐烂病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
    2.2 供试植物
    2.3 供试仪器
    2.4 主要试验试剂
    2.5 培养基的配制
    2.6 试验方法
        2.6.1 霸王花腐烂病致病菌毒素滤液的制备与活性测定
        2.6.2 BWH-1菌株致病活性物质的初步筛选
        2.6.3 BWH-1菌株粗毒素除草活性测定液的制备
        2.6.4 BWH-1菌株毒素滤液作用植物的显微观察株电镜图
        2.6.5 BWH-1菌株毒素滤液——除草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分析
        2.6.5.1 热稳定性试验
        2.6.5.2 紫外线照射稳定性试验
        2.6.5.3 酸碱稳定性试验
        2.6.6 BWH-1菌株粗毒素除草生物活性测定
        2.6.6.1 BWH-1菌株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抑制活性
        2.6.6.2 BWH-1菌株粗毒素对杂草幼根、茎生长的抑制
        2.6.6.3 BWH-1菌株粗毒素对离体叶片的作用效果(针刺法)
        2.6.7 BWH-1菌株液体培养产毒条件优化
        2.6.7.1 培养基对BWH-1菌株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2.6.7.2 培养条件对BWH-1菌株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2.6.7.3 正交试验分析BWH-1菌株产毒最佳培养条件
        2.6.8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霸王花腐烂病致病菌毒素滤液的活性分析
    3.2 有机溶剂对BWH-1菌株致病活性物的提取效果
    3.3 BWH-1菌株毒素对植株组织作用的显微观察
        3.3.1 BWH-1菌株毒素对霸王花维管束组织作用的显微观察
        3.3.2 BWH-1菌株毒素对霸王花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作用的显微观察
        3.3.3 BWH-1菌株毒素对芦荟叶组织作用的显微观察
    3.4 BWH-1菌株毒素滤液的稳定性分析
        3.4.1 热稳定性
        3.4.2 对紫外线照射的稳定性
        3.4.3 酸碱稳定性
    3.5 BWH-1菌株粗毒素除草生物活性测定
        3.5.1 BWH-1菌株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3.5.2 BWH-1菌株粗毒素对幼根生长的影响
        3.5.3 BWH-1菌株粗毒素对茎生长的影响
        3.5.4 BWH-1菌株粗毒素对离体叶片的作用效果(针刺法)
        3.5.4.1 不同浓度粗毒素对离体叶片针刺的影响
        3.5.4.2 BWH-1菌株粗毒素针刺时间对叶片的影响
    3.6 BWH-1菌株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3.6.1 培养基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1.1 不同C源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1.2 不同N源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 培养条件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1 培养时间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2 培养温度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3 培养pH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4 接种量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5 光照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6 装液量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3.7 转速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2.8 外加霸王花茎浸汁对BWH-1菌株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3.6.3 正交试验分析产毒最佳条件
        3.6.4 BWH-1菌株产毒培养最佳组合的验证
4 讨论与结论
    4.1 BWH-1菌株毒素滤液的致病机制
    4.2 BWH-1菌株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测定
    4.3 BWH-1菌株的生长和产毒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5 本文创新点
    4.6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缩略词表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青稞病害研究进展
        1.1.1 青稞病害
        1.1.2 青稞茎基腐病害
    1.2 简单序列重复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1.2.1 SSR微卫星标记
        1.2.2 国外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1.2.3 国内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及其应用
        1.3.1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1.3.2 LAMP引物设计
        1.3.3 LAMP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1.3.4 LAMP检测技术的特点
        1.3.5 LAMP检测技术的应用
    1.4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1.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
        1.4.2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1.5 作物与病害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1 转录组学
        1.5.2 转录组学在作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地理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引物筛选
        2.1.3 基因组DNA提取
        2.1.4 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2.1.5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和电泳检测产物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1.7 燕麦镰孢菌的毒素化学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微卫星引物的SSR扩增结果
        2.2.2 燕麦镰孢菌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2.2.3 燕麦镰孢菌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
        2.2.4 燕麦镰孢菌不同种群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
        2.2.5 聚类分析
        2.2.6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分子变异的AMOVA分析
        2.2.7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毒素化学型
        2.2.8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毒素化学型地理分布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的方法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和材料
        3.1.2 菌株培养和基因组DNA提取
        3.1.3 病原菌ITS序列的扩增及LAMP引物的设计
        3.1.4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3.1.5 扩增结果判断方法
        3.1.6 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3.1.7 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体系的灵敏度验证
        3.1.8 田间发病组织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
        3.1.9 土壤中燕麦镰孢菌检测的灵敏度
    3.2 结果与分析
        3.2.1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3.2.2 特异性检测
        3.2.3 灵敏度验证
        3.2.4 田间发病组织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
        3.2.5 土壤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灵敏度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生理响应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
        4.2.2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的生理响应
        4.2.3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营养特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叶片及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生理特性和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5.1.4 溶液配制
        5.1.5 生理和生化指标测定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PRO含量的影响
        5.2.2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5.2.3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5.2.4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MDA含量的影响
        5.2.5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POD活性的影响
        5.2.6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CAT活性的影响
        5.2.7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SOD活性的影响
        5.2.8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青稞株高、根系长度和植株鲜重、根系鲜重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青稞与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在转录水平上的互作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样品采集
        6.1.3 RNA提取
        6.1.4 样品检测、文库构建及其质量控制和上机测序
        6.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6.1.6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6.1.7 SNP/INDEL分析
        6.1.8 差异表达分析
        6.1.9 新基因功能注释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燕麦镰孢菌对甘青2 号和NQK-01-03 株高、根长、植株鲜重和根鲜重的影响
        6.2.2 RNA质量检测
        6.2.3 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
        6.2.4 比对效率统计
        6.2.5 比对结果
        6.2.6 SNP位点统计
        6.2.7 新基因分析
        6.2.8 DEG SET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6.2.9 差异表达基因UNIGENE的注释数量和比例
        6.2.10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6.2.11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
        6.2.12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6.2.13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展望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图

(9)柑橘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柑橘及其病害研究概述
    1.2 柑橘炭疽病研究概述
        1.2.1 柑橘炭疽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1.2.2 柑橘炭疽病发病症状
    1.3 真菌毒素研究概述
        1.3.1 真菌毒素的分类
        1.3.2 病原菌的产毒条件
        1.3.3 病原菌毒素的制备及提纯
        1.3.4 病原菌毒素的生物测定
        1.3.5 病原菌毒素的应用
    1.4 炭疽菌属毒素研究现状
    1.5 柑橘采后病害控制概述
        1.5.1 杀菌剂防控
        1.5.2 拮抗微生物防控
        1.5.3 提高拮抗菌防治效果
    1.6 引言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胶孢炭疽菌最佳产毒培养基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毒素原液的制备
        2.2.2 培养基种类的筛选
        2.2.3 不同碳源对产毒的影响
        2.2.4 不同氮源对产毒的影响
        2.2.5 不同无机盐对产毒的影响
        2.2.6 培养条件的优化
        2.2.7 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生物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培养基种类的筛选
        2.3.2 不同碳源对产毒的影响
        2.3.3 不同氮源对产毒的影响
        2.3.4 不同无机盐对产毒的影响
        2.3.5 培养条件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其对柑橘显微结构和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制备方法筛选
        3.2.2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化学本质研究
        3.2.3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稳定性的研究
        3.2.4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显微结构的影响
        3.2.5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生理代谢的影响
        3.2.6 柑橘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提取方法筛选
        3.3.2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化学本质研究
        3.3.3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的稳定性研究
        3.3.4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显微结构的影响
        3.3.5 胶孢炭疽菌粗毒素对柑橘生理代谢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羟基苯甲酸对柑橘的抗病性诱导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柑橘果皮内对羟基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4.2.2 对羟基苯甲酸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测定
        4.2.3 对羟基苯甲酸对果实病斑扩展的抑制效果
        4.2.4 柑橘抗性酶的诱导及抗性物质的测定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在果皮内的变化
        4.3.2 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4.3.3 对羟基苯甲酸对果实病斑扩展的抑制效果
        4.3.4 不同处理对柑橘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4.3.5 不同处理对柑橘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10)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野生大豆研究进展
        1.1.1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现状
        1.1.2 野生大豆的起源和分类概述
        1.1.3 野生大豆抗病性研究
        1.1.4 野生大豆资源的创新利用
    1.2 大豆根腐病研究概述
        1.2.1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1.2.2 大豆根腐病病原种类及复合侵染关系
    1.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与利用
        1.3.1 产生毒素的真菌种类
        1.3.2 真菌毒素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1.3.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1.3.4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培养基毒素提取液的活性比较
        2.2.2 滤液对大豆胚根生长的影响
        2.2.3 不同方法提取的毒素比较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的致病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毒素滤液的热稳定性
        3.2.2 毒素对野生大豆胚根生长的影响
        3.3.3 毒素对幼苗的致萎蔫性
        3.3.4 毒素引起野生大豆根部的症状
        3.3.5 毒素对胚根恢复生长的影响
        3.3.6 毒素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物质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禾谷镰刀菌毒素处理后野生大豆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4.2.2 禾谷镰刀菌毒素处理后野生大豆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2.3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 POD 活性的影响
        4.2.4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 PAL 活性的影响
        4.2.5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 PPO 活性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禾谷镰刀菌毒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凋亡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菌种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野生大豆根冠细胞活性的影响
        5.2.2 DNA Ladder 检测结果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野生大豆 NBS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总 DNA 和 RNA 的提取
        6.2.2 目的条带的扩增
        6.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6.3 小结与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总结
        7.1.1 禾谷镰刀菌毒素的提取
        7.1.2 毒素的致病作用
        7.1.3 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物质代谢的影响
        7.1.4 禾谷镰刀菌毒素诱导的野生大豆根尖细胞凋亡
        7.1.5 野生大豆 NBS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2 讨论
    7.3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生毒素的条件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红鱼干中游离氨基酸介导TORC1信号通路对镰孢菌生长及T-2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D]. 邓义佳. 广东海洋大学, 2021(02)
  •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贝莱斯芽孢杆菌J-4对桃树根腐病的生防效果及其促生作用研究[D]. 成娜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小麦茎基腐病菌消长规律及其病害综合防治研究[D]. 李伟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D]. 赵绪生.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镰孢菌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及QTL分析[D]. 王立楠.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7]霸王花腐烂病致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D]. 牛宜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D]. 漆永红.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9]柑橘胶孢炭疽菌毒素的粗提取及致病性研究[D]. 黄小兰. 西南大学, 2017(02)
  • [10]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毒素对野生大豆幼苗根茎的影响[D]. 原丽. 河南科技学院, 2014(03)

标签:;  ;  ;  ;  ;  

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o xysporum)生长及产毒条件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