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研究

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研究

一、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状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扬[1](2021)在《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砷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具有活跃的化学性质和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因其赋存形态多变且环境毒理性强而被广泛关注。湖泊砷污染是当前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其污染来源、生物毒理与富集、生态响应和环境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水体中砷的循环、转化过程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沉积物中砷的赋存体系与迁移释放机制仍存在争议,微生物所参与的生物化学作用尚不明确,理论体系有待完善。阳宗海作为典型的深水高原湖泊之一,是流域数万居民的主要用水源,砷污染事件对湖泊功能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实施絮凝修复后湖泊是否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解决湖泊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选取阳宗海沉积物及湖水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质参数、粒度、碳酸盐、有机质、总砷、离子、重金属元素、亚砷酸盐和砷酸盐的含量、e DNA等指标,通过210Pb-137Cs测年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序列,探讨了砷的分布、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重建了湖泊污染历史,总结了二次污染和砷滞留的原因,评估了砷污染对生态造成的影响,讨论了应急措施、环境变化对湖泊自然演化与沉积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沉积平衡,总结了微生物参与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结果为解决湖泊当前存在的水安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基础,同时完善和补充了砷释放与迁移污染的过程和机制。论文研究结果与主要结论如下:1)查明了阳宗海水体砷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表层水体总砷含量低于底层水体,夏季水体中总砷含量明显低于冬季。夏季阳宗海砷的浓度由表层28.03μg/L增加至底层48.85μg/L,冬季,由表层的48.63μg/L增加至底层的55.35μg/L。夏季水体砷含量差异小,冬季呈现出南部略高于北部、湖岸高于湖心的趋势。砷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湖泊水化学和内源循环的影响。2)确定了阳宗海表层沉积物砷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总砷含量呈现点源污染和“深度控制”的分布规律。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在45.69-334.67 mg/kg之间。在湖滨南岸至湖盆一块区域出现了异常高值高达297-334.67 mg/kg,南部湖盆的在137.41-223.97 mg/kg之间,湖盆中部为89.75-113.42 mg/kg,湖盆北部为45.69-77.62 mg/kg,相同湖区内深水区的表层沉积物中砷含量低于浅水区。砷含量的空间性差异受湖泊地形、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和污染源的共同影响。3)明晰了阳宗海沉积物记录中砷的垂直变化特征。阳宗海沉积物岩芯记录中总砷含量先后呈现缓慢增加、快速增加、波动起伏、快速回落、保持平稳的趋势。总砷含量从35.44 mg/kg增加至281.17 mg/kg,后波动下降至82.35 mg/kg。PCA主成分分析显示,砷的沉积过程经历了区域-自然、流域-自然、流域-非自然、非自然状态四个阶段。砷的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4)揭示了阳宗海微生物群落对砷转化的影响。阳宗海不同湖区和沉积阶段内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阳宗海沉积物中最占优势的细菌门类始终是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的平均值为22.2%。厚壁菌(Firmicutes)、酸杆菌(Acidbacteria)、螺旋体(Spirochae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1.5-4.2%、2.4-4.2%、1.1-4.6%、3.4-8.2%、1.1-7.7%、2.1-5.6%之间。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与环境因子存在响应关系,微生物对砷迁移、转化是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应急措施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阳宗海当前水化学环境异常,水体含氧量低、透明度下降,并伴有酸化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富集大量有机质,同时沉积物砷污染危害与风险要明显高于水体砷污染,存在较大的生态隐患。水—沉积物界面的沉积与释放过程是砷滞留于阳宗海水体中的原因,当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迁移、释放机制,即As-HFO的还原水解、As-Fe S的氧化分解及离子竞争。湖泊砷污染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通过区域搬运的风化矿物是污染物的主要赋存形态,2000年后转变为流域三废输入,2009年后污染物通过絮凝沉降的方式进入到沉积物中,当前沉积物更多地反映了湖泊自身的内源循环,而非环境背景和流域状况等外源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导致阳宗海砷的迁移途径发生了三次转变,当前的沉积“伪平衡”现象是As-HFO和As-Fe S体系之间的平衡状态。当前沉积物中Agrobacterium、Desulfovibrio等DARPs,将砷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其异养代谢过程,直接导致砷酸盐被还原。Meiothermus作为HAOs,使用亚砷酸盐作用电子供体获取能量,导致亚砷酸盐被氧化,Bacillus、Shewanella作为ARMs,通过砷还原酶将砷酸盐还原为亚砷酸盐。

李炜[2](2021)在《云南省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矿产资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因此,进行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这对平衡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环境的关系也极其重要。本研究选取云南省矿产开发区,建立包含多因素的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原始值使用极差变换法消除量纲,通过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得到各矿产开发区分值,然后划分各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级别,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促进云南省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一方面,对于促进云南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云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经济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以此成果为依托,建立区域承载力评估、监测、预警系统,进而发布承载力监测预警报告。同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及制定国家宏观战策略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9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高,占矿产开发区面积的10.21%,主要分布在保山市、普洱市、昭通市、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和迪庆州;14个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占20.26%,主要分布在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和迪庆州;23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中等,占26.57%,主要分布在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州、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和怒江州;14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占32.76%,主要分布在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临沧市、红河州和迪庆州;8个矿产开发区的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占10.20%,主要分布在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大理州。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而且也可为其它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参考。

韩帅帅[3](2020)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成为社会和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而空间结构调整成为城市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的过度集聚会造成交通拥堵、生态空间锐减、污染集中排放和热岛效应等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人口的无序分散也可能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强调人口高密度集中的单中心结构和强调人口去中心化的多中心结构,哪一个具有更高的生态绩效?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关注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并不会直接影响生态,但是人口的分布可以通过影响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工业企业占据城市大量不透水面,是城市主要的污染源和热源,工业企业空间分布在其中承担的机制作用,是本文的第二个关注点。空间结构对空间尺度具有敏感性,例如,一个城市从市辖区尺度来看呈现人口单中心分布,但在市域尺度上观察可能会变成多中心格局,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城市生态绩效的判断。因此,本文的第三个关注点是比较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的差异性。鉴于以往研究中并未形成统一的城市生态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减污、增绿、防灾”三位一体的城市生态内涵框架,分别从市辖区和市域尺度研究了人口单中心和多中心结构对于空气污染、绿色空间和热岛效应的影响,并检验了工业企业空间分布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对于空气污染,市辖区尺度的人口单中心结构有利于降低PM2.5排放量,市域尺度的多中心人口分布有利于降低PM2.5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在尺度较小的市辖区中,单中心将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而在尺度较大的市域中,多中心将工业企业分散到副中心。由此可能导致,集中在市辖区中心的工业企业,通过知识溢出提高技术水平,邻近性可以共享环保设施,加之受到较高的环境规制从而降低了PM2.5排放量;而分散在市域的工业企业,将节省的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用于环保投入,且集聚在市域副中心的工业企业也会受集聚经济的影响,从而减少对外围地区的污染。第二,对于城市绿色空间,无论是在市辖区还是市域尺度,多中心的人口分布结构不仅有利于增加绿色空间的面积占比,还提高绿色空间的可达性。从机制实证看,人口多中心结构带来了市辖区和市域工业企业的去中心化。这可能产生两方面结果,一方面,城市中心(主中心)的不透水面会转化为绿色空间,而郊区(副中心)因为企业的集聚而经济增长,更有资金建设绿色空间,这都会促进绿色空间面积的增加。另一方面,多中心半径变得更小,加之密度的下降会提升交通效率,因此绿色空间的可达性也同时提高。第三,对于热岛效应,无论是在市辖区还是市域尺度,多中心的人口分布结构都有利于降低热岛强度。机制研究发现,多中心的人口结构将主要热源——工业企业从城市中心(主中心)转移到郊区(副中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市辖区和市域空间内中心和外围的温度差,进而降低热岛强度。总之,从城市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多尺度性看,并不存在单一的空间结构具有绝对高的生态绩效。在市域尺度上,多中心具有城市生态的整体最优绩效,而在市辖区尺度,单中心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多中心有利于提升绿色空间绩效,并降低热岛强度。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规划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框架上,区别于以往仅仅关注城市生态的某一要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内涵框架,能够代表城市生态的典型性和整体性,提供了对城市生态绩效研究的完整认知;在研究结果上,发现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空间结构能够统一地提高所有城市生态要素的绩效,要根据空间尺度和具体的生态问题选择合适的空间规划策略;在作用机制上,不同于以往文献关注交通的中介作用、以及定性的研究范式,本文聚焦于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并实证了其在空间结构和城市生态之间的机制传导。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城市空间治理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政策实践意义。中国的城市正在大范围地推广新城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城市的绿色空间绩效,同时降低热岛强度,但是对于市辖区尺度而言,单中心的人口结构更有利于提升空气质量。因此,“一刀切”地实施多中心规划具有生态风险,并不存在“包治百病”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案。在城市生态实践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生态问题、不同的空间尺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空间结构方案,以达到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绩效的目的。

杨鸿雁[4](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夏冰心,吉正元,韩新宇,张朝能,宁平,史建武[5](2020)在《玉溪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玉溪市主城区6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颗粒物(PM10)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颗粒物上载带的16种多环芳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溪市主城区PM10中的多环芳烃总浓度(∑PAHs)范围为2.83—78.30 ng·m-3,年平均值为(13.92±10.69) ng·m-3,其中工业区代表中的大营街(DY)采样点浓度最高,达到(16.15±11.57) ng·m-3.PAHs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利用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得出,PAHs的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排放和燃煤源(48.26%—63.66%)、生物质燃烧(16.1%—26.16%)、木材燃烧(16.1%—18.1%)和焦炭燃烧源(9.54%—11.36%).BaP等效毒性当量浓度(BaPeq)在秋冬季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限值2.5 ng·m-3.通过终身致癌风险模型(ILCR)评估PAHs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发现玉溪市大气颗粒物PM10中PAHs的儿童吸入风险均处于可接受范围,但在秋季的玉溪一中(YX),冬季的研和工业区(YH)和市监测站(SJ)采样点的成人健康风险水平还需加强防范.

宋雪燕,高丽枝,罗迪,邱飞,赵琦琳,陆轶峰[6](2020)在《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云南省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统计学方法及Arc GIS空间差异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空间离散系数等方法,对全省16个市(州) 2015—2017年33个环境监测站点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O3逐渐取代其他大气常规污染物成为首要污染物,其浓度变化范围为19~138μg/m3。云南省各市(州) O3浓度年变化呈现周期性,月度峰值集中出现在春季(3—5月);日变化呈单峰形,峰值集中在14:00—17:00。O3浓度的空间格局由纵向集聚为主转变为横向集聚为主,各集聚区交错分布,低值区由西北部转移到西南部; O3浓度增长率为正的区域集中于东北部和中部,面积约为20.81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4.29%,其余半环状区域增长率为负。迪庆州O3污染情况与其他市(州)明显不同,且受其他市(州)传输的影响较小。气象因子对O3浓度的影响随时间和地域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典型市(州)(迪庆州、丽江市、昭通市) O3浓度影响最大的为偏南风,影响的浓度区间为20~160μg/m3。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卢秀青[8](2020)在《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已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有毒物质As、重金属(Cd、Pb、Cu、Zn和Sn等)和二次气溶胶等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机能和器官有严重的致病危害。近年来,在国内外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为主的工业区域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研究发现,As的富集程度以及金属冶炼和二次气溶胶的污染贡献率远高于以其他工业为主的城市。在重点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大多采取推广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来减少污染。本研究以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解析大气PM2.5和PM10的污染来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9个采样点对大气PM2.5和PM10环境受体进行样品采样,分析了39种无机元素、9种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的质量浓度,运用富集因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比值法对其进行理化特征分析,采用PCA-MLR模型对大气PM2.5和PM10进行来源解析,进而提出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PM2.5和PM10污染防治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35.06±18.40μg/m3和42.65±27.13μg/m3;其中,春季受降水少、湿度小以及风速和气温低等气候影响,空气对流扩散作用较弱,大气PM2.5和PM10容易形成聚集,其质量浓度均在该季节最高,分别为50.79±20.67μg/m3和73.47±33.86μg/m3,其季节特征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采样期间,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均呈现出工业区采样点>非工业区采样点>背景点的空间特征。(2)研究发现,随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升高,有机物(OM)质量浓度的增长量远高于其他组分,是导致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升高的重要原因;无机元素中,工业类元素As、Cd和Pb含量的空间特征显着,在大气PM2.5和PM10中,工业区采样点的含量最高可以是非工业区采样点的6.44和23.80倍,是背景点的101.58和175.60倍;水溶性离子中,SO42-、NH4+和NO3-占77.98%和70.22%,二次光化学污染严重,大气PM2.5和PM10中NO3-/SO42-特征值均小于1,受到工业燃煤等固定燃烧源的影响显着;在有机碳(OC)中,二次有机碳(SOC)是OC的重要组分,SOC/OC特征值在工业区采样点均大于60%,表明二次有机污染严重,这与有色冶炼等工业活动中使用大量的工业燃煤和工业废气排放密切相关。(3)PCA-MLR复合模型解析出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PM2.5和PM10的主要人为来源为二次无机粒子和有色冶炼尘;在大气PM2.5中,PCA-MLR模型解析出二次无机粒子和有色冶炼尘的综合贡献率为50%~90%,其贡献率均在秋季最高,分别为57.96%和33.20%;在大气PM10中,PCA-MLR模型解析出二次无机粒子和有色冶炼尘的综合贡献率为30%~70%,其贡献率在秋季较高,分别为44.87%和27.16%;该地区冶炼等人为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细颗粒物PM2.5的影响较大。(4)不同采样点的大气PM2.5和PM10来源解析结果发现,在工业区采样点,有色冶炼尘的贡献率(20.49%和22.91%)远高于非工业区采样点(13.07%和8.41%),表明有色冶炼等工业活动排放了大量载带着重金属的烟尘进入空气中,对工业区较近的周边环境影响更大。(5)针对本研究有色冶炼集中区以有色金属冶炼活动为主要人为污染来源的结论,为改善该地区大气环境,建议开展以Pb、Sn、Al、Cu和Zn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结构转型,淘汰大气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实施有色冶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封闭管理,完善除尘系统的建设;发展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以及相关新兴产业,减少能源消耗;根据有色冶炼企业的分布,推广有色冶炼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前沿技术,实现有色金属行业大气污染排放的减少。

王敏[9](2020)在《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承载力是衡量土地资源承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科学依据,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整治,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约束条件。因此,对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便是学界和政府机构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共十九大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约束性作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文件的出台,更是强调区域土地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的山区大国,山区面积(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69%。云南作为我国山区的典型代表,山区面积占比94%。山地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深刻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人口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是云南山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地理学综合观出发,以云南为研究的空间载体,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为主的方法模型,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探讨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云南山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提供区域理论与实践的有益尝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承载力和土地开发优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土地综合承载力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论述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云南省基础环境特征,为科学合理的筛选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客观基础。第四章为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筛选构建集成云南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第五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以土地开发优化为目标,基于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空间分析法,从县域空间尺度,分析提出云南129个县(市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分区。第六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结合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就不足之处和后续可改进的地方进行说明,并展望今后可深化研究的方面。

邓靓[10](2020)在《云南高原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颗粒物对环境、气候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又特别复杂,尤其是化学组成城市之间差异较大,而水溶性离子又在颗粒物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研究水溶性离子的理化、污染特征及来源有利于深入了解细颗粒物对气候效应、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为政府部门提供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云南省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发展较好的工业城市。如昆明和玉溪,均为云南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主要以旅游业、烟草业、水泥制造业为主;蒙自、个旧、开远均为云南省典型有色冶金工业城市。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省大气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污染特性及来源,因此对云南省这五个城市采集的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得到以下结果:(1)昆明、蒙自、个旧、开远和玉溪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主要由于云南省夏季多雨,颗粒物浓度下降明显,但是开远市属于云南省三大干旱城市之一,因此夏季颗粒物浓度相对较高。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研究区域内各城市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2)昆明、蒙自、个旧、开远和玉溪等城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SNA占比均呈现春季高于其他三个季节的变化,说明水溶性离子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表明在春季云南省大气环境相比其他季节易受到污染。(3)NH4+在云南省大部分城市可能主要还是以(NH4)2SO4、NH4NO3形式存在,部分以NH4NO3、NH4HSO4形式存在。并且云南省大部分城市SO2向SO42-的二次转化反应较为明显,且SOR(硫化率)季节变化在春季最高。(4)污染期间各城市的水溶性离子浓度在颗粒物中均有显着增加,SIAs(二次离子之和)比例在昆明、蒙自、个旧、开远和玉溪分别为:85%、88%、79%、87%和89%,远远高出优良天时SIAs比例。污染过程中SO42-、NO3-和NH4+与风速均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其浓度值受风速的影响较大,表明风速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传输和扩散大气污染物。污染期间运用气团后向轨迹模型可知,云南省省内城市发生突发性及规律性的大气污染现象,主要与边境国家春种烧荒的传统有关。(5)本研究中各城市颗粒物NO3-/SO42-范围均在0.19~0.53之间,说明云南省大部分城市工业活动还是以燃煤为主。各城市NO3-/SO42-的季节变化整体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移动源的贡献高于其他三季。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城市在春季颗粒物中NH4+与CI-、NO3-、K+、SO42-都有比较高的相关系数,说明NH4+来源广泛,不仅来源于土壤,还可能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及生物质燃烧。在冬季,Ca2+与Mg2+大多都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在冬季有相似的来源,其他季节Ca2+与Mg2+的来源可能不同。通过主成分法分析研究区域七个城市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来源,结果发现昆明市春、冬季水溶性离子来源总体相似,蒙自、个旧、开远和玉溪在春、秋季水溶性离子来源总体相似。表明水溶性离子的来源在不同城市季节变化较明显,可能与当地能源结构和气象因素有关。总的来说,云南省大部分城市水溶性离子来源均以二次源、生物质燃烧、煤燃烧、土壤及扬尘源等为主。

二、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状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砷的基本性质和赋存形态
        1.1.2 砷的毒理、毒性
        1.1.3 砷污染来源
        1.1.4 砷的迁移与赋存特征
    1.2 水体砷污染研究进展
        1.2.1 湖泊砷污染
        1.2.2 砷的转化与释放
        1.2.3 砷循环与迁移机制
        1.2.4 阳宗海湖泊及污染研究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
        2.1.2 土地利用及植被状况
        2.1.3 流域水文及侵蚀状况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流域环境污染现状
        2.3.1 水环境污染
        2.3.2 砷污染事件
第3章 阳宗海水化学与砷的迁移释放
    3.1 水样采集与检测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2 样品分析测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文特征
        3.2.3 水化学环境
        3.2.3.1 离子含量
        3.2.3.2 离子组分
        3.2.3.3 砷的变化规律
    3.3 讨论
        3.3.1 水体砷滞留现象及原因
        3.3.2 絮凝吸附HFO体系下砷的迁移释放机制
    3.4 小结
第4章 阳宗海砷的沉积特征与其循环平衡
    4.1 表层沉积物采集与检测方法
        4.1.1 沉积物样品提取
        4.1.2 元素含量
        4.1.3 粒径组分
        4.1.4 有机质
    4.2 数据分析及评估方法
        4.2.1 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PLI(Pollution Load Index)
        4.2.2 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
        4.2.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表层沉积物砷的分布特征
        4.3.2 沉积环境
        4.3.3 沉积物污染类型与污染等级
        4.3.4 生物致毒性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估结果
        4.3.5 污染来源分析
    4.4 讨论
        4.4.1 氯化铁絮凝吸附法的生态环境风险
        4.4.2 As-Fe S和 As-HFO迁移平衡和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沉积物记录的阳宗海砷污染历史
    5.1 岩芯提取与分析方法
        5.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5.1.2 样品预处理
    5.2 样品分析
        5.2.1 元素定量检测
        5.2.2 元素扫描
        5.2.3 ~(210)Pb和~(137)Cs年代学分析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XRF微区扫描结果
        5.3.2 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
        5.3.3 钻孔沉积物各代用指标垂向变化特征
        5.3.4 有机质、粒度和碳酸盐
        5.3.5 富集因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5.4 讨论
        5.4.1 阳宗海的环境变化过程
        5.4.2 阳宗海污染历史
        5.4.3 砷的沉积“伪平衡”状态
    5.5 小结
第6章 阳宗海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涉砷影响
    6.1 准备材料与提取方法
        6.1.1 实验设备与及试剂配备
        6.1.2 总DNA提取
    6.2 16srDNA测序和分析方法
        6.2.1 PCR扩增DNA序列
        6.2.2 凝胶电泳分离与生物分析
        6.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6.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6.4 讨论
        6.4.1 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影响
        6.4.2 砷迁移机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云南省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1.2.1 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
        1.2.2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1.2.3 研究方法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经济社会
    2.3 矿产资源现状
    2.4 矿产开发区情况
第三章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1.1 评价指标体系
        3.1.2 指标选取
        3.1.3 确定评价单元
    3.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综合评价模型
第四章 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4.1 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单因子评价
        4.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1.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1.3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4.1.4 社会经济资源承载力评价
        4.1.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4.1.6 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4.1.7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4.2 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4.2.1 评价指标值的预处理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2.3 综合评价值的求解
        4.2.4 综合评价结果
        4.2.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发展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云南省各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原始值
附表2 云南省各矿产开发区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标准化值

(3)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问题
        1.1.1 现实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一:城市生态绩效评价的内容
        1.2.2 研究思路二: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研究的概念框架
        1.2.3 文章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与贡献
第二章 文献评述与理论框架
    2.1 文献评述:基于理论视角
        2.1.1 空间结构相关经典理论回顾
        2.1.2 空间结构对工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
        2.1.3 工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
        2.1.4 工业企业空间分布作为影响机制的必然性
    2.2 文献评述:基于实证视角
        2.2.1 空间结构对空气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2.2 空间结构对绿色空间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2.3 空间结构对热岛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研究不足
    2.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2.3.1 理论框架
        2.3.2 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假说
        2.3.3 机制研究假说
    2.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空间结构的特征与基本事实
    3.1 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与特征
        3.1.1 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
        3.1.2 空间结构的特征
    3.2 空间结构的研究单元与数据
        3.2.1 研究单元:市辖区与市域
        3.2.2 研究的子单元
        3.2.3 数据来源
    3.3 空间结构的测度
        3.3.1 市辖区尺度
        3.3.2 市域尺度
    3.4 空间结构的基本事实描述
        3.4.1 市辖区空间结构现状与演化
        3.4.2 市域空间结构现状与演化
    3.5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空间结构与空气污染
    4.1 引言
    4.2 空气污染的时空演变
        4.2.1 空气污染物的数据介绍
        4.2.2 空气污染的基础事实描述
        4.2.3 空间结构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4.3 模型、变量与估计结果
        4.3.1 模型介绍与变量说明
        4.3.2 基本结果
        4.3.3 稳健检验
        4.3.4 机制检验
    4.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空间结构与绿色空间
    5.1 引言
    5.2 绿色空间的时空演变
        5.2.1 绿色空间的数据来源与指标设计
        5.2.2 绿色空间的基础事实
        5.2.3 空间结构与绿色空间的关系
    5.3 变量与模型结果
        5.3.1 变量选取
        5.3.2 基本结果与稳健检验
        5.3.3 机制检验
    5.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空间结构与热岛效应
    6.1 引言
    6.2 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
        6.2.1 热岛效应的空间尺度性
        6.2.2 热岛强度计算的数据来源
        6.2.3 热岛强度的基础事实
        6.2.4 空间结构与热岛强度的关系
    6.3 变量与模型结果
        6.3.1 变量选取
        6.3.2 基本结果与稳健检验
        6.3.3 机制检验
    6.4 本章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城市生态绩效综合分析
    7.2 研究结论
    7.3 政策启示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Citespace中英文文献分析设定
附录2 市辖区和市域的样本城市
附录3 集中指数、集聚指数的计算方法说明
附录4 空间结构对水污染的影响
附录5 空间结构对平均温度的影响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1.3.1 自然概况
        1.3.2 社会经济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2.1 前言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水质理化指标
        2.3.2 浮游植物样品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5 讨论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3.1 前言
    3.2 研究地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沉积岩芯柱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地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4.5 讨论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玉溪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采样点设置
    1.2 样品采集
    1.3 样品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1 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浓度水平
    2.2 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特征
    2.3 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的谱分布
    2.4 来源解析
        2.4.1 特征比值法
        2.4.2 主成分分析
    2.5 健康风险评价
3 结论(Conclusion)

(6)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云南省O3污染概况
    2.2 时间变化趋势
    2.3 空间分异特征
        2.3.1 空间差异
        2.3.2 市(州)差异
    2.4 O3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2.4.1 气压
        2.4.2 气温
        2.4.3 相对湿度
        2.4.4 风速
        2.4.5 风向
3 结论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有色冶炼工业区大气污染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能源结构
        2.1.4 大气污染现状
    2.2 采样点的设置
    2.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3.1 环境空气样品采集
        2.3.2 质量控制
        2.3.3 样品分析
    2.4 数据分析方法
        2.4.1 富集因子法(EF)
        2.4.2 相关性分析法
        2.4.3 PCA-MLR模型
第三章 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分析
    3.1 PM_(2.5)上化学组分特征
        3.1.1 PM_(2.5)中无机元素特征
        3.1.2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3.1.3 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特征
    3.2 PM_(10)上化学组分特征
        3.2.1 PM_(10)中无机元素特征
        3.2.2 PM_(10)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3.2.3 PM_(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解析
    4.1 基于PCA-MLR模型源解析的季节特征分析
        4.1.1 主成分分析(PCA)
        4.1.2 PCA-MLR模型分析结果
    4.2 基于PCA-MLR模型源解析的空间特征分析
    4.3 大气污染防治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奖情况

(9)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2.2.2 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进展
        2.2.3 相关研究评述
第3章 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
    3.1 自然资源环境特征
        3.1.1 地理区位条件特殊
        3.1.2 自然环境错综复杂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3.2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3.2.1 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3.2.2 社会发展进程总体平稳
        3.2.3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3.3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3.3.1 国土面积相对较大
        3.3.2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3.3.3 梯度分布差异明显
第4章 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
    4.1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4.2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
    4.3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4.3.1 土地梯度承载力本底评价
        4.3.2 土地梯度承载力状态评价
        4.3.3 土地梯度承载力潜力评价
        4.3.4 土地梯度承载力综合评价
    4.4 土地梯度承载力影响因素
第5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
    5.1 土地开发优化方法构建
        5.1.1 三维魔方法
        5.1.2 聚类分析法
        5.1.3 二维关联矩阵法
    5.2 土地开发优化结果分析
        5.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5.2.2 土地利用发展分区
        5.2.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第6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6.1 因地制宜发展,差别化制定政策
    6.2 优化空间布局,切实保护耕地
    6.3 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6.4 “三效”均衡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云南高原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气颗粒物特征及来源
        1.1.2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2.1 样品采集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研究区域采样点位信息及周边情况
    2.2 采样仪器和滤膜处理
    2.3 样品分析
    2.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第三章 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
    3.1 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
        3.1.1 昆明市PM_(1.0)、PM_(2.5)和PM_(10) 质量浓度变化
        3.1.2 蒙自市、个旧市和开远市PM_(2.5)和PM_(10)质量变化
        3.1.3 玉溪市PM_(2.5)和PM_(10)质量变化
    3.2 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3.2.1 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水平及季节变化特征
        3.2.2 NH_4~+、NO_3~-和SO_4~(2-)存在形式
        3.2.3 硫化率和氮化率比值
第四章 污染期间水溶性离子的变化特征
    4.1 污染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水平及占比
    4.2 污染期间水溶性离子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4.3 污染期间气团后向轨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溶性离子的来源解析
    5.1 NO_3~-/SO_4~(2-)比值
    5.2 水溶性离子相关性分析
        5.2.1 昆明市
        5.2.2 蒙自市
        5.2.3 个旧市
        5.2.4 开远市
        5.2.5 玉溪市
    5.3 水溶性离子来源解析
        5.3.1 昆明市
        5.3.2 蒙自市
        5.3.3 个旧市
        5.3.4 开远市
        5.3.5 玉溪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及获奖情况

四、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状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 张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矿产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 李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绩效研究[D]. 韩帅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玉溪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J]. 夏冰心,吉正元,韩新宇,张朝能,宁平,史建武. 环境化学, 2020(08)
  • [6]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J]. 宋雪燕,高丽枝,罗迪,邱飞,赵琦琳,陆轶峰. 中国环境监测, 2020(04)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 卢秀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D]. 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云南高原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D]. 邓靓.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玉溪市环境空气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