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革的影响

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革的影响

一、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姜泽林[1](2017)在《自然资源丰裕度、制度锁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兼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破解“资源诅咒”的制度性思路》文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拥有丰裕的能源、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便具备了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但是20世纪以来,一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而一些资源比较贫瘠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经过对此现象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资源诅咒”假说,认为丰裕的资源会阻碍地区经济的增长。关于“资源诅咒”的诱因,解释众多,例如:荷兰病、挤出效应等,但是本文认为制度是“要害”因素,因为在特定资源产权的安排下,自然资源会诱发贪污腐败的寻租行为,弱化了一国或一地区的制度质量,这种制度的弱化是“资源诅咒”的根源所在。总体上,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然而资源禀赋的区际差异依然很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目前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发展却没有稳步推进,相反在市场经济中迟滞不前,东北的“困顿”、西部的“低迷”是其中的主要表现。基于制度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对自然资源禀赋、制度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概率投票模型,得出了如下三条推论:第一,制度与经济增长存在关联,不好的制度会造成经济产出的降低;第二,劳动力向资源型行业转移会阻碍经济增长,即“荷兰病”会发生;第三,最重要的推论3表明:制度的锁定效应导致了“资源诅咒”的悲剧发生,即制度若被锁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质量低劣的制度会导致“资源诅咒”现象越演越烈,而只有当制度质量突破某一临界值,“资源诅咒”效应才能被制度削弱。为了验证理论假说,构建了计量模型,对全国样本,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主要有:第一,丰裕的自然资源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即“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是成立的,并且“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第二,制度对全国范围内所存在的“资源诅咒”存在强烈的制约作用,表现为:较低的市场分配资源程度、较低的产权多元化程度、较低的市场开放程度和较高的腐败程度导致了较低的经济增长绩效,市场分配资源程度、产权多元化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的降低及腐败程度的提高均会加剧“资源诅咒”效应;第三,制度对四大板块所存在的“资源诅咒”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第四,我国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存在“荷兰病”效应,而不能确定东北地区是否存在“荷兰病”效应。本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改变资源密集型地区的制度锁定被动局面,本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推动资源型城市制度建设;(2)完善资源型产品市场和产权体系;(3)加大资源领域的腐败治理力度。最后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论,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列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资源价格波动、资源税制改革与“资源诅咒”的问题;空间状态下制度变迁与“资源诅咒”的系列问题;制度与供给侧改革问题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与供给侧改革问题。

薛继亮[2](2012)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自从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功能和发展途径都发生了显着的根本性变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结合逐渐构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也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在功能上具有很大的重合。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依靠兴办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集体经济有过较快的发展时期,如“苏南模式”、“诸城模式”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行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过去直接兴办集体企业,转变为主要发展集体物业和实施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在提供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为化解当前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关键。而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从集体经济发展的起源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产生、发展、曲折、复苏、增长、调整以及完善的演化过程。从集体经济发展的形态来看,有中心城区的集体经济、郊区的集体经济和农区的集体经济;从区域分布来看,又分为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从发展的组织形态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一种历史演化和现实使得寻找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面临较大的挑战。对此,本文从分工不足、契约不完全和市场发育不均衡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假设出发,深入探索农村能人型、政府主导型和契约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并解释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探索传统农区和近郊以及城中村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机制,最后在总结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分工、市场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三大原因。多样化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在不改变公有制经济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使农村集体经济公有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形成了多种实现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2)农村能人成长具有典型的外生特征,但是内生性的农村人才成长机制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方面,农村能人人力资本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农村能人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分离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激励和弥补市场失灵,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剥离。从这两个角度,提出了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MBO)和建立“职业村长”市场等两条能人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实现路径。(3)从农业园区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视角探索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农业园区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集群的集聚性和扩散性可以为农民创业提供便利的场地及其他基础设施,可以形成资本、资源的集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容易产生样板的示范效应,鼓励和激励农民创业;通过对蒂布特模型的验证发现:集体经济和政府公共支出的差异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区域差异导致当前农民的跨区域迁移,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要关注社会公共服务。(4)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发现,农业前向一体化程度在食品制造业和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中最高,农业产业后向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食品制造业。这就需要农业发展要立足这些产业,进行农业模块化分工,促进农业产业合作发展,最终形成现代化大农业。从组织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得出农业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由交易效率决定的,但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质决定了组织和农户合作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合作,更是监督合作。监督合作的缺失是组织和农户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敲竹杠行为泛滥的原因。因此,完善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主体的契约观。(5)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化解国家对集体土地权利的限制和集体对土地权利的争取和保护的产权分配以及农户以何种方式把土地以其价值参与到农村社区合作社中来。考虑到未来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可能会涌入农村和农业,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可能会出现某些国有化特征。未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可能会围绕发展循环农业,实行中央管农垦和超大型龙头企业,省管大宗农产品基地和大型龙头企业等一定程度的国有化来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朱妍[3](2010)在《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经济的发展中,城市和城市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影响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心城市和城市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世界各国都在城市化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我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应采取何种城市化模式成为我国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吸收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和阿瑟的路径依赖思想,利用了迪克斯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建立了一系列模型,将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外部经济等因素纳入到了一般均衡的框架之中,使我们能够真正地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研究空间现象。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从内生的角度探讨城市的出现、发展、分异和城市体系演变的内在作用关系以及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流动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劳动者向高收入和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聚集力和分散力同时起作用,聚集力的根源来源于城市内部的大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靠近城市市场使劳动者节约生活成本,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用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促使劳动者向城市聚集。分散力一方面来源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而导致的市场拥挤效应。另一方面来源于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附和农产品的运输成本。本研究在回顾产业聚集和城市发展的传统理论并梳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脉络的基础上,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沿用藤田、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建立的市场潜能函数,解释城市出现和持续的内在机制,探讨单一城市的稳定性、新城市出现的条件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讨论了劳动力有限流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解释了城市间产业差异形成的直接动因和内在机制以及城市间产业差异的逆转,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新城市的出现或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都受人口规模的变化以及企业和劳动力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如果人口规模小,则新城市的形成比较困难;如果人口规模大,则原有城市体系容易被破坏,容易形成新的城市。当在近距离范围内存在两个大城市时,如果两个城市之间没有形成生产的高度分工,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争夺资源的竞争将是很激烈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市规模的大小。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人口规模较小时,如果出现新城市,那么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产业活动的密度都小。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城市范围和人口规模不断增大,而且呈现加速扩大趋势,原有城市的优势得到不断强化,稳定性增强。随着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城市化在一段时期内表现为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密度的提高。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大城市主导型模式将成为主要的城市化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业产品的运输成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性是影响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率不断增大,城市化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城市人口由高密度居住向低密度居住转变。随着工业品运输成本的提高,聚集力不断增强,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居住密度提高,随着农产品运输成本的提高,城市化过程中的分散力增强,城市的范围、城市总人口和城市化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无论考虑哪种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障碍都是限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障碍越大,城市化的进程越缓慢。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资本积累、技术外溢是造成城市之间产业份额差异的直接原因。即使劳动力在城市间不流动,企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也会导致产业的集聚和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通过控制贸易自由化和知识溢出效应可以调整在城市之间的一体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的规模。两个城市相对工资的差异和税收竞争可以促进产业在城市之间的扩散,不过这种扩散是有条件的。经过实证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中上海的首位度较高,但是其他高位次城市规模不很突出,中间位序的城镇较多,中小城市比重大。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可知,新经济地理学广泛关注的变量工业品支出份额、工业品贸易成本和农产品贸易成本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有很强的解释能力,进而通过工业品支出份额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可以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水平产生影响。

李雁南[4](2009)在《基于超产权论的乡镇企业制度形成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乡镇企业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人瞩目。至今,乡镇企业能否实现良好的发展,对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仍然至关重要。由于企业的制度状态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乡镇企业的制度问题,尤其是集体乡镇企业“模糊”产权制度的成因、绩效及变革,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诸多关注。由于学者们的研究多基于产权论的观点,并过于强调企业内部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的生成与作用。因此,所得出的结论常常局限于乡镇企业的内部产权制度问题,解决的方案也多为产权私有化改革,然而当改制后效果并不理想,仍有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就缺乏更为系统的理论指导了。对此,上个世纪末英国学者提出的超产权论,较好的弥补了产权论的局限性。为此,本文将以超产权论为基本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乡镇企业的制度问题。论文将首先结合竞争理论、激励理论等,并借助于丰富的文献资料及数据,对超产权论的分析框架进行细化及补充,构成适合于企业治理机制研究的更为系统化的,并易于分析的理论框架,然后以此来分析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绩效及变革原因。最后,为乡镇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企业的治理机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对竞争的适应度,企业特定制度的形成与变革是企业为适应竞争、提高绩效使然。因为竞争的规则及激烈程度对经理利润收益激励机制、经理聘选机制及资本财务机制三方面功能的实现方式及效果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此外,企业这三个基本治理机制在完善各自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产生着影响,而这种影响有时是互补的,有时却对企业的产权构成提出了矛盾的需求,体现出一定的替代性。因此,基于完善后的超产权论的企业制度分析框架,能够使我们突破产权论的局限性,将企业制度的分析建立在企业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的实现上,而不是局限于一种调整治理机制的手段——产权划分上。由此,不仅能够对大多数改制的集体乡镇企业制度绩效及变革做出解释,而且能够对早期集体乡镇企业的成功发展及之后少数始终坚持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同一种功能的实现可以有多种方法,基于多种产权制度,而产权的模糊是否是障碍则应视其是否阻碍了对企业基本治理功能的改善。因此,中国的乡镇企业至今仍然呈现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各有千秋的局面。而未来产品及要素市场竞争规则的统一(即市场化程度的高度发展)将有利于企业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更广泛的产权构成选择中去完善治理机制,这将对企业治理机制各功能的完善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总之,要使我国的乡镇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使其内外部治理机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胜,需要企业和政府双方面的努力。

叶勤良[5](2005)在《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以苏南模式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通过对苏南模式制度发展历史的剖析,研究政府行为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安排的作用。政府是制度最大的供给者,政府在提供制度安排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会考虑社会效益和社会稳定。政府通过引导诱致性制度变迁和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方式的混合使用,以制度平衡社会各方,在市场化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避免了农村经济革命性变革导致政府治理危机的局面。围绕这一核心线索,本文的研究步骤如下: 首先,导论部分,在清理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学术成果以及自己多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核心线索,即从苏南模式发展历史上的两次制度变迁为分析依据,揭示地方地府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不同的制度变迁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证社会治理稳定,印证了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统一关系的正确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假设,然后再围绕这一理论假设,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架构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其次,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廓清本论文在研究分析时所需要运用的概念,“制度及制度变迁”、“苏南模式”、“政府行为”是本论文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关键词,在研究苏南模式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时,对这三个词的有关概念进行阐述是有必要的,特别是给予政治学诠释,更是便于论文的研究与阐述。 再次,以政府行为为线索,通过历史、比较、实证的研究分析,揭示出基层政府在农村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即政府引导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出于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组织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其混合运用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目的是为了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市场化过程中,确保社会治理的稳定;同时,通过与温州模式的比较和无锡县的实例分析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而且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政府这种作用愈益明显而不可缺少。这些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的第二到第四章。 论文的最后一章,分析研究政府、社会、市场与制度的关系。政府的目的是发展,社会要发展,市场也要发展,而发展的支撑框架是有效且相对较优的制度安排。构建平衡协调的制度框架,是现实社会对政府提出的要求,政府的制度安排以及对制度变迁方式的运用,保证经济革命性变革的同时政权治理基础的稳定。国家市场化过程中,以政府为主的这种制度安排,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显着特色,是行之有效的,本论文将这样的政府概称之为“发展型政府”。 正是由于苏南模式是中国特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模式,所以,苏南模式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特别是从政治学角度来研究苏南模式,在

邵明纬[6](2005)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发展需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收入需要农民就业增加。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往研究在强调转移的同时,不仅认识到转移对整体经济及农村非农城市化发展的贡献,也大都认识到并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发展的支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需要并大体上有助于农村经济积极发展。我们应该利用这种经济现实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因此,重新认识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使二者协调进行,对劳动力良性转移和农村非农化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政策指导意义,也符合现阶段劳动力转移特点。 本文首先从文献综述和现状描述的对比中提出问题,并对要素状况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介绍由要素数量、质量等所决定的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说明经济发展必然改变生产的技术状况,产生对要素的节约、替代效应和对要素质量要求的变化。从而说明经济和要素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投入要素,劳动力转移自然属于要素配置范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自然是为实现农村经济有效发展并最终实现农村非农城市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也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理论上,二者协调发展是必要的。以往理论研究以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都说明农村经济积极发展并与这种转移相协调的必要性。之后,论述了农村人力资本增加、农业发展、农村非农分工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着重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指出农村技术进步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之源,得到启示:以适应性技术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农村适应性技术进步的多样性决定劳动力转移以至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并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和分工-就业演进的微观协调机制;也通过个案调查分析实证了本研究思想。最后明确本文的中心结论:在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李冬梅[7](2004)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研究 ——以浙江省农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目前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对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概念、制度结构的构成、演进、功能以及制度结构的效率,采用静态与动态、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从创新理论出发,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科学的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是分析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理论前提。通过理论评述,笔者认为:应该从系统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来分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农业园区的发展中,更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 其次,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结构理论为指导,对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的构成进行了层次性分析。笔者认为,根据不同制度安排在农业园区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将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分为基础性制度、重大性制度和辅助性制度三个层次。基础性制度是指对农业园区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包括激励性的产权制度和竞争性的市场制度。重大性制度是指对农业园区的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制度,包括园区的经营制度(园区的运作主体)、园区内部的研究与开发制度、政府对园区的资助与税收优惠制度、园区的资金筹集制度等。辅助性制度是指对农业园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虽然要弱于前两者或虽然作用较大却是以非正式制度形式存在的制度。这种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层次性分析有利于对不同的农业园区进行横向的比较。 第三,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的理论为指导,对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从动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又是一个人为设计的过程。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是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演进的根本原因,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是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演进的“助推器”。在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中,国家(政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政府的制度供给促进了农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点及规律又对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功能的理论,研究了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功能。虽然促进农业园区发展的各种制度安排复杂多样,作用各异,但是其核心功能在于对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激励。农业园区制度结构这一核心功能是通过次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研究一一以浙江省农业园区为例级功能即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性内在化以及为合作创造条件等功能来实现的。 第五,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效率理论出发,用技术效率的非参数估计模型和回归方程模型分析了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效率。分析结论说明,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配置状况,特别是目前来讲,在制度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农业园区产权制度的安排。 最后,对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进行了总结性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李鹏飞,郑江淮[8](2003)在《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改制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要完整地理解这一过程,不但需要关注行为主体所面对的制度环境,还需要认识行为主体所掌握的生产技术。从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技术因素这一角度对此过程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资本产出弹性、技术进步和企业家的才能等对产出的贡献这些企业内部因素对改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资源丰裕度、制度锁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兼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破解“资源诅咒”的制度性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难点、边际创新
        1.3.1 本文的研究难点
        1.3.2 本文的边际创新
第2章 概念、基本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2.1.1 自然资源丰裕度
        2.1.2“资源诅咒”
        2.1.3 制度与制度锁定效应
    2.2“资源诅咒”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资源诅咒”存在性的研究综述
        2.2.2“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介:制度—“资源诅咒”的核心
第3章 自然资源、制度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概况及经验分析
    3.1 中国地区自然资源概况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的制度概况
    3.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概况
    3.4 制度与“资源诅咒”的经验分析
        3.4.1“资源诅咒”的经验分析
        3.4.2 制度—“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经验分析
第4章 引入制度要素的“资源诅咒”理论模型分析
    4.1 基本模型
    4.2 政治家与选民的行为选择
    4.3 小结
第5章 制度与“资源诅咒”的实证检验
    5.1 计量方程模型的构建
    5.2 数据来源与具体变量说明
        5.2.1 数据来源
        5.2.2 具体变量说明
        5.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2.4 四区域主要变量的散点图
    5.3 共线性检验与平稳性检验
        5.3.1 共线性检验
        5.3.2 平稳性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6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破解“资源诅咒”的制度性思路
    6.1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
        6.1.1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渊源
        6.1.2 供给侧改革的现实依据
    6.2“资源诅咒”进入供给侧改革框架的逻辑分析
    6.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破解“资源诅咒”的制度性思路
第7章 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1.5.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2.1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经济形式区别
        2.1.1 农村集体经济的宪法基础和产权基础
        2.1.2 合作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组织渊源
        2.1.3 集体经济起源于合作经济
        2.1.4 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差异
    2.2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中国式融合
        2.2.1 契约型组织(企业、合作社)模式
        2.2.2 政府主导的社区股份制
        2.2.3 能人主导的农业产业模式和村庄治理模式
    2.3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存在的原因与假设
        2.3.1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根本原因
        2.3.2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假设
第三章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现实
    3.1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实现形式发展历程
        3.1.1 农业互助合作的渊源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
        3.1.3 人民公社时期
        3.1.4 农村改革时期的新型合作化
        3.1.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3.2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现实
        3.2.1 农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
        3.2.2 资产与负债
        3.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
    3.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可持续问题
        3.3.2 农村集体债务化解问题
        3.3.3 农村集体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3.4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模式
        3.4.1 土地流转下的农民自主模式——陕北孟岔模式
        3.4.2 县域经济下的政府组织+农户运行模式
        3.4.3 循环产业园区模式
        3.4.4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4.5 杨凌高新示范园区模式
        3.4.6 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比较
第四章 农村能人主导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4.1 内生型中国农村能人成长机制
        4.1.1 农村能人的能力
        4.1.2 农村能人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4.1.3 农村能人成长的干中学模型
        4.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4.2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一般均衡研究——经营能力、个人财富与 集体资产
        4.2.1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基本模型
        4.2.2 个人财富和集体资产的均衡:多目标博弈
        4.2.3 民营和集体的选择:博弈均衡
        4.2.4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一般均衡持续措施
    4.3 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4.3.1 村级集体企业 MBO 的理论基础
        4.3.2 村级集体企业的发展演变
        4.3.3 模型设计和数据来源
        4.3.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4.4 “职业村长”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4.4.1 村长能力及其构成
        4.4.2 村长、组织能力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型
        4.4.3 职业村长促进集体经济实现
    4.5 农民集群创业
        4.5.1 农业集群
        4.5.2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优势
        4.5.3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演进
        4.5.4 农民集群创业的培育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5.1 农业园区模式
        5.1.1 农业园区的研究基础
        5.1.2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要素构成及其作用
        5.1.3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实践——以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园为例
    5.2 基于社会服务功能视角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
        5.2.1 政府与公共产品供给
        5.2.2 蒂布特(Tiebout)模型及其扩展
        5.2.3 蒂布特扩展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5.3 完善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建议
第六章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6.1 宏观契约观的农业产业一体化
        6.1.1 农业一体化研究基础
        6.1.2 理论与方法
        6.1.3 样本说明与数据来源
        6.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6.2 产权异化、微观一体化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6.2.1 产权异化
        6.2.2 新型组织的出现
        6.2.3 新型组织模块化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创新
    6.3 分工演进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发展
        6.3.1 散户生产到农业产业合作
        6.3.2 实证研究
    6.4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治理:监督与合作
        6.4.1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基础
        6.4.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合作模型
        6.4.3 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户的双重违约
        6.4.4 监督合作的提出与实现
第七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及其发展趋势
    7.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宏观解释
        7.1.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背景
        7.1.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博弈
        7.1.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7.1.4 未来展望
    7.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解释:来自陕西的经验
        7.2.1 当前陕西农村典型村经济发展现状
        7.2.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需求
        7.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出路
    7.3 传统农区及近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创新
        7.3.1 农业多功能的内涵
        7.3.2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7.3.3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案例
    7.4 城中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
        7.4.1 城中村改造的现状
        7.4.2 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
        7.4.3 根源与症结
        7.4.4 化解逻辑与对策
    7.5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技术改造
        7.5.1 农村集体经济改造的目的和设计
        7.5.2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及其对策支持
    8.1 制度依赖和诱致性变迁
        8.1.1 来自农村改革的经验
        8.1.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8.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思路
        8.2.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的原则
        8.2.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框架
    8.3 实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制度设计的持续措施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写作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聚集和城市发展的传统理论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聚集理论的发展
        2.1.1 产业区位理论的发展
        2.1.2 聚集经济理论的发展
        2.1.3 中国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第二节 城市理论的发展
        2.2.1 城市化和城市群的概念
        2.2.2 城市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2.2.2.1 古典时期
        2.2.2.2 新古典时期
        2.2.2.3 新兴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时期
        2.2.3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规模的讨论
        2.2.4 二元经济与城市化理论研究
        2.2.5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文献
第三章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及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1.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来源
        3.1.1.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理论
        3.1.1.2 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
        3.1.1.3 报酬递增理论
        3.1.1.4 阿瑟的路径依赖思想
        3.1.1.5 垄断竞争理论
        3.1.1.6 演化理论
        3.1.2 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技术
        3.1.2.1 D-S框架
        3.1.2.2 冰山运输成本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发展
        3.2.1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
        3.2.2 新经济地理学的聚集机制
        3.2.3 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发展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特点和贡献
        3.3.1 新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3.3.2 新经济地理学的贡献
        3.3.3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结论
    第四节 新经济地理学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局部均衡及其影响因素
        4.1.1 基本模型
        4.1.1.1 模型的假设
        4.1.1.2 单一中心城市的均衡
        4.1.1.3 城乡人口分布
        4.1.2 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4.1.2.1 经济发展水平
        4.1.2.2 工业品运输成本
        4.1.2.3 农产品运输成本
        4.1.2.4 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二节 新城市的出现与城市规模
        4.2.1 潜能函数和原有城市的稳定性
        4.2.1.1 市场潜能函数
        4.2.1.2 市场潜能函数的特性与城市稳定性
        4.2.2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城市系统均衡
        4.2.2.1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潜能曲线
        4.2.2.2 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潜能曲线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限制与城市发展
        4.3.1 劳动力有限流动下的城市发展均衡
        4.3.1.1 劳动力有限流动和实际工资
        4.3.1.2 劳动力有限流动条件下的单一城市均衡条件
        4.3.1.3 劳动有限流动下的潜能函数和城市稳定性
        4.3.2 劳动力有限流动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4.3.2.1 消费者的工业品支出份额对城市化和城市规模的影响
        4.3.2.2 运输成本对城市化和城市规模的影响
第五章 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间产业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5.1.1 城市产业分工的内生机制
        5.1.2 产业聚集的直接动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1.2.1 劳动力流动
        5.1.2.2 资本流动
        5.1.2.3 资本积累
        5.1.2.4 技术外溢
    第二节 城市间产业的聚集机制
        5.2.1 垂直联系模型的基本思路
        5.2.2 物质资本流动的产业间联系与聚集
        5.2.2.1 基本假设
        5.2.2.2 长期均衡时的产业分布
        5.2.2.3 集聚力和分散力
        5.2.2.4 突破点、持续点以及稳定性分析
        5.2.2.5 路径依赖和产业锁定
        5.2.3 人力资本流动的产业间联系与聚集
        5.2.3.1 基本假设
        5.2.3.2 长期均衡
        5.2.3.3 集聚力、分散力以及稳定性分析
        5.2.3.4 放宽假设
    第三节 城市间产业差异的逆转
        5.3.1 工资差异与产业扩散
        5.3.2 创新外溢与经济均衡
        5.3.3 税收竞争与产业扩散
第六章 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的城市发展实践
        6.1.1 城市化水平
        6.1.2 中国城市数量和结构
        6.1.3 城市规模分布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
        6.2.1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6.2.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体系
        6.2.2.1 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度指数
        6.2.2.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位序—规模分布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影响因素
        6.3.1 变量选择
        6.3.1.1 城市化水平
        6.3.1.2 工业品支出份额
        6.3.1.3 工业品贸易成本
        6.3.1.4 农产品贸易成本
        6.3.2 数据说明
        6.3.3 数据分析
        6.3.4 城市化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探讨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启示与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实证部分所使用的数据
个人简历

(4)基于超产权论的乡镇企业制度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结构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2.1 有关集体乡镇企业制度形成与绩效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2.1.1 高合作文化的解释
        2.1.2 灰市场的解释
        2.1.3 内生产权所有制理论的解释
        2.1.4 要素获得方式解释
        2.1.5 多维分析
        2.1.6 小结
    2.2 有关集体乡镇企业改制原因与绩效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2.2.1 委托——代理关系解释
        2.2.2 基于市场发育与交易维度的四维解释
        2.2.3 从制度变迁角度的分析
        2.2.4 从要素和产品的物理属性出发的研究
        2.2.5 从企业内部技术因素的分析
        2.2.6 有关集体乡镇企业改制后经营绩效的研究
        2.2.7 小结
    2.3 华西村等个案文献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超产权论的基本内容
    3.1 产权论的局限性分析
        3.1.1 基于产权论的三个基本理论分析
        3.1.2 基于集体乡镇企业的分析
        3.1.3 竞争高于产权
        3.1.4 小结
    3.2 超产权论的提出
    3.3 超产权论的理论模型及基本观点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超产权论的企业制度分析框架
    4.1 企业制度与企业治理机制
    4.2 竞争的内涵与作用
    4.3 竞争与企业治理机制分析
        4.3.1 竞争与经理利润收益激励机制
        4.3.2 竞争与经理聘选机制
        4.3.3 竞争与企业资本财务机制
    4.4 企业制度的分析框架
    4.5 小结
第五章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5.1 乡镇企业单位数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
        5.1.1 乡镇企业单位数增减变动较大
        5.1.2 集体和非集体乡镇企业单位数变动趋势相反
    5.2 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变动分析
        5.2.1 集体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变动分析
        5.2.2 非集体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变动分析
    5.3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变动分析
        5.3.1 集体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变动分析
        5.3.2 非集体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变动分析
第六章 基于超产权论的乡镇企业制度形成分析
    6.1 竞争分析
        6.1.1 要素市场竞争分析
        6.1.2 产品市场竞争分析
    6.2 关于乡镇企业制度的规定
    6.3 乡镇企业制度类型总览
    6.4 乡镇企业的制度解析
        6.4.1 典型的集体企业
        6.4.2 假集体企业
        6.4.3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
        6.4.4 联户企业
        6.4.5 个体私人企业
        6.4.6 小结
    6.5 江苏与浙江两省乡镇企业的比较分析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制度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5)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以苏南模式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二、理论假设
    三、论文的结构与理论工具
第一章 苏南模式:含义与分析概念
    第一节 制度,制度变迁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动力、主体
    第三节 苏南模式与乡镇企业、基层政府
    第四节 政府行政与经济制度
    小结
第二章 从引导到强制:两次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与社会
    第一节 农村工业化的步伐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第一次制度变迁,产业制度变迁
    第四节 第二次制度变迁,产权制度变迁
    第五节 关于苏南模式的政治意义
    小结
第三章 从无为到有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与社会
    第一节 模式形成的独特性
    第二节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特点比较
    第三节 温州模式相对于苏南模式的趋同倾向
    小结
第四章 政府有效管理:制度变迁与社会稳定发展
    第一节 趋利求稳的经济管理政策
    第二节 稳定、发展并重的“政策装置”
    第三节 内组织系统的建立和强化
    第四节 反哺农业机制的形成
    第五节 力求稳定的产权制度改革
    小结
第五章 制度供给创造平衡:政府、市场与社会
    第一节 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的混合运用
    第二节 政府提供制度安排的必然倾向
    第三节 协调的制度体系框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第一手资料
    二、主要参考着作
    三、主要参考论文
后记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现实意义
        三、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西方相关理论述评
        二、马克思、恩格斯等及国内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总体人力资本匮乏,相对高素质劳动力转移多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单一、速度减缓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强,兼业化趋势明显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智力回流”,回乡就业现象出现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要素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要素及其配置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三、技术、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
    第二节 要素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第三节 经济发展对要素状况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性
    第二节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
第四章 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农村人力资本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和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增加
        二、人力资本积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效应
    第二节 农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一、农业发展为工业等非农产业提供更多农业剩余产品
        二、农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应
        三、农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第三节 农村非农分工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非农分工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三、为城市经济服务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四、乡镇企业
第五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农村技术进步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之源
        一、技术进步的就业影响效应分析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就业
        四、启示
    第二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机制
        一、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协调机制
        二、制度创新的协调机制
        三、分工-就业演进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个案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现状介绍
        二、调查分析
        三、调查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总结
    第二节 建议
        一、政府应当适应诱致性制度变迁推进制度创新
        二、加大政府在农村基础方面的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
        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协调发展
    第三节 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农村情况调查简表
后记

(7)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研究 ——以浙江省农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限定
    1.3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分析前提
    2.1 创新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1.2 新熊彼特主义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1.3 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研究
        2.1.4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研究:国家创新系统
    2.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
        2.2.1 凡勃伦的观点
        2.2.2 诺思的观点
        2.2.3 拉坦的观点
        2.2.4 马克思的观点
        2.2.5 理论评价与借鉴
3 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概念框架
    3.1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概念
        3.1.1 制度、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和制度结构的含义
        3.1.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含义
        3.1.3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
    3.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特征与研究意义
        3.2.1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特征
        3.2.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对农业园区发展的意义
4 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构成分析
    4.1 西方学者对制度结构的构成分析
        4.1.1 弗里曼关于制度结构构成的分析
        4.1.2 纳尔逊关于制度结构构成的分析
        4.1.3 伦德瓦尔对制度结构构成的分析
        4.1.4 总结
    4.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构成分析
        4.2.1 基础性制度
        4.2.2 重大性制度
        4.2.3 辅助性制度
    4.3 对农业园区制度结构层次性的实证分析
        4.3.1 杭州市农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4.3.2 农业园区的产权制度安排和市场制度安排
        4.3.3 园区研究与开发制度
        4.3.4 园区的政府支持制度
        4.3.5 园区的经营制度
5 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动态分析
    5.1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及其原因
        5.1.1 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结构演变的分析
        5.1.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
    5.2 国家在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演进中的作用
        5.2.1 新制度经济学家论国家在制度结构演进中的作用
        5.2.2 国家在园区的制度结构演进中的作用:以发达国家为例
    5.3 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对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演进的新要求
        5.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含义
        5.3.2 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对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的要求
        5.3.3 实证研究
6 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功能分析
    6.1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功能的层次性
        6.1.1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功能的阐释
        6.1.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功能的层次性
    6.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核心功能的实现机制
        6.2.1 从激励理论来看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核心功能
        6.2.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激励功能的实现机制
7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效率分析
    7.1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效率概念
        7.1.1 制度经济学家论述制度安排的效率决定
        7.1.2 制度结构效率的决定因素
        7.1.3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效率的具体分析
    7.2 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效率的测定模型
        7.2.1 技术效率的概念
        7.2.2 技术效率测定的DEA模型
    7.3 农业园区技术效率测定的实证分析
        7.3.1 农业园区技术效率的计算
        7.3.2 园区不同运作主体对园区技术效率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7.3.3 农业园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8 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总结性分析
    8.1 完善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的建设
        8.1.1 产权制度的完善
        8.1.2 市场制度的完善
    8.2 完善农业园区资金筹集制度的建设
    8.3 完善政府对农业园区的各项政策支持制度
    8.4 重视非正式制度对农业园区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1: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2: 杭州市1999年首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
附录3: 杭州市2000年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
附录4: 杭州市2001年度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
附录5: 杭州市2002年度市级农业园区
附录6: 杭州市2002年度市级现代水产园区
附录7: 杭州市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1997~2000年)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资源丰裕度、制度锁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兼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破解“资源诅咒”的制度性思路[D]. 姜泽林. 西南民族大学, 2017(04)
  •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 薛继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3]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D]. 朱妍. 南开大学, 2010(07)
  • [4]基于超产权论的乡镇企业制度形成研究[D]. 李雁南.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5]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以苏南模式为研究对象[D]. 叶勤良. 复旦大学, 2005(07)
  •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邵明纬. 河南大学, 2005(05)
  • [7]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研究 ——以浙江省农业园区为例[D]. 李冬梅. 浙江大学, 2004(03)
  • [8]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影响[J]. 李鹏飞,郑江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标签:;  ;  ;  ;  ;  

制度变迁的新古典过程:技术因素对乡镇企业改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