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中国与中西亚国家

汉代中国与中西亚国家

一、汉代中国与中西亚诸国(论文文献综述)

董莉莉[1](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认为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吴江[2](2017)在《胡服风尚影响下的盛唐宫廷女性服饰研究》文中指出贯通东西方文明的古丝绸之路像一条充满生命力的大动脉,为沿途的国度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更孕育了独特的西域物质文明。彼时的东道主——唐王朝,不断向外辐射着强大文明的同时,也包容并蓄地吸纳着外来的异质文明。本文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出发,将注意力集中于由西至东的这条传输线上,以盛唐宫廷女性服饰受外来文化影响后,其服饰观念、审美态度的变化为契机,对此类服饰进行分类梳理。大致归纳了三大类,即盛唐宫廷女性服饰融合变化款(包含半臂襦裙装、大袖衫诃子裙等式样),西域服饰式样(包含翻领袍服、波斯裤等),北方、西北少数民族服饰式样(包含吐蕃服饰、回鹘装等)。并从服饰款式、纹样、材质或工艺等角度细分研究,先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相关西域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把各类盛唐时期输入的西域物质文明,从对服饰产生影响的相关角度,如纹样图形的参考元素、织物材质、织物染料等几个大的分类进行提炼、归纳,然后结合历年来不断丰富的服饰实物、刊布照片、洞窟壁画、墓室壁画、雕塑俑像、卷轴画等等的图像资料对比研究。将漫长岁月侵蚀后的相关服饰信息进行面貌复原,在此过程中,本文的末尾章节结合OptiTex服装CAD的电脑新技术,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去揭开事物的真相,模拟再现盛唐宫廷女子三维立体效果的服饰穿着状态。

付晓娟[3](2016)在《新疆五家渠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文中认为区域开发作为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拓展,是人类经济行为中对自然环境作用最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新疆五家渠市地处干旱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兵团大规模的屯垦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独具特色的军垦小城,既是乌鲁木齐的卫星城,又是连接中国内地与中亚、欧洲的咽喉;还有天山北坡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双重优势。因此通过系统梳理五家渠农业开发历史,旨在掌握区域长时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五家渠市域经济及绿洲城镇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先从五家渠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开发进程两方面介绍建国前五家渠自然、农业开发状况,核心内容则围绕“农业开垦”、“水资源开发”、“新绿洲的形成”三个中心展开。解放军屯垦五家渠揭开该区域现代化建设序幕,垦荒造田规模不断扩大,农作物种植结构渐趋合理,追求集约化的耕作方式与盐碱地治理并行,现代农业实现了高水平发展;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循环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五家渠模式,五家渠灌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水环境发生了变化;新绿洲以农牧景观与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格局呈现,绿洲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周边植被的退化与恢复,而新型城镇出现则是绿洲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总体而言,五家渠农业开发过程即为新绿洲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形成。人工绿洲代替天然绿洲,天然河道被人工渠网取代,绿洲规模越来越大,包含的内容也更为丰富。虽然小范围的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等生态失衡现象依然存在,但绿洲化才是主流。

谭晓蕾[4](2016)在《外来药用植物的系统整理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来药用植物(本文简称外来药物)是指那些从我国疆域以外传入的或者从域外引种进入中国的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传统药用植物。历史上,外来药物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于实践中,为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壮大发挥了积极而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我国医药学同国外的频繁交流,亦促进了彼此医药理论水平的提高。因此所谓中药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自古中药有外来,经济的全球化与中医药的国际化,使得中西方药物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在研究本土中药的同时,外来药物也同样不可忽视。然而,由于古代相关着作或内容浩如烟海,烟如零散,一直未经系统整理;现代研究又对外来药物一直缺乏全面的认识,给当前外来药物的研究与借鉴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尤为引起笔者思考的有以下两点:1、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许多外来药物是在怎么的时代背景下引入中国?它们是否已被现代人所熟知,是否仍适合当今人类的健康需求,又能否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解决当今人类的健康问题。2、引种进入中国的药物是否会对其自身的有效成分或药用价值产生影响。因此本课题拟对外来药物进行系统的查阅、整理、分析,冀求借阐述外来药物的引入历史、种类,以及对中医药的影响,增强人们对外来药物的认识。并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外来药物(玛卡)进行实验研究,佐证我国古代的医药发展曾长期处于一个灿烂时期,并将不断发展壮大;也是为了给药学史和本草史,充实新的重要资料;同时,旨在传承祖国中医药文化,促进中西方医药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根据这样的思路,本论文确定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现将其主要内容简述以下:第一部分以外来药物的引入历史为切入点,通过本草专着查阅、分析、总结,对散在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清五个主要个时期关于外来药物的传入和发展进行整理。对本草学专着《本草纲目》中收录外来药物加以具体分析,对132种外来药物按照自然属性、性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分析。从纷纭繁杂的文献资料中理出外来药用发展轮廓。研究结果显示在外来药物的传入及发展历史上:秦汉为奠基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随之而来的西域药物和东南亚各国的医药开始陆续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医药学进入了系统整理发展的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原和海外诸国以及各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医药学交流。隋唐是外来药物传入的成熟时期,与中国有过交流国家和地区有九十三个,包括日本、朝鲜、越南、印度、阿拉伯诸国。到了宋元时期外来药物的传入达到鼎盛,随着海外贸易发展,宋王朝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医药等各方面的广泛交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均超过前代。到了明清,中医药学除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得以发展外,出现了革新倾向,随着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外来药物的发展亦进入了稳定的巩固时期。在外来药物的种类方面:外来药物的自然属性以草部和果部为主;药性方面以温、平为主;药味方面以甘、辛为主;归经方面以脾、胃、肝、肺为主;功效方面以清热、理气类为主。通过对古本草文献中外来药物功效的整理研究,基本了解了古代本草中收录外来药物的概貌和发展历程。总体看来,外来药物的引入除自身具有良好的功效外,还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适合中医用药的特点,同时还要受到时代风尚、价格、市场供应等多方面的影响。第二部分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外来药物玛卡进行不同产地样品的质量比较,探究引种进入中国的外来药物是否对药物自身的品质产生影响。研究首先从玛卡的生物学特性、种质状况、生产现状等方面对云南的玛卡主栽培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通过对云南、青海、西藏、新疆、秘鲁国内外5个产区11个玛卡样品进行生药学评价、药典常规项评价、ITS2引物标记DNA鉴别、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以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对不同产地玛卡样品进行质量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玛卡云南主产区已出现种质退化、农药滥用等现象,因此选育出性状稳定、品质优良、适宜本土生长的玛卡种源刻不容缓。同时,外来药物玛卡引种进入中国后,由于在各产地之间引种较为复杂,种质资源相对较为混乱,而国产不同产地的样品并不能根据地理来源通过GC-MS进行准确区分。应用ISSR技术能够成功将国产和秘鲁原产的玛卡区分,然而国内不同产地遗传差异性小,稳定性强。从某种角度来说引种进入本土有利于保留其优良基因,降低了选种、留种的难度,该结果对进一步加强引种栽培及推广种植均具有积极意义。在分子水平上用ITS2引物标记玛卡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可为选择正确基原的玛卡种质提供指导,该系统在玛卡引种栽培生产和品种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为本论文的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提出本课题有待于完善的地方。研究认为一方面我们仍要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用正确的方法来研究发展它,继续发扬我国乐于吸收也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在对外来药物的进一步引种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环境控制、规范栽培技术、完善检测方法等措施,保证国产引种外来植物药的质量。只有这样,中医药学才会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造福于全人类。

马学红[5](2015)在《《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西亚和中国作为近邻,彼此具有十分重要而丰富的战略意义。新疆区位条件优势与特定地理基础决定了它在中国和中西亚地区国家关系中的战略地位。新疆大众传媒因此相应地处于国际舆论战和信息战的前沿阵地。故而研究新疆大众传媒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日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西亚国家报道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框架分析。中西亚地区安全局势的新闻框架为:中西亚局势动荡既有复杂的内部原因,又有重要的外部背景,大国博弈之势突出。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但积极推动和平谈判解决分歧,坚定维护中西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外交关系的新闻框架为:中国与中西亚国家的交往源远流长,有着传统友谊。双方是友好合作、互利互助的国家关系。特别是我国新疆,是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友好往来的“桥头堡”。中国与中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新闻框架为:借着中国与中西亚各国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新疆与中西亚诸国经济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中国与中西亚国家文化交流的新闻框架为:中国和中西亚诸国的文化交流与政治、经济交融促进,具有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的新疆则架起了一座桥梁。《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的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这些框架受到媒体立场、编辑方针、新闻事件利益关系以及新闻价值规律等因素制约。《新疆日报》应当认清新闻框架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和优势,站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站在国家和区域合作更高层面上,以“中西亚”为元素,打造不可复制的内容特色。

韩香[6](2014)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借鉴——唐武惠妃石椁“胡人驯兽图”再探讨》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陕西省公安、文物部门从美国追索回被盗卖境外数年的唐敬陵武惠妃(贞顺皇后)彩绘石棺,交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该棺四周刻满了浮雕及线刻画,精彩绝伦,多元文化色彩浓厚,引起学界很大关注。武惠妃作为唐玄宗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终于兴庆宫,死后被玄宗赠为贞顺皇后,葬于敬陵(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大兆镇)。为了安抚这位命运多舛的宠

韩香[7](2014)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借鉴——唐武惠妃石椁“胡人驯兽图”再探讨》文中提出2010年,陕西省公安、文物部门从美国追索回被盗卖境外数年的唐敬陵武惠妃(贞顺皇后)彩绘石棺,交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该棺四周刻满了浮雕及线刻画,精彩绝伦,多元文化色彩浓厚,引起学界很大关注。武惠妃作为唐玄宗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终于兴庆宫,死后被玄宗赠为贞顺皇后,葬于敬陵(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大兆镇)。为了安抚这位命运多舛的宠妃亡灵,玄宗极力为其营造出繁华奢靡的阴世生活氛围,表现在棺椁上就是用大量繁密的线刻雕塑来展现华丽的乐舞场景、宫廷生活及极乐世界等。作为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且等级最高的石椁,武惠妃石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

王丽[8](2012)在《唐代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狩猎自原始社会起就是人们的一项重要的生产生活活动,随着人类文明与经济的发展,其生产角色不断削弱,军事、政治、娱乐色彩逐渐增强。该活动反映到艺术上,就是青铜器、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载体上狩猎图案的出现。唐代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狩猎活动较为盛行,考古发现的银器、铜镜、壁画等载体上广泛出现以狩猎为题材的图案,同时一些贵族墓葬中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狩猎俑。本文将研究的时间范围定位于唐代(公元618—907年),研究对象是表现在金银器、铜镜、墓葬石窟壁画、三彩胡瓶等载体上的狩猎图案及狩猎俑。这些载体既包括国内出土的,又包括国内外所收藏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狩猎图案及狩猎俑进行初步的类型学分析,根据狩猎图案及狩猎俑出现的前后顺序,将狩猎图案及狩猎俑大致分为三期。之后以书籍和考古发掘报告登载的图片资料为基础进行图案分析,总结各类载体上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比较,得出狩猎俑及饰有狩猎图案的不同载体上所表现的狩猎活动在表现内容、布局模式、狩猎方式、狩猎者、狩猎工具、狩猎对象及辅助图案这几个方面既有整体上的相似性又有细微上的差异性。这些特点及相似性差异性揭示了唐代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装饰习惯。除了实物资料之外,唐代史料中有不少关于狩猎活动的记载。将实物与文献相结合,展现唐代狩猎活动中猎前准备、狩猎出行途中、狩猎进行时等环节的具体情况。除此之外,文章最后简单论述狩猎图案及狩猎俑中的个别元素,比如助猎动物及女性形象,并分析狩猎图案及狩猎俑中体现的外来文化特征,阐述狩猎活动中呈现的中外文化交流。

向玲,戴伟华[9](2011)在《唐代广州之“通海夷道”与文化记忆》文中研究说明唐代广州,伴随着在岭南政治中心地位的稳固,海内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海外贸易得到极大发展。同时,在封建农业文化本位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海外商业经济活动频繁,这极大冲击了唐代世人尤其是文人的视野。他们或是对当时贸易盛况作客观反映,对异国珍奇作积极赞美,抑或对商业经济繁盛背后的腐化现象作批判指责,这些都成为他们心中关于广州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苏艳[10](2010)在《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风貌研究和保护》文中研究指明喀什古城地处我国西部的边陲,是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喀什噶尔在古代曾经是着名的“丝绸之路’’中国段的重要十字路口,曾先后聚居过许多不同的民族,在各种文化冲击下,最终形成了以维吾尔族居民为主,具有伊斯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与中亚许多国家相类似的街区特色。喀什老城区建筑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空间有序而精妙,在民族传统特色与伊斯兰文化背景的融合发展之中,创造了一种既封闭又开放的淳朴祥和的居住环境。喀什老城区的传统历史街区是喀什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在特定地域中建筑空间的构成与该地域中的自然、历史、人文、原型空间密切渗透的结果。如何延续历史街区的文脉,就必须研究该地区具有典型历史街区特征的地块。本文就以“阿霍街区”这一典型地块为研究的具体对象,从而进一步分析喀什老城区历史街区的特色。本文在大量阅读新疆喀什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阿霍街区”的实地调研考察,并结合居民问卷分析,在喀什老城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的意向要素、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喀什老城区的传统历史街区也面临着土地配置率低、基础设施滞后、达不到抗震要求、防火能力低下等等问题,尤以“抗震改造”问题最为迫切。随着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后,专家称中国大陆将进入一个地震比较活跃的时期。对于身处地震带上的土木结构房屋,无疑是最大隐患,而人们最迫切的要求是如何保护人的宝贵生命。故此,本研究在“生命安全第一、风貌保护、就地返建”的原则下,提出了新建“阿霍街区”的方案。此方案不仅解决了抗震防火等要求,也很好的延续了地区历史文脉,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焕发了旧城的活力。通过对此方案的深入探讨,对其他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提供了借鉴意义,试图从中探求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二、汉代中国与中西亚诸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代中国与中西亚诸国(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一、早期丝绸之路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胡服风尚影响下的盛唐宫廷女性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背景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本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2 盛唐时期西域胡人文化概述
    2.1 盛唐时期“西域”与“胡人”的概念认知
        2.1.1“西域”的概念认知
        2.1.2“胡人”的概念认知
    2.2 盛唐时期西域物质文化品类
        2.2.1 织物纹样参考形
        2.2.2 织物染料类
        2.2.3 织物材质类
    2.3 盛唐时期胡服概述
        2.3.1 胡服的概念与起源
        2.3.2 盛唐时期胡服的发展状况
        2.3.3 胡服种类
3 盛唐宫廷女性服饰中胡元素的应用分析
    3.1 款式融合变化的应用分析
        3.1.1 宫廷女性常服款式
        3.1.2 胡服款式
        3.1.3 女着男装款
    3.2 面料变化的应用分析
        3.2.1 纹样
        3.2.2 材质
        3.2.3 工艺
    3.3 配饰的应用分析
        3.3.1 服饰配件
        3.3.2 首服
4 盛唐宫廷女装胡服式样的运用绘制
    4.1 盛唐宫廷女性常服与胡服融合变化的运用绘制
        4.1.1 半臂襦裙装
        4.1.2 大袖衫诃子裙
    4.2 西域地区胡服式样的运用绘制
        4.2.1 款式
        4.2.2 面料纹样
        4.2.3 工艺
    4.3 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胡服式样的运用绘制
        4.3.1 回鹘服饰式样
        4.3.2 吐蕃服饰式样
5 盛唐宫廷女性胡服式样的虚拟效果展示
    5.1 半臂襦裙装的虚拟效果展示
        5.1.1 版式效果展示
        5.1.2 面料效果展示
        5.1.3 穿着效果展示
    5.2 大袖衫诃子裙的虚拟效果展示
        5.2.1 版式效果展示
        5.2.2 面料效果展示
        5.2.3 穿着效果展示
    5.3 翻领袍波斯裤的虚拟效果展示
        5.3.1 版式效果展示
        5.3.2 面料效果展示
        5.3.3 穿着效果展示
    5.4 回鹘装的虚拟效果展示
        5.4.1 版式效果展示
        5.4.2 面料效果展示
        5.4.3 穿着效果展示
    5.5 吐蕃服饰的虚拟效果展示
        5.5.1 版式效果展示
        5.5.2 面料效果展示
        5.5.3 穿着效果展示
6 总结
    6.1 盛唐宫廷女性服饰艺术魅力
    6.2 对现代服饰设计影响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新疆五家渠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五家渠地理环境与历史开发
    第一节 五家渠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
        三、水资源
        四、土壤与动植物
    第二节 五家渠历史开发
        一、清代五家渠开发
        三、民国时期五家渠开发
第二章 五家渠垦区农田建设与农业生产
    第一节 解放军屯垦五家渠
        一、五家渠屯垦背景
        二、解放军屯垦五家渠与农六师的成立
        三、开荒造田与农田科学规划
    第二节 农业种植结构
        一、五家渠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结构
        二、粮食作物
        三、经济作物
        四、种植业总特征
    第三节 耕作制度与机械化农业发展
        一、耕作制度
        二、施肥模式
        三、农业机械的更新发展
    第四节 土壤盐碱化治理
        一、土壤盐碱化
        二、碱灾
        三、盐碱化治理
第三章 水利建设与水环境变化
    第一节 地表水开发利用
        一、水库工程
        二、渠系工程建设
        三、渠道防渗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五家渠模式”
        一、青格达湖水源地
        二、井灌工程
        三、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五家渠模式
    第三节 五家渠灌区与节水灌溉
        一、五家渠灌区发展
        二、节水灌溉技术
    第四节 水环境的发展变化
        一、水域变迁改善局域小气候
        二、建设水利防洪抗旱
        三、发展水利经济
第四章 区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
    第一节 新绿洲的形成
        一、新的农牧景观格局形成
        二、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
    第二节 绿洲周边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恢复
        一、生态环境退化
        二、防护林建设
        三、植被恢复的影响
    第三节 军垦新城五家渠市成立
        一、五家渠建市原因分析
        二、五家渠市十年建设成就(2004-2015年)
        三、五家渠绿洲的发展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外来药用植物的系统整理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及术语简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回顾
        1 古代本草
        2 现代研究
        3 实验品种的选择—玛卡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1 选题意义
        2 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外来药物的整理与研究
    第一节 外来药物的引入历史
        1 秦汉—奠基时期
        2 魏晋南北朝—发展时期
        3 隋唐五代—成熟时期
        4 宋元—鼎盛时期
        5 明清—巩固时期
        6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本草纲目》收录外来药物的概况
        1 收录整理
        2 地理来源
        3 本草记载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外来药物的种类整理
        1 研究方法
        2 统计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产地外来药物的比较—以玛卡为例
    第一节 玛卡国内主产区云南的现状调研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2 调查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国内外不同产地玛卡的药典常规项检测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不同产地玛卡脂溶性成分GC-MS比较
        1 仪器、试剂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ISSR分子生物技术对玛卡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讨论与展望
作者简历
致谢

(5)《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中西亚与世界
        2.中西亚与中国
        3.中西亚与新疆
        4.中西亚与新疆大众传媒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框架理论
一、《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的文本分析
    (一)版序
    (二)版位
    (三)篇幅
    (四)体裁
    (五)来源
    (六)内容
        1.不同内容的整体分布情况
        2.不同内容的具体分布情况
        (1)时政类主题的具体分布情况
        (2)经济类主题的具体分布情况
        (3)社会类主题的具体分布情况
        (4)文化类主题的具体分布情况
        (5)其它类主题的具体分布情况
二、《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的框架分析
    (一)中西亚地区安全局势的新闻框架
        1.叙利亚危机
        2.伊朗核问题
        3.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4.巴以冲突
    (二)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外交关系的新闻框架
    (三)中国与中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新闻框架
    (四)中国与中西亚国家文化交流的新闻框架
三、《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的个案研究
    (一)高层次结构分析
    (二)中层次结构分析
    (三)低层次结构分析
四、《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的思考
    (一)从文本内容来讲,加强采写编
        1.采访要拓宽信息渠道,扩大报道规模
        2.写作要丰富报道方式,提高可读性
        3.编辑要美化版面语言,吸引受众注意力
    (二)从新闻框架来讲,完善建构过程
        1.“安全局势”框架
        2.“外交关系”框架
        3.“经济合作”框架
        4.“文化交流”框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注释

(8)唐代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
    1.2 研究现状
        1.2.1 唐代以前狩猎图案的研究
        1.2.2 唐代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研究
第二章 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类型与发现
    2.1 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类型与发现
        2.1.1 唐墓、石窟狩猎图壁画类别与发现
        2.1.2 丝织品类狩猎图案类型与发现
        2.1.3 铜镜类狩猎图案类型与发现
        2.1.4 银器类狩猎图案类型与发现
        2.1.5 其他载体上所饰狩猎图案类型与发现
        2.1.6 狩猎俑类型与发现
    2.2 狩猎图案和狩猎俑的分期
        2.2.1 饰有狩猎图案的载体年代范围
        2.2.2 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分期
第三章 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特点分析
    3.1 狩猎图案载体分析
    3.2 狩猎图案特点分析
        3.2.1 墓葬、石窟壁画中狩猎图案特点分析
        3.2.2 丝织品上狩猎图案特点分析
        3.2.3 铜镜上狩猎图案的装饰特点
        3.2.4 银器上狩猎图案的装饰特点
        3.2.5 三彩、铅胡瓶及木器上的狩猎图案
    3.3 不同载体上所表现狩猎图案的共同点及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相关问题研究
    4.1 狩猎图案、狩猎俑及文献记载所反映的唐代狩猎活动
    4.2 狩猎图案及狩猎俑中部分元素
        4.2.1 狩猎活动中的女性形象
        4.2.2 狩猎括动中的助猎动物
    4.3 狩猎图案及狩猎俑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
        4.3.1 载体器型体现的外来文化因素
        4.3.2 猎犬、猎豹等助猎动物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
        4.3.3 丝织品狩猎图案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4.3.4 胡人与胡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唐代广州之“通海夷道”与文化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1 唐代“广州”地域版图
2 岭南道路交通的改善
    2.1 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
    2.2“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3“通海夷道”的商业活动
    3.1 相伴“朝贡”而来的海外贸易
    3.2 商品贸易中流通手段的革新
    3.3 商业活动制度化
4 文人对唐代广州“通海夷道”之印象
    4.1 唐代文人对岭南广州自然环境的印象——落后蛮荒
    4.2 文人之于广州的商业印象:繁荣与贪欲并存
5 小结

(10)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风貌研究和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风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喀什老城区历史概况
        2.1 历史沿革
        2.2 文化因素
        2.2.1 地处“丝绸之路”要冲
        2.2.2 文化融合发展
        2.2.3 小结
        2.3 技术因素
        2.3.1 地理和气候影响因素
        2.3.2 传统民居结构形式和外形
        2.3.3 小结
    第三章 喀什老城区传统街区的核心构成因素
        3.1 街区建筑以清真寺为中心
        3.1.1 街区人口规模
        3.1.2 团状组合特征
        3.2 街巷是喀什老城区的神经系统
        3.2.1 密如蛛网的现状
        3.2.2 街巷的成因
        3.3 庭院是住宅细胞中的细胞核
        3.3.1 庭院空间是居住形态核心
        3.3.2 “辟夏以旺”的普遍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的风貌研究
        4.1 “阿霍街区”区域范围
        4.1.1 街区名称与由来
        4.1.2 街区典型特征
        4.2 “阿霍街区”居民家庭结构构成
        4.2.1 入户调查表
        4.2.2 居民构成分析
        4.3 “阿霍街区”整体建筑布局构成
        4.3.1 新疆维吾尔传统民居原型
        4.3.2 喀什维吾尔传统民居原型
        4.3.3 “阿霍街区”民居原型
        4.3.4 “阿霍街区”平面布局分析
        4.3.5 “阿霍街区”立体空间分析
        4.4 “阿霍街区”单体建筑布局构成
        4.4.1 “阿霍街区”单体建筑外部空间
        4.4.2 “阿霍街区”单体建筑内部空间
        4.4.3 “阿霍街区”单体建筑装饰
        4.5 小结
第二部分 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风貌保护
    第五章 国内外关于旧城保护更新的理论和认识
        5.1 国外旧城保护思想的演变
        5.1.1 第一阶段20 世纪初
        5.1.2 第二阶段20 世纪60~70 年代
        5.1.3 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
        5.1.4 旧城保护和更新的总体趋势
        5.2 我国的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发展历程
        5.2.1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起步
        5.2.2 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原则
        5.2.3 历史名城保护成功的实例
        5.3 小结
    第六章 喀什老城区传统街区的保护原则
        6.1 喀什老城区传统街区现状
        6.1.1 喀什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现状
        6.1.2 喀什老城区基础设施
        6.1.3 八十年代后的许多插建现象
        6.1.4 抗震防灾能力
        6.2 喀什老城区传统街区保护内容
        6.2.1 居住人口结构和居住方式的保护
        6.2.2 街巷、建筑历史风貌保护
        6.2.3 道路系统保护与调整
        6.2.4 广场空间的保护和拓展
        6.2.5 基础设施的加强和改造
        6.3 喀什老城区抗震改造工程
        6.3.1 抗震改造工程建设历程
        6.3.2 原址拆除返建的原则
        6.4 小结
    第七章 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的风貌保护
        7.1 “阿霍街区”居住人口结构的保护
        7.1.1 居民搬迁意愿
        7.1.2 新建街区居民构成设想
        7.2 “阿霍街区”居住方式的保护
        7.2.1 新建“阿霍街区”居民居住方式设想
        7.2.2 “阿霍街区”民居原型应用
        7.2.3 “阿霍街区”立体空间保护
        7.3 “阿霍街区”街巷、建筑历史风貌保护
        7.3.1 “阿霍街区”周边道路调整
        7.3.2 “阿霍街区”建筑外部空间风貌保护
        7.3.3 “阿霍街区”建筑内部空间风貌保护
        7.3.4 “阿霍街区”建筑装饰二次利用
    第八章 “阿霍街区”返建模式对其他街区保护的启示
        8.1 喀什老城区“高台民居”的风貌保护研究
        8.2 对其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
        8.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汉代中国与中西亚诸国(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2]胡服风尚影响下的盛唐宫廷女性服饰研究[D]. 吴江.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3]新疆五家渠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 付晓娟. 西北大学, 2016(05)
  • [4]外来药用植物的系统整理及研究[D]. 谭晓蕾.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2)
  • [5]《新疆日报》关于中西亚国家报道研究[D]. 马学红. 新疆大学, 2015(03)
  • [6]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借鉴——唐武惠妃石椁“胡人驯兽图”再探讨[J]. 韩香. 唐史论丛, 2014(02)
  • [7]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借鉴——唐武惠妃石椁“胡人驯兽图”再探讨[A]. 韩香. 唐史论丛(第十九辑), 2014
  • [8]唐代狩猎图案及狩猎俑的初步研究[D]. 王丽. 西北大学, 2012(01)
  • [9]唐代广州之“通海夷道”与文化记忆[J]. 向玲,戴伟华. 中国名城, 2011(08)
  • [10]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区”风貌研究和保护[D]. 苏艳. 新疆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汉代中国与中西亚国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