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的启示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的启示

一、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获奖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楠[1](2021)在《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第五代先锋创作——以《黄土地》为例》文中认为传统历史主义往往以总体观或是线性发展观看待整个人类历史,将社会历史看成是连续、客观及有规律的。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充满断层,历史由论述构成,并且把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放到一个平台上加以研究。本文结合蒙特洛斯提出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对新历史主义加以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五代电影的代表作《黄土地》进行新历史主义式的分析。

尹鸿,陶盎然[2](2021)在《从走向世界到影响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文中研究表明电影视听符号的具象性、电影产品的全球流通性,决定了电影是国际传播最重要的文化媒介。中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成为普遍现实的。1949年以前,中国长期战乱,电影工业整体薄弱,没有海外营销渠道,虽然1935年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曾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少量影片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传播,但整体来看,国产电影的世界影响很小,传播规模也极为有限,甚至大多数早期的主流世界电影史中,除日本、印度之外,很少涉及中国电影和亚洲其他地区电影。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

范志忠,王一星[3](2021)在《中国电影西部话语的空间生产与美学流变》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西部话语经历了从第四代导演的现实生活反思,到第五代导演对历史寓言的重构,从第六代导演的纪实性的边缘人群生存状态的空间建构,到新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以后的影像奇观与类型话语狂欢,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视觉图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内涵。

李岩[4](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表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张丽雅[5](2020)在《张艺谋电影对先锋小说的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众多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随着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再次成为文界、社会舆论所关注与追捧的热点。现代传媒的长足发展与进步促使更多的先锋小说触电,那么遵循何种理论,怎样创新,能否成功改编先锋小说便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究课题。而中国电影的导演中心制结构系统,将导演推到了改编先锋小说的“风口浪尖”,在电影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导演对先锋小说电影改编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张艺谋作为改编先锋小说的代表性导演,他先后将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及余华的《活着》等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本论文共五章。首先绪论中对目前学界关于先锋小说电影改编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张艺谋与小说并肩行走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整理,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及意义。从主体张艺谋导演这一新角度来研究先锋小说的电影改编,不仅切实可行,操作性强,且对电影改编小说的艺术道路而言更是一种新的探索与有益的补充。第一章从源头追溯张艺谋与先锋作家的结缘过程,以此梳理张艺谋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与艺术追求。80年代中后期,登上艺术历史舞台的张艺谋与同期逐渐成熟的先锋作家二者因共同的创作宗旨、时代环境的巨大影响及对小说的共享等不谋而合,彼此惺惺相惜,先锋作家为张艺谋提供了最初的文本素材,激发了他无限的创作热情与灵感,而先锋作家及小说能够走进更多观众与读者的视野也离不开张艺谋的鼎力协助,他们共同开启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征程。第二章研究总结张艺谋由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艺术追求所形成的高度成熟主观化的改编体系和别具匠心的改编策略。张艺谋作为与先锋作家合作的一个特殊读者,他高度重视影像本位,其对先锋小说在表现性色彩语言的极致运用、传统乐器与剧种的音乐设计等方面的艺术改编转换使先锋小说逐渐趋进电影化,另外张艺谋对先锋小说所进行的文学性想象的艺术改编实践,涉及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再创造”,打破了改编要忠实于原着的传统观念。第三章详细探究先锋作家与张艺谋二者主体间的巨大差异,分析由此促成的张艺谋对先锋小说在叙事空间、叙事视角及叙事主题等方面的解构。张艺谋对先锋小说原始叙事空间的生硬置换致使身处其间的人无处为家,对独特叙事视角的强行脱落及对复杂叙事主题的主动浅化进一步造成了先锋小说在情感、趣味、内涵上的支离破碎与畸形裂变,从而展现出张艺谋作为先锋小说电影改编的核心主体在某种程度上的艺术局限、缺失与不足。第四章分析总结张艺谋因诸多的人生经历、艺术追求等主体性因素及自身的文化全球策略进而对先锋小说进行的民族神话、女性神话、造型神话等方面的重构。先锋小说的先锋品格与张艺谋碰撞激荡后产生的灵感与火花,促使张艺谋在摆脱与先锋小说文本亦步亦趋姿态的同时将先锋小说编织成一个个极具颠覆色彩的中国神话与不朽的东方传奇,重塑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形象,从而展现改编电影独立于先锋小说的全新之处,突出张艺谋执导下的先锋小说电影的巨大成就。第五章论述总结先锋小说影像化塑造的启示,分别从初期的文本选择、拍摄过程的处理、影片呈现的目标等三方面来探讨阐释。张艺谋作为一个具有特殊独立性的导演主体对先锋小说电影改编提出了新观察、新路径及新思考与新方式,改编文本的选择应遵循“心动”原则及考量先锋文本的影像化潜质,拍摄过程中导演需达到对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结合,影片最终呈现的目标应是导演对商业利益与艺术追求进行平衡的结果。以他人为鉴进行反思探索,继而为新一代导演执导改编先锋小说及文学提供众多可参考的经验。以张艺谋的先锋小说电影改编为个案,启发导演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电影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填补先锋小说电影史、电影批评史的空白与缺漏,深化对中国先锋小说电影改编得失的探究与反思,更广泛的促成电影与小说的互动再生,为小说影视化与电影产业化的社会大趋势提供参考理论与实践经验。

王珂[6](2019)在《中国1980年代电影中的特写研究 ——以德勒兹特写理论为依据》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德勒兹的电影哲学中关于“特写”的理论为依据,对198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特写进行考察。德勒兹不是把电影当作一个可供分析的对象来进行理论把握,而是让电影以其自身之所是绽开,通过创造新概念以描述其种种的可能性。德勒兹继承伯格森的哲学思想,视电影为一种生命体。当然,这里的生命体和通常意义上的生命体并不是一回事,在德勒兹的哲学体系里,世界的本质是现象,而现象是一系列的影像的集和,由于这一系列影像是互相关系彼此作用,永不止息地处在运动变化当中,因此它们是有生命的。电影作为一种存在物,也因此是一种德勒兹意义上的生命体,它拥有感知体验外在世界的能力。哲学通过创造新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感受经验进行把握。正是这种看待电影的观念,为澄明特写提供了坚实的哲学根基,也为我们进行中国1980年代电影特写的考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传统的电影认知中,特写属于视听语言的一部分,仅仅被当作一种功能性的手段,征用它从事各种任务,而不是把特写视为电影这一生命体的生命现象,对其可能性进行考察,以至于特写本身始终处于遮蔽当中。1980年代由于电影本体观念的回归,电影人对于特写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对特写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能,用德勒兹的理论对其考察有了可操作性。另一方面198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热闹与喧嚣的时代,各种西方电影观念、电影思潮汇聚中国,在这些观念和思潮影响下的影片不胜枚举,这为特写的考察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资料支撑。本论文采用理论阐释、概念思辨和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梳理80年代电影中的特写,将实现对特写这一电影的生命现象的考察,进而揭示特写背后所昭示的情感状态和影像形态。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德勒兹的理论概要、精神及关于特写的理论,指出德勒兹理论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理论视角的转换,不再把电影当作客体对象,而是视为活泼泼的生命体,有其生命意志和能动性。因此特写不再是被用来执行任务的工具,而是电影这一生命体呈现情感的方式,也正是通过特写影像种种形态也将被揭示。论文第二章分析80年代前半期电影中的特写。该时期电影以容貌特写为主,呈现出的情感有两个梯度变化系列,它们共同构成80年代前期电影的整体情感状态,同属于行动——影像范畴。这一时期对特写的探索虽然突破了功能性的认识,但始终未能让特写的诸多可能性展现出来,这是因为导演并没有真正从影像本身出发,对电影的工具性认识仍是盘旋意识深处。第三章分析80年代后半期电影中的特写。该时期电影以物的特写为主,实现了从表现情感向反思情感的转变,让特写的诸多可能性呈现了出来,摆脱了工具观念的束缚。但因这时期电影内容的强烈政治指向性和功利性的文化反思,导致特写这一电影生命体的生命现象化成了空洞的能指符号,特写重新落入工具观念的窠臼中。第四章追溯80年代电影特写的源与流,指出前半期电影中的容貌特写和现实主义的密切关系,后半期电影中物的特写和欧洲艺术电影之间的师承关系。借助德勒兹电影理论分析1980年代电影特写,论文在完成上述的分析的同时,也试图阐明理论和实际对象之间永远难以调和的矛盾即在它试图用概念去命名事物时,事物早已经逃逸出视界之外。

杨欣[7](2019)在《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拓荒者和引路人,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天明导演艺术研究以其电影文本为切入点,以电影中的时代经验、乡土意识、族群文化、人性观照、现实主义、诗意影像、物态空间等为关注焦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潮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力图展现具有多重身份的吴天明导演在历经中国西部电影风云变幻后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与审美理想。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与时代症候密切关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贯的审美趣味与不同的风格走向。本文在挖掘吴天明创作中的使命意识与精神信仰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导演、西影第三任厂长、第五代导演的“教父”,他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有艺术造诣的创作人才,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对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西部电影发展脉络以及美学风格的观照,为西部电影的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电影探索可鉴之策。论文拟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研究吴天明导演及其作品,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读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审美叙事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从时代经验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吴天明导演,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照角度与研究视角。论文从时代精神气候、乡土意识与审美基因、个体审美理想等角度对吴天明的电影文本展开详细的读解与评析,并对其导演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关照吴天明创作的心理倾向与原始冲动,同时结合时代特性,挖掘其创作的集体意识烙印。与此同时,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在时代精神气候影响下吴天明的创作嬗变,展现多元文化思潮在吴天明电影中的碰撞与融合。时代文化的新旧交替和矛盾锐化是吴天明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耕文明传统美学的依恋和对都市文明高速发展的憧憬成为他此时电影创作的主题核心。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显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农耕电影主题从单一向多维度审美嬗变、自省的人格与重塑等。第二章分析吴天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印记与乡土意识的建构,并从族群特性以及遗传作用的角度出发,同时比较研究多元语境下的乡土经验。以此展现吴天明审美理想下独特的乡土美学,同时对族群原始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吴天明的生活哲理与生命寓言。第三章从吴天明电影的形象塑造入手,以人物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研究作品的“人性”意识。吴天明对人性问题的呈现与反思是其电影作品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多元化且全面性的观照与反思。吴天明通过对性格鲜明、真实丰满的典型人物进行客观塑造,呈现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主题。第四章通过对吴天明电影的纪实性、诗意性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导演的现实主义诗意美学。在比较研究西部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同时,发掘其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第五章中结合吴天明的电影影像文本,在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究环境因素对创作动机以及艺术审美倾向的作用。在对其影像中的物态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解与思考下,发掘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深植于吴天明的创作冲动与审美倾向之中,也体现在电影作品的形象造型之上。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吴天明的电影艺术,归纳与总结他电影的整体风格,指出他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多元的时代语境下,重新读解吴天明与其电影作品,正确评价他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吴天明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满怀艺术激情,询唤与坚守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与普罗价值。当下的电影创作正面临着艺术和商业的共生与博弈,经历多元价值的混乱与思想的震颤,遭遇文化的困境与突围的困惑。吴天明将个人理想与文化守望诉求于影像表达,他的影像世界凸显出跨时代的艺术感染力。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起伏中,吴天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自觉完成时代主体精神的建构。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对人民的热爱,他用敏感之心体悟对时代的困惑,他推动着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欧阳丽花[8](2019)在《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第六代电影为研究对象,在解读电影文本的基础上,以“第六代电影如何参与转型时期文化记忆建构”为切入点,结合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探讨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力求融合文化学、记忆学、电影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思想史的观点与方法,对第六代电影如何认同自我,又选择了什么方式记忆,以及记忆了什么做出分析归纳,以此呈现第六代电影在中国转型社会断裂中的记忆功能。第六代电影在参与转型社会的文化记忆建构中,建构了一个执着于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建构了一个撕裂自我的传统之子;建构了一个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论文由四部分组成,以总分总布局、层层推演递进、立论结合的思维结构展开论述,论文主体以“谁在记忆,如何记忆,记忆了什么”为逻辑一体。第一章是承上启下的内容,基于对文化记忆与第六代电影的关系为切入点,为第六代电影通往文化记忆寻找路径,为第六代电影进行文化记忆阐释寻找“缘”和“故”。为论文的主体即“我是谁,我何以成为记忆的主体,我记忆了什么”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石。第二章分析第六代电影所处的位置,即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所处的位置影响或决定着第六代电影的自我认同。阐述了第六代电影是一个在转型裂变的不确定中,在第五代影响的焦虑中,寻找“确定”的、有别于“他者”的自我形象。期间,呈现了一个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电影。第三章分析时间建构的第六代电影即解决第六代电影如何记忆、如何成为这样的我自己。第六代电影在与转型社会框架互动中,在保持时间的连贯性中为转型时代立碑而成为时代之子,在保持身份认同的统一性中成为了承担转型时代记忆使命的传统之子。由此,第六代电影以一种撕裂自我的方式建构时间,以追求绝对复原现实的艺术电影至“反商业电影”的方式进行转型时期的记忆提取。在撕裂自我的矛盾运动中,成就了不同凡响的传统之子。第四章阐释废弃物的影像记忆,即解决第六代电影记忆了什么的问题。基于“我是谁决定我记忆什么,而记忆了什么又建构了我是谁”的思路,阐述第六代电影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工业文明的“剩余物”进行存储功能的创伤性记忆书写。以不消失、不移动、不流动、不交流不敞开的创伤性记忆表达他们强烈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创伤性记忆符号对时间进行了回忆的稳固,呈现了第六代电影的记忆良知,使第六代电影成了一个能触及时代回忆的坚硬核,成了一个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记忆。论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呈现出一个互文共建的关系,谁在记忆决定了记忆方式和记忆内容,但记忆方式和记忆内容又建构了第六代电影的身份认同。第六代电影在与转型社会互动中,建构了一个转型时期执着于寻找、撕裂自我、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记忆,表明了第六代电影是一个检验言说空间的知识存在。同时,也使第六代电影与前几代电影进行了区间性区别。通过分析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不仅能回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也能认识到一个不同凡响的第六代电影,理解到第六代电影是一个努力寻找、时间建构、对民族历史赋予深情和敬意的一代电影。

苏轼[9](2016)在《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艺谋从80年代初开始步入中国电影界,到现在已经在中国影坛摸爬滚打三十年。这三十年,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学、艺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艺谋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其电影作品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出在不同时期环境下电影美学风格的种种特质。精英性、大众性、消费性这三种在不同时期出现的电影美学风格,就被张艺谋使用的惟妙惟肖。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三种美学风格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互相交融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使张艺谋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上取得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成功,并对当代中国电影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20世纪70—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刚刚结束了“十年动乱”,开始拨乱反正。与此同时,开启了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运动步伐。在对旧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文化寻根热潮地影响下,张艺谋冲破了传统的电影观念,强调电影本体语言形式的自身功能和电影的本体意识,追求中国电影的全面化。这一时期的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就呈现出精英性,表现在通过执导的电影作品中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思想上的感化和教育,主动承担起了文化精英这一角色。电影《红高粱》就有感于中国人长期受到封闭和重压,人已经变得不像个人。张艺谋意在通过此片展示远离现代文明的原始生命形态的自由与奔放。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并极大繁荣,大众技术取得极大的进步,传播媒介受到其影响,具备了大众化的特质,催生出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崛起,开始进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在娱乐和消遣人民生活的同时,形成了对精英文化的冲击。与此同时,张艺谋电影一开始在海外市场获得的成功以及国际电影界对张艺谋电影的追捧逐渐消散并成为过去。张艺谋看到了这一点并清醒的意识到大众文化已逐渐成为主流文化这一文化现状,他开始把对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的注意力转向国内。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从民族寓言,社会批判和思想启蒙式的《红高粱》转变成对普通大众性生活状态真实反映的《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消解了精英性的批判和说教,表现了平凡人生的温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张艺谋电影作品题材选择上的转变必然导致其电影美学风格的转变。新世纪,科技发展和物质的极大繁荣,使人们狂热于追求物质带来的快感享受,文化艺术自然也受到其极大的影响。电影和商业已紧密结合在一起。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则转变成带有强烈的商业性的消费文化,他在电影创作中开始加入大量的商业元素,开始关注票房成绩,同时也有意打开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以影片《英雄》为开端,画面被刻画的美轮美奂,意在满足观众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状态下,由电影所引发的消费欲望。这一时期,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表现为消费性。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是受中国三个时期不同社会政治环境、经济、思想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与之对应的三种文化形态。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就很明显的体现出这三个时期不同的审美风格。张艺谋将这三种文化形态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并且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形成了影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争取到了大量国内外观影人群。在对民众思想教育的同时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从而也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田星[10](2015)在《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文中指出电影的跨国流动,是中国社会转型历史中一支小小的流脉,它所折射出的是民族主体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和困惑。从历史时期上看,80年代之前,有关跨国流动的讨论,更多地是注重西方电影传统对本土民族电影的影响,8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主要强调一个外向的“走出去”的过程。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1年,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启动,电影的跨国流动在政府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助推下,进一步走向繁荣。然而,近年来,随着这一工程的推进,电影“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也逐渐彰显出来。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认为,艺术电影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跨国流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民族电影的框架里,为世界提供了关于中国的种种文化想象,参与建构了中国当代民族身份认同。我们应该对其跨国流动的历史经验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总结,为突破当下的困境提供借鉴和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章,分别对应这三十年来,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不同历史时期。第一章主要讨论1979——1984年艺术电影跨国的具体情况。文章认为文革结束之后的“思想解放”和艺术表现主题从“阶级性”到“人性”的转变,改变了电影创作的风貌,两次创新浪潮的出现,纪实性、“诗化”、“散文化”以及电影技巧的探索,为艺术电影跨国流动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本土文化背景。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才出现了一批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作品。文化思潮分析之后,本文概述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跨国流动的整体情况,对这五年间艺术电影在国际上所获的奖项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情况做了数据统计,并分析了这一时期国内官方和学界对于跨国流动的态度和文化立场,最后结合《城南旧事》等几部海外广获好评的影片,讨论了国内对于跨国流动的反思。第二章主要讨论1985——1994年间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发展情况。这一阶段是艺术电影跨国的繁荣时期,第五代影人在民族电影的框架内,在走向世界的实践中逐渐构筑了“乡土中国”影像文化范式,他们在海外获得的身份认同,促使跨国流动这一发展命题的文化地位从“边缘”开始走向“中心”。根据社会思潮的变化以及跨国艺术电影美学模式的变迁,本文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6——1988年,第二个阶段是1989——1991年,第三个阶段是1992——1994年,每一个阶段主要讨论了电影文化思潮的变迁(主要包括不同时期官方对于跨国流动的政策指导,学界对于这一命题展开的论争)和艺术电影跨国流动之间的关系,并选取那些具有美学代表意义和重大社会效应的影片作为文本,具体分析它们跨国流动的过程,海内外对于这些影片的反应和评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示的文化和权力的博弈。第三章主要讨论了1995——2010年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具体情状。这一时期,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进入了一个代际更新和美学转型的时期,新生代影人和官方政治之间的龃龉加上商业风潮对艺术创作的挤压,使得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在国内文化视野中的地位,由“中心”开始走向“旁落”。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1999年,主要讨论了国内文化和电影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跨国艺术电影美学转型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了第五代影人“乡土中国”范式的没落和新生代影人“城镇底层”叙事逐步崛起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0年,主要讨论了全球化思潮和电影产业化发展如何改变了电影跨国流动的格局,国内官方和学界围绕电影国际化发展所展开的种种讨论。在武侠大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情势下,艺术电影跨国一方面持续获得西方视域的关注(贾樟柯文艺美学的成熟),另一方面则积极地寻求回归本土的有效途径,并在回流实践中形成了对本土电影文化和工业体制的一种反哺效应。

二、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获奖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获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第五代先锋创作——以《黄土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构成
二、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第五代创作
    (一)文本的历史性:寻根文学的时代思潮
    (二)历史的文本性:质疑革命叙事
三、结语

(2)从走向世界到影响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入国际主流电影节:走向世界的中国风
二、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创造华语电影的奇迹
三、进入国际主流电影产业:重构全球电影格局
四、面向新未来:从中国电影到世界电影

(3)中国电影西部话语的空间生产与美学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思与启蒙:经典西部话语的建构
二、纪实与裂变:后西部话语的重构
三、类型与奇观:新西部话语的生产

(4)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5)张艺谋电影对先锋小说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艺谋与先锋作家的“联姻”
    第一节 共同的创作宗旨
    第二节 时代环境的巨大影响
    第三节 “共享”小说
第二章 张艺谋执导先锋小说的改编策略
    第一节 影像本位
        一、表现性色彩的极致运用
        二、传统乐器、剧种的音乐设计
    第二节 “再创造”的文学性想象
        一、情节“再创造”
        二、人物形象“再创造”
第三章 张艺谋电影对先锋小说的解构
    第一节 叙事空间
    第二节 叙事视角
    第三节 叙事主题
第四章 张艺谋电影对先锋小说的重构
    第一节 民族神话
    第二节 女性神话
    第三节 造型神话
第五章 先锋小说影像化塑造的启示
    第一节 对“心动”及具影像化潜质文本的选择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结合
    第三节 商业生产与艺术追求的完美平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中国1980年代电影中的特写研究 ——以德勒兹特写理论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特写的研究
        二、对1980年代电影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德勒兹理论与特写的澄明
    第一节 德勒兹的理论精神:生命的澄明与敞开
        一、德勒兹理论概要
        二、德勒兹电影理论的特点
        三、德勒兹理论的精神
    第二节 感知与情态
        一、感知的三种方式
        二、情态:性质与力量
    第三节 特写的澄明
第二章 1980 年代前半期电影中的特写
    第一节 历史话语与时代背景
    第二节 容貌特写:第一系列情感光谱
        一、情感从激情到平静
        二、大形式的行动影像形态
        三、回忆和梦幻影像形态
        四、感知方式的变化
    第三节 容貌特写:第二系列情感光谱
        一、情感从平淡走向激情
        二、小形式的行动影像形态
        三、小形式行动影像形态的极致
    第四节 特写的理论话语反思
    第五节 1980 年代前半期特写的局限
第三章 1980 年代后半期电影中的特写
    第一节 弑父的第五代
    第二节 特写与物
        一、晦暗不明的情感
        二、气态感知的降临
        三、反映影像形态
        四、关系影像形态
        五、关系影像形态的混合感知方式
    第三节 特写与拟物
        一、激情和平淡之间
        二、含射梦境
    第四节 特写与荒诞空间
        一、反映和关系影像的失落
        二、《红高粱》:拙劣的象征与荒诞的寓言
    第五节 1980 年代后半期特写的局限
第四章 1980 年代电影特写的源与流
    第一节 1980 年代前半期电影与现实主义
        一、运动——影像与现实主义传统
        二、容貌特写的功能
        三、现实主义的悖论
        四、作为共谋关系的容貌特写与现实主义
    第二节 1980 年代后半期电影与欧洲艺术电影
        一、时间——影像与欧洲艺术电影
        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时间的绵延之流
        三、拟物、物的特写与无器官身体的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时代经验的现实观照
    1.1 多元思潮的角力与交合
        1.1.1 伤痕反思的人性复苏
        1.1.2 反精英的乡土回归
        1.1.3 改革大潮的寻根之道
    1.2 时代同步的题材尝试
        1.2.1 城乡爱情的初步体验
        1.2.2 商业传奇的戏剧趣味
        1.2.3 消费时代的守艺之困
    1.3 个体意识的成长仪式
        1.3.1 族群经验下的成人涅盘
        1.3.2 反叛与抗争中的自我救赎
        1.3.3 理想人格的自省与重塑
第二章 乡土西部的意识“绵延”
    2.1 乡土文化“集体无意识”
        2.1.1 族群归属的原始印记
        2.1.2 “乡土中国”的意识启蒙
        2.1.3 语境多元的乡土表征
    2.2 吴天明的乡土情结
        2.2.1 农耕影像中的诗性乡土
        2.2.2 形象塑造下的乡土典型
        2.2.3 民俗审美中的乡土意象
    2.3 时代风云下的乡土变革
        2.3.1 城乡文明的对峙与冲突
        2.3.2 价值取向的伦理自觉
        2.3.3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第三章 揭橥多维“人性”的影像叙事
    3.1 西北群像与文化隐喻
        3.1.1 代代相继的父式寓言
        3.1.2 因循守旧的观念桎梏
        3.1.3 抗争与屈从的心理定势
        3.1.4 苦中作乐的卓绝意志
        3.1.5 真善美的人格结构
    3.2 爱与美的女性谱系
        3.2.1 爱与美的人格符号
        3.2.2 意识主体的复杂呈现
        3.2.3 理想化的女德守望
    3.3 卡里斯马的现世神谕
        3.3.1 卡里斯马的化身
        3.3.2 卡里斯马形象群
第四章 现实主义的诗意美学追求
    4.1 文化西部的诗意纪实
        4.1.1 意味隽永的真实追求
        4.1.2 现实西部的诗意审美
        4.1.3 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4.1.4 西部纪实的审美经验
    4.2 现实主义美学的变革呈现
        4.2.1 文化表象的继承与重塑
        4.2.2 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4.2.3 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
第五章 文化地理与吴天明电影生产
    5.1 地缘“基因”与主体性结构
        5.1.1 苍石黄土的尊严礼赞
        5.1.2 田园藩篱的人生寓言
        5.1.3 关中秦风的文化余晖
        5.1.4 楚蜀风韵的傲骨柔情
    5.2 城市异托邦的二元印象呈现
        5.2.1 作为理想彼岸的城市
        5.2.2 作为深渊之境的城市
    5.3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锋
        5.3.1 敏锐包容的问题意识
        5.3.2 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第六章 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综合审视
    6.1 吴天明导演艺术的整体风格
        6.1.1 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6.1.2 多元文化价值的思想震颤
        6.1.3 叙事母题的审美演进
        6.1.4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6.2 吴天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6.2.1 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的失真
        6.2.2 戏剧手法的生硬
        6.2.3 凝视传统的思维局限
        6.2.4 价值意识的主观倾向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目标
第一章 文化记忆与第六代电影
    一、电影与文化记忆
    二、文化记忆中的第六代电影
    三、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
第二章 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电影
    一、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二、转型社会框架下的“第六代”
    三、影响的焦虑
第三章 时间建构的第六代电影
    一、建立时代纪念碑的主体
    二、历时性记忆的第六代电影
    三、共时性记忆的第六代电影
第四章 废弃物的影像记忆
    一、废弃物
    二、与世界隔离的创伤性记忆
    三、通向世界入口的身体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整体崛起背景下的张艺谋电影
    2.1 “第五代”电影导演
    2.2 “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成就和贡献
    2.3 “文化英雄”——张艺谋
    2.4 时期划分
3 新时期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
    3.1 精英文化和张艺谋电影美学精英性的探求
    3.2 新时期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成因
    3.3 新时期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的价值和启示
4 后新时期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
    4.1 大众文化和张艺谋电影美学大众性的探求
    4.2 后新时期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的成因
    4.3 后新时期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流变的价值和启示
5 新世纪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
    5.1 消费文化和张艺谋电影美学消费性的探求
    5.2 新世纪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成因
    5.3 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的回归
    5.4 新世纪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流变的文化价值和启示
6 中国电影美学现状
    6.1 市场经济与大众消费文化下的三种力量的制约
    6.2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冲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跨国流动:中国电影发展之一维
    二、艺术电影之于跨国流动
第一章 前奏(1979——1984):“思想解放”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艺术表现主题的转换和新的跨国观念
        一、从“阶级性”到“人性”
        二、新的跨国观念
    第二节 崭露头角的艺术电影
        一、概况
        二、反馈和反思:《城南旧事》等几部影片
第二章 繁荣(1985——1994年):“现代化”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概况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二、艺术电影的辉煌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85——1988
        一、从“边缘”到“中心”
        二、“乡土中国”范式初建:《黄土地》、《红高粱》
    第三节 第二阶段:1989——1991
        一、从“喧嚣”到“沉寂”
        二、“乡土中国”模式的成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三、“都市底层”叙事的兴起:《本命年》、《妈妈》
    第四节 第三阶段:1992——1994
        一、“南巡”春风和“中国电影年”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高潮和衰落:《霸王别姬》、《五魁》
        三、“平民和底层”叙事的发展:《找乐》、《北京杂种》
第三章 转型(1995——2010年):“全球化”和跨国流动
    第一节 概况
        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来袭
        二、艺术电影跨国的转型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95——1999
        一、“主旋律”和“商业性”夹缝中的艺术电影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余绪和转型:《一个都不能少》、《洗澡》、《那山那人那狗》
        三、“平民底层叙事”的成熟:《巫山云雨》、《小武》
    第三节 第二阶段:2000——2010
        一、中心的旁落:“全球化”、“产业化”和“走出去”工程中的艺术电影
        二、跨国、回流和反哺:《世界》、《三峡好人》
结语 文化自觉和回流反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致谢

四、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获奖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第五代先锋创作——以《黄土地》为例[J]. 王伟楠. 戏剧之家, 2021(27)
  • [2]从走向世界到影响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J]. 尹鸿,陶盎然. 南方文坛, 2021(05)
  • [3]中国电影西部话语的空间生产与美学流变[J]. 范志忠,王一星. 文化艺术研究, 2021(04)
  • [4]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5]张艺谋电影对先锋小说的改编研究[D]. 张丽雅.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中国1980年代电影中的特写研究 ——以德勒兹特写理论为依据[D]. 王珂.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D]. 杨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8]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D]. 欧阳丽花.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张艺谋电影美学风格流变研究[D]. 苏轼.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10]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D]. 田星. 上海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