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的研究

TT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的研究

一、TT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余青青[1](2021)在《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胆汁酸异常抑制HBeAg阳性CHB患者NK细胞的抗HBV作用》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慢性HBV持续感染导致肝脏损害,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是肝癌。有报道显示,在肝细胞系中胆汁酸可促进HBV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在动物实验中胆汁酸促进HBV的生物合成,这些体内外实验证据提示胆汁酸可影响慢性HBV感染者体内HBV的复制,已知胆汁酸的代谢是通过肠肝循环实现的,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密切相关,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肠肝循环的变化尚不清楚。此外,研究表明CHB患者NK细胞的激活及其IFN-γ的分泌受到强烈抑制,但机制未明。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之间的联系以及胆汁酸对慢性HBV感染者的NK细胞的免疫调控机制,为改善患者的疾病转归及其预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定量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慢性HBV携带状态和30例HBeAg阳性CHB患者的血清胆汁酸组分,揭示CHB患者的胆汁酸谱特征。2.利用二代测序对另外收集的15例健康对照者、15例慢性HBV携带状态、15例HBeAg阳性CHB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16S V34 Miseq PE300测序分析,揭示CHB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3.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正常、20例血清TBA水平升高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的百分比、绝对值、表面活化受体NKG2D、CD244以及N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颗粒的水平;采用FCM技术检测鹅去氧胆酸(CDCA)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NK细胞的百分比及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颗粒的水平,以证实CDCA在体外对NK细胞免疫效应功能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将HepG2.2.15细胞和胆汁酸刺激后的NK细胞进行共培养,检测HepG2.2.15中HBsAg、HBeAg、HBV DNA的表达水平,以评估胆汁酸对HepG2.2.15细胞中HBV复制的影响;采用FCM技术检测CDCA刺激24 h后NK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FCM技术检测CDCA灌胃C57BL/6小鼠(携带rAAV8-1.3HBV)2周后外周血NK细胞的百分比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颗粒的水平,以评估CDCA在体内对NK细胞免疫效应功能的影响。【结果】1.肠道菌群失调引起HBeAg阳性CHB患者胆汁酸水平异常肠道菌群中产生7-α脱羟基酶的梭菌属菌群丰度显着降低引起胆汁酸初级和次级胆汁酸的改变。肝脏合成的初级胆汁酸在7-α脱羟基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次级胆汁酸。我们的胆汁酸谱分析结果显示HBeAg阳性CHB患者初级胆汁酸水平显着升高,次级胆汁酸虽胆汁酸绝对浓度有所升高,但百分比显着下降,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的比值也显着升高。2.CDCA抑制NK细胞的抗HBV作用总胆汁酸水平升高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其NK细胞的百分比、表面活化受体NKG2D、CD244以及N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颗粒的水平显着降低;在体外实验中证实CDCA可损伤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颗粒的免疫效应功能,促进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在体内实验中证实CDCA可减少小鼠NK细胞的百分比并损伤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颗粒的免疫效应功能,从而促进HBV的复制。【结论】梭菌属菌群丰度显着降低导致HBeAg阳性CHB患者初级胆汁酸水平升高;在体内外实验中证实,CDCA通过损伤NK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进而促进HBV的复制。本研究提示调节肠道菌群和胆汁酸有望成为CHB治疗的新靶点。

李浩然[2](2021)在《弓形虫感染小鼠T细胞表面TIGIT分子的表达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作为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大多数温血动物,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然而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大量研究表明,宿主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抗弓形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ITIM)domain,TIGIT]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在多种感染性病原体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但TIGIT在弓形虫感染的宿主免疫细胞表面的表达特征尚不明确,其对弓形虫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也有待研究。目的明确弓形虫感染是否调节宿主T细胞表面TIGIT分子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并初步探究TIGIT通路的阻断是否能够改善弓形虫感染的结局,为临床弓形虫病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将1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Nc组)和弓形虫I型强毒株RH株速殖子感染组(RH组)。通过以下指标探究在急性弓形虫感染过程中,T细胞表面TIGIT的表达情况与宿主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1)记录两组小鼠脾指数,HE染色检测RH株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后不同时期的脾脏病理变化;2)RT-qPCR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时期的外周血及脾脏中TIGIT、CD226和弓形虫速殖子特异性基因Tg SAG1的m RNA表达水平变化;3)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时期的外周血及脾脏中T细胞表面TIGIT和CD226分子的表达情况,以及TIGIT+T细胞的表型变化情况。2.将3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Nc组和弓形虫II型弱毒株PRU株包囊感染组(PRU组)。通过以下指标阐明在慢性弓形虫感染过程中,TIGIT介导宿主T细胞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1)记录两组小鼠脾指数,HE染色检测PRU株弓形虫包囊感染后不同时期的脑组织及脾脏病理变化;2)RT-qPCR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时期的脑组织及脾脏中弓形虫特异性基因B1、TIGIT、CD226、颗粒酶B、穿孔素及炎性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水平变化;3)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时期的脑组织及脾脏中T细胞表面TIGIT和CD226分子的表达情况、TIGIT+T细胞的表型变化以及TIGIT+T细胞内颗粒酶B和穿孔素分子的表达情况。3.构建TIGIT基因缺失(TIGIT-/-)小鼠,将野生型(WT)C57BL/6小鼠30只和TIGIT-/-小鼠30只,各自分为弓形虫I型强毒株RH株速殖子感染组和弓形虫II型弱毒株PRU株包囊感染组。通过记录存活率以及慢性弓形虫感染后脑组织内弓形虫包囊数量及大小来初步探究TIGIT通路的阻断是否能够改善弓形虫感染带来的不良结局。结果1.急性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宿主T细胞表面TIGIT分子的表达情况1)感染小鼠脾脏的损伤程度与脾脏内弓形虫虫荷呈正相关;2)感染后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内Tg SAG1和TIGIT转录水平同时显着上调;3)小鼠脾脏及外周血CD4+与CD8+T细胞表面TIGIT的表达水平在感染早期降低,在感染晚期显着升高;4)感染过程中小鼠脾脏内部分TIGIT+TCM细胞激活转化为TIGIT+TEM。2.慢性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宿主T细胞表面TIGIT分子的表达情况1)感染小鼠脑组织和脾脏的损伤程度均与组织内弓形虫虫荷呈正相关;2)感染后小鼠脑组织与脾脏内T细胞表面TIGIT分子持续性大量表达;3)感染过程中小鼠脑组织和脾脏内部分TIGIT+TCM细胞激活转化为TIGIT+TEM;4)感染后小鼠脑组织与脾脏内TIGIT+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减弱;5)感染后小鼠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含量增加。3.TIGIT基因敲除对急、慢性弓形虫感染结局的影响1)TIGIT基因敲除后可显着提高急、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存活率;2)TIGIT基因敲除后可减少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脑组织内包囊的数量和大小。结论1.急性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宿主T细胞表面选择性表达TIGIT,同时脾脏内部分TIGIT+TCM激活转化为TIGIT+TEM;2.慢性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宿主T细胞表面持续性表达TIGIT并减弱其细胞毒作用;3.TIGIT基因敲除可显着降低急、慢性弓形虫感染的致死率,同时降低小鼠脑内包囊的数量并减少包囊的大小。

陈俊逸[3](2021)在《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慢性前列腺炎的特征是在与骨盆相关的结构中感觉到疼痛至少六个月,但没有证实感染或其他明显的局部病理,在泌尿外科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约占25%,而约有50%的男性一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前列腺炎样症状。尽管多模式疗法似乎是最成功的,但CPPS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因为可用的治疗方法经常失败,而且仍然缺乏“万能药”,这也是患者和医生感到沮丧的一个原因。目前,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研究中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模型。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分化异常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发病机制。因此,了解CP/CPPS的免疫激活情况将有助于改进治疗策略。方法:首先用Ficoll梯度离心人外周血样本以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使用BD?Ab Seq对来自两名CP/CPPS患者和两名健康对照的单个外周T细胞的蛋白质和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数字量化。我们使用了一种综合策略,基于对10,000多个Ab Seq图谱的典型相关分析,即用BD Rhapsody?T细胞面板和BD?Ab Seq试验绘制T细胞免疫组成图,鉴定CP/CPPS相关的功能性T细胞亚群。最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确定了15个独特的T细胞亚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CP/CPPS组中第0簇的比例(30.3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8%);第0簇被定义为基于差异表达基因/蛋白的效应性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CP/CPP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效应性T细胞亚群,特别是中央记忆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Th17和Th22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效应性T细胞的异常可能导致或强化了CP/CPPS。结论:本研究描述了人类血液中T细胞状态的复杂排列,并提示效应器T细胞,特别是中央记忆T细胞,T辅助T细胞(Th)1,Th17和Th22细胞,以及Treg细胞,可能是CP/CPPS的原因。

袁伦志[4](2019)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HBV感染具有严格的宿主种属特异性和肝细胞嗜性,其感染人肝细胞后能够持续复制,诱发宿主免疫耐受状态、逐步形成慢性化、直接或间接诱导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并造成重症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目前,虽然预防性疫苗的普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HBV新发感染率,但是已批准上市的临床药物仍然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由于HBV的天然宿主人类和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用于研究收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因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模拟HBV感染和发病的动物模型成为进一步认识HBV感染发病机制,以及研发和评价新一代抗HBV药物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建立了转基因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旱獭、北京鸭和树鼩等替代模型,然而它们都不能完全模拟HBV在人类中感染发病的自然史,因此,建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特别是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用于支持HBV感染发病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一直存在原代人细胞来源匮乏和体外难以扩增、个体差异大、多种细胞移植不匹配、伦理问题、造模周期长、实验窗口期短和难以模拟HBV感染相关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等限制。因此,建立一种方便易用的、能够支持HBV感染发病研究的新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推进HBV相关基础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发展十分必要。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临床分离的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同时重建了同源的人源肝脏和免疫系统,并将此种双嵌合人源化小鼠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病理生理学研究。我们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感染自然史、相关肝脏疾病、天然宿主动物、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发现hBMSCs具有重建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的巨大的潜力,并选择其作为我们构建新型双嵌合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细胞材料。我们使用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免疫缺陷FRGS小鼠,发现其能够在小鼠体内迅速转分化为具有活性的人肝细胞和多种人免疫细胞,同时证明暴发性肝衰竭的肝脏微环境是驱动hBMSCs在免疫缺陷FRGS小鼠体内大量快速转分化为人源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在hBMSCs移植的免疫缺陷FRGS小鼠(hBMSC-FRGS)体内建立了HBV慢性感染,实现A,B,C,D四种常见HBV基因型病毒感染超过50周。我们连续监测了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病毒DNA及蛋白水平,证明被HBV感染的小鼠血清内含有具备感染活力的HBV病毒颗粒。我们初步研究了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变化,在感染进行和持续和过程中同步分析了小鼠肝内人源免疫细胞、人源细胞因子、肝脏炎症进展和HBV特异性人源抗体水平等指标,证明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出现持续的肝脏炎症和免疫耐受状态。我们在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观察到一系列的指示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典型性指标,包括:肝硬化血清学指标持续增高、小鼠肝脏组织中肝硬化相关人源基因表达持续上调、小鼠肝脏组织中胶原纤维堆积持续增加、纤维结节生成、肝小叶结构被破环、肝板塌陷、肝脏外表粗糙体积固缩等。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肝脏和免疫系统双重人源化的hBMSC-FRGS小鼠模型,将其用于HBV感染和相关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HBV感染后小鼠产生肝脏炎症并且逐步发展为典型的肝硬化。

谢倩[5](2019)在《H7N9禽流感患者免疫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自2013年3月首次发现人类感染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以来,在中国已经引起5波疫情流行阶段,病死率高达39.2%。病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与以往的禽流感不同的是,该病毒与人类受体能更有效地结合,因此增加了病毒在人群中爆发的可能,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人感染H7N9后,一般表现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表现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急性肾损伤等。其病毒感染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机体的免疫状况直接相关。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可导致“细胞因子风暴”,过度炎症反应可对器官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是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在感染急性期,H7N9禽流感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轻/重症患者的T细胞数量以及单核细胞数也存在差异。并且感染的严重程度与CD14+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有关,重症患者相较于轻症患者CD14+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HLA-DR表达量显着较低。但是目前,对H7N9禽流感患者恢复期的免疫状况较少报道,这促使我们研究了H7N9轻/重症患者在恢复期的免疫状况。研究方法:我们对H7N9禽流感患者进行了感染后一年的免疫反应随访研究。首先将H7N9禽流感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感染(n=42)和重度感染(n=26)。在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分别在感染后的1、3和12个月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并在同一时间内,院内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n=40)。然后分别评估轻/重症感染患者的免疫恢复状况。通过对白细胞数量(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检测,观察淋巴细胞减少等指标的恢复情况。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比较轻/重症患者 H7N9 患者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因子水平。随后用流式细胞分析进一步比较轻/重症患者抗原提呈能力的差异。为了深入了解患者在恢复期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用热灭活的H7N9病毒或链球菌(Streptococcus)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 CD14+比例、HLA-DR 在CD14+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和CD4+和CD8+细胞的胞内IFN-y的产生,通过ELISA测定上清中IFN-γ和IL-6水平。最后,通过多因子免疫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水平差异,分析轻/重症患者组织修复倾向。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在感染后1个月,WBC和CRP都已恢复正常,淋巴细胞总数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也都在感染1个月后恢复正常。我们进一步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后发现,虽然在感染初期重症患者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显着低于轻症患者,在感染后1个月,二组之间已无差异;CD4+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无论在感染初期还是恢复期都无差异;在重度感染的人群中,IFN-γ、IFN-α在感染初期显着较低,1个月后恢复正常,而且轻/重症患者之间无差异;TNF-α无论在感染初期还是恢复期间都没有差异。为了进一步比较两组的免疫状态差异,对患者的单核细胞功能的恢复进行了比较。尽管在感染初期,轻症患者CD14+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重症患者;在感染后1个月,重症患者的CD14+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感染初期的比例,并且与轻症患者无差异。但分析HLA-DR在CD14+细胞上的表达发现,在感染后1个月,轻症患者CD14+细胞上HLA-DR的表达已经接近健康对照,而此时重症患者仍显着较低,说明在感染后1个月,重度感染的人群中,他们的抗原提呈能力仍然受损,而轻症患者已经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重症患者免疫反应持续受损还表现在外来抗原刺激后抗原提呈能力低于轻症患者。用灭活的链球菌(Streptococcus)刺激PBMCs后发现,在感染后1个月,重症患者的CD14+细胞上HLA-DR的表达、IFN-γ、IL-6在培养上清中的水平显着低于轻症患者。重症患者的CD4+T和CD8+T细胞产生的IFN-γ显着低于轻症患者。感染后3个月,两组之间无差异。最后检测了患者的多种MMP水平,发现在感染初期,H7N9患者的大部分MMP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在感染后1个月,轻症患者血浆中的MMP水平降低,接近健康对照,而重症患者MMP2、MMP3和MMP9的水平仍然显着高于健康对照和轻度感染患者。感染后3个月,MMP水平都已恢复至正常。研究结论:以上研究发现,在感染后1个月,无论轻/重症患者,淋巴细胞减少的症状得到恢复,并且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以及细胞因子的水平恢复正常。然而,在感染后1个月,单核细胞中HLA-DR的表达量在重症患者中更低,至3个月恢复正常。说明重症患者的抗原提呈能力在1个月时还未得到恢复,而此时轻症患者的抗原提呈能力已接近正常水平。在应对外来抗原的刺激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即重症患者在感染后1个月,相较于轻症患者,其免疫反应能力仍然较弱。综上所述,在患者感染H7N9后,重症患者相较于轻症患者其免疫恢复延迟,表现为单核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受损,进而T细胞反应受损。这可能会增加继发性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刘勇[6](2018)在《慢性HBV感染诱导B细胞高表达4-1BBL调控T细胞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慢性HBV感染是机体T细胞和B细胞协同作用失调的结果,HBV特异性T细胞及HBV特异性B细胞反应的降低导致病毒不能完全被清除,从而引起HBV的持续复制与存在。目前关于B细胞的研究及认识则较少,有限的研究显示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B细胞处于过度活化状态,但B细胞针对HBV的特异性反应降低,推测B细胞功能紊乱。4-1BBL是B细胞活化的标记之一,4-1BBL通路与B细胞的抗原提呈,抗体分泌等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组在前期发现慢性HBV感染者B细胞表达4-1BBL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其原因不明。因而,本课题将进一步确定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4-1BB/4-1BBL共刺激信号的变化特征,并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4-1BBL阳性B细胞的特征及其增高机制进行探讨,同时对4-1BBL阳性B细胞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确定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B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情况。研究方法:选取85例慢性HBV感染者和46例健康个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CD19阳性B细胞表面4-1BBL的表达及CD3阳性T细胞表面4-1BB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IgG及IgM水平。采集部分慢性HBV感染者及健康个体外周血,采用sCD40L、HBsAg、HBcAg刺激培养B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表面4-1BBL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4-1BBL阳性B细胞表面共刺激因子的表达情况,以明确HBV抗原刺激B细胞表面4-1BBL增高机制及特征;采用流式细胞分选4-1BBL阳性B细胞,并将其与T细胞进行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T细胞表面PD-1、CD69及4-1BB表达变化情况,采用LUMINEX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情况,同时检测培养上清IgG水平,以确定4-1BBL阳性B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情况。研究结果:1.慢性HBV感染者及健康个体间年龄、性别及来源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gG水平显着高于健康个体血清IgG水平,但不同免疫状态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gG水平没有差异;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总IgM水平与健康个体间无差异。2.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B细胞4-1BBL表达为6.21%± 2.73%,显着高于健康个体(3.24%± 1.51%),但不同免疫状态慢性HBV感染者B细胞4-IBBL的表达没有差异;慢性HBV感染者CD3+ T细胞表面4-1BB表达与健康个体间没有差异;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B细胞的4-1BBL mRNA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同时免疫活化组B细胞4-1BBLmRNA表达水平增高最为显着。3.慢性HBV感染者和健康个体的B细胞经sCD40L刺激后,B细胞4-1BBL表达显着高于HBsAg组、HBcAg组和对照组;HBcAg刺激组B细胞表达4-1BBL也显着高于对照组;4-1BBL阳性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MHC-I及MHC-II类分子的表达显着高于4-1BBL阴性B细胞。4.将4-1BBL阳性B细胞和4-1BBL阴性B细胞与T细胞进行共培养后,与4-1BBL阴性B细胞组相比,4-1BBL阳性B细胞组中CD4+T细胞表面CD69表达显着增高,而CD8+T细胞表面的CD69表达却无显着变化;CD4+T细胞表面4-1BB表达显着增高,CD8+ T细胞表面的4-1BB表达也显着增高;两组间在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4-1BBL阴性B细胞组相比,4-1BBL阳性B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TNF-α显着降低,而IL-2,IL-4和IL-6显着增高,同时4-1BBL阳性B细胞共培养组中细胞培养上清液内的IgG水平显着高于4-1BBL阴性B细胞共培养组。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了慢性HBV感染者B细胞表面高表达4-1BBL,同时外周血总IgG水平增高,进一步证明慢性HBV感染者的B细胞处于高度活化状态;本研究还发现HBcAg能直接上调外周血B细胞中4-1BBL表达,可能是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B细胞高表达4-1BBL的机制之一。高表达4-IBBL的B细胞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特征,至少通过两个方面调控T细胞功能:一方面,4-1BBL+B细胞抑制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使得T细胞的病毒清除能力下降,发挥免疫负性调控作用;另一方面,4-1BBL+B细胞促进T细胞分泌IL-2,IL-4和IL-6,并正反馈作用于B细胞进一步活化,进而分泌大量的IgG抗体。因此,在慢性HBV感染的过程中,4-1BB/4-1BBL信号途径不仅反应了 B细胞的过度活化状态,而且能调控T细胞的活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T细胞对病毒的清除,并通过细胞因子分泌反馈作用于B细胞,这可能是慢性HBV感染中B细胞功能紊乱及病毒持续存在的一个重要机制之一。

邱源旺[7](2017)在《白细胞介素-21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IL-21对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目的:初筛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ETV)停药后病毒学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停药时IL-21水平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对ETV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1.入选符合2012年亚太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停药标准的CHB患者112例,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因型、ETV治疗时基线ALT水平、基线HBV DNA水平、基线HBs Ag水平、病毒学应答时间(周)、HBe Ag血清学转换时HBs Ag水平、ETV停药时HBs Ag水平与停药后病毒学复发的相关性。2.在停药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采用微量样本多重蛋白定量(CBA)法检测血清Th1(IL-2、IFN-γ、TNF-α)、Th2(IL-4、IL-6、IL-10)、Th17(IL-17A)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血清IL-21、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停药病毒学复发的相关性。Cox模型分析临床各因素与患者复发的相关性,ROC曲线用于确定相关因素及细胞因子对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ETV停药后52周复发率为48.2%(54/112),其中74%(40/54)患者的复发发生在停药后1236周。2.复发组(VR)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SVR)年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30岁、3039岁、4049岁、≥50岁组患者停药52周病毒学复发率分别为25.0%(8/32),36.7%(11/30),54.2%(13/24)和84.6%(22/26),≥50岁组患者复发率与其他3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30)。3.以112例患者HBe Ag血清学转换时HBs Ag水平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取2.5log10IU/ml作为Cut-off值,HBe Ag血清学转换时HBs Ag水平<2.5、>2.5log10IU/ml患者复发率分别为9.5%(2/21)和57.1%(52/91),(P<0.001)。4.停药时SVR组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VR组(P=0.041)。以112例患者停药时血清IL-21水平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取50pg/ml作为Cut-off值,停药时IL-21水平≥50pg/ml和<50pg/ml患者病毒学复发率分别为25.4%(16/63)和74.6%(38/49)(P<0.001)。5.停药时SVR组患者IFN-γ水平高于VR组,IL-10水平低于VR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停药时VR组与SVR组间Th17(IL-17A)水平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6.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与停药后病毒学复发相关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年龄(P=0.008)、HBe Ag血清学转换时HBs Ag水平(P=0.019)、停药时血清IL-21水平(P=0.034)、停药时血清HBs Ag水平(P=0.045)。结论:1.年龄、HBe Ag血清学转换时HBs Ag水平、停药时血清IL-21水平、停药时HBs Ag水平是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2.年龄大于50岁、HBe Ag血清学转换时HBs Ag水平≥2.5log10IU/ml或停药时HBs Ag水平≥2.0log10IU/ml、停药时IL-21水平<50pg/ml的患者停药复发率高。第二部分IL-21在恩替卡韦停药后维持病毒学应答中的作用目的:前瞻性研究HBe Ag阳性CHB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IL-21表达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IL-21在恩替卡韦停药后维持病毒学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横向人群纳入免疫耐受期患者(IT)、非活动性HBs Ag携带者(IC)、ETV停药患者(ETV-W)各20例,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C),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PBMC)IL-21m RNA,微量样本多重蛋白定量(CBA)法检测血清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了解不同时期HBV感染者血清IL-21水平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纵向研究纳入78例ETV停药患者,根据停药52周复发情况分为病毒学持续应答组(SVR)和病毒学复发组(VR),在停药后各随访时间点检测血清IL-21水平、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各指标在SVR组和VR组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表达差异。结果:1.横向研究结果显示IC组和ETV停药组患者IL-21水平显着高于IT组(均P<0.001)。纵向研究结果显示SVR组在ETV停药后52周观察中血清IL-2l水平稳定在较高水平,VR组患者呈相对下降趋势,在停药各随访时间点SVR组患者血清IL-21水平均高于VR组,且组间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ETV停药患者总血清IL-2l水平与血清HBs Ag滴度无显着相关性(r=-0.057,P=0.318);但分组分析结果显示,SVR组血清IL-2l水平在随访过程中呈稳定高水平状态,而血清HBs Ag水平保持在相对低水平,两者呈负相关(r=-0.241,P<0.001)。VR组血清IL-21水平与血清HBs Ag滴度呈正相关(r=0.286,P<0.001)。3.横向研究结果显示ETV停药组(ETV-W)患者与IC组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均显着高于IT组和HC组(均P<0.001)。ETV停药组与IC组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着低于IT组(均P<0.001)。4.纵向研究结果显示SVR组停药后Th1型细胞因子中IFN-γ水平稳定在较高水平,Th2类细胞因子IL-10水平呈显着下降趋势,SVR组患者在各随访时间点IFN-γ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均显着高于VR组患者(P=0.004,均P<0.001)。VR组患者停药后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前24周呈下降趋势,24周后呈上升趋势,但52周IFN-γ水平仍低于停药基线水平,Th2类细胞因子稳定在较高水平。VR组患者在停药各随访时间点IL-10水平均显着高于SVR组患者(P=0.001,均P<0.001)。结论:1.停药后持续病毒学应答患者血清IL-2l呈高表达状态,与患者血清HBs Ag水平呈正相关,提示IL-2l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在HBe Ag阳性CHB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维持病毒学应答中起到一定的作用。2.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稳定在较高水平表达有利于恩替卡韦停药后维持病毒学应答,Th2细胞因子IL-10水平的高表达可能与病毒学复发有关。第三部分CXCR5+CD4+T细胞分泌IL-21在恩替卡韦停药后病毒学持续应答中的作用目的:研究血清IL-21水平与CXCR5+CD4+T细胞的相关性,探讨CXCR5+CD4+T细胞分泌IL-21在维持恩替卡韦停药后病毒学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横向人群免疫耐受期(IT)、非活动性HBs Ag携带者(IC)和恩替卡韦停药组(ETV-W)外周血CXCR5+CD4+T细胞的频数,了解不同时期HBV感染者外周血CXCR5+CD4+T细胞频数的表达差异;纵向分析ETV停药后CXCR5+CD4+T细胞频数变化的特点及其与血清IL-2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MA/ionomycin刺激ETV停药患者PBMC,了解CXCR5+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情况;应用HBV重叠多肽刺激PBMC,分析HBV特异性IL-21+CXCR5+CD4+T细胞频数在SVR组和VR组的表达差异。结果:1.ETV停药组患者CXCR5+CD4+T细胞的频数显着高于免疫耐受期(IT)和健康志愿者(HC)(P<0.05);2.VR组70.3%(26/37)的患者外周血CXCR5+CD4+T细胞频数在停药后出现下降,而SVR组患者出现下降的比例只有41.5%(17/41),两组间变化模式有统计学差异(P=0.013)。SVR组外周血CXCR5+CD4+T细胞的频数在ETV停药第0、12、24和52周时间点均显着高于VR组患者(均P<0.05)。3.患者停药后外周血CXCR5+CD4+T细胞频数变化与IL-21水平变化趋势相一致,且呈正相关(r=0.626,P<0.001)。4.采用PMA/ionomycin刺激PBMC,ETV停药组患者CXCR5+CD4+T细胞分泌IL-21的水平显着高于IFN-γ、IL-4以及IL-17(均P<0.001)。5.采用HBV重叠多肽刺激PBMC,结果显示ETV停药组患者HBV特异性IL-21+CXCR5+CD4+T细胞的频数高于IT组和HC组(均P<0.001)。各随访时间点HBV特异性的IL-21+CXCR5+CD4+T细胞频数在SVR组表达较VR组高,且停药12周、24周、52周组间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P<0.001)结论:恩替卡韦停药后外周血CXCR5+CD4+T细胞频数变化与IL-21水平变化趋势相一致,且呈正相关,持续病毒学应答组HBV特异性IL-21+CXCR5+CD4+T细胞频数显着高于复发组,提示CXCR5+CD4+T细胞通过分泌IL-21在维持恩替卡韦停药后病毒学应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刘畅[8](2016)在《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传播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HBs A阳性孕妇其新生儿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提供参考。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情况,并利用原位PCR技术检测PBMC中HBV的表达情况,研究PBMC在发生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内容与方法:1.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1)研究对象连续收集2008年8月至2012年9月北京地区各级医院产前检查的HBs 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共312对作为队列,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并采集血液标本。(2)研究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使用统一定制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询问并记录,同时将临床检查结果一并填写进调查表中。2)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夹心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中的HBs Ag和HBe Ag进行检测;选取HBV S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附近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检测血清和PBMC中的HBV DNA。3)统计分析方法:先将资料进行核查,然后录入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然后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的结果使用±S表示,分析方法使用t-tex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的结果使用率或构成比表示,比较时使用t-text或者χ2检验;使用Excel2013和Graph Pad Prism5.0软件对图表进行处理。2.PBMC转染实验以及细胞原位PCR技术检测PBMC中HBV DNA和ccc DNA(1)PBMC转染实验通过PCR扩增得到HBV DNA基因组全长片段,通过连接构建入T载体,转入感受态细胞后,经涂板蓝白斑筛选阳性后扩大培养,使用含去除内毒素的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后,利用扩增时加入的酶切位点,酶切产物,得到高浓度HBV DNA全基因组质粒。分离健康人PBMC后,经过电转染方式将HBV DNA转染进入健康人PBMC中,通过培养后检测PBMC中HBV的表达。(2)细胞原位PCR技术检测PBMC中的HBV DNA和ccc DNA将获得的HBV感染者的血浆,经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PBMC,通过细胞甩片机将PBMC离心固定至粘附载玻片上,利用原位PCR技术检测PBMC中的HBV DNA;使用滚环扩增加跨缺口原位PCR技术检测PBMC中的ccc DNA,在显微镜下观察其HBV DNA和ccc 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位置。结果1.HB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分析(1)HBs Ag阳性孕妇其婴儿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对312例HBs 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共142例孕妇其新生儿发生了HBV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率为45.5%(142/312)。142例宫内感染的新生儿中,血清HBs Ag阳性24例(7.7%,24/312),血清HBV DNA阳性61例,(19.6%,61/31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阳性81例,(26.0%,81/312)。其中有15例(4.8%,15/312)新生儿同时检测出血清HBs Ag阳性和HBV DNA阳性,9例(2.9%,9/312)新生儿全部检测结果均阳性。(2)HBs Ag阳性母亲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综合312例HBs 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人口学调查数据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70例(54.5%170/312)新生儿未发生宫内感染,142例(45.5%,142/312)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母亲PBMC HBV DNA阳性100例(32.1%,100/312),其中67例发生宫内感染,33例未发生宫内感染,经卡方检验χ2=27.40,p<0.001;母亲HBe Ag检测阳性人数78例(25%,78/312)其中54例发生宫内感染,24例未发生宫内感染,经卡方检验χ2=20.82,p<0.001;母亲血清HBV DNA阳性137例(43.9%,137/312),其中73例发生宫内感染,64例未发生宫内感染,经卡方检验χ2=5.95,p=0.0147;表明母亲PBMC HBV DNA、血清HBV DNA和HBe Ag阳性是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其它因素如分娩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等均与HBV宫内感染无关。进一步分析母亲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关系发现,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越高,发生宫内感染的概率越大。血清HBVDNA含量高于106copies/ml的孕妇对比血清HBVDNA含量低于103copies/ml的孕妇,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5.33(95%CI为2.7810.2);血清HBV DNA在103copies/ml至106copies/ml之间的孕妇相对危险度为2.61(95%CI为1.076.38),经趋势卡方检验三组宫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8.24,p<0.001。2.HBV DNA电转染PBMC实验利用PCR成功提取出HBV DNA全基因组序列,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扩增产物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连接转化后将提取的目的基因连接产物双酶切,其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目的基因质粒浓度为20ng/ml;质粒通过电转染的方式转染健康人PBMC,培养6小时和24小时后的提取细胞DN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HBV DNA的拷贝数,分别为5.67×103copies/ml和7.4×104copies/ml。3.发生宫内感染新生儿PBMC细胞原位检测分析利用原位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PBMC细胞中HBV DNA的表达情况,以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石蜡切片为阳性对照,以核固红染色为背景颜色,肝组织和PBMC的细胞核中可以观察到蓝紫色团块;通过滚环扩增加跨缺口原位PCR技术对ccc DNA进行检测,在肝组织和细胞的细胞核中发现有蓝紫色团块。在对孕妇PBMC中ccc DNA原位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原位检测的阳性率与血清HBV DNA含量有相关性,通过对比74例样本发现,外周血HBV DNA含量高,PBMC中检测ccc DNA的阳性率越高。25例外周血HBV DNA含量高于106copies/ml的患者中HBV ccc DNA阳性43例(89.6%,43/48),26例外周血HBV DNA含量低于106copies/ml的患者中HBV ccc DNA阳性12例(46.2%,12/26),经卡方检验χ2=16.7,p<0.001;在针对62例母婴对的婴儿PBMC原位检测结果汇总发现,25例发生宫内感染的婴儿,其中22例PBMC中ccc DNA检测阳性,阳性率88%(22/25),fisher精确卡方计算结果显示p<0.001。结论本研究发现,HBs Ag阳性孕妇的血清HBe Ag、血清HBV DNA和PBMC HBV DNA阳性为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对婴儿PBMC中HBV DNA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宫内感染的发生;通过转染乙型肝炎病毒至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原位PCR技术检测证实PBMC可以感染HBV。利用滚环扩增加跨缺口原位PCR技术检测新生儿PBMC中ccc DNA证实宫内感染的发生与PBMC有关,被HBV感染的PBMC在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闯[9](2015)在《CD3brightCD56+T细胞参与慢性HBV病人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和不同NK细胞中miRNA调控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HBV治疗临床研究乙肝病毒(HBV)感染在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虽然乙肝疫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并应用,但全球仍有3.5亿人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中国更是乙肝病毒感染大国,有接近1亿人次。慢性乙肝病毒感染(CHB)严重影响着大众的健康,患者有较高的风险罹患肝脏相关疾病,包括肝脏代谢失调、肝纤维化、肝硬化、严重者甚至发生原发性肝癌。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慢性HBV感染非常重要。乙肝病毒在肝脏中的复制是导致肝损伤和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控制乙肝病毒的病毒载量和相关抗原的表达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为止,临床普遍应用的乙肝感染治疗方法分为三类,长效干扰素:核苷/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长效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的活性,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然而对于e抗原阳性的CHB病人,48w的peg-IFNα治疗后持续应答率仅占30%左右。乙肝临床治疗效果很差,直接反应了机体(尤其是肝脏)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功能发生失调。CD56+T细胞在肝脏中所占T细胞的比例高达50%,可以通过分泌IFNγ抑制HBV病毒复制。而且CD56+T细胞是抗病毒因子IFNy的重要来源,甚至多于NK细胞,是主要的抗病毒免疫细胞。然而HBV感染后干扰素治疗效果较差,提示我们拥有抗病毒的效应CD56+T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状态,并且在HBV感染和治疗过程中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目的是探究CD56+T细胞群体在HBV病人感染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揭示长效peg-IFNα临床治疗慢性HBV感染效果不佳的原因,同时希望为HBV临床治疗提供一个预测指标。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我们临床选取了85例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病人,通过Peg-IFNα持续治疗48w,之后随访观察24w。我们在不同时间点(0w, 12w、24w、36w、48w、60w、72w)对病毒学指标和免疫学指标进行动态观测。经过系统的统计和整理分析,我们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慢性HBV感染病人多数呈现CD3brightCD56+ T细胞状态CD56+T细胞在抵抗病毒感染的同时,可能发挥着免疫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CD56+T细胞在CHB病人中的状态,我们通过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分析了HBV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的CD56+T细胞,结果发现HBV病人相比于正常人,外周血CD56+T细胞的CD3荧光强度表达明显较高。根据CD56+T细胞上CD3的荧光强度表达,我们把病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拥有CD3brightCD56+ T细胞的CHB病人,一种是拥有CD3dimCD56+ T细胞的CHB病人。在所有的85例CHB病人中,64.7%(55/85)比例呈现CD3brightCD56+ T细胞类型:对应的,正常人33例样本中,30.3(10/33)比例呈现CD3brightCD56+ T细胞类型。以上结果显示CHB病人多数呈现CD3brightCD56+ T细胞状态。2、拥有CD3brightCD56+ T细胞类型的CHB病人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接下来我们探究CHB病人CD3brightCD56+ T细胞类型的存在是否与临床干扰素治疗效果有相关性。首先,在所有的69例有完整临床治疗数据的CHB病人中,我们发现拥有CD3brightCD56+T细胞类型的CHB病人临床指标处于相对偏高状态。其次,很大比例(89.4%)的拥有CD3brightCD56+T细胞类型的CHB病人干扰素治疗48w之后呈现无持续应答状态,相比之下,仅有59.1%的拥有CD3dimCD56+ T细胞类型的CHB病人呈现无应答。最后,无应答病人的CD56+T细胞多呈现CD3荧光强度较高的状态。以上结果说明拥有CD3brightCD56+ T细胞类型的CHB病人多数呈现对干扰素无应答。3、CD3brightCD56+ T细胞低表达CD8分子根据拥有CD3brightCD56+ T细胞的乙肝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差,我们猜测CD3brightCD56+ T细胞应该处于功能相对低下状态。我们分析了一些功能性相关指标,发现了CD8分子在CD3brightCD56+ T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在CD3dimCD56+T细胞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干扰素治疗不会改变CD3brightCD56+ T细胞低表达CD8分子的状态。从治疗效果角度,无应答病人CD56+T细胞表达CD8分子也相对较低。总之,干扰素治疗的整个过程,CD3brightCD56+ T细胞均低表达CD8分子,而无应答病人拥有较少的CD8+CD56+ T细胞。4、CD3brightCD56+ T细胞高表达NKG2A/CD94分子为了进一步研究CD3brightCD56+ T细胞是否处于抑制状态,我们检测了一些NK细胞及T细胞领域的抑制性分子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NKG2A/CD94分子在CD3brightCD56+ T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在CD3dimCD56+ T细胞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干扰素治疗不会改变CD3brightCD56+ T细胞高表达抑制性二聚体NKG2A/CD94的状态。从治疗效果角度,无应答病人CD56+T细胞表达NKG2A/CD94分子也相对较高。总之,干扰素治疗的整个过程,CD3brightCD56+ T细胞均高表达NKG2A/CD94分子,而无应答病人拥有较少的NKG2A/CD94+CD56+ T细胞。5、CD3brightCD56+ T细胞抗病毒能力较差研究报道IFNγ对于机体抗病毒应答非常重要,而peg-IFNα可以诱导多种免疫细胞产生IFNγ。根据我们前面结果所观测的表型,我们预测CD3brightCD56+ T细胞抗病毒能力较差。我们通过体外刺激CHB病人的CD3brightCD56+ T细胞和CD3dimCD56+ T细胞,检测分泌IFNγ和CD107a的区别。我们发现,CD3brightCD56+T细胞分泌IFNγ和CD107a的能力均较弱。并且干扰素治疗不会改变CD3brightCD56+ T细胞低表达抗病毒细胞因子的状态。由此,我们证明CD3brightCD56+ T细胞抗病毒能力相对较差。6、peg-IFNα过程中,CD3brightCD56+ T细胞表面Tim-3表达迅速上升在CHB病人中,Tim-3分子高表达可以抑制很多效应细胞的功能发挥,包括NK细胞、CD8+T细胞等。然而,干扰素治疗之前,Tim-3在CD3brightCD56+ T细胞和CD3dimCD56+ T细胞表面的表达并没有发现区别。反而在peg-IFNα治疗的过程中,CD3brightCD56+ T细胞表面Tim-3表达迅速上升,而CD3dimCD56+ T细胞表面Tim-3表达平稳。Tim-3在CD3brightCD56+ T细胞表面的变化与IFNγ有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此,我们推测CD3brightCD56+ T细胞的功能抑制性分子Tim-3在干扰素治疗后迅速表达上调,可能导致了CD56+T细胞表现出来的功能缺失,IFNγ分泌降低。综上所述,我们第一个发现了慢性HBV感染病人中存在一群CD3brightCD56+T细胞,表型和功能上处于抑制状态。这群细胞的存在与临床干扰素应答低下密切相关,大比例的CD3brightCD56+ T细胞类型CHB病人为干扰素无应答,可以作为一个辅助的干扰素应答情况的预测指标。另外,干扰素治疗过程中,Tim-3在CD3brightCD56+ T细胞迅速上调,可能是CD56+T细胞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部分的解释了CHB病人干扰素治疗效果差的原因。第二部分:NK细胞基础研究NK细胞是生物机体抗肿瘤和感染第一防线。不同组织器官中,NK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发育和功能状态。比如,蜕膜组织中存在相对未成熟、以产生细胞因子为主的CD56bright NK细胞:外周循环中存在相对成熟、以发挥杀伤效应为主的CD56dim NK细胞。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短小RNA,生物机体内起着非常广泛的调控作用。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了miRNA调控NK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但是研究不同状态NK细胞miRNA差异表达调控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我们的这部分工作,研究重点放在三种不同NK细胞—外周血NK (pNK)、脐血NK (cNK)、蜕膜NK (dNK)—miRNA特异性表达和差异表达的研究。并据此,发现miR-362-5p是NK细胞功能调控的一个重要miRNA.具体结果展开如下:1、NK细胞特异性表达rniRNA分析我们对不同淋巴细胞的miRNA基因芯片进行了分析,发现了dNK、cNK和pNK细胞特异性高表达差异两倍以上的miRNA;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在三种NK细胞中均高表达两倍以上的七个miRNA,其中之一是miR-362-5p。2、NK细胞间差异表达miRNA分析接下来,我们又对三种不同状态NK细胞间进行miRNA差异表达分析。我们在三种NK细胞间两两比对,发现dNK与pNK细胞差异最明显。进一步发现miR-362-5p在pNK细胞高相对表达,表明miR-362-5p可能参与NK细胞功能的调控。3、CYLD是NK细胞中miR-362-5p的靶基因根据以上结果,我们选定miR-362-5p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需要确定miR-362-5p在NK细胞中发挥功能的靶基因。我们应用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362-5p潜在的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了CYLD是miR-362-5p直接作用的靶基因,PCR和蛋白印记,方法进一步证明了在NK细胞内miR-362-5p同样可以调控CYLD的表达。4、过表达或者抑制miR-362-5p可以通过CYLD调控NK细胞的功能接下来研究miR-362-5p对NK细胞的作用,我们通过核转染的方法向蜕膜NK细胞中导入miR-362-5p的模拟物,发现可以促进NK细胞的相关效应功能;我们又向外周血NK中导入miR-362-5p的抑制剂敲低IniR-362-5p,结果发现NK细胞杀伤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能力明显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miR-362-5p对于NK细胞的功能调控是通过靶向CYLD实现的。该结果显示了miR-362-5p可以正向调控NK细胞发挥功能。综上所述,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不同状态NK细胞(dNK、cNK、pNK)中miRNA的表达特异性,为日后不同NK细胞亚群中分子调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另外,我们发现了miR-362-5p可以调控NK细胞功能。我们的研究为NK细胞miRNA调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野和研究基础。

李燕[10](2012)在《IL-18/IL-18BP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机理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取25例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24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全血、血清,免疫组化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L-18/IL-18BP的表达,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IL-18、IL-18BP、IFN-γ的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相应病例组中Th1及Th2细胞的百分率。结果:1.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8的表达积分分别为:(0.85±0.67)分,(2.96±1.37)分,(6.40±2.06)分,血清中IL-18水平为(37.59±26.06)pg/ml,(77.46±63.13)pg/ml,(232.16±227.07)pg/ml,上述三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血清中IL-18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病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8BP的积分分别为:((0.90±0.79)分,(3.33±1.63)分,(4.28±1.67)分,血清中IL-18BP浓度分别为(2.18±1.28)ng/ml,(8.49±4.52)ng/ml,(8.92±3.43)ng/ml,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三组血清中IFN-γ浓度为(33.18±39.45)pg/ml,(70.68±43.67)pg/ml,(173.59±90.92)pg/ml,其在上述三组间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组Th1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26±3.24)%,(14.48±4.59)%,(23.50±5.57)%,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组Th2细胞百分率为(1.43±0.55)%,(2.58±0.56)%,(2.44±0.81)%,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血清中IL-18的表达水平在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逐渐升高,相应IL-18BP的表达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组中均较正常人升高,但其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Th1细胞在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逐渐升高,Th2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及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均较正常人升高,但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与慢加急性肝衰竭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L-18与IL-18BP的相对水平可能与疾病的转归有关。

二、TT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T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胆汁酸异常抑制HBeAg阳性CHB患者NK细胞的抗HBV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HBeAg阳性CHB患者胆汁酸水平升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胆汁酸抑制NK细胞的抗HBV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HBV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弓形虫感染小鼠T细胞表面TIGIT分子的表达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招募
    2.2 样品制备
    2.3 单细胞多组学测序
    2.4 数据分析
    2.5 流式细胞仪验证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个人简历
8 致谢
9 课题综述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病原微生物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乙型肝炎病毒
        1.1 HBV的起源与进化
        1.2 HBV的病毒结构
        1.3 HB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1.4 HBV的感染机制和生命周期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造成的相关肝脏疾病
        2.1 HBV感染的主要宿主
        2.2 HBV的全球流行状况
        2.3 HBV感染的自然历史过程
        2.4 HBV感染慢性化诱发的相关肝脏疾病
        2.5 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
        3.1 基于人肝癌细胞系的HBV稳定复制细胞系
        3.2 基于原代人肝细胞和原代树鼩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3 基于人肝脏祖细胞系HepaRG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4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5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原代猪肝细胞和原代猴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6 基于人干细胞分化获得类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4.1 灵长类HBV感染模型
        4.2 树鼩HBV感染模型
        4.3 土拨鼠替代模型
        4.4 北京鸭替代模型
        4.5 HBV转基因小鼠
        4.6 基于病毒基因组转染的HBV复制小鼠模型
        4.7 人类肝脏单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感染及抗病毒研究
        4.7.1 免疫缺陷小鼠和细胞移植
        4.7.2 uPA缺陷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4.7.3 HSV-tk/NOG小鼠模型
        4.7.4 Fa~(-/-)Rag2~(-/-)IL2rg~(-/-)(FRG)小鼠模型
        4.7.5 FRGS小鼠模型
        4.8 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相关疾病研究
        4.8.1 AFC8-hu HSC/Hep小鼠模型
        4.8.2 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FRGN和uPA-NOG小鼠
        4.8.3 A2/NSG-hu HSC/Hep小鼠
        4.8.4 HIS-Hep-FRGN小鼠
        4.8.5 HIS-HUHEP-uPA/NRG小鼠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5.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5.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
        5.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
        5.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分子机制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7.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耗材和试剂
        7.1 主要仪器
        7.2 常规耗材
        7.3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常规基础试剂
        7.4 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剂盒
        7.5 实验用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7.6 常规PCR引物
        7.7 常规抗体和荧光素
        7.8 实验动物和细胞
    8.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8.1 ELISA/CLEIA检测
        8.2 Western Blot检测
        8.3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8.4 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染色实验
        8.5 常规流式细胞技术
        8.6 常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9. hBMSC-FRGS小鼠模型构建和鉴定
        9.1 hBMSCs分离、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
        9.2 FHF-FRGS小鼠的构建及hBMSCs移植手术
        9.3 肝脏灌流分离肝内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
        9.4 分离鉴定人源细胞及检测相关标志物
        9.5 鉴定人源肝细胞和鼠源肝细胞是否发生融合
    10. HBV感染相关病毒学和病理学检测
        10.1 不同基因型HBV病毒生产与纯化
        10.2 HBV蛋白与核酸检测方法
        10.3 hBMSC-FRGS小鼠人源免疫反应分析
        10.4 肝硬化诊断方法
    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FRGS小鼠
        12.1 hBMSCs表型鉴定
        12.2 hBMSCs移植拯救FHF-FRGS小鼠免于死亡
        12.3 hBMSC-FRGS小鼠实现人源肝细胞嵌合
        12.4 hBMSC-FRGS小鼠实现多种人源免疫细胞嵌合
        12.6 嵌合肝脏内的人源肝和鼠源肝细胞未发生融合
        12.7 hBMSC-FRGS小鼠长期安全性评估
        12.8 FHF肝脏微环境是hBMSCs转分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12.9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hBMSC-FRGS小鼠支持慢性化HBV感染
        13.1 hBMSC-FRGS小鼠支持多种基因型HBV感染
        13.2 hBMSC-FRGS小鼠支持C基因型HBV感染慢性化
        13.3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
        14.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肝人源内免疫细胞变化
        14.2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人源细胞因子变化
        14.3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发生重症肝炎
        14.4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产生特异性针对HBV抗原的T细胞
        14.5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血清HBV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
        14.6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诱发人源肝硬化
        15.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2 HBV感染肝hBMSC-FRGS小鼠组织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3 肝硬化区域种属特异性鉴定
        15.4 第四部分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6. HBV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发展历程
    17.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人类肝脏再生和免疫系统重建
    18. HBV感染慢性化和诱导肝脏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
    19. 新型HBV抗病毒治疗策略与关肝脏疾病的防治措施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5)H7N9禽流感患者免疫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基本资料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感染后1个月一些感染性指标恢复情况
    3.2 感染后1个月外周血淋巴细胞群分布和细胞因子水平已恢复正常
    3.3 感染后1个月轻症患者单核细胞功能恢复,重症患者还未恢复
    3.4 感染后1个月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外源刺激后,重症患者相较于轻症患者的抗原提呈能力仍受损
    3.5 在感染后1个月重症患者中MMP水平高于轻症患者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慢性HBV感染诱导B细胞高表达4-1BBL调控T细胞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慢性HBV感染免疫发病机制
    1.2 慢性HBV感染临床治疗现状
    1.3 B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1.4 4-1BB共刺激信号在抗肿瘤及抗病毒中研究进展
    1.5 B细胞与4-1BBL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4-IBB/4-1BBL表达特点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慢性HBV感染者B细胞高表达4-1BBL特征及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4-1BBL阳性B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白细胞介素-21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IL-21 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前言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IL-21 在恩替卡韦停药后维持病毒学应答中的作用
    前言
    一、材料
    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XCR5~+D4~+T细胞分泌IL-21 在恩替卡韦停药后病毒学持续应答中的作用
    前言
    一、材料
    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传播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 概述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HBV母婴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染HBV DNA
        1. 概述
        2. 材料、仪器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节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和ccc DNA
        1. 概述
        2. 材料、仪器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CD3brightCD56+T细胞参与慢性HBV病人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和不同NK细胞中miRNA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CD56~+T细胞与HBV临床治疗
    1.1 HBV感染与治疗
        1.1.1 HBV病毒学特征
        1.1.2 HBV感染进程
        1.1.3 HBV免疫应答
        1.1.4 HBV免疫逃逸
        1.1.5 HBV临床治疗
    1.2 CD56~+T细胞
        1.2.1 CD56~+T细胞特征
        1.2.2 CD56~+T细胞抗病毒研究
第2章 绪论:miRNA与NK细胞
    2.1 NK细胞
    2.2 microRNA
        2.2.1 miRNA基本特征
        2.2.2 调控NK细胞的miRNA
第3章 CD56~+T细胞与HBV病人干扰素治疗应答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临床标本
        3.2.1.2 流式抗体
        3.2.1.3 临床指标检测
        3.2.2 实验方法
        3.2.3.1 流式细胞术
        3.2.3.2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3.2.3.3 胞内细胞因子检测
        3.2.3.4 细胞脱颗粒能力检测
        3.2.3.5 CD56~+T体外细胞因子刺激
        3.2.3.6 CD56~+T体外靶细胞刺激
        3.2.3.7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CHB病人优势表达CD3~(bright)CD56~+T细胞
        3.3.1.1 CHB病人的CD56~+T细胞CD3平均荧光强度较高
        3.3.1.2 CD3~(bright)CD56~+T和CD3~(dim)CD56~+T细胞的判断依据
        3.3.2 表达CD3~(bright)CD56~+T细胞的CHB病人治疗效果不佳
        3.3.2.1 经历完整peg-IFNct治疗的病人信息
        3.3.2.2 含有CD3~(bright)CD56~+T细胞的CHB病人治疗效果较差
        3.3.3 CD3~(bright)CD56~+T细胞处于被抑制性状态
        3.3.3.1 CD3~(bright)CD56~+T细胞低表达功能性分子CD8
        3.3.3.2 CD3~(bright)CD56~+T细胞高表达抑制性分子NKG2A
        3.3.3.3 CD3~(bright)CD56~+T细胞低表达抗病毒IFNγ和CD107a
        3.3.4 治疗过程中,TIM-3在CD3~(bright)CD56~+T细胞表达迅速上调
        3.3.5 附表HBV治疗病人临床资料信息
    3.4 讨论和总结
第4章 不同NK细胞亚群间miRNA芯片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实验标本
        4.2.1.2 分离外周血、脐带血、蜕膜组织单个核细胞
        4.2.1.3 细胞培养
        4.2.1.4 细胞系
        4.2.1.5 细胞分选
        4.2.1.6 流式细胞术抗体
        4.2.1.7 流式检测细胞内分子
        4.2.1.8 基因芯片
        4.2.1.9 miRNA模拟体和抑制荆
        4.2.1.10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4.2.1.11 细胞转染
        4.2.1.12 RNA提取,miRNA的提取和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
        4.2.1.13 Western blot
        4.2.1.14 NK细胞杀伤
        4.2.1.15 ELISA检测IFNγ
        4.2.2 实验器材
        4.2.3 实验方法
        4.2.3.1 外周血/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4.2.3.2 蜕膜组织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4.2.3.3 细胞分选
        4.2.3.4 细胞培养
        4.2.3.5 miRNA基因芯片检测
        4.2.3.6 脂质体法细胞转染
        4.2.3.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
        4.2.3.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验证靶基因
        4.2.3.9 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和PCR检测mRNA表达
        4.2.3.10 western检测蛋白表达
        4.2.3.11 miRNA的提取及检测
        4.2.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
        4.2.3.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
        4.2.3.13 ELISA检测IFNγ
        4.2.3.14 miRNA核转染
        4.2.3.15 NK细胞的杀伤检测
        4.2.3.16 NK细胞的脱颗粒能力检测
    4.3 实验结果
        4.3.1 miRNA的芯片谱系分析
        4.3.1.1 淋巴细胞中miRNA的表达差异分析
        4.3.1.2 NK细胞中普遍高表达的miRNA分析
        4.3.2 NK细胞之间的miRNA表达谱系
        4.3.2.1 NK细胞之间的miRNA表达谱系
        4.3.2.2 miR-362-5p在pNK细胞中相对高表达
        4.3.3 CYLD是miR-362-5p的靶基因
        4.3.3.1 miR-362-5p直接作用于CYLD的3’UTR区域
        4.3.3.2 CYLD作为miR-362-5p靶基因的验证
        4.3.4 miR-362-5p调节NK细胞功能
        4.3.4.1 过表达miR-362-5p促进NK细胞的效应功能
        4.3.4.2 anti-miR-382-5p抑制NK细胞的效应功能
    4.4 讨论和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10)IL-18/IL-18BP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机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第二部分 检测指标结果及统计学分析
    一、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8/IL-18BP 的表达情况
    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正常人外周血血清中 IFN-γ含量比较
    三、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正常人外周血血清 IL-18 含量比较
    四、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正常人外周血血清 IL-18BP 含量比较
    五、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Th1、Th2的表达
    六、各组中IFN-γ与IL-18的相关性
    七、各组中 IL-18 与 IL-18BP 的相关性
    八、各组中 IL-18BP 与 IFN-γ的相关性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TT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胆汁酸异常抑制HBeAg阳性CHB患者NK细胞的抗HBV作用[D]. 余青青.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弓形虫感染小鼠T细胞表面TIGIT分子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 李浩然.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3]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D]. 陈俊逸.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D]. 袁伦志. 厦门大学, 2019(08)
  • [5]H7N9禽流感患者免疫恢复的研究[D]. 谢倩. 浙江大学, 2019(03)
  • [6]慢性HBV感染诱导B细胞高表达4-1BBL调控T细胞功能的研究[D]. 刘勇. 南京大学, 2018(06)
  • [7]白细胞介素-21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 邱源旺. 苏州大学, 2017(04)
  • [8]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传播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D]. 刘畅.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02)
  • [9]CD3brightCD56+T细胞参与慢性HBV病人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和不同NK细胞中miRNA调控研究[D]. 郭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10]IL-18/IL-18BP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机理的探讨[D]. 李燕. 苏州大学, 2012(10)

标签:;  ;  ;  ;  

TT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病毒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