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黄体酮联合维生素治疗牛不育的对比试验

中药与黄体酮联合维生素治疗牛不育的对比试验

一、中药与孕酮配合维生素治疗黄牛不孕症的比较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郭尊莉[1](2021)在《深刺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以八髎穴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与常规选穴和针法的差异,总结归纳出在海外临床治疗中,八髎穴的精确及简便定位方法,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以及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方面,期望研究常规穴位配合八髎穴是否疗效显着,优于单纯常规穴位,是否更加适合海外中医治疗痛经。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黄帝内经》等古代文献;以“知网”“Google Scholar”“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查阅中文和英文相关文献,关键词包括: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骶骨、骶后孔、骶神经;气滞血瘀、痛经、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针灸治疗,以及Baliao,Ciliao,BL32,Acupuncture,sacrum,Posterior foramen,dysmenorrhea,primary,secondary,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等。2、认知调查: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首先约请几位不同教育和海外中医背景的中医针灸大夫进行了预测试,并邀请多位英国本土针灸医师和在国外从事针灸行业的华人中医进行讨论指导,最后形成了共有12个问题的调查表,之后通过在英国举办的多个中医针灸国际会议和培训班等途径进行调查。3、临床研究:在自己的诊所选择符合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患者一共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后完成研究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位关元,三阴交,地机,气海,血海,肝俞,肾俞;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穴位基础之上,再选取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双侧),每次治疗时间为60分钟(仰卧位和俯卧位各30分钟),一周一次,15次治疗及三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两组患者均以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以及中医症状疗效为主要观察指标,并使用了在海外中医界普遍采用的医疗结果自我评价表(MYMOP),调研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及疾病的康复程度。结果:1、理论研究: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症包括痛经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八髎穴的定位和针法越来越明确和精准。痛经是海外中医临床的常见病症之一,其中气滞血瘀型最多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目前没有发现海外运用八髎穴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报道。2、认知调查: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显示,从事临床针灸年份0-3年的海外中医师治疗妇科疾病的较少:从事临床针灸年份4-10年的海外中医师八髎穴使用率较低,对于八髎穴的进针深度、角度没有充分的了解;从事临床针灸年份11-20年的海外中医对于八髎穴是否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有分歧,且八髎穴的进针深度普遍较浅;从事临床针灸年份20年以上的海外中医大部分有自己的独立诊所,在平时治疗的疾病种类中,妇科病占24%-30%,但运用八髎穴治疗其他疾病的频率较低、普遍进针较浅,多数进针角度正确,且进针方向较其它组正确率更高,在针感方面更着重于局部针感,电针使用频率较高。3、临床研究: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自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VAS评分变化:对照组、治疗组内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在治疗后VAS的评分比较P<0.05,治疗组起效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15次治疗及三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我评价表调查表(MYMOP),经过15次的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总体是趋于好转,尤其是治疗组病人自我选择的第二症状好转率最高。结论: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显示,海外中医对八髎穴以及八髎穴治疗妇科疾病的认知总体上偏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研究运用八髎穴为主治疗痛经,参照西方妇女的体型选择适当的定位法和针法,与传统取穴比较,在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气滞血瘀证候、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及疾病的恢复程度等方面,都有显着差异,值得在海外中医推广,也丰富了八髎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杨文文[2](2021)在《补肾填精法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1 研究背景女性的卵巢功能下降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为卵巢功能下降的早期阶段,是指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目减少或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卵巢反应性及生育潜能较同龄女性下降的一种疾病,不强调病因及患者的年龄与月经状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及工作节奏等的改变,DOR患病率持续增高,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约占女性卵巢疾病的20%。若不加干预DOR患者将在1~6年内发展成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或卵巢早衰,此类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及肿瘤的风险增高。早发性卵巢功能下降(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即40岁以前女性卵巢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的疾病状态,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发或频发等月经失调,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25 U/L),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的疾病。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为卵巢功能下降终末阶段,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月经改变、不孕、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40 U/L)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据统计,该病在世界不同人群中的一般发病率:全世界约有1.1%的女性患有POF,中国女性POF患病率约为0.5%。2 研究目的2.1 系统评价中医补肾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有效性。2.2 临床研究通过研究补肾填精中药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相关诊疗成效,评价补肾填精中药的临床效果;并通过对疾病进行分层论治,评价补肾填精中药对不同阶段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效果。3 研究方法3.1 补肾法治疗卵巢功能下降文献的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 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补肾中药治疗DOR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2020年8月。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3.2 补肾填精中药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将符合肝肾阴虚型的72例卵巢功能下降患者,按照疾病分层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亚组及卵巢早衰亚组,按照治疗组对照组比例为2:1,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于月经5天口服补肾填精中药;对照组单纯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克龄蒙,两组用药3个治疗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超声指标的改善情况,月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差异性及安全性评价。4 研究结果4.1 补肾法治疗卵巢功能下降文献的系统评价最终纳入45个研究,共计3019例患者。由于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在降低FSH水平、改善中医症候评分方面,补肾诸法均有优势;在升高AMH水平方面,补肾疏肝法、补肾填精法有明显优势;在改善AFC水平方面,补肾健脾活血法、补肾填精法有显着优势;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补肾疏肝法、补肾填精法、补肾活血法、补肾滋阴法有显着优势。补肾填精法在降低FSH水平,升高AMH、AFC水平,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明显优势。4.2 补肾填精中药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4.2.1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是90.00%、80.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早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是90.00%、90.00%,两组总有效率一致。4.2.2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好转,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好转,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3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卵巢体积、基础AFC、R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4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两组治疗后月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早衰两组治疗前后月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前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研究结论5.1补肾法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系统评价补肾中药治疗DOR,在改善中医症候评分、激素水平、超声指标、提高总有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文献研究质量偏低,上述结论尚需规范性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5.2补肾填精中药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补肾填精中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卵巢功能,且无明显副反应,安全可靠。

奚婷[3](2021)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 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LPD)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学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3 探究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对胚胎着床的影响。4 以“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急性衰老为切入点,探究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并对上述网络药理学预测机制进行验证。方法1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脾肾两虚型LPD型RS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培元补肾安胎方和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孕12周妊娠结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E2、P和β-HCG、盆腔B超,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2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运用分子对接学对结果进行初步验证,具体方法如下:通过检索TCM、TCMSP数据库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的化合物;通过TCMSP、Pubchem、CHEMBL得到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RSA相关基因;利用R语言得到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潜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应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共同靶点完成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OE软件分子对接评估培元补肾安胎方重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3 采用体内和体外实验相结合方法,体内实验:将ICR雌鼠随机分为PD0-PD9组、除衰组、对照组①、米非司酮(RU486)组、对照组②。PD0-PD9组分别于PD0-9天下午取材,除衰组、对照组①、RU486组、对照组②分别于PD5和PD9下午取材,观察对比胚胎着床数目,应用SA-β-gal染色、IHC、WB检测子宫内膜组织衰老标志物(SA-β-gal活性、P16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不同浓度、时间点的甲羟孕酮(MPA)对2BS细胞进行干预,应用WB检测各组2BS衰老标志蛋白P53、P21、P16表达量,SA-β-gal染色检测2BS SA-β-al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2BS形态的改变,EdU检测2BS增殖功能,RT-PCR检测2BS SASP、PRL mRNA表达量。收集MPA诱导2BS的衰老上清液与HTR-8/SVneo共培养,应用CCK8、EdU、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TR-8/SVneo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4采用Clark经典复发性流产模型鼠造模方法造模,将CBA/J雌鼠随机分为12组。正常组B、模型组B、西药组B、中药低剂量组B、中药中剂量组B、中药高剂量组B在PD14取材计算胚胎丢失率;正常组A、模型组A、西药组A、中药低剂量组A、中药中剂量组A、中药高剂量组A在PD5下午取材,应用HE染色观察小鼠卵巢黄体面积,Elisa检测血清P水平,SA-β-gal染色检测内膜的SA-β-gal活性,WB和RT-PCR检测子宫内膜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IHC检测子宫P16蛋白定位分布及表达。结果1培元补肾安胎方对LPD型RSA临床疗效1.1保胎结局:治疗组保胎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70%(p<0.05)。1.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0.00%(p<0.01)。1.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脾肾两虚型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改善LPD型RSA患者脾肾两虚型证候优于对照组(p<0.05)。1.4止血时间: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4.29±0.46天短于对照组6.48±0.54天(p<0.05)。1.5腹痛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5.48±0.35天短于对照组8.63±0.84天(p<0.05)。1.6血清激素水平:治疗组在孕9、11、12周血清E2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6、7、9、11、12周血清P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8、9、10、11、12周血清β-HCG值高于对照组(p<0.01)。1.7 B超检查:治疗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22例,小于孕周6例,胎停育2例;对照组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14例,小于孕周7例,停育9例。1.8不良反应:治疗组肝功异常1例,对照组肝功异常3例、皮疹1例,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差异(p>0.05)。2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2.1培元补肾安胎方潜在化合物及作用靶点:潜在化合物186个,作用靶点136个。2.2 RSA疾病靶点:经过筛选去重共得到RSA靶点1658个。2.3共同靶点筛选及互作网络构建:共同靶标65个,潜在靶点分别至少与两个化合物相连接。2.4 PPI网络的构建和关键靶点的提取: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其中VEGFA、IL6、EGFR、MPAK8、ESR1等是关键靶点。2.5 GO和KEGG富集:GO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单加氧酶活性等。KEGG主要涉及 PI3K-Akt、MPAK、P53 等。2.6分子对接:核心化合物和潜在靶点分子对接得分均≤-5.0 kcal/mol。3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3.1“种植窗期”内膜存在急性衰老的生理表现:IHC结果显示,P16蛋白在子宫内膜间质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胞核呈阳性表达,PD0-PD5组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P16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于PD5达到最大值,PD6-PD9组P16表达量逐渐减少。WB和β-gal染色也得出相同结果。3.2“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有利于胚胎着床:清除衰老细胞后胚胎着床数目、SA-β-gal活性、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少于对照组(p<0.01)。3.3孕酮可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与空白组相比,各组MPA干预后2BS细胞SA-β-gal活性和衰老标志蛋白P16、P21、P53表达量增多(p<0.01),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增大,其中MPA(8μM)作用16天,各指标变化显着(p<0.01)。EDU结果显示MPA干预后2BS增殖减慢(;p<0.01)。RT-PCR实验结果显示,MPA组CXCL-2、CXCL-1 等 SASP、PRL mRNA 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3.4孕酮诱导细胞衰老是胚胎着床的重要条件:RU486阻断孕酮作用后胚胎着床数目、内膜P16蛋白表达量及SA-β-gal活性小于对照组(p<0.01)。3.5孕酮诱导形成的衰老微环境有利于滋养细胞功能:Senescent CM共培养的HTR-8/SVneo细胞水平和垂直迁移、侵袭功能强于Young CM组(p<0.01)。4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作用研究4.1胚胎丢失率:模型组胚胎丢失率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造模成功。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4.2血清P水平:模型组血清P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血清P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4.3卵巢黄体面积:模型组黄体面积少于正常组(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西药组卵巢黄体面积多于模型组(p<0.05)。4.4 SA-β-gal染色:模型组内膜SA-β-gal活性少于正常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内膜组织SA-β-gal活性多于模型组(p<0.01)。4.5内膜组织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模型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P16、P53、P2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4.6免疫组化:P16蛋白在内膜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模型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组内膜P16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1培元补肾安胎方能明显改善脾肾两虚证候,减轻阴道流血、腹痛症状,提高血清E2、P、β-HCG水平,促进胚胎发育,提高LPD型RSA的保胎成功率。2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明确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衰老,从而治疗RSA。3“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足量足时间的孕酮是诱导内膜衰老的重要因素。4 P不足、“种植窗期”内膜急性衰老不足可能是LPD型RSA发病机制。培元补肾安胎方可能通过提高血清P和卵巢黄体面积,增加“种植窗期”内膜P53、P21、P16表达,促进“种植窗期”内膜衰老从而发挥保胎作用。

王小雪[4](2021)在《中西药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益肾养血调膜汤联合芬吗通及盆底生物刺激疗法对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妊娠情况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为本病提供更多的治疗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益肾养血调膜汤+芬吗通+盆底生物刺激治疗;对照组:芬吗通+盆底生物刺激治疗。每个月经周期监测排卵并指导同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妊娠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子宫内膜厚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周期共计82个,对照组治疗周期共计80个。两组未妊娠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比较:观察组治疗周期共计82个,对照组治疗周期共计80个。两组未妊娠患者治疗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平均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宫内妊娠情况:治疗后观察组宫内妊娠10例,宫内妊娠率为34.48%,对照组宫内妊娠7例,宫内妊娠率为25.00%,两组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调膜汤联合芬吗通及盆底生物刺激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灌注阻力,改善中医证候,提高妊娠率。

史亚婷[5](2021)在《中医辨证治疗RSA的网状Meta分析及培元补肾安胎方对RSA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补肾健脾、补肾益气、补肾活血、益气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疗效进行网状Meta分析,证明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比较不同治则治法对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差异,为临床优化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通过观察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1 通过计算机对 CNKI、VIP、WanFang、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 ary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搜索,检索出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制定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出的所有文献进行筛选和纳入,采用Stata14.0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妊娠保胎成功率(超过以往流产时间,或持续妊娠超过12周的有效率),活产率,中医证候评分,β-HCG和P、E2水平,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系统评价补肾健脾、补肾益气、补肾活血、益气养血不同治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2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刘雁峰教授门诊,并符合纳入条件及排除条件的脾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40例,脱落后剩余36例。最终纳入的患者予培元补肾安胎方加减进行治疗,核心方药为:桑寄生、续断、菟丝子、阿胶、党参、生黄芪、白芍、炙甘草、白术、黄芩等,随症加减。从入组5-6周发现宫内妊娠起观察至12孕周。密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超检查、血清β-HCG值、P值、E2值变化,以及总有效率、保胎成功率等情况,以观察培元补肾安胎方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结果1 中医辨证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网状Meta分析最终共纳入70篇文献,入选的研究中采用补肾健脾法15篇,补肾益气法13篇,补肾活血法41篇,益气养血法1篇。其中59篇文献研究了临床综合疗效;17篇文献研究了妊娠保胎成功率(超过以往流产时间,或持续妊娠超过12周的有效率);20篇文献研究了活产率,18篇文献研究了中医证候评分;23篇文献研究了激素β-HCG;22篇文献研究了激素P;10篇文献研究了激素E2水平;11篇文献描述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方面:4种中医治法均纳入研究。与单独西药相比,补肾益气法+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疗效最佳;各中医治法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独中医治法对比西药,补肾健脾法与补肾益气法均优于单纯西药,各中医治法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干预措施的疗效排序(SUCRA值)为益气养血法+西药(80.9)>补肾益气法+西药(73.8)>补肾活血法+西药(62.7)>补肾健脾法+西药(32.0)>西药(0.7);补肾健脾法(85.8)>补肾益气法(67.0)>补肾活血法(44.9)>西药(2.2)。(2)妊娠保胎成功率方面:补肾活血法和补肾健脾法两种中医治法纳入研究。两种治法+西药对复发性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均优于单独西药;间接比较显示,两种中医治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胎成功率疗效排序为补肾健脾法+西药(90.9)>补肾活血法+西药(59.0)>西药(0.0)。(3)活产率方面:4种中医治法均纳入研究。各中医治法+西药干预措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活产率均优于单独西药干预。补肾益气法+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疗效最佳;间接比较提示各种中医治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产率疗效排序为补肾益气法+西药(81.2)>补肾活血法+西药(67.7)>补肾健脾法+西药(53.0)>益气养血法+西药(47.5)>西药(0.6)。(4)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补肾健脾法、补肾益气法、补肾活血法3种中医治法纳入研究。补肾活血法+西药在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优于单独西药干预;间接比较显示各中医治法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排序为补肾活血法+西药(74.1)>补肾益气法+西药(71.0)>补肾健脾法+西药(46.9)>西药(7.9)。(5)β-HCG值方面:补肾健脾法、补肾益气法、补肾活血法3种中医治法纳入研究。补肾活血法+西药相对于单独西药更能升高复发性流产患者β-HCG水平,其余两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间接比较可见各中医治法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β-HCG升高的疗效排序为补肾活血法+西药(85.4)>补肾健脾法+西药(65.7)>补肾益气法+西药(26.6)>西药(22.4)。(6)P值方面:4种中医治法均纳入研究。益气养血法+西药、补肾活血法+西药、补肾健脾法+西药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升高P值方面均优于单独西药干预;间接组间比较显示,益气养血法、补肾活血法、补肾健脾法均优于补肾益气法。升高P值的疗效排序为益气养血法+西药(91.8)>补肾活血法+西药(72.2)>补肾健脾法+西药(60.6)>西药(14.5)>补肾益气法+西药(11.0)。(7)E2值方面:4种中医治法均纳入研究。各中医治法+西药干预措施与西药相比,对升高E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间接比较各中医治法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升高E2的疗效排序为补肾活血法+西药(72.1)>补肾健脾法+西药(57.9)>益气养血法+西药(56.2)>西药(33.2)>补肾益气法+西药(30.6)。(8)安全性方面:71项研究中,11篇具体描述了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共计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有143人,其中实验组51人,对照组92人。2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最终纳入36例患者,年龄在26-42岁之间,流产次数为2次-5次,宫腔操作史最多者有5次。治疗结果如下:(1)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值:孕6周、8周、10周的β-HCG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值分析结果显示,孕6周与孕8周、孕8周与孕10周相比,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6周与孕10周相比,P<0.01,表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孕6周、8周、10周的E2值两两组间相比,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超声检查:治疗后孕12周胚胎发育小于孕周占16.67%;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者占75%;胚胎停育或无胎心胎芽者占8.33%。(3)妊娠保胎成功率:保胎成功者有33例,保胎失败者有3例,保胎成功率为91.67%。(4)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平均积分为治疗前14.11±5.41,治疗后4.94±3.06。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治疗后痊愈1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数34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1 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补肾益气法+西药与单独西药相比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最佳;在妊娠保胎成功率方面,补肾健脾法+西药和补肾活血法+西药均优于单独西药;活产率方面,4种中医干预措施+西药均优于单独西药干预,其中补肾益气法+西药疗效最为显着;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提高β-HCG值方面,补肾活血法+西药相对于单独西药效果更佳;对于升高P而言,益气养血法+西药、补肾活血法+西药、补肾健脾法+西药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升E2值方面,各中医治法+西药与单独西药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中医治法在不同结局指标中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但在主要结局指标总有效率、妊娠保胎成功率、活产率方面,补肾益气法和补肾健脾法优势显着,二者均以补肾为要,正与复发性流产的病机特点相符,提示临床实践中要注重补肾为主,兼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以此更能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2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培元补肾安胎方能有效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内分泌环境,减轻孕期脾肾两虚证候,提高保胎成功率,在改善妊娠结局方面作用明显,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证明培元补肾安胎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刘桑君[6](2021)在《补肾调周法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纳入患者的黄体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证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其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方法:病例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妇科门诊的符合肾虚血瘀证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共纳入64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补肾调周中药;对照组:予西药地屈孕酮片。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一个疗程后的临床总疗效、临床妊娠率及治疗前后的高温相评分(HPS)、黄体中期激素(E2、P)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同时关注治疗期间出现的与本研究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临床疗效:中药补肾调周组的总有效率为86.20%,地屈孕酮片组为75.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的月经情况和临床症状等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显着(P<0.01);补肾调周组积分低于地屈孕酮片组,差异显着(P<0.01)。3.临床妊娠率:中药补肾调周组的临床妊娠率为31.00%,虽高于地屈孕酮片组的10.7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PS评分:两组的基础体温HPS评分较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显着(P<0.01),中药补肾调周组评分高于地屈孕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激素水平:中药补肾调周组E2水平较前升高,经对比差异显着(P<0.01),地屈孕酮片组较前虽有所升高,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中药调周组升高较地屈孕酮片组明显,差异显着(P<0.01);两组黄体中期P水平较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显着(P<0.01),但组间相比,水平无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超声指标:两组的子宫内膜较前均有所变厚,差异显着(P<0.01),补肾调周组优于地屈孕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分型比较,补肾调周组优于地屈孕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RI)均有所降低,差异显着(P<0.01),补肾调周组较地屈孕酮片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调周组内膜下血流分型优于地屈孕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评分Salle评分均提高至13分以上,较前比差异均显着(P<0.01),补肾调周组高于地屈孕酮片组,差异显着(P<0.01)。结论:1.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能明显降低肾虚血瘀证LPD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有调理月经失调和改善肾虚症状的作用,疗效优于西药地屈孕酮的治疗。2.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能提高肾虚血瘀证LPD不孕症患者的黄体功能,在提高孕激素水平方面,与西药地屈孕酮的治疗相当。3.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能够通过改善肾虚血瘀证LPD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动脉血供、内膜血运及增加内膜厚度,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优于西药地屈孕酮的治疗。4.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证LPD不孕症,能够通过健全其黄体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临床妊娠率,疗效确切。

王雅荣[7](2021)在《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在过去十年中,冻融胚胎移植的使用率已大大增加,目前多达二分之一的胚胎转移周期的胚胎是被冷冻保存。冷冻胚胎移植的适应症在不断扩大。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实质上是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通过观察针刺对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有助于评价针刺治疗在IVF-FET的辅助功能,使其能在IVF-FET中更好发挥作用。研究目的以冻融胚胎移植女性为研究对象,分为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进行针刺干预,观察此两组与对照组(无针刺组)的临床妊娠率(CPR)结果的差别,以探究不同时间点针刺干预对体外受精-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效果差异。研究方法1.分组数据收集自2019年4月~2020年5月“CNY助孕中心”(Central New York Fertility Center)纳入IVF-FET的26至42岁的女性99例,采用按患者意愿的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案,各组相对独立,没有交集。分为非治疗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各收满33例进行治疗观察。2.治疗对照组:在移植周期过程中不进行任何针刺治疗。移植日针刺组:在移植前1小时进行针刺治疗,取穴:子宫、关元、中极、太冲、合谷、百会、印堂,各穴直刺或斜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并于移植后30分钟内再次进行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内关、地机,各穴直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移植周期针刺组:在FET前5周开始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一次(每周治疗日尽量相同,错前错后不超过一天)共治疗5次。取穴:子宫、关元、中极、太冲、合谷、百会,印堂、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内关、地机,各穴直刺或斜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在移植当日也进行与移植日针刺组相同的治疗。3.观察指标及检测试点3.1疗效指标(1)测定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移植后两周检测,以确定是否生化妊娠(HCG>5mIU/ml为生化妊娠,也称妊娠试验阳性)。(2)胚胎移植后4-5周,在HCG逐渐升高的前提下,通过二维阴道超声在单胎妊娠中观察到孕囊(GS)和卵黄囊(YS),以确定是否为临床妊娠。3.2安全性指标包括针灸安全性评价、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的观察,治疗期间随时记录。研究结果共纳入99例IVF-FET患者。治疗过程中,非治疗组脱落、剔除3例;移植日针刺组脱落、剔除4例;移植周期针刺组脱落、剔除4例;最终88例完成治疗。即非治疗组30例,移植日针刺组29例,移植周期针刺组29例。1.一般资料:通过对患者年龄,身体密度指数,初潮年龄等人口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基线期分析:对三组患者IVF-FET周期前的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氏管因子(AMH)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TSH)等激素生化指标值进行分析,三组之间FSH,AMH,E2,TSH等没有统计学差异。三组资料具有可比性。3.结果3.1临床妊娠例数: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生化妊娠14例,临床妊娠12例。移植日针刺组29例患者中,生化妊娠18例,临床妊娠16例。移植周期针刺组29例患者中,生化妊娠22例,临床妊娠20例。3.2妊娠率比较生化妊娠率比较:对照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的生化妊娠率分别为46.67%、62.07%,75.86%。对照组与移植日针刺组,移植日针刺组与移植周期针刺组两两比较,成功率分别提高了 15%、13%,均有上升趋势,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与移植周期治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临床妊娠率比较:对照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5.17%、68.97%。对照组与移植日针刺组、移植日针刺组与移植周期针刺组两两比较,成功率分别提高了 15%、13%,均有上升趋势,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移植周期治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结合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2.在移植当日,移植前后行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3.在移植周期行针刺干预,较仅在移植当日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4.在移植周期行针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

冯智慧[8](2021)在《补肾化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补肾化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BMI和T、LH、FSH、LH/FSH、SHBG、FINS、PRL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探索中西医结合在改善月经情况及中医证候、减轻高雄体征、调整激素水平、降低副反应等方面的优势,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分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两部分。理论探讨:经检索文献,总结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并探讨补肾化痰汤组方内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将符合要求的60例患者(共纳入64例,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研究者为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补肾化痰汤及达英-35治疗,对照组口服达英-35,各干预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经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观察停药3个月期间月经来潮次数。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月经情况、多毛及痤疮情况、身高体重指数(BMI)、实验室指标(T、LH、FSH、LH/FSH、SHBG、FINS、PRL)、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安全性指标及随访情况等,利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治疗前年龄、BMI、月经周期、月经情况评分、高雄症状评分、症状总分、中医证候评分、激素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总疗效: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1),提示试验组疗效更佳。(3)月经情况:两组均可改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色质,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组间P分别为0.643、0.442、0.200、0.124),提示两组改善月经方面疗效相当。(4)高雄体征:两组均可降低多毛、痤疮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组间P分别为0.492、0.226),提示两组在改善高雄体征上疗效相当。(5)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911),说明两组降低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相当。(6)中医证候疗效率:试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23),即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率较对照组更佳。(7)身高体重指数(BMI):两组治疗后BMI均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84),说明两组降低BMI方面疗效相当。(8)激素水平:两组治疗后血清T、LH、LH/FSH、FINS、PRL下降,FSH、SHBG升高,试验组降低T(P=0.023)、LH/FSH(P=0.002)疗效更优,两组在降低LH、FINS、PRL及升高FSH、SHBG方面疗效相当(P>0.05)。(9)随访:两组分别随访观察3个月,试验组月经来潮率90.00%,优于对照组(70.00%)。结论:补肾化痰汤联合达英-35可改善患者月经情况、高雄体征及中医证候评分,下调BMI水平,降低T、LH、LH/FSH、FINS、PRL,升高FSH、SHBG值,其在总体疗效及降低血清T、LH/FSH方面优于单用达英-35组,具有远期疗效,无不良药物反应。因此认为补肾化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PCOS高雄激素血症临床有效,其通过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整激素水平,安全性高,故临床上可推广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方案,从肾虚痰湿证的角度治疗本病。

夏庆昌[9](2020)在《针刺联合脐疗干预肾气虚型高龄IVF助孕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脐疗对高龄不孕妇女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助孕结局的影响,从卵泡液靶向代谢组学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高龄(35-42岁)肾气虚行IVF助孕妇女6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入实验组和高龄对照组;另选取21-35岁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的妇女30例作为青年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常规促排卵+脐疗+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促排卵。比较三组间治疗前后肾气虚证候积分、Gn用药量、HCG日子宫内膜情况、HCG日血激素水平、获卵数、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累计妊娠率之间的差异。同时,通过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分析系统(UPLC-MS/MS)对取卵日卵泡液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对卵泡液中目标代谢物进行鉴定,观察差异代谢物含量变化并寻找相应代谢通路。结果:临床结果:1.三组Gn用药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HCG日雌激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和高龄对照组治疗后肾气虚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治疗前后肾气虚证候积分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获卵数、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累计妊娠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1.与高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共鉴定出28种差异性代谢标志物,其中上调代谢物为Retinyl palmitate、Sn-Glycero-3-phosphocholine、Lyso SM(18:0)、L-cysteine、Linoleic acid、Glycocholic acid、Docosahexaenoic acid、Dihomolinoleic acid、25-hydroxyvitamin D3,共9种;下调代谢物为Methionyl-proline、Metanephrine、Glycine、Pyruvic acid、Uridine、Phytosphingosine、Progesterone、Retinol、Lyso PC(16:1)、Lipoamide、Indoleacetic acid、Indole、Hydroxy Retinoic acid、Guanidinoacetic acid、Decanoylcarnitine、Acetylcholine、3-Sulfopyruvic acid、4-Oxo-retinoic acid和3-Carboxy-4-methyl-5-propyl,共19种。2.这些代谢物共涉及3条与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分别是:视黄醇代谢(Retinol metabolism)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及苏氨酸代谢(Glycine,serine and theonine metabolism)通路;甘油磷脂代谢(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通路。结论:1.针刺联合脐疗可明显改善高龄IVF患者肾气虚证候并显着提高其获卵数、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及累计妊娠率。2.针刺联合脐疗可能通过调控视黄醇代谢(Retinol metabolism)、甘氨酸、丝氨酸及苏氨酸代谢(Glycine,serine and theonine metabolism)以及甘油磷脂代谢(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通路,催化Retinyl palmitate、Glycine、Lyso PC(16:1)代谢酶活性,调节差异性代谢标志物含量,进而提高卵母细胞质量,改善高龄肾气虚证患者IVF助孕结局。

高镇涛(koo chun to)[10](2019)在《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收集近20年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评价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总结近现代医家治疗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用药规律及特点。希望能找出目前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临床研究的优势及不足,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作用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数据库国内外关于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排除与纳入标准,采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方式,检索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1.meta分析:系统评价用方法学评价主要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RCT文献质量评价;对RCT文献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随机法、样本含量、组间均衡性比较、盲法的运用、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随访、退出与失访等内容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man5.3.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疗效。2.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的频数及规律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利用Excel软件及SPSS 25.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meta分析:纳入的57项研究各项偏倚风险的评估结果:在随机序列的产生中,有16个研究(占28.07%)分别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投币法、抽签法,评定为“低风险”,其中有2个研究(占3.51%)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法,评定为“高风险”;分配隐藏条目中,录入文献均无提及,评定为“风险未知”;3个研究(占5.26%)提及盲法,但无详细叙述,其他研究都没有对实施者进行盲法,包括纳入患者,也没有使用测量人员盲法,评估“高风险”的实施和测量偏倚;只有1项(1.75%)纳入研究报告失踪或排除情况,失踪人数<20%,被评为“低风险”,其他研究未提及,因此无法作出判断;所有纳入的研究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风险,如提早终止研究、特别的试验设计、欺骗行为等,评定为“风险未知”。总结以上,本研究纳入57篇文献均为C级文献,总体文献质量偏低。57个研究结局共5347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84,I2=0%),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总有效率[OR=4.61,95%CI(3.86,5.51,P<0.00001)]。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30个研究结局共2591例病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可接受(P=0.62,I2=0%),总有效率[OR=4.37,95%CI(3.43,5.57,P<0.00001)]。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25个研究结局共2510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97,I2=0%),总有效率[OR=4.43,95%CI(3.38,5.82,P<0.00001)]。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2个研究结局共220例病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尚可接受(P<0.18,I2=44%),总有效率[OR=4.35,95%CI(1.97,9.61,P=0.0003)]。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7个研究结局共663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71,I2=0%),总有效率[OR=2.13,95%CI(1.52,2.98,P<0.0001)]。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14个研究结局共1383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65,I2=0%),总有效率[OR=3.12,95%CI(2.45,3.96,P<O.00001)]。2.中医证候分布:前4位频数高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肾虚肝郁(44频次)、肾虚(22频次)、肾阳虚(16频次)、肾阴虚(8频次),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肾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以肾虚为主,兼有肝郁等主要病因病机。所以,治法上应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等。3.基本用药频数及规律分析在本文研究所得文献的261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方药中,共涉及药物有192种,总使用频次为3638味次,使用频次大于等于2的药物有138种,共出现358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98.51%;使用频次少于2的药物有54种,出现5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1.49%。出现25味次以上(包含25味次)的药物有37味,其中在文献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顺序为:熟地黄、菟丝子、白芍、当归、枸杞子、山茱萸、山药、仙灵脾、香附、续断、党参、女贞子、白术、柴胡、茯苓、墨旱莲、川芎、杜仲、丹参、黄芪、巴戟天、桑寄生、赤芍、甘草、肉苁蓉、牡丹皮、阿胶、紫石英、覆盆子、何首乌、紫河车、仙茅、泽兰、炙甘草、郁金、益母草、五灵脂。药物种类分析:所研究的文献中记述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192味中药,分别属于19个药物种类。分类规范,参照《中药学》分别是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等。入选研究的文献中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药物类别排名前7,频数高的类别是:补虚药(22.63%):常用的补气药有山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人参、西洋参等,常用的补血药有熟地黄、白芍、当归、阿胶、何首乌等,常用的补阳药有菟丝子、仙灵脾、续断、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紫河车、仙茅、鹿角霜等,常用的补阴药有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板、麦冬、桑葚、黄精等。清热药(11.58%):常用的清热药有赤芍、牡丹皮、生地黄、黄芩、山栀子、黄柏等。止血药(11.58%):常用的止血药有五灵脂、艾叶、蒲黄、三七、仙鹤草、茜草根、炮姜、艾叶炭、苎麻根等。活血化瘀药(11.03%):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川芎、丹参、泽兰、郁金、益母草、红花、桃仁、川牛膝、牛膝、鸡血藤、延胡索等。理气药(7.37%):常用的理气药有香附、陈皮、青皮、枳壳、木香、乌药、橘叶、川楝子等。解表药(5.79%):常用的解表药有柴胡、桂枝、升麻、荆芥、薄荷、紫苏梗、葛根等。安神药(5.26%):常用的安神药有紫石英、合欢皮、龙骨、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前7种药物类别中占全部的累计比列高达75.26%。药物聚类分析:根据药性理论(性味、归经),利用SPSS 25.0软件对上述归纳整理的药物出现频数大于18次的48种药物建立数据库,共得出5个聚类方:C1方:鹿茸(鹿角片、鹿角胶、鹿角霜)、肉苁蓉、山茱萸、覆盆子、墨旱莲、仙灵脾、巴戟天、续断、熟地黄、杜仲、菟丝子、紫河车、五味子;C2方:山药、党参、黄芪、甘草(生甘草、炙甘草)、茯苓;C3方:补骨脂、陈皮、泽兰、白术、五灵脂、白芍、仙茅、肉桂、紫石英、红花、当归、川芎;C4方:生地黄、龟板、柴胡、郁金、丹参、赤芍、牡丹皮、益母草;C5方:何首乌、桃仁、香附、桑寄生、枸杞子、阿胶、女贞子。结论:1.Meta 分析:(1)中药、中西药结合、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皆优于西药治疗。(2)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妊娠率皆优于西药治疗。(3)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近20年的文献提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中医证候分布、病机治法与用药规律:(1)主要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肾虚肝郁、肾虚、肾阳虚、肾阴虚。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肾密切相关。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以肾虚为主,兼有肝郁等主要病因病机。(2)治法上应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等。(3)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为主导,并兼以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安神药。(4)根据药性理论(性味、归经),聚类出的5个聚类方,分别治疗各证型的黄体功能不全:肝肾亏虚证,脾肾气虚证,肾虚、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血瘀有热证,肾虚血瘀证。

二、中药与孕酮配合维生素治疗黄牛不孕症的比较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与孕酮配合维生素治疗黄牛不孕症的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深刺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古代医家对八髎穴的认识
        1.1 八髎穴的命名
        1.2 八髎穴的定位
        1.3 八髎穴的刺灸方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2、现代中医学对八髎穴的认识
        2.1 八髎穴的定位
        2.2 八髎穴的取穴方法
        2.2.1 简易定位取穴法
        2.2.2 髂后上棘与骶角取穴法
        2.2.3 骶正中脊取穴法
        2.2.4 简易模具取穴法
        2.2.5 骶骨变异类取穴法
        2.3 八髎穴的进针深度、角度及方向
        2.4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3、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现状
        3.1 气血与妇科病的关系
        3.2 情志与妇科病的关系
        3.3 运用八髎穴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现状
        3.3.1 针灸法
        3.3.2 推拿法
        3.3.3 埋线法
    4、现代医学对痛经的认识与临床研究现状
        4.1 原发性痛经
        4.1.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
        4.1.2 原发性痛经的病理
        4.1.3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4.2 继发性痛经
        4.2.1 继发性痛经的定义
        4.2.2 继发性痛经的病理
        4.2.3 继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4.3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4.4 现代医学对子宫腺肌症的认识与临床治疗
第二部分 海外中医使用八髎穴认知调查
    1 海外中医从事针灸临床的年份
    2 海外中医从事针灸临床的地点
    3 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比例
    4 海外中医使用八髎穴治疗疾病的比例
    5 八髎穴是否可以治疗妇科疾病
    6 八髎穴的进针深度
    7 八髎穴的进针角度
    8 八髎穴的进针方向
    9 常用的八髎穴比例
    10 八髎穴主要治疗疾病的比例
    11 八髎穴针感
    12 八髎穴配合其他疗法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3 病例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脱落标准
        1.4 分组及治疗方法
        1.4.1 分组
        1.4.2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5.1 一般观察指标
        1.5.2 疗效性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治疗前一般情况
        2.1.1 年龄、身高、体重的比较
        2.1.2 婚姻史、妊娠史、病程的比较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气滞血瘀证)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气滞血瘀证)评分比较
        2.4.1 两组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2.4.2 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
        2.5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5.1 各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2.5.2 两组治疗评分比较
        2.6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2.7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缓解人数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8 MYMOP量表前后比较
        2.9 安全性评价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八髎穴是治疗痛经的特色要穴
        1.1 八髎穴的操作要点
        1.1.1 八髎穴的定位与取穴要点
        1.1.2 八髎穴的针刺深度与角度
        1.1.3 针刺手法
        1.2 气滞血瘀证在妇科疾病中的地位与意义
        1.3 中西医治疗痛经方面的特点
        1.3.1 中医治疗痛经
        1.3.2 西医治疗
        1.3.3 小结
    2、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认知调查表分析
        2.1 海外中医调查表分析
        2.1.1 海外中医从事针灸临床年份与地点
        2.1.2 临床治疗妇科病比例
        2.1.3 海外中医对八髎穴的整体认知
    3 临床研究的讨论
        3.1 气滞血瘀瘀症量表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3.1.1 气滞血瘀瘀症调查表的特色及优势
        3.1.2 气滞血瘀瘀症调查表的结果分析及讨论
        3.2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着
        3.2.1 传统针灸治疗痛经的选穴依据
        3.2.2 八髎穴治疗痛经的临床操作
        3.2.3 疼痛量表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3.2.4 MYMOP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3.3 西方女性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3.3.1 西方女性骶骨及髋部的体型特点
        3.3.2 使用八髎穴治疗西方女性的体会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方法
    2.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可精确到毫米)
    3.Measure Your Medical Outcome Profile(MYMOP)
    4.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2)补肾填精法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卵巢功能下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西医学对卵巢功能下降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1 卵巢功能下降的概念
        1.2 卵巢功能下降的病因学研究
        1.3 卵巢功能下降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卵巢功能下降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中医病名认识
        2.2 中医对于卵巢功能下降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当代各家对于卵巢功能下降的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补肾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文献的系统评价
    1 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估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2.4 系统评价分析结果
        2.5 发表性偏倚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补肾填精法治疗不同阶段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指标观察
        2.4 疗效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比较
        3.3 安全性比较
        3.4 随访
第四部分 讨论
    1 补肾填精法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理论探讨
        1.1 肝肾阴虚型卵巢功能下降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1.2 补肾填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卵巢功能下降的理论依据
    2 方药分析及实验药理学研究
        2.1 方药组成分析及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3 结果分析
        3.1 总有效率比较
        3.2 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评价
        3.4 随访情况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个人简历

(3)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复发性流产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
        2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现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因病机
        2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状况
        3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子宫细胞衰老与女性生殖功能
        1 衰老细胞
        2 子宫的生理解剖及功能
        3 子宫衰老细胞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4 子宫衰老细胞的治疗现状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孕酮诱导“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细胞衰老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种植窗期”内膜衰老探讨培元补肾安胎方对复发性流产作用机制的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中西药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及剥脱标准
        2.6 终止临床实验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4 卵泡监测方法
    5 观察指标及方法
        5.1 安全性指标观测(详见附表B)
        5.2 疗效观测指标及方法
    6 疗效判定
        6.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6.2 宫内妊娠判定标准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比较
        2.1 年龄比较
        2.2 不孕年限比较
        2.3 不孕类型比较
        2.4 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2.5 治疗前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比较
        2.6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研究结果比较
        3.1 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2 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组间比较
        3.3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4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治疗后组间比较
        3.5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6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7 宫内妊娠情况比较
    4 安全性检测结果
分析讨论
    1 中医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认识
    2 西医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认识
        2.1 病因机制研究
        2.2 治疗方法研究
        2.3 评价指标研究
    3 立法依据
        3.1 补肾活血法治疗本病依据
        3.2 芬吗通联合盆底生物刺激疗法治疗本病依据
    4 方药分析
        4.1 方义分析
        4.2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分析
        5.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5.3 两组妊娠情况比较
    6 问题与展望
        6.1 问题
        6.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医辨证治疗RSA的网状Meta分析及培元补肾安胎方对RSA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研究进展
        1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病名溯源
        2 古代中医家对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当代中医家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复发性流产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病因
        3 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辨证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网状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资料筛选
        1.4 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补肾诸法在不同结局指标中发挥各自优势
        3.2 肾与生殖密切相关,滑胎当以补肾为要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1 研究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筛选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 疗效判定与评价标准
        2.4 安全性观测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纳入病例情况
        3.2 一般情况
        3.3 治疗结果
        3.4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研究背景
        4.2 中医药治疗滑胎的优势
        4.3 培元补肾安胎方方药分析
        4.4 结果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补肾调周法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病例来源及分组
        2.诊断标准
        3.病例选择
        4.治疗方法
        5.观察指标
        6.疗效判断标准
        7.统计学处理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课题完成情况
        2.基线资料对比
        3.治疗结果
        4.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现代医学对LPD与ER的相关性研究
    2.中医学对LPD与ER的认识
    3.补肾调周法治则分析
    4.组方用药及功效分析
    5.地屈孕酮用药依据
    6.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不孕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1 不孕症的概述
        2 不孕症的病因
        3 不孕症与孕龄的关系
        4 不孕症的诊断
        5 不孕症的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冻融胚胎移植的现代研究
        1 冻融胚胎移植
        2 新鲜胚胎移植VS冻融胚胎移植
        3 卵子或受精卵的质量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针灸辅助治疗不孕症的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
        1 不孕症的中医理论基础
        2 针刺治疗不孕症的现代研究
        3 中医中药对不孕症治疗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结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5 质量控制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7 关键技术
    8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分组设计思路
    2 选穴处方分析
    3 疗效机制分析
    4 临床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补肾化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中医药治疗进展
    2. 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PCOS的发病因素
        2.3 诊断标准演变
        2.4 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发病机制
        2.5 治疗方法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测指标与观测时间点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处理
        2.6 统计学处理
    3. 数据结果
        3.1 一般资料评估
        3.2 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分析
        3.4 随访情况
        3.5 脱落病例说明
    4. 结果与结论
        4.1 结果
        4.2 结论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研究意义
        1.2 “肾虚痰湿”与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关联
        1.3 “补肾燥湿化痰法”治疗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依据
        1.4 “达英-35”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2. 中药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2.1 组方意义
        2.2 常用药对分析
        2.3 现代药理学研究
    3. 疗效与作用机制分析
        3.1 对月经影响的疗效分析
        3.2 对多毛、痤疮的影响分析
        3.3 对中医证候的疗效分析
        3.4 对身高体重指数的影响分析
        3.5 对激素影响的分析
    4. 本课题的创新点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针刺联合脐疗干预肾气虚型高龄IVF助孕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与实验研究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病例来源
        (三)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四)临床使用药物
        (五)实验设备及仪器
        (六)实验试剂
        (七)培养液
    二、研究方法
        (一)临床分组
        (二)临床用药方案
        (三)临床研究步骤
        (四)实验研究步骤
    三、研究结果
        (一)临床结果
        (二)实验结果
    四、讨论
        (一)高龄不孕现状分析
        (二)中医学对高龄不孕的认识
        (三)针灸在高龄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四)针刺联合脐疗的疗效分析
        (五)卵泡液靶向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防治卵巢低反应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10)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西医学对黄体功能不全的认识
    1.2 黄体功能不全在中医学范畴的认识
    1.3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Meta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文献检索
    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4 文献质量评价
    2.5 评价结果
    2.6 meta分析
第三部分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3.2 研究对象及文献的来源
    3.3 纳入及排除标准
    3.4 数据的规范化
    3.5 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
    3.6 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4.1 meta分析
    4.2 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及用药的分析与讨论
    4.3 黄体功能不全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中药与孕酮配合维生素治疗黄牛不孕症的比较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刺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 郭尊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补肾填精法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D]. 杨文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培元补肾安胎方治疗RSA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内膜衰老的药物机制研究[D]. 奚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西药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王小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医辨证治疗RSA的网状Meta分析及培元补肾安胎方对RSA的临床研究[D]. 史亚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补肾调周法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桑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D]. 王雅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补肾化痰汤联合达英-35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智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针刺联合脐疗干预肾气虚型高龄IVF助孕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机制探讨[D]. 夏庆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D]. 高镇涛(koo chun to).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中药与黄体酮联合维生素治疗牛不育的对比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