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口大桥基础桩承载力试验与完整性检测综合分析

大湖口大桥基础桩承载力试验与完整性检测综合分析

一、大湖口大桥基桩承载力试验与完整性检测的综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明[1](202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群桩基础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高层建筑、采油平台、风力发电、大跨径桥梁等大型复杂工程的飞速发展,对基础承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使大直径桩基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人们对桩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竖向承载能力方面,但为了抵抗地震荷载、汽车和火车制动力等水平荷载,还要求桩基础具有较好的水平承载能力。目前,桩基础设计的相关规范和研究主要针对中小直径桩,对大直径(D>2.5m,D为桩径)桩基础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成果在大直径桩基础中的应用正确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结论如下:(1)通过大量的工程调研和文献综述,对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和抗震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依托实际工程,基于相似原理建立了大直径单桩及群桩基础的缩尺模型试验桩,进行了室内水平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了有无承台、桩数、桩间距对试验桩水平承载能力的影响;(2)采用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试验桩的实体有限元模型,对试验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一方面明确了试验桩水平承载能力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另一方面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考虑桩周土体非线性的大直径单桩及群桩基础的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3)针对大直径单桩,开展了桩身水平位移、弯矩分布规律等水平承载特性对桩径、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土层性质、竖向荷载等关键设计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径增加到一定程度、提高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对大直径单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影响较小;土层性质对大直径单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影响显着,特别是上层土体有深厚软弱土层时,桩身会在土体交界面附近出现较大的弯矩峰值,甚至比桩身全部位于软弱土层时的弯矩峰值更大;竖向荷载过大会导致较为明显的P-△效应,从而削弱大直径桩的水平承载能力;(4)针对大直径群桩,开展了桩身水平位移、弯矩分布规律、群桩效应等水平承载特性对桩数、桩间距、土层性质、桩的截面形式等关键设计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桩数、桩间距、土层性质对于大直径群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影响显着;大直径实心桩和空心桩组成的群桩基础在水平承载特性方面基本一致,随着壁厚的增加,群桩基础的水平承载能力增加程度有限,其壁厚范围在0.1D~0.2D之间较为适宜;由于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能力更高,使其群桩效应也更加显着,不同位置处的基桩受力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群桩效应随着桩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桩间距从2.5D开始能够明显减小群桩效应,达到3.5D后,群桩效应已不明显,且土体越硬,群桩效应越小;(5)基于ABAQUS软件平台,采用静力-动力边界耦合以及粘弹性边界的建模方法,建立了能够考虑桩周土体非线性的大直径群桩基础精细化实体抗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近场(包含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和远场实际地震动对大直径群桩基础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弯矩沿整个桩身分布;在强震作用下,土体可能大部分进入了塑性状态甚至发生破坏,从而对大直径群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对于桩基础的地震响应具有较好的对应性,能够更加精确地预计桩基础地震需求。

董正良,陈诚,向梨梨[2](2019)在《海洋环境强震区超大直径钢管复合桩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海南铺前大桥结构设计新颖,主墩采用分离式独立承台,每个承台下由16根最大直径达4.3 m的钢管复合桩支撑。由于桩基及钢护筒直径巨大以及施工环境复杂,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钢管桩加工、运输、下沉、检测等一系列难题。文章从桩基设计理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套海洋环境强震区超大直径钢管复合桩施工技术。一方面为铺前大桥桩基工程提供重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完善和丰富了海洋环境强震区桥梁桩基础设计施工理论。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刘伟佳[3](2018)在《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情况下,人为活动对河湖的干扰日趋增多,水和利工程建设在发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湖生态健康的影响,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引起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利工程建设避免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提供科技支撑,对实现水利工程兴利除害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以赣江、抚河下游尾间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沙情势、水环境、水生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方面展开,综合研究了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的影响,构建了该工程对流域水系健康状况影响的评价体系,提出河湖健康保护对策。本文得到以下成果:(1)阐述了赣抚尾闾流域水文特征变化过程,定量分析了流域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及枯期水位的变化规律。水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抚河下游、清丰山溪径流量频率分析主要参数Cv分别为0.29、0.37、0.39,Cs/Cv值均为2.0,三河洪水发生遭遇的机率为26%;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956~1987年可以作为受人为影响较小的天然状态的水文情势,石上水文站的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最为显着;枯期水位变化规律表明:赣江和抚河下游尾间近十年多年年均水位分别下降1.94m和1.49m,年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实测大断面均出现了明显下切变化趋势。(2)阐明了水利水保工程使流域径流丰枯同步性增加,输沙量同步性减弱的作用机制。依据国家基本网点站水(位)文站实测长系列资料,分析了工程实施对赣抚尾间流域主要河流枯期水位、丰枯遭遇概率以及输沙变化的影响效应。枯期水位影响方面,工程实施后对尾闾河道枯水期水位抬升作用较为明显;通过计算李家渡和外洲水文站两个站点9种组合情况下的丰枯遭遇概率,表明工程实施将使得两站点间径流量的同步性增加,输沙量的同步性减弱;输沙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期间,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对年输沙量减少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保林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2010~2016年期间,年降雨量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次之,年累积沟坝地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3)阐明了赣抚尾间流域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变化规律。依据水质监测数据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尾间河流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受到轻度污染,城区湖泊整体水质以劣V类为主,受到重度污染;时间上:河流水质呈逐年恶化的趋势,其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优于平水期优于枯水期。湖泊水质季节变化表现为,平水期优于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空间上:河流水质表现为上游优于下游,北支最好,中支略差于北支,南支最差。湖泊水质表现为城中心区青山湖水质相对最好,近郊的艾溪湖居中,远郊的瑶湖最差;河流水体污染程度与径流量和水位呈极显着负相关趋势。(4)提出了基于水质目标和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方案。基于MIKE11构建的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主要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中支、南支、主支、青山湖、艾溪湖和瑶湖的部分指标为负值,需要采取有效的补水措施;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计算成果表明:明确了调配范围、调配流量、调配水源和调配方式,年水环境承载力需调配水量约为4.05亿m3,确定水系连通工程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赣抚尾间流域水系连通条件,明显改善南昌城区河湖水质。(5)解析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对该地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利用Hydrus-2D模拟了赣抚尾间流域河道渗漏对河床土体及地下水中水分溶质运移的影响,对TN为代表的非吸附性溶质模拟结果表明:河床分层土体内的TN含量,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达到与上覆水体内相同含量,并通过土壤毛细管运移至地下水中,影响地下水水质;TP等吸附性溶质,主要累积在河床土体表层1m的范围内,模拟时间越长累积量越大;尾间河道距表层1m范围土体内对TP的环境承载能力为280mg/m3,地下水对TN的承载极限为20mg/L。(6)构建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湖生态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湖健康保护对策。选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功能四个指标为目标层一级指标,构建AHP-FCE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功能,工程实施对流域河湖水资源的影响最大。评估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控制河段健康综合状况得分4.0206,健康状况“健康”;系统分析河流陆生生态、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敏感区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响应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总体以有利影响为主;提出基于河湖健康的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唐国华[4](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黄志霜[5](2017)在《桥梁桩基竖向承载能力测试及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指出桥梁作为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跨越江河湖海和深沟峡谷,使天堑变通途。桩基础作为桥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桥梁建筑物向超大跨、重载方向的发展,桩基础凭借承载能力大、沉降小、施工方便以及对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基础设计中首选的基础形式。在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作用下,桩基础不仅需要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同时需要控制沉降的大小以保证上部结构对变形限值的要求。因此,对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进行研究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1、总结概括了桩基础的应用和发展历史、桩基承载能力测试的一般方法和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合理选择桩基竖向承载能力试验方法和运用有限元准确模拟桩土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2、对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包括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传递机理、单桩的侧阻力发挥机理、单桩的端阻力发挥机理以及单桩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桩周土体的性质、桩体的几何特性和桩体材料)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优化桩基设计提供参考。3、以新建成兰铁路土建施工第10标段太平站四线大桥和解放村双线大桥的桩基础设计和施工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 3根试桩的桩基竖向承载能力的测试,试验采用锚桩静载试验方法和慢速维持荷载法,得到地层的基本承载力、桩周极限摩阻力等各种土层参数,通过荷载~沉降曲线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能力,验证进行摩擦桩设计的可行性,为桩基设计提供依据。4、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桩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并将分级荷载作用下的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运用ABAQUS进行桩土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并且,通过分析不同桩径和桩长情况下桩基的承载特性,确定了该地层情况下的合理桩基尺寸,从而优化桩基设计,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

鞠永富[6](2018)在《小兴凯湖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因此,仅选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指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其结果是不客观的。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紧密相关,其健康评价还应包含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指标。近年来小兴凯湖出现蓝、绿藻滋生、水污染加重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水生态问题,其健康状况已不容乐观。小兴凯湖与大兴凯湖相通,两湖具有一定的水利联系,小兴凯湖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直接威胁到大兴凯湖的水生态安全,而水生态安全问题又会间接的涉及到中俄两国的国际关系。所以,对小兴凯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并提出较为合理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小兴凯湖水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体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水生生物指标进行调查与分析,分别构建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为准则层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健康评价体系和以人类、社会、经济指标和维持湖泊自身健康指标为准则层的生态系统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多样性指数法、物理完整性指数法、化学完整性指数法、生物完整性指数法和综合健康评价法等多种数学、物理、化学和生态分析与评价方法,对小兴凯湖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主要评价结果如下:1、基于水体理化指标的水质评价小兴凯湖春季水质最好,其次是冬季和夏季,秋季水质最差;各采样点污染程度季节变化于全年变化表现一致,各指标污染贡献率是TN>DO>BOD5>CODCr>TP。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都显示小兴凯湖水体属Ⅳ类水,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N、P含量超标。小兴凯湖入湖河流穆棱河中游碱场桥污染程度最高,为V类水,中游鸡西大桥、鸡东桥和知一桥污染程度较高,为Ⅳ类水,其余各监测水域污染程度不高,为Ⅱ类和Ⅲ类水,造成小兴凯湖流域污染的主要是穆棱河的中游,主要污染因子为TN、TP和BOD5,其中中游的碱场矿和鸡西大桥两处污染贡献率较大。2、基于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水质评价浮游植物共鉴定出7门93种及其变种,绿藻门种类最多,甲藻门最少。丰度和生物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都出现在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共鉴定出23种,桡足类最多,枝角类最少。丰度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生物量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底栖动物共鉴定出25种,主要由寡毛类、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组成,其中水生昆虫出现种类最多,其次是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最少;鱼类共采集到35种,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刺鱼目最少。主要经济鱼类体重与体长方面都趋于小型化,年龄结构低龄化,除大银鱼仅有一个年龄组外,其佘种类年龄结构组成均以1~3龄鱼为主,5~6龄鱼比重较少。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中,各采样点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即2#、3#和10#三个采样点污染较重,6#和7#两个采样点污染较轻,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都显示小兴凯湖水质为β-中污染;各季节中,三个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均一致,都是秋季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夏季、春季,冬季污染最轻;底栖动物的BI生物指数与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一致;选取鱼类群落结构和生活习性为主的23项指标,构建鱼类完整性指标体系,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为一般,可见小兴凯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不容乐观。3、基于完整性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利用完整性指数法评价小兴凯湖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评价结果一致,都为一般。可见,小兴凯湖水生态系统的自然生境和群落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丧失了部分生态功能。其中,小兴凯湖物理完整性指标中口门畅通率相对较好,主要是小兴凯湖入水口水流不受人为控制,而出水口都是后期人为修建的水利工程,出水口畅通率降低了整体口门畅通率;湖岸稳定性相对较差,这和小兴凯湖历史形成时期的地质、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后期人为干扰有直接关系;小兴凯湖湖面完整性也相对较好,湖边的围湖造塘和湖水面积缩小没有对其完整性造成太大影响;化学完整性各指标得分相对较低,这主要是人为影响造成的,其中穆棱河流域工业污染、小兴凯湖周边农田退水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其化学完整性影响较大;生物完整性指标中,各类水生生物完整性一般,其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等相对较低,多样性相对较差,这主要和北方水体温度较低以及水体污染有关。4、基于综合指标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在对小兴凯湖水体理化指标及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涵盖经济发展指标、环境影响指标、湖泊结构指标、湖泊系统指标和湖泊自身状态指标五个方面共计24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各层次及各项指标的评价和赋分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方确定评价体系中各层次及各项指标的最终权重值。采用分级指标评分法,逐级加权得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得分,根据得分多少确定其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的经济发展指标、环境影响指标、湖泊结构指标和湖泊系统指标评价结果都为一般,湖泊自身状态指标评价结果为微病态,人类、经济和环境指标和湖泊维持自身健康指标评价结果分别为微病态和一般,目标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最终得分为58.6分,评价结果为一般。

柴茂[7](2016)在《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湖泊流域生态作为特殊的生态区域系统,其生态价值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础。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集水湖盆与调洪湖泊,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基础决定了洞庭湖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尤其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区,如何充分利用洞庭湖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构建和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实现湖区生态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湖区地方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意义重要。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度安排或结构设计而形成的湖泊流域生态治理体系内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模式等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运作模式和作用方式。其具有利益调节、行政监督、资源优化和绩效提升等功能,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目标生成机制、责任履行机制、资源保障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等四个完整的系统结构。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生态治理意识得到提升、生态治理制度不断完善、生态治理机构开始设立等,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譬如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职能履行机制不科学、府际协调机制不通畅、资源保障机制不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不合理以及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等,生态治理体制不顺、生态治理责任不明、生态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政绩观的偏差、制度建设滞后、体制机制缺陷、政府监督不严等。目前,国内外关于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和实践探索极为重视,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从国外来看,日本“琵琶湖”、北美“五大湖”和欧洲“莱茵河”等在制度建设、职能构建、府际合作等湖泊流域生态治理机制积累了较好经验;从国内来看,鄱阳湖流域、云南滇池、珠江流域等在生态理念树立、生态责任明确、生态治理评价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此同时,洞庭湖区也在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机制建设中作了一些尝试和实践,为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综合国内外的典型经验与个案分析,认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应该重点从生态理念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政府府际合作和生态责任建设等方面加以强化。因此,在构建和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中,首先要明确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总体要求,包括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强化湖区政府生态治理职能、以责任政府构建为导向提高湖区政府生态责任意识、以坚持绿色发展为路径重构湖区政府政绩评价标准、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推进湖区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并重点的从优化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实施推进机制、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府际协同机制、健全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支持保障机制、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治理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和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完善和丰富了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以湖泊流域特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视角对湖泊流域生态的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治理评价等政府治理机制构成要素,以及治理机制的本质和运行方式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完善了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系,为地方政府实现对湖泊流域生态科学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二是建立和优化了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在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中的典型经验与启示,并在梳理和总结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取得成绩、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着力从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实施推进机制、府际协同机制、支持保障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为有效提升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了相关研究参考。

何奔[8](2016)在《软粘土地基单桩和复合桩基水平受荷性状》文中研究表明桩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输电塔、海洋平台以及海上风电结构等,除了竖向荷载外,这些结构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软土,由于软粘土一般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高灵敏性等特性,因而软粘土地基中水平受荷桩的设计和施工条件更为严苛。岩土工程界对桩基竖向受荷性能有大量的研究,而对于软粘土地基中,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桩体的水平静、循环受荷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软粘土基地中水平受荷单桩的设计方法仍有争议;桩体刚柔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桩-土体系破坏模式的变化有待进一步揭示;水平荷载引起的桩体循环效应和后循环响应,大直径单桩引起的尺寸效应,竖向荷载引起的桩体水平受荷性能的响应,以及经济适用的桩体加固措施等,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针对以上所提到的软粘土地基中水平受荷桩设计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分别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全比尺原位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具体的工作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通过开展软粘土地基中的现场全比尺原位试验,研究了单桩基础承受水平静、单向循环、双向循环荷载时的性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不同承载力标准下的桩基静极限承载力,重点评价了桩体的循环承载性能,对比分析荷载形式效应对桩体循环受荷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不同加固深度下(4m和6m)的复合桩与未加固单桩的对比,系统评价了在软粘土地基中,采用旋喷桩加固对单桩水平受荷性能的影响。2.基于现场原位试验,应用三维有限元模拟对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对未加固单桩和复合桩的渐进破坏机理进行模拟分析,重点探讨了引起复合桩体损伤的应力机制,以及桩体损伤对桩身刚度、强度、桩土相互作用以及复合桩加固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各加固参数对复合桩基承载力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与施工建议。3.开展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水平静、循环荷载下,软粘土地基中单桩水平受荷性能。研究侧重于刚柔性单桩循环受荷响应分析,对刚柔性单桩与完全柔性桩和完全刚性桩的差异性进行探讨;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中的PIV分析,获得桩周土体位移场,进而揭示刚柔性单桩桩周土体“三区域破坏模式”,评价该新型破坏模式对桩-土循环p-y响应的影响。针对刚柔性单桩浅层土体加固的试验结果,对加固后复合桩在桩头位移循环累积、循环刚度衰减、桩身弯矩响应以及桩周土体位移场、破坏模式和p-y响应等方面,作了全面评价分析。4.通过土单元循环加载试验,对软粘土(高岭土)的粘性土亚塑性本构参数进行标定,基于标定后的亚塑性本构,分析了桩-土相对刚度对桩周土体破坏模式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大直径刚性单桩的修正静力p-y曲线。通过不同荷载工况的对比计算,分析了由于桩径变化引起的单桩水平受荷的尺寸效应,以及由于循环荷载的循环效应引起的大直径刚性单桩后循环响应。5.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揭示了竖向荷载对单桩水平受荷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不同排水条件(是否允许孔压消散)、不同土体超固结状态(正常固结与超固结土)、和不同竖向荷载幅值下,施加竖向荷载对桩体水平静力、循环受荷性能的影响。

朱方睿[9](2015)在《江西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承载性能数值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溶(karst)是一种由地下水长期溶蚀可溶性岩石而产生岩石内部的空洞现象,对建设工程的基础有着很大影响。岩溶地质情况在我国有广泛分布,贵州、云南存在着可溶性岩石,同时也有普遍的溶蚀现象,广西地区的岩溶则已经普遍到能作为旅游景点。江西地区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岩溶在江西的分布主要在上高、宜春、萍乡一带,它分布的广泛和发育程度已经对桥梁、建筑等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江西省是中部的欠发达地区,其基础设施尚未建设完善,高速公路、铁路、城市桥梁的建设规模会增大,经过岩溶地区的公路将越来越多,桥梁桩基工程需要应对溶洞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然而我国规范中对于建立在溶洞以上的嵌岩桩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不统一和明确,也就是说,规范中仅有常规条件下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式,而缺少存在溶洞情况下的计算式,这对于影响因素颇多、争议很大的岩溶地区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指导岩溶地区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给桥梁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的研究应该达到一个通用的、公式化的水平。本文将基于江西地区的岩溶地质特征,对下伏溶洞的嵌岩桩承载特性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江西某高速公路设计路线上穿过岩溶区的桥梁地质情况、溶洞分布和发育特征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统计和总结;(2)查阅文献,分析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和破坏机理;(3)参考资料,选用扩展的DP模型作为岩土本构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嵌岩桩力的传递机理进行了有效的模拟;(4)对溶洞的数个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敏感性数值分析,结论表明:a)嵌入溶洞顶板的桩基破坏模式主要分两种:顶缘受桩端压力破坏和底缘受拉破坏,当桩基和溶洞边界在平面上比较接近时,还容易发生顶板岩石的剪切破坏;b)溶洞的竖向尺寸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其水平尺寸的影响较为突出;c)嵌岩桩在4m及以下厚度的顶板上时,其前沿深度宜浅不宜深,在5m至8m厚度的顶板,最佳嵌岩深度宜为0.5m1.0m;d)溶洞顶板上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依溶洞几何特征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二元三次多项式来表示,且本文尝试了拟合其结果。(5)对当下溶洞地区基础设计做出了个案分析,并提出了施工上的合理的建议。

杨泉[10](2014)在《超大断面完全嵌岩桩(墩)基础在软岩地基中受荷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桩基础的特点向着桩长越来越深,直径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山区铁路、高速公路等基建设施逐步向前推进,山区铁路与公路在线型限制下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众多障碍物,而多半通过大型桥梁、深长隧道进行过渡。对桥梁而言,基础的安全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大断面桩基础与一般小桩基础受荷特征存在一定区别,而完全嵌岩桩与一般嵌岩桩也有差距,按照常规理论对大断面桩及完全嵌岩桩进行分析就会出现差距,例如大断面桩平截面假定难以得到满足,m法计算横向承载时存在一些差距等。如何分析此类大断面桩基础,找出有利的一面进行充分利用,找出不利的一面采取措施予以加强是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由于对大断面桩基础在此类软岩地基中受荷性状认识不足,导致设计人员无法确定其设计基础是否安全可靠。本文针对这一工程问题,以夜郎河特大桥拱座基础为依托,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本地基的地质环境、岩土体结构,分析了大断面单桩基础受荷特性,解决存在的问题,运用FLAC-3D软件仿真模拟,模拟结果与研究成果基本吻合。最后针对问题的存在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及建议。研究发现:该中风化软岩地基嵌岩桩基础,受荷后侧阻仍有可观的发挥,其发挥程度主要与桩侧岩性条件密切相关。横向受荷时,桩的内力及变形主要区域区域比小桩更加集中,主要集中在桩的上部较小区域,而下端嵌固作用较明显,导致上部基础及地基变形较大、应力水平也较高,对上部区域基础进行合理的改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基础属于完全嵌岩桩,从承载来看,由于侧阻激发程度较好,过分依靠端阻作用显得不经济,侧阻的发挥影响因素较多,而合理的确定嵌岩深度,让侧阻与端阻充分发挥承载作用是本文一个研究要点。通过大断面桩的受荷分析将变形及内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优化设计,使桩的承载能力最大化发挥满足工程要求,这是本次工作的核心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对于今后类似大断面单桩基础受荷特性、软岩地基承载性状具有较为实际的参考意义。

二、大湖口大桥基桩承载力试验与完整性检测的综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湖口大桥基桩承载力试验与完整性检测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群桩基础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桩基础水平承载能力研究现状
    1.3 桩基础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直径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试验目的
    2.3 相似原理
    2.4 试验准备
        2.4.1 试验桩的制作
        2.4.2 试验土体材料制备
        2.4.3 试验模型箱
        2.4.4 数据采集系统
        2.4.5 试验加载装置
    2.5 试验方案
        2.5.1 试验加载方案
        2.5.2 终止加载条件
    2.6 数据处理
        2.6.1 承台对水平承载力的影响
        2.6.2 桩数对水平承载力的影响
        2.6.3 桩间距对水平承载力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直径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3.1 大直径群桩基础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3.1.1 材料本构
        3.1.2 桩土接触的处理
        3.1.3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3.1.4 地应力的平衡
        3.1.5 模型边界的处理
    3.2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3.2.1 桩顶位移
        3.2.2 桩身弯矩
        3.2.3 桩的破坏状态
    3.3 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3.3.1 桩径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3.2 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3.3 土层性质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3.4 承台位置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3.5 竖向荷载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4 大直径群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3.4.1 桩数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4.2 桩间距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4.3 土层性质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4.4 桩的形式对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直径群桩基础地震响应规律研究
    4.1 概述
    4.2 大直径桩基础抗震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网格尺寸
        4.2.2 阻尼的选择
        4.2.3 动力边界的处理
        4.2.4 大直径桩基础抗震有限元模型
    4.3 地震波的选择
        4.3.1 远场地震波
        4.3.2 近场地震波
    4.4 地震响应规律分析
        4.4.1 远场地震波
        4.4.2 近场地震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海洋环境强震区超大直径钢管复合桩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钢管复合桩原理及发展趋势
2 铺前大桥桩基础方案
3 工程概况
4 桩基施工难点分析
5 桩基施工技术
    5.1 钢护筒加工
    5.2 大直径钢护筒沉放施工
    5.3 大直径桩基钻孔施工
    5.4 超配筋多层钢筋笼施工
    5.5 大直径、钢筋密集型桩基海工混凝土施工
        5.5.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5.2 混凝土施工
    5.6 大直径桩基质量检测
        5.6.1 超声波检测原理
        5.6.2 试验桩分析
6 实施效果与结论

(3)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利工程对水文水沙情势影响研究
        1.2.2 水利工程对水环境承载力影响研究
        1.2.3 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1.2.4 水利工程控制流域河湖健康影响评价研究
        1.2.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0 地理位置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质概况
        2.1.4 河流水系
    2.2 河流水生态环境概况
        2.2.1 河流水质
        2.2.2 河流底质环境
        2.2.3 水生生态
        2.2.4 陆地生态
        2.2.5 河流生态系统主要环境问题
    2.3 流域水质监测试验设计及方法
        2.3.1 监测点设置
        2.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3 水质评价方法
        2.3.4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2.3.5 水环境承载力补偿分析计算方法
    2.4 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规律研究试验设计及方法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设计与系统
        2.4.3 试验方法和过程
        2.4.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赣抚尾闾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3.1 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3.1.1 流域水文站点分布
        3.1.2 主要测站径流特征
        3.1.3 流域洪水特征
    3.2 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3.2.1 突变点分析
        3.2.2 水文参数变化分析
    3.3 赣抚尾闾枯水期水位变化分析
        3.3.1 赣江下游尾闾枯期水位
        3.3.2 抚河下游尾闾枯期水位
        3.3.3 枯期水位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利水保工程对流域水沙情势的影响
    4.1 赣抚尾闾水系综合整治规划
    4.2 工程建设对赣抚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4.2.1 对赣江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4.2.2 对抚河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4.3 水利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丰枯遭遇影响分析
        4.3.1 丰枯划分标准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联合分布参数估计
        4.3.4 最优Copula选择
        4.3.5 丰枯遭遇概率计算
    4.4 水保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4.4.1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4.4.2 赣抚尾闾流域输沙变化的单、多因素影响分析
        4.4.3 赣抚尾闾流域输沙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赣抚尾闾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评价
    5.1 水质评价结果
        5.1.1 河流水质评价结果
        5.1.2 湖泊水质评价结果
    5.2 时间变化特征
        5.2.1 河流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5.2.2 湖泊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5.3 空间变化特征
        5.3.1 河流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5.3.2 湖泊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5.4 水质变化趋势
    5.5 水量-水位-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5.5.1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5.5.2 流量-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5.5.3 水位-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水量调配分析
    6.1 模型验证与率定
        6.1.1 水质模型构建
        6.1.2 模型参数及率定
        6.1.3 模型验证
    6.2 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计算
        6.2.1 计算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分析
        6.3.1 水量调配范围及分析方法
        6.3.2 主要湖泊水量调配需水量分析
        6.3.3 其他河湖沟渠水量调配需水量分析
        6.3.4 水量调配总需水量及补水方式
    6.4 基于水质目标的水量调配平衡分析
        6.4.1 赣抚平原可供调出水量分析
        6.4.2 赣江可供调出水量分析
    6.5 水量调配方式及其优化
    6.6 本章小结
7 赣抚尾闾水系综合整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7.1 河床分层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7.1.1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
        7.1.2 地下水埋深对水分溶质运动特性的影响
    7.2 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分层土壤水分溶质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7.2.1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7.2.2 地下水埋深影响下分层土壤水分溶质分布模拟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7.3 尾闾环境变化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模拟预测
        7.3.1 河道渗漏数值模型建立
        7.3.2 尾闾河道水位变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模拟预测
        7.3.3 尾闾河道水位水质变化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下河湖健康评价及保护对策
    8.1 河湖健康评价
        8.1.1 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1.2 AHP-FCE模型的构建及评价程序
        8.1.3 AHP-FCE模型在赣抚尾闾河湖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8.1.4 赣抚尾闾流域河湖健康评价分布
    8.2 河湖生态环境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响应
        8.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2.2 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8.3 基于河湖健康的的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8.3.1 水环境保护
        8.3.2 生态环境保护
        8.3.3 生态敏感区保护对策与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1.1.1 鄱阳湖简介
        1.1.2 鄱阳湖流域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1.2.5 研究成果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1 鄱阳湖的成因
        2.1.1 湖泊成因分类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2.4.4 小结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3.2.1 水旱灾害属性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3.3.1 湿润指数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4.1 前言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4.2.1 彭蠡泽的变迁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4.2.5 小结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4.3.4 结束语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4.4.4 结束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5.2.1 流域降水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5.2.5 小结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5.4.2 入湖泥沙过程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5.5.2 入湖污染负荷
        5.5.3 湖区水流特征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桥梁桩基竖向承载能力测试及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桩基础的应用历史和发展概述
    1.3 桩基承载能力检测的发展现状
        1.3.1 静载试验检测法
        1.3.2 动测法
        1.3.3 静动检测法
        1.3.4 自平衡法
    1.4 桩-土体系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桩基的分类
        2.2.1 按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类
        2.2.2 按其他分类方法分类
    2.3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2.4 单桩的侧阻力发挥机理
    2.5 单桩的端阻力发挥机理
    2.6 单桩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
        2.6.1 桩周土体性质的影响
        2.6.2 桩土相对位移的影响
        2.6.3 桩体几何特征的影响
        2.6.4 桩体材料的影响
        2.6.5 其他因素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3.1 概述
    3.2 试桩对象
    3.3 试桩过程
        3.3.1 设备安装
        3.3.2 现场试验
        3.3.3 试桩情况
    3.4 试桩结果
        3.4.1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分析
        3.4.2 桩周土体的摩阻力分析
    3.5 摩擦桩设计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基竖向抗压承载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4.1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
    4.2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
        4.2.1 Mohr-Coulomb塑性模型
        4.2.2 Mohr-Coulomb屈服准则
        4.2.3 Mohr-Coulomb塑性模型参数
        4.2.4 ABAQUS接触行为分析
        4.2.5 ABAQUS接触算法
    4.3 ABAQUS桩基承载能力分析
        4.3.1 计算模型
        4.3.2 初始地应力场
        4.3.3 桩基承载能力分析
        4.3.4 桩侧摩阻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基竖向承载能力的优化分析
    5.1 桩土相互作用优化分析的必要性
    5.2 桩长对桩基承载能力的影响
    5.3 桩径对桩基承载能力的影响
    5.4 桩基的优化设计
        5.4.1 合理桩长和桩径的选择
        5.4.2 有限元模拟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6)小兴凯湖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3 基于水体理化指标的小兴凯湖水质评价
    3.1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2 统计分析方法
    3.3 小兴凯湖水体理化因子动态变化与水质评价
    3.4 穆棱河对小兴凯湖水环境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4 小兴凯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2 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4.3 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4.4 底栖动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4.5 鱼类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4.6 讨论
    4.7 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小兴凯湖健康评价
    5.1 评价指标的概念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标准与计算
    5.4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
        5.4.1 物理完整性评价结果
        5.4.2 化学完整性评价结果
        5.4.3 生物完整性评价结果
        5.4.4 生态系统完整性综合评价结果
    5.5 讨论
    5.6 小结
6 基于综合指标的小兴凯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基本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6.1.3 评价因子分级标准的确定
        6.1.4 指标权重的确立
        6.1.5 综合评价
    6.2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结果
        6.2.1 权重计算结果
        6.2.2 指标得分计算
        6.2.3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6.3 小兴凯湖生态系统保护对策及建议
        6.3.1 流域内社会经济调控对策
        6.3.2 流域内水土资源调控对策
        6.3.3 流域内污染源控制对策
        6.3.4 流域内生态保育对策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7)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预期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的创新点
第2章 湖泊流域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内涵与运行结构
    2.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基本内容
        2.1.1 湖泊流域生态的特征分析
        2.1.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内容与要求
    2.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内涵及其功能
        2.2.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内涵
        2.2.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功能分析
    2.3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分析要素
        2.3.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主体
        2.3.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结构
        2.3.3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模式
        2.3.4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评价
    2.4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结构分析
        2.4.1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目标生成机制
        2.4.2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责任履行机制
        2.4.3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资源保障机制
        2.4.4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2.5 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论依据
        2.5.1 公共治理理论
        2.5.2 公共产品理论
        2.5.3 新区域主义理论
        2.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3.1 洞庭湖区基本概况与生态总体特征分析
        3.1.1 洞庭湖区基本情况
        3.1.2 洞庭湖区生态资源构成
        3.1.3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总体特征分析与评价
    3.2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取得的主要成效
        3.2.1 生态治理意识得到强化
        3.2.2 生态治理制度逐步完善
        3.2.3 生态治理机构开始设立
        3.2.4 生态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3.2.5 生态治理效果明显好转
    3.3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
        3.3.1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履行机制不科学
        3.3.2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合作机制不通畅
        3.3.3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保障机制不健全
        3.3.4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机制不合理
        3.3.5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机制不完善
    3.4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政绩观念偏差
        3.4.2 制度建设滞后
        3.4.3 体制机制缺陷
        3.4.4 政府监督不严
第4章 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个案分析——以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为例
    4.1 洞庭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成功经验
        4.1.1 构建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预防预警机制
        4.1.2 优化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应急处置机制
        4.1.3 完善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善后保障机制
        4.1.4 强化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责任追究机制
        4.1.5 确立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的灾后评估机制
    4.2 洞庭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政府治理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意识观念有待加强
        4.2.2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4.2.3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经费保障支持不足
        4.2.4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基础能力严重落后
        4.2.5 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制度建设较为滞后
    4.3 洞庭湖区生物生态型灾害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目标要求
        4.3.1 重视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预防预警机制
        4.3.2 完善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应对处置机制
        4.3.3 健全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信息沟通机制
        4.3.4 实施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绩效评价机制
        4.3.5 构建生物生态型灾害治理问责追责机制
第5章 国内外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5.1.1 日本“琵琶湖”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5.1.2 北美“五大湖”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5.1.3 欧洲“莱茵河”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
    5.2 国内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案例考察
        5.2.1“鄱阳湖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主要做法
        5.2.2“云南滇池”生态政府治理的主要做法
        5.2.3“珠江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主要做法
    5.3 国内外湖泊流域生态政府治理的基本启示
        5.3.1 强化生态理念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价值导向
        5.3.2 完善制度体系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前提基础
        5.3.3 加强府际合作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内在要求
        5.3.4 构建责任体系是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6章 推进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的价值理念与目标导向
        6.1.1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突出湖区政府生态治理职能
        6.1.2 以责任政府构建为导向明确湖区政府生态治理责任
        6.1.3 以坚持绿色发展为路径重构湖区政府政绩评价标准
        6.1.4 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着力环湖区生态经济带建设
    6.2 优化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实施推进机制
        6.2.1 明确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责任主体
        6.2.2 规范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任务要求
        6.2.3 强化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职能履行
        6.2.4 严格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执行监督
    6.3 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府际协同机制
        6.3.1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沟通协调机制
        6.3.2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利益整合机制
        6.3.3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信息共享机制
        6.3.4 建立湖区生态治理府际法律约束机制
    6.4 健全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支持保障机制
        6.4.1 完善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6.4.2 加大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财政支持保障
        6.4.3 提升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人才技术水平
        6.4.4 推动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
    6.5 创新洞庭湖区生态政府治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6.5.1 完善湖区生态政府治理多元评价主体
        6.5.2 科学遴选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指标
        6.5.3 合理优化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方法
        6.5.4 严格运用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评价结果
    6.6 完善洞庭湖区生态治理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
        6.6.1 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实施原则依据
        6.6.2 严格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认定机制
        6.6.3 强化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问责机制
        6.6.4 完善湖区生态政府治理责任追究救济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软粘土地基单桩和复合桩基水平受荷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水平受荷桩及应用
        1.1.2 软粘土地基与复合桩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1.2.1 粘性土中单桩水平受荷性能分析研究方法
        1.2.2 桩基刚柔性定义及其影响
        1.2.3 p-y曲线极限土反力系数选取
        1.2.4 水平循环荷载下的桩基性状
        1.2.5 大直径单桩尺寸效应
        1.2.6 单桩和高压旋喷桩浅层加固联合应用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柔性单桩和复合桩基水平受荷性状
    2.1 柔性单桩和复合桩原位试验
        2.1.1 引言
        2.1.2 试验场地及试桩安排
        2.1.3 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2.1.4 水平加载试验方法和步骤
    2.2 土体及水泥土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土体原位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
        2.2.2 水泥土室内全曲线压缩试验
    2.3 单桩和复合桩水平静力受荷分析
        2.3.1 水平荷载-位移响应
        2.3.2 桩身位移响应
        2.3.3 桩身钢筋应力及弯矩响应
        2.3.4 单桩和复合桩极限承载力
    2.4 单桩和复合桩水平循环承载性状
        2.4.1 循环变量定义
        2.4.2 单向循环荷载-位移曲线与承载力分析
        2.4.3 双向循环位移-荷载曲线与承载力分析
        2.4.4 单桩承载力总结
    2.5 单向和双向循环效应对比分析
        2.5.1 引言
        2.5.2 单向和双向循环下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2.5.3 循环刚度衰减、残余位移累积、桩周土体强度弱化
        2.5.4 循环弯矩响应
        2.5.5 循环荷载p-y曲线评价
        2.5.6 现有循环p-y曲线对循环弯矩的预测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柔性单桩和复合桩渐进破坏机理数值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网格,边界条件和模拟过程
    3.3 材料本构及参数
        3.3.1 土体本构
        3.3.2 桩体和高压旋喷加固区水泥土
        3.3.3 钢筋
    3.4 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对比分析
    3.5 桩前土体破坏模式分析
    3.6 单桩和复合桩渐进性破坏机理,荷载破坏模式及产生的影响分析
        3.6.1 单桩和复合桩渐进性破坏机理
        3.6.2 单桩和复合桩荷载破坏模式
        3.6.3 塑性损伤对典型单元刚度的影响
        3.6.4 荷载加固比演化的塑性损伤机制
    3.7 复合桩承载力参数化分析
        3.7.1 灌注桩桩径和高压旋喷桩桩径、深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3.7.2 配筋率与水泥土强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刚柔性单桩及复合桩水平受荷性状
    4.1 引言
    4.2 刚柔性单桩离心模型试验
        4.2.1 离心试验原理及相似关系
        4.2.2 香港科技大学离心机简介
        4.2.3 试验方案与加载形式
        4.2.4 模型桩
        4.2.5 模型土和水泥土
        4.2.6 模型箱
    4.3 刚柔性单桩水平静承载性能分析
    4.4 刚柔性单桩水平循环受荷响应分析
    4.5 循环荷载下刚柔性单桩桩-土“三区域”破坏模式
    4.6 基于“三区域”破坏模式的循环p-y响应
    4.7 刚柔性单桩浅层加固效果分析
        4.7.1 浅层加固对位移-循环响应的影响
        4.7.2 加固前后桩头刚度退化规律和弯矩响应
        4.7.3 浅层加固对桩周土体位移场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直径刚性单桩水平受荷性状
    5.1 引言
    5.2 粘性土亚塑性本构关系及参数标定
        5.2.1 粘性土亚塑性本构关系
        5.2.2 土单元循环试验及Masin模型参数标定
    5.3 基于亚塑性本构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5.3.1 有限元网格、边界条件、模拟过程及本构关系
        5.3.2 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
    5.4 桩-土相对刚度对桩-土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
    5.5 大直径刚性单桩静力p-y曲线
    5.6 尺寸效应对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
    5.7 大直径刚性单桩后循环响应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竖向荷载对粘土地基中单桩水平受荷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离心模型试验
        6.2.1 试验模型及装置
    6.3 竖向荷载对单桩水平静、循环受荷性能影响
    6.4 竖向荷载对单桩水平受荷的影响机理
        6.4.1 三维有限元模拟
        6.4.2 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
        6.4.3 竖向荷载对水平受荷性能的影响机理
    6.5 固结条件和竖向荷载幅值单桩水平受荷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本文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简介

(9)江西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承载性能数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岩溶现象
        1.1.1 概况
        1.1.2 岩溶地质对公路桥梁工程的危害
    1.2 嵌岩桩的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岩石的变形
        1.3.2 嵌岩桩的承载性能
        1.3.3 国内规范关于岩溶地质桩基设计的描述
        1.3.4 国内外岩溶区桩基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西岩溶地质特点分析
    2.1 江西地区岩溶情况概述
        2.1.1 岩溶大致分布
        2.1.2 江西岩溶的发育规律简介
    2.2 某工程勘探补钻的工程概况
        2.2.1 勘查过程中各数据的确定原则及方法
        2.2.2 地质结构及岩性特征
        2.2.3 岩溶地质的特点
    2.3 溶洞在江西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理论
    3.1 数值分析的理论假设
    3.2 岩石本构模型的选取
        3.2.1 岩土有限元模拟中常用的屈服准则
        3.2.2 强化准则
        3.2.3 流动法则
    3.3 材料参数
        3.3.1 土体单元参数设定
        3.3.2 石灰岩单元参数设定
        3.3.3 混凝土桩单元参数设定
    3.4 接触模型
        3.4.1 摩擦模型
        3.4.2 接触参数设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桩基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和加载方法
        4.1.1 有限元几何模型
        4.1.2 加载方式
    4.2 岩溶桩基承载力算例分析
        4.2.1 应力分析
        4.2.2 位移分析
        4.2.3 塑性区域分析
    4.3 岩溶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4.3.1 嵌岩深度与顶板厚度对极限承载力影响
        4.3.2 溶洞洞径与顶板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4.3.3 溶洞高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4.3.4 孔壁粗糙程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4.3.5 不同坚硬程度的岩石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4.3.6 贯穿式溶洞的计算结果
        4.3.7 采用变截面桩的计算结果
    4.4 岩溶桩基承载力折减系数分析
        4.4.1 关于嵌岩深度与顶板厚度
        4.4.2 关于溶洞洞径与顶板厚度
    4.5 主要结论及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实例的设计计算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设计方案比选
        5.2.1 岩溶地质情况详细介绍
        5.2.2 设计方案及可靠性验证
        5.2.3 各方案经济性比较
    5.3 岩溶区桩基施工方法
        5.3.1 岩溶区桩基施工常见病害
        5.3.2 现阶段对岩溶地质的施工处理方法
        5.3.3 几点溶洞的处治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超大断面完全嵌岩桩(墩)基础在软岩地基中受荷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大断面桩基础研究现状
    1.2 工程背景简介
        1.2.1 工程概况
        1.2.2 主要地层岩性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本文研究意义
第2章 理论与数值研究概述
    2.1 理论研究概述
        2.1.1 桩基竖向承载理论计算
        2.1.2 嵌岩桩竖向承载理论
        2.1.3 桩基横向承载理论计算
    2.2 数值计算可靠性验证
        2.2.1 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简介
        2.2.2 可靠性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大断面单桩基础受荷分析
    3.1 试验桩模拟试验
    3.2 软岩地基上超大断面桩竖向受荷分析
        3.2.1 大直径桩的受荷特性
        3.2.2 超大断面桩竖向承载分析
    3.3 软岩地基上超大断面桩横向受荷分析
        3.3.1 桩身抗弯刚度及桩侧岩性的影响
        3.3.2 入岩深度的影响
        3.3.3 桩顶约束条件的影响
    3.4 大断面桩理论计算存在的缺陷
        3.4.1 m法计算大断面桩的缺陷
        3.4.2 平截面假定在大断面桩基中计算缺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夜郎河特大桥拱座基础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模型概况
        4.2.1 基础监测点布置
        4.2.2 材料参数
        4.2.3 上部结构荷载
    4.3 数值计算结果
        4.3.1 基础横断面轴向应力
        4.3.2 基础纵断面主应力
        4.3.3 位移统计
        4.3.4 桩周接触压力
        4.3.5 侧阻力
    4.4 m法计算原型桩
        4.4.1 计算过程
        4.4.2 计算结果
    4.5 基础改进建议
        4.5.1 危险区域
        4.5.2 改进措施
        4.5.3 计算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全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大湖口大桥基桩承载力试验与完整性检测的综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群桩基础受力性能研究[D]. 杨光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海洋环境强震区超大直径钢管复合桩施工技术[J]. 董正良,陈诚,向梨梨. 中国港湾建设, 2019(10)
  • [3]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刘伟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4]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5]桥梁桩基竖向承载能力测试及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D]. 黄志霜.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6]小兴凯湖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鞠永富.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7]洞庭湖区生态的政府治理机制建设研究[D]. 柴茂. 湘潭大学, 2016(02)
  • [8]软粘土地基单桩和复合桩基水平受荷性状[D]. 何奔. 浙江大学, 2016(02)
  • [9]江西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承载性能数值分析研究[D]. 朱方睿. 南昌大学, 2015(03)
  • [10]超大断面完全嵌岩桩(墩)基础在软岩地基中受荷性状的研究[D]. 杨泉.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大湖口大桥基础桩承载力试验与完整性检测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