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楼倾斜原因分析及处理

专家楼倾斜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某专家楼倾斜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杜尚芳[1](2020)在《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研究 ——以南京天加广场综合楼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车空间开始由水平向立体方向发展,立体停车库成为缓解城市停车危机的合理举措。办公建筑多位于城市核心区,日常使用频率较高,其停车配建是缓解城市停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用地面积、地形条件和成本的限制,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的组合趋于常态化。本文借南京天加广场综合楼设计实践的契机,研究并总结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的策略,以期在满足建筑的功能与流线合理的基础上,摆脱原有消极解决停车问题的困境,与城市形成积极的互动。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南京天加广场综合楼的方案设计;以前期的南京天加广场整体规划为背景,天加综合楼采取了将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进行组合的策略。下篇为基于实践的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的专题研究报告。首先梳理了办公模式与办公空间的演变过程,分析办公模式对于租赁方式及空间组成的影响,根据租赁方式对租赁式办公建筑的空间模式进行分类,并通过分析办公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对空间模式做进一步归纳总结。接着通过对国内外立体停车库发展过程的研究,以及对自走式立体停车库空间组成的分析,归纳并分析自走式立体停车库的空间模式。最后在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空间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提出整体性、人性化和效益最大化三点组合设计原则。从空间布局,流线组织和形式表达这三个方面,总结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的策略。通过在南京天加广场综合楼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全文字数约34000字。图表60余幅。

赵潇[2](2020)在《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农业型小城镇量大面广,是推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应该关注的重点。产业与空间是决定小城镇发展的两大基本和核心要素,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成为未来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必然途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城镇空间优化带来机遇。而五泉镇作为以农业立镇的典型代表,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相互作用,二者呈现割裂发展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镇的发展。因此,对于五泉镇这样的农业型小城镇来说,研判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发展水平和二者之间的协调状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镇空间优化的基础。研究首先通过梳理耦合关系相关理论、不同领域关于耦合关系的研究经验,总结当前耦合关系研究的一般路径,由此制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整体框架;之后梳理五泉镇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发展概况,有效把握农业型小城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具体特征及变化要素,继而运用耦合理论对耦合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作用机制与表现形式;在定性分析耦合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五泉镇自身发展特征,从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两个子系统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出发,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了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五泉镇为实践对象,对2010-2018年间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度/协调度展开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不同时间段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不协调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提出耦合发展建议;最后基于耦合关系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分别从农业产业和城镇空间出发制定现阶段五泉镇的耦合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具体来说,农业通过规模化促进镇村体系重构、产业化推动镇域用地结构调整,反过来,城镇空间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提供硬、软件支持以及广阔的商品市场,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次,为量化判断两系统的耦合关系,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农业型小城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评价体系,评价需综合考虑耦合系统的各个要素,并同时评价要素耦合作用的大小和协调程度。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得出,2010-2018年间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强化;考察期间二者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了改善,但相较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成熟,城镇空间仍然滞后,严重制约了二者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未来五泉镇应在不放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在城镇空间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提升城镇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跟上农业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系统协调水平。

谷峥霖[3](2021)在《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配置是学前教育发展及其理论深化研究历久弥新的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优质协调”正逐步成为特定区域空间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容回避的热点命题和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从量的均衡向质的均衡转变,积极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与普惠、均衡与公平、优质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区域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是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区域间逐步缩小学前教育差距,使学前教育区域差距小于区域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在区域内调控学前教育水平,使区域学前教育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学前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云南集边疆、山区、民族、美丽于一体的特殊省情,更进一步彰显了“协调”对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多元价值,直指区域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学前教育症结”。为此,本研究特以“云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为研究切入,集中探讨其深层内涵、测度其现实状况、厘定其短板制约、提出其改进策略。既有研究多为学前教育水平分布、呈现或者配置情况的单方面考察,未将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之中。本研究主要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从资源视角对学前教育的区域水平和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区域学前教育的诸多内外部因素进行探讨。在理论上重新界定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内涵,具体解析为“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和“区域内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在区域实证中引入影响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条件——个人需求度、政府支持度和国家支持度,并分析外部条件对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影响关系。基于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理论认知,研究确定了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构建了“学前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集合”和“学前教育发展条件评价指标集合”,并借此展开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实证研究包括态势分析、趋势分析和决策分析3部分内容:在态势分析中,研究对2010~2018年云南与全国、云南与其他省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中的位序状态、云南学前教育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耦合协调度,以及云南学前教育对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对2010~2018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对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揭示了云南对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程度的影响趋势及各级区域中学前教育资源汇集上共时存在的“零和博弈”与“马太效应”现象。在趋势分析中,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驱动因子的相关程度及影响趋势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使用ARIAM模型对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度未来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决策分析中,承接内涵界定的两条主线,根据驱动机制及预测结果分析,从“要素-地域”交融互动的二元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的操作性举措。研究预期可为“实现云南省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学前教育整体实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为“贯彻落实云南学前教育改革举措,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撑。

蒋圣[4](2020)在《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在多尺度空间上表现出显着自相似性,具有“局部无规则,宏观有规律”的纹理特征。现有针对黄土高原的纹理分析通常以宏观统计特征为主,对黄土高原多尺度纹理特征及结构特征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以统计特征结合结构特征的角度切入,在理论上,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提出不同尺度下黄土典型地貌单元特征组合形成的地形纹理,以及黄土坡面坡度特征形成的地形纹理。在方法上,提出GLCM结合累加距离匹配函数(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分析框架,用以提取不同尺度下地形纹理的统计及结构特征。在应用上,使用本文方法,实现了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内的侵蚀沟和梯田的提取,以及在宏观尺度下对黄土典型地貌的纹理特征量化与识别。本研究力图发展数字地形分析新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理论上,明确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明确地形纹理及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基本概念,除宏观形态地形纹理外,提出黄土典型地貌单元(黄土塬、梁、峁等)特征组合形成的地形纹理,以及黄土坡面坡度特征形成的地形纹理,并对其进行自然纹理(随机特征)及近似规则纹理(结构特征)的特征分析,阐述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基本特征、划分体系、数据表达。(2)方法上,提出GLCM结合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分析框架。通过多尺度纹理分析,明确GLCM能够对地形纹理进行统计特征量化,但对结构特征的量化能力不足。因此,提出基于SDMF的结构特征计算方法。具体为SDMF规则度及第一主周期,并对其进行多方向和归一化处理扩展,以适应多种情况。在特征空间内,SDMF特征能够通过显着峰的计算,判定纹理基元在一定尺度下的空间尺寸、空间分布规则程度,从而作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结构特征量化指标。结合GLCM,形成对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分析框架。(3)面向微观尺度,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及典型地貌提取。黄土典型小流域的侵蚀沟区域具有显着的随机纹理特征,梯田则具有显着的近似规则纹理特征,采用GLCM方法结合SDMF规则度,并顾及地形特征,能够有效表征侵蚀沟及梯田的区域。通过棋盘分割与多尺度分割的叠置分析,优化梯田提取的边界。在识别实验中,以安塞、长武、绥德的三个样区进行测试,侵蚀沟的提取平均精度为85.78%,梯田提取平均精度为86.36%。(4)面向宏观尺度,对黄土高原典型样区进行特征量化及识别。基于GLCM进行特征参数的量化分析,包括分析量化级数、方向参数对DEM数据的地形纹理的影响,并使用几何中心外扩法进行GLCM的适宜窗口分析。研究表明,GLCM对比度是最具区分性和有效性的特征,64级灰度级是稳定且不同类别差异性显着的量化值。同时,基于SDMF方法,对峁状及梁状丘陵沟壑区进行量化分析。使用正负地形表征归一化SDMF特征计算规则度,能够对两者进行量化及识别,梁状丘陵沟壑区的平均规则度(0.64)要大于峁状丘陵丘陵沟壑区(0.48)。基于以上量化分析,构建全局特征、局部形态、局部结构的三层量化识别模型,对黄土高原的7类典型地貌进行识别,其平均识别率为81.83%。本文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初步探索出对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结构特征及统计特征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该分析框架能够应用于多尺度的黄土典型地貌的提取与识别,并发展了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的新方法。

汪瑞霞[5](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刘桐[6](2019)在《湖南地区民宿类型及其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旅游需求在发生转变,开始重视优质旅游。与此同时,民宿也在发展中不停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人们优质旅游的新选择。另外,政策红利逐渐发布,引导着民宿行业的进步。目前,湖南也随之涌现出大量民宿,但由于民宿类型研究的缺乏、所处位置的清晰认识及对相应的空间形态特征营造的忽视,导致其在设计、建设、运营中对较好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民宿类型的划分和对应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在前期精准定位、指导设计建设、制定运营模式上具有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本研究试图探寻湖南民宿空间形态的特征,构建合理的资源利用理念,让民宿能够针对性利用所在地区的资源,从场地里自然生长,引导民宿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湖南地区民宿调研,总结民宿分类和分布特征,提出民宿的资源要素分类方法后,归纳总结各类型民宿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素、构成要素及最终呈现特征。首先,通过对民宿发展现状及收集的相关资料研究,界定了民宿、类型与空间形态的概念及内涵,并深度剖析中国民宿发展的历史沿革,同时,从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对民宿空间形态的概念进行界定与解析。其次,通过对湖南地区现状和湖南民宿发展历史的研究,初步对湖南民宿有了基础性的了解。而后经过对湖南地区和省外优秀地区民宿建筑的大量实地调研,并进一步梳理了不同类型民宿的区位背景、周边环境、空间组织、建筑设计及其运营服务情况,并指出湖南地区民宿的设计特点和不足。然后,基于一般分类方法的归纳,提出湖南民宿民宿分类原则,并总结全国成熟地区民宿分类和分布特征,得出真正适用于湖南民宿的分类方法,即资源要素分类法,进而研究每个类型在湖南的依托资源及分布。与国内优秀民宿对标,提出民宿空间形态必然受民宿资源要素类型影响的观点。最后,对湖南民宿按照自然山水型、现代城市型、历史民俗型三种分类做了空间形态上的统计研究,用大量的案例说明三种类型民宿在资源要素不同时受气候环境、建造技术、营造理念、建筑材料、文化习俗影响而呈现出的空间形态。让民宿更好地结合本地资源,在利益的诉求与地域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为延续湖南的风景特色、地域文化和生活智慧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张王勇[7](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认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黄磊[8](2018)在《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针对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所展开的研究。在近些年我国城市快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历史工业空间也经历着微观空间转型与文化转变,文章针对建筑学以往在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中过度以物质空间变化为中心、以主体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及对空间变化规律性特征认识不足的弊端,通过借鉴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空间生产-形态演化”的分析工具,选取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这一“单位制”影响下的类型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在中国当代城市语境下空间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实践主体、价值偏好、主体互动关系、生产模式等进行研究,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考察,并结合实证案例对我国当前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主要再生模式进行了分类,解析其在整体定位、空间组织、功能置换、建筑形式语言、城市关系等多方面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进而通过对形态演化与城市影响的关联性分析,透析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向文化空间转变这一现象。首先,第一章与第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其中第一章交代了选题的依据,将研究对象的内涵与边界进行框定,并在对其进行整体性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既有研究方法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了文章研究目标与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在第二章中则对城市空间研究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系统梳理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的方法进行结合,并针对历史工业空间特性进行方法适调,构建了适用于历史工业空间研究的“空间生产-形态演化”的分析框架。其次在第三章与第四章中,文章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基础。其中第三章对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溯,在分析其历史脉络和历史性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历史性的空间特征。在第四章中则对其在当今城市发展语境中演变的成因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其中通过借鉴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分别对社会系统结构性因素与实践能动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将其与历史工业空间的“空间价值”进行关联,进而将社会、个体因素与历史工业空间的物质形态特征进行了关联。其后,第五章与第六章展开了实证研究。其中第五章运用拟定的分析框架对不同空间生产模式下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不同路径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文中以空间生产的不同模式作为研究主线,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选取之后,将其归于不同的社会过程、社会关系、价值演替、空间互动所影响的生产模式之中加以分析,横向比较其在整体定位与布局、空间肌理、功能组成、建筑形式等多方面演变的共性与差异,进而分类总结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不同路径及其特征。而第六章则对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城市性影响进行进一步总结,分别对形态演化的公共性特征与环境意向元素进行了归纳,而这一部分也是对物质空间形态反作用于城市与个人的研究补足。随后,第七章试图从理念层面将空间生产与形态演化进行融合,提出以动态、行为视角理解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文中将其定义为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在文化生产机制下的空间响应:这种空间响应一方面呈现于微观的、内在的空间要素之中,使得实体建成环境、活动、环境意向具有了新的文化意涵;而另一方面则呈现于宏观的、外部的、与之相关联的城市空间之中,这其中包括的资本生产方式的转变、政策法规治理方式的转变、生活秩序与社会网络的改变等。最后,第八章是空间生产理论运用于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研究的总结,分别从历史工业空间再生产的成因与过程、形态演化的不同模式与特征、空间文化转型的本质与效应三个方面归纳本文的基本成果,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进行讨论。

周益斌[9](2016)在《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般来说,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然而在当前我国大学中,大学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失序、异化与窄化等现象。大学遭致了诸多学者和专家,乃至社会各界的诟病,正遭遇着危机。为了对这些危机现象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实质进行深刻分析,找到大学危机的根本原因以及探索其危机的出路,本研究通过运用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具体选用涂尔干的因果解释之共变法,综合运用典型现象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遵循“为什么说大学危机是大学文化危机一大学文化危机典型现象有哪些—什么导致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出现—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的可能出路在哪”的逻辑思路,依次回答以上四大问题。这就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本框架。具体来说,分以下六个章节予以展开:第一章主要围绕研究的整体设计思路展开,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为什么要研究大学文化危机2.大学文化危机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3.研究假设是什么与创新点在哪4.如何研究我国的大学文化危机。本章主要涉及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围绕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进展进行阐述,主要涉及到西方大学文化研究、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现状述评以及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差异比较。其目的主要是摸清中西方大学文化相关的研究热点、难点和盲点,以呼应之前的研究假设与研究创新。第三章回应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典型现象有哪些。借用“典型现象理论”,以我国的985和211高校为主要样本,以近20年(1998-2015)时间为考察范围,对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现象进行典型分析。根据当前大学所受到的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程度以及自身相应地变化,找到了对应的五种典型现象。第四章解释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出现了危机的原因。本章采用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解释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的产生原因。故本研究借用涂尔干的因果解释之共变法,用大量的数据、事实、案例和报道等鲜活的资料,对大学文化危机的诸因素做了分析和判断,最终找到大学文化危机的共变因素。第五章解答了大学文化危机的出路。通过综合之前的研究结果,运用逻辑与历史的方法,对大学文化危机的纾解之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一章反思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与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四:结论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大学文化研究出现分歧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以及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实际分歧来看,之所以出现这分歧的根源是中西方的文化传统所造成的。结论二:五大典型现象被证明是文化危机根据当前大学所受到的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程度,找到了对应的三种典型现象,即“大学行政化”、“大学市场化”和“大学世俗化”。在这三股力量的侵蚀和破坏下,大学自身开始学术功利化,最终形成大学趋同化。后两者是大学文化自身主动嬗变的过程。从“文化危机理论”的角度也论证了当前大学存在五种典型大学文化危机现象。结论三:多因素共变形成大学文化危机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产生的间接原因是现代化、国际化和国家控制当前大学变革的这一宏观社会背景;其直接原因是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偏差所致。大学在貌似“合理化或理性化”的办学思路指引下,缺失了大学的办学理念,丧失了大学的灵魂,导致大学文化陷入失序的乱象,呈现出大学文化危机状态。结论四:重建价值体系引领大学走出危机重建大学文化价值系统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大学精神的正确理解,即形成正确的大学精神观;二是大学文化的正确选择,形成合适的具体大学文化;三是办学理念的持续坚持,即形成持久的办学理念。重建大学文化价值体系的主体包括三个主要群体:一是校长群;二是知识分子群体;三是大学生群体。重建大学文化价值体系需要注意的若干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坚持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坚持历史传统与未来愿景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政府推动相结合。2.坚持既定的大学理念需要把握三组关系:首先需要把握办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匹配度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把握办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相承;最后需要把握办学理念与政府以及学校权力边界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本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学文化危机研究鲜有人做大文章。本研究以大学文化危机作为研究内容,就目前大学文化领域的研究方向来看是一个创新。从研究方法来看,当前对大学文化研究主要以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为主,几乎无人用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开展大学文化研究。从研究视角来看,从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的学术文章零星存在,虽然不多但也有所涉及。但总的来说,还没有研究者运用社会学的因果解释理论,选用共变法对大学文化危机进行过研究。

李光[10](2016)在《时尚体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体力劳作时间骤减,综合压力的剧增,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体育则是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因而“时尚体育”一词近年来耳熟能详。那么不禁要问,时尚体育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促使其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引导和调控时尚体育良性发展?本研究通过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量化与质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证相统一的分析方法,综合利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时尚学的相关理论,对时尚体育的属性、特征、功能、范畴、要素结构、概念以及类型进行了理论构建;分析了时尚体育的缘起与项目嬗变、时尚体育观念与行为的现状及时尚体育现象的发展趋势,并以要素作为切入点,研究时尚体育观念与行为层面的规律以及时尚体育项目运行的规律,进而分析了时尚体育的成因,最终为时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引导与调控思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时尚体育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和区域内,以新颖、刺激的体育项目为载体,由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人推崇并运用,并触发民众从众和立异心理,形成广泛的追逐和模仿行为的一种身体活动,一种属于休闲体育范畴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具有一定的阶层、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周期、快速消融与更新、模仿、个性、叛逆等特殊属性,因此具有阶层性、短暂性、周期性、地域性、新奇性、差异性、模仿性和从众性、有闲性、时效性与广泛性、规模性以及文化特性等特征,并展现出相应的体育本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时尚体育由5种主要要素构成,其中物质要素、心理要素以及载体要素为核心要素;以“生命周期”为分类依据,将时尚体育分为经典时尚体育和通俗时尚体育。二,时尚体育缘起于西周时期,“田猎”成为第一批时尚体育代表性项目;古今中外在各时期均不断出现具有特定时期代表性的时尚体育项目,交迭更替;目前时尚意识、体育意识和行为水平最高的是欧美地区,欧美时尚体育受众比例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时尚体育受众比例偏低;目前热门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度比较高的运动竞技类体育活动,另一类是认知度相对较低的、新兴的休闲体验类体育活动;时尚体育表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即多元化、全球化、低碳化、科技化、大众化现象;也表现出消极的发展趋势,即盲从化、沉迷化以及文化异化。三,群体时尚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构成社会心理环境的社会心态、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思潮等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个体时尚体育行为的发生,是在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下,个体产生时尚体育认知和时尚体育需要而引发时尚体育行为。四,体育项目在成为时尚体育项目之前,将会经历一个被“遴选”的阶段(孕育期);时尚体育项目运行周期是从某一时尚体育项目兴起始、经巅峰,至衰退和消亡止所经历的时段区间;部分已消亡的项目在特定时期具备回归与复兴的可能;物态标志、受众规模、项目识别度、市场化程度、组织成熟度以及差异化利益展现是时尚体育项目周期阶段识别的6项指标;在时尚体育项目运行周期中,不同的载体(时尚体育项目)体现出4种不同的生命路径。五,时尚体育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心理、项目和传播等原因而导致的。首先,经济的发展使运动媒介、法律制度、闲暇时间以及潜在人口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从而满足了时尚体育得以兴起的物质条件;其次,社会心理诉求达到了一定的强度,从而满足了时尚体育得以兴起的社会心理条件;再次,载体本身具备了新颖、奇特、刺激、极限以及高雅(或通俗)等时尚体育兴起所需要的载体特质;最后,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介入,促使时尚体育迅速兴起。六,中国古代时尚蹴鞠运动始于西汉,隋唐时期得以兴盛,进入时尚的巅峰样态,宋代蹴鞠时尚属性消失,蹴鞠运动的时尚生命由此完结;时尚蹴鞠运动因汉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统治者引领、至上而下传播,以及载体新奇、刺激而兴起,因宋代的社会心理诉求发生变化以及经济繁荣、受众广大、“鞠器”产业化而消亡。七,应在“三原则“指导下,从心理、行为、物质三个层面切入,立足于通过传播提高认知,通过制度规范行为,通过传播和政策倾斜吸引资金,从而实现对时尚体育的引导与调控。

二、某专家楼倾斜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专家楼倾斜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研究 ——以南京天加广场综合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南京天加广场综合楼方案设计
下篇: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办公建筑相关研究
        1.2.2 立体停车库相关研究
        1.2.3 对本文的价值与启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基本框架
    第二章 办公建筑空间模式
        2.1 办公模式与办公空间的演变
        2.2 空间组成
        2.3 租赁方式
        2.4 空间模式
        2.5 天加综合楼实际设计操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体停车库空间模式
        3.1 立体停车库的发展
        3.2 空间组成
        3.3 空间模式
        3.4 天加综合楼实际设计操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
        4.1 相关案例研究
        4.2 设计原则
        4.3 空间布局
        4.4 流线组织
        4.4.1 内部空间流线组织
        4.4.2 外部空间流线组织
        4.5 形式表达
        4.6 天加综合楼实际设计操作
        4.6.1 空间布局
        4.6.2 流线组织
        4.6.3 形式表达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概念界定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农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1.2.3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系统理论:耦合系统的整体性与动态性
        2.1.2 耗散结构理论:耦合系统的开放性
        2.1.3 协同理论:耦合系统的协同性
        2.1.4 耦合理论:耦合系统的不确定性
    2.2 耦合关系的一般研究路径
        2.2.1 建立指标体系
        2.2.2 构建评价模型
        2.2.3 判定耦合状态
    2.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思路
        2.3.1 研究整体思路
        2.3.2 研究路线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机理分析
    3.1 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发展概况
        3.1.1 总体概况
        3.1.2 农业发展现状
        3.1.3 空间建设现状
    3.2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
        3.2.1 资源禀赋
        3.2.2 政策导向
        3.2.3 市场经济
        3.2.4 农业科技
    3.3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3.3.1 产业发展推动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3.3.2 城镇空间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3.4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的表现形式
        3.4.1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劳动力转变
        3.4.2 耦合状态下的镇村体系布局
        3.4.3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产业布局
        3.4.4 耦合状态下的农业设施配置
    3.5 本章小结
4 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评价
    4.1 评价原则与逻辑
        4.1.1 评价原则
        4.1.2 评价逻辑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4.3 耦合关系评价
        4.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2 评价数据收集与处理
        4.3.3 评价结果统计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耦合协调度的数理分析
        4.4.2 验证与耦合阶段分析
        4.4.3 对策略制定的指导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五泉镇农业产业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发展对策
    5.1 策略研究框架及制定重点
    5.2 着力提升镇村空间发展水平
        5.2.1 优化镇村空间布局
        5.2.2 提升镇区空间吸引力
        5.2.3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5.3 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5.3.1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5.3.2 完善涉农产业结构
        5.3.3 优化农民培训体系
    5.4 建立协调发展共识和跟踪机制
        5.4.1 建立系统协调发展共识
        5.4.2 建立耦合发展跟踪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1 :五泉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录2 :五泉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耦合关系评价因子信息数据处理结果
致谢

(3)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政策背景:新时代思想赋予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的内涵
        1.1.2 时代背景:后普及时代要求学前教育普惠及优质的发展
        1.1.3 现实背景: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与质量提升
        1.1.4 学科背景:学科交叉趋势中教育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用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区域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研究
        1.2.3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相关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数理统计法
        1.5.3 调查分析法
        1.5.4 GIS空间分析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育资源配置
        2.1.2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2.1.3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
        2.1.4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发展理论
        2.2.3 资源配置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评价模型建构
    3.1 相关理论应用
        3.1.1 体系建构的理论应用
        3.1.2 指标选取的理论应用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1 全面可行原则
        3.2.2 科学简易原则
        3.2.3 合理适用原则
        3.2.4 客观可测原则
    3.3 指标体系建构过程
        3.3.1 指标遴选
        3.3.2 数据来源
        3.3.3 权重确定
    3.4 测度方法选择说明
        3.4.1 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衡量指标
        3.4.2 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与区域协调测度模型
第四章 区域实证:Ⅰ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分析
    4.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1.3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2.3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时空格局
        4.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3.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第五章 区域实证:Ⅱ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分析
    5.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
        5.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第六章 区域实证:Ⅲ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分析
    6.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1 2010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2 2012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3 2014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4 2016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5 2018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时空比较
        6.3.1 2010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2 2012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3 2014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4 2016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5 2018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第七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的驱动机制及预测
    7.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驱动机制
        7.1.1 驱动因子选取
        7.1.2 计量模型建构
        7.1.3 实证结果分析
    7.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预测
        7.2.1 单位根的检验
        7.2.2 平稳序列分析
        7.2.3 预测模型建构
        7.2.4 情景预测结果
第八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思路
    8.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地域的协调发展
        8.1.1 优化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8.1.2 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
    8.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
        8.2.1 提升区域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条件
        8.2.2 增加云南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8.2.3 改善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2.1 界定“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新内涵
        9.2.2 建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9.2.3 基于模型测度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9.3 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基于纹理的数字地形分析
        1.3.2 基于纹理的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
        1.3.3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1.3.4 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
        1.3.5 纹理特征量化研究进展
        1.3.6 问题分析与探讨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软件平台
        1.5.1 研究方法
        1.5.2 软件平台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样区及实验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述
    2.2 研究样区
        2.2.1 样区选取原则
        2.2.2 面向小流域的研究样区
        2.2.3 面向区域的研究样区
    2.3 实验数据
        2.3.1 面向小流域的DEM数据
        2.3.2 面向重点区域的DEM数据
        2.3.3 面向全区域的DEM数据
        2.3.4 其他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概念模型
    3.1 基本定义
        3.1.1 纹理
        3.1.2 地形纹理
        3.1.3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
    3.2 基本特征
        3.2.1 区域差异性
        3.2.2 成因复杂性
        3.2.3 尺度依赖性
    3.3 划分体系
        3.3.1 按照纹理基元显着性划分
        3.3.2 按照成因划分
        3.3.3 按照形态划分
    3.4 数据表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1 方法概述
        4.1.1 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1.2 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2 面向纹理统计特征提取的GLCM方法
        4.2.1 GLCM模型构建
        4.2.2 GLCM特征的意义
        4.2.3 GLCM对地形纹理的特征分析
    4.3 面向纹理结构特征提取的SDMF方法
        4.3.1 方法概述
        4.3.2 SDMF方法原理
        4.3.3 SDMF特征分析
        4.3.4 基于SDMF方法的结构特征计算
        4.3.5 不同尺度下典型样区的结构纹理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微观尺度的黄土小流域地形纹理分析与提取
    5.1 数据与对象分析
        5.1.1 数据分析
        5.1.2 对象分析
    5.2 方法基础
        5.2.1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5.2.2 多尺度分割方法
        5.2.3 棋盘分割方法
    5.3 基于地形纹理特征的黄土小流域分类方法
        5.3.1 方法总体流程
        5.3.2 特征计算
        5.3.3 多尺度分割及统计纹理特征提取
        5.3.4 棋盘分割及结构纹理特征计算
        5.3.5 基于eCognition的监督分类
        5.3.6 棋盘分割的叠置分析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宏观尺度的黄土高原典型地貌量化与识别
    6.1 方法设计
    6.2 基于GLCM的地形纹理统计特征量化分析
        6.2.1 样本数据说明
        6.2.2 GLCM量化级数分析
        6.2.3 GLCM方向参数分析
        6.2.4 GLCM适宜窗口分析
    6.3 基于SDMF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结构特征量化分析
        6.3.1 基于正负地形的纹理基元表达
        6.3.2 基于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结构特征量化
    6.4 顾及纹理特征的黄土典型地貌量化模型及识别
        6.4.1 黄土典型地貌训练样本库构建
        6.4.2 多层次分类规则构建
        6.4.3 典型地貌样区分类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湖南地区民宿类型及其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旅游消费升级
        1.1.2 民宿业蓬勃发展成为旅游新选择
        1.1.3 民宿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出台
    1.2 国内外民宿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民宿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民宿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民宿发展概述
    2.1 民宿的概念界定与特征解析
        2.1.1 民宿的定义
        2.1.2 民宿、酒店、农家乐概念辨析
        2.1.3 民宿的基本特征
    2.2 中国民宿发展历史概况
        2.2.1 民宿起源——乡村民宿的出现
        2.2.2 爆发增长——城市民宿的诞生
        2.2.3 行业成熟——现代民宿业形成
    2.3 空间形态概念界定与解析
        2.3.1 空间与形态的定义
        2.3.2 民宿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2.3.3 民宿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2.4 民宿类型与空间形态的关系
        2.4.1 民宿类型具体含义
        2.4.2 类型与空间形态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南地区民宿发展现状研究
    3.1 湖南省基本现状
        3.1.1 自然与气候条件
        3.1.2 交通条件
        3.1.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2 湖南民宿发展历史概况
        3.2.1 自然生长阶段
        3.2.2 规范生长阶段
        3.2.3 迅速增长阶段
    3.3 湖南民宿的发展机遇
        3.3.1 自然景观秀丽多样
        3.3.2 城市发展快速商业发达
        3.3.3 历史悠久民俗丰富
        3.3.4 民宿相关政策利好不断
    3.4 调研对象分析
        3.4.1 民宿现有数量
        3.4.2 调研对象筛选
        3.4.3 确定调研民宿数量
    3.5 重点调研案例分析
        3.5.1 张家界回家的孩子民宿
        3.5.2 长沙柏悦·美麓智能民宿
        3.5.3 寐之藏民宿
    3.6 湖南民宿设计特点及不足
        3.6.1 湖南民宿的设计特点
        3.6.2 湖南民宿设计存在的问题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南地区民宿类型研究
    4.1 国内民宿的一般分类方法研究
        4.1.1 按区域载体分类
        4.1.2 按规模分类
        4.1.3 按开发经营模式分类
    4.2 湖南民宿分类的原则提出与方法探究
        4.2.1 湖南民宿分类原则的提出
        4.2.2 依据资源要素分类的方法探究
        4.2.3 依据资源要素的分类方法形成
    4.3 基于资源要素分类的湖南民宿研究
        4.3.1 自然山水型
        4.3.2 现代城市型
        4.3.3 历史民俗型
    4.4 基于资源要素分类的民宿案例分析
        4.4.1 典型案例分析及优秀案例对标
        4.4.2 国内优秀案例对湖南民宿的启示
    4.5 民宿类型对空间形态的启发
第5章 基于类型的湖南民宿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5.1 自然山水型民宿空间形态特征
        5.1.1 山地民宿基于山形地势
        5.1.2 滨水民宿基于水陆交接
        5.1.3 自然气候对民宿形态的“调节”
        5.1.4 风水思想对场地形态的“指导”
    5.2 现代城市型民宿空间形态特征
        5.2.1 功能分区
        5.2.2 公共空间
        5.2.3 室内设计
        5.2.4 主题氛围
    5.3 历史民俗型民宿空间形态特征
        5.3.1 民居整体环境的呼应
        5.3.2 传统民居形式的利用
        5.3.3 传统民居功能的升华
        5.3.4 本地资源的优先使用
    5.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竞赛
致谢

(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一) 外部动力因素
        (二) 内部动力因素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8)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辨析与界定
        1.2.1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及相关概念
        1.2.2 形态演化
        1.2.3 城市社会学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常规路径下的研究困境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4.1 揭示形态演化的历史基础与成因机制
        1.4.2 解析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性模式
        1.4.3 空间文化转型的本质解析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2.1 视角切入:聚焦机制与过程的城市社会学视角
        2.1.1 西方古典社会学的空间分析
        2.1.2 空间生产理论
        2.1.3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空间理论:强调资本的作用与结构的力量
        2.1.4 后现代主义学派的空间理论:强调解构、行动以及文化的作用
    2.2 视角深化: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考察
        2.2.1 空间生产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基础
        2.2.2“空间生产”理论之于既有形态研究的运用
        2.2.3 理论研究对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启示
    2.3 分析方法的建构
第3章 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早期特征
    3.1 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的发展脉络
        3.1.1 近代工业:机器文明传入与新建筑类型本土化发展
        3.1.2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有计划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基础奠定
        3.1.3“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快速与混沌的工业建筑建设
        3.1.4“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生产停滞与工业分布的地区格局调整
        3.1.5 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时期
        3.1.6 小结
    3.2 我国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静态特征
        3.2.1 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
        3.2.2 选址与城市时空分布
        3.2.3 土地权属:“行政划拨”主导下的土地利用形式
        3.2.4 空间组织:“单位制”独立地块影响下的空间组织
        3.2.5 建筑形态特征
第4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成因机制解析
    4.1 作为结构性因素的都市语境变迁与价值演替
        4.1.1 工业外迁与土地价值
        4.1.2 产业升级与建筑再利用价值
        4.1.3 消费文化与历史符号价值
    4.2 空间实践的能动者:主体角色分化与价值选择
        4.2.1 工业企业:“单位制”遗留与角色分化
        4.2.2 城市政府:体制转型与角色转换
        4.2.3 开发企业:迅速增长与类型化
        4.2.4 社会公众:生产与消费的双重身份
    4.3 主体互动关系的再观察: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与演化路径
        4.3.1 能动者的互动关系(亦即生产关系)围绕着价值构成所生成
        4.3.2 互动关系决定空间生产的主导路径
        4.3.3 驱动合力引导不同的空间生产模式
第5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的生产与形态演进
    5.1 城市事件营销模式
        5.1.1 模式概述:城市政府推动工业旧区后发发展的时间策略
        5.1.2 案例选取
        5.1.3 特征分析
        5.1.4 研究价值:形态演化的临时性功能与公共参与
    5.2 文化设施供给模式
        5.2.1 模式概述:政府力主导下宏观开发的“以点带面”策略
        5.2.2 案例选取:
        5.2.3 特征分析
        5.2.4 研究价值:形态演化的外部性及其引导下的城市再生
    5.3 创意产业导入模式
        5.3.1 模式概述:市场力推动创意资源集聚及其与历史环境的都市融合
        5.3.2 案例选取
        5.3.3 特征分析
        5.3.4 研究价值:历史工业空间动态发展适应新型生产需求
    5.4 商业符号嫁接模式
        5.4.1 模式概述:差异性消费引导下的风貌型消费空间“同质异构”
        5.4.2 案例选取
        5.4.3 特征分析
        5.4.4 研究价值:基于消费目标的历史工业空间“体验式”转化
    5.5 居住生产并生模式
        5.5.1 模式概述:居住空间生产的模式演进与文化嫁衣
        5.5.2 案例选取
        5.5.3 特征分析
        5.5.4 研究价值:历史工业空间更新外部效应的微观运用
    5.6 创意人群自发实践模式
        5.6.1 模式概述:日常创意实践与偶发性集结
        5.6.2 案例选取
        5.6.3 特征分析
        5.6.4 国际案例横向比较:纽约SOHO区与激浪屋合作社(FluxhouseCooperatives)
        5.6.5 研究价值: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历史工业空间转变
第6章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空间特征与城市性影响
    6.1 形态演化的公共性特征
        6.1.1 邻接特征
        6.1.2 开放特征
        6.1.3 混合特征
        6.1.4 规模特征
        6.1.5 密度特征
    6.2 形态演化的环境意象特征
        6.2.1 路径与序列组织
        6.2.2 组团与主题单元
        6.2.3 场所与尺度连续
        6.2.4 界面与动态原真
        6.2.5 标志物与空间导向
第7章“文化时差”与再造的力量——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
    7.1 历史工业空间再生的“文化时差”
        7.1.1 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微观空间转型
        7.1.2 历史工业空间的文化转型——以动态行为的视角对城市文化空间进行再定义
    7.2 历史工业空间“文化转型”的要素组成
        7.2.1 城市文化空间的三要素
        7.2.2 实体环境——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基础要素
        7.2.3 文化活动——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活力要素
        7.2.4 文化意向——作为空间文化转变的魅力要素
    7.3 文化再造,城市空间对历史工业空间形态演化的响应
        7.3.1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作为潜在的文化资源
        7.3.2 城市历史工业空间演化与城市经济空间重组
        7.3.3 文化再造,城市历史工业空间演化的社会行为影响
    7.4 历史工业空间文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结语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问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径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路径
第二章 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述评
    第一节 西方大学文化研究述评
        一、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前提:明晰大学功能的流变
        二、西方大学文化的典型案例:以西方三国大学为例
        三、西方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追求五种核心的精神
    第二节 我国大学文化的研究述评
        一、研究概述:大学文化研究历史回顾
        二、理论研究:大学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三、实践研究:大学文化研究的归宿点
        四、大学精神研究:中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独特形态
    第三节 中西方大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一、共同规律:大学出现大发展时大学文化的内涵得到极大丰富
        二、中西差异:西方研究集中在大学理念而我国聚焦于大学精神
        三、研究盲点:本研究的可能突破之处
第三章 大学文化危机的表征:五种典型现象
    第一节 行政权力对大学的过度干预
        一、什么是大学的行政化?
        二、行政权力干预大学典型方式
        三、行政权为干预大学的重点范围
    第二节 市场经济对大学的整体渗透
        一、什么是大学商业化?
        二、大学商业化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世俗文化在大学的蔓延侵蚀
        一、大学世俗化何所指?
        二、大学世俗化表现形式
    第四节 学术生产的功利化选择
        一、何谓大学学术功利化?
        二、学术功利化表现形式
    第五节 办学理念与行为的趋同化
        一、何谓大学趋同化?
        二、大学趋同化表现形式
第四章 大学文化危机形成之因:机制分析
    第一节 现代化与国际化双重裹挟下办学方向的迷失
        一、当前我国大学变革的两大背景
        二、现代化和国际化双重裹挟下办学方向的迷失
    第二节 科层化与官本位糅合的办学管理乱象
        一、中国式的大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二、科层化与官本位糅合的大学管理乱象
    第三节 回应社会和政策需求的办学措施乱象
        一、大学在回应社会需求的夹缝中前行
        二、回应社会政策需求的办学措施乱象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的出路:应对之策
    第一节 坚守永恒的大学精神
        一、大学文化的内核在于大学精神
        二、大学精神的坚持在于大学人
        三、走出大学文化危机首先要坚守大学精神
    第二节 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
        一、大学文化具有多样性
        二、大学文化具有选择性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
        四、走出大学文化危机还要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
    第三节 坚持既定的办学理念
        一、大学文化与时代之关系
        二、形成个性的办学理念
        三、走出大学文化危机需要坚守既定的办学理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中西方对大学文化的研究有差异
        二、大学文化危机是社会事实
        三、因果解释之共变法的使用具有适切性
        四、危机破解的思路还应聚焦到大学自身
    第二节 研究结论
        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分歧
        二、五大典型现象被证明是文化危机
        三、多因素共变形成大学文化危机
        四、重建价值体系引领大学走出危机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结论的反思
        二、研究方法的反思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览表
后记

(10)时尚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边界厘定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假设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的分析方法
        1.5.2 研究的具体方法
2 时尚体育的基本理论
    2.1 时尚体育相关理论的梳理
        2.1.1 关于社会要素与社会运行条件的研读
        2.1.2 关于社会心理思想的研读
        2.1.3 关于时尚的研读
        2.1.4 关于时尚体育成果的梳理
        2.1.5 研究述评
    2.2 厘清时尚体育内涵的必要性
    2.3 时尚体育的内涵
        2.3.1 时尚体育的属性的探讨
        2.3.2 时尚体育的特征与功能
        2.3.3 时尚体育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3.4 时尚体育范畴厘定
        2.3.5 时尚体育的构成要素
        2.3.6 时尚体育概念界定
        2.3.7 时尚体育的类型
    小结
3 时尚体育的缘起、现状及趋势
    3.1 时尚体育的缘起与项目嬗变
        3.1.1 时尚体育的缘起
        3.1.2 时尚体育项目的嬗变
    3.2 时尚体育的现状
        3.2.1 时尚体育观念与行为的现状
        3.2.2 最受追捧体育项目的现状
    3.3 时尚体育的发展趋势
    小结
4 时尚体育的规律与成因
    4.1 时尚体育观念的形成规律
        4.1.1 社会心理环境的构成
        4.1.2 时尚体育观的形成机制
    4.2 时尚体育行为的发生规律
    4.3 时尚体育项目的运行规律
        4.3.1 时尚体育项目周期阶段识别指标
        4.3.2 时尚体育项目的运行周期
        4.3.3 时尚体育项目的生命路径
        4.3.4 案例分析——时尚蹴鞠运动的生命周期
    4.4 时尚体育的成因分析
        4.4.1 时尚体育的经济致因
        4.4.2 时尚体育的心理致因
        4.4.3 时尚体育的载体致因
        4.4.4 时尚体育的传播致因
        4.4.5 时尚体育的致因模型
        4.4.6 案例分析——时尚蹴鞠运动兴起与消亡的原因
    小结
5 时尚体育发展的引导与调控
    5.1 引导与调控的基本原则
        5.1.1 以提高全民体育素质为宗旨
        5.1.2 以科学合理的预测为前提
        5.1.3 以传播体育文化意蕴为方向
    5.2 引导与调控的切入层面
    5.3 引导与调控的具体对策
        5.3.1 立足传播,提升认知高度
        5.3.2 设立制度,管控异化行为
        5.3.3 吸引资金,保障物质根本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某专家楼倾斜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办公建筑与立体停车库组合设计研究 ——以南京天加广场综合楼为例[D]. 杜尚芳. 东南大学, 2020
  • [2]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以杨陵区五泉镇为例[D]. 赵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D]. 谷峥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D]. 蒋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5]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6]湖南地区民宿类型及其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刘桐. 湖南大学, 2019(07)
  • [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 黄磊. 湖南大学, 2018(06)
  • [9]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研究[D]. 周益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10]时尚体育发展研究[D]. 李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专家楼倾斜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