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宇[1](2020)在《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文中提出本文从大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结合认知科学研究结果,使用实验研究法证明了我国大学生在表征数量时会与三维空间中的不同方向产生自动化的联结反应并得到教育启示,即大学生的数量表征与空间信息的规律是存在于日常教育活动的三维空间中的。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数字、空间加工的激活脑区重叠,因此两者间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认知神经机制,而且数字-空间联合表征(SNARC效应)与数学能力的发展显着相关,并且其效应量随着数学能力的发展而变化,即该效应能够作为判断大学生数学学习认知特点的辅助标准,并为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证证据。而后使用大小判断范式对12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数字空间联合编码效应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并得出大学生的数字-空间联合表征特点:小数与左侧、下方和近端产生自动化关联,大数与右侧、上方和远端产生自动化关联。最后,本文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大学数学教育的启示。从基于大学生认知特点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方面:首先,此研究有利于师生了解空间信息与数字的密切关系。这为进一步利用空间信息提升数学能力提供了实验证据。其次,有利于调整学习策略适应大学数学学习。不同的SNARC效应水平可能反映了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这能帮助学生需要根据自身认知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第三,提示数学学习中需要积极使用新技术。从基于新技术构建突出空间信息与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方面:首先,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学内容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这为空间信息应用于数学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在改革与完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教育技术,让高等数学内容更直观且便于操作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新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的与教学理念,使新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第三,SNARC效应提供了新的评价方式,促进了数学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监控该效应的强度以辅助教师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变化,为评价学生数学能力提供辅助标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其表征数字时与空间进行联系的能力,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对有不同数学能力要求的专业,也可以通过测量SNRAC效应辅助判断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便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田仕芹[3](2017)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医、经管等学科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照本宣科、知识本位、预定程序、自导自演等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初等数学思维向高等数学思维的转变困难、学习方法与策略不当等问题。综观国内外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已有研究大多以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对解决当前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许多矛盾,有一定的局限性;定性的研究多于定量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现状缺乏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数据;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有待深入和细化。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在有机、整合思维框架下构建一种超越现代性的世界观,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学家关注课程理解和课程对人心灵的启迪与解放,倡导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过程性,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课程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虽不能为高等数学课程提供具体的模式,但是它可以促使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反思和自我批判,获得对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深层次理解,化高等数学课程的现实困惑为课程新进步的实际开端。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一)教育要培养文化与专门知识兼备的人才,提倡课程目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倡导复杂性思维和一切有利于催生建设性后现代教育世界的思维方式。(三)强调教育过程必须保持有张力的节奏,经验在师生对话性交互作用中转变,意义在阐释与理解中建构,能力在回归性反思中发展,教师应成为有责任和智慧的舞伴和导师。(四)将课程理解为达成个体经验转变的过程,倡导用“自组织”作为基本假设设计非线性的开放性课程,强调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大纲、教材、教师、学生的调查,分析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发现,高等数学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院校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趋同、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过于宽泛、重预设轻生成、重知识轻情感、表述不清。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比例失调、重数学知识而轻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呈现形式单一。高等数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方式、主体和内容单一,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针对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探讨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一是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高等数学课程目标。二是构建KTAC一体化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K-数学知识、T-数学思想、A-数学应用、C-数学文化)。三是开展过程教学,主要包括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是实施多元动态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注重过程评价。五是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通过反思转变观念,借助研究提升经验。基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对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又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同时为指导和改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提供一定参考,促进高等数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效对接、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发展。

柴俊[4](2008)在《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教师教育实行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数学教师教育50多年发展的经验总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考察,国际比较,特别是运用2003-2007届华东师大数学系的实施样例,以及四校大样本的实证调查,全面研究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力图为21世纪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多元化”与“多层次”观念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就业市场化的改革必然导致就业的多元化。中学数学教师来源不再局限于高师数学系,而高师数学系毕业生也可以离开教育单位,从事其他工作。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对数学教师的学科背景的要求有许多差别。同时,中学数学新课标的实施,校本课程的推广以及各类选修课的开设,需要数学教师群体中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有些教师强于数学理论,有些善于建模和应用,还有一些则专长数学教育的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扩招,入校学生数量猛增,导致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不断扩大。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要求分层次授课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选择。本文提到数学教师培养的“多元化”,是指在打好数学基础的前提下,通过为学生设置多个不同目标的系列课程(称“目标选修课”,有基础系列、应用系列、数学教育系列),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目标选择某个系列修读,适应社会发展和数学知识爆炸性增长对数学背景多元化的要求。“分层次”是指对于不同对象,基础课程按照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分不同层次实施教学(如华东师大数学系的理科基地班学生按较高要求教学,普通班学生以及地方高师学生按基本要求教学)。相对于过去的单一培养方案,“多元化”代表宽度,而“分层次”则表示课程的深度,即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对50年来我国师范教育历史的回顾,特别是华东师大数学系50年来不同时期4份培养方案的解读,看到了“多元化、分层次”培养形成的历史轨迹。20世纪下半叶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数学科学本身的进步引起数学知识的爆炸,数学课程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数学教育发展使得师范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提供多种系列的选择性课程成为一种自然的发展趋势。本文收集了美国“数学科学学校”、AP课程,以及俄罗斯“数学物理学校”等相关情况,并且于2003年直接考察美国Arcadia大学和Sworthmore学院,看到了国外在教育普及过程中,学校的水平和任务自然地发生多样化,数学教师教育也相应地出现了不同的模式。其中美国和俄罗斯重视优秀生的数学教育,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具有高度数学专业知识水平的数学教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它将关系到我国在国际间未来尖端人才创新竞争的成败。本文的核心部分是关于“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实证研究,借助案例和大样本调查,为今后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华东师大2003级(2007年毕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完整地实施了“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这届学生共招收137人,进入理科基地班42人。137人中选择数学教育系列+基础系列的71人,数学教育系列+应用系列的59名,基础系列7人。毕业时在有去向的123名学生中,54人进入普通中学,4人到高职和中职任教;到非教育单位工作的17人,包括IT企业、银行、保险、证券、咨询等;38人就读研究生,10人出国深造。所占比例分别为普通中学43.90%,职业学校3.25%,非教育单位13.82%,读研30.89%。在直接就业的学生中,到教育单位的比例高达72%,重点中学尤其欢迎具有较强数学背景(甚至数学专业硕士生)的学生担任教师。总之,就业是“多元化”的,而更重要的是“多元化、分层次”的培养方案给中学数学教师队伍带来了多元化的数学背景。基础、应用、数学教育三个不同目标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适应了中学和社会对高师数学系需求。关于“多元化、分层次”的设计,我们在2001-2003年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测试和调查,目的是为了回答“大学扩招”后数学基础课程是否能够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如何设置体现“多元化”思想的课程系列。参加的高师院校是华东师大,杭州师院,南通师院,四川师院,代表两个不同的层次;参加的学生人次(样本)为:华东师大517,杭州师院249,南通师院402,四川师院167。四次调查的内容分别是1.华东师大学生关于课程设置和分层次的问卷调查;2.两校《数学分析》课程第二学期末统一考试;3.四校2001级基础课较高理解水平测试;4.高考成绩与大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调查。问卷调查为“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及体现“多元化”的“目标选修课”提供了支持。测试结果表明,数学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大规模扩招后基本能够基本达到,在较高要求上面四个学校差距较大,华东师大明显好于另外三所学校。由此说明了基础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是必要的。本文最后讨论了长期争论不休的“师范性”问题,对如何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同时也对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国内一些重要的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数学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评述。本文尚有以下的不足之处。一是在研究“多元化”问题时,缺乏对职业中学数学教师的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二是在分层次调查中没有收集和使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师教育(师专层次)的资料。希望将来能有机会继续研究,为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实践和理论。

韩筠,仲允,邝雪松[5](2020)在《以“新工科”建设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文中指出大学数学课程是培养工程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它是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保持后劲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决定着"新工科"建设能否走实走深.本文讨论了目前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指出了高校的管理方式及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如何上好第一门数学课、学生对数学的正确认识、如何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改革考试制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彭淑琴[6](2020)在《基于GGB的中学数学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学软件在数学学科的应用也逐渐兴起。利用数学软件的动态图形进行可视化演示以提高教学效率是课堂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1987年2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召开专题研讨会,首次提出“可视化”,随后数学可视化逐渐成为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实现可视化技术的数学软件一般有Maple、Matlab等,可视化的研究大部分针对高等数学内容,对于中小学的数学研究少之又少。GGB是一款完全免费,集几何、代数于一体的动态数学软件,为数学教学的探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基于GGB开展数学可视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运用理论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进行GGB的中学数学可视化研究。首先对可视化、数学可视化以及形象思维进行概念阐述,查阅数学可视化与GGB相关的国内外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了解研究现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然后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表征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视听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中学数学可视化的五大实施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内容适度原则、动态演示原则、数形对应原则和多元联系原则,以此从中学数学教材中筛选出适合可视化教学的内容。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利用GGB动态数学软件制作中学数学的可视化案例。依据高中数学四大主线: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前三个主线为分类标准,分别给出基于GGB的具体可视化案例(初中数学内容包含其中)。每一个案例都由内容阐述、设计意图、技术分析、操作要点以及案例点评五个部分组成。通过GGB动态、直观地呈现可视化案例的内容,突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GGB创设的动态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追求数学本质,比如概念、定理的背景和发生发展过程,直观、形象的特点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

邹明迪[7](2020)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浙教版和新加坡版为例》文中提出数学文化在教育界热度高涨的原因在于其文化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在初等数学教育中,关于数学文化一系列的研究主要以教材、课堂教学等为载体,教学过程的进行又主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其国力发展与国民文化教育分不开,其数学教育在国际测试中连续位居前列,故受到国际广泛关注,并且与中国都地处东亚,均受东亚文化熏陶,文化历史相似。鉴于此,本论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新加坡教育出版社三版不同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为研究对象,借鉴他人研究框架来研究三版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分布的异同点,同时还从数学美侧面对案例中数学原理内容所体现的数学美表现形式做出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整体上,三版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占比多数在习题栏目,占比均超过60%,而其他栏目中数学文化的占比较少。在非正文和引入栏目占比总和中,人教版(30.29%)和浙教版(27.42%)均高于新加坡DM版(14.10%),而在例题和习题栏目占比总和中,新加坡DM版(85.89%)高于国内人教版(69.71%)和浙教版(72.59%)。总的来说,在栏目分布上,三版教材的数学文化内容都不均匀。(2)数学文化的数量最多的是新加坡DM版(1779处),其次是浙教版(518处)和人教版(449处)。在三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数量都是最多的,接着依次是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史、数学与人文艺术,三版教材都不够注重人文艺术的内容。(3)在课程内容分类中,国内两版教材之间在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的占比接近,新加坡DM版在数与代数(57.28%)、统计与概率(28.61%)这两部分占比均高于人教版(57.28%和22.27%)、浙教版(54.83%和23.98%),相反地,在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部分却比国内两版都低。(4)三版教材中数学史的运用方式集中在附加式和顺应式,复制式次之,点缀式最少。从整体上看,三版教材中的数学史内容的四个运用方式占比不均衡,均以附加式为主,均高于51%,也体现教材中数学史与数学知识之间大部分是分离的,附加的方式还会导致部分数学史的作用被弱化,容易被遗忘使用。其他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中,三版教材可分离型部分的占比均高于49.89%,反映了教材中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结合度较低。(5)三个版本教材关于三个案例的数学原理内容中包含的简洁美和统一美的内容最多,人教版(64处)、浙教版(49处)、新加坡DM版(63处),对称美和奇异美的内容相比较少,人教版(均是9处)、浙教版(8处和6处)、新加坡DM版(均是7处)。且三个案例中的数学原理内容多数集中在定义、性质、定理中,对于公理、公式、法则上的分布很少。基于文章的结论,给出以下建议:首先,在编写教材时三个版本的教材需综合优缺点,尽可能均衡数学文化在划分栏目中的分布。其次在三版教材中“数学与现实生活”数量突出的情形下,建议三版教材都需要适当增设“数学史”、“数学与人文艺术”、“数学与科学技术”三类的相关内容,来均衡分布水平。然后三版教材要弱化以“附加式”为主的情形,增强“顺应式”、“复制式”、“点缀式”三种数学史的运用方式,均衡“数学史”内容的运用水平;对于其他数学文化内容的运用方式,在侧重将数学文化与教材有机融合的同时,可适当地增设外在型的文化内容。最后由于三版教材数学原理呈现出简洁美和统一美的内容居多,而对称美和奇异美的内容相对较少,建议三版教材结合各案例数学知识,适当进行调整,均衡四种数学美表现形式的数量。同时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强化学生对对称美和奇异美的认识,四者齐头并进。综上,希望能得到广大数学教材编辑者的重视。

王奋平[8](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指出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张梦婷[9](2019)在《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文化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世纪之初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文化”走进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科书甚至是考题中。对教科书中数学文化这一特定内容,教师应该如何使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值得研究关注。本文根据已有教科书使用研究成果,将研究的问题确定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编写的特点是什么?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是什么?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策略是什么?研究采用了文献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首先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系列和选修2系列共8本学生用书中的数学文化内容以及教师用书中对应数学文化的教学指导进行了文本分析,然后基于文本分析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某市的113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研究结果显示:数学文化内容编写特点:(1)呈现:8本教科书中有67个数学史,类型以显性数学史居多,主要分布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且运用方式以附加式为主;8本教科书中其他数学文化有715个,类型以数学与现实生活最多,主要分布在正文和习题栏目,且运用方式以可分离式为主。(2)教学策略指导:教师用书中对数学史教学策略的指导陈述主体更多的是偏向于学生,其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然后学生交流讨论这一方式出现频次最高;对其他数学文化教学策略指导陈述时的教学主体偏向,不同栏目情况不同,其中正文栏目的教学是偏向混合主体,而教学方式是将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来讲解出现频次最高。(3)教学目标指导:教师用书中对数学史的教学目标指导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到最多;对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目标指导,不同栏目存在不同情况,其中正文栏目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出现频次最高。数学文化内容使用情况:(1)选取与改编:样本教师对数学文化的选取频率一般,栏目选择上偏于正文;对数学史的类型选择偏于隐性数学史,对其他数学文化的类型选择偏于数学与现实生活;样本教师会对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进行适当改编使之适应于课堂教学;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数学史的栏目选择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其他数学文化的类型选取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影响教师选取与改编数学文化内容的因素有数学史料性强或是素材有问题、数学文化与课题内容关系不大、高考、课堂内容太多、教师自身数学史知识缺乏、教师自身生活经验缺乏等。(2)教学策略执行:课堂教学中,数学史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主体偏向是混合主体;其数学史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为主,对收集史料然后阅读这一教学方式,不同性别的教师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补充素材和借助信息技术;影响教师对数学文化内容教学策略执行的因素有教学时间紧、教学资源匮乏等。(3)教学目标凸显:样本教师对于数学史的教学目标更偏向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目标更偏向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响教师对数学文化内容教学目标凸显的因素是学生基础。根据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编写特点和教师的使用情况提出了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策略:教师自身提升对策、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写原则、学校内部环境的转变对策、学校外部环境的转变对策。

杜喜龙[10](2019)在《Mathematica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物理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物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许多物理过程抽象难懂,学生很难理解;实验教学中器材的短缺,导致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进行实验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日益普及,虚拟仿真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将虚拟仿真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成为可能。本文的研究是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视听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依据,尝试研究应用Mathematica软件辅助高中物理教学。首先,对虚拟仿真技术以及常用的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介绍,通过综合对比分析了Mathematica软件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可行性,并对Mathematica仿真模拟的特征及优势进行介绍;然后在相关理论基础与设计开发原则的共同指导下,应用Mathematica软件的虚拟仿真功能、动画功能、绘图模拟功能对高中物理“简谐运动”、“波的叠加”、“机械波的干涉”和“点电荷的电场线”等四节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过程与思路;最后,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展望,并从学生、教师、学校等不同的角度给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Mathematica的几点思考与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首先在于应用Mathematica软件强大的虚拟仿真功能、绘图模拟功能、动画功能来设计制作课件以辅助教师教学,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使物理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其次可以缓解学校实验器材不足带来的无法实验的现实难题。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学物理与仿真技术的深度融合。

二、关于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数学-空间联合心理表征概念界定
    六、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数学学习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数学学习出现的问题
        一、数学内容难度增加
        二、在应试教育中形成的学习思维定式
        三、由认知因素导致的动机不足
    第二节 大学生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应用
        二、数学教学方法与内容单一
        三、现有教学评价形式的局限性
    第三节 大学生数学学习问题成因分析
        一、对大学生数学学习认知特点认识不足
        二、课程教学改革缺乏实证研究支撑
        三、传统教育学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水平方向的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特点研究
        一、大学生水平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水平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结果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垂直方向的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特点研究
        一、大学生垂直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垂直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远近方向的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特点研究
        一、大学生远近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远近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特点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基于大学生认知特点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提升
        一、了解空间信息与数字的密切关系
        二、调整学习策略适应大学数学学习
        三、积极使用新技术促进数学学习
    第二节 基于新技术构建突出空间信息与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数学内容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
        二、根据新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的与教学理念
        三、促进数学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引发的思考
        (二)开放的数学教育哲学研究背景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有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 高等数学课程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三)其他有关概念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一)国外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二)国内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一、建设性后现代哲学
        (一)怀特海及其过程哲学
        (二)大卫·格里芬及其后现代精神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目的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维
        (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实践
        (四)建设性后现代课程思想
第四章 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大纲与教材的调查设计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三)访谈提纲设计与样本选取
        (四)课堂观察
    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结果
        (一)对课程大纲的调查结果
        (二)对教材的调查结果
        (三)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四)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第五章 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趋同、宽泛、轻生成与情感、表述不清
        (二)课程内容结构不协调
        (三)课程实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四)课程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单一
    二、高等数学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
        (二)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
        (三)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
第六章 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
    一、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目标
        (一)注重预设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结合
        (二)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
    二、构建KTAC一体化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一)体现数学知识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
        (二)渗透数学思想
        (三)突出数学应用
        (四)融入数学文化
    三、开展过程教学
        (一)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
        (二)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
        (三)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实施多元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一)学生参与评价
        (二)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注重过程评价
    五、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
        (一)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二)在研究中提升经验
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由来
    二、论文研究概述
第1章 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研究的背景和相关文献
    1.1 高师院校数学系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的涵义、产生背景及其特征
        1.1.1 “多元化”培养目标的涵义
        1.1.2 数学教师培养“多元化”的特征
        1.1.3 “多元化、多层次”是一种国际趋势
    1.2 “多元化、分层次”的一个具体案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2003级培养方案
    1.3 数学教师“多元化、多层次”培养是历史的必然
    1.4 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有关文献调查
第2章 1949年以来我国数学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2.1 历史分期
    2.2 传统特征
    2.3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历年培养方案解读
第3章 “多元化”形成的数学背景和国际视野
    3.1 信息时代的数学进步促使数学教师培养走向“多元化”
    3.2 数学教育的发展对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的影响
        3.2.1 数学教育观的转变
        3.2.2 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有“多元化”的数学学科背景
    3.3 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的国际视野
        3.3.1 俄罗斯数学物理学校
        3.3.2 AP计划与美国数学教育的多元化
    本章附录 AP微积分教学大纲及试题介绍
第4章 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实证研究
    4.1 华东师大2003级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报告
    4.2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4.3 有关课程设置和数学基础课教学的四次调查
        4.3.1 调查之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
        4.3.2 调查之二:2001级“数学分析”第二学期末统一考试
        4.3.3 调查之三:四校基础课较高理解水平测试
        4.3.4 调查之四:高考成绩与大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调查
    4.4 分层次的“数学分析”教学大纲
        4.4.1 数学分析“分层次”教学大纲实施原则
        4.4.2 实施分层次大纲的几点建议
    本章附录一 “数学分析”分层次教学大纲
    本章附录二 2001级第二学期末《数学分析》统一考试题
    本章附录三 《数学分析》较高理解水平测试题
第5章 关于高师数学专业“师范性”的分析研究
    5.1 数学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
    5.2 数学分析课程与教材,ε-δ语言的使用
    5.3 高师数学系数学课程的设置分析
    5.4 影响数学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些因素
结束语 反思与展望──研究自己的传统
附录一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级培养方案
附录二 实数完备性问题与确界原理教案
参考文献
后记

(5)以“新工科”建设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新工科”需要“新数学”
二、“新工科”背景下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高校的管理方式及教师的教学观念
    2.教学内容合理取舍
    3.上好第一门数学课
    4.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5.改革考核制度
结 语

(6)基于GGB的中学数学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建构主义理论
    2.2 多元表征理论
    2.3 认知负荷理论
    2.4 视听教学理论
第3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
        3.1.1 可视化
        3.1.2 数学可视化
        3.1.3 形象思维
        3.1.4 数学可视化与形象思维
    3.2 数学可视化的文献综述
        3.2.1 数学可视化国外研究综述
        3.2.2 数学可视化国内研究综述
    3.3 数学软件GGB的文献综述
        3.3.1 关于GGB的国外研究综述
        3.3.2 关于GGB的国内研究综述
第4章 GGB的功能介绍及可视化内容的选择
    4.1 关于GGB软件的功能介绍
    4.2 中学数学适合基于GGB探究的内容
        4.2.1 中学数学可视化的实施原则
        4.2.2 适合可视化的内容
第5章 基于GGB的中学数学可视化案例
    5.1 GGB在函数主线的可视化案例
        案例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探究
        案例2 指数函数
        案例3 正弦型函数的图像
        案例4 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及导数与函数的关系
        案例5 等差数列的图像
    5.2 GGB在几何与代数主线的可视化案例
        案例1 勾股定理的证明
        案例2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
        案例3 摆线的形成
        案例4 动圆圆心轨迹的研究
        案例5 圆锥曲线的由来——平面截取圆锥
    5.3 GGB在概率与统计主线的可视化案例
        案例1 频数直方图
        案例2 撒豆实验——估算圆周率的值
        案例3 正态分布密度曲线
        案例4 二项式定理与杨辉三角
        案例5 函数拟合与回归分析
    5.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浙教版和新加坡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国际测试中新加坡数学教育优势明显
        1.1.2 国际教材比较的重要性
        1.1.3 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重视
        1.1.4 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1.1.5 教材中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1.2 核心名词界定
    1.3 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2.2 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数学文化研究的现状
        2.2.3 数学美的相关研究
    2.3 数学教材比较的相关研究
        2.3.1 中新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2.3.2 国内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2.3.3 国内外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2.4 章末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案设计
    3.1 研究的对象选取
        3.1.1 教材总体结构
        3.1.2 教材章节内容结构
        3.1.3 小结
    3.2 研究的理论依据
        3.2.1 主观意义文化理论
        3.2.2 教科书评价理论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
    3.4 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
        3.4.1 显性数学文化内容比较框架
        3.4.2 数学文化内容其他侧面比较框架
第4章 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比较分析
    4.1 三版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栏目的分布和统计
    4.2 三版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的分布和统计
        4.2.1 数学史
        4.2.2 数学与现实生活
        4.2.3 数学与人文艺术
        4.2.4 数学与科学技术
    4.3 三版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课程内容的分布和统计
    4.4 三版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在年级中的分布
    4.5 三版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
        4.5.1 数学史的运用水平
        4.5.2 其他数学文化内容的运用水平
    4.6 章末小结
第5章 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其他侧面的案例比较
    5.1 案例的选取
        5.1.1 案例1:数与代数——二次函数
        5.1.2 案例2:图形与几何——圆
        5.1.3 案例3:统计与概率——数据的分析和概率初步
    5.2 三版教材中的数学美
        5.2.1 二次函数案例
        5.2.2 圆案例
        5.2.3 数据的分析和概率初步案例
    5.3 章末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比较分析结论
        6.1.2 教材中数学文化其他侧面的案例比较分析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反思
        6.3.1 创新点
        6.3.2 不足
        6.3.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的问题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范围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思路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3.4 教学实验设计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0.2 反思和建议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编着作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获奖
致谢

(9)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数学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1.1.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使用研究存在必要性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教科书
        1.2.2 数学文化
        1.2.3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使用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的计划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与方法
    2.2 数学文化研究的现状
        2.2.1 数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2.2.2 数学文化与课程
        2.2.3 数学文化与教学
        2.2.4 数学文化与学生学习
        2.2.5 数学文化与学生测评
    2.3 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2.3.1 教科书的本质研究
        2.3.2 教科书的使用研究
    2.4 数学文化与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2.4.1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文本分析
        2.4.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使用分析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课程实施取向和TIMSS课程框架
        3.1.2 情景认知理论
    3.2 研究的方法选取
        3.2.1 文献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访谈法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1 教科书的选取
        3.3.2 教师的选取
    3.4 研究工具的设计
        3.4.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3.4.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4.3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
    3.5 研究的伦理
        3.5.1 自愿参加
        3.5.2 避免伤害
        3.5.3 保护隐私
第4章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写特点
    4.1 数学文化内容的分析框架
        4.1.1 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内容的分析
        4.1.2 文本分析框架的建构
        4.1.3 数据编码方式的说明
    4.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
        4.2.1 数学史的呈现
        4.2.2 其他数学文化的呈现
    4.3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指导
        4.3.1 数学史的教学策略指导
        4.3.2 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指导
    4.4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目标指导
        4.4.1 数学史的教学目标指导
        4.4.2 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目标指导
    4.5 本章小结
        4.5.1 数学文化内容编写特点
        4.5.2 数学文化内容编写存在的问题
第5章 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现状调查分析
    5.1 调查数据的说明
        5.1.1 调查数据的分析框架
        5.1.2 调查数据的编码
    5.2 数学文化内容的选取与改编
        5.2.1 数学史的选取与改编
        5.2.2 其他数学文化的选取与改编
        5.2.3 影响选取与改编的因素
    5.3 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执行
        5.3.1 数学史的教学策略执行
        5.3.2 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执行
        5.3.3 影响教学策略执行的因素
    5.4 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目标凸显
        5.4.1 数学史的教学目标凸显
        5.4.2 其他数学文化的教学目标凸显
        5.4.3 影响教学目标凸显的因素
    5.5 本章小结
        5.5.1 数学文化内容的使用现状和影响因素
        5.5.2 数学文化内容使用存在的问题
第6章 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策略探索
    6.1 教师自身提升对策
        6.1.1 教师对数学文化内容的取舍与改编原则
        6.1.2 教师对数学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原则
        6.1.3 教师对数学文化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原则
    6.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写原则
        6.2.1 明确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制目的
        6.2.2 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原则
        6.2.3 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原则
    6.3 学校内部环境转变的对策
        6.3.1 学校教学观念的转变
        6.3.2 教研组之间的支持
        6.3.3 开展教师培训
    6.4 学校外部环境转变的对策
        6.4.1 家长和社会对高中教育培养目标要全面认识
        6.4.2 多方合作开发数学文化资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
    7.4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
    7.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B:高中数学教师关于“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使用”的访谈提纲
附录C:调查问卷原始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Mathematica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Mathematica虚拟仿真技术与理论基础
    2.1 虚拟仿真技术
        2.1.1 虚拟仿真软件介绍
        2.1.2 Mathematica的特点
        2.1.3 Mathematica仿真模拟的特征
        2.1.4 Mathematica仿真模拟的优势
    2.2 Mathematica虚拟仿真的理论基础
        2.2.1 视听教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4 多元智能理论
    2.3 Mathematica虚拟仿真的设计原则
        2.3.1 科学性原则
        2.3.2 适度性原则
        2.3.3 交互性原则
        2.3.4 直观性原则
        2.3.5 选择性原则
        2.3.6 艺术性原则
第三章 Mathematica设计开发应用案例研究
    3.1 简谐运动
        3.1.1 简谐运动的概念及教学现状
        3.1.2 用Mathematica仿真简谐运动的图象
        3.1.3 小结
    3.2 波的叠加
        3.2.1 波的叠加的概念及教学现状
        3.2.2 用Mathematica演示波的叠加
        3.2.3 小结
    3.3 机械波的干涉
        3.3.1 机械波干涉的概念及教学现状
        3.3.2 用Mathematica模拟机械波的干涉
        3.3.3 小结
    3.4 点电荷的电场线
        3.4.1 电场线的概念及特点
        3.4.2 电场线描绘的教学现状
        3.4.3 用Mathematica描绘两个点电荷系统的电场线
        3.4.4 小结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Mathematica的几点思考
    4.1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4.1.1 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4.1.2 有利于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
    4.2 从教师的角度考虑
        4.2.1 提高计算机及Mathematica的使用水平
        4.2.2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4.3 从学校的角度考虑
        4.3.1 弥补学校硬件设备的不足
        4.3.2 建立Mathematica软件辅助教学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及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关于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D]. 王若宇.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 田仕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4]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D]. 柴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5]以“新工科”建设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 韩筠,仲允,邝雪松.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21)
  • [6]基于GGB的中学数学可视化研究[D]. 彭淑琴.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7]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浙教版和新加坡版为例[D]. 邹明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D]. 张梦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Mathematica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杜喜龙.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关于计算机辅助大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