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

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

一、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徐旻霄[1](2021)在《间歇运动对PM2.5暴露致Wistar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空气污染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空气颗粒物污染浓度越高,全因死亡率和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会随之增加。大量流行病学已经证实:室外空气污染物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病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全球范围内,空气污染导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是呼吸疾病的两倍。空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诱导心血管损伤和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心肌组织中线粒体含量十分丰富,为心脏活动提供能量,在可吸入颗粒物PM2.5暴露环境下,线粒体往往也是颗粒物攻击的目标之一。研究表明,很多心脏疾病的发生都与线粒体动力学平衡被破坏存在关联。因此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可吸入颗粒物PM2.5诱导心血管损伤主要是通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动力学平衡被破坏造成的。长期规律性运动能够在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水平上提升机体的适应性表现。研究发现:长期规律性的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肌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增强心脏的做功能力。但是,运动诱导心血管系统获得的益处具有强度依赖性,即运动强度越大,获得健康效益也越大。间歇运动(Interval Traini ng,IT)源于间歇运动训练方案,是由高强度的运动负荷和低强度的恢复活动交替组合进行的运动模式。间歇运动由于其可调节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效益。有研究发现,在颗粒物污染暴露情况下从事运动锻炼活动,即运动复合颗粒物将会加剧颗粒物对机体的伤害,使运动中的机体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预运动能够改善颗粒物暴露所引起的心血管损伤。本研究通过间歇运动干预可吸入颗粒物PM2.5急性、亚急性暴露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阐明间歇运动能否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2.5急性、亚急性暴露导致的心脏功能损伤,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内在机制。研究目的(1)阐明间歇运动干预对可吸入颗粒物PM2.5急性暴露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2)探讨间歇运动干预对可吸入颗粒物PM2.5亚急性暴露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研究一:(1)实验动物分组: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低浓度暴露组(L)、中浓度暴露组(M)、高浓度暴露组(H)、间歇运动组(E)、运动干预低浓度暴露组(EL)、运动干预中浓度暴露组(EM)和运动干预高浓度暴露组(EH);(2)运动干预:经过最大摄氧量测试,对所有运动组进行间歇运动干预(8周,5次/周,1小时/次),高强度为40 m/min,低强度采用15 m/min;(3)可吸入颗粒物急性暴露:完成运动干预后,对不同浓度的暴露组分别进行相应浓度的急性颗粒物暴露,连续暴露6个小时,低浓度暴露组为55.5~150.4μg/m3,中浓度暴露组为150.5~250.4μg/m3,高浓度暴露组为250.5~500.4μg/m3;(4)实验指标检测:各组大鼠完成PM2.5暴露后,使用Vevo?2100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测定Wistar大鼠左心室功能和形态。使用HE染色技术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染色处理。制备大鼠心肌线粒体透射电镜切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和心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变化;(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之间的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二:(1)实验动物分组: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亚急性暴露组(P),间歇运动组(E)和运动干预亚急性暴露组(EP);(2)运动干预:经过最大摄氧量测试,对所有运动组进行间歇运动干预(与研究一方案相同);(3)可吸入颗粒物亚急性暴露:完成运动干预后,进行可吸入颗粒物PM2.5亚急性暴露,连续暴露三周(21天),每天暴露6小时,;(4)实验指标检测:各组Wistar大鼠完成PM2.5暴露后,利用Vevo?2100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测定Wistar大鼠左心室功能和结构。使用HE染色技术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染色处理,判断组织损伤情况。制备大鼠心肌线粒体透射电镜切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和心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心肌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Mfn1/2、OPA1和Drp1),以及心肌组织匀浆中ERK1/2-JNK-P53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之间的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一:(1)急性暴露浓度:在可吸入颗粒物PM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研究中,低、中、高浓度暴露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9.16±30.88μg/m3、269.31±30.79μg/m3和509.84±36.74μg/m3;(2)左心室功能和结构:高浓度暴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istar大鼠左心室的E/A、SR和S非常显着增加(p<0.01),Decel显着增加(p<0.05),E/SR显非常着降低(p<0.01)。与中浓度暴露组相比,运动干预中浓度暴露组中Wistar大鼠左心室的S、LVIDd和LVVold显着增加(p<0.05),E/A和E显着降低(p<0.05)。与高浓度暴露组相比,运动干预高浓度暴露组中Wistar大鼠左心室的S、LVIDd和LVVold非常显着增加(p<0.01),SV显着增加(p<0.05)E/A和E非常显着降低(p<0.01);(3)HE染色和超微结构: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心肌炎症及心肌细胞与心肌线粒体及肌丝损伤程度有加重的变化规律,运动干预可以缓解心肌炎症及心肌细胞与心肌线粒体及肌丝损伤程度的加重;(4)氧化应激标志物:高浓度暴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的SOD活性非常显着降低(p<0.01),GSH-Px活性显着降低(p<0.05)。运动干预高浓度暴露组与高浓度暴露组相比,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的LPO浓度显着降低(p<0.05)。研究二:(1)亚急性暴露浓度:在可吸入颗粒物PM2.5亚急性暴露研究中,暴露期间的平均浓度为233.63±201.47μg/m3;(2)左心室功能和结构:亚急性暴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istar大鼠左心室的S非常显着增加(p<0.01),A和EF显着降低(p<0.05)。间歇运动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istar大鼠左心室的显着增加,S非常显着降低(p<0.01)。与亚急性暴露组相比,运动干预亚急性暴露组中Wistar大鼠左心室的EF和LVPWd显着增加(p<0.05),S非常显着降低(p<0.01);(3)H E染色和超微结构:在可吸入颗粒物PM2.5亚急性暴露后,可以导致心肌细胞与心肌线粒体及肌丝损伤,运动干预则可以缓解由于可吸入颗粒物PM2.5亚急性暴露后诱导的心肌细胞与心肌线粒体及肌丝的损伤;(4)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亚急性暴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和OPA1显着降低(p<0.05)。与亚急性暴露组相比,运动干预亚急性暴露组中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和OPA1显着升高(p<0.05),Mfn1升高(p>0.05,ES=1.3)。(5)信号通路指标:亚急性暴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p ERK1/2、RERK1/2、p JNK1/2非常显着增加(p<0.01),p53增加(ES=0.21)。与亚急性暴露组相比,运动干预亚急性暴露组中Wi 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p ERK1/2和p JNK1/2显着降低(p<0.05),RERK 1/2非常显着降低(p<0.01),P53降低(p>0.05,ES=0.29)。研究结论(1)8周间歇运动可以改善PM2.5急性暴露致心肌组织和线粒体的损伤情况,促进心脏舒张功能损伤的缓解,尤其是在中浓度和高浓度组中改善效果明显,这可能与运动缓解炎症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2)3周PM2.5亚急性暴露导致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下降,心肌组织和线粒体受损,8周间歇运动可以有效缓解PM2.5亚急性暴露所造成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3)3周PM2.5亚急性暴露可能通过ERK1/2-JNK-P53的信号通路参与PGC-1α调控线粒体的融合/分裂,8周间歇运动可以有效降低PM2.5亚急性暴露所引起的ERK1/2-JNK-P53信号通路激活状态,增加PG C-1α的含量,促进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的增加,降低线粒体的损伤程度。

高永伟[2](2021)在《延安市城区空气污染物及气象因素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延安城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流行病学资料,了解延安城区空气污染物及气象因素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影响,探讨空气污染物及气象因素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延安市生态环境局收集延安城区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连续10年间空气污染物(CO、NO2、O3、SO2、PM2.5、PM10)月平均浓度值。以及同期气象因素(平均温度、平均湿度、总降水量、平均风力等级)月平均值。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安市人民医院同期所有年龄≤14岁的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的的年龄、性别、月份、季节及年份,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采用两两相关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与空气污染物及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1年-2020年10年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安市人民医院急性发作住院的哮喘儿童共1238例,其中男童844例(68.17%),女童394例(31.83%),男童与女童比例约为2.1:1。2011-2014年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2019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略有回升。秋季是发作的高峰期33.28%(412/1238)。每年4月、9月、12月出现高峰期,分别为8.16%(101/1238)、12.68%(128/1238)、15.43%(191/1238)。每年2月、8月出现低谷期,分别为4.8%(59/1238)、4.6%(57/1238)。不同年龄间存在区别,婴幼儿组是52.58%(651/1238),学龄前组是27.95%(346/1238),学龄期组是19.47%(241/1238),随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延安市2011-2018年SO2年均浓度在20-60ug/m3之间,2019至2020年SO2年均浓度<20ug/m3。2011-2019年NO2年均浓度>40ug/m3,2020年NO2年均浓度<40ug/m3。2014-2018年O3年均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2018年后O3年均浓度呈逐年递减趋势。2014-2018年PM2.5年均浓度>35ug/m3,2019-2020年PM2.5年均浓度在15-35ug/m3之间,PM2.5年均浓度从2014年起呈逐年递减趋势。2011-2019年PM10年均浓度>70ug/m3,PM10年均浓度在40-70ug/m3之间。2014-2020年CO年均浓度呈逐年递减趋势。2011年-2020年PM2.5、PM10在不同季节中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SO2、NO2、CO在不同季节中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03在不同季节中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延安城区2011年-2020年月平均温度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月平均总降水量最高在7月,最低在12月;月平均风力等级最高在4、5月,最低在1月;月平均湿度最高在9月,最低在5月。两两相关分析发现延安城区NO2浓度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正相关关系(r=0.377),PM2.5浓度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正相关关系(r=0.434),PM10浓度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正相关关系(r=0.233),CO浓度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正相关关系(r=0.431),O3浓度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负相关关系(r=-0.417)。月平均温度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负相关关系(r=-0.209)。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与PM10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月平均温度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例数呈负相关关系。结论:1、延安城区≤14岁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中婴幼儿住院率最高,男童住院率高于女童,秋季是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率最高的季节。2、延安市每年4月、9月、12月是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的高峰月。应密切结合延安城区的地理环境综合防治儿童哮喘,继续普及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降低哮喘儿童的急性发作住院率。3、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有相关性,可作为哮喘儿童急性发作的参考依据。

庄加玮[3](2021)在《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体颗粒物是工业建筑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进入呼吸道后积聚在肺部,是工业尘肺病的主要诱因。慢性阻塞性肺病作为尘肺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之一,预计203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当前我国的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艺生产过程伴生的有害物强度和总量都大幅增加,在冶金、机械、铸造等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中,还普遍存在大空间开放式无组织有害颗粒物的排放问题。因而,工业建筑室内环境相较于民用建筑、室外大气环境要更为恶劣,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颗粒污染物中,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急剧上升。工业现场的热源通常也是污染源,热工艺释放出的有害颗粒会在热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扩散运动,依据释放时长热工艺过程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类似金属焊接过程会在短时间内散发一定量的热气流,并携带大量不同粒径的高温颗粒污染物,进而在局部热气流作用下形成高温气固两相流云团;其二,类似浇注工艺过程在高温热源的诱导下形成浮射流,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向周围环境释放有害颗粒物,这些颗粒通常会携带一系列有毒或致癌化学物质,其粒径范围从纳米级到微米级,颗粒也可是形状不规整的非球颗粒,且相较于民用建筑中的常温颗粒,其运动过程要更为复杂,颗粒浓度也要更高。然而,现有针对不同工艺的通风系统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及对颗粒物控制的不确定性,且由于颗粒物与空气间的动力学特性差异,及现场热源、设备的干扰,也不可避免会造成部分颗粒物的扩散与逃逸。因此,深入研究高污染散发类热工艺过程细颗粒的运动规律或浓度演变特性,并分析其在工人呼吸道内传输过程,对系统评价工业环境安全有积极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针对工业建筑中颗粒的环境运动行为,结合其物化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测试调研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在其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机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严格的数值求解、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弄清瞬时热气流作用下散发类细颗粒扩散距离与不同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揭示浮力驱动下散发类细颗粒浓度在室内不同区域的瞬*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70530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232017A-09)的资助。时变化规律,明确散发类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传输和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并给出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降率的理论预测,以便为工业环境中人员暴露评价和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于焊接工艺过程瞬时热气流作用下散发类细颗粒的迁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热能与动能的转化推动了两相流流动,颗粒与气流的温度在短时间会急剧下降,速度先增大而后缓慢减小。因而,颗粒散发的前期要预防两相流对人体上呼吸道的烧伤,并且越靠近中心处两相流流速与温度越高,人体暴露风险越大。两相流流动过程中,颗粒会沿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脱离气流,且工艺过程瞬时散发的热量愈多,颗粒可获得的最大平均速度越高,颗粒与气流间的跟随性越好。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初始阶段能量转化及颗粒动力学特性改变了高温颗粒的扩散区域,且均对颗粒不同方向扩散距离有显着影响,初始温度越高、初始速度越大、释放时长越长、颗粒粒径越小,颗粒在不同方向的扩散区域也越大,因此,工艺现场要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下细颗粒的危害。为此,在给定不同变量范围内,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颗粒物水平扩散最大距离的预测模型。进一步针对浇注工艺过程,通过对现有浮力驱动下通风热分层理论模型修正,建立两类浮力驱动下散发类细颗粒浓度冲刷的瞬时预测模型。结果发现,本文理论模型数值求解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有更好的吻合度,已有模型仅是其中的几个特例,从而证实本文提出的预测瞬时浮力驱动自然通风的非均匀三层模型更具一般性。特定的无量纲有效通风面积a下,浮力组合系数λ对1-ζ和ζc比值的绝对值大小有显着影响,但不改变其变化趋势。室外初始温度只会改变热分层的绝对温度,而对热分层的高度没有影响。此外,有效通风面积A*、高度H、面积S越小,热源的浮力通量B越大,瞬时热分层的温度也越高。颗粒物浓度变化过程中,室内垂直速度为零的热分层界面ζ0和新鲜空气层界面ζa是两个不同的分界面,ζ0将原始污染层分割成两个区域,其厚度分别为ζ-ζ0和ζ0-ζa。纯置换模型下,新鲜冷空气层颗粒物浓度Ck的大小恒为Ca+Cf,原始污染层颗粒物浓度大小Cl会不断衰减,到达稳定时刻的值为Ca+Cf,而上层颗粒物浓度大小Cu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大,后在此基础上缓慢减小,其稳定值等于Ca+Cf+Cs;对于均匀混合模型,室内上、下层颗粒物浓度变化会更平缓一些,对应稳定时刻浓度值分别为Ca+Cf、Ca+Cf+Cs。说明下层污染物混合特性会影响室内污染物分层以及浓度变化特性,但不改变稳定时刻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通风过程任意时刻上层颗粒物浓度都要大于下层,且a值越大,各污染层无量纲颗粒物浓度下降越快,排污效率越高。通过测试发现,热工艺伴生金属粉尘通常由球状、椭球形、块状、棒状及不规则锥形颗粒共同组成,其表面空隙发达,比表面积也很大,此外,粉尘颗粒中含有大量Fe、Al、Si等元素的氧化物,并存在Mn、Ti、Cr等重金属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患各类职业病的风险。异形颗粒的在呼吸道内的沉积率η不仅取决于其形状系数φ,还同其具体形态有关。整体上服从φ越大,沉积率越高,反映出不规则的非球颗粒更容易被输运至呼吸道更深的位置,对人体呼吸道健康威胁可能也越大。异形颗粒间的沉积率差异会随着粒径或呼吸量的增加而变大,且在G3~G6呼吸道要明显胜于G9~G12呼吸道,局部沉积率差异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分叉处,尤其是第一级分叉B3和B9,最大差异分别超过了30%和20%。另外,在G3~G6呼吸道内,φ越小,颗粒沉积分布越分散,最终可覆盖至呼吸道外侧区域,并随着呼吸量的提升和粒径的增大而变得更为明显;而对于G9~G12呼吸道,当颗粒粒径增大时,重力作用会发挥更为显着的作用,颗粒沉积分布会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阻塞型呼吸道内气固两相流的沉积运动结果显示,受COPD影响,呼吸道内流场分布表现出非对称性,呼吸道阻塞率α增大,病人局部缺氧越严重,当α=0.8时,相对缺氧率可达90%以上,同等劳动强度下,病人的呼吸会更急促;劳动强度越强,病人绝对缺氧量变大,发生哮喘的可能性愈高。呼吸道受阻不会改变颗粒的沉积机制,但对其沉积形式有显着影响,具体为颗粒在健康侧沉积数量增加,而在病变侧则相反,颗粒呈不对称分布,并且α增大,劳动强度越强,dp越大,沉积分布不对称性越高。呼吸道阻塞未改变颗粒物总沉降率(ηt)同Stokes数或者重力沉降因子γ的变化规律,但α越大,总沉降率(ηt)越小。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惯性碰撞和重力联合作用下阻塞型呼吸道内颗粒物沉降率的理论估计公式,经验公式适用的范围为:0<St<0.3,且0<γ<0.01。

徐瑞红,武发思,汪万福,贺东鹏,杨小菊,张国彬,康世昌,李潮流[4](2020)在《敦煌莫高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元素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敦煌莫高窟洞窟内外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27种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典型地壳元素Na、Mg、Al、K、Ca、Fe占测定元素总质量浓度的96%以上。通过洞窟内外PM2.5与PM10-2.5中元素质量浓度对比发现,Li、Na、Mg、K、Ca、Co、Ni、Zn、Sr、Cs、Ba、U等元素主要存在于PM10-2.5中。沙尘天气时,洞窟外环境中的Co、Ga、As、Cs、Ba元素质量浓度降低,表明沙尘过程对这些元素有稀释作用。富集因子分析显示,洞窟内外可吸入颗粒物中B、Na、Ca、Mn、Cu、Zn、As、Sr、Tl、Pb、Bi、U的EF值均大于10,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以上元素的富集起主要作用。富含Ca、Mn、Cu、Zn、As、Pb等元素的矿物颜料在洞窟壁画制作中被大量使用,其对区域环境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微量元素的富集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游客数量与洞窟内外元素Bi浓度存在较显着的线性关系,表明环境中的Bi元素浓度变化受游客活动影响。本研究首次对莫高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含量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研究成果为石窟文物及其赋存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及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韩冬荟[5](2021)在《城市森林及气候因子对大气颗粒物沉降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森林在调节气候和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城市森林在调控大气颗粒物污染方面的作用在近年来尤为受到重视。但是前人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方面、单尺度的作用,缺乏综合不同尺度研究气候因子影响下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沉降(干沉降、湿沉降)的作用解析。本研究从林分尺度和区域尺度两个方面解析了城市森林及气候因子对大气颗粒物的沉降影响。林分尺度的研究以哈尔滨城市人工林为主要对象,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不同类型城市人工林微气候特征量(气温、相对湿度、辐射、风速、降雪、降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比较了城市人工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干沉降和湿沉降作用。区域尺度上以黑龙江省10个主要城市(黑河、齐齐哈尔、伊春、鹤岗、大庆、佳木斯、哈尔滨、鸡西、七台河、牡丹江)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年代际时空分布规律得到黑龙江省近60年的干湿演变趋势;同时基于2015-2019年各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数据和城市森林相关数据,利用i-Tree模型的核心算法,估算了城市森林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沉降量。主要结果如下:(1)城市人工林的微气候特征在不同林型间、林内外、林内不同位点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城市人工林的气象要素表现为: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相差不大,但风速、气温、降水表现有所不同。落叶松人工林的平均风速高于水曲柳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对温度的调节能力相对更强,即在暖季降温、冷季保温的作用更明显。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外降雨强度有关,当林外降雨量较大时,针叶人工林穿透雨量小于阔叶人工林;林外降雨量较小时表现相反。不同类型城市人工林微气候特征量如温度、风速、降水量的差异直接影响城市人工林对大气颗粒物的沉降作用(干沉降、湿沉降)。林内外气候因子的差异主要为:气温在7-9月夏秋季表现为林内低于林外,在10-11月秋冬季为林内高于林外;相对湿度在7-11月整体表现为林内高于林外,但在10月之后林内外差值有所减小;光合有效辐射始终表现为林外高于林内,但进入10月之后二者差值变小;风速在7-12月多数时间表现为林内小于林外。城市人工林内不同位点微气候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穿透雨量的变化上,林内不同位点的标准化穿透雨量偏差δt,j与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有关:林外降雨量最大时,林内各位点的δt,j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当林外降雨量最小时,变化趋势相反,可见林内穿透雨空间变异性与林冠层对降雨的遮蔽程度有关。另外,修正穿透雨量MTV的变异性随日均温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随气温日较差、风速的增加表现为下降趋势。林内穿透雨量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城市人工林对大气颗粒物的沉降总量。(2)对比不同类型城市人工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干沉降作用,其中针叶人工林的作用相对更有效。在研究时段落叶松人工林内PM2.5、PM10的干沉降速率和干沉降通量大于水曲柳人工林,这与针叶树种的叶片更小、结构更复杂有关,从而在无降雨时期针叶人工林捕获更多的可吸入颗粒物。城市人工林内PM2.5、PM10的干沉降速率在正午时间或者正午过后达到最大值,早晚干沉降速率较小,这与下垫面风速有关;PM2.5和PM10的干沉降速率随风速的增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由此可见干沉降作用同时受林分类型和气象条件(主要是风速)的影响。(3)对比不同类型城市人工林对大气颗粒物的湿沉降作用,当不考虑时间对降水量的积累时,针叶人工林相对更有效。针叶人工林通过降雪湿沉降大气颗粒物(粒径分级10μm、2μm和0.45μm)的金属浓度(K、Ca、Mg、Fe、Zn、Cu、Mn、Pb、Ni、Cr,mg/L)高于阔叶人工林;针叶人工林内积雪的颗粒物含量(g/Kg)高于阔叶人工林。同样,针叶人工林通过穿透雨湿沉降大气颗粒物的金属浓度(Mg、Fe、Mn、Zn、Cu、Pb,μg/L)整体上也大于阔叶人工林。但针、阔叶人工林湿沉降的金属总量相差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各季节通过阔叶人工林的降水量大于针叶人工林。综合城市人工林的干湿沉降研究结果可见,林分因子与气象要素共同作用于沉降过程;但仅就林型而言,在研究地区针叶人工林对大气颗粒物沉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4)区域尺度的研究表明,近60年黑龙江省大气在冬季趋于湿润、在夏季和全年时间尺度上趋于干燥。近5年的大气质量状况表明黑龙江各地夏季的大气质量为“优”,其他三个季节为“良”;以星期为单位的大气质量变化与上班和节假日时间有关。比较2015-2019年黑龙江省各地城市森林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沉降量,得到哈尔滨城市森林对PM2.5和PM10沉降量最大,与其年均PM2.5、PM10浓度最大、绿化覆盖面积较大有关,说明城市森林的沉降量是森林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5)“气象要素-城市森林-大气颗粒物”三者之间主要的耦合关系为:“城市森林-气象要素”间表现为:城市人工林对温、湿、风等具有调节功能,林内穿透雨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城市森林-大气颗粒物”表现为:城市人工林类型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和沉降速率,城市森林覆盖面积与大气颗粒物沉降总量成正比;“大气颗粒物-气象要素”间表现为:日平均气温随PM2.5和PM10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气温日较差随PM2.5和PM10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城市人工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干沉降速率与风速有关。可见“气象要素-城市森林-大气颗粒物”三者彼此相关、相互影响,其中城市森林起到“调节器”的作用。本研究为城市森林培育中优势树种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为城市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撑,对提高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以及城市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许安全[6](2020)在《重庆主城核心区近20年来空气质量变化特征 ——以南岸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市是我国的西南工业重地,是全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上世纪80、90年代,重庆市主城区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由于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环保设施的落后,以及特殊的地形与气候特征,导致空气污染极为严重,一度成为世界着名的重酸雨中心之一。近20年来,重庆市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先后开展了“两控”达标、“蓝天行动”,进一步调整了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全面实施了“退二进三”战略,确保了空气质量的逐步改善。为明确环境治理效果,探讨大气污染因子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本研究以位于重庆市主城中心的南岸区为例,选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为空气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评价标准,分析和评价了重庆市南岸区1996-2019年时间序列的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降水中酸雨频率、硫酸盐、硝酸盐的时间变化特点。结合污染物达标情况的分析,初步判断目前南岸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状态及主要污染因子,结果可为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岸区二氧化硫的浓度由22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的浓度在29-90微克/立方米之间变化,2000年最高,2009年最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由38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分析表明,1996-2019年南岸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整体呈现冷季高,暖季低的趋势。2.南岸区降水酸雨频率由74.7%降低到了1.1%;降水pH均值在4.87-6.55之间变化;硫酸盐浓度由43.5毫克/升降低到8.11毫克/升,硝酸盐浓度由2.71毫克/升上升到9.17毫克/升;降尘浓度在4.9-17.5吨/(平方公里·月)变化,大致呈“W”型变化。分析表明,影响南岸区降水pH变化的主要因子由硫酸盐向硝酸盐转化,酸雨的类型也以硫酸型为主的酸雨正在向复合型酸雨变化,逐步过渡到以硝酸型为主;同时通过降水各项指标和降尘的浓度变化也印证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变化。3.南岸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大气污染物不利扩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的影响和技术应用、燃煤消耗、机动车尾气排放、扬尘是影响南岸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殷展[7](2019)在《地铁车厢及站场的可吸入颗粒分布规律研究 ——以深圳市地铁一号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铁已经成为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乘坐地铁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地铁内的空气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情况,甚至部分城市常常出现“爆表”的情况。这主要与空气中包含的微生物、可吸入粉尘等物质有着直接的关系。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地铁中包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具体运动特征、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对地铁中包含的细微颗粒物的有效控制提供较多的参考数据,有着较为重要的实际与理论意义。首先综述了地铁车厢内可吸入颗粒物研究情况,阐述了地铁规划理论与方法、可吸入颗粒物研究及地铁车厢内可吸入颗粒物的相关研究。然后,概括了深圳地铁一号线的基本情况,对深圳地铁一号线内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了测定与评价,主要有测定指标、测定地点、测定时间,对深圳地铁一号线可吸入颗粒物开展了问卷调查,同时还调查了可吸入颗粒物的不同月份、时段、位置的空气质量主观评价分析情况及引发的不适等;深圳地铁一号线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列车制动、铁轨与车轮之间出现的机械磨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其次,研究了深圳地铁一号线典型站点的客流情况和站场不同层次可吸入颗粒物分布情况。最后测定了整条一号线可吸入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测定了深圳地铁一号线室内、站厅和站台三处的PM10与PM2.5数值,估算了地铁客流量及发车统计。根据监测结果可看到,站台与站厅的PM10的浓度分别为35.5μg/m3、71.7μg/m3。两种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较为一致,当列车停站打开车门时,两者的浓度均出现明显增加;车厢、站台的PM2.5、PM10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车厢内的颗粒物、站台内颗粒物来源有交叉,同时,站台颗粒物会向车厢渗透。

宋迪[8](2019)在《校园庭院乔木对空气流场及PM2.5污染分布影响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开始将此问题列为研究重点。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庭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监测和CFD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基于PM2.5消减的最优化植物尺度和植物空间布局形式,为以空气质量优化角度出发的植物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研究园林植物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结果如下:(1)在监测结果上:沈阳建筑大学庭院内部,六、七、八月中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是在早晨浓度最高,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并在下午4时到达最低,之后有缓慢回升的趋势。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是PM2.5质量浓度与湿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风速也呈负相关关系。就监测的数据而言,每个月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每个月PM2.5质量浓度在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八月的平均监测数据最小,六月的平均监测数据最大。此现象和学校特有的生活时间规律有密切联系。(2)在现状模拟结果上:建筑的迎风面颗粒物浓度低于背风面;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此外,对比数值模拟浓度与实地监测浓度发现两者无差异,为数值模拟法的准确性和设置参数的合理性进行了证明。在污染物散布面积方面,H=1.5m截面处,高浓度区域面积最大且最为连续,主要呈面状分布,随着高度的升高,高浓度区域变为线段式分布,继而线段性分布状态也开始逐渐减少,最终会呈现局部点状或斑状分布。(3)H=1.5m截面下,以三角状布局的六种预案中,整体扩散浓度沿庭院对角线呈递减,高浓度的位置集中在西南侧。就浓度值大小而言,其排序是预案二>预案一>预案六>预案四>预案三>预案五。在空气流场方面,庭院气流主要呈逆时针运动,就速度而言降风程度最大的是预案六降低2.934m/s,最小的是预案五降低1.611m/s。以条带状布局的六种预案中,整体扩散浓度沿东西向递减,高浓度的位置也主要集中在西南侧。就浓度值大小而言,其排序是预案十二>预案八>预案十>预案七>预案九>预案十一。在空气流场方面,庭院气流更多是沿东西两侧流动,就速度而言降风程度最大的是预案十二降低8.180m/s,最小的是预案十一降低2.650m/s。保持植物尺度相同,将12种预案按植物布局不同分为6组,对比此6组预案H=1.5m截面下的庭院内部PM2.5浓度发现,选用三角状植物空间布局形式的庭院,其内部PM2.5浓度均大于选用条带状植物空间布局形式的庭院。植物三角状布局的预案里预案五不均匀系数、最大偏离度最小,预案二最大;植物条带状布局的预案里预案十一不均匀系数、最大偏离度最小,预案十二最大。

申永波[9](2019)在《直接蒸发冷却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从物质贫乏走向富足。然而发展也带来了空气污染等问题,其中雾霾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使得人们对洁净新风的需求与日俱增。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至今始终肩负着调节人居环境温湿度及空气洁净度的重任,其中全新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的影响最为突出。传统空调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空调能耗高、缺少新风引入等问题,直接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因具有能耗低又能为室内引入新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人居环境中。直接蒸发冷却不仅能对空气进行冷却加湿,而且影响着新风清洁度,从而改变室内空气品质。关于直接蒸发冷却器对空气品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做了广泛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研究此技术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影响,另一类是研究其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关于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实验阶段,且实验研究对向单一,多为集中发尘条件下进行实验,而关于人居环境中直接蒸发冷却器对空气品质影响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多为测试研究、缺少严格的实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人居环境中直接蒸发冷却技术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展开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其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机理,借助气溶胶粒径谱仪研究不同种填料应用在蒸发冷却设备中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调研测试及建立微环境进行实验研究发现:1)直接蒸发冷却在改变空气温湿度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空气中粒径R≤100μm(TSP、PM10)的颗粒物浓度,对R≤2.5μm的颗粒物作用效果不明显。2)直接蒸发冷却设备在满足填料的最小淋水密度0.44 kg/(m2.s),风速为1.5m/s、2.5 m/s条件下运行时,由于空气与水的接触过程中产生雾态水,使得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直接蒸发冷却的净化效率表现出滞后性。而风速V=2.3 m/s时,不会出现颗粒物升高的现象,直接蒸发冷却作用后的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始终低于作用前。3)直接蒸发冷却发生器分别设置植物纤维填料、金属铝箔填料、高分子复合填料净化效率相比时,金属铝箔填料净化性能最佳。在风速为1.5 m/s时,净化效率最高,对PM2.5的净化效率为25%,对PM10的净化效率为56%,TSP净化效率为58%。当风速为2.3 m/s时,过滤效率最低,对PM2.5净化效率为18%,对PM10净化效率为50%,对TSP的净化效率为52.5%,仅利用空气与水接触的直接蒸发冷却,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同样也具有净化效果,相比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其对PM的净化效率偏低,PM10净化效率为44%,TSP净化效率为50%。4)当室外PM2.5≤100μg/m3,PM10≤357μg/m3,使用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设备处理空气,处理后的空气满足洁净度要求。图45幅,表4个,参考文献53篇。

李佳希[10](2018)在《沈阳市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沈阳市的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导致沈阳市城市能源消费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受北方扬沙和风扬尘影响较大,气候相对干燥,全年降水少且分布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区的建设,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凸显。沈河区处于沈阳市中心位置,与和平区、大东区、浑南区、皇姑区毗邻,大气污染物传输是相互影响的。且沈河区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近年来煤炭年消耗量逐年增加,机动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在低空进行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了日益显着的影响。政府积极推进区内结构性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加强对大型电厂大气污染源监管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空气质量问题依然严峻。本文通过对2014年-2016年沈阳市沈河区五种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进行定量分析,对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评价;通过计算空气污染物负荷系数,确定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所得结论如下:(1)2014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为重度污染,污染水平为4级,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警报水平;2015年为中度污染,污染水平为3级,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警戒水平;2016年为中度污染,污染水平为3级,空气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警戒水平。(2)2014年沈河区空气环境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占比24%;2015年沈河区空气环境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占比26%;2016年沈河区空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为降尘,占比26%。(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从2014年-2016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6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下降了19.7%;细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2014年-2016年呈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6年细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下降了28.2%;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从2014年-2016年呈下降趋势,与2014年相比,2016年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下降了41.7%;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9.4%,但2016年与2015年相比上升了6.3%;降尘从2014年到2016年连续三年达标率为零,但降尘浓度年平均值呈下降趋势,2016年降尘浓度年平均值比2014年下降了7.2%。

二、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间歇运动对PM2.5暴露致Wistar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运动、可吸入颗粒物与心脏健康的研究进展
    1 可吸入颗粒物PM_(2.5)
        1.1 可吸入颗粒物PM_(2.5)和空气污染
        1.2 可吸入颗粒物PM_(2.5)的来源、成分和污染现状
    2 可吸入颗粒物PM_(2.5)暴露危害的研究
        2.1 可吸入颗粒物PM_(2.5)暴露危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2.2 可吸入颗粒物PM_(2.5)暴露浓度的限定标准
    3 可吸入颗粒物PM_(2.5)暴露对心脏的影响
    4 可吸入颗粒物PM_(2.5)诱导心脏相关疾病的作用途径
        4.1 氧化应激反应
        4.2 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
    5 间歇运动和健康促进效应
        5.1 间歇运动
        5.2 间歇运动的健康促进作用
    6 运动和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关联作用
    参考文献
研究一:间歇运动干预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流程
        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2.3 Wistar大鼠最大摄氧量测试和间歇运动干预方案
        2.4 可吸入颗粒物PM_(2.5)急性暴露方案和暴露成分分析
        2.5 Wistar大鼠超声心动检测
        2.6 Wistar大鼠取材和组织样本制备
        2.6.1 Wistar大鼠心肌组织样本取材
        2.6.2 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匀浆的制备
        2.7 研究相关指标检测
        2.7.1 心肌组织HE染色切片的制备和观察分析
        2.7.2 心肌线粒体透射电镜切片的制备和观察分析
        2.7.3 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检测
        2.8 实验仪器和试剂
        2.8.1 急性研究中所用测试仪器
        2.8.2 急性研究中所用实验试剂
        2.9 实验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可吸入颗粒物PM_(2.5)浓度分析
        3.2 间歇运动和可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3.2.1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E、A、E/A、DT、DT/E、Decel、MVA、PHT)
        3.2.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左心室顺应性的影响(S、SR、E/SR)
        3.2.3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FS、EF、SV、CO)
        3.2.4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左心室形态结构的影响(LVM/c、LVPWd/s、PVAWd/s、LVIDd/s、LVVold/s)
        3.3 间歇运动和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3.3.1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3.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3.4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脏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
        3.4.1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心脏SOD和 MDA的影响
        3.4.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GSH-Px和 LPO的影响
        3.4.3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 st ar大鼠NO和 i NOS的影响
    4 讨论分析
        4.1 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成分的分析
        4.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影响变化的分析
        4.3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不同浓度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脏形态学与氧化应激相关机制的分析
    5 研究小结
研究二:间歇运动干预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心脏功能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流程
        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2.3 Wistar大鼠最大摄氧量测试和间歇运动干预方案
        2.4 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方案和暴露成分分析
        2.5 Wistar大鼠超声心动检测
        2.6 Wistar大鼠取材和组织样本制备
        2.6.1 Wistar大鼠心肌组织样本取材
        2.6.2 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蛋白质的提取
        2.7 研究相关指标检测
        2.7.1 心肌组织HE染色切片的制备和观察分析
        2.7.2 心肌线粒体透射电镜切片的制备和观察分析
        2.7.3 ERK-JNK-P53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表达检测
        2.8 实验仪器和试剂
        2.8.1 亚急性研究中所用实验试剂
        2.8.2 亚急性研究中所用实验仪器
        2.9 实验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可吸入颗粒物PM_(2.5)化学特性、来源和浓度分析
        3.2 间歇运动和可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3.2.1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E、A、E/A、DT、DT/E、Decel、MVA、P H T)
        3.2.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左心室顺应性的影响(S、SR、E/SR)
        3.2.3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FS、EF、SV、CO)
        3.2.4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左心室心态结构的影响(LVM/c、LVPWd/s、PVAWd/s、LVIDd/s、LVVold/s)
        3.3 间歇运动和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3.3.1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3.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3.4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的影响
        3.4.1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线粒体融合蛋白的影响
        3.4.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线粒体分裂蛋白的影响
        3.5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ERK-JNK-P53 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
        3.5.1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ERK-JNK-P53 蛋白的影响
        3.5.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PGC-1α蛋白影响
    4 讨论分析
        4.1 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浓度和成分分析
        4.2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影响变化的分析
        4.3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影响的机制分析
        4.4 间歇运动和可吸入颗粒物PM_(2.5)亚急性暴露对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ERK-JNK-P53 信号通路影响的机制分析
    5 研究小结
研究结论
研究主要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学习经历
    二、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与课题参与情况
        期刊论文发表情况
        相关课题参与情况

(2)延安市城区空气污染物及气象因素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1.1 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资料
        1.2 空气污染资料
        1.3 气象资料
    2.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图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浮力驱动下通风室内污染物状况的研究回顾
        1.2.2 工艺过程伴生高温颗粒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回顾
        1.2.3 可吸入颗粒物在人体呼吸道内沉积特性的研究回顾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瞬时热气流作用下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特性
    2.1 引言
    2.2 多元回归分析与试验设计
        2.2.1 数据分析方法
        2.2.2 试验设计
    2.3 CFD数值计算模型与验证
        2.3.1 物理模型
        2.3.2 气固耦合两相流运输模型
        2.3.3 数值细节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2.3.4 网格划分与独立性检验
        2.3.5 数值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2.4 瞬时热气流作用下高温细颗粒物的迁移特性
        2.4.1 热气流流动特性
        2.4.2 高温细颗粒温度变化特性
        2.4.3 高温颗粒迁移的动力学分析
    2.5 影响高温细颗粒扩散距离的因素分析
        2.5.1 高温细颗粒扩散距离的瞬时变化
        2.5.2 高温细颗粒扩散半径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
        2.5.3 两相流热交换量对高温颗粒扩散距离的影响
    2.6 颗粒物水平扩散距离的预测模型
        2.6.1 颗粒水平扩散距离拟合公式
        2.6.2 回归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浮力驱动下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物浓度的演变特性
    3.1 引言
    3.2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瞬态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型
        3.2.1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过程热分层发展一般模型
        3.2.2 改进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3.2.3 与现有理论模型预测精度的比较
    3.3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瞬态发展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分析
        3.3.1 无量纲热分层界面高度
        3.3.2 热浮升力
        3.3.3 热分层温度
        3.3.4 通风量
    3.4 浮力驱动下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物浓度的演变特性
        3.4.1 浮力驱动下通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演变模型
        3.4.2 不同热分层内颗粒物浓度演化过程分析
        3.4.3 污染源强度对颗粒物浓度演化的影响
        3.4.4 两种预测模型下平均颗粒物浓度的对比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热工艺伴生散发类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4.1 引言
    4.2 散发类高温微细颗粒的物化特性
        4.2.1 粉尘的采集及表征方法
        4.2.2 金属颗粒物的物化特性
    4.3 非球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数值模型及方法验证
        4.3.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4.3.2 气固两相流运动模型
        4.3.3 主要物理参数计算方法
        4.3.4 粉尘颗粒的几何参数及计算数量确定
        4.3.5 数值求解方法与网格独立性检测
        4.3.6 数值模型的验证
    4.4 颗粒形状对其在呼吸道内沉积特性的影响
        4.4.1 颗粒形状对其运动与沉积率的影响
        4.4.2 颗粒形状对其局部沉积模式的影响
    4.5 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4.5.1 椭球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4.5.2 柱/片状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4.5.3 长方体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4.5.4 棱锥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热工艺伴生散发类工艺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传输与沉积特性
    5.1 引言
    5.2 现场颗粒物浓度测试分析
        5.2.1 测试方法
        5.2.2 现场颗粒物质量浓度测试结果
        5.2.3 人体颗粒物呼吸暴露风险
    5.3 阻塞型呼吸道内颗粒物沉积的CFD-DPM数值模型
        5.3.1 呼吸道物理模型
        5.3.2 数值方法与计算条件确定
        5.3.3 数值方法验证
    5.4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运动规律与沉积特性
        5.4.1 阻塞型呼吸道内流场分布
        5.4.2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形式
        5.4.3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分布与机制
        5.4.4 呼吸道内颗粒物的总沉积率
    5.5 重力作用下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率的理论预测模型
        5.5.1 研究工况
        5.5.2 呼吸道变形对球形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
        5.5.3 颗粒沉积率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5.5.4 阻塞型呼吸道内球形颗粒沉积率的一般预测模型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敦煌莫高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元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与分析
    1.1 采样点设置
    1.2 样品采集
    1.3 样品元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莫高窟可吸入颗粒物元素组成分析
    2.2 PM10元素浓度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
    2.3 各元素在粗颗粒物(PM10-2.5)和细颗粒物(PM2.5)中含量的变化趋势
    2.4 游客活动与颗粒物中元素质量浓度的相关性
    2.5 窟区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富集因子分析
3 结论

(5)城市森林及气候因子对大气颗粒物沉降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森林的微气候特征
        1.2.2 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森林资源
        2.1.4 社会经济
    2.2 试验样地基本情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林分特征
3 城市森林微气候特征与其对大气颗粒物干沉降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2.1 试验样地
        3.2.2 试验时间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城市人工林微气候特征
        3.3.2 城市人工林大气颗粒物浓度时序特征
        3.3.3 城市人工林大气颗粒物干沉降速率模拟
        3.3.4 城市人工林大气颗粒物干沉降通量比较
        3.3.5 城市人工林大气颗粒物干沉降总量比较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森林内积雪特征与其对大气颗粒物湿沉降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4.2.1 试验样地
        4.2.2 试验时间
        4.2.3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积雪形成前期气象要素时序特征
        4.3.2 城市人工林内积雪物理特征
        4.3.3 冬季城市人工林湿沉降大气颗粒物通量比较
        4.3.4 冬季城市人工林湿沉降大气颗粒物金属含量比较
        4.3.5 冬季城市人工林湿沉降大气颗粒物金属总量比较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森林内降雨特征与其对大气颗粒物湿沉降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5.2.1 试验样地
        5.2.2 试验时间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降雨同期气象要素的时序特征
        5.3.2 城市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空间格局
        5.3.3 城市人工林穿透雨的物理特征
        5.3.4 城市人工林穿透雨的时空特征
        5.3.5 夏秋季城市人工林湿沉降大气颗粒物金属含量比较
        5.3.6 夏秋季城市人工林湿沉降大气颗粒物金属总量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气候因子变化特征与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区域性沉降的影响
    6.1 引言
    6.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主要城市气象要素时序变化
        6.3.2 年代际SPEI时空变化规律
        6.3.3 主要城市大气污染物时序变化
        6.3.4 城市森林时空分布概况
        6.3.5 城市森林对大气颗粒物的沉降量
        6.3.6 “城市森林-气象要素-大气颗粒物”的主要耦合关系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重庆主城核心区近20年来空气质量变化特征 ——以南岸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空气污染概述
        1.1.2 空气污染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1.2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2.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地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特征
        2.1.4 气象特征
        2.1.5 自然资源
    2.2 研究点位和方法
        2.2.1 研究点位设置
        2.2.2 自动监测
        2.2.3 实验室分析
        2.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主要空气污染物变化趋势
    3.1 二氧化硫监测结果分析
        3.1.1 二氧化硫年度监测结果分析
        3.1.2 二氧化硫月际监测结果分析
    3.2 二氧化氮监测结果分析
        3.2.1 二氧化氮年度监测结果分析
        3.2.2 二氧化氮月际监测结果分析
    3.3 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
        3.3.1 可吸入颗粒物年度监测结果分析
        3.3.2 可吸入颗粒物月际监测结果分析
第4章 降水pH值、离子组成与降尘变化特征
    4.1 降水监测结果分析
        4.1.1 降水年度监测结果分析
        4.1.2 降水月际监测结果分析
    4.2 降尘监测结果分析
        4.2.1 降尘年度监测结果分析
        4.2.2 降尘月际监测结果分析
第5章 空气质量变化成因分析
    5.1 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
    5.2 污染排放与防治措施的影响
        5.2.1 政策法规的出台和环保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5.2.2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中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
        5.2.3 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的变化决定了重庆市酸雨类型由硫酸型向混合型转变
        5.2.4 可吸入颗粒物、降尘浓度变化原因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地铁车厢及站场的可吸入颗粒分布规律研究 ——以深圳市地铁一号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地铁车厢内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综述
    2.1 地铁规划理论与方法
        2.1.1 轨道网规划和划分
        2.1.2 线网规划原则
        2.1.3 线网规划主要内容
    2.2 可吸入颗粒物的有关研究
    2.3 地铁车厢内可吸入颗粒物的相关研究
    2.4 地铁区域可吸入颗粒来源及防治
    2.5 评价方法
    2.6 小结
第3章 深圳地铁概况及及出行健康调查
    3.1 深圳市地铁发展历程及规划
        3.1.1 深圳地铁发展历程
        3.1.2 深圳地铁规划
        3.1.3 深圳地铁一号线概况
    3.2 深圳地铁一号线出行特征分析
    3.3 可吸入颗粒物的调查方案设计
        3.3.1 调查方案
        3.3.2 测定可吸入颗粒物
    3.4 深圳地铁一号线行人可吸入颗粒物情况调查及分析
        3.4.1 调查对象
        3.4.2 资料收集及数据统计及分析
        3.4.3 统计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地铁一号线典型站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
    4.1 典型站位置及周边用地情况
    4.2 典型站典型站空间构成及客流特征
    4.3 典型站不同层次空间可吸入颗粒物差异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深圳地铁一号线可吸入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深圳地铁一号线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
    5.2 PM10与的PM2.5比值特征
    5.3 可吸入颗粒物连续变化特征
    5.4 站台和车厢PM10、PM2.5与环境的相关性
    5.5 PM2.5/PM10比较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校园庭院乔木对空气流场及PM2.5污染分布影响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学校园生态景观规划
        1.2.2 大气悬浮颗粒物成分、时空分布、监测研究
        1.2.3 大气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
        1.4.1 PM_(2.5)介绍
        1.4.2 PM_(2.5)扩散模拟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和FLUENT软件介绍
    2.1 相关理论基础介绍
        2.1.1 CFD技术理论
        2.1.2 控制方程
        2.1.3 离散化理论
        2.1.4 大气边界层理论
        2.1.5 湍流理论
        2.1.6 湍流模型理论
    2.2 FLUENT软件介绍
        2.2.1 FLUENT概述与特点
        2.2.2 FLUENT软件的基本结构
        2.2.3 FLUENT软件的求解步骤
    2.3 本章小结
3 校园庭院内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野外实测研究
    3.1 沈阳市区域概况
        3.1.1 沈阳市自然区域概况
        3.1.2 沈阳市能源消耗概况
        3.1.3 沈阳市空气污染物排放与监测概况
    3.2 沈阳建筑大学庭院现状调研
        3.2.1 庭院一层建筑形式
        3.2.2 庭院现有植物种类
        3.2.3 庭院植物配置形式
    3.3 监测点概况
        3.3.1 庭院中各监测点平面位置
        3.3.2 各庭院概况
    3.4 实地监测
        3.4.1 实地监测方法
        3.4.2 实地监测时间和仪器
    3.5 监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3.5.1 监测数据整理
        3.5.2 监测数据分析
        3.5.3 PM_(2.5)质量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校园庭院内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扩散现状模拟研究
    4.1 庭院几何模型的建立
    4.2 计算域的建立和庭院几何模型划分网格
    4.3 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强的确定
        4.3.1 数值模拟的气象条件
        4.3.2 污染源强的确定
    4.4 边界设置和收敛判断
        4.4.1 边界设置
        4.4.2 收敛判断
    4.5 植物模型的设置
    4.6 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验证分析
    4.7 各庭院模拟分析
        4.7.1 各庭院模拟条件汇总
        4.7.2 各庭院模拟的浓度场和流场图解
    4.8 庭院内不同垂直高度下PM_(2.5)质量浓度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校园庭院内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扩散优化模拟研究
    5.1 庭院内12种预案的浓度场和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5.1.1 预案介绍
        5.1.2 浓度场和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5.2 数值模拟结果的评价
        5.2.1 评价参数
        5.2.2 评价参数的局限
    5.3 基于PM_(2.5)消减的庭院乔木种植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直接蒸发冷却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大气污染及室内空气品质(IAQ)问题
        1.1.2 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1 国外实验研究现状
        1.2.2 国内实验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
    1.4 课题的来源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
        1.5.2 课题的理论意义
        1.5.3 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6 课题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1.6.1 课题的主要内容
        1.6.2 课题的创新点
        1.6.3 课题的研究方法
    1.7 本章小结
2 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探讨
    2.1 室外空气污染物组成以及人居环境颗粒物粒径分布情况
        2.1.1 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物成分组成
        2.1.2 室内污染物及颗粒物粒径分布情况
    2.2 空气中颗粒物概述
        2.2.1 悬浮颗粒物的种类及危害
        2.2.2 空气中颗粒物的监测方法
    2.3 直接蒸发冷却技术应用分类
        2.3.1 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
        2.3.2 喷淋水形式的直接蒸发冷却
        2.3.3 直接蒸发冷却的热湿交换原理
    2.4 直接蒸发冷却过滤机理
        2.4.1 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净化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填料特性对直接蒸发冷却热工性能的影响
    3.1 填料特性
        3.1.1 填料结构特性
        3.1.2 不同种填料对热工性能的影响
    3.2 本章小结
4 应用测试及实验台搭建
    4.1 直接蒸发冷却设备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变化
        4.1.1 集中发尘条件下的测试结果
        4.1.2 不同形式直接蒸发冷却设备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测试分析
    4.2 实验台方案设计
        4.2.1 改进措施
        4.2.2 实验数据分析
    4.3 实验方案
        4.3.1 锥形元件振荡微量天平(TEOM)检测实验
        4.3.2 实验前的理论分析
        4.3.3 实验方案优化
        4.3.4 实验测试装置
        4.3.5 测试项目
    4.4 实验前准备
        4.4.1 仪器校对
        4.4.2 实验舱体内部颗粒物控制
    4.5 实验步骤
        4.5.1 仅布水条件下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4.5.2 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1 直接蒸发冷却作用过程中颗粒物浓度增加原因分析
        5.1.1干式填料实验
        5.1.2 水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1.3 水雾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2 直接蒸发冷却实验结果分析
        5.2.1 仅布水作用时直接蒸发冷却净化效率
        5.2.2 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净化效率
    5.3 不同种填料作用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
        5.3.1 风速为1.5m/s时颗粒物浓度变化
        5.3.2 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填料及风速的选取
        5.3.3 温度对直接蒸发冷却净化性能的影响
        5.3.4 .使用金属铝箔填料对温度的影响
    5.4 优化方案的提出
        5.4.1 方案的提出选取
        5.4.2 系统的运行模式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及负责课题项目与有关活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技术会议目录
致谢

(10)沈阳市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点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社会人文概况
        2.2.2 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 2014年-2016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3.1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监测点位布设
        3.1.2 评价标准
        3.1.3 评价方法
    3.2 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3.2.1 2014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3.2.2 2015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3.2.3 2016年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3.3 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年际变化状况
        3.3.1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3.3.2 空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年际变化趋势
        3.3.3 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
        3.3.4 空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
        3.3.5 采暖期、非采暖期变化特征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间歇运动对PM2.5暴露致Wistar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徐旻霄.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延安市城区空气污染物及气象因素与哮喘儿童急性发作住院的相关性研究[D]. 高永伟. 延安大学, 2021(11)
  • [3]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D]. 庄加玮. 东华大学, 2021
  • [4]敦煌莫高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元素特征[J]. 徐瑞红,武发思,汪万福,贺东鹏,杨小菊,张国彬,康世昌,李潮流. 干旱区地理, 2020(05)
  • [5]城市森林及气候因子对大气颗粒物沉降影响研究[D]. 韩冬荟.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6]重庆主城核心区近20年来空气质量变化特征 ——以南岸区为例[D]. 许安全. 西南大学, 2020(01)
  • [7]地铁车厢及站场的可吸入颗粒分布规律研究 ——以深圳市地铁一号线为例[D]. 殷展. 深圳大学, 2019(01)
  • [8]校园庭院乔木对空气流场及PM2.5污染分布影响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D]. 宋迪.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直接蒸发冷却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申永波.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10]沈阳市沈河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D]. 李佳希.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浅谈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