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教学总结与体会

微生态教学总结与体会

一、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孙宝茹,邵小明[1](2021)在《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外实习是基础生态学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野外实习教学建设、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是我国高校开展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中国农业大学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优选野外实习基地,对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以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三模块为框架,内容丰富并着眼学生全方位能力提升的野外实习教学体系,71%的学生实习效果综合考评获得优秀成绩,94%以上的学生给予该教学体系以肯定评价,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效果显着。本文对该教学体系的具体教改内容和效果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刘小燕[2](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俞菲[3](2016)在《基于“鼻五度辨证”理论研究清胆泄热法对鼻—鼻窦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集“胆腑郁热”型鼻渊患者及正常人窦口鼻道复合体处分泌物,分析二者鼻-鼻窦优势需氧菌的异同。观察表皮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在实验室环境下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生长状态及生长量。人工培养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观察以清胆泄热法为立方依据的中成药鼻渊舒口服液对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形成的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变化。基于“鼻五度辨证”理论,从鼻-鼻窦条件致病菌形成生物膜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以“清胆泄热法”为立方依据的鼻渊舒口服液治疗CRS的效应机制,以期为“鼻五度辨证”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及研究思路。方法:1.采集“胆腑郁热”型鼻渊患者及正常人窦口鼻道复合体处分泌物,进行需氧菌常规培养,分离、鉴定优势菌。2.定性、定量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及生长量变化,筛选出PIA阳性表达株。3.检测鼻渊舒口服液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菌浓度以及不同浓度鼻渊舒口服液对不同时期生物膜的抑制作用。4.体外培养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鼻渊舒口服液抑制前后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1.21例样本中,9例优势菌为表皮葡萄球菌,约占需氧菌总数的42.9%。具有产膜能力的有6株,约占表皮葡萄球菌总数的66.7%,其中鼻窦炎组5株,正常组1株。2.表皮葡萄球菌游离菌含量从2h起逐渐升高,8h后出现下降趋势。PIA+组黏附菌在4h后出现,PIA-组黏附菌8h时开始增长。PIA+组、PIA-组与空白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性(P<0.05)。3.鼻渊舒口服液对鼻-鼻窦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为64倍稀释浓度。不同时间段,2倍和64倍稀浓度的抑制作用有显着差异性(P<0.01)。4.激光共聚焦下见:1d时,大量细菌黏附,部分有聚拢趋势。3d时,可见膜状物及通道样改变,膜结构较松散。7d时,为整齐的三维立体膜状结构,菌团被包裹在其中,膜结构整齐致密。经鼻渊舒口服液作用后的成熟生物膜,随着抑菌时间增加,三维膜状结构遭到破坏,并逐渐瓦解、分化。结论:1.表皮葡萄球菌是OMC处分离最多的需氧菌,在CRS中产膜能力较高。在判断产膜能力上,定性和定量试验无明显差异性。2.黏附是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开始过程,并且4-8h间是形成生物膜的关键时期,此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进入成熟及维护期,大量游离菌被包裹其中,形成稳定的膜结构。3.在体外,64倍稀释浓度的鼻渊舒口服液即可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达到4倍稀释浓度时,抑制作用不再发生明显变化。4.鼻渊舒口服液对鼻-鼻窦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可能表现为影响细菌的黏附,以及对细菌产生的多糖黏附素进行分解。

杨华[4](2012)在《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实现创新——解读蒋立科教授的司教智慧》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蒋立科从高山上的山棚里走进村办的小学,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代小学生,之后,从蜿蜒于群山的小道一步步跨过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殿堂。时代赋予他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心灵的洗涤和思想的冲击。"科学"、"发展"的理念就是从那个时候深入了蒋立科的骨髓,并贯彻着他之后的教学生涯。

秦钟,章家恩,赵本良,叶延琼[5](2011)在《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探讨》文中认为野外实践教学是生态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对生态学野外实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际做法,对野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体系设置与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生态学教学尤其是野外实践教学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供参考。

张基振[6](2008)在《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以潍坊风筝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民间体育是指在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当中广泛流传的传统性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技游戏和民俗娱乐活动。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民俗性、游戏性、表演性、节庆性等特点。风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体育形式之一,它跨越时空,从历史中和着春风一路“飞”来,在今天已然成为一项“阳光运动”而受到不少人尤其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的青睐,成为人们健身娱乐、休闲交友的载体。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之后,全国各地的风筝赛会不断涌现。但从整体上看,随着社会转型、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民间体育与其它许多民间传统文化形式一样,在不同程度上被边缘化了,文化流失现象严重。从推动民间体育保护、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目的出发,本研究选择潍坊风筝作为表述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文化视野中,通过对潍坊风筝文化历史脉络全面客观的描述和解释,揭示了其文化存在的土壤、传承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环境对其传承发展所带来的正负影响,以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推动下,如何形成了风筝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民间体育及其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审视与思考。潍坊风筝今天的大发展是有其历史文化传统或历史渊源的。潍坊人说潍坊风筝“不计年载”,这听来模糊,但却是最合理。潍坊风筝与中国风筝是一脉相承的。研究结果表明,潍坊风筝大约于清中后期越来越盛行。风筝虽是人们娱乐、健身的“玩具”,但潍坊人却赋予了它丰富的意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可读性的画面使其成为人们表达对真善美的赞誉之情、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充满时代文化气息的风筝,又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潍坊风筝成为包含多种文化因子在内的一项民间体育文化事象。民间传统文化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它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体现出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环境。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所谓文化的地域分野或区域化。本研究通过对潍坊整个历史文化背景的分析,认为右文重教的传统、书画及民间艺术的兴盛和民俗文化的繁荣,使潍坊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为风筝文化的发生、存在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根本上说,在潍坊,风筝是以民间生活样式而存在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形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潍坊风筝存在于人们的民俗生活、娱乐生活、经济生活之中,从而自然得到了存在、传承和延续的理由。尤其是它在民间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是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商品性”是理解和解释潍坊风筝以及其它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金钥匙。任何文化现象的存在与发展固然与其文化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社会环境也是影响文化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变量。潍坊风筝在今天的发展,一方面与风筝自身的文化功能——休闲、娱乐、健身——相关,但另一方面,它直接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社会环境和潍坊国际风筝会这一微观环境。潍坊国际风筝会实现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当前,我国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理论、需要“模式”,但更需要实践,应当直面现实,找准出路,积极实践。据此,本研究从政府作为、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媒体参与、资源开发、国际交流和走向共生等7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佳木斯大学医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154002[7](2003)在《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文中认为

二、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野外实习基地的优选
3 野外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基础性模块
    3.2 实践性模块
    3.3 综合性模块
    3.4 教学思想
4 指导教师团队的强化
    4.1 指导教师的选派
    4.2 教师指导工作的细化
5 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的效果
    5.1 学生实习效果考评
    5.2 学生对实习教学的评价
6 结语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鼻五度辨证”理论研究清胆泄热法对鼻—鼻窦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缩略词表
引言
试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资料收集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标准
        1.2.2 中医标准
        1.3 纳入标准
        1.3.1 试验组
        1.3.2 对照组
        1.4 排除标准
        1.4.1 试验组
        1.4.2 对照组
    2 试验材料
        2.1 菌株
        2.2 主要试剂
        2.3 抑菌药物
        2.4 主要设备
    3 试验方法
        3.1 鼻-鼻窦需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3.1.1 标本采集
        3.1.2 培养鉴定
        3.2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性试验
        3.2.1 试验准备
        3.2.2 试验步骤
        3.3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量试验
        3.3.1 试验准备
        3.3.2 试验步骤
        3.4 微量肉汤法鼻渊舒口服液体外抑菌浓度试验
        3.4.1 试验准备
        3.4.2 鼻渊舒口服液最小抑菌浓度的检测
        3.4.3 不同时间不同浓度鼻渊舒口服液的抑菌作用
        3.5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形态结构影响的观察
        3.5.1 试验准备
        3.5.2 试验步骤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鼻-鼻窦需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4.2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性试验
        4.2.1 观察结果
        4.2.2 结果统计
        4.3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定量试验
        4.3.1 产膜能力判断结果
        4.3.2 生长量试验统计学分析
        4.3.3 生长量试验结果
        4.4 微量肉汤培养基鼻渊舒口服液抑菌浓度试验
        4.4.1 统计学分析
        4.4.2 试验结果
        4.5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形态结构影响的观察
        4.5.1 生物膜的形成
        4.5.2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的作用
    5 讨论
        5.1 “鼻五度辨证”理论
        5.1.1 中医对鼻的认识
        5.1.2 从“胆肺假说”到“鼻五度辨证”理论
        5.1.3 “鼻五度辨证”的具体内容
        5.2 “鼻五度辨证”在鼻渊中的具体运用
        5.2.1 中医对鼻渊的认识
        5.2.2 “枢度”与鼻渊的关系
        5.2.3 “枢度”与鼻渊的相关研究
        5.3 熊大经教授对清胆泄热法具体运用
        5.3.1 吉雷开窍汤与鼻渊舒口服液的形成
        5.3.2 方药分析
        5.3.3 鼻渊舒口服液的相关临床研究
        5.4 选题依据
        5.5 试验结果的讨论
        5.5.1 鼻-鼻窦需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5.5.2 表皮葡萄球菌产膜能力试验
        5.5.3 表皮葡萄球菌生长量试验
        5.5.4 微量肉汤法鼻渊舒口服液抑菌浓度试验
        5.5.5 鼻渊舒口服液对生物膜形态结构影响的观察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5)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与基本要求
    1.1 综合性
    1.2 层次性和系统性
    1.3 特色化
    1.4 开放性
    1.5 现场性和互动性
2 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内容
    2.1 生态学野外实践中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训练
    2.2 生产实习
    2.3 综合性和设计性野外实习
    2.4 探索性和创新性野外实习
3 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过程设计
    3.1 实习前准备
    3.2 开展野外实习
    3.3 后续工作
4 结语

(6)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以潍坊风筝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 选题缘由
        (一) 研究背景
        (二) 民间体育:一笔需要大力保护的文化遗产
        (三) 个案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趋势
    二 文献综述
        (一) 近代以来民间体育研究历程
        (二) 当代民间体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三) 风筝研究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
        (一) 概念界说
        (二) 研究假设
        (三) 论文框架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创新
    七 关于研究社区及资料来源的说明
        (一) 研究社区
        (二)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潍坊风筝文化释读
    一 风筝的起源
        (一) 是谁发明了风筝?
        1. “木鸢”说
        2. 韩信造风筝说
        3. 南北朝羊侃造风筝说
        4. 五代李业造风筝说
        (二) 风筝为什么会得以产生?
        1. 启发为风筝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
        2. 需要为风筝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二 潍坊风筝之源流
        (一) 侯蒙《临江仙·风鸢》词与宋代潍坊风筝
        (二) 杨家埠先人与杨家埠风筝:外来文化与土着文化的融合、发展
        (三) 清代以来的潍坊风筝:传统的形成与光大
    三 从“刘海”到“开门大吉”: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
        (一) 风筝名称的历史演变
        (二) “跑破鞋”、“刘海”之解读
        (三) 再从“刘海”说开去
        (四) “开门大吉”:把握时代脉搏、见证社会变迁的潍坊风筝
    四 本章小结:潍坊风筝的文化存在
第三章 历史文化积淀之于潍坊风筝的存在
    一 历史文化背景
        (一) 文化故土北海遗风
        (二) 文化精英潍州豪俊
        (三) 右文重教书香世长
    二 书画风尚与民间艺术文化丛
        (一) 常盛不衰的书画风尚
        (二) 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
    三 情趣盎然的游艺民俗文化
        (一) 元霄节:玩龙灯、扮高跷
        (二) 清明节:放风筝、打秋千
    四 本章小结:潍坊风筝文化存在的土壤
第四章 经济生活中的潍坊风筝
    一 商品化:中国风筝发展的转折点
    二 “养家糊口”:认识潍坊风筝发展的逻辑起点
    三 家庭作坊:潍坊风筝生产的主旋律
        (一) 风筝家庭作坊的组织
        (二) 继承与创新:风筝作坊生产运行模式在当代的变迁
        1. 从“副业”到“正业”
        2. 从“户户扎风筝”到风筝厂
        3. 从作坊的自然发展到企业管理
    四 杨家埠风筝厂
    五 潍坊风筝营销模式的变迁:从传统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一) 赶集:记忆中的风筝买卖
        (二) 风筝铺:永恒的传统
        (三) 网络销售:虚拟的“集市贸易”
        (四) 风筝展览:“走出去,海阔天空”
        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杨家埠天成风筝厂的风筝展览
        2. 发展风筝经济,弘扬风筝文化——潍坊风筝艺术研究交流协会风筝艺术展
        3. 风筝展览的特点
    六 本章小结:“商品性”是理解潍坊风筝的金钥匙
第五章 传统社会及后革命氛围中的潍坊风筝
    一 自生自灭:传统社会中的潍坊风筝
    二 延续传统:建国初期的潍坊风筝
        (一) 集体化热潮
        (二) 风筝个体经济的存在
    三 走向低谷:“大跃进”与“文革”中的潍坊风筝
        (一) “大跃进”运动的冲击
        (二) “文化大革命”的打击
        1. “破四旧”运动
        2. “割资本主义尾巴”
        3. “社会生物钟紊乱”
        (三) “潍坊风筝没有断线”
        1. “全国老艺人座谈会”与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建立
        2. “放飞‘和平’”:一个潍坊人的回忆
        4. “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村民经济理性与国家政治的博弈
    四 本章小结:社会环境面前民间传统文化的脆弱性与草根性并存
第六章 潍坊国际风筝会之于风筝文化弘扬和城市社会发展
    一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诞生
        (一) 绕不开的传统:潍坊早期的风筝会
        (二) 改革开放的春风:潍坊风筝的恢复性发展
        (三) 外在因素的诱发:上海风筝放飞活动与潍坊国际风筝会
    二 潍坊国际风筝会之于风筝文化弘扬
        (一) 潍坊国际风筝会对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式保护
        (二) 十大风筝文化事件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1. 风筝比赛
        2. 风徽与潍坊《风筝》邮票
        3. 世界风筝“十绝”与“潍坊风筝明星”
        4. 风筝技工学校
        5. 世界风筝都与国际风筝联合会
        6. 世界风筝博物馆与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
        (三) 风筝文化交流与研究对风筝文化发展的推动
    三 潍坊国际风筝会之于城市社会发展
        (一) 潍坊城市知名度的提升
        1. “让世界了解潍坊,让潍坊走向世界”
        2. 一项关于潍坊城市知名度的全国调查
        (二) 潍坊城市形象的巨变
        1. 从“城镇”到城市——潍坊中心城区的变化
        2. 风徽:“世界风筝都”的特色文化符号
        (三) 潍坊城市经济的发展
        1. 风筝、旅游及服务业: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直接受益者
        2. 招商引资: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重头戏
        3. “注意力经济”:城市知名度、城市形象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 本章小结:潍坊国际风筝会是当代潍坊风筝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第七章 关于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
    一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透视
        (一) 民间体育的民俗文化特征
        (二) 民间体育的文化功能
    二 “竞争性抑制”:西方现代体育与中国民间体育之冲突
    三 “冷”与“热”之间:当代中国民间体育发展概观
    四 积极推进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 政府作为
        (二) 学校教育
        (三) 人才培养
        (四) 媒体参与
        (五) 资源开发
        (六) 国际交流
        (七) 走向共生
    五 本章小节:积极实践是当代民间体育发展之要务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潍坊调查记事(节选)
附录二:访谈录音稿二则
附录三:关于潍坊城市知名度全国大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四:潍坊市小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7)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宣传动员开微生态学课
2 宣传动员一些有条件的微生态学专家教授培养研究生
3 宣传动员开办各种短训班
4 宣传动员编写好教材

四、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 孙宝茹,邵小明.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05)
  •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3]基于“鼻五度辨证”理论研究清胆泄热法对鼻—鼻窦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D]. 俞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实现创新——解读蒋立科教授的司教智慧[J]. 杨华. 中国高校科技, 2012(S1)
  • [5]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探讨[J]. 秦钟,章家恩,赵本良,叶延琼. 广东农业科学, 2011(07)
  • [6]文化视野中民间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以潍坊风筝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 张基振. 上海体育学院, 2008(03)
  • [7]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J]. 佳木斯大学医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3(06)

标签:;  ;  ;  ;  

微生态教学总结与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