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医药经济稳中有升

聊城医药经济稳中有升

一、聊城医药经济稳步攀高(论文文献综述)

谢恬[1](2021)在《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贵阳市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刚[2](2019)在《山东省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已经实施了六年,脱贫攻坚战已经打了三年,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村从2013年的12.8万个减少到2018年底的2.6万个。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可见脱贫的任务依然繁重,而乡村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和一般的输入式的扶贫方式不同,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是精准扶贫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东平作为山东省2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在乡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亟待更加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整合各要素资源,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直接增收、脱贫致富,保障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巩固扶贫成果。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包括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的大背景和旅游扶贫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其次简述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乘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等理论支撑,并阐述乡村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的界定;采用实地调研走访的方式对东平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和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乡村旅游扶贫感知效果进行分析,并围绕经济效果、社会文化效果、生态环境效果三个方面对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探究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最后,以问题作为导向,有针对性的提出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东平县在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极大;二是东平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具有典型的示范性;三是针对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给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提供了经验借鉴。在对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的效果和问题分析后为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找到如下对策:一是整合优化扶贫资金渠道,合力攻坚;二是创意营销扩大旅游市场,广纳客源;三是凝聚贫困群众脱贫共识,实现就业;四是乡村旅游扶贫产业融合,形成链条。

宋贺[3](2017)在《淄博市城市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的转型升级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要面对的课题,也是当今中国新常态下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既是老工业城市,又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化工、医药、装备、建材、陶瓷、纺织基地,也是全国、全省的重要资源基地,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长期开发,淄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资源枯竭期,产业衰退、企业破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异常突出,一度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但从“九五时期”开始,淄博主动作为、自费转型。在经济结构转调、产业转型发展、增加城市发展内涵及提高居民生活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实现了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再生发展之路,并被国家评为国家级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先行示范区。但是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我国经济逐步步入发展新常态。对于淄博来说,就出现了新常态下如何推进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与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特殊问题,也进入了一个深入推进发展的特殊时期。本文以淄博的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归纳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概念定义,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得出了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然后从淄博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淄博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发展路径,梳理淄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转型形成的基础优势,并依托近年来的数据分析淄博在城市转型发展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接下来提出对策研究找准靶标。通过对于优势和问题的总结分析,是为了找准淄博转型发展的路径所在。本文在研究中,充分借鉴英国伯明翰和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分析研究四川攀枝花的路径选择及昆明东川的经验教训,为淄博探索转型路径提供了借鉴。最后一部分就是在之前所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城市转型的角度,对于推进淄博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出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路径建议等。从而为淄博市和与淄博市类似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如何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案。

朱珊珊[4](2016)在《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的旅游地,传统目的地就是这里面的排头兵。但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迅速发展后,这当中很多地方的步伐开始放缓。究其原因,一是自身发展矛盾突出,动力减弱;二是新兴目的地冲击很大,难以应对。当前,泰安市旅游业发展也面临这样的困境,亟需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实现自身的再发展。本文从推动经济发展、适应新消费市场和带动就业等方面来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点明了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明确其主要研究内容和重难点,列出了研究的技术框架。对于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重点在于分析泰安旅游再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有效的再发展对策,难点在于前期的数据搜寻比较困难,很多地方的官方数据时效性、公开性较差。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得知泰安市需要一套适合自己的传统目的地开发和管理策略,应结合泰安旅游的发展现状,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研究更具有目的性和实用性。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概念和理论:目的地和传统目的地概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深度开发理论、旅游创新理论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除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本内涵外,文章还着重分析了传统目的地发展的阶段和特征、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旅游深度开发的原则、旅游创新的作用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目标,以便更好地开展后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对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必要性方面,泰安市所处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产业地位、外部挑战和现有问题等都需要泰安采取措施来实现旅游业再发展。山东省是我国的传统旅游强省,自然风光好,历史积淀深厚,经济发展快,配套设施完善。泰安市是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典型的传统旅游地代表,着名的泰山就坐落在这个地方,旅游业发展起步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就在国内乃至海外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创造过旅游发展的辉煌历史。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泰安市出现入.境游和国内游虽然有所发展但增速放缓的现象,表明该地已经进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成熟巩固阶段。泰安市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体系中有着很高的产业地位,但进入巩固期后,发展速度却在放慢,加紧再发展是延长其旅游地生命周期、优化全市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此外,周边城市特别是省内新兴旅游地发展迅速,例如临沂和日照,两地旅游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主要依托红色山水游,另一个主要为海滨观光游和民俗文化游,现在已取得不俗成绩,再发展同样是应对周边特别是新兴旅游地挑战的重要手段。当前,泰安的旅游业发展存在很多短板,例如发展模式单一,资源开发水平低、整合度不高,产品无特色、重复率高,旅游商品无品牌、质量偏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人才教育、管理落后,无游客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发展缓慢和政府管理有漏洞等,这一切都拖后了泰安旅游发展的步伐,再发展也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可行性方面,泰安市拥有旅游再发展的基础,例如外部有良好的地理区位、较发达的经济社会和众多旅游扶持政策;内部有着质优量多的旅游资源、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泰安市旅游业再发展对策的制定应以当前国家旅游方针为指导,以深度开发和创新管理为手段,从自身不足出发,将问题细化,根据每一个细节来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加对策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简单来说,一是打造多样化的旅游发展模式,二是改造升级现有景区、将旅游资源深度整合,三是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建设旅游服务体系,四是做好人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五是创新建设和管理旅游集散中心,六是多措并举助力智慧旅游的创新发展,七是多方位创新政府角色。

田涛[5](2015)在《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布局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全国30多座城市都斥巨资重建古城,近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名村保护条例》也都明确了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古城复兴规划编制方面尚且存在七个方面问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以“保”为主的规划体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建设的迫切性与文化沉淀的历史性之间的矛盾;(3)文化资源的“无形性”与城市价值兑现的“有形性”之间的矛盾;(4)文化资源的“散点性”与文化系统的“体系性”之间的矛盾;(5)古城特色品牌建设与千城一面的文化抉择之间的矛盾;(6)古城复兴规划的重要性与古城复兴规划方法缺失的矛盾;(7)保护规划编制容易与落实难的矛盾。古城复兴规划是城市规划行业践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规划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路径和体系的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古城复兴为例,以“基础研究(问题梳理)-理论构建(哲学思辨)-文化梳理(基因凝炼)-空间规划(实证解析)-方法总结(理论完善)”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论证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法、GIS三维模拟等方法,对古城复兴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古城复兴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与解析,总结了我国在古城复兴理论构建与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古城复兴的哲学解析,明确古城复兴的含义具体特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生不息”的文化特质,针对不同条件的古城,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秉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挖掘古城文化基因,达到古城“生态、历史、民俗文化”及“文化、空间、功能”的双三维动态耦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古城文化精神,构建古城特色空间风貌,激活古城产业功能活力,回归古城“天人合一”的永续包容性发展的过程。借鉴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规划、有机疏散理论及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古城复兴思想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城市综合性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古城复兴中的“生态、历史与民俗”等三个文化维度的概念,搭建了文化锥形体模型;总结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搭建了古城复兴理论体系;再次,提出了基于古城文化资源梳理,运用层析分析法凝炼古城文化基因的方法;总结了古城复兴规划的定义、目标、流程、基本方法、空间规划体系及支撑系统,确立了从古城文化资源挖掘与梳理——城市文化基因凝炼——古城复兴规划目标及策略——古城功能及空间整合——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古城复兴支撑体系等一套完整的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明确了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包括宏观的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市域文化体系规划、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中观的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及文化廊道规划,微观的文化遗址公园规划、特色文化街区展示规划、古镇名村保护规划,城墙景区展示规划、工业遗产活化规划、城市空间风貌分区管控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进而,分析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西安的文化资源,重点提出了西安的生态、历史及民俗文化基因,并在宏观结构模式,中观脉络模式,微观提炼符号方面进行了赋形,为在西安城市空间设计中传承或演绎西安城市文化基因奠定了基础。然后,论文提出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总体目标为“世界文化古都、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教育基地”;战略为“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策略为“古城功能整合、空间重构及搭建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并从宏观的“文化格局引导、中观文化脉络控制及微观文化场景塑造”等三个方面搭建了西安的古城复兴空间构架;提出了西安城市管理“两套体系、三个层级、网格管控”的刚性与弹性并重、立体化、网格化的规划管理体系,保障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最后,基于问题梳理、哲学思辨、基因凝炼、实证解析等,论文系统总结了古城复兴原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古城复兴策略:文化基因梳理方法及空间规划模式;古城复兴技术应对: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即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及八个阶段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具体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包括:(1)全面梳理古城文化资源,(2)分析文化资源现存的文化载体,(3)剖析文化资源在历史上的高度,(4)构建城市文化基因库,(5)运用层次分析法凝炼具体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6)将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形式化,模式化,形成若干文化基因空间模块,(7)通过文化模块的运用组合实现文化单元的文化复兴;(8)出台古城复兴规划实施的导则或政策,并将规划管控内容融入法定程序,实现构建“天人合一”传统活力城镇的目标。论文对于古城复兴的时空结构理论搭建、古城复兴的文化基因凝炼方法及空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形成了一点学术观点,直接为西安古城复兴规划提供编制参考,为全国其他古城复兴规划提供借鉴,有助于推动古城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持续进步。

祝媛媛[6](2014)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运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和城乡人口流动理论,在众多学者及最新国家相关会议对新型城镇化认知的基础上界定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并且剖析其内涵,分解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构成要素,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起点。其次,本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依据前文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以“人”的影响因素、“四化”协调影响因素、“城市群”影响因素、“生态”影响因素及“质量”影响因素五大部分构建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最后,本文以山东省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已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收集山东省相应年份城镇化发展数据,采用基于遗产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分析得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影响因素,最终从“人”、“四化”协调、“城市群”、“生态”和“质量”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张金英[7](2013)在《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以汹涌的势头取代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从微观到宏观冲击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在低碳经济政策影响下,就业增长模式会否发生改变,就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标准及方式会否发生改变,这需要进行新的理论诠释。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低碳经济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理论解析和实证检验。通过数学模型解析低碳经济政策影响就业量及就业结构的路径和结果,得出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一般规律性结论;通过对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现象解析和数据解析,得出在中国现阶段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特殊结论,为制定低碳就业政策提供可行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为:第一,在一个集低碳经济理论、劳动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等多种理论为一体的框架下,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在微观层面运用图形分别解析了约束型低碳经济政策手段和激励型低碳经济政策手段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替代效应、成本效应及总体影响,并运用数学模型推理验证了图形解析的结论;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了低碳经济政策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及人力资本效应。在中观层面分析了低碳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价格效应。在宏观层面分析了低碳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消费需求效应。第二,提出了C02结构偏离度概念,运用这一概念分析中国不同产业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与就业的关联,并按CO2结构偏离度差异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实施低碳经济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根据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建立计量模型检验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政策对就业量及就业结构的整体影响,评价采用不同低碳经济政策手段对就业量及就业结构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抑制能源消费量对就业量和就业结构均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则有利于促进就业量增长和就业结构优化。不同低碳经济政策手段的就业效应存在差异,提高能源价格或者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均会不同程度的减少就业量,增加污染治理投资不利优化就业结构,提高能源价格却会促进优化就业结构。本文基于对中国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实证分析的结论,借鉴英国和美国低碳就业政策的经验,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实现低碳与就业双重目标导向的低碳就业政策框架。

马浩[8](2013)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八大战略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协调,山东东、西部经济差别好像是整个中国大陆东、西部差别的一个缩影,山东地区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为了落实和实施“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解决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就需要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提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内各区域问的经济差异,探索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机理,借鉴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经验,提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对实现山东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经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论文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静态分析山东GDP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投资状况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演变、区位指向、产业指向和效率指向,并从资源和区位、产业和企业、政策与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借鉴系统理论,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分析了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以及山东区域经济系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特性,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的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和山东区域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系统分析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概况基础上,建立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以及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以系统评价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地提出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市场机制以及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科学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徐娟[9](2013)在《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特性。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同时,其内部分化也日益加剧。根据伯顿·克拉克对高等教育系统等级形成类型的划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等级结构主要是以声望为基础形成了不同的地位等级。而这种声望的获得更多是国家行政力量主导、控制的结果。近几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数已经接近系统容量的极限。目前的在校生规模大约只能供2000余所的高等学校维持正常运转。这就决定了必然有一批高校陷入生存和发展困境,并沦为弱势高校。这种高校的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薄弱程度不断增强。这些弱势高校普遍表现出计划内招生指标难以完成、缺乏资金艰难运转、毕业生就业率低和就业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管理落后等典型特征。弱势高校的存在会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性。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结构为其设计的制度环境所具有的容量。在中国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行政控制的资源配置机制,制度环境掌握着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的分配权,将弱势高校置于三类资本的边缘位置,使得弱势高校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两方面,制度环境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间经济资本分配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在国家行政权力逐渐收缩的现实背景下,精英大学处于“圈子”的中心,而弱势高校则渴望进入圈子内,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结构。同时,被贴上不同标签和没有被贴上标签的高校被建构成了一个个分离的群体,孕育出一种象征资本。没有被贴上标签的弱势高校,会因象征资本的缺失而越来越形成一个具有较多相似性表征的群体。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是强制性的,而这种强制机制并非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资本分配作用于弱势高校,因此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影响下,不少弱势高校陷入了合法性陷阱。在弱势高校形成的过程中精英大学对其施加的影响、控制不可忽视。重点大学制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度这三大重点建设措施保证了精英大学拥有各种资本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使其成为游戏规则的建构者。规则的建构者与被建构者是资本分布状况的表征。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对于精英大学来说,规则成为一种精英大学用于规制其他高校行为的资源。规则的真正作用,一方面是直接决定行动,另一方面是对高校的生存环境进行建构。由于本身就具有模仿潜质的弱势高校成为被建构者,当其面临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不确定性时,它就选择模仿精英大学的办学方式。模仿机制就成为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的实践方式。除了制度环境和精英大学的影响外,弱势高校自身的策略选择也是造成其陷入困境的一大关键因素。弱势高校的非理性组织行为主要体现为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以及“位置感”缺失。这些非理性行为诱发普通大学组织功能异化,进而产生了无组织力量。无组织力量的增加使一所普通大学组织走向生命的老化阶段,逐渐沦为弱势高校。在实践中弱势高校的组织演化有两种类型:超稳定型和灭绝型,Y学院和W学院可能属于前者,H学院可能属于后者。任何一个固定的大学组织,只要它不可能向新的结构转化,那么功能异化必然全部表现为无组织力量的增加。由于缺乏负反馈调节机制以定期清除积累起来的无组织力量,因此,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使其走向老化进而演变为弱势高校将变得不可避免。对于一种功能,总能找到一种对应的组织结构;相反,对于一种结构,则对应着多种功能,即同一结构的多功能性,其中能够决定组织存在的是维生结构。从系统哲学的角度看,大学组织演变为弱势高校是由于功能异化产生的无组织力量破坏了自身的维生结构。大学的维生结构由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大学精神子系统功能耦合而成。维生结构的瓦解,使得大学一旦沦为弱势高校就很难扭转局势,因此具有不可逆性。

贾博[10](2011)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下,以农民自愿参加为原则,实行政府补助、参合农民个人缴费和集体扶持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目标群体是我国8.83亿农业人口,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为农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在公共服务运行过程中,主要有政府、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三方主体,存在着三对主体间关系:政府与参合农民、政府与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与定点医疗机构。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史上,一直都有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的争论,在当代则主要表现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野。两个理论流派分别侧重技术维度和价值维度,提出了不同的公共服务理论观点。尽管对公共服务的现实均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仅仅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维度都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必须对公共服务进行双重维度的分析:技术维度主要是对公共物品属性的分析和遵循,价值维度则是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和追寻,应当在价值维度的导向下,注重技术层面的改革,坚持技术和价值并重,效率和公平兼顾。优化主体角色及其关系正是坚持技术维度和价值维度并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理论层面上,应当从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履行三个方面分析政府、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的角色;从委托——代理关系、责任——利益关系和合作关系分析主体间关系的状态。三方主体都应当调整责任和利益方面的角色认知,承担应尽责任,主动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尽可能缩小角色认知与角色期待之间的差距,履行好自身角色,建立良好的主体间关系,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和服务质量。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政府、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三方主体并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这项公共服务的运行过程中,参合农民把维护自身健康的重大事项委托给政府和定点医疗机构。由于医疗服务领域的特殊性,加之参合农民受制于自身素质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难以掌握优势信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最大,因而最需要保护。定点医疗机构是政府和参合农民双方的代理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掌握绝对优势、具有绝对权威,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因而最需要监督。从责任——利益关系分析,政府和定点医疗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责任重大,更应当注重承担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三方主体应当以道德原则和相关制度约束自身行为、限制自身利益、追求公共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合作关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经过八年的实践和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公共服务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进展,基本得到农民认可。但是,通过对具体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为主要方式的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主体角色及其关系尚存在定位不清、责任不明、关系不顺等问题,影响了公共服务效果。因此,必须通过明确定位、更新观念、协调利益、规范行为等途径,使三方主体较好地履行角色。在此基础上,以维护和体现参合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为原则,以加强和改进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为重点,以强化和凸显政府责任为着力点,从三个方面优化和改善主体角色及其关系。首先,更新主体观念。政府应当树立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维护参合农民的各项权益和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观念;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树立重视公共利益、以情感对称弥补信息不对称和无差别服务的观念;参合农民应当树立理性看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重视自身健康的观念。其次,规范主体行为。政府应着力减少和避免地方政府的“争利”、“分利”行为,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定点医疗机构应努力规范医疗行为和管理行为;参合农民应当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后,加强制度建设。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为目标,应当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完善与政府、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有关的激励制度,健全长途和短途问责制度,改进政府在准入、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制度。通过更新主体观念、规范主体行为和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合力,优化主体角色、理顺主体间的关系,实现三方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

二、聊城医药经济稳步攀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聊城医药经济稳步攀高(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省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章节安排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乡村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旅游乘数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社区参与理论
    2.3 乡村旅游扶贫概况
        2.3.1 乡村旅游扶贫的含义与机遇
        2.3.2 乡村旅游扶贫的基本条件
        2.3.3 乡村旅游扶贫的特殊功能
3 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3.1 东平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3.1.1 地理位置条件
        3.1.2 乡村旅游资源情况
        3.1.3 政府扶持政策
        3.1.4 核心市场需求
    3.2 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措施
        3.2.1 专家参与
        3.2.2 因地制宜
        3.2.3 增加就业
        3.2.4 产品开发
        3.2.5 宣传策划
4 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效果分析
    4.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4.1.1 样本的选取与调查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调查问卷的结果
    4.2 乡村旅游扶贫感知效果分析
        4.2.1 被调查者对乡村旅游扶贫的了解
        4.2.2 被调查者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感知
        4.2.3 被调查者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态度
    4.3 乡村旅游扶贫实际效果分析
        4.3.1 经济效果分析
        4.3.2 社会文化效果分析
        4.3.3 生态环境效果分析
5 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5.1.1 去乡村化导致特色不明显
        5.1.2 乡村旅游扶贫资金等缺乏有效整合
        5.1.3 乡村旅游扶贫支撑人才不足
    5.2 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对策
        5.2.1 整合优化扶贫资金
        5.2.2 强化市场营销
        5.2.3 凝聚共识培训人才
        5.2.4 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淄博市城市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成果创新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成果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老工业城市
        2.1.2 资源型老工业城市
        2.1.3 城市转型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理论
        2.2.2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2.3 老工业区衰退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外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3章 淄博市发展现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3.1 淄博市概况及发展历程
        3.1.1 淄博市概况
        3.1.2 淄博市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发展历程
    3.2 淄博市现阶段发展现状及特点
        3.2.1 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区域核心竞争力较强
        3.2.2 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带动作用显着增强
        3.2.3 园区经济发展较好,集约化发展初具雏形
        3.2.4 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研发投入较大
    3.3 淄博市推进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具备的优势
        3.3.1 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3.3.2 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3.3.3 综合实力较强
        3.3.4 拥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
        3.3.5 拥有较好的科技基础
    3.4 淄博市推进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4.1 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支撑能力不足
        3.4.2 可持续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
        3.4.3 资源枯竭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3.4.4 资源枯竭和老工业衰退带来民生问题日益突出
        3.4.5 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产生的矛盾凸显
        3.4.6 面临激烈的外部挑战
第4章 国内外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4.1 国外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经验
        4.1.1 德国北威州
        4.1.2 英国伯明翰
    4.2 国内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经验与教训
        4.2.1 四川攀枝花
        4.2.2 昆明市东川区
    4.3 借鉴与启示
第5章 经济新常态下淄博市推进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
    5.1 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和基本路径
        5.1.1 总体思路
        5.1.2 目标定位
        5.1.3 基本路径
    5.2 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推进城市转型的对策
        5.2.1 突出精准规划对于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5.2.2 突出创业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5.2.3 合理配置资源以融合发展开拓产业转型多元路径
        5.2.4 通过强化行政手段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5.2.5 着力深化政府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力度
        5.2.6 把改善和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作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致谢

(4)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新环境下发展泰安经济的需要
        (二) 满足旅游新消费市场的需求
        (三) 拉动本地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目的地旅游发展研究
        (二) 传统目的地旅游发展研究
        (三) 泰山和泰安旅游发展研究
    三、研究的意义和重难点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及技术框架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的方法步骤
        (三) 技术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旅游目的地和传统旅游目的地
        (一) 旅游目的地
        (二) 传统旅游目的地
        (三)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阶段
        (四)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分析
    二、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内涵及相关
        (二)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三、旅游深度开发理论
        (一) 旅游深度开发的概念
        (二) 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应当把握的原则
    四、旅游创新理论
        (一) 旅游创新的内涵
        (二) 旅游创新的作用
    五、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一)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目标
第3章 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泰安市旅游再发展必要性分析
        (一) 传统目的地泰安市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要求其再发展
        (二) 传统目的地泰安市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要求其再发展
        (三) 周边特别是省内新兴旅游地的挑战要求其再发展
        (四) 泰安市旅游业现有问题要求其再发展
    二、泰安市旅游再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 再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二) 再发展内部优势分析
第4章 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对策研究
    一、再造泰安市旅游发展模式
    二、深度开发泰安市旅游资源
        (一) 泰安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
        (二) 泰安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手段
    三、深度开发泰安市旅游产品
        (一) 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
        (二) 打造特色旅游商品
        (三) 建设旅游服务体系
    四、深度开发泰安市旅游人才
        (一) 人才是旅游业再发展的智力保证
        (二)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人才开发
    五、创新管理泰安市旅游集散中心
    六、创新发展泰安市智慧旅游
        (一) 智慧旅游内涵和特点
        (二) 多措并举助力泰安智慧旅游发展
    七、创新政府在旅游再发展中的角色
        (一)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二)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三) 统一旅游业政令
        (四) 加大城市建设规划的执行力度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前景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古城复兴概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古城复兴基础理论综述
        2.1 城市文化
        2.2 古城保护
        2.3 城市更新
        2.4 城市复兴
        2.5 城市文化规划
        2.6 综合评述
        2.7 小结
    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
        3.1 古城复兴的内涵解析
        3.1.1 古城复兴时代价值观
        3.1.2 古城复兴保护发展观
        3.1.4 古城复兴多元诉求观
        3.1.5 古城复兴多维耦合观
        3.1.6 古城复兴深层内涵
        3.2 相关学术理论借鉴
        3.2.1 相关理论借鉴
        3.2.2 古城复兴理论特质
        3.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3.3.1 古城复兴理论基本框架
        3.3.2 古城复兴理论基础
        3.3.3 古城复兴域
        3.3.4 古城复兴两组维度
        3.3.5 古城复兴静态结构理论: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
        3.3.6 古城复兴动态结构理论: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
        3.4 时空结构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1 古城文化资源初步梳理
        4.1.2 古城文化基因价值甄别
        4.1.3 古城文化基因评价筛选
        4.1.4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2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模式
        4.2.1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概念
        4.2.2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借鉴
        4.2.3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组成
        4.3 本章小结
    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体系
        5.1 古城复兴规划的角色与定义
        5.1.1 古城复兴规划作用
        5.1.2 古城复兴规划定位
        5.1.3 古城复兴规划路径
        5.1.4 古城复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5.2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
        5.2.1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体系的构成
        5.2.2 古城复兴规划战略
        5.2.3 古城复兴规划策略
        5.3 古城复兴规划流程
        5.4 古城复兴规划基本方法
        5.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及体系
        5.6 古城复兴规划的支撑体系
        5.7 本章小结
下篇:西安古城复兴规划实践
    6 西安古城复兴的现状与问题
        6.1 西安城市概况
        6.1.1 历史沿革
        6.1.2 地形地貌
        6.1.3 社会经济发展
        6.2 研究范围界定
        6.3 西安古城复兴经验
        6.4 西安古城复兴存在的问题
        6.5 西安城市发展机遇
        6.6 西安古城复兴问题的规划应对
        6.7 本章小结
    7 西安古城文化基因梳理及空间表征
        7.1 西安城市文化资源梳理
        7.1.1 西安文化资源概述
        7.1.2 西安文化资源分类梳理
        7.1.3 西安文化资源分布特征
        7.1.4 西安文化资源演变特征
        7.2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
        7.2.1 生态文化:山水塬城禀赋
        7.2.2 历史文化:东方营城理念
        7.2.3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积淀
        7.3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表征
        7.3.1 宏观:空间格局与产业体系
        7.3.2 中观:脉络
        7.3.3 微观:符号
        7.4 本章小结
    8 西安古城复兴的规划实践
        8.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与策略
        8.1.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
        8.1.2 发展战略: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
        8.1.3 发展策略
        8.2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8.2.1 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
        8.2.2 市域文化体系规划
        8.2.3 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
        8.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8.3.1 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
        8.3.2 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
        8.3.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
        8.3.4 文化廊道规划
        8.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8.4.1 文化遗址公园
        8.4.2 特色文化街区
        8.4.3 古镇名村
        8.4.4 城墙景区
        8.4.5 工业遗产
        8.4.6 城乡空间风貌管控
        8.4.7 古树名木
        8.4.8 非物质遗产
        8.5 本章小结
    9 西安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管控
        9.1 古城复兴导向下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
        9.2 古城复兴导向下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应用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期待做出的有价值工作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城市文化特色方面的项目
附录1 本文研究的古城释义
附录2 老城区文化极核复兴规划
附录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区复兴规划
附录4 文化遗址公园复兴规划
附录5 特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
附录6 古镇名村复兴规划
附录7 城乡空间风貌分区管控

(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格清单
插图清单
第零章 文献综述
    0.1 国外城镇化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0.2 国内城镇化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0.3 小结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
    2.1 城镇化基本理论
        2.1.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2 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
        2.1.3 城乡人口迁移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
        2.2.1 城镇化概念既有研究
        2.2.2 传统城镇化的问题和新型城镇化的必然性
        2.2.3 新型城镇化的演进与概念界定
        2.2.4 新型城镇化内涵剖析
    2.3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
    2.4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目标、原则、意义和重点任务
    2.5 新型城镇化规划概念认知
        2.5.1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线
        2.5.2 新型城镇化规划要素分解
    2.6 小结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1.1 影响因素选择的依据
        3.1.2 影响因素选择的原则
    3.2 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3.3.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3.2 模糊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4 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3.4.1 传统城镇化影响因素
        3.4.2 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
        3.4.3 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3.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3.5.1 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3.5.2 指标体系元素的设定
        3.5.3 指标体系元素的组织构架
        3.5.4 指标体系的构建
    3.6 指标权重的确定
    3.7 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3.8 小结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4.1 山东省城镇化的历程回顾
    4.2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演进
    4.3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4.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4.2 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4.4.3 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模型在山东省的应用
    4.5 结果分析
    4.6 政策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数据样本
    附录二: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主程序

(7)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方法综述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低碳经济理论
        2.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2.1.2 低碳经济理论的形成
        2.1.3 实现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
        2.1.4 低碳经济政策的实质及手段
    2.2 劳动经济理论
        2.2.1 就业及其决定因素
        2.2.2 失业理论
        2.2.3 劳动力流动理论
        2.2.4 就业结构理论
3 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解析
    3.1 微观层面
        3.1.1 低碳经济政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3.1.2 低碳经济政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3.2 中观层面
        3.2.1 低碳经济政策对各产业劳动力需求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
        3.2.2 低碳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
    3.3 宏观层面
        3.3.1 环境物品供给、经济增长与就业
        3.3.2 约束型低碳经济手段对就业的消费需求效应
        3.3.3 绿色财政改革的劳动力需求效应
4 中国低碳经济政策与就业的现状分析
    4.1 中国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4.1.1 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政策的环境政策基础
        4.1.2 低碳经济政策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决策
        4.1.3 低碳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
        4.1.4 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
        4.1.5 低碳经济政策的制约因素
    4.2 中国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4.2.1 就业政策的演变
        4.2.2 就业政策的主要手段
        4.2.3 中国就业的总体形势
        4.2.4 就业增长的制约因素
    4.3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就业的产业分布特征
        4.3.1 三次产业分布特征
        4.3.2 行业分布特征
        4.3.3 环境管理业和低碳产业就业状况
    4.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和就业的地区分布特征
        4.4.1 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分布特征
        4.4.2 就业的地区分布特征
        4.4.3 地区CO_2结构偏离度
    4.5 低碳人才供求状况
5 中国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低碳经济政策促进就业增长的效果评价
        5.1.1 整体效果评价
        5.1.2 不同政策手段就业效应比较
        5.1.3 地区比较
        5.1.4 产业比较
        5.1.5 行业比较
    5.2 低碳经济政策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效果评价
        5.2.1 整体效果评价
        5.2.2 低碳农业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6 低碳就业政策分析
    6.1 英、美低碳就业的经验及启示
        6.1.1 英国低碳就业的主要措施
        6.1.2 美国低碳就业的主要措施
        6.1.3 英美低碳就业政策的启示
    6.2 政府主导的低碳就业政策
        6.2.1 明确政府责任
        6.2.2 双重目标导向
    6.3 低碳就业政策手段
        6.3.1 构建低碳经济的劳动力蓄水池
        6.3.2 合理搭配环境税收与劳动税收手段
        6.3.3 构建低碳产业技术创新框架
        6.3.4 建立“四位一体”低碳人才培养模式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创新点
    1.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2.1 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2.2.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区域与区域经济
        3.1.2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1.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3.2 基本理论评析
        3.2.1 经济学中的均衡和非均衡论
        3.2.2 区域经济中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理论
        3.2.3 自然科学中的非均衡理论
    小结
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4.1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分析
        4.1.1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概述
        4.1.2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机制
    4.2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分析
        4.2.1 巴西印度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析
        4.2.2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析
    小结
5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静态和动态分析
    5.1 山东发展概况
    5.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静态分析
        5.2.1 GDP差异
        5.2.2 区域产业结构不协调
        5.2.3 城市化水平差异
        5.2.4 投资状况差异
    5.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分析
        5.3.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动态演变
        5.3.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区位指向
        5.3.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产业指向
        5.3.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效率指向
    5.4 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
        5.4.2 产业及企业因素的影响
        5.4.3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
        5.4.4 区域间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小结
6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
    6.1 系统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6.1.1 系统理论
        6.1.2 系统理论对山东区域经济研究的指导作用
    6.2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内涵及性质
        6.2.1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内涵
        6.2.2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
        6.2.3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非均衡协调发展
    6.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6.3.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6.3.2 山东区域经济的动力系统因果链分析
    小结
7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
    7.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特点
    7.2 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7.2.1 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7.2.2 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在评价中的应用
    7.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评价
        7.3.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7.3.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7.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可持续发展评价
        7.4.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7.4.2 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小结
8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科学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非均衡协调发展
        8.1.1 以打造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明晰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8.1.2 推进蓝色经济区与半岛城市群衔接与发展
        8.1.3 发挥蓝色经济区对山东中西部地区辐射作用
        8.1.4 加强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与其它经济圈协同发展
    8.2 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
        8.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
        8.2.2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
    8.3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的合作
        8.3.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区域山东各区域间的合作
        8.3.2 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8.4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8.4.1 完善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体系
        8.4.2 加强对山东中西部扶持政策
    小结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结论
    9.2 论文的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趋势
    2.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分化
    2.2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容量与地方高校的发展空间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群体
    3.1 弱势高校群体现状描述
    3.2 弱势高校群体的典型特征
    3.3 弱势高校群体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制度分析: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4.1 制度环境生产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
    4.2 经济资本的贫乏者:国家重点建设政策拉大了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
    4.3 社会资本的守望者:国家行政权力逐渐减弱背景下的中心——边缘结构
    4.4 象征资本的被边缘者:制度环境对合法性秩序的重建
    4.5 制度环境对弱势高校的作用方式: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结构分析:精英大学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5.1 精英大学资源垄断的隐蔽性
    5.2 精英大学建构高等教育场域的逻辑规则
    5.3 合法性机制的动态演变:社会价值观与逻辑规则的同构
    5.4 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是如何实践的:模仿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行动者分析:弱势高校自身策略选择的影响
    6.1 制度化的意外后果: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
    6.2 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
    6.3 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
    6.4 弱势高校“位置感”缺失
    6.5 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产生无组织力量,进而诱发功能异化,使组织走向生存困境
    6.6 本章小结
7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综合分析
    7.1 弱势高校发生过程的机理描述
    7.2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本质探讨:大学组织的系统哲学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附录 3 “211 工程”高校办学规模
附录 4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2012 年
附录 5 2010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分布情况
附录 6 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 7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主题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理论视角:公共服务的理论回顾
        1.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1.3.3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1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2.1.1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2.1.2 局部重建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2.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2.1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2.2.2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2.2.3 启动"新医改"
    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实意义
        2.3.1 满足农民医疗服务需求
        2.3.2 提高农民收入
        2.3.3 保障农民健康权利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的理论分析
    3.1 公共服务的双重维度分析
        3.1.1 公共服务的技术维度
        3.1.2 公共服务的价值维度
    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
        3.2.1 技术维度的分析
        3.2.2 价值维度的分析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角色的理论分析
        3.3.1 公共服务提供者:政府的角色分析
        3.3.2 公共服务生产者:定点医疗机构的角色分析
        3.3.3 公共服务使用者:参合农民的角色分析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3.4.1 政府与参合农民的关系分析
        3.4.2 政府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关系分析
        3.4.3 参合农民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关系分析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概况
        4.1.1 组织管理
        4.1.2 筹资
        4.1.3 补偿方案
        4.1.4 其他做法
    4.2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的问卷分析
        4.2.1 样本县基本情况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
        4.2.2 政府与参合农民的关系
        4.2.3 政府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关系
        4.2.4 参合农民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关系
    4.3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的访谈分析
        4.3.1 政府与参合农民的关系
        4.3.2 政府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关系
        4.3.3 参合农民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关系
    4.4 问题和讨论
        4.4.1 主体角色
        4.4.2 主体间关系
5 改善和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的对策分析
    5.1 更新主体观念
        5.1.1 政府
        5.1.2 定点医疗机构
        5.1.3 参合农民
    5.2 规范主体行为
        5.2.1 政府
        5.2.2 定点医疗机构
        5.2.3 参合农民
    5.3 加强制度建设
        5.3.1 完善激励制度
        5.3.2 健全问责制度
        5.3.3 改进监管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聊城医药经济稳步攀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贵阳市高校为例[D]. 谢恬.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2]山东省东平县乡村旅游扶贫研究[D]. 王刚.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淄博市城市转型升级路径研究[D]. 宋贺. 天津大学, 2017(10)
  • [4]传统目的地泰安旅游再发展研究[D]. 朱珊珊.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5]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影响因素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祝媛媛.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7]低碳经济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D]. 张金英.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5)
  • [8]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D]. 马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9]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D]. 徐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体角色及其关系研究[D]. 贾博. 武汉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聊城医药经济稳中有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