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启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湖北启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一、湖北开始农村劳力就业培训(论文文献综述)

董世洁[1](2020)在《“三权分置”背景下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2013年以来,启动的土地确权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条件。2016年以来,实行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极大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云梦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特色农业发展充分,在“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背景下,孕育着巨大的土地流转潜力,拥有着丰富的土地流转实践,探索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经验,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何利用云梦土地流转有利条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策略,有效解决土地流转产生的新问题,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积极作用,防范和规避土地流转带来的风险,有序推动土地流转,对该县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云梦县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本文对云梦县土地流转进行了系统分析,就应对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对该县和其他地方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研究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就研究的思路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就研究的相关重点概念、重要理论依据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根据云梦县土地流转调查结果,对该县土地流转基本情况、参与主体、主要方式、主要模式和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第四部分,运用了 SWOT分析方法,从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作用与现实意义、面临的挑战对云梦县土地流转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第五部分,基于对该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结果,提出完善该县土地流转的策略与建议。第六部分,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周晓明[2](2012)在《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娄底市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是以农业人口为占大多数的国家,虽然从2011年开始城市人口超越农村人口,但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还一直是我国政府在政策关注的重点。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在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上存在着较大的劣势,提高农民的收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目前为实现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娄底市是湖南省中部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娄底市农民的收入结构以从单一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转变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为辅,伴之以少量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收入结构。这说明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参与财富创造活动来提高收入,而从社会财富分配上获取的收入较少。娄底市农民在收入提高上还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外出务工被锁定在低技术工种上;外出务工受到的权利侵害比较严重;农业生产经营分散化收入难以提升;获取财产性收入受到政策的限制;享受的转移性支付较少等。基于对娄底市农民收入情况的分析,以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为参考,结合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提出娄底市农民收入提升的对策。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有: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土地流转。娄底市应充分利用这几大趋势带来的提高农民参与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的机会,针对性的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促进农民外出和本地务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的获取;推动农业合作社建设和鼓励农民本地创业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性收入;推动城市化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生活及生产的转移性支付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夏志强[3](2011)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形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这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统筹的最终目标,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必须分步骤进行。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通过介绍湖北省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与目标的差距,重点分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统筹的制度性障碍、影响城乡劳动力市场统筹的客观原因,进而提出应把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统筹的突破口。最后提出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主要是湖北省)的六大政策选择:坚持非歧视性原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统筹城乡教育培训、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第三章湖北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实态,第四章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障碍和突破口,第五章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选择。

王国亮[4](2011)在《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实验区为例》文中指出“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与难题,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我国农民人口基数大、农民个体生产技术素质低、就业面狭窄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向其他产业转移再就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向沿海已经发展起来的大中城市转移的现象,即后来被称之为“民工潮”的现象。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务工在所难免。然而,随着外出务工的的人群日益增多,并且逐步由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的时候,却出现了另外一种反向流动的现象,即大量农民工的返乡回流现象,其实这种现象伴随着外出就一直存在着,只是规模很小,但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出现,造成我国沿海一些外向型企业纷纷大量裁员,甚至倒闭破产,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2008年底就开始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现象。这部分群体里,大部分在经济条件好转了以后,重新回到城市里务工,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在回到家乡后却没有外出,他们选择了留在在家乡就业或者创业的形式,那么这一部分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和就业状况怎样呢?他们有什么困难和需呢?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实现就业或者创业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为此,作者通过调查并根据已有的调查研究数据,并借助托达罗模型和推拉理论,通过对已经回流再就业农民工的详细调查和个案访谈,分析这一群体返乡再就业的原因,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他们再就业前后发生的变化,从经济、社会、文化多角度探讨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后对于农村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从人口学的视角分析返乡农民工的性别结构、婚姻状况、年龄特征、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并且分析了他们的现在的就业状况。应该看到,现阶段农村的发展和东西部的产业转移,给农民工返乡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拉力,他们在反复考虑预期收入和家庭的现实状况,选择留在家里就业和创业,这种趋势的存在还是有着其合理因素的。那么,影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哪些因素呢?作者对于影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个性特征和、能力素质等;二是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区域文化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农民自身素质则决定了农民的再就业能力和持续时间长短;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大背景下,外部因素决定了农民创业机会的多少,创业环境的好坏,二者经过合成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其中自身能力素质和外部的政策影响对创业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农民创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它对农民是否具有敢闯敢干精神的原动力;其次,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左右着农民的再就业意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农民对就业机会的寻求和把握。针对以上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返乡农民更好更快就业的一些途径,主要涵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建立就业培训长效机制;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重视小城镇建设等等。通过以上建议希望能对安徽省农民工再就业有所帮助,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陈伙林[5](2011)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揭示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陈述了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剖析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的实现机理,构建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财政支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原因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选择和机制建设,最后提出结论和政策。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补贴、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最终实现我国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今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1.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是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探讨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整个篇幅中,财政支持现状、机理、问题及原因分析是基础,机制设计是重点,政策运用是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理。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具体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村劳动力模仿者动态模型,根据演化博弈分析,农民进城有两种机制:选择机制和突变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财政通过支持教育培训、就业安排、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安置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2)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按照实现机理路线,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通过农业、教育、科技以及建设等部门实施支持项目得以实现,具体方式主要有:一是直接安排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支持农村劳动转移:三是实施科技项目推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四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五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提供相关公共服务。(3)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从两个角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一是基于绩效的视角,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财政支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二是基于劳动力供求平衡模型视角,分析了财政支持对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是劳动力转移平衡模型的前提,通过对劳动力转移均衡的一般性模型的研究,为财政支持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有效工具。(4)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内含、内容、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指标:投入指标、产出指标以及社会效果等三个一级指标,再往下细分,构建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5)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沿着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现路径,分别从培训、保险、教育、住房和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由此推断,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可能影响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并进行分析。(6)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本文通过建立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供求平衡模型,分析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建设,分别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7)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在明确制度创新的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分析制度创新: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预算体制创新、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支付制度创新、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政策内容创新。2.研究的主要结论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上述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质问题,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较差。根据文中绩效分析,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表现是较差的。相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绝对数量,以及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总体支出规模偏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2)财政支持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是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成功转移的关键在于城市二、三产业存在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支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劳动岗位,从而增加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这是财政支持的关键所在。(3)财政支持增加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是核心。从农村劳动力供给上看,人力资本和技能水平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市场容易接受人力资本和技能水平高的劳动力。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所在。(4)财政支持影响农村劳动力供求各环节。财政支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深入劳动力供求和中间转移各环节。通过对城市现代部门的技术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增加劳动力岗位;通过对农业剩余的增加和农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对农民技能素质的完善,提供对口的有效劳动力。国家财政的支持保证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部门在双赢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3.研究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进进深入研究,根据我国目前形势,提出了如下建议:(1)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支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满足农民工子女进城义务教育的需求。(2)加快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扶持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发展,选择那些能够吸纳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的企业,具有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企业,来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加大对农业产品开发的投入。(3)加速财政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加大财政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支持发展第三产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岗位。加大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增加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就业。(4)促进财政支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财政支持各地劳动部门做好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信息和服务系统。建立城乡劳动力的平等用工制度。(5)加快财政支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认真落实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保障措施,建立系统的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为内容的保障制度,甚至考虑建立统一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同等待遇。(6)重视财政支持促进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加快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推进农村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调整中央地方关系,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分工体制;加快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财政制度。(7)加快财政支持建立全国组织协调工作机制。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参照国家模式相应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构,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委、经贸委、财政、教育、农业、中小企业局、扶贫、统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从工作机制上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投入力度。4.研究的主要创新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可借鉴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1)探索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现机理。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乐有所施”六个方面,系统分析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线路,从培训、就业、保障、服务等方面,系统建立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运行模式,并构建了其实现机理路线图。(2)建立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供给均衡改进模型。本文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尽量克服经典的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缺陷,采取从现象和数据推出一般规律,首次提出从劳动力供给均衡模型探讨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从系统性角度评价财政在平衡国民经济的部门和劳动力供需条件下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一次全新尝试与创新。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将城市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因素考虑进去,使得模型更接近现实情况。(3)提出了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框架。在量入为出的财政预算原则基础上,把握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措施,弥补我国财政政策在这方面的不足,从农民工的产生到就业安居设计出一条完整的财政支持链条及其框架。

唐斌[6](2010)在《《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群体,农民工既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也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管理、新闻、大众传媒、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刘芳,2005;周大鸣、秦红增,2004),尽管有许多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但却极少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二十年中(1987-2007)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的话语再现及潜在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人民日报》中(1987-2007)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哪方面主题是最频繁的?报道主题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2)《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是如何通过话语进行构建和再现的?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3)探讨《人民日报》中(1987-2007)这些报道表现的潜在意识形态是什么?本研究方法是基于与话语、社会认知和社会三方面相关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由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可用于探讨上述研究问题的系统的和适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分析中国话语中的社会主体的话语再现和潜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地说,该研究框架是基于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1988a,1988b,1991,2001a,2001b,2001c,2006a,2006c),Johnson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1980,1999),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1998,2002)以及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行为的话语再现方式的分析工具(1993b,1995,1996)。本研究是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通过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网上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中搜索198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之间历时二十年、与农民工主题相关的报道共2076篇,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语料进行了跨时期(1987-2002;2003-2007)的分析和比较,旨在较全面地描述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再现,并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体裁和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尤其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一方面,2003-2007年期间的新闻报道的体裁比1987-2002年期间的更加多样;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报道都是有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但是前一时期有更多有关农民工犯罪、生产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而后一时期这类报道大大减少,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子女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增多。新闻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折射了中国社会和社会认知在二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变革过程。语料中的指称和索引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十年中,农民工从“盲流”、“乡下人”、“乡巴佬”、“包袱”变为“朋友”和“兄弟”,从城市的“麻烦”转变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会的变化为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变化,对语料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从负面态度向积极态度的转变。然而,尽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身份依旧,他们仍然被标记和再现为不同于当地城市居民的“外来人”、“异乡人”,他们仍然属于地位卑微的“他们”而不能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欠薪”是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困扰农民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他们被构建和再现为无名的、无声的、边缘化的、无根的、飘忽不定的、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分析显示了语料库中五组较突出的概念隐喻,即(1)水的隐喻;(2)商业的隐喻;(3)容器的隐喻;(4)房屋的隐喻;(5)战场的隐喻。这些隐喻反映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人们对待农民工的态度和立场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他们眼中,农民工从过去给社会和城市带来许多麻烦的“无序的盲流”转变为现在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水力资源”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阻碍,他们只能是手握暂住证的城市“过客”,农民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改变,还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还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对新闻标题的抽样对比分析和抽样新闻报道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这二十年中农民工受到很多关注,然而他们通常被再现为归类的群组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则大都再现为被动和不对他者产生影响的非及物性行为。由此可见,农民工被再现为没有权力、社会地位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关爱和帮助的社会主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政府和社会应该齐心合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同时媒体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尝试建立一个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一体的互补型研究方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需要改进,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今后还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刘源[7](2008)在《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不伴随着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经济差别依然较大。我国城镇化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水平还很低,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大。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将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非农化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继我国东、西部开发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深受鼓舞。河南省是中部六省中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收入低、第一产业比重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量大。中国的经济特征在河南体现得最为突出,鉴于河南的省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理论上、技术上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特点、转移动力、正负效应、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做好了,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相似的中西部省份,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论文共由九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论,简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预测了研究成果、创新之处,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有关劳动力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重点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作了简单介绍,并对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经验进行了评述。本章还介绍了我国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介绍。第四章分析了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劳动力现状,介绍了河南社会经济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章还调研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尤其对失地农民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失地农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被动转移”的观点。本章还科学预测了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进一步做好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五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从政策环境、市场因素和农村劳动力个人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是从提出的可能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10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因素相关分析和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负相关因素,为下一步提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第六章提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指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第七章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个案研究。本文研究总结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模式:“信阳模式”、“品牌模式”和河南乡村“工业化模式”等。第八章根据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经验和启示,充分考虑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构建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指出构建模式的四大体系,提出了搞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策略中提出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境外劳务输出等措施推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因素,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合理转移;消除制度性障碍,在推动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权益;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公平;科学提倡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质量。第九章对本论文作了简短的总结。研究发现:1、尽管河南每年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大,现有农村劳动力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因此转移任务仍然很艰巨。2、河南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和居住地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多的是季节性的人口流动。身份的“转”和居住地的“移”都因诸多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3、失地农民,尤其是远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应该更受关注。4、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多以自发性转移,以血缘、地缘关系沟通转移信息。5、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6、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7、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建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平还须努力。8、中央对农业的免税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不大。9、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还存在,如土地流转制度等。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的程度正在逐渐减弱,但对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转变的影响仍然很大。本文的创新之处:1、借助新古典主义理论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理论和统计学工具,对河南省这一地方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建议,为中西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2、阐明在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对农村劳动力中的特殊成分——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引出农村劳动力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观点。4、构建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模式。

何筠[8](2007)在《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当代各国经济增长发展历程,特别是那些自然资源并不充沛的国家(地区)经济迅速起飞的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经济增长,而且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不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要由教育部门来提供,而且大量的非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也要经由培训才得以形成。我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的结构性失衡,大量的城镇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就业能力弱,文化程度低阻碍了他们重新就业,因此,从政府的职责来看,强化对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高公共就业培训的效果,是当务之急。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将公共就业培训作为选题进行研究。本论文将在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实施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就业培训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运用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供给方式、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运行效果,为政府改进公共就业培训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丰富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本文从四个部分来研究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第一部分主要是第1章公共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这一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本论文是把公共就业培训置于公共服务的框架之中来进行研究,因此西方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继而产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以纠正新公共管理的偏颇为目的的新公共服务应该是本文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公共就业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也应是本文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第2章教育培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这一章运用人力资本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就业培训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一般和重点两个层面来揭示教育培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定量测算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次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教育培训对中部六省农民收入的影响,运用定量方法重点研究受教育程度、培训时间和打工年份与农民工收入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是第3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领域和效果。这章主要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公共就业培训计划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等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归纳,通过调查数据对我国的公共就业培训在中部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的公共就业培训作出总体评价,认为我国的公共就业培训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提升人力资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培训效果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公共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尚为建立。本章是第4章、第5章、第6章研究的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包括是第4章、第5章、第6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这三章主要运用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三个核心问题即管理体制(如何管理)、供给方式(由谁出资)、运行机制(怎样出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4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这章从两个层次对城乡分割、自成体系的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运行状况进行梳理;以二元经济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我国二元公共就业培训体制的形成极其后果进行剖析;以现代组织理论对各部门管理机构的设立和运行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借鉴西方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在基层培育和鼓励中介组织参与到公共培训中来,同时对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第5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方式。这章在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进行全面的把握的基础上,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公共就业培训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外部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由此造成的个人、企业、地方政府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积极性不高问题,同时对各种就业培训供应方式进行了的比较,进而认为混合提供是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科学而又现实的选择。为此提出了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建立诱导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机制的建议。第6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运行机制。这章首先建立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图,对个环节的运行方式和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机制的9种模式和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两大类型;采用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就业培训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两大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主要运行模式进行了理论评述和实践考察,据此提出要对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模式进行改革,将生产功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最后对财政补贴制度进行了设计。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领域和视角的创新。本文将分散于政府各个管理部门的针对于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项培训计划置于公共就业服务,乃至于公共服务的框架之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尚未有人进行系统研究。同时本文在采用了管理体制、供给方式、运行机制分析框架对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把握了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的关键。(2)进行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对江西、湖南、河南、安徽等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二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我国中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同时通过定量方法研究了受教育程度、培训时间、打工年份与农民工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第一,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整体上随着打工年份的增加而递增,但当务工经验在10年以上时,平均月收入出现小幅度下降。第二,随着务工者参加培训时间的增加,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短期的培训对收入增加影响不大,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时,出现了一个跃迁,收入有大幅度提高。第三,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工收入也越高,并且接受初中教育的农民工的收入增加幅度最大。(3)观点和对策的创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以下几个观点:第一,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制度采用的是一种城乡分割、自成体系的高度集中、分工严密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户籍制度的延伸,同时也是传统科层制的体现;第二,就业培训具有俱乐部产品性质,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时又具有外部性,政府提供供应是必须的。混合供给方式效率最高,是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科学而又现实的选择。第三,在公共产品的供应制度安排中,将供给功能与生产功能分开是一种趋势,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要将生产功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把公共就业培训的制度安排从政府——受训者两者之间的关系转变为政府——独立的培训机构——受训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比如提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借鉴西方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在基层培育和鼓励中介组织参与到公共培训中来,同时对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出了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在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机制的创新中必须考虑相关利益者的行为特征和行为目标,并把重点放在协调企业和受训者个人的利益上。要将公共就业培训的生产功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在公共就业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并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财政补贴制度进行设计。(4)分析方法在新研究领域的运用。如第4章关于城乡二元的公共就业培训体制对农民培训的不利影响的研究;第5章关于企业培训动力不足的研究;尤其是第6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了一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图,清晰地描述了公共就业培训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政府的制度安排。

田富强[9](2007)在《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包括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004年陕西仍有265.81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005年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230万人,其中男性约占56%;女性占44%。2004年关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为163.42万人,农村劳动力剩余比率为55.59%。2005年关中农村剩余劳动力145万人。陕西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阻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设备引入;使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农产品商品率和农村市场对工业产品的吸纳能力。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较多,主要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增加了剩余劳动力;耕地面积减少与劳动力总量过快增长使劳动力产生了绝对剩余;城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劳动力后备资源过早投入社会加快了劳动力队伍的增长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农产值比重、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也促进了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稳健,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增加。1996-2004年间,陕西劳务输出累计2098万人次;2001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423.12万人;2004年,全省劳务输出338万人;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521.7万人,劳务输出432万人,其中向省外流动307.2万人,在省内流动214.5万人,境外就业5372人,外省来陕西就业的农村劳动力100万人。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农村劳动力流动地域广阔,西部地区和省会及地级城市较集中,地域分布由省内为主转向跨省流动为主,跨省劳务输出规模优势明显,不同地区就业收入差距较大,务工地域比较集中。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产业分布以二、三产业居多,劳务品牌优势突出,不同产业收入差距较大,行业分布地域化明显。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效应,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促进效应是:增加收入,更新观念,为输入地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稳定,推动各项改革深入进行。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效应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是:自身素质、组织形式、家庭因素、权益保障、就业压力以及子女教育。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目前最适合的模式是向现有乡镇所在的城镇和新建城镇流动,取得迁入地的常住居民身份;其次是劳动力流动到异地从事二、三产业。陕西现有层次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存在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现有流动劳动力素质在适应就业市场向技能化转变方面存在差距,亟需培训。现有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培训难以落到实处,亟需改进。现有农村流动劳动力技能素质在就业中有所提升,尚有很大提升余地。未来陕西农村初级流动劳动力减少后,其所从事的建筑、采矿及部分第三产业工人工资提升,对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影响。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农村流动劳动力养老保障体系。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由现在的粗放型转变为技能型大约需要15年时间。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就业流动与学历流动合流的趋势,表现为初次流动者普遍具有高职学历,素质提升,就业渠道通畅。未来流动模式将主要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开始流动”。现有农村流动劳动力希望子女未来流动后进入与城市同类人员类似或者稍高档次工作岗位。现有农村家庭通过努力可以支付子女未来流动前所接受的高职教育费用。陕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可以满足未来农村流动劳动力就业前的教育。有必要提前优先建设农村就业设施以应对未来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需要。陕西未来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基本可以得到满足。陕西应在做好现有农村劳动力流动服务保障的前提下,提前积极做好现有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减少、未来流动劳动力素质提升后的应对准备。首先,应整合陕西优质教育资源,普及高职教育,促进未来流动劳动力素质提升;其次,超前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流动劳动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优先建设农村就业设施;最后,率先在关中建立劳动力流动素质准入制度试点,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由粗放型向技能型转变。针对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动环境,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改善对进城劳动力管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服务,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注重实用技能培训,做好法律援助和政策服务,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决流动劳动力子女教育问题。

李文凯[10](2007)在《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次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本文分析了当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还是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初次转移。进而提出了农村劳动力“一次转移”、“二次转移”和“梯次转移”的概念,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引导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具体意义、内在动力和实现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主要途径。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亦称为农村劳动力的再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以后,由市场机制调节和政策引导,伴随职业流动、身份转换和居所迁移,向更高级别的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等)转移,成为城镇产业工人或自谋职业者的过程。引导“一次转移”后的劳动力向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发展,实现“二次转移”,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容量,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次转移”腾出新的就业空间,由此形成“输出—成长—积累—转移—输出“的梯次转移良性循环。针对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实际需要,文章最后就当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主要包括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农村现行教育体制和引导经过“一次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有序回流等等。

二、湖北开始农村劳力就业培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开始农村劳力就业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1)“三权分置”背景下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3 研究述评
    1.4 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土地
        2.1.2 三权分置
        2.1.3 土地流转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地租理论
        2.2.2 农业区位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3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
    3.1 云梦县概况
    3.2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况
    3.3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主体
    3.4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
    3.5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3.5.1 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
        3.5.2 主导产业带动土地流转
        3.5.3 合作经济带动土地流转
        3.5.4 社会资本带动土地流转
    3.6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3.6.1 收益低的流转较多,收益高的流转偏少
        3.6.2 流转给一般农户多,流转给规模经营业主少
        3.6.3 口头流转多,书面流转少
        3.6.4 短期流转多,长期流转少
        3.6.5 流转土地用于传统种植多,发展高效农业少
4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SWOT分析
    4.1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有利条件
        4.1.1 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
        4.1.2 农业发展交通条件便利
        4.1.3 农村土地确权全面完成
        4.1.4 土地流转机制健全
        4.1.5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好
        4.1.6 农业政策不断完善
    4.2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
        4.2.1 耕地自身的局限性
        (1) 耕地地块细碎化
        (2) 田埂过量存在
        (3) 土地确权存在遗留问题
        4.2.2 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不强
        (1)农户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
        (2) 土地流转收入有限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4) 土地流转推动力不强
        4.2.3 经营主体土地流转需求有限
        (1)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充分
        (2) 农业存在客观风险
        4.2.4 土地流转体系不完善
        (1) 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2) 土地流转不规范
    4.3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4.3.1 带动农村社会进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4.3.2 促进农村劳力转移,推进城镇化工业化
        4.3.3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4.3.4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4.3.5 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业科技化水平
        4.3.6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业机械化水平
        4.3.7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4.3.8 促进农业污染防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4.3.9 增加农村集体收入,不断巩固基层政权
    4.4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挑战
        4.4.1 存在盲目推动风险
        4.4.2 诱发土地垄断风险
        4.4.3 改变农地用途风险
        4.4.4 改变产业结构风险
        4.4.5 侵害农民利益风险
        4.4.6 增加农民失业风险
        4.4.7 增加社会保障压力风险
        4.4.8 影响社会稳定风险
5 完善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策略
    5.1 不断改善地块条件,促进土地高效流转
        5.1.1 巩固土地确权成果,奠定土地流转基础
        5.1.2 推动实行电子确权,促进地块高效流转
        5.1.3 改善地块基础条件,提升地块吸引力
    5.2 调动农户参与信心,扩大土地流转供给
        5.2.1 加强流转政策宣传,提升农民认识水平
        5.2.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流转顾虑
        5.2.3 保障农户农村利益,夯实土地流转基础
    5.3 改善规模经营环境,刺激土地流转需求
        5.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规模经营环境
        5.3.2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扩大耕地规模需求
        5.3.3 推动农村劳力转移,释放土地流转潜力
    5.4 推进平台机制建设,优化土地流转环境
        5.4.1 完善服务平台建设,畅通土地流转渠道
        5.4.2 严格执行规范程序,引导有序参与流转
    5.5 强化宏观政策调控,防范土地流转风险
        5.5.1 加快实施顶层规划,稳健科学推进流转
        5.5.2 完善纠纷调处机制,高效化解流转矛盾
        5.5.3 强化风险防控体系,营造安全流转环境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1 研究结论
        6.1.2 工作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附录: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娄底市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农民收入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
    2.1 居民收入的定义和构成
        2.1.1 居民收入的定义
        2.1.2 居民收入的构成
    2.2 城市化理论
    2.3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2.4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收入
    2.5 产业集群发展与农民收入
    2.6 农村合作社与农民收入
    2.7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
    2.8 公共政策与农民收入
第3章 娄底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收入现状
    3.1 娄底市农业生产情况
        3.1.1 娄底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3.1.2 娄底市农业生产的生产组织方式
    3.2 娄底市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3.2.1 娄底市农民收入状况及构成
        3.2.2 娄底市农民收入变化趋势
第4章 娄底市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善的机会
    4.1 娄底市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持续扩大的趋势
        4.1.2 城乡收入结构上的差异
        4.1.3 从财富创造角度看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4.1.4 从财富分配的角度看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4.2 娄底市农民增收的主要机会
        4.2.1 产业转移趋势下的机会
        4.2.2 城市化趋势下的机会
        4.2.3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机会
        4.2.4 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机遇
第5章 娄底市农民收入的提升对策
    5.1 从财富创造的角度看的收入增加对策
        5.1.1 提高娄底市农民工资收入的对策
        5.1.2 提高娄底市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对策
    5.2 从财富分配的角度看的农民收入增加策略
        5.2.1 提高娄底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5.2.2 提高娄底市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文献梳理
        (一)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含义
        (二)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特点和成效
        (三)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 不同地区或省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五)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结构
第二章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一) "二元经济模型"理论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三)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含义
        (二)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最终目标
    五、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原则
第三章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态——以湖北为例
    一、湖北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现状
        (一) 多元社会化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
        (二) 城乡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
        (三) 公共服务机构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四) 劳动力市场制度和运作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二、湖北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二) 城乡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自成体系
        (三) 城乡劳动力市场交易不规范
        (四) 培训的力度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四章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障碍和突破口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
        (一) 户籍制度
        (二) 城乡劳动者用工制度
        (三) 土地流转制度
        (四) 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
    二、影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客观原因
        (一) 工业化发展进程
        (二) 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 农民就业成本
        (四) 农村产业体系
        (五) 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突破口: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一) 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二) 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三) 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四) 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加快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第五章 构建湖北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选择
    一、坚持非歧视性原则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一) 湖北省现行引导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政策
        (二) 湖北省城乡户籍之间的权益差别
        (三)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统筹城乡教育培训
    五、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
    六、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实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相关理论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基本结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返乡农民工现状分析
    一、调查地背景资料
    二、叶集试验区返乡农民工的现状
    三.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章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素
    二、外部因素
    三、就业影响因素的理论阐述
第四章 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做好再就业引导工作 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市场
    二、建立健全社保体系 解决后顾之忧
    三、做好农民工前期调查,建立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长效机制
    四、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去
    五、重视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5)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1.1.1 研究的问题
        1.1.2 研究的政策背景
        1.1.3 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结构与资料
        1.4.1 研究结构
        1.4.2 研究资料
第2章 经典理论与经验借鉴
    2.1 财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理论
        2.1.1 公共财政理论
        2.1.2 劳动力转移理论
    2.2 财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2.3 研究述评
    2.3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2.3.1 日本的经验
        2.3.2 美国的经验
        2.3.3 韩国的经验
        2.3.4 巴西的经验
        2.3.5 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
        2.3.6 经验的启示
第3章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框架
    3.1 财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念界定
        3.1.1 财政的概念界定
        3.1.2 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
    3.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现机理
        3.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化博弈分析
        3.2.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现机理
    3.3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范围与方式
        3.3.1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范围
        3.3.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3.4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
        3.4.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3.4.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绩效评价内容
        3.4.3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绩效评价原则
        3.4.4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绩效评价方法
        3.4.5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章 中国财政支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绩效分析
    4.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征
        4.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财政支持的现状
        4.1.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财政支持的特征
    4.2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绩效
        4.2.1 因子分析方法
        4.2.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4.2.3 因子分析过程
        4.2.4 研究小结
    4.3 中国财政支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3.1 变量的选择与相应的数据来源
        4.3.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方法
        4.3.3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4.3.4 研究小结
第5章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分析
    5.1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问题
        5.1.2 财政补助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
        5.1.3 财政支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
        5.1.4 财政支持提供廉租住房保障的问题
        5.1.5 财政支持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问题
    5.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
        5.2.1 财政支持转移的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5.2.2 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5.2.3 财政支持的转移培训资金使用不合理
        5.2.4 农民工收入较低参加社保的积极性不高
        5.2.5 财政支持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缺口巨大
    5.3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影响
        5.3.1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5.3.2 对城市产业的影响
        5.3.3 对城乡统筹的影响
第6章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6.1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本思路
        6.1.1 发挥公共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功能
        6.1.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改革
        6.1.3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6.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设计依据
        6.2.1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设计原则
        6.2.2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设计依据
    6.3 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第7章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建设
    7.1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建设的思路
        7.1.1 建立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模型
        7.1.2 通过模型分析财政和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性
        7.1.3 分析财政支持劳动力转移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7.2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建设的依据
        7.2.1 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转移相关经典模型分析
        7.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均衡模型
        7.2.3 基于剩余劳动力供求平衡的财政支持作用分析
    7.3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建设
        7.3.1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建设
        7.3.2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机制建设
        7.3.3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激励机制建设
        7.3.4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机制建设
第8章 中国财政支持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8.1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8.1.1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目标定位
        8.1.2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8.2 中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框架体系
        8.2.1 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预算体制创新
        8.2.2 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8.2.3 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政策内容创新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
        9.2.2 加快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9.2.3 加速财政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
        9.2.4 促进财政支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9.2.5 加快财政支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
        9.2.6 重视财政支持实现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
        9.2.7 加快财政支持建立全国组织协调工作机制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6)《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The Migrant Worker
        1.2.1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Migrant Worker
        1.2.2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Workers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1.5 Summar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The Studies on Migrant Workers
    2.3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3.1 Discourse,Society,Critical and Ideology
        2.3.2 Analyzing News as Discourse
        2.3.3 The Methodological Profile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2.3.4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2.4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5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5.1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2.5.2 Regained Missing Links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Introduction
    3.2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3.2.1 Van Dijk'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3.2.2 Lakoffian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3.2.3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2.4 Van Leeuwen's Analytical Tools: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ction in Discourse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 Daily
    3.4 Data
        3.4.1 The People's Daily
        3.4.2 Data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Diachronic Analysis of News abou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Daily
    4.1 Introduction
    4.2 Textual Macro Level Analysis
        4.2.1 Genres
        4.2.2 Topics
    4.3 Textual Micro Level Analysis
        4.3.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Migrant Worker
        4.3.2 US-group and THEM-group
        4.3.3 Concordance Analysis and Collocation Analysi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People's Daily(1987-2007)
    5.1 Introduction
    5.2 Metaphor,Thought and Ideology
    5.3 Charteris-Black's Critical Metaphor Approach
    5.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5.5 Summary
Chapter Six Actor Description
    6.1 Introduction
    6.2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Headlines(1987-2007)
        6.2.1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6.2.2 Nomin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6.2.3 Activation and Passivation
    6.3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Action in the Sample Texts
        6.3.1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6.3.2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6.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Introduction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7.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7.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otes
Bibliography
Appendices

(7)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4.1 劳动力
        1.4.2 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
        1.4.3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1.4.4 农村劳动力转移
    1.5 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与局限性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1.6 小结
2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2.1.1 “推力—拉力”理论
        2.1.2 刘易斯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3 拉尼斯—费景汉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4 乔根森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5 托达罗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6 其他有影响的理论
        2.1.7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
    2.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2.2.1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综述
        2.2.2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评述
    2.3 小结
3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3.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3.1.1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与新特点
        3.1.2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1.3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1.4 德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 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与经验
        3.2.1 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2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3 拉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3.3 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借鉴和启示的综合评述
    3.4 国内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4.1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3.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4.3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4.4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3.4.5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存在问题
        3.4.6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经验借鉴
        3.4.7 地方实践模式
    3.5 小结
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河南省社会经济状况
    4.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4.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阶段
        4.2.2 河南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分析
        4.2.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及分布
        4.2.4 河南省农民收入分析
    4.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4.3.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4.3.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特点
        4.3.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层次特点
        4.3.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与性别特点
        4.3.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特点
    4.4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及预测
        4.4.1 估算方法的选择
        4.4.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结果
    4.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分析
        4.5.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情况
        4.5.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4.6 被动转移的特殊群体――河南省失地农民现状调查
        4.6.1 失地农民问题不容忽视
        4.6.2 河南省失地农民状况调查
    4.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7.1 河南省城(镇)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4.7.2 河南省工业化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还不发达
        4.7.3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难度加大
        4.7.4 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令人忧虑
        4.7.5 农村转移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培训率低、就业能力差
        4.7.6 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
        4.7.7 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很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现
    4.8 小结
5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5.1.1 政策性因素
        5.1.2 市场性因素
        5.1.3 个人禀赋因素
        5.1.4 管理性因素
        5.1.5 技术因素
    5.2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量分析
        5.2.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3 小结
6 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互作用
    6.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6.4 做好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6.4.1 劳动力转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6.4.2 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6.5 小结
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
    7.1 信阳模式
        7.1.1 信阳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7.1.2 信阳经验
        7.1.3 信阳固始模式实例分析
    7.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品牌模式”
        7.2.1 “林州建筑”品牌模式
        7.2.2 “长垣厨师”品牌模式
    7.3 “农村工业化”模式
    7.4 小结
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构建、策略和建议
    8.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构建
        8.1.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说明
    8.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
        8.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动策略
        8.2.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策略
    8.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8.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8.3.2 消除制度性障碍,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通道
        8.3.3 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8.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权益
        8.3.5 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
        8.3.6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8.3.7 优生优育,科学控制人口增长量
    8.4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失地农民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主要内容和思路
    3. 研究特色和创新
第1章 公共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
    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1.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1.2 新公共管理理论述评
    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1.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1.2.2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区别
    1.3 人力资本理论
        1.3.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1.3.2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及其评析
        1.3.3 明塞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1.3.4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1.4.1 罗默模型及评析
        1.4.2 卢卡斯模型及评析
第2章 教育培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
    2.1 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2.1.1 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
        2.1.2 中部六省主要经济指标测算
        2.1.3 各生产要素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贡献
        2.1.4 人力资本在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中的效应
    2.2 教育培训对中部六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2.2.1 中部六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文化素质状况
        2.2.2 教育培训对中部农民工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2.3 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劳动用工与教育培训对接状况分析
        2.3.1 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特点
        2.3.2 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第3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领域和效果
    3.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领域
        3.1.1 城镇职工的就业培训
        3.1.2 农村劳动力培训
    3.2 公共就业培训的实地调查分析:以农民工培训为例
        3.2.1 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3.2.2 农民工的培训情况
        3.2.3 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因素分析
    3.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总体评价
        3.3.1 公共就业培训完善了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3.2 公共就业培训探索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多种模式
        3.3.3 公共就业培训提升了我国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本
        3.3.4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第4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完善
    4.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运行状况:城乡分割、自成体系
        4.1.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分工与协调情况
        4.1.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各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
    4.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的理论评述
        4.2.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制度是一种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
        4.2.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是一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体制
    4.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完善的思路
第5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现状和选择
    5.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
        5.1.1 我国城镇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
        5.1.2 我国农村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
        5.1.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
        5.1.4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存在的问题
    5.2 政府在就业培训供给中的责任
        5.2.1 就业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5.2.2 就业培训的外部性
        5.2.3 外部性下的企业培训行为
        5.2.4 公共就业培训经费供给中的各级的政府分工
    5.3 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效率比较
        5.3.1 公共供给的效率分析
        5.3.2 混合供给的效率分析
    5.4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选择及政策建议
        5.4.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选择
        5.4.2 完善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的政策建议
第6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6.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运行状态和模式
        6.1.1 政府—培训机构之间的运行状态分析
        6.1.2 政府—受训者—培训机构之间的运行状态分析
        6.1.3 政府—企业之间的运行方式:政府向企业购买培训成果
        6.1.4 培训机构—人才中介—企业之间的运行状态
        6.1.5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运行模式
    6.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模式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6.2.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模式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区别
        6.2.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市场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6.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主要运行模式的理论分析
        6.3.1 招标—直接补助机构模式的理论分析
        6.3.2 招标或认定—培训券模式的理论分析
        6.3.3 订单培训的理论分析
    6.4 公共就业培训主要运行模式的实践考察
        6.4.1 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培训的运行模式及借鉴
        6.4.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基本运行模式的实践评价
    6.5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机制的创新与经费补贴制度设计
        6.5.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6.5.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经费补贴制度设计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____省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的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
        2.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标准
        2.1.4 劳动力流动
        2.1.5 农民工
    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基本理论
        2.2.1 劳动力流动模式
        2.2.2 人口移动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帕雷托最优理论
第三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流向
    3.1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分析
        3.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
        3.1.2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
        3.1.3 关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
    3.2 陕西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3.3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分析
        3.3.1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机制
        3.3.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3.4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变迁
    3.5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分析
        3.5.1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
        3.5.2 关中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
    3.6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向分析
        3.6.1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地域分布
        3.6.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产业分布
第四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效应
    4.1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促进效应
        4.1.1 帮助劳动力增加收入更新观念
        4.1.2 为输入地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4.1.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1.4 有利于推动各项改革深入进行
    4.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效应
        4.2.1 引起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
        4.2.2 对农业及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第五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因素
        5.1.1 自身素质
        5.1.2 组织形式
        5.1.3 家庭因素
    5.2 外部因素
        5.2.1 权益保障
        5.2.2 就业压力
        5.2.3 子女教育
第六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
    6.1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借鉴
        6.1.1 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借鉴
        6.1.2 国内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借鉴
    6.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构建
        6.2.1 陕西现有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分析
        6.2.2 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
        6.2.3 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构建
第七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建议
    7.1 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
        7.1.1 加强制度建设
        7.1.2 改善管理体制
    7.2 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7.2.1 维护务工人员权益
        7.2.2 注重实用技能培训
        7.2.3 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次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4 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概念
    2.2 国外典型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概述
第三章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3.1 湖南的自然和农村经济情况
    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及规模越来越大
    3.3 劳动力转移者的素质结构得到逐步改善
    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
    3.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第四章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城乡二元体制阻隔了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4.2 职业教育的不足——"民工荒"凸显"就业断层"
    4.3 工业转型期需求存在不定性导致培训缺位
    4.4 转移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仍然不高
    4.5 各种因素对农民转移进城劳务产生"挤出效应"
    4.6 转移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4.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
    4.8 政府管理与服务滞后
    4.9 剩余劳动转移亟需提升转移形态
第五章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次转移的内在动力和主要途径
    5.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次转移"与"二次转移"
    5.2 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次转移"的内在动力
    5.3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已经具备的有利的环境
    5.4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 加快湖南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政策建议
    6.1 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6.2 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6.3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6.4 改革农村现行教育体制
    6.5 引导"一次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回流
    6.6 加快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重要保证
    6.7 推动劳动力转移的有序化和组织化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湖北开始农村劳力就业培训(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权分置”背景下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D]. 董世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娄底市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周晓明. 湖南大学, 2012(03)
  • [3]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以湖北省为例[D]. 夏志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8)
  • [4]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实验区为例[D]. 王国亮. 安徽大学, 2011(04)
  • [5]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支持研究[D]. 陈伙林. 西南大学, 2011(09)
  • [6]《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 唐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7]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刘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8]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研究[D]. 何筠. 南昌大学, 2007(06)
  • [9]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D]. 田富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10]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次转移”问题研究[D]. 李文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湖北启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