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名成年男性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调查

606名成年男性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调查

一、606名成年男性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邵丽晶[1](2021)在《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2.了解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对性侵犯的认知状况和预防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3.对今后开展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的预防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ZJ、JX、GX、HB、HN、SC、GZ和XJ八个省份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各抽取1-3所初中和1-3所高中作为项目研究现场,抽取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儿童性侵犯调查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其对性侵犯的认知状况、预防行为状况和性侵犯发生现状等。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性侵犯发生现状:本研究共调查了农村留守初中生3478人,农村留守高中生2337人。农村留守中学生中性侵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4.9%,其中农村留守初中生中性侵犯事件的发生率为10.8%,农村留守高中生中性侵犯事件的发生率为21.0%。(2)性侵犯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初中生中,女生(OR=0.709)、非独生子女(OR=0.734)是性侵犯认知状况的保护因素,由母亲看护是初中生性侵犯认知状况的危险因素(OR=1.406)。高中生中,双亲均外出务工是性侵犯认知状况的危险因素(OR=1.449),与看护人关系一般/差是性侵犯认知状况的保护因素(OR=0.778)。(3)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初中生中,性别为女(OR=0.514)和非独生子女(OR=0.752)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保护因素,双亲均外出务工(OR=1.341)、看护人为母亲(OR=1.324)和与看护人关系一般/差(OR=1.879)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危险因素。高中生中,性别为女(OR=0.402)、看护人为祖辈(OR=0.696)和其他(OR=0.666)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保护因素,双亲均外出务工(OR=1.449)和看护人与孩子的关系一般/差(OR=1.532)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危险因素。(4)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农村留守初中生中性侵犯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看护人与孩子的关系一般/差(OR=1.716),保护因素为性别为女(OR=0.629)、非独生子女(OR=0.494)、生活在直系家庭(OR=0.626)以及性侵犯预防行为水平高(OR=0.269)。在农村留守高中生中,女生(OR=0.589)和性侵犯预防行为水平高(OR=0.324)是性侵犯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留守中学生中性侵犯发生率较高,中学生的性别、预防行为水平、与看护人的关系和家庭结构都与性侵犯发生率显着相关。今后要在农村地区适时地开展学校性教育课程,增加学生们的性知识和预防行为水平,尤其要重视男生和高中生的性教育,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农村地区留守中学生的看护人要注意加强对孩子人身安全的关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陈晨[2](2020)在《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文中研究指明儿童遭受虐待已为全球普遍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国际儿童保护的焦点领域。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操纵权者,做出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的伤害行为。近年来儿童虐待研究逐渐增多,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少而薄弱,表现在:(1)从研究取向着眼,以往研究多采用变量-中心的方法探讨儿童虐待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少有研究采用个体-中心的视角探讨儿童虐待的个体差异;(2)从研究设计看,以往研究多采用横断研究设计,难以发现虐待发展轨迹及其与其他变量潜在的因果关系;(3)研究对象选择,以往研究多以青少年或大学生为被试,鲜有实证研究涉及早期儿童。故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以早期儿童为被试、结合“个体-中心”与“变量-中心”视角、用纵向潜变量因果分析模型探讨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及教育干预可能。本研究基于个体-中心和变量-中心结合的方法论立场和群组序列设计,展开四个子研究。研究一、二、三以521名3-7岁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进行一年的纵向追踪,分别探讨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和短期发展轨迹、动态关联因素、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联;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儿童虐待筛查量表、儿童行为核查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工具收集数据,且所有数据均由家长报告。研究四以93名3-7岁儿童为被试,纵向追踪6个月,使用生化质谱技术探讨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内在机制,行为数据由家长报告;在征得家长同意后由专业人员采集幼儿头发样本,采用Qtrap5500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检测头发样本中的皮质醇浓度。所有数据用SPSS、Mplus、R等软件管理、分析,并以潜在增长模型、混合增长模型、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结构分析。具体结果如下:研究一: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轨迹,结果发现:(1)轻度躯体虐待、重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儿童虐待整体的发生率分别为27.4%,3.1%,39.2%,20.7%和24.0%;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的静态风险因素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性别、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年龄、家庭收入低等均为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的静态风险因素。(2)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其各亚型的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儿童虐待整体及其各亚型的发展轨迹均包含两个发展亚组:持续未受虐组和持续受虐组。儿童虐待整体、轻度躯体持续受虐组是先降低后升高。情感持续受虐组是逐渐升高。忽视的发展轨迹具有同质性:随时间增长而降低。上述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的发生具有自身特点,这可能与儿童观、养育儿童的理念与策略有关。同时,儿童虐待的静态关联因素具有文化共通性。此外,早期儿童情感虐待随时间逐渐增长,早期儿童忽视现象随时间逐渐降低,表明发展轨迹具有线性趋势;而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和轻度躯体虐待随时间先降低后增长,并与发展生活事件变化有复杂关系,表明发展轨迹具有非线性动态多因交互趋势。研究二: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动态关联因素,结果发现:(1)儿童虐待整体的发展轨迹受儿童性别、独生身份、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家庭收入等影响;但这些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影响存在组别差异。儿童虐待发展亚组的划分受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群组的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独生身份、家庭经济收入、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加入协变量后,家庭经济收入和群组对发展亚组的划分存在影响;独生身份对持续未受虐组轨迹有影响,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2)轻度躯体虐待发展亚组的划分受性别和群组的影响;性别、独生身份、家庭收入、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加入协变量后,性别对发展亚组划分的影响不再显着;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持续未受虐组轨迹有影响,性别、独生身份、家庭经济收入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3)情感虐待发展亚组的划分受性别、独生身份、家庭经济收入和群组的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加入协变量后,性别、独生身份等均不再对发展亚组存在影响;性别、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未受虐组轨迹有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4)忽视的发展轨迹不受儿童性别、独生身份等因素的影响。但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可影响单次测量的忽视。上述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关联因素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受虐与未虐组别划分的动态关联因素、受虐与未虐组内发展的动态关联因素均受虐待类型、时间(年龄)的影响。同时,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关系的探究可能为儿童虐待的代际传递现象提供解释的可能。研究三: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关系,结果发现:(1)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并不能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但这一关系受性别的调节。男生群体中问题行为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同时,早期儿童虐待整体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此外,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可显着正向预测临近时间点的外化问题,且这一关系受性别的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早期儿童虐待整体显着正向预测临近时间点的外化问题,但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另外,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可显着负向预测跨时间点的外化问题,且这一关系受性别的调节作用。(2)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且性别在这一关系中不起调节作用。同时,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可显着正向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且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可显着正向预测内化问题;女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此外,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外化问题,外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且性别并不调节这一关系。(3)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但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问题行为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而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同时,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但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而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却不存在。此外,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外化问题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并未得到验证。(4)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但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同时,早期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但性别在二者间起调节作用。此外,早期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外化问题,外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但这一关系受性别调节。男生群体中,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外化问题;但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不存在。(5)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忽视可显着预测跨时间问题行为,但问题行为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且性别可调节这一关系。男生群体中,问题行为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但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同时,早期儿童忽视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但性别调节这一关系。此外,早期儿童忽视可显着预测外化问题,外化问题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且这一关系受时间和性别的调节。上述结果表明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等效性和多重性。也就是说,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虽然反映不同的亲子交往不当行为或模型,但它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具有同一性的;同时,同一种早期儿童虐待亚型虽反映相似的亲子交往不当行为或模型,但对不同儿童或同一儿童的不同时期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是具有差异性的。研究四: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内在机制:皮质醇的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虐待类型与皮质醇浓度有关。遭受儿童虐待整体、轻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的儿童皮质醇浓度低于未遭受虐待的个体;遭受忽视的儿童皮质醇浓度高于未遭受忽视的儿童。(2)早期儿童虐待、问题行为与皮质醇浓度的关系受虐待类型、问题行为类型的影响。遭受虐待整体的儿童,虐待整体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也无法显着预测虐待整体;但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问题行为。同时,内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外化问题。但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3)遭受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的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也无法显着预测轻度躯体虐待;但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同时,内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此外,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临近时间点皮质醇浓度;外化问题可显着正向预测跨时间点皮质醇浓度。但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4)遭受早期儿童情感虐待的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也无法显着预测情感虐待;但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问题行为。同时,内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但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5)遭受早期儿童忽视的儿童,忽视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但皮质醇浓度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忽视。同时,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但头发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上述结果表明早期儿童虐待整体、轻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可能钝化生理应激系统的反应;而早期儿童忽视则提升生理应激系统反应的活性。同时,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可能起到儿童虐待的预警作用。同时,儿童虐待对生理应激系统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慢性的过程,皮质醇的预警作用及中介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综合而言,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其各亚型在施测群体并不罕见,且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的发展轨迹异质、复杂、多变;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发展轨迹的关联因素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与问题行为可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皮质醇可能具有早期儿童虐待预警作用,但潜在机制与模型仍需验证。这提示我们:(1)儿童虐待存在低龄现象,儿童防虐保护工作越早越好,并深入家庭关注不同的儿童虐待亚型,形成针对性的干预方案。(2)儿童保护工作中不仅要考虑性别等人口学变量,还要考虑到虐待亚型、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等,在社区、家庭防虐中重视家庭治疗、社区精神卫生三级防御的联动;同时关注高风险人群。(3)生活事件影响儿童虐待的发生发展。儿童保护工作中要关注社会过渡性事件的干预与化解,在不稳定的环境变化中给予稳定的支持。(4)儿童虐待是综合性家庭、社会、教育问题,也是群体动力性、发展性、成长性精神卫生问题,其生理应激性与免疫系统、身心交互系统关系,值得更精确化的深度探讨。(5)横纵交错,构建儿童保护的多维度完备体系和长效追踪预防干预机制。

李雪鹏[3](2020)在《大学生早期应激与成年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早期应激是一个备受世界关注的公众健康与社会问题,全球每年大约有60.8%的儿童与青少年经历或目睹过创伤性事件,有大量研究发现它是心理发展中多种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来系统地探讨早期应激对个体成年后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持续性影响。首先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心理咨询深度会谈进行质性研究。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来对早期应激的跨时间稳定性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保护性因素进行量化研究。预研究通过35例心理咨询深度会谈,一是总结发现了早期应激暴露组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痛苦感更强,累计心理咨询时长更长,能够对个体产生跨时间稳定性影响;二是分析发现早期应激暴露组多存在对自己的稳定负性评价,且这种认知具有自动化激活特性,推测早期应激可能通过负性认知的积累形成稳定的负性人格特质,从而对个体产生影响;三是在对个案的干预和支持中发现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是咨询干预中起作用的重要因素。研究一探讨早期应激、成年创伤与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的相对作用。创伤事件往往因其突发性或极端性而诱发一系列创伤症状,日常社会生活中负性压力事件的累积可能会使个体产生超负荷的压力体验,因此,应当在考察早期应激对个体当前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的研究中,区分出成年创伤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以632名被试为样本,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同时为控制焦虑和抑郁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程度减少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平行分析。结果发现单独考察对抑郁的影响时只有成年创伤的解释率显着。控制了抑郁水平后,成年创伤以及早期应激中的虐待忽视和其他因子对焦虑的解释率均显着。负性生活事件对焦虑和抑郁的解释率均不显着。研究二检验童年创伤是否可以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和抑郁易感性人格的链式中介作用显着预测个体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以616名被试为样本,进行中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三条路径中,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中介效应显着。童年创伤可以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显着预测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童年创伤也可以通过抑郁易感性人格显着预测焦虑抑郁症状水平,且童年创伤可以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和抑郁易感性人格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研究三检验童年创伤对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是否显着,研究对象同研究二。进行的调节效应分析中发现了情绪调节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显着。从社会支持的影响来看,高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焦虑抑郁水平较低,低儿童期创伤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越低,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分越高,伴随着儿童期创伤的增高,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有减小的趋势。从情绪调节的影响来看,高情绪调节能力的大学生焦虑抑郁水平较低,情绪调节能力越高,个体当前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随着儿童期创伤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会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早期应激对个体成年后心理健康水平的跨时间稳定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个体负性本质化与抑郁易感性人格的链式中介作用介导的,并且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能够调节早期应激到当前焦虑抑郁症状水平间的关系。

何培[4](2019)在《父母性教育素养和儿童性教育项目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几年连续有关于儿童性侵犯的事件被报道出来,受到性侵犯的儿童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大众对于儿童性安全教育话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同时关于儿童性侵犯和儿童性安全教育的资料和研究也在不断增加中,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投身到儿童性安全教育的庞大队伍中去。根据以往学者的调查研究,儿童在遭受性侵犯时,往往不懂或不敢反抗,而在事后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遭受到性侵犯伤害的儿童及其家庭大多会选择默默承受,而性侵犯事件不仅会给受害儿童的身体及心理带来莫大的伤害,使其产生做噩梦、呕吐、自杀等行为,形成恐惧、暴躁、自闭等负面情绪,其对受害儿童的影响还可能持续到成年期,甚至伴随受害者的一生,从而给一个家庭的健全发展带来威胁,增加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与国外成熟的儿童性安全教育体系比较,国内儿童性安全教育起步较晚且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制约,显得较为落后,同时鉴于当前儿童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儿童更需要在青春期前接受全面专业的性教育。本文主要包含研究1调查研究和研究2干预实验研究两个子研究项目。研究1分析考察父母性教育素养与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2将成都X机构作为研究基地,通过干预实验研究的方法,检验儿童性教育项目在培养和提高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中的作用,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儿童性教育的新途径,也可以为有相关需求的家长、个人和社会组织提供一些参考。研究1发现,父母性教育素养与儿童的性自我保护能力呈正相关,即父母性教育素养越高,儿童的性自我保护能力越强;父母性教育素养的能力越低,儿童性自我保护的能力越弱。且父母所处的文化水平及所从事的职业对儿童的性自我保护能力有重要的影响;研究2结果表明,有了社会工作的参与,儿童对于预防性侵犯的知识有所增加,其在改善儿童对于性侵犯的认识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儿童树立起一定的预防性侵犯的意识。儿童关于预防性侵犯的技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会了一些预防和应对性侵犯的方法技巧。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父母性教育还是社会工作机构介入,两者均在儿童性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工作的参与除了可以直接作用于提高儿童预防性伤害的相关常识及性自我保卫的能力,同时社会工作还可以设计旨在提高父母性教育素养能力的方案来介入儿童性安全教育,进而提高儿童性自我保卫能力。

徐琳[5](2019)在《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庭功能、家长性别角色态度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6岁的儿童正处于性意识发展关键期和性好奇萌动的年龄阶段,当他们开始接触周围环境并且逐步进行性认知建构的过程中,家长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性别认知和性自我保护能力。所谓的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是经过成人向儿童介绍关于符合儿童性生理、性心理和性的基本特征等的性安全教育,使儿童正确和全面认识自身存在的性特征,并且在与外界接触时知道基本性自我保护知识和技巧,如何加强自身性自我防范能力和性自我救助技能。本研究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性别角色态度问卷》和《儿童性自我保护问卷》对526名3-7岁幼儿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家庭场域出发,以家庭功能执行状况和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现状为切入点,来探究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及三者间所存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家庭场域中家庭功能的执行与家长性别角色态度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促进家庭性安全教育的完善,提高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水平。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总体水平仍需提高,且在不同的背景因素下存在显着差异。2.儿童家庭功能总体执行状况仍需改进。从家庭功能七个维度来看,儿童家庭功能中执行最好的是问题解决功能,其次是总功能、沟通、行为控制、角色、情感介入,在情感反应功能执行状况最差。儿童家庭功能在不同的背景因素下存在显着差异。3.儿童家长性别角色态度总体仍需提高,儿童家长性别角色态度总体仍需提高,且在不同的背景因素下存在显着差异。4.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庭功能、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均呈显着负相关;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维度与家长性别角色态度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但沟通维度、角色维度、情感反应维度、行为控制维度与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呈正向显着相关。5.家庭功能、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均可以预测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家庭功能中沟通维度、情感介入维度、行为控制维度、总功能维度均可以有效的负向预测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可以有效的正向预测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家庭功能中沟通维度、问题解决维度、行为控制维度均可以有效的正向预测家长性别角色态度。6.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在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庭功能间起中介作用。家长性别角色态度通过改变家庭功能中的行为控制维度、沟通维度,从而影响家庭功能与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间的关系。

张彤[6](2019)在《罪犯狱内暴力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法规,如《刑法修正案(八)》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规的修改,使得我国现阶段监狱内的在押犯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监狱内的死缓和重刑犯在减刑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且减刑后的最低年限也升至25年。同时,余刑较短的罪犯也交由监狱来进行看管。这就使得监狱内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且在押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由于短刑犯具有难看管、不服从管教等特点,且狱内罪犯有较大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这就会增加狱内罪犯发生暴力行为或直接身体冲突的风险。这无疑就给监狱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挑战,使得监狱需要加强对罪犯的看管以及对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以防发生一些危险事件。因此,对狱内罪犯危险性进行预测也就提上了需求。危险性评估工具除了要对个体的危险性高低进行预测,还要能够帮助个体矫治方案的制定。目前关于暴力风险评估的工具发展至今,有一些信效度比较高的预测工具,如HCR-20、VRS等。但是目前我国国内已有的工具多是引进和修订的国外测评工具,虽然也有不少国内学者自己编制的测评工具,但主要针对罪犯监狱内暴力风险的工具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专门针对罪犯在监狱内的暴力风险进行测评量表的编制。前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以及后期对罪犯进行访谈,总结出了本研究量表中所包含的因素,主要是静态因素、动态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初测量表共有177道题项,初测的有效问卷为248份。通过对每个分量表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的量表,共包含7个分量表,即静态因素分量表、保护性因素分量表和动态风险因素下的5个分量表(社会认知与应对方式、情绪特征、人格与气质特征、家庭环境、监狱不适应性5个分量表),共124个题项。并且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先对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拟合度较好。然后又对初测248名被试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分为4类时效果最好。1类为高风险组(极端组),基本在每个因子上都处于高水平;2类则归为反应性攻击,是以焦虑、愤怒和精神病态为核心特质,同时还有着相当水平的应对方式攻击、专制型教养方式、敌意归因偏差、犯罪态度,以及高感觉寻求;3类为攻击不明显组,基本在各个因子上都处于低水平;4类则归为主动性攻击,是以自恋为核心特质,同时也有着相当水平的低自我控制、犯罪态度、冷酷无情和高感觉寻求。由于聚类分析中,反应性攻击包含了犯罪态度和高感觉寻求因子,因此又对反应性攻击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拟合度较好。在正式施测阶段,将此自编量表与《中国修订版攻击问卷(BWAQ)》、《主动性反应性攻击问卷(RPQ)》同时施测。选取了5所不同地区监狱的服刑人员,有效问卷为1041份,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自编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并且6个分量表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以《中国修订版攻击问卷(BWAQ)》、《主动性反应性共计问卷(RPQ)》作为校标问卷,结果显示各分量表与BWAQ总分均呈显着相关,自编量表中的主动性与反应性各因子分别与RPQ中的主动性攻击与反应性攻击总分显着相关。同样对正式施测的被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初次的聚类分析基本相同,表明本研究的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的区分具有良好的效度。最后,对各分量表进行增益效度分析,发现每个分量表在控制了其他量表后,都会对攻击行为有额外的影响。这些都表明,《主动性与反应性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李妍[7](2017)在《湖北省两地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态度的基本情况和性侵犯的发生情况;探讨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生活社交情况等对农村中学生性侵犯认知和发生的影响,为农村地区儿童及中学生预防和控制性侵犯发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北省汉川市和十堰市郧西县农村地区各随机抽取2个初中、1个高中,按年级分层,7~12年级各3个班级,整群抽取班级内300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村学龄儿童预防性侵犯现况调查问卷》调查中学生侵犯相关知识、态度的基本情况、对性侵犯危险行为的认识情况、性侵犯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等;现场调查采用集体自填问卷法;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t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性侵犯认知情况:总分为12分,汉川农村中学生性侵犯认知得分为(9.07±2.012)分,高于郧西农村中学生的得分(8.35±2.110),且两地农村中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7,P<0.001)。单因素结果显示,知识得分高的保护因素为性别女,非独生、年龄大、看护人学历为初中及以下是危险因素。2、预防性侵犯态度情况:总分为15分,两地农村中学生预防性侵犯态度得分分别为汉川(12.22±2.162)分、郧西(12.79±2.116)分,两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175,P=0.185)。单因素结果显示,态度得分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住校情况、看护人教育方式。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小、住校是预防性侵犯态度得分高的保护因素。3、性侵犯发生情况:两地农村中学生性侵犯总发生率为18.6%,其中接触性侵犯发生率是5.2%,非接触性侵犯的发生率为17.7%。汉川地区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率为18.6%,女生的发生率14.7%低于男生的发生率21.9%,且有显着差异(p<0.001),留守儿童的性侵犯发生率19.9%,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发生率16.3%;郧西地区中学生的性侵犯发生率是19.7%,女生的发生率13.6%低于男生的发生率25.7%,且有显着差异(p<0.001),留守儿童的性侵犯发生率20.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发生率16.7%。4、性侵犯发生的影响因素: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的保护因素为儿童性别为女、年龄小、住校、与看护人关系好和一般;危险因素为性侵犯认知得分高。结论:农村中学生有关性侵犯的知识水平掌握程度一般,农村留守儿童有关性侵犯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中学生预防性侵犯态度处于一般水平,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有关性侵犯态度的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学生的性知识和防护性侵犯危害行为的教育。农村儿童性侵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应该针对性侵犯发生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马金凤[8](2015)在《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儿童作为社会脆弱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遭受忽视、虐待及家庭功能失灵等状况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期的不良经历,不仅会造成儿童即时显现的躯体和精神创伤,长期危害更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儿童总数亦居世界之首。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业人口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思想的影响、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些都使得我国儿童期不良经历(ACEs)问题更为严峻而复杂。本课题结合美国CDC推荐的ACEs量表,结合我国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际情况,研制适合的筛查量表。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大学生ACEs的发生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探讨各种ACEs对成年后不同的健康结局,即成年后心理状况和健康风险行为或状况的影响、关联强度,通过对各种ACEs对成年后不同健康结局,即成年后心理状况和健康风险行为或状况发生的单独或累积效应进行客观评价。方法:1)本研究以学校所处区域、民族分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所院校,对6800名学生采用中文版ACEs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2)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既往ACEs发生状况及成年后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条目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ACEs量表每个条目的区分度都较高,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开来。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中文版ACEs量表及十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均在0.700以上;重测后两次相关系数在0.812~0.914之间。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ACEs相关的筛查。2)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率为68.8%;十种不同ACEs的发生率在6.7%~33.9%之间波动,最高者为“家中有物质滥用者”,最低者为“家人中有犯罪者”的发生率为6.7%。各种ACE共存现象普遍存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其他变量的影响后,女性出现ACE的风险是男性的0.654(0.578~0.740)倍。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大小也会影响到ACE综合状况的发生。出生时,母亲年龄2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384(0.268~0.551)倍,出生时,母亲年龄3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415(0.280~0.616)倍,出生时,母亲年龄≥4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497(0.312~0.792)倍。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大学生,其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777(0.665~0.909)倍;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大学生,其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772(0.640~0.932)倍。家庭人口数为3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87(0.359~0.661)倍,家庭人口数为4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62(0.342~0.624)倍;家庭人口数为≥5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75(0.350~0.646)倍。自评心理健康状况为比较差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性是自述极佳者的2.249(1.655~3.623)倍。3)我区在校本科生5607人,偏瘦者占16.6%,超重及肥胖者655人,占11.8%;24.6%的受试者自述从不或几乎不锻炼;我区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率为22.9%;过去吸烟的检出率为18.5%;现在吸烟的检出率为16.2%;13.44%的受试者自称喝醉过至少一次,6.7%的受试者“因醉酒而摔伤或出过其他事故”,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酒鬼;3.8%的受试者自述使用过毒品,3.4%的受试者觉得自己已经对大麻、摇头丸等药品上瘾,3.7%的受试者自述尝试过注射毒;14.9%的受试者自述18岁前有过性行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ACEs评分与不锻炼、吸烟、醉酒频发状况、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多性伴等健康风险行为(状况)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4)心理状况异常检出率为38.7%;近期抑郁的发生率为32.4%,长期抑郁的发生率为9.9%;焦虑的发生率为21.5%;14.4%的受试者自称有过自杀念头;4.7%的受试者自述“曾因为自杀所致的伤害或中毒而就医过”。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随着ACEs评分的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异常、近期抑郁、长期抑郁、焦虑等的风险也逐渐增加,调整后的OR值在1.22~163.91之间波动。结论:1)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ACEs相关的筛查。2)我区大学生ACEs发生率较高,且存在人口学差异:其中男性、少数民族、出生时母亲年龄偏低、农村籍大学生、单亲家庭的大学生ACEs发生率高。3)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ACEs评分与不锻炼、吸烟、醉酒频发状况、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多性伴等健康风险行为(状况)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4)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随着ACEs评分的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异常、抑郁、焦虑、自杀状况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陈晶琦,徐韬,宫丽敏,王惠珊,焦富勇,潘建平,黄晓燕,刘文利[9](2014)在《中国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性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测量工具: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也有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儿童虐待量表。2发生率现状: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在性虐待发生的性别差异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但总体上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危险因素:城市地区儿童遭受性虐待的比例高于农村地区,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儿童性虐待的报告率高于核心家庭,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关系紧张等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关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测量方法不一致,现有研究多为成人回顾性调查,有必要在测量工具标准化、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狄晓先[10](2014)在《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栾城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儿童性侵案频发,尤其是自2013年5月8日,海南省万宁市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以来,多起儿童性侵案相继浮出水面,令人触目惊心,一时间,舆论哗然,民愤沸腾。性侵犯不但会导致儿童身体健康出问题,还易引起自杀、药物滥用、抑郁、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还不完善,生活经验不足,性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或者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加之经济的非独立等特点,极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幼儿代表着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安全保护的第一道防线,父母不仅有责任对幼儿的生活进行悉心照料,更有义务对幼儿的安全进行指导教育,并且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应局限于火灾逃生、地震避险,还应涉及到自我保护和预防性侵犯等内容。因为媒体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例告诉我们,实际生活中,若疏于防范,儿童遭性侵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形式的伤害。在预防儿童性侵犯方面,虽然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家长对孩子细心的看护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使孩子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并且,预防性侵犯教育涉及孩子身体的隐私方面,所以家长对孩子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不仅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河北省栾城县六所幼儿园的部分家长,进行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问卷调查,了解河北省栾城县幼儿家长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和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六所幼儿园的部分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幼儿家长在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幼儿家长对预防儿童性侵犯基本知识认识不足;对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存在“重女轻男”的教育观;对儿童遭受性侵犯后的处理方法欠稳妥;缺乏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等。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针对幼儿家长在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有效解决策略:了解儿童性侵犯的基本知识,端正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努力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纠正错误的养育习惯,提高幼儿家长的性防范意识;遵照幼儿的认知特点,运用多种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优势互补,预防儿童性侵犯。

二、606名成年男性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06名成年男性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1.1 调查对象来源
        1.1.2 抽样方法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设计
        1.3.2 现场调查
    1.4 质量控制
        1.4.1 问卷质控
        1.4.2 人员质控
        1.4.3 现场质控
        1.4.4 数据质控
    1.5 数据统计分析
第2章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1.1 调查对象地区分布
        2.1.2 农村留守中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2.1.3 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要看护人基本情况
    2.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
        2.2.1 农村中学生性侵犯总体发生状况
        2.2.2 不同学年段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状况
        2.2.3 不同性别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状况
        2.2.4 不同留守类型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状况
    2.3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知晓率
        2.3.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2.3.2.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2.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3.3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来源
        2.3.4 农村留守中学生对获取性侵犯知识的态度
    2.4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4.1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
        2.4.2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2.4.3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2.5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2.5.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5.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3章 讨论
    3.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
    3.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
        3.2.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知晓状况
        3.2.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
        3.2.3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来源
        3.2.4 农村留守中学生对获取性侵犯的知识态度
    3.3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3.3.1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
        3.3.2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影响因素
    3.4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
    3.5 预防对策
        3.5.1 学校层面
        3.5.2 家庭层面
        3.5.3 社区层面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之处
    4.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性侵犯研究现状及进展
    一、儿童性侵犯的概念及分类
    二、儿童性侵犯的发生现状、危害及影响因素
    三、儿童性侵犯的防范措施
    四、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儿童性侵犯调查表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理论基础
        1.1.1 生态系统理论
        1.1.2 动力系统理论
        1.1.3 发展心理病理学理论
        1.1.4 依恋理论
        1.1.5 社会学习理论
        1.1.6 社会生物模型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儿童虐待含义、测量及文化差异
        1.2.2 儿童虐待发生及发展
        1.2.3 儿童虐待发生的关联因素与虐待预防
        1.2.4 虐待导致的问题行为
        1.2.5 虐待的心理生理及生化递质
        1.2.6 儿童虐待、问题行为及生化标记物的前置性预警
    1.3 问题提出
        1.3.1 现有研究的基础与局限
        1.3.2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与可操作性
        1.3.3 研究设计
        1.3.4 研究伦理及审查
第二章 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与发展轨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研究工具
        2.2.3 研究程序
        2.2.4 数据管理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工具有效性的验证
        2.3.2 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
        2.3.3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趋势及各亚型发展轨迹
    2.4 讨论
        2.4.1 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与静态关联因素
        2.4.2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发展轨迹
        2.4.3 早期儿童躯体虐待发展轨迹
        2.4.4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发展轨迹
        2.4.5 早期儿童忽视发展轨迹
    2.5 小结
第三章 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关联因素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2.4 数据管理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关联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3.3.2 研究工具有效性的验证
        3.3.3 早期儿童虐待发展与关联因素
        3.3.3.1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发展关联
        3.3.3.2 早期儿童躯体虐待发展关联
        3.3.3.3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发展关联
        3.3.3.4 早期儿童忽视发展关联
    3.4 讨论
        3.4.1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发展轨迹的影响
        3.4.2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发展轨迹的影响
        3.4.3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发展轨迹的影响
        3.4.4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忽视发展轨迹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2.4 数据管理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研究工具有效性的验证
        4.3.2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3 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4 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5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6 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4 讨论
        4.4.1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
        4.4.2 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
        4.4.3 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
        4.4.4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
        4.4.5 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
    4.5 小结
第五章 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皮质醇的作用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研究工具
        5.2.3 研究程序
        5.2.4 数据管理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头发皮质醇的一般特征
        5.3.2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3.3 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3.4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3.5 早期儿童忽视、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4 讨论
        5.4.1 皮质醇的一般特征
        5.4.2 早期儿童虐待与皮质醇浓度
        5.4.3 问题行为与皮质醇预警
        5.4.4 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皮质醇的作用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与保护模式
    6.2 早期儿童虐待现象的动态关联因素及代际传递
    6.3 受虐者个体与问题行为及皮质醇预警的复杂关系
    6.4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虐待
    6.5 创新性、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6 对儿童保护干预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工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学生早期应激与成年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2.1 早期应激
    2.2 成年创伤
    2.3 负性生活事件
    2.4 早期应激、成年创伤与负性生活事件对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研究
    2.5 抑郁易感人格
    2.6 个体负性本质化
    2.7 社会支持
    2.8 情绪调节
    2.9 研究假设
3.预研究:基于心理咨询深度会谈个案的质性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代表性案例的报告
    3.5 讨论
4.研究一:早期应激、成年创伤与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当前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5.研究二:童年创伤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模型检验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6.研究三:童年创伤对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4 讨论
7.总讨论与结论
    7.1 总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父母性教育素养和儿童性教育项目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研究背景
2.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儿童性侵犯
        2.1.2 儿童性自我保护意识
        2.1.3 儿童性教育
        2.1.4 父母性教育素养
        2.1.5 参与式教学法
    2.2 文献综述
        2.2.1 儿童性侵犯的研究现状
        2.2.2 儿童性安全教育的研究现状
        2.2.3 文献总结
    2.3 理论依据
        2.3.1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2.3.2 社会学习理论
    2.4 研究设计
3.研究1:父母性教育素养影响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统计方法
    3.5 研究结果
        3.5.1 父母样本人口学指标的基本情况
        3.5.2 父母性教育素养在人口学指标上的差异
        3.5.3 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在人口学指标上的差异
        3.5.4 父母性教育素养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
        3.5.5 获取性教育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6 小结
4.研究2: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干预对象
    4.3 干预项目和材料
        4.3.1 第一课时——生命的起源
        4.3.2 第二课时——性别的认识
        4.3.3 第三课时——防范与应对
    4.4 研究结果
        4.4.1 研究的基本情况
        4.4.2 儿童预防性侵犯知识
        4.4.3 儿童预防性侵犯技能
    4.5 干预前后儿童性侵犯知识和技能的总体变化
5.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1.1 父母性教育素养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
        5.1.2 提升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干预方案
    5.2 建议
        5.2.1 重视家庭教育,改变相关观念和提高父母素养
        5.2.2 重视社会工作,开展相关项目和增加教育趣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庭功能、家长性别角色态度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幼儿发展视角下,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诉求
        2.社会现实视角下,家长、家庭与社会功能发挥的时代诉求
        3.国家政策视角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信度与效度分析
        5.数据处理与统计
一、研究结果
    (一)家庭功能的描述性分析
        1.家庭功能的总体情况
        2.家庭功能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二)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描述性分析
        1.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总体情况
        2.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三)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1.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总体情况
        2.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
    (四)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性别角色态度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关系分析
        1.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
        2.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研究
        3.家庭功能与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研究
    (五)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性别角色态度与家庭功能的回归分析
        1.儿童家庭功能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回归分析
        2.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回归分析
        3.儿童家庭功能对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回归分析
    (六)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对家庭功能和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间的中介分析
        1.行为控制、家长性别角色态度与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中介关系
        2.沟通、家长性别角色态度与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中介关系
二、讨论与分析
    (一)儿童家庭功能的基本特点分析
        1.儿童家庭功能总体水平由多因素综合决定
        2.儿童家庭功能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二)儿童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讨论与分析
        1.儿童家长性别角色态度总体较健康
        2.儿童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三)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讨论与分析
        1.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仍需提高
        2.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四)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家庭功能、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回归相关分析
        1.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回归相关分析
        2.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回归相关分析
        3.家庭功能与家长性别角色态度的回归相关分析
    (五)家长性别角色态度在家庭功能与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三、结论及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6)罪犯狱内暴力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罪犯危险性评估
        2.1.1 危险性评估概念
        2.1.2 危险性评估发展历程
    2.2 暴力危险性评估
        2.2.1 狱内暴力犯罪
        2.2.2 暴力危险性评估工具
        2.2.3 狱内危险性评估工具
3 评估因素
    3.1 静态风险因素
        3.1.1 年龄
        3.1.2 性别
        3.1.3 受教育程度
        3.1.4 以往的犯罪史
        3.1.5 家庭环境
        3.1.6 儿童期虐待
        3.1.7 余刑
        3.1.8 已服刑时间
        3.1.9 被动(非自愿)更换监狱/监区次数
    3.2 动态风险因素
        3.2.1 消极情感(愤怒和焦虑)
        3.2.2 精神病态
        3.2.3 暴力态度
        3.2.4 不良的应对方式
        3.2.5 低自我控制
        3.2.6 自恋
        3.2.7 冷酷无情特质
        3.2.8 感觉寻求
        3.2.9 敌意归因偏差
        3.2.10 监狱不适应
    3.3 保护性因素
        3.3.1 人际关系(良好的舍友关系;感知到的受欢迎度)
        3.3.2 减刑意愿较高
        3.3.3 良好的家庭支持
    3.4 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
        3.4.1 概念
        3.4.2 区分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的重要性
        3.4.3 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的区别
4 已有研究不足和本研究问题
    4.1 已有研究不足
        4.1.1 国内研究评估领域不够细化
        4.1.2 因素的选取不够科学、全面
        4.1.3 没有关注罪犯的主动和反应性攻击的区分
    4.2 本研究问题
5 罪犯狱内暴力危险性评估量表的编制
    5.1 筛选因子
        5.1.1 初筛因子
        5.1.2 访谈及其内容分析
    5.2 项目编制
        5.2.1 静态因素
        5.2.2 动态风险因素
        5.2.3 保护性因素分量表
    5.3 量表初测
        5.3.1 被试
        5.3.2 工具
        5.3.3 统计分析
        5.3.4 项目分析
        5.3.5 探索性因素分析
        5.3.6 聚类分析
    5.4 正式量表的施测
        5.4.1 被试
        5.4.2 测量工具
        5.4.3 重测信度
        5.4.4 验证性因素分析
        5.4.5 校标关联效度
        5.4.6 聚类分析
        5.4.7 增益效度分析
        5.4.8 量表评分规则
        5.4.9 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检验
6 讨论
    6.1 量表编制
        6.1.1 理论构想与项目形成
        6.1.2 量表初测
        6.1.3 正式施测
    6.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一:访谈提纲
附件二:初测问卷
附件三:正式施测问卷
致谢

(7)湖北省两地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阅读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3 研究内容
        1.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1.3.2 儿童性侵犯认知情况
        1.3.3 儿童性侵犯态度情况
        1.3.4 儿童性侵犯发生情况
        1.3.5 影响因素分析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留守儿童的概念
        1.4.2 儿童性侵犯的概念
        1.4.3 儿童性侵犯的形式
    1.5 质量控制
        1.5.1 问卷设计
        1.5.2 调查员培训
        1.5.3 现场调查
        1.5.4 调查问卷审核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2章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个人基本情况
        2.1.2 家庭基本情况
    2.2 农村中学生有关性侵犯认知状况
        2.2.1 农村中学生有关性侵犯认知情况
        2.2.2 农村中学生有关性侵犯认知影响因素
        2.2.3 农村中学生有关性侵犯认知的了解途径
    2.3 农村中学生有关预防性侵犯的态度
        2.3.1 农村中学生有关预防性侵犯态度情况
        2.3.2 农村中学生有关预防性侵犯态度影响因素
    2.4 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发生情况
        2.4.1 性侵犯发生率
        2.4.2 性侵犯发生形式
        2.4.3 性侵犯发生单因素分析
        2.4.4 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第3章 讨论
    3.1 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3.2 农村中学生性侵犯认知和影响因素分析
    3.3 农村中学生性侵犯态度和影响因素分析
    3.4 农村中学生性侵犯现状
    3.5 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影响因素
        3.5.1 性别
        3.5.2 住校情况
        3.5.3 独生情况
        3.5.4 年龄
        3.5.5 性侵犯知识知晓情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建议
    4.3 创新之处
    4.4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文版ACEs量表的制定及考评的信度效度分析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高校大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回顾性调查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ACEs对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抽样方法
        1.3 问卷内容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工具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四部分 ACEs对成年期心理障碍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工具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9)中国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性虐待的定义
2 儿童性虐待的测量工具
3 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现状
    3.1 女童性虐待发生情况
    3.2 男童性虐待发生情况
    3.3 施虐者特征
4 发生性虐待的危险因素
    4.1 儿童自身因素
    4.2 家庭社会因素
5 讨论与建议

(10)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栾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 社会热点问题引发的教育思考
        2. 对幼儿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3. 对幼儿进行预防性侵犯教育家长责无旁贷
    (二)研究价值
        1. 理论价值
        2. 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创新点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儿童
        2. 儿童性侵犯
        3. 幼儿家庭教育
        4. 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
    (二)相关文献综述
        1. 国外关于儿童性侵犯的研究
        2. 国内关于儿童性侵犯的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基本内容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问卷调查法
        3. 访谈法
四、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被试的基本情况
    (二)当前幼儿家长对儿童性侵犯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当前家长对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态度
    (四)当前幼儿家长对孩子实施性侵犯教育的认识
    (五)当前幼儿家长对孩子过激行为的反应
    (六)当前幼儿家长对孩子遭受性侵犯后的处理方法
    (七)幼儿家长对儿童性侵犯相关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的现状
    (八)幼儿家长对孩子进行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面临的困难
五、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家长对预防儿童性侵犯基本知识认识不足
    (二)对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存在“重女轻男”的教育观
    (三)对儿童实施性侵犯教育的认识比较准确,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对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内容把握比较全面,但有待进一步深化
    (五)对幼儿过激行为的反应比较理智但不够积极
    (六)当前幼儿家长对儿童遭受性侵犯后的处理方法欠稳妥
    (七)缺乏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六、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对策探讨
    (一)幼儿家庭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内容与原则
        1. 幼儿家庭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内容
        2. 幼儿家庭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原则
    (二)幼儿家庭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了解儿童性侵犯的基本知识,端正对儿童性侵犯的认识
        2. 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努力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3. 纠正错误的养育习惯,提高幼儿家长的性防范意识
        4. 遵照幼儿的认知特点,运用多种方式组织教育活动
        5.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优势互补,预防儿童性侵犯
七、结论和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四、606名成年男性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邵丽晶.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D]. 陈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大学生早期应激与成年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研究[D]. 李雪鹏. 西南大学, 2020(01)
  • [4]父母性教育素养和儿童性教育项目对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D]. 何培.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儿童性自我保护能力与家庭功能、家长性别角色态度间的关系研究[D]. 徐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罪犯狱内暴力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验证[D]. 张彤. 武汉大学, 2019(06)
  • [7]湖北省两地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李妍.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8]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D]. 马金凤.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5)
  • [9]中国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 陈晶琦,徐韬,宫丽敏,王惠珊,焦富勇,潘建平,黄晓燕,刘文利.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4(04)
  • [10]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栾城县为例[D]. 狄晓先.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606名成年男性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